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2024-06-22

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共9篇)

篇1: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初步理解组成、分解的含义,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分解的兴趣。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重点分析: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难点分析: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分解号、∨-合成号、1 1-部分数。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

1 1

∧ ∨

1 2

读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进行组成分解组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拍手对教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活动反思:

先让幼儿自己体验分雪花片,2可以分成1和1,1和1和起来是2。请面的掌握较好,幼儿对加法、减法都以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学的比较快。但到书写的部分,因为幼儿刚开始接触拿笔书写,书写能力稍弱,以后需多加练习。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2、初步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

苹果二个,橘子三个,果盘二个。雪花片,冰糕棒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

同样方法用3个橘子演示3的分解与组成。

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 ``````分解号1 1 `````部分数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串珠,等进行组成分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手势口述游戏”“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5、观察理解,完成书中的要求。

(1)请幼儿观察并说出苹果和瓢虫的分合方法。

(2)教师指导幼儿指认整体数,分合号和部分数。

(3)根据花的颜色或花形作分解组成,在空格中填写相应的数字,并读出分解式。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练习数的组成,如在家中分水果,在幼儿园分午点等。

附材料手势口述游戏。

如:练习2的分解,在胸前拍球2下,并同步口述:“

1、2”,然后,两手指尖相对,腕部分开,做出分解号∧“的样子,口述:”分“表示分解,再分别在左右肩上方各手手一下,并同步口述:”1“"1”。

2的组成,方法同2的分解。两手腕部相对,指尖分开,做出∨的样子,表示合起来。

拍手对歌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篇2: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

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wenmi114.com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用word制作作品、用ecle管理数据、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frontpage制作网页是重点,用flash制作动画和vb编写程序是难点。复习完后九年级的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好范文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实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

四、教学措施

1、主要采取教师指导方式、学生自主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

2、把课程整合,学生便于记忆。

3、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篇3: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关键词:认知实情,教材分析,比多少

相差关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既基本又重要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解题时却经常分辨不清该用加法还是该用减法, 有的学生看到“多”就加, 看到“少”就减。究其原因, 实际上是其“生长点”———“比多少”的概念没有建立好。本文旨在分析新入学儿童“比多少”的认知实情, 结合人教版 (2012年) 教材一上“比多少”的教学分析, 谈一谈如何基于学生认知实情、灵活运用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的所思所做。

一、分析学情, 深入了解学生原有认知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 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他强调了教师对学情了解的重要性。对于“比多少”, 我们也应该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经知道了多少?有多少人已经知道?……所有这些问题, 都可以通过学情调查分析得到答案。以下数据就是笔者运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在2015年9月8日~10日期间对本校一年级的438名学生进行测试得到的。

(一) 调查一:判断谁多谁少

本题学生的正确率高达97.9%。可见, 一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 足以解决数量在5个以内、“一一对应”呈现的“比多少”问题。

(二) 调查二:用“谁比谁多 (少) ”表述比较结果

通过此题的测查、分析, 我们得知:

(1) 比多、比少句式理解是学生的困难点, 约57.1%的学生能准确完成。

(2) 给定前半句 (图2) 的准确率是64.6%, 略高于给定后半句 (图3) 的准确率60.5%。

(3) “ () 比 () 多”的问句要比“ () 比 () 少”的问句约高出15%, “比多”的句式比“比少”更容易理解, 约有16.7%的学生不能灵活转化“谁比谁多”与“谁比谁少”这两个句式。

(三) 调查三:看图得出“谁比谁多 (少) 几”

看图得出“谁比谁多 (少) 几”, 是“理解两数相差多少”积累感性经验最有效的练习。笔者以图4为素材, 增加了“□○□=□”这样的算式进行了测查, 结果见表1。

从这一组前测数据来看, 学生对相差数的填写没有大的困难, 访谈中发现没有填或填错的学生主要是认字太少, 题意不理解, 当教师把题目读一遍后, 几乎都能正确填写。困难最大的是如何用算式表达, 正确率仅有26.9%, 答案分布情况见表2。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算式的理解情况, 笔者特地找了三位能够正确列出算式的学生进行访谈。

师:你能说说9-5=4表示的意思吗?

生1:不知道, 随便写的。

师:那你的9哪来的?

生1:9是9个苹果, 5是5个梨。

生2:苹果有9个, 梨有5个, 减起来就有4个。

生3:苹果有9个, 梨有5个, 4就是苹果比梨多出来的4个。

显然, 即使正确列出算式的学生, 他们对这个算式的意思也表达不清楚。

从以上三项调查的数据分析得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在理解“谁多、谁少”以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 (少) 几”知识比较容易, 运用比多比少句式来表达比较结果和列式求相差量则是他们的“困点”和“难点”。

二、活用教材, 切实帮助学生解“困点”、破“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 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 知道他们已经“在哪里”, 也知道他们将要“到哪里去”,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该“如何去”。那么, 教师该如何灵活运用教材, 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突破“困点”与“难点”?

(一) 大花心思解“困点”

“比多少”第二阶段学习用“谁比谁多 (少) ”表达比较结果是近半数学生的“困点”, 教师采用以下三点展开教学以便能有效解开这一“困点”。

1.整体架构, 置“局部知识”于“整体知识”中教学。

人教版教材在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第二节课就安排了“比多少” (如图5) , 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我们已经知道:97.9%的学生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那这节课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怎样的提高呢?

图6是教材安排在第17页的第二阶段的“比多少”内容。这节课既要教学两个量的“比多少”又要教学两个数的“比大小”, 承载的任务太重。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调整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合理利用两节课的学习时光, 把学生的“困点”——关系句式的表达分解到两节课中教学, 使他们学会正确表达比多比少关系句。现把调整后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设计意图进行整理, 见表3。

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关系句的理解与表述上, 具体展开如下教学。

师:一只小兔搬一块砖, 一次性完成了搬砖任务。再看小猪们, 能一次搬完吗?

生:不能, 小猪不够多。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 3只小猪可以搬3根木头, 还多出一根木头。 (课件演示:一一对应)

师:小猪和木头比, 木头多、小猪少, 连成一句话该怎么说?谁来试一试?

生:木头多小猪少。

生:小猪少木头多。

生:木头比小猪多。

师:我们可以分两个问题来思考这个问题, 先想谁和谁比, 结果是谁多? (小猪和木头比, 木头多) 再进一步思考:木头比谁多? (木头比小猪多)

……

因“比多”句式比“比少”句式容易理解, 教学时先学习“比多”句式。片段中教师抓住句式的结构, 以“谁多?”———“~比谁多?”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感受“比多”句式的表述, 再以相同的方式完成“比少”句式的学习, 并比较“比多”与“比少”句式叙述上的相同与不同, 训练两个句式的灵活转化, 看到一个句式就能说出另一个句式。

2.巧设问题,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 不思考的学习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而问题是知识的源泉, 正因为有问题的出现, 才有研究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主动学习过程。“比多少”教学时, 如果按图5、图6的方式, 直接给出结论, 那学生潜在的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只要换成调查二中图2、图3那样, 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因为图2与图3是把知识置于问题之中。因此, 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困点”, 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图6中的信息可以设计成如图7“—比— () ”和“ () 比 () 多 (少) ”这样两类问题, 以激发学生思考, 如何运用比多比少的关系句。数的大小比较也同样用问题形式呈现, 如图8所示。这样, 把教材中陈述形式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形式,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思考机会。通过多次训练, 学生就能把“比多少”的句式纳入到原有语言系统之中, 犹如平时讲话那般自然运用。

3.变式训练, 有利于知识正向迁移、融会贯通。

变式训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 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还能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比多少”的变式训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内容上, 呈现如图9这样的物体“比大小”“比轻重”“比长短”问题, 虽然内容不同, 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完全可以迁移的, 通过这样的练习, 可以拓宽学生“比较”的思路, 还能激发他们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能力;二是思考角度上, 提供如图10这种类型的题, 可以促使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 根据“谁比谁多 (少) ”的句式判断谁多、谁少, 使“比多少”知识真正得以融会贯通。

(二) 小步缓行破“难点”

知识教学应呈现小步缓行、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状态, 促使学生在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后逐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前面学情调查可知:在看图求相差数时, 仅有26.9%的学生能正确列式。如何巧用教材上的素材, 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算理的“难点”?

1.提前渗透, 充分感知。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倡导“最近发展区”理念, 他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 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笔者在“比多少”第三阶段教学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 以第一次出现的第33页虫子和小鸟图 (如图11) 展开教学, 实现了一次成功的突破。

课件呈现第一幅图, 师问:图中的虫子和小鸟比, 比较结果怎么样?

生:虫子比小鸟多。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小鸟和虫子一一对应起来就比出来了。 (课件对应演示)

师指第二幅图:这样对应起来, 就能一眼看出结果是———

生:虫子比小鸟多。

师:虫子比小鸟多几?谁看出来了? (学生很快就举手了, 有些忍不住的就说了出来:多1)

师:虫子有4条, 怎么只比小鸟多1呢?

生:有3只小鸟, 每只小鸟吃掉一条虫子, 4条虫子就被吃掉了3条 (课件演示第三幅图:斜线划去3条虫子) , 不就只多1条吗?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

有趣而相关联的小鸟和虫子组合在一起,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也享受了思考的乐趣。“4-3=1”的出现可谓是水到渠成, 学生是把这一情境融入到刚学习的减法意义之中,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轻松“跳一跳”, 成功摘到了“果子”, 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

2.多次积累, 逐级递进。

学习知识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感悟的过程, 在尝试“用算式表示出两个量的比较结果”后, 还需要用同类问题进行巩固、提高。人教版教材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 (少) 几”进行分散编排正迎合了这一需求。我们在借用“小鸟虫子”图展开教学后, 第56页的“小丑帽子”图、第64页的“雪人萝卜”图以及第80页的“松鼠松果”图等都是巩固发展的好素材, “先知”学生在第一次教学后就能基本理解掌握, 再由他们带领“后知”学生在第二次、第三次……不断感知、积累, 学生不但能借助直观图进一步理解比较量与相差量之间的关系, 还能实现“一图一问”到“一图两问”的递进, 为相差关系的系统教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读懂学生, 了解学生认知实情, 准确判断学习起点, 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学;读懂教材, 厘清教材编排体系, 把握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关联, 教学时才能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利用每一个机会锻炼学生克服“小难”, 积累一定的能力后再引领他们突破“大难”, 数学教学必定会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 .

[2]侯美霞.把握分解点, 突破生长点[J].课程教学研究, 2013 (8) .

篇4:初探人教版选修3的教学内容分析

【关键词】人教版选修3 教学内容 分析

一、朝鲜战争一课

新教材的内容虽然简洁,但仔细分析,它的内容阐述不够详实。笔者在此作一补充分析。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这是我国出兵朝鲜的原因。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 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 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 000余人。

几方面数字汇总,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所确认的最低人员损失统计数字是:联合国军队的人员损失在58万人以上。而这个数位中,估计由中国军队造成的损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万人以上。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也大致相当。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高於中国军队十多倍,技术条件又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仅就伤亡对比来看,中国军队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战斗效能,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一点,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军将领们是承认的。这场战争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些牺牲的烈士,其中也包括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他们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三千里江山的和平和祖国的安宁。祖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二、越南战争一课

首先,有误的史实仍然继续使用,特别明显的就是课文所说的1968年北越的“新春攻势”歼灭美军和南越军队15万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北越损失惨重,美军伤亡1000余人,但是这次攻势对美国人的心里震撼是巨大的,它加剧了美利坚的分裂,更多的美国人反对越战。北越输了军事,赢了政治。

其次,在叙述越南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回避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没有直接在北越境内发动地面进攻,而把战场局限在南方?实际情况是中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扩大越南战争后,中美一直秘密保持联络,中国警告美国不要越过北纬十七度,否则中国将直接出兵,因为朝鲜战争的惨痛教训,美国一直没有越过北纬十七度对北越发动地面进攻。

第三,关于美越达成协议的叙述过于模糊,略去了中国和苏联的作用,实际上是中国和苏联向北越施加压力,加之北越1972年夏季攻势被美国空军和南越击溃,损失惨重,才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总之,越南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北越最终取得胜利,是在中国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取得的,是社会主义阵营联合起来取得的胜利。

三、关于中东问题,教材的叙述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关于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叙述过于简单。一战结束以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区,英国出于巩固在中东的统治地位的需要,极力拉拢阿拉伯国家,对犹太人实行诸多限制。美国历来对犹太人十分支持和同情,犹太人在美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有重要影响。美国首先迫使英国同意准许10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紧接着又默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制造恐怖活动,迫使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递交联合国,苏联也希望把英法势力排挤出中东,因此在美苏的操纵下,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根据该方案,犹太人占据了57﹪的领土,而人口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只占43﹪的领土。此方案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第二天,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其次,对“六五战争”和“十月战争”的叙述不够完整。在“六五战争”爆发前,美国逐渐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苏联趁机向中东渗透,向阿拉伯国家出售武器。与此同时,阿以冲突也不断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逊不希望阿以爆发新的战争,在给以色列总理的信中,约翰逊警告以色列,美国不会支持以色列轻率的或单方面的行动。在致纳塞尔的信中,约翰逊希望他铭记对埃及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责任,避免与以色列对抗。但是阿以双方的一系列行动最终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除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和情报外,还直接从空军现役部队抽调了1000名“支援人员”充实到以色列空军中。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打败了由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在“十月战争”初期,以色列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美国对以色列鼎力相助,才使其转危为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阿以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它使阿拉伯阵营发生分化。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放弃前任领导的大阿拉伯主义,更多关注本国的利益,因为他认为:阿拉伯人不可能通过战争消灭以色列和收复被占领土。道理很简单,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不愿意全心全意支持阿拉伯人。因此,萨达特不顾阿拉伯世界的反对,依然与以色列签署合约,埃以结束了敌对。其次,它使以色列认识到自身不是不可战胜的,从而开始考虑和平手段来巩固自身安全。同时,埃以结束对抗后,以色列的处境大为改观,其它阿拉伯国家已无力消灭以色列收复被占领土,开始放弃了把犹太人赶入大海的目标,转而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此类细节性的问题还可以举出一些,但是,瑕不掩瑜,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在总体上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教材,相信随着再版时的修订,它一定会克服不足和弊病,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中共党史研究,2000,(2):72.

[2]范子平.假如抗美援朝战争在1951年初结束.昨日回放,2008.

[3]赵伟明.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25.

[4]William B.Quandt:Peace Process:American Diplomacy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since1967,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28.

篇5: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XX------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我们班语文平均分为85.88,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6.22%。看着学生的试卷,总体上感觉比较满意,但仍有不足之处。现针对这次考试和学情做一下分析。

一、试卷特点

纵观整份期末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试卷结构

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五部分,从总体情况上,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全卷题型多样,内容丰富,重视阅读和习作能力的测试。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卷面和答题情况来看,全班大部分学生卷面书写工整、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和答题习惯,不乏有极个别学生书写潦草,态度不认真。

(一)基础乐园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一类字的字形书写、加拼音、组词、按要求写句子。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部分学困生出错主要表现:(1)“羞涩”的“涩”错误较多,写成了上下结构;(2)仿写句子有个别同学写得不恰当,因此失分。今后,还必须对这部分学生严格要求。

(二)知识回顾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册书课文内容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情况,出错的地方表现在雨果被称为什么?失分较多。复习时都强调过,但不知什么原因还是出错了。可能是上课有不听讲的缘故吧!

(三)口语交际

本题让学生围绕“电子书好,还是传统书刊好”展开辩论,请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感觉学生回答挺好的,但判卷基本扣掉了2、3分,细查原因是因为判卷老师太过死板,死扣死答案,其实这样的题是不能按照答案判的,因为答案考虑的理由是有限的,而孩子们的思维是更为丰富的,这一点应该由学校有关负责人给全体判卷老师讲讲判卷标准。毕竟大家辛辛苦苦一个学期好几个月,学生也很好,老师也好,家长也好都很是认真地对待这一次一个学期一次的考试的。

(四)阅读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今后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

课外阅读,失分较多的是4、6小题,反映出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今后要多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五)习作

以“家--------成长的港湾”为素材,写一件事,一件反映亲情的事儿。内容要求贴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应该会有好的分数。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是失分也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强和提高。

四、今后努力方向

.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平时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教育,培养他们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3.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中出现过的训练形式,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反复练习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练习。要重在教规律,教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某题的正确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练习。在小处把握好学生的解答中的细小语病,在大处要教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求要严,方法要活,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篇6: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1.识记“蝉”“铺”“刷”等字。读准“丁冬,丁冬”“知了,知了”“刷刷,刷刷”“呼呼,呼呼”等拟声词。借助逗号读出节奏。

2.通过句子比较、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初步理解诗中将词语“悄悄地”进行前置的作用。感悟诗歌的语言美。

3.通过想象和仿写,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分钟)

1.有趣问答:四季妈妈有四个孩子,你知道是哪四个孩子吗?(生答,师板书:春夏秋冬)

2.师:四季是怎样来到小朋友中间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诗,名字叫——(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3.师:听,四季的脚步近了,看看它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请拿起书本,第一遍把字音读准确,把小诗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画出诗歌里描写的景物。

二、初读识字,读出词语中的停顿(5分钟)

1.师:小朋友们,读完这首诗请你们告诉老师,诗里出现了哪些景物。(随机出示第一组词:溪水、金蝉、落叶、北风。请学生读词,并了解“金蝉”)

出示资料卡:我叫金蝉,人们常常叫我“蝉”。夏天,我在树上不停地知了知了地鸣叫,所以人们又叫我“知了”。

2.师:谁来学着小金蝉叫一叫?(出示词卡:。生读)

真好听,好的歌唱家还能把标点符号用停顿和节奏唱出来呢。谁来试试?(出示词卡:。生读)

师(评价):一个逗号就好像一个空拍,清脆有节奏。

3. 师:金蝉唱得可真热闹啊!瞧,溪水、落叶和北风也放声唱了起来。这一次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朗读,我读上面的词语,你读下面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唱四季的歌。(出示完整的词组)

师:要是能带上感情读就更棒了,我们再请4位同学试试。

4.师:这些词组又回到了诗歌里。这首小诗一共有4段,请4人小组每个人读一段,1个人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在朗读表上打星做好评价。

三、精读课文,初步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15分钟)

1.师:孩子们,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听!她的脚步——(出示词卡:。开火车读)

2.师:瞧,这里有土字旁的“地”,说明这个“地”后面要跟哪位朋友?(动词)用上词语“悄悄地”举个例子说一说。(生说)

3.师:哇,词语宝宝的朋友真多呀,它高兴地跳回句子里找了两个新朋友,同学们,你们觉得哪句话更合适?请4人小组讨论,每组的1号读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其余同学在方框里各选一句进行朗读,并讨论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教师评价:

A. 你真会观察!为了和第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接上,词语“悄悄地”往前走到了第二句话的开头。请你读读。

B. 是呀,这三句话的意思相同,将词语“悄悄地”往前放,把春姑娘到来时的样子写得更生动了。

C. 让我们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里读读吧。(师生接读)

4.师:假如你是溪水,在美丽的春天,你还会唱什么歌?

5.师:谁还会唱起歌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四、拓展想象,展示儿童诗

1.师:同学们,你知道夏天的夜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在歌唱吗?(生答:青蛙呱呱,蚊子嗡嗡)

2.师:秋天快要落下的树叶和花朵会唱什么呢?

3.师:北风和雪精灵们会怎样庆祝冬天的到来呢?

4.师:孩子们,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季节,学着课文的样子把它写在学习单上,并在下面给你的小诗配上美丽的图画进行解说吧。(上台展示)

5.择优录取“春”“夏”“秋”“冬”小诗各一段,组成新的诗篇,进行班级朗诵。

【教学评析】

本设计中,岑老师写了三条“教学目标”,我缕分出以下五个目标:(1)识记字词,读准拟声词;(2)读出诗的节奏;(3)理解“悄悄地”的前置作用;(4)感受诗歌的语言美;(5)展开想象,进行仿写。这五个目标,初看起来,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有保底的任务(识字、读准字音),也有初步的训练(读出节奏、感受美、仿写),目标的表述是清晰的,但细细一想,我有三个小疑问:(1)理解“悄悄地”的前置作用是否符合学段要求?我翻看了“2011年版课标”,没有看到有关二年级学生要对词语的词性及作用(教者在后面的设计中有语法知识点的教学)进行理解的要求。(2)这些目标的预设,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已知”?比如“丁冬、知了”的读音、学生对诗歌的诵读能力等,二年级的学生是怎样的一个水平,我们是否了解了?(3)二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什么?尤其是这篇选读课文,我们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哪些目标是学生“目前达不到的”,而经过共同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地、细细地思考。

教学过程的设计有三个原则:首先,从学生实际的认知规律出发,在教学中学生是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的,作为教师,应当关注这些方面,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实施原先的教学设计。其次,从教学内容出发,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点”,以利于学生的发展。最后,要结合教师自身的能力来设计教学。一双鞋子适合与否,只有自己的脚知道。所以,教无定法,在设计教学时,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岑老师的设计以设问切入,应该说二年级的学生是知道一年四季这个知识的。入题后,岑老师的设计分三个部分:初读识字、精读理解、拓展仿写。从中,我猜想,她是把重点定在精读和仿写上,而难点是理解破折号的作用。阅读这份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岑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下了苦功的,她关注到了语言表达的形式——副词前置和破折号的运用。那么,岑老师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呢?初读为了学习停顿,精读指向理解语法知识和句式表达练习。从第三部分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岑老师以“悄悄地”为抓手,通过训练短语的搭配来理解“‘悄悄地’后面跟动词”这个语法知识,然后再采用句式对比的方法来突破“副词前置和破折号的作用”这个难点,最后进行仿句练习。这个环节初看起来,感觉是挺好的。但细究之后发现,“精读”,有“精”无“读”,感觉是在肢解文本,而不能从文本语境中理解和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童诗是富有审美趣味的,试想,缺少朗诵的童诗,如何感受其中的音韵美、情趣美、形象美呢?这里我还是建议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品词赏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一定会有学生发现这些特点的,此时教师适当地小结便可进入下一环节“展开想象,表达练习”。

另外,例句“她悄悄地笑着走来——”值得商榷,“悄悄地”在这个句子里是修饰“笑”而不是“走”,与原文有异。

篇7: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 人教版教材 教学

目前,山东省青岛市的初级中学大部分使用的是人教版的英语教材。笔者在一所培训学校担任了三年的初中英语教师,因此笔者选择了对初中人教版英语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教学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对现行人教版的初中英语教材的分析研究,了解和发现课堂上教师对人教版教材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给出一些建议性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同时,笔者也希望能够为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做出点贡献。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对青岛市不同学校的一些学生做了相关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死记硬背式教学和多媒体式教学。这两种英语教学模式对现代中学生英语学习有一些弊端。死记硬背式教学虽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记住一些知识,但是对知识的本质理解严重缺乏。有些老师课堂上只是简单地标出一些重点单词和短语,甚至让学生们背诵全篇课文,因此,课堂上老师由原来的授业解惑转变成了提问背诵和标记重点,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给课堂增添了很多新元素,节约了大量时间,但与此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弱化了课堂间师生间的交流,过于花哨的内容和幻灯片展示速度过快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研究

人教版英语教材在2013年实施了新课标,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改变使教材更加的规范化、系统化。下面主要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来分析。我们都知道英语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动词、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等组成的五种基本句型。一切看似复杂的句子其实都是这五种基本句型的扩大、组合、省略或倒装。因此掌握这五大句型,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人教版新版英语教材的内容设计恰恰就体现了这五种基本句型。七年级上册unit1、unit2、unit3、unit4的内容设计就讲了英语中五种基本句型中的其中一种—主系表句型;unit5和unit6讲了“主语+行为动词”这一结构,剩下几个单元是对这些句型的复习。因此,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设计就是学习五种基本句型里的最基本的三种。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设计为以后从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九年级unit2和unit3讲了一个重要的专题—宾语从句;unit5、unit6和unit7是对被动语态的分析:unit5是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unit6是一般过去式的被动语态,unit7是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unit9讲了定语从句;unit1、unit4、unit10和unit11分析了一些重要的短语及用法;unit12综合分析了时态和状语从句;unit13综合复习了时态、语态、used to的用法和情态动词。

三、改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不难发现,人教版新版英语教材的设计极其合理,几乎每个单元的设计都是以一个专题的形式来展现给大家。因此,要想让这套教材发挥它的价值,教师们就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到教材编写的依据,然后再根据每个单元合理地来设计教学方案。

上述已分析七年级上册前四个单元是讲的主系表,教学备案时就应该把这四个单元当做一个整体,在学习这四个单元之前让学生们首先先了解“主系表”句型里的主语、系动词和表语。“主语是什么”的问题难倒了不少初中生,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是“你”“我”“他”,因此,教师应该从汉语入手让学生简单清楚地学会这些概念。说到概念,切记不要直接把某个概念告诉学生,应该从多个例子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出它们的概念。同时举例子的时候最好用上教材中的句子,这样一来,等到学生们再看教材课文时就会有一种熟悉、容易的感觉。例如:This is my book. 让学生们分别指出主系表的各个成分。等到学生对每个主系表句型完全正确的判断出各个成分后,再学习这个句型的否定句、疑问句的变化。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再打开课本学习前四个单元就轻松了许多。以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主语+行为动词”这一结构。其实它包含了两种基本句型“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和“主语+不及物动词”。也是先从汉语举例子,让学生搞清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含义。学会分析句型成分之后再学习这些句型的否定句、疑问句的变化。系统地讲,七年级上册就学习了三种最基本的句型,其余的就是些单词和短语的记忆了。

九年级unit2和unit3讲的是宾语从句,有了三种基本句型做铺垫,从句的学习就简单了很多,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前,根据宾语从句的不同引导词和主从句的时态特点,让学生做一些汉译英的句子翻译,根据这些例子让学生体会和总结出宾语从句的含义和特点,这样会比老师直接讲解宾语从句效果要好得多。同样的道理来学习unit9的定语从句。Unit5、unit6和unit7讲的是被动语态,因此老师应该让学生做一些主动语态的翻译练习,然后将其变为被动语态,让学生观察被动语态的来源—主动语态里的宾语变为了被动语态里的主语,要注意不同的例子具有时态上的差异,最后让学生总结出被动语态的特点和构成。

总之,教材的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也就是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而不是让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知识,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强行灌输者,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比较有兴趣地了解到知识的本质,教材才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利用。

参考文献:

篇8: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的教学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化学理论教学,二是化学实验教学。而实验是理论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化学学科的主要特点就是应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授,学生通过听课及记笔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也比较被动,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重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学着勾画重难点,同时对章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并用图表等格式将分散的知识点编成纵横的知识网络。如在有机化合物甲烷、乙稀、乙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方法,如制备氯化氢、氧气、氢气等的制备方法,让学生对比思考如何制备以上三种气体。

2.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

知识的积累固然中要,但是仅凭记忆或者机械的题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虽然很多,但它实际上却是一门应用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不仅会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也不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边教学边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法的重视而不仅是对当时知识点的把握。

二、利用实验或情景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理论学习的基础,化学的很多理论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例如,在讲授Na2O和Na2O2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设定对比试验,同时向装有Na2O和Na2O2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观察实现现象。然后,再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并分析试验结果。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欲望。此外,也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试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课堂交流和讨论

新的教学理念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设疑,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接受新知识。有效的设疑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展开积极地讨论和思考。

设疑方法可以在课程开始时设疑、重点及难点处设疑或者在知识关键点处设疑。比如,在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中铝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演示Al2O3及Al(OH)3分别和HCl及NaOH的反应,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反应产物具体是什么,并写出相关的反映方程式,同时提问Al2O3和Al(OH)3究竟是酸性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或碱性氢氧化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教材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预习获取的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革,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像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教育等,以及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法等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原电池原理等的理论知识时,由于实验比较少,而且内容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对相关的原子结构等理论进行结构模拟,而对于原电池,可以用模拟幻灯片等来加强学生对原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电流方向等的理解。

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结合传统教育方式,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对其他科目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新平.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要求[A].新一代:下半月,2010(11):214.

[2]张红灯.浅谈化学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版,2010(12):20.

[3]何树元.人教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反思[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4):79.

篇9:人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及学情分析

一、鲁迅作品的思想厚度:主题思想的模糊性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对鲁迅的作品有一定的误读,认为很难理解,尽管有些学生在课外已经阅读了大量鲁迅的作品,但是学习起来仍然有些模糊。

以《藤野先生》为例,从这个题目可以先入为主地认为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藤野先生”,那么在文章的部分篇幅中却并没有在写藤野,这是为什么?那么文章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鲁迅文章的思想深度除了体现在主题的不确定上,还体现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度上,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最早接触的鲁迅的作品。在其中对百草园的环境描写,如:菜畦、皂荚树等景物,这些都会引起初中生对自己童年记忆力相似的情景想象,在那样纯净的田园式的生活,那样场景下的心境是怎样的。

“鲁迅以他特有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一幅幅童年回忆,却以自我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和生命的剖析,这是很久以后再读作品时候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中文字的童话意味,贴近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的教育经典读物。百草园中和三味书屋中的景物都是以幽默的方式来进行描写的,然而文章的最后是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结束的,让人不禁感叹物是人非,无法回到过去,只能带着忧伤继续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回头看过去,朝前看现在,反而更能体现成长中的一丝悲哀。悲哀的情感,真是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儿时的景象与当时社会的对比,通过两种极端现象的对比,产生了巨大的隔膜,把人们推向了绝望的边界。

二、鲁迅作品教学方式:深入浅出

刚刚上述提到的鲁迅作品主题的不确定性,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逐本溯源、深入浅出的地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

就上面所说的对于《藤野先生》主题之间的选择,我们就可以追溯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一开始发表的时候是有副标题的,副题是《旧事重提之九》,在这副题的结尾部分就提到出国留学的原因是为了学到本领报效祖国,远大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让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对作者的写作背景有了了解,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尽管文章的内容看起来和题目不大相关,例如在文章开头提到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于那边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愤懑,发出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感慨。由此可见,即使在文章的主线藤野先生和“我”之间的关系上,也不能忽视另外一条情感线索,就是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

分析了上述的内容,那么本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文章的主题在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线索上,另一部分主要是从题目出发,认为既然是写《藤野先生》的,那么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藤野先生。

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意见,我们需要从鲁迅的生平经历中找证据。1934年《鲁迅选集》要出版了,鲁迅要求把《藤野先生》也加入其中,而且在《藤野先生》的结尾部分也提到“藤野先生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理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从中可以看出,最后一句有画龙点睛之意,本篇文章主要叙述的对象应该是藤野先生,而不是先前所讲到的爱国情感这条线索。

但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不仅仅是停留在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歌颂上,也可以从中看出藤野先生对于鲁迅的关心是出于对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尊重。而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因为不“歧视”学生而发出的。因而,作者在书写文章内容的时候,一方面是抒发自己的爱国之志,想要为中国崛起而读书,另一方面是对爱国思想的这种感情的尊重。这两个都是互相的,是两人之间的纽带,是他们发展革命情感的基础。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探究文章的主要书写对象,都是为了突出藤野先生。尽管作者所要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一条主要的感情线索,但还是为了突出藤野先生。这两条线索是和文章的内容相辅相成的,起到了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

不同时期读鲁迅的作品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学生时代的学习是了解到作品中的爱国情怀,现在读鲁迅的作品就是心灵和现实之间的拷问,痛苦而又深涵意蕴。这样的思想内容的解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鲁迅及其作品的特点来展开教学,明学生之需,解学生之难。

注释:

[1][2]唐晓莉.《浅谈鲁迅作品的思想性及艺术性》[J]伊犁教育,2006(1).

上一篇:防护用品管理使用制度下一篇:注塑检验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