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德育教学随笔

2024-06-21

和谐德育教学随笔(共8篇)

篇1:和谐德育教学随笔

德育教学优秀随笔

师生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

一、用师爱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我教学中努力的方向。所谓良师是有高尚的人品,有深厚专业功底,懂得教学方法的老师,是在课堂上与学生正式交往的角色。而益友是在学生眼中能进行交心,能倾听心声的朋友,是课堂下与学生非正式交往的角色。益友是良师的一个角色变幻,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还记得在大课间活动中,我曾和学生们一起丢沙包,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每个学生,我了解了英语成绩平平的陈月,动作协调能力出众的好,每每她接到沙包,我都会会心的`赞她为能人。这些她也感到于心,所以英语课上表现一天比一天进步,后来每次都能取得优秀成绩。在心理上,我们必须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和”身份”架子,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这样达到师生心理认同。学生才能肯定你,接受你。

二 用宽容善待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有的生性自卑。课后应多一点询问,表达老师对他的关心;课堂中,多让他回答几次容易的题目,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使其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课后作业多一点面批,批语用一些语重心长循循善诱的评语,使他被人尊重和自我尊重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这一点,在四班的毕同庆身上我体现的比较明显,他父母离异,自己很是自卑,我见此情景,多次和他私下谈心,帮他找自己的优点,而且我还肯定他具有能学好英语的潜质,谈心过后他信心满满,不管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课上思维都跟得紧紧的,在他努力过的书面表达下面,我会写:很不错,加油!拿到卷子,腼腆的他,总会露出开心的笑脸。总之对于学生的缺点,应该坦然面对,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问题或犯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应真诚与他们平等交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疏导,同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把情感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我很喜欢学生,在深入了解他们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爱看老师微笑的面容,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与鼓励。于是,我不用厌恶的神情,不用命令的语气,不说尖酸刻薄的话伤害学生,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多肯定,多表扬,让学生受到重视,充满自信,热爱学习。就这样,我渐渐地同学生们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关系和浓厚的感情。大多数事实证明,学生对老师的喜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出了错,老师生气地说:“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真笨!”学生也许会因此伤心难过,甚至激起逆反心理,开始讨厌这位老师和他所教的学科。如果老师亲切地说:“没关系,再想想!”这样说也许会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使其从容地再思考。而且对于课上思想开小差的同学,我总会幽默的说:“大家都向某某学习,看他听讲多努力啊!”我真诚的反语,引来他羞愧的表情和聚精会神的听讲。

此外作为教师,保持乐观开朗,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接近你。我想,对于善于做学生朋友的老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当然,朋友关系并非意味着对流。一分严格之水,再加上九分情感之蜜,师生关系如此,还有什么比此更值得惬意的呢?

篇2:和谐德育教学随笔

学校实行德育导师制后,我成为了二(6)班王__X和__X的“德育导师”。 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

经过近一学年的深入了解和探索分析,我采取了相应的辅导措施,结对的学生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是六一节,我们一起参加了“大手牵小手,德育导师圆梦行动”主题活动,我和两位学生加入了“爱心转转转”游戏,通过一条条小小的丝带,传递着我们对孩子们的期望,传递着我们对孩子们的爱。我们在玩的过程中,我放下了架子,真正成为了孩子的朋友。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体会到只有师生一起努力,才可能获得成功。在说心里话的活动中,我提出了对他们的希望,他们也欣然接受,也有信心取得进步。最后,校长抽到了王富顺的心愿卡,我也准备了礼物送给他,希望能实现孩子的小小愿望,也希望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节日。

通过这一对一的教育,我发现其实很多后进生内心都是非常想学好的,只是没有办法通过自已的力量去改正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老师越是批评,他们就越觉得自已做不到。作为老师,要有耐心与责任心,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结合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3:和谐德育教学随笔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深刻认识到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迫切性, 因为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建设和谐新世界”都需要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尤其是作为人类灵魂塑造者——人民教师的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教育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是时代的呼唤, 是社会进步的强烈要求和具体体现。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 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 与智育、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 理应担当重要角色,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也明确了这一点。因此, 如何渗透德育意识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 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 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善于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择善而从, 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 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 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发挥。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体现一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它不仅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政治标准, 也是道德规范, 它可以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 克服自卑感,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的第一要求。例如, 我在讲授“中国疆域”一节时, 重点介绍我国陆地面积广大———960万平方公里, 居世界第三大国, 我们祖国位于亚洲东方, 处于北温带, 气候温和。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俱全, 有绵长的海岸线和许许多多的大小海岛, 有不少名山大川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 有品种齐全的农副产品, 有一望无际的林海, 有四通发达的交通网络……在教学中, 生动形象地将这些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更觉得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可亲可爱, 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幸福和自豪。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讲授“中国行政区划时”重点强调香港、澳门和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二、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的学生面临的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兴起, 对地理德育会带来很大的干扰与消极影响。如:无视国家有关法令, 私自开矿、淘金、伐木、大肆毁坏自然资源与国家财富;为谋私利获回扣, 舍近求远“吃”价高质次的原料;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公路、水路上任意设卡, 罚款, 非法谋利;搞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 阻止正常的商品流通;为追求经济效益, 全然不顾环境效益, 造成水质、大气等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等生态破坏。种种问题告诉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呼唤现代人要有现代地理意识, 呼唤人们弘扬与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高尚的道德观, 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如果都能具备这些观念, 那么他们将来就能成为健全的社会公民, 为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修复、加强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师应注意挖掘教育点, 抓住时机, 画龙点睛, 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

四、国情教育

在国情教育中, 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 最不可忽视的是两分法的原则。在地理教学中, 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 就要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同时, 又要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国情劣势。

五、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们许多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我在讲《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时就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服饰, 如汉族的端午节、元宵节、赛龙舟,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 并讲述它们的起源和意义, 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使他们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保持民族文化的特性。这样, 我们才能弘扬中华文化, 实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美好愿望。

篇4:论小学教学中的和谐德育

【关键词】和谐德育  课程标准  教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7-01

1.对小学和谐德育的基本认识

在西方文化中,最早提到和谐的是毕达哥拉斯。他强调对立面的和谐,断言“一切都是和谐的”,“美德乃是一种和谐”。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主导,只有各个公民具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友爱、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建设具有与之对应特征的和谐社会。建构和谐德育,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如今,小学教学对品德教育重视多了,但跟语文、数学、英语课相比,去之甚远。如何提高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是每一名小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学生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取真实内心体验,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符合社会道德的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要求教师必须走近儿童、了解儿童。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走近儿童的世界,真正了解儿童呢?

2.让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中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尽管和谐德育的教材编写力求贴近儿童生活,但课程、教材文本与儿童实际不可能是完全同步的。在确定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思路时,必须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发现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通过观察和调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教程中开展相应的活动,能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得更近。

在学校门口,我们总是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妈妈在一旁不停地劝说孩子多吃点,可是孩子却皱着眉头,摇着手不肯吃;更有甚者,家长捧着早餐,大庭广众之下喂着孩子,一不小心还被孩子甩了,楞在那里直叹气。于是我们在准备《品德与生活》课程时可以增加了一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不吃早餐好不好,让学生谈出不吃早餐肚子痛、上课会很饿、人没劲等直观的感受,然后再由老师补充讲述了不吃早餐的危害。同时在课后做好跟进,与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以切实解决不吃早餐的学生的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动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成。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小学德育课程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组团合作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教师安排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游戏活动,可以满足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同时对他们所学的语言材料加以巩固,对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即在研究寓德于教的探讨中,一定要把对学生性格和意志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中。

由此看来,教学不是简单地从课程标准、教材到课堂,而是建立在对儿童实际生活的了解基础上,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现象生成主题,通过教学引导儿童向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如此形成的教学主题是覆盖儿童真实生活体验的客观丰满的教学主题,对儿童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尊重儿童,因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和谐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它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的整合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儿童的认知和生活经验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教育必须做到尊重儿童,只有当儿童以真实的自我面对他应该面对与解决的自我问题和社会问题时,才能使浮在外表的教育内化为儿童的行为与观念。

参考文献:

[1]秦昌军,郭敏.探究信息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09期

[2]仲小燕.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8)

[3]覃雪珊.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6期

[4]王艳秀.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1(05)

[5]涂顺琴.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Z1)

[6]扈秀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

篇5:和谐德育教学随笔

摘要:德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品德,而品德包含若干心理要素,因而首先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才会效果明显。本文分析了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学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发展

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精神风貌、意志气节和社会责任心等素质的基础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基本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并使之确立远大的理想,为学生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德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是铸造灵魂的根本。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学生成长的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腐败现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以及文化娱乐及媒体内容的良莠不齐等,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目前,学校德育中只重视政治思想的高层次的引导,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德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德育的健康发展。

德育政治泛化。一些教材和学校的教育活动唱高调,空谈政治理论,给人以政治泛化的感觉。教师无法用所教的理论解释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教学内容不能令人信服;学生学习政治课只为通过考试,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乃至政治理论的真正价值。

1.2德育脱离现实。德育内容严重地脱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无法解决和解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从理论到理论,不涉及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与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因此难以打动人,甚至给人以不触实际和迂腐的感觉,不能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1.3德育方式单一。德育在总体上是以记背德育政治的概念和知识为主要特征,违背了德育应包括意识、行为和情感等方面主要内容的规律,极大地限制了德育工作的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

2.1心理健康教育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为目标。人格是一个人品德的心理基础,人格的外显行为显示了其品德境界的高低。心理键康是进行德育的基础,要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必须从塑造健康人格的心理教育抓起。

2.2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提高人的自信心,增强抗挫折的能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以自己的方式去适应,遇到任何因难,心理都会自发调节,以适当的行为克服困难。

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奠定了心理基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先有良好的心理基础,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成功地与他人交往。如果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就失去了接受德育的最基本条件。

2.4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德育取得良好效果,德育的效果取决于道德的内化程度,而道德内化的程度需要由心理健康教育来承担。学生思想领域的许多问题,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往往更能打动人心,因而效果会更好。

2.5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支持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无论是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还是挫折教育,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和完善了德育所需要的目标和内容,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德育的不足。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应该花大力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阳光自信的心态,情绪积极向上。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3.2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

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既要注重心理知识的普及,又要讲究实际的可操作性,增加实际演练环节的比重,如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的实际演练活动,开发他们的心智潜能,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举办心理知识专题讲座,应做到对象明确,针对性强,易为学生所接受和喜欢,因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便于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3.3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学本身都包含有心理教育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各科特点,可以适当的加入心理教育的内容,可以使授课内容更加深入,内涵丰富。例如,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可以在体育课中加入挫折教育的内容,比如长跑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抗挫折能力。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意加入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但可以扩展心理教育的范围,也有利于各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把知识和技能升华为学生的思想观点和人生价值,可以使他们终生受益。

3.4合理发泄或转移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发泄,就可能引起不良的后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求合理的发泄途径,鼓励他们尽情倾诉,把心中的问题都讲出来,并

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者引导他们将情绪转移,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取代消极情绪;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建议他们多听悠扬舒缓的音乐,用优美轻柔的音乐抚慰受伤的心灵,调节情绪。让他们在娱乐之中使心理压力得以排遣,心灵得到熏陶,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形成积极的思想价值观,使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德育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学校德育中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的有效实施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魏书敏,刘君雯;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意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韩媛媛,陈家麟;浅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3]石变梅;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综述[J];教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4]赖晓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篇6:落实和谐德育 创办特色德育

——淄博市临淄区高阳中学和谐德育成果申报材料

我校一直致力于和谐德育的研究,工作上力求扎实,方法上讲求多样,形式上追求新颖,效果上务求显著。遵循少年儿童发展规律,将“知、情、意、行”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实际,整体构建我校的行知德育体系,真正达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

一、行知德育体系的由来

一个人的品德是由思想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构成,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一般说,知是情的基础,情又影响知的提高,行是知、情、意的外部表现,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目的。因此,我们实施德育要知行统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我校把整体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把初

一、初

二、初

三、初四四个年级的德育工作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六横四纵的大德育体系即行知德育体系。

二、行知德育体系的基本模式 德育目标:坚持“一个中心”:即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中心,将这一中心贯穿学生的整个初中生活。“四个主题”:

初一教育主题:迈好中学第一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初二教育主题:迈好青春第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三教育主题:迈好成功第一步、形成明确的奋斗目标 初四教育主题:迈好人生第一步、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八个重点”:

初一以集体教育、入学教育为重点

初二以社会责任教育、青春期教育为重点 初三以法制教育、亲情教育为重点 初四以理想教育、职业教育为重点 “四个落实途径”

德育队伍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德育网络落实:德育处、团组织、少先队、班主任队伍和全体政治课教师 德育制度落实:完善各种制度,强调落实 德育活动落实:学校活动和级部活动相结合 一个改变: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对学生的单一分数评价改为多元化千分制评价。

三、强师德重师能,人人都是德育管理者

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师德意识,促进自身素质的根本性提高。

(1)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淄博市中小学教师“十条禁令”》,制定《高阳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十不准”》,端正思想认识,提高育人水平。

(2)学校采取教师值班制,全校教师分成若干组,由行政领导带班,全天候负责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晚上驻守在学生公寓,并加强夜间巡逻,确保校园安定,学生安全,增强每位教职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每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形成过程育人的良好局面。

(3)建立了一整套教师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学校制定了出勤、考评、休假、课堂教学等各种考核评价方案,把师德建设与考核、评优、职称挂钩,对违反者实行一票否决。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侧重实现“三个转型”,即在管理思想上,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教学思想上,由“教书型”向“育人型”转变,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动态管理。

(5)对全体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即“四做”:在道德上高风亮节做标兵;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做园丁;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做典范;在作风上严谨朴实做楷模。

四、落实学科德育渗透,做到做到育人细无声

1、创建德育教育课模式:课堂教学作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我校致力于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对所有学科教师作出明确的德育渗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为学生思想观点的确立和品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它采用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细水长流”、点滴浸润的方式,也为学生的接受、领悟和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校编写了各学科德育渗透读本。读本的编写既统一制式,又充分尊重各学科特点。在编写德育教材时,明确要求必须有课题、德育渗透点、德育目标、德育渗透活动设计以及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依据编写的德育渗透读本在备课过程中把德育渗透内容写入教案,写入制作的课件中。即使刚分配的新教师都能依据德育渗透读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学科德育渗透是学校实施全员育人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一个重要体现。强学科德育渗透对于对提高德育实效,改革德育工作均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学校进行德育及管理的重要一环。

五、创建德育活动课模式

建立以主题班会、团委会、学生会为基本形式的全新德育活动课模式,活动课紧扣思想教育为目的,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实时的思想行为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为落实学生养成教育,让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行知德育体系的要求,各年级编写了德育读本。德育读本的编写要求为:德育主题、导入框、活动目的、活动程序、相关链接、我的收获及反思等。

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生活只有经历了才有收获和体验。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在其社会化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实践和体验。只有让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她们才会去创造生活。我校编写了《花开的声音》学生成长手册,学生用手册每天记录下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并学会反思自己,学校的要求、老师的期望我做到了没有?同时去规划明天的学习、生活。改变政治课的评价方式,促进行知的统一。把政治课单一的分数考核变为统合性评价。每节政治课后我们都设计了《星级评价表》,这节课知识学会了,那他做到了吗?我们从《星级评价表》中都能体现出来。

七、创新学生评估模式

创新学生评估模式:改革原先学生评优侧重于学习成绩的做法,而侧重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及文明行为的优劣,无论是学年末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的评选,还是每年的“十佳学生”“道德标兵”的评定,概不例外。我校实行德育千分制考核办法,其中文化学习评价(总分350分)、星级阅读评价(50分)、道德素养评价(450分)、校本课程学习(50分)、《花开的声音》手册使用(20)分、)竞赛获奖、团队活动(50分)、好人好事(20分)、学校各类各级职务(10分)。

八、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校七十多名教师全员参与,通过“一对一”、“一帮一”的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成长、发展轨道。

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因此,每位导师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1)对受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学校、爱生活,爱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好学生。

(2)教育受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受导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班主任对受导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支持。

(6)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并对受导学生的操行品德及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7)每位导师应为学生作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如活动记录、谈心记录、家访记录等,及时积累并撰写德育导师案例。

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后,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了切实的改观。

九、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一年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着力进行书香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我们共同植绿化树100多棵、美化树20多棵,在园亭里,我们制作了高标准的文化走廊,以名人传记为主,以此熏陶学生以名人为榜样,发奋读书,将来有所作为;在南北路两边,我们制作了书海长廊,以名著为主,借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走廊、厕所、院墙、花池旁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都设置了德育小标语。除此以外,我们还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开展校园文化建设。(1)坚持校园文化与环境相结合:在各班设立图书角、卫生角。(2)坚持校园文化与教改相结合:在班级及各室的主要位置粘贴课改内容与师生课改作品,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3)坚持校园文化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书香走廊里张贴的全是学生的作品,有作文展评,有学生改编的课本剧,有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等,内容非常丰富。(4)坚持校园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如在各班对应的墙壁上粘贴学生自己制作的手抄报,学校设置的墙报与板报能根据当前形势及时更换内容。每个学生都有一本《书海拾贝》,记录着学生平时的背诗和读书情况,每月都要根据星级阅读评价标准,进行《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明星》等评选活动。

十、依托家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我校在致力于学校教育之外,非常重视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由家长学校全面负责,每年对初一新生的家长进行造册登记,使其成为家长学校的在籍学员,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家庭教育的困惑,并开设有针对性的家庭课程,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聘请淄博市教科所的专家来校作“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建立班主任定期家访制。利用节假日或班会课开展一些亲子活动游戏,评选“好妈妈”活动;组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征文比赛拉近家长与子女的距离,融洽了家庭关系;寒暑假开展各种形式的孝亲教育,以“践行荣辱观、做道德模范”为主题的“六个一”活动:“我给父母一个承诺”(承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当个好学生、在外是个好少年)、“我和父母算一笔亲情帐”、“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我为父母洗一次脚”、“承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及“给爷爷奶奶拜年”,加强学生家庭美德的教育和尊老敬老美好情操的培养。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

聘请校外辅导员,校外辅导员都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老同志,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追求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同德,齐抓共管,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强大合力。

十一、抓住工作重心,丰富教育形式 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德育工作,做到形式多样,方法具体,把入学教育、班会教育、升旗仪式教育、主题活动、诚信教育、爱心资助和心理咨询作为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

1、每学期开学初用两到三天时间组织各班开展入学教育。入学教育主要学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学生讨论订立班规班约,选举产生班干部,制订班级及个人新学期的新打算和奋斗目标等,为整个学期学生的学习、生活打好铺垫,为学生更好地遵守校纪作思想储备。

2、每周五下午第四节的班会课是以班为单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实的舞台,开展以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3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师生们高唱国歌,向国旗行礼,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神圣,在国旗下抒发积极进取的心声。

4、开展“我为学校献一计”,“我为班级争光彩”等主题活动,使学生看到个人在学校、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激发主人翁意识;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和“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活动,提高道德修养。

5、大力倡导诚信教育,建立和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制度,积极推进诚信交往、诚信作业、诚信考试等活动,如在初

一、初二年级试行无人监考等。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诺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

6、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爱心助学基金会已经资助了32位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08年5月在全校募捐了5664元,全部寄往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今年初,云南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干旱,饮水困难,我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向灾区捐赠每人一瓶水。献爱心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同学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愫。

7、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开放“心理松弛室”,学校由校党总支、校团委负责,安排咨询教师从周一到周五全天侯值班,时时接待学生的咨询,每学年接待学生来访1200多人次;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在四楼设立“心灵之声”咨询信箱,每学期进行一次大面积的心理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教育。

十二、加强班主任能力培训,重视德育科研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落实者,他们工作在德育工作的第一线,为此,我校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严格执行《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和《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和交流。学校十分重视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积极做好家访工作,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认真填写学生的操行评语。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是全校班会课时间,班主任利用这个时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进行集中教育,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逐步形成。

利用班主任例会和寒暑假时间,请学校优秀班主任作班会课示范或班级管理经验报告;观看校外名师班级管理成功经验体会报告的录像;组织班主任走出校门听教育专家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报告会。学期结束时,改革原先写班级工作总结的办法,规定每位班主任撰写一个班主任工作案例。

篇7:和谐德育教学随笔

近年来,我们毓华中学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以《德育纲要》为准绳,紧紧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结合山区农村学校实际,坚持“师德引领,家校联手,基地培育,专项教育”四大举措,创造性地开展《挖掘校本德育教材,打造和谐魅力校园》德育探讨研究,在关爱留守生这个大群体上,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走出了一条山区学校的特色德育工作之路。

一、以德育为根本--开辟师德建设新天地

“德是为师之魂,是育人之本!”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就把全校教职工组织起来,集中学习《师德规范》,收看师德英模事迹报告光盘,对照《师风师德自查表》认真进行师风师德工作自查自纠。这是学校每学期开学前抓师风师德工作建设的第一课,已成惯例。

“高品格的教师铸就高品质的人才。”对此,校长彭新文深有体会。他常常谆谆地告诫全体教师:“你要求学生做到的,你必须先做到。”为了全面抓好师风师德工作,他督促学校制定了专门的《师风师德工作制度》,成立了师德工作督导小组,自任组长,专门督导学校的师风师德建设工作。设置意见箱,向全校师生公布手机号码,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及学校教职工的从教行为置于全校师生的监督中。在他的倡导与督促下,学校师德工作逐步形成了学科小组自查自纠,全校教职工集中整改的学习培训制;建立了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专户档案,将每位教师每月一集中学习的情况,学习师风师德专著的万字心得笔记,师德感悟和师德论文等个人师德相关材料编号存档。

每学期,各学科组先进行师风师德工作自查自评,然后学校考查小组依据师风师德专户档案,结合《学生评议教师师风师德表》等相关材料进行全面考核评议,最终决定教师师德等次,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制定整改计划,从而扎实有效地推进师风师德工作建设。

由于学校把师风师德工作抓在平时,抓在实处,做到了制度规范,学习提高,整改促进,学校师风师德工作不断上台阶,连年来受到县局嘉奖。学校先后有邓少金等多人被县局评为师德标兵。

二、以德育立校训--创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才是合格品!”在每次政教工作会上,副校长吴秋仿总是谆谆地告诫全体教职工,“我们的任务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身为主管学校政教工作吴校长,工作千头万绪,但他始终不忘学生的德育工作,他经常深入到蹲点班级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意见;深入教师群体中,记录他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曾一度有的师生对他做法难以理解:学校教学质量是大事,老抓哪些个思想道德教育做啥?对此,他多次在全校性大会上强调:德是立校基,育人先育魂!无德还谈什么教育?成才先成人!

学校一二把手带头示范,紧抓德育工作,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德育纲要》为准绳,制订了一系列德育制度,不断构建与完善“学校-政教处-班主任”,“班主任-教师-班委会”,“校团委-班主任-班委会”的校内三线教育格局;不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网络;不断深化“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教育网。不断创新学生德育教育模式,以思品教学课为主,与学习日常行为规范、班团队活动结合,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健全,全面加强德育活动,以活动铸生魂。

学校广泛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规范学生行为。全面开展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德育主题月活动,思想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文体特长兴趣活动,星级文明寝室创建活动……每学期初的九月和二月份,我们适时地开展了学生行为规范主题教育,通过召开主题广播会,下发活动方案和宣传材料,组织学生学习,主办宣传栏,组织清理男生蓄长发、女生戴项链耳环、携带通讯工具和mp3mp4娱乐工具等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行为规范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逐步形成。成立学生会机构,组织安排值周表,男女宿舍都统一安排夜班陪睡教师。每月都结合传统节日和实际进行相应的专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如:十月爱国歌曲大合唱。三月份开展学习“传承雷锋精神 树立文明新风”主题教育,以“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树文明新风”为活动宗旨, 进一步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促使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五月份学校组织开展“首义精神耀千秋”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由黄锐老师主讲,并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征文活动比赛;组织和宣传助残捐款活动,共筹集资金近三千元;重点是对毕业年级学生思想道德、理想与前途的教育,召开教师中考备考会、班级备考主题班会,为学生加油鼓劲,为理想前途而奋发向上,积极复习备考。五月末还根据教育部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和市、县教育局关工委《关于举办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我们在全校开展“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光辉的旗帜》知识读本,参与实践活动,写出亲身体会或典型事例文章,收到到优秀文章600余篇。

六月份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进行爱党、爱国、爱人民传统教育,创新学校德育活动形式,在全校开展“红歌师生唱”活动,教工和学生共组织了25个节目。并在全校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先后为县特校残疾儿童,本校白血病孩张泽周累计收捐款1余元,学生心灵受到了良好的洗礼与熏陶。同时扎实开展先进典型评比活动,以身边的模范带动全校文明创建工作。

此外,利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等各个专题教育,使德育活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德育工作逐步形成了校内与校外,师与生,家与校互动教育的良好德育工作新格局。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突出,好评如潮,连年受到县局领导的嘉奖,学校因而年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最佳文明单位。

三、依托基地培育--创办道德教育新乐园

一栋七列两层仿古型建筑古朴典雅,色彩绚丽。这就是座落在毓华中学校园内的“蕲春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董毓华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馆名由原中顾问薄一波亲笔题写。该馆在省博物馆、湖北美院、蕲春县文化馆等各方面专家指导下进行陈列布置,于1994年全面竣工。至此陈列馆成了了学校德育教育基地。

自“蕲春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户学校以来,学校就起草制定了《毓华中学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实施方案》,明确表示要把名人名校办出特色。为充分挖掘这一特色基地教育资源的德育作用,学校组织成立了基地教育组织机构,逐步形成了“入学爱校教育第一课,月月活动专题课,假期社会实践调研课,‘一二九’全校性大型纪念活动课”等多种形式挖掘基地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净化学生灵魂,培育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理想效果。

每年12月上旬学校集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一是下发了“一二九”运动及革命烈士董毓华事迹材料,要求各班办一期纪念“一二九”运动专题黑板报;二是学校广播站召开纪念“一二九”运动专题广播会,对全校师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三是组织全校学生分批有序地参观了“董毓华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用革命先烈的人生事迹及革命活动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四是活动后政教处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毓华精神与世长存“心得体会征文赛,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学生受教育深。

“我们要充分利用‘董毓华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这个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做文章,做好毓华中学‘名人名校,名师名生’这个教育品牌!”这是彭校长利用基地培育学生灵魂不改初衷。连续来,这个基地教育活动从未间断,基地不仅铸就了本校师生的高尚灵魂,每年还吸引了大批镇内外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来此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响当当地打出毓华德育基地教育品牌。

四、开发校本教材--构建和谐文明新校园

1、德育校本教材的.编辑与出版

德是立校之基,德是育人之魂!为更好地开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秋季学期学校成立德育校本教材研究小组,开发研究德育校本教材。由校长任组长,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对研究进行督促和指导。下设具体的课题研究组,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教材研发组,负责教材的编辑与出版。

为使教材的形式力求体现多样性、生动性、创新性。我们成立了教材编写组,组织专业人员和教师着手编写《毓华中学德育校本教材》和《毓华中学学生管理手册》。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留守生的现状,本着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目的和培养体系,我们有针对性地研发校本教材。历经两个月的艰辛努力,《毓华中学德育校本教材》和《毓华中学学生管理手册》如期出版,学校为研究工作提供经费保证,从教材研发到教材出版学校先后投入经费两万余元。

《毓华中学德育校本教材》分为前言、《校园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哲理故事》、《传统经典》六大部分,计37篇次,约五万余字。 每部分教材包含阅读提示、正文、案例、感悟文本或故事欣赏、资料链接、调查研究、交流平台、经验归类、教师寄语等板块,其中贴切的阅读提示和多样的思考练习、实用的调查研究为本系列教材的亮点,这有利于教师的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内化和吸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毓华中学学生管理手册》从学生的入学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学生礼仪教育以及学生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分块编辑,集中加强学生文明规范教育,在校管理工作,此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平时学生时时对照学习,规范行为。学校集中进行周查月结,以达到时时教育学生的目的。

这套教材编写与出版落实了我校“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行之有效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向着德育特色示范学校进军。

2、实施德育校本教材的措施

为充分发挥德育校本教材的作用,突出我们的校德育工作我特色,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一是建立相应的制度,将德育校本教材纳入制度管理,使之规范化。如:班级板块制度。每月各班做好习惯培养训练记录,包括班级近期表现,师生共同确定的习惯培养目标,习惯培养措施,师生评议结果,习惯反思等五个板块,给每名学生建立德育成长袋,周周记录,月月小结,并且各班每月评选出一个教育的案例。

此外我们还还制定了学校评优,值周督查,小组调研,教材研发等相关制度来保障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二是学校各班班主任、校本课程教师、思想品德课教师负责各教学班的研究工作,并配合分块负责人完成相关工作。

三是保证充足的时间开设校本课程。各班主任为德育课老师,每周二第7节课为全校德育课时间,每周一至周四班级活动时间为固定的读“经”时间,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纳入校本教育的固定课时体系,以期达到长期教育的目的。 并

设立教研组,定期研究如何进行校本德育课的教学工作,及时反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完善校本教材提供实践依据。并要求各学科教师进行习惯培养的渗透教育。

四是结合《毓华中学德育》和《毓华中学学生管理手册》这套校本教材,学校制定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向;学生管理手段,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目的。

五是开展与校本教材、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开展一年一度的“毓华之春”校园文化艺术节--迎春晚会,在晚会上,学生全面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往往出现了学生与老师同台竞技,共展才艺的和谐场面,引来学校周边群众前来观看,树立了良好的学校形象。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展示校本德育课成果,展示学生健康成长的成绩;定期开展以校本教材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比赛、“好习惯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好习惯伴我成长”知识竞赛、“好习惯伴我成长”征文活动等;充分利用知心话信箱,找出问题学生的问题,及时交流沟通,教育效果好。如;学校九(5)班学生吴文霞,曾一度思想波动,甚至厌学,后来在“好习惯伴我成长”德育校本教育活动中深受感染,爱上阳光体育运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在20秋季校运动上,她一人破了两项校纪录,成了一名健康成长的优秀生。

3、开发德育校本教材的成效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我校自开展德育校本课以来,把德育内容彻底地从“假、大、空”中物化出来,把班主任彻底地从过去的“盯、看、管”的劳累中解脱出来了。逐步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治德育管理格局,每名学生都处在集体的互感互喻之中。因为他们人人手里都有一本德育校本教材和管理手册,个个心里都有一杆德育秤,再也不需要需要班主任和老师“盯和看管”了。学生在德育校本课中,反复读经,相互切搓中,形成了全面、正确的道德认识,这种认识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从而为他们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年秋季全校学生学习德育校本教材成效调查中,据政教处不完全统计:全校有行为偏差的近150名学生中,得到全面纠正的近90名,矫正较好近30名,还需努力改正的30名学生在各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共同教育下,也正朝好的方面发展。全校学生行为规范率达95%。

习惯成自然。在全校大规模性的德育校本课中,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很多学生成了德育标兵,以前一些行为有问题的学生得到有效的矫正,从而成为文明学生。九(1)班学生胡启华原先思想认识不够,行为不检点,是班上刺头厘,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只好弯弯田下弯弯雨,好些事老师都是和他家长一起顺着他的意来。在全校性的德育校本课中,班上同学天天在读经,没有同学理会他,再加上每周二第7课集中上德育校本课,班主任专业辅导,在这种人人都在学的良好氛围中,他慢慢地受到了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陋习,成了一名有良好习惯的好学生,在2011年秋季期中总结破例地评为模范学生,拿到奖状,他热泪直流:“要不是德育校本课,全校学生都在学,大家都在当文明学生,我哪有今天!我真正懂得了好的环境改变人的道理了。”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据政教处统计资料表明:在2011年秋季学期全校德育活动总结中,全校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文明学生,22名学生被全校师生公认为身边的道德文明标兵,有两名原先行为不够规范的学生也位列其中。学校将他们的事迹办成宣传栏展出,将他们的道德格言连同他们的相片制成校园名人图片,悬挂在各班教室走廊墙壁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德育校本课程不仅使学生大受其益,也把班主任从一系列的到岗中解脱出来,再也不需要像原先一样死死地盯着学生,看管学生了。学生在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管理中,在德育校本课的熏陶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想自觉,行为自觉的好习惯,班级形成了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氛围。在2011年期中总结中,全校优秀班集体典范九(2)班班主任吴丙蔚深有感触地说:“我之所以能把一个无人接手的班盘成一个优秀班集体,就是依据德育校本教材和学生管理手册,以身作则,规范全班学生,同时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偶尔有学生犯了错误,置身于这和谐良好的氛围中,他自然就会感染,不用老师多说,最终都会慢慢地改变!”这就是德育校本教材的魅力所在!

我们在“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下,实行师德导航,网络管理,活动养成,基地培育,创造性地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全面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深入打造毓华德育品牌,全力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我校开发德育校本教材,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得到了教育局首肯,并在全县德育工作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面对过去一年取得的一些成绩,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如何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全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信心百倍。因为我们有一个团结进取的教师团队,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我们有朝气蓬勃的可爱学生,我们全校教师都在努力,都在研发德育校本课程,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模式,本着“-切为了学生,为了-切学生,为了学生的-切”的教育宗旨,人人都在坚持打持久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更加理想的和谐平台,力争把毓华中学“名人名校,名师名生”的教育品牌打造成黄冈教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篇8: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2006年我校进行了“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课题的研究, 作为德育课实践班, 我们班是首批感受到“德育读本”和“当代家长”魅力的人。

在我们班有些学生很“另类”, 对学习、生活都不热爱, 更不明白为什么选择幼师这一职业, 今后毕业如何选择自己的事业, 大脑一片空白。在我引领大家学习“应如何正确看待自己”一课后, 学生们都从自身寻找问题, 去学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学会了用放大镜去看别人, 平时不爱和别人接触的几名同学也在试着与他人接触、交流, 来锻炼自己的交友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快乐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 充满了阳光和朝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知道了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并且还有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及对社会全面分析的理解性判断, 都体现了这节课的渗透作用。

在管理班级中, “德育读本”可以说是我的重要理论指导, 那么“当代家长”就是我的实践基础。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虽然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但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才能有效发挥主导作用, 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因此班主任必须把家庭教育的协调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活泼、热心, 人际交往能力强, 但由于受大学扩招、高中扩招、独生子女教育等因素影响, 学生们的素质明显下降, 思想上存在盲区和误区, 对学生们的思想教育、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 家长对孩子都已有所放弃, 不图他成材, 只图他成人。为此我根据“当代家长”和“德育读本”精心设计了家长会。家长会上我首先对班级的现状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我掌握的每一个细节, 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力给予分析, 把真实的班级情况展现在家长面前;接下来, 我详细介绍我的治班计划。由于我的话说到了家长的心坎上, 家长们的态度由最初的怀疑转变成惊喜、信任。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就为日后“与家长一道管理班级”打下了基础。在即将结束时我又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 从农村来的孩子以前从未接触过钢琴、舞蹈、美术, 到现在能够独立地完成一首曲子, 能跳不同民族的舞蹈, 能描绘美丽的画面, 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和未来。

我利用“家长通知单”定时与家长沟通。每周五, 我都会给学生家长发一份家长通知单, 除了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之外, 还汇报学生的具体表现, 包括他们的思想动态, 在本周内所做的一些具体的工作, 并在家长通知单上点名表扬本周表现突出的学生。家长通知单, 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学生是一种激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 也是一种促进。通过家长通知单, 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家长收到通知单后都要给我一个回执。有的家长很细心, 在回执中能够反映出问题。根据家长的反馈, 在下一周工作中我便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和方法。一张小小的通知单, 在家长和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使学校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以延续。现在的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着“代沟”, 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有一次, 一个学生因为与家长吵架而离家出走, 晚上11点多, 学生的母亲给我打电话, 我马上拨通孩子的手机, 耐心开导, 稳定他的情绪。一直到晚上12点半左右, 我赶到孩子所在的地点, 亲自把他送回家, 家长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样的事情虽然耽误了我的休息, 但是换个角度来考虑, 家长电话求助也是信任老师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

“成长手册”伴随大家已经很久了, 为我了解学生搭建了平台, 我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深刻感受学生的苦乐, 由此我理解了学生的行为, 体会我们共同成长的辛酸。“成长环境篇”是学生感受家庭、学校、社会很好的板块, 通过该篇内容学生学会了关心家人、尊重他人。每到“母亲节”和“三八妇女节”来临的时候, 学生都会为妈妈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并把过程和感受写出来。家长非常感动, 说老师为他们创造了一次享受人生最大快乐的机会, 有的学生父亲还写到:“不知哪天让当爸爸的也能享受一下。”一次小小的活动转变了家长的育人观念, 增进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

不知不觉成长手册、德育手册已经伴随大家两年了, 正如杜同学说的:敢于在料峭的早春就挺立在枝头的蓓蕾一定是鲜活而又光亮的, 还有美丽, 但是那鼓鼓的花苞里除了一份想象中的浪漫, 什么也没有。三年以后, 当我们再共聚一堂, 回首往事我们应该是快乐的。愿我们的中学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愿每个人的理想都能在自己手中实现!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心中的班主任作文650字初一下一篇:社区三务公开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