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培训文本

2024-06-2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培训文本(精选8篇)

篇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培训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成长即学会生存-----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实施行动,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更新自己,学会体验感情,学会合作,学会审美。

一、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为什么评价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评价什么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谁来评价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二、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一)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斯克瑞文 《评价方法论》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

篇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培训文本

李磊 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成长即学会生存-----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实施行动,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更新自己,学会体验感情,学会合作,学会审美。

一、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为什么评价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评价什么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谁来评价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二、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一)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斯克瑞文 《评价方法论》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上。

---布鲁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教授认为,形成性评价指在教与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张庆林、杨东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

(二)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因为学生是在成长发展中的,尤其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变化更快。总结性评价过多,对学生的压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受到的限制也大。形成性评价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记录,一段时间后总结评价结果,描述出学生能力发展的轨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语文能力的形成性评价,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从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态度、情感及行为等信息,通过分类、对比和系统分析,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在一段时间内,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调整,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以求提升其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要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 怎样评价

小学语文评价现状:

1.评价功能, 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2.评价重心, 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

3.评价内容, 存在片面和单一的倾向

篇3: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形成性评价, 国外也有人称之为“课堂评估 (classroom evaluation或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课堂评价 (classroom assessment) ”, 还有人称之为“学习评价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以区别于assessment of learning) ”。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 (M.Striven) 1967年在论及课程改革时, 第一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formative assessment) 。

形成性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 是指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 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 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 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以人文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人文心理学试图探索人的体力、智力、情感等多种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人的学习动机的, 它更侧重于个人感知和内在需求。人文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一种内在动力, 它推动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自身潜能的发挥。英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学生的学习态度在不同年龄发生着阶段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受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动机的支配, 同时还受到教师工作态度、情感、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影响。好的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看作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个体,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充实与完善, 最终实现自我学习。

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

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的回顾, Black and William (1998a) 指出高质量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其效果尤为明显, 这种评价在提高学生总体水平的同时缩小了学生间的成绩差距。形成性评价如果使用得当, 能够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增加学生的学习收获, 特别是帮助那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及时进行弥补。目前, 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然而, 在具体实施上却远未普及。这主要由于一直以来, 评价内容过多地倚重于学科知识, 特别是书本上的知识, 教师试图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手段。实践证明, 这种单凭分数来衡量学生能力的做法既不利于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也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 更不利于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

那么, 作为教师应如何在英语教学中, 改进评价方法, 恰当合理地实施形成性评价呢?笔者认为:首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自尊自信的情感;其次,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和指导, 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般来说, 形成性评价常用的实施方法包括:课堂观察、课堂记录、提问与倾听、有效反馈等。

1. 观察。

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 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通过自身努力, 逐步建构起来的, 因而对于学习者建构过程的考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观察是评价人类技巧和行为的基本方式, 在这里主要是指对课堂事件、教学活动和学生之间交流的观察, 我们可以观察学生在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观察可以通过日常记录和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教师及时将记录收集起来并提供给学生, 以便于学生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观察, 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 哪些教学策略对学生最有效, 哪些教学材料学生最喜欢等。

(1) 日常记录:日常记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语言、行为或学习表现所做的记录, 主要涉及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以及学生的活动或进步。记录可以在学生活动发生时或事后进行, 记录形式可以简易灵活。

(2) 评价表:评价表所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时间内, 学生在某一项活动或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程度。通过评价表, 教师可以了解课堂教学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评价表的形式应多样化, 便于使用。

2. 提问与倾听。

提问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它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 也是对教师进行课堂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在提问时, 应尽量避免简单地用“yes”或“no”就能回答的问题。同时, 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而非猜测老师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教师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提问方式, 如在Vegetables一课中, 可将问题“Why do we eat vegetables?”改为“why do you think we eat vegetables?'',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拉近师生距离。

教师所给的作答时间也同样重要, 研究表明通常教师所给的作答时间为一秒钟 (Rowe, 1974) 。即使对于那些只需回顾事实的问题, 这个时间也太过短暂, 更不必说那些需要周密思考, 需要学习者进行解释、表达自身观点的问题。Black (2003) 曾呼吁教师在提问后适当增加“等待”时间, 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推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小组讨论等活动, 通过走到学生中去倾听, 与个别或一组学生交换意见, 使学生成为更加主动的学习参与者, 同时也使教师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以便于调整教学安排, 而这也正是形成性评价的本质所在。

3. 有效反馈。

有效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与他们当前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之间的差距, 引导他们主动采取行动缩小差距。无论以何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如果教师能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具体的反馈, 鼓励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本身而不是去简单地找寻正确答案,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要实现的目标和自我提高的方法和途径。有效反馈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大量研究表明, 教师在给予积极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时, 不仅能使学习者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 同时还能通过赞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Harlen and Deakin Crick, 2002) 。就反馈的形式而言, 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反馈形式 (分数、等级、评论) 中, 评论是最有效的反馈方式。

三、形成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以便不断调整教学, 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学效果而不是提供评价依据, 但评价中难免会涉及到效度与信度的问题。外国学者Simpson指出, 形成性评价的效度取决于评价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使教师知道该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评价中反映出来的学习困难。学者Wood认为, 形成性评价加强了教学活动与评价内容之间的一致性, 因此提高了评价效度。从这两方面来看,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效度较好的评价方式。但是形成性评价却在信度方面引起了较大的争议:首先, 不同教师进行评价以及学生自评时掌握的标准可能不一致;其次, 同一位教师评价时可能会受到一些非评价性因素的影响;再次, 由于教师过分看重学生固有的能力或是过分看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 致使评价不是以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和所达到的能力水平为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类型, 它并不单纯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 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角度看待问题, 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多种因素在评价中的交互作用, 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它的特点、用途、操作方法以及它与终结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自觉地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 以便为师生提供教学反馈, 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促使学生形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Black P.and William D.Assessment andClassroom Learning.Assessment in Education, 1998, (5) :1~74.

[2]Black P., Harrison C., Lee C., Marshall B.andWilliam, D.Assessment for Learning:Putting it intoPractice.Ba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

[3]Harlen W., Deakin Crick R.A SystematicReview of the Impact of Summative Assessment andTests on Students’Motivation for Learning.London:EPPI-Centr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Unit, Instituteof Education, 2002.

[4]Rowe M.Reflections on Wait-time:SomeMethodological Questions.Journal of Research inScience Teaching, 1974, (3) :721~730.

[5]郭茜, 杨志强.试论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5) :103~109.

篇4: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培训文本

一、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环境,用优良的德育氛围熏陶、感化人

良好的德育文化环境不仅是一种思想品德教育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过程性的德育评价方式,具体说来它又可以分德育文化硬件设施和德育软文化环境。像学校的德育文化墙、各种名人名言标语、宣传栏、黑板报等都可称为德育文化硬件设施,一个学校良好的学风、校风就是德育软文化环境。不管是德育文化硬件设施,还是德育软文化环境都能评价促进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例如:一个学生不小心打碎了学校一扇窗户上的玻璃,他内心可能会很矛盾(承认错误还是不承认),这时候如果他看到展板墙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知错就改”、“损坏公物要赔偿”的语句时,就有可能会激发这个学生的内心良知,促使他前去承认错误。再如,在一个同学间都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学校中,那些不愿帮助同学和对同学不友好的行为就有可能会受到学校范围内同学舆论的谴责,这样这些不良的平的行为习惯就无处立身,好的品德习惯行为就更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二、制作学生德育日常评价量表,记录和评价学生日常的品德行为习惯

要使学生的德育形成性评价真正落到实处,就要认真做好学生日常品德行为习惯的观察、记录和评价。在这一方面,不少学校已经有比较好的尝试,如《德育动态行为评价表》,学生做了一件好事就进行加分、学生做了违反纪律的事情就进行相应的扣分。还有“每周班级德育之星”、“学校每月德育之星”评价等就是比较好的做法。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平时表现也列入评价范围,这就不利于客观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评价。此外《德育动态行为评价表》的评价只是简单的将学生的日常行为分为优劣进行简单的加减分,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如果能再此基础上再有一张《学生不良行为教育记录表》,记录对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追踪、改正情况,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良行为教育记录表》可以在《德育动态行为评价表》中对改正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奖分,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可以再次扣分。这样更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此外还可以设置学生日常品德行为一周评价栏,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加强家校联系,将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评价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1.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

在家访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在家的学习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品德行为习惯,尤其是孝顺父母和做家务等习惯,并做好相应的家访记录。

2.认真做好对学生家长的电话家访

由于教师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一学期全部进行家访。况且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即使通过一两次的家访,也不能十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为了弥补家访的不足,我们可以进行电话家访,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由于电话家访较少受到空间的限制,我们可以进行多次的电话家访,对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了解就会更全面。

3.充分利用期中学生家长会

家长会不仅是学校、老师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各方面情况的会议,同时也是学校和教师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各方面表现的会议,教师可以找个别家长座谈,也可以进行学生在家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问卷调查,从而全面了解学生校外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4.向学生家长发放专题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每当学校进行了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后,可以向学生的家长发放相关的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变化。比如:在学校进行了一次专门的孝顺父母感恩教育后,就可以向学生家长发放一些相关内容的调查问卷,以了解在家庭中学生相应品德行为的变化和改变。

四、充分发挥学生评价主体作用,全员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

1.在学生的德育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作用

首先要培养学生和一切不良行为习惯作斗争的意识,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与一切不良行为习惯作斗争的方法(包括教育同伴的方法)。再者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使班干部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2.建立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形成学生日常自我管理的机制

例如:可以设立班级日常监督管理值日生来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让他们做好一天监督管理日志,来记录班级中学生一天的表现。

3.充分发挥任课老师的评价作用

任课老师是除班主任外与学生接触比较频繁的教师,由于他们与班主任所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对学生的评价结论也会与班主任的评价不尽相同,因此充分吸收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意见,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客观。同时让任课老师积极参与学生评价,既有利于班主任更好的开展工作,也有利于任课老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五、积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开拓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的新渠道

如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只局限在校内德育及其相应的评价中,那么这种教育就不够健全,只有把学生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去锻炼,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各方面才会更加成熟和健全。因此,评价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各项表现,也更能考验和促进我们的德育工作水平。

总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的评价应贯穿于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的评价,并积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品德行为,需要班主任、学生、任课教师、学校都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学生的德育工作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篇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培训文本

这一段时间,我每天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这一学科,通过网上看视频、听专家的讲座等,我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有了新的认识: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形成性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指导我的教育教学,改变过去那单一的评价方式。下面是我学习之后的一些理解和今后的改进方法:

一、注重学生,让评价生“情”

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中学课堂学习评价的中心。教师必须注重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教师对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优秀生;二要肯定、鼓励中等生;三要宽容激励后进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贴切的评价语要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婉转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在评价中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寓情于评价之中。

二、多元评价,让评价有“爱”

语文教育评价对学生语文能力要求是多元的,它符合语文学习个性差异。“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评,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良好的个性。同时,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阅读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实践活动 , 不同的读者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文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意识中的“权威”角色,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学生多一点信心,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语文课程的评价中才能真正实践评价标准的多向性和多元化。

三、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等等,让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

四、常换常新的评价,让评价有“趣”

常换常新的评价更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不懈努力。求新猎奇是学生的天性,如果学生整天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孩子将对此失去兴趣。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五、通过培训学习,我还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

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行为,多年从事毕业班语文教学的我在在思想上不能面向全体学生,重精英而轻学困生,评价方式单一。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做法很错误。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使我认识到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每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他们雕塑成一件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只因为他们学习上有困难,他们的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只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要倾注更多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行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正确的评价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使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木桶上的短板”增长,提升综合力量。

总之,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给予一个评价,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一个“路标”,指明前进的方向。这个“路标”应该起到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地作用,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形成发展、形成结果,而在形成的过程中,激励是不可缺少的。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就在于“激励”二字,终结性评价难于完全发挥这个作用。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享受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愉悦,在互评及家长、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得到鼓励,明确下一步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主动去调整,监控自己学习过程。通过形成性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从而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篇6:也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罗先福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成为教育工作者公认的重点和难点,与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相比,评价似乎始终是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坚冰,让人望而却步。通过培训学习,下面简明扼要的谈谈我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现状的认识及今后转换的方向,供各位讨论。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

1.评价功能失调 , 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功能。

2.评价内容片面 , 强调知识和技能,忽视综合素养;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评价方法单一:过分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过分注重测试,忽视了访谈、观察、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手段的运用。

4.评价的主体错位 ,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 教师与学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等等。鉴于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列举了若干评价原则,使其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了明显的区别。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什么评价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评价什么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谁来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要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怎样评价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对评价要进行改进。遵循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行多方参与,做到评价多元化。我们还需在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学习,以便能更好的教学,不断提高评价学生的能力。当然,在评价过程中要围绕以下原则展开:

1.形成性评价应当是有效的教与学准备的组成部分,即是有效备课的一部分教师备课应当为师生提供获得和运用达到学习目标的信息的机会。备课也必须是灵活的,使其适应(教学中)最初出现的观念和技能。备课应当包括一些策略以保证学生理解他 1

们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和用于评价他们学业的标准。学生如何接受反馈、他们如何参与对学习的评价,以及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都应当在备课中加以考虑。这也是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不同的一个方面。

2.形成性评价应当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在策划评价和解释评价结果时,学生和教师的心里必须考虑学习的过程。学生应该不但要意识到学习的结果,还要意识到学习的方式。

3.形成性评价应当被看作是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生在教室里的许多活动即提示学生展示其知识、理解力或技能的任务、问题等,都可被认为是评价。学生的回答或行为被观察和解释,并得到关于如何改进学习的意见。这些评价是日常教室活动的基本部分,而且包括师生的反思、对话和判断。

4.形成性评价应当看成是教师的一种重要的专业技能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规划评价、观察学习行为、分析和解释学习结果、向学生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初始教师教育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在发展这些技能时应当得到支持。

5.形成性评价应当具有敏感性和建设性,因为任何评价都会对被评价者产生情感影响教师应当意识到,评语、分数和等级都可能对学生的信心和热情产生影响,因此,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应当尽可能地具有建设性。评语针对学业而不是针对人,对学习和动机都更具有建设性。

篇7: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培训文本

形成性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互评和老师、家长评价为辅。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我认为其具有如下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诊断反思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不断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研究表明:课堂上成功的、有效的学习发生于学生对其学习具有自主感之时,发生于学生理解他们努力的目标之时,发生于他们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还发生于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并且具备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时候。

二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校正

通过自我诊断,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活动,并不断对学习的预期做出调整,以求学习效益的最优化。形成性测评能使学生明确是否已达到了阶段目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以起到强化学习活动的作用。

三是可以有效地“展示激励”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给予一个评说,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一个 “路标 ”,指明前进的方向。这个“路标” 应该要起到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的作用。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形成发展、形成结果。要形成,激励是不可缺少的。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在于“激励”两字,终结性评价难以完全发挥这个作用。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享受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愉悦,在互评及家长、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得到鼓励,明确了下一步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主动去调整,监控自己学习过程。

最后它还有教学反馈调节的功能

篇8: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1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指教师采用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跟踪学生进步的整体情况,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和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作出判断, 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学习计划。这种学习过程当中的评价既帮助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也帮助学生监控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展。形成性评价是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被视为教学模式转变的一部分。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看作知识的传输, 评价模式是终结性的;而现代教育理论正在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经验型 (experiential) 教学转变, 教学以知识的转化为目标, 在于将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个人知识构件和认识整合, 还在于提升学习者的整体个人素质, 因此评价模式也势必要随之改革。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机, 同时还会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 注重学习过程和自己的学习行为, 反思自己的学习, 从而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 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连续性的动态的并具有诊断性, 通过形成性评价, 教师能发现学生学习和自身教学的优缺点, 从而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所以形成性评估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性评价。

2 形成性评价的工具

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已被广泛认可。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工具有课堂观察、学生档案、座谈等。观察是评估教师教学行为和技巧的基本方式。老师可以从多方面来观察学生, 有效的利用学生平时的表现给他们正确的评价, 同时引导他们的学习。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日常阅读、写作、听说的经历;可以随时观察学生学习的进步。观察可以以日常记录、评估表或评价量表的方式进行;教师及时将记录收集起来提供给学生, 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通过观察, 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会了什么, 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有帮助, 哪些教学策略最有效, 哪些活动和教材学生喜欢等等。

学生学习档案是教师和学生系统收集的资料。它们是评估学生努力程度、进步程度、学习过程及结果的依据。通过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反思, 教师和学生可以就学生的长项或弱项及进步进行讨论, 以便对学生有所启示。学生学习档案是学生成长的媒介。学习档案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工具的原因在于:它们能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课堂学习, 真正反映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此外, 学习档案要求学生参与自我评价, 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见证。

座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通常作为非正式的评估方式, 它可以提供学生的进步情况并给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通过师生间的座谈或讨论, 教师会对学生的需求做出正确和积极的评估。讨论中,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他们自己进步的感觉和看法。简短的座谈可以在课堂中随时进行, 也可穿插到每课的教案中。例如, 在准备教案的同时, 教师也可以设计采访问题从而获得学生的反馈。

3 小结

只采取终结性评估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我们应该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形成性评估上。只有将两种评估手段相结合, 并侧重于形成性评估, 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教师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反馈信息, 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摘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模式为终结性评价, 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整体发展趋向, 势必得以改革。形成性评价是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描述了学生进步的整体情况并提供反馈来巩固学习, 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 促进课堂教学良性发展。该文就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和具体实施工具进行简要介绍, 以期为大学英语评价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6) .

上一篇:纪委书记委员职责下一篇:红楼梦好句好段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