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

2024-06-23

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共4篇)

篇1: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考试经历:

参加并通过会计师考试,同年通过注会之《经济法》,通过注会《税法》,《审计》,通过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参加并通过注税考试,至此我的考证之路暂告一段落。

我觉得参加会计类考试,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有能坚持下来的决心,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会计师考试,也须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有些朋友是三分钟热血,忙着报名,忙着买资料,忙到最后,或觉得考试尚早,将一切束之高阁,或匆匆看几页后,很是难懂,亦将一切束之高阁(这不是看小说,一遍就能有个大概)。我想,如果能将报名时的热情坚持到考试,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学累了是需要适当休息,闲得久了,便不要以效率低为借口拒绝学习,哪怕一晚上只能看一段,也要坚持,习惯了,效率也就高了。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夫学须静也,才能学也”,不能急,也别总想着考出证来怎样怎样(这是在你下决心考证之前要考虑的)。常有朋友问是否应辞职专门为考试,这主要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辞职以后不能达到你希望的考试结果而你又能接受的话,可以考虑(谨慎性原则),就我个人认为,没决心考证之前这份工作你还能接受,便不要辞。如果不辞职,工作一定要少有毛病,换句话说别因考试而太影响工作,受到批评或其他处分,会大大影响你的心态。

三、如何报考?这也是许多朋友常关注的问题,这要结合自己的基础、每天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及报考科目组合三要素综合考虑,前两项因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至于科目组合,如果不报全科,一是尽量别安排一天考两科,二是注税的《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这三科可作一科复习)注会的《会计》、《审计》一起考,效果不错。

四、这是顺便说的,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起码应有高度适中的书桌、比较舒适的椅子、光线柔和的台灯、书写流利的笔及按键灵敏的多功能计算器,我在看书时桌上常备有热荼、香烟、铅笔、直尺,伸一伸腰,点燃一支烟,喝一口热荼,对我来说,非常有助于缓解和思考,但在做题时后四样统统撤掉,能看出结果的不按计算器,能按出结果的不在纸上写,看书的目的是学会,做题是把学会的考出来,两者有时是不一样的。

下面谈一谈我是如何复习税法的

报名后一段时间内没书,注税教材又很难得到,因此我便去书店购买了年注会税法(我建议准备参加考试的朋友别介意买书的几个钱,教材年年都有变动,不要因小失大),这样在新教材到来之前,我已经将注会税法看完了。

我的学习因新春佳节而暂告一段落,春节过后,因单位更换核算系统,各种培训及准备工作让人焦头烂额,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少的可怜,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不得不把《税法1》、《税法2》、《税务代理实务》合三为一,即学习完税法的相关税种,接着便看实务中的纳税申报代理实务和纳税审查代理实务,这样,当我学习完《税1》、《税2》后,《代理》也看得差不多了,现在想来,这种方法应该不错,大家可以一试。

篇2: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

——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考试经历:

02年参加并通过会计师考试,同年通过注会之《经济法》,03年通过注会《税法》,《审计》,04年通过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05年参加并通过注税考试,至此我的考证之路暂告一段落。

我觉得参加会计类考试,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有能坚持下来的决心,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会计师考试,也须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有些朋友是三分钟热血,忙着报名,忙着买资料,忙到最后,或觉得考试尚早,将一切束之高阁,或匆匆看几页后,很是难懂,亦将一切束之高阁(这不是看小说,一遍就能有个大概)。我想,如果能将报名时的热情坚持到考试,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学累了是需要适当休息,闲得久了,便不要以效率低为借口拒绝学习,哪怕一晚上只能看一段,也要坚持,习惯了,效率也就高了。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夫学须静也,才能学也”,不能急,也别总想着考出证来怎样怎样(这是在你下决心考证之前要考虑的)。常有朋友问是否应辞职专门为考试,这主要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辞职以后不能达到你希望的考试结果而你又能接受的话,可以考虑(谨慎性原则),就我个人认为,没决心考证之前这份工作你还能接受,便不要辞。如果不辞职,工作一定要少有毛病,换句话说别因考试而太影响工作,受到批评或其他处分,会大大影响你的心态。

三、如何报考?这也是许多朋友常关注的问题,这要结合自己的基础、每天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及报考科目组合三要素综合考虑,前两项因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至于科目组合,如果不报全科,一是尽量别安排一天考两科,二是注税的《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这三科可作一科复习)注会的《会计》、《审计》一起考,效果不错。

四、这是顺便说的,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起码应有高度适中的书桌、比较舒适的椅子、光线柔和的台灯、书写流利的笔及按键灵敏的多功能计算器,我在看书时桌上常备有热荼、香烟、铅笔、直尺,伸一伸腰,点燃一支烟,喝一口热荼,对我来说,非常有助于缓解和思考,但在做题时后四样统统撤掉,能看出结果的不按计算器,能按出结果的不在纸上写,看书的目的是学会,做题是把学会的考出来,两者有时是不一样的。

下面谈一谈我是如何复习税法的:

报名后一段时间内没书,2004年注税教材又很难得到,因此我便去书店购买了2004年注会税法(我建议准备参加考试的朋友别介意买书的几个钱,教材年年都有变动,不要因小失大),这样在新教材到来之前,我已经将注会税法看完了。我的学习因新春佳节而暂告一段落,春节过后,因单位更换核算系统,各种培训及准备工作让人焦头烂额,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少的可怜,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不得不把《税法1》、《税法2》、《税务代理实务》合三为一,即学习完税法的相关税种,接着便看实务中的纳税申报代理实务和纳税审查代理实务,这样,当我学习完《税1》、《税2》后,《代理》也看得差不多了,现在想来,这种方法应该不错,大家可以一试。

篇3: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

关键词:法学教育,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差异化培养

一、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现状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指以从事法律的普及应用、中介服务或教学研究为工作内容的人员组成的职业群体, 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人员以及法学教师等。法律职业共同体有共同的职业追求、相似的专业素养以及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人员等, 并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法律职业是沟通国家立法与法的实现的关键桥梁, 法律从业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法律的实现状况甚至影响着国家的法治状况。鉴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和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执业技能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都重视法律职业教育与考试培训。我国于2001年通过《法官法》与《检察官法》正式确立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 从而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司法考试作为严格公正的从业资格入门考试相对提高和规范了从业人员素养, 保证了法律职业和法律共同体的共同追求, 维护法律与法治的尊严, 保证法律的实现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法律教育一般是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或培养合格专业人才而在高校或社会开设的相关专业知识或技能培训与教学。法律教育一般包括理论教育和职业教育, 理论教育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内容, 职业教育则以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为重要内容。法律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以及社会性质的培训教育而进行的。我国法律教育主要表现为在各高等院校开设法学及相关专业和社会性质的法律培训教育。我国法学专业开设学校近年来不断增长, 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法学教育呈现出庞大景观。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可以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以及高职高专院校法律教育, 也可以包括成人教育的法律类专业教育, 各层次具有各层次的教育特点。但受我国法律教育传统的影响和对技能训练的重视不够, 我国法律教育现在大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对法律专业的学生技能训练不足, 导致学生就业与执业技能的缺乏。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 法律职业教育在法律界和教育界被逐渐重视起来。

二、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情况与问题

据相关统计, 目前我国大约有623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法学类专业, 仅本科在校生就有近30万人规模, 法科研究生培养规模也有万人以上, 同时开设法律类相关专业的还包括大量的高职高专类院校, 由此可见我国法律高校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学科并且法律教育规模也足够庞大。开设法律类专业的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高等院校, 地方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与教育规模很不适应的是我国法科学生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法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其他专业更严峻。2010年度就业蓝皮书统计结果显示, 2009和2010届法学专业学生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最低的专业 (82.3%和86.7%) ;2007-2010年8个连续四届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 法学专业排名第3, 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达到1.26万人。法学专业是高考报考的持续性热门专业, 但同时是连年的就业低迷专业。相对于高考报考学生的热情与地方高校开设法学类专业的热情, 这种就业的现实状况折射出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着严重问题。

反思地方高校的法律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专业开设的规模效应与高校实力的冲突

大多数地方院校开设法学专业是根据地方需要而作出的决定, 是有需求而产生供应的本源动力, 但是学校在开设相关专业时对于专业的具体目标设定和预想不足, 导致专业差异化不足并没有结合地方特色。专业开设规模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而是仅仅为了实现规模效益。教学资源与专业设置严重脱离, 基本配置不足以支撑专业化、特色化法科教学。

(二) 教学偏向理论化与就业技能化的冲突

法科教学过多偏向于课堂内的理论宣讲,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没有规划或者师资资源不足导致学生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或者根本不知具体操作。法科学生就业中更多的是对执业技能的考量, 脱离实际的学生就业率一般较低, 这和学校的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有密切的关系。

(三) 学生就业指导不足与放任化

地方高校虽然重视学生就业工作, 但具体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则相对较少, 尤其是法学类这种就业执业技能需求强的专业。专业设置与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导致学生自身就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欠缺, 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可能具体到指导每个具体学生, 导致大部分法科学生就业被放任化失业。

三、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通识化与精英化

法学专业高校本科层次教育本身在我国就存在着争议, 有学者和人士甚至建议取消法学专业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 法律高等教育放到研究生阶段, 其初衷基于学科性质和学生接受法律教育的规律而来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究其根源法学教育同时也不可能都放到研究生阶段, 我们应当看到法学专业学生的报考与就业冷热对比强烈以及学生就业执业素质的不足, 其根本上是由于法学专业教育理念的迷失、教育策略与规划的不足以及具体教学措施的执行不力造成的。解决高校法科学生就业与执业素养问题应当切合当前实际的采取措施。

(一) 端正法科教育理念, 明确法科学生培养目标

法学教育相比较其他专业教育更有其重要性, 给予法律职业的重要性, 法学教育更应该端正法科教育的教育理念、明确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在教育理念与目标上不应与法科实力较强的高校有所区别, 都应当坚持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和法律执业者, 为法律共同体和国家法治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 法学类专业设置分层化与特色化, 并且适应社会变化需要

法学类学科就业的直观特征就是和社会的紧密结合, 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面是大量学生毕业另一面是大量学生失业的问题。地方高校在学科设置环节应当更多地考虑现实社会的需要, 并且应当及时适当的做出相应调整。专业设置应当体现特色化, 根据当地实际需要采取通识教育或者是精英教育策略。

(三) 具体教学方法选择上更加灵活化、实际化

教学方法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理论与实际并重, 现实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照本宣科, 而是应当更加深入实际, 把实践教学加入到学生必修课程之内, 根除应试教育的缺陷, 还原法科教学的本真面目。教育年限可根据情况采用五年制教学, 可以采用3+2的模式培养法学专业学生, 即三年在学校参与理论课学习后两年进行实践学习。具体学科设置上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 将先进的社会需求及知识变化引入教学, 更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具体的社会实践, 从社会实践中学到实际的工作经验。

(四) 做好做细学生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工作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毕业时才开始指导和培训, 而应当是从学生入学之时就引导其做好职业规划, 提前做好人生规划以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有所选择, 不至于到就业时盲目和不适应。对学生就业指导更不能放任不管, 任其发展, 虽然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事无巨细的涉及到, 但是应当做到整体涉及、全面照顾。总之, 应当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 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学.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人民法院报, 2012.1.16

[2]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河北法学, 2012 (, 4) :48-65.

[3]朱美宁, 方益权, 钭晓东, 王宗正.地方性高校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探究.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1) :79-81.

[4]张晓红.中国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现状及改革思路.教育与职业, 2011 (, 9) :107-109.

[5]华鹰.司法考试制度背景下对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 9) :141-145.

篇4: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

我是在一个同事的鼓励下报考的注册税务师,虽然长期在税务局,但干的都是个体,只是税政科搞了半年的所得税,自己几乎没什么业务知识,但仍旧一下子报了五科,当拿到了那些书,感觉很兴奋,心中暗想,如果统统读完,想必也很有成就感。

税务局上班是很不忙的,我先前所在的单位,上午上班,下午都可以不去,我自是天天去,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做题。书是那五科,题也仅仅买了中国税务出版社的配套习题集(似乎相当简单)并且当年听了听某税务师事务所的课,五科都去听了,那半年似乎天天晚上风里来,雨里去,上课好好听讲,但下课也不用认真完成作业,考前拿到了一些众所皆知的重点,尤其是代理实务的简答题 ,一共考三道,重点是五道,打了小抄去考场。

就这样考下来,谈不上感觉,都有可能过,又有可能不过,只有实务感觉好一些,感觉答的很顺手,可以上75,五科成绩最终如下:税法一 89 税法二101 会计 69 法律89 实务60 (当年的及格线是84 和55),五过四,感觉自己还是很不赖的,或许再努努力,也就都过了税法一和二的经验如下:计算和综合错一步,步步错,做起来很麻烦 ,我采取的对策如下,不看题 干 ,直接答题 :似乎当年的题目都是如此出的 :1本期销项税额  a  b  c   d  ,2本期进项税额 ab cd 3本期应纳税额 abcd ,大家说这种题 还用看题 干,一步步的算么?我用的是这几题 的四个答案排列组合 用第一问1的a分别去减2的abcd,看能否得出第三问的abcd中的任一项,然后再用第一问的b,去减二问的abcd,看看能否得出三问的abcd,然后再用c 和d 去减,这样,总会有一组答案能够对得上,也就是说,总有一款适合你.

法律似乎没什么经验,似乎考完是蒙的,感觉这题 出的和做着有点象云中漫步~不过考前重点挺准 ,甚至某江苏的同学给的我一套摸拟题,其中一个综合题10分居然有8分是考试原题 ,多亏了这些,否则就是一团粥.

实务的经验 是:重点太重要了,划出来的重点也太准了,甚至包括选择部分,希望大家多搜集各方面的重点,网上朋友的力量是无穷的,考前那几天去看书,不如 上网看看,互相交流一下,各地办的冲刺班又贵又黑,不妨在网上找找。

会计就只有教训了,69分,离及格似乎有点远,我是九十年代中期毕业的,当年似乎没学过什么投资 ,更不知道什么叫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太轻敌了,自己没学过的也太多了,明年一定要好好看,争取通过。

第二年似乎并未时来运转,我把本地辅导班的课好好听了,书也好好看了,也知道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是什么了,但上了考场 ,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弱智,单选题 很费劲,又费时又费力,多选题 也没什么把握,最后剩给计算题 和综合题 的时间居然只剩半个小时,只能乱蒙一气,看哪个顺眼选哪个,就交了卷子.考试结果可想而知,考完试就一直郁闷的不行,知道第三年是不可避免的了,咋题 出的这么难哩?看来84是没什么希望了。

不过临出分之前,本不抱希望的我又重新 点燃了希望,据某网站率先公布的令人振奋的消息:会计140分的题 ,及格线是70,降了14分啊,我去年69,今年怎么也应该70以上吧,心情惴惴不安的等到了我省的查分热线开通,结果仍旧 是一死:67分,仍旧没有及格,虽然离及格线只有三分的差距。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我不得不再看一年会计。

上一篇:企业面试共有的7个特性下一篇: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