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024-07-03

茶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精选5篇)

篇1:茶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茶叶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6-6-20 10:54:10)

印度

目前印度居全球第二产茶大国的位置,也是世界茶叶出口的第四大国。在印度,全国60个茶树种植场的茶叶产量占全部总产量的60%,因而产品质量易于控制,市场容易开拓。印度政府对茶叶拍卖有规定,即茶园生产的茶叶,70%以上要进入拍卖市场(也有介绍说是75%要进入拍卖市场)。国外公司的经纪人和国内零售商一般都从拍卖市场中进货。印度作为茶叶出口大国,受西方茶叶消费偏好改变的影响,以及肯尼亚等国茶叶出口的冲击,加上国内消费的增加,近年来茶叶产量持续下跌,从1998年的8.7亿公斤减少到2004年的8.2亿公斤,为15年以来的最低点。出口量也逐年下滑,茶叶出口量也从2002年的2亿公斤下降到2004年的1.45亿公斤。1公斤高品质的阿萨姆茶5年前售价100卢比(约合2.3美元),现在跌到75卢比(约合1.72美元)。除去不利天气的因素,茶叶价格下降、成本上涨、市场竞争激烈也是重要原因。为挽回印度茶叶昔日的辉煌,印度茶叶企业一面不断开拓新兴红茶市场(包括中国在内);一面也在改变其产品结构,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西方社会的茶叶消费习惯;同时印度茶商纷纷采取措施降低生产成本,让优质茶叶能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出售。一些茶叶研究机构也正在加紧开发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并帮助茶厂进行生产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

印度政府于50年代通过了《茶叶法》,该法是茶叶生产、流通环节的法律依据。印度商业部代表政府依据《茶叶法》对茶叶的生产、流通领域实施监督。商业部下设国家茶叶局,茶叶局是实行具体行业管理的机构,具有管理生产、出口和制定发展计划等行政职能,并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负责技术研发和推广。茶叶局在国内主要茶区都设分支机构。国外在莫斯科、汉堡、伦敦、纽约、迪拜等设立代表处或常任代表。茶叶局官员由政府任命,经费都由政府提供。但总的来讲茶叶局职能在慢慢弱化,而茶叶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职能在加强。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茶叶产业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斯里兰卡国内每年大约消费茶叶2万吨左右,斯里兰卡一直在与肯尼亚开展激烈竞争,争夺国际茶叶出口霸主地位。尽管2004年实现出口茶叶29万吨,不及肯尼亚茶叶出口量(32.6万吨),但斯里兰卡仍处世界茶叶出口市场的主导地位。据统计,2005年,斯茶叶出口达30.8万吨,同比增长2.83%,并呈现出三年连续小幅稳步增长的态势。期间,斯里兰卡还进口茶叶719万公斤(占其茶叶产量的3%),主要用于拼配茶和再出口。俄罗斯及前苏联各国仍是斯茶叶出口的最大市场,占出口总量的近两成。

肯尼亚

茶叶是肯尼亚的第一大出口商品,每年为肯尼亚带来约6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茶产业在肯尼亚为50万人提供了直接的就业机会,相关行业为25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连续十年来一直居斯里兰卡之后。排世界茶叶出口第二位的肯尼亚,2004年茶叶出口量较上年猛增了21%,跃居出口第一。根据肯尼亚茶叶局公布的资料,2005年,肯尼亚出口茶叶34.9万吨,仍是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肯尼亚蒙巴萨市是非洲茶叶的出口港市。蒙巴萨茶叶拍卖中心聚集了来自马拉维、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津巴布韦以及非洲其他产茶小国的茶叶。因此,在这些国家生产的茶叶可能就被统计在肯尼亚的茶叶出口中。

日本

日本全国现有茶园面积5万公顷,总产量8.98万吨,茶农约24万户,主要分布在静岗、鹿儿岛、三重等8个县。茶树品种比较单一,薮北种占83%。日本茶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日本茶叶几乎是青一色的蒸青绿茶,只是依据档次不同从中分出玉露、玉绿、抹茶、番茶、煎茶、焙制茶、玄米茶等。日本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生产技术主要由茶叶指导者协会提供服务和协调。由农协统一购置生产机械、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加工,组织化程度很高。茶园管理现代化,园貌整齐划一,树势健壮,单产高,效益好。

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简单的精揉机用于茶叶加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茶机械已很先进,不仅台时产量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茶叶加工基本上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蒸青生产线来完成。一般每套蒸青机1年仅开工40~50天,由于造价高,茶农以每15~20户联合购置一套。极少量的高档玉露茶由熟练工人手工制作。手工茶每100克卖价高达3万日元,是机制茶价格的10~100倍。

近年来因茶饮料的倍受关注,使日本茶叶行情一路飘红。但根据日本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后一段时间,茶市场却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绿茶加工厂、茶商都将因库存量多大而一筹莫展。主产地之一的鹿儿岛县茶市场的平均价格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成。最大产地静冈县预计下跌300日元左右,跌幅为3成。在日本进口绿茶中,95%来自中国,5%来自越南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乌龙茶完全依靠中国大陆及台湾省供给,红茶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预计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茶叶保健功效被广泛认可,日本国内茶叶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越南

越南现在拥有600家茶叶生产和贸易公司,其中包括234家出口企业。由于越南茶叶缺乏长久性贸易伙伴,因此易受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所引起的贸易变更也较多,最近一些进口国(商)例如印度制定的新管理条例,对茶叶进口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性条例,就使越南茶叶出口受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篇2:茶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礼貌原则принцип вежливости是由英国著名的学者李奇于1983年在格莱斯“合作原则”принцип кооперации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李奇效法格莱斯划分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项准则,其中每条准则都包含两条次准则:

1.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Tact maxim a)使他人受损最小;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Generosity maxim a)使自身受惠最小;b)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原则(用于表情和表述)Approbation maxim a)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b)尽力扩大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原则(用于表情和表述)Modesty maxim a)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b)尽力扩大对自身的贬损 5.赞同准则(用于表述)Agreement maxim a)尽力缩小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分歧;b)尽力夸大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一致 6.同情原则(用于表述)Sympathy maxim a)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b)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礼貌原则”在会话中的性别差异,首都师范大学,崔国鑫)在国外对“礼貌研究”还有布朗和; Brown&Levinson 的面子观

他们认为面子的概念来自Goffman的面子行为理论和英国民间词语,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self-image)。面子与尴尬,难堪,或“丢脸”相联系(1987:61)。他们认为,说话人应该尊重听话人的自我形象,避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FTAs)。

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Brown &Levinson将面子的划分为负面面子(NegativeFace)和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负面面子反映了一个人不希望被人强加观点,或者做出自由选择的愿望。正面面子反映了一个人被人喜欢,赞同,尊重或者欣赏的愿望(1987:61)。与之相应,面子管理的策略也划分为两类:负面面子策略和正面面子策略。负面面子策略强调听话人的自由权利,所以它是一种尊重策略(deference strategy)。正面面子语用策略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solidarity strategy)。

1.负面面子策略

对于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来说,负面面子是最合适和最为规约性的语言策略(1987:130)。负面面子礼貌策略即尊重策略涉及人际交流过程中的“正式”礼貌形式。在实施负面面子策略的时候,说话人考虑听话人的负面面子需求,应表示自己不愿意强迫对方,侵犯对方,尊重听话人的自主自由,现列举在本段邀请行为中涉及到的负面面子策略加以分析:

1)利用规约性间接手段(Beconventionally indirect)(1987:132)。以规约性的间接手段表示请求等,可以避免损害到受话人的负面面子。在文中的邀请行为中,赖大家的说到:“不是接他老人家,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语言转弯抹角,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赖大家的要邀请贾府的主子们赴宴,取代了直接言语行为,另一方面又让听话人一听就明白,表达尊重听话人的自主自由。

2)闪烁其词(Hedge)(1987:145)。正如正面面子策略中的“留有余地”一样,负面面子通过一些“不明确的话”来减弱威胁面子行为的目的。在王熙凤回答赖大家的邀请时说到:“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这个“别人不知道”就是一种闪烁其词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没有涉及到其他人,避免威胁其他听话人的负面面子。

3)表示悲观(Be pessimistic)(1987:173)。不强迫受话人作出行动反映,表示说话人对于自己说的话不抱太大的希望,听话人不必受说话人话语影响。赖大家的说:“择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们奶奶的老脸罢了。”赖大家的发出邀请,但是话语中表示了悲观,虽然定了日子,但是请不请得来贾家的主子们还得看自己婆婆赖嬷嬷的面子,对自己邀请这一行为表示了悲观。博士论文,面子观。

4)尊重(Give deference)(1987:178)。博士论文,面子观。尊重策略的实施是通过使用一些明确表达对于听话人的社会地位给与尊重的称谓语,也可以通过自贬(downgrade)的方式加以实施。文中多处体现到这种策略。赖嬷嬷对贾家主子的称呼“主子”、“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老爷、爷们”、赖大家的对王熙凤称呼“奶奶”,这些都是通过称谓语体现出了尊重策略。称在自己家的花园摆酒为“在我们破花园子摆几席酒”,通过自贬方式实施了对听话人的尊重。赖嬷嬷说:“我才去请老太太,老太太也说去,可算我这脸还好。”赖嬷嬷的言外之意是由于自己请到了老太太去赴宴才证明自己有面子,突现了对老太太的尊重。

5)给受话人提供某种补偿(Redress other wants of H’s)(1987:209)。发话人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补偿,如承认蒙受恩惠,承认欠债等。文中赖嬷嬷两次提到“托主子的洪福”,认为自己儿子被选上是托了贾家主子的福,能够摆酒席好好热闹上三天也是托勒贾家主子的福,承认蒙受了贾家人的恩惠,照顾了听话人的负面面子。

2.正面面子策略

正面面子礼貌策略与“亲近”(intimacy)紧密相关。正面面子策略隐含着寻找共同点和申明愿意和对方合作来尽可能缩短双方之间距离。它用礼貌形式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solidarity strategy)(1987:101-117)。仅列举文中涉及到的正面面子策略加以分析:

1)声称具有共同点(Claim common ground)(1987:103)。说话人表明与听话人是一类人,具有相同的目标,价值观或者爱好等。通常的做法有表明具有同样的团体身份,这可以通过称呼的选择,方言,行话的运用来显明。博士论文,面子观。文中赖大家的称呼“奶奶姑娘们”和赖嬷嬷的称呼“主子,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一方面表示对贾家的尊敬,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说话人与听话人关系是一个团体的身份。

这个策略也可以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强调双方又共同分享的背景,可以让受话人自在轻松,同时维护受话人的正面面子。如王熙凤说道:“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这是句玩笑话,实际上她是肯定要带着贺礼的,赖大家的笑道:“奶奶说哪里话?奶奶要赏,赏我们三二万银子就有了。”这句玩笑话作为回应,能表现出她们的关系融洽,是亲近策略的很好体现。

篇3:茶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不仅是产茶大国, 同时也是茶叶出口大国。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 2011年中国茶叶产量和茶叶出口分别为155万吨和32.26万吨, 出口比重为20.8%, 同比增长6.68%, 位列世界第二。作为中国产茶大省和茶叶出口大省的浙江省, 2011年茶叶出口共计17万吨, 金额4.86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9.58%和23.41%, 和和往年一样, 占全国比重超过50%, 其中58.18%的出口量来自绍兴地区, 绍兴地区成为中国茶叶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市。但通过对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的现状 (包括出口的结构、出口的总量、出口的态势等) 的调查分析, 发现绍兴地区茶叶出口面临许多问题, 如绿色壁垒的门槛越设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出口企业萎缩等, 茶叶出口行业遭遇严峻挑战, 亟须转型升级。

二、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现状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量一直在10万吨左右徘徊, 主要出口眉茶、珠茶为主的大宗绿茶, 约占全国绿茶出口的30%左右。从表2.1, 第一,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自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下跌, 其中2010年跌至85106.9吨, 跌幅10%, 2011年稍有恢复, 但仍比2007年跌了近7.1%;第二, 茶叶出口结构相对单一, 从绍兴检验检疫局了解到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附加值比较低的眉茶和珠茶两者的比重和达到了80%多, 其他花茶、白茶、以袋装茶、冲泡茶等形式出口的特种茶的比例很低, 产业利润不高。第三, 另外,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国和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 其中, 据统计摩洛哥就进口了3万吨左右, 约占年出口总量的30%, 是绍兴地区最大的茶叶出口市场, 接下去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分别为乌兹别克斯坦和喀麦隆。最后, 据海关介绍,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企业正在渐渐萎缩, 从调查上虞多哈茶叶有限公司时, 也了解到该公司从前几年出口量最高时的一万多吨降到了现在的5千多吨。由此可见,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关键时刻。

数据来自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三、影响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的因素分析

影响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外部因素

(1) 受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以及欧债危机等的影响, 全球经济持续不景气, 国际消费能力下降, 国际市场需求陷入低迷状态。如日本受地震及核泄漏等后续事件影响, 绍兴对日本的茶叶出口从2010年的564792吨下降到2011年的289266吨, 同比减少48.8%。又如受欧债危机的阴影, 茶叶出口美国从2010年的7681吨下降到2011年的3410吨, 同比减少55.6%。

(2) 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绿色壁垒的兴起, 欧盟、日本、美国等国频频提高茶叶进口的门槛, 且绿色壁垒有呈辐射状发展的趋势, 更加剧了绍兴地区茶叶出口的难度。从上虞多哈茶叶有限公司了解到, 该公司在2009年出口量就超过一万吨, 但受绿色壁垒的苛刻要求, 近几年该公司在欧盟、日本、美国等市场出口量均为零。

(3) 面临世界产茶大国如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 以及后起之秀越南等国的激烈竞争, 市场扩张难度加大。

2. 内部因素

(1) 茶叶出口企业整体科技研发能力薄弱, 对附加值低的大宗茶依赖重。

(2)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企业虽然多, 但规模小, 呈现散而乱的状态, 与国际知名茶企品牌差距较大, 从而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 茶叶经营、出口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检测成本等不断上升, 茶叶单价的上涨远不及这些成本的上升, 造成很多企业经营困难, 不得不从外销转内销或转行业。

(4) 出口企业基本都属于私企, 融资较为困难, 无法满足激烈竞争中自身能力的提升。

(5) 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以及营销手段等比较传统老旧、开拓市场比较被动, 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国际消费市场的变化。

(6) 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比较明显, 仍然以价格战为主, 诚信交易度低, 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7) 茶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茶叶质量体系建设不全, 与以绿色环保食品为主的时代极不相符。

四、绍兴地区茶叶出口升级转型对策分析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正处于转折关键时期, 出口门槛渐高, 成本上涨幅度大, 利润却相对降低, 整个产业以加工贸易和贴牌出口为主, 自主品牌出口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转型升级需求日益迫切。

1. 绍兴地区茶产业应朝微笑曲线两端发展

微笑理论指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 两端朝上, 在产业链中, 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往往在曲线两端, 即产业链两端设计和销售, 处于曲线中端底部的制造环节附加值通常是最低的。而绍兴地区的茶产业, 恰恰是处于微笑曲线底部——制造加工环节。微笑曲线左端是研发, 右端是营销。当前制造环节利润低, 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 因此绍兴地区茶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1) 转变出口茶叶结构, 从附加值低的产品向附加值高的产品转换, 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从绍兴检验检疫局了解到, 2011年绍兴出口珠茶和眉茶分别约为4.9万和2.3万吨, 单价分别为1.90美元/千克和2.96美元/千克, 而特种茶出口单价却高达17.25美元/千克, 但出口量仅4吨, 只占比重的0.004%, 因而绍兴地区应加大深加工茶叶产品的研发, 同时努力设计自主出口品牌, 改变为人打工的现状, 最终转变加工贸易为重头戏的局面。

(2) 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 实施走出去战略, 同时开展电子商务贸易。绍兴已有几家大型茶叶出口企业在国外直接设立办事处和销售点, 中小型企业也可考虑进行合作在目标市场直接设立销售点或直接和国外销售商进行联系以保留更多的中间的利润。另外, 也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战略。

2. 政府和行业应该成为茶叶出口企业的坚强后盾

(1) 政府和相关行业应该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 规范出口企业资质管理, 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同时也要以相关的标准保障国内茶叶的质量安全, 以内销促外销, 真正提高整个茶产业的行业标准。

(2) 行业协会应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际茶叶市场的行情, 尤其是绿色壁垒的预警信息, 指导各出口企业积极应对。

(3) 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带头走出去, 为绍兴地区出口企业搭建更多的国际茶叶销售平台。

3. 企业要顺应潮流, 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1) 企业要关注的重点首先应该放在茶叶的质量上。质量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因而企业自身要建立相关的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和监督体系。

(2)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进行市场摸底调查, 真正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

(3)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龙头企业要起到带头作用, 中小游企业应抱团发展。绍兴地区企业规模小而散, 企业间合作效应体现不佳, 信息不畅通, 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因努力发挥像浙江华发这样龙头茶企的作用, 带动中小茶叶出口企业和茶叶种植农户规范种植、采摘、加工等各生产流程,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使用农药, 确保出口茶叶卫生安全质量, 一起抱团开发新市场, 扩大绍兴地区出口茶叶的影响力。

总之, 绍兴地区茶叶出口行业若不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很有可能面临失去茶叶出口的传统优势地位, 中小企业生存将更为困难, 因而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甚至茶农等都应该团结一致, 首先提高茶叶的质量, 确保其安全饮用, 同时, 要加强研发力量, 进行跨行业跨企业的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参考文献

[1]许咏梅.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 2006 (1) :26-28.[1]许咏梅.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 2006 (1) :26-28.

[2]许咏梅, 苏祝成.中国茶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3) :255-313.[2]许咏梅, 苏祝成.中国茶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3) :255-313.

篇4: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 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录在账簿上, 并定期进行对比考核, 审查有无错弊, 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 则标志着内部牵制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 (RB) 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 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 (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 , 该文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 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 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2.1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 萌芽期——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 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2) 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制度二分法) 。该时期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 (CAP) 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 (1949) 的报告中首次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使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 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其后又对该定义进行了三次修订。该阶段完成了实践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

(3) 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结构三分法) 。1988年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中首次采用内部控制结构替代内部控制, 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这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4) 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旧COSO报告 (要素五分法) 。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 为营运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五大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5) 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

COSO委员会在2001年成立了企业风险管理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项目咨询委员会, 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COSO委员会在2003年7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 并于2004年9月29日颁布正式稿。COSO委员会在ERM内容摘要中, 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 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 ERM涵盖了内部控制, 但并不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取代。

2.2英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从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到1999年的特恩布尔指南, 英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 (Cadbury Report) 、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 (Hampel Report) 以及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 (Turnbull Report) 堪称是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全称为公司治理的财务面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它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 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 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 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 它所确认的公司治理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内部控制视为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的观点, 鼓励董事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哈姆佩尔报告所提出的准则, 将公司治理向前推进了一步, 但内容缺乏新意, 委员会主要由既得利益者组成, 责任不够明确。

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就如何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它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 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 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特恩布尔报告推进了内部控制定义的发展, 强调通过战略参与为公司创造价值, 标志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2.3加拿大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加拿大关于内部控制存在三个趋势: (1) 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视 (2) 社会公众要求公司公开披露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3) 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公司内部控制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于此, 1992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 (CICA) 成立了CoCo委员会 (Criteria of Control Board) 。经过三年的研究, CoCo委会员于1995年10月正式发布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框架性文件-控制指南 (Guidance on Control) 。该指南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要素、作用、参与者及原则进行了阐述,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3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的启示

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带来一个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由控制转向风险, 它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 因此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以防范和规避风险。而分析和辨认风险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从COSO的两份重要报告中可以看出, 不论是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还是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均把风险管理作为主要的内部控制要素, 强调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英国的特恩布尔报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 认为两者是近乎等同的概念。可见,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融合, 风险导向已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 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刘造林, 董明.中美内部控制发展及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 2009, (3) .

[2]郑君国.中美内部控制规范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 2009, (5) .

[3]王展翔.加拿大CoCo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述评[J].商业研究, 2005, (1) .

[4]顾奋玲.日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及其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 (1) .

[5]黄为娥.内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方敏, 牛红琴.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探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5) .

[7]王秀杰, 王秀芝.英国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透视与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

篇5:茶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键词: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研究趋势,理论构建

质量管理起源于Shewhart的抽样控制理论,在Deming、Juran、Crobsy和Ishikawa等质量管理先驱的实践与推动下,已成为广为人接受的管理哲学(management philosophy)[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们围绕质量管理实践(如TQM实践、World-Class企业质量管理实践、波多里奇框架等[2])与企业绩效(包括质量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证实了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提升的显著作用。但是,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尚未有人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总结,特别对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与研究方法的演进趋势没有进行系统分析。因此,本研究以国际三大顶级质量管理方向期刊近10年(1999—2008)文章为研究对象,进行文献归类与量化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和知识图谱工具分析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与研究方法的现状与演进趋势,以更好促进国内质量管理研究的发展。

1 文献归类统计

1.1 文献来源与分类统计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Management Science和Decision Sciences是美国《金融时报》2003年列出的工商管理领域TOP40期刊中与质量管理相关的三大期刊[3],因此本研究以这三个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与学术例会讨论,最终经过筛选确定102篇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四人分两组用KJ法(亲和图法)分别对文献进行独立归类。两次分类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bias),借助于Cohen Kappa系数来判断一致性和信度[4]。经过计算,Kappa一致性系数为0.826,介于0.81~1.0之间,说明两次归类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针对归类有出入的个别文献,经过大家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将这些文献归纳为10个主题:质量管理实践(QMP)、质量信息(QI)、设计质量(DQ)、服务质量(SQ)、过程质量控制(SPC)、文献整理(LR)、六西格玛管理(SS)、ISO体系(ISO)、质量实践应用(QA)、供应链与外包质量(SCO)(主题字母缩写下同)。具体每个领域最终包含的文献数量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依据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102篇文献归纳总结

1.2 方法归类统计

参照许德音和周长辉[5]对管理研究方法的分类,将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分为以下6种:描述型、文献型、概念型、定量实证型、定性经验型、模型优化型。具体每个领域内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情况请见表2所示。由表2可知,质量管理领域主要以规范的实证方法为主(58/102),模型优化方法已退居第二(23/102),定性经验型研究在质量管理领域在进几年受到重视,描述型文献由于缺乏理论贡献一般很少出现在一流杂志中。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102篇文献归纳统计

按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归类,可以从两个不同维度梳理质量管理的已有成果,研究主题的定位与选择以及研究方法的恰当使用都是研究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以下结合本部分的归类分析结果与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从理论构建与研究方法两个视角对质量管理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分析与探讨。

2 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1 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现状与趋势

(1)基于知识图谱的理论构建现状分析

本研究借助美籍华人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of science),目的是通过对文章主题词的分析知晓某一学科的研究现状,并且可能发现研究热点的转移趋势[6]。因此,本研究通过绘制出科学知识图谱,来研究质量管理领域的理论依据与理论构建问题。

通过对102篇文献的引文进行分析,形成共引文献的来源及作者的图谱,按引文的来源进行分析分类统计,并生成被引次数>25的期刊(如表3)。从表3中可以发现,现有引用对管理科学类杂志如JOM、MS、DS、POM、TQM、IJOPM等(杂志名称缩写见表3)的引用频次比较高,但是也对一般管理领域的理论依赖性比较强,如HBR、ASQ、AMR、AMJ、JMAN;对其他成熟领域的借鉴比较频繁,如战略管理领域的SMJ、营销管理领域的JMR和JM,以及心理学领域的PB、PT和JAP,等等。

表中相同期刊来源进行了合并,并且频次进行了加总

综合表1和表3可以发现,由于质量管理相关主题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课题,因此现有的质量管理研究很多都超越了已存的理论,如运用制度经济学和权变管理理论分析TQM实施中相关情境变量的影响[7]、从战略管理中的能力观和资源观审视TQM实践能否带来竞争优势[8]、用Hofstede的文化维度划分理论考察质量管理实践的跨国普遍性[9]、结合知识管理中的SECI模型和知识管理过程模型研究质量管理实践实施过程[10]、采用交易性领导理论分析质量管理中的高层领导作用[11],等等。迄今为止,Handfielf和Melnyk认为质量管理领域内比较成熟的理论只有TQM,他们对早期TQM理论构建情况作了总结[12]。

(2)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的发展历程

Whetten认为理论构建过程中逻辑取代数据成为评价的基础,这个过程需要解释构成是什么(whats)和为什么(hows)的背后机理(whys)[12]。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构建长期备受责备,研究者建议先解决理论构建的相关问题,然后才能构建出有效的质量管理理论。结合Wacker(1998)[13]及Handfield和Melnyk[12]的研究,本研究遵循质量管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演进规律,将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的演进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集中于质量管理先驱早期对质量管理方法与实践的探索。这个阶段处于观察实践和描述简单关系阶段,质量先驱们根据实践观察和经验进行著书立说以描述变量间关系和发现问题。如Juran、Deming和Crosby等研究对解释特定质量管理现象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后人假设提出或构思形成的原型,为实证检验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主要集中于形成理论并用实证分析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此阶段是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的关键阶段。Saraph等、Flynn等和Ahire等对质量管理实践进行了早期的实证探索,提出了实践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假设,开发了科学测量的量表,并运用规范的管理实证方法验证了质量管理实践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假设,为此后的理论拓展与提炼奠定了基础。该阶段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变量操作化和实证的基础,无论最终实证结果的真伪,都对理论构建起着验证作用。

第三阶段主要集中于理论的提炼与拓展。理论拓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整合,这种整合又包含两个层次[13]:实证数据的内部整合和实证结果与其他研究的整合。整合通过突破现有理论限定促进新理论产生。Anderson、Sitkin、Spencer、Flynn等人对质量管理理论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人早在1994年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的专刊中讨论了质量管理实践与理论的整合,跨越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界面,强化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倡将质量管理置于一般管理理论情境下进行讨论。Lim等(1999)、Babakus等(2001)、Stanley和Wisner(2001)、Linderman等(2004)、Prajogo和Sohal(2004)、Flynn和Saladin(2006)、Lakhal等(2006)、Sila等(2007)的研究将质量管理理论拓展到更为一般化情境,突破行业、国家文化等限制,拓展质量管理方法与理念,提高理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3)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研究趋势

基于对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的分析与探讨,质量管理理论构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在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中,由阐释变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到验证复杂因果关系与非线性关系,即解释怎么样的问题(how)。在质量管理领域,学者们最先关注质量管理实践活动对企业绩效是否有影响,然后发展到搜集不同企业与行业的数据验证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发现了各种质量实践之间存在复杂关系,建议使用纵向数据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并使用系统动力学等仿真模拟方法预测未来的影响[14]。

其次,由揭示变量之间的数理关系到深入发掘与阐述现象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或心理原因,即解释为什么的问题(why)。陈晓萍等[15]强调阐述现象背后的原因,不仅要检验主效应,而且要厘清调节作用,甚至中介作用本研究所搜集三大杂志的58篇实证文献中,其中37篇运用了路径分析或结构方程方法检验变量之间的主效应和中介效应,对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的只有10篇。其中部分文献只停留在检验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关系,有些研究的样本在100~200个之间,加之个别研究的样本数据取样随机性与代表性存在问题,这样得出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相关推理的统计结论效度难以保证。

最后,质量管理学者在用实证方法构建理论过程中需要考虑理论的情境性[16]。理论拓展很大部分来自于对边界条件和情景性的突破,提升理论的外部概化能力(generalizability),加强实证结果的解释力。因此,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中需要辨别控制变量,变量的观察和操作化过程要严密和准确,并且不遗漏重要自变量。以质量管理实践的研究为例,有些研究者考虑了相关的情境变量[7],如管理知识、任务结构、企业规模、外部质量需求和产品复杂性、组织不确定性、制造环境、行业、国别、文化等对质量管理实践绩效的影响,有些考虑了TQM实践的文化差异性与普遍性[9],但是针对这些情境变量的通用性与情境性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2.2 质量管理研究方法现状及趋势

(1)质量管理研究方法的现状

质量管理方向的国际主流杂志在20世纪90年代采用优化模型与仿真方法发表的文章占全部发表文章数量的75%以上[16],定量实证也逐渐成为质量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从表2可知,定量实证是质量管理的常用研究方法(58/102),但是传统的数理模型与仿真方法在DQ、SQ和QA领域大量存在(17/102),这是由于这些主题的研究与工程设计、运筹优化和软件开发学科有着密切关联,适合采用模型或仿真方法。模型优化方法在设计质量、SPC领域还常使用,设计质量优化、统计过程控制都依赖于传统模型与优化方法。以案例或访谈为代表的定性经验研究逐渐在质量管理领域受到重视,这也是为了构建质量管理理论的需要。

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服务于研究内容,并且不同研究方法之间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的需要和条件选择适合研究情境的研究方法,即研究方法匹配问题。参照Meredith[17]对研究方法的简化归类,可以将研究方法重新分为两类:一类叫传统理性方法(包括优化模型、仿真建模和问卷调查),另一类叫案例/现场研究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从表2可知,质量管理现有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理性方法为主,案例或定性研究方法还处于导入的初级阶段。从发展趋势来看,该方法是未来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与拓展的重要手段。

(2)质量管理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基于对质量管理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结合表1和表2量化分析结果,发现当前质量管理研究方法选择上存在以下四个趋势:

第一,提高质量管理中传统理性方法使用的效度。理性方法适合于理论的检验和修正,对理论的构建贡献较少,并且理性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研究所需样本量大、模型在约束条件下有效,等等。定量实证型研究依赖于代表性抽样和相关性推断[17]。质量管理的定量实证研究中,设计模型时尽量考虑各个相关参数,将不准备研究的参数进行控制,最小化噪声影响;随机化选择足够大的样本量,最小化未考虑到的自变量影响;避免同时从一个来源搜集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采用纵向数据设计减少共同方法偏差,提高因果推断的有效性。

第二,多方法交叉应用提高理论的普适性。例如,在质量管理实践与绩效的研究中,采用定性实证研究能够得出外部效度较高的结论,但是由于质量管理实践框架的复杂性,尝试采用模拟仿真方法能准确观察变量之间的协同演变关系以及预测系统未来的发展状态;应用设计科学方法论于质量管理,强化研究的问题驱动与目标导向,注重研究的开发性,并注重将理论成果与实践情境结合;采用试验或准试验方法(如脑电图)结合传统管理研究方法,揭示服务质量领域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运作管理发展趋势是传统的理性研究方法逐渐与案例研究、实地研究等方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在检验理论和构建理论方面较单个研究方法具有优势。

第三,运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和案例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构建质量管理理论。案例研究和实地研究比质量管理研究中所采用的传统理性方法(优化模型、仿真建模和问卷调查)更具优势[13,18],后者主要为了达到目标而只解释发生什么和怎么样(一般用于现有理论检验和证实),前者可以同时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帮助解释现象与考察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一般用于现有理论拓展和构建新理论),侧重于过程导向,并很好探索和识别出新变量和新关系。

第四,构建理论的方法需要与所研究的内容、研究条件、数据类型等要素相匹配。研究中注意恰当使用定性与定量方法,不同方法与不同理论成熟度相匹配,匹配不当会导致研究中的反复轮回(Reinventing the wheel)、证据不均等(Uneven status of evidence)和盲目调查(Fishing expeditions)等问题[19]。从表1和表3可知,现有的质量管理理论构建范式以借鉴一般管理学科的成熟理论和拓展现有理论为主,但开发全新的质量管理理论框架时,Handfield和Melnyk[12]认为需要采用理论构建导向型(theory building driven)实证分析,并通过生成概念、形成定理、重组定理等方式对实证分析结果加以概化,以形成一般化的新理论。

3 研究总结

从质量管理理论构建与研究方法使用两个维度重新归纳质量管理研究演变规律(见图1)。图中横轴代表理论构建的连续谱(continuous spectrum):从理论探索、理论检验到理论拓展,从零散研究到研究的系统集成;研究方法上趋向于从单一定性或定量方法到多方法的混合研究。45度斜线代表质量管理研究演化的三个阶段,曲线表示多方法交叉使用的增长趋势。总体上看,在质量管理研究早期,主要以理论探索为主,并且研究方法的选择是经验观察驱动的;在质量管理研究集成阶段,趋向于使用多种方法交叉进行研究,方法的选择由理论构建驱动。将国外质量管理研究按研究方法与理论构建两个维度汇总到表4,表中按理论构建的演进规律分别归纳了研究主题、代表性研究、研究方法、理论构建与贡献和研究目的。

本研究总结了国外质量管理领域成熟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演进规律,以促进国内质量管理研究快速捕捉国际研究前沿,希望对国内质量管理研究有所启发。

资料来源:根据Handfield和Melnyk(1998)、Edmondson和Mcmanus(2007)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梳理而成

上一篇:微商个性签名励志向上的女人下一篇:改编宿新市徐公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