医学伦理教育

2024-06-29

医学伦理教育(精选十篇)

医学伦理教育 篇1

一、现阶段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所存问题分析

现阶段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所存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生行为存在严重的失范, 影响和干扰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比如缺乏公德、论文造假、不尊师重教或者考试作弊等, 这些问题和现象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以及伦理规范意识的形成、培养, 继而进一步影响其今后上岗操作[2]。

2.教学和课程设置中过于重视技术忽略了伦理教育, 很多医学生在学习期间简单地认为只要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术即可, 对于医学伦理学方面的知识不够重视, 认为其可有可无, 其实不然当医学生进入到实践工作岗位以后, 若缺失良好职业人文素养, 很容易迷失在价值困惑或者道德困惑中, 影响和干扰其人生道路。

3.缺失无私奉献的意识和竞争, 同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单纯经济主义等现象严重。因受利己主义的干扰以及影响, 部分医学生以及医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多做一点就会抱怨, 遇到困难或者加班等退缩, 再加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 使得部分医学生和医生过于追求个人经济利益, 而使得医疗服务逐渐商品化, 自愿奉献的人逐渐减少, 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以及经济指标, 而缺失作为一名医生应有的素养以及道德。

二、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的分析

1.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的必然性与重要性

医学伦理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为医学道德, 经医德现象研究, 将其所表现于医德关系中各种问题矛盾和其发展规律揭示出来, 医学伦理学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医务人员提出了要求, 即医德伦理、医德实践以及医德规范[3,4]。目前就国内医患关系来看, 普遍都比较紧张, 医患纠纷事故频发, 所以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 使其成为一个技术精湛以及具有良好医德的医生应变得尤为重要。

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和其他行业工作者相比, 医疗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要求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要更为严格地按照职业伦理要求和规范操作, 在工作中不仅要及时缓解患者疼痛, 同时还应保护好患者隐, 尊重其人身权利, 若忽略了这些很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对此, 只有医务工作者具备良好职业伦理素养和规范意识, 自觉约束自身行为, 才可更好地担负起自身工作使命, 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因医疗工作自身比较繁杂, 一旦出错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严重时还会引起医疗事故, 在这种形势下对医务工作者的伦理规范意识和技术水平所提要求也就更高。只有具有良好伦理规范意识以及道德操守, 同时具备高水准职业道德的医务工作者才可更好担任起作为医师的责任, 本着对患者负责这一态度, 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操作, 且甘于奉献, 能够和他人进行密切配合, 以此最大程度避免和降低错误、医疗事故的发生。

2.对策

基于上述医学生伦理教育所存问题和加强伦理教育必然性的分析, 下面就如何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提出相关对策:

(1) 改变以往陈旧教育观念, 加大伦理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正确引导。不管是教育者, 还是受教育者均应改变其以往的陈旧教育观念, 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人文素养的学习与培养有机结合, 强化医学生人文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媒体技术宣传医学伦理教育重要性, 比如网络、报纸以及电视等。同时树立先进榜样和典型, 正确引导学生, 从而帮助其提升自我修养, 使其伦理规范意识得到增强。

(2) 合理且有效地应用各种教育方式和培养方法。在教学中应避免照本宣教和教条主义, 综合考虑学生自身情况和当前医学行业的需求, 和临床实例有机结合, 经具体实例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伦理教育重要性。或者设定相应的医疗工作场景, 要求学生来扮演病人, 以此实现换位思考。构建合理且有效的课程体系, 大力实施课外教育, 比如讲座、心理咨询、卫生服务、知识竞赛以及社会时间等, 充分利用网络实施现代化教育, 加强学生人际协调交往能力、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应对突发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相关法律法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等的培养。此外, 还应健全医学伦理教育方面的评价体系, 综合考核与评价学生各项素养和能力。

小结

综上所述, 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非常重要, 经学生对职业伦理教育重要性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改变陈旧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榜样且正确引导,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方式, 完善教育体系, 提高医学生综合素养, 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从而提供更为合理且优质的医疗服务。

摘要:在医疗行为中医生和患者所结成的一种互相作用的特殊关系就称之为医患关系, 这种关系具法律效应, 所含内容非常多。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 医疗对象复杂化, 使得医疗工作越来越繁重, 在这种情况下也使得医患关系变得紧张, 各种医疗纠纷事故频发, 下面笔者就从医患关系出发, 研究分析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伦理教育,医患关系,医学

参考文献

[1]徐晶, 张迎红, 程甦等.全面医学生在校教育减少医患纠纷发生[J].吉林医学, 2012, 33 (32) :7167-7168.

[2]苗劲柏, 傅毅立, 胡滨等.临床教学中对医学生伦理意识的培养[J].中国病案, 2011, 12 (5) :60, 57.

[3]王燕, 陈俊国.当代医学职业伦理教育的角色演绎及路径探析--基于医学生伦理教育需求调查的实证研究[J].科技视界, 2014, (29) :156-156, 277.

医学伦理教育 篇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人,在医疗技术,医疗卫生管理和医德医风等方面迫切需要加强医院的医学伦理建设。医院中不可缺少的护理工作者的素质髙低,护理队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人民的健康水平。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很早就提出过理想护士的标准:“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绝对忠诚,有适当信仰,有奉献自己的心愿,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充分的同情心。它需要绝对尊重自己的职业,因为上帝是如此信任她,才会把一个人的生命交付在她的手上。”所以,应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使护理工作者有理想、有道德、精业务、爱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1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1.1医学伦理教育是树立护理工作者高尚职业道德的基础由于护理工作既要配合完成诊疗任务,还要完成与治疗密切相关的患者的生活护理和精神护理。因此,护理工作者要具备特殊的职业道德素质。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有专业护理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慎独的品德修养、端庄的仪表仪容和气质、严谨文雅的情操、熟练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无私奉献精神等。诚然,护理工作很辛苦、麻烦事多,但不能因为工作辛苦、麻烦而放弃道德规范,更不能因为工作不顺利而不遵守职业道德。

1.2医学伦理教育是培养护理工作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心态好坏所产生的举动结果是不—样的。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表情和语气就是心灵的一面镜子。护理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对患者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护理工作者只有加强医学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才会用一颗善良之心去关心、理解、同情、荨重和帮助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的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把自己当作病人来换位思考患者的需要和对社会负有的责任,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情绪受到何种影响都能很好地进人特定的“护理角色”。

1.3医学伦理教育是增强护理工作者责任感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者髙度的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上,而且还体现在能否为患者勇担风险上。护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是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还是一事当前、替自己打算、少惹麻烦,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护理行为,如果单从操作的机械性上看无明显的对错之分,可是从医德的角度看,就有明确。

的是与非。医德观念淡薄,必然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1.4医学伦理教育是促进护理工作者不断提髙综合护理水平的可靠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操作性很强,在整个医疗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病人康复的成败,关系着病人的生死与健康。而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决定着整体护理水平的高低。尤其是随着医学模式上单一的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转变的今天,护理工作者更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这是医学伦理所要求做到的。因此,护理工作者只有严格遵守医德规范,才能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只有技术上精益求精,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髙为患者服务的能力。

1.5医学伦理教育是协调工作关系的纽带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现实,同行之间往往既是工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利益冲突不断,给相互关系处理带来一些考验。如果我们不讲医学伦理,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对待他人就可能因缺乏诚恳而只顾争名夺利。

2更新观念,提高综合护理水平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护理工作贯穿始终,一切护理举措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护理工作的好坏与护理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业务能力、责任感及同行间的工作关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工作者为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不可能都是在他人监督之下,许多护理环节是在无人可见,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医学伦理是每一个医护人员的立身之本。护理工作者只有以医学伦理为标准,才能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髙综合护理水平,使临床护理手段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随着我国加人WTO和医疗改革的深化,中国医疗市场将会出现“洋医院”抢滩中国医疗市场、职业经理人出任医院院长、高薪争夺出色的护理工作者、预约服务成为时尚、病人平均住院日将缩短等新的变化,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护理的中心仅限于疾病,新的护理模式要求以病人为中心,逐步地由机械的功能制护理,转为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医护工作者的伦理观念由面向单个患者扩大到面向整个社会。

2.1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做好护理工作护理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容不得半点马虎。护理工作者不仅要遵守临床三査七对制度,工作中还要有严谨的作风和慎独的精神。人前人后,都应坚持科学程序,即使对一个无意识表达的患者或无亲友陪伴的患者,也应严格完成每一次护理操作,遵守每一项操作规程。一般来讲患者有三种情况:①慢性病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思想苦闷,情绪低落,易发脾气。②急性诊病患者,发病急,缺乏思想准备,情绪紧张害怕出危险,求医急、要求髙。③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对治疗失去信心,生活不能自理,治疗上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临床上稍有不周,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死亡。因此,护理工作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象复杂的特点,护理工作者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客观条件而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最适合的护理方案,采取恰当的操作技术,实施最优化的护理方式,以达到治疗与护理协调,需求与服务的一致。

2.2树立系统性的医学伦理观,重视护理工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治疗和病体治疗,心理护理和病体护理相互结合是提髙医护效果的保证。护理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深入了解其性格、气质和生活背景,探究可能的致病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和社会护理,消除患者顾虑,稳定患者心理。

2.3树立生命质量意识的医学伦理观,提高服务质量在过去的护理实践中,我们多强调培养护理工作者对各种疾病的护理和延长患者的生命,而对治疗无望的临终病人护理关注不够,一些护理工作者对病危和濒死问题感到不适应,从而造成对临终患者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和回避感觉。表现为操作简单随便,敷衍了事。这些行为都有悖于医学伦理和医护工作者的原则。因此加强生命质量意识的医学伦理教育非常必要。通过教育使护理工作者具有髙尚的职业道德,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只有具有髙尚的医学伦理的护理工作者,才会自觉尊重和爱护患者,才会主动为提髙患者的生存质量服务。

独立的护理学科,垂直的护理管理,自主的护理服务,需要培养现代护士。今后的护理服务方向将逐步从医院走向社区,走向家庭,护理服务的对象不仅限于病人,也包括健康人。因此,全面提髙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就越来越重要。

1领导重视,制度落实

几年来,我院党委注重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在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鼓励护理人员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规定,凡参加脱产学习者,要求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工作3年以上,并通过全国成人髙考录取线。学习期间工资照发,取得毕业证后报销学费的50%,5年后再报销另外50%。凡参加髙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夜大学习者,因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一切待遇不变,毕业后报销学费的30%。

2形式多样,措施得力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短期学习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员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査培训效果,浓厚了学习风气,提高了全员素质。2.1组织外语水平髙、业务技术好的护理管理人员共12名到美国、韩国、意大利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参观、考察、研修。回国后及时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向全院护理人员传授。同时,还邀请了美国护理专家到我院讲学,加强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为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分期分批安排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共21名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提髙了护理管理水平,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已在全院推广。

2.3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护理

学术论文

相关信息

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

,凡发表论文者除报销版面费外,还给予一定的奖励。其中,凡在中华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者奖励1000元。同时,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交流会、培训班、研讨会等。几年来,约有百余人次参加了各类会议,不仅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才干。

2.4定期举办院内学术讲座、外语学习班、微机学习班,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护理会诊、护理査房、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护理人员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参加脱产英语学习班者,已有10名护士取得了结业证,1名护士长到新加坡工作了2年。

2.5定期组织业务考核。年底对45岁以下的护理人员考核1次,成绩记入技术档案,与晋升职称、转正、定级挂钩,不合格者一票否决。

2.6实行继续教育学分制。对参加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本院组织的学术讲座人员及其科研论文、出国研修情况等,实行学分制,使继续教育学分与职称评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的自觉性。

2.7组织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夜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的学习。鼓励开展护理科研、技术革新、技术引进。年终由护理学术委员会进行审核,报院学术委员会评选、奖励。对新入院职工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培训完毕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探讨 篇3

【关键词】医学生 伦理素养 养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生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医生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底线,是对社会和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医学生来言,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提高整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解决目前医疗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措施。其中医学伦理素养是医生职业操守的核心内容,因此,医学教育机构应强化医学生的伦理素养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1.医学伦理素养现状堪忧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已经转变为服务者和消费者,病人在医患关系中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医生不仅在医疗技术水平上受到病人的重视,其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也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一些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现状却不尽人意,有些人收取药品回扣,有些医生服务意识冷漠,医患沟通不良以致医患关系紧张。

医学生是医疗事业的储备人才,应通过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医学教育机构培养合格人才的紧要任务。要让未来的医学从业者既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掌握熟练技能,同时又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

2. 医学伦理教育中的问题

2.1教育认识不足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师往往对医学专业课程特别重视,而对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忽视,或者另有人负责,这便使伦理教学不能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教育全过程。校园的文化建设中缺乏关于医学人文关怀,在实践实习中,带教老师更多的也是关注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培养,开展各种专业讲座,加深不同领域的前沿医学知识,但是关于医学生的专业职业操守、思想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相关的则很少。随着医学生数量的增加,带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和相关责任,因此也出现了部分老师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对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重要性认识不足。

2.2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社会高速发展,价值多元化,部分医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错误,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做出与医生职业道德相背离的行为。工作散漫、见死不救、区别对待病人、责任性不强、出现医疗差错等不良现象频频出现,这很大程度的损害了医务人员良好的形象。社会环境和部分从业医生的不良行为对医学生的培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医学生在对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认知上产生动摇。

3.培养医学伦理素养的措施

3.1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效果,文化可以塑造人,环境可以培养人。医学院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全面治理医德环境,激发出医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启发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教育他们爱岗敬业、严守医德。在校园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培养优良的学习风气,积极优美的文化生活和环境会对医学生医德素养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注重医德教育的渗透,可以充实医学生的精神生活,升华他们的道德境界,形成医学教育机构丰富的底蕴和人文特色。

3.2增强医学生的自我意识

构建职业操守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让他们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和优良品质。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医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实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在医学护理的实践中脚踏实地的进行自我评估,提高自觉性,并且持之以恒。培养职业精神,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不断深化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自觉自发的投入医学实践。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最基本的服务态度,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珍爱和重视生命,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在学习期间更应该加强自我的人文修养,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培养自己尊重生命、爱岗敬业的人文品质。

3.3提高教师的职业榜样作用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树立正确的模范典型,积极引导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此建立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医德教育的关键之处。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内在品质和思想水平对医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和带动作用。

4结语

对于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需要注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是从教育环境、自我意识、榜样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要的分析,要真正完善医德教育,还需要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医学教育机构应重视医学生的职业操守的培养,关注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发展的医务工作人员,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参考文献】

[1]尹秀云.医学生之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辨[J].医学与哲学,2006,27(1):39-40,47.

[2]向鸿梅,马春梅,李树森等.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702-704.

医学伦理教育 篇4

关键词:道家,医学伦理,医学教育,意义

作为我国发展五千多年来的智慧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我国历史上的多种优秀文化。古代的道家无不涉及道德伦理思想, 对伦理极为重视。而传统的医学思想及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而且医者的道德和素质也由文化中的伦理部分知识指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道家思想在伦理知识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 这些伦理指引着我国特色医学体系的形成。对于道家医学伦理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道家医学伦理概述

自从道家的《道德经》出现以来, 其对中国的文化和进步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道家创始人老子凭借对于人同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 指出宇宙中“道”的存在, 进而得出世间万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而发展的规律。只有顺应了自然规律、顺天而行, 才能够保证世间万物的和谐。例如老子对于“今之有”的事情认为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失道”[1]。老子在其编著的《道德经》中的《德经》部分有这样一句话: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他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又指出:夫礼者, 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前识者, 道之华, 而愚之始[2]。老子认为人应该同自然和谐相处, 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不然的话就会“失道”, 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道家中顺应自然的思想在医学伦理中亦有体现, 对于医学伦理来讲, 治病救人也应该顺应人体的自然发展规律, 依据人身体各个器官的情况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来救治, 切忌不可违背了人体的发展规律, 逆而行之。

除此之外, 《道德经》也彰显了一种和合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3]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都分为阴阳两面, 并且都是向阳背阴的, 阴阳相互吸引, 相生相克, 正是这种吸引让其和而相合。只有世间万物在现实世界中和而发展, 才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 一旦破坏了这个和, 便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在医学伦理中, 也体现了这种和合的思想, 医生治疗病人, 同病人之间的沟通应该以“和合”为目标, 只有同病人沟通好了, 才能让医生的治疗更加顺利。对于患者身体某部分疾病的救治也应该考虑对身体其他部分的影响, 要基于不影响身体其余部分健康的要求对身体出现病变的部分进行治疗。

二、道家医学伦理对医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 有助于丰富医学伦理的内涵。

虽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医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医学伦理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被医学研究者所攻克, 新的医学技术、医学药物层出不穷, 但是现代医学却面临着更多的道德问题。医生过分关注病人所患的疾病, 却忽视了病人的内心感受。而我国的道家伦理思想强调仁义道德, 将道家思想融入医学伦理的研究, 便能丰富医学伦理的内涵, 使得医学的发展回归人性化。道家思想重视的是顺应自然而为, 符合万物发展规律, “以人为本”, 正好能够弥补现代医学理论中“技术至善论”的不足[4]。

2. 有助于提升医师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

现在医学界, 无论是医学工作者还是学生, 都会在认识上存有一种偏差, 认为自己只要掌握了高超的医学技术, 能将病人的病治好就可以了, “重医术、轻医德”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现象有悖于我国的传统道德思想, 所以对于传统道家思想中“无德不可学医、无德不可为医”思想的继承有利于医生道德修养的提高, 对我国医院中医生的道德风尚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个学医的学生从接触医学的那一刻开始, 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医学的本质在于对技术和伦理的学习, 但是患者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高超的医学技术, 更需要的是医务工作者对于他们的理解以及心理上的疏导, 考虑他们内心的感受, 对他们多给予关心和爱护,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无论是医德还是医术, 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来, 和医术相比, 医德更加重要, 医者无德如何为医?道家思想中《道德经》十分重视德于人的重要作用, 认为德指引着人的思想, 指导着人的行为, 将其运用到医学教育中能够提高医者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 使我国的医学伦理更完善地发展。

3. 有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我国一直倡导构建和谐社会, 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其中的和谐也包含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要求两个角色能够彼此尊重和信任, 双方相互配合, 共同克服疾病。双方一旦遇到了纷争, 有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便能够以团结的维护为基础考虑问题, 用合法的、理性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如果医生和患者之间不能够和谐相处, 便不利于医生对于患者所患疾病的救治, 会在医生和患者之间竖起一道无形的屏障。传统道家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 倡导人的行为以德为准。对于道家思想中医学伦理的研究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自然就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工作水平。相关医务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主动学习道家思想, 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 在治病的时候应该既见病又见人, 既治病又治心, 遵循了道家思想中的遵循自然规律, 自然能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医生, 治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 还有患者的心。医务工作者应该把患者当作自己的朋友, 对待病人要始终微笑, 积极换位思考, 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耐心地和患者沟通, 为患者做心理疏导。道家医学伦理的研究有利于新型医患关系的构建, 有利于以病人所患疾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治疗的方案和对策, 让病人能够选择更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其实, 在患者登上手术台之前, 执刀医生的一个微笑、一句安慰就能够让患者放松紧张的心理,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4. 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医学伦理思想。

在医学教育中, 由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着医学伦理的学习, 所谓指导理念, 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即道家思想对于医德的指引。对于道家医学伦理的研究有益于我国特色医学伦理思想的构建, 形成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医学伦理教育体系。对于医学教育来说, 道家医学伦理不仅仅是简单的伦理知识, 其同哲学、法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学科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并且自身也有完善的逻辑思想以及理论基础。道家思想发展至今, 对我国医学伦理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而且长期的实践向我们证明, 道家思想的运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的主流思想, 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一致, 既能够同医学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医学道德素质要求的科学性相适应, 又能够使医学生医德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道家医学伦理思想的学习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医德体系, 提高医生的道德素质,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善用道家医学伦理, 提升医学教育水平

1.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我国历史上道家思想曾经支配过主流的伦理思想, 即使经过了千年的变革, 其中的精髓依旧对我国现今的医学伦理发展有着指导和引领作用。道家主张的少私寡欲、专气淳和、追求清静无为、逍遥洒脱的思想。当今有些价值观、人生观已经严重扭曲变形, 拜金主义横行,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现象时有发生。道家主张的这一思想对于处理人际关系, 对医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益处。但在总结道家思想的历史贡献时, 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如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的功利主义, 而常常走极端, 主张绝对虚无, 反对一系列作为, 甚至反对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 否定文明的价值, 批判社会弊端而放弃社会责任, 淡漠参与意识, 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对医师不断要求技术进步、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造成腐蚀性的效应, 不利于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如果当代的医学工作者能够做到取道家思想之精华, 去道家思想之糟粕, 正确运用其精华部分, 必然有利于医学伦理教育的发展。

2. 丰富道家医学教育中对医学伦理的研究。

道家思想讲究的是医道同源, 重视自然发展规律, 对医学的发展极其重视, 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道家思想中也有其独特的医学伦理思想, 这部分思想对当代医学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道家思想提倡“贵生爱生, 以人为本”、“精益求精, 体悟大道”、“淡泊名利, 无为自然”、“平等待人、博施济众”、“谦下不争, 内敛谨慎”。其所倡导的这些思想能够促进医疗中所遇到困难的解决。道家认为医务工作者要想掌握医道, 就应该做到:“道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 可以长久, 以教众庶, 亦不疑殆, 医道论篇, 可传后世, 可以为主。”将道家思想中的医学伦理标准同医学教学中的伦理要求相结合, 能够有效提高医学伦理的发展水平。纵观历史, 道家医学伦理思想促成了我国很多历史名医, 可是, 道家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不够系统化, 理论卷宗也不全, 因此对其全面研究对于医学伦理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3. 协调好道家医学伦理与医学伦理的矛盾。

道家思想中提及万物相生相克, 只有把握好各自的特点, 做到和合, 才能促进双方的发展。所以在应用道家医学伦理思想的时候, 应该正确处理其同现代医学伦理之间的矛盾, 用道家医学伦理丰富当代医学伦理, 以其促进现代医学伦理的发展。首先, 在两者辩证关系的认识上, 现代的医学伦理所提倡的是基于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的进步来看待医生义务论和生命价值论, 注重的是全体、局部、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能够和谐共处, 医生虽然能够治病救人, 但是医生不是上帝, 不能够包治百病, 现代医学理论更加重视医务工作者的人权。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医务界的权利越来越大, 要求既能认识到“以谈为耻”又不可以“唯利是求”;但是在传统的道家伦理中, 对于“利”, 要么是过度纵容, 要么就是将其彻底根除。两者之间的这种矛盾应该妥善地处理才能真正发挥道家伦理思想的重要作用。

4. 重塑医师职业道德, 建立和谐病患关系。

受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 本应该拥有强烈人文关怀特点的医生工作者却受到物质利益的影响, 有些医生的敬业精神急剧下降, 有些医生对患者的态度特别差, 甚至出现道德严重滑坡的情况, 对生命不够重视, 伦理严重缺失。纵观近些年的新闻, 医生和患者之间关系紧张的比比皆是, 众多医疗事故的处理, 患者家属恶性重伤医生的行为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 这些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反思。道家思想认为医学是神圣的, 医生的职业是具备人文关怀特色的, 医生应该以此对自己严格要求, 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以及职业修养。

参考文献

[1]蒋力生.中医的文化渊源及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 (3) :31-32.

[2]王宜静, 罗京滨.中国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之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 17 (4) :52-53.

[3]麻晓晶.儒道思想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0, 44 (6) :6-7.

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篇5

为规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我院伦理委员会对该项目相关医学伦理学问题进行了审查。

医疗技术项目名称: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承担单位:***医院

手术项目负责人

***职称:外科主任医师,从事外科

工作40年,从事骨科工作34年。

手术项目组成员:*** 职称: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外

科工作34年,从事骨科30 年 ***职称: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外科工作40年,从事骨科30年 *** 职称:外科主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涉及人体研究的主要内容:该项目主要是置换人体髋该项目的结果用于减轻病人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不存在利益冲突。伦理审查评议意见: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议,该技术属国内比较成熟的技术项目,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公平性原则,其内容对患者的伤害和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患者的选取将基于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将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权益及隐私,内容和结果不存在利益冲突。结论:在该技术中,患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对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可控,同意该项目设施。

医院伦理委员会

医学伦理教育 篇6

心痛捐精生的儿子,20万却补偿不了他的妻子

孙钧雷觉得徐春梅不仅不该违背协议来找自己,更不该私自来找他的妻子王爱霞,以至让他百口莫辩。气急之下,他要去找徐春梅算账!

2016年4月25日晚,徐春梅在客厅陪儿子看动画片《熊出没》,旦旦几天前出院回家,医生开了一些药物,她暂在家中给儿子旦旦做保守治疗,等待合适的骨髓。医院已在中华骨髓库备案,在患者家属没有半相合骨髓移植条件下,也只能如此。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徐春梅从门禁里看到是孙钧雷,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她不知道孙钧雷找来,是他终于想通了,愿意给旦旦做骨髓配型、捐献,还是来“兴师问罪”?那天,王爱霞回家不可能不质问孙钧雷。不管怎样,她都只能面对。

徐春梅打开门,把孙钧雷迎进屋,孙钧雷表情冷峻。来之前,他已经准备要和徐春梅好好谈谈,他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个男孩,正在专注地看电视动画片,意识到这就是旦旦。“叔叔好!”旦旦主动跟孙钧雷打了声招呼,孙钧雷笑了一下,才看清旦旦的面目,他一下子惊呆了,眼前的旦旦,竟然跟自己小时候一模一样!徐春梅招呼他坐,给他倒了一杯水,他只是呆呆地看着旦旦,越看越像小时候的自己,唯一不同的是,眼前的旦旦,脸色灰暗,嘴唇毫无血色,一副弱不禁风的病态,他顿感一种锥心般的疼痛。孙钧雷不自觉地起身,来到旦旦面前,拉住旦旦的手。旦旦疑惑地瞅瞅他:“叔叔,你也喜欢‘光头强’吗?”孙钧雷点点头,同时抬起左手,爱抚地轻轻拍了下旦旦的额头。“那你也坐在这里,跟我和妈妈一起看吧。”旦旦轻轻挪动了一下身体,脸上现出笑容。孙钧雷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强抑制住让自己没有落泪。好可怜的孩子!

一旁的徐春梅看在眼里,便给孙钧雷使了个眼色,他会意起身,两人进了书房。落座后,徐春梅开口:“老弟,谢谢你能来。”孙钧雷直说:“说实话,我今天是来找你算账的,你不遵守当初的协议,不仅找了我,最不该的是找了我老婆,说出了捐精的秘密,你坑苦了我!现在,王爱霞正跟我闹离婚,你说我怎么办?”

徐春梅低下头。那天与王爱霞见面,尤其是被她打了一巴掌后,她就预料到两口子会闹矛盾,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她长叹了口气:“老弟,真是对不起!不过,也请你理解我,不是为了救旦旦,我怎么会去找王爱霞?你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难道看着儿子等死吗?”她伤心地抽泣起来。

孙钧雷不吱声。徐春梅最后那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旦旦虽然是自己“无意插柳”的结果,可毕竟是自己的血脉,刚才看着旦旦的样子,已经令他产生一种无以言状的痛楚,这种感觉不管自己承不承认,都是他作为一个父亲才会有的。这样想着,他眼前又浮现旦旦可怜又可爱的样子,不禁潸然泪下。

“嫂子,啥也别说了,我想通了。孩子的命比什么都重要!”孙钧雷用手擦着泪说。他本来是来“兴师问罪”的,结果却完全改变了主意。徐春梅兴奋地问:“你同意给旦旦做配型了?”孙钧雷郑重地点点头。“谢谢你!谢谢你!”徐春梅“扑通”一声,流着泪给孙钧雷跪下了,但这次不再是哀求他,而是感谢他。孙钧雷连忙扶起徐春梅,冷静地说:“但是,嫂子,这件事我不能背着王爱霞,我要做通她的工作再说。”徐春梅也觉得这样做更稳妥些,她不想为了救旦旦,拆散他们夫妻俩。

而在孙钧雷离开家第二天,王爱霞的气也就消了一半,她跟丈夫感情很深,生活上也离不开丈夫照顾,做饭、洗衣、搞卫生等等,只要孙钧雷在家,都是他的事,他一离开,她真的有点挺不住了。可是性格倔强的她,怎会主动找孙钧雷回来?再说,孙钧雷的确犯了错,而且犯了不可原谅的大错,至少不该瞒自己这么多年。她决定等丈夫自己认错回家。

其实,孙钧雷也一刻都等不得了。孩子命在旦夕,他必须尽快回家,把那件事彻底说清楚,再说服妻子同意他去为可怜的孩子配型、捐髓。

4月26日晚,孙钧雷回家开门,卫生间有“哗哗”的水声,他咳嗽了两声,想先试试妻子的反应。王爱霞从卫生间探出头来说:“你能不能轻点?吓我一跳。”孙钧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一会,王爱霞披着浴巾从卫生间出来,坐到他身边问:“怎么样,想好了?”孙钧雷装作没听懂:“什么想好了?没头没脑的。”王爱霞说:“离婚呀。”但其神情和口气,明显已有缓和的意思,孙钧雷赶紧从衣兜里掏出白天买好的新款苹果手机,说:“这是单位奖励的,你看怎么样?”王爱霞说:“正好我的手机该换了。”说着,靠在沙发上,玩起了新手机。

当晚,两人亲热一阵后,王爱霞安静下来,孙钧雷心绪难平,正琢磨着该怎么跟妻子说,这时,王爱霞却先开了口:“再发现你和那个姓徐的女人有半点联系,咱俩立刻离婚,没商量!听到没有?”

孙钧雷趁机说:“爱霞,我答应你,可你也听我一句,旦旦这孩子真的太可怜了,还是救救他吧。再说,人家徐春梅答应事成后给20万元报酬呢。”

王爱霞一听这话,立刻坐了起来:“不行,捐骨髓伤身体!再说,咱家也不缺那20万,如果你走了这一步,以后那个女人,还有那个孩子,就会粘住你,一辈子也扯不清,我不许这样的事发生!”

两个女人的惨烈对决,悲伤的“父亲”何去何从

夫妻俩半夜急吵,王爱霞态度坚决,孙钧雷急得坐起来辩解道:“就算那孩子是别人家的,跟我毫无血缘关系,但他需要我救命,我能见死不救吗?”

nlc202309080904

王爱霞毕竟也是个妈妈,她被莫名戳痛了,犹豫了一下,但她还是以以后不定会遇到多少麻烦为由,坚决不同意丈夫去趟这浑水。两人争执不下,王爱霞提高了声音说:“如果真是别人家的孩子,我还真的会支持你,但这个孩子,说不行就不行!”

孙钧雷疑惑道:“同样都是孩子,怎么还会有区别?”王爱霞这回急了,吼道:“兔子尾巴露出来了吧?我就知道你舍不得那个姓徐的女人,这个孩子就是你俩的纽带,说明你俩关系就是不清楚!”

说着,王爱霞伸手抓起枕边的苹果手机,狠狠摔在地板上,将孙钧雷的枕头也扔到地板上:“滚!离我远点!”孙钧雷不敢再辩解,抱着枕头去了客厅。

睡在沙发上,孙钧雷一夜未眠,前前后后想了很多,最后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救旦旦的生命!

第二天,他打电话给徐春梅,谎说王爱霞已答应他做配型,让徐春梅带孩子跟他去医院。三个人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会合后,孙钧雷以孩子“父亲”的名义,与旦旦一起做了配型检查。

一周后,配型结果出来,孙钧雷高分辨配上6个点位,完全符合父子半相合的移植条件。医生告诉徐春梅做好准备,等候手术通知,她喜极而泣。

徐春梅以为王爱霞已经“同意”就没事了,把配型成功的喜讯告诉了亲朋好友。消息很快传到王爱霞处,她非常愤怒,更认为孙钧雷与徐春梅关系暧昧,不然,孙钧雷不会这样撒谎,也要给旦旦做移植手术。这一次,她彻底失望了,坚决要跟孙钧雷离婚。孙钧雷不同意,她就又哭又闹,坚持说他们不清不白!

徐春梅知道后,十分后悔因自己的冲动走漏消息,给孙钧雷造成被动。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她找到当年医院给孙钧雷取精的记录以及自己人工授精育儿的记录,准备当面向王爱霞澄清。

案发后,据徐春梅交代:6月2日晚,徐春梅到孙家,找到王爱霞,摊出了相关材料。王爱霞看后,表示相信孙钧雷和徐春梅是清白的,但她还是不同意丈夫给旦旦移植骨髓,理由是她不想丈夫与另外一个女人的孩子粘在一起,永远扯不清。

为了救旦旦,徐春梅跪地哭求,王爱霞死活不答应,情绪激动地说:“捐了骨髓就没事了?以后,这孩子就是孙钧雷心中的一根刺,他会对你这儿子牵肠挂肚,而孩子再遇到风吹草动,你第一个想到的自然也是他,我们家从此就别想过安宁的日子……”这一句句话,首先刺中的是徐春梅。她浑身颤抖,终于情绪失控,扑上去掐住王爱霞的脖子。王爱霞没有防备,再加上她身材瘦小,最终失去反抗能力。

见王爱霞瘫软在地板上,没有了气息,徐春梅十分后怕。约20分钟后,她拨打110自首。很快,牡丹江市公安局华电分局刑警队民警赶到现场,确认王爱霞已因窒息死亡,民警将徐春梅带走,她很快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当晚,孙钧雷闻讯十分震惊,并痛悔不已。在接受警方讯问时,他讲述了事情的整个经过。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据记者了解:旦旦现在由徐春梅的亲戚照顾,病情有继续加重的趋势,孙钧雷准备努力说服双方的亲人,给旦旦捐骨髓做移植手术,并表示愿意承担之后应尽的一切责任。

(犯罪嫌疑人为真名,其他化名)

[小编发言]

捐精,是捐精志愿者通过精子库或相关机构,把精子捐献给不育不孕夫妇或求精者,是供精与求精方在不发生性关系情况下,使对方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人工辅助生育技术与手段。它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以及人类的延续,但为了避免出现医学伦学上的问题,以及像本文中的这种纠纷,按照国际惯例,捐献者和受捐者都是“互盲”的,即供精人不得披露身份,不能公开见面。对此,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中明确规定了相关保密原则等。本案中,双方是老板和员工的熟人关系,又是有偿捐精,这种捐精方式本身违法,不会受到法律保护,正因如此,它才留下很多“后遗症”。

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既然有永守秘密的协议,就应遵守。本案中,徐春梅为救子孤注一掷,固然令人同情,但她违背曾经有过的口头承诺,不仅去找孙钧雷,还贸然去找他的妻子,将秘密捅破,使救命遽然变成了“清白”之争。尽管如此捐精违法,但是生命至上,如果双方更理智、耐心,智慧地处理这件事,又何至于出现这样的结局?只要双方很好地沟通,消除误解,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编辑/胡平

医学伦理教育 篇7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伦理精神与医学伦理精神

伦理精神是文化精神的内容之一, 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唯物史观,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伦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决定其性质、特点和功能, 伦理精神作为“人文力”, 以善恶的形式反映所产生的经济关系, 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趋向。作为特殊的“精神”现象, 尤其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伦理精神并非是对个别道德意识和准则的具体化, 而是通过对大部分道德意识和道德准则的抽象化, 是社会道德生活的集中反映, 故伦理精神必然具有时空性、体现民族性、凸显历史性、社会支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伦理精神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 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社会道德生活, 伦理精神的这种能动作用和社会价值通过道德功能体现。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总是要和自然界、同类等不可避免发生利益冲突和矛盾, 这就需要道德加以调节。道德的调节以应然为尺度, 来评价行为现状, 达到引导和激发的目的。它“重要的不是使人们了解关于社会关系的知识本身, 而是这种知识抉择道德行为中的价值, 并通过社会和个人的努力, 使之成为人们内心的命令和信念。”

综上所述, 伦理精神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逐渐产生、形成、积淀的社会生活内在秩序的精神;它以善恶为评价方式, 集中反映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体系;它追求的是社会生活的和谐, 对人的道德生活具有导向作用。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领域运用伦理学相关理论和原理解决道德纷争和伦理挑战的交叉学科, 以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生与社会关系和医生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 医学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 具有伦理学的共性, 也具有本学科的个性。医学伦理学不但吸收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医德内容, 而且也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特点丰富医德的内容。由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编写并被认可的《新世纪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 是当代医学伦理学的集萃, 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伦理精神。笔者认为, 医学伦理精神就是在医学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调节个人与病人、与同行、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是指导医学职业领域应该如何正当行动而成就道德人格的职业精神。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以DNA重组为核心的新技术, 在人体实验、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等方面带来新的伦理难题, 而后现代伦理思想对现代性的颠覆, 后果论和义务论互相“攻击”, 女性主义异军突起, 价值多元化现象日渐明显, 如果不认真鉴别分析, 就可能转向相对主义。因此,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应当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把握时代要求, 知行统一, 认真研究和分析伦理精神与医学伦理精神。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学职业潜规则

医学职业潜规则在我国医疗领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对于它的存在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分析, 孙福川教授曾对其进行系统论证和分析, 他认为医学职业潜规则具有隐性的流行性、超强的适应性和极大的诱惑性等特征, 而真正驱动医学职业潜规则流行, 并且可以转换形式而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基则是利益的追逐。从本质上说:“医学职业潜规则根源于医务人员不正当利益在职业中的诉求, 有时也可能是正当利益诉求难于通过显规则实现, 转而诉诸不正当手段去谋取所造成的。医学职业潜规则是不正当医学职业利益的反映。”医学职业潜规则的流行不但伤害病人的利益, 更直接损害医患之间的信任, 从而导致医患冲突频发。为了分析医学职业潜规则对医学生的影响, 笔者对此做了一项调查, 首先, 对医学职业潜规则的认知。57%的学生认为存在潜规则, 36%的学生说不清, 仅有7%的学生认为在医学领域不存在潜规则;其次, 医学职业潜规则的表现形式。调查中, 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65%的学生选择药品回扣, 滥施检查58%, 器械回扣和收受患者红包53%, 过渡自我保护36%;再次, 职业潜规则突出表现在哪些个体, 排名首位的医院院长, 占68%, 科室主任占64%, 临床医生占55%, 医疗卫生行政官员54%, 临床护士31%;第四, 造成医学职业潜规则流行的主要原因。选择“医生自身医德水平出现明显滑坡”占60%, 并列的是“某些具体医改设计和举措失误, 例如以药养医等”“医院实际运行的管理规章严重背离医疗公益性”“社会上拜金主义日益流行的影响”, 以上三项占比54%, “医院院长政绩观存在突出的经济或创收偏向”占51%;第五, 医学职业潜规则的存在对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62%的学生认为会产生影响, 32%的比例认为不会。

对策:一是要营造良好的职业伦理精神, 医疗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的宗旨, 同时运用政策、法律等手段维护职业运行的生态环境。二是要维护职业伦理权威, 医疗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要与时俱进, 医德规范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在现实操作中要显示其权威性。三是医院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和奖惩制度, 尤其是对药品回扣、收红包、过渡医疗等现象要加大惩罚力度。医疗体制改革将医院推向市场经济的滚滚浪潮中, 看似市场经济促使医院逐利, 实质上, 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相应的道德价值因子, 人不是纯粹的经济人或者道德人, 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有助于人更好的追求物质之善和精神之善, 医学职业潜规则的怯魅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 需要展现职业伦理权威, 此种道德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

三以医学伦理学课程为载体, 提升医学生医学伦理精神认同感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必须课, 是医学生接受医学教育、实践医学活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通过学习医学伦理学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医患关系的本质,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道德观, 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的医疗体制改革以及处理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医学伦理难题。

为了掌握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知, 笔者做了相关的调查。其一, 这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认识。有45%的同学认为医学院校必须开设这门必修课, 而令人担忧的是有40%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可开可不开”, 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的占15%, 可见, 关于这门课开设的必要性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关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问题, 60%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很重要, 准备认真学。主流方向是积极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有53%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医学生的成长成才不可缺少, 有33%的学生认为“不学医学伦理学, 将来照样可以当名好医生。”有14%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作用不大, 可有可无。讲清楚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是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关键,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此答案。其二, 关于这门课教学方面的相关问题。68%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应该设在专业基础课阶段;而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 72%的学生选择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20%的学生选择课堂讲授与床边教学结合, 8%的比例为课题理论讲授;关于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 83%的学生选择考卷成绩和平时表现相结合;在回答影响学好这门课程的原因这个问题时, 62%的学生认为是学生本身重视不够;而在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是什么?”出现了分歧, 36%的学生选择严格考核, 29%的学生选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5%的学生选择师生教学相长。通过此部分调查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足够重视的, 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 对教学形式和影响因素能够有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其三, 学习效果及连续性。学完这门课程之后, 有48%的学生选择促进专业学习, 选择对专业学习有一定影响的是39%;学完这门课程之后, 对医学伦理精神的了解程度, 有51%的学生选择知道一点, 有46%的学生选择有一定了解;学完这门课程之后, 有86%的学生选择“走上工作岗位也要终身学习”。同时, 有80%的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医精诚等核心价值理念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近年来,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 医学伦理学的地位显著提高, 从最初的只存在于临床教学阶段, 演变到现在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因此, 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是每位医学伦理学教师的职责所在。同时,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关系、思维方式和社会态度, 引导学生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恶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敢于向“收红包”“滥用药物”“过度医疗”等行业不正之风说不。

参考文献

[1]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63.

医学伦理教育 篇8

1“90后”医学生思想价值观共同点

1.1 90后医学生的价值观向多元性发展,人生追求趋于务实

“90后”医学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成长,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不断增强,“90后”医学生有着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以及维权意识。全球化、网络化的背景下,“90后”医学生人生追求更趋于务实,他们高度重视自身利益以及个人价值,功利化更趋明显[1]。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教育。这样的变革使得“90后”医学生的精英意识迅速消失。如今以权利、财富、职业、学历为标尺的社会分层,使“90后”医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但在一定程度上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延续[2]。

1.2 90后医学生延续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90后”医学生理想坚定并且政治意识敏锐,思想主流健康、积极向上。90后医学生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拥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立场。“90后”医学生更具有独立思考我国优缺点的能力,能够认识我国发展情况,学习国外先进意识。

1.3 90后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意识强,但集体意识弱、抗挫能力低、趋于享乐主义

“90后”最明显的思想特征为自主意识强,关注自我发展、个性鲜明,理性务实。受市场经济的影响,“90后”在性格特点上更趋向于外向型,善于表达、展现自己。在全球化的影响下,“90后”医学生对国家、集体的关注有所减少,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较弱。受拜金主义价值观以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90后中存在部分学生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将拜金、追求个人地位、财富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标尺,认为提高生活质量就是拥有金钱与乐[3]。但又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促使大学生心理不平衡以及思想困惑,譬如在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心理压力大。“90后”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长辈过多的关爱,物质需求被极大的提高致使他们抗挫能力明显下降,心理脆弱,遇到问题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2 90后医学生的个性特点

2.1 对基础课的认识不够

医学院校比其他类院校比课程繁重很多,大一、大二这一阶段为医学基础学习阶段,医学基础课程相对较多。“90后”医学生刚步入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活比较陌生,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将大把时间浪费在睡觉、游戏、小说、恋爱以及勤工俭学上,缺少对基础课程的认识,因此造成对这些课程的不重视,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作弊、成绩下滑等现象。

2.2 有责任心、使命感强,做事严谨认真

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接受入学教育,知道自己的职业关乎生命,严谨认真是这个职业的必备素质,容不得马虎、懈怠,一不小心就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严谨认真的职业素养。他们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为期一年的专业实习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由于医学类有着较强的专业要求,“90后”医学生又比较务实,加之入学以来的医学生誓言,使他们明白只有掌握较强的医学技能、具有优秀的医德,才能拥有光明的职业生涯,因此致使他们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3 新医改背景下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加强90后医学生个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为目标,勤观察、勤总结,根据“90后”医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从伦理学的角度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4]。

3.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顺应时代潮流

针对“90后”医学生的思想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应从管理、教学等方向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在教育方式上改进教学模式。并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培养学生对共产党和国家的感情。医学专业高校辅导员可以针对“90后”医学生人生目的的多元化现状,在工作中充分运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流行语,把死板的“大道理”转化成易于接受的精悍的“小道理”。

3.2 从信息伦理观着手创新90后医学生的思想教育途径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充分利用新兴教育方法和渠道作为载体,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90后”医学生的际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是短信、飞信、微信、QQ群、微博等网络平台,网络使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突破时空限制,为伦理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条件。例如通过信息开发,加大师生交流力度,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充满时代气息的网站。充分利用自媒体,传递社会正能量,帮助“90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社会理想的培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3 坚持以人为本,着重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90后”医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须始终坚持灌输“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90后”医学生生活环境、知识构架等客观原因导致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5]。

3.3.1 各方面协同建设

新的医疗改革背景下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因此需要建设一个社会机制,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首先,家庭教育在“90后”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的提高则显得尤为重要。

医学院校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到主阵地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做到教书育人、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值观教育。同时向家庭及社会辐射延伸。

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大众传媒等社会各个机构,应更大程度的宣传新医改,推进医学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家庭、高校、社会三方合作,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延伸范围。

3.3.2 推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值观教育的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此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医学类学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并解决新医改进程中出现的状况、问题。医学生只有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医学生的行动指南,使90后医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新医改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区别于他国模式,在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学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使医学生理解我国国情,只有基于我国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系统,满足广大人民医疗需求,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宣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切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律法规宣传给医学生并进行学习[6]。

3.4 将医学生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

大部分90后医学生正处在在校学习的阶段,但总体来看,目前医学院校开设课程相对单一,师资数量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对医学人文课程重视不够,医学教育者应该充分将专业课程与德育功能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努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90后”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指导“90后”医学生做好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个学生有目标有理想。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医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基本医改政策。医学院校应认真组织“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活动是新医疗改革形式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因此医学院校要认真对待、尽心规划、认真执行。指导医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医学院校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跟进时代发展,加强科学决策,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难题(2009年骨干辅导员高级研修班上的主题报告)[R].2009-11-18.

[2]胡忠玲.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1):17-20.

[3]姜玉洪.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88-90.

[4]邢涛.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5(5):7-8.

[5]陈延斌,周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2008(6):59-63.

医学伦理教育 篇9

1 文化差异现象

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文化差异有不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态、审美观念等等。从医学领域衍生的基于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差异现象主要表现在医学体系、医学伦理和医疗保障机制几个方面的不同。

1.1 医学体系

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学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别。东、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是中、西医学形成发展的土壤。公元2世纪,东西方的两位医学巨匠张仲景和盖伦,传承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创建了迥异的医学范式,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并拥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

西医真正的研究对象是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西医只有找到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才能诊断是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一旦西医确定了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它的治疗目标就始终盯住了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较少再去考虑到人体本身。从本质上看,西医的治疗目标就是把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消灭或切除,一旦致病因子或病理产物去除了,就认为病治好了。因此,西医就有完整的解剖学体系。所以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说法。也正是因为它的简单,所以才能够为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

而中医却是治人的医学,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最基本的观念之一。辨证是论治的前提, 而“证”或“证候”作为人体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是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最需要把握的对象。证候是病人表现出来和医生从病人身上得到的关于病人的生理病理状态及其变化。中医研究的证候中, 一方面含有病人当时的病理状态, 另一方面则更强调证候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高明的中医治病救人, 在诊断清楚病因后, 不是以消除病症为目的的,而是要扶正祛邪。中医相信人体的机能是整体的功能,很多功能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它的从业者从来不会去寻找单个器官的机能,也就没有形成完整的解剖学,更没有哪一味中药像西药一样写着治头痛,或感冒,或咳嗽的标签。

1.2 医学伦理

医学伦理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存在的纷争,绝大多数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而且实际上,即便是医学伦理研究中所体现的不同侧重和倾向,也都是由文化的纷争和冲突交流造成的。与医学伦理研究相联系,文化的地域差异表现为不同国家民族对医学伦理的侧重面的不同,而各侧重面与各个国家民族经济、科技、体制的发展水准相关。在这一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更为明显。

如人工流产在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甚至在总统选举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及,而在中国人工流产本身很少作为一个伦理问题来讨论;在决定是否终止临终病人治疗的问题上,美国常常诉诸法律,而中国往往诉诸惯例。另外在医疗决策方面,许多欧美国家一般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而在其他地区则不然,例如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因而我们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家属的意愿可以代表患者本人的意愿,因此才有前段时间“孕妇死亡事件”的发生。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病人,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医生主张告知病人实情,而中国和日本的医生及患者家属一般不将病情告诉病人。同样在安乐死问题上,很多西方国家认为让个体平静而有尊严的死去是人的基本权利,个人应当有选择生的方式和死的自由的权利,同时认为过多无意义的治疗是社会资源尤其是医疗资源的浪费;而大多数东方国家则基于人情反对安乐死。

1.3 医疗制度

所谓医疗制度,是国家对全民医疗公平性的一种附加在医疗活动上面的一种管理。本来,医疗只是个人行为,有医院有病人就行了。但国家尤其是现代国家对这种活动进行了人为的设计和调整,这才产生了所谓医疗制度或医疗体系问题。但是他们都一定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指国家对全民医疗的公平性进行的一种干预活动。医疗制度不涉及医疗发展水平问题,而是指对全民的健康问题。医疗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相适应。东西方经济差异显而易见,但东西方文化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深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

在西方,医疗制度的建立是在20世纪40,50年代就开始的,此前也没有什么医疗制度。因为害病如车祸、火灾,是一种风险性的灾难,同吃饭不一样。有人很少害病,有人经常害病,这几乎是先天决定的。加上流行病的发生,谁在什么时候害病,害多大的病几乎是无法预期的。也就是说,这不是人能通过自己收入提高或者其他办法来控制的问题。因此,现代西方国家都对医疗实行了国家干预的政策,比如全民公费医疗(比如英国、瑞典等)或者强制性保险加国家补贴(比如美国)。

由于我国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人人自省,个人应对家庭及家庭成员负责,在生老病死方面强调家庭责任。家庭成员生病时,首先用家庭的钱看病,不足以支付时,由家庭其他成员接济,再不够时,向亲朋好友借债,日后偿还。加上中医学的特点,除了皇宫具有医院性质的太医院外,绝大部分医生是游方郎中形式,没有形成现代的医院制度。尽管如此,由于中医没有涉及到医疗设备的使用和大型外科技术,治疗成本相对偏低,加上中草药在我国资源丰富,使得这种医疗模式具有很大的覆盖面。因此几千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制度一直没有产生。直到我国引进西方医学及现代医院制度的建立,才逐步形成了我国现在的医疗保障制度: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这种制度在我国发展很晚,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待于完善,加上这种制度下的公平性和保障性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所以才会出现“看病贵”、“看病难”这一大社会问题。

2 文化差异渊源

以上只是从表层层次阐述了在医学角度上中西文化差异的几个现象。实际上,这些表象只是其民族文化的内容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共性的反映,因此现象背后也必有其源始定因。

2.1 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是主张“天人合一”,天人之学就是探究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宇宙,当出现不和谐的时候,就会出现症状。中医时刻注意到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因为中医主要运用的是阴阳五行方法论。阴阳五行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并非中医所独有,它作为古代中国人独创的处理事情的哲学思维方法,是古人发明的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阴阳模式就如同我们幼时常常把人分成好人与坏人两类,但仅仅把人分成好、坏两类明显是不行的,所以古人又天才般将好再分好、坏,然后再分……,一直分到能比较客观公正的去评价那人为止。这是从纵向看问题。从横向来看,考虑事情仅考虑阴阳或好坏两方面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古人又引入了五行,用五行代表一件事情的五个方面从而来简化一件事情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中医本身是一门带有浓厚哲学思想的自然科学,他是动态的医学,时刻根据病因的发展、变化改变其治疗方法。例如,同样一剂药,不同的水质,水温,服用时间,剂量,药引,配药等的组合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其内在变化非常重视病因的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变化的方法。

西方的哲学是实证论,西方文化主要是理性文化。理性精神弥漫于西方整个近代和现代。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用理性审判一切的时代。”所以西方的哲学是实证论,西方的医学也建立在这种哲学的思想上,更注重本身细节。比如解剖学,那是一点点把人的器官、组织进行定量化分析,包括现代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能把疾病的分子机制甚至基因缺陷机制都给你分析出来。

2.2 价值观念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中华民族看重的是群体意识(group consciousness),美国人强调的则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中国人的群体意识表现在:注重整体价值,个人应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家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群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体利益。中国人总是把个人利益放置群体之中,也就是在家庭或社会团体中。个人真正的自我实现就在于最大限度的履行各项社会义务。这种意识树立起了大多数中国人对家族、社会、国家的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各种社会职责,形成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而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业看作是其核心价值,主要表现在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一个不依赖他人的自主的实体。他不断地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向前进,实现自我价值。在这种充满竞争意识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人注重自立,也人人感到自危,自我奋斗、自由进取成为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由于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就不难理解不同国家对于不同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有不同态度的原因。

2.3 思维模式

中医是朴素的系统论,系统思维是中医特色的实质和核心。中医学不但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人的机体与精神也是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与“形神合一”。这种整体论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理论,用阴阳说明其对立统一,用五行说明其相辅相成与相反相成的关系。中医虽然认识和掌握了一系列系统的特性和规律,但是在细节上却不是很清楚,达不到现代科学的研究深度和精确、严格的程度,所以中医学的系统思维还是朴素的,还只是一种原始雏形,而西医是典型的还原论。分析和还原是西医思维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生物学问题是必须在物理化学的层次加以阐明才算是得到根本解释的,也就是必须还原为物理化学问题。而根据这种观点,整体由局部组成,高级运动由低级运动组成,可一直追溯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因此,自然就会重局部而轻整体,重分析而轻综合,重微细结构而轻相互关联。

中医不可能完全认识和掌握西医学的全部内容,但同样也存在着西医学无法理解和解释的东西,造成这种结果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系统论和还原论思维模式的不同。系统论和还原论思维模式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中西医学术差异的内在矛盾。中西医之间存在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不过是系统论和还原论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格拒”的表现。总之,无论是系统论还是还原论都是基于整体论的,只是系统论是在整体论继承基础上的批判,而还原论是在整体论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以及继承和批判谁重谁轻的问题,造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模式。

3 中西文化差异的交流

虽然在医学领域,中西文化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势不两立、水火不相容的。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早已终结,因此在现代交流和共通的背景下,研习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显得尤为迫切。中西方文化也可以通过相互学习和理解达到共通。首先,中西医学都服务于一定的人类群体,共同推进了不同社会文明的积淀和发展。其次,两种文化的差异也给两者在互为利用、互相借鉴上提供了基础。最后,这种文化的差异也能使我们眼界扩大,比较和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价值,这对于我们生存状态的改良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建军.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7(20):211-212.

[2]刘学礼.医学哲学的历史发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263-267.

[3]于杰.都是刮痧惹的祸——从《刮痧》谈中西文化差异[J].山东外语教学,2003(4):108-110.

[4]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等.医学伦理研究之文化背景关注[J].医学与哲学,2005,26(9):34-36.

[5]谢广宽,丛亚.文化差异、相对主义与生命伦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40-43.

[6]马陆平,吴海龙.中西文化差异之根源——兼析两种时空观对文化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98-99.

[7]杨德华.中外医疗保险制度差异辨析[J].医学与社会,2002,15(4):11-12.

[8]冯国忠,朱亭郦.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现状、改革及给我们的启示[J].上海医药,2006,27(7):304-305.

[9]周姗姗.安乐死与生命权保障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7(2):195-196.

医学伦理教育 篇10

一、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的意义

中外伦理学和美学研究都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伦理与审美是人之生命的两种精神性存在方式, 在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表现为一个逻辑的过程, 即对人的关怀照护通向审美超越, 道德人格走向审美人格。随着人文医学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医学所创造的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和仁爱之美的价值日益凸显。在医学伦理教育中引入审美情感教育, 是实现医学道德与医学审美统一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不仅呼唤道德人格而且呼唤审美人格, 因此医学院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较强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使命, 使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的未来医学实践之中, 使之在提升医学伦理境界的同时提升审美境界[2]。

二、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的现实价值

( 一) 医学伦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诚信是医德之本。“诚”即诚实, 就是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信”即守信, 就是讲信用, 守诺言。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而言, 诚信是他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 也是他的道德责任, 是其人格所在。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 孔子把信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他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孟子也说:“思诚者, 人之道也。”宋朝周敦颐理更是把诚作为“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历代思想家正是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也是交友、做学问和修己的根本道德规范 [3]。在医学和医德的发展中, 突出的代表有巢元方 (生卒年代不详) 、孙思邈 (公元581—682年) 、鉴真 ( 公元698—763年) 和王焘 ( 生卒年代不祥) 等为代表的隋唐医家。唐代的孙思邈不但继承了我国古代医德思想而独具匠心地搜集整理并精心加工构思, 编著成了集古代医德之大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而且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医德思想并使之逐渐系统化,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特别在其著作中的“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中,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学医的目的、献身精神、服务态度、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等医德问题。他强调医家必须具备“精”和“诚”。“精”指精湛的医术;“诚”指高尚的医德。他明确指出学医人首先要有仁爱的“大慈恻隐之心”、“好生之德”, 对病人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只有具备“精”和“诚”的医家才是“大医”, 即高尚而优秀的医家。而孙思邈就是一个被历史上医家所推崇的“精诚大医”。医学伦理的基本形式是知耻, 晚清龚自珍更是把个人之耻与国家之耻联系起来; 士皆知有耻, 则国家永远无耻矣, 士不知耻, 为国之大耻 [4]西方的伦理文化传统虽然以罪感为主脉, 但耻感同样是受到褒扬的道德品格。德谟克利特说: 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5]。从生命角度讲, 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应树立现代生命观, 在生命价值和质量的前提下去维护人的生命权力, 去维护生命的神圣和尊严。从这一维度看, 医生应该是善良的, 医德良心是医生最重要的品质、最基本的品格; 医生应该是人道的, 只有怀着敬畏生命之心, 才会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 理解、尊重病人, 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所以, 只有敬畏生命, 才能真正地体会作为医生的使命, 理解自己在生死之间工作的性质, 提升拯救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进而激发攻克医学难题的原动力, 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6]。

( 二) 医学伦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因素

从时代的角度看, 医患关系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备受世人瞩目。而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的维系, 需要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用阿尔贝托·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来善待病人, 以仁为本, 以人为本, 以仁爱精神关怀病人, 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使医患关系沿着以病人为中心, 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迈进, 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 三 ) 医学伦理是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需要真、善、美统一的人格素养

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 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医学之真, 是指获得医学科学所需要的真理, 求得医学知识的正确, 反对假医学、伪医学; 医学之真, 也是一种透过医学科学所体现的社会境况的真诚。医学上的真诚, 表现为医患之间要真诚相待, 构筑人与人之间信任、融洽、友谊与互助关系, 是可贵的医学之真, 是非常珍贵的伦理之真。

医学之善, 是属于伦理价值范畴, 它是与恶相对应的。医学上的善, 不仅指个体行为道德上的善, 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群体、他人的行为是否有益, 是否符合他人利益。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就是善的最高层次。医学理论中的义务论、美德论、公益论、生命价值论等都是善的理论, 它主张医学要呵护每一个人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享受基本卫生保健等社会发展的成果, 而不管这个人职业、地位等差别性; 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都应该受到公正、公平的维护。医学之美, 是为了给病人创造一种美的医疗卫生环境, 是为了提供一系列美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设施。对医学之美的哲学分析可以得出: 医学美是医学在履行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中的对人的主观创造性的肯定, 它通过人的美感表现出来。

三、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 一 ) 运用案例教学实现医学伦理的传承

案例分析是描述医学伦理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医学道德生活的多样化, 道德难题的复杂性, 决定每一个医学道德的境遇均有其特定的情景。案例首先是对具体医学道德境遇的描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描述, 医学道德的判断变得复杂化, 仅仅依赖道德原则作出简单的道德推理难免出现判断失误。甚至作出一个具体的判断前, 还必须要有科学的事实描述基础。

针对今年的温岭医师被杀网络引发的热议, 九江学院正面引导, 在学生中开展“诚信伴我成长”、“医学伦理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最美乡村医师事迹学习”等主题班会, 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职业素养。

( 二) 运用审美教育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道德人格

就医学而言, 医学伦理学是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为指导, 研究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的行为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是做人的规范, 对人的言语、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它属于职业道德的哲学范畴; 医学美学是应用美学的基本理论, 研究医学工作中的美学, 是以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的心灵、言语、行为、仪表美的素质、风度为研究对象的, 是属于职业美学范畴。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紧密地结合医学实践, 伦理注重从社会道德对人的规范、控制等方面, 关注人的理性生命; 审美则从人的感性愉快上切入人的生命本体, 体验生命的自由状态, 即对生命的快乐性关注。

( 三 ) 通过开展活动发展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

医学伦理学的显著特征是, 实践性、继承性、时代性。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到敬老院开展义务服务活动, 清明节组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为捐献遗体者扫墓, 这是九江学院的优良传统。每年清明节, 校领导、九江市红十字会领导、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捐献遗体者扫墓。组织学生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以实践活动践行医学伦理。

今年, 九江学院邀请南昌大学辛洪波副校长为老师学生做讲座, 在谈到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职业素质如何培养时, 他讲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时, 提升医学伦理素养, 诚信做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 人们常常希望有人能够对医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未来做出预测 , 从科学发展上讲 , 好的预测确实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 韩启德院士就医学伦理问题做以下几点预言 , 以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因为目前我们已经感到, 医学伦理学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关于基因歧视问题。越来越多易感基因的发现, 使人们对自己容易得什么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 有利于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基因歧视问题。例如, 一个女孩如发现有乳腺癌易感基因 , 就可能找不到对象; 另外, 保险公司可能不愿意接纳她的投保等等, 与不知道与这一易感基因而突然得乳腺癌相比, 她的生活质量可能更低[7], 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 四 ) 在实习教学阶段发展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水平

带教老师的慎独能给实习生以激励和影响, 慎独的内涵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立工作或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 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 时刻警惕内心深处尚处萌芽状态的错误意识, 防患于未然, 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 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 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而作为医务人员, 就能达到医德自律, 从医者的医疗活动虽具有群体性, 但它并不象其他职业那样经常很多人同时集中在一个空间执行一道程序。特别是临床医疗工作经常是医生单独值班, 无人监督; 同时, 医疗工作专业性强, 一般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更何况医疗活动范围广、内容杂、环节多, 经常无硬性指标,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医生独处工作和独立操作的机会多, 而这些机会恰好是无外界约束和无人监督的情况。

医疗行为是否正确规范、处理是否及时到位、用药是否合理、安全有效, 都是由医生单方面认可的, 而且是多样融突和合的规则, 在矛盾出现时采取多层次协商, 本着求同存取, 共同发展, 以推动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大局为前提。有相当多的情况是在患者失去行为能力或知觉时进行的, 在这里, 慎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医德行为中自觉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规约、自我纠偏, 自我坚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医学伦理素质[8]。唯有这样, 在从医过程中, 医务人员面对请吃受礼、红包、回扣和过度医疗、防御性医疗等现象, 才能真正筑起一堵道德防线, 才能达到修身慎独的最高境界。

通过临床实习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对生命的关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敬畏生命的伦理意识的养成。这就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 通过言传, 经常有意识地向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灌输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 还要通过身教, 向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示范如何用敬畏生命的伦理理念指导医疗行为。九江学院每两年举行一次实习研讨会, 评选优秀带教老师。通过优秀带教老师的言传和身教使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体会敬畏生命的内涵, 并内化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观念,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

摘要:医学伦理是中华伦理的精华部分, 是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 它具有基本性和审美性, 文章通过分析医学伦理在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中传承的意义、现实价值, 提出传承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的途径与办法, 在新时期发展医学伦理道德, 有助于培养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辨知是非, 好荣憎辱的道德认知, 塑造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自律、慎独的医德品行, 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水平, 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服务社会。

关键词:定向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医学伦理,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13.

[2]康齐力.在审美教育中提升农村免费定向医学生道德人格[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12 (6) .

[3]凌厚锋.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官德建设[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 10 (10) .

[4]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6]黄敏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在临床教学中的渗透和强化[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7, 28 (9) .

[7]韩启德.我们面临的医学伦理问题[N].光明日报, 2003-01-24.

上一篇:电子资源建设下一篇:签订商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