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2024-06-28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共6篇)

篇1: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管理及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有增长较快的优势,也面临业务单一的风险。通过对外收购形成多元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业绩的大幅波动。并购可以使中小企业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但并购在中小企业成长中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并购失败是并购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但财务风险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目前国内企业并购活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政府行政干预色彩浓厚,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购失败率较高。随着国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不断加大,企业的财务管理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整个命脉,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未来经营是每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研究的内容:

对并购以及并购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探明企业并购的原因,对并购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对并购失败原因的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并购财务效率,降低并购财务风险,为实现并购战略目标提供相应的参考。

篇2: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的文献综述,这个论文我能帮你完成,QQ

四零二八一零七零四(402810704)

://

lwenwang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在西方兴旺国家100多年的开展史上经久不衰,其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动机和驱动力,以及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并购的浪潮正向全球化推进,当然对我国经济也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试从企业并购财务角度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首先,企业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即假设A公司和B公司并购,那么两公司并购后价值要高于并购前各企业创造价值的总和。〔V[,AB]>V[,A]+V[,B]〕V[,AB]与“V[,A]+V[,B]〞之差就是“协同价值〞-协同作用效应所产生的增量价值。它应是协同效应所产生的未来增量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协同作用效应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1.经营协同。即企业并购后,因经营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效益。其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并购能产生合理的规模经济〔尤其对经济互补性企业〕,这里的规模经济包括生产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两个层次,规模经济是由于某种不可分性而存在的,譬如通过企业并购,企业原有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如品牌、销售网络等〕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营销费用等投入也可分摊到大量的产出上,这样有助于降低单位本钱,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从而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2.管理协同。即企业并购后,因管理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收益。如果某企业有一支高效率的管理队伍,其管理能力超出管理该企业的需要,但这批人才只能集体实现其效率,企业不能通过自聘释放能量,那么该企业可并购那些缺乏管理人才而效率低下的企业,利用这支管理队伍提高整体效率水平而获利〔这种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管理资源的使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只能对特定的行业发挥作用,相对而言,该理论对横向一体化较具有解释力〕。3.财务协同。即企业并购后对财务方面产生的有利影响。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企业理财以及证券交易的内在作用而产生。主要表现在:〔1〕合理避税。税法一般包含亏损递延条款,允许亏损企业免交当年所得税,且其亏损可向后递延可以抵消以后盈余。同时一些国家税法对不同的资产适用不同的税率,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资本收益的税率也各不相同。企业可利用这些规定,通过并购行为及相应的财务处理合理避税。〔2〕预期效应。预期效应指因并购使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由于预期效应的作用,企业并购往往随着强烈的股价波动,形成股票投机时机。

其次,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并购有以下驱动因素:1.追求高额利润的结果。由于一个经济部门的资本集中总有一定的限度,各个经济部门的利润水平也有差异,资本的本能驱使少数垄断资本,千方百计介入多个经济部门,获取更大范围的垄断利润,积累更多的资本,以谋取更高的利润。2.减少风险,减轻由于危机所受的损失。经济危机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各经济部门在危机期间的利润率也不同。即使在非危机期间,各经济部门的经营风险也有差异。因此,采取多部门经营的方法,进行多样化经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减轻在危机中所受的损失。

二、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问题分析

1.现金方式并购。一旦目标公司股东收到对其拥有股份的现金支付,就失去了对原公司的任何权益。现金方式并购是最简单迅速的一种支付方式。对目标公司而言,不必承当证券风险,交割简单明了。缺点是目标公司股东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确实认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上的优惠,而且也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对于并购企业而言,现金支付是一项沉重的即时现金负担,要求并购方有足够的现金头寸和筹资能力,交易规模也常常受到获利能力的制约。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各种金融创新的出现,纯粹的现金方式并购已越来越少了。

2.换股并购。即并购公司将目标的股权按一定比例换本钱公司的股权,目标公司被终止,或成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视具体情况可分为增资换股、库存股换股、母子公司交叉换股等。换股并购对于目标公司股东而言,可以推迟收益时间,到达合理避税或延迟交税的目标,亦可分享并购公司价值增值的好处。对并购方而言,即使其负于即付现金的压力,也不会挤占营运资金,比现金支付本钱要小许多。但换股并购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譬如“淡化〞了原有股东的权益,每股盈余可能发生不利变化,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稀释了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等。

3.综合证券并购方式。即并购企业的出资不仅有现金、股票,还有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和公司债券等多种混合形式。采用综合证券并购方式可将多种支付工具组合在一起,如果搭配得当,选择好各种融资工具的种类结构、期限结构以及价格结构,可以防止上述两种方式的缺点,即可使并购方防止支出更多现金,以造成企业财务结构恶化,亦可防止并购方企业原有股东的股权稀释,从而控制股权转移。

4.杠杆收购方式。即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和将来的现金收入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再用贷款资金买下目标公司的收购方式,杠杆收购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要靠负债来完成,收购方以目标企业作为负债的担保;〔2〕由于目标企业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得投资者需要相应的高收益作为回报;〔3〕具有杠杆效应,即当公司资产收益大于其借进资本的平均本钱时,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可大幅度提高企业净收益和普通股收益,反之,杠杆的负效应会使企业净收益和普通股收益剧减。很明显,这种方式好处在于,并购方只需出极少局部自有资金即可买下目标公司,从而局部解决了巨额融资问题。其次,并购双方可以合法避税,减轻税负。再次,股权回报率高,充分发挥了融资杠杆效应。缺点是资本结构中债务比重很大,贷款利率也较高,并购方企业偿债压力沉重,假设经营不善,极有可能被债务压垮。

【本文来自】:诺贝尔毕业论文网(://

lwenwang)

1.工程背景〔各种资料〕

2.财务风险现状〔各种资料〕

3.管控风险的相关理论和可验证的方法

4.实际应用案例

5.个人分析及结论

答案

摘要:企业并购对其财务框架会发生重大影响,相应带来财务风险:最正确资本结构的偏离,造成企业价值下降,财务风险高涨;杠杆效应使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益和财务风险都相应放大;股利和债息政策也随负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流动风险贯穿企业并购的始终。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目前,并购作为企业间的一项产权交易日益活泼于资本市场。1990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还只有4000亿美元,而到2000年,就上升到3.5万亿美元,并购浪潮可谓风起云涌。国内企业间的并购亦是如火如荼。并购作为资本运营方式日益为企业所推崇。本文是对企业并购的含义、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的探讨。

一、并购的含义

企业并购〔M&A〕,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Merger〕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收购〔Acquisition〕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合并与收购两者密不可分,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合并以导致一方或双方丧失法人资格为特征。收购以用产权交易行为的方式〔现金或股权收购〕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力为特征。由于在运作中它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以兼并、合并与收购常作为同义词一起使用,统称为“购并〞或“并购〞,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企业并购的直接目的是并购方为了获取被并购企业一定数量的产权和主要控制权,或全部产权和完全控制权。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用方式,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并购对公司财务框架的影响及其带来的财务风险

〔一〕资本结构偏离风险

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并购所需大量资金的融资渠道有: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以及认股权证等。由于并购的动机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和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企业并购所借入的大量债务和新发行的债券、股票往往造成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形成资本结构偏离,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资本本钱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的暂时背离是以巨大的财务风险为代价的。债务资金的规模庞大和新发行债券、股票的沉重压力使并购方不得不考虑融资决策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杠杆效应

债务的存在是财务杠杆发生作用的根本原因,也是产生财务杠杆效益的源泉。同时,正因为财务杠杆效益存在,使得债务的存在合理。随着债务增加,杠杆效益亦是水涨船高,高财务风险的背后是投资高回报的预期。研究说明,企业并购导致杠杆率增加,特别是在杠杆收购案例中。杠杆收购指并购企业通过举债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并用目标企业的流量归还负债的并购方式。杠杆收购旨在通过举债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并期望在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并购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所需资金的10%,投资银行的贷款占资金总额的50%~70%,向投资者发行垃圾债券占收购金额的20%~40%.所谓的垃圾债券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发行的利息很高,但评级很低,存在较大违约风险的债券。高息垃圾债券的发行及大量投资银行的贷款使企业资本财务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并购企业必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使并购中产生的财务杠杆利益抵消财务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股利和债息政策的影响及偿债风险

三、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确实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上述各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在确定目标企业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根底。

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而信息的质量又取决于以下因素: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并购企业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准备并购的时间;目标企业审计距离并购时间的长短等。也就是说,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分较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赢利能力的判断难于做到非常准确,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更多的股权进行交易。并购企业可能由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赢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mg乖乖

答复采纳率:43.5%

2021-09-08

18:58

·

您已经评价过!

好:0

·

您已经评价过!

不好:0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现能力就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响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企业必然采用举债的方式,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都有大幅上升,资本的平安性降低。假设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那么流动比率也会大幅下降,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给并购方带来资产流动性风险。

〔三〕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如果企业进行并购只是暂时持有,待适当改造后重新出售,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到达目的。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本钱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企业假设届时安排不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买方是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就要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资金需用,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并购企业应针对目标企业负债归还期限的长短,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使投资回收期与借款种类相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比方用短期融资来维持目标公司正常营运的流动性资金需用,用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来筹集购置该企业所需要的其他资金投入,在并购企业不会出现融资危机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资本本钱,力求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四、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并购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降低财务风险。如何躲避和减少财务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采用恰当的收购估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降低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防止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开展战略进行全面筹划,审定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在此根底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另外,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企业价值的估价方法有贴现现金流量法、账面价值法、市盈率法、同业市值比拟法、市场价格法和清算价值法,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的资料信息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目标公司的合理评估方法,合理评估企业价值。

〔二〕从资金支付方式、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降低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以后,就应着手筹措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量大小与并购方采用的支付方式相关,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并购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种,其中现金支付方式资金筹措压力最大。

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收益摊薄、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比方公开收购中两层出价模式,第一层出价时,向股东允诺以现金支付,第二层出价那么标明以等价的混合证券为支付方式。采用这种支付方式,一方面是出于交易规模大、买方支付现金能力有限的考虑,维护较合理的资本结构,减轻收购后的巨大还贷压力;另一方面是诱使目标企业股东尽快承诺出售,从而使并购方在第一层出价时,就到达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的目的。

〔三〕创立流动性资产组合,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但假设降低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降低,同时其收益也会随之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建立流动资产组合是途径之一,使流动性与收益性同时兼顾,满足并购企业流动性资金需要的同时也降低流动性风险。

〔四〕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在财务杠杆收益增加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

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归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目标企业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杠杆效应下,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结构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取决于此。高额债务的存在需要稳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来偿付,而增强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必须:〔1〕选择好理想的目标公司,才能保证有稳定的现金流量。〔2〕审慎评估目标企业价值。〔3〕在整合目标企业过程中,创造最优资本结构,增加企业价值。只有未来存在稳定的自由现金流量,才能保证杠杆收购的成功,防止出现不能按时偿债而带来的技术性破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财务本钱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

[2]田 进等。兼并与收购。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陈共荣等。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3

[4]邬义钧。企业兼并及美国企业五次兼并浪潮的启示。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

篇3: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一、企业并购分类

企业并购是兼并 (M e r g e r) 与收购 (A c q u i s i t i m) 的合称, 一般缩写为M&A。企业并购按法律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将企业合并又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这种分类方法是按照参与合并企业的控制主体分类。

二、企业并购流程

企业并购的一般操作流程包括制定并购战略、选择并购对象、开展尽职调查、制定并购方案、提交并购可研报告 (第一次需审批) 、开展审计评估、签订并购协议 (第二次需审批) 、办理股权转让、进行账务处理、展开并购整合等阶段, 其中最关键的是资产评估阶段, 该阶段不仅是并购可研报告中涉及的被并购企业的价值体现, 又为下一步并购价款确定、签订并购协议、办理股权转让、进行具体账务处理提供价值依据, 可以说是企业并购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三、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资产评估

(一)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资产评估方法主要有市场法、成本法及收益法。企业并购过程实际上是对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过程, 因此, 评估一定要能反映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

1. 收益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首先, 被评估资产必须是能用货币衡量其未来期望收益的单项或整体资产。其次, 资产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也必须是能用货币衡量的。

2. 收益法应用的形式

收益法的应用, 实际上就是对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折现或本金化过程。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资产未来收益期有限的情况:通过预测有限期限内各期的收益额, 以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其折现值之和即为评估值。

第二、资产未来收益期无限的情况: (1) 未来收益年金化的情况:首先预测其年收益额 (年金) , 然后对年收益额进行折现, 未得永续年金现值, 即可确定其评估值。基本公式为:

资产评估值 (永续年金现值) =年收益额/折现率 (PV=A/r)

(2) 未来收益是不等额的情况:首先, 预测未来若干年内 (一般为5年) 的各年预期收益额, 对其进行折现。再假设从若干年的最后一年开始, 以后各年预期收益额均相同, 将这些收益额进行永续年金求现值处理, 再往前进行基期折现, 最后将二次折现后的现值与前5年内的预期收益现值之和进行相加, 即可得出资产评估值。

3. 收益法中各项指标的确定

收益额:是企业所有者投资于该企业所能获得的净收入。它有两种口径的表现形式:企业净利润和企业净现金流量, 净利润是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的基础。企业收益预测的方法主要是综合调整法, 它是以企业收益现状为基础, 考虑影响企业未来收益的各种因素的预期影响, 对收益进行调整以确定近期收益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预期年收益=当期正常年收益额+Σ预期有利因素增加收益额—Σ预期不利因素减少收益额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通常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其中:无风险报酬率通常可以参照一年期银行储蓄利率确定。

风险报酬率的估算方法主要是β系数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报酬率= (社会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 ×β

收益期限:是指资产收益的期间, 通常由评估人员根据未来获利情况、损耗情况等确定, 也可以根据法律、契约和合同规定确定。

4. 收益法的注意事项

预期收益额预测难度较大, 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和对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进行评估。

(二) 对资产评估结论的理解

企业收购过程中的资产评估结论往往是收益法的评估结论, 该结论与企业实物资产价值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不同场合要有不同的理解, 在工商登记及会计处理上不能混淆。

收益法的评估结论用来作为收购价款的参考, 并不能等同于企业全部资产账面及重置价值, 实物资产是取得未来收益的基础, 但企业价值决不是其实物资产的简单相加。实物资产账面价值只能用来作为出资, 在工商注册登记中有意义, 而收益法评估结论是收购价款的参考, 只在企业并购中存在意义。

(三) 资产评估报告备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国有资产进行改制或被并购时, 鼓励采用收益法进行资产评估, 而收益法的评估报告工商部门不予认可 (指国有企业改制行为, 工商部门是按照改制企业的现实价值进行注册资本登记) 。在企业改制收购过程中, 有的企业出具了两套评估报告, 一套采用成本法进行资产评估, 评估报告备案后提供给工商部门办理企业变更登记;而另一套采用收益法进行资产评估, 此套评估报告反映的是企业整体资产价值, 相关评估结果用来作为并购价格参考之用, 或者是用来确定商誉 (会计意义上) 或营业外收入数额的依据。此时, 只有一套评估备案表且是成本法的, 虽然满足了工商的要求, 但不符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规定 (收益法评估报告未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解决的办法是:按收益法评估报告填写评估备案表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而工商部门采用此套评估报告中用来验证收益法评估结论的成本法评估结果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四) 收益法与无形资产商誉的区别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 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管理基础好、生产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 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 可获得超额利润。与收益法评估并无关系, 并不是收益法评估高于成本法评估结果的差额。

四、企业并购账务处理方法

(一) 购买方的账务处理方法

1. 购买法

(1) 购买方在购买日需要确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方式下, 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为入账价值;在控股合并方式下, 母公司应当设置备查账簿, 记录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以购买日确定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 购买方在购买日需要确定和分配合并成本并将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应当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 即营业外收入科目。

(3)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不计入企业合并成本。包括审计、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咨询费用等。

(4) 合并当年, 购买方当期实现的损益, 包括当期自身实现的损益和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后实现的损益, 不包括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之前实现的损益。

(5) 购买日之前被购买方的留存收益也不计人购买方的购买日的留存收益。

(6) 在控股合并方式下, 购买日只需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2. 权益结合法

(1)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 (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 的差额, 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

(2) 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间接费用, 为合并发行债券、权益性证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与购买法下购买方账务处理相同。

(3) 合并当年合并方当期实现的损益, 包括当期自身实现的损益和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期末实现的损益, 即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损益, 也包括在合并方当期实现的损益中。

(4) 合并日“之前”被合并方的“留存收益”计入合并方的合并日的留存收益。

(5) 在控股合并方式下, 合并日需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二) 被购买方的账务处理

1. 购买法

在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方式下, 被购买方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财产清查、资产评估、和结束旧账。在控股合并方式下, 被购买方虽然也需要进行财产清查和资产评估, 并确认其各项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但是, 因其还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和会计实体, 按照国际财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 一般不需要按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调整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只有当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购买方100%股权时, 被购买方才可以按照合并中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

2. 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下被合并企业不需进行资产评估, 但需进行资产清查及结束旧账, 具体方法与购买法下被合并企业的账务处理相同。

(三) 企业并购账务处理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1. 评估调账问题

根据资产评估报告进行调账只有在企业进行改制且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过程中才需要进行, 且企业资产只能进行一次调账, 以维护其历史成本的严肃性。此时评估调账依据的是成本法的评估结论。

2. 评估结论使用问题

前已述及, 企业并购通常采用收益法进行资产评估, 而账务处理中通常依据成本法评估结论进行调账, 如何使用收益法评估结论和成本法评估结论呢?收益法评估结论只是用来确定企业整体资产价值, 在账务处理中并无实际用处, 通常只是用来确定并购价款。而成本法评估结论可以作为调账的依据, 可以用来确定商誉或营业外收入。

3.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问题

通常意义下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是指集团内100%控股的两家企业进行吸收合并, 因是集团100%控股, 不存在谁吃亏占便宜问题, 所以不需要进行资产评估。而如果吸收合并一方不是集团100%控股时, 应该对两家企业按收益法进行资产评估, 确定两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根据双方每股净资产公允价值确定被吸收合并方的折股数, 将其注册资本进行折股, 进而进一步确定参与合并各方的持股比例, 根据验资情况确定各方的持股数 (验资是按照成本法评估结论及资产现实成本进行查验的) , 即根据收益法评估结论确定的股比来分配按照成本法评估结论进行验资的注册资本。

五、一种特殊的企业并购先改制后并购

(一) 被收购企业 (改制企业) 的账务处理

1. 评估调账

即按照评估报告的资产分类明细进行相关账目调整, 评估增值的借记相关资产, 贷记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 评估减值的做相反分录。此时做账时已是评估基准日之后, 企业可以按评估报告另立新账, 也可以将老账反结到评估基准日 (以保持改制前后会计核算的连续性) , 再按上述原则将相关科目调整成和评估报告一致。举例说明如下:

被收购企业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假定累计折旧评估增加114.35) :

在经过以上账务调整后, 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科目除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外, 无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留存收益类科目。

2、评估基准日至公司成立日之间的损益处理

此处所指公司成立日通常为改制后新公司营业执照上记载的日期。经过另立新账或反结到评估基准日并按评估报告调账后, 就进入了新公司的最初经营期间, 此期间即为评估基准日至公司成立日之间的时间段, 此阶段的损益通常归原股东享有, 盈利部分分回, 亏损部分由原股东弥补 (同样要在改制方案及投资协议中约定) 。此时, 如为盈利:借记未分配利润, 贷记应付利润。如为亏损:

(二) 收购企业的账务处理

被收购企业完成改制的账务处理后, 收购企业可以按收购协议规定的支付价款 (假定6500万元) 比较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 进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的账务处理了, 即:

篇4:企业重组与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关键词:现代市场经济;企业重组与并购;财务问题;解决对策

一、企业重组和并购的概念

1.企业重组

顾名思义,企业重组指的就是企业运用负债和资产重组的方式对企业内部资产和其他资产、债务和管理结构等进行合理有效的重组、整顿、整合以便充分利用企业现存的资源使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使企业从根本上整体上改善其经营现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坚实基底。

2.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也可理解为收购、兼并。它指的是一家企业通过证券、资金等方式来购买获取其他企业的资产或者股权,它表示着该企业拥有着对被其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扩宽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 企业重组和并购的意义和作用

从二者表层含义来看,虽然它们涉及的范围并不相同,企业重组主要是指整个企业内部产权的整合过程,而企业并购指的是两个企业的合并即两个产业产权的合并,但是它们都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迅速发展为最终目的,对于增进企业的集中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重组和并购能够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企业市场话语权和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增大企业在市场销售中的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击垮。

三、企业并购和重组的财务问题分析

1、 难定价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时间不长,各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一直存在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使得企业并购的定价变得十分困难。一些企业利用在会计上做手脚来企图逃税或者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得账簿中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其造假手段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就连正规的资产评估机构也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并购问题。由此可知,我们很难对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盈利和偿债能力做出正确判断,难以对其进行合理定价。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时往往会因为对被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而估价过高,使得企业要承担过高的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良好,高额的买价会使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并不能实现其最终盈利的目的。

2、 难融资

到目前为止,企业并购一般采用的是自有融资、债券、借款以及股票这几种融资方式。然而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结构十分容易影响到这些融资方式在企业并购中的运用从而引发其财务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融资能力对其会产生影响,企业可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来获得资金,内部融资是通过企业自有资产和税收获取资金,相对成本较低但是内部融资和企业自身收益息息相关,并且过度使用企业内部资金可能对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造成风险。外部融资是通过权益和债务的方式进行融资,企业的资本结构、外部融资渠道以及获利能力都对外部融资产生影响。如果企业外部融资能力与其实际需求不匹配将会使企业勉励债务风险。另一方面是融资结构对企业并购融资的影响,股权结构和债务组成融资结构,如果债务结构难以进行长、短期分配这不仅无法达到企业预期目标而且还会增加债务风险。

3、 难支付

换股并购、现金支付和混合支付是企业并购和重组主要的几种支付方式。其中现金支付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包括债务融资现金支付、自由现金支付以及股权融资现金支付。因为现金支付中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企业内部。如果过度使用企业内部的流动资金难以避免会使企业

面临运营问题,也有可能使得企业的负债率增加从而导致企业承担债务风险。

四、企业重组和并购中财务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对企业并购前期的财务风险评估

不准确的企业资产评估会导致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定价过高,加重企业支付负担。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企业决定并购其他企业之前对其资产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和审查,尽量获得更加完善有用的信息。

首先,调查被并购企业的股本结构以核实其内部最大股东是否控制掌管该企业,如若情况不属实则取消并购。第二,分析被并购企业在市场中存在的价值,通过对其的负债、资产和其他信息综合分析其实际的财务情况。同样,若调查情况与其报告情况相悖则取消并购。

2.制定出有效的融资决策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企业进行并购和重组所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周转,并且在企业重组并购之后所形成的新企业的项目开发和技术改革也需要大量资金。这些资金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然而不同的融资方式的应用会带来不同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做出正确有效的融资决策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制定融资决策首先需要对被并购方的信用、规模和技术等有一个大致了解,依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对并购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其次,选择恰当的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企业资本的要求不同,所以企业应该将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再选择最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

3.选择符合企业情况的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在并购时应该依据自身的财务状况选择适合的支付方式。比如:对于发展状况较好且对并购后新企业发展有信心的企业可以选择以债务支付为主的混合支付模式,以降低并购成本;对于自由资产富裕,流动资金也相对稳定并且股票代价相对较高的企业来说以自由资金支付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无疑是较为适合的选择;然而对于资产负债率高、财务风险较大且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差财务状况不太乐观的企业来说换股支付的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企业的产权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中迅速完善,阻碍到企业重组和并购的各种体制因素也逐步得到解决。这为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提供有利条件,希望日后我国的企业能够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企业重组和并购在现代市场中起着优胜劣汰、规模经济并且产生一定协同效应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企业重组与并购在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进行企业重组与并购时企业应该尽量将其财务风险减少到最低。(作者单位:济南铁路局审计室)

参考文献:

[1]顾庆国.企 业并购中 的 财 务 问题[J]财经界,2011(12).

[2]陈 凯.企 业 重 组 并 购 形势下 资 产 管理风险探析[J].会计之友,2012(08).

[3]宋成阳.企 业并购财 务 整 合 研究[J].华章,2012(11).

[4]孙 士 柱.企 业 重 组 的文化 冲突 与 整合[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

篇5: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整合财务管理

0 引言

企业并购后进行有效的财务整合,不仅关系到一次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企业的长远 发展 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在众多企业并购案中真正成功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没有做好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最终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本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在长丰集团联合新华联并购中银扬子财务整合的一点经验,对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1.1 明确企业并购的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 经济 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直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原来那种纯粹以完成兼并 政治 任务或获取资产转让差价为目的的兼并行为将不再成为企业兼并行为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以追求企业经济规模化、战略多元化为目的的兼并,为使企业能够健康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明确企业的兼并战略目标,为企业有效地制定及实施财务资源的整合确定明确的目标,成为企业在兼并后首先应采取的措施,为企业有效实施兼并后的财务整合指明方向。企业在兼并必须克服一味追求规模,盲目“做大”的非经济倾向。企业在选择兼并作为扩张方式时,必须有一个核心指导思想,扩张的规模必须以规模经济效益为原则,以有利于发展核心竞争力为原则。企业兼并提高了企业规模,但不一定就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1.2 并购后的财务管理采取整体性和实用性

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追求1+1>2(中国论文联盟整理),因此,对于不协调的资产业务要及时进行处理,停止获利能力低的生产线,对不良债务及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重组。并购企业不仅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管理,而且对自身也要勇于优化管理,从而发挥集团的整体协同效应。

在并购后财务管理时,应对集团资产全面进行定性分析,对并购后集团无法利用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需要的资产及时转售出去,以便净化集团资产,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率和集团内在价值。因此,在资产整合过程中,应将目前不具有可用性的资产及时出售,以便快速回收部分资金,并将所回收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对于那些在将来可能具有可用性的资产,也可以考虑暂时转售出去。这不仅是因为资产变现后可将所获得的资金及时再投入使用,变沉淀资金为运营资金,而且因为闲置资产通常会发生 自然 损耗和无形损耗,并需支付一定数额的资产储存保管费用。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并购后企业的现有资产,发挥其潜在的效用。

1.3 财务整合过程中要注意文化的融合企业要致力于建立与战略、财务协同的强势企业文化模式,重点培养忠诚于企业 哲学 并能够系统思考、执行的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才。文化整合模式具有多样性,并购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整合模式呢?一般来讲,并购企业选择文化整合模式需要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企业并购战略和企业原有文化。

企业并购战略指并购的目的及该目的的实现途径,内容包括确定并购目的、选择并购对象等。并购目标直接影响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例如以追求企业在财务、经营和管理上的协同效应为目标的企业并购,在文化整合时显然与仅仅以财务协同为目标的兼并不同。在前一种战略目标下,并购方会更多地干预被兼并企业,并且对它进行更多的调整。并购战略类型对文化整合模式有影响力。在横向兼并战略中,并购方往往会将自己部分或全部的文化注入被兼并企业以寻求经营协同效应;而在纵向一体化兼并战略和多元化兼并战略下,兼并方对被兼并方的干涉大为减少。因此,在横向兼并时,兼并方常常会选择吸纳式或渗透式文化整合模式,而在纵向兼并和多元化兼并时,选择分离式的可能性较大。

企业 原有文化对于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并购方对多元文化的容忍度。根据企业对于文化差异的包容性,企业文化有单一文化和多元文化两种类型。单一文化的企业力求文化的统一性,多元文化的企业不但容许多元文化存在,还对此十分赞同,甚至加以鼓励与培养。因此,一个多元文化的并购企业视多元文化为企业的一项财富,往往允许被并购者保留其自身文化;与之相反,单一文化企业强调目标、战略和管理经营的统一性,不愿意被并购企业拥有与之不同的文化。由此可见,处理好新旧文化的关系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论文联盟整理。

搞好理财文化的整合,使被并企业与兼并企业的理财观念、财务管理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等融为一体,形成与兼并后的企业战略 发展 目标相一致的理财文化。唯有在被兼并企业中成功实行了理财文化的整合,才能使得其他财务资源的整合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1.4 规范并购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集团财务控制在 现代 企业制度下,并购方母公司与被并购方子公司的关系是资产纽带关系,并购方的意志应通过对资金、财务活动的调控从而在被并购方得到完全的体现,以确保投资回报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这就决定了并购方集团公司财务组织的设置模式,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可在总部分别设置两个管理部门,一是主管总部财务的财务管理部门,二是主管对被并购子公司进行投资与权益管理的投资管理部门,这两个部门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对于规模很大的企业集团,除了前述的两个部门外,还可以考虑在集团内部设置第(中国论文联盟整理)三个部门,即信贷管理部,专门从事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资 金融 通。

1.5 对并购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并购的成本-收益决策分析,就是将并购计划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评价并购计划是否可行的过程。其决策原则是:如果并购计划的收益不能够弥补成本或者不足以产生以差异化为基础的竞争优势,那么并购计划就是不可行的;相反就是可行的,企业进行并购活动需要付出成本,它由并购方企业购买目标企业的成本以及企业并购后进行整合管理的成本组成。整合管理成本既包括并购方企业设计、制定、实施和评估整合计划所支付的显性成本,也包括由于整合进程滞后或整合效果不理想而造成的企业管理摩擦、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下降造成的隐性成本。企业并购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分析企业并购的收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有效突破进入新领域的壁垒、合理避税、形成竞争优势。结束语

篇6:关于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效应研究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效应 财务风险

一、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

(一)企业并购可以产生避税效应

由于各国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不同.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间的税率差别较大.因此在并购中采取恰当的财务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例如。具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企业。如果支付股利会给股东增加个人所得税.或者回购股票则易改变股票行市并对企业和股东都将产生一定的纳税收益.而收购其他企业的股票.利用盈余抵补亏损.可以规避支付股利带来的即期个人所得税,大幅度减少或延迟所得税额。同时.并购方如不是用现金购买并购目标的股票.而是按一定的股权比例转换.则可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并使资产所有者实现追加投资和资产多样化的目的:或者并购方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以换取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并在一段时间后再转换成股票.资本收益的延期偿付可使企业少付资本收益税。此外.如果并购方负债率很低.则并购后企业综合负债率提高.在不大幅提升财务风险的同时。可带来巨额的利息抵税效果

(二)企业并购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指出,“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企业面对的是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动机、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使用价格机制需要支付成本,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企业通过并购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借助并购得以扩大规模.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实行一体化经营,提高了专业化程度。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增强产业内的排他性.实现规模效益:二是企业在交易中必然会发生选择交易伙伴、选择交易方式和监督交易进行的一些费用.从而发生大量的交易成本.而企业并购后——无论是对上游企业还是对下游企业的并购.运用企业内部的行政力量来重新配置资源,相关经营活动的协调更容易。都可以减少交易环节.以节约生产要素的购置和产品销售的费用:三是企业进入新的产业或新的市场,往往需要较多的投入,而通过并购利用其已有的网络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可以充分利用被兼并企业的关系网络资源如社会关系、人力、物质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竞争优势,从而减少进入新领域或新市场的风险成本。

(三)企业并购可以产生财务预期效应

财务预期效应是指由于并购使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票价格的高低。虽然股票价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现金流量只能依据企业过去的表现如销售额、税后利润、股息及股息分配方式等进行判断股价在短时期内一般不会有很大变动,只有在企业的市盈率或盈利增长率有很大提高时,价格收益比才会有所提高。由于并购时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影响股价。成为股票投机的基础市场对企业评价提高就会引发双方股价上涨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具有较低价格收益比但是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提高企业每股收益,让股价保持上升的势头。在美国的并购热潮中.预期效应的作用使企业并购往往伴随着投机和剧烈的股价波动。由于并购方规模往往较大。证券流动性较高.企业的市盈率通常被用作并购目标企业的市盈率当并购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低于并购方的市盈率时.说明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评价偏低。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兼并有较低市盈率但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从而引起市盈率的上升.造成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可以产生财务预期效应。[!--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

(四)企业并购可以提高财务运作能力

企业并购后.由于规模和实力的扩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得以改观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并购目标难以直接从外界得到大量的资金或资金成本过高.往往缺乏自由现金流量.而其行业的需求却预期会增长.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使企业发展受到资金的限制,而并购发生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化活动对资金统一调度.并购目标可以从并购方得到闲置的资金.投向具有良好回报的项目.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收益.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资金的整体使用效果更高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增加企业内部资金的创造机能,使现金流人更为充足。二是一旦并购成功.对企业负债能力的评价就不再是以单个企业为基础.而是以整个兼并后的企业为基础.这就使得原本属于高偿债能力企业的负债能力转移到低偿债能力的企业中,提高了那些信用等级较低的并购目标企业的偿债能力,为外部融资减少了障碍三是并购后控股企业的负债能力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产生很大的杠杆作用.层层连锁控股可依据同样的资本取得更多的借款,从而提高负债的可能

二、企业并购容易引发的财务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事前知识的不对称.即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风险常常表现为未及时发现被并购企业存在资产权不清、有未充分披露的担保和诉讼、被并购企业高管层可能的舞弊现象等。这种信息不对称风险.源于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财务报表的过分倚重和事前调查的疏忽大意由于财务报表的固有缺陷和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财务报表的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真实资产与负债状况以及未来现金流量产生”错觉”.收购方在不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采取贸然行动.往往只看到并购目标企业诱人的一面过高估计合并后的协同效应或规模效益.而对目标企业隐含的亏损所知甚少.一旦收购实施后各种问题马上暴露出来.从而影响了并购工作的展开.大大提高了并购成本.引发财务与法律的纠纷.影响并购融资的安排.影响企业整合的进程.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并购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不可能完全通过自有资本来完成一项大型的企业并购活动.有时用本公司的现金或股票.有时则利用杠杆融资并购等债务支付工具.通过向外举债来完成并购。无论利用何种融资途径。均存在一定的融资风险。特别是在我国,由于融资途径和收购价款支付方式的限制.实施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更给收购方造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降低风险,但也可能造成机会损失,尤其是抽调本企业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还可能导致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困难一旦企业的自有资金用于收购.而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不但造成机会成本增加,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借款、杠杆收购等方式来完成并购。[!--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下一页(三)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完成并购后,通过并购形成的新企业因规模过于庞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以致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经验共享互补。在通过并购进入某一行业或产业,进行产业组合、转移投资方向等一系列大动作时.往往会面临巨大的产品成本风险和市场壁垒风险再加上被收购企业的价值和市场潜力往往被高估.并购后其经营业绩未必能达到预期水平.从而使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市场份额效应都无法有效发挥同时.企业规模并不决定一切,有时无限制扩大企业规模.反而会限制效益的提高.而多元化经营所产生的效应也不一定能够足额弥补其带来的成本增加。此外,为了保持目标企业的持续经营.收购方很难阻止目标企业债务链向己方延伸.甚至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目标企业债务的承担主体.这样做的财务风险大,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三、企业并赡中的财务管理建议

(一)注意防范信息风险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既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等宏观环境因素.又有并购方的企业环境和资金状况的变化、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并购后管理协调和文化整合的变化等微观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其中括法律、财务、人员、市场网络、专有技术、独特的自然资源等.所有这些领域都可能形成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原因因此.并购前应聘请经验丰富的资产评估、法律等中介机构.对目标企业所在的东道国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充分了解并作全面客观分析。对目标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量作出合理预测.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慎重选择并购目标。

(二)注意防范融资风险

企业在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应对并购资金需要量进行客观预测,认真规划融资结构,合理确定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以及债务资本的长短期限比例一般情况下.用现金方式收购的每股收益的预期值应高于用股票方式收购的每股收益预期值.但用股票收购的债务负担将明显低于用现金收购的方式如果并购的投资报酬率高于债务利率.采用现金收购方式为好.适度运用财务杠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防范偿债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杠杆收购这一融资方式实现.实质是收购方主要以借债方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产权。继而以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或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三)注意防范涉税风险

企业要充分考虑税收效应.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大胆创新.争取在合法范围内减轻双方的税收负担,以增加并购成功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说,各种资产如现金、债权等都有可能成为支付手段.因此要多采用组合证券支付方式,以满足各方利益的需要。一般说来.现金支付会使目标公司及股东增加税负。而换股交易则是免税交易。但是。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并购.如果并购前的企业存在重大的涉税违法行为.即便当时未被税务机关查处。在并购后一经查出,并购后的存续或新设企业都将承担巨额的财产损失或股东权益损失.甚至声誉损害[!--empirenews.page--](四)注意防范营运风险

上一篇:小说三国演义读后感怎么写下一篇:成长烦恼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