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2024-06-28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共8篇)

篇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遂溪县科协 冼华胜

3月11日上午,听了县委书记湛岳登同志在全县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月16日,听取了县科技局局长杨景同志的动员讲话,以及几天来认真阅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论科学发展的有关篇章,特别通过深入学习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后,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对如何做好科普工作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一、要做好科普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真正把科协办成全县科技工作者之家。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必须把它建设好,使之成为科技工作者向往之家、温暖之家。不仅向党和政府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依靠科技工作者面向农村、基层、企业和各界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科普活动,向群众传授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二、要搞好科普工作,必须紧抓发展这一要务,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我县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我县经济跨越性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我县构建有资源特色经济强县,建设美丽的湛江市区后花园,打造粤西城镇群第一县域组团,争当城乡协调发展排头兵的重要支撑。要实现遂溪经济“弯道超车”,关键在技术,关键在于全民科学素质,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能力。

三、要搞好科普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我县科普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做好我县科普工作,必须协调好如下几个方面:

1、科普工作是长期任务,单靠一次或几次科技活动是做不好的,必须在提高和统一全党、全社会对科普工作认识的基础上,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长抓不懈,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有长期的规划,近期的计划,而且要有当前的工作重点。

2、科普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科协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科普工作单靠政府和科协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因此,我们要积极协调社会各界的关系,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

3、要搞好科普工作,必须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近年我县科普经费不足,导致科普设施落后,没有科普长廊,更谈不上科学馆,严重影响我县科普事业的发展。我县科普事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逐步提高科普经费。

篇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党支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污水处理的目标要求,进而促进了新形势下污水处理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这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的学习,以利建立科学工作理念,形成广泛工作共识,确定正确工作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须特别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真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污水处理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我们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当前污水处理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好今后的污水处理工作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污水处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认为首先应该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一要紧紧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职责,学以致用,优化工作。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不能坐而论道,也不能盲目作为。从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出发,从科学发展理论中寻找破解,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思维创新举措,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深入思考,调查研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循序渐近,逐步拓展。

二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污水处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污水处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全体职工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能善于总结、勇于改革,不断探索污水处理工作的具体规律和有效方法。结合当今水体污染的新形势,对症下药,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三要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我 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更要不耻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向一切事物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发展自己的处理污水的技能。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迅速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特长。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职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污水处理工作者的形象。我们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行业自律制度,形成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篇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1.1大力加强团的思想建设。高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 是传播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团员青年头脑, 不断提高团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 是高校团组织的神圣使命。当前, 国际形势跌宕起伏, 复杂多变,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以及渗透往往是从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开始的, 因此, 如何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更有效、更扎实、更深入地影响、引导学生, 是摆在高校团组织面前的新课题、新挑战。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团结、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核心作用, 突出“育人”主题, 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阵地。

1.2大力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团组织要在广大学生中体现先进性,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探索团建理论创新、组织设置创新、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创新, 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坚持“巩固传统阵地与开辟新的战场”双管齐下, “建立团的组织与建立以团的组织为核心的其他组织”双轨并行, 力求团的覆盖面有新的拓展, 团的凝聚力、战斗力有新的增长, 进一步巩固党在学生中的基础, 使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升一个新的水平。

1.3大力加强团的作风建设。加强和改进团的作风建设, 必须以观念更新为先导。高校是学生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 是培育先进人物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还要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需的一切知识, 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同时要积极投身实践, 努力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二要爱岗敬业, 勇于奉献。培养对本职工作的感情, 增强责任心, 强化使命感, 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 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耐得住寂寞, 经得住平淡, 抵得住各种诱惑, 始终保持对高校共青团事业和本职工作的满腔热情。在利益得失面前,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群众、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重奉献, 轻索取, 胸怀全局, 放眼长远。

三要转变作风, 艰苦奋斗。要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建设, 抓落实, 求深入, 重实效,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

四要磨练意志, 提升人格。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知难而进。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 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堂堂正正做人, 清清白白做事, 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 “以德治团”, 靠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做好团的工作。

五要维护团结, 加强修养。搞好团结, 就要有好的涵养, 就要胸怀宽广, 既能够容纳别人的缺点, 积极主动地帮助改正, 又不嫉妒别人的长处, 而是虚心请教, 共同进步。就要学会协调, 善于沟通, 既能团结团内同志拧成一股绳, 又能团结团外力量为我所用。

结束语

篇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一、江苏“三农”基本情况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3.88%的耕地和5.77%的人口,生产了占全国6.2%的粮食、6.3%的蔬菜、6.9%的禽肉、7.7%的水产,创造了占全国10.4%的GDP。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大力推进新农村十大工程建设和农村新五件实事,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全省“三农”工作呈现出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是建国以来发展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粮食生产形势发生显著变化,连续四年实现增产。2004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免除农业税,积极组织实施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全省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粮食总产625亿斤,比2003年增产131亿斤。今年夏粮连续第五年实现增产,预计总产218亿斤。

(二)农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高效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全省高效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全省高效种植业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4,畜禽规模比重达到65%左右。农业正在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农业增加值由全国的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三)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积极推进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9%,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53.8%。全面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大力开展“绿色江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四)农民收入状况发生显著变化,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培育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省有六成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达到6561元,比2002年增加2565元,年均增长12.8%。

近几年,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大背景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一是虽然农民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2年的2.05:1扩大到2007年的2.5:1。农民就业技能不高,农业效益偏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二是虽然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较好,但稳定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不高。农村金融改革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对农业的贷款服务不足。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稳定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压力较大。三是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仍十分繁重。近几年,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与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科学发展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三农”工作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必须更加全面、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现代工业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用统筹兼顾理念推进农村繁荣,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增收,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应将“三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通盘考虑、统筹兼顾。首先,要正确处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工业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更加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反哺”,采取强有力的支持保护措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使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要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统筹城乡规划和各项建设事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互动并进、共同发展,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第三,要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内部的关系。既要集中力量支持发展农业和粮食产业,也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要稳步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保护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农业的集约生产、规模经营和生态保护。达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根本,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只有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让农村长治久安。从农民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构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四道保障线”。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

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工业化致富农

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为重要保障,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重要动力。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

(一)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把农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进程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协调,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二)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机制。坚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着力发展高效外向生态农业,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转变、农业装备向设施化转变、农业经营向产业化转变、农业发展向循环化转变、农业服务向社会化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探索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自主创业并举,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努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巩固和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良好势头。坚持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作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抓,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城市就业培训网络逐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把积极的就业政策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和扶持,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构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动力,扎实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大力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双置换”试点,促进有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落户城镇。继续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进一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五)构建稳步增长的“三农”投入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用于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大力推进村企挂钩,逐步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自主增加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构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机制。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是“三农”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稳定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加大大学生“村官”选派力度,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共建和谐的能力。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一事一议制度,认真落实“四民主一公开”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依法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酒泉市肃州区粮食局原有下属国企业二十多个,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制,目前,带“国”字号的只有三家了。最先是不承担原粮购销业务的工业企业进行改制,走向市场,如飞天面粉公司、天河饲料公司等,这些企业所供养的离退休、内退、职工遗属等人员,改制以后仍然由企业各自供养和管理。2006年,根据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面改制,我局所属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照区政府批复的改制方案,三户组建为国有控股企业,其余全部改制为民有民营。绝大多数职工臵换了身份,与企业脱离了固定的劳动关系,只保留了离退休人员,内退人员和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员。粮食局从改制后保持稳定的大局和维护保留人员的利益出发,统筹规划,设立了管理中心。在企业出售时,从资产中剥离了相关人员的费用,把各企业原有的离退休人员、内退人员、职工遗属、落实政策人员和局机关退休人员共231人,以及相关的费用实行集中管理。两年多来,管理服务工作运转基本正常,但是问题一直存在,难题不断出现,如何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环境,促进发展,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也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老职工管理中心人员现状 到2009年3月底,各类人员共有202人。其中:企业离休干部5人;机关退休,财政全额支付退休金的10人;机关退休,财政和社保两家支付退休金的20人;机关退休,社保支付退休金的2人;企业退休工人77人;机关内退2人;企业内退39人;离休干部遗属5人;机关干部遗属10人;企业职工遗属20人;落实政策人员12人。相关费用已于2007年底全部移交给区社保中心。

二、管理服务工作的难点问题

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在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老职工管理经费移交区社保中心逐步向社会化管理的过渡时期,管理服务工作主要面临的难点问题大致有以下四类:

1、思想认识问题。过去国有企业职工“一切依靠组织、一切依靠企业”的观念,在一些退休和内退人员思想中根深蒂固,总认为企业是“我们的”,“我”是企业的。企业改制后,感觉企业一下子变成了某个个人的,个别人得到了利益,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因而对改制政策产生不满,一有机会就摆老资格耍个性,发牢骚,甚至寻找或制造机会发泄不满。

2、国家政策性待遇问题。某些特殊群体的人员如企业离休干部遗属,他们要求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的遗属享受同样的待遇,企业职工遗属要求享受和机关干部遗属同等的待遇,为此,不断来访,甚至把上访信一级一级写到中央,但政策就是这样,都是离退休,机关和企业待遇就不一样,去世后遗属的待遇 也不一样;还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我局粮食企业精减后回到农村的人员,分布在全国八个省市,按我省政策每月发给60、80、120元不等的生活费,他们的来访信件不断,要与同时期从其他省市精减的同类人员的待遇相比,强烈要求增加生活费,一个个七、八十岁了,相距数千公里,还有找上来的想法。我们只能以信件形式多沟通,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难度非常大。

3、企业在探索改革中的内部政策。如企业内退人员改制时确定的工资,要执行到退休不变,而养老金和医保金的缴费基数每年提高,领到手的工资随之减少。这些内好人家人员,他们不和其他系统改制企业的内退人员相比粮食企业内退政策的优越方面,却要和机关内退人员相比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偏离原有改制政策规定的要求,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对主管部门产生不满,聚集上访闹事,甚至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影响内部稳定。

4、部分人员过去积累的个人问题。如住房分配、工伤保险、工资待遇及个人恩怨等,现在离开了工作岗位在家休息,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想借解决改制遗留问题寻求解决和发泄,当他们发现解决改制遗留问题,并不是为某些个人达到目的搭建的平台时,就产生怨恨情绪,语言过份,行为过激,给管理工作造成新的难题。

5、企业改制后新出身的遗属要求遗属生活费问题。每出现一个都来要求遗属生活费,有些甚至无理取闹,纠缠不休。

除此之外,还有先前改制的工业企业离休、退休、遗属等人员的同类问题或特殊问题,随时找到主管局来,我们也要受理,这些企业改制早,档案资料找不到,私营业主不愿配合,工作难度非常大。

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1、由于上述人员的经历、资历、年龄、文化、素质和享受的待遇各不相同,思想差异很大。

2、对比心理强烈。计划经济时期,粮食局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大包大揽,政企不分明,机关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工资都是从粮食流通费用中列支,在一些老职工的思想和心目中,机关和企业没有本质区别,认为都是在粮食部门工作的,退休或内退后,待遇就要一样,现在硬拉在一块进行对比。

3、国家政策对各类人员的利益关系调整不一致。如离休人员、机关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每次增加退休金的政策不同,离休干部遗属、机关干部遗属和企业职工遗属增加生活费的政策不同。

4、在改革探索中内部政策。如机关内退和企业内退执行的政策不同。还如局机关春节搞点小福利,多年的惯例是机关退休和机关干部遗属多少有点,2006年企业改制集中来的退休人员和职工遗属,企业不存在了,粮食局没有能力兼顾,每年都有人质问,同一个管理机构中为什么我们就没有?

以上这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国家政策对不同人员在实际利益上的差异,引起了上述人员对社会分配和改制政策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满,在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上重复表现出来,给管理和服务工作造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难题。

四、做好老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国有粮食企业曾经是国民经济领域中地位非常重要的老企业,正因为它的地位重要又特殊,所以又是改制最晚的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担负过重要的历史使命,经历了风风雨雨,做出过特殊贡献。多年来的计划经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影响到生产经营的发展,导致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偏低,又因企业历史较长,产生了一支数量较大的离退休职工队伍。对这支队伍的管理服务工作,在全局的整体工作中,虽然不是中心,不是大局,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心,牵动大局。这支队伍的和谐与稳定就是我们管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工作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到粮食系统的稳定,也关系到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因此,主管局要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管理服务工作,企业也积极配合,为粮食经济健康发展,为社会安定和谐提供保障和支持。

五、加强老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措施

对于承担具体管理服务的部门来说,要在局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指导思想,围绕“服务为中心、稳定为重点、和谐为根本”的目 标,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努力做好新时期老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具体从以下方面做起。

1、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老职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关系到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安康幸福,直接影响到内部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大局观念,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对老职工管理服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2、更新服务理念。要进一步明白,老同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要把他们对粮食工作做出的贡献牢记在心,真心实意地尊重他们,绝不能把他们当作是负担。一般认为,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只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按时领到退休金生活费,参加医疗保险,生病可住院,医药费按政策报销就可以了,主管部门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实际看来,仅做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国家和社会在进步,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老同志要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社会的期望反映到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生活待遇提高方面来。因此要坚持把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局的大盘中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提高对管理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管理服务工作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认真及时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要进一步明确,做好老职工管 理服务工作,就是对深化改革、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大局的后方保证。

3、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信访接待工作是老职工管理服务中的重点,我们要在接访细节上下功夫,在本职岗位上体现服务,在排忧解难上落实服务,在提高效率上强化服务。准确区别各类人员的不同情况,正确分析所反映问题的不同性质,认真倾听他们的说法,合乎政策规定能办到的事情绝不推辞,善始善终的办好,不合理的要求耐心解释,消除他们的疑虑。平时多注意多留心老职工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未雨绸缪,一有情况,就有针对性提前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力争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预防上访事件发生。在信访接待中,强化满意接待,说话把握好分寸,语言和气礼貌,对来访者做到问一声好,让一个座,倒一杯水起码的服务礼仪,提升服务的质量,以热情温暖他们,尽量使带着问题和怨气而来的他们,消除疑虑后轻松满意而去。

4、提高自身素质。新形势对老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来适应工作。

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知识更新,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善于钻研业务,用心研究政策,提高政策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善于积累和总结新经验。学习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注意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政治经济形势,联系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联系老同志的生活实际,把学到的政策 理论同管理服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于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把学习成果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使我们的工作更切合实际。

二要对管理服务工作投入真情。老职工管理服务部门没有任何可独立支配的费用,在企业改制时剥离的各类人员的费用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一分不留的移交到社保部门实行社会化发放,一点支配的权力都没有,不可能以物质鼓励的形式促进工作,只有投入真情。在服务工作中做到不怕苦、不怕烦、不怕听过激无理的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热情诚恳的接待他们,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理性思考,冷静处理,必要时上门服务,切实让老同志感受到我们在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送到他们的心中。

三要创新工作思路。要研究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和心理特点,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开拓工作局面。既要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落实按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局工作部署,把管理服务工作当作事业来做,以奋发向上精神开创管理服务工作新局面。

总之,老职工管理服务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群众性工作,是我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管理上加强原则性,服务上讲究实效性,让我们的管理服务更好的服从党的政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粮食工作的大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以上是我们在管理服务上的一些肤浅的、朴素的、零碎的认识,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努力实践、勤于探索更多更好的符合新形势下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更进一步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肃州区粮食局 党玉河

篇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一、提高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工作的认识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县今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工作是迅速、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县学习实践活动的新进展、新情况、新成就,及时总结成效,加强交流,提炼精彩亮点,有效推进我县学习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保障。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各单位务必要提高认识,认真做好信息工作。

二、信息编发的主要形式

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将综合各单位上报的信息,不定期的以《xx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报》、《xx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xx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月报》的方式进行编发、上报和下发。

三、学习实践活动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和县领导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自治区、地区和我县关于学习实践活动有关重要文件、重大会议情况等;

(二)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每个阶段的计划安排、进展情况、工作举措和完成成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等;

(三)学习实践活动中有新意的工作举措,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典型的先进事例(事迹),有成效的群众评价和测评方法,解决重点、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好做法、好措施、好经验等;

(四)社会舆情,包括广大党员、各族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五)本单位、本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产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和新经验,以及取得的新成绩;

(六)本单位、本部门其它需要上报的信息。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的建设

各学习实践活动单位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信息工作,指派一名理论功底扎实、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专职信息员,负责本单位的信息报送。各单位信息工作人员(含分管领导)名单及联系方式于3月15日前报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信息简报组。各单位对信息工作人员既要加强教育培养,着力提高素质,又要创造便利的工作条件,全面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水平。

五、信息报送的有关要求

1、信息报送要突出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个中心,重点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发现、挖掘活动期间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典型事迹上报信息。要秉承快速及时、主题突出、内容充实、题材新颖、言简意赅的原则。各单位每周报送信息不少于2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5个小组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4条。

2、上报信息可通过电子邮件和书面两种方式报送,以电子邮件为主。问题和突发事件等涉密信息要经主要领导审批,通过专人书面报送。对重大事件信息与突发紧急事件信息未即时报送,贻误时机、影响信息上报的,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3、加大信息外宣力度。县委在“xx党建网”、“xx政府网”开设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页,设置活动动态、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等信息栏目。各单位要围绕学习实践活动,挖掘题材,及时采编本单位学习实践动态,提炼创新性、特色性做法、经验,选择部分领导干部的学习体会和调研文章进行投稿。鼓励向自治区、地州等报刊、杂志及网站报送信息,增强信息宣传效果。

4、定期开展信息上报采用情况通报工作。建立信息上报采用定期通报制度。每半月,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以计分的方法,对各单位信息上报和信息录用情况进行通报。学习实践活动结束时,将各部门单位信息采用情况作为总结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

六、计分办法

采取基础分和奖励分两项累计相加的方法。

(一)基础分:活动期间,各单位完成活动期间信息报送任务的,得基本分40分;活动期间报送数量超过任务的,酌情加分;完不成任务的按照完成任务比例给分。

(二)奖励分:

1、被《xx县学习实践活动专报》、《xx县学习实践活动简报》、《xx县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月报》采用的,标题信息计5分,其中调研文章、心得体会、典型案例计6分,简讯计2分;被“xx党建网”、“xx政府网”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页采用的,加2分;被县广播电视采用的,加2分。

2、被地区采用的,标题信息计10分,简讯计5分;被地区专题网页采用的,计5分;被地区广播电视采用的,加5分。

3、被自治区采用的,标题信息计50分,简讯计20分;被自治区专题网页采用的,计20分;被自治区广播电视采用的,加20分。

4、被自治区以上采用的,标题信息计100分,简讯计50分;被自治区以上专题网页采用的,计50分;被自治区以上广播电视采用的,加50分。

5、同一条信息同时被多个刊物、网站或广播电视采用的,不累计加分,只记最高分。

七、表彰与奖励

活动结束后,根据总积分评出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若干个、先进个人若干名,进行表彰。对所报信息、调研文章情况失实或纯属抄袭他人信息、调研文章的,取消评比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信息报送信箱:

附:学习实践活动信息人员登记表

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3月14日

主题词: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工作通知

抄报:地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区指导检查组

篇7: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努力做好我县农业工作

通过近期的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巨大成果,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推动我县农业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指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密结合农业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深入思考,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加快我县农业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我县“三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农村改革中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质量差,造成单产水平低。科技服务能力弱,科技创新和技术更新能力差,缺乏原动力,科技服务体制不适应现实需求。农牧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生产的附加值低。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农牧户向科技要效益的理念不强,农牧产品附加值低,农牧业整体效益较低。农牧业产业化生产难以形成,农牧民难以得到加工流通领域的附加值,农产品初级、精深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差。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不大,不能带动大量的农牧民家庭进行规模生产。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弱,加工企业少,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多年来,我县虽然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非常弱。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农业部门要拿出破解的办法,就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为依托,以科技应用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把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作为突破口,抓住重点环节,确保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两大产业

结构调整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和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规模,集约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支柱产业。草畜、蔬菜两大产业是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多年来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两大产业。作为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为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全程跟踪优质服务。

发展以肉牛为主导的草食畜牧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充分依托“平凉红牛”品牌,建龙头,扩基地,延链条,提品质,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走饲料加工、肉牛繁育、屠宰加工和产品销售一体化的道路,通过建办龙头企业,增加农户养牛收入,调动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建立“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

发展壮大蔬菜产业,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作用,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千家万户的“自主”生产模式,打破现有的蔬菜供销模式,以芮河川区和城镇郊区为重点,按照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生产,建立健全蔬菜配送网络,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安全化、物美价廉的优质蔬菜,全面占领县内市场。同时,要大力宣传推广名优蔬菜,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积极发展蔬菜加工,申请注册商标,努力推动我县蔬菜产品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

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首先抓好劳务输出的组织工作,加强组织引导。要发挥好各类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尽可能多地转移劳动力。其次抓好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致富增收能力和转移就业能力,逐步使更多的农牧民由短期打工变为长期就业,真正从土地上走出来。着力抓好贫困牧民劳动力培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引导广大牧民树立“一户转一人,富裕一家人”的理念,通过县内吸纳和区外输出,加快牧区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牧民整体收入水平。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做好农村非农产业工作,把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使我县农牧民人均劳务创收占人均增收的三分之一以上。

发展劳务经济,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就必须打破二元结构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并重的工作原则,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步伐,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三、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加工企业

篇8: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一、严格按照要求, 扎扎实实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甘肃省财政厅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 认真组织, 统筹安排, 稳步推进, 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 紧扣组织领导, 狠抓动员部署

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 强化领导, 超前谋划, 精心准备, 周密安排, 深入发动党员干部, 制定完善各项制度, 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活动开始前, 就专门派人到财政部、江西省财政厅等全国试点单位, 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和做法, 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召开后, 省财政厅当天下午就召开了厅党组扩大会, 学习传达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 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研究部署学习实践活动。省上召开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后, 我厅又立即召开了动员大会, 安排部署各项活动内容。随即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 严格按照省上的规定动作, 充分体现财政特色。同时, 狠抓制度建设, 围绕组织领导、工作协调、学习调研、舆论宣传、群众监督、督促检查等重点方面, 制定了8项工作制度, 要求每个环节有计划, 每周工作有安排, 做到了制度有规定, 任务有分解, 落实有检查, 环环相扣、责任明确、分工落实。

(二) 紧扣提高认识, 狠抓理论学习

为了切实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思想认识有提高的目标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 我们始终把理论学习贯穿到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坚持常抓不懈、紧盯不放。厅党组全体成员主动带头, 通过参加中心组理论学习、专家辅导以及个人自学等方式, 通读“三本书”, 精读重点篇目, 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在中心组学习会上进行集中研讨, 并向党员干部作学习报告, 相互交流, 进一步提高认识。厅机关各党支部和注协党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业务相结合、辅导培训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常性学习活动。为了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我厅向全体党员干部配发了省委规定的“两本书”和“三本书”等学习资料, 编印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文件汇编》, 及时在内网上收集刊登中央和省上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最新精神, 并按照省委提出的新要求, 印发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和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等文件, 供大家学习。据统计, 全厅各党支部、处室 (单位) 在学习培训阶段每周组织集中学习都在2次以上, 对因公出差等缺课人员及时进行了集体补课, 做到了单位学习有记录, 个人学习有笔记, 覆盖面达到100%。全厅先后组织专题辅导33次, 厅领导学习报告9次, 全体党员干部共撰写心得体会286篇。

(三) 紧扣查摆问题, 狠抓分析检查

为了真正做到找准问题、理清思路, 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 省财政厅把查摆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通过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求策于基层, 问计于群众, 认真查找财政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在调研专题确定上, 紧紧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围绕促进甘肃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支持灾后重建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 重点突出财政体制机制创新这一核心任务, 经过反复研究, 确定了42个调研专题, 其中厅领导调研课题7个。在调研过程中, 厅领导亲自带队, 深入社区、农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生产一线, 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仔细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及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广泛听取各有关方面对我省财政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全厅累计调研达123次, 座谈83次, 走访单位40个, 发放问卷223份, 做到了调研工作向省委指导检查组、财政部、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和省直管县财政局、厅系统干部群众和离退休干部代表“五征求”意见的全覆盖。目前, 确定的42个专题的调研报告已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设置意见箱和在厅内局域网开辟专栏征求意见、开展“甘肃财政改革开放30年征文活动”等方式, 先后4次大范围广泛征求意见, 共征求到意见建议59条。围绕这些意见、建议, 通过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召开厅党组民主生活会和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将各方面反映和提出的问题, 经过认真梳理归纳, 深入查找原因, 深刻剖析根源, 有针对性地逐一提出了整改措施, 形成了《省财政厅党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为推动今后一个时期财政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 紧扣活动实效, 狠抓整改落实

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落脚点。活动一开始, 本着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的原则, 围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查摆出来的问题,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 对一些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 条件成熟、近期能够解决的立即进行了整改。同时, 按照“废、改、立”的要求, 对现有的政策和制度规定进行系统整理, 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 该废止的废止, 该完善的完善, 该建立的建立。目前, 已废止文件规定17项;修订和新立94项;列入中长期计划的18项。并依据已经查摆出来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措施, 确立整改项目, 进行细化分解, 形成了《省财政厅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按照主管厅领导、牵头责任处室、配合单位的职责分工, 明确整改责任。划分近期、中期、长期任务, 确定整改时限, 在内网上公开进行承诺。目前, 列入近期的各项整改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五) 紧扣体制机制, 狠抓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是衡量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 也是推动财政科学发展的根本举措。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 我们紧紧围绕查摆出来的问题以及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切实在体制机制上找原因、想对策, 在改革创新上谋出路、定措施, 围绕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体制、管理制度、监督检查五个方面, 形成了“五个立足”和“五个着力”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同时, 本着“积极稳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选择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较好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作为突破口, 努力做到成熟一个, 出台一个。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 围绕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我厅已新立和修订62项制度办法, 另有16项将在年内完成。

(六) 紧扣营造氛围, 狠抓舆论宣传

充分运用电子宣传屏, 开辟学习园地, 编发活动简报等方式, 建立学习交流平台, 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活动的进程, 用多样的手法展示活动的亮点, 系统总结活动的成果和经验, 起到了交流信息、指导工作的作用。同时, 在厅内局域网上及时发布领导讲话、文件制度、活动大事记、活动简报和活动音像资料, 全方位宣传中央、省委和厅党组指示精神, 宣传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加强上下沟通和信息交流, 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实践活动期间, 甘肃日报、省电视台、甘肃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42次宣传报道了我厅学习实践活动情况。厅内办学习园地2个, 宣传园地7个, 悬挂宣传横幅标语8条, 编发简报109期、图片400多幅。

二、突出实践特色, 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5个月来, 我厅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结合财政工作实际, 突出实践特色, 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线、解决突出问题为手段、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 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 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思想认识明显提高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全厅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 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也是做好财政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部门, 能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仅关系到财政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 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也大有作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对财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 进一步增强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 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 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了对省情、财情的认识, 在看到当前我省财政发展良好态势的同时, 正视存在的困难和差距, 进一步解放思想,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特别是厅党组广开言路、开门纳谏, 认真查找财政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深入分析根源和症结, 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措施办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凝聚全体党员干部的集体智慧, 形成了“五个立足”和“五个着力”的财政体制机制创新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力求把财政体制机制创新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财政发展的全过程,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动财政科学发展, 使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更加明确。

(三) 突出问题有效解决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 我们切实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积极采取得力措施, 狠抓落实, 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 群众不满意不通过, 以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如:狠抓增收节支, 圆满完成了2008年财政预算收支任务, 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有了新进展, 灾后重建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4件实事等各项重点支出得到全力保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认真开展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全面推行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方式改革;调整完善省对市州及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和调整完善乡镇财政职能、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的意见省政府已正式批转执行;研究制定并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探矿权、采矿权收入分成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草案) 》进入立法程序;积极建言献策, 并筹措资金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了2009年再为群众办12件、27项实事;和有关部门配合, 积极争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央对我省的支持;争取了实施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在我省的落实等等。另外, 针对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有关工作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 及时加以解决。所有这些, 得到全厅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四) 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得到提升

面对去年接连发生的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以及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 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 奋力拼搏, 积极应对, 科学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一是把握大局能力明显增强。采取得力措施, 狠抓增收节支, 多渠道筹措资金, 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 确保了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二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 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走出机关, 深入基层, 了解民意, 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部门服务, 解决了一批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赢得了基层和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大胆探索、敢为人先, 切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 提出的财政体制机制创新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 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各市州、省直管县的一致好评。

三、巩固扩大成果, 不断推动财政科学发展

甘肃省财政厅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与省委要求, 与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 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一些处室 (单位) 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调研过程中对一些制约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缺乏深层次挖掘;整改落实工作还是阶段性的、初步的, 需要进一步细化方案措施, 加大整改力度。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 再接再厉, 常抓不懈, 继续保持和发扬已经形成的良好势头,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不断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一) 健全完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观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和领会, 并与财政工作实际相结合, 做到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 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头脑, 不断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 完善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党员轮训、自学等制度, 把学习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 做到长期化、经常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深入实际, 深入群众, 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用相长, 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工作的实际行动。

(二) 进一步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

厅党组的整改方案中, 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长期任务, 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 在下一步工作中, 我们一定要克服“集中活动已经结束, 整改工作可以慢慢来”的错误认识, 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要建立整改任务落实情况跟踪问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确保整改方案提出的任务有人管、有人抓, 防止已经整改的问题出现反复, 正在整改的问题半途而废, 尚未整改的问题不了了之。对于近期能解决的问题, 要抓紧解决;能够出台的制度, 要抓紧出台。对于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和出台的制度, 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 争取尽快解决或出台。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修订的制度要做好巩固和完善工作, 努力使整改落实工作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和时间的检验。

(三) 不断丰富完善财政改革与发展思路

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不能简单地坚持已有的思路、措施和做法, 而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思想, 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在实践中创造新成果。这也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重要收获。今后, 我们要在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的同时,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以及财政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实事求是地调整健全整改落实方案和措施, 进一步丰富完善财政工作思路, 使财政改革与发展始终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使财政事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 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财政科学发展, 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保障。因此, 我们要以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为重点, 加强财政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以狠抓落实、增强执行力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以落实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宗旨为重点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当前, 要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引导广大财政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活动虽然已经结束, 但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的总体要求,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 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甘肃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杨嵘

上一篇:二手市场调查表下一篇:以友谊为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