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之感悟

2024-06-30

小学美术教学之感悟(共11篇)

篇1:小学美术教学之感悟

小学美术教学之感悟

都司镇户张小学

刘秀勤

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它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不可缺失的。

美术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很多老师都说,上美术课很轻松的,要学生照着书上的示范作品画就行了,如果这样上或者这样认为的老师,他对美术课以及对学生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它也是为其他教育学科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作用。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我们不能忽视美术学科对学生的影响,不能让他们一味的临摹美术书上的示范作品,更不能让美术课成为自习课的代言词。什么样的美术课才称得上好?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我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出一点感悟。

一、作为授课的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小学美术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人已经完全跨越了美术就是简单的“画画、涂鸦”这个误区了。我们知道,小学生处于思维发散、思想懵懂、模仿能力渐渐树立的一个重要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是按部就班的让他们处在一个很被动的接受的状况,这无疑也大大的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散,他们不遗余力的模仿老师给予的“作业”,这样也大大的阻碍了他们想像力的发挥。所以我认为,在现在的美术课堂上,我们要给他们搭建很大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这个平台上尽其所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其实在这个时候他们对美术的理解也就从古老陈旧的“照着画”过渡到“想着画”了。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对待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爱护、关心学生;要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使学生拥有活跃的头脑,丰富的想象力;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生活,从中感受美、发现美,用自己的笔来表现美。一个只埋头画画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个“画匠”;一个只知道低头教书的人也不过是一个“教书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不同的发展。

二、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是始终贯穿于整个美术教的过程中。本来,美术这一学科就应该是开放、轻松的,这也是美术学科在小学生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积极的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对那些美术底子强的学生我们应该更加的重视起来,有条件的可以专门的为他们指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让他们能跟着我们的计划实施,但是这个计划我认为还是要以引导和指导为主要内容,不要生搬硬套的给予他们更高、更严格的计划,他们也应该拥有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国有一句古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类学生要想获得更好的美术知识,我们教师还应该积极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而那些对美术学科兴趣不浓的学生来说,这门学科对他们的作用要做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陶冶他们的情操上面,我们应该让他们尽其发挥想象积极的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小学美术教育教什么?我认为,应该以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喜欢、传授学生绘画基本技能、给予他们宽松环境、提供学生想像力可以发挥的课堂气氛等等。

三、在美术创作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欣赏者。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爱学生,是负责任的教师的共性;会爱学生,才是好教师的灵魂。教师关注的应是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让他们在“你很有见地”、“你很棒”、“你的想法很新颖”、“你启发了我”、“你很有观察力”的赞扬中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个性,而美术往往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可能为他们提供尊重和满足。获得认可和欣赏是人人都具有的心理需要,渴求赏识是上进的动力。把美术教育和学生智力开发溶合在每节课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本身就是处在一个美的世界里,美术知识的运用和表现能在他们细小心灵中埋下美的种子,使他们懂得爱美、怎样创造美。因为一个只埋头画画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个“画匠”;一个只知道低头教书的人也不过是一个“教书匠”。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欣赏者。

当然,每个人对教学的认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经验也不相同,以上仅为我个人的肤浅认识,不足之处和值得认真推敲之处,希望各位同行和老师多多指教。

邓州市都司镇户张小学

刘秀勤

2014.3.18

篇2:小学美术教学之感悟

1、营造学习古诗文的浓郁氛围

班上我利用手抄报、教室布置等为学生营造学习古诗的良好氛围。在教室的四壁,悬 挂着学生的古诗词配画作品,作品定期更换。一方面给书法爱好者创造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受到古诗词这样一种文化的感染,产生学习的强烈兴趣。

2、注重朗读训练,感受古诗的意境

自从开展古诗文吟诵后,学生会读、会背很多古诗文,但是大部分同学总是在唱读,根本没有读出诗的情境、诗的味道来。

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意境。诗只有理解了,才能读出味道,并且是学生自己的理解。课堂上,在理解古诗的意境时我让学生说。让学生说说你对古诗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这样理解,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抓重点词讨论等。让每位学生实实在在的理解,并且让学生自己发现古诗的押韵等语言美,划分古诗的节奏,感受节奏美。这样学生琢磨着走入古诗的意境了,把握古诗的语言节奏了,朗读就容易多了,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

其次教师发挥示范作用。通过教师范读、朗读磁带范读等,给学生以示范,引导学生闭目感受、想象,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形成了。

3、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利用晨会的时间进行读古诗活动。在星期二和星期四的晨会时间,我专门培训了一位小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背诵古诗,我也特地制定了一个《学生古诗文背诵检测表》,设计了评价篇目与评价标准,以小组为单位,定时进行检查、评比,并给学生以“背诗明星”的奖励。考虑到低年级背诵古诗有个遗忘的过程,我们分期中、期末重复检查、定期温习。

篇3: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之感悟

一、感知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生活是一本活教材,要让孩子多联系生活,寻找、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因此,我常常让学生感知生活,发现生活的废旧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去思考适合用来制作什么,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想象随之迸发。

例如:四年级在制作《我造的汽车》时,课前,可以让孩子到路边看一看,汽车的外形是怎样的,由几部分组成,什么颜色等,再到身边找一找,哪些材料的外形和汽车的外形很接近? 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汽车的零件?上课的时候,让他们展示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说方方的纸盒适合制作货车的身体,有的同学说圆形的易拉罐适合做灌装车的身体,有的同学觉得几个牙膏盒连起来有点像火车的身体,有的说药瓶的盖子适合做轮子……看,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把看到的事物和废旧材料的形状相联系。当然,同一件废旧材料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就会产生激烈的讨论,这样经过实践而得到的结论,我想他们肯定记忆深刻。

二、体验创作,拥有一双灵巧的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美术课堂中的技术性活动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技术性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勇于实践和善于创新的心理品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说:“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想,美术学科也应该是这样的。

例如:我在教《树上树下》手工制作时,进行“树”的装饰学习,这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进一步的提高。对照新课程标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设计一节课,让学生实践,从而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讲清了“造树”的要求后,我从袋子里拿出一件件物品:细细的铁丝、随意捡的石块、空了的药瓶、一团纸巾、一块碎布、一张彩色卡纸……我指着这些东西,微笑着看着同学们,学生流露出兴奋的眼神———

“老师,铁丝细细的,可以做立体的树。”

“老师,彩色卡纸可以做树叶,一定很好看! ”

“老师,还可以用象棋子滚动压印成树干、树枝。”

“老师,纸巾可以……”

沸腾的教室成了创新思维的海洋……

学生有了创作想法,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准备“开战”。我又故意将了学生一军,我拿出一幅范作,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一幅树的作品,好不好看?”

“不好看! ”

“为什么?”

“很乱……都不像树了! ”

“对 ,手工作品具有装饰效果 ,虽然不像写生画的树那样形象逼真,但也要有树的基本结构特征,树叶也要有疏密的变化,装饰的手法虽然可以多种多样,但统一、整齐、有序是它美的法则。所以,你们在创作时,一定要注意装饰画的美感。”

在接下来的创作活动课中, 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树”的手工创作,还有不少同学在实践中能够开动脑筋,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有的同学用一把橡皮筋拓印出一幅树的装饰画, 画面活泼轻松,效果独特。

有的同学直接用手掌的边沿进行拓印。

有的同学利用水粉颜料的黏性特点,用白色颜料画出树形,然后用直尺刮出各色的粉笔屑,粉笔屑落在颜料上,自然就形成了一棵“彩色粉笔树”。

还有……

看着孩子们创作出的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感受着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的激情, 我的心也在沸腾———孩子们并不缺少学习美术的热情,也不缺乏创造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缺少的其实是老师的观念和引导的方法。一个没有创新观念的老师,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让学生实践,只有实践,我们才能让孩子们创造性地做,走上创新之路。

三、注重过程,激励学生体现价值

哪个不希望成功,谁不希望自己被承认和肯定。对于学生来是说,赞扬和肯定,就是他们创新的动力。

每节课后,我都要收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将优秀作品拍照存到电脑里,用幻灯片的形式制作成作品集,并且定期在美术教室展示。这样很多学生成了班级里、年级里、学校里的美术明星, 从此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并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被老师收集。

根据学生的实力和比赛性质,我还推荐学生参加各级美术比赛,当学生的作品获奖时,无限喜悦写在获奖学生的脸上,羡慕之情在学生中间油然而生。过程激励好比春耕时节的雨露,结果评价好似秋收时节的赞歌。注重过程激励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在细数收获的同时,也期待着下一次更好的表现。

篇4:小学作文教学之感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个人心得感悟与体会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我们也应该多方面地考虑到孩子们所学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敢于主动大胆交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要敢于亮出自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这样以来,班里的情况大有好转,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另外,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丰富景象作为写作内容,使写作内容具有地区特色、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纳入美的神奇力量中,启发他们由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接受教育的信心。

另外,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这个活动坚持了两年,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

其次,还应认真批阅。学生的劳动很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每当拿到作业本最想看到的是老师给自己写了什么,因此在批阅作文时不能总是“句子通顺,内容丰富,中心明确”,这样反而弄得学生很不明确。老师要从学生的用词到句子,认真批点,指出精华所在,以及不足之处。好的句段要重点划出,最后再从写作方法上给以总结,给以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作文的方法。总之,作文不能草率,方法需要每位老师细心去探索。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训练形式,它固然有着许多的优点,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但长期如此,势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学生很难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从狭窄的单一书面命题作文的藩篱中解脱出来,使写作体裁多元化,表现体例多样化,训练方法多式化,使之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少年儿童的实际生活相适应。我在平日的教学中,力求做到灵活训练,时常让学生多写放胆文。寒暑假返校后的第一篇作文,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作文,假期中的见闻、感受、参加的活动、新人趣事都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只要有中心有内容,文句通畅就行。就算是统一命题作文,我也力求做到命题新颖,富有情趣,面广量小,适合学生的口味,迎合学生的心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或同时命多道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备的作文材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此外,还有一些补充式命题、范围式命题、示意式命题、图像式命题、即兴式命题等。有时,我还让学生进行“语文素材作文”训练,或者通过给老师写信谈心,写读书笔记、观后感,写日记周记进行作文训练。这样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贴得更紧,更利于学生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讲一个故事,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在指导学生读书读报活动中,我还引导学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学习、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篇好文章,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语言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篇5:小学美术教学之感悟

之感悟

有幸参加河南省组织的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教育名家、专家面对面交流,看看他们是如何上课的,让我受益匪浅。起初,拿到培训日程,看见上面的课程:平均数、分数的意义等等全是普通小学教材的相关内容,我心里直打鼓。我平时上课面对的是一群智力障碍的孩子,专家所讲的内容,或许我和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永远不会接触到,这样的培训对我们作用大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还是如期参加了培训。培训第一天,就让我大开眼界。每个讲课的老师,都有非常鲜明的讲课风格和很强的个人魅力。轻松、幽默,讲话抑扬顿挫如唱歌剧般的刘松老师,深得学生的喜爱;自称“华哥”的黄爱华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感性的张冬梅老师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照亮学生学习的路。总之,每个老师的课堂上都充分的尊重学生,让学生放下包袱,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两天下来,在讲课老师与学生最后互动时,老师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很多学生发言,总结起来是,老师幽默、不严厉,课堂氛围喜欢轻松愉快,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各个老师的课堂也几乎满足了学生的这一想法,效果颇好。然而,作为观摩课,老师所花费的心思,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各位老师是经验非富的名师,能够上这么一

第 1 页 堂的精彩课也理所应当。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想要达到各位老师的高度,难度可见一斑。然而,我想多课前肯下功夫多开动脑筋想些课堂小游戏,制作些有趣的教具,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寻找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闪光点,脸上多些笑容,我们自己的课堂也一定会生动有趣起来。

还主动权给学生。不管是普通学生还是智力障碍的学生,在课堂上,都需要他们自己主动起来。在强震球老师讲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节课上,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权,教师只是起支持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教具,去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最后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我想通过强老师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的活动,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一定掌握的不错。特殊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差,但正因为差,才更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多设置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主动的学,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

周卫东老师在点评强老师这节时节提到了课堂上的“四个一”。一次自由活动的机会,一次质疑老师的行为,一个挑战思维的问题,一个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虽然强老师和周老师各自工作单位相隔甚远,但他们所运用的思想却不谋而合。一堂好课所包含的精华必然是相通的。知道了好客的本质,如何运用,如何恰当的运用,我想今后要多在实践中摸索,反思才能真正得其要领吧。

第 2 页 张冬梅老师说我们数学是最讲道理的学科,也是最严谨的学科,永远不会胡搅蛮缠。在这次的培训观摩会中也处处体现了这一点。或许有些人认为我们小学数学非常简单,知识点简单明了,不会犯什么科学性错误。然而由于大意或不严谨,错误可能就出现了。例如,我们经常说,把一条线段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句话看起来完全没问题。然而,当取的份数超过了你分的份数时候,根本就不够取了,你还怎么能说取其中几份呢?在给学生讲的时候应该说把一天线段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几个字眼,稍不注意,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学习。严谨治学的思想我们应时刻牢记。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世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决不仅仅是某个知识点,某句话,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思考,建立数学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创设合理的情境,提出合理的问题,积极体验,老师很学生深度对话,感悟学习中的每一个过程,直至抓住事物的本质。我想对于我们班上的学生来说,紧密的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用张冬梅老师的这句话结束这篇文章,用快乐、积极和谐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或许你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

篇6:小学美术教学之感悟

①抓词理句的学法指导

朗读课文,感悟文本的情感,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能抓住重点词语进行重点品析、感悟。学生如何去抓住重点词句,这一方面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学法指导通过对自学要求的一步步分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抓重点词法,使之再教学过程中进行,以有效的培养、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

②研究性阅读的学法指导

新课程教程重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比较适合研究性阅读的学习方式,即提炼主线,设计研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读探究,并在交流中落实训练点。

③表情朗读的方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感情朗读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感情朗读的基础必须是具备一定的内心体验。体验越深,感悟越强,朗读也就越到位,越出色!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表情朗读,(配乐美读、表演读、赛读、评价读……)在品评时,可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要鼓励学生有个性色彩的朗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觉读好课文,不必强求一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三)

一、基础知识。<54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yǎn zòu chèn shān kū long ōu zhōu shú xī

( ) ( ) ( ) ( ) ( )

bēi cǎn píjuàn yīshang pán chan chén mò

( ) ( ) ( ) ( ) ( )

2、组词。<8分>

稻( ) 逢( ) 载( ) 聚( )

蹈( ) 蓬( ) 裁( ) 骤( )

喘( ) 墨( ) 即( ) 悔( )

瑞( ) 默( ) 既( ) 诲( )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6分>

一( )儿歌 一( )羽毛 一( )翅膀

一( )清泉 一( )珍珠 一( )金光

4、按查字典的知识填空。<6分>

(1)“圈”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它有两个读音,分别是

和 。用它们分别组词: 、。

(2)“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最后一画是 ;这个字是 结构。

5、补充词语。<5分>

坚持不( ) 群( )吐( ) ( )( )缤纷

脚( )实地 ( )精( )神 锲而 ( ) ( )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光彩夺目的( ) 清澈见底的( )

弯弯曲曲地( ) 和颜悦色地( )

鲜花开得( ) 时间过得( )

7、按要求完成句子。<5分>

(1)画画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把句子换个说法)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把句子换个说法)

(3)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照样子写个比喻句)

(4)今年的杏儿丰收在望,长势喜人。(修改病句)

(5)穿好大衣和头巾,拿着信跑出去了。(修改病句)

8、补充句子。<8分>

( ),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 )。

(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黑发不知勤学早 ,( )。

日日行,( );常常做,( )。

光阴似箭,( )。

池上碧苔三四点,( )。

万壑树参天,( )。

二、阅读。<21分>

9、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春日》的作者是 ,这首诗中流传最广的名句是

(2)《咏柳》的前两句是 。它的意思是:

(3)《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是 ,“牢”的意思是 ;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它告诉我们:

10、阅读短文后完成要求。<9分>

肥 皂 泡

“你瞧,肥皂泡多美丽,那样绚烂多彩。”

听了人们的赞扬,肥皂泡飘飘然起来。它炫耀地昂起高傲的七彩头颅,向上飘呀飘。

一只蝴蝶飞经它身边时,向它问好,它不理睬。

一只小鸟飞经它身旁向它问候,它也装作没看见。

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它们怎么有资格跟它说话呢。

它升呀升……“啪”的一声,它破了。

于是有人说:“肥皂泡完全是借太阳的光芒才会那样光彩夺目,有啥值得骄傲的?离开了太阳光的折射,它充其量不过是个腹中空空让人不屑一顾的小汽泡罢了。”

肥皂泡听了,后悔莫及,几滴悔恨的泪落在地上。它要从此真正脚踏实地,哪怕只做一滴滋润大地的小水滴。

1、联系上下文解释。<2分>

光彩夺目: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不屑一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肥皂泡为什么飘飘然?它怎样飘飘然?结果怎样?<3分>

3、联系上下文想象,并写下来。<2分>

肥皂泡听了人们的话,后悔莫及。它当时可能想些什么?

4、从这则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2分>

三、作文(任选一个题目来写)。<25分>

1、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要按一定顺序写,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篇7:实习感悟之教学感想

09物理 张彦昌

不知不觉实习已过大半,前后细细数来新课也上了不少,自我感觉有比较成功的,也有很失败的,下面就让我对自己这几个月的感悟进行一下总结。

从这阶段的教学来看,让我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并不是肚子里面有知识就可以教好书。其实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技巧,我们通常所说的把握好重难点并不仅仅只是指课本中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而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哪里可能不会,哪里可能理解不清楚,那么那里就是重难点。

比如,在讲述《功》这一节时,我们涉及到功的表达式是力、距离和它们之间夹角的乘积。但是,我自己当时讲述时只是说明了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力,距离就是物体移动的距离,夹角就是它们之间的夹角。但是,在后来老师的点评中,我才知道,自己关于公式的解析差的真的是很远。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是物体受到的力!比如动滑轮问题,受力物体就是绳子,比如用脚踢球,只有踢那一瞬间才受力。比如位移,这里就是指的实际位移,而不再是力方向上的位移了。关于夹角,也可能理解错,一定是俩矢量方向间的夹角,不一定是习题中所给的夹角!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在《功率》、《重力势能》这些章节中,对公式的解释也有类似的容易忽略的地方!所以说,其实抓重难点也包括抓学生了。

其次,在这阶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中一些物理术语的解释。

比如,在谈到正负号时,能回避就尽量回避,如果实在不能回避,那么就一定要讲清楚正负号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在讲到做功问题时,就要淡到正负问题。做工的正负只表示这个给物体的力是动力效果还是阻力效果,做功的大小就还是比较它们的绝对值就好了,但是在重力势能中,重力势能的正负反而是表示的大小,或者准确的说就是高低,所以重力势能比较大小时就要直接进行比较,势能是负值时就一定比是正值时要小。还比如说到什么相对性啦、什么匀加速变加速啦、什么平均功率瞬时功率啦、什么弹性形变啦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名词都可能是学生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术语的解释也是物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小细节。比如,在《重力势能》的讲述中,我们会发现前面在推导做功与路径无关时,高度差是用h来表示的,而在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时Ep=mgh中,高度也是用小写h来表示的。这样,在学习新课的同学来看,就认为这俩个h是一样的,最终导致理解的困难。再比如,在天体运动中,变轨速度就是指变轨那一瞬间,俩个轨道相切处的速度不同,在别处仍然是属于运行速度,在速度的比较中就要分清楚到底是哪个过程。

篇8:小学美术教学之感悟

一、借用插图, 感受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和文字一样, 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 这是课文文字所无法替代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基本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 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对象的清晰、鲜明、生动、有趣, 印象深刻, 便于记忆, 容易巩固,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积极性。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图画,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 在古诗教学时, 应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

如《锄禾》这首古诗, 描绘了烈日当空的正午, 农民弯腰低头在田里辛勤劳作, 那一滴滴晶莹滚烫的汗珠, 滴洒在灼热的土地上。理解古诗内容, 大部分学生会有一定困难。如“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中的前半句学生很难理解 , 因为按我们现在的表述方式应是“日当午锄禾”。但是借助插图, 便一目了然, 因为画者选取了最能突出农民生产的艰辛, 又最能唤起读者同感的一个典型场景。画面简单, 寥寥数笔, 但形象直观。学生单从插画就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再读读诗句, 自然理解诗意, 诗歌描写的意境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

二、咀嚼语言, 体会意境

李吉林老师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谈道:“诗的语言的咀嚼, 是诗歌教学中的着力处。然而咀嚼诗句又不是孤立进行的, 诗的语言要与体会诗的意境糅合。所以教学时, 要凭借已经创设的诗歌描写的情境, 人为再现诗人胸中的诗境, 在这个境界中来咀嚼诗句, 学生才能品尝出诗的准确、鲜明、生动。”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描写了春天花枝繁茂、彩蝶飞舞、黄莺高歌的动人景象。教学时, 便可抓住“满”、“低”、“留连”和“自在”这四个词品悟、赏析, 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首句中的“满”字, 生动展示了小径上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 次句“千朵万朵”就是“满”字的具体表现。一个“低”字, 准确、生动地传递出花多、花大、花重的信息, 描绘了一幅花枝不堪重负、柔弱低垂的动人画面。“留连”一词写出了彩蝶游戏花间、蹁跹花丛、眷恋不去的感人场面, 暗示了花的芬芳鲜妍。“自在”更把枝头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 黄莺一串动听悦耳的歌声, 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 带给诗人的是怎样无法言表的惊喜。“自在”不仅是娇莺无拘无束的状态的客观写照, 而且是娇莺婉转啼鸣的姿态的传神描绘。在咀嚼文字中, 学生融进了诗歌的意境, 彩蝶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 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 到处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清晰再现、历历在目, 使人如临其境、如赏其景、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的视听上的无穷美感。

三、感知形象, 品悟意境

古诗的意境能引起人的美感, 首先就是诗中生动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各种物象加以艺术加工, 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它集中了现实中美的精髓。这些鲜明的、栩栩如生的形象, 或诉诸视觉, 或诉诸听觉, 带给我们一种无尽的美感。在古诗中, 对形象的刻画描绘已经达到了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境地。由此可见, 在诗歌教学中要细细感受诗歌的形象魅力, 品悟诗歌的深远意境。

诗人描绘大自然景物时, 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 随物赋情, 敷色设彩。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征蓬”、“归雁”这两个意象, 表达了诗人自叹身世、孤独飘零之感。诗人借蓬草、归雁自喻, “出汉塞”往异国他乡的凄凉情味甚为浓厚, 失意落寞的情绪尤为强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四个意象表现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于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 这些有形的事物与无形的凄苦之情相映衬, 用有形表无形, 正是意境美的凸显, 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教学中, 先紧扣“大漠”、“孤烟”这两个意象, 引导学生踏着诗人的足迹走进无边无垠的沙漠, 那“茫茫荒漠, 了无生气;辽阔苍穹, 黄沙蔽日;一缕孤烟, 冲天而起。”的雄奇意境宛若在眼前。接着抓住“长河”、“落日”这两个意象, 引导学生随着诗人的视线俯瞰蜿蜒东去黄河, 为“落日含情低垂, 长河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而拍案叫绝。

四、感受音律, 体味意境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古诗具有节奏鲜明、押韵合辙、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等特点, 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其实, 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 如《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此诗四字一句, 语句整齐, 采用双声叠韵联绵词, 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因此, 教师要根据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 安排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 在心神合一、如痴如醉、忘乎所以、自我沉醉中, 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

首先要找准韵脚, 读出韵味。韵脚是每一句诗中最后一个押韵的字的韵母, 如《泊船瓜洲》, 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间、山、岸、还”, 押的就是“an”的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其次要划分停连, 读出节奏。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可指导学生采用二三式或二二三式的格式停顿, 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现, 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抒发, 除了机械、死板的节拍、停连以外, 更重要的是情感表达。因此, 还要重视轻重音、升降调和速度的调控。如根据《泊船瓜洲》的表达重点, 确定“只、又、何时”等精妙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 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 并用着重号“·”表示。最后, 根据诗歌表达的情感, 确定升降调, 分别用“↑”“↓”表示, 并处理好语速。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做如下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调时音量逐渐加大, 力度渐次加大, 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 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在感受古诗的音律美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自然愉悦地体验了诗人或悲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 如痴如醉地体味了诗歌的意境。

总之,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 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 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感受古诗的画面美、文字美、形象美、音律美, 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清]王国维著.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5.3.

[2]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10) .

篇9:小学口语交际课教学之感悟

关键词:口语交际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存在问题关键点

在社会生活中,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但纵观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下面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在教学中能帮助教师了解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意义,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了解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1教学的总目标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合作精神。

2教学的阶段目标

(1)低年级:在情感态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主动说话;在语言习惯方面,重点是学习普通话,使用礼貌语言;在能力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对话,参加交流、讨论。

(2)中年级:在情感态度上,要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有不同的观点主动与别人商讨;在语言习惯上,针对不同的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在能力上能进行较深入的交流,表明自己的想法。

(3)高年级:在情感态度上,重点培养与人交流,全神贯注地听,不打断对方的话,用神态做出反应;在语言习惯上,讲话文明、得体;在能力上,听话能抓住主要内容和要点,表达做到清楚、有准备、有中心、有一定条理和质量。

二、了解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互动性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并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它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我们的教学听说训练往往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缺少互动交流。

2针对性不够强

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发音不够准确,使用语言不规范,理解和表达不充分等问题。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充分地指导,没有体现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

3实践性不强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或多项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是表达、交际、思维、反应、做人、生存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单一的课堂教学达不到培养学生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点

1创设交际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为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2方法学习主要有

(1)问。例如:“对你不熟悉的游戏。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

(2)评。例如:“评一评谁拼得好,谁说得好。”

(3)议。例如:“讨论讨论:哪种运南瓜的方法好?为什么?”

3做到双向互动

(1)师生互动

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如上《推荐一本好书》时,我自己先为学生做示范推荐好书《鲁豫,心相约》,并在推荐时故意介绍不清楚,让学生指出哪些部分介绍不清楚,应如何介绍。最后我按照大家总结的方法再次推荐这本书,结果既教会了学生推荐好书的方法,也为学生做了榜样,更激励了学生在课堂上推荐好书的兴趣。

(2)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主要体现竞争与合作。学生从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的培养。如上《小学生结伴出门旅游行不行》《暑假怎么过》等口语交际课,我组织了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小组同学之间,用说、问、评、议、比、演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探讨。

(3)群体之间互动

群体间的互动对学生要求更高,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分子,在群体中可以培养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及参与意识交往的能力。如在上《自己选自己,好不好》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自己选自己是~种不谦虚的表现;有的同学认为,自己选自己是一种有自信心的表现。然后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看法分为两个辩论小组,展开辩论。

四、注意规范言语交际

1规范口语表达

(1)普通话语音要标准。

(2)语言要流畅、通顺、准确地表达意思。

(3)语法要符合现在汉语的语法习惯。修辞要运用得当。

2培养良好的听话能力和听话习惯

(1)能快速而准确地理解话义和内在的感情色彩。

(2)听话时要迅速抓往中心和重点,能对别人的话作出是非、效果和价值的评价。

(3)听话的态度要认真、有礼貌,要尊重他人。

3养成良好的态势语运用习惯

(1)在口语交际中,辅之以各种动作、表情,帮助学生自然大方、和谐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帮助学生逐步克服不好的习惯动作,克服心理障碍。

(3)态势语在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哗众取宠,矫揉造作。

篇10:学大教学感悟之四

学大教学感悟之四

寓“情”于教:学大教育的明显亮点在于它持之以恒地坚持教学过程以“情”统领始末。一位素不相识的家长及学子到来,他们得到的礼遇将是同等、公正的。咨询师、教师乃至校区主要领导都会俯下身子丢下手中的繁忙以特有的社会责任感与其进行近距离的心灵沟通,这种交流是平等、热情、坦诚、友善的。它定会让你首次触摸到学大大家庭带来的温馨。谈话的方式不拘一格,谈话的主题会因人因事而异。大的到对时代形势的认同,小的到家庭的油盐酱醋,但更多的是探讨教育下一代的有效途径。贴近生活的真诚沟通,产生的效果会让你难以执信,哪怕是一个行为偏激,还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内向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引领下变得百依百顺,敢于坦露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天真孩童。师生感情的拉近,学生对老师有了足够的亲情和信任,这种情感效应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言听计从,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它产生的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篇11:实习感悟之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赵林刚

文山学院生化系初等教育(理)200904091015

【摘要】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课堂如果教师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引导探索,深入浅出,学生则乐在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兴趣教学;引导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如果数学教育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 “ 现实意义 ” 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 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

大家知道,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一门基础性强、知识严谨的学科。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变化,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有时不适应,尽管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心理,随之产生厌学情绪。

1造成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原因 1.1缺乏学习数学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分化。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成绩就比较差,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偶尔的断层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出现连续学习不能衔接的薄弱环节,跟不上整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松劲,成绩分化。还有就是因为学生某节课的内容没能完全掌握,以至于后面内容的脱节,最终完全丧失学习的兴趣。

1.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有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些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

如果善于点缀趣味,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在艰辛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2.6创造情境,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亲切的态度来设置问题的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学生去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予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的科学知识,以关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从而引起师生的共鸣,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引出要讲授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3小结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在实习期间得到的一点感触,我认为,要让学生更好的把数学学好,就得进行兴趣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维志.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8年04期; [2] 孙安玉.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9期;

上一篇:2019年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下一篇:方案设计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