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2024-06-23

高校党外干部工作(精选6篇)

篇1: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中共中央最近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统一战线巩固壮大的新要求,结合党外代表人士的新特点,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曾明确提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知识分子工作是重要的统一战线工作,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是高级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集了一大批非党知识分子和一定数量的有一定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对搞好高校的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高校统战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我国各民主党派组织比较齐全、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比较密集的地方,汇集着党外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和重要基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中许多著名代表人物均来自高校。2007年7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了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贾庆林同志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了高校统战工作在整个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四大任务”,其中一大任务即是“认真做好物色培养工作,努力壮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统一战线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刘延东同志在工作报告中,也把“大力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统一战线各方面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作为重点要做好的六个方面的工作之一。可见,做好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

1、学历高、职称高,文化素质较好,年轻有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大都生在新中国,接受过社会主义的系统教育,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文化层次高,年富力强,眼界比较开阔,思维比较活跃,开拓进取精神强,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思想基础和基本素质好。

2、业务能力强,在教学科研方面独挡一面,工作积极进取。由于高校党外干部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技术职称,许多人都是教学和科研骨干或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是学科带头人。他们年富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取得了显著成绩。

3、社会交往和与海外联系广,视野开阔。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中,有不少有海外关系或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社会交往较广。他们与外界联系密切,信息灵通,容易接受新观念,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和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国际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

4、民主意识增强,积极参政议政。高校党外干部大多生活在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民主意识普遍较强,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反腐倡廉活动等要求比较强烈,并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他们热心高校事业发展,对于依法治校、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较高;同时,积极寻求参与国家事务的舞台,寻求表现自我、发挥作用的机会,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成为各党派开展工作和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主要力量。

三、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思想重视不够。从近几年看,高校的领导层对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看到了高校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源头作用,但仍存在一些模糊观点,对如何抓好这项工作没有作为系统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体制机制不健全。从高校总体层面来说,缺乏对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总体规划, ,存在着“顺其自然”、等待“自然成熟”的现象。组织和统战部门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等主要环节还缺乏制度规范和沟通协作机制。

3、无党派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无党派人士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高校无党派知识分子数量众多,其中有不少知名人士。但是, 但是,由于缺少有形的组织依托,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选拔工作与民主党派相比,在日常联系、组织活动、锻炼平台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困难。

四、对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工作的建议

1、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重视,加强领导,组织、统战工作部门互相支持、通力合作。高校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溶合于全方位的校务工作之中,此项工作做好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校产等重大问题就能纳众人高策,迎刃而解。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认识,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工作,政治上安排,工作上使用,生活上照顾,给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出成绩,充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示范效应,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学校改革中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校改革的整体效果。

2、注重政治引导,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深入实际、与工农相结合,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祖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最根本的是夯实他们的政治思想基础,提高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继续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与我们党亲密合作,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

3、加强党外人士信息库建设,重点培养,合理分流。

通过信息库建设,做好党外人才储备工作,便于从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通盘考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真正把党外代表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去。

5、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外代表人士工作。

高校党委要把选拔培养党外干部纳入党委组织部门的议事日程,从建立制度和党外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上入手,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更具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如定期谈话制度、联系交友制度、跟踪考核制度等,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和管理,促使其尽快成熟成长。高校党委要形成制度,经常听取党外代表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

6、做好党外人士政治安排的举荐工作,加大选拔培养力度。

积极举荐党外优秀人才,是统战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方面,统战部门要主动与组织部门沟通、联系,积极推荐党外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干部选拔的新方法、新举措,加在竞争性选拔的力度,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到领导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要把培养选拔党外后备干部作为学校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整体的一部分,纳入党委的工作计划,从物色培养对象到选拔使用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做到有计划、有重点。

7、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

加大培训投入,拓宽培训渠道,依托社会主义学院等校外培训机构,定期对重点党外人才进行培训,加强对党外人才在政治理论素养方面的提升,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的主张及方略,为他们进入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的角色作好思想准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8、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做好服务,积极为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

制定完善各级领导与代表性人物交友联系制度,从感情、言语上拉近距离,进而取得政治思想上的认同。通过建立和运用各类座谈会、通报会、谈心会、约谈等制度和形式,来保持与党外代表人物的联系沟通,创造提供一种平台和机会,让党外人士了解相关信息、方针政策,又能陈述看法和意见。要建立统战部门对重点部门、重点代表人物定期走(家)访制度,包括节日慰问,伤病探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用适当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理顺分配关系,探索出适合人才特点的激励机制,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激发与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积极贡献力量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

篇2: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中就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等工作提出意见。对于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来说,加强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现阶段,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存在哪些问题?有何破解之道?作为高校统战工作者,如何立足于基层建言献策?这些都是需要高校统战工作者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党外干部选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24-02

一、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高校进行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当今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是每一个高校想要立足于当前新形势而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在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中,各大高校把学校统战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凝心聚力、最广泛地凝聚和发挥全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不断开创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实现高校大发展。由此可见,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进行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大力发展党外干部人才储备工作,充分调动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性,不仅是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基本工作,也是凝心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

总书记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机构成员进行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中共中央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各民主党派人才荟萃、各具优势。希望各民主党派弘扬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成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可见,建立健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可以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实现高校科学发展。同时,通过选拔任命更多的优秀高校党外人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技术过硬、知识过硬,能够党中央思想保持一致,能够与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党外干部队伍,就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工作。

二、现阶段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一直以来,高校统战队伍人才济济,更是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的摇篮。随着高校人才引进制度的完善和加强,各大高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识分子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其中不少人是学术上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和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民主党派领导、无党派代表人士,他们的数量、知识结构、学术专长、社会交往等己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资源和财富。然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大,各大高校的人事制度及改革方向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第一,因为收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改革制度的影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也渗透到各大高校。人事制度的调整,机构的精简,使得干部队伍人数上也有明显的减少。如此一来,就为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第二,一些地区合作办学的模式日益增多,干部“超员”问题凸显,更增加了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难度。

第三,为了实现高校卓越发展,教学和科研任务大幅提升。如果参加干部选拔竞争,就会在无形中增了的工作量,这也从客观上打消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第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人员的流动性增加,一旦培养的党外干部缺少相对的稳定性,流失过大,就会严重影响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三、如何科学有效地完善和改进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为了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深化高校统战工作改革,从而实现高校科学发展,高校党委要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干部人才工作整体范畴,制定总体工作思路,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扩宽选用渠道,着力干部储备。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摇篮,也是党外人才储备的重要来源,注意从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骨干、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中发现党外代表人士,注重物色年轻人才,及时发现,及早培养,就能避免因人事制度调整、机构精简而使党外干部队伍人数减少的问题。高校还可以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人才库,建立储纳党外人士的电子档案,有针对性地予以培养。同时,在高校引进的高端人才中,可以有意向的加大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数,纳入重点培养范畴。

第二,建立健全选用机制,提升党外干部人数比例。高校可以根据党中央及教育部的方针政策,制定一些列强而有效的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命体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可以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大型会议人数比例形成制度。可以定期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座谈会、教学科研专题研讨会、重要决策咨询会等方式,保证了各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强党外干部的储备培养,提升综合实力。高校可以通过学习培训、考察调研、社会服务多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和培养,着力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可以选派党外代表人士进行理论培训,组织他们到基层考察进行社会实践,使他们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他们立足本岗搞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共识。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高层次人才多、智力密集的优势,为他们创造参与公众事务的机会,着力发现典型,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第四,多搭台促发展,为党外干部发展助力。一是高校要发展统一战线工作,就要搭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平台。着重吸纳党外代表人士进入高校核心组织和部门,让他们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发挥重用作用。二是高校制定更多激励政策,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高层次成果。化压力为动力,减轻党外知识分子的负担,让他们能有跟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校统战工作中,投入到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中来。三是高校要加强管理搞好配合,搭建和谐校园建设平台。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涉及许多部门,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必须建立健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规范有序,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机制。

第五,真抓实干,力争取得明显成效。高校要在党外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坚持选用“德才兼备”的原则,侧重储备干部的公信度和群众基础,在思想要积极进步,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要不断优化党外干部队伍的结构,施行民主选拔,坚持走群众路线,礼贤纳士,在更大范围选拔党外于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改进工作方式,优化选拔方法,逐步形成有利于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

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高校统战工作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命机制、大力推进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是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推进统一战线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体会到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真心实意、重才重用、事业凝聚。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清差距和不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篇3: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加强,党外知识分子

“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 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 (1) 党外知识分子在高校中相对集中, 是高校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 是为社会输送党外干部的资源库。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是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不断发展前进的必要保障, 是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基层党组织是培养和选拔统一战线新一代党外代表的重要源头, 是向党组织输送党外干部的重要基地。现在, 党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 他们在各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努力为党外知识分子从事教育、科技等工作创造条件, 搭建舞台,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积极营造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 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一、当代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

1. 政治态度明确

当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性质、意义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的重要作用有着非常清晰的理论认识。他们普遍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对社会现实持满意态度。

2. 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由于党外知识分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过党的培养教育, 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事业心。对国家大事和学校工作非常关心, 希望民主参与国家及学校的管理决策。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国家允许党外知识分子通过民主党派、人大、政协等途径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促使党外知识分子的民主参与和政治诉求意识不断的增强。

3. 知识素养和学历水平明显提高, 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不断加强

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一股强有力的新鲜血液, 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着其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在高校教育体制、人事制度不断改革的阶段, 给党外知识分子带来危机感, 也推动他们竞争意识的提高。

二、党外知识分子在高校中的作用

1. 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 科学研究进步的人才力量

高校中的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多、素质好, 是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研究进步的关键所在。高校中除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就是党外知识分子, 他们承担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高校要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研究出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 离不开党外知识分子的努力和付出。

2. 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定的思想力量

西方敌对势力没有放弃对我国的“和平演变”的想法, 党外代表是他们争取的对象, 而党外代表多数来自高校。他们同共产党合作共事的意识、参政议政能力会直接影响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 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

3. 促进教育改革的支持力量

当代党外知识分子知识层次高, 思想解放, 敢于直言, 对学校和社会的重大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有些意见和建议具有代表性, 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

三、在高校中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的建议

1. 建立系统的选拔、培养和流动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的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3) 一是完善党外知识分子的选拔和举荐任用制度。二是重视党外人才的培养与教育。通过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参加培训、进修等方式, 不断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和培养, 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充分的信任、关心与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对党外知识分子一视同仁, 各级党政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充分信任, 工作上大胆使用, 生活上关心照顾。四是积极推荐党外知识分子到各级部门任职, 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2. 建立完善的民主决策监督机制

让党外知识分子有机会参加学校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高校做出决定过程中要有通过座谈、调查等形式征集党外知识分子意见的流程。定期听取党外知识分子对个人和学校发展的意见, 真正形成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的民主氛围。

3. 建立必要的激励与沟通机制

合理的激励制度能激发人更多的潜能, 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优秀人才的储备库, 实施必要的激励会让党外知识分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激励的方式可以用情感激励、职位激励、机会激励、物质激励等多种形式进行。高校中很多人可能因为压力过大出现心理和健康问题。通过多组织文体活动或聊天交流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管理, 减少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通过有效方式和渠道, 激发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合作共事的热情和诚意, 鼓励他们为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共建和谐社会主义国家。

注释

11王蓉, 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思考[J].理论探索, 2013 (2) .

22李永华, 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2013 (5) .

33王雁菊, 朱丽蕊等, 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及其优势地位的思考[J].党建研究, 2013 (15) .

篇4: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关键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同心思想 搭建实践

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我校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作为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目前,我校现有党外代表人士410人,其中7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93人,无党派代表人士293人,少数民族干部24人。学校有民革支部、民盟支部、农工党支部、九三学社支社、致公党支部、民进支部等6个民主党派校级基层组织和1个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我校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建章立制,优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环境

近年来我校下发了《安徽理工大学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校发[2009]54号)和《关于贯彻安徽理工大学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的实施细则》(校发[2010]37号)。学校和二级学院都相应建立了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的制度、同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学校有关重要会议制度、党外代表人士阅读有关文件资料制度、重大节日开展联谊活动和慰问制度等。2011学校还成立了“安徽理工大学统战工作研究会”。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统战工作制度的建立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优化了环境,既推动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划化、程序化建设,又推进了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2 教育培训,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综合素质

为筑牢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在广大统战成员中开展了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同心”教育活动。如发放学习书籍,以供自学;召开学习会,集中学习;举办报告会,进行主题学习;开展学习知识竞赛,检查和促进学习;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学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接受最新理论知识学习。另外,我校还积极推荐和选派党外代表人士参加省、市各类学习培訓班20人次。如推荐有关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了省委党校的《高校党外青年干部培训班》,市委党校的《党外领导干部研讨班》、《党外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省社会主义学院的《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培训班》、《无党派代表人士培训班》等。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3 选拔使用,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积极作用

我校在干部聘任工作中积极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参与竞聘,在相同情况下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优先考虑。2011年我校选拔了党外处级干部17人,科级干部32人。2012年我校又有1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了校级领导干部。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的推荐提名工作中,我们积极与上级统战部门和有关单位联系沟通,推荐我校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目前我校有全国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常委、代表4人,区人大常委、代表5人;省政协常委、委员5人,市政协副主席、常委、委员17人,区政协委员5人;省文史馆馆员1人;市台联理事1人;市港澳台专门委员会委员1人。为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我校的有关专门委员会,校院两级教代会执委会,党务校务公开的监督组织等都安排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在基本建设的招投标,大宗物质采购的招投标,机关处级单位的年度考核评议,领导干部的考核评议,推荐领导干部等工作中也安排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在省市人大、政协会议上,我校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受到了好评。

4 开展活动,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政治引领

我校以践行“同心”思想为主题,下发了《关于在我校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同心奉献”活动的实施方案》(统战[2012]2号),开展了一系列的“同心奉献”活动,深化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政治思想引领工作。一是“同心奉献”考察活动。如,组织党外代表人士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重走红色之路,重温革命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二是“同心奉献”演讲与朗诵比赛活动。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用激情四溢的演讲和声情并茂的朗诵,表达了诚挚的爱国主义情怀,颂扬了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展示了博学多才的精神风貌。三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同心奉献”歌咏比赛活动。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抒发了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炽热的赤子情怀,同时也增强了我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凝聚力,展示了我校党外知识分子的风采。四是“同心奉献”文艺联欢活动。我校举办了以“唱响主旋律,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庆祝建党91周年文艺联欢活动。联欢活动的实况录像在淮南市电视台多次播放,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五是举办了“同心奉献”百家讲坛活动。我们请校各民主党派支部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安排人员,到学校开办的“安理工百家讲坛”上讲学。较好的发挥了党外代表人士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同心”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六是“同心奉献”爱心帮扶活动。校各民主党派支部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积极帮扶生活上有困难的老教师,帮扶青年教师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帮扶学习有困难或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等。七是“同心奉献”教学科研比赛活动。党委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等单位联合举办党外代表人士教学科研比赛,努力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八是“同心奉献”师德师风报告会活动。组织了有关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师德师风报告会,强化了党外代表人士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九是“同心奉献”服务社会活动。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专业优势,自觉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通过科技攻关、技术指导、科普宣传、咨询服务、送文化、送知识等活动,搭建实践平台,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总之,高校的党外代表人士已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员数量、知识结构、技术专长、社会关系等都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资源和财富。所以,我校围绕践行同心思想、搭建实践平台,在建章立制、教育培训、选拔使用、开展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经验材料http://www.docin.com/p-220607512.html.

[2]樊亚斌.对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10-06-28.

篇5: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作的几点思考

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也是统一战线的人才资源,高校附属医院党外知识分子占职工人数的绝大多数,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统战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出现新情况、新特点、新总是,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摆在统战部门的新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这一论述对新时期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切实做好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教育引导,充分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其他统一战线成要任务。

一、新时期高校附属医院党外知识分子呈现的新特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党外知识分子出现以下新特征:

① 党外知识分子比例增大。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

实施

总量不断增多,以及公有制高校附属医院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医院中非知识分子的人数越来越少,以前的工人岗位已由大学生所替代。

②党外知识分子高层次化。

近几年,高校附属医院对应聘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和管理人员必须是研究生及以上,护理人员必须是本科,调进的人员对学历和职称要求更高,医院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比例越来越大。③党外知识分子自利心明显化。

党外知识分子在一定意义上讲,缺少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接受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培养与要求较少。加上当前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要求普遍提高,党外知识分子也不例外,甚至要求较一般人要高,他们踏进社会就面临结婚、住房、购车、供下代接受好教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离不开钱,所以,这些群体在追求经济利益愿望上总体呈增强的趋势,在经济生活利益诉求方面表现得较为强烈一些,特别是比较关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追求自己高收入,高职位。在生活与工作中表现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对国家,对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二位,对他的利益更加次之,甚至损人利已。

④党外知识分子技术力量的增大化。

在医疗卫生队伍中,普遍将精力放在获取学历、职称和专业技术上,对思想上的进步淡薄化,向党组织靠扰的意识不强,他们中存在认为党组织生活都是在搞些虚的事情,是在浪费时间,不会产出经济效益的。这支知识分子往往在自己的专业里有一定的成就,在行业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也是医疗界中的中坚力量,并且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呈现,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⑤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自由化。

医院党外知识分子虽然有参加政治学习,但与共产党员相比,思想教育相对较弱,也不需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纪律约束相对较宽松。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

自由,其思想意识、观

在着强调自我,张扬个性,思想观念超前,更容易接受民主、平等、自由竞争、效益这样的新思想新观念。关心自己的事业、关注政治形态、关注社会现象、关有着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上暴露出的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和问题,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较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在某些场合和互联网上出现言论过急的现象。

二、当前高校附属医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现状

当前高校虽然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改革不断深入,给统战部门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高校统战部门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列入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高校的附属医院虽然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有重视的趋势,可医院一般没有设置统战部门,工作由办公室或其它部门兼办,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同样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①对党外分子工作思想不重视。

当前,有些地方出台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制度和方法,各地的方法和待遇各过相同,由于各地或不同单位存在明显的距离,让绝多数知识分子看不到尊重与重视的感觉。在全社会尚未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熟做法。在现实中,体现在医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视多停留在口头上,心理清楚党外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可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发展趋势和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把此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存在着对党外知识分子关注较少,重视不够。同党外知识分子思想交流少、生活关心少、工作委以重任少,对工作支持少。

② 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项工作尚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活动载体、工作制度、政治安排、激励作用发挥等尚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

三、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建议

党外知识分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力量

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力

①加强领导

要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要建立由统战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领导机制和党外知识

分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分子的工作。

②要广泛宣传

策、知识分子政策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党和国家人才政

为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③创新载体

要健全完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组织

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献计出力。

要把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导、思

外知识分子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各级党委也要通过座谈会、通报会、报告会、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政治基础。⑤

要为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搭建平展服务社会活动。

要重视做好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政府部门的实职持他们开展工作。

篇6:高校党外干部工作

(福建医科大学 统战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其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包括:人才资源优势、海外联系优势以及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科研中的作用必须做到:学校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要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引导,在政策上给与支持,健全激励制度,搭建智力拓展平台和科技工作平台,以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科技工作潜力。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人力资源;科研

中图分类号:D6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1-0229-03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集着党外各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努力掌握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科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和拓展工作载体和渠道,充分发挥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

随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科学研究重点的转移,我国的科技工作越来越向高校集中,特别是科技创新任务及基础研究的重担正越来越多地落到高校身上,究其原因,高等学校拥有众多的各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具有很强的科研力量和技术力量的党外知识分子。据研究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福建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有两院院士8名,欧亚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109人;民主党派成员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1960年后出生的有2380人,占62.9%,他们多数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学术造诣深厚,在科研上的地位十分突出,形成一个高层次、有影响的人才群体:担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有8人,担任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的17人,2005、2006年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40项[1]。另据统计我校(附属医院未统计,以下同)从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党外知识分子主持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81项,占学校科研项目总数的47%。根据以上这些数据说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所蕴藏的科技创新潜能和优势必将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等学校必须紧紧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具有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项目,充分利用高校雄厚的人才优势,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以推动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为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持,使高科技成为我国富强的强大推动力量。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科研中的优势及特点

(一)人才资源优势

人才是高科技时代竞争的资源,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高等院校在这场竞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使命。高校是人才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拥有大量的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也是党外知识分子最密集的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代表人士有的是各级各类专业领域的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和重要业务骨干,这不仅说明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多、层次高、多学科、多领域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不仅是培养人才的主体,而且是学校科研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双重职责,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据统计我校共有424名党外知识分子,占全校知识分子总数的47%,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86人,占总数的41.75%,从这些统计数据中说明了我校党外知识分子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职称层次高,是学校科研方面的一支重要的依靠力量。

(二)社会联系优势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汇集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们中有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教职工、信仰宗教的教职工以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成员,他们有独特的身份背景,与社会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他们的社会关系多、活动范围广,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接触到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人士,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他们利用其广泛的社会交往,发挥其沟通社会各方面的能力,为高校科研引进资金与项目,扩大学校在外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学校建设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境外、海外交流优势

我省党外知识分子中有众多拥有归侨侨眷及港、澳、台同胞亲属的身份,他们都与海外、境外的亲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留学归国人员、出国访问学者等,他们大多与海内外各领域有影响、有声望的人士有着密切的学术关系。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党外知识分子在对外科技交流、扩大宣传,特别是在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对外联系广泛,社会影响大,信息渠道畅通,他们架起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传播的桥梁,这不仅有利于高校获取科技信息、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而且有利于扩大内地同港、澳、台以及海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引智、引资工作,为高校科技发展做出贡献[2]。

三、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科研中的作用

(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

江泽民同志曾经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尤其要重点做好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统战部门要反映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举荐人才,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3]。江泽民同志强调了对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及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校党外知识分子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学历及职称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对学校的科研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做好这支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统战工作,围绕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对于促进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学校党委思想认识高度统一,认为只有保持通畅的民主渠道,健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才能使党外知识分子真正起到智囊团与人才库的作用。

(二)加强引导,树立信心,明确方向

要及时反映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其树立信心,明确方向。知识分子中信息资源丰富,消息灵通,尤其是随着各种宣传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快速发展,高校作为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沿阵地,教师“触网”率越来越高,各种思潮文化经常在这里相互碰撞甚至交锋。应对这些情况,学校要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及时反映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为统战部门汇集和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各方面情况提供条件。要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及时、密切关注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并及时开展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自觉的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及时向他们通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学校的改革发展规划等中心工作,经常召开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批评、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工作和学习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办实事,不断增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凝聚力,以便真正地把党外知识分子的各种潜能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三)开拓创新,健全激励制度

要认真宣传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把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纳入党外干部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中,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科研档案,构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党外知识分子科研激励制度。一方面除了制定专门政策,激发党外知识分子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外,另一方面要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教育和提高工作,关心照顾其工作、生活和任用,为他们排忧解难,热情鼓励年轻教师不拘形式地继续深造,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激发他们科研成才意识;实行科研奖励,激励党外知识分子不断进取,激发他们的科研成就感和荣誉感,以促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科学研究的积极性[4]。要了解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思想状况和业务专长,营造有利于科研能力强、水平高、素质好、业绩优的优秀党外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为他们在业务岗位的发展提供条件,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融于学校的各项业务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中代表人物的作用。

(四)对外交流,引资聚才促发展

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支持和协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有计划地“请进来”、“走出去”。利用与海外各领域学术上有造诣、有影响、有声望的专家学者密切的学术关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其眷属的广泛联系,引导党外知识分子以“诚”交友,以“信”聚友,以“情”留友,努力寻求引心聚力、引资聚才的最佳效益,引进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改善科研条件,使海外朋友成为我们事业的合作者[5]。

(五)搭建智力拓展平台,发挥科研为社会服务

现在的高校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与社会密不可分。高校固然需要社会的支持而取得各种资源以满足办学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搞好科技服务,以进一步加强构建社会与高校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而实现双向交互作用机制[6]。学校要充分利用党外知识分子与社会有着广泛联系这一优势,为他们提供专项支持,开辟专项资金资助,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智力和专业优势,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科技服务。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广泛、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科技服务的过程中,不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科研水平,实现了在开展科技扶贫的同时也获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六)搭建科技工作平台,发挥科技工作潜力

学校党委、统战部门必须积极搭建科技工作平台,为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科技潜力的开发创造条件。其一,依托学校科研网,及时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各种科学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际前沿科研动态等科技信息,提供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培训班机会,为他们创造机会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习、答疑解惑。其二,通过各种渠道为党外知识分子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筹集科研基金,提供科研场所、科研仪器设备,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广大统战成员科技潜力的开发创造条件。其三,加大对党外知识分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做好科技成果的申报和转化工作,充分利用统一战线这一平台,为党外知识分子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牵线搭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上一篇:班主任尊重科任教师下一篇: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