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

2024-06-04

激发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通用6篇)

篇1:激发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

激发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

梅川镇小学董睿睿

作文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在平时的教学摸索中,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文学的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情,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没有必要写,也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

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是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会选。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们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它使“我”认识到那样做是错的;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它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旧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等级打分,激励学生。

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A、B、C三级。在第一次评改时,教师有意识控制A级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A级,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A级。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写作兴趣。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乍一看,大家可能认为这是笔误。甚至有经验的老教师会提出质疑:“我从教几十年,没有听说过‘师生同评’这句话。每次作文讲评,都是我一言堂,学生洗耳恭听。”其实这并非笔误,而正是我们所要强调的。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讲评时启发学生评价,教师当堂朗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学生兴趣激发了,都踊跃发言,教师再朗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评价有的与教师的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适当给予表扬、鼓励,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如:“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哪位医生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匹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还可以通过网络,把优秀习作发到有关网站,推荐发表,刊登。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找到了纰漏,就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阅读、多积累、多感悟、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篇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我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把汽车放一起,把火车放一起……生2: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把机器人放一起……生3:我们把梨子放一起,把苹果放一起……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了一个悬念:“徐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我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学生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教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1-8=3(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2-8=4(个)……《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学生:“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我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其他学生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我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学生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不可能肯定摸到6号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学生在玩中能够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教师而言,他们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

篇3: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写作文

【关键词】小学作文;激发兴趣;积累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在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

积极写作“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聚首,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诚然,学生是一个有意识、有自觉性的人,而不是任教师摆弄的胶泥或装填的料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征、知识水平、人格尊严,学生有其自主作用和独立倾向。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朋友关系。在平时,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再宣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评价与教师的有的同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适当给予表扬、鼓励。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那位医生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匹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功感。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找到了纰漏,就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赵亮,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第二小学校,小学一级教师。

篇4:创设乐写情境 体验写作乐趣

一、创设乐写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心理,注意从激发学生兴趣着眼,多方面、多渠道地诱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并让学生从中体味到写作的乐趣。

1.创设乐于写作的情境。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情发于衷。结合教学我有意识地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有话要写,有情要发。

2.提供自由倾吐的机会。每学期我都要为学生提供多次自由作文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地大胆地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所见、所闻、所感自己命题,构思内容。这样,学生把自己平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写出来,学生不再觉得作文无内容可写了。

3.积极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追求成功的意志和动力。我在作文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的作文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兴趣。肯定成功能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并能产生写作的动力。如:在习作园地里“发表”学生的习作,对每一篇题材新颖的佳作我都迅速地组织向报刊投稿。班上要是哪个学生的作文发表在报刊上,不但这个学生会受到莫大鼓舞,还会给其他同学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指导观察生活,帮助学生积累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就必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和材料。

1.加大课外阅读,帮助积累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的读书时间不少于2小时,班上办起了图书角,图书一部分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一部分是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每周换一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摘录本,把看到的好词句、小段及时摘录下来,注意模仿学习。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内化。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语言准确、形象、生动且感人。

2.指导观察生活,帮助学生积累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有目的、有计划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用生动、多样的方式诱导学生用心体味、观察生活,让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要求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我还定期举办“信息”交流会,自办小报比赛等活动。

三、多写多练,体验写作的乐趣

“多写多练”是获得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只有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才能“笔下生花”,写出上乘之作,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在写与练中体味到无穷的乐趣,渐入“乐此不疲”的佳境。但是,我在要求学生写与练的方面并不生硬和强加,而是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去写去练,使各种写作技巧在形式多样的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得到强化。

1.通过日记的形式,鼓励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把一天中自己印象、感受最深的事情记下来或把观察到的自然景物记下来。此外,结合自己当天阅读的内容写读后感。

2.抓住文本留白、挖掘课文中可供写作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仿写、续写等练习。

3.在班级黑板报和自办的手抄报中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针对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所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练笔机会。如小队之间的挑(应)战、擂台赛、参观、游览、智力竞赛、小记者采访、文娱表演、体育比赛活动等,再让学生把活动的过程写下来。

5.抓住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

四、改革批改方法,进行科学讲评

我发现老师批改作文很辛苦,结果学生一看了之。于是我将“批”和“改”分开来,由教师批,让学生改。这样,学生在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首先老师用具体、确切、简明扼要的语言批阅,指出作文的症结所在。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批示”认真修改。我在指导学生自改上花了很大功夫,首先让学生明白:写和改是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是应该掌握的语文能力。这样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改”的意义,这样就能克服心理上的依赖性,产生自改其文的动机。其次,我鼓励学生大胆改,让他们在改的过程中,体会到修改作文并非有多神秘,只要自己认真细致,照样能改出好文章来。我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觉得“改”乐无穷,我采取让学生之间互当“老师”来互相修改,并写上评语。还在班上成立了“作文医院”,学生轮流当“大夫”,给大家的作文“诊断治疗”,“医术”高明者给予表扬,并授予“专家医生”等称号。

篇5: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乐趣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曾激起过多少朵晶莹的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教师可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記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夭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等级打分,激励学生

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A、B、C、D四级。在第一次评分时,教师有意识地控制A级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A级,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写作兴趣。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乍一看,大家可能认为这是笔误。甚至有经验的老教师会提出质疑:“我从教几十年,没有听说过‘师生同评’这句话。每次作文讲评,都是我一言堂,学生洗耳恭听。”其实这并非笔误,而正是笔者所要强调的.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诚然,学生是一个有意识、有自觉性的人,而不是任教师摆弄的胶泥或装填的料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征、知识水平、人格尊严,学生有其自主作用和独立倾向。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的朋友关系.讲评时,教师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再宣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评语与教师的评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适当给予表扬、鼓励。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哪位‘医生’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批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功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优秀习作发到有关网站,推荐发表、刊登。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找到了纰漏,就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文章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篇6: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乐趣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民族,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文字华丽多彩,语言生动活泼,内容深邃,值得学生学习、借鉴。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优秀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建议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争取牢记在脑海里,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一些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我们则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而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没有内容写,也没有必要写。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这也导致常常在一节课过后,有的作文本上仍然只是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联想的潜能,使之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每日一忆,是很重要的。对“日忆”的要求是: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上映一遍,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用在什么作文中。为了让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我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我也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大受启发,纷纷聚首,争相发言。这样一来,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为写作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学生也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等级打分,激励学生

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A、B、C、D四级。在第一次评比时,教师有意识控制A级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A级,其余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做到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乍一看,大家可能认为这是笔误。甚至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会提出质疑:“我从教几十年,没有听说过‘师生同评’这句话。每次作文讲评,都是我一言堂,学生洗耳恭听。”其实这并非笔误,而正是笔者所要强调的。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提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观点。诚然,学生是一个有意识、有自觉性的人,而不是任教师摆弄的胶泥或装填的料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征、知识水平、人格尊严、自主作用和独立倾向。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的朋友关系。讲评时,教师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较好、为什么,启发学生评价。当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再宣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评价与教师出自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应适当给予表扬、鼓励,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哪位医生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学生们思维活跃,如一匹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教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面对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从而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优秀习作发到有关网站,推荐发表、刊登等。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找到了纰漏,就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喜欢写作的氛围。

上一篇:支付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下一篇:公开课教案《认识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