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案例

2024-06-03

消费维权案例(精选6篇)

篇1:消费维权案例

1、市民豆浆里发现小老鼠 曝光反被判赔厂家1元钱

在豆浆里发现一整只小老鼠,惊吓过度找超市要说法,并叫上电视台记者,豆浆厂家被曝光。厂家看到新闻后,气愤之余把这位消费者告上了法庭。近日,经过无锡市南长法院的调解,该消费者愿意向厂家赔礼道歉,并赔偿厂家1元钱。

李先生在某大型连锁超市购买了几袋豆浆,没想到在一包豆浆里倒出了一只小老鼠,李先生大惊失色,赶紧到超市反映情况,并叫上了电视台记者。后来在协调之下,超市赔偿了李先生2500元。然而没几天,电视媒体以“豆浆里喝出小老鼠,3.15维权进行时”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厂家认为李先生的行为已经侵害到他们的名誉,要求李先生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及名誉损失10万元。

庭审期间,厂家向法庭提供了该厂制作豆浆的工艺视频介绍,从原材料到密封袋装的整个生产过程,是在一个封闭的流水线上由机器操作完成的。厂家陈述,在生产流程中有一段成品运输管道比较细,根本不可能允许一整只老鼠通过。而李先生也承认他是在开启后的第二天才发现有老鼠的。

法官进行了分头调解。李先生认为他只是如实地反映了自己所遭遇的情况,面对厂家10万元的赔偿费,他觉得自己有些无辜。法官建议李先生站在厂家的角度进行考虑,了解一下厂家的生产流程,再判断厂家的主张是否合理,最后李先生经过再三考虑,同意向厂家公开赔礼道歉。之后,法官找了厂家的委托代理人进行谈话,厂家表示他们只是为了维护商誉才提起诉讼,如果对方肯赔礼道歉,他们只需要1元的赔偿费。最终在法官的协调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先生向厂家表示歉意,并赔偿厂家1元钱。

庭后,法官表示,居民提高维权意识是好事,但也不能盲目维权,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理性维权,而且也要注意维权的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会侵害到他人的名誉,而面临高昂的赔偿费。

律师说法

消费者维权没想到却倒贴给厂家名誉损失赔偿,这样的案例真是少之又少。透过这起发生在无锡的案子,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对此,江苏金长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进就如何进行合理合法维权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剖析。消费者是不是对厂家构成名誉侵权?

王进律师表示,厂家以李先生损害其名誉要求其承担责任,从新闻报道所提供的信息来看,消费者似乎不存在损害厂家名誉的主观故意,也没有损害的行为。他在食用的豆浆里发现老鼠后到超市交涉的行为并无不当。如果是超市在运输储存中出现的问题,超市方予以赔偿无可厚非,如果是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向厂家追加索赔也是可以的。制作豆浆的工艺视频反映的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厂家免责的依据,因为产品出现的问题,不仅仅只在生产这一个环节上。

对于是否构成名誉侵权,王进律师认为,消费者向电视台进行投诉曝光是他的权利,其本身如果不是提供的虚假信息,也没有对豆浆生产厂家名誉的影响进行故意和歪曲散布,应当不构成侵权,反之则需承担相应责任。本案关键问题在于老鼠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各方都存在举证困难的情况,故法院对双方进行调解。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如何巧妙维权?

据王进律师介绍,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索赔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一是产品存在缺陷;二是存在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损害;三是损害和产品缺陷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发生纠纷时,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损失,依法维权。消费者维权时应找准维权对象。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作为消费者要正确、及时地搜集并保存证据。根据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因此,消费者应从侵权责任构成的要件入手,及时收集并保存“产品缺陷”、“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证据,确保依法维权成功。就拿本案来说,豆浆当中出现老鼠,消费者在开袋之前是有可能发现的,这个时候就应当固定证据,而不应当将其打开,以免到最后说不清楚。进行监督报道的电视台是否要担责?

其实,相关电视台的报道也是导致本案出现的一大关键性因素,只是相关豆浆生产厂家未对电视台方面提起诉讼。对此,王进律师认为,如果电视台在这起舆论监督报道中,一方面未尽完全核实义务,另一方面又夸大了消费者的投诉内容,从而导致厂家名誉受损,也应当要承担相应责任。当然,相关方面也需要厂家能够举证,且所主张的赔偿,也需由厂家提供造成损失的证据。通讯员 陆芳芳 如山 扬子晚报记者 路若愚.

篇2:消费维权案例

陷阱1 口头承诺问题

【案例回放】:去年5月底,购房者陈小姐前往上东国际营销中心购房。在现场她相中一房,但由于其名下另一物业正在交易,需三个月方能筹足首期款,故提出“先支付定金,三个月内支付首期款”要求。

“当时,对方表示没问题,可以协商。”陈小姐介绍,她当时曾一度提出要在《认购书》上注明“三个月的付首期款”要求,不过销售人员以“这个没问题”为由不注明。

然而,数天后事情发生突变。商家称时间无法延长,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交首期款,根据《认购书》条款定金不予退还。

【律师点评】:口头承诺在消费中没有法律约束力,除非当事人对此口头承诺进行了录音,否则,只有将此口头承诺的条款写进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

消费者在购房时,万不可被口头承诺所迷惑,只有白纸黑字在合同中注明额外约定,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

【延伸解读】:房地产消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看房、买房、收房到入住时间跨度长,消费者如果没有树立很好的消费权益意识,很容易因轻信口头承诺而吃哑巴亏。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吃哑巴亏现象多出现于交易前期。如新房市场,售楼员承诺送物业费、学位和优惠,最后以“上级未批准”搪塞购房者;而在二手市场则更常见,许多交易常因业主没有履行承诺而终止。

因此,消费者在置业过程中,切勿轻信口头承诺。

陷阱2 收楼质量问题

【案例回放】:末,东莞某楼盘业主陆续收到收楼通知书。

“起初是开开心心去收楼,结果收楼时很气愤,不知道楼盘是怎么通过质量检收的。”业主黎先生表示,房子多处出现漏水和空鼓现象。“明明有质量问题,还让业主去收楼。”

据了解,近10户业主在收楼日拒绝收楼,并要求开发商整改并赔偿损失。

最后,开发商经过一个多月整改才使问题房屋通过业主“考核”,不过赔偿事宜则不了了之。

【律师点评】:商品房交付时应取得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商品房建设项目符合验收管理规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和规划、公安消防、人防、环保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如果发展商不出示文件或出示文件不齐全,业主可以拒绝收楼,同时应及时发函开发商,要求其按照合同规定提供证件并且要求逾期交楼的赔偿。

如果开发商不出示文件或者文件不齐,业主千万不要领钥匙。因为按照法律规定,领了钥匙就等同于收楼。在未看房前就被要求先签相关文件的,即便文件齐全,业主也应尽量在收楼文件中注明“屋内情况未明”或“未验房”等字样。

【延伸解读】:在住房消费过程中,由于消费者对建筑知识和收楼流程不了解,常出现收楼后纠纷事件。

据了解,收楼纠纷主要有延期交楼、收楼证件不齐、建筑质量差和赔偿不明等问题。如去年南城某楼盘因收楼证件不齐遭业主拒绝收楼,最终开发商因延期交楼而赔偿业主损失;还有鸿福路某楼盘因精装房质量不过关,在业主使用两年后进行局部重新装修。

“收楼是住宅消费的最后环节,因此业主要多留心眼,千万不要盲目签收。”业内人士李先生表示,收楼要慎之又慎,以免无法讨回合理权益。

陷阱3 定金问题

【案例回放】:多年前,某楼盘采用未建先售的方面筹集资金,结果不少业主因苦等两三年后退订。

“当时那里就是一片空地,商家拿着图纸卖房,大家全凭感觉来买房。”周先生表示,之所以会买,是因为提前内部预定可以享受特惠,有些人甚至一次付款。

然而,事隔三年多后,许多买家已经按捺不住了。“不少人去找商家退房,这过程太艰辛了。”周先生,都是托关系去退房的。“商家不但退款拖拉,而且没有补偿利息,这投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律师点评】:近年来,购房者遭遇“定金”陷阱的纠纷时见报端。

许多时候是商家不守诚信在前,用定金设套骗取消费者钱财。还有是各自对法律认识不清,自行设定交易规则,购房者在交定金后反悔而形成纠纷。

对于商家要不要退定金问题,要根据文字协议而定,如果是商家口头承诺则无效。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开发商存在欺骗或欺诈行为。

此外,在交定金的时候,要将具体的对方的义务条款写清楚,以免定金最后打水飘。

【延伸解读】: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作为置业第一步的“落订”屡现纠纷事件。

篇3:职工维权案例解析ABC

案情:李刚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合同工, 公司与他在合同中约定:按日120元计算工资, 每月一支付。公司为了赶超工期, 每每法定假日, 公司都要安排几天加班。几年来, 他除了领取按日计算的每月工资外, 法定假日加班时, 他所拿到的加班工资都是每日360元。最近他的一位好友告诉他, 他的情况应得到4倍于工资的报酬。那么, 法定假日加班费究竟应该怎么发呢?

解析:首先应明确哪些假日属于“法定假日”。我国《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为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其次, 法律对假日加班的工资是怎样规定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那么, 这3倍工资包含不包含法定假日本来就应得到的工资?

法律规定是不包含的, 其法律根据有二:一是《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二是原劳动部关于《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中, 对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问题有专门规定:“安排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 应另外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百分之三百的工资。”这都说明, 法定假日里, 劳动者无论上班与否, 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工资。这样算来, 法律规定的法定假日的3倍工资, 是不包含法定假日本来就应得到的工资, 如果加上用人单位在法定假日本来就应支付的工资, 应该是4倍工资。

结合本案, 如果李刚在法定假日里所领取的月工资中, 已经领取了法定假日本来就应得到的当日工资, 那么, 公司又另外支付他加班日工资360元就是对的。

案例二:与主管不合被调岗合法吗?

案情:王松岩是一家电器销售公司职员。三年前, 应聘时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王松岩任销售部副经理, 月基本工资为3800元, 奖金视个人业绩在500元至2500元之间。近一年来, 王松岩因工作业绩好, 每月奖金都在2000元以上。最近因王松岩与经理矛盾相当突出, 甚至发生过肢体动作事件, 公司决定将王松岩调整到综合部工作。而该部门的月奖金只有500元。公司的做法合法吗?

解析:一般情况下, 公司有权决定调整职员工作岗位, 但前提是该工作岗位与奖金数额未写入合同之中, 如果已经写入合同之中, 属于明确的合同条款, 那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 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该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 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种情形下, 单位要变更王松岩的岗位及奖金数额, 属于变更了劳动合同内容, 应当依照该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综上, 该公司调整王松岩工作岗位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如果王松岩诉诸法律, 会得到法律支持。

案例三:主张三年前的加班费过诉讼时效吗?

案情:刘广艳系某信息公司职员。三年时间里, 她的节假日几乎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最近在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时, 经她努力, 公司补发给她近两年来的加班费共计5200余元, 却拒绝支付刘广艳第一年的加班费。公司的理由是:已经补给两年的加班费不算少了, 何况第一年的加班费至今已经时过两年多, 早已过了诉讼时效, 即使你主张, 法律也不会支持。公司的说法对吗?

解析:公司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该案件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依照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须先经劳动仲裁作为前置条件。而法律对申请仲裁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明确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其中, 该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 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 劳动关系终止的, 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可见, 我国现行有效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应为一年, 该一年之规定, 不仅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而且, 劳动关系终止的, 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计算。

另外, 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案例四:公司以集资名义代扣工资合法吗?

案情:某制药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 增加企业效益, 决定上一条新型专利药品生产线。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公司决定发动全体职工参与投资, 并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集资决定, 要求每名职工在三年内缴纳集资款3万元, 逾期不缴纳的, 每月只发600元生活费, 其余工资作为集资款由公司代扣。郭某等10余名职工或因家庭困难、或因担心投资风险而未能及时缴纳, 连续5个月被扣发工资。公司以集资名义代扣工资合法吗?

解析:企业公司搞集资, 无论是否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只要不违背法律规定, 是无可厚非的。而法律对企业代扣职工工资有明确又严格的限制规定。《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篇4:消费者维权案例解析

她把啤酒提回家后,随手放在了餐桌旁边的地板上。当陈女士和她的朋友拿起第三瓶啤酒时,放在地板上的其中一瓶突然发生爆炸。啤酒瓶的碎玻璃片将陈女士的腿部、手指及面部扎伤,紧挨陈女士就座的一位朋友腿部、小臂被扎伤。

随后,陈女士和朋友被送到了医院进行紧急医治,共花掉治疗费3500多元并致使陈女士两个月不能上班。陈女士伤好后,找到了小卖部的老板要求赔偿,小卖部的老板认为责任不在自己,让陈女士找啤酒的生产厂家理赔。但该啤酒的生产厂家以陈女士没有购物发票为由拒绝赔偿。一怒之下,陈女士将啤酒生产厂家和小卖部的老板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58000多元。

律师观点:这是一起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的赔偿案件,这类案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些年来,啤酒瓶爆炸伤人的案件屡有发生,但很多消费者对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得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本案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首先,就本案的性质而言,在本案中存在着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对于民事责任的划分,民事责任一般可以划分为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是指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侵犯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造成人身、财产等损害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根据其构成方式和归责原则的不同又可分为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特殊侵权责任主要有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地面施工致人损害责任、物件致人损害责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等类型的民事责任。在本案中,陈女士因啤酒瓶爆炸而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并由此产生了财产上的损失,属于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所规定的特殊侵权责任中的产品责任。同时,在陈女士和小卖部之间有一个买卖合同。陈女士作为消费者,购买了小卖部的啤酒用于饮用,但由于啤酒瓶发生爆炸,致使陈女士未能实现合同目的。小卖部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的行为就该买卖合同而言已经构成了违约。陈女士也可以要求小卖部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

其次,从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来说,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比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对受害者更为有利。

在本案中,陈女士和小卖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买卖合同,这也是造成陈女士损害结果的一个前提条件。陈女士可以要求小卖部的老板承担违约责任。但是由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在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责任主体及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不同的诉讼请求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损害赔偿的范围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是无过错责任,而侵权责任根據不同的情形采取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推定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侵权的情形下,要求当事人有过错才承担民事责任,而在特殊侵权的情形下,即便当事人并没有主观上的过错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责任承担主体一般是合同当事人,而侵权责任的责任主体还包括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如产品责任中的生产者、销售者、仓储者、运输者,物件致人损害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等。

在本案中,如果按照违约来要求对方承担责任的话,则陈女士只能起诉小卖部的老板,而且陈女士需要证明双方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也就是说,需要陈女士向法庭提供能够证明从小卖部购买啤酒的凭据,一般情况下也就是指购物发票。但陈女士并没有索要发票,因此从消费者举证的角度来看,就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但是,如果要求对方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的话,责任承担的主体就不仅是作为销售者的小卖部了,也包括作为生产者的啤酒厂家。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陈女士可以选择将小卖部或啤酒厂家作为被告,也可以将小卖部和啤酒厂家作为共同被告,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责任。而且从举证的角度来说,陈女士只要能证明其人身损害是由于该品牌的啤酒所造成的就可以了,这对于消费者举证来说要相对容易一些。在本案中,啤酒厂以陈女士没有购物发票为由拒绝赔偿是混淆了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不同举证要求,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第三,构成侵权责任须具备如下条件:

(1)产品责任是一种严格责任,只要受害人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不管制造者、销售者是否有过错,都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有损害的事实存在。这种损害可能是购买者、消费者自身的人身、财产损害,也可能是购买者、消费者在使用不合格产品时,对第三人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

(3)损害结果的发生与该产品质量不合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包括产品本身存在缺陷,如产品质量水平未达到规定标准和产品本身虽然没有缺陷,但对如何使用该产品缺少正确、适当的使用说明两个方面。

(4)这种责任承担的主体,是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受害人有选择向其中任何一方索赔或要求两方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

本案中的陈女士所受的损害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且是直接由啤酒瓶质量不合格爆炸造成的,符合这一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本案中某啤酒厂是产品的制造者,小卖部是产品的销售者,陈女士选择小卖部和啤酒厂作为共同被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第四,消费者因侵权损害可以提出的赔偿请求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补助费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这一点也是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重要区别,违约责任的赔偿范围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根据违约责任提出诉讼请求则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此,在本案中,陈女士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在诉讼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请求也是有法律依据的。

篇5:315消费者维权案例

1.电信公司乱收费

【事由】2月16日,内黄县消费者钱先生反映,其手机被某电信公司开通了三个不明收费项目,导致其手机停机,要求取消三项收费,退还由此产生的费用,恢复其手机正常使用并赔礼道歉。

【维权】经调查,钱先生三个收费项目中有一个是自己定制的,另外两个是该电信公司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开通的,已产生费用120元。经调解,电信公司取消两个擅自开通的收费项目,退还所收费用并赔礼道歉。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强制交易违法行为另案查处。

2.扒鸡超过保质期

【事由】9月3日,郑州消费者淡先生在某大型超市购买了7袋扒鸡,共750元,食用后感觉身体不适,后发现该扒鸡已超过保质期半个月。次日,淡先生到中原分局航西工商所申诉,要求超市赔礼道歉并“退一赔十”。

【维权】工商人员现场调查取证,发现该超市销售的该品牌扒鸡确实存在过期销售情况,当场扣留了过期扒鸡9袋。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对该超市处以没收所扣扒鸡,罚款3000元,并责令该超市给予消费者10倍价款的赔偿。

3.电动车售后起纠纷

【事由】月12日,消费者杨先生以2300元的价格在舞阳县某电动车行购买了一辆电动车。使用两个月后,发现该车充电时显示器显示不正常,且电瓶使用时间较短、动力不足,于是要求商家为其更换电瓶,商家不同意,杨先生遂向12315申诉。

【维权】在执法人员的要求下,车行销售人员对该电动车进行了现场充电检测,认定确属电瓶质量问题。由于杨先生购买该电动车仅两个月,未超过商品三包期限,经调解,车行同意为杨先生免费更换一组新的电瓶。

4.皮鞋赠品“三包”纠纷

【事由】年1月9日,开封市民赵先生在鼓楼区某品牌专卖店购买了一双价值495元的皮鞋,并获赠一双同等价值的皮鞋。赵先生获赠的皮鞋穿了两个月后出现断底,要求商家调换,商家以赠品不在“三包”范围为由,不予调换,赵先生无奈之下到鼓楼工商分局12315中心申诉。

【维权】根据相关规定,经营者以促销方式提供的奖品、赠品,应当保证质量,不得免除其应承担的修理、更换、重做等责任。经工商人员调解,专卖店同意为赵先生免费调换一双同等价值皮鞋。

5.劣质肥致麦田减产

【事由】2012年5月14日,杞县官庄农民黄某等人反映通许县化肥经销商陈某销往杞县官庄的磷肥存在质量问题,使用该化肥的小麦麦苗发生大面积死亡,施肥小麦近百亩。

【维权】经核实,黄某所述情况基本属实。执法人员随即对陈某未销售的磷肥进行了就地封存和抽样,经开封市土肥站化验,认定该磷肥质量不合格。经调解,陈某同意一次性赔偿杞县农民黄某等人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10000元。工商部门还对陈某作了相应处罚。

6.再造发动机当原厂卖

【事由】2012年12月27日,车主李某诉称其所购汽车2012年10月28日在G4高速公路出现交通事故后被拖到信阳该品牌汽车服务站进行修理,修理时李某要求更换原厂发动机,并按原厂发动机的价格(127800元)付了款,后来发现更换的发动机不是原厂机,而是无锡某公司生产的再造机。

【维权】执法人员前往江苏无锡进行调查,结果证明李某所述属实。经调解,由汽车服务站为李某更换新的原厂发动机,并赔付李某误工费3.8万元。

7.婚纱摄影推脱问题

【事由】2012年10月17日,裴女士诉称,其在洛阳市老城区某婚纱摄影店花4000元拍了40张婚纱照,取照片时发现有十几张照片存在镜头穿帮、衣服破洞等问题,店方多次推脱不予修复。

【维权】经调查,证实裴女士所述情况属实。经调解,该婚纱摄影店向裴女士道歉,赔偿其元误工费,并对问题照片进行修补。

8.婚庆酒席不退定金

【事由】2012年12月18日,洛阳李女士申诉称其在某酒店交了1000元定金预订了婚宴酒席,婚宴日期临近时店方告知当日不能为其提供酒席,并且拒绝退还定金,也不愿意赔偿给其造成的损失。

【维权】经调查,李女士申诉情况属实,最终店方向李女士赔礼道歉,退还定金1000元,赔偿违约金1000元,并赔偿精神损失1500元。

9.安宽带强制捆绑套餐

【事由】2012年8月10日,商水县舒庄乡的邵先生称,其去商水县舒庄乡某营业厅办理宽带业务时,工作人员要求必须捆绑他们的66元手机套餐,并且至少要一次办理两年的宽带,否则不予办理。

【维权】经调查,情况属实。执法人员对该运营商网点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该网店按邵先生的合理要求办理了宽带业务。

10.新买汽车有问题

【事由】2012年9月6日,周口市韩先生在某品牌4S店买了一部新车,提车时发现挡风玻璃膜破损,要求换车,但店方不同意,遂向周口市12315申诉。

【维权】经工商执法人员调查,韩先生申诉情况属实,其要求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等规定。经调解,店方最终为消费者更换新车。

篇6:消费维权案例

三峡日报讯 昨日,宜昌市工商部门公布了2011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这些案例或许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多有益启示。

案例一:美容院主体变更引发群体投诉

案件简述:2011年,西陵工商分局陆续接到秀女士等15名消费者关于原诗婷美容院投诉,涉及金额35000元。该店因经营不善,整体转让给重庆万芳美容院。随后,该店也两次迁址。经过折腾,消费者发现价格比原来高2至3倍,卡里的钱突然贬值了。为此消费者坚决不同意,群情激愤。

调处结果:西陵工商分局陶珠路工商所针对万方美容店合同履责存在的问题,指明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对申诉人逐个做调解工作,最终将15名消费者原消费卡转换为20至30次不等的新卡,确保原来的消费协议不贬值,万芳美容继续为他们提供保质服务。

案例二:微波炉质量成“心病”

案件简述:2011年8月,消费者余某购买一台某品牌微波炉后,发现这款微波炉加热均匀性仅为36%,远低于国家标准60%的要求。于是,余先生找到销售商要求退货,销售商认为自己售出的商品没有质量问题拒不退货。

调处结果:伍家岗分局大公桥工商所经过做工作,销售商终于帮余先生把微波炉作了退货处理。

案例三:玉米种子生长不齐

案件简述:2011年7月,桥边镇六里河村村民王某等3人到点军分局桥边工商所投诉,称年初在桥边镇农资经营户李某处购得某品种玉米种子,种植后玉米不着米,要求经销商赔偿损失。

调处结果:在工商执法人员的主持下,由市农业局种子专家到种植现场检查玉米生长现状,专家认为,玉米不着米不是由于种子质量问题引起,推测原因可能与前段时间天气干旱及局部土壤肥力有关。对此,工商干部说服种子经销商要以农民切身利益为重,给予农民一定经济补偿。经销商最后同意:按损失的40%补偿;且免费提供他们明年的玉米种子。

案例四:“宝马”迟到

案件简述:林先生于2011年12月19日订购的一台“宝马”730Li过了约定日期仍未到货,为此于12月29日向工商部门投诉。

调处结果: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通过调查,确定宜昌宝泽公司并未欺骗消费者,该公司已于12月6日购进了一台730Li宝马车;但由于广州保税仓库调度的问题,故延至约定日期过后仍未到货。调解人员组织双方进行了3次沟通,最终达成协议:宝泽公司保证在2012年1月10日前交车,送给消费者常规保养一次,给予价值2万元的装饰精品补偿。

案例五:疑电表异常产生过量费用

案件简述:2011年12月5日,猇亭区居民杨先生向猇亭工商分局投诉,4月份,猇亭供电所电网改造后他家的电表有异,怀疑电表有问题,为此,杨先生要求供电所退还多收的电费;而且8月份杨某交过电费后,供电所仍然停了他3天电,造成200元经济损失。杨先生强烈要求赔偿。

调处结果:猇亭工商分局通过查看相关证据,发现2011年10月28日供电所开具的电费发票,没有明确用电的起止数,再则杨先生于2011年8月31日已缴电费467.40元(有发票),供电所却于9月1日停电。经调解达成协议,供电所向消费者支付400元损失。

案例六:电脑散热片“黄”变“白”

案件简述:宜昌市某高中32名老师联名投诉,团购的33台“华硕”牌笔记本电脑,安装使用后出现了问题:一是这批电脑的散热片并非为经销商当时宣传的黄色铜质散热片,而是一种白色的散热片;二是其中4台电脑在使用后10天内相继出现黑屏、不能启动等质量问题。怀疑这批电脑不是华硕正规产品,找到经销商陈某和供货商邹某要求退换货,双方经多次交涉未果。

调处结果:夷陵区工商局经过调查核实,认为老师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但同时也了解到这批电脑属于华硕电脑的正规产品。经过两次调解,经销商最终更换了总价值15万多元的电脑32台,并随机赠送了散热架一个。

案例七:商贩不履行承诺返利

案件简述:流动摊贩顾某在当阳坝陵办事处坝陵村五组,以发放礼品及返利等方式宣传销售压力锅及豆浆机。在成功造势并在最后一天集中大量销售其产品后,该商贩却没有履行承诺。该村共有18名村民购买了14个压力锅及9个豆浆机,共付金额11050元。村民觉得上当受骗,集体委托袁祥玉投诉到工商部门要求帮助解决。7月28日上午,袁祥玉再次来到坝陵工商所,反映已在坝陵小区找到销售同类产品的销售商陆某。执法人员依法对陆某进行了询问,并依法对陆某经营场进行了检查。

调处结果:经过执法人员的努力,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陆某代表顾某赔偿消费者损失6850元。

案例八:赠品浴霸爆炸伤人

案件简述:秭归县水田坝乡向先生于2011年8月23日从当地某店中购买一台“桑乐”太阳能,商家将一台“欧普”浴霸作为赠品送给他。9月26日,向的家人在洗浴时,浴霸中一灯泡突然爆炸,导致背部、双肩、颈部被碎片烫伤。店主以浴霸是赠品为由,拒不承担责任。

调处结果:秭归县工商局工作人员通过调查、取证,确认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便组织双方调解,最终经销商赔偿向某医药费、交通费、误工费等共计2600元。

案例九:保险合同起纠纷

案件简述:2011年11月,向女士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工商局投诉,称其2008年4月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单方面毁约,造成其7086元的损失,请工商部门协调,要求保险公司按合同履行保险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调处结果:经过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工商局工作人员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协议,保险公司向向女士支付余下的7086元保险金,双方保险合同解除。

案例十:除夕之夜欠上网流量费 案件简述:2012年1月24日李女士打来电话称,除夕晚上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剧,结果一夜产生了500元上网流量欠费,上网期间未收到通讯运营商的任何提示,希望工商部门协助维权。

上一篇:农村联防报警应用方案概要下一篇:抗震钢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