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法的探索

2024-05-27

愉快教学法的探索(精选9篇)

篇1:愉快教学法的探索

引导学生愉快学习语文的探索与实践

南通电大如皋分校02春小学教育班 单友才

【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扣文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尊重赞赏学生,引导学生愉快学习语文,不断焕发语文课堂生命力,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

创设情境;愉快学习;开发资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豪迈气势,一夜之间便强烈地吸引着教育界内外的目光,冲击着教育工作者的头脑。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去深刻地思考、深入地实践。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哪种课程的学习最终都要完成从鲜活的生命体向同样鲜活的生活的回归。语文学科更是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成为孩子生命生长历程中的一片风景,这片风景应能引发学生去欣赏,去陶醉,让学生感到语文课堂是乐土,在心灵的呼唤与潜能的开发中激活学生热爱学习的本能,让学生面对学习感到充实愉悦。在教学实践中,我以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愉快学习语文。

一、紧扣文本,创设趣味化、生活化、民主化的课堂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不是强迫,不是命令,而是钻进学生心灵世界,去寻找、激活好学上进的积极因素,创造种种环境条件,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学习。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教材从汉语拼音到识字到课文,乃至综合性练习,都设计了色彩鲜艳、内容有趣的情境图。教师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些情境图,为学生创设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氛围。

我在教学声母‚d t n l‛时,是这样创设乐学氛围的:

首先出示情境挂图:小朋友看,老师把谁给请来了? ‚孙悟空、哪咤!‛学生抢着答。

‚今天,老师想给你们讲一段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故事,想听吗?‛

‚想!‛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就绘声绘色地讲了一段孙悟空和哪咤交战的小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接着我又带领学生拍手学习儿歌: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咤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板书出‚d t n l‛四个字母,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四个字母的名字都藏在儿歌里了,我们一起从儿歌里找到并记住它们,好吗?‛

就在这趣味盎然的氛围里,师生开始了下一步的共同学习。

在学习课文时,课堂上也有许多精彩的片断。如学习《秋姑娘的信》一课,我为学生这样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来上课,有一位老朋友也偷偷地跟来了,让我们先和它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小松鼠‚冰冰‛的图象,学生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纷纷和‚冰冰‛打招呼。

冰冰画外音:同学们好!好久不见,听说大家又进步了,我真是太高兴了。在学新课之前,我有一份礼物要托老师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我拿出几片枫树叶子:每年的秋天,枫树的叶子都会变得火红火红的,美丽极了!你们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棵美丽的枫树,(出示枫树图)秋风吹红了满树的枫叶,多美呀!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翻上一棵没有叶子的枫树)变!睁开眼睛——你有问题要问大家吗?(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提出各种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不少,让老师替你们问问小松鼠冰冰吧。

冰冰:其实,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想读吗?那你必须先读好课题。

这时我举起两张枫叶形卡片,一张写有‚秋姑娘‛三个字,一张写有‚信‛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题,为全文学习定下了感情基调。

之后,用谁能把课文读好,冰冰就奖励看动画片的方式,引出全文并激发起学生跃跃欲试想自读的兴趣。

有了如此有趣的开端,学生很愉快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

二、运用期待效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孩子对不了解的事物大多有好奇心,即期待效应,教者完全可以将孩子的这种期待效应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我在上苏教版第六册《菩萨兵》这篇课文时,就利用孩子的期待效应进行教学。板书课题后,我就让学生猜测课题上的‚菩萨兵‛到底指谁?有同学说:‚应该指警察叔叔,因为他们抓坏蛋,有了他们我们就安全了。‛还有同学说:‚应该指保安叔叔们,有了他们,人们就安定了。‛ ……当然也有的认为是指红军、八路军,但是都说不清楚原因。此时,同学们情趣高昂,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先别急着下结论是谁,让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菩萨兵’到底指谁?为什么称他们为‘菩萨兵’?‛于是同学们认真地朗读起课文来。由于探究的兴趣被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让人满意。

三、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一年级孩子最喜欢听故事、读儿歌、表演节目、做游戏、画画和开展竞赛活动。苏教版小语国标本教材从内容到编排,都迎合了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致力于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想方设法针对不同特点的课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于是在执教故事一类的课文时,有的老师设计了‚争当小小故事家‛系列活动,组织学生从读准字音到正确流利的朗读,到读得绘声绘色,直到最后进行讲故事比赛,有的老师则让学生在做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分组演一演、分角色读一读。同样是教学诗歌,有的教师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有的教师则组织诗歌朗诵会。同样是做综合练习,有的老师仿照电脑游戏设计了‚创关争章‛活动,有的教师组织‚模拟爬山夺红旗‛活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一上《认一认2》看图识字时,我创设了秋高气爽游动物园,与动物交朋友的教学情境。教室前后黑板上画了蓝天、白云、小鸟,画上了动物园里的各种小动物,画上了绿树、红花、青草、小溪。课前我还制作了各种小动物头饰,伴着轻快的音乐,孩子们组成两大组活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音乐停了,孩子们开始交流活动。‚动物园里你看见了什么?‛‚你和谁交上了朋友?‛我适时把汉字贴在动物图形下方,孩子们对照图画与汉字,用稚嫩的童音朗读。在巩固汉字的时候,我又设计了游戏,把需要认识的8个汉字写在8种动物剪纸的背面,孩子读对了,反过来显示动物图画奖励给他,并辅以各种鼓励性语言:‚你读对了,你的声音就像小鸟的歌声一样好听!‛‚你已经认识了这个‘鱼’字,这条可爱的小鱼送给你!‛孩子们抢着认、争着读,兴趣盎然,认字的效果也非常好。

课堂表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活泼优美的语言,使学生的脑、手、脚、眼、嘴真正地动起来,读进去,直接与文本对话。这样孩子把读书当作了一种乐趣,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例如: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在充分识读的基础上,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当读到‚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时,学生一个个得意洋洋、神采飞扬,其样子真让人欣慰。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朗读起来,有的笑容满面,神气备至;有的气势汹汹,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的干脆站起来与对方较量……把北风的得意狂妄、小鱼的毫不示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读,分小组练习讲故事,再指名到台上表演,学生的激情更高、兴趣更浓。

四、搭建展示平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上课就怕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在一旁被动地听课。教师教得不轻松,学生学得也很累。实际上,孩子很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标新立异。这正是我们教学可利用之处。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好表现‛这一心理特点,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搭好展示的平台,让同学们从开始就有表现的机会,个个都能充分表现。在教学《荷花》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发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用得好,我改变了以往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的方法,利用学生的特点让他们把‚冒‛换个近义词,让他们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这时学生纷纷地举手发言,有的认为换成‚长‛,有的认为换成‚伸‛,还有的认为换成‚开‛、‚钻‛、‚探‛……答案丰富多采。我首先肯定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表扬了他们肯动脑筋;接着又让学生把答案同课文中比一比。讨论结果还是觉得文中的‚冒‛字用得好,因为只有‚冒‛才能写出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同学们在热烈讨论中不但积累了词汇,而且学会了炼字选词。

在一堂语文教研课上,一个教学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学生通过自学,初读完全篇课文后,教者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把你刚才自学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以往的‚初读检查‛在这位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变成了‚成果展示‛。学生顿时兴趣骤增,有的读课文,有的解词,有的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个个成了‚学者‛,陈述着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很是活跃。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愿展示什么就展示什么,谁都知道挑选自己最拿手的。愿展示多少就展示多少,少了一些羁绊,多了一份自主,展示中即使出现错误也没关系,大家帮帮你,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是一种自我展示,我们再看别人的展示成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次他更乐于展示,学生的参与率大大增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引进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巩固时,教师尽可能运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应该理解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比赛,并在黑板一角开辟出一个记分栏,将每个小组的积分随时显示出来。还可以开展速算比赛、夺红旗比赛、摘红花比赛、接力比赛、背口诀比赛等等,使全班学生个个全力以赴,踊跃参加。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主要是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

如教完《古诗二首》后,教师可采用两种竞赛方式使学生当堂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是接力背《暮江吟》。如第一个学生背诵:‚一道残阳铺水中。‛第二个立即做解释:‚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第三个接着背诵:‚半江瑟瑟半江红。‛第四个又解释:‚江水有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就这样让学生依次把这首诗背讲完毕。二是接力默写《枫桥夜泊》。教师将黑板分成四块,学生分成四组,然后让每组同学像接力赛跑一样,以粉笔为接力棒,一人默写一个字,直到默完这首诗为止。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评议,比一比哪组背诵流利,讲解和默写正确。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们情绪高昂,学得生动,记得牢固。

五、尊重赞赏学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浪漫的少年儿童,他们渴望得到温馨怡人的师爱,渴望被关注被关爱被肯定被褒扬。有一次我书面调查学生‚渴望从老师那儿得到什么‛,答案丰富多样,有渴望得到‚丰富的知识、做人的道理‛,也有渴望得到‚关爱、帮助、鼓励、理解、信任‛。一位后进生写道:‚我渴望得到老师甜美的微笑和真诚的赞美!‛我为之一震。是呀,现在的老师对后进生展露过甜美的微笑吗?对后进生给予过真诚的赞美吗?答案不是令人满意的。许多教师对后进生不经意间时时流露的是抱怨、厌烦,给予后进生的表扬是那么吝啬、那么稀少!新课程呼唤新教育,新教育要求教师学会以一颗宽大的心去包容学生、善待学生、关爱学生,努力寻找、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由衷地褒扬、真诚地赞美,维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尊重赞赏学生,让他们走出魅力、走进阳光、走向成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在教学实践中可尝试分层教学,即经常让后进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后进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后进生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不错,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课改征程中的语文教学惟有不断开发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世界,才能不断焕发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每一个学生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享受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大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4、王咏梅,《新西兰的快乐教育》,《教育艺术》杂志2004年第4期。

篇2:愉快教学法的探索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比手的怀抱;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权益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和自由,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可以说:让数学课插上“快乐翅膀”,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已成为教育界改革的共识,也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

一、挖掘教材中快乐因素,实现教学资源趣味化 1.枯燥单调的内容——编故事

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我们将枯燥单调的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儿童小故事,讲给学生听,那就别有一番情趣。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编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分成四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见了就吵着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给了小猴乙两块。小猴丙更贪了,它闹着:“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给小猴丙三块。然后提问:“你们说哪只小猴分的饼最多呢?”学生听完故事后,既困惑又怀有极强的好奇心,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2.难度较大的内容——巧设问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如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首先提一个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1厘米,宽减少1厘米,所得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长方形面积还是一样大吗?”学生很容易认为“一样大”。因为“增加1厘米和减少1厘米”的表象易掩盖“面积的增减变化”的本质。在学生思维受挫的转折处,再设计一问:“增加的面积和减少的面积相比,哪一个大呢?”学生受到启发后,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3.规律明显的内容——巧猜谜

数学知识中含有各种规律,这些规律为教师所熟悉,对学生却陌生。这许多的规律如能为教师所用,编成一个个谜语,则能化平淡为神奇。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报一串多位数,我一一猜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那些数能被5整除,再由学生笔算验证;又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量出两个角的度数,教师猜第三个角的度数。这快速而准确的回答,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也就因奇生趣,因趣激思。

二、优化课堂结构,突出快乐功能

构思教学过程时,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巧妙地安排教学结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克服学生的厌烦情绪。

1.把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动静结合,活泼有趣。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而且不稳定,有趣的东西常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不断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换之中,使课堂里动静结合,即有节奏,又有乐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完1、2、4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对背口诀已经感觉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因此,我设计轮流让九个学生扮演青蛙,戴着头饰从座位上依次跳出来表演,全班同学边看表演边编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记住了口诀,学会了知识。小学生对故事、童话听得高兴,学得有劲,我就把枯燥无味的算式编成小故事、儿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

2.创设模拟生活场景,激活发散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真切地臵身于生活场景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创设了一个“小小营业员”的情景,模拟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段,让学生会兑换钱。先是请一名学生充当“小小营业员”,然后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牙膏、香皂等物品摆放在讲台桌上,并标上价格,让学生充当顾客,有顺序的向“小营业员”买自己要的东西。如:毛巾4元角,不同的学生使用的不一样,有的学生付两张2元,一张五角,两张2角;有的付两张1元,九张1角;还有的付一张五元,要找回一角。这几种付钱的方法让小营业员自己做出判断,无形中增强了对元、角、分的认识。然后,让顾客和小营业员进行角色调换。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兴致高昂。这样学生在快乐中既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发散思维。

3.适当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的学生影响最大,因此大部分孩子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就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后进的学生也变先进。这样还有利于防止学生的骄傲情绪和自卑心理。

例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安排层次性强,同学自己出题考自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丰富课外实践,促成系统快乐效应

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开展丰富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接受一定的课本数学知识后已不满足课内的学习,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它比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展丰富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活动,乐意参与。无论是活动的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效果评价都应体现趣味性。

2、开展数学课外研究性活动,渗透数学思考方法。数学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需要课内的数学知识做基础,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与延续。通过开展数学课外研究性活动可培养:

一、思维的灵活性。活动从不同角度、方向思考问题,揭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关系,通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材料、足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让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使思维过程灵活。可开展如“请你辩一辩”、“趣味数学”等活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思维的敏捷性。所谓敏捷性就是思维过程敏捷、反应快。关键是做好表象的积累,表象越丰富,形象思维就越容易形成,结合研究内容,调查社会生活,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形象感知,感知越充分形象表象越鲜明,形象识别就越快。

三、思维的独创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特、新颖的解题。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可开展“自编习题”“数学小报”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概念,方法的理解进行概括、总结。

总之,“快乐教学”不是“无为教学”,要创造一个“快乐课堂”,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的把“快乐教学”落到实处,用快乐扮靓数学课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我想学生也会乐学不疲,从而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得以更好的实施。

如何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

拉卜楞小学 佘旭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极强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和愉快感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快乐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营造快乐的氛围呢?

一、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刺激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数学教学中。

要想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数学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育实践证明,“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这番话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尤为适宜。从许多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同样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教师全面的综合素质、旺盛的热情,尤其是发自内心的教学情感,就犹如让学生服用了强烈的兴奋剂,使他们自始至终兴致盎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地去爱学生,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所谓的快乐教学才能成为可能,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1.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2.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组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适宜的教师评价和学生的互相评议,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真正的成功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的成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艰辛和成功的来之不易。通过教师积极地教学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获得心理上极大地满足,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的评价往往被学生认为是衡量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标志,恰如其分的鼓励和肯定,能激发学生更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新知识,心理上得到满足,产生了愉快的情感。

老师若用机械重复的练习去巩固已获得的新知,学生将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希望通过练习来评价自己学习效果的欲望。用科学的、富有启发性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使学生能练一题、议一组、会一串,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之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就上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但是要注意安排适量有弹性的练习,逐步启发,层层递进,深刻的理解知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智能得到发展。

篇3:初中美术愉快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保持教态亲切,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外在表情和内在气质的综合形象,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态或学习情绪。亲切平和、和颜悦色的教态会使学生倍感关心和爱护、平等和尊重,受到良好的精神感染,产生愉快学习的心理暗示,从而自觉改正缺点,避免师生对立情绪的滋生蔓延。因此,每节课教师都要学会微笑着走进教室。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缕期待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语,传递的始终是正能量,展现的全都是积极向上的阳光心灵,学生自始至终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美的教育,这比任何严厉批评的教育效果都要神奇。

二、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美术教学手段是让学生胡乱涂鸦,然后教师视其主观印象随便给学生的作品打个分数或等级,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渐感涂鸦之枯燥乏味。其实,专业的美术首先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感官来获取和感受美学信息。同时,加上初中生还处于感性思维为主导的青春期,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在成功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参与丰富多彩的又富有趣味的美术感知,使学生在令人愉悦的教学方式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教学九年级第七课“生活中的标志”(苏少版,下同)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呈现交通信号、生活用品、社会组织等丰富多彩的标志图导入教学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中不同类型的标志,总结标志图造型简洁独特、色彩单纯明快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总体特点和文字型、形象型、综合型等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种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标志的创作特点和所产生的作用,最后总结出标志图的创作三原则即明白易懂、形象简洁、色彩单纯、具有美感等,并让学生尝试根据这样的原则结合自己的班级特点自主创作一幅班级logo。这样的点化教学手段,形、色、文一体,呈现的信息量大,呈现手段直观形象,教师易于教学分析,学生也非常感兴趣。

三、重视导入和结课技巧,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好的课堂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整个课堂教学就能有针对性地顺利开展。课堂导入方式丰富多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生活素材等多种导入话题,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精彩设计。如教师进行七年级上册“多变的颜色”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利用日本知名影星山口百惠一天之内随所穿衣服颜色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一事例导入。在进行九年级上册第五课“苏州园林”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学生是否游览过苏州园林,游览苏州园林有什么真切的感受?然后利用多媒体呈现出苏州园林的风光影像片,让没有去过此地的学生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最后教师话锋一转:“其实,苏州园林距离我们南通的路程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可以算是苏州的半个家乡人了。作为家乡人,你难道不想来认真感受一下家乡美景吗?”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迫切想要了解家乡的一草一木,学习兴趣被成功调动,学习欲望也在愉悦的心境中自然生成。当然,一节完美的课堂不应该虎头蛇尾,不但导入新课时要引人入胜,课堂结尾也应该画龙点睛,令人回味无穷。好的课堂结尾方式有很多,如语言简洁的概括式结课、寓教于乐的愉悦式结课、扣人心弦的悬念式结课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结课方式,如“苏州园林”这一课,教师是这样寓教于乐地进行结课的。多媒体播送轻音乐的同时,教师缓缓道来:“今天我们从教材中感受了苏州园林的美景,等节假日你有空的时候,不妨背着画架,去把苏州园林这一人间仙境描绘成一幅幅灿烂的图画,回来展现给你的亲朋好友共享生活美丽图景。作为江苏人,苏州也是我们的家乡,家乡的山美、水美,人应该更美。”这样的结语使学生感受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给了他们一种真正愉悦的审美感受。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初中美术愉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美术兴趣,营造和谐的美术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美感。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没有任何学习压力,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就能充分感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愉悦地享受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伟.有效指导走向深刻——对美术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教育,2005(02).

篇4:探索愉快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愉快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27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它容量大,涉及面广,再加上其特有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总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另外,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陈旧,没有把教育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来,导致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乏味,学生学习没有愉悦之感,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地理教学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快、富有趣味的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广,图例和符号又多,而且这些知识似乎离自己的生活实际较远,从而导致产生畏惧心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之所以没有产生兴趣,是因为教师没有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没有把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起来。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之间是藤缠树的关系。如果离开了生活实际去教地理,那只不过是空洞的理论而已。教师即使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能在被动中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地理成绩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一种教学情境,由身边的事、身边的地理讲起。这些学生都比较熟悉,又有较深的情感,自然兴趣比较浓厚。然后教师以小见大,推而广之,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悦之中学到了知识。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一课时,笔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除了地震带给人们的重大危害外,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带来重大危害呢?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究《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地理知识的殿堂,开启了他们思维的闸门,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巧用诗词、民谣谚语、趣味故事等激发学生的潜能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这些诗词学生都铭记在心,非常喜欢。如果在地理教学中能把这些诗词和地理知识相结合,学生必定兴趣浓厚,记忆深刻。例如,在教学《气候》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引用学生熟悉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把学生很自然地引入了四季的教学中。

民谣俗语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这些民谣俗语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我国内陆地区气候温差大时,笔者借用俗语“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染力。因为这句俗语对于大西北的学生来讲都非常熟悉,有着很深的家乡情结,学生自然也乐于学习。

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倦怠思想时,笔者便给学生讲一些伟人的故事来励志。如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雨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历尽艰难万险,终于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地理巨著。学生听了伟人的故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产生了为国争光的内驱力。

三、重视课堂互动,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课堂互动、合作探究不失为一种好的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课堂互动的程度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互动和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参与性,使教学活动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交流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时,笔者把学生每六人分为一个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很多学生从正反两面谈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有的还结合大西北的气候特点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当笔者觉得火候已到时,便让学生停止小组交流,选出每组优秀的代表在班上发言,让全班都来分享他的收获和喜悦。最后教师再适时加以点评补充。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深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设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激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篇5:愉快的梦 教学反思

——《愉快的梦》课后反思

四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充满想象的特点,因此在我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尝试,从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动力,也是培养能力的幼芽。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愉快的梦》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也是我年年必教的一首歌。经过前期认真的准备,我完成了这节课的既定目标和要求,通过这节课,继续探索者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努力营造共同参与的氛围,让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活动中分享梦中的情景,他们会感到新鲜、好奇,享受到快乐,能安静地聆听乐曲,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现音乐,乐于参与游戏,接着就是学唱歌曲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我是想让学生多倾听多感受多思考多积累,作为老师我没有过多地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让学生直接面对音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体验。然后通过3/4拍引出6/8,让学生认识6/8拍并了解其强弱规律。本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音乐的内涵,采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教学中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体验音乐,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本着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的主题”这根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了学生主体的作用。

由于本学期学生刚刚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在学习《愉快的梦》这首两个声部的歌曲中,我先把高声部和低声部的节奏拿出来让学生反复视唱,学生熟悉后再把两个声部合在一起演唱,这样降低了学习二声部歌曲难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本课我重在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感受,体验音乐情感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教师的用“心”施教,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篇6:《愉快的梦》教学反思

《愉快的梦》是一首轻松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音乐的动力,也是培养能力的幼芽。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音乐的内涵,采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教学中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体验音乐,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本着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的主题”这根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了学生主体的作用。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这节课在教授6/8拍这个新知识之前,我让学生先复习了3/4拍歌曲《大家来唱》,并了解其含义及其强弱规律,再引出新知识。这样做不仅降低了难度,也让学生更易于掌握和理解。而且因为这首歌曲也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所以用在学唱歌曲前,就让学生练习二声部发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这些学生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视唱基础较好,用视唱法教学很快就能突破难点,也能更好的突出重点,对歌曲的学习应该是积极高效的,可能因为本课的课堂容量太大了,所以最后的欣赏教学没有进行完,边实践边调整,也是研究课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篇7:愉快的劳动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执教了一节2年级的《愉快的劳动》中的《小渔篓》,这是一节唱歌课,课前我充分挖掘了这首歌的深刻含义和每句歌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每句旋律所表达的音乐情绪。设计思路上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为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设置不同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中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愉快的劳动”。

课上,我用直观教具——贝壳、竹篮,通过演示和学生的表演让他们学习了两个音“1”.“d”.“5”“S”。同学们掌握的准确、扎实,并且能自己编创旋律,能够跟琴演唱出旋律。这一环节师生互动非常好,体现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接下来的学歌部分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学生很快掌握了旋律,歌词也就学的轻松愉快,体会到了劳动的愉快。歌中的顿音记号和休止符,在演唱时表现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结束句的“嗯”学生们也能表现出恋恋不舍的心情。最后一环节学生的表演十分精彩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在恋恋不舍中结束了这节课。

篇8:愉快教学法的探索

关键词:高三英语复习,愉快教学,探索

英语总复习对于每一个高三学子都极其重要, 效率高、进步显著的复习, 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带来高考的成功。然而, 受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费时多, 收效低”的现象。进入高三总复习后,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过于程式化的教学使本来就繁重的复习任务枯燥乏味。鉴于此, 笔者提出在高三英语复习中融入愉快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自主学习是愉快学习的基础

教育部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闲和时间, 使学生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获得经验, 增强自信, 提高能力”。在高三英语复习中, 教师更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一方面, 随着学生思维水平的增长和知识的不断积累, 高三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愉快学习讲究寓教于乐, “乐”从何来?“乐”从学生主体的自我活动和自我实践的内在体验而来。因此, 在高三英语复习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自学”“生生讨论”“师生讨论”等手段促成高三英语复习的高效化;另一方面, 当学生进入高三后, 他们之间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上已出现了很大差距,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这种“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任务, 确立不同的奋斗目标, 这样就能让“优生”和“差生”各有收益, 否则, 优生不会更优, 差生反而更差。只有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才能在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班内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二、培养师生情感是愉快教学的保障

师生情感贯穿教学始终并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增强时, 就容易产生“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应。在高三英语复习中, 要培养师生情感, 教师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1) 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 提高复习效率, 开发创造潜能。因此, 教师在教学态度上要亲切自然, 语言要诙谐幽默, 知识内容要简约精要,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

(2) 关注学生情感,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 对学生平等相待, 尊重每个学生, 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当学生在听力、阅读、改错或书面表达等方面存在问题时, 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并定期检查指导。只要师生一道共同努力, 坚持不懈, 学生一定会战胜学习中的困难。除学习上的关心外, 教师也应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 帮他们克服心理上对英语的畏惧, 以此获得学生的信任。

(3)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避免复习的单调呆板。高三英语复习中的讲练固然重要, 但若天天都做题讲题, 学生自然会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如果在复习中融入电化教学手段, 或采取课后欣赏一首世界名曲或经典英语歌曲, 知识点串讲之前让学生闭目“搜索记忆”以查找知识盲区, 看书时鼓励提问、商讨, 利用“顺口溜”帮助归纳总结等方法, 那么, 教师的教法就会充满活力, 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有效。

三、复习中获取成功是愉快教学的核心

愉快学习既注重“乐中学”, 更讲究“学中乐”。在学习中, 成功与快乐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 而且两者有一种循环反应, 学习成功率越高, 情绪越好, 反之则情绪越来越低。因此, 教师在安排复习时, 切忌“一刀切”, 要注重教学的层次性, 既能让优生有进步, 也能让差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 在高三英语复习中融入愉快教学,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既寓教于乐又注重不断成功。实践证明, 愉快复习远远胜过沉闷单调的复习, 也只有通过愉快的体验, 学生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红.快快乐乐学英语[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4) .

[2]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篇9:音乐课愉快教学探索

[关键词] 愉快教育 宽松环境 多媒体辅助 分层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应进行愉快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所谓愉快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音乐,领悟音乐,改变他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把音乐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一、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师生间的关系,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直接交往而建立起来的。教师应设计开放的课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课堂上是轻松、自然、开放的心态,学生的心态才能得到开放,他们才能大胆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大胆地进行创新,因此说,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愉快学习的前提。

1.以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所有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这样深刻的感受,当自己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给学生上课时,学生的情绪必然随着你的情绪变化而变化,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反之,当自己的情绪低落,易发火时,学生也会表现出相对应的情绪,更不愿与你配合。因此,当面前站着的是一位和蔼可亲、亲切自然的教师,学生才能乐与教师倾心合作,并能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大胆地进行创新。可见,教师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是高兴或是沮丧,都应保持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所有学生。

2.用自己的真心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每位教师都喜欢聪明、漂亮、音乐素质好的学生,但是我们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因为如果教师只注重素质好的学生,那课堂气氛肯定不活跃,其余的学生都是观看者,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关心、爱护、尊重大多数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并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参与创新。所以说,关心爱护所有学生,特别是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

3.用自己的真诚了解、认识所有学生。本人任教的3个班级共有150多名学生,但我都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利用一切机会与他们交流,因此,学生都非常喜欢与我接近,同样,在课堂上,他们也愿积极与我配合,心态完全开放,创新的动力大大增强。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的应用,更直观、更方便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音乐画面,调动其积极性,开阔其视野。例如,在欣赏课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出演奏乐曲的各个主要乐器及其主旋律。欣赏时可分步进行。利用电脑可以把多个乐器分开来听,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每种乐器的发音特点及音色对比,感受主要乐器演奏的主旋律动。可以让学生欣赏旋律,感受是哪种乐器奏出,也可以观赏乐器,体会它在曲中的角色。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印象,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歌唱课中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因为每首歌曲都有它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作曲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就可以用电脑制作出形象的音乐画面,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理解作曲家创作的内涵.对于曲中重点的音乐片段,利用电脑可以反复倾听、仔细揣摩。这样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审美修养。

三、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

我们应把发展个性和普遍参与有机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多样寓教与乐的多种教学形式在其个性得到发展的基础之上,使其知识、能力、情感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到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不同的学习个性,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和他们实际的音乐水平,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水平,为其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本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一些音乐实践活动,程度稍高的一些同学可以独自完成一些经典曲目,并能即兴为大家伴奏,程度稍低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合唱曲,这也训练了他们互相之间默契配合的能力。喜欢作曲的同学可以自行创作一些简单动听的小曲,即兴弹奏,大家一起唱,一起弹,这样的小型音乐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他们的潜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他们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信心,为其终身爱好音乐奠定了基础。

四、培养学生主动制定学习目标的意识,激发他们对自己成功实现目标的渴望

上一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下一篇:华为云数据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