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24-06-18

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精选6篇)

篇1: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涟水县梁岔镇中心小学 朱晓红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说,最难写的也是作文。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更是推动学生不懈追求的一种内驱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生活,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兴趣 小学生 创设情景 观察 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要求,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作一个欢乐和文明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发展若能恰到好处地施加积极的正面影响,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作文教学也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学生怕写作文,多是因为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如果教师只是在作文课上布置题目,就让学生完成,我想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是东拼西凑,三言两语;要么是生搬硬套,瞎写一通;有的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这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种痛苦,对老师而言改作文亦然是一种痛苦,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

1、参与活动。针对小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我围绕作文教学精心设计作文指导和相关的作文活动。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不空洞。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我没有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是和他们一起玩画嘴巴、老鹰捉小鸡、两人三足跑等游戏。在热火朝天的游戏

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游戏的过程是怎样 的?谁说的、做的引起了你的注意?当你被蒙上眼睛,拿着粉笔去画时,当老鹰漫无目标地乱寻觅时,你心里是怎么想?又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用心去记忆,去体会。通过这样的指点,学生写作的兴趣盎然,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在作文中都有体现,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妙笔生花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曾经听了一位老师上的一节作文课。他上课的内容是:编童话故事。在课堂上,于老师和学生共同编演乌鸦被狐狸骗了之后发生的故事,师生打成一片,演得入情入景。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表演热情高涨,写作兴趣浓厚,学生编出的故事生动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想象。在作文教学中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想象是创新之母,但想象又必须依托于形象,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我在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离别情境后,让学生找自己的朋友,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分角色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进行说话练习。这一设计,学生训练面广,先让学生找好友练说,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也能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了,个个受益匪浅。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想象不仅仅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二、丰富素材,积淀兴趣。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材料积累,它不但是写作入门的重要前提,还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1、阅读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名句,它道出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阐明了“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根底”的道理。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因此,小学生只读语文课本还不够,教师必须引导 2

他们多读课外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的文章是相对少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如果不加强课外阅读,那我们依然是在充当井底之蛙。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课外信息的摄入量。我充分利用每周安排的课外阅读课,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从《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选》、《优秀作文》、《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周报》等书刊中,摘录下好的词、句,学到了写作思路、技巧等。多读、多看方能博采众长,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阅读积累中,我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段落收集记录下来后,还定期召开阅读汇报会,让他们说说自己近日来积累了哪些材料。

2、观察积累。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直观具体的事物、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引起注意,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情趣。这就为作文训练搭了梯子。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动脑、动情,把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体验。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特别是能体现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板书设计等,并随机作一些课堂小练笔。课外准备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随机摘录好词好句,遇到有较深刻印象的事用较简短的话记录下来。

3、强记积累。学习优秀范文是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在阅读欣赏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琅琅上口,达到熟练背诵,到写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小学生是记忆力发展最佳时期,且能在理解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教师应提倡、鼓励和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强记部分经过选择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终生享用。此外,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均需尽量多地强记熟读。

4、笔记积累。多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书上圈点批注,对喜欢的语句进行摘抄,对感兴趣的事和物进行记录,这样,在作文时才能心中有素材,下笔如有神了。

三、体验生活,增强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1、学做生活有心人。作文离不开生活:小学生还没有“做生活有心人”的习惯。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凡是真实的作文首先要肯定。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能流露出童趣,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包括真实的愿望、真实的想法、真实的理解等)的作文在评价中首先要予以肯定。因为再优美的文章,缺少真情浇注,也只是矫揉造作的面具,缺乏旺盛的生命力。作文是表达情感的载体,只要我们把情感倾注于笔端,自然会有淙淙溪水从心中流淌出来,就能摆脱“公共语言”的束缚,写出个性化的语言。

2、走进生活。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时,还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深了,才会乐于表达。可以说,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哪个不想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漂流一番,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漂流,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就会有写作的激情,文章也就会有真情实感。

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来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意。做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作起来是一定会感兴趣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如让学生捡一片树叶,摘一朵小花,捧一抔泥土等,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4

百花盛开时,我们可以带学生到小河边、田野上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美丽;秋天,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时,我们可带学生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与农民伯伯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也可抽出时间或建议家长领着学生到商场、市场、公园去逛一逛,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 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的现象,观察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提起习作兴趣,打开话匣子。记得我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为了让学生写得真切,亲自带学生到小河边玩,让学生看看荷花、听听鸟叫、玩玩泥巴、嬉戏一番,学生像快乐的小鸟,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回来后,让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具体,情真意切。如果没有学生亲身体验,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呢?

3、玩中学习。小学生天性爱玩。我们尽量把作文内容安排在“玩”中,在“玩”中感知,“玩”中积累,“玩”中形成作文思路。实物、活动、音响、绘画、观察等对学生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可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将活动搞得生动有趣,学生便会参与进去,留下记忆,作文材料也就积累丰富了。

四、注重练笔,巩固兴趣。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常常引导他们平时多练笔、勤动脑。

1、凭借教材,随文练笔。读为基础,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是随文练笔的特点。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丰富思想的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有能力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能以自己独特而丰富的阅读体验来不断构建、丰富甚至提升作品的内涵。进行“课堂小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我根据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带着他们跟随着诗人的文字畅游在祖国的山水间,徜徉在祖国的文化中!在学了课文第二小节后,设计这样的练习: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著名的风景?请你试着仿照第二节写一写!

学生根据课文的学习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于是有了这样的一些句子—— 我们爱你——

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花果山的神奇美丽,万里长城的绵延起伏,九寨沟的诗情画意,华山、泰山的高耸入云,秦兵马俑的气魄恢宏,„„

2、学习方法,展开写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在教完《金蝉脱壳》后,我这样问:蝉,对于我们应该并不陌生,但“金蝉脱壳”的情形就鲜为人知了。作者为什么能发现并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金蝉脱壳”的情景呢?通读全文学生不难发现是因为作者善于观察,喜欢探究。老师及时布置作业: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小动物,重点观察它的动作,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在这时提出写作要求,学生欣然接受,乐于动笔。

又如学了《变色龙》一文第二部分后,我引导学生现场观察一只鸽子,将动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写下来。学生按照由整体到部分、抓住特点,写下了一篇篇生动具体的片段,一只只活生生的小动物形象跃然纸上。

3、巧借课文空白补遗,激发写作灵感和欲望。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留有余地,这种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这样既充分利用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难度。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中,高尔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让孩子永远记住: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崇高的爱,他写信教育儿子,希望儿子能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儿子收到父亲的来信,很是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课文至此,情感升华,我于是因势利导:假如你是高尔 6

基的儿子,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又将说些什么呢?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开想象的创作空间,更好地让课文的空白得以补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多写日记。一般地说,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小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周至少练笔三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五、善于评价,保持兴趣。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它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水平,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作文的能力;又可使学生激发自己的作文兴趣,喜作文,擅作文。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1、及时鼓励。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从老师那儿了解到作文的结果,得到鼓励尝到成功的甜头,激发兴趣。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评价时以鼓励为主,要求用赏识性的激励语。不仅要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同时也要用真情对学生进行鼓励。心理学家盖茨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能力”。比如,对学生的习作评语要具体,有鼓励性、建议性,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如我对一位学生的游记习作评语:“你写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东西,如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大家一定可以更快更省力地分享你 7 的旅行快乐,你可否试试?”学生看了后知道了自己习作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乐于修改。

2、方式多样。我们在作文评价中,要运用多种方法给予学生激励,抓住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评析表扬,使每一次讲评都成为每一生追求成功的“加油站”。如经常进行作文评比,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进行竞赛,设名次和奖级,进步快的、有特色的,都分别给与奖励,最后把班上的佳作张贴在“作文专栏”,并加上作者简介和教师的评语。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与日俱增。

3、抓闪光点。讲评作文时,从小到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大到一篇优美的文章,老师应给予大力的肯定。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比如有一词用得很恰当,或者一个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也要加以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努力。我曾布置过一篇写人的文章,一位学生写的作文不够通顺,而且错别字也多,人物的特点也没有写出来,几乎属于不合格作文,但这篇作文在外貌描写方面较好,我就抓住这一闪光点,给了这位学生鼓励性的评语。这位学生看了评语之后,很激动,跑来对我说:“老师,从来没有人说我作文写的好,你是第一个。今后,我一定好好写作文,要和刘立写的一样好。”听了学生的话,我感触颇深。没成想,一句看似简单的评语,既给予了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成功体验,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4、学习佳作。学习学生优秀习作,激发其他同学写作积极性。学生最接近、最关心的是同龄人。因此同龄人的佳作对他们的影响不亚于课本范文。我常用红笔把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画出来注上批语并提到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见到教师充满爱心的评语感到很受鼓舞,写作兴趣就更浓,写起来就会更认真、更努力。

六、结语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作文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作文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可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 8 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探究与研究》王长礼 主编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01

2.学知报《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养其认识能力》王启华主编。2007 04

致谢:此次论文写作,非常感谢西南大学毛志萍老师的精心指导,感谢所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王长礼、王启华两位老师,同时感谢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帮助的涟水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及我的同事,谢谢你们的全力帮助!

篇2: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有的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叫苦不迭。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文体竞赛、游戏等,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金秋十月,学校组织了一次去农场采摘活动。到了果园,满眼都是红的绿的苹果、枣子,这可是他们头一次见到啊!学生兴奋得不得了,飞也般得冲进林子。他们几人一组,想尽一切办法地抢摘着,提着沉甸甸的“战利品”,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来后,他们以《快乐的采摘》为题记录下了这次活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兴奋、快乐的感受,这篇作文当然写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动。

当然,还可以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打龙头。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二、写“下水文”,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和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这话是极有见地的经验之谈。老师如果坚持“下水”练笔,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经常写“下水”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在部分学生写孩子的习作草稿中,几乎个个都是一样的描述。其实,人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的长相绝对不会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想当然地写。针对这一具体共性的问题,我首先从学生的习作中抄录几个片段让大家“认领”,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重要性。接着我朗读“下水”文,让学生猜猜老师写的是谁,并说出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我写的学生是这样的:“个子很高,身体消瘦。他留着短短的平头,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不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成了一条缝儿。鼓鼻梁,尖下颏儿。也许是身上没有力气吧,他总是弓着背,下巴搭在课桌上,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的校服,可想而知定是个淘气包。”我读了之后,学生们马上猜出我写的是谁。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练习说话——说特点猜人物。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写作欲望

实践证明:靠大谈写作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事物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叶圣陶先生亦云:“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

四、展示写作成果,激发写作动力

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于前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我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我利用黑板报不大的一块地方,开辟出一片“作文小

天地”,让学生中一些优秀习作都有机会在园地中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同时又做到定期更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有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做到人人有机会。每一期作文展示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班级小作家”。被选上的学生喜形于色,深受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满意的作品集结成册,这样既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篇3:试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激活想象思维, 培养写作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 兴趣是学习所学材料的最佳动机, 写作也不例外。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机会, 激发他们的潜力, 培养写作兴趣。如教学《狼和小羊》时, 我发现学生对故事情节极其感兴趣, 而文章的结尾也很耐人寻味。于是, 我请学生以作家的身份编写故事的结局, 并以“老狼扑向了小羊, 结果会怎样呢”这一问题引领学生大胆想象。有的学生写道:“狼一看小羊打算争辩, 一气之下就扑过去把小样吃掉了。”有的学生觉得小羊很聪明, 便写道:“小羊看狼真的想要吃了自己, 就用尽全力, 快速地跳过小河跑走了, 老狼不但没扑到小羊, 反而掉进河里被河水淹死了。”还有的学生把小羊写得很勇敢, 让它和老狼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之后羊爸爸也跑来和小羊一起攻击老狼, 老狼被打败了。结果表明, 在自由想象的空间里, 学生的潜力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二、提倡随笔,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是一项比较费时的工作, 然而学生的课余时间并不多, 这就给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为了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 我要求学生平时多写片段和日记, 鼓励他们将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起初, 学生不知该如何写, 每次都只写两三句,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笔头熟了, 素材也渐渐丰富了, 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写作难度。

三、关注时事, 拓宽视野

对于议论文的写作, 学生总会感觉没有素材, 无话可写。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我要求学生坚持关注新闻。除了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以外, 我还要求学生多读报刊, 拓宽视野。为此, 班内征订了《牛城晚报》《中国青年报》, 学生个人订的《河北日报》《写作周刊》《青少年智力报》《作文报》《邢台日报》等也都会带到学校轮流阅读。这样一来, 学生积累了很多的写作素材, 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增强了写作欲望。

四、放开手脚, 还学生自由

“教”是为了“不教”, 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明明积累了很丰富的素材, 并且还充满了生活和童年气息, 但他们对这些素材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脑海里的印象很零散, 没有轻重、大小之分, 于是写起文章来常常想到哪儿就写哪儿, 没有先后顺序, 没有详略之分。作为教师,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思维, 要让他们想清楚为什么写, 做到意思明确;想清楚怎么写, 做到思路顺达、语言规范、条理性强。因为思维和观察是密不可分的, 观察是思维的前提条件, 要让学生打开思路, 展开联想, 必须要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再组织, 在布局谋篇的同时, 也要把握好重点材料的安排, 精心设计, 合理构思。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形成自已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说话, 看似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 而要想说好却有很多的学问。听话是说话的前提, 说话是写话的中心环节。听说能力是人的文化素质在语言中的一种无形显现, 如果是为了发布信息, 那么说话中的听便是接收信息, 只有接收了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 脑中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从而更好地进行表达。鉴于此, 教师可把一些名人名言和警句教给学生, 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 再通过理解感悟, 指导他们进行口头作文, 这样便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善于激励, 赏识成功

教师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评判作文时一定要重视情感的投入, 用热情的语言去评价指导。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写下了《感悟》一文, 但是文章的结构不够合理。对此, 我给了他这样的评语:“你的文章语言生动优美, 若结构能再紧凑一点就更完美了。”从此, 他很重视文章的结构, 写出的文章十分严谨。总之, 作文评语必须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为出发点, 采用激励性较强的语言去评论。只有这样学生, 才能在作文中张扬个性。

六、结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程, 它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文学素养, 合理引导并善于赏识激励学生。如此, 学生才能从“爱”作文转变为“会”作文。

摘要:兴趣是推动一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不竭动力。然而,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厌恶甚至恐惧。面对这种情形,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良好的练笔习惯, 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入手, 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探究。

篇4: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乐于去做 文笔精华 妙词佳句 启迪心智 寓意深刻 催人奋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159-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总是乐于去做,并且做得十分出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无学习兴趣,是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习的前提。因此,有无写作的兴趣是能否写出好作文来的关键所在。如何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做了一下探索,愿与各位同仁请教!

1 鉴赏 文采飞扬的领航灯

中学生多数活泼好动,乐于探求新知,淳朴自然,他们追求完美、欣赏美,更愿意学习美。而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学大师数不胜数。他们笔下的文章更是妙不可言,流芳百世。早在西周时期《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再有楚辞《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来有秦代诗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唐代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不与秦塞通人烟”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大笔一挥,将览物之情,怀古之思和身世之感柔和在一起,气势磅礴,成为千古绝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还有近代富有斗争精神的的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更有现代文学精品,如冰心的《寄小读者》、鲁迅的《秋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矛盾的《白杨礼赞》等等,笔者经常抽出时间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录音、讲解、欣赏。这些文笔精华,妙词佳句,如涓涓溪流,滋润着孩子们娇嫩而干渴的心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江河之领航灯,如夜幕之领路人,引导着孩子们走向光明,走向希望、走向文学之高雅殿堂。

教材是最佳范例,对名篇锦文,应多想好方法引导着学生读。兴趣盎然的读,卓有成效的读,读通、读懂、读好、读精。在反复的朗读中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在熟读成诵的情境下,学生写作的兴趣水到渠成,自然激发。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文辞优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无论是不必说碧绿的……光滑的……紫红的……也不必说……还是还有趣味无穷的捕鸟等,总之,我国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笔下的小院子充满了快乐!生机盎然,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2 笔记 博览群书厚薄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感读物产生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读得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说出来,也就慢慢的摸到了文章的妙处,自己提笔写作时就会文思泉涌了,左右逢源,写作兴趣大增。为此,我要求全班学生每天必须保证读一个小时的课外书,节假日可以增到二到三小时,并且要求不动笔墨不看书。一边读,一边勾画积累妙词佳句,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启迪心智、寓意深刻、催人奋进等妙语!同时批上自己读此句子或段落的感悟、体会。开始不要求学生读得太快、读得太多,而要求学生尽量读懂文章的意思、内涵,如果有读不懂的地方,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也可以向父母、长辈等讨教。在每天阅读的课外书中,选择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格式是:(1)题目;(2)读书时间;(3)摘抄妙词佳句;(4)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中心主题;(5)读后感受,在批阅学生读书笔记的时候经常给他们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如:“你摘抄的这些句子,老师也非常的喜欢!”“你摘抄的妙词佳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恰当的运用到作文当中去”等,学生看了这些批语,心里很高兴,写读书笔记的兴趣会大大的提高,有的时候,笔者还推荐学生上台念读自己的文章,自己写出的读书笔记、读后感,总能博得全体学生的掌声。如此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每天必读,每写必精,持之以恒,学生的阅读量大增,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大增,写作的兴趣也随之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3 观察 美丽家园金色梦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欣赏田野、感受绿树葱葱、体验绿树成荫,放眼远望……促使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家园,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家园。请看学生自己的用“心”写出的句子:炽热的心,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奔放,是夸父追日的执著,是雷锋乐于助人的热情。心中炽热的火,心灵沸腾泉,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满自信的微笑,满怀热情的工作,用明火点亮生命的每一刻,用泉水温暖你我每一颗心。与人合作,帮助别人,学习他人,获得他人的帮助和赏识,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从此变大了。生活不再单调,不再平凡,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美丽的家园在哪?美丽的心在哪?就在学生的眼睛里。写作的兴趣在哪里?就在学生的心灵之窗里,就在学生的五彩斑斓的梦里。

4 生活 绚丽多姿的五彩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课堂以及课余生活。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几乎每周都举行一次班队活动。班队活动均由班干部轮流担任主持人;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都由该主持人决定,并提前一周告诉学生,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搜集资料,准备内容,自由组合准备节目等。因此,班队活动课就成了同学们每周渴望的精神大餐,全员参与,群情激昂,台上台下欢声雷动,有了这样精彩纷呈的活动,学生自然愿意把这难忘的的时刻记录下来。一篇篇声情并茂、趣味盎然的佳作跃然纸上。

除了安排丰富的课堂活动,还时时提醒学生热爱生活,充实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的方法”。

5 赞赏 信心倍增加油站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除了以上方法外,笔者还抽出大量时间批阅学生的作文、每天的读书笔记、每周的周记、每次的课堂小作文等,笔者都要进行精批细改,然后挑选出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在全班读,并让学生评说该篇文章的优缺点,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然后让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指正进行修改,学校每年举行的作文比赛,更是学生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们看到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信心倍增,写作的劲头更足了、兴趣更浓了。

篇5: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要教好学生作文,并非易事特别是初一新生,但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我认为,“培养阅读兴趣——积累作文素材——借助范文习作”这一流程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1、要写好的作文,离不开广阔的思路,而多读正是拓展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之源泉。多读了,准备作文的“米仓”丰富了,选择的空间也就开阔了,写出来的文章就更新颖了。

2、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为作文准备素材。只是靠不断地积累,但人的记忆力有限,读过的书,时间一长,印象就淡薄了,甚至遗忘的一干二净了。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专门设一本读书笔记,边读边摘抄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并进行分类。通过不断积累,学生就拥有一个小型的知识材料库。读的越多,写的越勤,积累的材料品种就越多,作文的素材就越充足,从而解决了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问题。

3、借助范文,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写,多读可以让学生积累素材,或者产生类比联想,感到有东西可写。常言道见多识广,只有多读才能识广,才能手到拈来。例如,我们在教《第一次真好》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许多个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篇6: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不想去做?哪个又不愿意去做?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

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里从五个方面谈谈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肯定诱导法

肯定诱导法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激励评价的.诱导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

事实上,学生都有写作的能力。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怎样去完成语文考卷?又怎么能考取学校,进入初中或高中读书呢?所以,教师新接触一个班级,就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写作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首先,教师

上一篇: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依据诉讼金额确定第一审民事案件级别管辖的规定下一篇: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