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2024-06-08

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共11篇)

篇1: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小学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描写生动具体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叙事清楚、生动形象、思路清晰、中心明确、主题突出、情感鲜明。

小学作文多以写人叙事为主,故在写作手法上多以记叙、描写为主,辅以说明。

小学作文只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就可以,大多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叙事作文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好就好。写人的作文除了简单粗糙的描写外,其实还是围绕人物叙事,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小学作文的思想要积极上进,主题要突出,能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就很棒,最好能达到情感的升华那就更加完美了。

作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关注平时的生活,留心身边的细节,体味阅读中的点滴;积累素材,学习表达方式,领会深远意境,逐步积淀,打牢根基。

篇2: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鞍山市立山区友谊小学 于蕾

小学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培养的重大学科, 随着新课改的一步步施行,科学这门课程在小学应运而生,逐步 得到重视和提升。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学习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观察为主。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 学 不断深化。回顾前后教学,现对本人在《科学》科目的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做一梳理。

一、科学探究活动是不可替代的

不要用教师的多次讲解和重复的演示替代学生的动手。科学课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科学事物和应用所获取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启发学生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要缩短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多次演示,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要引导学生亲自感知,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历“问题——猜测——实验——结论——猜测——实验”的探究过程 , 充分体现做科学、体验科学、感受科学、领悟科学的思想。如:在一杯满了的水中能再放入多少个回形针水会溢出来这一实验?教师先请学生把杯中的水倒满,(觉得不能再倒进为止),然后猜一猜能放入几个回形针水会溢出来?学生有的就说五个,有的说十个有的说二十个等等,接着就请两位同学为一组开始做这实验,教师再作指导,放的时候要轻、快、要平。一个两个、、、一直到二十个水还是没有溢出来,这时大家交流一下观点,再继续猜猜还能再放几个,然后继续做实验。探究对于科学教师而言,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突破传统“知识传授”的做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设计实验、形成理论、交流观点的能力,并能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精神、情感和价值观。

总之,在科学课的探究过程中,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积累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二、认真深入地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把握教材是教材优化处理的重要前 提,把握教材首先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教学的前提是必须“用教材教”,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所做的适当的调整。是否善于运用教例如: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科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具备一定的扎实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注意拓展教材,对教材的改进和补充,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更符合科学探究的方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因此,老师到底如何掌握教材的变化程度,与教师自身钻研教材的深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课程标准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就能做到对教材的最有效的使用。

三要学会化繁为简 科学课的教学 要得到家长理解和支持,得到他们的配合,进而形成亲师生三者互相成长的良性发展。例如:《养蚕》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能观察到蚕,开展养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历蚕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化过程,使学生感悟生命的短暂和存在的意义,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有位教师就让每位学生养了十几条蚕,随着蚕慢慢的长大,蚕叶越来越不够吃了,家长只能开车到很远的郊区买,很麻烦的。所以教师就改为号召学生在教室指定的一个角落养十几只。大家共同养,做好观察记录,这样也能达到观察的效果。让学生和家长体会了自然真切、简捷方便。

四。注意安全

小学生对科学充满着好奇,而动手也是他们探寻奥秘的第一特征,然而在孩子们的动手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潜在危险,如果教师不引起注意或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对学生的伤害。例如:有些实验要用到稀盐酸、酒精等比较危险的化学用品,酒精灯火焰温度高,碰翻了火会随着酒精的流动四处蔓延,熄灭不当有爆炸危险,所以一点都不能含糊。还有实验中水温的控制等等,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时指出学生活动的错误,所以上科学课时安全教育需要时时做、处处做。

篇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提高他们的感悟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课余时间较多,但是很多学生又反应没有那么多事可写。我和学生们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我发现虽然他们周围有很多有趣的事,但是他们缺少一双细心观察的眼睛,缺乏一定的感悟生活的能力。

在苏教版六年级习作1中,要求学生写暑假中印象最深的生活经历。于是,在放暑假前,我就告诉学生在暑假期间多留心身边的事,多观察、多积累。比如,我会让学生陪着父母去逛商场,让他们帮助妈妈打扫卫生,让他们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又或者让学生们和小伙伴多去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等。暑假过后,学生们在写“暑假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时,他们写的素材不再那么单一了,显得更加生动活泼、立意深刻。比如有的学生帮助妈妈干家务,感到很快乐;有学生在帮助妈妈干家务时感到很辛苦,进而体会到了妈妈“当家”的不容易;有学生和小伙伴在公园游玩时感到很开心;也有学生在逛公园时,由于踩踏花草,被人批评,生出了感悟。总之,学生们写的文章更有个性化了,再也不那么千篇一律了。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引导学生在暑假就留意身边的事,对他们进行提醒,使得学生提起了重视,这也导致了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加有水准。感悟生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在生活中获取感悟是很重要的。小学生的文字功底较差,写出的文章还是过于平淡,而随着学生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他们运用文字的能力也就会提高。但是,如果不具备在生活中寻求素材的能力,那么即使掌握了大量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刻的立意,写出来的文章也只会华而不实。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是很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

二、在文本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文字功底

小学生的文字功底较差,对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的掌握较为欠缺。要想让学生们提高写作能力,就需要鼓励他们在书本、课外读物中积累素材,提高他们的文字功底。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要让学生们提高写景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就可以让他们摘抄课本中描写景色的段落。又比如学生们不会对人物进行刻画,我就帮助他们分析文章中对人物描写的段落,教给学生刻画人物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总感觉素材很匮乏,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积累课文中的诗、词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到写作当中。比如在讲解《七律长征》时,我帮助学生分析诗句,让他们掌握并背诵课文,让学生们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些词的表达手法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以此让学生们在诗歌学习中积累素材,学习作者巧妙的表达手法。同时,我还要求学生们下课后搜集一些有关长征的感人故事,在课上和同学们讨论,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量。又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先描绘了彭德怀是如何爱他的大黑骡子的,然后又将其杀掉,侧面衬托了其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我让学生们学习这种写作手法,提高他们写记叙文的能力。

除了在课本中让学生们获取素材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们进行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更多的素材。这样,学生们在写作时也会有更多的话要说,表达的手法也会更加高明,他们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开展课堂讨论,增强习作课的趣味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也说明了不同的人,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也就获得了不同的结果和感悟。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们交流观点,既可以起到增强课堂趣味性的作用,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认知力,让他们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有创意的观点。

在讲解完《师恩难忘》后,我让学生们以“老师”为主题进行习作。首先,我和学生们说到:“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相信同学们也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说吧!那么,下面就将你们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写在纸上。在这之前,我留给大家一些时间对每个任课老师的课堂进行讨论,总结每个老师的授课特点,然后进行创作。”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了讨论活动中。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观察角度还真是很特殊、很细致,比如“某某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是会笑”、“有一次,老师上课时声音沙哑,肯定是生病了,但是还是坚持上课”等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受到了启发,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了教师更多的信息,这等于是从另一种程度上给学生们积累了素材,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总之,教师要认识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们积累素材,感悟生活,让学生们在习作中获得乐趣,在收获乐趣的同时又能提高作文水平,这才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摘要:教师要认识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们积累素材,感悟生活,让学生们在习作中获得乐趣。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感悟

参考文献

[1]费秀芬,何万国.由一堂课引发的对小学语文作文讲评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05).

[2]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杨华.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14).

[4]东动彩.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14).

篇4: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感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反思;合作交流;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灵活,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数学教学改革中最突出的变化。但是,受到诸多原因的影响,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来谈一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的一些感悟。

一、不断深钻教材,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数学这一特性,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尽量为学生创造和谐、自由、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案例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数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介绍家里有多少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这样的活动多进行几次,学生对数学就有了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地表达、争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合理布置和安排作业

检测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法就是作业评阅,它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那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合理布置和安排学生的作业:一方面是题量适当、恰到好处。有的时候量多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太多了,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然后就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甚至乱做一通,对学生来讲根本无益于学习,与此同时,与老师想要达到的效果更是相隔甚远;另一方面是作业的布置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分层布置。要是成绩差的学生也是做成绩好的学生的题目,那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反之,成绩好的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题就会感到乏味无趣,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分层布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四、加强辅导偏差生,激发兴趣,建立信心

每个班级都有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必须加强对偏差生的辅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成功能使人树立信心,使人开心,具有激励效果。让学困生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来转变厌学情绪,可以让其树立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偏差生一般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可以降低起点要求,在课堂上对他们常提问,但要注意问一些他们能回答上来的简单问题;平时要先批阅他们的作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学习上的进步之处要及时鼓励,以激发他们的进取之心。在平时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树立他们相信自己能行的信心。对有所进步的学生,教师要作为伯乐,发掘他们的长处并委以重任,让他们对自己树立信心。

五、善于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方法,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所不同,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接受情况也不一样,所以教师对所上的每一堂课都要进行仔细深入的剖析、反思,课前进行预设,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找到有规律的思路,在不断地通过实践和反思来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许昌珍.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赤子,2014(24):2.

篇5: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摘要]: 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小学体育教材进行了改革并开始实施到教学过程中去。由过去的旧教材转变为现在重新改换具有时代气息篇目的新教材,既然是新教材,它与旧教材相比,到底有哪些变化,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是怎样来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的,在这些年的实施过程中我也进行一些比较,哪些教学方法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些内容符合我们的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助于教师在使用体育教材时更好地、更自觉地贯彻《课程标准》, 实现课程目标。

[关键词] 新旧教材 教学对比 感悟

小学体育新教材的使用到现在也有六年了,使用过程中我也常和老教材进行比较,通过粗浅的比较发现新旧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上都有不同之处,下面我就谈谈这些年来所对比出的点滴感悟。

一、教学内容的对比.我们体育教师都知道:原有的教学大纲,我们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新学年开始,一切依照大纲要求,按部就班,不用思考,按体育课本教学内容写好教学计划,进度和教案就成了,教学内容和时数是不能自主变动的。那些教学内容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场地是否能行,基本上都必须按大纲的要求执行,去完成教学任务,严重捆绑了教师的手脚,抑制了学生的体育兴趣,这种数十年不变以竟技运动为主的教学体系早已滞后。然而以前的教材也有他的好处,就是教师上课不用想太多,按部就班就行了。

而新教材的内容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及兴趣爱好和运动兴趣的培养,,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合理地划分为体育基础常识、基本活动和游戏三大部分。这种划分改变了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项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方法,不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而是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基本活动中的走、跑、跳、投、小球类、对抗、角力等基本活动与游戏相结合,使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体育的基本动作和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这样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生动、活泼、愉快、主动地学习。另外,内容的编写改变了以往的程式化,加强了教材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对同一个教材内容,新的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各种思路,以便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如跳跃教材:“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不是给教师固定框子,而是通过启发引起体育教师的联想、思考与创造,体现了小学体育教材自身的价值所在,而旧的教材确做不到这一点.在实践中,新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对此兴学生趣非常浓,效果非常好.在新教材的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学校各水平教师根据课程目标体系,结合我校和各水平阶段学生的特长、性别、兴趣、爱好等选编教学内容,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作灵活调整。同时,对不同水平阶段学生制定的体育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所选用的教学内容,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有能达到的。同时结合我校现有的体育场、体育器材等情况来选编教学内容。于传统教学大纲、以规定教学内容和时数是绝缘不同的。我校进行体育新课标实验选编教学内容的具体操作情况是这样的,比如:水平一(即:

一、二年级)教学内容,是根据该水平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教学内容和时数比例相当大,师生经常自编游戏进行活动。在其它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简单、易学为原则。又如: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有一定运动技能,相对有一些对抗性,如球类,活动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是尽量做到学生能达到100%的投入,其它教学内容次之。教学内容,从传统的教学大纲(不变的),转变为新课标可自主选编。在教学内容动作技术的形成,组合动作的编排,同样师生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没有大纲的条条框框,约束限制。从这几年我校进行新课标的试验情况看,教学内容可下放到学校自主选编,师生共同选编教学内容,学生喜欢,教师更要动脑筋。相信教学内容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时侯恨快就到来,优秀的自编教学内容会层出不穷。

二、教学方法的对比

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二种;一种是传统式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教,至于学生怎样学并不重要。换言之,教师重视的是“跟我做”。这种教学法在学生的技术动作中完全看到老师的影子。老师教的很用力但是学生学的不一定好,这种教学法看上去很好,但是效果不明显,也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更谈不上什么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种是系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系统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系统性地传授技术动作。比如教小学生的蹲踞式跳远为例:先教学生跑三步起跳,然后三步起跳后落入沙坑,接着腾空步练习,待学生学会基础的练习后,才让学生学(7——9步)助跑起跳蹲踞式跳远动作,再学全程助跑的脚步丈量方法等。上述两种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为教师设计的,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如果训练专业运动员情有可言,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就不感觉兴趣,难怪慢慢地以往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而在新教材中,明显的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而教师只是个指导者,比如教水平二(即:

三、四年级)学生的短跑,完全抛弃上述两种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跑(不要求过多的技术动作),自由组合去跑,随意的追逐跑等。强调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跑得快的学生都让他出来展示,谈跑得快的心得体会,并及时用启发、探究、合作的方法来弄清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用传统的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腿和短跑的其它专门性练习等来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高兴地跑,自然地跑。使那些短跑自然素质较差,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100%的投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步一点点也给予认真表扬和激励。关注学生的个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程标准五领域,三层次的递进关系,课程目标统领一切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一起设定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努力实现已定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提供更多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展示,帮助和提高。所以,我们在水平一、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而水平三阶段不仅采用情景教学法,有时也采用些发现教学法。这样就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对比

下面简单逻列一下原大纲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行政教学班为主的组织形式、分项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还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传统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程序既严重束绑了教师的手脚,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用比较坦诚和理性的思想来思考一下,当在教室里久坐的学生来到操场上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舒展一下僵直的筋骨,放松一下疲惫大脑。有那位学生想一来到操场就“立正、稍息”,面对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学生能喜欢这样的教学法组织形式吗?答案是否定的。

而现在我们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上课前由班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到指定的上课地点,上课铃响后,体育教师在学生中一站(学生在教师周围随意站立),教师宣布本课目标,学生根据本课目标向老师提出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由教师、活动组长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教师巡视、检查、辅导和一起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有目的的准备活动也在其中完成)。在见不到传统的严密教学组织,军事化整齐的教学队形,也听不见教师整堂课都在发号施令的宏亮声音。真正把教师在传统教学组织的指挥者角色,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帮助者角色。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很喜欢,更能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方位的沟通,学生只当作教师是一位可信赖、有知识、肯帮助人的阿姨来相处。我校在小学体育新课标实验中的教学组织,大部分采用合作、友情、随机和同质的多元化分组形式。

通过对比我认为,组织形式还是和原大纲的组织形式想结合比较好,这样既让学生有军事化整齐的队形又有自由放开的空间,使学生更能健康的成长。

四、教学评价的对比

以往我们习惯地对学生体育学习的成绩评价内容,基本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就是终结性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打一个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合作、身心、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评价。学生无论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自然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在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过程中,有各种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说了算,学生无可奈何。这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际上是很不公平的。如果一个学生体育成绩差,就很难评价为优秀的。就算是进步了也只能是从不合格到合格,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小学体育新教材对学生的评价做了重大改革,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方法的设计中,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倾向,淡化了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体现区别对待和纵向发展与鼓励的评价思想,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以反映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达到提高兴趣、促进发展、鼓励进步、增进健康的目的。

现在我们总体的评价方法是:教师在技能方面评学生,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学生期末体育成绩=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上课行为+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这种多元化的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很高兴,就算技能课不好的学生,现在其他方面也能拿到好的成绩了。真正体验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种评价方法对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健康,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减少压力,乐于接爱不同观点,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会评价他人和自己所获得的成功感,对进一步促进完善新课标的评价方法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体育学科的特点,以身体练习和运动技能为主线,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可行性的参考性的建议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奠定基础。当然,旧教材也非一无是处,目前的新教材也非一好百好,我们在对比中也发现,新教材中.个别教材的划分,不符合《课程标准》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本理念,小学体育教材中对“跑”内容的划分仍没脱离竞技体育的影子,如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自然站立式起跑、30米自然加速跑、30米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接力跑、各种方式的追拍游戏、400~600米的走走跑跑、400~600米的一般耐久跑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一种误导———对学生进行专业运动员一样系统的训练,如此又回到过去的竞技教学模中。若把“跑”分为:不同距离的跑、不同姿势的跑、各种姿势起跑、与器械结合的跑、合作跑等,就更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另外,投掷教材的选择、加工与处理,与以前的旧教材在内容上区别不大,基本上以竞技教材的形式出现,体现不出在新标准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内容变化,不符合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当然这只是我的点滴感悟罢了。最后让我们在对比中继续探索,在创新中继续成长。

篇6: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息烽县永靖小学 王竹

一、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鲁迅先生就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二、农村美术的现状:

你可曾想过,学生手里没有蜡笔、没有颜料、没有调色盘,如何作画?没有卡纸、没有胶水、甚至没有剪刀如何制作工艺品?也许你会想:农村孩子的手里没有这些工具是再平常不过了,美术课把它挪用来上语文数学兴许还能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呢?何苦自寻烦恼去思索这些无聊的问题!你这样想也许有你的理由,有时也是农村教学的无奈现状。但我们也该知道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啊!

我曾带过一个二年级的班,由于学生们以往几乎不上美术课,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十分欠缺。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区分音节,并用规定的颜色表示出不同种类的音节。而大多数学生拿着笔竟不认得颜色,涂出来的颜色也乱七八糟!有一道看图写话的题目,要学生看卷子上的前三幅图补画第四幅,然后编故事。学生犯难了,许多人不敢下笔,勉强画出来的也是不知所云,学生们想不出也画不好。我看着他们,陷入了沉思:难道他们不爱美术?美术课的缺失对孩子们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三、农村的丰富美术资源:

春天,农村的田野新意盎然、一派生机,美丽的野花、青青的柳条、可爱的小蝌蚪都能成为孩子们表现春天的材料;瓜果溢香的夏季,小院里爬满的藤条,色彩纷呈、形状各异的瓜果也能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新角色;金黄的秋又带来了彩色的树叶、黄澄澄的稻草、花籽草籽更是不计其数;看似单调的冬也不示弱,干树皮、小松针、杀鸡宰羊剩下的羽毛无一不是美术课的好材料!

四、采用多种方法促进美术学习:

1、把美术课还给学生,利用好身边的自然环境资源,组织孩子们开展“走进大自然”的课程活动指导孩子把美丽的春天带到校园,布置教室;也把蔬果带到学校,制作成有趣 的饰物,一个个小故事就在边动手边叙述中诞生„„

2、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孩子们在折折剪剪、拼拼摆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自信心。

3、美术学习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特别是和语文课相穿插,语文的学习效果好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更浓了,小眼睛里也透出求知的光芒!

孩子们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对问题更加敏感,对实践更加有信心,对生活多了一份热爱,使他们对生活产生了许多向往、惊奇和追求,培养了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孩子们喜欢美术,只是需要教师的一点点用心,一点点呵护和不知疲倦的指导!

(获:贵阳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篇7: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点滴感悟

多媒体技术以能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以此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和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语文教学相比,多媒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于是老师唯新是骛,无论是哪种课型,总以多媒体为要,尤其是上观摩课,总是用它赶时髦、凑热闹,因为这样容易获得好评。大有用多媒体取代传统语文教学的趋势。

然而,学生学问的长进、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的是静思凝想、潜心体会。学生要深入到语言文字的背后,去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价值判断和人文精神。这些,确实不是多媒体所能提供和解决的。然而我想,必要的反思和创造性的建设,更是我们需要的。我们肯定好的语文传统,也不能唯新是骛。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除弊兴利。

笔者从教十余年来,学习了许多优秀的语文课;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有意识地去进行一些尝试,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同行在语文教学之路上的探索有所裨益。

一、以揣摩语言作为切入点,润物无声,将学生情感个性的优化、思想境界的提升,渗透在文本的品读中,融合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的任务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应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强调体验、熏陶和感染。

一堂不成功的比武课。内容是语文读本中“唐诗中月亮意象的鉴赏”。课件十分精美,有名家的朗读,有各种各样的月亮意象的图片;教师在课堂上,神采飞扬,用精彩的语言详细地分析了古典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整堂课就是一堂以“月亮”为母题的文学课。但整堂课很少有学生富于情韵的朗读,很少有教师对诗歌意境精到的讲解,尤其是讲到刘禹锡的名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时候,诗句背后的苍凉、感叹世事无常的意韵以及作者在写景中蕴含的深沉的叹惋意味,本应是教学设计的“抓手”,却被老师轻描淡写的放过。

朱熹论读书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叶圣陶先生主张“潜心体会文本”。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升,必须渗透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学生学问的长进,也必须体现学生的静思凝想、潜心体会中。我们要让学生从例子中读出体会,得到长进。阅读,博览诚然是重要的,但是我想,高中生的阅读,仍应该是一个玩味文本的习惯养成、仍应该是对阅读规律与技巧的掌握。

成功课如《我与地坛》。教者以两个问题作为课的框架:

1、幡然悔悟后的儿子的心中的母亲形象;

2、母亲给儿子的人生启迪。学生在前半堂课就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去理清文章的思路,去感受凝聚着作者血泪和思索以及悔恨的心理语言。教师在大半堂课中,只是在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情韵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默读、教师画龙点睛的讲授,一切都以语言的感受解读为切入点,课堂的气氛与作者深沉凝重的思绪合拍。课件简单,但结尾一段满文军的《懂你》,适在其时地将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最高潮,自然,这时候我们教师已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学生已经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二、立足文本,抓住语文的灵魂,适当延伸拓展,遵循教育规律,尊重中学生的心理 1 特点,渗透与整合课程资源

语文是什么?有人说“语文即生活”。对于文本价值的发现要重视。如语文课异化为思想品德课、历史课、时事课甚至心理健康教育课。以热闹的课堂讨论代替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深入品读,以老师滔滔不绝的闲聊代替教师对文本的深刻体会,以随意的板书代替教师富于独创的教学设计。“大语文”一不留心就滑入了“没语文”。

语文的灵魂是什么?应是遵循语文教学的特质,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立足于语言文字材料,把对语言的感知、揣摩、品读放在首位,经由他们达到学生思想的升华、审美的愉悦、思维的发展。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语文学习的灵魂。

经典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讲。但如果紧紧抓住“文学即人学”这个理念,以把握人物的性格作为重点,以三个人物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登场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整合文章内容,长文短教,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心灵的律动。就是延伸,也是水到渠成的选择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围绕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题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学生的质疑讨论、有教师的适时引导、有师生互相合作对文本全新的发现。多媒体的运用也紧紧围绕以上目标进行设计。在这样的课堂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阅读文本的方法,教学在教师严谨而富于独创的教学预设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设计,寻找教学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最佳衔接点。学生的心灵是无限丰富的,但也是需要正确引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潜移默化,让学生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新课程尽管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妨碍我们深入钻研文本,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富于独创性地进行教学预设。钱梦龙说“学生与教师的平等”:教师眼中必须有“人”。师生在人格意义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地位、作用、学识上的平等。教学的互动,首先必须要以这样的认识为前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长达两万字,要教好,非易事。但教者从“十娘投江”这一最震撼人心的情节入手切入,同时,设计两个主问题:

1、十娘为什么开始不告诉李甲百宝箱的事情?

2、十娘为什么不携带百宝箱另寻出路呢?大胆取舍,实现长文短教。另外,诗歌般的导入语来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兴趣;用饱含情感的收束全文,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导入语:“爱情是美丽动人的,当美丽动人的爱情和美丽动人的女子一同毁灭时,我们心痛、叹息。潇湘馆内,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让多少人泪落悄然;清池之边,刘兰芝“举身赴清池”,让多少人临风惆怅;瓜洲渡口,京师名妓杜十娘秉绝世佳容,怀无价珠宝,又是一种怎样的惊心动魄啊!如此语言,加上运用多媒体中“十娘投江”的片段,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收束全文:

容颜如花似玉的杜十娘,真情如磐似石的杜十娘,抱住百宝箱,向江心一跳,我们真想喊一声:“不要!”可是,十娘也许以为她和李甲的爱情是一架天平,她希望两端放上的都是真情,她不愿也不屑附加上金钱的砝码。也许,十娘的一生也是一架天平,她在一端放上了真情,当真情倾覆时,她在天平的另一端,放上了生命。这样的结尾,相信是一条“凤尾”。

篇8: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感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反思,合作交流,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学科, 对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灵活, 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这是数学教学改革中最突出的变化。但是, 受到诸多原因的影响,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那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来谈一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的一些感悟。

一、不断深钻教材, 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 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数学这一特性, 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 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 尽量为学生创造和谐、自由、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案例激发其学习兴趣,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 在讲授“数数”这一章节时,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介绍家里有多少人,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还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这样的活动多进行几次, 学生对数学就有了理解, 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也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地表达、争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合理布置和安排作业

检测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法就是作业评阅, 它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 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那么,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合理布置和安排学生的作业:一方面是题量适当、恰到好处。有的时候量多不一定是好事, 因为太多了, 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然后就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甚至乱做一通, 对学生来讲根本无益于学习, 与此同时, 与老师想要达到的效果更是相隔甚远;另一方面是作业的布置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分层布置。要是成绩差的学生也是做成绩好的学生的题目, 那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反之, 成绩好的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题就会感到乏味无趣, 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分层布置, 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师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四、加强辅导偏差生, 激发兴趣, 建立信心

每个班级都有成绩差的学生, 教师必须加强对偏差生的辅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课堂教学。成功能使人树立信心, 使人开心, 具有激励效果。让学困生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来转变厌学情绪, 可以让其树立自信心, 对学习产生兴趣。偏差生一般基础较为薄弱, 教师可以降低起点要求, 在课堂上对他们常提问, 但要注意问一些他们能回答上来的简单问题;平时要先批阅他们的作业,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视, 学习上的进步之处要及时鼓励, 以激发他们的进取之心。在平时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和帮助, 树立他们相信自己能行的信心。对有所进步的学生, 教师要作为伯乐, 发掘他们的长处并委以重任, 让他们对自己树立信心。

五、善于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 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方法, 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所不同, 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 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学习接受情况也不一样, 所以教师对所上的每一堂课都要进行仔细深入的剖析、反思, 课前进行预设, 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例如,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找到有规律的思路, 在不断地通过实践和反思来学习,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9: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关键词:基础工具;任重道远;爱上阅读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素养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可见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能动情地诵读;能够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顺畅地进行书面表达;热爱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写一手漂亮的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我国的书法艺术享誉世界,每个人都应引以为豪并要将其发扬光大。但目前学生的书写质量令人担忧,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电子计算机与手机的普及,使电子书写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手写;二是学前教育超前,大多数孩子过早进行书写,导致书写姿势不端正,乱写笔顺。基于这两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从坐姿、握笔姿势开始纠正,从基本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开始练起。按照写正确、写标准、写美观的顺序逐步提高要求。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教师的范写十分重要,范写可以让学生明确正确的笔顺,掌握书写要领。写字指导要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不能只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中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教师要逐渐放手,以自学为主,但放手绝不是放任,对于一些难字、易错、易混字仍需进行重点指导。此外,还要多开展一些写字活动,进行“写字之星”“写字能手”的评选,以此激发写字兴趣,促进写字教学的开展。

二、能动情地诵读

语言文字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可以感染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传递人的思想。语言文字中的一字一词都是有情感的,有时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故事。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有的清新隽永,有的高亢激昂,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文章是我们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最好素材,我们要以此为蓝本对学生进行感情诵读的训练。如果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动情诵读,就说明他们对文章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比枯燥繁琐的分析要好得多,更能体现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

三、能够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顺畅地进行书面表达

学习语文就是要为表达服务的,无论字词的积累,还是情感的积淀最终都要应用于表达。表达是检验语文学习的一把尺子。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兴趣,流利、顺畅表达的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又要注意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从字词到句段篇,由口语交际到习作,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达之初,要以自由表达为主,只要学生乐于表达就要给予肯定。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出发,表达身边的事及自身的真实感受。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急或过高,要让学生觉得表达不难,不可怕,只要学生不怕表达,让学生爱上表达,进而使表达水到渠成。要关注并接受学生的学习差异、阶段差异,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

四、热爱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帮助人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引领人们步入知识的殿堂。成功的语文教学一定会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拓展相关的阅读内容,这样既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丰富学生的积累,还能体现大语文观,沟通课内外的联系,在无形中扩大阅读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如教学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之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故事或书籍;教学科学小品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教学部分名著中的章节时,则可以借机向学生推荐阅读相关名著。仅仅拓展相关阅读是不够的,还要定期开展活动,如:带领学生办读书手抄报;开展“读书之星”的评选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它承载着传承文明,开创未来的重任。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不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而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从简单机械的书写、背诵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畅游书海,在阅读中体会乐趣无穷,收获别样的语文知识;从关注成绩向关注兴趣与能力转变,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

参考文献:

篇10: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新途径,培养这种精神,具备课改意识是很重要的。但我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形式、身边环境、自身素质等。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学得学习方法,习得学习技能,积累大量的语言,形成文化积淀。尤其是像英语这样的语言类学科,既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又要进行实实在在的人文熏陶;既要提高思维品质,又要提升情感体验。

下面说说我本人对这几个教学环节的理解。

一、教学流程

1.“预习”。这是一个必须环节,它可以分为简单预习和详细预习。简单预习就是熟悉课本上的生词,读读课本上的对话、课文,领略大意。详细预习就是根据导学案上的教学目标、自学指导、预习检测等内容认真自学,并能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合作交流”。它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往一边一站,学生自己讨论去吧!老师应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学生的讨论,才能准确把握住学生的疑难点,点拨才能精辟,一针见血。

3.“展示”。这一环节应该让学生明白哪些该展示,哪些不该展示,教师应做好指导。学生展示的应该是不懂的问题,对某一知识点的见解、看法,或某一知识点的拓展、延伸。展示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板书、独自一人或整个小组等。

4.“点拨”。点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及时有效,忌讳文气诌诌、生硬、专业性较强的语言。最好设计相似题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

5.“当堂检测”。这是一个重要环节,所选择的试题必须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去练习、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当然,检测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二、兵教兵

我认为“兵教兵”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也应该体现在课后,而很多老师理解成让学生去讲就是兵教兵。难道说老师指定一位同学课下帮助某某同学就不是兵教兵吗?我觉得课堂上的兵教兵也应该这样,经过组内讨论之后,把不懂的问题展示到黑板上,请求老师或同学帮助;也可以把其他同学请到自己组里来,虚心请教。另外,学生也可以有选择听讲解的自由权,如有三个学生SA、SB、SC同时讲解一个问题,某个学生喜欢SA的讲解就可以去听SA讲,喜欢SB的讲解就可以去听SB讲。“兵教兵”是一种双赢活动,不仅帮助学困生解决了问题,而且也能促进优等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对优等生来说,能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若像茶壶里的饺子一样,倒不出来,将来这样的学生到社会上也只能成为老板的奴隶、工具。

三、课堂上“谁紧张”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要按照计划、教案来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稍有耽误,就会拖堂,讲不完,老师紧张。

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前老师紧张,必须积极地备课,疑难问题采取什么方法突破,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并且恰当地回复;课堂上学生要比老师紧张得多,既要不停地去思考、找资料、提出疑问,并且还要写到黑板上。只要让学生真正地忙起来,这节课一定是一堂高效的课。如果说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说“真累”,你就是个成功者。如果学生说,“我就喜欢上某某老师的课,因为‘自在’”,那你就是一个失败者。我觉得应该课堂上紧张,课下轻松,课堂上都学会了,任务当堂完成了,课下就可以布置少量的作业。

四、高效课堂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老师要有开阔的视野和过硬的专业。在备课上要求更加充分,要有对问题的预见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题的机会。高效课堂模式就是把主阵地交给学生,如果不能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会出现被问倒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广泛的课外知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必须不断地充电、加压。

2.老师要有规划课堂的能力。在课前,老师就要计划好本节课的任务如何分配,对各个组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学生自学多长时间,合作交流多长时间,展示需要多长时间等等,否则,会完不成教学任务。

3.老师要学会倾听、观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讲,老师听。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细心听学生的发言、讲解,有无不恰当的地方、错误的地方。不仅要倾听,而且还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板书有无遗漏、错别字等。只有老师做到这一点,点拨才能精彩。

基于以上情况,我对集体备课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讨每个学时的教学方案。

(3)共同确定学生预习的内容、范围,自学的方式、程度,自学的要求、时间等,统一要求。

(4)预测学生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篇11: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下面我就把上学期英语教学工作中的点滴做法和感悟,向大家汇报一下,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多多包涵。

上学期我非常幸运的跟一批优秀的老师们共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是全级部老师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了三方面的团结协作。一是同学科老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二是在班主任老师帮助下的团结协作,三是在年级主任指导下的团结协作。

一、同学科之间的团结协作非常重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中,我们针对重点和难点部分展开讨论,每位老师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如何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周的具体课时如何安排,从周一到周五如何上,这样保证了教学进度基本一致,知识点也一致,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少走弯路。

每周我们及时听课,听后及时反馈,互相取长补短,在资料的选择和布置作业方面也及时沟通,课件共享。这些细节方面的团结协作也保证了成绩。

二、在班主任的帮助下的团结协作,整个班级才能取得好成绩。我对上学期11班班主任张加强老师和12班班主任王见总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上学期我有幸和两位班主任老师在同一个办公室里。每次考完英语他们都很关心英语成绩。如果发现了问题也会及时处理。例如,有一 次王老师问我班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就跟他反映杨善伟和李子凡上课时不在状态,学习成绩下滑的厉害。第二天我去上课,就发现王老师把这两个学生调到了教室的最前排,并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期末考试杨善伟考了99分,李子凡72分。还有11班李××同学,调皮捣蛋全级部出名,张老师能一天和他谈五次话。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这些词汇我觉得就是专门为张老师发明的。李××也不负众望,期末考试中他也取得了62分的好成绩。11班共43名学生,及格25人,优秀10人,优异成绩的取得,班主任老师功不可没。再次对张老师和王老师表示感谢。

三、级部在于主任指导下也制定了非常严谨科学的措施。

每次考试,级部都做非常细致的质量分析,并对每次取得的进步大加鼓励,虽然鼓励是有限的,但是学校的这种重视成绩的姿态也确实起到了激励老师的作用,也坚定了我们打整体战的决心。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一定要管好学生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保证,有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括课堂纪律的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预习。“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学生“学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会学”知识。做好预习工作,功在课外,利在课内。有以下几个环节: 1.布置预习作业。在每节课之前,教师列出预习提纲,分发给每个学生。针对预习内容,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而且预习要求必须合理,正确,有可操作性。预习内容包括背哪些单词,背会哪部分对话,掌握哪几个句型,理解哪项语法内容。

2.指导预习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预习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听录音带、网络学习、向哥哥姐姐求教等多种方法来学习。例如: 会话练习可以采用查一查,补一补,说一说的方法;句型练习可以采用找一找,归一归,比一比的方法;阅读练习可以采用划一划,查一查,写一写的方法。我们知道“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只要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学生们一定会学会预习,运用预习,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我们学校一直倡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课堂中要求教师要 “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做。给学生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尝试地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并从中感受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我们知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在教师 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将受益匪浅。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其次呈现问题、启发诱导,然后让学生先自主探究、设疑质疑,再合作探究、解惑释疑,最后对学生的活动加以评价,使学生活动的过程更规范化,在活动中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逐步渗透到学生的脑海里。每节课尽可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敢疑、敢想、敢问、敢说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轻松的学习局面。

(四)抓好语法教学。语法揭示了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正确和更标准地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学习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语法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我还把语法知识融入语言材料中,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重点内容、强化难点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教材上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也重点学习,让学生明白句意,再出现一些例句,归纳词和句的用法。另外,让学生做点语法练习。这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五)加大背诵力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从孩子一开始学英语,就要注意指导学生去背诵。刚开始时,只需让学生背一两句话,逐渐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对话,再到背诵长文章,教师要坚持每天督促学生朗读背诵。学生一旦养成此学习习惯,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很好的利用班级的学习小组,背一篇长课文小组加5分,背一篇短的对话加2分。这一举措很好的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上一篇:参观鳄鱼馆五百字作文下一篇:关于房地产营销策划书怎么写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