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读后感

2024-05-15

《教育常识》读后感(精选12篇)

篇1:《教育常识》读后感

读《教育常识》有感

最初拿起李政道的这本《教育常识》,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读书笔记,可是当我为了摘抄在书里搜索扫描、一页一页地翻看下来,却越来越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开始一看到书的名字,以为这又是本介绍教育工作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读起来晦涩难懂的书,读着读着才发现它是一本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很强指导性的教育专著,书中精辟独到的见解,生动鲜活的事例,让我顿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本书是专为教师写的“教育常识”,那么,哪些是我们这些教育者不能不知道的有关教育的道理和知识呢?全书共有七个部分,分别是“人性常识、教育理想常识、教育过程常识、教育内容常识、学生常识、教师常识、教学常识”,每个专题分小节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讲解。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这节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中李教授用美国2003年“全国教师”贝特西·罗杰斯的一句话告诉读者: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他提醒我们:1.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要赋予孩子开花的希望,学会欣赏他们开花中的天真梦语,领悟他们的童真童趣。2.既然玫瑰花蕾绽放有早晚之别,孩子的成长也有快慢之分。如身体成长的快慢,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早与迟等。教师永远不要期望每个孩子都在同一时期开花。3.花开的早与迟,不是判断花蕾价值的标准。迟开的花蕾和早开的花朵有同等的价值,拥有同样的美丽,需要教育者同等尊重。对于迟开的花蕾,教育者的工作,就是耐心地守候,等待花期到来,这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教育者最忌讳的行为是不耐烦地拂袖而去,或者运用各种方法让花期提前,让本应冬天开放的花朵提前到夏天绽放,这种绽放就是对孩子生命最大的伤害和摧残。

由此我想到了有这样一个教育故事:

在一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一批中国教师与英国教师坐在一起讨论教育问题,自然而然的谈到了学生地位的问题,最后聚焦到“在老师眼里把学生看做什么”这样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上来。

这时,一个中国的教师站起来首先发言,他说:在他的眼中,学生就像一块块玉石,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玉石需要能工巧匠去雕琢,未经雕琢的玉石只是一块顽石,只有经过雕琢过才有可能成为一块美玉。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把玉石雕琢成碧玉,那就是教育的功用所在。

听了他的论述,在座的中国教师都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生动,英国的教师也频频点头。的确,玉石需要雕琢成器。

英国的教师在称赞之后也有一位站起发言,他说:在英国教师的眼里,学生更像是一粒粒种子,是一个个有着很强生长力的生命。教师的使命和天职就应该像一个农夫,把种子播撒到土地上。然后,给种子浇水、施肥,让种子在阳光雨露中自然生长。当然,这些种子撒下去,可能有的长得高壮,有的长得矮弱,但不管怎样,都会长成它自己。听了英国老师的一番话,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石头与种子,雕琢与播撒,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折射出两位老师完全不同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把学生看做玉石的,显然还是一种“接受式教育观”,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甚至是绝对权威,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是雕琢者,学生是被雕琢者。我们当前的教育,很多老师不都在拿着雕刻刀,不辞辛苦地日夜雕琢成材吗?——把学生看做种子的,则是一种“自然教育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一个灵动的生命,有其自身的生长力,只要为他营造一种发展的氛围,把他的脑袋和身心调动起来,在阳光、雨露和空气中,每粒种子都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发芽、开花、生长。。

都说教师是园丁,但园丁不该总拿把剪刀修修剪剪,而要做个导游,带领着学生在书本中遨游世界。我该把学生当成一粒粒种子,他们有生命,有能量,有积蓄的过程,有绽放的未来。把学生看做“种子”,我就该耐心地、细心地、精心地呵护他们。他们需要我的浇灌,需要施肥,也需要在狂风暴雨时有人为其遮风挡雨,需要在弯腰跌倒时有人将其捋正扶起。

如果我们把学生看做是“种子”而不是“石头”,我相信,他们会更加充满远行的力量,彰显生命的活力,教育也会更加焕发人性的魅力!

篇2:《教育常识》读后感

拿到厚厚的一本《教育常识》这本书,先是简单翻了下目录,看见上面诸多对老师的要求,给老师的建议,教育的经验,因此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看了一下开篇教育常识是人性的常识,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教育建立在互相尊重的人性基础上,即使我们教育的对象是特殊的儿童。在这里我就想到了第179页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章,体会到爱学生的真谛,其实我们教师有几个能做到大爱。难道你就不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喜欢学生灵活的孩子,不喜欢干净整洁的孩子,要说不喜欢我觉得就是虚伪。在课堂我们都会为调皮捣蛋的小孩恼羞成怒,回到办公室还会进行激烈讨论与批评。但看了此书,我懂得每个学生其实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老师就要去爱他,理解他懂他,进而将其生命的潜能挖掘出来,彰显出来,让孩子得到充分的生长于发展,这是我们对他们的真正的爱。

教育常识还让我知道,孩子是一个“小宇宙”,不要轻视“孩子的宇宙”,它远比“成人宇宙”能量大的多,它每周每天都发生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化,教育需要去打破对我们有关孩子的成见,他们都具有潜力的,需要我们去激发:教育引导这我们去凝视与阅读这个小宇宙好奇心与需要及行动。教育提醒着我们要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每个小孩,尽量让他们保持着一份纯真。其实在教学中,有什么心里过不去的,想想当初的自己,我们可能会换个合适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

看了此书,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是不是还是满堂灌,有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挥,还是拐弯抹角的让孩子回到我的教学安排上来。对于课堂的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又是否得当,课堂上有没有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状态,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行为举止是否得当,家长常常会告诉我,“老师您的话抵得上我们十句话“,尤其小学生模仿能力极强,记忆了也不弱,这也是不能小看学生能力的一方面。

篇3:教育不能违背常识

那么,目前教育到底违背了哪些常识?

第一, 教师没有正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承受力,不能做到苦而有度,使学生全面发展。表现在:一是幼儿教育中书面知识教育的过度超前, 儿童接受的是超越他们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书面知识教育。过早进入书写,对儿童发育是没有好处的。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把成人社会的竞争强加给了儿童。如果儿童因此造成了对学习的厌恶,实际上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儿童在这个年龄段的任务, 是认识各种事物, 学会交际合作,完成身体发育。二是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父母督促和辅导才能完成家庭作业,不少小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繁重的课业背后不仅仅是出于教育者的无知, 还有可能是一种端不上桌面的想法在作祟。比如,学校把教师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当作更加尽职负责的表现。教师为了减轻管理难度尽可能多地布置作业, 只为压缩学生的活动时间,因为学生活动增加了安全风险。三是初中教育目标走向狭隘功利。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不考的知识,少教甚至不教,导致学生的知识匮乏,难以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反对学生读课外书、看电视、上网;轻视实践,将书本知识当作唯一合规和有价值的知识; 对新课改提倡的理念领悟有所偏差,导致教学线条过于粗放,学生的知识能力难以适应高中学习。四是高中唯高考马首是瞻,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时间和强度上远远超过学生的负荷范围,所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就是许多高中堂而皇之的“励志”标语。高中集中精力苦攻高考是没错,但不应以牺牲学生心理、生理、健康为代价。

第二, 在教育措施上违背师生教与学的认知规律。一是技术主义甚嚣尘上,下载课件教学风行,课堂容量大而无当, 教师的学养和教学艺术反而遭到忽视;二是形式主义受到鼓励,许多地方将新课改理解为分组讨论,学生自学,教师讲解时间被严格限制在15分钟以内,使本该自然、和谐的课堂变成机械、古板的操作;三是将高效课堂曲解为当堂记忆,反对学生预习,每节课都有非常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这种理念下,课堂将变得非常肤浅,流于知识化,仅可应付考试,其他目标如道德和思维的教育培养则被忽视。

教育违背常识的后果逐渐显现。一是道德教育为升学目标让位,学生在尊重规则、重视亲情、学会感恩、自立自强等情感教育、价值观确立方面问题较多;二是学生体质变差,缺乏沟通能力,心理脆弱,遇事容易走极端;三是学生被动学习,厌学情绪明显,走出校门后,很难有终身学习的欲望;四是学生知识面窄,见解平庸,缺乏创造能力。这种在过重课业负担中培养出来的人,虽然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但缺乏学习后劲, 和通过服用兴奋剂获得体育比赛奖牌的选手一样,获奖后承受的将是“后遗症”的“折磨”。

篇4:教育,依据常识教常识

常识,即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是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追求标新立异的时代,教育界也不缺少新奇的理论,不缺少所谓的种种教育新说。青年教师常常易被迷惑,赶时髦,而忘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忘了教育的基本常识,导致学生应有的素质没有养成。

事实上,无视常识的教育,说严重些就是误人子弟!只有尊重教育常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感悟,才能使我们在正确的教育大道上阔步行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为师者基本的要求。优秀的教师是教育优秀的根本,教师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优秀的教师应有较高文明素养,才能担起育人的责任。教育者缺乏文明素养,他的学生就可能粗俗。“中国教育根本不输在所谓的硬件上,在教育理念,具体到教师素养方面,我们可能比文明国家落后一个世纪。”“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终止。”进德修业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持续的学习将使教师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而这也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成长状态能够激起学生对新事物、美好事物的欲求,使学生主动地迈向更高的生命境界。

教育是塑造人、发展人的事业,这是常识。在这本书中,作者说道:“教育是为明天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是为了让未来的社会超越今天的文明。教育本身就是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教育就是播种,今天种下什么种子,明天就会开什么花——一个人在童年的教育时期里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会影响其一生。因此,他呼吁教师要在学生心中“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看到别人跌跤不要嘲笑,教育学生在庸俗的笑声中不要丧失道德判断,要同情弱者……把传播仁爱当做教育的内容,把育人当成教育的首要任务。

反思时下的一些教育,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而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教育若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了。把分数当作“可爱”之物,那本该可爱的品格自然就被忽视了,其背后折射出教育者是把学生看做一种工具,而教育本身应有的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却被舍弃了。只有打破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出来一些只会应试,却在人格、情感、心理等方面有缺失的学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是常识。然而,这条常识也经常被人忽视。“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是卢梭的教育箴言。吴非先生也一再强调:“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很多事,都不要急。教师的工作,很大意义上也是留给未来的,至于我们的劳动价值,可能也得让后人去评说。”当我们回首往事,想想当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或多或少都有让自己后悔的事。其实,这些事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急”惹的祸!有些事情,当时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可若干年后,再去回味,可能就是另一番滋味:只是为了一时的虚荣,为了一些虚无的头衔而急不可耐地揠苗助长。所以,“为了明天的不后悔,今天就不要急”。

教育需要常识,基于常识的教育才是人的教育。“教育应当培养学生高贵的气质,让学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有精神上的追求,有高尚的人生目的。他可以选择做一个普通的人,和芸芸众生一样,过普通的生活,但他的教养必须是优秀的。”这需要教育者不能“跪倒在馒头前”,而要用生命吟咏教育之诗!有梦想,教育才有诗意,教育者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快乐,领略到诗和梦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篇5:教育常识读后感

《让语文教育回到常识》里这样阐释“常识教育”的:

何为常识?似乎问得多余。然,常识在嘴巴,我们却总在忽视它。能称之为常识者,就是那些不要证明、不证自明的公理,原则;是最基本的识见,最基础的知识,最普遍的共识。就像春天有花开,秋天结硕果,闲暇出智慧一样。

学校教育当以教学为核心,这是常识吧?可是不,学校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口号曾成为无可逾越的观念雷池。人要有思想,停止了思想就停止了生命,这是常识。可是,我们今天依然将“有思想”作为对他人的奖赏,它所暴露的无奈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真正的思想。在众无平庸的语境里,思想成为了异类。人要休息是常识,可是,看看当下的孩子,有多少人还能无忧无虑地休息,他们的休息被无数培训与学校充塞得没有缝隙。这样下去的教育,能有希望吗?讲真话是常识,可是,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讲真话?

我认为,常识是浅层面的学术探讨,只告诉人们不要走错路,不如我兜售给大家的“常识教育升级版”――自然教育,教育自然。值得批评下的是,教育应回归到自然,而不是停留在常识层面,太常识了,也就太普通,太普通了,还谈什么文化先进力?还谈什么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就应该让人知道已经知道的东西――人类历史;最重要的更要让人不断地去探索和创造未知的东西――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你知道什么叫自然教育吗?一个民族的教育是本该是自然的,自发的,很乐意的,有力量的,它就好比你们老师经常出题考学生的试卷,答案高高地摆在那儿,但中国几千年来的若干“教书匠”乃至“教育家”穷其一生都没有找到那个答案,只能在慢慢接近,甚至有时候在走弯路或者领错路。难怪钱学森总是问温总理总理,中国的大学为什么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当下的教育是为了教育而教育,为了读书而读书,而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理想太近,步子迈得太小,行动太迂腐;想得少,做得多;约束太多,自由“瞎想”的时间太少;具体做题太多,创作层面做的事情太少;学校开设的科目更新太少,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教育太多;满足现实需求学习的人太多,为了理想学习的人太少。

自然教育就是把人原本就有的无穷思想和智慧,用一种很自然的方式给释放出来,而不是“强加”“严管”“重压”。自然的教育方式,我想用很理想的诗来表达:润物细无声;用很霸道的化学药剂:近朱则赤,近墨则黑;用很人本的话讲:潜移默化;用很古板的说法:授业、解惑;用很爱的方式:情感教育。

《让语文教育回到常识》是针对学生语文教学的,当然没有那么立意高远,停留在可操作的“常识”层面,但里面也谈到了“大道理”――

语文教育当然有自己的常识。不过,我想在语文的常识之前,先讲讲教育的常识。在当下,特别要重申的常识至少有这些,教育不是工程,不是一届领导的政绩,不是所谓的“战斗”,不是量化的成绩与指标。教育是什么呢?教育是人类走向完美、走向发展、走向超越的生命存在方式。人类的明天要好于今天,我们的下一代优于这一代,除了有赖于基因优化、优生优育之外,至为重要的方式便是教育。教育的高度标举的是人类超越自我的高度,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高度,是文明的高度,思想的高度。我们有这样那样的家园,教育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归根结底是不重视生命,它在嘲笑自己的同时必然被历史耻笑。对照这样的常识,对照当下的中国教育现实,提出让教育回到常识,不是一个理念的倡导,而是一种出于良知的呐喊。

如果“常识教育”被他这么一“呐喊”就“倡导”了,那语文教育就太缺乏生动创新的一面了,中国未来学中文的人就只知道那几本很“常识”的古典小说了。没有叛离,哪有新生?“常识教育”就只教人裹脚不前,但脚一定要裹得越紧实越好。而语文的自然教育与其相比就显得更简单,只要自然地做到“三多教育”,就别担心中国出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读经典:广泛阅览中外的传统名著;多想经典:为什么我就写不出如此精辟的言论和那些精彩绝伦的场景呢?多写经典:坚持与生活这只狼共舞,坚持每天作文,做到日新文新,多写就会有那么几篇经典。

篇6: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后感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使我想到这样一个故事:当有人问罗丹是怎样从粗陋的岩石中雕刻出的世界上着名的雕塑“巴尔扎克”时,罗丹说,他一直在岩石中,我不是从岩石中雕刻而是把他从岩石中唤醒了。教育的本质如此,管理的本质亦如此。管理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因此,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信任、理解与尊重,管理在于发现,在于倾听,更在于唤醒。在学校这样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人是主体,我们每天看到的只是人的行动,每个人都似乎在静静地走着,安分地工作着,实际上每个人都头脑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工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利益追求更是不同,也许我们雕刻出的规则能够管得住行为。

唤醒的过程就是如此,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我知道我应该主动去做什么,只有这样做就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己的潜力、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与无限种的发展可能。

篇7:《常识》读后感

“I do not choose to be a common person. It is my right to be uncommon—if I can . I seek opportunity-not security. I do not wish to be a kept citizen, humbled and dulled by having the state look after me .I want to be the calculated risk , to dream and to built ,to fail and to succeed.I refuse to barter incentive for a dole; I prefer the challengers of life to the

Guaranteed existence , the thrill of fulfillment to the state calm of Utopia.I will not trade my freedom for beneficence nor my dignity a handout. I will never cower before any master nor bend to any threat.It is my heritage to stand erect, proud and unafraid, to think and act for myself,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my creations and to face the world boldly and say:“This, with God’s help , I have done. All this is what it means to be an Entrepreneur ”

篇8:唤醒对教育常识的思考

该书的“序言”回答了我的疑问:“在我看来, 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 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 深受其害。”在我看来,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到处充斥着烦躁情绪, 引领我们的是所谓的创新。很多人眼里的创新, 就是与众不同, 与旧不同, 这里的“众”和“旧”都是“创新”要打破的。常识无疑就具有“众”和“旧”的特点, 因而也极容易被人们不加思索地放到“创新”的对立面。真正的创新, 不能违背常识。恰如作者所言, 常识是我们工作的底线。不止如此, 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地思考:什么是常识?什么是真正的常识?什么是我们不可违背的、作为底线的常识?

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紧迫感, 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 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 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 不是‘六经注我’, 而是‘我注六经’。”我抱着这样的态度, 尽情地品味作者的智慧。

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 每章分为数节, 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 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 娓娓道来, 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 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 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 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 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 多是严肃的话题, 但是并不显得生硬, 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 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仔细观察该书, 可以发现它的编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全书分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7章。从各章标题来看, 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一个从大到小、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依照这种逻辑, 作者从人性的高度谈起, 把教育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放到教育过程中去一一考量, 最终认定教育的理想是“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如果把作者的哲学假设, 即关于“人性常识”的探讨, 归纳为几句简单的话, 那就是: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人, 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一个有着自己生长节律的人, 是一个尚须依靠教师的帮助来用一生去自我完成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是一个人, 是一个要在师生共同的成长中追寻自己幸福的人。

当然, 如果想在这本书中找到标准答案, 那么你会失望。因为该书讨论的常识是作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 恰如“序言”中所表达的:“说到底, 本书所讲的教育常识, 首先是我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 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 可能只是其中极少且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甚至有些是他人眼中的‘谬论’。我要努力做到讲出我思考过、体验过因而确信过的教育常识, 是在和已有常识的对话中‘自己讲’和‘讲自己’。”的确, 这样的“常识”里带有浓厚的个人气息, 但正是这种经过个人经历、体悟、思考、提炼、验证的常识, 才显得真实, 才富有人情味。并且作者的指向也不在于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 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中也不可能提供这样的答案, 作者所能做的只能是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那么你也会失望。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 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 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 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该书提供的是能够激发教育智慧的智慧, 在这种智慧的引领下, 广大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 我们必须“在路上”, 在不断思索的路上, 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 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 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 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该书用轻松的方式阐述严肃的话题, 它是一本引发我们对教育常识乃至生活常识反思的书, 是一本立意深远却可以轻松读懂的书, 是一本读起来“有情、有趣、有味”的书。在我看来, 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是能够用平实、清晰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涵义, 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思考。无论是家长、教师, 还是教育研究者, 如果你想加深对教育常识的理解, 如果你想唤醒自己对教育常识的思考, 那么不妨来读读这本《教育常识》吧。

篇9:教育不能违背常识

那么,目前教育到底违背了哪些常识?

第一,教师没有正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承受力,不能做到学而有度,使学生全面发展。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中书面知识教育的过度超前,儿童接受的是超越他们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书面知识教育。过早进入书写,对儿童发育是没有好处的。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把成人社会的竞争强加给了儿童。如果儿童因此造成了对学习的厌恶,实际上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儿童在这个年龄段的任务,是认识各种事物,学会交际合作,完成身体发育。二是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父母督促和辅导才能完成家庭作业,不少小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繁重的课业背后不仅仅是出于教育者的无知,还有可能是一种端不上桌面的想法在作祟。比如,学校把教师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当作更加尽职负责的表现。教师为了减轻管理难度尽可能多地布置作业,只为压缩学生的活动时间,因为学生活动增加了安全风险。三是初中教育目标走向狭隘功利。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知识,少教甚至不教,导致学生的知识匮乏,难以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反对学生读课外书、看电视、上网;轻视实践,将书本知识当作唯一合规和有价值的知识;对新课改提倡的理念领悟有所偏差,导致教学线条过于粗放,学生的知识能力难以适应高中学习。四是高中“唯高考马首是瞻”,影响了學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时间和强度上远远超过学生的负荷,所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就是许多高中的“励志”标语。高中集中精力苦攻高考是没错,但不应以牺牲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为代价。

第二,在教育措施上违背师生教与学的认知规律。一是技术主义甚嚣尘上,下载课件教学风行,课堂容量大而无当,教师的学养和教学艺术反而遭到忽视。二是形式主义受到鼓励,许多地方将新课改理解为分组讨论,学生自学,教师讲解时间被严格限制在15分钟以内,使本该自然、和谐的课堂变成机械、古板的操作。三是将高效课堂曲解为当堂记忆,反对学生预习,每节课都有非常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这种理念下,课堂将变得非常肤浅,流于知识化,仅可应付考试,其他目标如道德和思维的教育培养则被忽视。

教育违背常识的后果逐渐显现。一是道德教育为升学目标让位,学生在尊重规则、重视亲情、学会感恩、自立自强等情感教育以及价值观确立方面问题较多。二是学生体质变差,缺乏沟通能力,心理脆弱,遇事容易走极端。三是学生被动学习,厌学情绪明显,走出校门后,很难有终身学习的欲望。四是学生知识面窄,见解平庸,缺乏创造能力。这种在过重课业负担中培养出来的人,虽然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但缺乏学习后劲,和通过服用兴奋剂获得体育比赛奖牌的选手一样,获奖后承受的将是“后遗症”的“折磨”。

对这种普遍的违规做法,有人打比方,说是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常有前排的一些人会站起来,这样,逼得后排的人也只好站起来,于是大家都站起来看这最后几分钟电影。这第一个站起来的没有受到惩罚,就会使站起来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变成一种常态。问题是,看电影也无非站那几分钟,教育上的有凳子不坐都站着的时间太长了,长到大家忘记了还有常识这个凳子。我们的教育者,还有没有底气和勇气坐下来?

篇10:《常识》读后感

01

近日有幸拜读梁文道先生的《常识》,感觉内心某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得到了抚慰。

梁文道说,他把他的这本文集命名为“常识”,是因为世上的荒唐事,多是由于常识稀缺,一切似乎都有了一个既定的答案,便不去多想,便理所当然。然而可贵恰恰在于对一件事的反复思考,甚至挖掘其本质,尽量减少认识盲点,才能使自己不至于愚昧,而不是一旦认识,便欣然接受。这一再需要挖掘的东西,其实就是常识本身。

《常识》总的来说就是一段时期时事评论的集册,书中每个篇章都是梁文道关于社会热点下的自我阐述,但是与一些评论不同的是,他的观点里鲜有晦涩难懂的道理,好似站在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界面,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社会,借助探索的目光,带领我们思考社会热点事件背后所被人忽略却又极为重要的内涵,他称此为“常识”。

02

以前我总是羡慕很多评论家,他们总是可以用华丽的词语构造出一篇哲理深刻的文章,总有许多新的原理我不曾听过,总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我未能想到;然而当我读完梁文道的《常识》时,一种内心蠕动了许久不可名状的感受突然立体而清晰的展现在我的眼前,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具有价值,何必苦苦效仿那些看似深奥的东西呢?

书中谈了许多看来是颇为敏感的话题,例如“日本问题”和“网络信息问题”。“日本”问题可以说是非常让当今中国人异常敏感的话题:当今时代,反日本的激进分子的数目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但说到底我们却并没有弄清楚反对的对象,我们要反对的是罪恶而不是日本,就是梁文道先生讲的“不是反日本,而是反罪恶”一样,罪恶才是人类犯下罪行的根源,根源不除,世界永远不清净。

03

所以说这不是“中日问题”,而是“反罪恶”的问题了,这是必须搞清楚的,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看问题才不会肤浅,才会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但事物总像蒙上了层层面纱,需要人耐心的一层层揭开。

篇11:有关常识读后感

全文如下:关於英美之间的斗争这个题目,人们已经写过好多卷书籍。各阶层的人们出於不同的动机,抱著各种目的,参加了这场争论;但一切都毫无效果,现在论战已经结束了……

我听见有人硬是这样说:既然北美在以前同大不列颠发生联系时曾经繁荣过,那麽为了它将来的幸福,同样的联系是必要的,并且总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没有任何论证比这更错误的了。你还不如说,因为一个孩子是吃奶长大的,所以他永远不该吃肉,或者说,我们一生的开头二十年应该成为第二个二十年的先例。可是即便这样也是言过其实的说法,因为我可以直率地说,假如没有欧洲列强注意她的话,北美照样能够繁荣,或许还更兴旺。北美赖以致富的贸易,属于生活必需的,只要欧洲人还有饮食的食惯,它总不会没有市场。

可是有人说欧洲保护了我们。不错,她是把我们垄断了,而且她花我们的钱和她自己的钱来保卫北美大陆,这也是事实;不过,出於同样的动机,也就是说为了贸易和统治权,她也会保卫土耳其的。

唉!我们长期以来受到历史偏见的迷惑,为迷信作了很大了牺牲。我们曾自夸受大不列颠的保护,不去注意她的动机是利益而不是情谊;她并没有diyifanwen.com为了我们而保护我们免遭我们的敌人的侵犯,她是为了保护她自己免受她的敌人的侵犯的,甚至为了其他缘故,要保护她自己免受那些与我们本

无争执的人的侵犯,但是由於同样的原因,这些与我们本无争执的人将会永远成为我们的敌人。如果英国放弃对北美大陆的权利,或者北美大陆摆脱对英国的依赖,那麽,万一法国与西班牙同英国发生战争,我们还可以与他们保持和平……

可是有人说英国是祖国,是我们的父母。那麽她的所作所为就格外丢脸,豺狼尚不食其子,野蛮人也不同亲属作战;因此,那种说法如果是正确的话,那正是对它的谴责;可是那种说法恰恰是不正确的,或者只是部分正确,而英王和他的一夥帮闲阴险地采用“父母之邦”或“母国”这种词,含有卑鄙的天主教意图,想利用我们轻信的弱点让我们相信他那不公正的偏见。欧洲,而不是英国,才是北美的父母之邦。这个新世界曾经成为欧洲各地受迫害的酷爱公民自由与宗教自由的人士的避难所。他们逃到这裏来,并不是要逃出母亲温柔的怀抱,而是要躲避魔鬼暴虐;把第一批移民逐出乡里的那种暴政,还在追逐著他们的後代,这话对英国来说至今还是千真万确的……

我要求那些最热心鼓吹和解的人指出北美大陆由於同大不列颠保持联系而能得到的哪怕一点好处。我们的谷物将在欧洲任何市场上售出好价钱,而我们的进口货物一定要在我们愿意购买的地方成交。

篇12:安全教育常识(共)

近年来,报刊、网络上屡现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和视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有来自社会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的原因,它对学生的身心伤害和心理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应该对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关注。学校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应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予以的针对性的重点教育,同时教给学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相关知识。

一、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是指在校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之间、师生之间发生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具有敌意的欺凌、体罚、伤害等性质的暴力行为。由于校园暴力行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数是在校学生,并且暴力行为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因此称其为校园暴力事件。

近来,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出团伙化、预谋化、低幼化的特点,发生在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如下:

(1)人的潜在攻击本能。根据心专家的研究,当一个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情绪上冲动和愤怒,因而容易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因素,如受欺辱、遗弃、排挤等都容易引发具有攻击性的行为。

(2)如果学生的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甚至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管教方法过严、父母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后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学生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3)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自然面然地被别人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时时处处受到别人的歧视。因此,这类学生容易从内心产生不平衡的感觉,认为老师和同学不公平对待他们,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所以行动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在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行动上容易出现攻击性。

(4)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社会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越来越多的网吧、游戏机室等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受到此影响而实施暴力行为。

二、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予以针对性的重点教育

一些学生轩为各种原因,在潜意识里就带有暴力倾向,老师要在学生的日常表现中辨别出这类学生,及早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避免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把这些辨别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抵制和应对校园暴力事件。

(1)流浪学生。一些流浪学生多半是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校又因为成绩不差而受到冷落,过早地流浪社会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这些学生一旦受点委屈就勾结校外的社会青年对同学殴打报复。

(2)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性格特别内向一般会导致与他人交流产生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与他人交流、向外界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而由于自身性格过于内向,不喜欢或者难以与学生、老师、家长交流,把所有的事情全部积压在内心,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看问题过于偏激。而且一个人承担压力的程度有限的,若压力长久无法得到释放,一旦爆发极有可能产生非常激烈的后果。

(3)家庭不和睦的学生。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会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起到极好的影响;而一个冰冷分裂的家庭,对学生的心理极易产生不良影响。不少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家庭关系都不和睦,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暴力也是造成校园暴力事件的根源之一。家庭暴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它们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此时如果再遭受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学生就委

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

(4)喜欢虐待小动物的学生。毫无原因地喜欢虐待不动物,这种日常行为表现体现出性格中存在的缺陷。天生残忍的人并不多,他们在虐待动物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身为强者和快感;而大多数由于后天某种原因或刺激造成的,比如本身性格懦弱,经常受到老师的轻视、同学的取笑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勇敢”、“大胆”,就采取过分的残忍的手段,从而造成心理扭曲。

(5)热衷于暴力和黄色网站的学生。许多学生沉迷网络,特别是暴力影视、暴力游戏、黄色网站等。由于自身缺乏自制力,往往沉陷其中不能自拔。暴力影视节目姝激起学生的好奇、模仿等心理反应,导致攻击和犯罪行为的产生,而一些带有色情激起学生内容的网站、书刊和影视,则摧残着学生的心理,成为他们走向堕落和产生暴力倾向的诱因。

(6)好胜心理转变为也斗心理的学生。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好胜心转变为好斗心,进而发展成为对自己更强,更优秀的同的强烈嫉妒心理,进而可能对这些同学采取暴力行为进行发泄。

(7)有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偶像和学生。许多学生有英雄主义情结,崇拜影视作品中那些“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或者是“以暴制暴”的强者,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强大,能受别人尊敬崇拜。所以有问题都自己解决,而且多以暴力行为或者被迫以暴力行为解决。

(8)极其喜欢刀具等危险器械的学生。许多学生感觉刀具等示武器非常具有男人气质,看它们或玩它们时,能感受到一和暖男子汉的自豪感。但当他们开始认为具有威胁的真实武器更有吸引力,可能就存在潜在的暴力倾向。

(9)刚愎自用,不接受他人意见的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性格非常孤傲,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劝说,甚至不能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逆反心理非常强,别人一旦提出不同的意见,他就情绪激动怀恨在心,找机会报复。

(10)拉帮结伙,讲兄弟义气的学生。不少学生拉帮结伙,如果有人欺侮他的“兄弟”,那就是和他过不去,要讲兄弟义气,于是义愤填膺,为“兄弟”报仇。

(11)做事不考虑后果的学生。有些学生考虑问题过于钻牛角尖,做事不多考虑,认准了一点就无法想到其他方面,想不到可导致的后果。在健全的思维方式、在法律的认识上,往往非常幼稚。

三、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

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是长远且深刻,对学生心理、人身、行为,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师在安全教育中,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这些危害,引导学生自觉远离校园暴力。

(1)损害青少年和身心健康,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

(2)诱发或直接导致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3)危害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四、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常识

在安全教育中,要教给学生预防潜在校园暴力事件和应对已发的校园暴力事件的方法,使学生有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能力。

(1)在遭受校园暴力侵害时,要大声的呼救。呼救的声音越大,气势越壮,围观的人会

越多,施暴者的气势也会削弱。

(2)要寻求时机,尽早的向老师和警察报告。拔打报警电话时,把学校的名称、学生本

人的姓名及遭遇事件的大致情况清楚告诉警察。

(3)不正面与施暴者发生冲突和反抗,以免受更大的伤害。

(4)当校园内发生针对他人的暴力事件时,首先要远离事件现场,尽快的到安全的地方

躲避,然后立刻向学校领导和老师报告。

(5)不参加带有黑社会发性质的团伙。不参与实施校园暴力。

案例

(事故简介)

2005年10月30日下午4时,某县职教中心高一某班8名学生正在教室里看书学习。突然,几个手持铁链、砍刀、钢管的学生冲进教室见人就打,逢我便砍,教室里顿时血肉模糊,打声哭声一片。结果,8名学生中,除了1名学生趁人不注意跑了出去,才避免了被砍的灾难外,其他的7名学生均被不同程度地砍伤。伤势最重的李某身上有三处伤,左肩胛骨骨折,韧带被砍断。左胯骨裂缝性骨折,手术后一度昏迷不醒。

《专家点评》随着同,几起骇人听闻的重大校园暴力事件和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形成蔓延和扩大之势。学生在校内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防治校园暴力事件的根本,是要教育和引导那些实施校园暴力的学生,不仅要通过教育来矫正他们不健康的心理,也要通过法律知识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将要负什么样的责任。《安全提示》

(1)在校内要注意安全,和其他学生友好,真诚交往,不与人结怨,不惹事生非,也不胆怯怕事。

(2)不参与校园暴力事件,不与有施暴倾向的学生来往,也不打听他们的事。

(3)多参与体育锻炼,多参加体能在培训的课程,提高抵制暴力事件和能力。

(4)当遭遇暴力事件时,要寻找恰当的的时机,尽可能地及时报警。

第二节 青少年自杀自残倾向的简单诊断与预防

青少年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发生逐渐增多之势,这已经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虽然学生自杀自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理应对学生自杀自残的行为负起教育,引导之责,以避免类似的事件的不断发生。

一、青少年自杀自残的原因

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家庭原因、学业压力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自身心理和性格的不健康。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结合这些原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1、青春期的心理冲突与人格发展的不平衡

学生在青春期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生理不断的成熟,而心理却相对幼稚,在受到外界的影响后,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加上人格的发展不平衡,从而不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导致否定自我,心理上出现不良的情绪。因此,有些学生的自杀自残企图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关怀,用意是艳情改变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这类学生在自杀自残之前也试过反叛、出走可其他的方式,发这些都达不到目的,他们才自杀。这种类型的自杀自残比较常见。

2、学业压力及学校、社会竞争氛围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学历越来越重要,学生感受到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家长对待学的期望也很高,学生在如此重压之下,极易通过自杀自残摆脱压力。

3、家庭的原因

有些家庭充斥着家庭暴力,家长间或家长和学生间冲突较多,或者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不极积,不关心和爱护学生,学生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也容易导致学生自杀自残。

4、心理个性特征的原因

有软弱型性格或未成熟型成熟的学生往往自我意识比较重,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离

群倾向也比较强,但通常却表现得很抑郁、很焦虑。这类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差,缺乏积极的自我认同感,难以有成就感,容易产生绝望感,因会受到到别人教唆或模仿别人而自杀自残。

二、对自杀自残的倾向的学生简单的诊断

学生的自杀自残倾向,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语言、行为、环境等方面的表现予以针对性的重点帮教,及时避免学生自杀自残事件的发生。

1、语言上的表现

表现出想死的念头,可能直接以话语来表示,也可能在文字中表现出来。例如:“没有关心我的死活”、如果我死了,事情会好些“、真希望我死了”。

2、行为上的表现

(1)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例如:由安静变得活跃,由活跃变得安静。

(2)出现与学业有关的学习与行为的改变。例如:成绩大幅滑落、上课爱打瞌睡等。

(3)放弃个人财产或物品,例如将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或者丢掉等。

(4)突然大量的饮酒或滥用药物,例如:开始服用禁药、沉迷于醉酒等。

3、环境的表现

(1)重要人际关系的变动。例如:与要好的朋友分手、父母离婚或死亡等。

(2)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如经济突然陷入困境。

(3)流露出对周围的环境无法适应的情绪,并因此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4、其他表现

(1)从社交团体中退出。

(2)突然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

(3)流露出不满的情绪,爱发牢骚和抱怨,甚至有随意攻击他人的行为。

(4)睡觉、饮食等生活习惯变得紊乱,身体不适,有疲惫感,出现生病、失眠现象。

三、青少年自杀自残的预防教育

老师可以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如下的教育,帮助学生预防和避免自杀自残。

(1)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兴趣,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不放弃对人

生的追求和探索。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的源头上拒绝自杀自残的念

头。

(3)教育学生有了自杀自残的危险念头,要及时调整心态和情绪,并寻找老师的帮助,把这些念头扼杀在摇篮里。

(4)教学学生远离宣传、指导、教唆自杀自残的书籍、报纸、网络等信息,也不

要和自杀自残的人来往。

(5)教学学生遇到挫折、困难和失败,不要丧失信心,不要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产生怀疑,要相信只要积极面对和改变,总会成功。

(6)鼓励学生坦然面对家庭变故,正面接受家庭变故的现实。

(7)鼓励学生多和心理健康,心态积极的同学交往,保持乐观心态。

(8)鼓励学生主动加强与家长、老师的沟通与交流,把疑惑主困难告诉家长和老

师,寻求帮助;如果有必要,去心理医疗机构诊治。

案例《事故简介》2006年11月12日夜,海南17岁的男孩小维(化名)在家中的卫生间自杀身亡。死因系上一氧化碳中毒时间过长,据了解,小维是在卫生间点燃大量的木炭才中毒的。小维的外公说,小维5年前开始经常失眠,带他去过很多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专家点评》近年来,青少年自杀自残的事件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大多是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所致。由于这些事故我们得出很多教训,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孩子脆弱的心灵主心理承受能力,还需要做很多。而广大青少年也要自觉加强自己的承受能力、骄娇二气不良心理和抵制能力锻炼,遇到问题要积极的面对,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而不是以死做结,以死逃避。

《安全提示》

(1)发觉学生可能患有心理疾病时,要敦促他们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不要任疾病

随意发展。

(2)心病还需心药医。找出令学生苦恼、烦躁、抑郁的原因,然后用正确有效的方

法帮助学生消除它。

(3)鼓励和教导学生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看待未来的生活,不因一时的挫折主

苦恼放弃生命。

(4)鼓励和支持学生经常与家人沟通,把心情表达给他们,这样他们也可以及时地

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措施。

第三节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导

中小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弱,如果再与父母、老师缺乏交流,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导致自杀自残等事件。因此,学校和老师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

一、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主心理两者是没有关系,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健康的人,如果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病,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可能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要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情操,开阔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心情持续不快乐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整,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健康。

二、健康心理的标准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告诉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引导学生据此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如果发现自己心理状态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应及时寻求帮助或求医治疗,一般说来,健康的心理应符合以下标准:

(1)具有充分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目标切合实际情况。

(4)内心想法不脱离实际环境。

(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1)从经验中借鉴和学习。

(2)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适度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4)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人的才能。

(5)在不违背社会规范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的基本要求。

三,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和针对性的引导

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常常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异常情绪或行为,老师可通过观察早期发现心理不正常的学生,并予以重点关注和针对性的引导,对情况比较严重的学生,老师应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并建议及时去就医治疗。

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常常有以下表现:

(1)忧郁。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学生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应当予以重视。

(2)狭隘。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人也不能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

(3)嫉妒。当别人对自己好时表现得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疑有敌意,更甚至竟用

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和嫉妒。

(4)惊恐。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

抖,重者失眠,梦中惊叫等。

(5)焦急。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坐立不安,甚至时学会

出现莫名地焦虑,让自己无端陷入不好的情绪中。

(6)残暴。因一点小事使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

戏弄别人乐,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关爱之心。

(7)敏感。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看作是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并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迅速变化。

四、自卑。缺乏信心,觉得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中。总

是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导致压抑感太强,四、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或举办主题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击和挫折的忍受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3)教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不自卑、不自负。

(4)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5)培养学生各种有益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上一篇:老师我想对您说的小学生作文400字下一篇:最热流行的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