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常识》心得体会

2024-05-03

读《教育常识》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读《教育常识》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一点《教育常识》这本书。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看名字,以为是一篇很理论、很枯燥的书。闲下心来,静静地翻开书本,读一读,发现是一本与读者交心的书。作者在序中这样说:“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阅读中我始终在反思自己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遭遇的怕与爱,品悟作者哲思的同时不断自我省思。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纠正了许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

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

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李政涛。作者专门用了一节内容阐释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作者在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

这让我想起苏氏《给教师的建议》里有一篇“要使知识活起来“的文章,其实也是讲的知识的转化问题。目前我们的认识没有问题,学生出了问题(学过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深入想,大概缘于操作上的浅尝辄止吧。

这与简单、浮光掠影式的备课有直接关系。备课备什么?我们是否在课堂上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了呢?是否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嫁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十分明确的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并且激发其探究的热情?且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这么说似乎很拗口,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方法问题。“交集点”找得准是把握教材的能力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个“交集点”是方法论问题。

把握好了这一点,自然在讲与不讲之间可以游刃有余,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环节也才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根本:教育即转化,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教育常识》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只要有心,总能从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中捕捉到与自己教育教学现状和观念聚焦部分,从而激起新认识,让我们捡拾起一些过去无意丢失的珍宝,小心擦拭,通过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去进一步印证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于教育理念,于此,不管何种变革,我们自有判断和选择,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部分。

篇2:读《教育常识》心得体会

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每章分为数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我对其中的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深有感触。我的女儿今年上七年级了,每天面无表情去上学,和小学时天壤之别,小学每天开开心心去学校,一回家就兴高采烈的给我讲学校的趣事。小学还没有升学的压力。可是,自从上了七年级,发现没有以前快乐了,而我也不觉得轻松了。每天回家就是作业多,学习累,而每次考试的分数也触动着我的敏感神经,考好,心情好,考不好,心情差,还急得到处报辅导班,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如果不督促她,不严厉的要求她,那升学的压力如何扛得住? 所以,我觉得学习真的是很劳苦的事,这其实就是一个修炼自身的过程。他们必须风雨兼程,每日奔赴课堂,那是他们的校园,也是他们的战场,他们未来能否在人世间立足,就看在这个战场上能够储备多少生命能量,收获多少信心和技能。他们需要投入时间,付出巨大精力,像农民一样踏实耕种,书本就是他们需要精耕细作的土地;像工人一样与机器为伴,各种作业、习题和试卷就是他们需要日夜操练的机器。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忍受身体不适和心灵煎熬。学习过程中的身体之苦,莫过于中国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今天这一情形很少见,但艰苦程度并没有实质变化,只不过受苦形式改变了而已。除了克服身体的痛苦之外,还有绵绵不断的心灵煎熬。他们必须忍受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失败、挫折,没有人在学习中总是一往无前。还有,教师的批评、偏见、冷眼,家长的焦虑,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都构成了内心煎熬。

篇3:教育不能违背常识

那么,目前教育到底违背了哪些常识?

第一, 教师没有正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承受力,不能做到苦而有度,使学生全面发展。表现在:一是幼儿教育中书面知识教育的过度超前, 儿童接受的是超越他们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书面知识教育。过早进入书写,对儿童发育是没有好处的。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把成人社会的竞争强加给了儿童。如果儿童因此造成了对学习的厌恶,实际上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儿童在这个年龄段的任务, 是认识各种事物, 学会交际合作,完成身体发育。二是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父母督促和辅导才能完成家庭作业,不少小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繁重的课业背后不仅仅是出于教育者的无知, 还有可能是一种端不上桌面的想法在作祟。比如,学校把教师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当作更加尽职负责的表现。教师为了减轻管理难度尽可能多地布置作业, 只为压缩学生的活动时间,因为学生活动增加了安全风险。三是初中教育目标走向狭隘功利。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不考的知识,少教甚至不教,导致学生的知识匮乏,难以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反对学生读课外书、看电视、上网;轻视实践,将书本知识当作唯一合规和有价值的知识; 对新课改提倡的理念领悟有所偏差,导致教学线条过于粗放,学生的知识能力难以适应高中学习。四是高中唯高考马首是瞻,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时间和强度上远远超过学生的负荷范围,所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就是许多高中堂而皇之的“励志”标语。高中集中精力苦攻高考是没错,但不应以牺牲学生心理、生理、健康为代价。

第二, 在教育措施上违背师生教与学的认知规律。一是技术主义甚嚣尘上,下载课件教学风行,课堂容量大而无当, 教师的学养和教学艺术反而遭到忽视;二是形式主义受到鼓励,许多地方将新课改理解为分组讨论,学生自学,教师讲解时间被严格限制在15分钟以内,使本该自然、和谐的课堂变成机械、古板的操作;三是将高效课堂曲解为当堂记忆,反对学生预习,每节课都有非常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这种理念下,课堂将变得非常肤浅,流于知识化,仅可应付考试,其他目标如道德和思维的教育培养则被忽视。

教育违背常识的后果逐渐显现。一是道德教育为升学目标让位,学生在尊重规则、重视亲情、学会感恩、自立自强等情感教育、价值观确立方面问题较多;二是学生体质变差,缺乏沟通能力,心理脆弱,遇事容易走极端;三是学生被动学习,厌学情绪明显,走出校门后,很难有终身学习的欲望;四是学生知识面窄,见解平庸,缺乏创造能力。这种在过重课业负担中培养出来的人,虽然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但缺乏学习后劲, 和通过服用兴奋剂获得体育比赛奖牌的选手一样,获奖后承受的将是“后遗症”的“折磨”。

篇4:教育,依据常识教常识

常识,即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是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追求标新立异的时代,教育界也不缺少新奇的理论,不缺少所谓的种种教育新说。青年教师常常易被迷惑,赶时髦,而忘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忘了教育的基本常识,导致学生应有的素质没有养成。

事实上,无视常识的教育,说严重些就是误人子弟!只有尊重教育常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感悟,才能使我们在正确的教育大道上阔步行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为师者基本的要求。优秀的教师是教育优秀的根本,教师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优秀的教师应有较高文明素养,才能担起育人的责任。教育者缺乏文明素养,他的学生就可能粗俗。“中国教育根本不输在所谓的硬件上,在教育理念,具体到教师素养方面,我们可能比文明国家落后一个世纪。”“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终止。”进德修业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持续的学习将使教师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而这也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成长状态能够激起学生对新事物、美好事物的欲求,使学生主动地迈向更高的生命境界。

教育是塑造人、发展人的事业,这是常识。在这本书中,作者说道:“教育是为明天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是为了让未来的社会超越今天的文明。教育本身就是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教育就是播种,今天种下什么种子,明天就会开什么花——一个人在童年的教育时期里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会影响其一生。因此,他呼吁教师要在学生心中“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看到别人跌跤不要嘲笑,教育学生在庸俗的笑声中不要丧失道德判断,要同情弱者……把传播仁爱当做教育的内容,把育人当成教育的首要任务。

反思时下的一些教育,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而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教育若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了。把分数当作“可爱”之物,那本该可爱的品格自然就被忽视了,其背后折射出教育者是把学生看做一种工具,而教育本身应有的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却被舍弃了。只有打破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出来一些只会应试,却在人格、情感、心理等方面有缺失的学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是常识。然而,这条常识也经常被人忽视。“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是卢梭的教育箴言。吴非先生也一再强调:“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很多事,都不要急。教师的工作,很大意义上也是留给未来的,至于我们的劳动价值,可能也得让后人去评说。”当我们回首往事,想想当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或多或少都有让自己后悔的事。其实,这些事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急”惹的祸!有些事情,当时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可若干年后,再去回味,可能就是另一番滋味:只是为了一时的虚荣,为了一些虚无的头衔而急不可耐地揠苗助长。所以,“为了明天的不后悔,今天就不要急”。

教育需要常识,基于常识的教育才是人的教育。“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高贵的气质,让学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有精神上的追求,有高尚的人生目的。他可以选择做一个普通的人,和芸芸众生一样,过普通的生活,但他的教养必须是优秀的。”这需要教育者不能“跪倒在馒头前”,而要用生命吟咏教育之诗!有梦想,教育才有诗意,教育者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快乐,领略到诗和梦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篇5:读《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寒假期间应学校要求读了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一书。全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刚开始阅读时,觉得虽然书名和自己的日常工作很贴近,但是很多文章都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读起来并不是那么生动有趣。都说付出总会有收获,读着读着,自己也逐渐地跟着作者的思路思考起来。

作者的视野很广,关注的问题很多,但是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科学的思维、没有深入的体验,他是写不出这么多文字的,光凭这一点很多教师应该感到汗颜,包括我自己。想到自己平时写一两篇论文就感到非常不容易了,有时候有想写的冲动,但是限于阅读量不足、水平不高,难以下笔行文,因此很多东西是一再拖延推迟,好像患了严重的拖延症。作者不是一般的老师,他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局局长、党委书记,还兼任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顾问等职务,之前已经出版了《管理心智》《修炼校长力》《我的教育心旅》等著作。曾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评为“2014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2015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还能著书立说,并且著作等身,实属不易。

让教育成为教育应该是教师的基本理念。汤勇指出:“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教育是人学,是人的教育。教育应该遵循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应该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最重要的常识。教 育是生活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考上名牌大学,这是常识。孩子在他的校园里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成绩,但是他们的校园生活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而应是丰富多彩的。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让孩子拥有分数,而且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毅力、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这是常识。好的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注重孩子的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信,让不同的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坐标和人生方向,让孩子成为他最好的自己,或者说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人。这是常识。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孩子尊重教师,天经地义。教师尊重孩子,既是教育的要义,也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崇高师德的体现。这是常识。教育,应该尽可能不设防线,不过多干涉。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等待的艺术。允许孩子慢慢来,慢慢成长,这是教育常识。孩子成长需要陪伴,而不需要过多干预;需要呵护,而不需要一味溺爱;需要引导,而不需要我们越俎代庖。这也是常识。校园文化,乃至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其生成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淀、岁月的历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打造’出来。这也是常识。”这些真知灼见都是大实话,没有这些基本常识的坚守,我们的教育只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化。

让教育成为教育需要良好的教育办学氛围。《回归教育常识》有一篇文章——“过热的课外辅导会将孩子引向何方”,我看后心里五味杂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得知自己班的有些学生周末报了五六个培训班,两天时间根本停不下来,既累家长也累学生。还记得之 前火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孩子,请适应这个竞争的时代!》其中写到:“因为他们在课堂学习之余,周末针对性培优班里这类型的培训太多了。教育再这么办下去,还要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老师做什么呢?教育培训机构几乎已经决定了小孩们的命运前途。因此,汤勇也痛心疾首,感叹到:“如果孩子们的身心空间被各种辅导、各种补课填得满满的,如果孩子们的灵魂世界长期蜷缩在毫无表情的试卷分数下,最后毁掉的不仅是孩子们创新、创造的品质,还有可能是孩子未来的幸福,乃至孩子今后行走社会的能力。”

篇6:读《教育常识》心得体会

张新艳

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一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汤勇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阅读和写作,而且每年出版一本著作,在教育系统有较高的知名度。《回归教育常识》是他最新出版的一本著作,书中的大多数文章反映了他过去一年对“教育常识”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教育要回归常识,这是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在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的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该如何去做,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的基本常识之一,就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孩子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创设适合于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自主成长。

在孩子从幼儿到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游戏、玩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了解、探究世界最为重要的方式。在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看来,他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童年的快乐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科研事业。达尔文小的时候整天掏蚂蚁窝、捉蝴蝶、摸鱼虾、研究臭虫,就是不愿意学习。他的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但他的父亲有一点好,没有严厉禁止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也给这个世界养育了一个伟人。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个名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4岁半时就实现了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被人们称之为神童。5岁那年,辛格计划用10天的时间跑完500公里的行程,但就在他准备启程的时候,被警方叫停了。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

因为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才会有“要孩子,不要神童”的抉择。看看现在媒体推波助澜的各种娱乐活动,有很多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参与其中和成人一道竞技;看看某些幼儿园,竟然在园里给孩子举办集体婚礼,园长和家长都乐此不彼。这些完全违背教育常识的事情一再出现,以至于大家见怪不怪了。不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兹说:“我们非常留意和尊重儿童的时间,我们真的需要放慢脚步,给予儿童所需要的时间,我们需要等待孩子。”

二、遵循教育的规律

怀特海反复强调,教育的目的为了激发和引导孩子的自我发展之路。孩子的自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发展。孩子来到学校,文化课的学习只是其中的学习内容之一,还有比之更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包括道德观念的提升、社会运行规则的体认、待人处事方法的学习、好奇心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等。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让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在这诸多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美国营养学家戴维斯在研究了当下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疾病特点之后指出,当下的人们具有“相对营养过剩,绝对营养不足”的特点,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绝大调整,人体摄入的某些营养过多,但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很多微量元素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今天的教育,也面临着和饮食相同的问题。戴维斯说,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关在一个叫教室的地方,过量地灌喂给学生诸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学生却很少有机会摄取其他微量元素。最可怕的是,大家都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谁也不愿意改变自己,依然拼命地将各种所谓的营养成分强灌给学生。

二是自主发展。陶西平先生所提出的“阳光法则”,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他说阳光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加选择地照耀着所有的人;二是阳光不代替你生长,但为你创造有利于生长的环境。教育也是如此,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为每一个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其能够通过这样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成长。

教育的公平,是近些年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从机会公平、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近些年我们已经看到了政府在这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其效果会逐渐显现的。

三是主动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信息时代知识又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这样巨大的矛盾冲突要求今天的人们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必须成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者,才能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和教师都无法替代。每个孩子都是好学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呵护他们的这种向学之心,在关键的时候帮扶他们一把,让他们拾级而上。判断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就看学生是主动自觉地学习,还是在外界的逼迫下学习。萧伯纳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儿童追求知识,而不是知识追求儿童。”也特别突出了主动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现在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强压式的学习,包括整堂灌输、大题量的作业和练习、频繁的考试和排名,等等,期望以这样的方式逼着孩子不敢懈怠。但这样做恰恰违反了教育的常识。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这句话,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仔细品味。

三、遵循家庭教育的规律

其实,上述的遵循教育规律中,已经包含了家庭教育的诸多讨论。但我这里还是想把家庭教育中的一件事情拿出来,再做一些讨论。这件事情就是——陪伴!

在汤勇的《回归教育常识》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件事:2015年上半年,广州发布了一项对全市12个区县的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其中,亲子间的沟通障碍,竟成为本次调查的重大发现。为什么最亲的人之间反而出现沟通障碍?汤勇认为:一是现在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二是一些父母虽然在孩子身边,但却喜欢做甩手掌柜,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文化课的学习注入了太多的热情,凡孩子点点滴滴的课余时间,都被家长利用起来,送到了各种辅导班之中,也无形中阻隔了孩子和家长的沟通。

很多年轻的父母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养育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陪伴。不仅自己的家里找不到同龄人,在自己的周围也很难找到玩伴。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所谓的成长,都把他们圈了起来,或放在了各种辅导班中。因为缺少陪伴,成长中的很多思想、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很难得到化解,持续积蓄在自己的心中,就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一位班主任老师的调查就发现,小学生自虐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令人触目惊心。

真正的家庭教育在于陪伴——陪孩子说说话,陪孩子读读书,陪孩子看看动画片,陪孩子走进大自然,陪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陪孩子慢慢长大。要通过陪伴,涵养孩子有关爱、信任、理解、责任、尊重……等事关孩子一生成长的品格,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关键步伐。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都于童年时期缺少陪伴、缺少关爱、缺少基本的信任、最起码的沟通有关。

篇7:教育常识读书心得

该书的“序言”回答了我的疑问:“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其害。”在我看来,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斥着烦躁情绪,引领我们的是所谓的创新。很多人眼里的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与旧不同,这里的“众”和“旧”都是“创新”要打破的。常识无疑就具有“众”和“旧”的特点,因而也极容易被人们不加思索地放到“创新”的对立面。真正的创新,不能违背常识。恰如作者所言,常识是我们工作的底线。不止如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地思考:什么是常识?什么是真正的常识?什么是我们不可违背的、作为底线的常识?

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紧迫感,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尽情地品味作者的智慧。

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每章分为数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仔细观察该书,可以发现它的编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全书分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7章。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一个从大到小、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依照这种逻辑,作者从人性的高度谈起,把教育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放到教育过程中去一一考量,最终认定教育的理想是“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如果把作者的哲学假设,即关于“人性常识”的探讨,归纳为几句简单的话,那就是: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生长节律的人,是一个尚须依靠教师的帮助来用一生去自我完成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是一个人,是一个要在师生共同的成长中追寻自己幸福的人。

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那么你也会失望。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该书提供的是能够激发教育智慧的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篇8: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教育心得体会

一、基层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保密领域不断扩大、管理对象更加复杂、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基层保密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保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当前形势下,涉密人员、涉密活动、涉密载体等不断发生新的改变,使保密管理的对象、领域、方式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保守国家秘密的难度加大,泄密渠道增多,保密工作在观念、制度、手段等方面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部门对保密工作不够重视,基层个别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保密观念淡化,对保密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心存侥幸,认为“无密可保”、“有密难保”,工作中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些科室单位保密管理措施不到位,泄密隐患较多。有的工作人员盲目搜集资料,却忽视了有关材料是否涉及国家秘密问题;有的不及时清理涉密电子文档,对处理的涉密信息没有及时归档保存,计算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数目数量十分惊人;有的对移动存储介质不加区分,内外网混用,等等,成为严重的泄密隐患。

(二)保密制度的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基层一些单位、部门虽然制定了保密工作的一系列制度,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不到位或不严格的问题。

(三)保密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工作力量比较弱。目前,多数团场保密部门没有专职保密机构和人员,只有1-2名兼职人员,与机要、档案等部门合署办公。保密工作力量不足,使保密部门、保密机构难以担负起相应的保密工作任务。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从人员类型看,团场保密机构工作人员中,有相应保密专业技术的人员,所占比例极低;从年龄结构看,保密部门工作人员年龄老化明显,保密干部中40岁上的,有些团场达到65%,甚至100%,素质提高难度大;有相当一批干部停留在传统思维定势上,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难以创新,

三是保密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不足。

(四)保密工作的日常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由于基层单位保密人员力量比较薄弱,在日常工作中,对涉密人员、涉密载体、通讯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公开发布信息、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等方面的管理还不能完全到位;对日常的保密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力度还不够,保密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五)岗位责任与权益补偿不相适应。保密工作责任重大,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过重,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保密干部的身心健康,却没有对保密干部给予相应的权益补偿。

二、解决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密意识。一是要突出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利用团党委中心组学习、保密法制培训、保密知识测试等形式,以党和国家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保密工作形势和任务、保密工作责任制等内容为重点,增强领导干部的保密意识。二是要突出涉密人员的宣传教育。要加强对涉密人员的上岗、在岗和离岗培训,积极举办各类保密工作培训班,组织涉密人员参加兵团、师市保密培训,使涉密人员掌握必要的保密法律知识、保密技术防范要求和知识,自觉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三是要突出保密干部的宣传教育。要加强对保密干部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保密教育学习,及时学习贯彻落实上级业务部门的各类文件精神。对保密干部,要分层次进行全面、系统的保密法制法规教育培训和岗位业务培训,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保密干部队伍。四是要突出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要把保密教育纳入团各类培训和管理工作中,抓好机关新录用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加强保密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把保密教育纳入各部门年度学习计划之中,可有组织地学习国家《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和有关保密工作法律法规,组织观看关于保密工作的录像片和专题片,开展警示教育。五是要突出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要积极利用企业、连队、学校、医院、社区宣传栏,采取不定期刊出板报、张贴保密教育挂图等方式加强对广大群众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二)进一步加强保密制度的落实力度。一是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听取保密部门的情况汇报,认真分析研究解决保密工作的实际问题,为保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使得保密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落实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涉密人员的管理是保密管理的重要方面,对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持证上岗并签订保密承诺书。三是落实涉密载体管理制度。管理涉密载体,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规定,落实涉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制度。四是落实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制度。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要坚持“谁公开,谁审查”、事前审查和依法审查的原则,认真填写信息公开发布审查表,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方能发布。

(三)建设高素质的保密队伍。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要组织保密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精神和 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培育保密干部的政治忠诚,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紧迫感、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二是要提升业务能力。注重加强对保密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选派保密干部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保密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业务水平和能力,使广大干部和涉密人员懂保密、会保密、善保密。注重挑选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年轻干部担任本单位保密员,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三是要锤炼过硬作风。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一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对违法违纪问题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任其发展。

(四)加强保密管理。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管理。由基层保密委与各科室、部门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保密工作范围、职责、任务,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并要求各科室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做到保密工作权责结合、职责分明、责任到岗、考核到位。二是加强定密、解密管理。为更好地掌握标准,把好审核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定密、解密工作,明确定密、解密工作职责,在密级的拟定、审核、批准、变更等环节上落实责任到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找哪个环节的责任人。三是加强涉密计算机管理。为涉密计算机安装监管软件防止涉密计算机非法连接互联网;在非涉密计算机推行计算机“一机一卡”保密管理模式,即计算机安装物理隔离卡,实现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使用人员,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四是加强涉密载体的管理。对纸介质文件,规范签收、传阅、保存、销毁等流程的管理;对涉密磁介质、光盘等,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密级及保密期限,视同纸质文件分级管理。五是加强信息公开管理。坚持“谁公开,谁审查”的原则,要求各科室、各单位对上网信息进行严格的保密审查,保密部门对上网信息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六是加强检查监督。要极探索保密检查新模式,认真做好各种保密专项检查;加大失泄密案件查处力度。加强保密检查和严肃查处失泄密事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经发现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造成失泄密的,将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立案侦查。

(五)提高涉密人员待遇。首先,各单位保密部门要善于向领导汇报保密工作,争取单位领导支持与重视,其次,适当地组织保密人员外出培训、学习、考察。第三,要从多方面提高涉密人员特别是重点涉密人员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稳定保密工作队伍。

篇9: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教育心得体会

学保密要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法律法规上下功夫。入党誓词中每名党员面对党旗作出了“保守党的秘密”的庄严承诺,“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是《党章》规定党员的基本义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保密法》对规范党员领导干部遵守保密纪律提出了具体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记《党章》规定的党员保密义务,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知规矩、明底线,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保密意识。

学保密要在学习系列讲话精神上下功夫。系列讲话精神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做好新时期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对推动新时期保密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要全面学习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对极端重要性和现阶段面临严峻复杂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关于做好新时期的新理念新举措上来,把讲话精神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抓保密、促保密的利器,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的能力和水平。

篇10:读《教育常识》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加强保密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9月30日,分局组织观看保密教育专题片《手机背后的谍网》。

本片以大量真实的案例展示当前手机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别从“手机被监听泄密、远程控制泄密、定位跟踪泄密、手机泄密的其他方式、如何防范手机泄密”等5个方面进行生动的讲解,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意义。同时,分局将保密教育宣传挂画张贴于显眼处,供干部职工观看,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学习保密知识,提高保密意识,增强保密能力。

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将自觉遵守计算机、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加强监督检查,从国家利益出发,从计算机、手机保密做起,做好保密工作,时刻敲响“手机有耳”、“网上有眼”的警钟。

篇11:读《常识》有感1(范文)

——看梁文道先生为人

先生取书名为《常识》, 似有仿效美国立国时期开国元勋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之意。后者因目睹当时社会的不公及英国对美洲的殖民暴行,毅然写下了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这本书不仅鼓舞了当时大陆军的斗志,更唤醒了北美民众独立的信念,至今仍被列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中第一本。先生将本书定为此名,也似乎意在唤醒民众的“常识”意识,一正当前社会的诸多错误认知。

梁文道先生曾说过:“常识”是我很关心的一个概念。所谓“常识”,先生理解为,即一个国家、社会的游戏规则,它是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大家都知道且认同的观念。先生又说本书所提的观念,本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而“常识”的对立面,先生称为“潜规则”,当今社会便是一个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大多数人都对潜规则心知肚明,虽不认同,但现实却逼迫着许多人不能不参与这个潜规则,这即“反常识”。先生认为,缺乏常识的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野蛮而荒谬的“反常识”社会中却习以为常,这是非常讽刺的。可见先生对当今社会的评析是何等的犀利与风趣,而这也是深深吸引我的一点,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梁先生这种对社会深刻剖析并认真反思的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正所谓“读其书,观其人”,通读先生《常识》一书,不可否认,先生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以及对事物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书中措辞非常严谨,讲的也很客观,可见先生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据说梁文道先生每日只睡五六个小时,有时候3天才睡10小时,一刻不停的忙于做节目、开讲座、办杂志、写专栏,每一件事他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也正因为他做事严谨认真,所以大家看其节目或读其书,总有一种先生在风趣和你聊天、认真与你探讨的感觉,这也正是这最受读者和观众喜欢的。

先生为人也很谦逊,总是那么的平易近人。那怕盛名在外,他每次给人致电时还自我介绍:“你好,我姓梁,我叫梁文道。”有人夸他,他听完总是说“想不到我写的这点东西都会有人看,真感谢你”。先生在一次见面会上给十几岁的小朋友们名片,也都是一一双手递过。在先生身上,你会看到一份当今社会难见的朴实,一缕古代文人的浩然儒雅之气,这也就使得先生总显得那么的温和近人。先生做事也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坚持己见却毫无戾气。在先生节目《开卷8分钟》片尾处,先生总是说完就走,那种潇洒自信和戛然而止绝尘而去的感觉总是为观众津津乐道,仿佛一个好电影的结局。他自己说过,这不是表演,节目都完了还坐在那里假装看书才是表演。可见先生做事的干脆利落。先生陈述观点也总是那么慢条斯理,即使在《一虎一席谈》这种气氛白热化的辩论节目里,依旧只有先生能保持慢条斯理,你有时甚至忍不住想,这个人的情绪底线到底会在哪里。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深涵养、极高境界的人。

先生总是喜欢一席长袍,因此有人称先生为书生,正所谓“书生意气”,先生总是那么的意气风发,但是先生比书生更高一筹,先生还是个公共时评家,他

是个明白人。知道和明白是两个境界,资深电视人王巍说:“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和文化名人就五个明白人,王朔、陈丹青、长平、韩寒,还有一个就是梁文道。他们既不偏狭阴险,也不注水膨胀,在这个注定没有伟人和大师的时代,他们都是红太阳。”他不故作晦涩,精英知识分子的专业用语到了他的嘴里,就成了直白通俗的大众化语言,使公众能够听懂明白,而不是像有些知识分子以愚民为目的,这便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

而先生的明白人身份亦遭致了许多人都攻击,如韩寒、陈丹青等一样,先生被人称为“新左派”“不懂国情者”“洋奴”等,不仅许多出版社之类的机构对先生或禁言或批判,而这些或多或少的潜规则正如先生所料想的一样,反映了这个社会的荒谬和缺乏对常识起码的尊重。而先生也曾说过,不管他们是什么立场,更不管他们是什么派别,能和他们共同探讨这个社会的种种问题,是他的荣幸。

篇12:读常识有感高中800字

其次,我觉得作者的语言挺讲究技巧,可能是资深媒体评论员的缘故,说话比较有分寸,既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又不过头,也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的空间。所以,他才可以继续评论,这大概也是今天许多媒体评论员应该学习的地方。

再有,从作者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点,在当下尤为珍贵。

关于“知识分子”,前一段时间,看到黄万盛的一篇《西方知识分子的困境和理论》文章,其中介绍到,“康德曾经认为,所谓知识分子,是自觉地将人类进步的责任和道义扛在肩上的人。”而在我们国家,一段时间知识分子被误解为是“有一些知识的人”,“毛泽东在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文章中认为,凡是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也就是说,他把知识分子和文化程度的高低联系在一起。”这两种解释的本质显然不同。这就难怪从当下的一些“知识分子”身上很少看到社会责任感了,一些“知识分子”不是自觉地将人类的进步和道义扛在肩上,因此,一些有点知识的专家、学者成为某个政党、某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也就不足为怪了。反思我们的教育、医疗、住房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曾经走过的曲折道路,不能不让我们对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提出批判。

而所有这些,都源于当下的一些“知识分子”太过于功利化了,太过于缺乏社会责任感了!

篇13:读《教育常识》心得体会

读一本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如今与书为友,享受这种温馨的感受是难得的,读《爱的教育》,我感到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

读完《爱的教育》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小说主人公是三年级学生安利柯,但我认为与其说是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如:安利柯的母亲是个富于同情心的妇女。她会带着孩子们送布给报上记载的穷妇人。而且她十分体贴他人,善解人意。当安利柯发现这户穷人正是同学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时的强调:“不要做声!”以免伤害到男孩的自尊。当克洛西看到他们,她又暗示儿子去与同学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动。她还很会借机教育孩子。在告诉安利柯“万圣节”的意义时,她也会告诉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纪念许多英雄。安利柯的父亲似乎是从来都不对孩子“火”的,他总是会用很温和的语气来“训人”.当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态度不好”时,他给儿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并且告诉他,要谅解别人的一时无礼,还应敬爱辛苦的先生.学期结束,他会提醒儿子去向朋友们告别,以及去向曾对不起的人谢罪请求饶恕。他也很关心其他所认识的人的情况,生活里充满欢笑。安利柯的先生当然也不能不提。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关心,一点点的小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犯错之后又认错的孩子从不多家指责,只是说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这种事了。他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家人,并告诉孩子们,这个集体是他们的又一个家。他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负责,自己犯了错,即使是芝麻点儿大的事,他也不会忘记道歉说:“对不起。” 还有许多的人:如 ,他们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们如何去关爱他人。整个世界充斥了一种叫作“爱”的空气,轻轻飘荡着,萦绕在每一个地方。这种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孩子们以及每一个人学会——爱。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

阅读时间:9月12日—10月15日

个人自选于宝鸡书城

专著名称:《爱的教育》

作者: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篇14:读《教育常识》心得体会

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篇“感官定律:让五官友好合作吧”。朱熹有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说即便进行的是念书这种貌似单纯的脑力劳动,各种感官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班里,有些学生读课文从来都是两手空空的趴在书上。尽管语文老师经常说:“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还是有些学生不听,不做批注。在《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在地板上学习游泳,在电脑上学习攀岩,最后在真的实践时吃尽苦头。所以,做事情要尽可能地让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各种体会,这样便于对其了解得更深,且不容易遗忘。经研究,得自听觉的知识,人可以记住15%,得自视觉的为25%,而得自二者合作的则为65%。“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第一文库网事要躬行”,中学哲学课本也让我们反复背诵,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当我们在学习、尝试记忆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太懒惰,让你的各种感觉友好和谐地一起行动吧。《好汉两个半》里面查理叔叔的那种身体力行全方面进行教育的方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随着打工的热潮,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孩子也出去挣钱。我们班的将贵一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跟着爷爷住。因爸妈不在家,没人问经

常上网吧。后来父母听说了,怕孩子在网吧学坏,就买了一台在家给他玩。每天上课都睡觉,老师每次叫醒他,只看见眼睛都红红的。为此语文老师费了不少心血。在我们大家的助下,一段时间后他终于知道了如何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全班同学对他另眼相看。在课堂上还经常看见他笔不离手。这是我们班的一个典型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到成功者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区别于常人的地方?很多人都想一窥究竟。心理学家马斯洛经过研究后告诉我们,那些最成功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等是心理最健康的.人,而这些人经常具有的共同感受是高峰体验。作为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高峰体验是指人在生活、学习、工作或投身于其他事情的时候,感受到的一种痴迷、忘我、与外部融为一体的美好感觉。这种感觉往往让人:忘记自我的存在和时间的流逝,全身心地投入到该事情中,仿佛飘飘于高峰之间。马斯洛表示,心理健康的成功者往往频繁体会到这种感觉,而这一感觉也使得他们更有自信心,抑郁减少,心理也更加健康。 马斯洛告诉我们:“这些科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艺术家等,他们表面上承认习俗,但实际上对这些习俗是漫不经心的、马马虎虎的和超然的,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接受这些习俗,又能遗弃它们。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全部地、平静地、幽默地抵制文化的愚蠢和缺陷,用或大或小的努力来改进它们。他们明显地表现出与这些缺陷进行坚决斗争的能力。”这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是那些完全消极地适应环境的人,他们会用自身的意志和行为来改造、对抗环境,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坚持着自身的理念,在必

要的时候甚至会固执己见,我行我素,这种与周围环境相共存而又不被同化的人,往往具有高度的“心理自由”,在追求自己目标的时候经历更多的高峰体验。

我们班的将贵一正是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关怀与帮助下心理健康了,成绩也提高了。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归纳下一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注释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