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常识运用

2024-06-09

教育教学常识运用(精选6篇)

篇1:教育教学常识运用

孔孟文化常识积累运用

1.孔子,名,字,时期 国(今山东曲阜人),家思想鼻祖,教育家,世称,其思想核心是。相传编定了。其言行记录在《 》一书中,此书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所学与之相关的作品有《 》《 》。

2.孟子,名,字,时期 国人,家思想继承者,世称,其主要思想是。其言行记录在《 》一书中,此书是其及弟子所作。所学与之相关的作品有《 》《 》《 》。

3.孔孟思想文化等儒家经典著作自古为士子们科考的必修课,总称“四书五经”,那么“四书”指,“五经”指。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古代的私塾都设有孔子牌位,进学之人都要拜孔子,说明世人视其为 家。而 “子曰诗云”这一成语就用来形容,其中“子”指,“诗”指。

5.子曰:“ a,?”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友善。“ b ? ?”告诉我们做人要诚信。“ c。”告诉我们做人要取长补短。“ d。”告诉我们做人要取人之长改己之过。“ e。”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从己做起。

 答案: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e、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孔子告诉我们为学要有正确的方法:“ f ”才知学习的乐趣;“

g

”才会有所长进;“ h,”更是强调了学习和思考密不可分的关系。

 答案:f、学而时习之,g、温故而知新,h、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做学问更要有“ i ”的谦虚好学态度;更不能不懂

懂,一

要“ j,”。

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 k,”。9.人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孔子所言:“ l。”这句话后世简称之为岁寒知松柏。

 7-9答案:i、三人行,必有我师焉;j、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k、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l、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用出自《论语》的成语填空:A、不亦乐乎,B、任重道远,C、不耻下问,D、学而不厌,E、诲人不倦,F、见贤思齐,G、温故知新,H、岁寒松柏,I、死而后已,J、因材施教。

中考在即,我整天忙得()。上课时老师总说:“复习千万不可前学后忘,一定要();学问不可闭门造车,一定既“学”又“问”,虚心请教,();也不可知足常乐,一定要();也不可骄傲自满,一定要取长补短,();也不可太保守,帮助别人要()。”听着老师的循循善诱,我感到学习(),但我又暗暗自励:(),坚持就是胜利! 答案:AGCDFEBH 11.《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其中“知”的意思是。你如何看待此事?

12.“台独”势力虽蠢蠢欲动,但遭到绝大多数炎黄子孙的谴责,真可谓“,”(孟子名言)。13.我失意不气馁,得意不忘形,因为我懂得孟子所说的“,”。

篇2:教育教学常识运用

6、被称为“李杜”和 “小李杜”的分别是:()

(1)李白 杜甫、李商隐杜牧

(2)李商隐杜甫、李白杜牧

(3)李商隐 杜牧、李白杜甫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1)悲伤

(2)伤悲

(3)忧伤

8、《七步诗》的作者是()。

(1)曹植(2)曹丕(3)曹操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1)李广

(2)岳飞

(3)赵云

10、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1)中秋节

(2)重阳节

(3)清明节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春色(2)梨花(3)雪景

三、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1)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作品:(《

》)(2)海滩

荒岛 “星期五” 英国历险

主人公:()

四、给下面句子填上恰当的谚语。

1、如今虽说贾府不像先前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还是很兴盛的。()

3、学习应该是持之以恒的事,绝不能()

五、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

⒈大闯五台山()⒉智取生辰纲()⒊探穴救柴进()⒋大闯野猪林()

⒌醉打蒋门神()

⒍怒杀阎婆惜()

⒎大闹清风寨()

六、下面各项中,人物的绰号在前、姓名在后,请补充完整。

2、()吴用

3、赤发鬼()

4、()小李广

5、玉麒麟()

7、神行太保()

2、根据提示写出人物。(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3)、桃园结义是指(刘备)(张飞)(关羽)三人(4)、“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开篇词

4、鲁智深这一形象出自()

A《水浒传》B《三国演义 C《隋唐演义》D《西游记》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的美丽景象。A、洞庭湖

B、太湖

C、西湖

D、镜泊湖

3、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见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请问:其中的五岳是指:()()()()()

1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诗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朱湘

12、毛主席为()题词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A雷锋

B叶挺

C刘胡兰

13、下列诗歌属于李白的创作的有()

A《静夜思》 B《锄禾》 C《登鹳鹊楼》 D《题西林壁》

14、《西游记》是一部()小说。

A神话

B历史

C科幻

D童话

四、你发现下面左右两边的成语有什么特点呢?发现了的话,就给他们重新配对吧。

一箭双雕()

过河拆桥

()

如坐针毡()

画蛇添足()

七、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

A、上海

B、南京

C、香港

D、澳门 气势。你能借用古人诗句来赞美下列的事物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用你读过的名言警句劝诫以下这些人。

(1)我想对不爱学习的人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我想对不团结的人说:。

(3)我想对骄傲的人说:

。(4)我想对浪费时间的人说:

1.我班的张三和李四总是明争暗斗,谁都不服谁。同学们想拿“

来劝他们。

1、“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封神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3、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6、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陆游

7、《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8、被誉为“东方之珠”的是下列哪座城市()

9、“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A、道路

B、说、讲

C方向

14、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省。A、四川

B、湖南

C、浙江

D、云南

15、“拨乱反正”中的“拨”的意思是()

A、治理

B、调转

C、使东西移动(5)“古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是指()

(1)李白(2)孟浩然(3)杜甫

(6)下面三首诗中属于送别诗的是()(1)《江畔独步寻花》(2)《题西林壁》(3)《赠汪伦》

1、古时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

()

()

()

2、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那么杜甫被称为()。

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6、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

,第二名叫()

,第三名()

十四、让我们一同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诗词文化,在古诗词中放飞心情。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教导我们。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家乡的怀念。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了这个问题。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自然地吟诵起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5、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中的诗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6、当我勉励别人要积极向上进取努力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一千古名句。

7、老师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教导我,不正像是春天的喜雨,“()”吗?

8、昨天,我看到一则报道:山西汾酒,产地杏花村。顿时,一句古诗浮现在脑海“()”。

9、春节来临,父亲却还在外地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那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了他的电话,他说: “()”

10、春天到了,小草第一个从地上探出头来,显示出勃勃生机,这真是:“()”

11、月圆之夜,望这皎洁的一轮明月,客居美国的外公禁不住潸然泪下,黯然神伤,吟出李白的名句:“()”

12、弟弟不爱吃饭,每次吃饭都要把饭粒撒在桌子下面,爸爸看见了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13、到了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李白“()”这句诗来。

十七、下面的成语都与某个历史人物相关,请你各选出直接相关的一个,把字母写在词前的括号内。

(C)相煎何急—

A曹操

B曹冲

C曹植

D曹雪芹

(A)扑朔迷离—

A花木兰

B西门庆

C娘子军

D穆桂英(B)图穷匕首现—

A刘邦

B荆轲

C易水寒

D孙膑(C)闻鸡起舞—

A西施

B东施

C祖逖

D赵王

(A)指鹿为马—

A 赵高

B秦始皇

C诸葛亮

D司马昭

(D)卧薪尝胆—

A 王安石

B夫差

C商鞅

D勾践 二

十三、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

杜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

柳宗元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

孟浩然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

杨万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白居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

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

叶绍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

张志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选择题

6、被称为“李杜”和 “小李杜”的分别是:()(1)李白 杜甫、李商隐杜牧

(2)李商隐杜甫、李白杜牧

(3)李商隐 杜牧、李白杜甫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1)悲伤

(2)伤悲

(3)忧伤

8、《七步诗》的作者是()。

(1)曹植(2)曹丕(3)曹操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1)李广

(2)岳飞

(3)赵云

10、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1)中秋节

(2)重阳节

(3)清明节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春色(2)梨花(3)雪景

三、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1)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作品:(《

》)(2)海滩

荒岛 “星期五” 英国历险

主人公:()

四、给下面句子填上恰当的谚语。

1、如今虽说贾府不像先前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还是很兴盛的。()

3、学习应该是持之以恒的事,绝不能()

五、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⒈大闯五台山()⒉智取生辰纲()⒊探穴救柴进()⒋大闯野猪林()

⒌醉打蒋门神()

⒍怒杀阎婆惜()

⒎大闹清风寨()

六、下面各项中,人物的绰号在前、姓名在后,请补充完整。

2、()吴用

3、赤发鬼()

4、()小李广

5、玉麒麟()

7、神行太保()

2、根据提示写出人物。(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3)、桃园结义是指(刘备)(张飞)(关羽)三人(4)、“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开篇词

4、鲁智深这一形象出自()A《水浒传》B《三国演义 C《隋唐演义》D《西游记》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的美丽景象。A、洞庭湖

B、太湖

C、西湖

D、镜泊湖

3、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见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请问:其中的五岳是指:()()()()()

1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诗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朱湘

12、毛主席为()题词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A雷锋

B叶挺

C刘胡兰

13、下列诗歌属于李白的创作的有()

A《静夜思》 B《锄禾》 C《登鹳鹊楼》 D《题西林壁》

14、《西游记》是一部()小说。

A神话

B历史

C科幻

D童话

四、你发现下面左右两边的成语有什么特点呢?发现了的话,就给他们重新配对吧。一箭双雕()

过河拆桥

()

如坐针毡()

画蛇添足()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B、C、赵国名将廉颇

七、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诗句来赞美下列的事物吗?

(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用你读过的名言警句劝诫以下这些人。

(1)我想对不爱学习的人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我想对不团结的人说:

人心齐,泰山移。(3)我想对骄傲的人说: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我想对浪费时间的人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他是(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礼

”)《论语》中的“论”应读(lun二声)。现存()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所言引的。

1.我班的张三和李四总是明争暗斗,谁都不服谁。同学们想拿“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诗)来劝他们。

1、“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C)A、《封神演义》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D)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3、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D)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A)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B)

D、三国名将赵云

6、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A)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陆游

7、《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D)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8、被誉为“东方之珠”的是下列哪座城市(C)

A、上海

B、南京

C、香港

D、澳门

9、“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B)

A、道路

B、说、讲

C方向

14、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我国的(A)省。A、四川

B、湖南

C、浙江

D、云南

15、“拨乱反正”中的“拨”的意思是(A)

A、治理

B、调转

C、使东西移动

(二)、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古今佳作甚多,这些对子你能对出来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唐诗、宋 词、元 曲

、明、清 小说。

2、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诗圣。

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

6、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

状元

,第二名叫

探花

,第三名 榜眼。

8、四大美女“沉鱼”指 西施,“落雁”指 王昭君,“闭月”指 貂蝉,“羞花”指 杨玉环。

十四、让我们一同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诗词文化,在古诗词中放飞心情。(50%)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教导我们。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家乡的怀念。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这个问题。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自然地吟诵起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一句双关句,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5、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的诗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6、当我勉励别人要积极向上进取努力的时候,可以用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千古名句。

7、老师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教导我,不正像是春天的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吗?

8、昨天,我看到一则报道:山西汾酒,产地杏花村。顿时,一句古诗浮现在脑海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春节来临,父亲却还在外地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那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了他的电话,他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春天到了,小草第一个从地上探出头来,显示出勃勃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月圆之夜,望这皎洁的一轮明月,客居美国的外公禁不住潸然泪下,黯然神伤,吟出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弟弟不爱吃饭,每次吃饭都要把饭粒撒在桌子下面,爸爸看见了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到了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5)“古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是指(2)

(1)李白(2)孟浩然(3)杜甫

(6)下面三首诗中属于送别诗的是(3)(1)《江畔独步寻花》(2)《题西林壁》(3)《赠汪伦》

十七、下面的成语都与某个历史人物相关,请你各选出直接相关的一个,把字母写在词前的括号内。

(C)相煎何急—

A曹操

B曹冲

C曹植

D曹雪芹

(A)扑朔迷离—

A花木兰

B西门庆

C娘子军

D穆桂英(B)图穷匕首现—A刘邦

B荆轲

C易水寒

D孙膑(C)闻鸡起舞—A西施

B东施

C祖逖

D赵王

(A)指鹿为马—A 赵高

B秦始皇

C诸葛亮

D司马昭

(D)卧薪尝胆—A 王安石

B夫差

C商鞅

D勾践 二

十三、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

杜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

柳宗元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

孟浩然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

杨万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白居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

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

叶绍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

张志和

篇3:教育教学常识运用

一、课时导读,细微之处寻“结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他人和各种媒介,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这一方面说明理解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识的意义在于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告诉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而在于从细微之处着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逐步累积形成带有自我认知印迹的知识结构,这样的知识结构一经形成,便不易磨灭,成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格局的重要体现。

歌德说“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运用导读法教学时,教师首先要重视细微知识的微建构,即从难度较小的细节知识入手,在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唤醒学生主动探索的内驱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大厦。例如在学习法国总统和总理的职权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两者职权范围的差异,学生很容易发现总统把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是内政经济,总统的权力占主导地位。学生在分析这三点时往往是根据现象比较后得出的零散的结论,这样的结论不易形成知识结构长久记忆保存,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三个角度的层次,提炼各角度的视角或关键词,发现其中的分类依据或逻辑关系。最后,再引导学生比较法国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权的归属,很容易得出法国行政领导体制的特色———“行政双头制”。这样理顺了从现象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完成了细节知识的微建构,为建构整本书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二、国别导读,差异之中探“结构”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获取知识的认知过程是信息的加工过程,而记忆是认知过程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清晰准确地记忆制约着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任何具体知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该知识的标记,这些标记,有的明显,有的则隐匿于字里行间,需要仔细辨识,准确辨别识记这些标记,善于把握不同知识之间的差别,并把它们按一定的结构顺序编排,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准确记忆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以专题的形式分别介绍了英国、法国、美国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的政体及其特征。在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初步学完这四个国家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导读法进行比较复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本的目题和框题,概括英法两国的政体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学生很容易发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从国王、议会、内阁三个角度介绍的,法国的民主共和制是从总统、议会、政府三个角度介绍的,介绍英法两国政体的视角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学生能顺利完成英法两国政体的知识建构,即政体的运行、结构特点和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导读美国的政体,学生很容易发现美国与英法两国的不同,不仅从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个角度介绍,还介绍了政党制度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政体是学生相对熟悉的,教师在导读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发现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思维视角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结构,学生通过对目题和框题的分析,不难发现本课主要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以及为什么坚持和怎样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样完成了国别知识的体系建构,为常识记忆和运用知识打下基础。

三、归类导读,共性之上显“结构”

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真正对知识的把握,不仅需要明辨知识的个性,也要善于把握不同知识的共性,在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窥一斑而知全豹。把握知识的共性,不是记得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而是善于选择和删除,只剩下知识的结构,这些知识的结构决定了具体内容的走向。没有知识结构,具体内容是一盘散沙,难以记忆,把握了知识结构,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在分专题学完书本之后,运用导读法构建整本书的知识结构,教师首先通过书名《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引导学生分析本书所介绍的两个主体:国家和国际组织。其次,引导学生根据书本目录和专题一,分别找出国家和国际组织主要的共性内容。在课时导读和国别导读的基础上,学生初步熟悉了课文内容,较快地概括出国家的共性内容有: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际组织的共性内容有:国际组织的类型、作用和典型的国际组织。最后,引导学生分别概括政体、国家结构形式的共性内容。导读完成这一步后,因为完成了知识的归类整理,形成了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书本知识的记忆就显得简单许多。

篇4:教育教学常识运用

1. 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评价资本主义民主的作用。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因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所以要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坚持两分法,反对片面性、一点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只有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才能对资本主义民主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全面的观点来看,既要看到它历史进步性的一面,即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资本主义民主具有进步性,它使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专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又要看到它的阶级局限性的一面,即从本质上讲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是以金钱和财富为基础的民主,用全民性掩盖了阶级性,具有虚伪性;既要看到其形式健全完善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狭隘的一面。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但其不可避免的狭隘性和虚伪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剥削阶级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最终必将被更高类型的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所取代。只有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资本主义民主的作用,才能使学生正确评价资本主义民主, 真正地理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什么既要借鉴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具体做法,又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等制度。

2. 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具有普遍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也各不相同,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也是如此:一方面,它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即政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 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居于国家领导地位,实行的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政策,体现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它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特点和优点:第一,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表现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两个政治联盟上。第二,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上能使人们正确理解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职能,防止只强调民主而忽视专政或只强调专政而忽视民主的片面性——民主与专政互为条件,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才能对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同时只有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上述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3. 用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的规律和特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的,而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只有这些根源消除后,宗教才会逐渐趋于消亡。宗教在我国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状况虽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宗教存在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并没有彻底消除,宗教还将长期存在。在宗教存在的根源尚未消除的条件下采取禁止人们信仰宗教的做法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从宗教的特点看,宗教信仰属于思想认识问题、世界观问题,而思想认识和世界观的转变必须通过本人自觉努力才能实现。如果在宗教问题上采取任何形式的强制手段,只会增加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隔阂,刺激和加剧宗教狂热,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恶果。因此,我们只能因势利导,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时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逐步消除宗教存在的根源。而不能采用简单的禁止办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4. 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着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和平与发展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的问题,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又是统一的,两者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国际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归根到底取决于和平力量的经济发展程度。通过以上分析使学生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彼此密切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篇5:教育教学常识运用

1.(2018·河池)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鲁迅的散文代表作有《风筝》《孔乙己》《故乡》等。B.李商隐、杜牧、王勃、王维都是唐代的文人。

C.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D.从汉字字形结构上说:现代汉字大致可分为形声字、会意字和记号字三类。(解析:A.《孔乙己》《故乡》是小说,不是散文。)2.(2017·河池)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楷书正楷的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一直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及陆游的《游山西村》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D.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解析:B.陆游不是“唐宋八大家”里的文人。)3.(2016·河池)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我们学过的《孙权劝学》和《祖逖北伐》均选自该书。

B.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C.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

D.按作品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解析:D.“作品题材反映的时代”应为“矛盾冲突的性质”。)4.(2018·桂林)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解析:B.司马光应是北宋的。)5.(2017·桂林)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是《茶馆》和《日出》。

B.古代把祭祀时宰杀的猪、牛、羊等牲畜称为“牺牲”。

C.敬称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D.《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解析:A.《日出》是曹禺写的。)6.(2016·桂林)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A.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B.道家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C.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四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总分顺序。

D.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秋水》《愚公移山》这两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

(解析:C.“总分”不是说明顺序,是说明结构。)7.(2018·湘西)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C)A.《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B.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口技》。D.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解析:C.“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8.(2018·北部湾)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C)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B.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C.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D.“飞来山上千寻塔”“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里”“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解析:C.古时男子是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9.(2018·贺州)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B.安徒生,丹麦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童话作品,代表作还有《丑小鸭》《灰姑娘》《海的女儿》等。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有《昌黎先生集》。D.《〈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解析:B.《灰姑娘》出自《格林童话》。)10.(2018·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朱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B.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

C.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包法利夫人》。(解析:D.《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福楼拜。)11.(2017·黔东南)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C.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始龀”指男孩七八岁的样子。

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解析:A.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12.(2018·南宁模拟)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 305 篇,先秦时称“诗”,至汉武帝时,它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

B.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后来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

C.古人幼年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人称杜甫为杜子美。

D.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上下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平仄相协,意义相关。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左,下联居右。

(解析:D.应为上联居右,下联居左。)13.(2018·桂林模拟)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A.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赞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B.“金榜”是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

C.斯蒂芬·茨威格是匈牙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D.《乡愁》是台湾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身居孤岛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解析:C.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14.(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C.“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指的是生、旦、净、丑。D.“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解析:B.“王实甫”应为“郑光祖”。)15.(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B.《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字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D.《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本文是一篇神话传说。(解析:D.《愚公移山》是一篇古代寓言。)16.(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以“地名”命名,如《柳河东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有的以谥号命名,如《昌黎先生集》等。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普希金,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

D.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解析:A.“昌黎”是地名而非“谥号”。)17.(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说、记、铭、表、序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其中“说”是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比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B.在生活中,有一些古代常用的借代词沿用至今,如手足(指兄弟)、巾帼(指女子)、桃李(指学生)、桑梓(指家乡)等。

C.《忆读书》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她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等。

D.《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这首词的题目。作者辛弃疾与苏轼都是我国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解析:A.“说”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表”是臣子给皇帝的奏章。)18.(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里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解析:D.“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19.(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我们还学过他的古诗《秋词》。

C.《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均是宋代的写景抒情散文。前者表达的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后者表达的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它告诉了我们应学思结合的道理。

(解析:D.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20.(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黄脸和白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黑脸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

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D.在古代,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衡阳,即衡山的南面;江阴,即长江的南岸。

(解析:A.黑脸代表猛智,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21.(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其作者是台湾诗人纪弦。

B.诗歌按内容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怀古诗。

C.书信祝颂语中的“此致”要在征文下方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D.《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的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整理而成,长于叙事。

(解析:A.《长城谣》的作者应为席慕蓉。)22.(2019·预测)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词,又称长短句。宋代的词有两大风格:豪放与婉约,代表人物分别是苏轼和李清照。B.《礼记》,墨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等。

C.普希金,俄国诗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D.《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篇6:经济常识-教学教案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使学生准确理解并正确掌握经济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全面了解经济常识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它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教育学生懂得学习和具备一定的经济常识,培养和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学会用法律法规和高层道德准则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家的行为,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具体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经济的基本含义、《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

理解: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公民参加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说明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即再现和再认识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即在识记知识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或解释、推理的能力。如,深入理解“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基本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引导和训练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公民参加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这三个方面,来说明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的很需要性。3.觉悟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深化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志向。教育和帮助学生确立起这样一个信念:面对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拥有经济知识、经济头脑和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否则将难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游刃有余。教育和帮助学生认识到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中学生应注意了解和掌握公民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道德准则,并以此来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教学重点

经济的基本含义

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经济的基本含义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复习提问

在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上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了哪些教育?请同学们思考后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

(以上提问设计的目的在于:回顾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引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适时切入高一经济常识教材的内容。)导入新课

经过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如何做人的道理(初一);知识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客观规律(初二);掌握了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三)。这些都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目的在于帮助高中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全面分析问题,自学选择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力,逐步提高参加社会主义实践的能力,为在下个世纪建功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第一册(分上、下两册),主要讲述经济常识的内容。全册书由前言、商品经济的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高层经济常识三部分构成。今天这节课主要讲授前言部分。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前言部分内容。(要求粗读,即只读这部分内容的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讲授新课

前 言(板书)

知识总体框架结构(板书)经济的基本含义(板书)

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板书)社会生活中的消费现象(板书)

社会生活中的消费现象随处可见,五彩缤绥的消费市场上活跃着数不清的消费者的身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离江开消费,居民家庭每天的生活离散开消费,人的一生一点儿也离不开消费。那么人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消费现象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1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有经济专家指出:当前在吃、穿、用的消费之外,至少还有下列五大消费愈来愈被民从所亲睐。

家庭居室消费。没房的千方百计买房,有房的精心设计装修,精美家具逐步进入百姓家庭。交通通讯消费。私人电话机、电传机、手机、bp机的普及率愈来愈高,高收入家庭的购车计划

正成为现实。假日游乐消费。举家出游、放情山水、回归村野、垂钓碧溪、远足名胜古迹已成为平常事情。4.健身保健消费。购跑步机、举重器、按摩椅。打保龄、练健美。休闲健身已成为时尚之举。5.个人文化消费。购钢、买电脑、请家教,支付各类文化补习学校的课时费、资料费等。(以上第一至第五的文字内容,可以用投影胶片展示给学生。)以上我们列举了社会生活中的大量的消费现象。可以说,消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消费伴随着你、我、他。社会生活中的交换现象(板书)

前面我们分析说明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消费现象。那么无限多样的、琳琅满目的消费品又是如何进入百姓家庭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1段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这一问题。(教师讲授)柴米油盐菜、果品蛋奶肉、水电煤气房、洗涤保健品等,这些消费品是绝不会没有任何条件地进入居民家庭的,它需要经过一个交换环节。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说就是花钱买,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用手中的货币到商店、到市场上去交换。社会生活中的交换现象是大量的、经济的、多种形式的。如,花钱买日用品、花钱买健康(保健品)、花钱买教育(家教和补习学校)、花钱买时间(保姆、钟点工、快餐),还有交水电费、煤气费、暖气费、住房费等。交换不仅连接消费,它也连接着分配。社会生活中的分配现象(板书)

社会生活是离散开消费的,人们所需要的消费品只有到市场上去交换、去购买才能得到。人们购买消费品时手中必须持有货币。那么,人们手中的倾向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在他们劳动之后可按时领取工资、奖金和津贴;集体农民按合同规定完成上缴给国家和提留给集体的任务外,余下的收入全部归自己;个体劳动者百纳税之后根据劳动和经营状况获得收入;私营企业主和三资企业中的外国投资者的收入是非劳动收,这些企业的职工领取的是工资。另外,各级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也都实行按劳取酬。

同学们,社会生活离不开消费和交换,同样也离不开分配。只有经过“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分配途径,倾向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才能借助倾向这一交换媒介,从市场上换回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社会生活中的生产现象(板书)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一点儿也离不开消费。要消费就得有消费吕,市场上无限多样的消费品在被人们生产出来的。那么,在社会生活中哪些现象是直接的物资资料生产的现象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1段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直接的物资资料生产部门是农业和工业,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现象是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农民生产了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肉类和禽蛋;工人生产了食品、布匹、机床、煤炭、汽车和楼房。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社会生活中人们一点儿也离不开生产。

以上我们从消费、交换、分配、生产这四个方面,分析说明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经济现象。每一个人都置身于一定提经济关系之中。那么,什么是经济?它的科学含义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前言第2段,并结合前面所讲的各种经济现象来思考这一问题。(学生阅读思考,稍候教师往下讲授)经济科学含义(板书)

经济是指人类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板书0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为什么经济首先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不是指人类从事的政治、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社会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而吃、穿、住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资料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们用自己的双手生产出来的。离开了物质资料生产这一首要的经济活动,人类就难以生存。人类除了生理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外,还有其它需要,还要进行其它活动,如政治、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要进行这些活动,也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以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可见,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决定其他一切社会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板书)

生产是指人们使用生产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板书)

这里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产品的生产。人们生产出劳动产品之后,要按一定比例分给国家(上缴利税)、分配给社会集团(企业留利)、分给社会成员(工资)。产品分配给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的过程叫做分配(板书)各个社会由于所有制性质 同,因而产品分配的原则也是同。产品分配完毕本应进入消费领域,但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社会成员得到的产品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因此需要交换。人们相互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叫做交换(板书)

人们在商品经济中,通常采用商品交换的形式,经过交换,社会成员取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便开始了吃、穿、住即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消费。消费是指对物质资料进行使用和消耗。(板书)

上一篇:工程资质申请材料下一篇:2009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候选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