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05-20

最高科学技术奖(通用6篇)

篇1: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

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

2.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

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篇2:最高科学技术奖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

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

2.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

篇3: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是为促进核能行业科技进步、表彰核能行业自主创新成果, 经国家科技部于2010年7月批准设立的, 每年评选一次, 获奖项目代表了中国核能行业年度科技进步的突出成就。据悉, 本年度共有134个核能科技创新项目参与角逐,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 获得一等奖。

岭澳二期宣告“中国有能力自主设计和建造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岭澳二期是我国“十五”期间唯一核准并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 是国务院确立的百万千瓦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 也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岭澳二期由中国广核集团 (以下简称:中广核) 下属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内首次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建, 来自中广核、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等500多家单位近50000名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了项目建设。

该项目采用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 规划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08.7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1、2号机组主体工程分别于2005年12月15日、2006年8月15日开工, 先后于2010年9月15日、2011年8月7日投入商运, 分别较建设计划提前91天和8天;两台机组设备国产化率分别达到55%、73%, 平均国产化率达到64%;工程建成价268.2亿元人民币, 较预算节省17亿元, 单位造价1.23万元/k W。机组商运后状况良好, 两台机组首个燃料循环均保持了连续安全稳定运行, 能力因子达到98%, 未发生非计划停机停堆。截至2013年10月30日, 两台机组分别安全稳定运行960、715天。迄今为止, 该项目创造了国内外百万千瓦级同类型机组工期最短、造价最低的世界纪录。岭澳二期的建成, 宣告中国完全有能力自主建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也充分说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一条成功的核电发展之路。

五大创新成果推动核电设计和建造水平跨越式提升

据介绍,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在机组安全性、运行控制和汽轮发电机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集成创新, 实施了包括采用先进核燃料组件、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先进主控制室、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组等15项重大技术改进在内的300余项技术改进与创新, 使核电机组的安全性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际同类机型的先进水平, 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调试与项目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其创新成果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 首次自主完成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从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的全过程、全范围设计, 实现由外方为主设计到全面自主设计的跨越, 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通过系统集成创新, 形成我国首个自主品牌的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大型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能力的国家之一。

关键技术一:首次自主实施了全厂数字化仪控系统 (DCS) 和自主设计先进主控室, 实现了我国百万千瓦核电站由模拟控制到全数字化控制的技术跨越;国内率先在核电机组初始堆芯采用AFA3G先进核燃料组件, 使我国核电机组初始堆芯先进核燃料组件的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关键技术二:在国内首次应用世界上先进的状态导向法事故处理规程 (SOP) , 基于DCS技术实施数字化SOP, 在全球同类机组中尚属首次。

关键技术三:采用了氢浓度探测改进、增设超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下消氢措施、稳压器卸压功能延伸技术、一回路放射性高自动隔离、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安全壳地坑滤网防堵塞等一系列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 显著降低了核电站的堆熔概率、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 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

关键技术四:通过一系列改进使核电机组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从40年提升为60年, 标志着我国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自主应用百万千瓦级半速汽轮发电机组技术, 创新采用弹性隔振基础、汽机冷端优化等技术, 机组电功率从990MW提高到1087MW, 电厂效率由34%提升到37%, 显著提升了机组的经济性。

关键技术五:搭建了我国核电设计领域首个三维协同设计生产与控制平台, 使我国大型核电工程设计工具和技术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二, 突破关键原材料制造技术瓶颈, 攻克多项主设备关键制造工艺, 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全面掌握核电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 首次成功实现百万千瓦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主管道、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半速汽轮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的国家, 核电装备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依托岭澳二期, 中广核联手国内核电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对核电设备高端材料进行自主研发, 在国内首次形成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中、小型铸锻件、核级钢板、核级管材的成套供应能力, 核心原材料不再受制于国外, 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主开发关键制造工艺, 成功应对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主设备超大超重、加工要求超精超细的高端技术难题, 首次实现主设备完全自主制造, 大幅提升装备制造能力;自主研发了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制造所需的核心工艺装备和实验设备, 开发反应堆压力容器加工、焊接、检测和水压试验等所需工艺装备380余项, 研制堆内构件焊接、热处理、机加工、测量和工厂试验等专用装置170余项, 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第三, 自主开发多项施工工艺、工法, 全面掌握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建设核心技术, 实现百万千瓦核电站主回路安装自主化。

自主开发了主设备柔性施工逻辑、主泵提轴托轴方案进行核回路冲洗、主设备安装三维精密就位等6项国际上领先的主回路施工工艺, 优化了施工工期, 主回路安装一次合格率达到99.3%, 全面实现百万千瓦机组主回路安装自主化;研发了国际上领先的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浇注技术, 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开发了不锈钢覆面后置法、装卸料机安装、燃料输送系统安装、半速汽轮机安装等16项新的施工工法, 改善了施工质量, 提高了施工效率。经过岭澳二期工程建设, 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建设的核心技术, 核电机组建安技术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第四, 首次自主编制全范围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启动试验程序, 自主研发系列试验设备和分析软件, 掌握百万千瓦核电站调试启动核心关键技术, 首次全面实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调试启动自主化。

首次研发出适用于DCS平台下的反应堆保护和控制系统调试仿真装置, 机组瞬态试验一次成功;成功研发了核岛性能试验分析验证软件和工具, 形成完整、规范、标准化的CPR1000核岛性能试验文件, 在国内核电行业尚属首次;国内首创并实施了核电机组半速机整体启动与联调试验等19项科研创新, 解决了多项调试重大技术问题, 取得了半速机冲转、机组动平衡、并网、发电机甩负荷等重大试验项目均一次成功的突出业绩。

第五, 创新应用工程总承包 (EPC) 模式, 成立我国首家集核电工程设计、设备采购与成套、建安施工管理、调试启动等业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核电AE公司, 构建设计、建造的一体化项目管理平台, 首次提出并应用项目管理“六大控制”体系, 实现了项目精细化管理, 使我国核电建设与管理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创新项目管理知识理念, 完善了核电项目“进度、成本、安全、质量、技术、环境”六大控制体系, 构建了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一体化的项目管理平台, 实现了项目精细化管理;实践纵深防御的核安全文化, 构建完善的两级三层核电安全管理体系和两级QA三级QC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 创建国内核电建设安全质量水平新标杆;构建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及进度、成本、资源一体化的项目管理平台, 应用赢值手段, 实现了项目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 在社会成本大幅上升的大环境下, 创造了同类型机组建设的最低造价纪录;建立和完善了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 形成了完整的CPR1000核电企业标准系列, 编修订国家行业标准433项, 推进了我国核电建设的标准化。

中广核岭澳二期强力带动行业科技进步

中广核岭澳二期在推动相关领域或行业科技进步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岭澳二期全面提升了我国核电自主设计能力和水平, 形成了我国首个自主品牌的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工程自主设计能力的国家之一。岭澳二期建设中形成、积累的设计与设备制造技术、建设与调试运营技术、项目管理技术等系列科技成果已经全部应用于红沿河、宁德、阳江、防城港等22台同类型核电机组建设中, 为推进我国核电批量化建设, 也为我国自主三代先进核电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岭澳二期促进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全国布局的形成, 形成了以一重、二重和上重为产业龙头的大型铸锻件和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基地, 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尔滨电气为产业龙头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 以沈阳鼓风机集团、中核苏阀和大连大高阀门为代表的核级泵阀制造基地,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备成套制造能力的国家, 极大提高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 使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岭澳二期完善了我国核电技术标准体系, 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为国家核电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篇4: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出炉

获奖者均出自北京

1月18日,2012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院士以及中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也是中国首次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军工装备专家。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设置13年来第9次空缺。

据悉,北京市摘取90项国家科技奖,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4.2%,比去年获奖提高了7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1项,获奖数量及获奖占比均创历史新高,领跑全国。2名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者均出自北京,截至目前,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共产生22位获奖者,其中17位来自北京,占总数的77%,显示了北京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

作为首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军工装备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奠基人王小谟院士告诉记者,他在科研领域不断进取的动力是兴趣和责任感。“觉得动力来自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有自己的兴趣在里面。国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我们应该给国家争气,况且我们能够做好这些事情。”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都是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代表。这一奖项设立13年来,共有22人获此殊荣。□文/综合

解读美丽中国

科技“走转改”走进孵化器

“我国资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1/4,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孙万儒研究员认为,我国已经到了必须科学规划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时候了。

在1月16日由市科委主办,丰台区科委和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承办的“科技‘走转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丰台区科普宣讲启动仪式上,孙万儒结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与会听众介绍了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并解读了“美丽中国”。

此外,市科委科技宣传与软科学处调研员张星介绍了北京市科技发展状况,丰台区科委副主任魏欣亚对2012年丰台区科委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文/ 杨懿萱

中国癌症地图发布

近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了《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年报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估计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

同时,癌种也呈现地域化特点。如胃癌集中在西北及沿海,肝癌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食管癌集中在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区。

专家提醒,癌症的发生与人们居住环境、生活方式、饮食卫生及职业性质等密切相关。人们只要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做体检,就能有效预防癌症。

□文/京华时报

工信部2013年力推“宽带中国”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日前召开会议部署2013年工作重点,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今年将抓好“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民资进入电信业、通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努力实现2013年通信业务收入增长8%的目标。

□文/中国证券报

中国城市99.9%空气质量不达标

“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1月14日,在《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报告发布会上,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环保专家发布了这样的数据。

《分析》称,在中国,最显著的大气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PM10)。此外,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也很高,并也已成为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总体上,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比中小城市严重得多。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

对此,专家们呼吁,要彻底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节能减排激励体系,并尽快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大气污染“治本之策”。□文/中国科学报

三星堆遗址

新发现建筑基址群

“新发现的城墙,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三星堆古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披露,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现遗址北部初步确认了“仓包包城墙”和“北城墙”两道新的三星堆时期夯土城墙,并在城址范围内发现多条古水道,是继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发现发掘以来收获最大、取得突破最多的一次。

专家表示,宫殿区和城墙是数代考古学人上下数十年苦苦追寻的对象,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仓包包城墙”和“北城墙”的发现和发掘,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巩固了三星堆遗址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核心区域的地位,也将对三星堆的考古研究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乃至“三星堆申遗工程”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光明日报

中关村十大系列评选榜单揭晓

1月16日下午,2012年度中关村十大系列评选榜单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揭晓2012中关村十大年度人物、海归新星、卓越品牌、新锐品牌、创投案例、并购案例、创新成果、创新标准、新锐企业、年度新闻等10个榜单。其中年度人物桂冠由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摘得,联想公司居十大卓越品牌榜首。

□文/闫超华

我国今年将实施16次20颗航天器发射任务

1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外宣布,根据计划,2013年该集团公司将实施16次宇航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刚刚结束的第五次工作会议暨2013年工作会上,提出2020年使命目标和9项战略举措,以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同时,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并向一批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颁发了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等奖励。

篇5: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振义,男,1924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等职,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一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临床表现最为凶险的一种白血病类型,缓解率低、死亡率高。传统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会加剧出血,导致早期死亡。王振义依据诱导分化学说,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治疗APL的诱导分化疗法,证明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将恶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引起国内外医学界高度关注,并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证实。

在此基础上,王振义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发现联合应用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APL,可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5%,从而使APL成为第一种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国际血液学界将此方案誉为“上海方案”。在临床治疗获得成功的同时,王振义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APL是一种针对致癌蛋白分子的“靶向治疗”方法。维甲酸的应用开拓了人类治疗肿瘤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上海方案”是诱导分化学说的具体体现,是“靶向治疗”的成功范例。

1988年,王振义在国际学术期刊《血液》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迄今已被他引1713次,成为全球引证率最高和最具影响的论文之一。1994年,王振义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此外,他还获得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世界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首届何梁何利奖等。

王振义院士医德高尚,至今工作在医、教、研第一线。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

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十周年庆典晚会将于近期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家麟,荣获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谢家麟,速器物理学家。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河北武清。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美期间,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于60年代初领导完成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目。80年代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设计、研制和建造。90年代初领导建成北京自由电子激光。

半个多世纪以来,谢家麟的名字始终和一系列粒子加速器连在一起。他曾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量电子束治疗肿瘤的医用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国第一台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产生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及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多项站在世界前沿的项目。其中,两项是世界首创,三项填补了国内重要空白。

1951年谢家麟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受阻,重返美国时写了这样一首小诗:峭壁夹江一怒流,小舟浮水似奔牛。黄河横渡混相似,故国山河入梦游。

1952年,谢家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微波与高能物理实验室曾领命进行医用加速器的研制,研制一种特殊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用它产生的高能量的电子束流,打入人体内部杀死那里的肿瘤细胞,治疗癌症。

1955年,谢家麟回国。面对“一穷二白”的科研条件,他是在极端落后的条件下,研制世界上最先进的前沿科技装置。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建造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高能加速器的一次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难度非常大。由谢家麟带领的团队,最终克服了一个个难关。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对撞,被视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中的一个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里程碑。

当被问及走过91年,有没有什么最值得自己自豪的事情时,谢家麟院士笑道:“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谢家麟曾写过一本名为《没有终点的旅程》的自传。在该书开篇的自序中,他这样写道:“在人生旅途到站之前,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足迹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作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参考,或许可以增添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年龄高的科技工作者,从科技发展前途出发,要主动让路给青年工作者,让他们来挑大梁,当好他们的顾问。”

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吴良镛,荣获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22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研究成果曾获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牌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专著《广义建筑学》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建协建筑教育奖。

1948年夏,吴良镛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探究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1950年,吴良镛回国,执教清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之路,并创建了人居环境科学。

1987年,他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并在1989年9月出版的同名专著里,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走向“聚落”的概念。

1993年,他领衔公开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他负责起草了《北京宪章》……

他厌烦“打造××名城”的说法他以北京王府井大街北口为例。中国美术馆的形态是“立正”,路口东北侧的民航信息大厦的形态是“稍息”,这两幢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可是路口东南角的华侨大厦却是坐东朝西,来了个“向左转”,把美术馆和民航大楼撇在一旁,显得很不礼貌。,质问“城市能像一个金属器皿任人随心所欲地打造吗?”

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科学要关注民生;要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

曾任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的师昌绪,荣获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

师昌绪(1920.11.15-)。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河北省徐水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55-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曾获国家级奖10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上海,这两个地方任你选。”1955年6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对刚从美国回来的师昌绪说。结果,这位35岁的洋博士选择了沈阳,因为中科院金属所在沈阳。到金属所后,他被指定为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由物理冶金理论研究,转向炼钢、轧钢工艺开发。两年之后,师昌绪又服从国家需要,转任金属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带领一支小分队常驻抚顺钢厂,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高温合金。师昌绪带领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很快开发出代替镍基合金GH33的铁基高温合金GH135,用这种新材料制作的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涡轮盘,装备了大量飞机。

为能造空心叶片装备新型战斗机,由师昌绪挂帅,从金属所的相关研究室挑选了“一百单八将”,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他们采纳了容科“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的建议,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在100毫米的叶片上均匀做出粗细不等、最小直径只有0.8毫米的9个小孔,谈何容易!他们攻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浇注、脱芯,以及断芯无损检测等一道道难关,于1965年研制出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研制这种叶片的国家。

“我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管闲事”。师先生笑称。凡是对国家有益的,对别人有益的,他都不避利害,乐于去管。师先生就是这样,以事业为重,以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重,从不考虑自己的位子、自己的利益。师先生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就在于能团结大家。”

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的谷超豪,荣获2009国家最高科技奖。

谷超豪,男,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超豪是著名的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50年代后期,谷超豪敏锐地注意到与高速飞行器设计相关的数学理论研究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将主要精力转向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为解决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数学问题做出了先驱性的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

在混合型方程研究中,他首先发展了K.O.弗里得里斯所提出的正对称方程组的高阶可微分解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多个自变数的混合型方程,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现象,深刻地揭示了混合型方程的本质,把多元混合型方程的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杨振宁和R.米尔斯提出的规范场理论是物理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1974年,谷超豪在与杨振宁合作时,他最早得到经典规范场初始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对经典规范场的数学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谷超豪又给出了所有可能的球对称的规范场的表示;首次将纤维丛上的和乐群的理论应用于闭环路位相因子的研究,揭示了规范场的数学本质,并应邀在著名数学物理杂志《物理报告》上发表专辑。刻划规范场及基本粒子的-模型是闵科夫斯基空间到黎曼流形的调和映照。1980年,谷超豪用独特的微分几何的技巧,证明了1+1维调和映照整体解的存在性。揭示了:若1+1维-模型在某一时刻没有奇性,则在过去和未来均不会有奇性。他的这一突破性的工作引发了众多国际顶尖数学家的关注和后续研究,形成被国际学术界称为“波映照”的研究方向。

谷超豪发表数学论文130篇(其中独立发表100篇),在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合作出版专著两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帕利斯教授把谷超豪列为培育中国现代数学之树的极少数数学家之一。

谷超豪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几十年来,他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其中有3位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的孙家栋,荣获2009国家最高科技奖。

孙家栋,男,1929年4月出生,辽宁省复县人。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七机部五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他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1985年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领导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

他担任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3个我国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负责3个工程大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主持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问题,3个卫星航天工程均取得圆满成功。

他担任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代和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作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北斗导航一代系统实现了三颗卫星组网应用。目前,北斗导航二代系统正在部署中。

他是我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工程研制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主持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在一年工作寿命内实现了全部工程目标与科学目标,并实现可控撞月。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获得圆满成功。

孙家栋50年来倾注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辉煌,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继续活跃在我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他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现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教授、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忠诚,荣获2008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忠诚,男,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总结出一套不同脑干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要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迄今已施行手术1100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0%,手术质量和数量居世界领先。

他率先提出了“大型血管母细胞瘤术后可产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的观点,利用术前供瘤血管栓塞、术中亚低温等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正常灌注突破现象”的发生,使手术死亡率降至4.3%,并极大降低了手术致残率,而该项手术死亡率国际综合组报道高达24%。

20世纪50年代,王忠诚为提高神经外科诊疗水平,在缺少资料及设备的情况下研究脑血管造影术,忍受了大剂量放射线照射,6次肺炎,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积累了2500余份病例,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使当时的神经外科诊断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7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并推广颅脑显微手术,第一次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完全切除垂体腺瘤并保留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80年代,他摘除了直径为9cm的巨大动脉瘤,至今为世界罕见。

他带领他的团队建立了神经外科手术新方法,解决了神经外科领域众多世界性难题,极大地提高了脑干肿瘤、脊髓内肿瘤、丘脑肿瘤、颅底中线肿瘤等疑难脑病疗效,让患者术后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质量,把我国神经外科整体水平带入世界先进行列。

从医60年来,他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荣获66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级奖项8项、部市级奖项30项。1997年荣获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0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奖“白求恩奖章”,2001年荣获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章”。2006年在“亚大颅底神经外科大会”上,荣获“领导促进颅底外科贡献奖”。

中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徐光宪,荣获2008国家最高科技奖。

徐光宪,男,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院士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第4届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二届化学科学部主任。

稀土元素在诸多功能材料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主角,被美、日等国列为本世纪的战略元素。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稀土科学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小平同志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百分之八十,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徐光宪院士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家,他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质结构》自1959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迄今依然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教学参考书,教育和培养了我国几代化学工作者。该书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

几十年来,徐光宪院士已发表期刊论文560余篇,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200余次。他不仅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徐光宪院士曾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年)和三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和三等奖(199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4年)和科技成就奖(2005年),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徐光宪院士知识渊博。他热爱祖国、奉献科学、服务人民,至今仍活跃于科研和教育第一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的闵恩泽,荣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闵恩泽,男,1924年2月出生,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六十年代初,他参加并指导完成了移动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铝催化剂,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铝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和固定床烯烃叠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七十年代,他指导开发成功的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开发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重要活性组分超稳Y型分子筛、稀土Y型分子筛,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多套工业装置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八十年代以来,他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基础研究,亲自组织指导了多项催化新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先行者。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他指导开发成功的ZRP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支撑了“重油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DCC)”的成功开发,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工业应用,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二十多年来,闵恩泽院士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已授权140件(国外授权32件);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33篇,其中SCI收录78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荣获2007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征镒,男,1916年6月出生,吴征镒院士是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

《中国植物志》是表征我国高等植物特征与分布最完整的著作,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工作的结晶,吴征镒院士在其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做出了特殊贡献。

吴征镒院士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开展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他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观点。

吴征镒院士在植物区系地理学方面,科学地划分了中国植物属和科的分布区类型并阐明了其历史来源,形成了独创性的区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提出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完成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为资源保护和国土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修改了世界陆地植物分区系统,为植物区系区划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征镒院士参加并领导了中国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建国之初,他负责橡胶宜林地的考察,与其他科学家共同解决了我国橡胶种植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使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紧缺得到缓解。推动了我国植物资源的寻找、开发利用以及引种驯化等工作。他提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的建议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施行,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吴征镒院士编著了《中国植物志》(包括英文版)、《云南植物志》和《中国植被》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75篇(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6项、国际奖1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吴征镒院士治学严谨,所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如今已是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目前,吴征镒院士仍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线,2007年1月还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典》主编,近年来仍在发表重要学术论著。

吴征镒院士知识渊博,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贡献。

曾任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的李振声,荣获2006国家最高科技奖。

李振声,男,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院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五十年代初,我国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为了寻找新抗源,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以长穗偃麦草为主的远缘杂交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达1.5亿亩,增产8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40余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了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他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项原创性成果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李振声院士还是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业发展战略专家。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1995年,他提出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潜力与对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1999-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5年减产时,他又及时提出了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叶笃正,荣获2005国家最高科技奖。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我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我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我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叶笃正院士热爱祖国,热爱气象科学事业,孜孜不倦,努力进取,敢于创新,作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在气象学和全球变化科学上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并得到高度评价。他培养的几代气象工作者,分别成为各个时期中国气象科研和业务发展的骨干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脏外科学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位的吴孟超,荣获2005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在我国医学界,吴孟超和他的老师、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的师生关系是人所共知的榜样。

84岁的吴孟超每个星期都打电话问候老师和师母。其实,裘法祖教授仅比吴孟超年长8岁,但每一次与裘教授见面,吴孟超都是亲自为老师开车门,并小心搀扶着老师。吴孟超对老师如此尊敬,对学生更是情深意切,宽厚慈爱。吴孟超教授培养出来的78名硕士生、56名博士生和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目前我国肝脏外科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吴孟超总说,他希望学生们能更有出息,因为只有学生超过了老师,才是一个老师的成功。

吴孟超有个特殊的本领:只要是他主刀手术的病人,无论什么时候再找到他,他都能想起当年手术的情况。因为,他心里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吴孟超常说,病人没有高低贵贱,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几十年来,冬天查房时,吴孟超总是先把手在口袋里捂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的身体。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之后,他都会顺手为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被角掖好,并弯腰把鞋子放到他们最容易穿的地方。

84岁的吴孟超说,他每次走进手术室,都会产生莫名的兴奋。1月7日,吴孟超进京领奖的前一天。上午9时,神采奕奕的吴孟超准时走进手术室。

助手已打开患者的腹腔,一个巨大的肝癌正等他切除。吴孟超从1956年进肝胆外科以来,用手术刀为13600多个病人切除癌肿,创造了世界医学界的无数个奇迹。

他熟练地将手伸进患者的腹腔,探摸患者的肝脏,确定癌肿的位置。仅在倾刻间,他已用手将肿瘤从肝脏分离,接下来,就是切除肿块。而这种分离,一般的医生用器械还要十几分钟。15分钟后,癌肿被顺利切除。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他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并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吴孟超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永志,荣获2003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永志 男,中共党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Moscow Aviation Institute)导弹设计专业,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科学技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为中国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实现了巨大突破。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既能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又较好地把握了大局,将一大批热爱祖国、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团结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航天科技群体。他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王永志院士热爱祖国,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老一辈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

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成为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骨干。他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刘东生,荣获2003国家最高科技奖。

刘东生(1917年11月24日-2008年3月6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际杰出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早期所进行的鱼化石的研究和后来进行的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地质学以及青藏科学考察等项科研工作既具有继承性,也具有独创性。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其主要科学成就有如下几方面: 刘东生早年便开始从事古脊椎动物的研究工作,在鱼类化石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见解。1946年,他对南京五通系中鱼化石,甘肃玉门下惠回铺系中的一个新种古鱼——鳕鱼,湖南临沣的鲈形鱼类,四川歌乐山哺乳动物群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有着“黄土之父”美誉的刘东生1954年开始从事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先后于1964年、1965年、1966年著述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黄土的物质成份与结构”等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70年代又继续开始黄土的科研工作,即结合生产实践又带动了第四纪发展,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对黄土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研究,从古气候角度出发,建立了国际上公认的洛川坡头黄土标准刻面,为试图解决黄土与深海沉积对比做出了关于海陆地层及古气候对比的工作。继而完成“黄土与环境”1985年(中英文献)专著。获中国科学院一等奖,国家科委二等奖。

刘东生院士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的金怡濂,荣获2002国家最高科技奖。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2000年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金怡濂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刻苦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初,他主持了双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在我国大型计算机系统中采用双机并行处理技术并获成功。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基于通用C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实现了我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的发展。90年代,他担任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3000亿次以上,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随后,他继续担任新一代巨型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提出多项创新思想,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再次实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跨越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神威”计算机先后安装在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和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为气象气候、石油物探、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材料工程、环境科学和基础科学等领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高端计算工具,取得了显著效益,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金怡濂院士热爱祖国,品格高尚。长期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我国计算机事业,并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目前仍工作在超级计算机研制的第一线。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的王选,荣获2001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选,男,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1984年后被聘任为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1992、1994年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任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选院士是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致力干文字、图形、图象的计算机处理研究。

1975年开始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参数)描述笔划特性的方法,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相应发明专利。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取消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同时,他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这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2006年2月13日去世。

王选1986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毕升奖;1990年获陈嘉庚奖;1991年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1993、1995、1999和2000年还分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及首都楷模、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光荣称号。

王选院士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事业、积极培养人才。多年来,他始终站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积极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促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先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的黄昆,荣获2001国家最高科技奖。

黄昆,男,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1951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任博士后研究员,1951—197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77-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1983年至今,任名誉所长。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1987-1991年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2005年7月6日去世。

黄昆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是晶格动力学的奠基人,声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上世纪80年代以后,黄昆大力推动我国的超晶格研究,为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分子束外延技术的封锁禁运,促进我国超晶格材料生长和研究、器件研制以及光电器件产业化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

黄昆是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也是位杰出的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凝聚态物理科学研究和教育,以勤奋严谨、严于律己和诲人不倦而著称,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物理学家和半导体技术专家。

黄昆在科学上的成就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得到祖国和人民的承认。1955年,年仅36岁的黄昆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当时所有委员中最年轻的一名。之后,他还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藉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黄昆先生还被选为我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后分别连任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常委。

半个世纪以来,他不仅对固体物理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还对高等学校中普通物理、固体物理不口半导体物理的教学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黄昆院士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事业。近年来,他与合作者对半导体超晶格的电子态和声子模开展了系统的富有成效的研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超晶格的电子态和声子模开展了系统的富有成效的研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荣获2000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5-1987),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1992-1994),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79-1998)。

他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示嵌类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是拓扑学中的奠基性工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他的“吴方法”在国际机器证明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广泛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国际流行的主要符号计算软件都实现了吴文俊教授的算法。

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代数拓扑学、代数几何、博奕论、数学史、数学机械化等众多学术领域,他对拓扑学的某些领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便在拓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70年代后期,他又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对数学研究影响深远,还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得到应用。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成就缩短了中国现代数学与国际上的差距。

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0)、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3)、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4)、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第三届邵逸夫数学奖(2006)。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荣获2000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71年调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 863 ”计划“ 863—101—01”, 专题责任专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1964年率先研究水稻杂种优 势利用。1975 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不仅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他的指导下,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不久前,他主持研究的超级杂交稻也获得成功。

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袁隆平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多项国际奖,2006年4月25日,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袁隆平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1997年,他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

在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76年至1999年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3亿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年增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口,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篇6: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关键词】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2年1月14日上午,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荣获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向关心和参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抢占科技制高点,就是争夺发展的主动权。我们不仅要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还要作为激励全民族的创造热情、推动民族素质提高的精神追求。对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是全社会对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材料二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我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考点链接】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举行科技大会并重奖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解析: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表明实施科教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强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⑶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

3.除了重奖科学家之外,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重大动力?

解析:优先发展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

4.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学习? 解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本领,立志报效祖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才能的高素质人才。

【真题链接】

例1:(2010·山东烟台)“绿色证书”通常被称为科学技术资格证书,最近调查表明,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平均年收入高出30%。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A.农民要增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 B.我国农民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能够增加经济效益 D.获得了“绿色证书”的农民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解析:“绿色证书”揭示出农业发展要加强科技培训,增加积极效益。A与题意不符;B不符合现实国情;C正确切题;D与题意无关。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C。

例2:(2011·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同学们对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了解不多,于是展开了一场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如下探究活动: 【认知明理】

材料一

2011年3月,广东省委书记说:“广东在经济转变过程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广东省发改委人士也提到,广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十年增长趋于缓慢。

⑴材料说明了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做什么?这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

【理解分析】

材料二

2011年1月13日,首届“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评选揭晓: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被授予首届“南粤功勋奖”,奖励3000万元;“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创作与推广团队等被授予首届“南粤创新奖”,奖励500万元。

⑵广东设立“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关系?

【实践探究】

材料三

广州市第四中学的学生小招,从小热爱科学和发明创造,在短短8年里,有十五项发明创作,其中七项获国家专利;60多个奖项,其中国际级金奖1个、国家级奖项16个、省级18个。他连续十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被推荐为广州市首届“小道德模范”候选人。

⑶结合材料,请探究在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研读材料,根据设问进行回答。第⑴问要求谈广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所以要求注意材料一中任务的讲话内容,可以看出其中的关键词是“创新”,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该省应注重科技创新能力。这种做法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⑵问考查设立奖项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学生可以从设立奖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广东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两方面回答。第⑶问属于开放性设问,重在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学生结合题中材料提出自己的具体做法,只要能够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来谈做法即可,鼓励大家大胆创新,但是不能偏离主题。参考答案:

⑴重视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体现了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⑵①广东设立“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广东重奖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目的就是鼓励自主创新、激发个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科技创新热情、创新动力、创新水平。在全社会掀起科技创新的热潮,从而促进广东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②广东设立“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因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客观上要求广东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全社会中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而设立“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就是广东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具体体现。⑶①材料中小招从小热爱科学和发明创造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事迹,高速中学生应该:积极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观察、敢于质疑,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②材料中小招被推荐为广州首届“小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事迹,告诉中学生应该:努力提高思想到底素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提高心里的承受力,培养积极乐观、自尊自信、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关爱社会,回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热点设题】

1.2012年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吴良镛荣获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表明我国()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③重视和鼓励科技创新 ④已成为创新型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0年9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每年评审一次的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从2010年起奖金有所增加,其中的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奖金翻番,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至100万元。这样做()①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②会导致两极分化,使收入过分悬殊 ③能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和带动作用 ④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2010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创新新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召开“两院”院士会议是落实 战略的需要。

⑵为什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1.B 2.D 3.⑴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⑵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飞跃。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会议嘉宾接待下一篇: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