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特点

2024-06-20

毛泽东思想特点(共8篇)

篇1:毛泽东思想特点

1、试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答: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主要是: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2、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和政治优势。

(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3、试述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1)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在于:

①它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

②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③这一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

(2)其历史局限是:

①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以致出现“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从而使探索走入歧途;

②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正确理论成果,也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③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主要是指1957年后发生的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出现失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篇2:毛泽东思想特点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并根据对象的思想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这在当前环境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0引言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广,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的类型。本文主要根据文化程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并探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对策。

1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中学阶段也就是一个人的青春期阶段,这是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的成熟,此时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渐次成熟,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这为他们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下了基调。

1.1 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落,正处于特定的发展阶段,思想上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调查发现: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

1.1.1 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91%以上的学生认为“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有必要,愿意参加。“假如现在有外敌入侵或有人分裂国家,使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需要大批青年应征入伍”,有83.14%的学生表示积极主动应征。”但这种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在不同的地域表现也不同,农村相对于城市就稍差一点。

1.1.2 比较关注社会。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社会问题较为关注。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中做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下岗职工再就业(47%)、腐败现象严重(37%)、农民工问题(31%)。高等学校扩招、家庭收入等也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说明中学生对于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大事比较关注,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

1.1.3 高度认同传统道德。大部分学生都反对“助人为乐已经过时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等典型错误观点。这也反映出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

1.2 调查发现:中学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2.1 对道德判断存在偏颇。有40%的中学生认为目前社会的道德生活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丑恶的仅占12%。有52%的中学生赞同“现在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才好”这一说法。中学生的社会道德观需要积极的引导。

篇3:略论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特点

1.整体性

毛泽东认为现代化不是“单打一”的现代化,应同时包含物质技术层次现代化、社会制度层次现代化和意识观念层次现代化,这三个层次的现代化是由浅至深、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必须同时关注三个层次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其基础和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能够顺利进行,还必须有一整套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同时,毛泽东强调文化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步的灵魂,对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是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方针。国防现代化则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安全保障。同时,毛泽东强调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彻底的全面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人与社会交互作用、共同变迁的过程。所以他认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体是人,人的素质对于现代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提出了进行现代化建设还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的来说,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是一个宏大的体系,它包含了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昌盛,也包含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变革与发展等诸多内容。从论述中可以发现,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内容涵盖丰富,体现了整体性的特点。

2.赶超性

鸦片战争以后,赶超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夙愿。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实现现代化的热情被空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希望通过加快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这两大成就的取得使毛泽东进一步增强了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心。他于1953年提出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956年8月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提出要用五六十年的时间,在钢产量上赶超美国,并指出了实现现代化赶超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1958年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超英赶美”的号召。毛泽东的赶超战略逐步形成:我国是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与英美等早发型现代化国家不同,要在短期内走完早发现代化国家在二三百年间走过的路,就需要采取一种超常规的发展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战略的制定,适应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毛泽东针对这一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论和见解。比如强调现代化的长期性和紧迫性、实行“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等。毛泽东的赶超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但在实践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赶超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赶超内容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忽视了政治、文化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赶超步骤急于求成、急于过渡;赶超方式上,把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作为实现赶超的基本手段。这些都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3.自力性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而是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它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这就是说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存在相当多的共性,但各国的建设道路绝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国家都要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际环境、国际地位的具体情况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和做法。由单一的指挥中心用统一的发展模式来规范不同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形成脱离实际的瞎指挥,从而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要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毛泽东一贯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自己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前进道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毛泽东强调必须正确对待外国的经验,向一切国家和民族学习科学的和先进的经验。但是这种学习不是盲目地不加批判地照搬,他提出:“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2]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是具有自力性的,他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毛泽东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与理论的开创者。他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直接的思想理论准备。

摘要: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崇高目标,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为探索一条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逐步形成了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思想。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 研究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特点对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效伯, 景鹏飞.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J].党史纵横, 2004, (11) .

篇4:我国宋代纸币思想及其特点

【关键词】宋代  交子  纸币思想

一、宋代纸币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历程

(一)宋代纸币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发展的朝代。从北宋开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矿冶业、制瓷业、造船业等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加速了商业及城市繁荣,更多的集市、镇市发展起来。城市里的市场交易打破了时间的限制,没有了坊(里)、市的界限,街市买卖昼夜不绝。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铜钱、铁钱等金属铸币日益不能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加上铜钱外流的原因,北宋第一次出现了“钱荒”,深刻表现了宋代货币相对不足引起的货币危机。

(二)宋代纸币的产生及发展

商品交换的扩大及“钱荒”的出现,迫切需要扩大流通货币必要量,因而在当时深感铁钱“行旅赍持不变”“艰于转移”的四川,出现了交子这一我国及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出现后大致历经了民办交子和官办交子两个时期。交子最早由四川的十余家商户私下联合发行,没有固定的标准格式,可根据需要临时填写金额,等同于普通收据,实质是信用货币性质兑换券,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后来,十余户富商因发行交子获利颇丰,但“广置邸店屋宇园田宝货”造成资金呆滞,不能保证交子的及时兑现,同时市面上开始出现伪交子,交子的信用被破坏,挤兑、争讼纷起,交子事业便被收归官有了。

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官办交子开始发行。官交子的发行面额、发行限额、流通期限即“界”、准备金即“本钱”都是固定的。官交子已经具有了纸币的基本要素和职能,是名副其实的货币。官交子流通后,行使范围不断扩大,到了南宋,会子已成为最主要的货币。为了聚货敛财、弥补财政亏空及支付巨额军费,南宋政府纸币发行量日益扩大,导致通货膨胀现象日益严重,民生凋敝,人们对纸币的议论越来越多。

二、宋代的纸币思想

(一)关于纸币本质的思想

伴随着纸币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人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释其本质。杨万里最早把子母相权论与纸币流通相结合提出钱楮母子说。他认为,行在会子作为铜钱的代表,铜钱为母,会子为子;两淮会子代表铁钱,铁钱为母,铁钱会子为子,而“母子不相离”,纸币要与它所代表的金属钱币并行流通,互相交换,反之,不兑换纸币是“无母之子”,不可单独使用。杨冠卿认为无论具有实在价值的铜钱铁钱还是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本身都是无价值之物,它们的价值都是王权赋予的,凭借君王的权力可使金土同价,“欲重而重,欲轻而轻,唯其所欲尔”,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观和货币名目主义的王权论思想。另一货币名目主义的代表人物辛弃疾从“寒不可衣,饥不可食”的说法出发将纸币与铜钱统一起来,是彻底的货币名目主义。

(二)关于纸币准备金的思想

宋代人们关于纸币发行所需准备金的问题的普遍看法是:纸币的发行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发行准备金,“不积本钱,亦不得以空文行”,在纸币取得人们的信任后,便可以超过本钱而发行较多的纸币,“但出纳令民间信之,自不消本”。

周行己将货币准备金概括为“以二分之实可为三分之用”“国家常有一分之利”。即纸币有自然损耗方面的“水火之失”,有被盗贼抢劫影响兑现的“盗贼之虞”以及一部分纸币被当作资金和财富储积起来的“往来之积”,这三者“常居其一”,因此发行纸币不需要有十足的准备金。尽管周行己的理论分析与实际状况有所差异,如“盗贼之虞”仅是纸币的持有者不同,对纸币准备金并没有影响,又如其“三一之利”“以二分之实可为三分之用”的结论仅是定性而非定量分析,精确度不高,但是作为货币理论史上关于纸币准备金的重要总结,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三)关于纸币流通中稳定币值的称提思想

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由于军事开支的增加,纸币发行的数量迅速增加,通货膨胀严重,如何稳定币值,人们议论纷纷。宋孝宗依据人们早已习知的货币数量论提出会子“少则重,多则轻”的结论,袁燮在嘉定年间任江西提举时所上的《便民疏》中说:“楮之为物也,多则贱,少则贵,收之则少矣;贱则壅,贵则通,收之则通矣”,与宋孝宗严格控制纸币发行量的根本思想不同,袁燮从收兑角度来稳定币值。而陈耆卿认为称提之术不仅需要紧缩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还必须注意到铜钱方面,即“不专在于称提楮币,又在于称提铜钱也”。他认为铜钱流失海外直接导致国内铜钱的减少,使铜钱对纸币的比价增高,更使人们藏钱不出,国内的流通更加依赖于纸币,使纸币更加充斥。陈耆卿从钱楮两个方面联系考察流通中纸币数量过多对币值的影响,对当时纸币问题的观察更进了一步。

三、宋代纸币思想的特点

(一)宋代纸币思想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

宋代纸币的产生以及在流通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思想家们热烈的讨论,讨论的问题范围包括纸币的产生、纸币的本质、纸币准备金问题、稳定币值问题等,其关于纸币的概念和范畴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如子母说、虚实论、轻重论、称提说等,内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从而有别于西方的货币学说。

(二)注重解决现实问题,但基本理论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纸币思想体系

宋代思想家们关于纸币的理论多是就事论事,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某一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主张,如北宋周行己关于纸币准备金的问题以及其它关于货币流通的诸多见解,多见于其徽宗大观年间的《上皇帝书》。并且由于缺乏基本货币理论如价值概念的缺乏导致宋代思想家们往往模糊价值、价格之间的界限;对货币职能认识肤浅等,他们针对某一具体现实问题的对策难以归纳、凝练成理论的高度,从而难以形成完整的纸币思想体系。

(三)宋代纸币思想中内含着深刻的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立场

宋代纸币思想丰富的人物多是封建政府里地位显赫的官吏,有的直接掌握财政大权。他们关于发行纸币的财政目的十分明确,如宋神宗曾说:“行交子,诚不得已,若素有法制,才用既足,则自不须如此。”纸币的发行仅仅是统治阶级主观上趁机敛财、弥补财政亏空的工具而已。

参考文献

[1]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萧清.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王宝平.论交子与宋朝商业繁荣[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篇5:新形势下军人思想特点

5.1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官兵关系变化脉博,增强引导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

5.2 正面教育引导的方法

5.3 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5.4 采用综合手段,综合治理 6 引导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6.1 把握做工作的时机

6.2 对引导工作要有必胜的信心

6.3 引导工作者自身要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7、结论部分

第 1 页

新时期官兵关系的新情况、新特别及对策

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关系的基础。能否搞好官兵团结,不仅关系到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作风,而且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巩固和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我们军队官兵关系中相应出现了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官兵的官兵关系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时期官兵关系的特点,及时掌握其变化规律,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搞好部队建设。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中发[1999]15号)文件精神的实际举措,也是深化政治教育,增强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因此,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转变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体现在密切新时期官兵关系上。、研究新形势下官兵关系特点的意义

正确研究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关系行为变化的特点,是正确有效地进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的官兵变化,给部队各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因此,只有认真研究并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关系行为特点,才能搞好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关系行为的特点

这些年来,全军部队认真贯彻江主席的重要指示,坚持把密切新时期官兵关系作为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件大事来抓,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但同时也要看到,官兵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有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表面文章,不关心士兵的生活和工作;有的搞庸俗关系学,侵占士兵利益和合法权益;有的带兵方法简单粗暴,崇尚“拳头底下出好兵”等歪理,用一些“怪招”、“土办法”管理部队,甚至打骂体罚士兵,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单位,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它严重损害了新时期良好的官兵关系。究其原因,是有的同志经受不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淡漠了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新时期形势和任务变了,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没有变,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没有变,官兵团结仍然是形成我军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本保证。应该说新形势下,军人主观的官兵关系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随之带来了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

第 2 页

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军人,使得人们的官兵关系又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概括地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强烈的自主性

过去,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军人在“天职”的引导下,官兵关系更多的表现为遵从性,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和命令。而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对军人履行这一“天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广大官兵的官兵关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由“遵从性”向“自主性”发展了,而且势头猛烈,主要表现在很多人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崇尚自我精神,愿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还表现在一些官兵喜欢品头论足,对上级的思想、工作作风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自己遇到的“窝囊事”,不再强忍强咽,而是要利用多种手段向上反映,甚至投诉有关部门讨个说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官兵官兵关系的自主性增强,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建设,促进部队内部民主生活制度的落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不可置疑地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自主性的不断增强,很可能导致一部分官兵无组织无纪律行为的发生,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上打折扣或讨价还价,出现“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甚至自定原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追求个性的发挥。

2.2、明显的尚实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入,一些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运作方式也不断渗入到军营,对广大官兵的官兵关系影响甚巨,比如物质的现实作用,等价交换原则等,人们更加注重讲求实际,出现了由“追求荣誉”发展为“追求时尚”。在对待理想前途问题上,不再单纯以立功、受奖、入党、提干、立足军营奉献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奋斗目标,而是注重按社会需要选择成才之路,学习真才实学,掌握更多的过硬本领,期望到社会里求得实际利益,希望到市场经济里去大显身手,下“海”赶“潮”以试身手,谈“股”论“金”。突出表现为地方职业对官兵的吸引力增大,要求学函授,学技术的官兵日益增多;在对待荣誉奖励上,对精神方面的有所淡漠,而是更注重奖品、奖金和报酬;在待遇上,不少人常把工资、津贴与社会上作比较等,部分官兵,尤其是干部,担心不但在部队少了票子,苦了妻子,亏了孩子,而且担心转业后找不到位子,坐不上车子,住不上房子。这些明显的追求实惠的官兵关系,给基层思想工作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成才意识,危机意识,从而催人奋进,同时不可讳言的是众多的消极因素使正常的工作受到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一部分官兵服役的信心、决心和部队的稳定。

据对某师1114名服役期满的战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要求退伍回地方的有1013名,占总数的91%,甚至有些预备期的党员表示宁可不要“党票”也要复员,而

第 3 页

干部中,想转业的也明显增多,上级分配该师的转业名额为48人,而强烈要求转走的超过指标近70%,甚至有的连排干部也主动要求编外。

2.3、复杂的多样性

这里,官兵关系的多样性是特指广大官兵思想形为的表现形式多样以及影响其变化的“触发点”众多。过去军营相对封闭,其管理主要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形式,官兵交往大多局限在军营内部以及自己家庭、亲友、同学之间,表现为思想形为明显的“单一性”。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整个军营世界也显现出某种“多样化”的趋势,表现在官兵官兵关系上就是影响的因素不断增多,日趋明显。一方面,由于适应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出台,从而推动了社会成员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影响到官兵官兵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军人也在面向社会,与社会广泛联系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军民共建、军地联谊活动等,大大缩短了军营与社会的空间距离,从而使社会生活信息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军人的思想行产生影响,也因而势必造成当代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支配的官兵关系日益“多样化”。

2.4、鲜明的开放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官兵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也具备了广泛接触社会,接触世界的外部条件,市场大潮的冲击要求人们改变封闭、落后、缰化的思维模式,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敢于借鉴。在这种氛围下,广大官兵思维也逐渐活跃了起来,官兵关系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他们不再奉所有传统为版本,不再以清贫作为又红又专的好兵、好干部了,不再以听话,守陈规陋习作为标兵榜样,表现很明显的是,现在官兵上舞厅、下饭馆的官兵不断增多,持牡丹卡、长城卡,揣大哥大的也屡见不鲜,很显然这些使他们大大增加了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使用权得他们的官兵关系明显带有鲜明的开放性。应该说,这种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部队建设吹来了一阵清风,使广大官兵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伴随着这种开放性,我们出现了一系列有违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情况,比如虽然没有参于炒股,但热衷于谈“股”论“金”,一些拜金主义、洒绿灯红等也混到了橄榄绿……

3、官兵关系教育引导的原则

针对解情况

官兵关系行为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那些影响我军正规化建设,影响军队稳定的一些问题,我们如何加以解决,加以引导,是摆在各级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也是99年7月份,全军政工会议和11月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主要精神之一。

第 4 页

3.1、理论教育先行原则

理论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在军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建军的思想,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的建军思想,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若干论述,都是作为我们行动指南的理论依据,特别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统一全军的思想和行动就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就有了可靠的政治保证,推进军队建设和改革就有了台在的精神动力,要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作为思想政治改造的长期任务,坚持这一理论在全军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保持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中发[1990]15号文件)。在引导官兵官兵关系时,我们首先要分析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根源,是否是价值观或世界观的偏移,如是,那么他们的政府基础肯定很薄弱,我们要做的就首先是讲清相关的理论,近几年,为了稳定干部队伍,我军实行了军官、军衔制,设立了基层干部岗位津贴,先后有十项政策制度出台,这些对于增强部队凝聚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一部分干部并没有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离队思想依然存在,事实证明,在这些问题上,必须坚持理论教育先行的原则。

3.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原则,也是最实用的原则,也是最符合辩证法的原则,在遇到一些官兵官兵关系上的问题时,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棍子打死,因为那些行为与我们的理论不符,与军队建设的大环境有些背道,比如部分官兵面对汹涌的市场浪潮,看着在大潮中众多的人逐渐富了起来,就总想脱下军装闯商场,不安心服役理论上说,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就不应该追求物质利益,于是定性有那样官兵关系的官是差官,兵是孬兵,于是采用堵的方法,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就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结果,在这方面,人们统统用理论上这条平行线划标准定等级,而要从官兵关系问题出现的环境、问题出现是偶然或必然等实际出发找根探源,对症下药。

3.3、物质利益原则

军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很突出的问题是一部分官兵的官兵关系带着明显的物质化,追求物质利益即尚实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给部队的稳定和全面建设投下了阴影,但在实际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往往重视思想教育,空洞的道理说教,与官兵自身利益不合拍,官兵容易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官兵关系引导必须利用物质利益原则,以调动和激发官兵的积极性。99年7月全军政工会议开成的《决定》对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进行了专门的论述,第一次提出正

第 5 页

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的建军思想,指出能否引导官兵正确认识和对待物质利益关系到能否保持我军政治优势和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军的特殊要求,要让广大官兵明确,我们的国情决定官兵待遇的改善不可能一夜间翻天覆地,要把军队物质待遇的提高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联系起来,不能抱有切实际的想法,要引导官兵正确处理好军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军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总体利益结合,自觉服从大局,从奉献精神与物质利益的统一中激发战斗力。同时坚决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思想。

3.4、平等原则

教育引导者能否端正根本态度,把自己与被引导者置于平等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引导工作的深入和效果。对新时期官兵官兵关系进行有效引导,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的官兵一致原则,也属于平等原则之一,作为教育引导者,如果总以领导者自居,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拒我们的工作对象于千里之外,这样很难想象引导工作的效果会是怎样。思想工作的效益并不依赖于思想工作者的地位和权利,而是取决于引导者自身的素质是否过硬,讲的道理是否正确,被引导者能否在内心接受引导。我们只有遵循这个原则,才可能与被引导者平等相处,你讲的道理,他才可能去听、去思考,我们的言传才可能被吸纳,我们的身教才有可能被认同,我们的目的才有可能达到。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被引导者,端正我们的根本态度,绝不可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而鄙视他们,更不要说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甚至打骂体罚了,否则,我们的引导工作绝不可能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

4、官兵关系引导的方法

确定引导的方法不是任意确定的,它必须根据军人官兵关系行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及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应当具有一些基本原则约束或加以指导。

有效原则,方法是手段不是目的,手段必须为目的服务,必须具有很高的效用,所以,效用是制定运用和评价引导方法的出发点和唯一标准。因此,在确定运用或评价引导方法时,必须把效用作为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不论新旧,或是土洋,采用的原则就是实用,解决问题。

灵活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和运用引导的方法就是灵活的原则。首先,要灵活地确定方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军营的不断冲击,我们引导工作所处的客观环境及对象的情况也总是个变数,这就决定了我们引

第 6 页

导的方法要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情况的发展而发展,采取何种方法宝剑取决于其人其事的具体情况,而绝不能生搬硬套某书某典上的某方法。

4.1、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官兵关系变化脉搏,增强引导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

要想提高引导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就必须准确掌握官兵官兵关系变化的脉搏,知道官兵所思所想,这就要求我们干部首先要亲自调查,扎下身子,真正进入到官兵的生活中,摸清他们的真实思想,以及这些思想的根源。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引导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官兵的思想问题发现得越早,思想工作就越主动,也就越有利于正确引导。其次,要适时建立思想情况反馈网络,通过各种渠道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我们的思想工作光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适时建立思想情况反馈网,动用大伙的力量,比如思想工作骨干,他们熟悉战士、了解战士,与战士有共同语言,组织他们进行思想情况的网络布点工作,这样我们的工作精度、工作效率就完全可以成倍地提高。再次,定期进行思想情况形势分析密切注视社会思想动态对官兵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国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各种任务转换等时机,都要及时分析、及时了解、及时把握官兵的官兵关系变化的脉搏,极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

4.2、正面教育引导的方法

正面引导原则也就是在对具体和官兵关系进行引导的时候以正面教育和突破为主,避免引导工作中采取的习惯上的消极防范等效用不高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多思想工作者喜欢把一些反面的典型或事例当耙子,想以此以起杀鸡骇猴的警示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或在对某些官兵关系问题上是有作用的,但很多时候却效果不明显,甚至起反作用。而往往以先进的典型人物或事迹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就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表扬的批评是我们做思想工作最常用的方法,经过多年实践,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这里表扬就是正面引导。

正面引导要求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改革开放的成果,用英模人物的事迹,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实来教育干部,在方法上,依靠指导学习,说服教育,参观感受,以理服人,以事实说话服人,启发自觉等方法和措施,使广大官兵心悦诚服,以调动官兵接受教育引导的内在动力,把引导教育转化为官兵的自我要求。

4.3、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第 7 页

集体教育就是我们的工作要动员全体官兵,通过集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优良风气和优良传统来教育引导广大官兵。个别教育则是通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采用个别谈心、单个说服教育等方法,来教育引导官兵。自我教育是通过集体和个别教育引导,使有官兵关系问题的官兵提高认知水平,进行自我反省和纠正。三者的目标是统一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官兵关系需要引导的人,如果置身于一个纯洁的集体、积极向上的集体中,他的问题就能很容易显现出来,在这个氛围中,他的官兵关系就有一种过街老鼠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匡扶集体为一个纯洁、正气的集体,这样的氛围就是引导的最佳氛围,此时的个别教育就能顺风扯旗,而且这也是自我教育的最佳氛围。同时,对于个别人的官兵关系问题,集体教育也可以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集体帮助的方式、单个谈心引导的方式。

4.4、采用综合手段,综合治理

所谓综合手段,这里主要指我们在引导官兵官兵关系过程中,方式要灵活多样,各种手段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引导效果。

过去,我们的政治工作,特别是基层政治工作,手段往往比较单调,要么一味灌输,要么生搬硬套,要么一味堵、盖、压,工作缺乏灵活性,因而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效果不好,或者有时有点效果但作用时间很短,时有反复。面对新形势、新特点,我们应该针对新问题,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方法,形成工作的合力,解决问题。比如对官兵“明显的尚实性”特点,光用那些大道理,一大二公的思想教育方法,在新形势下是很难奏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说大道理,相反,我们应该用强有力的道理灌输教育,拔乱反正,正本清源。但这远不够,一方面在注意到尚实性给我们的思想工作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我们以精神鼓励为主,用坚强有力的精神教育,培养官兵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献身革命的精神,做“四有”革命军人,另一方面,针对一时一事,适时开展民主讨论,把思想问题亮到官兵的桌面上,采取启发式、研究式、引导总结式,一事一议互相交流,自我教育的方法,再一方面,对个别有这方面问题的官兵,我们还可有意采取结帮学对子、帮学小组等形式,必要时可采取军地共教的办法,动员这些官兵的家庭与部队一起做工作。只要方式合理,措施得当,本着对本人负责、对部队负责的态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当然,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万能的,物质引发的观念等问题,最终要靠物质去转化。比如“两手抓”原则,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改善部队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尽最大努力把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搞上去,安扶人心,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拴心留人”

第 8 页 的内部环境;在引导过程中贯彻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创造友爱团结的氛围、自我判断、自我醒悟的氛围。

5、引导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5.1新战士分到班排时

这是真正兵的起点。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我们知道,新时期的兵有明显的尚实性的愿望如:学技术、入党、考学、提干等,都将从这儿提起和实施,此时理想教育、传统教育、成人教育、纪律教育进行灌输,可把官兵关系的引导做到前面,争取主动。

5.2老兵退伍时

很多老兵退伍阶段的官兵关系比较复杂,套改套选、组织问题、退伍后的出路问题、老大思想,以及对自己要求相对放松,给新战士的影响等。此时做引导工作一可及时稳定兵心,二可及时抑制老兵效应,有利于新兵的成才成长。

5.3战士探家前后

战士探家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官兵关系上喜欢与社会进行比较。由于地方改革环境的相对自主与军队的相对统一,反差较大,往往容易让人产生不平衡甚至当兵吃亏的心理。我们把握此时机,在探家前后进行有目的的介绍社会形势,进行军人职能意识教育,回来后,及时掌握其官兵关系动态,加以引导

5.4婚恋触礁时

这是新形势下官兵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这些官兵的“切肤之痛”,引导起来难度比较大,思想波动最明显。此时,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开展开导引导工作,用注意力转移法等方法加以引导。

5.5不能正确对待入党、当骨干、立功受奖时

在市场大潮下的今天,官兵普遍对个人的荣誉利益看得较重,年终岁尾的评功评奖等往往是他们思想波动最大的时期之一,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或一时不能正确对待入党、提干、立功受奖等是常见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得力与否、及时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6、结论部分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们面临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我们部队中的官兵关系,如何认清形势,把握官兵的官兵关系特点进而加以引导,凝聚人心,充分发挥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第 9 页

人生观、价值观,是摆在我们的紧迫任务,让我们面对现实、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锐意探索,不断把《决定》的精神落向实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我们军队中相应出现了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官兵的官兵关系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时期官兵关系行为特点,及时掌握其规律,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把军人的官兵关系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中发[1999]15号)文件精神的实际举措,也是深化政治教育,增强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篇6:简析孔子伦理思想的特点

在孔子整个学说中,“仁”是伦理道德范畴;“礼”可以说是政治范畴,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规范、典章制度。“仁”和“礼”的关系,也就是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两者密切结合,溶为一体。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

孔子不仅要求统治者把奴隶当作人看待,还提出了一套仁政、德治的现实政治主张,要求对他们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后来孟子的“仁政”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原来,在殷周社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目睹“礼”的破坏和“刑”的滥用,社会出现大**的局面,他提出了新的改革主张,一面用“仁”来充实“礼”的内容,要求统治者们“克己复礼”,作出让步,从道德感情上促进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并主张“齐之以礼”,使“礼”也下到庶人,以扩大其作用范围;一面用“仁”来削弱“刑”的作用,提供仁政、德政,而不专靠镇压,以缓和敌对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孔子伦理政治思想中这些寓有重现实、积极进取的主张,一经后来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地发展,就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成了反抗统治阶级专横残暴和揭露政治黑暗的“经典”根据,成了他们坚持人民立场向当权者作斗争的思想武器。

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伦语·颜渊)这一开明主张,认为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在他看来,一个国家“民信”是至关重要的。怎样作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的回答是,这个国家要讲道德,要言而有信。为此,他提出了“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和“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他赞尝自己的学生南宫适能总结出历史上,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经验教训。

由此可见,孔子是看到了道德和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孔子及儒家所主张的“德政”就是主张剥削轻点、压迫轻点的“王道”和“仁政”,反对剥削重、压迫重的“霸道”和“苛政”。这种主张诚然有助于缓和那个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维护当时相对的社会稳定,使得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得到充分发展,这就具有进步性。

孔子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为统一的整体。《论语》中所记的孔子教育,大量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孔门四科中也以“德行”为先。孔子认为这是培养“士”、“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士”、“君子”。孔子揭示出政治、教育、伦理三者的密切关系,注意到政治除了刑、政以外,还有道德教育。这方面今天对我们还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不仅要搞经济建设,同时还要重视道德教育。

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主要依靠自我觉悟。因此,孔子十分注重自我修养。他关于道德的自我修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讲了“学”、“思”、“行”。“学”即学习。孔子很强调学习的重要,《论语》作了精到的论述,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等等。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礼”,但也不排斥学“文”(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他认为虽然有生而知之者,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圣人也要学。不学古代的礼、文,道德就会产生各种流弊。

“思”即思考。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重么;说的话,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要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总之,要用心里的道德观念来检查,反省自己。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考察立利,如违背道德观念,就是错的,就要改正,“过,则勿惮改”(论语·述而);另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你就无所忧,“君子不忧”。“学”与“思”的关系是:“学而不思则罔(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论语·为政),二者不能偏废。

★ 俄罗斯族伦理思想述论

★ 清太祖努尔哈赤名言名句

★ 记叙文特点

★ 闭幕词特点

★ 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纲

★ 论爱因斯坦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

★ 刘长卿诗词特点

★ 日本人自我介绍特点

★ 批复的特点

篇7:毛泽东思想特点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教育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个性特长突出、文化水平偏低、心态不稳定、思想素质不高等特征。针对这些特点,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的环境,通过心理辅导、职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一种新类型,它的出现适应了国家对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层次,造就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处在探索阶段的高职院校,由于尚未完全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将尝试分析高职学生思想特点,进而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对策作相应阐释。

一、高职学生思想现状及特征

1、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学习困难大

高职学生属于专科层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要想在三年学校教育中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高职生,难度大,任务重。任课教师普遍反映,高职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文化基础太差,教学组织相当困难。高职学生则反映,上课听不懂,尤其是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高职生对这些课程有畏惧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

2、心态不稳定,对人生前途、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高职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如,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佳,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压力)没有学好基础知识,造成他们未能如愿进入本科院校学习,转而进入高职院校。对未考入本科的遗憾,加上目睹在同一所大学校园里与自己年龄相当研究生、本科生,这样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对高职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压力,而这种无声的压力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和失落的情绪。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认为高职教育不正规,上高职不算上大学。高职毕业是当“蓝领”工人,不是当“白领”干部,要低人一等。他们对高职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认为前途渺茫,学不学无所谓。

3、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高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出生在家境较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自利等坏习气;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高职学生上课请假、缺课的现象一般较为严重,而且对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缺乏热情,缺少集体荣誉感。

4、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

高职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特征,他们悟性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接收新事物快。本科院校高职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来自中专职校,这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熟练,加上在高职学习期间对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带动了其他学生。

5、兴趣爱好广泛、个人特长突出

高职学生兴趣爱好广泛,不少学生在文娱、体育方面特长突出,他们积极热情,是各种文体活动的主力军。例如,有的喜欢吹拉弹唱,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喜欢美术绘画,还有的喜欢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举办的学术性活动或计算机训练。高职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不仅活跃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也能够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学会自重、自尊、自省、自励、自警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应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专业技能的提高。我们要求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要求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肩上的重担,激发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树立创新实干精神,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自觉地把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服务祖国和人民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

要使正确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奋斗目标、道德规范等在学生中得到认同,这就要定期调查、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对社会热点、疑点进行专题研究,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高职院校领导、辅导员需经常深入到教室、寝室,与学生在心理上互融、人格上互尊、性格上互补、工作上互商,使之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集体。 2、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它所包含的道德评判标准、人际关系、交往方式、态度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德育因素无一不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校园文化可以充分调节和丰富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他们把精力用到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中,从而减少各种悲观情绪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同时,可以培养较强的凝聚力,大学期间,正是生命力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从事自己喜好的活动。实践证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对高职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产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作用。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适应能力

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个人情感变化,毕业就业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有着比本科院校学生更为明显的心理压力。因此,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注重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政治辅导员工作,通过谈心活动,掌握学生思想脉搏,并及时加以正确引导。第二,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使学生自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第三,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由专职心理教师解答有一定心理障碍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疙瘩,消除心理困惑。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使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4、狠抓职业教育,让学生热爱高职、重视专业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针对中国“重学历、轻技术”的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做好高职学生的职业教育。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信心。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众多的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提出更的要求,这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社会需要种类繁多的职业和门类齐全的专业的合理构成,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不可能都去从事一个职业或专业。因此,应使每个高职学生懂得,尽管人们分工不同,但都是社会的需要。今天我们既然选择了高职,选择了某个专业,那么就要热爱它,坚定信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现在勤奋学习,将来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成才目标,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其次、及早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专业方向,了解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专业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并利用网络、图书等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同时,组织高职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听劳动模范的事迹报告,邀请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为学生做专业介绍等等,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逐步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三,培养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工作责任感、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服务意识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深刻理解现代职场文化特征,增强职业适应性。第四,提供就业政策形势分析,定期开展就业政策形势分析讲座,介绍、解读当前就业形势及政策,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并根据政策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合理定位,顺利实现就业。

针对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将有利的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以此为基础,高职院校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慎德,张军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钱昌仿,唐灏民,黎杨,王娟.掌握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3]于强先.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大同医专学报,,(3).

[4]徐淑莉.浅谈如何进行职业教育[J].科技信息,,(5).

篇8:毛泽东思想特点

当代青年生活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时代的新特征必然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 是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

2.当代青年群体思想特点

2.1思想更开放

在全球化背景下, 新时期各国各地区的联系不断加强, 而我国的国际化和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青年人的思想更开放,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 传统观念逐步在他们的意识中淡化, 他们反对故步自封、闭关自守, 要求开放与进步。 对于接触不同事物的要求更强烈, 对于存在的不同观念也能有包容的态度。

2.2成熟和理性并存

当代青年人心智不断健全, 更趋于理性。 他们价值取向积极向上, 务实进取,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能够主动按照社会的期望塑造自己。 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清晰, 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强烈。 他们对社会发展及历史进程的前进方向有比较客观的判断。 对于新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且逻辑严密, 表现出理智和成熟。

2.3自主意识提高

新时代的青年人具有较高的自主意识, 独立性比较强。 他们独立有主见, 并且注重个人价值。 他们注重自我感受, 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比如在就业方面,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自主创业。 他们崇尚独立的思维判断, 不愿依附他人。 此外, 他们个性张扬, 注重实际, 对形式性和口号性的东西表现出蔑视和排斥。

3.当前青年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3.1责任意识与辨别能力弱化

首先, 部分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缺失。 他们不是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而是把个人利益摆在首要地位, 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 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淡薄了, 不太考虑社会需要和社会责任。 其次, 青年人由于生活阅历较浅, 缺乏社会经验, 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片面化, 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做出错误选择。

3.2政治信仰淡化

部分青年人过于功利化, 对政治漠不关心, 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 共产主义信仰在个别青年的心中失去应有的影响力。一些不健康的观念在影响和误导青年。 青年人对政治的参与度不高, 对时事政治不关心, 政治敏锐度降低, 缺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在入党党动机上, 有一部分并非完全出自政治信仰, 而是作为为自己谋利益的手段。

3.3利己意识不断膨胀

价值观方面的偏差导致青年人思想上出现利己主义、唯利是图的现象, 表现为功利主义倾向浓厚, 个人主义膨胀。 例如在竞选或者升职中, 部分人采用贿赂甚至于诋毁竞争对手等手段,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了自己的利益, 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当代青年人自我意识强烈, 热衷于实现自身价值无可厚非, 但需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1]。

4.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4.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必须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下,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是, 如何把人们的思想引到积极、健康的方向。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特别是加强其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的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4.2重视道德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使个人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帮助个人塑造健全的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正确的道德观, 提升和丰富青年人的精神世界, 帮助青年人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要做好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加强青年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3科学利用网络媒体

媒体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手段、开辟新空间和新渠道。 多媒体是各种思想斗争的主要阵地, 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对社会重要问题积极引导, 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角度, 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和引导, 尤其是注重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途径的作用[2]。

4.4加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落实的最终保障。 只有尊重受教育者, 才能吸引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改变单纯灌输的做法。 只有青年人积极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5.结语

青年人处在思想多变的时期,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教育任重而道远, 搞好青年人的思想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 只有研究新一代青年的思想特点, 尊重青年人的发展个性, 切实地做好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青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价值多元化与西方思潮不断渗透的背景下, 了解当代青年思想的新特点, 进而探讨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青年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下一篇:商户安全生产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