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4-04-19

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共8篇)

篇1: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景宁县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针对景宁县茶叶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茶叶新品种选育、相关产品开发及栽培技术创新的对策,带动景宁县茶文化、畲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加强生态县建设,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茶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对策;浙江景宁

一、景宁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一)茶园规模不断扩大,种茶效益逐步显现

2007年全县茶园总面积2600 hm2,较2000年增长了95%。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占65%,名列全省前茅。农户种茶收入明显增加,纯收益约1.5—3.75万元/ hm2。

(二)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龙头企业日渐壮大

景宁县于2006年制订发布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地方标准》,2007年制订发布《惠明茶茶园建设规范》等4个技术规范,使全县的茶叶生产实现全程标准化,提升产业档次。龙头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如惠明公司、奇尔公司等公司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已形成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三)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销售渠道不断拓展

景宁县惠明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05年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确定为特供专用茶。近年来,景宁县政府通过各种茶事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惠明茶的品牌影响逐步增强,销售渠道不断拓展,销售量日益增长。2006年,惠明茶公司与中国最大的茶叶销售公司--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签订了长达10年的茶叶购销合同。惠明奇尔公司由于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联手开发出“总统府茶”。目前,全县有5家企业在北京、上海、南京、沈阳等9个省级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茶叶市场不断拓展。

二、景宁县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地建设方面

茶园管理粗放、产量低,部分茶园因疏于管理,已处于荒废或半荒废的状态,较严重的地方,农户已将茶园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采取只建不管、只采不剪、少采不养的粗放管理,造成茶叶产量不高,平均产量约404.55kg/ hm2,还不到全国平均产量的1/2。

(二)产品开发方面

由于资金、技术、营销等方面的问题,景宁县茶叶经营仅仅停留在礼品茶的生产,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茶基本不加工、经销,导致夏、秋两季茶叶的原料白白浪费,产品单―。在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尚属空白,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产品开发缺乏深度。

(三)加工营销方面

1.企业布局不合理。生产加工企业集中在鹤溪镇、澄照乡,其他乡镇基本上没有规模加工企业。

2.没有茶叶与茶青市场。全县没有茶叶市场,茶青市场也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3.没有形成统一的营销体系和销售网络。茶产品都是各企业自行销售,且各企业只侧重于本地销售,不仅使各企业业主精力分散,销售成本增高,在促销中还经常出现企业间压低倾销的无序竞争现象。因此,县外市场销路需要进一步开拓。

(四)品牌建设方面

“惠明”商标许可使用协议未能真正解决商标的所有问题,且景宁县茶叶品牌较多,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茶叶商标就有14个。虽然获奖产品不少,但大多数品牌的产品销量不大,市场覆盖面狭窄,企业对品牌宣传的投入较少,而且各个名牌各自为政,导致力量分散,未能形成有效的宣传合力。

三、景宁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和前景分析

(一)产业优势

1.适宜的自然条件。景宁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无严寒,春季回温早,茶区土地肥沃,多为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沙质黄土和沙质香灰土,且云雾缭绕,茶树经常受漫射光照射,茶树喜温、喜湿、喜酸、喜云雾,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使景宁县具各种茶的天然优势。

2.悠久的种植传统。早在100多年前,景宁县就有茶树栽培,茶农对茶的生长特性深有了解,有种茶的传统经验,且景宁县茶园良种化程度高,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的茶园全部为无性系良种,无性系良种比例高达65%。

3.一定的市场基础。景宁县1973年就开始恢复金奖惠明茶生产,历来受到政府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金奖惠明茶以“香高味浓,耐泡回甘,富含兰花香水果味”的口碑在名茶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

一、全国重点茶之一。特别是景宁县的白茶,品质优于安吉白茶,深受消费者喜爱。

4.丰富的茶文化。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目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畲族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迷人的传统文化、纯朴的乡野民俗。畲族人民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特有的畲族茶文

化。

(二)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茶叶成为时尚保健饮品,茶叶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的新趋势。目前,景宁县大部分是低产茶园,2007年全年茶叶总产量1012t,年产值9108万元。如果对全县所有茶园进行科学改造,新建无公害有机茶园,并按照科学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进行规范化、产业化的经营管理,其经济效益将得到大幅提高,这将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景宁县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地建设,优化茶种结构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的原则,通过采取集中连片开发,改造低产、低效、低质的“三低”茶园,改植换种等措施,适度发展新茶园,巩固提升老茶园。在重点抓好鹤溪镇、澄照乡2个茶乡镇基地建设的同时,拓展其他乡镇(管理区)的宜茶荒田,缓坡山地无性良种新茶园,延伸生产区域。优化茶树品种结构,积极发展适合景宁县种植的茶树良种。

(二)充分利用资源,深度开发产品

1.深度开发产品。大力扶持茶企业进行夏秋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方面的茶叶深加工开发,拉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原料的利用率,促进茶产业经济的增长。

2.大力发展茶旅游业。充分挖掘、收集和整理畲族古朴浓郁的民间茶艺,结合现有的茶园、茶厂和古老茶王、惠明寺、畲族古村落等载体,把金奖惠明茶文化和畲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项特色旅游项目,从而进一步提升金奖惠明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建立茶叶市场,健全营销网络

1.建立茶叶市场和茶青市场。在主产区建立茶青交易市场,一方面,为散户茶农解决茶青销路问题,避免加工企业压价收购,增加茶农收入;另一方面;让加工企业不再走家串户进行收购,减少收购环节,确保茶青新鲜,提高产品质量。

2.合理布局。合理布局加工企业,挟持茶叶龙头企业的建设,促进“企业+基地+农户”、“市场+订单+农户”经营模式的形成,搞活茶叶流通。

3.扩大市场。鼓励支持广大茶农、茶商、茶企业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茶叶专卖店、连锁店,形成完整的茶叶销售网络,提高景宁县茶叶的市场占有率。

(四)科学规划产业,完善扶持政策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制定全县茶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茶叶主产区发展计划,推进茶叶产业结构。在2年时间内,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全

县惠明茶种植面积累计达到4000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达2700hm2,全面建成无公害茶叶基地,建立绿色、有机茶基地666.7hm2,建立惠明白茶基地66.7hm2,每年受茶叶实用技术培训达9000人次以上;实施期内全县茶叶种植农户的种植效益达到5600万元,加工企业加工茶叶1600t,实现产值14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0个,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县财政年均增加税收280万元;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扶大做强龙头企业,扩大茶叶加工规模,力争培育1家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实现加工茶叶1000t,产值10000万元,企业利润1400万元,年均利润700万元。

2.建立产业扶持长效机制。有效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强力推进荼叶产业建设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景宁白茶产业化开发,全面建设无公害基地。一要提高无性系良种覆盖率。根据早中晚、高山和低山科学配置优良品种的要求,相应引进茶叶良种,推广面积达186.7hm2。二要推进景宁白茶快繁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转化景宁白茶嫁接繁殖技术、扦插繁殖技术、组织培养生物技术成果,建立景宁白茶良种种源基地,推广面积达66.7hm2。三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全面加强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推广茶园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优质高效茶树系列专用肥技术,严格按绿色和有机茶标准,建立绿色和有机茶基地666.7hm2。

3.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主动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的对接,促进茶产业的深层次开发;加大茶叶产业科研、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力度,以解决限制茶叶发展的技术问题;加强对从事茶产业的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培养;集约加工,提升档次,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水平。一要制定实施景宁惠明茶地方标准。适应市场需求,避免无序竞争,制定推行景宁惠明茶地方标准,确保惠明茶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二要推行清洁化生产。要求企业积极申报有机食品认证和产品QS认证,构建生态安全型茶叶食品,积极应对茶叶产品推行市场准人的挑战。三要引进名优茶加工先进设备,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加大宣传促销“惠明”品牌

品牌问题是影响一个产业做大做强的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茶叶产业的发展,品牌作用尤为明显。首先,要加大对申报证明商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适时运用行政和经济杠杆,召集全县茶叶企业统一思想,本着服从大局,适当补偿的原则出发,尽快形成共识。其次,统筹资金,集中力量,以茶叶协会名议申报“惠明”证明商标,加强保护并供全县企业统一使用,由茶叶协会控制质量统一标准,集全县企业劲往一处使,扩大宣传效果,提升品牌价值,共同保护和促进传统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1.科技服务队伍建设。根据景宁惠明茶产业化发展需要制定技术培训计划,切实地完成人才培训任务,全县茶叶专干、村(基地)茶叶辅导员常年保持在200人左右。

2.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景宁分市场、景宁农村星火科技网、景宁科技信息网、农村远程教育视频系统建设,在全县24个乡镇建立远程教育视频系统站点。

3.技术培训。加强景宁县职高国家星火学校建设,开设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等专业,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协调,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组织各部门、各乡镇开展茶叶技术领域内的农民科技培训,力争每年培训9000人次以上。通过引进、推广、转化和应用茶叶领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引进推广优良茶叶品种,大力推广景宁惠明白玉茶仙等优质茶叶品种,加强茶园示范基地建设,推行先进适用茶叶种植技术、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培育和壮大茶园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实力,从根本上改变惠明茶种植、管理和加工的传统方式,拉长惠明茶产业链条,全面提升景宁县惠明茶产业科技水平,完成惠明茶产业化开发的任务,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地方财政增长的目标,实现富民强县的目的。将带动1.5万畲族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对增进民族团结、推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随着惠明茶业的发展壮大,必将替代大量消耗林木资源的食用菌产业,带动景宁县茶文化、畲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对加强生态县建设,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韦新力.对我国产茶区茶叶产业化的思考—以磐安为例〔J〕.经营管理者,2009⒀:391,387。

[2]金开美,吕立哲,关淑平,等.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茶叶。2009⑺:35—36。

[3]张佩,刘静,徐良,等.贵州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⑺:201—203。

[4]彭青.对恩施州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设想〔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⑷:14—49。

篇2: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朱文佩

景宁县农业局经作站323500

摘要:景宁县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发展杨梅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文章在介绍分析景宁杨梅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景宁杨梅产业健康发展,应注重产后商品化处理,加强市场的拓展力度,走规模化、品牌化、休闲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景宁县;杨梅;现状;问题;对策

景宁县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5℃。一般年份极端最低气温为-3~-4℃,极端最高气温为40.5℃,一般年份为3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542.7毫米。土壤类型主要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土层深厚,pH值4.5~5.5。良好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杨梅的生长。产业发展现状

1.1 品种结构趋于优化

景宁杨梅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968—1972年,鹤溪镇鹤溪村茶山脚就规模种植了100多亩荸荠种杨梅。但大规模种植是在90年代后,随着荸荠种和东魁杨梅两个优良品种的成功引种,景宁县掀起了杨梅种植的热潮。1995—2010年新发展杨梅品种基本以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主,逐渐淘汰了一批味酸、核大、不耐贮藏的劣种杨梅。使景宁杨梅品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也由原来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转变成以农业企业或村集体为主的规模化种植。至2011年,全县杨梅总面积为 4425亩,其中荸荠种杨梅1705亩、东魁杨梅2455亩,优良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4%。

1.2栽培水平明显提高

景宁的杨梅普遍管理粗放,树体基本不修剪、不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果园普遍存在树冠高大、郁闭、光照不良的问题,导致杨梅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随着景宁农业技术部门开展了杨梅矮化栽培技术、合理修剪技术、疏花疏果技术、保花保果技术、病虫害优化防治技术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的试验与推广,景宁杨梅生产出现了明显的转变。栽植方式由过去的乔化稀植型向矮化密植型转变,管理方式由过去的季节管理向常年管理转变,投入产出方式由过去的低收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方向转变,病虫害防治由过去的有病虫害的防治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转变,果树管理由过去的自然结果型、自生自灭型向人为控制型、适树适法型转变。达到了幼年树提早结果1-2年,成年树树冠低矮、通风透光、采摘方便的目标,克服了杨梅挂果大小年,改善了果实内外品质,提高了单株产量,使杨梅连年丰产、稳产。目前,全县投产园杨梅平均每666.7㎡产量达到500㎏左右,盛产园达到900㎏以上,平均优质果率达到46%以上。

1.3杨梅干加工渐成规模

随着景宁杨梅种植规模的不断增长,鲜杨梅的销售问题日渐突出,如果杨梅采摘后能及时进行加工烘干,就可以给果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006年亿龙杨梅专业合作社首先进行初制杨梅干的加工,之后全县各杨梅生产大户纷纷效仿,杨梅干加工技术也不断完善。目前我县有四个杨梅干加工点,2011年全县烘制杨梅干在5吨左右,据亿龙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他的加工点烘制1.6 吨杨梅干,东魁品种的优质杨梅干每公斤售价120元。杨梅干的加工更好地利用了杨梅资源,并且丰富杨梅市场供应,增强杨梅市场竞争力。

2存在问题

2.1营销体系薄弱

景宁目前杨梅的销售还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由于规模小、组织性差,常以农贸市场作为销售点,无序竞争到处可见,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削弱了产品的市场开拓和竞争力。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也大多组建时间不长,组织程度尚处于初始阶段,其杨梅销售量占杨梅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够高,带动的农户数量有限。此外,相关部门多年来只注重生产环节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忽略了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特别是对产品的销路、对销售环节的支持和投入较少,销售人才、销售网络未形成规模,也严重影响了景宁杨梅的外销。

2.2采后处理手段落后

杨梅的采后处理包括商品化包装、贮藏保鲜和加工增值三个方面。在杨梅商品包装上,景宁目前还只是采用一刀切的塑料篮进行简易包装。与青田、仙居、临海等生产先进县市比,景宁县的杨梅商品化包装还显得非常单

一、落后,还没达到杨梅包装时尚、精美、新颖、轻巧、环保的目标。在贮藏保鲜和加工上,至今还没有一座保鲜冷库,杨梅果实加工也只停留在初制杨梅干加工上,杨梅的贮藏加工业方面亟待加强。

2.3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是产业的核心,是质量的基础,是效益的要素。景宁杨梅要实现上档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品牌建设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景宁杨梅种植企业和合作社的市场观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周边青田等县市的杨梅知名度已经很大,比较之下,景宁缺乏了创知名品牌勇气,也忽视了品牌宣传。

3发展对策

景宁杨梅产业的发展,将继续加大品种结构调整的力度,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充分发挥杨梅专业合作社在产品营销中的主体作用,以“优质、安全”来获取市场信誉,打响景宁杨梅的品牌,并逐渐形成网络化的市场营销体系,保证景宁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注重产后商品化处理

实行商品化处理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10年景宁杨梅投产面积为2876亩,占总面积的65%,随着投产面积的不断增加,今后景宁县杨梅必将供大于求,只有加快发展杨梅贮藏保鲜加工业,才能使景宁杨梅整体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要尽快建立杨梅贮藏保鲜库,开展杨梅果实冷藏贮运技术的研究,解决杨梅上市集中,贮藏期和销售期短的问题。要积极改善果品包装,增加果品的附加值,可以通过在泡沫箱里加冰块的方法,达到提高果品档次,延长贮藏期和销售期的目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杨梅加

工项目,建立一家大的杨梅加工企业。瞄准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杨梅加工产品,缓减鲜果销售压力,实现加工增值,提高效益,使之成为景宁杨梅产业最后一条保障线。

3.2加强市场的拓展力度

当今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土地面积和产量上去竞争,更重要的是在质量、效益上去拼搏。在开拓市场方面,应在巩固、完善本地市场基础,再去拓展外地市场。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以几家杨梅龙头企业为主,组建一支敢闯市场的杨梅贩销队伍,到温州、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开拓市场,在营销网络建设上,要加强销售体系及信息网络建设,以便较为准确地预测、预报市场需求信息,指导果农生产和积极参与流通,变生产优势为商品优势,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提高杨梅生产的经济效益。

3.3实施品牌战略

为了景宁杨梅产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广大果农和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放远眼光,牢固树立品牌观念,充分利用景宁杨梅无污染、品质好的声誉,把品牌与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志使用相结合。通过参与全省杨梅评比、农博会、精品水果展示会等各评比展示活动,树立自己的品牌,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新闻媒体,宣传、推介产品,建立销售网点,提高杨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景宁杨梅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4结合农家休闲业发展杨梅生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想体验田园生活。可以根据这一消费需求,结合杨梅生产发展农家乐,为游客提供杨梅采摘机会及其他农事活动,把传统的种植、销售模式转变成观光体验的生态农业模式,从而扩大产业增效渠道,提高种植效益。

3.5强化宣传,提高景宁杨梅知名度

一个商品销售量的多少决定于该商品的宣传效果。今年景宁县举办了首届杨

梅采摘品尝推介会,这次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地很多游客,邻县的游客也纷至沓来,大大提高了景宁杨梅知名度。以后每年杨梅成熟之际政府部门都可以抓住这一机遇举办景宁杨梅节,或在这一时间段组织大型活动,开展杨梅品质鉴评、质量比赛等,通过广播、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介大量宣传、报道景宁杨梅以及与杨梅有关的活动,提高景宁杨梅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篇3: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浙江省景宁县是著名金奖惠明茶的原产地, 古称“白茶”, 因1915年选送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荣获一等证书和金质奖章, 称为“金奖惠明茶”。该茶产于景宁县张村乡的赤景宁惠明茶木山腰, 唐代开始种植, 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截至2015年4月, 全县茶园面积有4100hm2, 产量2456t, 年产值3.79亿元, 茶园面积比2008年增长了158%。其中名优茶产量1380t、产值2.9亿元, 同比增长4%和9%。目前, 茶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 通过景宁县茶文化、畲族民族文化的研究, 对加强生态县建设、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景宁县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有利条件

2.1适宜的自然条件

景宁县位于浙南, 瓯江上游, 一般海拔650~800m, 属山区及半山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和湿润, 冬季无严寒, 春季回温早, 年均气温17.6℃, 年均降水量1868mm, 全年无霜期达268d。茶树喜温、喜湿、喜酸、喜云雾, 景宁县常年云雾缭绕, 茶树经常受漫射光照射。景宁县具备发展各种茶的天然优势。

2.2优质的土壤环境

土壤以酸性沙质黄壤和香灰土为主, 土质肥沃而润泽, 多为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沙质黄土和沙质香灰土, 尤以惠明寺和漈头村两地所产茶叶最佳。制作惠明茶所用鲜叶为芽头肥大、叶张幼嫩、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制作时先将芽叶于铜锅中炒青, 至适度时起锅, 摊凉并轻轻搓揉, 然后用焙笼烘焙至8成以上干度, 再入锅整形翻炒至足干。成茶条索紧缩壮实, 颗粒饱满, 色泽翠绿光润, 全芽披毫, 茶味鲜爽甘醇, 带有兰花香, 汤色清澈明绿。

2.3丰富的茶文化

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目治县, 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畲族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 畲族人民爱茶、喜茶, 茶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畲民日常生活、劳动、会客、婚嫁、祭祀及一些休闲场合, 都能看到一钵煮茶或者一杯杯热茶。畲族种茶, 采茶, 制茶, 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风俗。有说法“喝一碗是无情茶, 喝两碗是长寿茶”。还有一种说法是:“一碗苦, 两碗补, 三碗洗洗肚。”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 一般就得喝第二碗。茶不仅仅是畲族文化的瑰宝, 由茶演变而来的茶俗, 更是茶文化的一朵奇葩。

2.4品牌的优势

据《景宁县志》记载:唐大中年间 (847~859) , 景宁已种植茶树。咸通二年 (861) , 惠明和尚建寺于南泉山 (今鹤溪镇惠明寺村, 寺因僧名, 村以寺名) , 并在寺周围栽植茶树。此处所产茶叶品质优异, 亦因僧名称惠明茶, 明成化十八年 (1482) , 惠明茶列为贡品, 年贡芽茶两斤。迄今已有1100余年的种植历史。现在寺右尚有一株古茶。此茶叶芽乳白带淡黄, 冲泡后又呈白色, 色、香、味俱佳, 人称“白茶”、“仙茶”“兰花茶”。

2.5较好的发展前景

在多元化消费的时代背景中, 茶叶已成为时尚保健饮品, 茶叶市场呈现出需求旺盛的新趋势。同时消费者对于质量安全的强烈诉求, 使得品牌的声誉逐渐成为主导农产品消费趋向的核心动力推动农产品品牌化, 目前, 景宁县大部分属于低产茶园, 假如果对这些茶园进行科学改造, 并按照无公害有机茶园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进行规范化、产业化的经营管理, 将会成为一支“潜力股”。景宁“惠明茶”的品牌在国内已经大有名气, 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品牌, 这将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3当前景宁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3.1施肥不科学

据有关数据统计, 在施肥方面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施用有机肥的用户较少, 氮肥使用量占比例平均为85.17%, 幅度为50%~100%;施肥的季节以冬季为主, 据本次调查的25户中, 施冬肥的农户占72.5%, 施春肥的农户占18.5%, 施冬、春肥的农户仅占7.7%;施春、夏、秋、冬四季肥的农户占1.3%。在肥料种类结构上, 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 微量元素更是无人顾及。养分、季节间分配不平衡, 既不利于地力增肥和茶树稳健生长, 也不利于减轻肥料养分的流失和肥料的利用率,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叶生产健康有序的发展。

3.2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单一

在调查的50户农户中, 很少使用生物多样性稳定和生态平衡来控制有害生物, 多数用户的杀虫剂只有2~3个品种, 近90%的农户都是使用有机磷、菊酯类农药、植物源农药, 甚至有个别农户使用乐果、敌敌畏、天王星等国家禁用的农药品种。茶园内行道树几无种植, 茶园除草, 多数用草甘磷等灭杀性除草剂。在防治害虫实践中, 要确保产品质量, 实现无公害茶叶的发展, 必须综合协调运用各项防治措施。

3.3资源利用不充分

当前景宁县委、县政府提出“早期发展茶叶, 中期发展毛竹, 远期发展香榧”的农业发展新思路, 已成为景宁的主导产业, 但随着城镇化的建设, 务工人员大量的外流, 采摘茶叶成为了新的问题, 如澄照、鹤溪等集中产区, 春茶采摘量仅为可采摘量的75%~85%, 大部分小面积种植区, 由于采摘、加工费用的偏高, 仅为可采摘量的35%~50%左右, 个别散户采自用部分后, 就弃之不摘, 更谈不上夏、秋茶采摘加工。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也减少了产业收益, 更不利于控制各类病虫害的防治。

3.4产业不协调

“惠明茶”的品牌虽然有较大的知明度, 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技术指标来衡量“惠明茶”产品质量, 对企业无资质管理和市场经营管理秩序较乱, 难以凭借自有品牌占领国际市场。产业间的不协调, 限制了产业互利、资源整合效益的发挥。据调查, 只有个别农户在山边田, 缓坡旱地改种的幼林茶园套种玉米、大豆、蔬菜等农作物外, 很少在茶园内开展套播绿肥作物等, 更谈不上发展其他整合资源的生态种养模式。

4建议与对策

(1) 茶园施肥以长期发展为前提, 以施用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的原则。有机肥虽然养分含量低, 但是相对化学肥料而言, 肥效长, 且对土壤结构没有破坏能力, 长期施用不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及板结。施用无机肥的, 要严格控制使用的量, 同时要重注调节土壤的结构和养分均衡, 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 调减氮肥用量, 配合磷、钾、镁肥及微生物菌肥的施用进行土壤改良, 注意硫、硼等养分补充, 但化肥施用量不得超过全年肥料施用总量的20%。以秋冬季基肥为主, 有条件的加春夏施肥。

(2) 引进种苗须检疫。当要从外地引进茶苗或茶籽、穗源等种质材料时, 须经植检部门检疫认可后方能引进, 以防止外地有而本地没有的病虫侵入本地。

(3) 对现有的中低产茶园基地实施改造, 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群发展”的原则进行“三改一补”, 即“改园、改土、改树和缺株补植”技术规程来操作, 周边安装茶叶太阳能灭虫器和放黄板置诱虫纸,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有色粘虫板、生物农药以及农技措施等技术手段对茶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控, 进行茶园绿色防控。并进行水源、大气、土壤的检测以获得定量数据,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进行山水园林路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4) 政府、行业、企业联手互动, 形成合力, 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茶类, 走“科技兴茶”之路。生产无公害茶和有机茶, 研制适应市场的茶产品, 以风味茶、功能茶、方便茶、科技茶等拓展国际市场, 在生产过程严格监测有害金属和有害细菌, 如大肠杆菌和其它致病菌、黄曲霉素等, 禁止使用色素、防腐剂、品质改良剂等化学添加剂的发生, 使之完全符合无公害茶叶的检测标准, 全面把好质量关, 引领世界茶叶消费潮流。

参考文献

[1]梅小宝, 何德庭, 林建荣, 等.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8) :368~369.

[2]汤运林, 周贤东, 林敏莉, 等.景宁县茶叶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2) :11~13.

[3]张佩, 刘静, 徐良, 等.贵州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 2009 (7) :201~203.

[4]韦新力.对我国产茶区茶叶产业化的思考:以磐安为例[J].经营管理者, 2009 (13) :391~387.

篇4:刍论宁洱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宁洱;茶叶产业;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

宁洱县地处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是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全县国土面积3670km2,耕地30.2万亩,境内最高海拔2851.1m,最低海拔551.7m,森林覆盖率达72.8%,平均气温18.3℃,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宁洱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方兴未艾。茶叶生产遍布全县7乡2镇,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108124亩,毛茶产量4428t,精制普洱茶产量4360t,实现茶叶工农业产值达3.25亿元,茶叶已经成为全县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际国内茶叶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宁洱茶叶产业发展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宁洱茶叶产业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摆在我们同行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根据国际国内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就我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窥管之见,权当抛砖引玉。

一、宁洱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立足普洱茶品牌优势,紧紧围绕市场,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加强引导,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宁洱茶叶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古老的茶乡再次兴起了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热潮,再次呈现出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地的繁华景象。

1.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08124亩,毛茶产量4428吨,比2003年的6万亩和1128吨,分别增长了80.2%和292.6%。全县百亩以上连片种植的茶叶生产基地达37个,总面积4万余亩。

2.科技在茶叶生产中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为了加快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科技水平,县委、政府恢复成立了县茶叶产业办,2001年成立了县茶叶科学研究所,2005年与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联合成立了中国普洱茶茶艺学校。类似普洱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茶王茶业有限公司、永年茶叶有限公司等专业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加,促进了茶叶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以县经作站、茶科所和普洱茶学校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茶叶科技推广体系,茶叶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科技在茶叶生产中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经过多年试验,宁洱县农业局经作站成功引试繁育了“紫娟”、雪芽100号、长号白毫等优质茶叶良种,并建立了茶叶良种苗圃基地。普洱茶王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老古董牌绿茶、普洱茶双双通过了A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普秀牌板山毫峰(绿茶)、普秀牌普洱茶通过A级绿色食品认证,中寨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2007年,全县有茶叶加工厂120户,其中精制普洱茶加工厂36户,加工普洱茶4360t,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

3.茶叶销售体系初具雏形

各茶业企业已在国内外建立各自的销售渠道,搭建销售平台,全县茶叶企业共发展海内外经销商和代理商400余户, 宁洱县城内设有茶叶专卖店120余户,茶叶产销体系已初具雏形。

4.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有一定提高

随着产业的发展,我县先后成立了普洱茶叶学会、普洱茶文化研究会等民间组织,会员达数千名。茶叶生产重点村温泉村、西萨村也分别成立了茶叶种植协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茶叶基地开发、茶叶生产经营、品牌保护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政府联系企业、茶农的桥梁和纽带。

5.茶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宁洱县委政府积极实施“开放活县、产业立县、文化兴县”战略,2005年着力打造了普洱茶源广场、普洱民族茶艺馆,修复重建了茶马古道、茶马驿站等一系列以普洱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承办了云南普洱茶叶协会成立大会,参与了“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活动,并以云南大马帮进京为契机,在北京举行了“云南普洱茶文化北京宣传活动”,还先后组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首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和“云南省精品普洱茶广州巡回展”等一系列重大茶文化活动,通过普洱茶文化搭建平台,全方位展示推介宁洱茶产业,使宁洱县是“茶之源、道之始”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进一步提升了宁洱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宁洱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茶文化环境。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产生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对未来宁洱茶产业发展,乃至宁洱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

二、制约宁洱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宁洱茶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为下一步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从国内外茶叶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全县茶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它们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茶园老化,茶叶良种率低

全县茶叶基地中,20世纪70年代以前种植的有15000亩;80年代种植的有15000亩;90年代种植的有10901亩,种植的品种大多是有性系大叶种群体品种,良种覆盖率仅为33.3%。在全县62450亩可采摘茶园中,低产茶园就有3万余亩,由于种植年代久远,品种退化,采摘茶园平均单产只有28.1kg,并且茶叶品质难以提高,大部分茶园出现“高耗能、低效益”的生产经营状况,已严重制约了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农的增收。

2.茶农整体科技素质较低,茶叶生产管理粗放

宁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广大茶农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加之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习惯了旧的生产管理模式,保留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阻碍了新科技在行业上的有效应用和茶业经营理念的革新。茶农生产管理技术含量低,一方面在茶园管理中,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大,单产低,品质差;另一方面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陈旧,管理不科学,导致质量差异大,效益不高。

3.产业发育度低,名牌产品匮乏

总体而言,宁洱县茶叶产业仍沿袭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仍然处于“有什么,卖什么”的发展阶段,“原料”仍然是茶叶企业组织生产和销售的核心要素。然而,斯里兰卡、肯尼亚和浙江、福建等国外、省外产业发育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目前正处于顾客“要什么,卖什么”的发展阶段,并正向“引导顾客需求,为顾客设想需求”的高级阶段迈进。

我县主要生产加工六大茶类中的传统普洱茶和绿茶,产品涉及散茶、紧压茶、工艺茶等多个品类100多个茶叶产品,地方性品牌有“普秀”、“普茶”、“泰安”、“旺隆”、“仆女”、“阳春”、“普特”、“老古董”等,品牌多而乱,没有建立起类似“立顿”、“龙井”、“滇红”等国内外著名品牌。

4.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篇5: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茶叶产销形势分析

(一)产销形势

总的来说,目前我省茶叶产销形势较好,内外销市场同步发展,市场前景看好。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确定因素增加,开拓浙茶市场任重而道远。

1.生产方面。全国茶园面积继续增加,2007年达到2400万亩,产量11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省茶叶生产也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07年茶园面积245万亩,比上年增加2.9%,产量16万吨,比上年增加5.3%,产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球茶叶产量稳定在350万吨左右,需求量保持在300万吨左右。茶叶产大于销的局面开始显现。

2.市场销售方面。2007年国内茶叶销售形势较好,茶叶价格总体上涨,年销售额320亿元,比06年增长28%。销售量超过80万吨,比06年增长11.1%。我省内销以名优茶为主,市场遍布全国,主要市场在长三角和华北地区。省内产地贸易网络已经形成,全省现有工商登记的产地交易市场179个,2006年交易量6.2万吨,交易额42亿元,茶叶批发市场已成为茶叶流通的重要渠道,约有60%的茶叶经过批发市场交易。零售方面,品牌专卖和连锁经营格局也初步形成,促进了品牌建设。销区市场开拓,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特别是上海、江苏、山东、北京等地,销区市场开拓取得较大成绩,但与**、广东、安徽等省的茶商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

外销市场遍布全球,以西北非、中东、中亚、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为主,茶类以珠茶、蒸青茶、眉茶等大宗茶为主。2007我国茶叶出口至110个国家和地区,茶叶出口量28.95万吨,比06年略增,出口金额6.08亿美元,比06年增长11.2%,创历史新高。2007年我省茶叶出口额为3.1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2.4%,其中绿茶出口16.05万吨,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的70%以上,占世界绿茶出口量的60%以上,继续保持绿茶出口的龙头地位。因此有了“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数**”的美誉。

(二)市场前景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认为,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总量平衡,结构矛盾突出,涨跌变化敏感的新阶段。这个结论也基本上适用于茶产业。

1.国内需求仍呈增长趋势。“十五”期间,我国茶叶内销市场呈现快速发展,内销数量从2000年的45.34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61万吨,增长34.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消费将继续快速发展。同时,茶叶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礼品化趋势也将日益明显。产区企业需加强市场调查,及时调整结构,开发新产品,抓住商机,抢占市场。

2.国外市场的基本格局不变,但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风险增大。出口茶叶继续维持量大利微的局面,但随着日本、欧盟实现更加严格的卫生标准和一些带有贸易保护性质的措施,出口茶叶不确定因素增多。以蒸青茶为例,由于日本实行产地标识、肯定列表制度等措施。蒸青茶出口已连续三年低迷,出口量从最高年份1.6万吨锐减至8000吨,库存增加,企业或大幅减产,或停产转产,对蒸青茶行业造成很大伤害,且前景难以预料。

(三)面临的挑战

**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1.新绿茶产区兴起,绿茶大省**面临挑战。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等产绿茶省份,近几年在国家扶持政策的支持下,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建成一批基地茶园和现代化加工企业,产业基础比较扎实。加上自然条件和社会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使**绿茶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2.**乌龙茶和**普洱茶异军突起,是**绿茶拓展市场的强劲对手。“十五”期间,乌龙茶从传统销区华南迅速扩大到华东、华北乃至全国,抢占了很大一块绿茶市场。前年开始,普洱茶又成为一匹“黑马”杀入茶市,一度到了疯狂的地步,目前虽已退烧,但已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茶市已基本形成绿茶、乌龙、普洱“三足鼎立”的格局。

篇6: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有效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全县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开发两大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以林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一是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以林业为主体的农林网络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地力减退、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3.4%提高到45.4%,增长了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年输沙量减少75%,流域径流时间延长了7-10天,中强度水土流失由75%下降到30%,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害率逐年降低。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以林业为导向的传统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中最活跃的板块,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兴起。**的自然风光,**的漂流探险,**的滑雪滑草都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以秀水青山为切入点而发展起来的。

三是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库区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变平面生产模式为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按照“山下粮菜,山上银行”的思路,具体建设模式为:山顶戴帽—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建水保生态林,把住水土流失源头;山腰种果—小于25度的山腰地带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等腰梯田,在梯上建设以柑桔、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高效经济林,为农民开拓致富项目;山下粮菜—即在河谷冲积地带改造低产田,沟、渠、林、路网络配套建设,发展粮油、蔬菜等多经作物。

四、移民安置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林为载体,应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开发移民,拓展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空间和就业门路,增加了安置容量,解决了库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目标。

五、经济效益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林业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区的农民直接获得劳务费、种苗费收入,从营造生态经济林、销售水果和干果中获得收入等,项目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活跃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开拓了致富的财源,为库区经济培植了新的增长点,项目区的生态经济林已成为库区农民的“绿色银行”。

二、存在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的总量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县的林业发展与全国、全省的林业发展形势及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从人均占有林地量来看。我县人均仅有林地面积6亩左右,特别是实现县委、政府提出的一人一亩高效经济林尚有一定的差距。二是从森林覆盖率来看。我县为45.2%,居**市中游,与**、**相比有差距。三是单位蓄积量低。全县林木蓄积量仅2.5立方米,比全国平均(5.3立方米)水平低1.12倍。四是林份结构不合理。中幼林多,中成龄树少。五是就区域布局来看。也不近合理,低半山地区残次林多,高质林少,高山地区产业支柱尚未形成。由于森林覆盖率低,整体林网建设水平不高,导致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坍山滑坡时有发生。

二是林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不高。随着全县九十年代末“1155”工程林果基地的建立,全县林业产业规模已经初步形成,但缺乏集约化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如柑桔等大量果品优质果率不高,品种单一,季节性强,优质果仅占30%左右,与市场对柑桔果品优质化、多样化、周期供应的需求不相适应,绝大部分干鲜果品加工、贮藏、保鲜生产技术能力差,调控市场的能力差。林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多为技术含量低的家庭作坊式初加工经营户,初级产品多,附加值小,对本地木材生产形不成带动效应。幅射带动力差、市场体系不完善,经济效益低。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板栗生产是近几年半山地区发展起来的一顶新兴产业,但由于管理滞后,投入相对不足,销售信息不灵,加工增值尚未起步,导致目前该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高,后劲严重不足。

四是投入机制单一,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近些年,我县林业产业投入主要以国家工程项目投入为主,其他社会民营资金投入甚少,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立法补偿来加以保护,导致投入机制单一,社会参与林业产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三、建设目标

全县林业产业建设到2011年实现2个目标,建好3条绿色通道,培植4条经济带,发展5个产业。

实现两个目标: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力争到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比现在提高14.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600万立方米,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8亿元。

建好三条绿色通道:在长江水路沿岸,高标准、高起点建设集生态、经济、防护、观赏于一体的绿色长廊。

培植四大经济林带:以长江沿岸及支流水系沿线为骨干,建成以柑桔为主体的经济林带;以低半山地区为重点,建成茶叶、小水果经济林带;以中高山地区以为主,建成板栗经济林带;以高山地区为重点,建成银杏、杜仲木本药材经济林带。

发展五大产业:

1、柑桔产业:到2011年,全县柑桔总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4亿公斤,总产值5.6亿元。其中,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公斤,加工产值1亿元。

2、板栗产业:到2011年,全县板栗总面积达到10万亩,进入盛产期后,年总产量达到3000万公斤,总产值达1.2亿元。其中,年加工能力达500万公斤,加工产值5000万元。

3、茶叶产业。到达2011年茶叶面积达到5万亩,年总产量达到200万公斤,总产值达1.6亿元。

4、木本药材产业:到2011年,全县木本药材总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各类木本药材1000万公斤,总产值1.5亿元。其中,年加工各类中成药300万公斤,产值1亿元。

5、森林旅游业:以九畹溪、四溪、朱其荒为龙头,到2011年,使森林公园总数达5个,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年综合社会产值5亿元。

四、发展对策

为了促进我县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生产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经营机制和扩大销售体系,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领导,在提高认识,健全机构上有新的突破。

我县林业产业建设与外省市相比,与兄弟县市相比,不论是在规模上、品种上、数量和效益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我省的安陆、罗田等地林业产业生产建设规模和效益都十分可观,基本上把林业产业办成了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把我县建成库区林业产业大县,从更高的层次上来满足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的需要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在思想上要有新突破,把林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借国家政策大势,明确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新的致富门路。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引导,利益驱动,健全机构,激发全民投入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力争在2011年形成“二、三、四、五”林业产业新格局。

二是完善生产体系,建设交易市场,在扩大规模和销售上有新的突破。

林业产业化建设要向规模开发集约经营方向发展。要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面向市场的经营管理机制,鼓励公司、企业结合国家林业工程的实施,建设原料基地,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国家、地方、公司、农户“多赢”的局面。要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林果业发展目标,在项目规划上求突破,按大项目、大工程设计。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私营企业主从事林果业生产,逐步形成柑桔、板栗、茶叶、银杏、杜仲为主体的林果业生产体系。同时,要以市场导向,生产大量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要积极开拓市场,主动出击,扩宽销售渠道,开展多形式的销售活动,努力提高我县林果产品的知名度。要花气力用1—2年时间,在县内柑桔等农产品集中产地,建立3-5个产销直接见面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产品与市场的对结,推进产业化进程。

三是完善投入机制,增加投入,在夯实基础设施上有新的突破。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教训都证明,产业建设的成败,关健在产权和利益机制。鼓励多元化资金投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和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元经济投入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格局,按照谁承包、谁购苗、谁栽种、谁培管、谁所有的“五谁”管理机制,调动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林业产业化的建设项目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四是依靠科技,推广实用新技术,在提高林果业产品的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篇7: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世纪绿色消费的时代潮流,目前世界年销售量已超过6000吨,主要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价格也高出一般茶叶50-80,其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无公害茶已成为当前茶叶市场的大势所趋、市场所向,更是提升茶叶品质,发展效益茶叶,促进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须选择。

一、生产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永春地处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山地资源丰富,是全国的三大乌龙茶生产基地。目前全县茶园面积5.9万亩,投产5.4万亩,年产毛茶3940吨,总产值5000多万元,年创税利500多万元,产品出口1600多吨,创汇2600多万元,茶业因而成为我县的第二大农业产业。近年来,我县对无公害茶叶的开发与生产非常重视,并于2000年在玉斗、湖洋两镇建立了两片示范园,全县共建立了无公害茶园1500亩,占总面积的2.79,年产115吨,占总产的3.16;同时,推广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茶园1万亩,占总面积18.57,年产600多吨,占总产的16.5。综观我县茶业现状,造成我县无公害(有机)茶开发与生产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茶行业的管理不够科学,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茶产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二是茶价长期偏低,效益不好,茶农生产积极性不高,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少;三是茶农素质不高,信息不灵,创新意识不强;四是茶叶仍是分散经营,缺乏实力雄厚的企业龙头带动。

二、发展无公害(有机)茶的思路与策略鉴于我县无公害茶开发时间短,数量少,且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的生产认证还是空白,这与我县作为全国三大乌龙茶出口基地县、出口产品亟需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不相符,与我县茶叶无公害建设需要向更高层次全面推进的客观要求不相符。正确认识这种差距并迎头赶上,已成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必须把开发无公害茶、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作为茶叶生产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并以此推动全县茶业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根据我县生产实际,今后在开发无公害茶、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生产上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理解无公害茶的内涵和要求。无公害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内销符合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低残留茶,即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除国家禁止使用外的所有化学合成物质,茶叶产品的卫生指标达到本国或进口国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茶叶。第二层次是A级绿色食品茶,它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其卫生标准超过国家标准,如六六

六、DDT残留量<0.05mg,Cu、残留量分别为30mg/kg、和1mg/kg。第三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是AA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它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化学合成物质,在茶叶产品中也不得检出任何化学合成物质。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开发无公害(有机)茶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之目前主要市场来自国外发达国家,而国内市场尚需时日。因此必须树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观念,积极稳妥地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哄而上。要坚持宜林则林,宜茶则茶,不能以破坏、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以重点改造、提高现有茶园为主,新建茶园则应从基础抓起。现有茶园的改造,要适当增加投入,做到园、林、水、路综合整改,突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和避免交叉污染,推广应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入手,大大降低产品的农残量,为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创造良好条件,逐步走上无公害化生产。至2005年,用三年时间使全县茶叶生产全部实现无公害化,并且各主要产茶乡镇建立200-500亩的有机茶或绿色食品茶生产示范基地,全县面积达5000亩以上,年生产能力达500吨以上。

篇8: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发展对策

进入21世纪后, 随着林业分类经营的实施, 营造林工作重点发生转变, 即由大营造商品林转为以管护生态公益林和及时进行迹地更新为主, 加强生态县建设, 实现“绿色畲乡、生态景宁”目标。因此, 种苗工作也相应发生转变, 花卉和城镇绿化苗木育苗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到2009年, 全县林业种苗花卉种植面积为85.33 hm2, 其中造林苗木类8.13hm2, 占9.5%;城镇绿化苗木11.87 hm2, 占14%;花卉面积65.33 hm2, 占76.5%。

1 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的主要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种苗花卉已成为朝阳产业, 企业和生产基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转变,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生产方式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形成以景南为主扩散到大际、东坑的高山特色花卉种苗培育和反季节切花生产产销中心;以澄照金丘村为主三石叶八弄村为辅的绿化造林苗木产销中心;以鹤溪镇几个周边村为主的盆景盆花产销中心;以梧桐及其周边村为主的药用厚朴苗木产销中心。

生产经营主体呈多元化, 合作渠道和融资渠道也向多元化方向进行探索, 经营方式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

2 存在问题

生产设施落后, 科技创新能力不高, 应变市场能力弱;经营方式还较分散, 与现代化经营方式不相适应;对乡土树种重视不够, 品种选择较单一, 不少优良乡土品种未被开发利用;经营主体思想观念还较保守, 缺乏现代化经营理念, 制约产业的长足发展。

3 实现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现代化的条件

3.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种苗花卉产业现代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种苗花卉产业要素市场和产品正在形成, 土地、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逐步有序, 资源配置和优化组合渐成可能[1,2,3]。这些, 非常有利于种苗花卉产业的现代化。

3.2 初具规模的产业群体, 为种苗花卉产业现代化打下物质基础

景宁种苗花卉产业已形成4个产销中心, 为种苗花卉产业在产品开发、专业化、规模化栽培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种苗花卉产业现代化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

3.3 地理和自然条件优越

景宁县地处长三角南缘, 紧临温州, 高速公路即将建成, 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年雨量充沛, 阳光充足, 再加上中山区的立体气候特点以及蕴含丰富的森林原生种质资源等, 使种苗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

3.4 国家对种苗花卉产业扶持力度加大

种苗产业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 花卉产业的发展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居环境要求不断提高, 生态保护越来越被重视, 政府已制订一系列发展种苗花卉产业的扶持政策, 为种苗花卉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动力[4,5]。

4 指导思想和目标

4.1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面向市场,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组合, 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 积极挖掘利用乡土树种, 引进适用技术, 提高种苗花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 促进种苗花卉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推动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4.2 发展目标

到2013年, 全县种苗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200 hm2左右, 产业总产值达到2 500万元, 规模龙头企业2家, 创立全省知名区域特色品牌2个以上, 建立示范生产基地3个, 厚朴母树林采种基地13.33 hm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林业种苗花卉科技创新体系, 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个 (项) 以上, 提高从业人员组织化程度, 努力实现产业由粗放经营的数量型增长向集约经营的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

5 建设重点

5.1 建立景宁县特色种苗和花卉生产基地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各地逐步形成许多具有特色种苗和花卉植物品种, 如金华的佛手、茶花, 绍兴的兰花, 嵊州的玉兰, 温州的盆景等。景宁县也有自己的品牌, 即厚朴, 除此以外, 景宁县还有丰富的蕨类植物有待开发利用。蕨类植物是美化现代庭院、居室的理想植物, 也是插花和室内装饰的优良材料, 日本、欧美把蕨类植物视为高贵素雅的象征, 像中国喜爱兰花一样, 它们以客厅、庭园、宾馆、办公室、公园中能配置蕨类植物为荣, 还设立专门生产观赏蕨类的公司和苗圃。目前, 蕨类植物正被国人所青睐, 而景宁县生产的观赏蕨类植物有肾蕨、巢蕨、江南星蕨、石韦、井栏边草等30多种, 可以就地取材, 逐步发展, 强化特色产品化生产意识, 打响品牌, 形成自己的特色。

此外, 景宁可供制作盆景的植物非常丰富, 有40多种。如景宁中学校园内的盆景园制作材料就是取材本地植物。另外, 金丘村水碓头的兰园也具有特色, 可通过引繁结合、网上交流与销售形成时尚苗圃。

5.2 从大田育苗向容器育苗转变

景宁县澄照乡金丘村、三石村和叶八弄村已有20年的大田育苗经验, 曾为全县速丰林建设、消灭荒山和世行造林提供充足的苗木。

进入21世纪以来, 生态公益林和国家重点工程造林用苗均要求用容器苗, 原来分散分户的大田育苗方式已不太适应当前要求, 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目前, 浙江省对容器育苗的技术应用已逐步推广, 关键技术已基本掌握, 对许多阔叶树种、乡土树种的工厂化周年培育技术研究也取得成果。容器苗适用于周年出圃造林, 无季节限制, 无缓苗期, 生长很快, 苗木整齐, 也是培育大苗的理想原料。根据景宁县年度造林更新计划, 每年应生产130万株各树种容器苗。为此, 应有相应的场地和设施, 塑料大棚面积应在3.6hm2以上, 分3年完成, 第1年完成40%, 第2年完成40%, 第3年完成20%。到2012年后, 达到容器苗自给。

5.3 突出2个龙头企业

一是景宁华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进行技术合作, 开展技术难题攻关, 研究开发适合景宁高山气候条件的东方型香水百合种球无公害标准化技术, 形成适合我国南方高山生态环境的繁殖技术和种球冷藏技术工艺流程。从而实现东方百合种球的国产化, 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种质基础, 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资本、技术、人才要素的优化组合, 将企业做大做强, 真正成为景宁县的林业的支柱产业。二是以景宁县营林公司苗圃为龙头的厚朴种苗生产基地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林学院、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 在良种选育, 厚朴苗木标准化生产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当前又正在实施厚朴母树林的改造和良种嫁接技术研究, 使这一传统的中药材产业有新的发展。

6 采取的措施

6.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扬长避短

景宁县地处浙南中山区, 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 形成许多独特的小气候生境, 县境蕴藏着丰富的种苗和花卉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 全县共有种苗和花卉植物1 200多种, 隶属106科493属。针对以上优势, 结合优越的地理条件, 全县“十二五”期间种苗花卉产业规划应重点发展观赏花卉中的常绿阔叶乡土树种和色叶植物, 有选择地发展鲜切花中的中高档品种及市场份额较大的盆花品种, 例如, 景宁的蕨类植物异常丰富, 蕨类植物中的岩蕨、肾蕨、石韦、骨碎补、卷柏、井栏边草、里白等, 有的可直接植于花坛边, 有的用盆栽植, 有的可制作花篮, 有的可制切叶。又如兰科植物中的春兰和蕙兰, 有着大范围野生分布, 寒兰和建兰也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由于近年来受人们频繁采集, 其分布范围急剧减少, 应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商品兰的生产, 在收集兰花品种的同时, 进一步驯化、培育新的名特优品种。高山气候反季节花卉的生产也有无限生机, 有待进一步开发[6]。

6.2 努力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种子是种苗花卉产业中最根本的物质资料。目前, 景宁县种苗和花卉品种繁育技术落后, 品种少, 经营管理方式陈旧, 盆花基本上是从福建温州一带引进的成品热带植物, 而城建绿化苗木又大多来源于萧山、金华等地, 鲜切花完全依赖外进。因此, 应从基础抓起, 引繁结合, 注重自主品牌的培育, 筛选出一些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类型, 进行自繁自育批量生产, 以改变目前这种买花卖花的落后方式。要实行科研、生产和管理部门三结合的科研协作方式, 收集木本花木种源、品种, 进行集中保存, 启动选育程序和种质资源建设项目, 保存宝贵资源, 为今后种苗花卉的遗传改良奠定物质基础[7,8]。

6.3 扶持种苗花卉龙头企业, 以点带面

景宁县于2004年3月成立的景宁华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山优质农产品新品种引种、开发、生产、经营的种苗和花卉龙头企业, 主要生产经营反季节东方型香水百合、鳞片繁殖洋桔梗、金丝桃、孔雀草等系列产品, 年产百合等鲜切花及种球780万支, 销售额达800余万元。其产品销往长三角与周边地区市场,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为景宁种苗和花卉产品提供了对外展示窗口和交易平台。为进一步发展种苗花卉产业, 开发新品种, 应用新技术, 科技含量向高档、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要以“龙头企业+农户”的形式组成利益共同体, 如先给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 以签订回购协议方式集中批发销售, 带领千家万户进行种苗花卉生产, 把企业做大做强。种苗和花卉产业的现代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每年均设有省、市、县3级专项资金扶持种苗花卉龙头企业、种子工程和示范工程。景宁县要抓住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政策这一有利条件, 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种苗花卉产业中去, 尤其林业部门拥有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 在开发特色种苗和花卉、创立品牌方面应起带头作用。

摘要:总结了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的主要特点, 针对景宁县林业种苗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策, 以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木种苗,花卉产业,特点,存在问题,对策,浙江景宁

参考文献

[1]洪震.丽水市种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2) :367.

[2]刘建功.北京市林木种苗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6.

[3]刘德良.园林苗圃业存在的隐患与发展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105-108.

[4]傅云.论林木种苗的产业化[J].湖北林业科技, 2003 (S1) :76-79.

[5]杨晓东.中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5.

[6]段才一, 王宝斋, 戴月欣, 等.青岛市林业种苗花卉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林业科技, 2004 (4) :46-47.

[7]潘西渝, 丁丽慧.浙江丽水种苗花卉发展现状与对策[J].绿色中国:理论版, 2004 (09M) :56-57.

上一篇: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下一篇:他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