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2024-06-28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通用15篇)

篇1: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 1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要做好消毒后餐具的销售记录,有进、出餐饮具的种类和数量、销售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记录。A.√

B.×

答案:A 第 2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可以配备自检设备。A.√

B.×

答案:B 第 3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以及相关标准等要求。A.√

B.×

答案:A 第 4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是指具有消毒服务的条件和能力,能够为餐饮服务者提供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的机构或单位。A.√

B.×

答案:A 第 5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消毒工艺流程按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设置。A.√

B.×

答案:A 第 6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可以建在居民楼内的。A.√

B.×

答案:B 第 7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每天对工作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A.√

B.×

答案:A 第 8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消毒工艺可以采用化学消毒方法。A.√

B.×

答案:B 第 9 题.集中消毒的餐饮具独立包装上应当标注消毒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限等内容。A.√

B.×

答案:A 第 10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车间的墙面、地面和工作台面使用易清洗的材料。A.√

B.×

答案: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以下哪些是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中承担的职责?

A.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B.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卫生监督

C.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违法案件的查处

D.以上都是

答案:D 第 2 题.对监督抽检的集中消毒餐饮具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单位,应当首先向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出具

A.检验结果告知书

B.卫生监督意见书

C.产品样品采样记录

D.行政处罚决定书

答案:A 第 3 题.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餐具洗涤剂的微生物指标要求菌落总数为,大肠菌群。

A.≤1000个/g;≤3个/100g B.≤100个/g;≤1个/100g C.≤100个/g;不得检出

D.≤1000个/g;不得检出

答案:A 第 4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做好消毒后的餐饮具的检测,检测的频次的要求是? A.每天检测一次

B.每周检测一次

C.每批次

D.没有具体要要求

答案:C 第 5 题.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餐饮具抽检 次,每次采样不少于 件。A.1;10 B.2;10 C.1;6 D.2;6 答案:A 第 6 题.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依法查处的是 A.存在不符合《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等卫生要求的行为

B.集中消毒的餐饮具检测不合格的C.卫生监督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情形

D.以上都是 答案:B 第 7 题.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将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督检查结果通报给当地。

A.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D.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答案:C 第 8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用水的要求是。A.符合纯化水

B.不作具体要求

C.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D.应有专用的水处理设备

答案:C 第 9 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中规定生产场所总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这里的生产场所是指以下哪个区域? A.清洗区

B.包装区

C.消毒区

D.以上三个区都是

答案:D 第 10 题.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管职责是 A.负责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实施日常卫生监督管理

B.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餐饮具进行卫生监督抽检

C.依法查处不符合卫生规范的行为

D.以上都是

答案:D

篇2: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第一条 为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卫生监督,根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卫监督发〔2010〕25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地方各级工商行政部门通报的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实施日常卫生监督管理,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二)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餐饮具进行卫生监督抽检;

(三)依法查处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行为。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地方各级工商行政部门通报的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信息后,应当及时指派两名以上卫生监督人员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填写《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见附件)。

第四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监督检查结论为不合格:

(一)建于居民楼内的;

(二)与可能污染餐饮具的有害场所距离小于30米的;

(三)生产场所(包括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小于200平方米的;

(四)消毒工艺流程未按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设置的;

(五)生产用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

(六)消毒后的餐饮具不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的;

(七)使用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

(八)未提供餐饮具批次出厂检验报告的;

(九)不符合其他卫生要求,逾期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不定期对辖区内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每年至少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餐饮具抽检1次,每次采样不少于10件。

餐饮具的采样、检测及评价执行《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第六条 对餐饮具检测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消毒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并通报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第七条 对监督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检查结果。

第九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 附件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

单位名称: 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 工商注册地址: 实际生产地址: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职工总数: 生产场所面积: 日产量(件):

篇3: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为规范邹城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经营活动, 切实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管理, 保证消毒餐饮具的卫生质量, 保护群众就餐安全, 根据国家卫生部卫办监督发[2012]27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 邹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12年4月—6月对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卫生现状调查与采样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邹城市城区及各镇街14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

1.2 调查方法

基本情况调查:按照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制定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 对餐饮具消毒单位的选址布局、消毒设备、卫生要求、出厂检验、包装标识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调查。消毒餐饮具采样检测:在对14家餐饮具消毒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的同时, 随机抽取27套独立密封包装的消毒餐饮具, 共抽检135件, 由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按照GB14934-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检测大肠菌群、烷基 (苯) 磺酸钠残留量项目并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2.1.1 基本情况:

目前邹城市共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14家, 从业人数132人, 生产场所面积最大的360 m2, 最小的90 m2, 面积>200 m2的有10家, 占总数的71.4%。经营性质以个体私营为主, 其中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有3家。14家单位日生产量约13 800套, 覆盖全市餐饮单位300余户。

2.1.2 选址及布局:

14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有9家建在城乡结合部, 周围环境卫生条件较差。14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均未设置预进间、更衣室, 有些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虽然设置了粗洗区、清洗消毒区、包装间和成品间, 但包装间未设独立隔间, 且无空气消毒设施, 有逆向交叉情况。生产车间布局合理, 符合工艺流程要求的仅有8家, 合格率为57.1%。

2.1.3 清洗消毒设施配备和使用情况:

14家餐饮具消毒单位中有13家配备了清洗消毒机, 但有3家设备陈旧, 无相关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或卫生许可批件;有的因使用消毒设备用电量大、成本高, 将购置的设备停止使用, 改用手工操作, 或者调低消毒烘干温度。能提供齐全资质和清洗消毒设备正常使用的仅有6家, 正常使用率为42.9%。

2.1.4 卫生要求及卫生管理:

多数单位卫生设施不齐全, 其中有2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租用旧厂房进行作业, 无防鼠、防尘和防蚊蝇措施;14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均未对回收、转运餐饮具的容器严格区分, 存在交叉污染情况。粗洗、浸泡和清洗水池配置普遍不够, 有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直接在地面上用塑料周转箱替代水池对餐饮具进行洗刷。多数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不能提供所使用消毒剂的检验报告或卫生许可批件。有8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未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和岗位责任制。132名从业人员中, 有36名参加体检和培训, 健康证持证率为27.3%;有78人未穿戴工作衣帽上岗, 不能有效地防止对餐饮具的二次污染。仅有1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包装车间人员能做到二次洗手、消毒, 包装时戴口罩、帽子。

2.1.5 出厂检验、包装及运输销售:

14家餐饮具消毒单位均未设立专门的自检实验室和检验设备, 也没有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委托检测协议, 不能提供批次检验报告。1家餐饮具消毒单位餐饮具独立包装上无任何标识, 属于“三无”产品;另外13家餐饮具消毒单位标注了消毒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和消毒方法, 但都未标注消毒日期或批号及有效期。有9家餐饮具消毒单位配备了密闭式运输车辆, 占64.3%;11家餐饮具消毒单位有销售记录, 但销售记录齐全的只有7家, 占50.0%。

2.2 餐饮具抽检结果

本次采样共抽检餐饮具135件, 检测合格86件, 消毒合格率为63.7%;14家餐饮具消毒单位中, 抽检结果均合格的有9家, 占64.3%。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 邹城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选址不符合卫生要求, 生产加工场所面积偏小, 有4家单位面积不足200 m2;生产加工场所设置不合理, 工艺流程不规范, 有逆向交叉情况;卫生设施不健全, 清洗消毒设备正常使用率低, 仅为42.9%;72.7%的从业人员上岗前未进行体检、培训, 59.1%的从业人员不穿戴工作衣帽, 个人卫生差;检验设备缺乏, 所有餐饮具消毒单位均未建立自检实验室, 也未进行委托检验, 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低, 仅为63.7%。

造成邹城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基础条件差、生产经营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准入门槛低, 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卫生意识淡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无需卫生许可, 缺乏前置审批机制。一些条件简陋、消毒方式落后和管理混乱的企业进入市场, 后续卫生监管难度大。从业人员法制观念不强, 卫生安全意识差, 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 操作不规范, 消毒产品质量不能保障。 (2) 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生产经营混乱, 缺乏行业自律, 卫生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近年来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存在无序竞争, 未形成良好的行业规范, 很多单位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消毒效果, 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规范要求。 (3) 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违法成本低。《消毒管理办法》中仅规定了对消毒后的物品未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一项有明确的行政处罚, 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均没有明确的处罚依据。 (4) 卫生监管不能及时到位, 存在监管盲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 (试行) 》规定,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实施日常卫生监督管理, 但在监管前不具备消毒条件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所生产的问题产品已流入市场, 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4 建议

4.1 加强部门协作沟通, 形成监管合力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合作, 沟通信息, 明确责任, 开展联合执法, 形成部门联动, 避免监管空白。

4.2 加大培训指导力度, 提高法制观念和卫生消毒技能

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培训, 增强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卫生指导, 严格餐饮具消毒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卫生制度, 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从而确保餐饮具消毒效果。

4.3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按风险高低加强对重点环节和危险因素的监管。根据卫生信誉等级调整监督频次, 合理分配监督资源。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卫生意识, 树立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规范其经营行为,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4.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制定配套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针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 增强其可操作性, 提高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准入门槛, 使企业必须在生产选址、布局、卫生设施、清洗消毒设备和从业人员体检等方面达到要求后, 方可从事生产经营, 既保证了餐饮具卫生安全, 同时也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4.5 加大宣传力度, 发挥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作用

篇4: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管理制度

1、生产场所总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餐饮具去渣与粗洗、清洗与消毒、保洁储存、包装及餐饮具存放、容器与用具处理、垃圾收集等功能区应分设、采取隔离措施。

2、餐饮具回收通道与集中消毒后餐饮具出口通道应分开设置。

3、远离垃圾堆、粪坑、污水池、非水冲式厕所等污染源30米以上。

4、厂区内设置的厕所应为水冲式,厕所地面、墙壁、便槽等应采用易清洗、不易积垢材料。

5、厂区环境整洁。非绿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便于降尘和清除积水。

6、生产场所应设更衣室,内配备衣柜、鞋架、流动水洗手(非手触式)和消毒设施等,并保持清洁卫生。

7、生产场所应有相应的通风、防尘、防蝇、防鼠等设施。一般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应设置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灯;保洁包装区、二次更衣室、检验室应安装使用空气消毒装置。

8、操作区地面应用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经常冲洗、易潮湿场所的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排水沟应保持通畅、便于清洗,排水的流向应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包装间和餐饮具储存间不得设置明沟。

9、应每天对生产场所环境、物体表面、清洗消毒设施、设备等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

10、生产场所内不得堆放与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无关的物品。

11、餐饮具集中消毒从业人员上岗前及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操作。

12、从业人员应当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在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清洁区的操作人员应戴口罩。在离开工作岗位时应脱去工作衣帽,清洁区操作人员重新进入岗位前应洗手消毒。

13、从业人员在生产操作时不得带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等。不得有进食、吸烟等影响餐饮具消毒效果的活动。

篇5: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为规范xxxx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管理,保证消毒餐饮具的卫生质量,保护群众就餐安全,xxxx卫生监督所于1月19-20日对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

此次检查按照《消毒管理办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等法规标准对我市两家餐饮具集中单位的选址设施、消毒工艺流程、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对存在不规范的情况认真分析并下达了限期整改卫生监督意见书。检查共抽检xx份成品,根据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所有抽检样品均。

篇6: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工作规范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对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督促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对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实施监督检查时,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

监督检查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规范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

对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内容:

(一)作业场所;

(二)清洗消毒设备或者设施;

(三)生产用水和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

(四)餐具、饮具的出厂检验;

(五)餐具、饮具的包装标识。

第五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督促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建立自查制度、落实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提高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安全管理水平。

第六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阅有关资料;

(二)询问有关情况;

(三)核查生产经营情况;

(四)开展抽样检验。

第七条

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检查表》(见附表),对本行政区域的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每年至少开展1次覆盖全项目的检查,对发现问题的,应当责令被检查单位进行整改,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监督检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随机抽查计划。

第八条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用水,使用洗涤剂、消毒剂,或者出厂的餐具、饮具未按规定检验合格并随附消毒合格证明,或者未按规定在独立包装上标注相关内容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九条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拒绝、阻挠、干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开展监督检查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抽样检验中发现餐具、饮具检验不合格的,应当向当地餐饮服务监管部门通报,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投诉举报联系方式,接到投诉举报时应当及时答复、核实、处理。

第十二条

篇7: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1 方法

对泰州市19家已取得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单位依据《规范》的要求对现场卫生状况、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等进行了监督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其在规定期限进行整改。分别对整改前、后按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进行监督检查。

2 结果

2.1 整改前卫生状况

经检查,整改前19家单位主要在车间面积、环境卫生、生产流程、自检和人员体检培训等方面达不到《规范》要求。19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均无自检设备或委托检验报告,只有2家工作人员进行了体检培训,生产流程、环境卫生和车间面积合格率较低,分别为26.3%、26.3%、63.2%。

2.2 整改前后对比

经一段时间的监督整改后,19家单位在上述主要问题上基本都达到了《规范》的要求。车间面积、环境卫生、生产流程、自检设备或委托检验报告以及人员的体检培训合格率整改后均比整改前有了明显提高(表1)。整改后,19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中仅有3家总计3项卫生指标不合格,分别为车间面积2家,生产流程1家。其余16家单位在选址布局、生产用水、设备、卫生要求、人员要求、出厂检验、卫生制度、包装要求、销售记录等方面均达到了《规范》的要求。

3 分析讨论

3.1 餐饮具集中消毒存在问题

尽管目前泰州市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均持有营业执照经营,而且有固定的清洗消毒场所和热力消毒设备。但对照《规范》,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面积较小,大多数不足200平方米,最小的仅50平方米。(2)相应的功能间不明确,有的甚至去渣、清洗、消毒、包装、贮存放在同一间,没有化验室和检验设备,无法保证出厂产品的合格率。(3)消毒机的消毒温度或者消毒时间等达不到要求,无法保证消毒效果,并且成品包装时易造成二次污染。(4)室内外环境杂乱,私人物品乱放,苍蝇乱飞。(5)工作人员缺少相应的卫生知识培训,卫生习惯差,没有经过健康体检等等。

3.2 原因分析

随着泰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由2006年的1家发展为今年的19家。但近年来由于行政许可的规范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调整,该行业处于无序发展状况。而且,因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滞后等原因,导致该行业的监管和指导缺位,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卫生状况滞后。(1)餐饮具集中消毒作为一种新兴行业,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监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监管细则可以借鉴。目前依照《消毒管理办法》把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纳入消毒服务机构管理,其法律适用较牵强,而且《消毒管理办法》对生产场所卫生状况差的情况亦无法采取强制措施。(2)《食品卫生法》废止前,泰州市曾对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按照餐用具要求实行食品卫生许可证制度,而《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卫生部门对餐饮用具的管理缺乏依据。而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的规定,卫生监督部门也不再对消毒服务机构发放卫生许可证。因此,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不需要办理许可证就能办理营业执照。这样导致卫生监督部门无法从企业的初建、新建源头进行监督指导,餐饮具集中消毒没有了进入的门槛,良莠不齐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的局面便由此而生,而且造成再次整改的难度加大[2]。(3)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负责人自身素质不高,重效益、轻卫生,相比较企业效益的追求,卫生管理严重脱节。

4 对策与建议

新兴的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是市场化的产物,是今后中小型餐饮单位小餐具消毒的发展趋势。相比较中小型餐饮单位的自行清洗消毒,实施餐具集中消毒餐馆的餐具消毒合格率较未实施集中消毒的餐馆高[3]。除此之外,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具有生产成本低廉、减少白色污染、更加节能环保、更加卫生安全和更容易监管的优势[1]。针对目前状况,为规范该行业,我们今后拟采取以下监管对策。

4.1 职权明确,加强监管

卫生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5月份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卫监督[2010]25号文件)明确了卫生部门在餐饮具消毒监管中的职权,卫生监督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管。

4.2 强化抽检,加强公示

卫生监督机构应不定期对生产现场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消毒后餐饮具进行监督抽检,对抽检及监督检查的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大众进行公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媒体公示,可以使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自觉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将卫生安全的产品放在生产的第一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部门合作,加强沟通

卫监督[2010]25号文件还明确了工商、食药监相关部门在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管中的职责,为做好工作,我们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及时掌握有关企业信息,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及时给有关部门通报检查结果。

4.4 加强培训,强化自律

通过对餐饮具清洗消毒单位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的培训,使之掌握相关卫生法规和卫生知识,强化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加强自身管理。同时,对新办企业开展指导,合理布局生产工艺流程,避免餐饮具生产过程及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使之规范生产经营。

4.5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作为新兴行业,在缺乏明确监管部门及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的情况下,应由有关部门牵头成立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的力量,规范经营,约束恶性竞争,并且可以通过经验技术的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此外,亦可以通过协会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寻求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行业的发展。

4.6 尽快出台监管法规和卫生标准

建议尽快出台相关餐饮具消毒卫生监管法规和卫生标准,使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卫生监督有法可依,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更有力度。

参考文献

[1]朱院利.加快餐具集中消毒产业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J].湖南农机,2007:102-104.

[2]潘海珊.深圳市宝安区餐具集中清洗消毒管理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85.

篇8: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

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管 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为了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蓬莱市卫生计生局加大监管力度,结合蓬莱市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依据《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对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规范生产操作、产品抽检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规范、现场指导,能现场整改责令现场改正,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为确保每批次消毒餐具合格,该局要求企业配备了自检设备,并要求对每批次餐具进行抽检,并做好记录。同时市卫生监督所每年对企业生产的消毒餐具进行两次抽检,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自2015年以来开始对抽检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通过监督整改,蓬莱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不断规范,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今年5月份,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城市中期评估。(高宗礼)

篇9: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为切实加强我县餐饮具卫生安全监管,有效预防食源性疾患及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曲卫字[]439号)文件精神,我县卫生监督局于9月25日、10月12日组织专项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三家,即:阿波罗餐具消毒配

送连锁店,县同乐阿波罗餐具消毒配送中心,县中枢镇餐仕康消毒配送中心。两次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24人次,车辆2车次。同时对三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抽检,每家采样10件,共计30件样品,经检验后全部合格。三家均有工商营业执照经营。

二、主要存在问题

1、三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场所总面积均小于200平方米。

2、三家均未建立索证、索票制度,所使用的消毒产品均未索取相关资料。

3、三家均未设立从业人员洗手、消毒设施和更衣室。

4、县中枢镇餐仕康消毒配送中心加工场所外是农田,防蝇、防尘设施破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10: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一、工作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重点打击、全面规范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餐饮具清洗消毒的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保障人民群众餐饮消费安全。

二、整治内容

(一)强化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管整治。依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等规定,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重点监督检查餐饮具消毒单位的选址、消毒效果验证、消毒方法、工艺流程、工作环境、设施设备、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包装材料、消毒质量控制、索证验证、生产和自检记录、从业人员查体和培训、包装标识等内容。

(二)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餐饮具消毒企业要按照《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硬件设施的改造,在生产过程中餐具集中消毒服务场所应严格按照去渣、洗涤、清洗、消毒、包装、贮存的流程合理布局;使用的设备、餐饮具、洗涤剂、包装材料等,均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并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严把终端关口,消毒餐饮具必须做到每批次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建立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严防不合格消毒餐具上餐桌。

三、工作步骤

(一)部署阶段。5-6月启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通知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查方案。

(二)自查自纠阶段。7-8月,对不符合《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及相关规定要求的,根据专项检查结果,依

法处理。

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已取得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建立完整的监督管理档案,将有关监督信息、检验报告等存入档案。按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的内容,填写《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同时制作卫生监督文书。对餐饮具检测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依据《消毒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总结阶段。9月10日前,对此次专项整治检查工作进行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集中精力,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各类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一次清理检查,用实际行动展现政府执法部门维护人民群众餐饮具消费安全的决心。

(二)健全机制,标本兼治。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建立健全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和餐饮服务单位档案(一户一档),落实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管责任和企业主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篇11: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本市41家餐具集中消毒单位成品库的包装消毒餐具随机采取410份,其中每家单位筷子、茶杯、匙、小圆碟、小圆碗各2份共10份餐具,5件餐具为1份。检测感官、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烷基(苯)磺酸钠等指标。

1.2 采样方法

依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1994),微生物指标采样无菌操作。大肠菌群指标采用纸片法采样,采样面积50 cm2;其余微生物指标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无菌棉支反复涂抹餐具表面后,放入无菌试管内送检;烷基(苯)磺酸钠采样,杯、碗、碟餐具用蒸馏水100 ml冲洗内表面3次,匙、筷子下段置入100 ml蒸馏水振荡20次,制成样液并装入试管中,同时计算餐具冲洗面积。

1.3 检验方法

感官、大肠菌群指标依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纸片法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分别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10、11、4、5-2003)检验;烷基(苯)磺酸钠依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4-2006)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检验,分光光度计型号为日本岛津UV-1700(检测限0.02 mg/L),标准品为分析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3,4]。

1.4 评价方法

依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细菌指标的要求和限值进行评价,烷基(苯)磺酸钠含量<0.1 mg/100 cm2、微生物指标未检出的判定为合格。

1.5 资料统计

统计分析集中消毒单位消毒餐具以及各项指标检测的合格率;集中消毒单位与小型饮食业餐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比较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集中消毒单位餐具检测结果

41家集中消毒单位,每家10份餐具全项指标合格31家,占75.60%。其中感官、微生物、烷基(苯)磺酸钠等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97.56%、75.60%。

2.2 集中消毒单位各类餐具检测结果

筷子、匙、茶杯、小圆碟、小圆碗共410份餐具,全项指标合格率为96.58%,其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99.02%。205份餐具的烷基(苯)磺酸钠检测值范围<0.10~0.47 mg/100 cm2,其中195份合格,占95.12%,但筷子烷基(苯)磺酸钠合格率仅为75.60%(31/41)。见表1。

注:理化指标为烷基(苯)磺酸钠。

2.3 集中消毒单位餐具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410份餐具感官、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合格率均100.00%,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9.02%;205份餐具烷(苯)磺酸钠合格率为95.12%。见表2。

2.4 集中消毒单位与小型饮食业餐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比较

集中消毒单位餐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99.02%(406/410),与调查期间本市小型饮食业委托检测的餐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97.27%(429/441)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9,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该市餐具集中消毒单位410份消毒餐具全项检测指标合格率达96.58%(396/410),41家单位有1家餐具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仅占2.44%(1/41),餐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小型饮食业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彻底清洗可去除餐具污物和大部分微生物,并提高消毒效果,故洗涤剂广泛用于餐厅餐具的洗涤。烷基(苯)磺酸钠是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属阴离子表面活性物,有较强的去污垢能力。其毒性较低,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和消除,浓度0.5 mg/L时能使水产生泡沫和异味。人群资料显示,长期少量摄入有致人慢性中毒的可能[5]。某市餐具烷基(苯)磺酸钠残留量调查,总合格率为63.3%,其中筷子合格率仅为21.7%,污染情况严重[6]。本次调查41家集中消毒单位餐具烷基(苯)磺酸钠合格率为95.12%(195/205),筷子合格率为75.60%(31/41),10家单位餐具均因筷子烷基(苯)磺酸钠超标而不合格,占24.40%(10/41)。可见本市集中消毒单位餐具受烷基(苯)磺酸钠残留污染也较严重。建议:(1)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必须在生产场所、消毒工艺及洗消设备配置、生产用水、洗消产品、定期自检等方面符合《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规定的卫生要求,尤其在去残渣、浸泡、机洗工艺加强管理。(2)卫生监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抽检,依法查处违法行为。(3)卫生技术部门应定期监测,为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4)餐厅应索取供应单位合格的餐具检测报告,拒绝不合格餐具流入餐厅。

摘要:目的 掌握本市餐具集中消毒单位消毒餐具的卫生状况,为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对本市41家餐具集中消毒单位成品库中的消毒餐具随机抽样,检测感官、致病菌、烷基(苯)磺酸钠等指标。结果 41家单位的餐具全项指标合格31家,占75.60%;410份餐具全项指标合格率为96.58%。其中烷基(苯)磺酸钠合格率为95.12%(195/205),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9.02%,感官、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合格率均为100.00%;集中消毒单位与小型饮食业餐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中消毒单位消毒餐具仍存在卫生问题,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关键词:集中消毒,餐具,卫生

参考文献

[1]GB/T 4789.10-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

[2]GB/T 4789.1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S〕.

[3]GB/T 4789.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S〕.

[4]GB/T 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S〕.

[5]赵文红,江城梅.家用洗涤剂毒性作用及对食品污染的研究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1):88-90.

篇12:浙江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卫生管理,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卫生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卫生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等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凡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的经营者应遵守本规范。

第二章 选址与布局

第三条 选址卫生要求:

(一)生产场所距离垃圾堆放处、污水池等可能污染餐饮具的污染源三十米以上。

(二)不得建于居民楼内。

(三)厂区周围无积水、无杂草、无蚊蝇孳生地。

第四条 厂区环境整洁。非绿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便于降尘和清除积水。

第五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具备生产场所、辅助用房、质检用房、成品仓储用房等,且衔接合理。第六条 生产场所面积应与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的经营规模相适应。清洗间、消毒间、包装间的总使用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其中包装间应设置成独立的隔间,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第七条 厂区内设置的厕所应为水冲式,厕所地面、墙壁、便槽等应采用易清洗、不易积垢材料。

第八条 厂区的选址、污水、噪声、废气处理、消防等应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等有关部门要求。

第三章 生产场所卫生要求

第九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生产场所应按照回收、去渣粗洗、清洗、消毒、包装、储存的工艺流程设置,合理布局。工艺流程应按工序先后顺序合理衔接,不得存在逆向或交叉。人流物流分开,避免交叉。

第十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生产场所应设清洁区、准清洁区和一般操作区。清洁区包括餐饮具包装、分装、质检、成品和包材存储场所;准清洁区包括餐饮具清洗消毒场所;一般操作区包括餐饮具回收粗洗、更衣室及库房等。

餐饮具去渣与粗洗、清洗与消毒、保洁储存、包装及餐饮具存放、容器与用具处理、垃圾收集等功能区应分设、采取隔离措施。

餐饮具回收通道(入口)与集中消毒后餐饮具出口通道应分开设置。第十一条 生产场所应设更衣室,内配备衣柜、鞋架、流动水洗手(非手触式)和消毒设施等,并保持清洁卫生。清洁区应设置通过式预进间(二次更衣间),预进间内配备洗手消毒及二次更衣设施。

第十二条 生产场所应有相应的通风、防尘、防蝇、防鼠等设施。一般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应设置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灯;保洁包装区、二次更衣室、检验室应安装使用空气消毒装置。

第十三条

餐饮具清洗、消毒、包装场所的地面应采用浅色、无毒、耐磨、防滑、耐热、防潮、防霉材料铺筑,铺筑材料应便于清洗消毒。需清洗的工作区地面应有适当坡度(不小于1.5%),不积水,设置排水沟或地漏。

排水沟应用明沟,排水沟水流应由准清洁操作区流向一般操作区;排水沟与外界的出口处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式防鼠网。在保洁包装和成品仓库内不得设置明沟。

第十四条 清洗、消毒、包装等操作间(区域)的墙面应便于清洗,采用浅色、无毒、不渗水、易清洗的建筑材料铺设到顶。

第十五条 生产场所的顶面应易于清洁,设内高外低的斜面,能防止害虫隐匿和灰尘积聚,避免长霉、滴水或脱落;一般操作区、准清洁区顶面高度应能满足设备要求和卫生要求;保洁包装区净高不低于2.5米。

第十六条 去渣、粗洗、清洗、消毒、包装场所工作台面应采用易清洗、耐腐蚀的材质,不得使用木质材料。第十七条 餐饮具粗洗暂存区应设有与每日生产量相适应的清洗水池及存放废弃物的垃圾桶,垃圾桶应加盖密闭。用于洗涤餐饮具的清洗水池和清洗、消毒包装箱的水池应分别设置,标识醒目。垃圾应及时清运,防止污染车间环境。

第十八条 回收餐饮具的容器、工具与盛装清洗消毒后餐饮具的容器应严格区分,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并在容器凉干间(区)存放。

第十九条 应每天对生产场所环境、物体表面、清洗消毒设施、设备等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

清洁区的环境卫生学指标应符合《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及其他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十条 生产场所内不得堆放与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无关的物品。

第四章 设施与设备要求

第二十一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清洗、消毒、包装设备,采用无毒、无害、光滑、防腐蚀,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并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第二十二条 餐饮具清洗、消毒必须采用清洗、消毒、烘干为一体的机械设备和筷子消毒专用设备,不得采用手工操作,消毒方法应采用热力消毒,餐饮具热力消毒的温度,时间应符合卫生要求。餐饮具消毒时应以竖立状态在一体机的设备中传递运行。

餐饮具的包装应采用具有打码功能的塑封自动包装机械设备和筷子专用包装机。第二十三条 对不能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的杯、匙等,清洗与消毒程序可分开,但必须采用热力消毒。餐饮具热力消毒的温度、时间应符合卫生要求。

第二十四条 餐饮具的回收、配送应使用专用的运输车辆,相对密闭,运输工具应便于清洗消毒。

第二十五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具备满足消毒效果检测的检验设施。

第五章 物料和仓储要求

第二十六条 集中消毒餐饮具的材质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第二十七条 餐饮具清洗消毒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关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第二十八条 用于包装消毒后餐饮具的包装膜等包装材料及存放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 已消毒的餐饮具储放应当离地、离墙不小于10厘米,离顶不小于50厘米。

消毒后的待检餐饮具、合格餐饮具、不合格餐饮具应分开存放,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识。

第六章 卫生质量管理

第三十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对餐饮具的消毒和本规范的实施负责。第三十一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订清洗消毒运行程序、物品管理制度、岗位卫生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产品追踪制度等。

第三十二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并如实记载生产过程的各项记录,包括物料采购验收记录、设备使用记录、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等内容。各项记录应完整,保证溯源,保存一年,不得随意涂改。

第三十三条 餐饮具独立包装上应当标注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名称、卫生监督合格证号、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限等内容。

第三十四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有进、出餐饮具的种类和数量记录,餐饮具使用单位名称、餐饮服务许可证号(或卫生许可证号)、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记录。各项登记记录应保存一年。

第三十五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建立检验室和抽检制度,保证餐饮具消毒质量。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对每批次已消毒的各类餐饮具进行出厂检验,对包装的密封性、感官、大肠菌群等项目进行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检测原始记录完整齐全,保存一年,以备核查。

第三十六条 消毒后的餐饮具感官要求应达到光洁干燥、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异物,卫生要求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规定,未经清洗消毒或清洗消毒效果达不到要求的餐饮具不得提供给餐饮服务单位或公共场所使用。第三十七条 回收、配送餐饮具的专用运输车辆,在装载已消毒的餐饮具前,必须清洁消毒。

运输车辆不得装载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容易造成车辆污染的禽畜水产等食品和物品。

第三十八条 集中消毒餐饮具每日生产量应与其生产场所面积、布局、设备等设计体量相适应。

第三十九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的洗涤废水应经油水分离和必要的处理后排放,并符合环保要求;固体废弃物应密封存放,每天清运。

第七章 人员要求

第四十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从业人员上岗前及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操作。

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在治愈前不得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或质量检验。

第四十一条 从业人员应当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在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清洁区的操作人员应戴口罩。在离开工作岗位时应脱去工作衣帽,清洁区操作人员重新进入岗位前应洗手消毒。

从业人员在生产操作时不得带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等。不得有进食、吸烟等影响餐饮具消毒效果的活动。

第四十二条 质量检验人员应具有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检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经培训合格上岗。第四十三条 非清洁区生产操作人员和未经批准人员不得进入清洁区。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

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是指为社会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含食堂)或公共场所提供餐饮具回收、洗涤、消毒、包装、分送的经营活动。

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是指具有固定的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专用场所,为餐饮单位或公共场所提供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服务(包括餐饮具的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包装及配送)的单位或个人。

集中消毒餐饮具是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的、经清洗消毒,可重复使用的碗、杯、盆、碟、勺、筷、刀、叉等。

篇13: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落实兰州市卫生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兰卫法发【2011】6号)精神,近期,由市卫生局牵头,联合市工商局、市卫生监督等部门对全市21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了验收,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20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即城关区7家,七里河区 4家,安宁区1家,西固区2家,榆中县3家,永登县2家,红古区1家。原兰州春洁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在验收期间由甘肃春天餐具消毒有限公司收购。19家企业通过了此次验收。现有的20家企业全部具有工商营业执照。日配送消毒餐具2000套至100000套不等,有2家企业日生产消毒碗数量接近10万只。这20家企业每天向社会供应消毒牛肉面碗约40-50万只,中餐3万套,牛肉面馆消毒餐具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二、验收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验收工作分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自纠 为了保证此次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年初,市卫生局联合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召

开了由全市21家集中式餐具消毒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明确告知企业负责人卫生、工商、食药三部门的监管职责、监管模式和验收标准,希望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要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对照标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积极整改不合格环节,迎接验收。

(二)监督检查 在此基础上,2011年5月,由市卫生局牵头,市卫生监督、工商部门密切配合,组成综合验收组,对全市21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了集中验收。此次验收,验收组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根据《兰州市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卫生管理规范》(修订稿)对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查阅相关资料,从卫生管理、选址、布局与设计、设施设备卫生、环境卫生、生产过程卫生、采购与保管、检验设施与能力、储存与运输、包装要求、销售记录等方面逐项进行量化评分。大多数餐具消毒企业在二月底卫生局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后,思想重视,能够深刻领会会议精神,通过对照《餐具集中消毒企业验收审查量化评分表》,认真查找本企业的不足,按照要求积极对设备、场地进行改造,增设相应的卫生设施,落实产品自检工作和各项制度,完善各项生产记录和验收记录,因此有12家企业一次通过审核验收(在检查验收的过程中兰州春洁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由甘肃春天餐具消毒有限公司收购)。经现场打分综合评价较好的单位有:甘肃春天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兰州金筷子餐具清洗消毒有限公司。

(三)督促整改 8家未通过验收的企业,7家企业能够按照要求积极整改,尤其是兰州天时餐具消毒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天地阳光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在首次验收不达标的情况下,积极投入资金,购进先进的洗碗机清洗消毒设备,自动包装机生产线,设置密闭符合要求的包装间,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目前仍有一家企业未通过验收。

通过此次验收,全市大部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都能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卫生硬件设施,强化内部管理,整体卫生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大部分单位能按要求做到:

(一)生产车间布局合理。全市所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区都能按要求依次设置待消毒餐具存放区、粗洗区、精洗消毒区、包装区、成品区,生产工序衔接合理。都设立了专门的自检实验室,配备了检验设备、检验人员。19家企业生产区面积大于400平方米。

(二)设施设备齐全。全市16家企业使用的是武汉驰富莱厂生产的清洗消毒设备,企业资质齐全,生产参数具备。其余4家 企业分别为武汉科林、武汉超前公司、武汉阿波罗的生产设备。19家企业洗碗机水箱设置达到或超过四组。所有企业车间地面都采用防水、防滑、易清洁材料铺设,至少有1.5米以上瓷砖墙裙,部分企业墙面瓷砖铺设到顶,门窗严密,防蝇设施齐全,车间环境整洁,卫生良好。19家企业内包装车间全部密闭。15家企业设立了符合要求的二次更衣间,配备洗手消毒设施,其中金筷子公司配备了感应式洗手、消毒设施。所有企业包装区悬挂足

够数量的紫外线灯。生产中餐产品的金筷子、惠东公司按要求加设了臭氧消毒设施。康健、金筷子、天时、天地阳光公司添置了自动包装机,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既省时、省力,又安全、卫生。

(三)卫生管理制度较为健全,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各企业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大多数企业的工作人员均经过体检和培训,持健康证上岗,健康证持证率在90%以上。人员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内包装车间人员能二次更衣洗手、消毒,包装时戴口罩、帽子,有效防止对消毒餐具的二次污染。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一家企业洗碗机生产线目前仍未达到四水箱的要求;(二)一家企业生产区面积达不到400平方米的要求,极易造成交叉污染;

(三)部分企业内包装车间不密闭,内包装间入口处未设置更衣、洗手消毒设施;

(四)产品在餐饮具独立包装标签上未注明消毒日期和保质期;

(五)有的企业虽然采取了热力消毒方式,但温度和时间不达标;

(六)产品自检工作未开展或开展不规范。全市20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虽然都建立了产品自检室,但部分企业产品自检工

作开展不规范,存在使用试剂过期,检验样品数量不够,检验记录未按要求保存,产品检验记录存在造假现象等问题;

(七)全市20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都建立了内容不一的生产记录,基本能将水箱温度、烘干机温度纳入记录内容,但存在内容不全、记录不及时等问题;

(八)大多数企业虽然配置了周转箱箱盖,但企业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图方便省事未做到加盖储存、运输。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易受到污染。

(九)少数单位未将所使用洗涤、消毒剂的索证资料备案存档,相关原材料的索证资料不齐全;大多数厂家普遍未按要求对原材料进行登记、验收、记录,部分企业误认为入库单即为验收记录。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对新申请开办餐饮具消毒的单位或个人,工商部门要严格执行卫生学评价前置手续审核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核发营业执照。同时,加大对无证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是各监管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努力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卫生监督部门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加强与工商、食药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行业准入与消费监管环节的衔接。对那些卫生学评价不合格、餐具检测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及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的餐饮服务单位,互相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依法查处违法行

为,从而形成监督管理合力,提高监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促进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加强宣传。要综合利用网站、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对卫生管理制度完善、生产场所卫生良好、工艺流程合理、餐饮具检查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大力宣传;对生产场所卫生状况差,餐饮具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及时曝光,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同时宣传教育群众在使用消毒碗的时候,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行拆除产品包装,不给洗黑碗的单位以可乘之机。

四是积极发挥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作用。兰州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序竞争到有序发展的过程,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完善协会章程、规章制度,建立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之间定期交流,推广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及时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难题,维护行业合法利益。

篇14: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强化全环节监管

不断提高集中消毒餐饮具管理水平

江苏省淮安市卫生监督所(2012年4月12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坚强领导下,我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把建立“三二四”机制、突出全环节监管作为强化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卫生监督水平、维护群众健康利益,为我市成功卫冕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助推“淮扬美食香天下”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是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逐步发展起来的。2005年以前,我市中小型餐饮单位基本以自主清洗、消毒为主,消费者认可程度低。主要问题有:餐具基本上不消毒,有的虽有消毒设备,但“摆设性”大;洗碗水不干净,特别是有些早餐点、夜宵摊等用一桶水反复洗涤餐具。时值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经过调研论证,我们认为有必要引进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机构开展此项工作,以提高中小餐饮店餐具卫生水平。

2006年3月15日,我市第一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康洁卫生消毒有限公司投入运行。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较传统 的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便于保存、消毒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还为众多饭店间节约了清洗消毒用房和用工,受得了政府、餐饮业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成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项亮点工作,得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检查组专家的高度评价。截止到2011年底,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已发展到22家,且全部取得了营业执照。随着卫生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不断规范,社会群众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二、主要措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利益为重,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结合淮安实际,建立健全“三二四”机制,实施全环节监管,促进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三大工作”。一是规范培训教育,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广大群众的识别能力。从2010年起,我们每年举办2次以上培训班,以《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为重点,分批培训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同时,我们利用 “3〃15”等宣传日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鉴别餐具消毒的方法,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卫生质 2

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的选址、布局、生产用水、生产设备、出厂检验、相关制度、人员管理、卫生设施、餐具包装、销售记录等实行全环节监控和指导,规范生产流程和工艺,杜绝产生“先天不足”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和“正规”餐具消毒企业带“毒”生产。对不合格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三是规范索证管理机制,杜绝不合格餐具流入餐桌。充分利用我市餐饮服务行业仍由卫生部门监管的这一有利条件,加强餐饮单位的索证管理。2011年共检查餐饮业5741户,其中使用集中消毒餐具单位3384户,对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未索取营业执照、检验报告的餐饮单位给予了警告,对2家餐饮单位给予了罚款的行政处罚。

(二)推进“两大行动”。一是大力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行动。2011年5—10月份,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和省卫生监督所的要求,我们及时制定了《淮安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监督检查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今年3月,我们又制定了《淮安市2012年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方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的专项检查活动。通过专项整治,形成高压态势,推进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二是加强监督抽检。按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要求,我们对22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检,2011年共抽检餐具725份,检验合格479份、不合格246,合格率为66.1%,对抽检不合格的单位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进行行政处罚,共罚款67400元。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抽检 3

餐具的频次和力度,一季度已抽检1162份,其中检验合格997份、不合格165,合格率为85.8%,合格率明显高于去年。

(三)建立“四大机制”。一是部门合作机制。建立了与工商、食药监部门的沟通协作和通报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对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单位及时通报工商部门处理。二是档案管理制度。主动和市工商局联系,调取全市取得营业执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基本信息,实行档案化管理,一户一档,并将现场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相关资料及时归档。三是实行监督信息公示制度。对于现场监督判定为不合格和抽检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我们及时在淮阴日报、淮海晚报和所网站上进行公示,并公开举报电话,接受市民投诉。四是打造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了全市中小型餐饮单位数据库,在网上开通短信平台,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向餐饮经营户发送信息,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通报现场审查和抽检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名单,进行警示提醒和消费提示。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合作,是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的关键。我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早在2006年,时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市长、卫生局领导就亲临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视察指导,工商、食药监部门与我们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协作机制,使我们卫生监督机构在职能调整的过程中,及时明确职责和任务,理顺机制,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全环节监管,是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对内要建立起高效的工作程序、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工作标准;对外要建立起规范的、全环节的、可持续性的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加强日常的卫生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

(三)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是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的保证。卫生监督执法与其他行政执法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于其专业性强,业务要求高,这一方面需要卫生监督人员有着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的标准、有效的现场取证调查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我市加强各种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抓基础、抓技术内涵建设,加强队伍和人才建设,改变了以往执法上凭经验、凭肉眼的粗放式行为,有效地提高了卫生监督的执法能力。

(四)正确处理监督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打造卫生监督品牌效应,是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重要措施。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既要以铁的纪律、手段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又要有亲商、爱商的情怀关心、支持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结合我市打造淮医品牌的创新实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对企业、群众提出的合情合理、应做能做的要求做到100%满足,并用意想不到的真诚服务给他们一份惊喜,打造101%效果。推行“提前介入执法”和“服务性执法”,对新投产企业和项目,自项目上马之初就实施跟踪服务,指 5

导他们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基础卫生规划,对发现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早提醒、早制止,把卫生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彰显了“全国有亮点、全省进前列、全市争先进”的淮安卫生监督品牌效应。

篇15: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上) 试题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西安市十三个区 (县) 辖区内取得营业执照的餐 (饮) 具集中消毒单位。

1.2 方法

依据《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 (试行) , 采取座谈、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逐项填写调查表, 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的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1年、2012年西安市13个区县辖区内餐 (饮) 具集中消毒单位分别有31家、43家;主要分布在郊区县;均为个体经营;清洗消毒程序为回收、分拣、除渣、粗洗、精洗、高温灭菌、五件套包装;投资规模为十几万到上百万不等;日消毒餐 (饮) 具最少的500套 (五件套) , 最多的上万套。

2.2 选址、布局、生产用水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餐 (饮) 具集中消毒单位在选址、布局方面合格率较2011年有所提高, 效果显著, 见表1。

2.3 设备、生产环境、人员要求、制度建立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2012年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设备、人员卫生合格率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生产环境卫生、制度建立落实合格率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4 出厂检验、样品抽检、包装、销售记录情况

统计显示:2011年2012年分别抽样检验380份、600份, 合格率分别为93.68%、9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64, P≤0.01) ) ;包装合格率2012年明显高于2011年 (χ2=14.49, P≤0.01) ;销售记录合格率无明显提高。 (见表3) 。

3 讨论

3.1 餐具集中消毒单位发展迅速, 显现一定优势

据调查统计, 2011年、2012年全市餐 (饮) 具集中消毒单位分别为31家、43家, 主要分布在郊区县。据首届《集中式消毒行业研讨会》统计, 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成立了700多家集中式餐饮具消毒公司, 每日向社会提供900多万套消毒餐具[1], 近年发展较为迅速。虽然餐具集中消毒单位兴起时间不长, 但显现出一定的优势: (1) 提高了餐饮具的合格率, 减少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 降低了白色污染、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量。

3.2 凸显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原因

3.2.1 无自检能力、布局不合理是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 西安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近年来经过多次集中整治, 虽然企业在选址、布局、设备、生产环境、人员卫生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合格率显著提高;但出厂检验、布局不合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急需改善。布局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场所总面积小于200m2;无更衣室或更衣室内无流动洗手和消毒设施;设置的厕所为旱厕;工艺流程有逆向或交叉, 存在二次污染。

3.2.2 设备、生产环境、个人卫生、卫生制度建立存在缺陷

表现为: (1) 有些单位消毒设备与生产规模不匹配或不齐全;有粗洗设备, 无精洗设备;或无粗洗、精洗设备, 只配置有风干机; (2) 生产环境无相应的通风、防尘、防鼠、防蝇设施; (3) 无卫生管理制度或不予落实。洗消设备、工作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不能每天清洁;使用的消毒产品无索证资料; (4) 上岗人员存在着无健康证、不穿戴工作衣帽或衣帽不整洁的现象;多数单位无岗位卫生管理制度。

3.2.3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出现卫生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卫生部门对此行业的监督处于一种被动监督局面

国家卫生许可准入取消, 产品又不实行备案, 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只能在其产品投放市场后或工商部门通报中获得。在投放前缺乏监管, 即事前监管处于真空状态[2]。监管依据存在缺陷, 凸显不出卫生监督执法力。《规范》要求餐具集中消毒单位选址、布局、卫生、出厂检验等符合《规范》要求, 但监管法律、法规依据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均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卫生监管部门面对企业经营者卫生意识淡薄, 生产环境恶劣、设备简陋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形, 只能书写卫生监督意见书, 建议督促其改进, 监督执法无力。

4 建议

4.1 加强卫生监管刻不容缓

由于监管法律存在缺陷, 缺乏行之有效的卫生监督措施, 使一些不法的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者认为有机可乘, “偷工减料”、无设备、不消毒、将其成批不合格的餐饮具摆上餐桌, 使集中消毒变为集中污染, 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还可能酿成群体性的危害事件, 因此主动介入, 加强卫生监管刻不容缓。

4.2 制定地方法规, 采取有效的制约手段, 规范餐 (饮) 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经营行为

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只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无需卫生行政许可。工商部门发照对于选址、面积等无相关要求。而《规范》规定选址、面积等要求为关键项目, 不符合要求直接判定为不合格。只能重新选址, 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 浪费行政资源[3]。建议政府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 在规范餐 (饮) 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经营行为的同时, 规定有效的制约手段, 并完成该手段的合法性, 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力。

4.3 加强对餐饮业餐具消毒情况的监督检测, 间接加强对集中餐具消毒单位的监管

食药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加强对餐饮服务业的消毒餐饮具进行监督监测, 对使用不合格集中消毒餐饮具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起到间接管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作用, 也是行之有效的。

4.4 创新管理机制, 实行量化分级,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消费者、经营者的卫生法律意识, 加强企业自律

卫生部门通过创新监管机制,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加强企业自律;同时加强对经营者、消费者的宣传培训, 使经营者知法、懂法, 了解餐饮具消毒的知识,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做到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1]耿嘉祺.消毒餐具的管理与营销现状[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 5 (4) :72.

[2]刘栋, 顾健.丹阳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1) :49.

上一篇:行为面试法面试记录表下一篇:初中英语如何设计和处理课堂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