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2024-06-02

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篇1: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当前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规范、不健全,人民法院审理该类案件的压力越来越大,笔者就该类案件的类型、适用法律、法规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看法。关键词:劳动争议 处理 思考 建议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随着企业的转型、改制,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争议纠纷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同时,在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也层出不穷。

目前,劳动部门和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从湖南省洪江市人民法院近几年的收案来看,2006年仅2件,2007也只6件,但今年就已立案受理20件,在做工作未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还有数十件。就人民法院来说,虽然该类案件只占据着很小的比例,但在处理上难度大,消耗的司法资源多。现笔者结合审判实践中就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某些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期共思,并与广大同仁商榷,从而对今后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处理有所帮助。

一、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的几种类型

1、历史遗留问题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主要表现为因政治运动、计划生育等被用人单位除名、终止劳动关系的。这类案件的历史背景复杂,年代久远,政策性强,证据收集困难,处理难度较大,当事人工作难做,上访人员较多。

2、因社会转型、企业改制等引起的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或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而产生的劳动纠纷。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创建的一大批中小国有企业效益越来越差,并逐渐倒闭,期间企业不得不大量减员,将一批批职工予以辞退、开除,后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这批职工为经济利益从而引发劳动争议。这类案件涉及面广,人员多,容易引发集体上访。

3、《劳动法》出台后,劳动者对执行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规定而产生的劳动纠纷。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健全和普法教育的广泛开展,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劳动法》的执行和监督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劳动者对自身权益保护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这类案件现在正在逐年增多,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并逐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漫延。

4、《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因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而产生的劳动纠纷。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动者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自身的随意性,不断寻找福利待遇更好的用人单位;或在用人单位不顺意就随意更换用人单位,而不顾原劳动合同的权力义务的约束。另外劳动者为寻求自身劳务关系的稳定性,与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期限长短时发生争议。这类案件涉及面广,人员多,甚至影响到用人单位经济利益、商业秘密等,社会影响较大。如前段时间发生的飞行员跳槽案。

5、因工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这类案件不是很多,主要是在适用法律上、实体处理上争议较大,理解不一致。

6、其他劳动争议案件,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身份区别对待,在人事、劳动部门登记时有的登记为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非事业编制人员、正式职工、临时用工等,引发劳动者争议;再如劳务派遣合同关系中引发的劳动争议。这类案件社会关系较为复杂,在处理上难度大,处理不当难以让当事人服判息诉。

二、近几年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

从近三年我院所审结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来看,这类案件有以下特点:

1、案件数量逐年增多。从2006年的2件到2008年的20件,数量大幅度增加。随着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执法和监督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类案件的数量还会不断上升。

2、少数当事人难缠。劳动争议案件大多数当事人在明法析理的基础上都能服判息诉,但少数当事人固执已见,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审、二审、再审,再不行就上访,特别是因历史原因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多是老上访户,不管法院如果公正处理,不达其目的,就是不服判。

3、判决的少,调解撤诉的案件多。多数案件当事人在明法析理基础上都能息诉,双方当事人能达成调解协议,最终调解撤诉。如今年我院受理的20件案件中,已调解撤诉的就有17件,判决结案仅1件。

4、所受理的案件类型较多。过去所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多是因用人单位除名、辞退而发生的案件。现在有《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就劳动合同的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因执行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提前退休等规定发生的劳动争议,有劳务派遣、竞业禁止发生的劳动争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因政治运动、计划生育等历史原因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这些劳动者现在正在大范围串连,随时上访。

5、劳动争议案件在处理时,社会关系复杂,行政干预较多,给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带来一定难度。

三、劳动争议案件多的原因

1、劳动行政部门执法不严。由于执法不严,对于《劳动法》中的许多义务性规定因此形同虚设,义务得不到履行,自然使权利无法得到实现。有的案例中,一些规模大的企业,劳动者虽工作10年以上,可用人单位就是不与劳动者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直接将劳动者辞退,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还有很多。如电信、邮政部门没有讲清缘由将许多职工解除合同,移交劳务派遣单位。

2、用人单位缺乏监督。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建立的劳动关系在现实中能够完全依照劳动法规定的要求执行的还相当有限,只是当劳动者将用人单位告上法庭的才能够主张并最终可能获得应有劳动者权利,而绝大多数劳动者由于目前就业压力巨大,只要能够有工作,发工资养活自己便已心满意足,那里敢主张“权利”,而用人单位也是基于绝大多数劳动者这种心理,而不断压低劳动者待遇,剥夺劳动者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工作,完善各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制度措施和相应的惩戒办法,使《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各项劳动者权利能够得以实现,才能有效减少劳动争议纠纷。

3、信访制度缺失。由于我国信访制度缺失,对那些缠访、滥访人员无相关制度约束,以致出现上访为大。导致部分劳动者无理取闹,动不动就去省进京上访,于是上级部门为息事宁人,要求基层起动司法救济程序,以求稳住当事人不上访,人为出现新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当前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所遇到的有关问题

(一)所适用的劳动法律、法规不规范不健全。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同于民法和经济法,除劳动法法典外,牵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多种法律渊源,政策性强,随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因社会进步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虽然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得以不断充实,但目前仍欠规范和健全。

1、法律规范不系统全面。目前《劳动法》中的有关规定还比较粗略,许多内容仅做了原则性规定,给具体案件处理带来困难,难以把握尺度,还需进一步予以细化,明确规范,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2、劳动法律渊源众多,司法解释、行政规章纷纭,内容不统一,效力高低各有不同,给法律适用带来很大困难。还需进一步进行清理和统一。如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而《劳动法》和《最高人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申请仲裁的时间均为60日,虽然在处理上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即按一年执行,但应对旧法统一修定,以免给难缠的当事人抓歪理。

3、劳动法律规定滞后。随着市场经济全面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作用下劳动关系活动中不断出现新问题和新情况,调解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难以全面预见,滞后性在所难免。如对非法用人单位的用工主体资格问题。《劳动法》只规定了5类用工主体,但当这5类主体出现了以上情形,是否仍然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问题,在学界一直存在重大分歧。笔者认为在法律法规中应明确规定视为用工主体。

(二)对审判实践中所遇到的有关具体问题的不同理解

1、关于劳动争议发生起算时间如何确定的不同理解。从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5条规定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本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这也就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起始之日。该规定中“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给审理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这一规定对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形又作了补充。于是在审判实践中大多数人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一律按照“解释(二)”中的规定处理。但笔者认为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能一律教条化,应区别对待。即《劳动法》实施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应从宽掌握,因为之前我国法制不健全,许多法律规范不全面系统,不能对用人单位、劳动者发生的劳动关系苛刻要求。如对违反计划生育的,在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国家为执行这一国策,对许多当事人的处理都不规范,未能严格按程序办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本身对程序要求就极少),用人单位只是开会通过,然后通知当事人就算处理了,大多数当事人知道违反国策也就一走了之,不再在用人单位上班,与用人单位计较。那么对这些不再回用人单位上班的当事人就应视为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其起算时间应以不再上班之日为准,而不宜按“解释

(二)”中的规定处理。但对《劳动法》实施后,就应按“解释(二)”中的规定处理。因为法律法规已经完善,不严格依法律办事就应视为违法。

2、对劳动争议诉请范围如何理解?对诉讼请求与仲裁请求一致性的审查以及对诉讼请求超过仲裁请求部分的独立性的审查。对于这些审查,目的是先裁后审的程序设计上的最终实施,故对于诉讼请求与仲裁请求的范围不一致时,人民法院须对于这些请求范围进行审查,对于仅在诉讼中提出的与仲裁请求范围无

联系、而具有独立性的请求应驳回诉讼请求,并告知其先向仲裁部门申请就具有独立部分的请求进行仲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于被告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后提出的诉讼请求,应不予受理。

3、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问题的理解。《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那么一般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而《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应适用法律的特别规定,为收到仲裁裁决书后的十五日为限。另外,在审判实践中,对超过仲裁时效的劳动争议案件被劳动仲裁委员会以申请已过时效为由裁决不予受理的如何处理?有的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适用《民法通则》予以驳回,有的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笔者赞成后一种意见,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现在为一年)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4、工伤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工伤劳动争议案件虽然少,但在处理上认识不尽一致。特别是对未经工伤认定的案件,有的人认为对于用人单位对构成工伤无异议的案件,不必经由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认定程序,可能直接提起诉讼;还有的人认为劳动部门不予工伤认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认定。笔者不敢苟同,在我国,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关机的职权行为,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应该提起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来救济。且工伤保险赔偿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部分,二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的部分,对于应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部分,则必须依赖于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认定才能支付,如果人民法院自行作出构成工伤的确认,就有可能与劳动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相矛盾,同时还有司法权代替行政权之嫌。因而,对工伤认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人民法院审理工伤劳动争议案件不得违背相关规定而对是否构成工伤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认定,同时对那些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等级认定书”等也不能作为工伤认定的结论。当事人只有在得到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后,对工伤赔偿达不成协议时,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后才能提起工伤赔偿劳动争议诉讼。故对于未经工伤认定,但要求按工伤纠纷处理的案件,可以两种方法处理:一是中止对案件的审理,以等待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认定结论,并经劳动仲裁庭仲裁后再进行审理;二是驳回当事人的起诉,告知当事人向劳动行政机关申请工伤认定。

5、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竞合如何处理?对于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同时构成工伤的,如何处理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有的人认为工伤赔偿责任与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是分属不同部门法的请求权救济方式,应各自在不同的诉讼制度内处理,劳动者可以获得双份赔偿。有的人认为不行,工伤赔偿是补偿性赔偿。笔者认为:第一、劳动者有权选择是按工伤保险赔偿制度,还是按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求偿。第二、工伤赔偿金与人身损害赔偿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如果劳动者选择了人身损害赔偿,就不得再选择工伤赔偿。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劳动者选择人身损害赔偿之后,赔偿额低于工伤赔偿额度的,劳动者还可以就不足部分要求工伤赔偿。因为工伤保险赔偿制度的原则是“补偿性原则”,工伤赔偿是对劳动者所受实际损失的补偿,如此从工伤保险赔偿制度的实体法角度看,不管工人首先获得的是工伤保险赔偿还是人身损害赔偿,其均不应同时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的“双份”赔偿金。

6、劳动争议诉讼是否适用反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九条规定“先起诉的一方为原告,后起诉的一方为被告,但人民法院应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一并作出裁决”,由此可见,劳动争议诉讼从程序规范上排除了反诉制度的存在。一是反诉得以成立应当具备三个构成要件:⑴反诉是用来抵销本诉的;⑵反诉是独立的诉;⑶反诉与本诉有一定关联性。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的反诉不是为了抵销本诉,而是为了对抗本诉,但不管怎样人民法院都应当对劳动仲裁全面审查。二是从《解释(一)》

第六条规定可见,如果其提出独立于原劳动争议的诉讼请求,则应告知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另行申请仲裁,这也从根本上排除了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存在反诉的可能。因而,劳动争议诉讼不适用反诉。

五、处理好劳动争议案件的几点建议

1、加快劳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劳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很多,但存在相互间规定不一致的现象,规章、复函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造成了劳动仲裁部门的仲裁员之间、劳动仲裁部门与人民法院之间对规章、复函的适用和理解往往差距很大。这样即不能适应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又给正确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

2、加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执法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建立健康的劳动关系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做好普法教育,搞好个案引导。劳动争议案件政策性强,涉及大量的劳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劳动者大多法律知识欠缺,因此劳动部门、司法部门要做好普法教育,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要搞好个案引导。引导当事人在正确理解法律涵义的基础上理性地提出自己的诉辩主张,避免因请求不当而造成矛盾激化,耐心向当事人宣讲和解释法律,为顺利解决纠纷打下了思想基础。如我院今年受理的19件怀化市安江纺织有限公司与劳动者劳动争议案中,我们通过明理析法,耐心做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工作,促使劳资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最后有17件案件安纺公司撤回了起诉。

4、注重调解,利于化解劳资纠纷,做到案结事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双方由于利益分歧,对抗性强,矛盾激烈,而且多为群体性纠纷,如企业改制、结构性调整引发的劳动争议,涉及众多劳动者的利益,处理不当,极易诱发上访、闹访、群访等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搞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即仲裁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加强三调解联动。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注重调解,把调解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首选,多做当事人的劝和、疏导工作,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争取双方互谅互让,妥善解决纠纷,引导劳资双方依法建立和解除劳动关系,促进人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

六、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设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正在逐步转型、改制;同时,随着劳动者法律知识增加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将不断攀升,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上升速度更快。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解决机制实行的是一裁二审制(对工伤劳动争议案件就更繁琐,可能几裁多审),对争议当事人来说程序多,要求严,不小心就因调解、仲裁、诉讼时效而失去救济的途径。另外,对仲裁来说,劳动争议案件是前置程序,必经途径,而仲裁

后又是作为民事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对仲裁部门没有任何约束,于是仲裁部门对某些案件采取走过场,将问题复杂化,然后把皮球踢给法院,造成案件处理难度加大。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和现状就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机制提二点建议:

1、一种建议是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终结制,即所有劳动争议案件经仲裁裁决终结。第一,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终结制,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累,节约社会资源,更利于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劳动仲裁机构是劳动部门的一个职能部门,其行使的职权实质是一种行政职权,其所作出的仲裁裁决实质是一具体行政行为(在工伤劳动争议案件中就工伤的认定就明确了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救济),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则采取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加以救济,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样,实行一裁终结制就可以对劳动仲裁机构加以约束,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其责任心,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使劳动仲裁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否则,劳动仲裁机构就将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对违法仲裁承担败诉的责任。第三,实行一裁终结制,可以减轻人民法院审判资源不足的压力,节省司法资源。

2、如果不实行一裁终结制的话,为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效力,建议将劳动仲裁机构收编,交由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成立劳动争议审判庭,专门负责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使劳动争议案件和其他民商事案件一样,实行二审终审制,减少当事人必须经过仲裁裁决程序。劳动仲裁实质上就是等同于人民法院的审判裁决,取消仲裁裁决程序并不影响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当事人可能通过司法途径同样可以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这种解决机制可以减轻劳动行政机关的压力,避免行政权和审判权的混同适用,让劳动行政机关有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加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法监督和管理力度,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相反又可以减少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发生,更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而且,采用这一机制能够维护我国民事诉法律体系的统一性,使劳动争议纠纷的诉讼时效和其他民事案件时效一致。

篇2: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对一起涉法上访案件成功处理后的几点思考

2003年6月9日,刘与本村村民高某因为土地承包所有权产生纠纷,高擅自将刘承包土地的棉花苗拔掉,刘拔打110报警,该镇派出所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制止和保护了现场,并做了相关记录和取证工作。随后对案件进行了认真调查得知,高庄村

委会于2003年5月28日因刘某长期不缴纳土地承包费而将该地转包于高某,并与高某签定了土地承包协议书,因刘某已在该地种植棉花,高找人协调未果。高又找到村委会,村委会以集体表决让高将刘的棉苗拔掉,从而引发上述纠纷。

当时该镇派出所鉴于双方土地存在纠纷,随即协调双方到村委会进行调解,高对协调结果不满意,起诉至边镇法庭,2003年9月,法庭一审判决该土地承包权归刘某,高又上诉至德州市中级法院,市中院维持原判,并明确指出拔棉苗案可另行起诉。至此,该镇派出所可以抽身退出了。但刘以家庭困难无力支付起诉费用为由几次找到派出所要求解决,并以公安机关不予受理为由到县、市上访。该镇派出所在维护稳定大局的角度出发,多方工作并积极协调,最终达成协议,由高某赔偿棉苗损失500元,并退还私自收取刘某承包费1050元。此时,刘某觉得上访有利可图,再次提出让派出所赔偿其打官司的诉讼费用千余元,在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将该镇派出所告上县、市信访机关,并多次上访。最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于凤祥同志在“大接访”活动中对刘某案件进行了重新梳理,在考虑到其家庭确有困难的基础上,协调该镇党委、政府一次性给予刘某2000元的补贴,成功地化解了持续三年的涉法上访案件。纵观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结合工作实际,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规范程序,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在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村委会的办事不规范,工作办法粗暴是造成整个事件的源头。因刘某不缴纳承包费用,村委会可以与其中止合同,然后进行承包;当刘某和高某未达成协议,发生纠纷后,村委会应积极调解,但他们没有依法采取手段,而是集体表决拔掉刘某的棉苗,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类似的情况在农村中比较普遍,也说明基层组织政权应在规范程序、依法办事上下功夫,特别是在当前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工作稍有不合法的地方,便会授人以柄。

二、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当渠道维护合法权益

对案中刘某的无理取闹、无理上访的行为,我们应该对其加以教育和引导,使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对其不合理要求进行耐心的疏导和劝解,特别是从根本上摸准其脉搏,找出问题的关键。时下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各级各部门“怕访”、“怕被记名”的心理,一有点小事就动辄到市、进省,甚至进京上访,其目的是为引起上级领导重视,促其问题早被解决。正是这种不正确的心理造成我们工作的被动。因此,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当合法渠道维护权益日益重要。

三、超前处理,防止矛盾性质的转化

从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却演变成了一起涉法上访案件。本来应该是两个人的事,却把积极处理问题的派出所牵扯进来,还被要求赔偿诉讼费用。我们在为派出所叫冤的同时,也不得不认识到,当前广大农村中矛盾纠纷由于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等原因,往往由懂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由一般上访转化为涉法上访案件,特别是当前牵扯到执行、债务等问题,很容易让政法机关成为“冤大头”。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提前介入,超前防范,合理合法地解决问题,防止矛盾转化和激化。

四、以人为本,合力化解矛盾纠纷

实践证明,在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全方位剖析案件,入细入微,才能有效地沟通当事人,与当事人达成一致。如果在本案我们不是站在刘某家庭困难的角度,多方协调,只能把当事人推向痛苦的深渊,如果该镇党委政府不全力配合,也不可能妥善处理好整个案件,如果没有浮出所的积极参与,刘某和高某的矛盾会升级,引发更大的事件,总之,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的最关键一条便是以人为本,齐抓共管,合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五、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增强基层组织的依法办事能力,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法制氛围。没有强大、有力、有效的宣传教育,就不会形成这个良好的法制氛围。在普法宣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突出群众常接触、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要有时效性,突出群众各个阶段、季节会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要有普遍性,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会杜绝像案中村委会的不合规范的做法,才会防止刘某得寸进尺的无理闹访现象发生,才会消除高某“一怒拔棉苗”的愚蠢行为等。

《对一起涉法上访案件

篇3: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相关属性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是一项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 要想真正地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首先要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相关属性进行一个了解和熟悉。 (1) 行政性:即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可以行使具体的行政处罚行为或者是行使有关的处理决定; (2) 强制性:即指我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是用来代表政府部门行使权力的, 因此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力, 并且被监察的人员或其他主体不得提出拒绝; (3) 法定性:即指我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行使权力时, 它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等, 都是由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直接规定的。

二、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我国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 但是也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导致现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就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1.劳动关系存在违法现象较多、违法情况严重等问题

某个省份的劳动保障监察相关机构曾经在2013年度做过一项关于用人单位的调查, 调查所涉及的用人单位多达七万五千多家, 调查过程中发现, 这些单位中有一万五千多家单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劳动违法现象, 在被检查的单位中占到近20%的比例;同时在这个调查过程中,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收到了近三万多的投诉举报的案件, 这其中, 立案的有一万六千多件。并且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关于劳动违法所涉及的情况种类繁多, 具体涉及到:不给劳动人员缴纳、给其少缴或者欠缴各种社会保险金;用人单位拖欠劳动人员的工资或者非法用童工等等现象。而这一系列的不同程度违反劳动关系的现象等都无疑给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增加了负担。

2.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缺乏强制性, 行政执法行为不到位

尽管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时的依据都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 但是在实际的检查监督过程中仍然存在执法力度不够等情况, 例如:在实际执法过程中,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由于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权利, 不能够强制没收违法所得、强制冻结账户、强制查封违法所得等, 因此对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的不缴、少缴或欠缴社会保险, 或是用人单位拖欠劳动人员工资等等行为只能进行简单的处罚, 而对用人单位转移财产等规避处罚的行为等却无能为力, 只能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然而在实际过程中, 往往由于申请法院执行的这个过程执行时间过长, 从而导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违法劳动关系的处罚往往只是一张白纸, 实际上并不能够兑现。

3.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做得不够全面

在我国,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还不能够完全地与经济体制相吻合, 并且很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做得不到位, 这样一来便导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工作做得不够全面。例如:在各个省份的调查中发现, 他们所检查的用人单位仅仅只占省份实际的用人单位数量的很小一部分, 这样一来, 劳动保障关系的实际检查率就变的很低了。

4.用人单位抵触情绪较大,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工作难以实施

当前社会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各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也相对较大, 这样一来, 便导致企业领导只对企业的生产效益重视, 而对劳动关系则往往忽视, 将劳动人员的合法权益置之不理, 当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其进行检查时, 企业便极为地不配合, 不积极, 并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同时, 还有一部分企业在招工时, 通常都会以员工流动性较大为由, 而不与员工签订协议, 仅仅只是口头上协议, 这样一来也导致众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的建议

社会在发展, 企业在发展, 劳动者的权益也必须真正的重视起来, 与此同时,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责任也在增大,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工作也就更加的有意义。下面就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如下措施。

1.加强对劳动人员的教育培训, 提高劳动人员的维权意识

要想真正地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这样就必然要加强对劳动人员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培训。要真正地将培训深入到每一个企业, 尽力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意识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2.完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创新劳动保障监察管理

在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同时, 还要使得各级相关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其他相关的社保机构、就业机构之间尽力配合, 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将纪检、公安、法院、财政等各个部门紧密联系起来, 并能联合工会等部门, 合理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并结合现代社会先进的管理方法, 尽可能地采用网络等方式创新和健全监察管理体系, 真正创新和提高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贯彻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篇4: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旅游投诉率 显性旅游投诉 隐性旅游投诉

根据已有数据,我们分析2001年~2006年旅游投诉情况。2001年全国各省级质监所共接到各類旅游投诉6966件,2006年是11570件,接近增加1倍。如果只从数量上看,投诉增长很快。但我觉得分析投诉数量增长的同时,至少应当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旅游投诉人次增加,可能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人数增多所致,但要考虑到“旅游投诉率”。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概念——“旅游投诉率”,至今还没有哪位学者给“旅游投诉率”做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在这里笔者不妨先做一个粗浅的尝试。所谓旅游投诉率是指旅游投诉的人次(包括显性投诉人次和隐性投诉人次)的总和与总的旅游人次的比例。旅游投诉率的存在,使得我们在观察和利用数据时,如果单单考虑到旅游投诉人次增多,就认为是旅游服务质量差是存在偏颇的。

现举例说明:如果有100人次旅游者,有5人次有投诉现象(显性投诉),则我们监测到的投诉率(显性投诉率)为5/100;如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200人次旅游者,有8人次显性投诉,则监测到的投诉虽然增加,但投诉率(显性投诉率)却是4/100,反而降低了。这种情况不能说明由于投诉增加服务质量下降。

而目前国家旅游局在发布的年度全国旅游投诉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中,缺少这方面的统计和比较。现利用监测到的数据计算2001年~2006年度的旅游投诉率(显性投诉率),并做比较(见表)。

表:2001年~2006年度全国旅游者人数、旅游投诉人数(显性投诉)比较

2001年~2006年度全国旅游显性投诉率除2004年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度的百万分之0.787下降到2005年度的百万分之0.595,但从2006年起,显性投诉率又有所回升,2006年度为0.755。因此,我们在分析数据时,还要警惕旅游显性投诉率有所增加,目前的情况还不容乐观。

第二、旅游投诉的增加可能是侵权事件并不增加,而旅游相关主体的显性投诉意识增强所致。

应用服务学的理论,投诉可分为两种:显性投诉和隐性投诉。显性投诉是指顾客为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旅游合法权益,以书面或口头等公开形式,向相关部门提出投诉,请求处理。隐性投诉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接待或有关服务不满时,不向旅游主管部门等提出投诉,而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表示不满,自己或影响他人不再购买旅游产品。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或统计的旅游投诉数据都指的是显性旅游投诉。因为,旅游局无法掌握到隐性投诉的相关数据。而据有关的研究显示,只有占不满意顾客总数的5%以下的人才会投诉(显性投诉),大多数人只是简单的转移到其他企业那里。而隐性投诉比显性投诉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因此,我们在分析《通报》的数据时,不妨考虑到隐性投诉。

举例说明。如果有100人次的游客,有8人次的侵权事件,其中有5人次选择显性投诉,3人次选择隐性投诉。则显性投诉率是5/8(显性投诉人次/显性投诉人次+隐性投诉人次)。如果顾客的显性投诉意识增强了,如还是100人次游客,8人次的侵权事件,但有1人次的游客由从前的隐性投诉转移成显性投诉,即显性投诉6人次,隐性投诉2人次,显性投诉率6/8,虽然我们观察到的显性投诉的人次有所增加,但侵权事件总数没变,因此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降低。

第三、旅游投诉人次增加,也可能是由于相关主体的显性投诉意识不变,而侵权事件增加所致。

举例说明。如果100人次游客,8人次侵权事件发生,5人次显性投诉,则显性投诉率为5/8。如果还是100人次游客,显性投诉率还是5/8,而侵权事件40件,则显性投诉游客25人次。因此,我们监测到的25人次游客投诉,很可能由于相关主体的显性投诉意识不变,而侵权事件增加所致。这种情况应当和第二种情况有所区分。这种情况完全代表了相关部门服务质量降低。

通过对《通报》的一些思考,笔者想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有关利用该资料、数据的学者一点启示。

首先,在分析旅游投诉时,不要只看投诉人次的变化,最好还要分析旅游投诉率的变化。而国家旅游局在《通报》中,最好也能加以分析。

其次,由于隐性旅游投诉率只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实际的数据很难监测,但我们可以尝试着掌握这方面的信息,这也是有关学者和相关组织应当思考的一个课题。但我们依然可以把《通报》中公布的投诉人次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实际的投诉人数应当更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2001年~2006年度全国旅游投诉情况通报[N]

[2]戴斌杜江主编:旅行社管理[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篇5: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首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每个人要树立健康的思想,是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有益的实践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历。而未成年人恰恰缺少这些,他们远没有脱离单纯和幼稚。由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他们对这些人生重大问题的知识十分匮乏,处于蒙昧之中。

其次,行为具有极大的模仿性。由于思想不成熟,没有自己做人的准则,因此,未成年人的行为具有从属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可以说,没有一个未成年人犯罪,不是在不良环境、不良交往中酿成的。

第三,人格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正因为犯罪未成年人思想和行为都处于不定型阶段,他们的发展方向有多种可能性。教育得当,他们最终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处罚不妥、甚至放弃挽救,就会把他们推向犯罪的深渊,后果是这些人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渣滓。

正因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所以,我们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从来没有天生的犯罪人,所有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都可以从客观环境中找到原因,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纰漏,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充满着真善美,如果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有着健康的生活,那么,未成年人犯罪还会产生吗?某个未成年人犯罪了,都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客观环境在起着负面教育、催化作用。既然他们的堕落社会是有责任的,那么,教育、挽救这些可怜的孩子,便是我们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哪个学校、哪个国家机关、哪个家庭不能自觉地承担起这一责任,如果哪个教师、哪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哪个家长认为犯罪纯粹是这些未成年人的责任,那么,他们不仅是认识的肤浅者,而且是极端的不负责任者。因此,司法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一定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其次,可捕可不捕的,坚决不捕。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强烈的措施,无论对谁,都会感到心灵上极大触动和痛苦,对未成年人更是如此。有过进看守所的经历,将会在一生中留下阴影,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成长负作用很大。对教育挽救他们,会造成新的困难。因此,对犯罪未成年人应当尽量不用羁押的强制措施。能够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就绝对不能逮捕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未成年人送进看守所,是我们司法机关的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应当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第三,可诉可不诉的,坚决不诉。刑罚,客观上具有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功能。这两个功能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和社会背景来分析。严打期间,对那些严重刑事犯罪从重从快处理,一般预防功能相对突出。但是,在任何时候,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必须始终把特殊预防摆在首位。为了警示其他未成年人犯罪而对犯罪未成年人处以重刑,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此,当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法定的、酌定的免除处罚或不需要判处刑罚时,检察机关必须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将这种案子起诉,是教育挽救的败笔。

篇6: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问题及对策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现象,它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从目前工商部门治理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执法实践来看,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工作也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新形势下商业贿赂的主要特征

关于商业贿赂的界定,国家工商总局第60号令第2条第二款明确指出: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商业贿赂做出了禁止性规定,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贿赂行为已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的发展态势,现阶段的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再是单一存在的,而往往是交错,混合在一起的,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一是商业贿赂涉及的行业领域 多,范围广。从当前社会反映和查处的情况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六大领域是商业贿赂存在的重点领域和行业,也是中央确定的反商业贿赂专项整治的重点对象。另外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电信、金融、保险和商业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商业贿赂行为。二是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在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中,以“现金”回扣形式争取交易机会,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在商业流通领域,供货商利用买断费、进场费和进店费等形式获得交易机会,排挤竞争对手,也成为商业企业默认的行规;另外假借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技术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考察费等名义,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财物,也是当前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当前商业贿赂方式花样繁多,手段多样。三是商业贿赂的隐蔽性越来越强。商业贿赂是通过“账外暗中”等秘密隐蔽的方式向个人或单位给付或收受财物的行为,或以报销各种费用冲账的方式给以贿赂,还有的采取提供境内、境外等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和赞助业内研讨会,其所给付或收受的金额款项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帐目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隐蔽性非常强。随着查处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商业贿赂行为更加隐蔽,给查处工作带来困难。

二、工商部门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方式隐蔽,发现线索难。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 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它手段买通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争取交易机会或交易优惠条件的行为,既包括直接给付的现金和实物,也包括经营者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等,其行为依附于商业交易关系,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可以说在各类市场主体及不同行业中普遍存在,甚至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商业贿赂行为发生在有利益关系的单位与单位或者单位与个人之间,多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排他性。加之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尚不健全,假账现象普遍存在,账本表面真实和实质失实的矛盾,造成执法部门发现商业贿赂难,也给市场监管造成障碍。

(二)手段有限,调查取证难。一是工商机关查处商业贿赂行为执法手段、措施有限,按照现有法律规定,查处商业贿赂只能从账面上找问题,对变相以实物折扣方式的贿赂行为很难固定证据;另外,由于当事人拒不接受检查或以种种理由规避检查,难以取得证人证言,无法形成证据链,直接导致案件推进艰难。二是商业贿赂的行贿方多为异地企业或个人,流动性较强,跨省跨市,调查取证成本高,工商机关执法没有必要的强制措施作保障,使执法人员往往束手无策,而不得不“半途而废”,导致涉案企业能够轻易逃避法律的制裁。

(三)法律缺位,认定事实难。从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法律条款散存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对于商业贿赂形式,法律规定得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适用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对附赠式商业贿赂行为规定、实施商业贿赂行为时的心理因素和主观心态、认定商业贿赂行为的归责原则、间接实施商业贿赂并获得利益的行为等没有明确细化规定如何适用法律条文,做到定性准确,处罚得当,仍有一定的难度。

(四)多头执法,处罚实施难。从目前立法和执法的实践看,不同法律对商业贿赂的调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有机的统一,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商业贿赂问题不仅工商部门有权查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赋予其他一些行业(监管)部门执法监管的权力,形成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的混乱状况,导致不同部门在查处商业贿赂的标准把握上既可能对管辖权产生争议,又可能在责任追究方面存在分歧,造成执法尺度不一。另外,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部门干预较多的“痼疾”,短时期内确实难以消除,为局部地域经济利益而损害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经济利益在一些地方或部门仍然存在。再者,“人情风”、“关系网”等庸俗的人际关系也干预其中,无形中增加了办案的难度和阻力,形成办案不顺,处罚额度较低,投入的行政执法成本高而收益少的“到挂”现象。

三、对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整合商业贿赂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当前商业贿赂的形式纷繁多样,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已无法满足打击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需要。为此,应该尽快对有关商业贿赂的内容进行完善修改,加快建立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重点是修改、完善并整合现有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启动专门立法,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明确规范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的范围,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责任追究手段,加大对商业贿赂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二)扎实开展预防工作,营造反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帮助人们正确识别正常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澄清人们种种认识误区,增强广大消费者及各类经营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与监督意识。要教育行政机关和企业正确认识市场转轨时期的特点规律,切实认识到商业贿赂行为对地区和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危害,自觉抵制地区保护主义和消除相互攀比心理。要适时公布查处的商业贿赂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使广大市民和经营者通过案例认清商业贿赂的现实表现和巨大危害,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行为,为推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要深入到商业贿赂多发行业、企业宣 传法律法规和政策,送法到门,帮助企业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增强企业抵制商业贿赂行为的自觉性。对处罚过的企业,要进行回访式宣传教育,认真开展法律法规的释解工作,教会企业懂法用法,规范经营。

(三)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针对商业贿赂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等特点,必须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广泛拓展案源。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执法经验,建立职业举报人制度,改进举报人奖励制度,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监督违法。可以探索在医药购销、图书出版发行等部分重点行业和企业试行公益举报制度,鼓励企业内部人员和同类企业举报揭发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的商业贿赂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并查处商业贿赂行为。完善对举报人的保密、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惩侵害举报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好、发挥好举报人的积极性。要设立并公布固定的商业贿赂投诉电话、网站等,建立简捷方便、顺畅通达的监督渠道,鼓励消费者、知情者积极检举。

(四)加大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强化部门协作配合。要充分发挥12315等投诉举报网络和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优势,对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实行实时监控,继续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排查案件线索,突出抓好大要案件查办工作。同时,由政府居中协调,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完善工作协作机制,健全监管机构,建立综合治理体系,使分散的力量得以有 效整合。特别要加强监察、工商、税务、审计、检察以及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及联席会议等制度,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切实将监管职责落到实处,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弥补工商手段软弱和知识体系不全面的缺陷,增强法律的震慑力。

(五)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企业自律机制。工商机关要监督和督促企业通过制定科学、规范、制衡的工作流程,设臵必要的监控机构,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采购、销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监督企业资产的运行。积极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和不正当交易“黑名单”机制,对不遵循商业活动规则的,进行公开曝光,对其相应的商业活动进行一定限制及实施市场禁入等惩罚性措施。同时通过普法活动和工商所的日常巡查,帮助企业树立守法诚信和公平竞争观念,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的经营动向。

周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篇7: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一般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对本部门或下 级部门一定时期内各类已结案归档的行政执法案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文书制作的规范性等进行检查评价的一项执法监督制度。作为对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行政执法的事后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主要是通过对实体处理、执法程序、过罚相当、文书质量、档案装订等情况进行评查,达到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目的。

一、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的现实意义

首先,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并进一步指出,要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机关应当建立有关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的案卷。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应当立卷归档。这是国家第一次从依法行政的高度提出建立案卷评查制度及具体要求,也确立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将会是一项任重而

道远的长期性工作制度。

其次,案卷评查是规范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为和提高办案质量的需要。案卷是执法行为的客观记录,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是否合法、规范,最终都要以案卷来加以体现,实践证明,通过对案卷的审查来检验执法行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业务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也可以通过所经办的案卷得到客观的反映。可以说,案卷评查不仅是对法律文书及案卷管理的审查,也是对办案质量的检验。近年来,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重要法律以及农业部《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农业行政处罚基本文书格式》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相继颁布实施,为规范我市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保障,农业执法人员只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范操作执行,就能确保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合理、程序适当以及文书规范,而相关评查标准的出台则确保了我市农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顺利开展,在案卷评查中,我们通过审查法律文书的制作、使用情况,能够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也可以限制执法随意性,规范执法行为。

第三,案卷评查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需要。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指出:要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

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制度,探索层级监督的新方式,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案卷评查作为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抓手,它可以为上级机关了解下级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的真实情况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上级机关可以针对评查中案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下级机关提出整改要求,切实加强指导,督促下级机关改进工作。

二、我市农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现状

我市农业系统自1998年开始,每年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根据工作实际,确立了以各级农业法制、执法骨干组成评查小组赴各地交叉检查、召开执法案卷评查座谈会、各地推荐案卷进行集中评查等为主的多种评查方式,并评选出市级优秀处罚案卷予以表彰,可以说我市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和评查工作是相伴成长起来的。通过案卷评查这个卓有成效的手段,我市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并在部、省、市级案卷评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市农业行政执法案卷相继获得农业部全国优秀处罚案卷3卷,省农业厅全省优秀处罚案10卷,市法制办“全市行政处罚十佳处罚案卷”3卷。通过执法案卷评查培养了我市一批业务扎实、作风过硬、办案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骨干,他们已经成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的中坚力量和宝贵财富,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经过多年的评查,在我市农业执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的

同时,我们也发现个别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各地的执法水平和案卷质量存在不平衡,个别问题在评查中反复出现或者存在共性等。并且,如何突破瓶颈,创新载体和方式,使农业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越来越成为摆在我们农业行政执法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三、进一步推进案卷评查工作的几项举措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纲要》的宣传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强化领导干部对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于提升办案质量和执法形象作用的认识,加强工作支持力度,协调各部门职能,为工作的扎实有力开展打下良好的组织领导基础。各级农业部门法制机构也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当好本单位领导参谋、助手的角色,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调研、反馈交流的职能作用,积极履行监督职能,争取领导和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与参与,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工作落实。

其次,要建立长效机制。根据《纲要》精神,今后的方向就是要把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是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同时,办案质量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农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评查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标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早安排,要及早拟定每年案卷评查工作计划,明确任务、方法步骤、评查标准、组织安排等内容,确保各级农业部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顺利部署和开展。对于原来一年一次集中评查的模式,可以酌情增加到一年二次,增加针对具体办案人员面对面评查交流的评查模式。二是定标准。虽然我市农业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案卷评查标准和评分细则,但随着省、市人民政府新的评查标准颁布以及评查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应该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标准,并不断完善农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规则,确保标准的操作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明责任,开展案卷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开展案卷评查,引导各级农业部门提高对评查工作的认识,齐抓共管,切实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我们要充分利用相关奖惩机制,对优秀案卷、合格案卷、不合格案卷进行评定,对评出的优秀办案单位和优秀办案人员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效提升案卷评查的实效,通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与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有机结合等方式,及时明确责任,要求落实整改,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三,要突出评查重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行政执法行为主体合法、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合理、程序合法规范、案卷制作归档规范等几大方面。从评查情况来看,存在个别问题重复出现的情况,对这些问题,应该进行梳理汇总,在区分共性和个性问题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出现的主客观因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对多次出现同一问题的单位,要进行重点跟踪检查,督促其进行自查整改,争取实现年年有突破,通过努力最大程度减少上述问题的重复发生。

篇8: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概述

IF RS 9将IAS 3 9范围内的所有金融资产划分两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债务工具。

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债务工具可以以摊余成本计量, 即 (1) 主体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而不是在合同到期前出售以实现公允价值变动 (商业模式测试) , 并且 (2) 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给出了具体现金流日期, 且只是对本金和利息的支付 (现金流量特征测试) 。所有其他的债务工具都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但是, 对于满足摊余成本计量条件的债务工具, IFRS 9也有限制地保留了公允价值选择权。IFRS 9没有包含IAS 39现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的分类。

2、权益工具。

所有IAS 39范围内的权益工具都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也就是说, 非上市的权益工具也不能以成本计量。但是, 对于不是为交易而持有的权益工具, 主体可以选择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下简称“OCI”) , 只将股利确认为损益。IFRS 9还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成本可能是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提供了指南。

3、衍生工具, 又称派生金融工具。

具有品种繁多、交易量巨大;规避风险、获取巨额投资利润;拓宽筹资渠道, 降低筹资成本等功能。同时也具有跨期、表外交易、不确定性、高风险等特征。一方面, 使参与交易的会计主体要承担未来金融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高额亏损;另一方面, 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交易量的不断增加, 必然要求会计对其带来的有关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反映与监督。然而, 运用传统会计模式无法准确披露这些交易, 其对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的影响在报表上也无法体现, 因此本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基础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探讨。所有衍生工具, 包括与非上市的权益工具有关的衍生工具, 都以公允价值计量。

4、嵌入衍生工具。

IF R S 9没有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 若混合合同的主合同与非主合同不可拆分, 则作为整体计量。若必须对混合合同进行拆分, 则遵照IAS39的相关规定处理。作为整体计量的混合合同, 其主合同如果不能满足摊余成本计量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测试, 就应该以公允价值计量。

5、重分类。

如果主体持有债务工具的商业模式变化使得原来所做商业模式的评估不再适用, 就必须对债务工具进行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分类。

二、欧盟对IFRS 9的反馈以及各界媒体对此所持的态度

1、欧盟对IFRS 9的反馈。

IASB在发布IFRS 9时强调, 该准则增强了投资者和财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理解金融资产会计的能力, 同时降低了复杂性, 这正是20国集团领导人倡导和期望的目标。IFRS 9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确定金融资产用摊余成本计量或者公允价值计量, 还要求采用单一的减值方法, 这就改进了可比性, 并且使得财务报表对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来说更易理解。但是, 在IFRS 9发布前, 欧盟就针对过于简化是否偏离决策有用的目标、公允价值范围是否扩大偏离金融稳定目标等问题提出了担心。IFRS 9发布后, 欧盟认识到必须尽快就是否在2009年度财务表中采纳新规定作出决定。IF RS 9发布前一天, 欧盟会计监管委员 (ARC) 的初步结论认为, IFRS 9的最新提议较早期的征求意见稿是一个改进, 他们基本赞成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这样一个混合计量模式。但是, 对于是否要尽快认可IFRS 9的实施还存在分歧, 支持方认为IFRS 9带来了简化, 是对IAS 39的改进;反对者则指出IFRS 9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需要根据金融负债、减值方法和套期会计的未来工作来确定。11月12日, 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 (以下简称“EFRAG”) 决定推迟采纳IFRS 9, 原因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IASB改进金融工具会计项目的进展情况。

2、各界媒体对此所持的态度。

对于EFRAG推迟采纳IFRS 9的决定, 金融时报评论认为, IFRS 9将会使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银行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 它们将被迫确认持有大量衍生工具的损失。华尔街日报则指出, IFRS 9的制定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FASB和IASB在趋同问题还没来得及取得更多进展就先遭到了法国的反对, EFRAG的决定也使得欧盟是否采纳IFRS 9陷入谜团。纽约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 在金融资产的处理上, 欧盟拒绝扩大公允价值的范围, 美国则希望只用公允价值一种计量方法, 前者是IASB的最大赞助者, 后者是IASB推进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合作伙伴, 这样的结果是IFRS9在一片敦促声中诞生, 却在诞生之时就遭到了其潜在使用者的质疑。

三、简化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思考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还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 如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等等。因此, 在各方面条件还不很成熟的形势下, 我国会计准则综合发挥了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各自的优势, 在适当的范围内科学规范地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

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工具价值计量方式选择应统筹考虑。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好的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 并推动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要求初始净投资, 或要求很少的净投资, 只有公允价值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的金融工具偏少, 公允价值应用还不广泛。因此, 我们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放弃其应用, 而应该立足于我国国情, 采取有效措施, 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推动金融创新发展, 并在金融创新发展中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文献

[1]、张瑶瑶. 中国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进入倒计时[N]. 中国会计报, 2009, (26)

[2]、王涛, 张兴宇.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9-金融工具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及对策[J]. 金融会计, 2010, (05)

[3]、刘玉廷.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走向纵深阶段——《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解读[J]. 国际商务财会, 2010, (05)

[4]、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J]. 国际商务财会, 2010, (05) :7-8

[5]、张宸. 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历程及启示[J]. 商业会计, 2010, (04)

[6]、刘金星. 日本会计准则的历史背景与国际等效进程[J]. 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10, (01)

上一篇:文化苦旅阅读下一篇:春节寒假生活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