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自测题二

2024-06-24

法律逻辑自测题二(通用8篇)

篇1:法律逻辑自测题二

自测题

(二)一、填空题

1.所谓思维形式的结构,就是指()。

2.一个正确的划分,所划分出的任一概念与被划分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一定是()关系。

3.最常用的下定义的逻辑方法,可用公式表示为()。

4.在论证过程中,以真实性尚待证明的命题作论据,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5.“轻率概括”是运用()时最容易犯的逻辑错误。

6.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许多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知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这样的推理叫()推理。

7.“本厂与A厂许多地方都相同,既然A厂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本厂当然也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段议论运用的是()推理。

8.“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是本案的知情人。”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其逻辑常项是()。

9.“很多刑警都是会擒拿术的,所以周某也是会擒拿术的。”这个推理属于演绎推理中的()推理。

10.“这个死者可能不是服毒自杀的”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年龄30岁以下的人”与“年龄15岁以下的人”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关系。①全同 ②交叉 ③真包含于 ④真包含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书是知识的海洋”这两个命题中,“知识分子”和“书”这两个概念()。

①都是集合概念 ②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③都是非集合概念 ④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下列各个表达式中,能全面准确地表示出性质命题A命题与O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式是()。

①~(A∧O)②(A→~O)∧(O→~A)

③(A∨O)④(A∨O)∧~(A∧O)

4.“她或者是硕士生,或者是博士生”这个命题的逻辑值是()。

①真的 ②或者真或者假 ③假的 ④无所谓真假的5.“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①四年级甲班②学生 ③四年级甲班的学生 ④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6.“任何逻辑难题都不是不能解答的”这个性质命题的词项周延情况是()。①主项和谓项都周延②主项周延而谓项不周延

③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④主项不周延而谓项周延

7.如果命题A与命题B之间是矛盾关系,命题B与命题C之间也是矛盾关系,那么命题A与命题C之间一定是()。

①反对关系 ②矛盾关系 ③差等关系 ④等值关系

8.违反同一律的典型错误,在逻辑证明中主要表现为()。

①论据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②实际证明的论题不是已确定的论题 ③由论据的真实性推不出论题的真实性 ④论题是不真实的9.“这些人都是去过发案现场的人,而去过发案现场的人不都是作案人。因此,这些人都不是作案人。”这个三段论()。

①是有效的②犯了“小项扩张”的错误

③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④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10.以~(p∧q)和q为前提进行推理,能必然得出结论()。

①(p∧q)②(p∧~q)③(~p∧q)④(~p∧~q)

11.“影片可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宽银幕立体片。”这个划分()。

①是正确的②犯了“划分过宽”的错误

③犯了“划分过窄”的错误 ④犯了“多标准划分”的错误

12.以下哪项最能反驳“只有进了正规大学,才能成才。”这个论断()?

①进了正规大学,成才就有希望 ②不想成才,就没有必要进正规大学

③进过正规大学的,很多都成才了 ④不进正规大学,也能成才

13.在论证中,如果采用一些激烈动听的言辞煽动听众的情绪,企图利用听众的仇恨或怜悯来达到论证的目的,这样的论证在逻辑上就叫犯了()的错误。

①以人为据 ②诉诸感情 ③论题不清 ④论据虚假

14.“张×和李×是四川人”和“张×和李×是四川老乡”这两个命题()。

①前者是关系命题而后者是联言命题 ②都是联言命题

③前者是联言命题而后者是关系命题 ④都是关系命题

15.下定义时如果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则其定义项与被定义项之间就一定是()。

①全异关系 ②属种关系 ③种属关系 ④全同关系

16.“李××现在在重庆,或李××现在在成都”,这个命题等值于()。

①如果李××现在在重庆,那么李××现在不在成都

②如果李××现在不在重庆,那么李××现在在成都

③只有李××现在不在重庆,李××现在才在成都

④李××现在不在重庆,或者李××现在不在成都

17.根据模态命题间的对当关系,若“必然P”真,则()。

①“必然非P”假,“可能非P”假,“可能P”假

②“必然非P”真,“可能非P”真,“可能P”真

③“必然非P”假,“可能非P”假,“可能P”真

④“必然非P”真,“可能非P”假,“可能P”假

18.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p∧~q p∨q p→~q p←q

r q q ① ② ③ ④ ~q

∴~p∴~q ∴p ∴~p

19.根据真实前提“S1是P”,“S2是P”,“S3是P”„„“Sn是P”,从而推出“凡是S都是P”,这样一种推理()。

①如果它的结论真实,它就是完全归纳推理

②如果S1至Sn不是S类包含的全部对象,它的结论就不会真实

③如果S1至Sn是S类包含的全部对象,它的结论就不可能假

④如果分析了S与P之间的因果联系,它就不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20.将“法院”概括为“国家审判机关”,限制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则()。①概括和限制都正确 ②概括正确而限制不正确

③概括和限制都不正确 ④概括不正确而限制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

1.“单独概念”这一概念属于()。

①单独概念②普遍概念 ③集合概念 ④非集合概念⑤实体概念

2.根据模态命题间的对当关系,若已知“张某可能具有作案时间”假,便可推知()。

①“张某必然具有作案时间”假②“张某必然不具有作案时间”真

③“张某可能不具有作案时间”真 ④“张某不必然具有作案时间”假

⑤“张某不可能不具有作案时间”假

3.“说世上有鬼,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是迷信;但硬说世界上没有鬼,也未免太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下述各项都与上述的说法相似,但()例外。

①说法律有阶级性没错,但说有的法律没有阶级性也没错

②某食客:“我的排骨面怎么还没来?我等了快半个小时了。”

服务员:“你为什么非要吃排骨面,你不能吃杂酱面吗?”

③某高校开展“大学毕业生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大讨论时,有位同学发表高见,其标题为“有个人志愿不好,没有也不好”。

④语言是最无情的,也是最有情的。因为它既可以刺伤一个人的心,使之永远得不到愈合,又可以使一颗绝望的灵魂重新充满活力

⑤一对青年男女准备操办婚事。女方要求“大办”,男方要求“不大办”,媒婆对双方表态说:“对你们俩人的意见,我都赞成。”

4.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有()。

①((p∨~q)∧q)→~p②((p∧q)∧r)→(p∧r)

③((~p→q)∧q)→~p④((p→q)∧(r∧p))→q

⑤((p→q)∧(r→s)∧(q∨s))→(p∨r)

5.就三段论推理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项不仅必须至少周延一次,而且必须保持同一

②结论中周延的词项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

③结论为全称命题,则大、小前提都必须是全称命题

④结论为特称命题,则大小前提中必有一个为特称命题

⑤结论为肯定命题,则大、小前提都必须是肯定命题

6.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主要区别是()。

①前者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后者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②前者断定的是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后者断定的只是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③前者的前提数量多,后者的前提数量少

④前者可以用严格的逻辑形式表示其推理形式,后者则不能

⑤前者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蕴涵关系,后者则没有

7.在一个逻辑证明中,可以作为基本论据的命题有()。

①真实性明显的事实性命题②真实性不言自明的公理或科学定理

③真实性尚未确定的命题④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一般性理论和原则

⑤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

8.与“若甲队不是冠军,则乙队是冠军”等值的命题有()。

①只有乙队是冠军,甲队才不是冠军

②只有甲队是冠军,乙队才不是冠军

③如果乙队不是冠军,那么甲队是冠军

④并非甲、乙两队都不是冠军

⑤或者乙队是冠军,或者甲队是冠军

9.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有()。

①死者某甲是非正常死亡的②有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③有的犯罪是故意犯罪④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犯罪

⑤有的杀人罪不是故意犯罪

10.下述各概念组中,与“网虫(网络发烧友)”(a)、“学生”(b)、“大学生”(c)这

三个概念间的外延关系相同的概念组有()。

①青年人(a)、法律工作者(b)、律师(c)

②工人(a)、先进工作者(b)、共产党员(c)

③军人(a)、妇女(b)、女中学生(c)

④知识分子(a)、江西人(b)、南昌人(c)

⑤大学生(a)、共青团员(b)、共青团支部书记(c)

四、简答题

1.已知“如果李某会使用注射器,并且他有条件获取违禁药品,那么李某就是本案同案犯。”为假。请据此确定下列各命题的真假,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虽然李某会使用注射器,并且他有条件获取违禁药品,但他不是本案同案犯。②只有李某不会使用注射器,李某才不是本案同案犯。

③或者李某无条件获取违禁药品,或者李某不是本案同案犯。

2.假设下列三个命题形式中只有一个为真:

①所有S不是P;

②如果所有S是M,那么有的P是M;

③有的S是P。

问:S与P之间具有何种外延关系?

3.以PIM为大前提的有效三段论属何种结构形式的三段论,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4.“精神上有缺陷的人是不能作证人的”是否隐含“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是能作证人的。”并说明其隐含或不隐含的理由。

5.什么是划分?一个正确的划分应符合哪些逻辑要求?试根据这些逻辑要求说明下列划分是否正确。

①报纸可以分为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专业性报纸、综合性报纸、日报、晚报等等。②参加这个培训班学习的工人有钳工、车工、纺纱工、汽车驾驶员、企业经理、机关科室干部共七十余人。

6.指出下面论证的论题和采用的论证方法,并用公式说明其证明过程。

本案肯定是凶杀。因为,尸检表明,死者颈部索沟繁多,方向不一致,并存在不同形状的索沟,舌骨及甲状软骨骨折;而如果本案是死者上吊自杀,则不能形成这些损伤,因此,本案只能是凶杀。

五、论述题

1.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一段对话:

甲:“我认为有的律师不是懂法律的人,因为有的懂法律的人不是律师。”

乙:“我认为所有律师都是懂法律的人,因为不懂法律的人都不是律师。”

丙:“我认为乙的观点正确,当然甲的观点也不错。”

丁:“我对甲、乙二人的观点都不同意。”

请根据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指出上述甲、乙、丙、丁的说法是否有逻辑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某科研小组接受一项科研任务,关于小组成员中谁参加这项科研任务的问题,小组内部商定:

(1)如果A参加,则B也参加;

(2)如果C不参加,则D就要参加;

(3)如果A不参加而C参加,则组长E参加;

(4)组长E和副组长F不能都参加

经请示上级,决定由副组长F参加并主持这项研究。

请问:在此情况下,按照小组已商定的意见,能否推出“如果D不参加,那么B参加”的结论?请写出你推导过程。

自测题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思维形式本身各部分间的联结方式 2.真包含于(或种属)3.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4.预期理由 5.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6.归纳 7.类比 8.或者„„或者„„ 9.省略三段论 10.这个死者必然是服毒自杀

二、单项选择题

1.④ 2.① 3.④ 4.② 5.③ 6.① 7.④ 8.② 9.③

10.③ 11.④ 12.④ 13.② 14.③ 15.② 16.② 17.③ 18.①

19.③ 20.④

三、多项选择题

1.②④⑤ 2.①②③⑤ 3.①②④⑤ 4.①③⑤ 5.①②③⑤

6.②⑤7.①②④⑤ 8.①②③④⑤ 9.②③ 10.①④⑤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

1.⑴甲说法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的要求,犯了“推不出来”的错误。因为,甲所运用的推理是:POS→SOP(S=律师,P=懂法律的人,下同),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而演绎推理违反推理规则是违反充足理由律的一种具体表现。

⑵乙的说法不违反任何逻辑思维规律,是正确的。因为乙所运用的推理是正确的换位质法推理,其推理形式是:PES→SEP→SAP。

⑶丙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甲和乙的说法是一对矛盾命题,丙同时断定二者为真,这是违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的。

⑷丁的说法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模棱两可”的错误,因为丁同时否定甲和乙的说法,而甲和乙的说法是一对矛盾命题,根据排中律的要求,对一对矛盾命题不能同时断定其为假。

2.(略)

篇2:法律逻辑自测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B)A.西周 A.荀子 A.农家 A.秦始皇 A.儒家

A.《白虎通德论》 A.心

B.夏 B.孟子 B.墨家 B.李斯 B.道家 B.《论衡》 B.法

C.东周 C.管子 C.兵家 C.韩非 C.法家 C.《大戴礼记》 C.情

D.商 D.孔子 D.法家 D.商鞅 D.阴阳家 D.《仲长子》 D.理

2.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A)3.先秦诸家流派中,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B)4.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C)5.被秦始皇利用的“五德终始”说出自(D)

6.东汉时期,将“谶纬”之说基本确定为“国宪”地位的著作是(A)7.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要符合(D)8.《武德律》所体现的立法原则是(D)A.齐之以法,示之以礼C.无为而治 A.韩愈 A.朱熹 A.有治人无治法 C.人治、法治统一论 A.金熙宗 A.私利说 A.林则徐 A.张之洞 A.魏源

B.柳宗元 B.王安石

B.耶律楚材 B.功利说 B.龚自珍 B.魏源 B.林则徐

B.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D.务在宽简,取便于时 C.白居易 C.陈亮 B.有治法无治人 D.有治法然后有治人 C.耶律阿保机 C.公利说 C.曾国藩 C.康有为 C.曾国藩

D.金世宗 D.托古说 D.洪仁玕 D.龚自珍 D.龚自珍 D.长孙无忌 D.王夫之

9.提出“悬法学为上科”、“升法直为清列”建议的唐代思想家是(C)10.“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提出者是(A)11.“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入”所反映的是(C)

12.辽、金、元时期,对“八议”制度提出批评的皇帝是(D)13.黄宗羲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C)

14.清朝后期,曾相当深刻批判幕僚专擅司法权力的思想家是(B)15.提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的思想家是(D)16.《海国图志》的作者是(A)

17.“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反映了洪秀全的(C)

A.众生平等观念 B.轻罪重刑观念 C.等级特权观念 D.男女平等观念

18.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曾国藩提出的政纲是(B)

A.严刑致安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

C.国家以法制为先D.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19.《劝学篇》所体现的法律思想派别是(D)

A.维新派 B.礼教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

20.下列哪个社会演进次序符合戊戌维新派的“公羊三世说”理论?(C)

A.君主专制、民主、君主立宪 B.民主、君主专制、君主立宪

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 D.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民主

21.清末法律改革的直接目的在于(D)

A.自强求富 B.改革大清律 C.共和革命 D.收回领事裁判权

22.曾国藩从维护纲常名教的立场出发,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结合点是(D

A.忠信笃敬 B.严刑重法 C.修齐治平D.一秉于礼

23.清末曾直截了当提出“废君统,倡民主”主张的是(A)

A.谭嗣同 B.康有为 C.黄遵宪 D.洪仁玕

24.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C)

A.设议院 B.开国会 C.去九界 D.行立宪

25.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B)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部分不同 D.部分相同

26.在建立君主立宪、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的是建立(A)

A.代议机构 B.司法机构 C.行政机构 D.宪法机构

27.“法律之设,所以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提出者是(C)

A.左宗棠 B.曾国藩 C.张之洞 D.曾国荃

28.“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的主张反映了沈家本当时(B)

A.提倡援引比附 B.反对比附援引 C.反对罪刑法定 D.主张教化为先

29.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A)

A.直接民权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权力制衡

30.章太炎“限袭产之数”主张的实质是限制(B)

A.人身权 B.继承权 C.契约权 D.房产权

二、多项选择题

31.先秦慎到是(ACE)

A.前期法家中的重要理论家 B.后期法家中的重要理论家

C.道家中分化出来的法家 D.法家中分化出来的道家

E.“势治”派的理论家

32.下列哪些人物的法律思想中含有“黄老”的成分?(ABDE)

A.慎到B.申不害

C.韩非D.墨子

E.陆贾)

33.在晋代,标志律学已经成为独立学科的两部著作是(CD)

A.杜预《律表》

C.张斐《律表》

E.《泰始律》

34.宋明时期改革家中,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有(AB)

A.王安石

C.张居正

E.朱熹

35.下列内容,哪些属于魏源的主张?(ABCD)

A.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

C.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E.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名词解释题

36.无讼:(1)孔子认为诉讼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无讼”的境地。

(2)在孔子看来,断狱不仅在于判断是非,而且要使民知是非,即断狱不仅是制裁的手段。而且是教育民众的手段。

37.定分止争:(1)先秦法家对法律功用的认识,其实质是要求把封建私有制和等级制用法

令形式固定下来。

(2)所谓“定分“就是确定事物的所有权。

(3)所有权确定了,就可以制止纷争

38.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1)宋代改革家王安石提出的变法主张。

(2)“大明法度”即废除旧法、弊法,创立新法、善法。

(3)“众建贤才”即汰除守旧平庸之吏,起用进取有为之士

39.中体西用:

(1)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全面阐述了些种思想.(2)即在维护纲常名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法补中法之不足.(3)中体西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也是后期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40.礼法之争:(1)清末法律改革过程中引发的“礼教派”和“法理派”之间激烈纷争。

(2)“礼教派”以张之洞、劳乃宣等为代表;“法理派”以沈家本、杨度等为代表。

(3)礼法之争的实质,即要不要用西方法理原则改良中国旧法律,要不要用国家主义取代家族主义的问题。

四、简答题

41.简述管子改良周礼的主要内容。

一是打着“尊王”即维护周天子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尊王攘夷”和维护周礼为名,建立齐国的君主集权制和霸主地位;二是突破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强调“万物待礼而后定”,用礼来教育和引导民众;同时用削夺封邑的方法打击分封制贵族,加强诸侯的权势;三是打破了“亲亲”的宗法原则,任用贤能;四是批判“刑不可知”和轻视法度的旧传统,主张以法令作为人们言行的准则,以公开的法律作为标准,用赏赐以资鼓励,用刑B.张斐《律本》 D.杜预《律本》B.范仲淹 D.丘濬 B.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罚纠正偏颇。

42.简述丘濬慎刑恤狱的司法原则。

丘睿重视法律的作用,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在司法问题上的反映,就是慎刑恤狱,不枉不滥,刑罚适中。这主要有如下几点:1‚原情定罪‛。他认为,审理案件单靠有限的法律条文是不够的,还应注意以往的判例,衡量犯罪的情节和行为人的动机、目的。2注重证据。审理案件‚必备两造之辞,必合众人之听,必核其实,必审其疑‛。3限制赎刑。他认为,赎刑本来只有对官府内部犯鞭扑一类轻罪者适用。4控制复仇。5慎行赦宥。

43.简述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恢廓民权,限制元首”思想的基本含义。

1章太炎认为代议制知识间接民权总统制便于实现直接民权真正做到主权在民。为了防止总统权力过分膨胀他又提出“恢廓民权限制元首”。

2其办法是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再加教育独立变成四权分立。

3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对四权做了修正并增加了纠察权。这样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已基本接近但体系上不如五权宪法周密。

4章太炎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主权在民他认为人民才是国家权力的主体。这是十分可贵的。

五、论述题

44.试论荀子隆礼、重法的法律思想。

1“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

2“隆礼而工“贵贱有等礼的起源、礼是政治的指导原则等。

3重法论法以礼为本法的作用先礼后法罚当其罪。

4有治人无治法儒家人治论思想。

45.试论谭嗣同“冲决一切封建网罗”的思想。

篇3:第二单元自测题

一、基础练兵场 (25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3分)

徜徉安恬跻身

迸溅 () 哽咽 () 自诩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 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 然后改正。 (3分)

(1) 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 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 至今记忆由新。

(2) 或于谈笑风声间“樯橹灰飞烟灭”, 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

(3) 还有一次, 贾梅回家哭得满枕头是泪, 问下来罪魁祸手仍是邱士力!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虽但而B.如果那么也

C.既也而D.不但而且也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 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1) 尽管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 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而和谐的船上, 我们不会感到陌生和忐忑。

(2) 因此, 面对莫测的人世, 拥有家这艘“良舟”, 莫测的命运会变得不复可怕。

(3) 船的四周时而风平浪静, 时而波涛汹涌, 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 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

(4) 这艘船虽然小, 却要载着我们渡过漫漫的岁月长河。

5.文学常识填空。 (4分)

6.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片段, 完成文后的题目。 (6分)

就在这时, 汤姆觉得有人慢慢地抓住他的耳朵, 渐渐往上提起。这一抓非同小可, 让汤姆挣脱不掉。就这样, 在一片尖刻的咯咯笑声中他被钳着耳朵, 从教室这边拉到那边自己的座位上。接着老师在他身旁站了一会, 教室里肃然起敬, 然后他则一言不发, 回到了自己的宝座上。汤姆虽然感到耳朵很疼, 但心里却是甜蜜蜜的。

(2) 结合全书内容回答:为什么画线句子处汤姆“心里却是甜蜜蜜的”? (2分)

(3) 小华同学上网玩游戏, 被他的父母数落了几句, 一气之下竟离家出走了。两天后, 父母才找到他。面对大家的关心, 他竟然回答说:“我是跟汤姆·索亚学的, 他不也曾离家当过海盗吗?”如果你在场, 你打算怎样结合名著里的内容, 帮小华同学的父母劝说他? (3分)

7.张明是个“微博控”, 他经常在微博里记录、转载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下面是某同学针对张明第一条微博发表的评论。请参照该评论示例, 对张明第二条微博中的行为发表“一句话评论”。 (3分)

评论一:没有正义感, 不守交通规则, 这样的人也叫“强”?

二、阅读精品屋 (35分)

(一) 阅读《少年歌》, 完成8-9题。 (5分)

少年歌

朱湘

我们是小羊, 跳跃过山坡同草场, 提起嗓子笑, 撒开腿来跑:活泼是我们的主张。

我们是山泉, 白云中流下了高岸;谁作泾的溷?流成渭的清, 才不愧我们的真面。

我们恨暮气, 恨一切衰朽的东西。我们要永远热烈同勇敢, 直到死封闭起眼皮。

我们是新人, 我们要翻一阕新声。来啊, 搀起手, 少年歌在口, 同行入灿烂的前程!

9.“我们恨暮气, 恨一切衰朽的东西”中, 两个“恨”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二) 阅读《幼时记趣》, 完成10-13题。 (15分)

(1) 余忆童稚时, 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 夏蚊成雷, 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使其冲烟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3) 于土墙凹凸处, 花台小草丛杂处, 常蹲其身, 使与台齐, 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4) 一日, 见二虫斗草间, 观之正浓, 忽有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 方出神, 不觉呀然惊恐;神定, 捉蛤蟆, 鞭数十, 驱之别院。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 必细察其纹理 () (2) 项为之强 ()

(3) 于土墙凹凸处 () (4) 鞭数十 ()

11.翻译下列句子。 (3分)

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13.课文第 (3) 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 第 (4) 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三) 阅读下文, 完成14-17题。 (15分)

星期天的菜园

雪莉·安·维克

每个星期天, 我都要与奶奶在外面的菜园中度过。

很快, 菜园里种植的西葫芦便成了我的最爱。它纤细的卷须伸出去, 缠绕在藤架上, 像一根根小手指尽全力握紧藤架。它们看起来那么无助, 让我感觉它们需要我的照料。奶奶也会坐在一张园艺凳上, 用和我一样的眼神望着旁边的番茄。

“奶奶, ”有一天我问, “我该把所有的黄色小花都摘下来吗?”

“你为什么要摘它们?”奶奶温和地问我。

“哦, 我认为它们会把虫子招来, 虫子会把它们全部吃光。”

“不会的, 亲爱的。”她微微笑道, “那些小黄花很快会结出西葫芦。”

“真的吗?”

“你等着吧, 很快, 你会看到小事物变成美妙的大事物, 你应该记住这一点。”

“小事物会变成美妙的大事物。”我重复了一遍。

每个星期天, 我都到菜园查看一次西葫芦, 每一次, 我都看到西葫芦结得越来越多。

“您不认为能结这么多的西葫芦, 都是因为我照料得好吗?”我问奶奶。

“是的。”奶奶说, “当你用心照料事物的时候, 美好的事物就会蓬勃生长, 你应该记住这一点。”

“当你用心照料事物的时候, 美好的事物就会蓬勃生长。”我重复道。

自那以后, 我更加细心地照料西葫芦, 给它们摘去枯叶, 把够不到藤架的小卷须移得近一点;奶奶也如此照料番茄。

一个星期天, 我看到她用一把大剪刀剪下了一整枝的番茄。

“奶奶!”我震惊得用手捂住嘴巴, “您在做什么?”

“它没有力量支撑两枝结满番茄的枝条, 我不得不剪掉一枝, 这样另一枝可以生长得更好。”她说, “有一天, 你也会做相同的选择。”

“什么意思?我不得不剪掉什么东西吗?”我问。

“不是, 亲爱的。”她咯咯地笑起来, “你可能要做出一些选择, 因为有时你不能拥有全部。”

“我会记住这一点。”我说。

几个月里, 我每个星期天都会到奶奶家, 看我的西葫芦长势如何, 每一次我都自豪地看到它结了更多的西葫芦。直到有一天, 它们再不结果了, 几个星期后, 西葫芦全都不见了。

“奶奶, 我的西葫芦怎么了?”我含着眼泪问, “它们不再生长了吗?”

“那正是发生的事情, 亲爱的。万物生长, 然后死去, 没有什么可以永续长存。”

“可我对它们那么好。”

“是的。”她说, “但旧事物结束, 新事物才能开始。”

“有我应该记住的事情吗?”

“有的。”奶奶说, “季节更替, 所有结束的事物都会被新事物取代。”

“我记住了。”

于是, 我帮着照料菜园里的其他植物, 但有一天我承认:“我真的很想念那些西葫芦。”“我知道, 亲爱的。”

“我在想, 我们让爷爷建一个暖房如何?那样我们可以全年都种西葫芦。”我问道。

“我想, 我们可以试试。”她说。

爷爷同意了。第二个星期天, 我到奶奶家时, 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暖房。

“这是西葫芦最完美的家。”我说。

“还有番茄。”奶奶补充道。

我们在暖房的一边种上西葫芦, 另一边种上番茄。几星期后, 西葫芦和番茄长得越来越好。

“看, 奶奶。”我说, “我的西葫芦已经开出了好多花, 它们会长得非常棒。”

“你的主意太好了。”奶奶攥着我的手说。

“奶奶, ”我郑重地说, “我认为您应该记住一些事情, 如果你非常渴望某种东西, 总会找到获取的办法。”

奶奶转过头望着我, 我看到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我以为她要哭了, 但旋即她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

“谢谢你, 亲爱的。”她说, “我会记住这一点。”

(选自《幸福·少年版》2013年第11期, 班超译, 有删改)

14.在“星期天菜园”中, 奶奶告诉“我”哪些人生道理? (4分)

15.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有读者认为, 文中画线处两次写“我”重复奶奶的话显得累赘, 应该删去,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4分)

16.下列语句中人物的“泪”因何而来?请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4分)

(1) “奶奶, 我的西葫芦怎么了?”我含着眼泪问, “它们不再生长了吗?”

(2) 奶奶转过头望着我, 我看到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17.从小说中“我”的身上, 你获得了哪些启迪?请把你的感悟用一句话“秀”出来。 (3分)

三、文笔展示台 (40分)

一、基础练兵场

1.chángtián jībèng yèxǔ2.由-犹声-生手-首3.C4.D5. (1) 《浮生六记》沈复清 (2) 诗人、文人6. (1) 主日学校 (2) 因为汤姆不仅坐在贝基·撒切尔旁边结识了她, 而且对她进行了爱情表白。 (3) 示例:小华, 汤姆的历险是他对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生活的反抗,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擅自离家出走, 幻想当海盗, 在今天是不值得提倡的, 更不能去仿效。我们要学习汤姆的优秀品质, 而不是单纯地去模仿他的行为。7.示例:不守课堂纪律, 侵犯他人隐私, 这样的举动也叫“行”?

二、阅读精品屋

(一)

8.小羊山泉9.两个“恨”字表达了青少年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朽的东西”的憎恨。

(二)

10. (1) 代词, 它的 (2) “强”通“僵”, 僵硬 (3) 在 (4) 名词用作动词, 鞭打11.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 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 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 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12.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13. (1) 示例: (1) 以丛草为林 (2) 以虫蚁为兽 (3)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2) 示例: (1) 见二虫斗草间 (2)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三)

14.小事物会变成美妙的大事物;当你用心照料事物的时候, 美好的事物就会蓬勃生长;你可能要做出一些选择, 因为有时你不能拥有全部;季节更替, 所有结束的事物都会被新事物取代。15.不同意。文中两次写“我”重复奶奶的话, 突出“我”识记奶奶的话的用心。16. (1) 发现西葫芦不见 (凋零) 后, “我”非常伤心。 (2) “我”学会了从生活中感悟道理, 奶奶为“我”的成长感到欣喜。17.示例一:学会从生活中“淘金”。示例二: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文笔展示台

篇4:法律逻辑自测题二

1.拼一拼,写一写。(13分)

2.请你在正确读音后的括号里打“√”。(6分)

二、字词小魔术。(39分)

1.请你照样子,帮小刺猬找找丢失的草莓吧!找到后用线连起来。(6分)

2.趣味加减法。(8分)

减一减:

郊 —— 交 梨 ——( ) 胳 ——( )

( )——( ) ( )——( ) ( )——( )

加一加:

女 —— 安 子 ——( ) 白 ——( )

( )——( ) ( )——( ) ( )——( )

3.写出同偏旁的字。(3分)

好( ) 行( ) 仙( ) 纷( ) 灿( ) 愣( )

4.填上合适的词。(16分)

一( )掌声 ( )的岩石 ( )地握手

一( )紫丁香 ( )的笑容 ( )地点头

一( )电脑 ( )的办法 ( )地唱歌

一( )歌 ( )的汽车 ( )地观察

( )虫子 ( )鸽子 ( )花草 ( )图画

5.查字典。(6分)

三、句子万花筒。(8分)

例:夏天的山是绿色的,冬天的山是白色的。

春天的草是 色的,秋天的草是 色的。

例:小河的水哗哗地流着,像一位小小歌唱家。

小溪的水叮叮咚咚地流着,像一位小小 家。

例:小青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

我们班的生活委员是小青。

刘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例:小红把作业本交给了老师。

作业本被小红交给了老师。

小明把蛋糕送给爷爷了。

四、课文小天地。(17分)

1.按课文填空。(6分)

秋天来啦,山野就是 的图画。梨树挂起 的灯笼, 露出 的脸颊,稻海翻起 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 。

2.填写古诗。(5分)

寒山 斜, 。

停车 ,霜叶 。

3.把词语填写完整。(6分)

景色( )( ) 五( )( )登 天( )云( )

( )( )飘香 和蔼( )( ) ( )( )时节

五、小小阅读屋。(10分)

奥林匹克旗帜

奥林匹克旗帜是由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在1913年设计的。它是一面有五个圆环的白色无边旗帜,五环相套,颜色从左至右分别是:蓝、黄、黑、绿、红。

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在北京上空高高飘扬。它骄傲地告诉世界:中国,真棒!

1.你知道奥林匹克旗帜是谁设计的?(2分)

2.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答案。(2分)

奥林匹克旗帜颜色(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分别是:蓝、黄、黑、绿、红。

3.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一( )旗帜 五( )圆环 ( )飘扬

4.奥林匹克旗帜是怎样的?在文中用“——”画出来。(3分)

篇5:法律逻辑自测题二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需要报考者有清晰的思维。

[行测逻辑判断题] 1.哥白尼的“日心说”与当时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以及人们的“常识”均相抵触,一开始遭到许多人的反对,直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才逐步被天文学家们承认。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并不“科学” B.牛顿的发现支持哥白尼的观点 C.当时的宗教思想将太阳看得神圣无比 D.人们曾经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

2.如今大城市的房屋中介市场十分发达,尤其是租房市场在各种限购令出台之后更是十分火爆,但租房者经常有由于房屋到期而没有租住新房需要匆忙搬家的情况发生。某房产中介公司总经理称,现在的租房合同签订得十分严格,合同中明确写明了中介公司需要在房屋租期到期之前30天联系租房者确定是否可以续租,因此不会发生房屋租期到期后需要租房者匆忙搬家的情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总经理的结论? A.房屋是否可以续租的情况是中介公司掌握而租房者不掌握的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

B.存在一些例如政府强制拆除隔断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需要尽快搬家的情况

C.尽管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旦发生纠纷,租房者只能进行诉讼解决问题

D.目前对于房屋中介公司是否提前30天通知了租房者还没有明确的记录和

监督

3.一项对3.7万名年龄在49至75岁之间的某国男性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10年中,这些男性里有近2000人得过中风;那些经常食用巧克力的受调查者与少量食用甚至不食用巧克力的人相比,患中风的风险要低不少。研究人员推测,经常食用巧克力可降低中风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员的推测? A.研究发现,经常食用巧克力可调节低血糖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 B.研究人员对女性的类似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C.巧克力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而它具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D.在此项调查中,得过中风的男性患者中部分人有经常食用巧克力的习惯 4.某单位要选拔人才下乡挂职,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有甲、乙、丙、丁、戊、己,人事部门、组织部门和办公室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人事部门:丙、丁两人中只能去一人 组织部门:若丁不去,则戊也不能去 办公室:甲、丙和己三人必须留下一个

由此可以推出,能够同时满足三个部门要求的派出方案是:()。A.甲、乙、己 B.甲、乙、丙、己 C.乙、丙、戊 D.乙、丙、丁、戊

5.金代女真贵族的火葬主要以木棺、木匣或石函等来盛敛骨灰。火葬在金代女真人中一直流行,但是金代早期金源地区的土坑火葬墓与金代中期以后的各类火葬墓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女真旧俗的遗留,后者则受到了佛教影响。而金代中后期,女真人占领黄河流域后,佛教在汉族中已经十分盛行。由此说明,金代女真贵族葬俗已经被汉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佛教在金代女真贵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B.金代女真贵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C.佛教对金代女真贵族的影响不止体现在葬俗这一方面

D.佛教对金代女真贵族葬俗的影响是在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下发生的 【参考解析】

1.【答案】C 解析:题予中并未提及宗教思想中对太阳的态度,并且当时的宗教思想中地球的地位高于太阳,与C项矛盾。故答案选C。

2.【答案】D 解析:题干由租房合同中明确写明了中介公司需要在房屋租期到期之前30天联系租房者确定是否可以续租,推出不会发生房屋租期到期后需要租房者匆忙搬家的情况。A、B两项与题干无关;C项虽然进行诉讼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但是可以解决问题,不能反驳题干观点。D项为真则说明合同的规定无法落实,有力地质疑了该总经理的观点。故答案选D。

3.【答案】C 解析:题干由经常食用巧克力的人比少量食用甚至不食用巧克力的人患中风的风险低得出经常食用巧克力可降低中风风险。C项指出食用巧克力能够预防中风的原因,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推测。B项为与题干论据类似的新例子,但支持力度不如C项。故答案选C。

4.【答案】A 解析:代入排除法。A项代入同时满足三个部门的要求;B项不符合办公室的要求;C项不符合组织部门的要求;D项不符合人事部门的要求。故答案选A。

篇6:法律逻辑自测题二

第1题

《就业促进法》9、17、18、29、55、62条都有()的规定 A.平等就业权利 B.优先就业权利

C.消除歧视,保障就业权利 D.特殊就业权利 标准答案:C

第2题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的责任主体是()A.各级政府 B.残疾人本人

C.残疾人监护人 D.各级党委 标准答案:A

第3题

标志我国残疾人就业正式步入法制化轨道的法律是()A.《宪法》

B.《就业促进法》 C.《残疾人保障法》 D.《残疾人就业条例》 标准答案:D

第4题

《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年2月25日国务院488号令发布,()起正式实施。A.2007年3月1日 B.2007年4月1日 C.2007年5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标准答案:C

第5题

《残疾人权利公约》。于2006年12月13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现有146个签字国,有90个缔约国批准了《公约》,它是国际社会在21世纪通过的()个综合性人权公约。A.1 B.2 C.3 D.4 标准答案:A 第6题

《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属于劳动权益保护的有()A.提供适当工种和岗位 B.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C.不得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方面歧视 D.不得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歧视 E.不得在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视 标准答案:A,B,C,D,E

第7题

我国与残疾人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A.《宪法》

B.《就业促进法》 C.《残疾人基本法》 D.《残疾人就业条例》 E.《残疾人保障法》 标准答案:A,B,D,E

第8题

《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属于集中就业的有()A.福利企业 B.农村种养 C.按比例就业

D.辅助性就业机构

E.(一定规模的)盲人按摩机构 标准答案:A,D,E

第9题

《残疾人就业条例》未来修订的方向()A.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细化规定 B.对按比例就业制度做适当调整 C.对扶持灵活就业等新业态做出规定 D.进一步强化残疾人的就业服务

E.财政部门的责任和资金投入做相应的规定 标准答案:A,B,C,D,E

第10题

《残疾人就业条例》中明确就业保障措施有()A.按比例就业(征收保障金)B.集中就业(税收优惠等)C.自主创业(小额信贷扶持等)D.公益性岗位开发

E.农村种养业手工业(技术指导等)标准答案:A,B,C,D,E

第11题

《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1983年6月由联合国大会通过。标准答案:错误

第12题

《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残疾人就业实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基本方针 标准答案:正确

第13题

《残疾人就业条例》中规定最低要求是禁止对残疾人的歧视 标准答案:正确

第14题

香港《残疾歧视条例》规定雇主拒绝雇佣残疾人,残疾人可向法院起诉。标准答案:正确

第15题

篇7:法律逻辑自测题二

四川选调生考试行测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行测逻辑填空题] 1.要想走近历史的“原生态”,首要的是要深入发掘一手的可靠的原始史料,要真正读懂历史文本,在史学分析时也应重视解释、追寻研究对象的原貌。尽可能地不作________的评论,不带任何偏见。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陈词滥调 B.夸夸其谈 C.不着边际 D.信口开河

2.思想史研究在很长时间里面,变得相当狭窄和单一,近来这种状况有一些变化的________,其实,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的思想史研究不能________。

A痕迹 刻舟求剑 B苗头 南辕北辙 C迹象 画地为牢 D呼声 闭门造车

3.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兴趣为基础,为________;阅读兴趣应在良好阅读习惯的长期________下,不断强化,得以巩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目标 推动 B.核心 影响 C.动力 引导 D.源泉 培养

4.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胡同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北京城建立了一种天然的联系,胡同也就________地成为北京城的标志。一条条横平竖直、纵横交错的胡同不仅仅是老北京城市的命脉,同时也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场所,蕴含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与这座城市________的胡同文化。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理所当然 交相辉映 B.顺理成章 水乳交融 C.顺其自然 唇齿相依 D.名正言顺 天人合一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此空要填史学分析要注重原貌,不作_______的评论,不着边际:挨不着边儿,无着落,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顿,不符合文意排除。陈词滥调:陈腐、空泛的论调。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所以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解析:第一空填这种状况有一些变化的趋势,排除A选项的痕迹和D选项的呼声;第二空句意为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趋势,因而思想史的研究不应再局限于原来狭窄和单一的学科领域,而应着眼于更广阔的视野。画地为牢更恰当,所以正确答案为C。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指定范围在此处指的是学科界限,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完全相反。闭门造车:比喻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愿望办事。

3.【答案】C。解析:第一空,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兴趣“为目标”、“为核心”不恰当,所以排除A、B。第二空,“培养”通常是指对人的培养。阅读兴趣不断强化,是在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引导”下,而不能是在“培养”下。所以正确答案为C。

篇8:第二单元自测题

一、基础练兵场 (26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80后作家大多被视为偶xiàng______派。登场之初, 他们就以优美轻灵的文字、奇huàn______飘忽的感觉、浪漫主义的风格xiān______起了青春阅读的浪潮, 并迅猛地抵达世人面前, 成为文坛不可回避的焦点。对于日渐成熟的80后作家, 人们更期待他们成为实力派, 以独立的思想、清醒的态度超越自我, 开tuò______文学的新时代。

2.下列各句标点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什么!”希望犹如肥皂泡, 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

B.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 面对这片绿茵场, 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C.新型城镇化会不会成为新一轮圈地运动, 引发又一次房价飙升?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D.据统计, 鲁迅一生读书应在万册左右。当然, 其中也有精读、细读、泛读、涉猎、浏览之分。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中国需要理直气壮地组建自己的网络安全部队, 全面实施提高国家网络安全能力。

B.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 更要通过感悟、品味、欣赏, 读出故事背后的意味。

C.许多人有了微博就放弃了博客, 有了博客就放弃了书籍, 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D.《中国合伙人》这部有青春、有梦想、有友谊、有奋斗的创业传奇电影, 看后让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4.默写。 (8分)

(1)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 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在朦胧中,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__________________,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3) 关关雎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4) 蒹葭苍苍, ____________。所谓伊人, 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5分)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家____________所著的一部小说, 它讲述了英国医生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等地的经历。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奇书, 它以夸张离奇的想象征服了世界各地少年儿童的心。人们对于其中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津津乐道,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格列佛游记》并不是单纯的少儿读物, 而是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作者借助丰富的讽刺手法, 批判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例如用小人国的“高跟党”与“低跟党”之争批评了英国的党争, 用____________的情节影射了__________________;又在更深刻的层面上, 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实践活动。 (5分)

班级计划举行以“走进小说天地, 品味百态人生”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

(1) 请你为之拟写一则开场白, 要求语言简洁、生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这次活动, 第二小组准备了三篇读书报告:《精神“故乡”的失落———读鲁迅的〈故乡〉》《从〈骆驼祥子〉看老北京底层人民》《小说的语言艺术》。这三篇中有一篇是与本次活动的主题不符的, 你认为是哪一篇?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 (34分)

(一) 阅读杨炯的《战城南》, 完成各题。 (4分)

战城南

杨炯 (1)

塞北途辽远, 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 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 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 (2) , 千里暗黄尘。

【注释】 (1) 杨炯:唐代诗人, “初唐四杰”之一。 (2) 寸心明白日:心中如同阳光般明亮。

7.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幡旗如鸟翼, 甲胄似鱼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调元在《雨村诗话》里评述此诗“浑厚朴茂, 犹开国风气”。请结合诗句具体说说这首诗是怎样体现唐代的“开国风气”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 完成各题。 (11分)

师旷谏调钟

吕不韦

晋平公铸为大钟, 使工听之, 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 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 将知钟之不调也, 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是师旷欲善调钟, 以为后世之知音者也。

(选自《〈吕氏春秋〉译注》, 张双棣等注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标题为编者所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 使工听之 () (2) 皆以为调矣 ()

(3) 是师旷欲善调钟 () (4) 是师旷欲善调钟 ()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处) 。 (1分)

工皆以为调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 后世有知音者。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臣窃为君耻之。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觉得文中的师旷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 完成各题。 (19分)

只念一点好

邹扶澜

(1) 他很小就失去了双亲, 嫂子待他一点也不好。饭常常是别人吃剩了, 就给他留一口;衣服破了, 也不给他缝补。邻居一个寡居的女人看他可怜, 便常常把他叫到家里, 给他做一点好吃的, 这让年少的他多少体味到一点母爱和温暖。后来, 他参了军, 在部队一干就是20年。

(2) 转到地方的他分配到一家国企。他为人质朴, 富有识见, 很快就从科长晋升为副厂长, 后来又当了厂长。他经常回去看望那个当年接济他,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女人, 而对于那个一墙之隔的嫂子家, 他是不去的。他曾在心里恨透了她, 并发誓永不见她。

(3) 那个后来被他称作“方氏大妈”的女人一直活到八十多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她迟迟不肯咽气, 浑浊的眼里充满了期待和不舍。

(4) 他来了, 她颤抖着的手摸了摸他的脸, 这才放心地闭上了眼。

(5) 送走了“方氏大妈”, 他的心里常感一种莫名的失落和烦闷。尤其是到了年关的时候, 他常常站在窗前, 对着自己家乡的方向, 陷入沉思……

(6) 又一年春节将至。他打点了几个包裹, 叫儿子开着车, 回到了乡下。一下车, 他就径直去了嫂子家。

(7) 嫂子对他的不期而至感到十分吃惊, 局促地把手往衣襟上擦了擦, 忙着把炕上清理出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让他坐。这些年, 她过得并不好, 老伴病逝, 小儿子又有残疾。生活的苦难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

(8) 他把带来的包裹放在一边, 问寒问暖, 走时又硬往她的衣兜里塞了几百元钱。嫂子拉着他的手, 不住地抹眼角:“都是我没福, 小时候待你不好, 你能来看看, 我就很知足了, 哪里还能再要你的钱呢?”

(9) 他说:“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现在想想, 嫂子的孩子那么多, 条件又不好, 拉扯起来不容易, 哪能都照顾过来呢?”

(10) 她听了, 越发羞愧不堪, 泪流得更快了。

(11) 他像是看透了她的心思, 又说:“其实真该自责的是我。有时候想想, 嫂子待我再不好, 可毕竟还给我吃的, 要不我早饿死了不是?所以, 我真该早来看您才是……”

(12) 隔膜一旦捅破, 心就变得亮堂起来。从那以后, 嫂子经常打发自己的大儿子去看望他, 有时候也自己坐车来。每次来, 她都要带一些他爱吃的土特产。他呢, 也把自己不舍得吃的东西给嫂子带回去。一来二往, 中断多年的亲情, 又变得像姐弟一样亲密无间了。

(13) 去年, 他七十大寿, 嫂子一大早就雇车来了。这让他既感动, 又有些不安。

(14) 席间, 她注意到他的一条腿不好, 走路有些歪斜。问了才知道, 这是中风引起的后遗症, 去医院花了不少钱, 就是不见效。她说, 你哥哥在世的时候, 也得过中风, 后来从一个郎中手里讨得一个方子, 很见效, 你不妨试试, 那方子我还保存得好好的呢。

(15) 他依照那个方子吃了药, 疗效神奇得很:不但腿好了, 而且健步如飞。他扔掉了拐杖, 又变得像以前那样矍铄和神采奕奕了。

(16) 一次登山, 坐在山顶上眺望大海, 他心有所感, 高兴地拍着腿说:“去年生病的时候, 我还以为这一辈子就这么完了, 哪里想到有一天还能爬这么高, 这可都得感谢我嫂子啊!”

(17) 我坐在一边, 看着他说:“其实, 你最该感谢的是你自己, 是你自己治好了你的腿。”

(18) 他若有所思, 点了点头说:“人不能光想着别人的不好, 而应该多念点别人的好。即使那份好只有一点点, 你也应该记着, 终生不忘。”

(19) 他说, 他真的很庆幸, 正是因为当初的这一份感念, 才在暮年收获了一份已近枯竭的亲情, 更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健康。

(20) 他是我的岳父, 这是他的一段真实故事。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第2期)

13.文中的“他”一直记着嫂子的哪“一点好”?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十分传神, 试揣摩各句加点的词语分别表现了什么。 (2分)

(1) 局促地把手往衣襟上擦了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走时又硬往她的衣兜里塞了几百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描写言简意丰, 请说说各句分别属于什么描写, 表现了什么。 (4分)

(1) 他常常站在窗前, 对着自己家乡的方向, 陷入沉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嫂子拉着他的手, 不住地抹眼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 (16) 段写“他”登山观海有哪些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 (17) 段说“是你自己治好了你的腿”, 请结合“他”的品格,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 (18) 段中“他”的那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最后才交代“他是我的岳父”, 这样的安排有哪些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和本单元的小说一样, 本文也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概括列举本文中有哪些对比。 (至少写出三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笔展示台 (40分)

21.请以“笑中藏忧”为题, 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 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兵场

1.像幻掀拓2.B 3.A 4. (1)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2)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3)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4) 白露为霜;在水一方5.斯威夫特;小人国的人身高仅有6英寸 (或“格列佛的手掌可以让五六个小人跳舞”“大人国里小麦像树一样高”等) ;比赛绳技选拔官员;英国宫廷的腐败;格列佛向慧骃马所说的人们对于钱的态度:“不管是用还是攒, 钱都是越多越好, 没有个够的时候。”揭露了人性的贪婪。6. (1) 示例:小说是一道永远的风景, 她引领我们步入文学的殿堂, 认识大千世界, 了解世间万象, 体会百态人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描述, 就像一部部人生的教科书, 陶冶我们的性情, 给我们以启迪。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 品味百态人生。 (2) 《小说的语言艺术》这一篇读书报告并不相符。因为本次读书报告会的主题是“走进小说天地, 品味百态人生”, 另两篇读书报告都立足在品味人生上, 而这一篇的重点却放在了欣赏语言艺术上, 不符合主题。而且“小说的语言艺术”范围太广, 并不适合在读书报告会上进行阐述。

二、阅读精品屋

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 盔明甲亮, 刀光剑影隐隐可见。不但写出了军队的威武, 而且写出了士兵们的豪情斗志。8.唐代的“开国风气”是指初唐时期人们那种激情、奋进、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气象。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 但在叙述战争时, 豪情满怀, 信心百倍, 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诗的格调雄浑激越, 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比如尾联:征尘千里, 遮天蔽日, 战士的心中却充满了明亮的阳光。他们心系国家, 怀着必胜的信心, 驰骋疆场, 视死如归。所以说这首诗体现了唐代的开国风气。9. (1) 派, 让 (2) 都 (3) 这 (4) 想要10.工/皆以为调矣11. (1) 后世 (如) 有精通音律的人。 (2) 我私下为您如此而感到羞耻。12.有真才实学, 精通音律 (音乐) , 实事求是, 敢于直谏, 目光远大 (考虑长远) 。 (答出两点即可) 13.给他吃的。14. (1) 表现了嫂子的紧张慌乱。 (2) 表现了他态度坚决, 心意诚恳。15. (1) 神态描写 (答“细节描写”也可) , 表现了他思念家乡、渴望亲情, 开始反思自己对嫂子的态度和行为。 (2) 动作描写, 表现了嫂子的自责、愧疚和感动。16. (1) 印证了方子的神奇疗效, 他的腿已完全治好了; (2) 引出了他对嫂子的感谢及对人生的感慨; (3) 象征了他高伟、宽阔的胸襟。17.是他善良宽容、懂得感恩的品格, 换回了与嫂子一家的亲情, 并得到了那个疗效神奇的药方, 最终治好了腿。18.点题, 揭示小说的主题。19. (1) 明确了人物关系; (2) 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3) 构成了一种出人意料, 又让人恍然大悟的艺术效果。20.示例:小时候, 嫂子和“方氏大妈”对他的不同态度;回家时, 他对嫂子和“方氏大妈”的不同态度;嫂子原来和现在对他的不同态度。

三、文笔展示台

上一篇:干部人才工作计划下一篇:推动我国未来政府模式的成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