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价

2024-06-25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价(精选十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价 篇1

一、遵循儿童识字的心理规律进行教学

初入学儿童正值语言和思维发展的佳期, 为了尽快学习书面语言, 不得不大量认识汉字, 而儿童的口头语言和思维认识能力远远超出识字能力, 这就产生识字跟不上语言和智力发展的矛盾。如果我们的识字教学方法不当, 必将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识字与听、说、读、写的联系, 提倡识写结合, 在识写结合上, 提倡识写分流, 多识少写, 使识字与语言能力及各种智力全面和谐发展。

二、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

汉字是“构造型”文字, 有一套功能奇特的部件和有趣的构字规律, 所以教学汉字应当以形为本, 展开联想。同时, 汉字又是“表义型”文字, 一个汉字大多就是一个词, 而且有许多字一字多义, 每个字都有极强的构词能力, 由于一字多义, 且同音字很多, 使用时需根据言语环境鉴选字义, 故认识汉字不能脱离言语环境。在教学中可采用的策略有:

1. 看图会意明字理

汉字中有很多象形字、会意字, 可以通过看图体会构字的原理。如“人、从、众”, 配图为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木、林、森”, 配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再诵读, 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巩固与深化:“二人从, 三人众。”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二木林, 三木森。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就能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

2. 转盘识字辨形声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到80%以上, 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 对学习汉字十分有用。如声旁“青”不动, 转转盘换形旁, 带出一串字。学生可以悟出:这几个字声旁相同, 故读音相近;形旁不同, 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清”表示水的清澈透明, 所以从水。“晴”是雨过天晴, 太阳出来了, 所以从日。“睛”是眼睛, 所以从目。“请”是请求, 请求与说话有关, 所以从言。“情”是感情, 与心理状态有关, 所以从心。“蜻”是蜻蜓, 蜻蜓是昆虫, 所以从虫。

3. 抓住部首带一串

“部首”好比是一个部队的队长, 抓住了“队长”, 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 如“页”。学生可以知道是人头的象形, 就知道凡从“页”的字, 都与人头面部有关。

三、吸收传统启蒙教学经验

传统启蒙识字的语文教学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教儿童认识相当多的字, 在千百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 前人积累了不少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

1. 韵语识字的经验

在识字教学阶段, 如果让学生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 十分困难, 且枯燥乏味, 引不起学习的兴趣, 勉强学了, 也不容易记住。这是学习汉字的不利的一面。而另一面, 正是由于汉字是单音节的, 非常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句, 也容易押韵合辙, 相形之下, 要比多音节的拉丁文字容易得多。整齐押韵, 念起来顺口, 听起来悦耳, 既合乎儿童的兴趣, 又容易记忆, 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 总比一开始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 如《三字经》《百家姓》等, 因为有效, 所以流传甚广。

2. 读书识字的经验

传统启蒙识字教学最主要的识字方法是读书识字 (即所谓随文识字) 。即便是初始的集中识字, 也是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条经验对于今天的识字教学仍有现实意义。

识字是为了阅读, 儿童认识了生字是不是就能读课文了?还不能这么说。小学生读书时, 如果把每个字的细枝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 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领悟其义, 也就是说不能顺利地阅读。因此, 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识别, 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 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 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 就能准确无误地识别。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学生才能有可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语义, 从而顺利地阅读。由此看来, 孤立地教学生识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只有坚持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3. 重视写字的经验

前人十分重视写字, 写识字分几个步骤:第一步写大字。首先描红、仿影, 进一步写米字格, 再进一步临帖。大字写得有点基础才写小字。识写是不同步的。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一)加强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建构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其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指出教学评价要充分发挥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教,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杠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方向和质效,加强教学评价研究,有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二)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完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语文素质提出了要求。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普遍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独立训练,忽视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当前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现状来看,一些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者在“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两个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从理论上构建了教学评价的基本框架,从实践上也提出了操作的策略。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虽然专家学者还有广大语文教师有过一些探索与研究,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步伐,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其他内容相比,对于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几乎空白,都是用统一的语文课堂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而识字写字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识字要遵循儿童“先整体,后部分,先记忆后理解”的认知规律;遵循儿童“遗忘生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记忆规律;遵循儿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认知规律,强化识识字语言环境;遵循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身心发展规律,要关注学生写字姿势与习惯,注意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灵活地选择教法,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评价有其独特的评价标准。同时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又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以对教师的行为评价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唯一对象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大多停留在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行为层面上,缺乏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的深层关注,以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关注自我而忽视学生,造成了“教师教得尽兴,学生学得扫兴的局面。”

2、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以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评价为主,很少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习惯、情感等)出发,很少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问题。

3、传统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共性评价,而忽略了各种不同课型教学的独特性的评价。

进行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评价研究,细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具有导向性、指导性,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改革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加细化、具体,对不同课型有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教”与“学”两个角度的研究,引导教师以新的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导向,不但反思自己的识字写字课堂教学,在反思中变革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与新的识字写字课堂评价标准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观念,形成正确的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并对实施评价研究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完善并形成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课题的界定

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中进行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教与学相互作用”效果的评价研究。探讨并制订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的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教学理念。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要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关注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要为了师生的发展,为了师生的一切发展”的意识。(2)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4)发展性原则。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目的。教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5)开放性原则。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因此,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是开放的。(6)实效性原则。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步骤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有较强的实用性,以方便师生的教学活动,真正为教学起到导向作用。

四、课题研究对象:

1——2年级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法

2、行动研究法

3、调查法

4、案例分析法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标:

改革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加细化、具体,对不同课型有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教”与“学”两个角度的研究,引导教师以新的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导向,不但反思自己的识字写字课堂教学,在反思中变革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与新的识字写字课堂评价标准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观念,形成正确的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并对实施评价研究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完善并形成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评价研究

2、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研究

3、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研究

4、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中学生识字写字行为及识字写字成效的评价研究

5、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中教师素质评价研究

6、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教学特色评价研究

7、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将教学评价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使评价成为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整项实施研究共四年时间2007年春—2010年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7年春)

1、申请立项,准备立项前的工作。

2、拟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并提交“课题研究立项申报表”。

主要成果:《“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验研究阶段(2007年秋—2009年春)

在总课题方案指导下,展开“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

1、定期召开实验工作研讨会。

2、每学期以“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为主旨开展校“语文红烛杯”系列竞赛。

3、每学期开展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活动。

4、每学期进行一次实验工作阶段性小结及评估会。

主要成果:《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量表》

(三)验证完善阶段(2009年秋—2010年春)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标准及量表》,提出实验工作改进意见及成果修改意见。

(四)总结结题阶段(2010秋)

整理研究成果,总结实验经验,撰写结题报告。

主要成果:《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标准及量表》

八、研究的保障

1、资料费 1500元

2、调研费 2000元

3、小型会议费 3000元

4、差旅费 1500元

5、印刷费 1000元

6、管理费 2000元

7、其他 2000元

8、以上7个项目预算经费合计13000元

预算: 2008年2500元 2009年5000元 2010年5500元

我校现为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湖北省确定的首批实验学校之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新洲区课改实验中心学校。学校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已顺利完成了教育部,市、区几个课题研究,均已结题。

课题组负责人邱友平同志2001年11月份,参加了中外校长论坛;2002年11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第一期武汉市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新洲区第二届名校长,2005年12月赴新西兰考察。

刘勇子为市骨干教师;黄莉为省骨干教师,市小语学会会员,并参加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市小学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罗玲玲为全国韵语先进教师、省小语学会会员、新洲区首届十大名师;柳丽为全国本体教学先进教师;童丽华为市小语学会会员;徐荣华为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张翠红、戢莉为区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均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课题攻关能力。他们在论文、案例、课堂教学、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多次获国、省、市、区奖,对本课题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验经验。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邱友平

副组长:刘勇子 黄莉

成 员:罗玲玲 童丽华 徐荣华

柳 丽 张翠红 戢 莉及一、二年级语文教师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课题研究水平;围绕课题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保证课题研究时间与效果。

3、大力支持教师从事本课题研究工作,给予充足的专项经费保证。

4、学校于“十·五”期间承担了中央电教馆“十·五”第二批专项课题湖北区学课题《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实验学校办学水平的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和新洲区重点课题《城填小学语数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均已结题。学位领导科研意识强,建立了较完美的科研制度,教师敬业精神强,素质较高,完全能保证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5、预计课题在2010年秋结题。

九、课题研究的结果形式

1、《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论文集

如何评价小学语文低段识字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377-01

如何使学生在小学低段小学中快识字、多识字,是语文教学乃至學校教育必须优先完成的一个任务。

而有效的识字教学评价对于改进识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教师恰当地使用评价工具就能促进学生识字技能的提高,体现出自我诊断、自我校正、自我激励和教师反馈教学的功能。

我认为评价小学低段学生识字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从识字的兴趣和习惯来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中识字、认字教学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布鲁纳说过:“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

而小学低段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在示范性、指导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识字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的。古人云:“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过,皆无用也。”学生更是在课文中,在阅读材料中的教学与自学中,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独立模仿,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掌握基本技能,如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联系上下文识字,辨析字形识字,查字典,请教及利用现代化媒体工具,最终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首先就要评价他们识字的兴趣和习惯。因为这种可贵的识字兴趣和良好的识字习惯,足以支持学生在识字的征途中不断进取、披荆斩棘,获得极大的成功和愉悦,终身受益。

所以在学生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形成性评价,评价学生识字的兴趣、识字的行为、识字的习惯,考察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态度,再结合对第一学段内学生识字水平进行终结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识字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从而逐步提高识字能力。

二、从识字方法来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方法是由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汉字本身的规律所决定。具体表现为“四个结合”:要在语言环境中结合字的音、形、义识字;通过观察图画和事物结合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在识字过程中进行写字训练,将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能力的学习目标,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学习独立识字。学生的识字能力具体表现为运用三套识字工具的能力,即掌握汉语拼音以识字音,掌握笔画部首以识字形,掌握两种查字法以识字义。学生一旦具有这三种识字方法进行独立识字,就能做到无师自通,进而为自由阅读和写作创作有利条件。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方法中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识字,评价学生识字方法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好的识字方法,纠正他们可能会采用的死记硬背等不良识字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有的学生认识比较多的汉字,我会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点故作好奇地问:“你这个字是从哪儿认识的?是怎样认识的?”并及时予以真诚地表扬“你真是学习的有心人,别忘了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让我们都来对生活周围的一些字多加注意。”适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并学习好的识字方法。

三、从巩固成果来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

学生的识字能力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儿童习惯形成的反复性和遗忘率较高的生理特点,通过实践进行反复、巩固强化是牢固掌握识字成果,提高识字能力的必经途径。教师妄想以讲代练或少练多讲,这些都是不科学,也不可取的。我认为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把握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识字是一、二年级教学重点之一,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打下比较扎实的识字基础,这就需要学生的识字要达到一定的数量。那么一些教师就会一味要求学生机械记忆,一味追求高识字量,忽视了学生识字兴趣与方法的能力培养,只求数量而不求质量。这种方法换取的“好”成绩是没有信度的。

教师切记不能要求每名小学一至二年级的学生都认识两千个以上的汉字,或者要求他们会写所有认识的汉字。过高的要求可能会增加小学生的负担,也可能会使小学生丧失识字与写字兴趣,这是得不偿失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各学段目标,是每名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他们可以达到的最高要求。我们倡导的是,教师在严格把握阶段目标的同时,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更高的识字与写字目标。

2、把握好认识与运用的关系

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从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因此,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

所以教师评价学生识字的成果时,不能仅要求学生在本课中认识,而要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要全面评价学生是否会读、会写,是否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逐步做到能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做到识用结合,增强识字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不时地给学生提供一篇他们以前未读过的文章,通过学生大声朗读这篇文章,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识字水平,再让学生写写了解到的信息或心里感受。这种方法既简单又与学生识字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话能力都有关联,综合性很强。

教师应当认识到,这样的评价要求,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使他们及早进入阅读阶段,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从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情感和思维。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初探 篇4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将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加以实施。如:采取编顺口溜、猜字谜、幻灯片等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形象具体的画面或情趣盎然的字迷宫,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低年级课文内容大多儿歌化,童话故事、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能熟练地阅读课文,并不等于学生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他们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地抽出来指读时,不少学生却摸不着头脑,认读不出。因此,识字教学完成得怎样,就要看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记清了字形,是否理解了字义。

(1)字音教学是学生识字的基础。字音读得是否标准,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交流和说普通话的能力。所以在字音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生字的音节是由什么声母和韵母组成的。如:“山上有三只小羊”中的“山”是由声母“sh”翘舌音和韵母“an”组成,“三”是由声母“s”平舌音和韵母“an”组成。如果乱用同音字,就会出现错别字,影响表情达意。在教学中不但教会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还要注意汉字字音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分辨同音字和多音字。如:“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中的“只”,“一只蜻蜓飞过来”中的“只”,教师指导学生比较两句中的“只”的音和义以后,学生不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只”的读音和用法,而且能逐步摸索出多音字在读音上的一般规律。通过字音的比较、讨论,在学生的脑海里,就能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牢记字音。

(2)字形教学是学生识字的难点。汉字的字形繁简难易不同,在指导字形记忆教学中,要告诉学生,不同的字记忆的方法不同。象形字通过实物描绘来记忆字形,如:“日”像太阳、“月”像月亮;会意字通过字的意思来记住字形,如:“林”表示很多树木;形声字通过理解形旁来记住字形,如:“闻”跟耳朵有关。对于复杂的字,可以根据字形的特点,采用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联想方法。如:部件组合记字:自+心=息。采用编字谜让学生猜或歌诀让学生读,如字谜:一个人住山边(是“仙”字)。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对字形记忆的准确性。

(3)字义是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汉字字义方面的特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领会字词的意思和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学习,并体会发现快乐。如:通过实物、图片、动作、生活体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字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例如:喝饮料,商标名跃入眼帘;买物时,看物品名称;上街时,看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看电视时,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打出的字等等。学生在不断地看,不断地问,在不知不觉中陌生的字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学习,并体会到发现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评价初探 篇5

董芳

关键词: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多维度

反馈诊断兴趣发展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教学评价强调“其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在此前提下评价手段也变得丰富多样,恰当的评价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学发展。

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学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推行以后,科学的评价也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法码。在此之前,教学评价着重突出其甄别和选择的功能,而忽略了教学的发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评价领域而言,它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知识和能力,既要看学生智力的发展,也要看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我们以往的语文课程评价采用的是量化评价,就是力图把复杂的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通过数量的比较与分析,推断某一评价内容的效果。最常见的就是考试。当然,如果这种评价使用得当,的确也能够反映出一些教育问题,并提供有力的依据。但应当注意的是,过份简单的量化并不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全部。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来配合。针对以上教学评价建议,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低年级识字教学评价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性识字成果评价。各种评价方式相辅相成。

一、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重点从学生的识字态度、能力与学习习惯、参与情况展开。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变老师的评价为学生集体评价,小组互助学习中学生互评及自我评价。而在这每一种评价方式中,老师都以参与者的身份给学生以示范导向,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

1、用积极评价方式激励识字兴趣,培养良好认字习惯。

“小蜜蜂伴我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增加了学生识字的动力,彩色的小蜜蜂卡片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它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积极发言、合作意识强、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好、有突出进步,都可以得到小蜜蜂卡片。而决定是否能得到卡片的人也是学生,他们必须说出奖励与否的理由。如:“他把字音读得准”、“她认识的字最多”„ „这样的鼓励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教会了学生进行定性评价。课堂结束时,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收获。获得小蜜蜂卡片最多的给予口头表扬,原本枯燥的识字课变得充满了乐趣与竞争。

2、用正确的定性评价提高识字能力

有部分老师在课堂评价中盲目的运用鼓励评价,不管学生的反

馈正确与否,而一味的给予鼓励,让课堂评价从古老的批评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无法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听说读写,因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记音、形、义三个因素本身,更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学生只有对汉字音、形、义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方能达到识字的止的,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就要从音、形、音的结合上入手。例如:识字“掰”,单独记其字形较难,如果将它的字义与字形结合起来,用两只手将某样东西分开就是“掰”。这样就很容易记住它的形和义,另外还有很多字没有如此特殊,但我们仍可以做到读字音,观察字形,同时想它的字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这样才算真正识字。由此可见,简单的定量评价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这时我们如果运用准确的定性评价,告诉学生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亦或是哪出现了错误,学生就能对自己在该环节的学习情况有个很客观的认识,他们在课堂上第一时间接受到了评价反馈,这无疑是改进学习方法的一个有利途径。

二、作业评价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评价的客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评价应多元化,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我认为如果学生不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就不会有进步。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在今后的学习

中自我完善;教师评价,给学生正确的指导,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家长参与,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业水平,提出希望,并配合学校教学。这样多纬度的评价才能达到对课程进行诊断、比较、修订、完善的目的。如:用小红花、小苹果、笑脸等图案来激励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中,获得3个A+就可以换得1个小红花或小苹果,5个A可以换得1个小红花,作业中有突出进步得1个“笑脸”。让低年级孩子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阶段性识字成果评价

在测试学生各个阶段的识字成果时,我采用家长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识字情况做测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浅析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重要性

一、“授之以渔”,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识字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多少知识都不如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讲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知识重要。小学语文课程大纲规定低年级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要认识2000左右的字,显然要求教师尽快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则是识字训练的重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方法,识字的兴趣,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有:

1、善找规律,归类学习。汉字是象形文字,相似意义的汉字其构造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找出这其中的规律,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识字效率。由于儿童的认知不是很多,因此,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结构以帮助学生识字。如:“扫”字可分为提手旁。可根据生活用品、扫帚来帮助学生识字。“打”字由提手旁组成。而有些字,它们的偏旁部首不一样,则字意也不一样,如:“作”是单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归类学习的方法还有义旁归类法,声旁归类法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应用自己最喜欢、最得力、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识字。

2、引导联想,字形记忆。联想记忆其实就是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单字、词汇来对新的字词进行理解、记忆,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从汉字开始,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它的字体形象多变。识字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汉字的形体美,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比如:“书籍”的“籍”,“书签”的“签”,“作业簿”的“簿”,都与书有关,所有都是“竹”,通过比喻,引发学生联想,难记的字也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好学。

二、在体验中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满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教材中安排的常用汉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在研究中我创设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作为开展教学的丰富资源,让孩子体验到枯燥的方块字跟生活结合起来不仅有趣,更有意义。例如:在教学《操场上》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画面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说说都有哪些活动,每说出一项,就出示相关的词语,这样的情景再现使枯燥的词语一下有了生命力,学生读得很起劲。

三、不断复习,巩固训练

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认字和认人的道理一样: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和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学生认字,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边学,一边丢。要重视在合作、游戏、活动巩固认字。比如,同位或小组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通过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方式在兴致盎然中加深印象。比如,教师自编句子、儿歌、谜语,再鼓励学生从身边、书报上找到刚认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降低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探索这蕴含着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的活动领域可以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與自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五、引导创境,让学生巧妙记住字形

有些生字字形复杂,或某些部件与熟字相近,低年级学生往往张冠李戴。教学中,我们找出各部件的联系,或抓住容易错的地方,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进行联想,让他们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巧妙地记住字形,强化了识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级都有学生把右边的撇忘掉,我们在教学中就抓这一重要笔画,引导学生想像着微风吹来了,柳枝是什么样子呢?有的柳枝细些,微风中轻轻地飘了起来;有的柳枝粗些,微风中还是那样直直的。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了。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将特别的字形与形象的情境联系起来。学生以后运用这个生字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相应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语言,一定不会把字写错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才能总结出一些快捷的、可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轻松地进行,并使学生得以在奇妙的汉字的世界里自在地遨游。

参考文献

[1] 张承明.分进合击:小学识字教学新理念.云南教育,2004,16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多识字、早识字, 才能更早地进入汉字阅读阶段。孩子们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 可以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而且有利于发展孩子们的情感和思维。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识字的过程太过规律化

教师们在教学生汉字的时候, 都是从音、形、义三个方面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比如说教学“学”这个字, 首先让学生反复练习“学”字的读音, 然后再去分析这个字的结构, 每一个部分是什么, 再将这个字进行组词, 最后再把“学”字的意思抄写下来。教师每教一个字都要重复这样一个过程。这样做不仅耗费的时间长、效率低, 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记住。

(二) 不顾学生的识字情况, 一味地去讲教材上的陌生字

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识字时, 有些孩子会认识和写这些字, 有的孩子则不会。对于那些会了的孩子, 他们会对老师所讲的知识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反正会了, 就不用去听了。而对于那些不会的孩子, 他们则会认真学习。所以教师在讲课时, 不能不管学生会不会, 便将教材上的生字表按部就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识字非常快, 可以加快点速度, 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 也不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没有意思。

(三) 识字与写字同一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 要求学生认识的字, 只要认识就可以了, 在课文的其他地方, 或是其他的语言环境也能认识。并不要求学生抄写默写。可是有些老师为了对学生严格要求, 不顾这些规定, 哪怕是只要求认识的字也要让学生会写、会读并组词。把认识和学会生字用一个尺度来衡量, 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让他们厌恶识字, 而且也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 识字教学的手段过于单一

很长时间以来, 老师一般都是采用巩固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反复地读写。在这些教师的眼里, 只要让学生重复地多读多写, 就会认识并学会这些字。虽然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并不能长期地让学生记住这些字, 也许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将这些字忘掉, 忘掉以后, 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三、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

新课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的识字要求并不是很高。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让他们对汉字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使之主动学习汉字。然后是能够读准这些汉字的读音, 书写规范, 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学到的生字和词语。在新课标中, 提及了两个认字的不同要求, 分别是“学会”和“会认”。主要是要求学生多认少写。学生通过多认识汉字, 可以尽早进行阅读学习。以下将会介绍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一) 将识字教学过程有趣化,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标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这些汉字的意思。我国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汉字。比如说“灭”字, 可以拿一根点燃的蜡烛, 将一块玻璃片盖上去, 然后蜡烛就熄灭了, 一块玻璃片就是“灭”字上的一横, 而蜡烛象征着火,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灭”字怎么写的。也可以通过一些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把一把笤帚拿出来。这时老师可以问学生这是什么东西, 当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笤帚时, 老师又可以追问学生“笤帚”二字怎么写。这样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疑问, 带着这种疑问, 他们就想知道这两个字到底怎么写。这样通过将这种抽象的字用这种形象的方法表现出来, 学生的记忆就深刻了。

(二) 情境进入课堂, 使识字与生活相联系

新教材在教学识字的编排上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大多是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开学第一天, 教师会让孩子们自我介绍。这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些小卡片, 让学生写上自己的名字, 或是自己的爱好等, 让他们带在身上, 互相认识。或是学生在学到某个名词的字时, 比如电视机、沙发等, 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 贴在相应的物品上。这样孩子们只要看到这些物品, 就会看到上面的小卡片, 就知道这些汉字怎么写了, 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感觉认字是一种乐趣, 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认识汉字, 学习汉字, 喜欢上汉字。

(三) 巩固学生识得的汉字, 启发学生的心智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比较快, 但忘得也比较快。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经过多年的经验, 我们发现巩固学生识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的乐园”。让学生每天与这些生字打交道, 在欢乐有趣的氛围中记住并巩固这些汉字。可以安排一些猜谜语的游戏, 或是让孩子们说儿歌, 然后将自己的儿歌写下来, 供大家学习。通过这些游戏, 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得到语文知识。

四、结束语

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 也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手段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比如多媒体的采用。教师可以在课上播放一些图片或是动画, 将这些静止的文字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方式, 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而且可以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总之,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必须克服之前古板的教学方式, 使课堂气氛活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被动化为主动,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刍议 篇8

一、密切联系儿童生活

新课程改革以来, 课程理念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语文识字教学而言, 其实践能力就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识字用字上。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尽量与生活密切联系, 让学生感觉到识字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首先, 教学材料内容要尽量体理儿童生活性, 即所涉及的事物尽量是儿童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其次, 教学活动尽量具有儿童生活场景性。识字教学不要就字教字, 应把汉字置于有意义的场景中, 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学习汉字。比如结合跑步的场景, 可以让学生认识“跑”和“步”, 结合家庭生活环境让学生认识“沙、发、台、灯、电、视、墙”等汉字。鼓励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儿童识字, 比如带着儿童经过公交站, 教他认识站名等。

二、注意把握“识字分流, 多识少写”的要求

新教材强调识字与写字的分流, 即一部分要求学生会认, 另一部分要求学生会写。会认的字要多于会写的字。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把握识字写字的不同要求。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400个汉字, 这些字都是现实书面语言运用中的高频字, 几乎涵盖当前日常书报用字的百分之五十多。到二年级结束时, 学生被要求认识1800个字, 覆盖了书报用字的百分之九十多。进入三年级, 学生基本上可以实现自主阅读简单书报。这里的“认识”分两个层次, 一是会认, 二是会写。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这些字中, 一半以上的字只要求学生会认识, 即看到字知道读音和意义, 不必会写。一部分要求会写, 即不仅要知道音与义, 还要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因此, 整个低年级阶段, 语文教师要注意根据教材安排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于只要求会认的字, 尽量不要要求会写, 因为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适当采用传统的识字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中, 一些识字方法是可以借鉴的, 并不能一味否定。在教学实践中, 应当适当继承和发展传统的识字教学法。

1. 韵文识字。

把汉字作为一个个单一的个体认识, 势必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 教学效果势必不理想。置于特定的生活场景中, 效果很好, 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场景的记忆构建针对汉字的认知网络, 为汉字的学习助力。

汉字和西方语言所用的字母不同。西文字母主要记音, 不记义, 而汉字则主要记义, 因义而有音。由于汉字的这种特点, 用汉字构建韵文比西文字母容易。韵文由于朗朗上口, 易记易诵, 因此在汉字识字教学中, 适当应用韵文辅助识字教学, 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传统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经》都是古人用于儿童启蒙识字的读本, 在古代启蒙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读本都采用了韵文的方式, 如句式简短整齐, 且押韵, 读起来顺口悦耳, 容易让人记住。当今社会, 这些传统韵文识字读本依然值得继承学习。在当代社会完全采用传统的识字读本已经不适合, 教师可以参照古代韵文的方式创作一些识字韵文。比如编一些顺口溜, 或编一些儿歌, 让学生在诵读顺口溜或儿歌的过程中习得汉字, 培养汉语语感。

2. 诵读识字法。

汉字是有意义的符号, 而意义总是要在特定系统环境中存在才有价值。如果把汉字独立地进行教学, 就割裂了其与意义环境的系统联系, 从而使学生无法构建系统的意义认知网络, 就无非快速地识记相应的汉字。汉字教学最好的方式是在特定的文本环境中进行识记。上文所讲的韵文识字法符合这方面的要求。一般的随文识字法是借助意义环境的支撑识字的办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在文本中识认汉字时, 应当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 在文本诵读中建立认知意义网络, 为识记汉字奠定认知基础。通过文本诵读了解了汉字的意义之后, 应对汉字的形体作分析, 加深识记印象。

3. 形体分析助记法。

关于汉字构造, 传统文字学中有“六书”理论。自许慎以来, 六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为今天的汉字教学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在儿童识字教学中, 大可供鉴六书理论。比如形声字理论就大有可为。如把同偏旁的字集中在一起学习, 讲清偏旁意义之后, 引导学生以形类推, 以形索义, 最终可以短时间内建立同形汉字的联系网, 从而实现联想网络式集中识字。这样的识字方式,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增加学生识字量。

综合以上论述, 作为小学语文低年级段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识字教学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因为它是学生将来形成书面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区分会认与会写, 借鉴一些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如韵文识字法、诵读识字法、形体分析助记法。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低年级段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识字教学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因为它是学生形成书面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区分会认与会写。在教学中要注意借鉴一些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增强识学教学效果。

浅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篇9

一、利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字形记忆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内驱力, 有了兴趣,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就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识字原本是一件非常枯燥的活动, 要识记更多的汉字, 学生需要多背多写, 这导致不少学生缺乏识字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新颖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生识字的乐趣, 进而达到识字教学的目标。比如, 我们可以通过加、减、拼、画、猜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所谓“加减”就是通过增减汉字的结构和部首来形成不同的汉字, 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变化, 进而对识字产生兴趣。如“对”加上“木”字旁就变成了“树”, “日”加“月”组成了“明”, “理”去掉“王”字旁就变成“里”,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所谓“拼”就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识字, 如“一人是人, 二人是从, 三人是众”, “一木是木, 二木是林, 三木是森”等。所谓“画”就是利用汉字形意结合的特点来识字, 一般适用于象形字, 如“日”“月”“山”“水”等汉字, 教师可以通过画画来帮助学生识记。“猜”就是猜谜语, 这需要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汉字, 这样他们才能够猜出来。如“二小, 二小, 头上长草” (蒜) ;“一个人带着草帽, 站在木头上” (茶) ;“一点一横短, 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 站着想一想” (立) 等。此外, 对于一些容易记错的形近字, 教师可以设计“帮妈妈找娃娃”的游戏来让学生认字, 比如, 学习“海”字时, 告诉学生“海”的妈妈是“每”, 并指导学生帮“每”妈妈找到它的孩子, 在学生找出“梅、悔、侮”等字时,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比较字形, 辨别偏旁的不同, 这样学生就记住这些字形了。

二、结合语境、直观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识字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会读、会写, 更重要的是还要让他们理解字义, 这是识字教学的核心。理解了字义, 学生才能够读懂文章, 才能具备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语境, 或者通过直观的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一) 联系上下文是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的有效方法

比如, 在教学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 很多学生不明白“更”是什么意思, 如果教师只解释为“愈加、越发”, 学生会很茫然, 其实, 对于这个字, 教师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帮助学生理解。首先可以提问学生:“课文中提到了植物传播种子的三种不同的方法, 分别为蒲公英靠风传播, 苍耳靠动物传播, 而豌豆只需要太阳晒一晒就能传播。同学们比较一下, 哪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最好、最简单呢?”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豌豆的传播方法最好。”教师接着引导:“那课文使用了哪个字来说明豌豆的办法最好、最聪明呢?”学生回答:“更。”最后, 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解释“更”就是“愈加、越发”的意思, 这样学生就能够完全理解了。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的识字方法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字的含义, 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

(二) 直观演示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

语文课文中的插图不只是为了美化课文, 也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合理使用图画, 做到图文对照, 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 在教学《识字1》中的“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等内容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一个词语写在插图中相关图像的旁边, 通过“对号入座”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了词义。这样, 汉字配上了丰富多彩的画面, 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 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

此外, 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动作来辅助学生理解字义, 比如, 教学“蹲”这个生字时, 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 让他两腿尽量弯曲, 像坐的样子, 但臀部不着地, 然后向学生解释这个动作就是“蹲”, 他们马上就会明白了。通过形象的表演、演示, 能够将字形、字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谓一举两得。

三、结合语境进行识字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 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 并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 让课文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首先要读准字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 在具体语境中认识生字, 这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 也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其次要理解字义。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握汉字音、形、义的整体教学, 做到在辨字音时结合辨字形, 在辨字形时结合辨字义, 在辨字义时结合组词造句等加深理解。这样, 学生识字的难度大大降低, 生字学习不再仅是抽象的记忆, 而是变得鲜活、动感。比如, 课文《爷爷和小树》中有“棵、暖、热、伞”等生字,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语境来让学生识字:一棵小树的“棵”和“木”有关, 所以是“木”字旁;太阳出来就会觉得暖和, 所以“暖”字的左边是“日”字;让学生观察伞和小树的形状, 找到二者的相似之处;在教学“热”字时, 教师可解释如果爷爷没有小树遮阳会热得直流汗, 所以“热”字下面有四个点。学生边学课文边认生字, 兴趣盎然, 一点儿也感觉不到枯燥, 识字效率自然很高。

综上所述, 识字学习不应成为学生的负担,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利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趣”为前提, 让学生开心识字。这样, 学生识字的欲望会不断增强, 而且他们识字的数量越多, 就越能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 进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更多生字。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 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让他们愿意识字、喜欢识字, 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为自主识字和阅读打好基础。根据这一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 语文教师应当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来开展识字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晓娅.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J].群文天地, 2011 (21) .

[2]英子铎.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学周刊, 2011 (20) .

[3]包秀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 (16) .

[4]权金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中, 2013 (1) .

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篇10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热情, 促使其主动参与。我们教师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 对于看着好看、玩着的东西, 好玩根本就不需要老师的督促, 自己就会沉浸其中。我个人总结了几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方法。

首先, 把汉字变成图画。教师可以在课下备课时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汉字利用电脑创作成图画的形式, 最好再配上颜色, 增强孩子的直观感觉。这样就更利于教学,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 给汉字配上读音。平时, 我们教师上课都是一遍一遍地领读, 这样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也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汉字的读音显示出来, 激发学生的拼读兴趣。

最后, 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体, 识字教学重要的部分都是靠学生来实现的, 教师要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 让他们尽情去读、去发音、去比赛, 这样更利于教学效果。

二、把握学生特点, 尊重个体差异

我们都听过这句话: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说明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认识每一个学生, 了解学生的特点也就成了教师教学的前提。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就很考验老师的教学能力。

对于我们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来说尊重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特点就显得非常重要。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的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汉字都能做到认识、记住。而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只记住了一半, 更有甚者只能记住一小部分。学生的这种接受能力的不同就给教师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面对这一种情况, 教师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首先, 分层次实施教学。在进行识字教学时, 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 接受能力强, 识记比较快。第二种, 接受能力一般, 识记能力一般。第三种, 接受能力差, 识记能力差。针对以上的三种情况, 教师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要做到照顾每一位学生。

其次, 班级帮扶教学。在班级里总有一些学生他的学习能力是特别强的,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样的学生, 合理地利用他们的长处, 使其帮助那些学习能力不太好的学生。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又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一举两得。

最后, 重点照顾差生。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 教师要接受这种事实, 从心理上做到不轻视每一位学生。对待差生, 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不能放弃他们。对差生, 教师可以采用多读多写、强化练习等方式。

三、变化教学形式, 提高识字教学课堂效率

识字教学的形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 如何变化教学形式把课堂效率最大化也是我们教师研究的问题, 下面就来谈谈几种比较实用的识字教学方法。

首先, 编故事识字教学法。编故事的识字教学法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能把一个字的不同部件想象成不同的故事, 然后把这些故事连接起来变成一整个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来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学习。编故事识字法要求的这个字必须字形比较复杂,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 使学生自由徜徉在故事的世界里不自觉地就把要学的汉字记在心里。

其次, 猜谜语识字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编谜语来帮助学生识字的方法, 适用于有一定的字与字之间联系的, 如“一点一横长, 十字下面坐”, 通过这个谜语, 学生会猜出这是一个“文”字;人字中间有一刀, 让学生们猜出这是一个“大”字等。

再次, 编儿歌识字教学法。是利用编儿歌和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有趣的语言、优美的句子来帮助小学生识记生字的一种形象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有趣、形式新颖、学生从内心深处比较喜爱, 更愿意去动脑筋记忆。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的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识字。如“一个人, 他姓王, 口袋里装着两块糖 (金) ”“一人胆子大, 敢把大王压 (全) ”“两个小儿土上坐 (坐) ”;“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等。

最后, 画图画识字教学法。有许多的汉字, 我们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展开教学。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画图画教学法。画图画符合低年级学生们的兴趣, 因为他们更愿意动笔去做。把一个汉字赋予图画的魅力, 增加观赏性, 丰富学生的色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如“大山{山}、太阳{日}、月亮{月}、”等这些最简单的象形字都是实物的象形, 笔画简单, 与图画接近, 学习这类汉字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 让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去学习, 从培养学生对中国汉字的兴趣。

摘要:俗话说: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从识字开始的, 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识字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 是学生发展的必要前提。由此可见, 小学生识字教学是多么的重要。新课程标准指出, 低年级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 会写汉字1200个。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更加重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庆著.我的小学语文观[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2] (美) 约翰·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会计监督管理模式重构下一篇: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