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

2024-06-11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通用11篇)

篇1: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

【摘要】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多,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中,用药品种最多、最不合理的首推抗生素,特别在基层医院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由此可见,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对策

临床上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基层医疗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药源性疾病,要避免重开药、滥用药,本人就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及对策作一分析,寻求改善和治理方法,以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供临床用药参考。

1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1.1 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1.1.1试验性治疗和无规律性用药 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在临床中部分医生对病因不明、不能确诊的病人,随意缩短或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次数,致使抗生素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或是药物剂量增大,这样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1.1.2不熟悉抗生素药理特点:有些医生不清楚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盲目使用抗菌药。主要表现在:能用杀菌药却选用抑菌药,能用窄谱药却选用广谱药,能用短效剂却选用长效剂等,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使药物毒副作用大增,危及健康。

1.1.3不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但在临床中,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联用;同类抗生素同时使用,如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丁胺卡那 庆大霉素;甚至出现抗生素三联使用的现象,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加及菌群失调,使临床治疗更加困难。

1.1.4缺乏针对性,盲目使用抗生素部分医生不能根据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儿童,不重视抗生素的用法、剂量、时间。其具体表现为药不对症,感冒用抗生素;老人、儿童用药剂量不减或没有根据药物说明书酌情减量用药;针对儿童和肝肾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没有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合理选择对肝肾功能无损害药物等,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大甚至致死。

1.2其他方面不合理用药

1.2.1不分时间服药因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由于各药的生物利用度、血液浓度、代谢和排泄速度不同,所以合理掌握用药时间,是成功治疗疾病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临床本应在餐前服用的药物,但实际很少在医嘱上见有交待。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及西沙必利等在餐前30min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恰好到达高峰,使整个上消化道在药物的疏通下能正常运转;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普鲁苯辛、胃长宁等服药时间最好在餐前15~30min左右,用量应以刚能引起口干为度,如普鲁苯辛每日3次,每次1片;溃疡隔离剂如三钾二橼络合铋、枸橼酸铋等宜在餐前30min和睡前服用;抗胃泌素药如丙谷胺等宜在餐前15min服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需餐时服用。某些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10%氢氧化镁,以及复合制剂如胃舒平、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等,必须在餐后1~1.5 h服用,这样可维持缓冲作用长达3~4 h,如餐后立即服则药效只能维持1 h左右。胃舒平、盖胃平为咀嚼剂,嚼碎后服下效果更好。增加黏膜血流量及防御因子,促进胃黏膜修复药物如螺佐呋酮餐后服用;胃友、胃必治、胃仙u等,其最佳服用时间为餐后1h服用,即指两餐之间服。硫糖铝、米索前列醇、麦滋林等保护胃黏膜药宜在饭间服。硫糖铝若为片剂,需要嚼碎后用水吞下效果更好。含有胶体枸橼酸铋的得乐、迪乐等,可杀死幽门螺旋杆菌,但需与胃黏膜接触才能发挥作用,宜在饭间服。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等,均是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在疾病急性期,一般主张早晚各服1次,待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晚服维持量。

1.2.2联合用药不当吡嗪酰胺 利福平异烟胼。以上三药属抗结核药,临床疗效较好。但由于三药对肝脏均有损害,易致转氨酶或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出现肝性脑病、肝毒性增加。如果临床确实需要联合应用的则在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并在疗程中密切观察。

1.2.3药物剂型不合理应用现在由于制剂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许多药物制成各种剂型以供临床选择。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药物在体内有较长的作用时间,通过口服缓/控释制剂能够方便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通常缓/控释制剂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液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h。服用时需整片吞服,不应将药片随意嚼碎或分割开服用,否则可能破坏缓控释药结构的完整性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短时全部释放,非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拜心同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时尔平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支气管炎;洁尔阴泡腾片用以治疗阴道炎等,这些药都是经过现代制剂工艺技术生产的控释或缓释片。但由于临床医生不了解这些药物的特点,随意给病人减剂量服半片,药物分割后,在体内会迅速释放,体内药物浓度骤升,有可能造成药物中毒,这样就达不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

1.2.4重复用药胃舒平与颠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颠茄的复方制剂,合用没有必要。牛黄解毒片与黄连上清丸合用,这两种都属于清热泻火类药,均含大黄成分,合用后容易造成腹泻、恶心。强力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这两种药属于治疗伤风感冒药,分别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胃复安和吗丁啉,均属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作用基本相似,属重复用药,而且二者合用后毒副作用可能增强,可致内分泌紊乱、溢乳、男性乳房发育、血清催产素增高等。甲氰咪呱与胃舒平合用,此类药都属于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成分,可使甲氰咪呱的血药浓度降低,影响疗效。复合维生素b或是21-金维他,还加上维生素b1、b2,重复使用实属浪费。硝苯地平与拜心同合用,拜心同是硝苯地平的缓释剂,但两药长期合用剂量过大,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和出现外周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硝酸酯类药物合用,如消心痛和硝酸甘油合用,前者为长效制剂,后者为短效制剂,均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供,但合用会加强冠脉盗血,加速机体耐药。

2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综上所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怎样改变目前这种不合理用药的状况是十分重要的,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严格执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副作用小的抗生素;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检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2.2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疗程安排要充足,剂量要适当,在用药的过程中,剂量过大常会增加毒性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一般感染性疾病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脉用药,能用一般或一种抗生素治疗的疾病,不联合用药。

2.3严格病原学监控要使抗生素的使用做到科学性、合理性,一方面医院应加强微生物学人才培养,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定期对临床科室抽查,发现医源性感染,及时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应加强实验室的设备投入,提高各科病原菌培养、分离技术水平。定期抽查重症感染病人的病原菌,发现细菌耐药,通过医生及时更换敏感的抗生素。

2.4防止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液药物浓度过高有密切的关系。在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病人用药反应,尤其要仔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这些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或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安全用药。

2.5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药品营销人员为了促销药品,给医生提供销药提成,有的医生在金钱面前,忘记了做医生的神圣职责,乱用药、大剂量用药,使用高价药,为的是能获得更多的非法药品提成。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医德医风再教育的力度,使 每个医务工作者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在为病人诊治的过程中,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合理使用药品。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不合理用药,使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篇2: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

【摘要】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现象 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1/2200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1]。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

医院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有

1.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问题。

表现在不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没有指针随意使用抗菌素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如:美罗西林钠、奈夫西林钠、夫西地酸钠、林可霉素、氟罗沙星。

2.不合理选用溶媒。

2.1 血塞通、丹参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或5%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作溶媒,由于盐析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使不良反应增加。

2.2 呋塞米注射液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呋塞米为碱性的钠盐注射,碱性较高,因葡萄糖注射液PH低于4时可与呋塞米产生沉淀。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2.3 10%氯化钾注射液选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补钾同时滴注钠盐和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会降低钾的作用,故需迅速纠正低血钾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合用。

3.1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注射液同瓶静滴。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映,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3.2维生素C与庆大霉素同用,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

3.3 消旋山崀宕碱片与甲氧氯普胺片同时口服,消旋山崀宕碱属于胃动力抑制药,甲氧氯普胺属于胃动力促进药,二者联用呈拮抗作用。

4.重复用药现象。

4.1 胃舒平与颠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颠茄的复方制剂,合用没有必要。

4.2 牛黄解毒片与黄连上清丸合用,这两种都属于清热泻火类药,均含大黄成分,合用后容易造成腹泻、恶心。

4.3 强力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这两种药属于治疗伤风感冒药,分别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

4.4同一时段内联用几种适应症近似的中成药口服药、西药、中成药注射液,且使用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通滞苏润江胶囊+血塞通胶囊+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七叶皂苷注射液。

5.用药不考虑毒付作用对患者的其他疾患的影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诉有胃溃疡,医生用药“奈普生”口服,导致胃溃疡加重。如改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就可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综上所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对这种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呢?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又称合理用药管理,即通过制定、执行药事法律法规,推行合理用药指南或规定,实施干预计划和措施,批判、抵制和干涉不合理用药心里和行为,建立合理用药的秩序和规范,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我认为医院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1.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1.1 建立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制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对新申请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1.2 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讲座、学习班、研讨会。教育医生和药剂师合理使用药,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培训。1.3 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合理用药科室、医务人员,推广他们的经验。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2.1 建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处方点评制度并有效开展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讨论分析公示。

2.2查阅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检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管理等工作。

3.制定药品处方集,规范医院用药。

4.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对药品使用总金额和数量排名前10位进行分析,是否超常规,是否合理,定期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

5.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药品营销人员为了促销药品,给医生提供销药提成,有的医生在金钱面前,忘记了做医生的本分和责任,乱用药、大剂量用药,使用高价药,为的是能获得更多的非法药品提成。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医德医风再教育的力度,使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为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理念。在为病人治病的过程中,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合理使用药品。

6.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促进合理用药。药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药的面市,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将药学信息收集、整理,通过药讯、不良反应简报等提供临床人员参考,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保证。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关注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是广大医药学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药学人员应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临床用药过程,杜绝和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以最低的医疗费用获得最佳药疗效果,确保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放心用药,提高药物治疗质量。

参 考 文 献

篇3: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

1 药学服务开展的价值分析

药学服务的开展,是医患双方的共同需要,也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1.1 医患双方的共同需要

药学服务(pharnlaceutical care,PC)是20世纪80年代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药学联合会共同提出,主要指的是药师借助自身所学知识为公众进行直接性的药物服务,主要包含药物的选择、药物的相关信息以及药物的使用方式等等,目的在于不断提升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发挥药物治疗的实际效果[1]。

药学服务活动的开展,可谓是医患双方的共同需求。医师需要通过药学服务来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患者需要通过药学服务改善自己的疾病状态,恢复自身的生活状态。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开展,有助于降低临床治疗中不良问题发生几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2]。

1.2 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制度广泛开展,对医院管理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基层医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将药学服务置于基层医院工作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等方式,不断提升患者的临床用药满意度。

1.3 促进合理用药

近些年来,我国药物研究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各类药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但是随之也产生了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合理用药等问题[3]。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根据我国卫生部药品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前每年有至少250万患者由于药源性疾病入院治疗,而约有19万患者由于用药不当而死亡,不利于医疗卫生服务形象的构建[4]。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研究,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不良问题的发生几率,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能够带来更多的保障。

2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的方式分析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需要通过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完善药学咨询服务,注重合理用药宣传以及全面收集药品信息等方式开展,不断提升医院合理用药的质量。

2.1 提高药师专业水平

基层医院药物服务开展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在于药师对临床医药学知识的缺乏,药师自身的药物知识、药理学知识掌握较为匮乏,不利于基层医院的合理用药。加强对基层医院临床药物服务的研究,能够在深入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促进基层医院的合理用药,为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5]。

药师需要加强对临床知识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充分借助专业的书籍知识、媒体网络以及多种信息渠道充实自身的药学知识掌握能力。在基层医院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病情表现以及用药情况等等,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而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2 完善药学咨询服务

基层医院可以设置专门的药物咨询窗口,由专业的药学服务人员为患者进行药物相关知识的讲解与指导。这种方式能够增加患者对药物禁忌症、药物服用方式等内容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患者的正确用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同时,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用药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的感受、用药后的表现等等,对于仍然没有解答的问题,需要积极查找相关文献知识、专业书籍等进行解答[6]。通过这些方式,构建完善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够科学用药、合理用药。

2.3 注重合理用药宣传

药师对药物的性质、药理特点、适应证以及不良反应等都有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应主动向患者介绍各种药物的服药方法、用量以及禁忌等,同时对药品的有效期、真假药品辨别、疗效差异等情况进行讲解,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学服务的目的在于让患者参与到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使患者掌握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各项临床治疗活动,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7]。基层医院可以定期开展一系列的安全用药健康知识讲座,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册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降低患者错误用药问题而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层人员合理用药宣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认知水平开展宣传指导活动,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健康指导,避免合理用药指导方式讲解过于专业化,而造成患者难以理解问题的出现。

2.4 全面收集药品信息

近些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的呈逐年上升趋势,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已经成为药师日常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基层医院管理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需要全面收集药品相关信息,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疾病状态的同时,不断增加药师的临床治疗经验,提升药师的综合专业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所以加强对各类药物治疗效果的分析十分必要。在临床实际药学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各类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内容分析,收集药品制作的不良反应等相关资料,将临床治疗中发生的各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登记,并上报到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加强对血药浓度的检测,并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情况加以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体系,制定更为合适的临床用药方案。

3 小结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是医患双方的共同需要,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保障。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医院需要加强对临床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的研究,通过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完善药学咨询服务,注重合理用药宣传以及全面收集药品信息等相关方式,提升患者对药物禁忌症、药物服用方式等内容的掌握程度,构建完善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够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能够带来更多的保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基层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安康,吕向群,童郁韫.基层医院应用合理用药管理系统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体会[J].儿科药学杂志,2013,12(22):60-61.

[2]叶秀娜,冯丽萍.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9(4):16-18.

[3]成婷.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人的护理技能、健康教育的水平[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2(15):173-174.

[4]孔霜婵,谢楚玲,郑智鑫,等.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02(23):170-172+175.

[5]张文翠,邹美凤,姚彩红,等.上海市松江区“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合理用药”干预效果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5,06(10):436-437.

[6]泽碧.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促进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J].西藏医药,2016,01(37):44-46.

篇4: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措施研究

【关键词】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20-02

合理用药作为一项涉及范围较广泛的工作,随着药品种类及品种的增加,其用药水平并未逐步提高和改善,换言之,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于各大医院,这其中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尤为严重。

一、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原因

1.重复用药造成不良后果

目前,很多基层医院管理层对于合理用药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而售卖药品的收入一直占据医院总收入的绝大比例。为进一步增加医院的收入,一些基层医院在临床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重复用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造成了医药的浪费和过多消耗,同时还由于不合理用药和重复用药形成了病人的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感冒清和病毒灵的合用,胃舒平和颠茄的合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犯下了重复用药的错误。

2.服药次数与剂量不恰当

一些临床医生相关药物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一些医生由于对于药物成分或结构不甚了解,而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又极力推崇效率,为此超量用药现象在各个基层医院也就普遍存在。例如,止咳化痰颗粒口服用量依据说明书应是每次3g,每日1次,然而很多医生却让患者口服每日3次,而每次的剂量依旧为3g。这一现象无疑是超量用药的具体体现。

3.药品因素

由于一些药物的更新速度相对较快,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医生对一些药物不甚了解的事实,进而导致用药的不合理甚至出现严重失误。此外,药品说明书的不规范也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因素之一。严格来说,药品说明书应包含批文、药品、主要成分、用量及用法、规格、禁忌、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内容。而一些药品说明书的不规范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产生。最后,对于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是造成用药不合理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抗生素主要是对抗细菌感染的一种药物,其对病毒感染的治疗无效,为此,医务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确保患者的症状为细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另外,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一定要注意到同容器配伍的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在使用萄糖氯化钠、维生素和氨苄青霉索的过程中,由于维生素C注射液中含有一定的焦亚硫酸钠成分,在将其与氨苄青霉索同容器配伍时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氰苄青霉素钠疗效的损失。

4.医院管理有待提高

由于一些医生在对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始终把自我保护放在首位,为此一些医生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进而导致用药的不合理。还有一些医生为迎合患者需求,违心使用一些不合理药物。此外,一些不良药品大肆进行的宣传广告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生及患者对疗效的片面性追求。

5.药剂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医院的一些药剂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知识,进而导致用药的不合理使用。医务人员在执行处方时过分注重疗效的速度,同时不能很好地对处方的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此外,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的差异性注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特殊患者用药的管理不够规范科学。

二、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及不良后果

由于医生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药物选择不合理,不仅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药物疗效的降低,达不到治疗效果的作用,同时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病情的延误,进而使得病情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重乃至恶化。此外,药物配比使用的不正确或者用药的重复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导致药物的副作用进一步显现和加重,更为严重地,会引起一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进而导致医疗事故的产生。而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药物需求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三、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措施及对策

1.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水平

就基层医院的临床医生而言,他们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临床药学的相关理论,达到能够较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药学原理及用法的地步,从而为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供前提与基础。临床医生只有做到合理规范用药,才能进一步提高其服务质量及水平。此外,对于药剂人员而言,首先他们应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义务及职责,为此药剂人员应实时补充一些相应的药物及医学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及业务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的提升,进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患者用药。为此医院可以制定相应的临床用药手册,进一步督促医务人员对于药物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务人员正确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最后,就医务人员诊疗技术而言,医院及医务人员自身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及手段逐步提高他们的用药自信心,进而减少因医务人员从众心理而造成用药不合理及出现医疗事故的现象。

2.应进一步加强对医院药品的管理及监控

为进一步改善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医院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处方评价体系和制度。为此,医院可以将处方质量列入到医疗技术质量监督及考核的内容之中,通过对处方质量的监督及管理可以进一步及时有效地总结不合理用药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而实现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引导,逐步实现基层医院用药的科学合理性。对于一些开具较大处方或者一些特殊药物的医生,医院相应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与监督,以此达到进一步完善处方管理制度及体系的目的。此外,医院还可以通过定期向广大社会群体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方式使群众进一步认识到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及后果。伴随着合理用药知识的逐步普及,不合理用药现象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3.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医德及道德素养

为切实做到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存在,相关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医德及医风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只有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养,才能避免因药物的错乱使用及不规范而造成的巨大损失。相应地,医务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才能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现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用药,进而使得药物的疗效得到充分地发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医生在临床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要慎重考虑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切不可盲目地用药。最后,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医院质量和效益管理监督体系的方式使得个人收益与质量管理密切相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督促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M].南京:東南大学出版社,2004:318-319.

[2]《影响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因素的回顾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14).

篇5:医院合理用药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和专家: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为提高我院药事质控水平,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持续改进,对我院进行指导。

现对我院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建立合理用药管理组织

建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下设的相关的药事管理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合理用药督导小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小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组织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起草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药剂科组织具体实施。

刚刚筹备成立的临床药学室,办公区域、配备人员、各项规章制度等已经初步成型,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并在东营市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帮扶下着手培养临床药师,临床药师负责处方和病历的点评,参加科室查房。并按照要求专门配备了合理用药软件和处方点评软件,及时全面进行处方对病历进行点评。

二、严格限制大处方,严格控制药品用量

建立药品遴选制度,遵循“一品两规”要求,确定医院的基本药品供应目录,制定医院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临床使用的药品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基本药物和常用药品通过平台采购,非基本药物和常用药品通过xxx卫计委统一议价采购。鼓励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医保药物,使用贵重药品、医保患 者使用自费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门诊医生的处方量,门诊处方量严格限制在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按照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门急诊处方以及医嘱进行点评,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进行干预。抗菌药物病历进行专项点评,点评结果定期公示,发现个别医生和科室用药超常,要求当事医生作出说明。对不合理处方、大处方,按照医院规定当月对责任人进行扣发绩效工资、处方公示,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院长分别与各个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状,要求科室的药占比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低于或超出规定的按照比例给予相应的奖惩。

三、进行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

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制度,医院药剂科每季度对本院单个品种用药总量进行排序,统计分析药品销量居前十位报临床合理用药督导小组并进行公示、分析,认定为明显不合理的品种给予药品经销商提出预警,严重的或者预警后不予改正的将该品种更换经销商和生产企业,直至撤出医院销售,并对使用不合理药品品种的科室给予警示。

四、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成立医院副院长任主任委员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并制定章程,明确职责,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检查、干预和改进措施。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与评价。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和审批程序,保 证临床应用合理。院长与各个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状,要求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质控部门通过病历检查、处方检查等形式定期进行质量管理,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督查,定期对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分析,每月抽查住院病历、门诊处方,对于不合理用药的病历、抗菌药物超出规定使用比例的按照规定进行处罚。2015年上半年全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19%,住院使用率44.1%,I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21.2%,每百人次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控制在38左右。

五、落实《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范特殊药品管理

定期在医院组织医师和药师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未经培训考核不予开具和调配麻、精药品处方权限。对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高危药品及易混淆的药品有标识和贮存使用方法的规定。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

六、实施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报告制度,加强药物安全性监测

医院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法规成立了以业务院长为首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建立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配发了相应的奖惩制度,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纳入了对科室年终工作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负责我院所用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上报工作,开展 内部宣传和培训工作,并及时在医院内网发布药物预警信息,使医务人员及时掌握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通过以上内容的汇总和这几年的实际的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得益于以下两个方面:

1.领导重视: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等重要的药事组织,都由院长任主要领导,一把手亲自抓。早在实行药品零差价以前,医院领导就着手控制药品费用,减少药品支出的不合理增长;实行药品零差价和社保费用控制以后,更是将药品和耗材费用的控制作为控制医疗成本的主要手段,通过持续不断的治理,医院的药占比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全院药占比降至31左右。

2.软件支持:

医院HIS系统中的院长查询系统可以帮助院长随时查看各个科室各项费用的统计、明细;医务科可以随时调用查看每个科室、医生的运行病历,对不合理的病历书写和用药做到即时监控;抗菌药物权限管理设定了每位医生的抗菌药物权限,对于超出权限的处方和医嘱提出警示;合理用药软件内嵌药品说明书,凡是医生在开方或下达医嘱时出现超量、药品相互作用时系统给予提示,最大程度地避免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篇6:医院合理用药管理细则

二、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一)、“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组成人员名单:略

(二)、“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提出本院合理用药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对全院临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切实推进全院临床合理用药。

(三)各职能科应履行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职责,医务科、质控科应经常深入科室检查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讨论决策。药剂科应定期公布全院抗菌药品和新特药品的使用情况。

(四)各临床科成员负责对本科医生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职责,及时纠正本科室医生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三 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四 医生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五 医生在使用毒性药品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六 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以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实行审批制度。

(一)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医院每年根据药品和诊疗价格的调整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诊疗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药品收入比例,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局面。

(二)使用贵重药品、医疗保障患者使用自费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生承担。

(三)除抢救病人和抢救药品外,单剂型价格30元以上药品、单种药品日用量价80元以上的必须经科主任审批,并在病程记录中有使用目的记录,如无科主任审批,无使用目的记录或依据不充分的按不合理用药总价的20处罚责任医师。

(四)落实科室用药公示制度、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公示制度、医师用药情况监控制度、医师合理用药评价通报制度,定期在本院局域网公布以上监控情况。

(五)对临床用药情况,医院将常规监督检查,并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对无充分依据使用贵重、滋补药品和滥用其它药品的,由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进行评价,确属不合理用药的,按药品总价的20处罚责任医师。

七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疗程。

(一)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原则上不联合用药。下列情况时可联合用药:

1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二种或二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 由于和为利用药物协同抗菌作用,同时为减少其中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和毒性反应使用联合用药。

6 联合用药原则上只能采用二种药物联合,三种及三种以上药物联合必须有科以上的集体会诊确定(结核病除外)。

7 门诊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严格控制联合用药。

(二)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篇7: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重点针对诊治过程中对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耗材及治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进行检查、用药和治疗。

2、某些单纯或典型的疾病,检查项目要适可而止,能不做的检查不做,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典型,胸部摄片检查并非必须。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可检查可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或少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病人确需进行CT等大型仪器检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

4、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的检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再进行同一性质的其他检查项目。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不再进行该检查,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医生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低中值耗材,以减少浪费,降低耗材费用,凡包括在手术费以内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费。

7、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药物的使用应坚持“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对临床用药应进行动态监控。

9、医生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正确选用、合理使用,提高药物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一类或同一性质的药品应严格控制重复使用。

10、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11、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12、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13、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14、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线管理,严格二线、三线抗菌药物审批签字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和重复使用。

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和医保病人,医师要按照《XX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合理用药,凡使用自费药品、乙类药品及自费治疗项目时,必须告知患者家属,并签字同意。

16、检验科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提高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准确率,为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住院患者在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要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和药敏情况,力求做到有样必采。

17、临床药师应参与查房和协助用药方案设计,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提出合理用药建议,促进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药物。

18、临床手术科室应严格执行《手术制度》,坚持“小病小治、大病大治”的原则,必须手术的就手术,不必要手术的尽量不要手术。

19、严格执行《输血制度》,加强科学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可不输血的坚决不输血”的原则,充分有效利用血液资源,减少浪费。严禁非法自采自供血液,控制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20、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住院天数。

XX县中医院医院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XX县中医医院关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整治监管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我院特制定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材、合理治疗管理制度,为了切实落实这项制度,特制定本专项整治监管措施。

一、实行院科两级监管、科室负责日常监督和控制,按照制度和临床路径的要求执行,并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记录于《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记录本》中。

二、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治理行动领导组每季度组织对临床科室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进行专项检查治理,检查标准为卫生部《临床诊疗指南》、《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并将检查结果当场反馈到科室,促其及时整改。

三、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治理行动领导组每季度将检查结果汇总,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的,按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规定予以处罚(2009年1号文件),并纳入科室目标考核。

篇8: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探讨

药品是一类特殊商品, 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药品的不合理使用, 导致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基层医疗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 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防止药物源性疾病, 避免重开药、滥用药, 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笔者就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对策作一分析, 现报道如下。

1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1.1 试验性治疗和无规律性用药

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 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在临床中部分医师对病因不明、不能确诊的患者, 根据临床而非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试验性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忽视药物动力学特征, 随意缩短或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次数, 致使抗生素达不到有效的血液浓度或是药物剂量增大, 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 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1.2 不熟悉抗生素药理特点

有些医师不清楚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盲目使用抗菌药。主要表现在:能用杀菌药却选用抑菌药, 能用窄谱药却选用广谱药, 能用短效剂却选用长效剂等。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 用药不当, 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 或使药效降低, 重则使药物毒副作用大增, 危及健康。

1.3 不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

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 减轻毒副作用,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但在临床中, 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联用;同类抗生素同时使用, 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甚至出现抗生素三联使用的现象, 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加及菌群失调, 使临床治疗更加困难。

1.4 缺乏针对性, 盲目使用抗生素

部分医师不能根据患者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 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对不同的人群, 特别是老人、儿童, 不重视抗生素的用法、剂量、时间。其具体表现为药不对症, 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老人、儿童用药剂量不减或未根据药物说明书酌情减量用药;针对儿童和肝、肾功能障碍的老年人, 未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合理选择对肝、肾功能无损害药物等, 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大甚至致死。

2不合理用药对策

2.1 严格执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及药物配伍禁忌,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不良反应小的抗生素;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使用过程中, 注意检测其耐药性的变化, 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2.2 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疗程安排要充足, 剂量要适当, 在用药的过程中, 剂量过大常会增加毒性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故应根据机体状况及病情轻重等决定用药剂量, 一般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 用药剂量要小;一般感染性疾病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 能肌内注射的不静脉滴注用药, 能用一般或一种抗生素治疗的疾病, 不联合用药。

2.3 严格病原学监控

要使抗生素的使用做到科学性、合理性。一方面医院应加强微生物学人才培养, 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定期对临床科室抽查, 发现医源性感染, 及时采取措施;另一方面, 应加强实验室的设备投入, 提高各科病原菌培养、分离技术水平。定期抽查重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 发现细菌耐药, 通过医师及时更换敏感的抗生素。

2.4 防止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液药物浓度过高有密切的关系。在用药过程中, 要严密观察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患者用药反应, 尤其要仔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或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为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一定要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必要时做皮肤试验, 绝不可忽视, 以确保安全用药。

2.5 加强医德医风

药品营销人员为促销药品, 给医师提供销药提成, 部分医师在金钱面前, 忘记了医师的本分和责任, 乱用药、大剂量用药, 使用高价药。由此, 医院应加大医德医风再教育的力度, 使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为患者,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医务者应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在为患者治病的过程中, 科学地、实事求是的合理使用药品。只有这样, 才能杜绝不合理用药, 使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1]。

参考文献

篇9: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

【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应解决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患者1240例,对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方法及是否存在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40例患者中,共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30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42%,其中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11例,所用药物发生拮抗作用5例,应用抑酸药物剂量过大6例,联合用药致使患者产生过大副反应2例,联合用药致使疗效受到抑制4例,重复用药2例。结论: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中常会发生不合理用药问题,在给药时临床医师应与药师紧密配合,保证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促使临床用药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保障。

【关键词】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及药品研发进程不断加快,临床治疗中药品种类逐渐增多,同时药品成分也日益复杂。消化内科是基层医院重要科室,在治疗时用药范围与用药剂量相对较大,患者数量较多[1],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不合理用药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经济负担,很多时候还会引发患者出现新的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33%左右[2]的患者并非因自身所患疾病而死,其死亡原因为不合理用药。因此,对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解决对策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124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给药方法与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患者1240例,患者均因腹部疼痛、腹泻症状或消化不良现象至我院就诊,其中男686例,女554例,患者年龄为12-62岁,平均为(33.5±2.7)岁;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586例,黄疸89例,腹泻175例,消化性溃疡246例,其他144例。

1.2 方法

对1240例患者临床资料中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析有无不合理用药现象,并对不合理用药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应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从而对临床治疗中药物应用予以有效规范。临床治疗中所用药物均经质量审查合格,确定无质量问题,可将药物质量问题排除。

2 结果

在1240例患者中,30例(2.42%)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中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11例,占比36.67%;所用药物发生拮抗作用5例,占比16.67%;应用抑酸药物剂量过大6例,占比20.00%;联合用药致使患者产生过大副反应2例,占比6.67%;联合用药致使疗效受到抑制4例,占比13.33%;重复用药2例,占比6.67%。

3 讨论

在新医改不断落实及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发展下,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在现阶段临床治疗中,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对医疗质量与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医疗机构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而优质的医疗服务目标,而促使合理用药显著提高即是其工作重点。

3.1 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由于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临床用药种类多且患者数量较大,致使临床治疗中不合理用药问题时有发生。在本组研究中,1240例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2.42%,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11例):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是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一般而言,患者接受抗生素1-2周即可实现预期效果,然而很多患者却不遵医嘱,长期服用抗生素,致使體内致病菌耐药性增强。(2)所用药物发生拮抗作用(5例):若医师在给予处方药物时,所用药物间有拮抗作用,则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3)应用抑酸药物剂量过大(6例):消化内科中经常会应用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这些药物不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还有一定毒副作用,若长期用药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4)联合药物致使患者产生过大副反应(2例):联合用药时可能会使药物毒副作用增强,是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类型。(5)联合用药致使疗效受到抑制(4例):联合用药在消化内科中应用较多,若联合用药不合理,不仅不会达到提高药效目的,甚至会造成药物药效降低或出现拮抗作用。(6)重复用药(2例):在治疗过程中,部分药物虽然名称不同,然而其中有效成分相似或相同,或有效药物虽然化学名与商品名皆不同,但其主治功能基本一样,这些现象容易引发重复用药现象。

3.2 解决对策

不论何种原因所致不合理用药现象均会引发不良后果,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临床医师应对这一问题给予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予以最大限度降低。首先,医师应对自身责任心予以强化,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积极参与到药物应用学术交流活动中,对相应法律法规深入、持续学习。同时,临床医师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对临床治疗中所用药物药性、药量等内容予以熟练掌握,准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在引入新药后应积极学习,确保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为患者耐心介绍疾病相应知识与治疗目的,和患者及其家属展开经常性交流,对患者治疗情况予以准确把握,对给药种类与给药剂量予以适当调整。同时,医院内应经常举行临床用药知识讲座,对不合理用药严重性展开有力宣传,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强化责任意识、临床合理用药的积极氛围,并且应强化临床医师专业化设置,为医生提供充分的专业化药学帮助,促使药物治疗方案合理性与安全性得到强化,从而为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提供保障。

总之,基层医院消化内科中常会发生不合理用药问题,在给药时临床医师应与药师紧密配合,保证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促使用药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黎勇.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138-139.

[2] 付文树.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73-75.

篇10: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

关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 的管理办法

根据《黔南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责任追究办法》、《2015年新农合补偿方案》、《黔南州城镇职工及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等文件规定,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结合本院的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规定

1、严格按照各科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单病种等规定进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和合理治疗。

2、按照新农合和社保规定,严格执行住院标准,杜绝“小病大治”现象。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不允许大包围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医生认为没有必要而病人及家属要求检查的,告知检查费用自费并签字。

4、在诊疗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理的检查项目,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选择费用高的检查。非病情需要,病人及家属要求检查的进行签字确认并在病程中进行说明;病人及家属拒绝检查经解释无效的,经病人或家属签字确认后相关情况病程中详细记录,已开单的及时退费。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将检查单或复印件收入病历),不再进行该检查,必要时需复查的病程中必须记录复查的原因,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完善相关审批手续方可使用。

7、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病情、药品说明书,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选择适宜的药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非病情需要的选用作用相同的两种及两种以上药品。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用药指针及改变治疗方案的原因必须在病程中作详细的记录。病人及家属拒绝治疗经解释无效的,经病人或家属签字确认后在病程中详细记录。

9、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医院标本送检及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相关规定,严禁抗菌药物滥用。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保病人,医师要按照《贵州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合理用药,凡使用自费药品、自费治疗项目时,必须告知患者家属,并签字同意。

11、临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收费必须与诊疗项目名称、记录相吻合,禁止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篡改项目收费等任何形式的违规收费。

12、临床科室明确1-2名护士作为科室物价管理员协助护士长落实护理相关收费、退费及出院前收费核查工作,务必做到不多收、少收、未检查的及时退费。

二、管理措施:

1、临床各科室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各科管理措施,做到责任到人、环环相扣,不留死角。科室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加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和合理收费的监管。

2、由院纪委、监察室、医保科、药剂科组成检查组,每月1次不定期抽查在架病历、归档病历、门诊处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并按处罚规定进行经济处罚

三、处罚规定:

1、检查组检查不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和不合理收费的情况进行全院通报。

2、经检查组确认的违规行为进行经济处罚。处罚标准按违规行为所产生的违规费用总额对当事人全额进行经济处罚。检查组根据具体情况明确科主任、护士长、科室物价管理员、质控人员在违规行为中的责任大小,负有管理责任的另行给予违规行为所产生的费用总额10%-30%的经济处罚。

3、对屡教不改、连续被查处的医师、科室物价管理员、士和科室普遍存在违规的科主任、护士长进行约谈,经约谈仍不改正的根据情节予待岗学习、限制处方权、纪律处分、移交上级主管部门或上级纪检部门处理等。

4、在新农合和社保检查中发现问题被核减的,按《瓮安县人民医院新型农合及职工居民医保考核管理办法》处理。

篇11: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

(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5)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6)重复给药的;

(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药物代谢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情况);

(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为超常处方:

(1)无正当理由的大处方的;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根据患者点药开具处方,而患者疾病又无治疗需求的;

(5)其他人情处方和无正当理由的严重不适宜用药的;

(6)医保患者的处方中自费药品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的。

第四章 管理措施

第七条 管理方式以总量控制(全院及各科室药品使用比例)、分级管理、动态监控、定期通报、知情告知等相结合,落实各科室用药、单品种用药总量、医师用药情况、医师合理用药评价等监控,并通报监控情况。

第八条 将全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控制在0%以内。年初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对各临床科室药品使用比例审定后下发,并按所定比例执行考核。

第九条 将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并作为考核医师的一项指标。

第十条 分级管理

(一)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收入的`比例,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药品收入比例。

(二)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合理用药的第一责任人,并负责对本科室合理用药实施管理职责。

(三)药剂科负责监控全院用药情况,并定期将结果汇总上报。临床药师必须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督导组报告。

(四)临床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疗程、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用药方案应强调个体化原则,要充分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进行必要检验和影像监测,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五)临床医生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和剂量范围,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适应症和剂量范围者,应报医院药事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同时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六)使用贵重药品、医保患者使用自费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七)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控工作,临床用药中一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必须报告药剂科及临床合理用药督导小组。

第十一条 检查考核

(一)医院分月、季、半年及年度公示各临床科室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

(二)医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对每个科室的运行病历、出院病历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对象:

1、所有发生投诉的病人病历、死亡病人病历和病危病人病历;

2、当月药品使用比例超标的科室、用量过大有集中使用现象的药品、科室、医师;

3、实行“双十制”管理,即每月用量/金额前十位药品的品规和科室;

上一篇:去英国留学还是美国留学下一篇:刑事拘留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