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伦理化

2024-06-16

现代教育的伦理化(精选十篇)

现代教育的伦理化 篇1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 个体发展不再是从个人背后的整体出发, 而直接以个体作为自我生长的起点, 教育的目标指向乃是从自我出发的社会生活本身, 每个人成了自我建构的主体, 个体完成于从个体自我出发的生活世界之中, 个体成人不再是一个神性的事件, 教育的目标还原成现实生活的基本形式。尽管知性化大学教育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不少招之即用、用可生财的劳动力, 但其高度发展的结果却危及到了大学生的优雅生存与和谐发展:其一, 片面强化科技工具理性的背后是大学生科技价值理性的缺失。由于坚持知识本位、科技至上, 高等教育正日益演化为一种培养理性经济人的工具, 大学所真正关注的只是如何把大学生制造成标准化的保持“价值中立”的工具理性商品, 至于对大学生科技价值理性的培养则往往被认为“很不实用”而置之不理, 使得一些大学生缺少为人类谋科技之福的价值追求, 毕业后甚至还会丧失批判科技滥用、主动担负科技责任的科技勇气, 成为了如同韦伯所说的“有专家模样但无专家灵魂”的单向度发展之人。其二, 大学生理性张扬的同时其道德和情意生活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这主要体现为在知性化教育的深刻影响下, 大学生本应生动丰富的校园生活被不幸地压缩为理性知识, 很少见有青年学子的人生追问、创新冲动和个性张扬, 受理性知识支配的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因而常常是一个德性被遗忘、个性受压抑的世界。其三, 大学生生活认知化处理的倾向较为明显。在许多有关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中,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符合社会价值准则的比例很高, 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并不低。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 一些具有高生活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并不具有高水平的生活能力,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知行分离, 这显然是大学生的理性认知没有很好地通过其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支持而留下的生活病症, 因为在这些知性大学生身上, 其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意志调控之间是脱节的, 既如此, 将生活等同于认知生活的知行分离现象便随之产生, 如此等等。现代教育在造就个体的主体性人格的同时, 也轻易地导致年轻一代人格发展中的自我封闭, 在充分地彰显年轻人的个性的同时, 也导致审慎这一重要的古典德性的缺失。正如柏拉图在《礼法》中所提示的:“教育带来胜利, 尽管胜利有时却导致教育的失败;因为许多人都由于战争中的胜利而变得更加傲慢, 又通过这种傲慢而充满了数以万计的其他邪恶。”现代教育带来现代人的成功, 日益成功的现代人由此而变得傲慢, 日渐满足于当下教育给予的成功, 日渐祛魅的现代教育, 在现代知识与技术的关照下, 越来越成为远离德性的训练场域, 成了人在现代知识背景下的自我设计、加工、改造的效率工厂。

科学技术正越来越多地改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 教育毋庸置疑地面临着对现代生活的适应, 即建立在现代经济、政治形式之上的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为个体提供生存的基础, 为职业化生活提供必要的准备, 不管是教育为生活做准备还是教育即生活本身, 都不足以完整地描述教育的根本性主题。现代教育, 并不足以概括我们时代的教育图景之一切, 但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简单适应无疑是全然把教育置于洞穴的底部, 甚至还为此而洋洋得意。然而实践证明, 这种将丰富生动的人性窄化为理性、对理性知识的学习取代对健全人格追求的知性化教育完全是一种失败的教育, 它放弃了“教人学会学习与生活”的教育战略, 是对教育手段价值的异化:首先, 唯

理性思维的知性化教育是对学生个性的压制, 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想象力、批判等方面的个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 其学习上的被动与“依葫芦画瓢”将使他们在缺乏强烈求知欲望和求同存异精神的同时, 丧失创新性学习的动机与激发机会。其次, 唯理性知识是知性化教育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无助于大学生拥有智慧化的生活。大学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其价值的最终指向是大学生的生活而不是学习, 因而在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上, 生活才是学习的目的, 学习只是生活的工具和手段而已。但知性化大学却将大学教育的价值定位于获取知识, 认为知识是生活的依据和意义, 生活只是手段, 这显然是对知识与生活关系的颠倒, 势必造成理性知识对大学生生活的绝对控制, 其恶果就是大学生的理性知识虽然增多了, 但却没有了对道德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而且在诸多生活领域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这表明知性化大学教育不利于大学生拥有认知提高、情意丰盈、自主创新、德性自然的智慧化生活。

当现代教育的整体性伦理基础破碎, 教育的伦理性的重建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当然, 教育的伦理重建, 绝不意味着回到泛伦理化教育的时代, 更不意味着简单回归儒家经典抑或回到封建伦常的教化体系之中。教育的伦理基础重建, 一是通过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伦理性内容来实践, 这主要是通过引入富于伦理意味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特别是开放性的经典教育实践;二是通过早期教育的伦理性奠定的。教育必须具有阶段性, 不同阶段又有共同指向, 那就是个体人格的完整、健全发展。“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的教育重点, 应当在伦理与道德方面, 不能允许任何一桩生活琐事违反理性和最广泛的做人之道。”神话、童话之于童年的必要, 正在于避免早期教育的过于生活化、理性化、成人化, 让个体早期生命发展保持必要的迷魅, 在此迷魅之中唤起个体内心之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使得审美化、伦理化的生命素质成为可能, 为个体人生奠定教养的基石。教育的伦理性基础的核心在于个体生命早期被激活的个体生命对美好而高贵的事物的追求。

“实际的教育过程发生在灵魂中, 并非仅仅是作为组织课堂和课程的计划———虽然在理想的情况下它们肯定应该相互一致”, 教育也由此而成为一个培育整全人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伯顿.R.克拉克著, 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2]约翰.S.布鲁贝克著, 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3]小威廉姆斯.E.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现代教育的伦理化 篇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居于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有着无可取代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有其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完成其现代化转化,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对构建现代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的中国家庭指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和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家庭。古代中国,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视家庭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此,如何“齐家”便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

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因先天的血缘关系和后天的养育关系,儿童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对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和对家长养育之恩的孝敬情感。这种天然的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也是家庭教育获得细雨润物效应的基本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存在,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家庭成员的人格,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社会意愿,成为社会的同质因子。但现有家庭教育的实然状况限制其应有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出现负效和职能错位现象。表现在:

1、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一方面沿袭了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等价值观念,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一方面又受现代社会主文化、各种亚文化甚至有意无意受某些反文化影响,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注意到家庭成员的多方面发展,但又忽视家庭成员人格主导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致使家庭成员人格畸形发展。

2、在家庭教育职能方面,忽视大众传媒在家庭中的有效利用,使其传递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社会还缺乏一套强有力的道德规范体系,使家庭教育中道德观念的培养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中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牢固基础的德育职能的发挥;现存人才选拔制度引发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偏颇,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错位,弱化了家庭教育应有的职能,增加了家庭成员利用消极的亚文化甚至反文化中的价值观塑造自我、设计自我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异质因子。

由此可以看出,现存家庭教育模式无论价值观念层面、教育职能层面还是具体的教育手段、方法层面都存在着不少局限性。转轨期的社会孕育着新型的家庭,需要全新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实践角度看,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也是对现有家庭教育反思的结果。同传统家庭教育相比,现存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逐渐被弱化,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现代家庭教育应强化其德育职能,尤其是摆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位置。古人主张“养正于蒙”、“教子婴孩”,就是要从小注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使品德的不断提高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统一起来。笔者仅以当前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最被国学教育者看好的古代蒙学教材《弟子规》为例,进一步剖析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弟子规》从宋朝开始推行,流传在中国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它通俗、易懂、易行,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曾经盛行一时,被誉为“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用的”“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时,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童蒙养成的教育思想,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进行深人研究,使之为今天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服务。

(一)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家庭启蒙教育

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必须抓家庭教育,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虽重视但不得其法,都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儿童的第一学校是家庭,儿童在这里接受做人和做事的最初教育,打下一生立身成才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亲切的,随时随地的,启蒙重于知识,模拟重于传授,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首任教师。在对待父母和长辈的关系方面,《弟子规》特别强调儿童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养成听话、孝顺的习惯。儿童在幼年时期,尚未在经验和思维方面形成个人的主见,道德观念也不具备,需要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强调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强调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特别是要强调家长根据社会生活准则,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并注意其表现,随时对之作出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是非善恶标准。

(二)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处事之中。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了规》认为,应使儿童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学生时期是人生之基础,“少不学,老何为”。因此要“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2、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晨必盟,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育定位;莫乱顿,致污秽”。

3、正确的衣食标准。教育孩子从小应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念,主张“衣贵洁,不责华;对饮食,勿拣择”。

4、良好的步履情态。“步从容,立端正”。5,稳健明哲的处事心理。“事匆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以上规范要求青少年抓住今日时光,讲究个人生活卫生。而现实中的青少年,衣帽不整者有之,奇装异服,生日宴请,攀比奢华,追求奢侈生活方式者有之。这也说明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事先做人,学智先学人,育才先育德,德才兼备,既要有才,更要有德。

(三)诚信克己、慎言向善,重视人际交往的道德修养教育

《弟子规》认为,道德目标一旦确定,就要重视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需求,并最终形成为一种制约一个人行动方式的习惯化的行为。在儿童教育中,它主要倡导儿童在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对人仁慈等方面进行道德行为习惯修养。

1、诚实处好与他人关系。人别人房室应声音响亮地打招呼,“将人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借物须及时归还,“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

2、言而有信,说话文明。“凡出言,信为先;市井气,切戒之”。

3、语言谨慎,言必有据。说话吐字,要重而舒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4、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明确“错,和“恶”的根本界限,“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对改正当前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大有裨益。

(四)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情感追求教育

《弟子规》中反复阐释的“人则孝”、“出则佛”、“泛爱众”等规则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情感追求。其中“人则孝”是感恩教育,“出则梯”是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

孝不仅是德之本,也是一切教化之根本与起点。因而,古代众多童蒙教育中都强调孝的内容,提倡“百行孝为先”,认为这是行为处事的基本和道德实践的起点。让孩子感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决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庭的美德,更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人格意识。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过多关爱,往往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性格,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考虑家里的困难。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靠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上学,却大把挥霍而对父母没有一丝感激;明明是贫困生,接受了热心人的帮助后,却想把受助记录抹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产生的主动寻求回报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性高贵之所在。因此,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尊重教育是满足别人被尊重的心理需要的教育,这种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每个个体才能获得被别人尊重的情感满足。尊重他人,是一种爱心的付出,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培养他们尊重别人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弟子规》“出则佛”条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如何尊重人的教育。

提倡关爱社会每个成员,见善思齐,仁德日进的社会公德。关心每个社会成员,要象爱护自己、关爱自己的父母那样去关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孩子学会关心,其实也是对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未来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会关心别人的人,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也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当前,大多数独生子女往往受到家人过多的呵护,可是关心别人的机会实在太少,长此以往将难以形成照顾别人甚至照顾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的人际交往、心理发育、甚至事业发展都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今天教孩子学会关心就成了父母最大的责任。“泛爱众”表达的就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关心意识,这种关心意识与现代教育中“学会关心”的理念是相通。

现代教育技术中伦理问题审视 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伦理 审视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2005年在AECT04的基础上对教育技术进行了重新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教育技术应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行伦理审视,就是将伦理学的理论引入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领域,运用技术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等伦理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与伦理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技术应用给教育带来的伦理问题为落脚点,努力寻求应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而产生的伦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现代教育技术遇到的伦理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道德沦丧现象

教育技术是用来优化教学的一种技术手段。教育者在应用该手段时,应当以人为本,使教育技术在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育资源等方面突破传统教育条件的各种壁垒,扩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使教育更有灵活性和人性化。这是现代教育技术蕴含的积极的道德效应。

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过程中,教育技术总是存在定位偏离的情况。人们在接受该教育手段的同时,对技术出现了盲目的推崇和过度乐观的情况:对新技术充满敬畏之心,认为高科技就是权威;认为技术是万能的,现代技术可以使教育的现代化变成现实;在未清楚知识掌握规律及现代教育技术给教育产生何种影响之前,夸大新技术对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

人们在享受新技术为教育活动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要承受技术带来的道德沦丧的影响,如信息崇拜、信息污染、知识过量、隐私泄露、数字鸿沟、文化霸权、知识产权被侵犯等。此外,由于新技术强大的展示和传播的功能,使信息量大幅增加,学习者容易出现疲劳、厌烦、焦虑以及失去学习兴趣的不良影响。

(二)技术的不当应用造成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人们对教育中技术因素有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却逐渐忽略了教育中的人文因素,导致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中,由于可以应用多种教学媒体,虽然教学活动中知识信息的传递更加有效率,但由于技术的不断挤压,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成分在课堂活动中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教学模式日益机械和沉闷。

多媒体等技术使教学空间由以前的“教师—学生”演变为“教师—机器—学生”,师生之间直接交流和沟通的可能性降低,新技术无法直接传递教师的情感、价值观,无法传递教师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学生变成了纯数据的接受物,只能随着技术设计者的思路發展,且面谈中特有的情感热度也无法产生,这使师生情感被多媒体阻隔,传统教育中亲密无间的师生之间情感被物化,关系逐渐冷漠化。教育也逐渐产业化。

虽然有些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技术更加重视的是效率,掩盖了人们的道德判断。人们更注重使用现代技术所带来的成果,却忽视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知识接收的过程中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对知识的敬畏、对师生感情的珍惜,忽略了对自我的思考,忽略了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养成。

(三)产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并未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现代信息技术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因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均衡以及人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手段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信息获取量的差异,导致信息迷航及数字鸿沟的出现。教育技术设施先进的地区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实现网络名师课堂,学生们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教育资源,也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而在设施不完善的偏远地区,因为设备原因或者技术手段的因素,学生无法获取到同等的教育资源,这样就使教育资源的分配进一步失衡,教育的质量也产生了进一步的分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伦理问题的原因

(一)技术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人们对它只有最基本的要求:实用和效率。并没有人过多地关注技术其他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人们忽略了其价值理性的存在,过分对教育技术依赖,只注重实用和效率,而忽视了传统教育的道德情感。

(二)伦理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不足

有学者指出:如今与技术相关的问题已经迫使其成为与伦理相关的问题,这样的现实警示我们,对技术的批判必然要走向“伦理转向”。技术伦理的研究较晚,1980年以后才开始研究,人们开始关注技术的伦理问题,如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等,并对其进行道德研究。而在此之前,伦理学并未对教育技术有所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缺乏伦理学的理论指导。

(三)道德教育的不力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实施所带来的道德沦丧、教育信息资源分配不均、人文关怀缺失等一系列现象,阻碍了教育在道德伦理建立上发挥作用。并且,道德沦丧等现象的出现也使得道德教育更加有难度。要使新技术手段符合伦理价值,必须要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而目前,对技术开发人员、应用人员进行技术伦理的教育并没有专门的课程,道德教育尚存在有待完善之处。

三、如何解决现代教育技术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一)加强道德教育,建立行业伦理规范

要解决现代教育技术中出现的伦理问题,首要要加强道德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实现。第一,树立道德模范。可以通过广播、报告的方式进行舆论的宣传,以发挥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第二,开发具有伦理道德教育意义的教育技术手段,利用蕴含伦理的教学课件、教学网站等对师生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对人们的认识也有决定作用。因此,要大力要开展道德伦理的实践活动,使师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各类伦理问题的正确方式,从而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伦理知识。

其次,在教育技术的开发及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伦理规范。教育技术的研发、传播、使用的过程中,都应当参照指定的伦理规范。建立责任主体制度,对责任主体在利用教学技术时进行伦理规范的约束,要将虚化的伦理观念转变为可以参照执行的具体的要求,引导教育双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依照伦理规范执行的应给与奖励,违背伦理规范的应予以惩罚。

(二)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

要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教师在传播知识时应当遵循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种道德规范。其次,应以正确的教学观为指导,不能只一味追求速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违反社会伦理道德,不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正确运用新教育技术手段,掌握有效的教学传播技能,在诸多教育资源中,选取适合学生的资源。教师要有能够鉴别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自己及学生的行为,体现出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知识素养。

(三)运用中要以人为本

教育的主体、对象都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更加完善,因此人在教育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教育应当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教育的过程和各个环节都要以人为本,应当有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燕妮. 现代信息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 2010.

[2]王建刚, 魏君, 廖开明. 现代教育技术中伦理问题审视[J]. 中国报业, 2016,(05): 89-90.

现代教育的伦理化 篇4

沈云都 (以下简称沈) :董老师, 您好!最近您在《论人的存在方式对教育的规定性与教育的超越》一文中, 把教育超越自身历史规定性的希望寄托在人对自己存在境况的觉醒和批判之上, 当您选择用相对理性抽象的表述来论证这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的时候, 是否担心因此会削弱问题本身的现实感和针砭意义?

董云川教授 (以下简称董) :谢谢你的提醒和敏感。事实上, 任何学术研究, 不论成功与否, 大都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理论与经验之间的相互解释的关系。今天我们试图研讨的中国高等教育伦理批判问题, 本质上是人在现时代条件下的伦理困境这个问题之下的一个子问题。后者是前者的立论坐标。

沈:但是文章似乎并未提供一个具体的建议?

董:一个清晰的理论坐标——并不是说我在文章中所提供的坐标已经足够清晰——就是为了对具体问题给出适当的评估和考量。比如当下, 你已经对我的立场有所质疑, 如果放大一点, 我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以来高等教育伦理建设当中甚至所有学术活动所忽视的一个极有意义的方面, 那就是师生间的正常的学术批评。因为师生关系毫无疑问是教育行为和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对关系, 而师生间正常的学术批评又可以视为一种有建设性的师生伦理的指标。中国高等教育伦理建设的失败恰恰跟这一对关系的偏失有关。今年全世界都在关注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 这两件事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正面意义, 理所当然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还有一件事大家未必想得起来, 就算想起来也不会觉得有多大意义, 尤其没什么正面意义, 那就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启蒙的两位先驱, 也是一对师徒——康有为和梁启超, 在一百年前公开反目。康有为主张虚君立宪, 保皇改良;梁启超主张宪政共和, 党制民主。之前, 两个人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 梁启超甚至在很多公开场合当面把康有为比作孔子, 一口一个“康圣人”, 十分肉麻;但是私下里给各自友人的书信当中, 师徒之间的相互攻讦甚至谩骂已经开始。1911年张勋复辟, 梁启超写《辟复辟论》, 抨击其师康有为是“党袁之徒”, 是“大言不惭之书生”, 更表态说:“吾不能与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而康有为也不客气, 他专门写了一首诗来咒骂

大学 (学术版) 2011年第6期19

“梁贼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有开创之功的学者, 这两个人都留下了历史性的失态。100年后的今天, 两位思想家坟茔早拱, 他们当年的意见分争也早有历史的定论, 我们现在很轻松地谈论他们, 这一点才尤为可惋, 因为一百年里我们其实改变很少, 康梁之间的矛盾对于中国今天的学者来说并不仅仅是一桩“往事”而已。

沈:有一点需要存疑:康梁之间的争吵不仅是因为学术分歧, 且还有政治分歧。

董:学术也有一个历史实现或者政治实现的问题, 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不是政治利益的争夺, 而是政治理想的争辩, 那么政治分歧至少在形式上可以归结为思想意见的分歧。

沈:好的, 您说服我了。那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这件事对于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的重建乃至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建设的启发意义在哪里?

董:很遗憾, 这个启发是反面的。因为我们今天的学者们, 无论是老师还是弟子, 仍然跟康梁相差仿佛。这说明, 直到今天, 尽管我们的大学已经盖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但是在高等教育伦理方面, 我们仍然是窄瘪而低矮的。今天大学的师生之间, 要么就没有任何学术批评, 要么就是不正常的学术批评。不正常的学术批评又常见那么几类, 一种是学生对老师不着边际的放大, 有吹嘘逢迎、捧杀的嫌疑;一种是用话语强权、进而用人格针砭, 甚至用意识形态的顽固来代替单纯的学术批评;还有一种是把学术批评视为师门的家丑, 捂之唯恐不及, 生怕贻笑外人。

沈:而康梁在反目前后的关系, 正是这三种不正常的学术批评的一个汇总?

董:恕我直言, 正是这样。其实在回顾这段学术史的时候, 我们的脑海里不仅会浮现出康梁, 而且还会掠过很多当今学人的剪影, 其中不乏我们身边的人。

沈:那么在您看来, 正常的学术批评是什么?它的基础是什么?是“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吗?

董:还不仅仅是爱的问题。抽象的“爱”真理或者“爱”智慧将把我们的问题导向纯粹的思辨陷阱, 在这里我更想提到的是一些相当现实、也相当触目惊心的燃眉问题。我认为更多的时候是学人对知识本身缺乏敬畏。学生只敬畏老师而不敬畏知识和智慧, 而某些在本学派内已经建立起威望的学者则通过表彰自己的老师来表彰自己, 甚至借此收割老师的学术话语权, 或宣示自己在学派内的“正宗嫡传”地位。与此同时, 老师也很少能够正确地、单纯地看待来自学生的正常的学术批评, 哪怕不将其与“蔑视道统”“欺师灭祖”这样一些概念联系在一起, 至少也会感觉到“庶子无状”“岂有此理”, 总之受到学术批评的老师们的头脑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一般都是非学术的。这是我们当老师的人自我认同的膨胀和学术认同的萎缩。反过来说, 我们的老师也极少会用正常的学术批评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似乎师生之间永远不能够单纯地作为两个学者或学人, 在纯粹的、完全的学术意义上直接交流, 而必须首先恪守学术之外的身份关系。知识分子理应成为现实的反思者, 但他们对自己身上值得反思的地方恰恰最容易高抬贵手。所以我们大概可以这样理解:正常的师生间学术批评应该

以一个恰当的学术共同体认同为前提, 即:老师和学生皆为学术之“教友”, 他们以共同的知识志业为基础结成思想志趣上的同盟, 并以相互共享的专门语言, 也就是“学术术语”为身份认同的符号。所以一个民族的高等教育伦理, 或者说一个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认同是否足够宽广和包容,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它的师生关系是以共同信奉的知识关系为中心, 还是以相互之间的身份关系为中心。前一种情况是“以人弘道”, 后一种情况是“以道弘人”。我以为所谓正常不正常, 根结就在这里。

沈:就像韩愈的《师说》中的话:“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这背后就是在呼吁一种师徒间的学术平等。

董: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韩愈并没有简单地倡导这种抽象的学术平等, 而是十分犀利地指出, 师生间的学术平等受到很多本质上市侩因素的干扰。他批评了一种同辈学者之间不能互为师生关系的陋相:“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原因是“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意思是, 我要是拜一个地位卑微的人为师吧, 颜面何存;可要是拜一个官位崇高的人为师吧, 又好像显得我在巴结他似的。这些听起来很庸俗但是又很实际的顾虑, 今天仍然历历在目。一篇1200年前的文章所描绘的嘴脸, 居然能引今人会心而笑, 一方面可见韩愈的明慧, 另一方面又可见中国学人大体上没什么长进。

二、师生间的学术批评呼唤重建宽容的高等教育伦理环境

沈:问题是, 学术平等可能有各种形式, 师生之间的学术关系为什么一定需要通过批评的方式来展现呢?我发现您很着意强调这一点。

董:师生之间当然应该有各种关系, 如果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也相互批评, 那肯定是无谓而矫情的。问题就在于在当今中国大学里, 师生之间别的都有, 就是没有正常的学术批评, 这才值得我们注意并引起我们思考:这种缺失, 它在文化谱系上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者反映了什么?这跟我们中国大学目前不可救药的平庸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关系?以及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我们今后该怎么办?说到底, 这正是一个“教育超越自身规定性”的问题。你刚才说我把教育超越自身历史规定性的希望寄托在人对自己存在境况的觉醒和批判之上, 这个结论大致正确但过于简单。因为教育对人的规定性的超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的实践层面, 都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例如学校体制的综合性变革, 学术与社会政治之间关系的渐变, 社会本身的多元化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行为对人的多样化成长的宽容乃至期待, 甚至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教育功利化的最基本的克服, 等等。但其中, 教育自身通过自我批判而不断深入的伦理反思和启蒙, 却具有最先决也最深远的意义。

沈:这个自我批判也可以通过教育学者对教育活动的批评来完成, 而不一定要在师生之间来展开。

董:不全然。因为如果批判不能深入到教育的过程当中, 那么它始终不过是一种

大学 (学术版) 2011年第6期21

外在的批判。教育学从教育的实践中来, 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随着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继而走向日益专业化, 导致今天的教育学者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从教师当中脱离了出来。所以教育学者对教育展开的批判如何回到教育的真实过程当中, 就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这样一来, 作为一个“专家”, 教育学者确实有一种逐渐变成教育的“客者”或“他者”的风险, 也就是脱离教育行为参与者实际体验的当下性和现实性的风险。目前教育学界普遍为此担忧。这一点也许既是教育学的尴尬, 也是教育学的局限。实际上, 人文社会科学, 包括教育学, 与自然科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后者的客观性正是其真实性的保障, 而前者只能在“客观性”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中奢望, 在外乎于教育“现场”的角色中, 离当事者的切实体验越来越远。我们的教育学在它走向高度“专业化”的过程当中, 实际上也日益显露出这种客位化和他者化的倾向。这倒不是说我对教育学这个学科感到失望, 而是说, 教育学者应该保持一种理论言说的自我克制。如果失去了这种克制, 我们就很容易自告奋勇地去承担整个高等教育伦理重建的责任, 这样, 教育学就成了其它所有学科的教育活动的反思环节的代理人甚至导师。而这一想法显然是狂悖的。

沈:所以这种批判应该发生在实际的和现实的教育过程当中, 也就是直接发生在师生之间?

董:完全正确。教育的批判性是直接来自于伦理学, 或者所谓“人学”领域的。近代人文和社会科学都是启蒙的产物, 而启蒙的基本问题:“人必须自主。”所以, 作为一种对伦理学或者哲学人类学前沿成果的回应, 教育学不得不返回到它的最初判断:教育应该怎样对待“人”?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个问题对于全人类的教育行为和关于教育的思考来说是永远有效的, 因为哲学对于“人”的理解的无止境的深化将促使这个问题在教育和教育学领域不断地申发出新的张力, 造成教育的理想与教育的现实之间永远存在某种程度的紧张。

沈:如果延伸这个逻辑, 那么教育的自我批判就应该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建立起这种启蒙意识为条件, 而这就意味着, 师生双方必须有意识地营造和维护一种在学术意见上自主而平等的伦理关系, 从而确保师生之间在学术上的相互批判成为可能。

董:你这样说恰恰是因为你对这种伦理关系感到陌生, 而这又是因为你所说的这种伦理关系只存在于我们的推论当中, 而不是我们的习惯。事实上, 如果这种伦理环境已经建立, 那么大学里的师生就不是在有意地营造和维护它, 而是浸润其中并习以为常。依我之见, 教育学者或者至少有少数教育学者不必亲自投入这种批判当中, 而应是为这种批判关系的建立寻找伦理上的基础, 创造思想上的条件。

沈: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批判性的伦理建构是您的推论, 而不是一个经过验证的事实。

董:学者应该对自己的反思和理性批判的预见性有信心, 而不一定事事诉诸已经确立的经验。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必须在方法论上对经验本身的片面性有所戒备;另

一方面是因为, 属于信念范畴的东西一般都没有经验的支撑,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信念。这一点对你这样的年轻学者尤其重要。

沈:可我还是想用一个具体的问题来验证您的观点, 也许这个问题有一点唐突:您认为我是否曾经对您构成过批判?

董:这个问题先放放, 待会儿自然会有答案。

沈:这是一种策略性的回避吗?

董:不尽然, 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讨论和判断。实际上, 高等教育伦理的重建问题无非是在成年人之间建立合乎理性的师生关系问题。而成年人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意见自主。那么在他们之间建立师生关系, 也就意味着对他们各自的意见自主的权利在教育行为的框架内加以协调。这种协调的成功与否, 直接决定和标志着现代高等教育伦理的成立与否。从正面说, 在宽容的高等教育伦理环境之下, 师生间的学术批评是不可避免的;从反面看, 没有师生间的学术批评恰恰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缺乏宽容的伦理环境。刚才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回答你的具体问题, 是因为现在要还给你一个具体问题作为你检验我的观点的补偿:在教育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正常的学术批评, 是教育活动通过自我批判而实现伦理构建的现实的呈现方式和基本指标。

沈:让我们整理一下现有的观点。是否可以认为您实际上是在理论上还原和模拟了高等教育的现实过程, 并从中反推其伦理构架?发生在高校师生之间的意见分歧以及由此产生的学术批评恰恰是高等教育的自我批判得以建立的条件?

董:就是这个意思。正如我一开始提到的观点,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自我批判具有启蒙的性质。而“启蒙”意味着承认“人”在思想上和意见上拥有自主权。一个真正启蒙了的大学, 应该把师生之间的正常的学术批评视为当然合理的事件。我认为, 启蒙在伦理反思的层面是指向一种人在自我认识上的理性自觉, 也就是说, 人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判断和批判。不是说这个判断一定更加正确, 而是说人需要意识到自己有这个自主的权利甚至责任, 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一所真正具有启蒙品格的大学, 就应该对这种人的理性自觉, 也就是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意见自主, 给予充分的宽容和尊重。请注意, 这背后, 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师生之间至少在知识上、在学术上应该放弃等级身份, 因为学术本身是平等的。这一点尤其能够验证大学对于身处其中的学子采取的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在学术或知识的话语秩序里, 学生有没有权利对他的意见处境 (也就是教师提供给他的、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权威性质的学术意见) 提出质疑或者拒绝接受?这个问题孤立地提出来似乎显得不言而喻, 但是这实际上是20世纪最重大的伦理问题——人被他的生存处境所压制而丧失自主性——在教育领域的缩影。我们仔细想一想, 中国当代大学有没有真正形成这种师生之间开展正常的学术批评的健康氛围?没有!我们的大学、学术界甚至社会舆论有没有为师生之间的学术批评提供必要的宽容?没有!有没有哪一所大学有意识地把培养和保护反对意见作为自己在教学上的重要成就或者追求?也没有!这不能不是说中国现代高等教育

大学 (学术版) 2011年第6期23

在伦理上的一个重大缺失。

沈:您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术意见视为学生的思想或知识“处境”, 因此建立正常的师生间的学术批评在您看来才具有重大的人学启蒙的意义, 因为这一点直接关乎一个人 (在教育过程中就是一个思想着的人) 有没有获得理性上的自觉。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 这种师生之间的学术批评, 其伦理上的意义远比它对学术本身的推动作用要重要?

董:这里本来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在思想和知识领域, 有许多在伦理上极其深刻的变革运动会在思想本身的促进作用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的。而且, 从知识威权之下解脱出来的人总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创造力, 这一点在人类思想史上反复得到证明。实际上, 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学术批评对学术进步的正面推动作用, 无论是在没有师门渊源的两个学者之间, 还是在同一师门内部的两个学者之间。但是问题在于, 如果在两个没有师门渊源的学者之间发生了一场学术争论, 大概没有人会大惊小怪;可是一旦师徒对垒, 或者同门异论, 就会有众多看客熙熙而来, 喋喋不休。原因是, 我们没有用单纯的眼光来看待师生间的学术批评, 也没有把它看作是正常学术批评。因此不得不承认中国目前的学术批评是不正常的。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你关心的是, 师生间的学术批评对学术发展或思想发展的推动作用, 对此我绝不怀疑;而我还关心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那就是, 即使撇开“学术发展”的功用, 重建一种健康的和单纯的高等教育伦理, 这才是更加重大的意义。

三、学术上的意见宽容更是一个现代化问题

沈:可是这一定是一个启蒙问题, 而不是一个文化问题吗?您断定, 以师生之间的学术批评为标志的自由的和纯粹的教育伦理是以现代性为基础的, 那么您就应该解释, 为什么恰恰是在西方, 而不是在别的地方, 出现了这种现代教育伦理?况且在亚里士多德批评柏拉图的时候, 现代性即使在西方也还远没有发生。

董:你用现在的问题回答了你刚才的问题:你已经在批判我了。

沈:这种批判是纯粹学术性的。

董:那么你认为自己现在是一个西方人还是一个现代人?

沈:对不起, 这是辩论的策略, 而不是在回答问题。

董:但是它确实有助于我们进行判断。在学术上批评自己的老师, 这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而当我们意识到这种师生关系实际上更为合乎理性也更接近人作为一个思想的存在者而向往真理这一本能的时候, “西方还是东方”这种狭窄的门户之见却要关闭我们严肃思考的大门。我赞成把“现代性为什么产生于西方”看作是一个极其重要、极其严肃的史学问题, 但是如果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想由此限制甚至拒绝现代性和启蒙所具有的一般性, 甚至把所有“普世价值”一概视为帝国主义者意识形态战略的阴谋, 那么这只能反映出我们中国学者内心的虚弱。

沈:但是高等教育伦理应该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关。西方学者之间确实很早就有相互批评的习惯, 今天西方在学术上的意见宽容也以这种传统为源头。

董:比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沈:是的。

董:那么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呢?宗教裁判所为什么不允许哥白尼的墓碑上留下任何铭文或者标记?宗教时代的西方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威权属不属于他们的“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什么没有勇气用一种自觉的理性判断来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 如果我们确实意识到它是有问题的?实际上, 亚里士多德和布鲁诺都不能涵摄西方传统, 正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禅宗嗔佛骂祖都不能直接衡量东方的学术宽容程度一样。你的问题具有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素质或者倾向, 那么我们就来看人类学。近代以来人类学的发展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视野, 那就是一切合理性都仅仅存在于特定的文化传统及其符号系统当中。这对于强势文明的意见专权和人类理性代理人的话语霸权有极其重要的节制作用。但是如果这种观念最终走向彻底的文化相对主义, 导致我们最终只能放弃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理性, 而对自己所身处的那个传统当中的某些确实需要改变的东西继续保持沉默, 那么人类学的属人性何在?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何在?人类学还是不是启蒙精神的一个产儿?况且任何一个文化传统, 放在其自身的历史视野当中来看都是变化和自我修正的, 为什么偏偏在人类学这个充满理性的学科出现之后, 我们却要用“传统”这个概念来阻断传统本身的历史呢?尤其是,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 大学人不能仅仅娴熟于批判他人, 而首先应该学着批判自己。问题是我们感觉到还是做个批判者比较痛快, 所以我们正在用种种借口让自己免于被批判。“文化”只是其中一个托词, 当然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托词, 凡是我们身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而我们又一时拿它没有办法, 或者根本没打算拿它有什么办法, 我们就把它放进“文化”这个谁也不知底细的大口袋里。其潜台词是:请放任我吧, 我不想改变。这种结果至少不是文化人类学的初衷。

沈:您是说, 还有其它类似的借口为中国大学的现状辩解, 对吗?

董:那当然, 多得去了!比如我们经常听领导讲“这是体制问题”或者“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跟“这是文化问题”一个意思, 一个目的, 一个效果。只是不像“文化问题”那样显得比较高雅, 比较有学问, 也比较唬得住人。其中最浅白但是也最常用的一个借口是:“我们是按照规定办的。”

沈:所以学术上的意见宽容背后不是一个文化问题, 也不是其它什么问题, 而是一个现代化问题?

董:应该说, 主要是一个现代化问题, 也就是理性启蒙的问题。我们有权用自己独立的理性去检讨我们的文化。正如哲学人类学和伦理学要求核实人在现代历史中的自主性一样, 教育学也有权要求核实人在思想处境和文化处境上的自主性。只有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才有把握说我们的大学是“现代大学”, 这所大学所蕴含的伦理是

大学 (学术版) 2011年第6期25

“现代高等教育的伦理”。所以学术上的意见宽容, 尤其是师生间通过正常的学术批评活动而体现出来的学术宽容, 根本上是一个现代化的问题。

沈:那么为什么这种高等教育的伦理启蒙还没有到来?

董:伦理是众人的共业。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伦理启蒙是整个民族文化再造的一部分。这又回到了你一开始的问题:我之所以在《论人的存在方式对教育的规定性与教育的超越》一文中回到一种抽象的人学探讨, 就是为了给具体的问题, 比如高等教育伦理的问题, 提供一个原初性的理论坐标。当然这一工作也许并不成功。

沈:您永远是一个热切而丰沛的理想主义者。您急切地呼吁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伦理启蒙, 在此过程中一再召唤学术行为的理性自觉。您选择了一个突破口来打开当代高等教育的身份主义的钳制。您对中国大学现状的怒其不争源于您对教育的理想化的和无保留的热爱。您几乎是纯粹从这个理想出发来号召师生之间的思想争鸣, 而对目前大学师生伦理中的那种世俗的或者说庸俗的但却比比皆是的浊恶境况采取令人肃然的批判态度。我承认您的思想充满了穿透力和撞击力, 您总是有力量去突破“实然”而直达“应然”, 您让人看到理想是通过理性而得以廓清和呈现的, 并从中崛起一种不懈的追求进步的冲动。但是恕我冒昧,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也许令人沮丧:尽管理想主义并不一定失败, 但是作为一个专心于教育的学者, 您有没有为自己的思想所可能面临的失败作过准备?

董:这恰恰是今天你我谈话的主题:对于一个有批判精神的学者来说, 假如他的成功意味着大家都认为他正确, 那么他已经失败了。此即老子所言:“不笑不足以为道”啊!

作者简介:董云川,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沈云都, 云南大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周鹏责任校对:吕华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19师生间学术批评与现代高等教育伦理的启蒙

从古希腊的“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到近代中国康有为、梁启超师徒之间的反目, 再到当代中国教育中学生对教师学术上的唯唯诺诺, 尽管师生间的学术批判变化很大。但是, 如果不能深入到教育的过程当中, 那么它始终不过是一种外在的批判。而且教育学者也将有一种逐渐变成教育的“客者”或“他者”的风险。实际上, 高等教育伦理的重建问题无非是在成年人之间建立合乎理性的师生关系问题。一个真正启蒙了的大学, 应该把师生之间的正常的学术批评视为当然合理的事情。而学术上的意见宽容背后不只是一个文化问题, 更主要是一个现代化问题, 也就是理性启蒙的问题。我们有权用自己独立的理性去检讨我们的文化。

P27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上尽管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但其培养差异也不容忽视。这些培养差异主要体现在入学要求、学习方式、学习者特征、课程设置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准确认识这些差异, 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 (2011) 06-0027-05

P32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认真思考和妥善解决的问题。为此, 转化教育观念, 倡导职业人文主义,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适合高职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等是高职院校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以人为本

现代消费的伦理困境及其对策 篇5

一、现代消费的伦理困境

1. 扭曲的消费观及其危害。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人由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发展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不断追求进一步满足所产生的对人体总体上感到满意的愉悦状态。幸福的本质应该体现为个人的生存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好,是不断地追求又不断地获得的一种生活過程,一种生活状态。但人们从现代消费中得到的“幸福”却是建立在自己是否比身边的人或过去消费得更多的基础上的。人们倾向于认为,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好像只有多赚钱、多消费,才能生活幸福。这样,在消费者社会中,人们感到这个物质充足的世界莫名其妙的空虚,越是在高消费中麻痹自己,越是感到高消费后的空虚,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各种心理疾病和社会灾祸。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而无穷无尽的需求却能在精神王国中实现,在物质王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质上是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的一切行为都只能是可悲的挣扎,是徒劳的,最终人将会被欲望追逐得越加疲惫,不知幸福为何物。

2. 非理性消费蔓延,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人的需求,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需求。人的需要不只是满足自身生理的需要,而是要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合理的消费形式因为体现了消费的真正涵义,能够使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发展其聪明和才智,并使消费沿着个性化、多样化轨迹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片面追求个人享受的非理性消费呈泛滥之势,在对待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消费层次上,消费结构呈不平衡状态: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过大,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过小;用于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性消费比重过大,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文化性消费比重过小。而在精神文化消费中,人们注重娱乐、享受和消遣性消费,忽视发展性和智能性消费,同时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低级庸俗的东西。这种异化消费形式下的人,在扭曲的消费价值观引导下已不能够正视自身真正的需要,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3. 人与人的社会危机。在现代消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呈现为表面彼此独立、自主,内里竞争、冲突的关系。极力与邻里、同事攀比而产生的自负和挫折感,难以持续的对经济增长的无限制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不是和谐,而是冲突。所以,在消费主义的笼罩下,消费成了现代人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标志和人生意义的唯一源泉,人际关系被简化为商家、顾客与消费者的关系,彼此在消费竞争中疲于奔命,失去了天伦之乐、邻里之情、夫妇之爱等多维度的人际关系与情感。

另外,我国目前的消费差距过于悬殊,一部分人在消费异化中体验高消费、符号消费所带来的尊荣,出则奔驰宝马,食则海味山珍,住则别墅豪宅……与这种高消费相比,社会上却也有一部分人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倍感压力,他们在为御寒的衣物、果腹的食物等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忙碌。而且,某些人的高消费是以占用其他人的资源为前提的,甚至有些人的高消费和物质享受是以牺牲其他人的健康为代价的。过于悬殊的消费差距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加剧了人与人的社会危机。

4. 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而且加大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极大地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

在消费社会,“物”就是霸主,人与物的关系就是消费和占有,日常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其消费性和个体欲望的满足感,这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消费观念主导下,人们为消费而消费,不断淘汰款式陈旧而性能良好的物品,不断追逐时髦,追求舒适,时尚消费、一次性消费、过度包装消费泛滥。诸如金属、玻璃、塑料和纸张等物质资料,经常是用过一次就扔掉,筵席桌上的菜肴价格正以超指数规律增长,同时大半的美食也被抛弃。很多消费品的包装,己经几近主客不分的地步。这种讲排场、摆阔气、赶时髦成为了一些人的生活准则。大量浪费资源和污染坏境,结果废弃物污染超标,发展、消费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挥霍、浪费使自然惨遭毁灭性破坏,温室效应、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摆脱消费困境的可行性措施

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政策仍是以各种经济手段刺激消费需求。如果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异化消费现象在中国就会不断扩大,由其引发的伦理问题、社会危机也就会愈演愈烈,甚至可能会演化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以引导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合理的措施以解决由消费所引起的伦理困境及社会危机。

1. 重视媒体的导向功能,提高媒体自觉意识。各种媒体在消费主义扩散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广告,为了迎合消费主义的口味,现代广告除了告知物品的自然效用以外,更多的是强调物品的象征意义,如消费“哈根达斯”雪糕不是消费雪糕本身,而是消费媒体广告“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中体现的文化意义。广告使商品不再是简单的物品,而是成为一连串的象征符号。广告等媒体灌输着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引起消费者对于财富和地位的幻想,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这里被严重弱化了,而符号意义却被无限夸大。因此,要摆脱消费困境,离不开各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为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政府应该规范媒体的行为,制订相关政策,要求媒体不得引导消费者进行奢靡的消费,鼓励媒体进行可持续消费和环保方面的宣传,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可持续消费的公益广告宣传等等。媒体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媒体不应该在消费主义的传播中推波助澜,而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抵制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消费主义让人异化而失去自我,那么媒体就应该帮助消费者重新找回自我,鼓励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个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出发,自觉抵制对社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消费活动,主动消费绿色环保的商品。媒体应该扮演维护社会公义的角色,监督生产者是否有罔顾环境的承受能力,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产行为,监督消费者是否有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消费行为,监督同行是否有引导消费者进行不健康消费的行为等等。

2. 重视对消费者的消费教育,形成“自主性消费”主体。现代消费中的消费主体都在潜移默化地被非自主性消费控制。非自主性消费就是消费行为并非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诱导或强迫,正因为行为本身是非自主的,因此就不存在幸福感和责任意识。因为“任何真正的需要满足都有助于个人的改进、巩固和健康发展。”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对资源的无限循环的消耗,但生活质量却不可能得到提高,所以我们必须放弃这种既对人的自我实现没有任何意义又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消极的、非自主性的消费方式,倡导积极的、自主性的消费。

“自主性消费”是指以自主需要和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消费。自主消费并不只是通过外在的刺激达到被动的满足,而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在自主性消费中,消费品的刺激能够激发人的自我活动,使人的内在力量得到展示、品格得到不断提升。出于自主性消费是一种能使自主性得以增强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拥有高度的自我控制与责任意识,能考虑到其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的承受度是否适应的问题。通过自主性消费所达到的自我实现是精神性的,它虽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消耗,但心理能量的激发和展示只需要很少的物质资源,因而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非物质性一面。在这种消费中,不一定有很多金钱,但高度的自我发展以及从精神、自然、艺术中赢得的满足与充实构成了一种新的富裕的体现。

3. 重视精神文化消费,倡导精简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使人们真正彻底地摆脱消费困境,最有效的途径是重视精神文化消费,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建立一种精简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当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才能克服以不断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来填补精神需求的状况。

精神文化消费是一种在物质需求之外,更多地要求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学习、健康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以及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它既可以开发人的智慧和能力,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愉悦生活,开拓胸襟,更有利于培养人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操,把人格从功利型的“单向度”或“经济人”中拯救出来,实现人格的升华,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

精简的生活方式不受物役,精神自在,朴素简单,尽量减少奢侈和浪费,放慢生活节奏,享受心灵安定,从而真正提高生命质量。这种生活方式与“拼命工作,拼命享受”的现行流行生活方式相对立。作为自然主义者的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沉静的生活方式。梭罗在瓦尔登湖附近的果园和树林里无拘无束地、愉快地游荡了几十年,他有大量的时间享受自然的变迁,心灵的沉静。精简的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肉体的物欲享受,是比过度消费,忙碌生活更丰富、更高级的生活方式。它不仅符合自然的本性,符合保护生态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人的本性,符合人的需要——人不只是有物质享受的需要,人更有精神上的追求与享受。当人具有一定的基本生活水平之后,这种重视精神消费的消费方式,有利于提升人的生活品位,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崇尚精神价值的精简生活,是一种值得我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4. 坚持公正消费,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公正是普遍的伦理范畴, 在消费行为中同样也是适用的。消费公正是指每个人在行使自己消费自由权时,以不影响他人消费和整个社会消费等各方面权益的实现为前提;他人和社会消费权益的实现也要为个人消费权益的实现创造条件。消费行为的公正问题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公正、人与人的公正。一是人对自然的公正消费。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生物链, 我们人类就是其中的一个链节, 人类无法脱离地球的整个环境而生存, 所以人类对自然、生物的消费应有一定的约束, 而不是无限的, 一旦消费的上限超过了地球生态链所能承受的极限, 人类也就走到了尽头。尊重自然的权利,维护自然的利益,实際上是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这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公正关系的必然要求。二是人与人的公正消费。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说,公正消费是指追求较好生活质量的权利,对于每一个人都应该同等地享有,任何人都不应由自身的消费而危及他人及其后代的生存和消费。目前,富人过度消费,穷人被迫消费不足,这种消费格局是不可持续的,是不公平的消费格局。要扭转这一局面,从伦理角度,应公正和平等地分配资源。同时,我们要考虑代际的合理安排,顾及下一代人、下几代人的消费需要,即公平分享自然资源,分享无污染的自然空间,不可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粮。必须坚决反对消费主义的无限制的开发自然、掠夺自然。

参考文献:

[1] 戴茂堂,江畅.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7.

现代科技伦理的思考 篇6

一、科技伦理的内涵

什么是科技伦理?在学术界目前存在着两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伦理就是有关科学家的伦理。对于科技伦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探讨工程师在其工程营建的过程中、科学家在其研究的过程中,能否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以责任概念为表征的伦理问题。因此科技伦理问题包括:第一、科研伦理,也即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伦理关系以及产生的伦理问题;第二、责任伦理,也就是科学家对社会的责任问题,即科学家应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负责。第二种观点认为,科技伦理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伦理,也是政府和企业的伦理。因为科学成为社会化的事业,现代科技研发需要大量的经费,科学家个人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经费,这就需要借助于政府赞助或者企业投资,政府或者企业作为科学家的委托人或雇主,赞助投资科技研发项目是存在一定目的性的。在科研项目的研发和应用的过程中政府、企业也必然要加以干预。因此所谓科技伦理,不仅仅是科学家的科研伦理和责任伦理,同时也包涵科技相关主体的责任伦理。

二、现代科技面临的伦理学问题

当今社会成为科技文化的时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进步与繁荣,但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两难问题”。在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领域,“克隆技术”、“试管婴儿”、“代理母亲”、“DNA重组技术”、“动物与人体试验”、“器官移植”、“安乐死”等都面临许多伦理道德问题;现代技术使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生化武器、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毁灭性极具增强,使得如何认识和控制这类武器已成为国际间伦理道德与法制的重要问题;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涉及人际交往、减少人际关系冷漠、资源共享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乃至家庭与个人隐私保护等相关的网络伦理问题;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与环境伦理也受到噪音、酸雨、沙尘暴、大气与污染、温室气体、全球变暖、能源枯竭、物种灭绝、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干旱与荒漠化以及城市垃圾等日益严重的挑战等等,科技发展的成果任何时候也没有像现在一样全面地影响着人类的命运。

三、现代科技伦理问题对策构建

现代科技正面临着严重的伦理问题,作为科技工作者,不可推卸地应当承担科技研究应用负面后果引发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创建完善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

对于科学的发展来说,必然有它的规范作为支撑,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决定科学发展的四个规范:普遍性原则、利他主义原则、知识公有性原则和理性至上原则。遵循这些原则,不仅仅使科学家达到知识增长,同时也较好的规范了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行为。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工作者作为第一主体,科学工作者的雇主作为第二主体,公众和个人作为第三主体,第三主体的利益应优先于其他二者的利益。此外伦理规范往往与文化交织在一起,对于有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中国,有很多好的道德传统。因此在目前现代科技发展中出现伦理问题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将好的伦理规范与本国文化实际相结合,构建一套以人为本的、以全人类的利益而服务的伦理价值取向规范,使科技活动的目标真正达到增进人类的公共福利和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科技和伦理的关系是很密切的,科技工作者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伦理观念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同时也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科技活动的道德由科技伦理来引导,它能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因此必须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的道德教育,增强起责任意识,强化学术规范。同时也该加强科技工作者以外的科技伦理主体的道德教育,使其决策和行为不是首先考虑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是符合全人类的利益。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在科技活动中,涉及的主体和领域较多,因此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求助于某种伦理标准和伦理规范,同时也应当求助于社会和国家的公共部门。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革命使社会分工日益复杂化,个人行为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不具有强制力的科技伦理道德的约束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在加强伦理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具有强制力的法制建设,因为法律不仅为道德体系的建立提供制度性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维护某种价值理念的权威性。此外新闻媒体的伦理宣传和监督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科技研发和应用的外部条件,新闻媒体遵循知情权原则和公众参与意识,在报道重大科技成果时,对它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报道,使各方的立场和观点都呈现在公众面前,起到了有力监督的作用。

(四)增强科技伦理主体的自律性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因此他律必须和自律一起发挥作用才能使效果达到最好的状态。只有当科技工作者加强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发自内心地对某种伦理道德真诚信服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时,才会在自己的科技活动中选择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唯有把他律的规范内化为自律性的规范,才能防范于未然,从而为科技的健康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应用提供一道屏障。对于科技工作者以外的科技伦理主体,也应该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加强自律,形成一种具有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伦理规范的建立。

四、结语

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应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在当前科技伦理问题日显突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建立和保持高尚的科学伦理,采取完善的科技伦理问题对策,使科技与伦理并行不悖,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智.科技伦理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2.

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 篇7

首先,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其曲折表现之一。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伦理文化扎根的社会形式, 传统伦理文化是根源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社会, 而现代社会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形式。不同的物质基础对传统伦理的需要也是不同的, 我们不能把反映自然经济的伦理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现代社会的各种关系中, 而是要扬弃之, 即挑选出适合现代社会复杂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并驱除不利于现代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想毒瘤。这种辨证的分析告诉我们, 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还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然而, 在目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特别是我们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 这种一分为二的观点并没有被普遍认识和理解[4]。人们往往认为传统伦理是封建落后社会的产物,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只有毒害, 所以这些人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态度是全盘否定, 一概不论。现代社会应该有我们这个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伦理思想, 这些思想才是反映并能对现代社会关系起到协调作用。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 也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现代社会发达的生产力也不是一下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它是从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最简单的工具一步一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继承和发展了祖先的生产工具, 而这些生产工具所反映的整个人类的文明也是我们继承和发展的对象。这些文明中, 传统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色彩, 整个中国文明的光芒将会黯然失色许多。所以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片面和极端的观点, 我们不能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待老祖先留下的遗产。

其次, 现代人们还有一种全盘接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观点。由于亚洲许多国家 (地区) 都学习和采用了一些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来发展本国 (地区) 的经济和社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比如早先亚洲经济发展典型代表的“四小龙”。这样, 人们就开始用他们成功的事例论证中国传统伦理的博大精深, 以及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能动作用, 进而要求全面恢复和采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同样, 我认为这种观点也是片面、极端的。上文已经论述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于现代社会。一个时期的伦理文化思想是反映其经济基础并为其经济基础辩护的, 所以传统伦理思想中必然存在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容的部分。如果全盘接受原先的伦理思想, 势必造成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受阻。因此, 我们还是应该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作用, 既不能一并否定之, 又不能全盘接受之。凡是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伦理思想, 我们坚决拥护和支持, 比如诚信原则、“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等;凡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 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 比如“富贵在天”、“儿女婚事, 家长做主”等封建陋习。

最后, 重形式、轻内容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曲折境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要求我们把社会需要的伦理规则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并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它们强调内儒外法, 即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伦理思想明善其身, 发展自己的德性, 并辅之以外在的帝王法规的约束。然而在现代社会, 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人们虽然都在说要学习传统伦理思想, 以使自己的品德更高尚, 于是纷纷以传统伦理思想中一些观点和句子包装自己, 或者出口就是德、善之类的话。古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的许多人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是, 这些座右铭中有几个是实实在在的内化为自己自觉行为动力的源泉的?很少。许多人都是注重形式而弱化其伦理思想的实质内容, 说的是一套, 做的却是另外一套。比如中国传统伦理中有着“耻于言利”的规范, 暂不说其合理与不合理, 这个思想是我们中国人根子里就有的一种观念, 然而在今天, 虽然还有一些人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 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了?在我们这个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耻于言利”的原则逐渐分化为“内在逐利”的动机与“外在拒利”的行为掩盖。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一些人学习传统伦理的“口是心非”的状态。以道德自居的某些人是把道德工具化了, 这种工具化又是道德本身工具性作用的异化, 即道德本身是以调节人与人关系为目的的规范原则, 却被一些人利用, 以掩盖其不道德的行为。

以上问题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 就亟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加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普遍适用性和接受性的途径是正确的教育机制, 政府和大学研究机构在这其中要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首先是教育, 教育是传播文化知识, 提高科学和人文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自古以来, 教育都是各个时代统治阶级所关注的, 虽然他们对教育的作用和性质的看法不同, 譬如封建社会主要是把教育的政治性质看得比较重, 强调的是通过教育培养维护其统治的封建卫道者。然而, 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 是以提高全民族人民素质的教育[5]。从小学到中学, 从高中到大学, 每个层次的教育内容都是不同的, 我认为应该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普及于各个阶段的教育中, 使所有学生在进入学校到离开学校的时期中都能不断得到“精华”的熏陶。当然, 离开学校后, 学习仍然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说过:活到老, 学到老。对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态度也即如此, 一定要把这个作为完善自身的重要方法之一,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这样才是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高尚人的前提。

其次, 政府在宣传中国传统伦理方面也有着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 是中华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6]。对待前人留下的遗产, 作为后者自然要认真分析整理并应有所继承。政府可以发挥宣传和倡导的作用, 在全社会中大力提倡和学习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近年来, 政府的确是越来越重视道德的作用, 比如《全民道德实施纲要》及“八荣八耻”等行为规范的出台, 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发展和普及。但是, 政府还是要进一步确立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使之成为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今天,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地位和影响是得到政府和社会一定程度的认可的, 但是还不能认为这种伦理思想已经普遍于社会大众并对他们起到伦理道德所期望的要求。仍然有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伦理的价值, 这里的价值可能是正价值和负价值的结合, 但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原则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 就能用其精华、弃之糟粕, 并通过宣传教育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以伦理规范自身的益处, 使“形式大于内容”的面子工程失去其存在的理由。

参考文献

[1]戎来.全球化背景下普世伦理构建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 2009:27.

[2]王付刚.制度伦理二维双向互动统一关系探微[J].法制与社会, 2011 (8) .

[3]肖春艳.论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8 (3) .

[4]刘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之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0) .

[5]袁新涛.江泽民的教育思想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现代信息社会的信息伦理思考 篇8

一、现代信息社会存在的主要信息伦理问题

(一)侵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法律所赋予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的专有权利。在现代信息社会,许多不法商人受利益的驱使,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借用、复制软件变得轻而易举。复制别人的源代码,并作为自己创作的软件卖给别人,或者抄袭别人的程序逻辑结构、顺序和设计思想。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数量与传播速度势必低于效率水平。

(二)侵犯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权即个人有保守隐私且使其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天赋权利。保护隐私是对人性自由和尊严的尊重,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伦理要求。一方面信息网络可以将有关个人在网络上填写输入的几乎所有资料极为方便地存贮起来;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增强了信息系统的采集、检索、重组和传播所有种类信息的能力轻而易举地检索出来,那些个人不愿公诸于世的隐私就有了被暴露的危险。

(三)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指因人有意地制造和发布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而导致的危及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污染信息、冗余信息、盗版信息、虚假信息、过时信息、错位信息等等,都是信息垃圾,它们是静态的、无法自行激活的信息。

(四)信息安全。在现代社会,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转化为资产,甚至在某些产业中信息作为唯一的产品和资产。非法入侵、信息加密和网络犯罪是从伦理角度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网络黑客为了显示其个人技术获取个人的精神满足,不法商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利用电脑软件的漏洞,非法侵入他人电脑获取信息。

(五)信息责任。任何人在信息世界都应该负起自身的责任,在现实世界里许多人不负责任地将各种信息垃圾在网络中不断传播,占用网络资源。他们不顾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将他人私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公布于网络或诽谤他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网络的普及下越发泛滥。

(六)信息垄断。当前世界各国已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信息战,它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武器、以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为主战场、以攻击对方的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去瓦解对方。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国家,可以对弱势国家不断进行信息垄断。这种信息垄断不但能为其带来经济利润,而且能实现其对它国的文化扩张。面对这种文化扩张,如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中求发展以及如何在所谓的公平竞争中反信息垄断,已成为弱势国面临的信息伦理学难题。

二、加强现代信息社会信息伦理的对策

(一)增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针对性。网络对道德的影响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关注网络道德建设。在增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开展大讨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让网络信息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进行相应的道德训练,这是增强网络道德建设针对性的关键所在。

(二)尽快建立信息伦理准则,推动信息利用者的道德自律。一是营造对于违反这些道德准则的行为者的强大舆论压力,使这种不道德行为受到大众的监督和谴责。二是对有关人员进行上述道德准则的专门教育,使这些道德准则逐渐深入人心,从而促使有关人员在信息安全问题上形成必要的道德自律。

(三)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形成伦理价值观。加强对信息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十分必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个体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是信息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是杜绝信息安全问题的道德防线。

(四)加强对企业或法人信息安全行为的道德监察和监督。信息安全的问题不仅仅是哪个人的问题,它是全社会的问题。为使企业或法人在合理、合法、合乎伦理的框架范围内经营,就必须加强其经济行为的监察和监督,防止其因为贪欲财富而背离道德。要加强监察首先要加强检查,加强举报机制。

(五)提高公民的信息伦理意识。信息伦理是依靠个体的内心信念来进行制约的,为此我们首先应从提高公民的伦理意识入手来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对此,一方面应通过各类媒体的宣传,加强对普通公民的信息伦理观念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重点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价值观。

(六)进行信息立法互补信息伦理。信息伦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它的实施依赖于人们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因此在针对各类性质严重的信息犯罪时,信息伦理规范将显得软弱无力。只有将那些成熟的、共性的伦理规范适时地转化为法律法规,才能构筑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能为信息伦理的实施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玉娥.浅谈信息安全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6

现代审计教学的伦理体系构建 篇9

现代审计的职业伦理, 是指审计师 (或注册会计师) 在执行业务时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包括职业品德、职业法规、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胜任能力等方面的行为准则。

为了明确审计应该达到的职业标准,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审计职业的道德规范体系。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审计职业进行指导与约束, 其中职业要求审计人员遵纪守法、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保持审计独立性、勤勉尽责、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必备职业胜任能力等基本职业守则。这是审计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一)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要求审计人员在执业审计业务、出具最终审计报告时, 应当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形式上的独立自主是指审计人员以第三方的身份呈现于委托单位的外在表现, 具有审计的自主性, 对审查的业务保持一个理性的公正客观的职业伦理态度, 最终出具让社会公众信服的审计报告, 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经济监督作用。实质上的独立自主是指经济上和精神上的独立, 审计人员必须公正无私、不带任何偏见, 不得与委托单位有经济利害关系, 这样出具的审计意见才具有公信度, 才能得到整个社会公众的信任。审计人员在执业时独立自主是其灵魂, 是审计处于一种超然独立地位的基石。

(二) 诚信正直。

传统儒家伦理推崇诚信品德, 认为“是故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 诚信品德观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 它可以刺激现代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 审计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让每位审计人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正确处理利与信之间的关系, 诚实守信, 为人正直, 清廉奉献, 防止利己主义,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 客观公正。

审计人员在执业时, 要求不受他人干扰, 不受利益的诱惑, 不受个人好恶影响执业判断, 实事求是, 立足于实际,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深入调研, 出具有理有据的审计报告, 确保审计质量, 提供符合社会公众需要的审计鉴证服务。

二、现代审计教学过程中的伦理困境

(一) 外部困境。

我国当前的商业伦理环境不容乐观, 市场经济下各种伦理问题层出不穷, 但社会各方并未清楚地意识到商业伦理教育在其中的潜在力量和作用。经济利益至上、急功近利、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观念多元化导致不道德行为增加。一方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为了提高利润, 扩大规模, 丧失伦理道德的事时有发生, 个人为了私利不道德的行为也时常出现;另一方面, 由于现代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导致企业和个人为了利益而发生的不道德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惩罚, 相反, 为那些有不法行为想法的企业和个人树立了不良榜样, 胆大的善于钻空子的就先获利。这些使得道德责任被漠视, 一切向钱看, 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被接受, 都不利于审计伦理教学。

(二) 内部困境。

有人认为商业伦理是从小培养的, 对学生价值观念影响较大的是家庭和社会, 大学教育基本发挥不了作用, 学生进入大学时, 他们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个体。我国很多高校领导和审计学教师在审计教学活动中也很少有人关注审计伦理教学, 他们所关心的是学校 (学院) 发展、专业就业前景和学生未来的成就, 通过这些来推销自身, 提高学校知名度。表现为:一方面, 各个高校审计学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审计伦理应讲授的内容和学时数, 即使有讲授内容也比较单薄且不实用, 如何考核学生的伦理道德, 如何鼓励教师关注伦理教学等都不清晰, 审计伦理教学缺少实习基地、适用教材和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源, 这让任课教师无从下手。另一方面, 各高校没有形成一支既有审计专业知识又有丰富伦理学素养的师资队伍。审计伦理是交叉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 要求任课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素养。但是, 高校审计专业课教师多数出身于管理学、经济学领域, 大多欠缺伦理学学科功底, 在运用伦理学进行审计案例教学时不能深入透彻的分析, 不能给予学生更专业的诱导;而伦理学教师讲授审计, 他们多数对于审计专业课程内容不了解, 无法进行专业点评, 也只能泛泛而谈。

三、现代审计教学伦理体系的重构

(一) 教师教学德行的重塑。

教师的教学德行主要是乐教、公正、责任心、爱心等高尚品格。乐教是教师的首要德行, 它与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是相联系的, 教师有积极教育学生、传授给予其有用知识的权利, 也有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人才的责任,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充满爱心, 要公正客观, 实事求是的做人, 为学生作表率, 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作为审计伦理教学的高校教师首先应具备基本的教师德行;其次, 应加强伦理学知识的学习, 结合审计学专业知识进行教学, 对实际问题的伦理分析才能深入;再次, 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支持审计伦理教学平台的构建, 组建科研团队, 创建相关学术期刊, 加强学术交流, 而各高校也应积极创造伦理学与审计学相融合的条件, 解决审计伦理教学时教师的知识尴尬困境, 为培养一支具有综合知识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共同努力;最后, 加强国际合作, 高校多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交流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 教学目标的深化。

古今中外的审计案例表明, 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 卓越的业务知识是前提, 优良的职业道德是必备。审计伦理教学的目标不应该是简单的寻求大学生行为的改变, 而应该是力求帮助大学生运用伦理学知识进行审计活动的技巧, 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个人职业道德责任感。因此, 审计伦理教学根本目标是提升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平, 树立了这样的职业道德目的培养的审计人才, 其所提供的审计意见的鉴证报告才能让公众信服, 审计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审计市场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三) 教学内容的调整。

审计伦理教学的目标重点是为大学生提供审计伦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 使他们掌握审计伦理理论, 并能指导其解决专业伦理困惑, 更是在面对实际的审计案例时做出理性的审计意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审计伦理的教学内容应作相应的的调整。首先, 加强审计伦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模式分析的教学, 如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掌握哪些伦理知识?可能出现哪些典型审计伦理问题?如何深层次地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借鉴国外审计伦理理论与实践?其次, 学生在掌握审计伦理理论分析模式后, 教师应该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培养学生解决我国实际审计伦理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我国传统的优秀伦理理论, 结合我国实际找出审计伦理的突破口和途径。

(四) 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教学方法上, 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 Radtke (拉德克) 认为教师可就各种可能问题设计成短小案例, 让学生发表观点, 以帮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会计伦理问题, 也可以要求学生尝试解除一个具体的伦理困境, 然后开展“如果是”的方案讨论, 进行角色体验, 以加深他们对会计伦理的理解。同时, 还可以邀请审计、会计实务工作者来讲解其亲身陷入会计伦理困境及其应对方法, 并和学生作相互交流, 使学生对会计伦理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 弥补教师会计实践的不足。此外, 鼓励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见习, 与社会接触, 真正了解审计、会计伦理实践中会面临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回课堂展开讨论与分析, 以增强学生的审计伦理能力。

(五) 教学效果评价的强化。

明确了审计伦理教学目标、调整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后, 也应加强伦理教学效果评价,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才可有的放矢的教学。根据审计伦理教学目标, 应该培养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技能, 可以在这三个方面分别设置考试、报告和情景扮演等方式, 以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同时, 积极鼓励教师编写相关案例, 给予他们足够的资源和备课时间的支持, 对于教学效果突出的任课教师应给予奖励, 提高其教学热情。

参考文献

[1] .秦荣生, 卢春泉.审计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 .孙智君, 苏灵.儒家经济伦理学与审计者的行为抉择[M].湖北审计, 2003, (12) :6-7.

[3] .戚安邦, 姜卉.我国商业伦理教育普及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0) :8-12.

[4] .周祖城.我国MBA企业伦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伦理学研究, 2010, (7) :76-88.

[5] .Levin, M.Ethics Courses:Useless[N].The New York Times (Novermber 20) 1989, A-21.

[6] .Radtke R R.Exposing accounting student to multiple factors affecting ethical decision making[J].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2004, 19 (1) :73-84.

[7]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CTGV) .The jasper project:Lessons in curriculum, instruction, assessment, and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Mahwah, NJ:Erlbaum, 1997.

儒家伦理中君子人格的现代女性诠释 篇10

民族素质、民族品格跟母亲的性情、教育有莫大关系,妇女道德价值观发挥作用,就是“母亲”德行的示范作用,社会风气自然是正能量增多、亲善友爱浓郁。如今,社会转型期,急速变迁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学家陆学艺在第六次亚洲社会学大会上说,面对“社会与经济发展脱节、结构性的冲突、价值观的颠倒与混乱、利益格局与角色地位的忽变、心里调适的困难等”相互叠加的社会问题,新时期的中国妇女发展问题呈现出艰巨性与复杂性,用西方妇女发展理论难以解决这些难题。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效的营养以滋润身心,是个宏大的社会建设工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仁”,就是“二人”,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关系;“礼”就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准则,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觉地用“礼”来规范自己,就是一种君子人格的追求。

就女性来说,首先,“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就是要以善意之心对待别人,爱惜别人,平等待人,同时节制自己,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善”的情怀。

其次,就是要有责任担当的勇气,所谓“勇者不惧”,所谓“君子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甚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敢于“舍生取义”,乃至“杀身成仁”。这是“勇”的气概。

再次,要有智慧,这是君子人格的重要体现,中国人将“智”与“仁、义、礼、信”并列,这是中华民族对天地人生的颖悟。所谓“知者不惑”,“智用不忘义”,智慧是要服从于道德法规的轨道的,从而在正义与智慧的努力中达到“知者乐”。

最后,要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并带动其他人,君子气度的自律表达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也就是不正之路不走,不义之财不贪,不良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干,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君子的信仰风范是“不语怪力乱神”;君子的自觉警示是“玉不离身”“玉以比德”,就是要像美玉那样温润、含蓄、收敛、谦和,不张扬、不狂躁、不显摆,不张牙舞爪。

继承传统文化,在今天就是要建设现代君子,即优秀的人,尤其是优秀的女性。

优秀女性君子人格的现代诠释

作家毕淑敏有一篇短文,叫《寻觅优秀的女人》,提出了优秀女人的准则。这些准则,完全可以在传统的继承中予以现代的诠释。

1.“善”的继承是现代女性建设的首要准则

“善良”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对待别人的老人,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别人的孩子,这就是善良。“善良”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人恰恰相反,自己希冀的东西却深恐别人得到,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却巴不得别人去尝试尝试。这些就与“善良”相去太远了。

善良就是对别人多欣赏而少挑剔。欣赏,就是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为别人的功绩与成就而高兴;挑剔,就是挑刺找碴,老盯着别人的瑕疵与不足,乃至幸灾乐祸。而要欣赏别人,就需要一种欣赏别人的胸襟与境界。宋代苏东坡,年轻时曾与一位老和尚聊天,苏东坡问:你想知道你在我心目中像什么吗?老和尚答:愿闻其详。苏东坡说:你在我心目中像一堆狗屎。这时苏东坡又说:我也想知道我在你老和尚心目中像什么。苏东坡心想,老和尚肯定要反唇相讥。不料老和尚微微一笑,回答:施主在我心目中像一枝鲜花!苏东坡大出意料,但也很得意,回家对妻子说:那个老和尚,我说他是狗屎,他还说我是鲜花。苏东坡的妻子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她说:当一个人心中全是鲜花的时候,他看别人一定是鲜花;当一个人心中全是狗屎的时候,他看别人一定是狗屎,你说别人是狗屎,说明你心灵中全是狗屎,你有什么好得意的。我们说,要做到优秀必须首先善良,要做到善良包括会欣赏,要欣赏别人就需要一个相应的“鲜花般的心灵境界”,这个境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学习,需要提升,需要思考,需要修炼。

智者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这是人性,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神心。我们当医生的、为教师的、当干部的或从事公共工作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做“人”都还有点不够,即使不能做“神”,我们也要争取做在人、神之间,这就是善良。“善良”不仅是职业道德,甚至是精神境界,要做到它不容易。善良不是天生的,善良是修炼得来的。这是优秀女性的第一项基本准则。

2.“勇”的继承是现代女性建设的必要准则

作为女人,要敢于在没有人烟的荒坟岗上一个人吹着口哨走路,自己为自己壮胆,这是勇气。要敢于在没有船和桥的渡口,像美人鱼一样勇敢地泅渡过去,这也是勇气。勇气就是做一棵树而不是当一根藤,不是依附而是自立;勇气就是咬紧牙关自己开路,不是亦步亦趋。有勇气的女性不论朝哪个方向走,不论朝哪个领域走,总会碰到优秀的男性。下棋要找高手,人无压力轻飘飘,能在种种压力和“对付”之下挺直了腰板走自己的路,那是真正的勇敢者和大勇气者。

时代的巨变,战略的决策,坚冰的打破,航道的开通,当然需要一个领袖群,但每一个具体领域,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轮竞争淘汰,每一次提高上进,就每一个个体来说,也许更需要唱的是《国际歌》。敢于唱着《国际歌》来设计一个坚强的“自己”,这就是“勇气”。这是优秀女性的第二项基本准则。

3.“智”的继承是现代女性建设的重要准则

没有智慧的女性是透明的海藻,一眼就看穿,一掐就掐断,一点厚度都没有。而有智慧的女性就好比有了一身护体的黄金软甲,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别人。有智慧的女性就好比有一柄利剑在手,就能披荆斩棘,为自己开拓前途。这就是智慧的基本含义。

大智慧不是上帝赐予的,也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大智慧是四位一体的产物。智慧一阅历+经验+胆魄+学习。阅历就是人生的经历,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头脑清晰,判断准确,也许能给“智慧”奠下根基。但“阅历”是感性的,还需要凝结与提炼为“经验”,那就条理化、规范化了。什么叫“胆魄”?“胆魄”是智慧的核心。我们中国人还有另一个词语,叫作“危机”,也是个好词,没有危险就没有机会,机会往往是在危境中产生。要在危机中捕捉机会,没有胆量行吗?没有魄力行吗?显然,“胆魄”是智慧的核心。“学习”是知识的累积,也是对别人经验教训的汲取,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恒于学习的人才可能与时俱进。

4.“美”的继承是现代女性建设的无上魅力

美丽是女性最初的也是最终的魅力。最初的魅力是“美丽”,最终的魅力也是“美丽”。美丽的女性为世界添了风采。“美丽”不等于一大堆精巧零件的巧妙组合:柳叶眉、杏核眼、通关鼻子、樱桃嘴。真正的美丽至少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和谐”,内在与外在的和谐,教养与举止的和谐,当然也包括体态与五官的和谐,而前两者尤为本质与恒久。没有内在就没有美,美是由内到外透出的修养的灵光和人格的魅力。没有内在素养的支持,再漂亮的躯壳只给人行尸走肉的感觉,统统与“美”无缘。“不和谐”破坏了美。

“美丽”的第二个要素是柔和。因为女性美有女性美的特质,男性美有男性美的要求,不能混淆。男性美是雄美、壮美、阳刚之美;女性美是优美、柔美、旖旎之美。

周国平先生说,时代可以变迁,时装可以变化,但任何时代服装下包裹的是同一名女性:作为母亲是慈爱的母亲,作为妻子是体贴的妻子,作为恋人是温柔的恋人。这就是柔和了。

柔和也许就是人际交往中脸上一抹轻柔的微笑,就使人际间多了许多滋润与和谐。柔和也许就是广袤原野上不经意春风刮来,大地就是一派葱绿、一派生机。你可以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但你绝对说不出草是什么时候开始更绿的,这就是柔和。柔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

“美丽”的第三个要素是“持久和永恒”。真正的美丽是持久的,真正的美丽是永恒的。真正的美丽不是一根灯芯的蜡烛,一烧就烧尽而且泪流满面,真正的美丽是源源不断的电流,是滚滚而来的沼气,它是有后续力的、有张力的、有弹性的。当然,时间的鸡毛掸子会把脸上的红颜轻轻地掸掉,谁都耐不住岁月对面容的淘洗。时间很残酷,时间很严酷,时间很冷酷,但是尽管如此,真正的美丽依然是持久与永恒的:在少女的时候像露珠一样晶莹和纯洁;在青年的时候像白杨一样蓬勃和旺盛;在中年的时候像麦穗一样端庄而又淑雅;在老年的时候像江河的入海口一样磅礴而又庄严。也就是在生命的每一个时段中,葆有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那么生命不朽,青春不老。时间不是美丽的敌人,而只是美丽的代理人。人人都赞春天的花,因为春花很绚丽;人人都悲悼秋天的叶,因为秋叶已枯萎。其实秋叶也是一种美,用秋叶做一个书签,多少年以后再寻出来,它还留着过往的记忆、时代的旧痕、岁月的凝结和绵绵的遐思,那也是一种悸动心灵的美。所以,真正的美丽是没有年龄段的。年龄可以老去,岁月可以飞逝,但有气质做底垫,有素养做支持,有文化做内在,永远是魅力无穷,永远是光彩照人,永远是雍容华贵,永远是生机勃勃。

上一篇:高校下一篇: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