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

2024-06-06

不合理用药(共6篇)

篇1:不合理用药

用药指导 ▎解热镇痛药不合理用药处方解析

解热镇痛药中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双氯芬酸等解热作用较好;对炎症导致的疼痛,以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氯芬那酸较好;对抗风湿,以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吲哚美辛较强。另外,解热镇痛药常与抗组胺药、中枢镇静药、镇咳药、抗病毒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的对症治疗。解热镇痛药还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为避免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高龄、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以及有上消化道出血和(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类药物。对有特异性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应当慎用。如患者对解热镇痛药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因为这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与地塞米松合用例1:患者,男,37岁。因“双膝关节痛5周”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吲哚美辛片25 mg,3次/d,口服;地塞米松片0.75 mg,3次/d,口服。解析两药合用可加强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地塞米松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胃与十二指肠黏膜组织对胃酸的抵抗力,阻碍组织修复,使溃疡愈合迟缓,对活动性溃疡病患者忌用。吲哚美辛的解热消炎作用较强,但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易产生溃疡,还能引起胃出血和穿孔,故两药合用,对胃的刺激作用相加。建议吲哚美辛不宜与地塞米松合用。与溴丙胺太林合用例2:患者,女,17岁。因“头痛1周”就诊。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3个月。诊断:①紧张性头痛;②慢性胃炎。处方: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3次/d,口服;溴丙胺太林片15 mg,3次/d,口服。解析对乙酰氨基酚为弱酸性药物,在胃及肠液中大部分呈非离子型,而药物吸收速度直接与胃排空速度有关;溴丙胺太林能延迟胃排空速度,使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少而慢,血药浓度低,达不到治疗浓度,因此疗效差。建议对乙酰氨基酚与溴丙胺太林不宜合用,可用硫糖铝代替溴丙胺太林。与制酸药合用例3:患者,女,46岁。因“双膝关节痛3个月”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吲哚美辛片25 mg,3次/d,口服;氢氧化铝凝胶20 mL,3次/d,口服。解析

吲哚美辛对胃肠道刺激发生率较高,合用氢氧化铝凝胶,以保护胃壁。但氢氧化铝凝胶呈碱性。吲哚美辛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且能被氢氧化铝凝胶吸附,使吲哚美辛吸收降低30%左右,而使血药浓度及疗效降低。其他制酸药如三硅酸镁、碳酸钙与吲哚美辛可发生类似相互影响。建议

可先服吲哚美辛,隔2 h后再服氢氧化铝凝胶。用法、用量有误例4:患者,女,53岁。因“双膝关节痛1个月”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布洛芬缓释胶囊0.6 g,2次/d,口服。解析布洛芬缓释胶囊的正确用法:成人,1粒(0.3 g/次),2次/d,口服。过量服药可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建议更正布洛芬缓释胶囊剂量。例5:患者,女,31岁。因“双肘关节痛2个月”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0.1g,3次/d,口服。解析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为缓释制剂,1次/d即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且不易发生蓄积中毒。根据药动学原理,药物剂量增加,并不能使药物作用强度相应增加,只能增加毒副作用。缓释制剂在临床使用时仍按普通剂型的用法进行使用,可造成药物体内蓄积,引起毒性反应。建议更正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用法。例6:患者,男,41岁。因“双膝关节痛2个月”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吡罗昔康片40 mg,2次/d,口服。解析吡罗昔康的半衰期为45 h,正常用法为1次/d,20 mg/次。服药量>20 mg/d时,胃溃疡发生率明显增高,严重的合并出血甚至穿孔。处方中2次/d,且剂量大,易引起毒性反应。建议更正吡罗昔康片的用法、用量。儿童发热使用安乃近例7:患儿,男,2岁。2 d前出现鼻塞、流涕,伴发热。查体:T 38.8℃;听诊: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血常规正常。患儿无其他基础疾病。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安乃近滴鼻液3滴,4次/d,滴鼻。解析《中国0~5岁病因不明的发热诊治指南》中认为,安乃近可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不推荐儿童使用。而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相比较,其退热效果相当,但阿司匹林会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风险,鉴于其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的损害,所以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儿童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3个月儿童常用退热剂的剂量为对乙酰氨基酚10~15 mg/kg(每次建议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儿童使用美洛昔康例8:患儿,男,12岁。因“双膝关节痛1个月”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美洛昔康片7.5 mg,1次/d,口服。解析美洛昔康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消炎、镇痛和解热作用。<15岁儿童禁用。建议不宜应用美洛昔康,可选用贝诺酯。>2种解热镇痛药同时应用例9:患者,男,56岁。因“发热、头痛1 d”就诊。T 39℃。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酚氨咖敏片1片,3次/d,口服;去痛片2片,3次/d,口服。解析酚氨咖敏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15 g、氨基比林0.1 g、咖啡因30 mg、氯苯那敏2 mg;去痛片每片含氨基比林0.15 g、非那西丁0.15 g、咖啡因50 mg、苯巴比妥15 mg。两药都含氨基比林及咖啡因,作用类似,重复应用解热镇痛药,导致用量太大,毒性增强。建议含有相同组成成分的复方制剂不宜合用。酚氨咖敏与去痛片不宜合用,任选一种即可。例10:患者,男,61岁。因“双膝关节痛”1个月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贝诺酯胶囊1 g,3次/d,口服;双氯芬酸片50 mg,3次/d,口服。解析贝诺酯与双氯芬酸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使用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应避免非甾体抗炎类药之间的联合应用。建议贝诺酯与双氯芬酸避免联用,可单用贝诺酯胶囊。例11:患者,女,26岁,因“发热、头痛1 d”就诊,T 39℃。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 mL,肌内注射;维C银翘片2片,3次/d,口服;氯芬黄敏片2片,3次/d,口服。用药约30 min后,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头晕、眼花等症状。解析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本身即为强效解热镇痛药,而维C银翘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氯芬黄敏片含有双氯芬酸钠、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3种药合用作用过强,退热过快,以致患者出汗过快过多、血容量急剧下降而出现虚脱。不能同时服用成分相似的多种抗感冒药。建议不宜应用氯芬黄敏片。例12:患儿,男,7岁。因“发热2 d”就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贝诺酯片0.25 g,3次/d,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片2片,3次/d,口服;泰诺退热口服糖浆10 mL,3次/d,口服。解析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乙酰水杨酸的酯化产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75 mg;泰诺退热口服糖浆每2.5 mL含对乙酰基酚80 mg。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过大可引起肝脏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另外,对乙酰氨基酚1次推荐量为0.25~0.5 g,对于一个7岁儿童,此处方中的对乙酰氨基酚1次量明显偏大。这主要是由于没弄清复方制剂的成分及含量所致。建议可单用小儿氨酚黄那敏片。专家提示应用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病原因。鉴于发热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指标,而应用退热药后改变了体温,可掩盖病情,影响疾病诊断。因此,本类药物仅适用于热度很高或持续发热时间较长的患者。另外,由于解热镇痛药只对疼痛的症状有治疗作用,既不能解除疼痛的致病原因,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故不宜长期服用。

篇2:不合理用药

0.9%生理盐水100 ml+青霉素G640 万U或头孢噻肟钠3 g,静脉点滴,1 次/d。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疗效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是我院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其药效属于时间依赖性,对于青霉素类而言,其半衰期<1 h,应在24 h内给常规量2~4 次,而头孢噻肟钠半衰期为1~2 h,一般24 h内也要给予2~3 次常规量,1 次/d静脉点滴给药不可取。因此,医生用药需要参考药物的半衰期,严格按推荐的时间间隔或次数给药,才能保证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持续的时间,有利于杀菌,否则达不到治疗目的,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剂量不合理

存在剂量偏大和疗程不足。如某患儿,6 个月,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每次1 g,qd,静脉注射。另一患儿,6 岁,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0.5 g,qd,口服。以上用药剂量均偏大,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发现8 张静脉滴注抗生素1 d即停药的处方,11 张静脉滴注抗生素2 d即停药的处方(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疗程不足,血药浓度过低,既起不到抗菌作用,又易引起细菌耐药。

用药与诊断不符

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规应用抗菌药物与抗病毒植物药。腹泻静脉输注第三代头孢菌素。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只需对症治疗,只有少数患者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此时才予以抗菌治疗[1]。非感染性腹泻应用抗菌药物没有任何效果,反而会使腹泻加剧。一般认为头孢菌素不论以何种方式(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进入机体后,均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致菌群失调,并损伤肠黏膜屏障,使正常的肠细胞吸收分泌功能破坏,致肠细胞的分泌功能亢进,从而使腹泻加剧。第三代头孢菌素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腹泻程度重于第一代[2]。

配伍不当

实例1:青霉素G钠+地塞米松青霉素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在高温、酸碱、氧化剂、还原剂、金属元素等的介导下容易分解变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呈弱碱性,使得青霉素G钠失活,降低其疗效,两者不可混合滴注。实例2:环丙沙星注射液+青霉素G环丙沙星与青霉素G钠同时滴注,在1 h内会产生沉淀[3],由于这两种药物配伍后相互作用,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而影响疗效,易引起输液反应。如临床需要联用,正确的方法是两药给药间隔1 h以上,并且给予第二种药物时,宜使用空白输液冲洗给药通道。另外,有些处方出现杀菌剂+抑菌剂的情况,如青霉素G钠+丁胺卡那,二者呈药理性拮抗,合用可导致抗菌活性减弱。广谱抗生素联用

出现这类问题的处方很少,偶尔也会出现诸如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钠+环丙沙星的情况。头孢菌素类与喹诺酮类都是广谱抗生素,两者联用可增加细菌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宜采用广谱+窄谱的联用方式,临床医生应值得重视。

抗生素使用率较高

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张莉莉等调查某医院2007年单日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43.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率达71.5%,且不合理用药占24.9%,提示目前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仍存在随意和过滥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属于无指征用药,如中毒、心力衰竭等无感染征象和无创检查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此外,术后预防用药较多,外科手术后是否预防用药是根据手术野有无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使用抗生素。卫生部《抗菌药临床运用指导原则》明确指出,若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故医生必须严格掌握预防用药的指征,不能以使用抗生素来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或替代严格的消毒技术及精细的无菌操作,如此势必使医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

1.过分依赖抗生素:临床医师对抗生素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无适应证及适应证不明确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几乎所有发热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治疗,将抗生素当作一种万能药使用,以求心理上的安全感。

2.选择抗生素缺乏病原学依据:选择抗生素原则上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感染的病原体、药物敏感试验及药物的抗菌谱综合考虑,由于我院实验室条件有限,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常需时间较长,且价格较贵,使许多病人不愿接受药敏检测,多凭医师的经验选择抗生素。本调查结果显示,11.4%的患者首次治疗性用药未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3.习惯经验性用药:临床医生习惯从经验出发用药,导致盲目用药现象非常普遍,包括剂量过大、频繁换药、疗程过长等,本组有以上情况者占19.0%。由于未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感染菌不明确,故多使用广谱抗菌药,以第3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广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3代氟喹诺酮类应用最多。

4.其他因素:调查发现,临床存在患者或家属点名用药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临床医师的用药选择。另外个别医生或科室追求经济利益而超范围、超剂量的使用抗生素等有悖医德的现象。

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1.遵循抗生素用药原则:临床选用抗生素时应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即尽量使用抗菌谱窄、老一代的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联合应用。

2.明确药物适应证: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要有明确的适应证,必须是细菌性感染且有明确的感染部位、感染性质和感染诊断,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细菌药敏谱选用细菌敏感度高的药物,还应考虑细菌的耐药性。

3.尽量避免联合应用抗生素:通常的原则是:病原体未明确的严重感染;已应用或考虑应用单一抗菌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机体深部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渗透部位的感染,如心内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慢性难愈的感染,病程较长,病灶不易清除,长期抗菌药物治疗,细菌可能产生耐药者;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可将各药剂量适当减少。

4.掌握合理的给药方法:预防性用药要做到有指征、有针对性,同时给药方式、剂量及疗程要合理,注意药物的配伍,避免频繁换药。根据不同的感染决定用药疗程,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的抑菌水平。

篇3:不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PIVAS记录在案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共238例, 并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1.2 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20 05版) 、《新编药物学》 (第17版) 、中国国家处方集 (2010年版) 、40 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和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以及公开出版的书籍等内容, 对在静脉药物处方集中审核中发现的238例不合理用药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2 结果

238例不合理医嘱中, 常见注射用静脉药物 (该研究涉及药物均为注射用静脉药物, 下文不再赘述) 不合理用药情况有:给药浓度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超剂量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等。

2.1 给药浓度不合理

药物的浓度直接决定药物的疗效, 过度稀释难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临床疗效不明显;过浓则由于药物局部浓度过高或血药浓度升高过快而产生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因浓度过高不能完全溶解, 也直接影响输液的安全性, 故宜根据药品说明书选择合适的给药浓度。

2.1.1 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给药浓度不合理

(1) 0.9%NS100 m L+亚胺培南西司他汀 (泰能) 1 g, iv, gtt, bid。泰能溶解度小, 1 g泰能在100 m L生理盐水中不能溶解而发生混浊, 至少需用20 0 m L的生理盐水才可溶解完全, 药师建议医生将溶媒量改为250 m L。 (2) 0.9%NS500 m L+氯霉素1.5 g iv, gtt, qd。氯霉素因在有机溶剂中易溶, 在水中微溶, 且浓度不宜超过2.5%, 故每0.25 g氯霉素应溶解于100 m L的溶媒中, 稀释时先将药液温热, 再加入溶媒中, 边稀释边振摇, 以免析出结晶。此医嘱氯霉素浓度过高, 药师与临床医生沟通后, 医生减少氯霉素的用量至1.25 g。 (3) 0.9%NS50 0 m L+哌拉西林舒巴坦钠 (百定) 3.75 g, iv, gtt, q12h。百定的半衰期短, 为了保持体内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 输注时宜选用少量溶媒于30~60 min内输注完毕, 该医嘱使用50 0 m L溶媒明显偏多, 无法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又超过有效半衰期, 不仅不能有效杀死病原菌, 更易导致耐药及热源的产生[1], 药师建议医生将溶媒量改为100 m L。 (4) 0.9%NS250 m L+利巴韦林30 0 mg, iv, g tt, qd。利巴韦林说明书规定输液浓度为1 mg/m L, 药物浓度过高, 易致注射部位刺激性而引起毒性反应[2]。

2.1.2 抗肿瘤药物给药浓度不合理

抗肿瘤药物的浓度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抗肿瘤药物对静脉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刺激, 浓度越大, 在血管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浓度太小, 临床疗效难以保证;因而在体液量允许的情况下, 以最适宜的浓度配制, 保证有效浓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静脉的刺激和确保药物的稳定性[3]。 (1) 0.9%NS10 0 m L+多西他赛 (艾素) 10 0 mg, iv, g tt, qd。说明书规定艾素的浓度不得超过0.9 mg/m L, 药师建议医生将溶媒改为250 m L。 (2) 0.9%NS250 m L+依托泊苷0.1g, iv, g tt, qd。依托泊苷浓度不应超过0.25 mg/m L, 滴注时间不少于30 min。依托泊苷与拓扑异构酶II的结合是可逆的, 并作用于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较长的S期与G2期, 因此, 血药浓度持续时间长短比峰浓度高低更重要。依托泊苷浓度过大可引起低血压、喉痉挛等过敏反应。故建议医生将溶媒量改为500 m L。

2.1.3 中药制剂给药浓度不合理

大多数中药注射剂都有溶媒稀释量的规定, 否则容易引起输液时疼痛, 皮肤潮红[1]。我院常见的不合理医嘱有:0.9%N S 2 5 0 m L中加入七叶皂苷 (麦通钠) 2 0 m g (说明书规定应为5 0 0 m L) ;0.9%NS10 0 m L中加入奥扎格雷钠 (露舒) 8 0 mg (说明书规定应为50 0 m L) ;0.9%NS10 0 m L中加入鹿瓜多肽 (松梅乐) 6 m L (说明书规定应250~500 m L) 。

2.2 溶媒选择不合理

(1) 5%GS10 0 m L+阿莫西林舒巴坦钠 (舒萨林) 3g, iv, g t t, bid。舒萨林在生理盐水中较稳定, 为临床首选溶媒, 其在5%葡萄糖中降解较快, 只能保持2小时稳定性。经过P I VA S冲配好的药物不能保证在2小时内用完, 故建议临床医生更改溶媒或者现配现用。 (2) 果糖2 5 0 m L+泮托拉唑 (韦迪) 4 0 mg, iv, g tt, q12h。果糖是一种左旋六碳糖, 为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 其作用和用途与葡萄糖相似, 韦迪配制液的p H值应≥9, 不宜与含糖输液配伍, 且需要短时间输注, 故应选用10 0 m L生理盐水为溶媒[4]。 (3) 蔗糖铁2 0 0 m g+5%G S 2 5 0 m L, iv, g t t, q d。蔗糖铁为棕色胶体溶液, 为保证蔗糖铁溶液的稳定性, 只能采用生理盐水为溶媒, 且需严格控制溶媒的量, 2 0 0 mg蔗糖铁最多只能用20 0 m L溶媒溶解, 至少静脉滴注30 min, 建议医生改为生理盐水200 m L。

2.3 药物配伍不合理

多药配伍时由于p H值等条件的改变, 各组分之间产生各种变化, 引起沉淀、变色、降解等, 其中有很多变化难以从外观上观察出来, 所以这类配伍潜在的危害最大。 (1) 5%GS50 0 m L+Vit C2 g+Vit K10 mg, iv, g tt, qd。两者虽然在药理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但维生素C是一个酸性多羟基化合物, 有强还原性, 可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导致两者药效均下降[5]。 (2) 0.9%NS250 m L+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10 m L+氯化钾0.75 g, iv, g tt, qd。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适用于无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溶解, 故该输液中不适宜使用氯化钠溶媒, 也不适宜再加入氯化钾之类的电解质溶液。 (3) 5%GS500 m L+氯霉素1.25 g+RI8 U, iv, gtt, qd。氯霉素与常规胰岛素不宜配伍, 配伍后两药相互作用致使毒性、不良反应增加。

2.4 超剂量用药

(1) 0.9%NS100 m L+氨溴索 (兰苏) 60 mg, iv, gtt, bid。氨溴索用量在30~45 mg/d之间, 严重病例可用至90 mg。本医嘱用量120 mg/d, 为该院习惯用法。国家食药监局2012年发布第49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提醒关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如: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除与药品本身特性相关外, 还与多种因素如患者个体差异、超剂量使用、输液速度过快等有关。故药师建议医生减少用药剂量。 (2) 林格氏+氯化钾1.5 g, iv, g tt, qd。氯化钾应用浓度一般为0.1%~0.3%, 50 0 m L溶液中氯化钾不得超过1.5 g, 浓度过高不仅可引起局部疼痛, 且有导致心脏停搏的危险。林格氏液为复方制剂, 本身含有氯化钾0.15 g, 药师建议医生减少氯化钾的用量。 (3) 果糖+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2瓶, iv, g tt, qd。每日1瓶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即可满足成人生理需要, 多余的水溶性维生素不能被机体吸收, 造成药物浪费。

2.5 用法用量不合理

(1) 0.9%NS10 0 m L+头孢曲松 (罗氏芬) 2 g, iv, g t t, q12h。头孢曲松因其消除半衰期为8h, 并在组织分布广泛和持续对敏感菌保持杀菌浓度2 4 h以上, 故临床一般感染用药1次/d即可。 (2) 5%GS50 0 m L+万古霉素 (稳可信) 2.0 g, iv, g tt, qd。万古霉素毒副作用大, 给药浓度与速度均应严格控制, 用量为2 g/d, 宜按1 g, iv, gtt, q12h使用, 同时应监测血药浓度。

2.6 其他

(1) 给药途径不合理:我院临床使用甲钴胺注射液几乎都是以静脉滴注的方式, 而甲钴胺对光极不稳定, 尤其在水溶液状态下更易光解。该药品的生产厂家采用特殊避光保护袋包装, 并再要求从避光保护袋中取出后应立即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药师在审方中纠正静脉滴注给药途径, 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2) 中药注射液配伍: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 目前还不能做到提取有效成分单体来配制, 中药注射液与西药或其他中药注射液合用时宜发生不良反应, 而目前中西药配伍应用越来越多, 氯化钾等强电解质与中药注射液合用后可加速中药中不稳定成分的变化, 出现浑浊、沉淀, 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

3 讨论

2012年该院PIVAS调配数量约511 0 0 0袋, 纠正不合理用药比例约为0.05%, 修改率达到99%。药师除了与医生电话沟通不合理医嘱外, 还需对不合理情况记录在案, 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对群体性的不合理用法, 由药剂科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发到各科室, 以督促临床医生更改。该院PIVAS运营以来, 已纠正了一些群体性用药习惯, 如:甘露醇与地塞米松磷酸钠不再配伍;甲钴胺不再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氨溴索 (兰苏) 不再超剂量使用;紫杉醇采用非PVC材料的输液瓶与输液器等。由于药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临床医生出谋划策, 及时阻止了不合理医嘱, 避免或减少了药品的毒副作用甚至事故的发生, 为病人的安全用药发挥了作用。PI VA S为药师搭建了药学服务的平台, 药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提高专业素质, 进一步发挥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 使病人受益。

参考文献

[1]蔡卫民, 郭菁, 杨婉花, 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浅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 (2) :8-10.

[2]濮旭萍,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齐鲁药事, 2011, 30 (4) :220-221.

[3]罗利雄, 文会先, 胡芳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 (3) :403-404.

[4]吴霞, 宋玉琼.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理化配伍禁忌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 2012, 21 (18) :65-66.

篇4:盘点不合理用药

也许这些情况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得太普遍了,所以人们几乎已经意识不到,这样用药其实是不够合理、科学的。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患者1/3死于不合理用药。而在我国,居民合理用药意识淡薄,用药随意性大,44.88%的被调查者不会按照医师的处方购药,74.39%的被调查者在用药过程中有不按疗程服药、或是频繁换药的行为。

事实上,在合理用药方面,有很多原则是人们并不了解的。比如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其停用原则等等。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发布的资料显示,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致死案例屡屡发生。比如一种叫做 “尼美舒利”的退烧药,曾导致多名儿童致死,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查明这种药物致使儿童死亡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长期、过量地用药使孩子的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了损伤,最终不幸死亡。

血的教训未免太过极端,但这却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合理、科学的用药习惯关乎健康更关乎生命。

滥用抗生素

药物介绍:

抗生素人们其实并不陌生。它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

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上百种,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等。滥用及危害: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

滥用抗生素会产生很多危害,其毒副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反应。目前我国有200多种抗生素,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等等。

此外,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甚至已经接近100%。

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导致病菌乘虚而入,甚至造成人的死亡。

如何科学使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其发布的《耐药细菌知识问答》中指出,公众要慎重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的“四不”原则。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要自己盲目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对不同病菌的抑灭作用不同,对人体各部位感染的作用不同,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只有经过专业医生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治疗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儿童乱服成人药

药物介绍: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机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所以和成人药物比,儿童药物的成分和剂型(如婴儿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难以服用片剂,需开发滴剂、喷剂等)都不尽相同。服用适合儿童的药物,才能做到有效和安全。

滥用及危害:

有报道显示,一个感冒的4岁男孩,在吃了成人感冒药后,竟然出现了惊厥。儿童用药其实有很多禁忌,比如儿童最忌服速效感冒胶囊。这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

此外,儿童也不适合服用磺胺类药物,因为可能引起新生儿黄疸加重,甚至侵入脑组织造成核黄疸。还有婴幼儿期的腹泻,不要过早应用止泻剂,以免肠内毒素吸收增加,病情加重。

此外,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并不是简单的身高、体重、外形上的不同。儿童在身体的激素分泌水平、代谢功能上都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因此,一些药物的成人剂型是儿童不能接受的。

如何科学使用:

给孩子用药时,一定要谨慎,严格遵医嘱。家长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将成人药物减半或减量就可以。如一些缓释胶囊就不适合剥开分份服用,因为这些药物使用了特殊的制剂技术,用胶囊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数量,如果为了减少分量而剥开给孩子吃,将会破坏药品的结构,易造成毒副作用,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家长要注意即便是标有婴幼儿用“OTC”的非处方药,也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而且儿童用药后,家长应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咨询医生或就诊。

中药注射液泛滥

药物介绍:

中药注射液一般指在中医药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其他天然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各种无菌制剂,其曾被视为中药现代化的突破口。但注射剂绕过皮肤、黏膜这两道保护人体的天然屏障和肝脏的首过作用,直接进入人体分布到组织、器官,其生物利用度很高,如有过敏原之类异物极易进入,远远不如涂在皮肤或存于消化道易于清除,危害很大。并且药味越多,成分越复杂,越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而这也是中药注射液频频出现问题的原因。

nlc202309041252

滥用及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但是频频发生的不良反应和致人死亡事件引发关注。从始于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事件,再到2009年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其安全性备受质疑。

今年3月14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年度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超过10万例;所有中成药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排名前20位的,无一例外都是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排名前三位的,恰恰是临床上备受青睐的清开灵、参麦和双黄连三种注射剂。

更为麻烦的是,中药复方制剂在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时,很难发现到底是何种成分在从中作梗。而西药只是单一成分制成的药剂,其安全性和针对性强一些,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查到缘由。如何科学使用:

专家表示,对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必须厘清原因,坚决淘汰问题品种。为防止意外,医生也须谨慎给患者开中药注射液。

被忽视的药物相克

药物介绍:

药物相克主要是指同时或者先后服用药效相反的药物,从而导致疗效降低的现象,以及不同药物之间在一起进入体内后产生反应而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甚至是伤害。

研究发现,有很多类的药物之间都是相克的。不仅中药如此,一些西药也是如此。

滥用及危害:

专家举例说,头孢类药物不能与利尿药同用,容易造成肾损伤;补铁药不能与钙片同服,药物容易形成沉淀,不易吸收;阿司匹林不能与布洛芬服用,会降低阿司匹林药效,也不能与维生素E同服,会增加出血风险;青霉素与维C同服,会降低维C药效等。

另外,不少食物也是药品的“克星”,同服也可能带来风险。比如牛奶与钙片同吃,会影响钙吸收,与抗生素同吃,抗生素药效降低80%,与止泻药同吃,会加重腹泻;抗过敏药物不能与果汁同服,会影响过敏药代谢;服用阿司匹林时,不能喝酒,容易造成肝损伤;服补铁药物、黄连素时,不能服浓茶,会降低药效;服用布洛芬时,不能同饮咖啡、可乐,容易造成胃出血、胃穿孔。

如何科学使用:

在服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上的有关禁忌。另外,一般家庭平时也没有必要储备太多品种的药物,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自己同时服用不同的药物导致药物相克的风险。

其他西药作为减肥药

药物介绍:

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减肥作用的药品。目前市场上除了专门的减肥类保健品外,也有不少人使用一些西药帮助进行减肥。例如近些年居然有人提出,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可用来减肥,称此药对糖尿病人可以起到降低或控制血糖的作用,正常人服此药不会降血糖,但可以减肥。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主要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适用于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仍然较高的人群,同时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控制血糖,还可以有减轻少许体重的作用。滥用及危害:

虽然二甲双胍在长期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已被证实疗效和安全性很好,价格便宜,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但是专家表示,肥胖者滥用二甲双胍来减肥则是不可取的。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是减少肝糖输出,增加糖元合成,但降低体重的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所以不能将其视为减肥药。

双胍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乳酸酸中毒。轻度乳酸酸中毒者会出现乏力、恶心、食欲降低、头昏;重度者会发生意识障碍、休克而危及性命的严重后果。另外,它还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造成贫血、毛细血管和周围神经损害,其对微量元素钙、磷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即使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随意当做减肥药用是不可取的。

如何科学使用:

专家表示,减肥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方式进行调节。如果非要利用药物尤其是西药减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合理使用。

精神镇静类药物随意滥用

药物介绍:

安定也叫地西泮,有镇静、抗惊厥、使横纹肌松弛等作用,适用于精神抑郁性焦虑、紧张、不安、失眠等症。该药是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所管制的物质之一,在世界各地受严格管制。地西泮在中国内地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在香港列为第一部危险药物,在台湾列为第四级毒品。

另外,现在也还有含有二类精神药品氯硝西泮和抗抑郁药品盐酸多赛平等成分的一些药物在销售。专家表示,氯硝西泮的片剂与安定片一样,均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滥用及危害:

研究发现,如服用治疗剂量的安定达6星期或以上,能产生物质依赖,

停药时可出现精神呆滞 、昏睡、易怒、烦躁不安、忧虑等一些脱瘾症状。如服用更大剂量,可更快产生物质依赖。其脱瘾症状也会更为严重。

专家表示,长期服用氯硝西泮可产生耐受性,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使得患者出现行为、思维障碍,精神错乱等严重的症状。而盐酸多赛平药用过量可致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也可产生显著的呼吸抑制。如何科学使用:

目前,国内治疗失眠药物主要是安定片,因为它的催眠作用好,而且便宜。专家表示,按照要求服用该药导致成瘾的可能性较小。但是服用该药一定尊重医嘱,最好按照精神专科医生的要求进行服用。对于失眠患者绝不能病急乱投“医”,绝不能购买一些网上吹嘘很悬乎、很诱人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品有时不治本,反而会引起其他新的病症。

nlc202309041252

麻醉药品的走私贩卖

药品介绍:

麻醉药品并非毒品,其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国家食药监局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源植物及其制剂。麻醉药品正常使用有利健康,现在进行大、小手术和许多治疗,麻醉药品都是必不可少的。

滥用及危害: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麻醉药品的滥用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个方面是相关医生和麻醉师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实施用药,另外一个方面是麻醉药品的偷偷贩卖甚至是走私。来自国际麻醉药管制委员会的报告警告称,目前,世界范围内处方麻醉药的走私贩卖及滥用呈快速增长趋势。

研究发现,麻醉药品产生依赖性有两种表现,即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产生麻醉药品依赖性的患者往往有一种内在的强迫感,这种强迫感驱使使用麻醉药品的人不顾一切地寻觅和使用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滥用的另外一个危害是麻醉药品耐受性,是指长期反复使用麻醉药品后,中枢神经系统对麻醉药品敏感性降低,导致麻醉药品的疗效下降和维持疗效的时间缩短,需要逐渐增加麻醉药品的剂量或增加使用次数才能达到维持原来疗效的正常生理现象。如何科学使用:

麻醉药品是临床用于治疗各种中至重度急、慢性疼痛疾病的“核武器”,既能有效、强力阻断疼痛,使用不当又可危害患者,医师必须取得使用资格后才能开具处方。

麻醉药品的依赖性的产生与否,决定于麻醉药品的剂型、剂量、用药途径、用药浓度和速度、用药持续时间、停药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专家提醒,麻醉药品的使用和贮存应严格管理,擅自滥用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止咳糖浆当饮料

药物介绍:

止咳糖浆是治疗咳嗽的一类用药。主要用于止咳、化痰,其主要作用在咳嗽中枢,降低其敏感性,进而抑制咳嗽,因此具有镇咳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咳嗽、多痰、支气管性气喘等症。由于止咳糖浆大多在药店就可购买,有些甚至还添加了草莓、葡萄、养乐多等口味,因此当民众感冒咳嗽时,相当喜爱服用。滥用及危害:

一些止咳糖浆中含有可待因,具有极佳的镇咳功效,这种糖浆只要服用10毫升就能止咳,但是不当的剂量或长期服用,不仅会造成严重副作用甚至会成瘾。

目前,在国内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滥用含可待因止咳糖浆的危害性,不仅大人随意购买,在孩子咳嗽时,也是随意让其服用。而一些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在了解到可待因止咳糖浆的特性以后,甚至还偷偷长时间购买大量服用。近些年国内多有媒体报道,有人把含可待因的感冒糖浆当成饮料,有病没病都喝,最后上瘾而不可自拔。

如何科学使用:

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糖浆遵照医嘱服用对身体无害,但是如果过量滥用的话就会产生危害,因此当症状消失就要停药。另外虽然止咳糖浆不必经过医生处方可以在药店随意购买,但是专家建议在购买前一定要请教销售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按照标签的用法用量服用。万一咳嗽持续一星期以上,或有再发的倾向,或伴随有发烧、皮疹、持续头痛时,应当向医师寻求诊治。

滴眼液乱用没限制

药物介绍:

滴眼液也被很多人叫做眼药水,是眼科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对于许多眼病,滴眼液都有直接、快捷的治疗作用。这些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条件的改变,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比如长时间看电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等,很容易患视觉疲劳症和干眼,而这两种病症都以眼睛干涩不适为主要表现,于是很多人将眼药水变成了日常“必备药品”。

滥用及危害:

滴眼液滥用的一个方面是使用品种的滥用。现在很多人点眼药水都是听别人介绍,特别是当自己的症状与别人“一样”时。专家表示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有几种眼药水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是阿托品眼液,阿托品眼液用于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它可以扩散瞳孔,缓解炎症,防止虹膜和晶状体粘连,因为其散瞳作用很强,作用时间长,将瞳孔散大后,一般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一旦滥用,严重的导致双目失明。

还有一些防治近视眼药水有类似阿托品样作用的药物成分,例如青少年常用的托吡卡胺眼药水,该药通过散大瞳孔,解除调节痉挛,达到治疗假性近视的目的,虽然这种药物作用时间较短,一般8小时后药物作用消失,但也不可随便使用。

激素类眼药水如醋酸可的松眼药水也不能乱用,这类眼药水刚开始点能有效缓解眼睛干涩、发红,但长期使用可引起眼压增高,甚至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造成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而且这种青光眼自觉症状较轻,病程经过缓慢,临床上很难及时发现。如何科学使用:

滴眼液的使用原则上是能不用就不用,没有必要常规使用。除了点眼药水,还有些方法能够缓解眼睛干涩:做眼保健操、热毛巾湿热敷、多看远处。

需要注意的是为保持药物的无菌性和延长药物的有效期,滴眼液中一般都加入防腐剂保质。虽说微量防腐剂对眼睛损伤并不大,但多次使用眼药水,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导致正常泪膜受到破坏,角膜上皮细胞出现损伤。因此,原则上来说,眼药水能不用就不用,若必须使用,一天不应超过4次。

保健品拿来当药吃

药物介绍: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97)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从这个定义上,很容易看出,保健品,其实是食品的一个分支,而且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滥用及危害:

保健食品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才能对身体发挥保健作用。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某些生理功能减弱或紊乱的人群,比如免疫力低下、失眠、单纯性肥胖者,可以选择相应的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减肥类保健食品。但是消费者千万不要为治疗某一疾病而购买保健食品。因为保健品和药物有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疗效方面,作为药品,一定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更为重要的是,保健品如果滥用,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但是如果抱着保健品能治病的心态去服用,最后很可能因为没有及时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何科学使用:

在购买保健品时,首先要认准标记,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应有蓝色标记。同时应标有相关批准文号,国产保健食品应有卫生部的“卫食健字”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国食健字”,进口保健食品要有“卫进食健字”标识。

其次,在购买保健品时要确认它的功能。目前我国卫生部审批的保健食品一共只有22种保健功能,比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觉疲劳功能等。购买时应注意分辨,选择和自己身体状况相符的保健品进行购买和使用。

篇5: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病史摘要】 患者,男,78岁。患“原发性肺癌”胸部剧痛,给予吗啡控释片掰开后口服。

【处方】

吗啡控释片 1/2片 1/d 口服

【分析】近年来上市的控释、缓释片剂药物越来越多。因为它能起到长效作用,减少服药次数,给病人服药带来了方便。控释、缓释制剂是在生产时加入了特殊的材料,药片内所含的药物成分被分成速释和缓释两部分,然后通过特殊成分形成的隔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以达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的。缓控制剂是否可以掰开使用主要看其释药技术和原理。如果中间有刻痕的通常可以掰开服用,若临床要求分剂量使用,则可以按药物上的划痕给药。

骨架型盐酸吗啡缓释片,采用固体分散技术,以疏水脂质材料为缓释骨架材料,释放时以骨架溶蚀及扩散方式进行,其正确服用方式为:整片吞服,不可截开,成人每隔12h服用1次,用量应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年龄及服用镇痛药史选择不同规格的药片。不能掰开使用的缓控制剂被掰开后控释膜被破坏,药物会迅速释放出,就达不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了,有时还可以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吗啡的控释制剂,服用后使疼痛大大减轻,如果将1片分成2份,老年人1次服用半片,其结果就有可能引起吗啡中毒。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采用的是特殊缓释技术,片剂中间有刻痕,但只能沿刻痕掰开,半粒使用。这样设计是因为曲马多为强力中枢镇痛药,在强调三阶梯镇痛疗法时,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半粒的用法是经常采用的,这样能方便患者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建议】 吗啡控释片不可掰开服用。必须整片吞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病史摘要】 患者,男,34岁,因“口服氧化乐果20分钟”入院。诊断:急性口服有机磷(氧化乐果)重度中毒。在洗胃后给予阿托品、碘解磷定静脉注射,同时给高渗葡萄糖静脉滴注。

【处方】

阿托品注射液 3mg 静脉注射 每15分钟1次 50%葡萄糖注射液 40ml 碘解磷定注射液 1.0g 静脉注射 每2h1次 10%葡萄糖注射液 3000ml 静脉滴注

【分析】 有机磷酸酯类毒性是由于亲电子性的磷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失去了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了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产生一系列毒性症状。阿托品为抗胆碱药,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作用。碘解磷定为胆碱酯酶重活化剂,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酰基结合,恢复胆碱酯酶的活力。抢救中大量输入高渗葡萄糖液,滴速又快,这样一方面可使体内碘解磷定及阿托品的有效血药浓度被稀释;另一方面葡萄糖也影响被激活的胆碱酯酶活力。有实验比较证明,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10%葡萄糖液各1000ml经静脉输入后,测定胆碱酯酶活力,其结果是不同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使之下降2~3U,而10%葡萄糖液却下降7~9U,再者,体内合成乙酰胆碱需要有乙酰辅酶A参与。而葡萄糖在体内降解时的中间产物为丙酮酸,它能在线粒体内经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所以输入高渗葡萄糖就等于提

供合成乙酰胆碱的物质基础,结果增加了乙酰胆碱的毒性症状。

【建议】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输液以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为宜,不应使用10%或50%高渗葡萄糖液。在使用阿托品与碘解磷定时不宜大量补液,以免抢救药物浓度被稀释,影响疗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辅酶A、胞磷胆碱、碘解磷定

【病史摘要】 患者,男,2岁,因“误服敌敌畏2h”入院。诊断:急性有机磷农药(敌敌畏)重度中毒。在洗胃后给予阿托品、碘解磷定,同时给予三磷酸腺苷、辅酶A、胞磷胆碱静滴,共应用碘解磷定8d。

【处方】

阿托品注射液 3mg 静脉注射 每30分钟1次 10%葡萄糖液 100ml 碘解磷定注射液 0.25g 静脉滴注 每6h1次 10%葡萄糖液 200ml 三磷酸腺苷注射液 40mg 注射用辅酶A 100U 胞磷胆碱注射液 0.25g 静脉滴注 1/d 【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过量。辅酶A为体内乙酰化反应的辅酶,外源性补充辅酶A,可生成更多的乙酰辅酶A,最后生成乙酰胆碱。胞磷胆碱能促进体内卵磷脂合成,卵磷脂分解能提高血浆中游离胆碱水平和脑中胆碱浓度,进而促进胆碱能突触处乙酰胆碱的利用和释放。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如给予辅酶A、胞磷胆碱,可使体内乙酰胆碱含量进一步增加,不利于有机磷中毒的抢救。

胆碱酯酶复能剂对形成不久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易于再活化,不能使已老化的胆碱酯酶复活,故用药越早越好。若已老化再给过量的胆碱酯酶重活化剂反而使胆碱酯酶被抑制,并可与磷酰化中毒酶形成有毒的磷酰肟。中毒超过3d,胆碱酯酶已老化,不宜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首次足量给药,不但疗效好,恢复快,而且重复用药次数和药物总用量少。中重度中毒患者应采用静脉注射给药,不宜采用静脉滴注,因所给药物不易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复能剂的半衰期为1~1.5h,必须重复用药,以巩固疗效。然而,应根据病人病情重复用药,不宜机械定时地重复用药,以免引起药物过量中毒或药量不足的不良后果。重度中毒应用重活化剂应每h给药1次。本例应用重活化剂采用静脉滴注和机械定时给药,重复用药间隔时间太长(6h),用药长达8d,导致起效慢,疗效差,副作用大,花费多。

【建议】 在体内胆碱酯酶活力未恢复前、中毒症状未消除时,不宜应用辅酶A、胞磷胆碱及含有辅酶A的能量制剂。

篇6:不合理用药责任追究制度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切实降低药品费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决定制订不合理用药的责任追究制度,由临床药学科负责具体工作,医务部负责督促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一、每月抽查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专项检查,按我院制订的《抗生素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扣分。同时另有非抗生素类不合理用药的,每项扣0.4分。并按工医政字[2005]75、77号文处理。

二、每月对门诊处方抽查,并对金额超过150元以上的处方进行统计、点评,并公示金额前十位医生名单,一经查实属不合理用药的,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罚。

三、对于不合理用药给医院造成医疗纠纷的,按投诉处理,科室和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四、对于不合理用药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工医政字[2005]110号文处理。

五、年内有三次门诊处方金额排前3名的医师给予戒勉、谈话,并视情节给予暂停处方权处理。

上一篇:三方协议注意事项下一篇:免疫规划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