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的语文生态教学

2022-09-11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不仅传递和延续了文化的内容,而且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提供了根基,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学习定位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语文生态教学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理想的教学生态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下达成学习目标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主要构成因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环境。学生是教学生态的主体,在教学生态中起决定作用。教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控主导作用。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的信息,是学生获得教育的重要部分。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因素。这四个要素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只有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四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充满活力的、和谐发展的语文生态教学系统。

1 学生充分张扬自我个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语文教育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更多的体现为学生的个性。所谓学生的个性指的是学生个体不同于其他同学的较为稳定的特征之和。由此概念可知学生的个性并非某一方面的特点。而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具有的综合特征之和。语文教学中把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实施完全意义上的个性化的教学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实施统一性的教学则预示着课堂教学的失败,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二者的断裂处寻求一种可供操作的理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张扬,为课堂教学的改革,特别是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还学生个性的张扬,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态。

2 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的习惯”,“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这种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语文生态教学要求教师成为语文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丢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行为的霸权控制,敢于承认自己有不如学生的地方,转变观念,要乐于向学生学习。教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应该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问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自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它是一种实践性对话,是在人与文本对话和个体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性、建议性的意义生成过程。教师应当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发展性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并从中得到自我价值体现的愉悦。

3 挖掘动态、自由的课程内容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张,课程目标不是预先确定的。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的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动态的、开放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观恰是语文生态教学的必然要求。以往,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授——受”结构,教师按照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去操作。学生没有选择内容和程序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而生态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话题,发表新的见解,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打破原有教学计划,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调整和补充,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

语文教材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我们要打破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语文教材。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大干世界,万事万物,都可以进入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当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变得越来越广袤,语文学习的外部系统无限延伸,并与内部系统相互沟通,语文才有绽放她无穷魅力的可能。

4 创设丰富的、开放的教学环境

语文教学的环境应包括课堂环境和课堂外部环境。语文的课堂环境是具体的、动态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不仅是静态的形式,也可以是动态的形式;不仅仅是外在的大小、颜色、光线、温度、噪音、座位、设施等物质的存在形式,而且是潜在的情调、气氛、氛围、风格等意识存在形式。一般来说,创设课堂学习情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真实情境,一种是模拟情境。真实情景的创设,可以在分组的大小和教室颜色、光线、温度、噪音、座位、设施等方面加以布置,利用各种因素,使学习环境呈现出一定情调、气氛、氛围、风格,以帮助学习。模拟情景的创设,一般通过图画、录像、声音等媒介,或展示学习内容的背景、来源、相关内容,或创造某种情调、气氛、氛围、风格来帮助学习。不管是离学习者生活经验较远的内容,还是贴近学习者生活经验的内容,均应通过创设情境,重现生活场景,帮助学习者感受、体验,从而获得感悟,理解语文学习内容,达成语文学习目标,使学习者通过内化而真正掌握语文能力,获得情感熏陶,接受思想观念,形成个性品质,从而得到自主的、全面的发展。

语文生态教学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而今,一些学校实行所谓的“封闭式管理”,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一学期接触的也只是少得可怜的几十篇课文。于是,课堂上充斥的是成人化的理解和语言。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兴味索然。表现突出的是学生作文常常脱离生活实际、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因此,教师要加强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学校生活语文化。

总之,创建和谐的语文生态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空间,努力提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氛围。它体现为课堂与生活的交互转化的同时,教学各因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人与环境相互应答,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体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语文生态教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氛围,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体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 严丽荣.用生态理念烛照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大参考,2006.

[3] 王华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文科教学探索,2003.

[4] 勒健.语文课程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信息化背景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创新之路下一篇:浅析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