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细读

2024-06-29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精选十篇)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 篇1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但是,教材在“教学化”方面做得再好,也无法完全取代教学环节,教材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深入理解教材精髓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下面两点:

1.合理建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也给教学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文本来二次开发,合理建构教学内容。例如,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专题形式来建构的,如六年级(上)第七单元,是以动物为题材:《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等。在这些文本中,动物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令人触动,在教学中,本人非常重视让学生从文本所渗透的细节中去体会感情的表露,当然,教学内容的建构也需要对文本素材的适量补充,本人也在这几节的教学中,将同类题材的优秀作品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丰富视野,对单元专题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2.适度解读文本。

教材与课程标准是对教学的一个大致约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理解来对课文加以阐释,对学生进行引导。这就如同课标中所说的那样: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但是,每一篇课文中的“可教点”都很多,语文教师往往会落入“我喜欢”、“我认为”的思维陷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警惕,适度解读文本,以每个单元核心能力培养为教学中心,明确具体教学目标,通过细读单元内的各个文本来构思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最后再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来落实教学目标。这种适度解读文本的教学过程可以将语文教学锁定在“课程的语文”上,而不是“教师的语文”。

二、深入把握文本内涵

文本内涵就是指“文本中存在的某种精神、某种信念、某种情怀。”深入把握文本内涵,随着文字来感受文本中内蕴的情感,是学生内化感情、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说,深入把握文本内涵是文本细读必不可少的过程。这需要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切入:

1.文本的社会环境。

文本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本包罗万象,成文的年代和背景也各不相同。只有深入了解文本的社会环境,才能够深入了解文本。所以,对文本社会环境的讲解也是文本细读的主要环节。

例如,六年级(下)的《为人民服务》被选入小学教材一直略有争议,文章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在新的时代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一些教师认为小学生还无法深刻理解这种精神。但是,要是深入讲解文本时代背景,就能够从中提炼出属于新时代的精神。当时,延安的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不仅要面对严峻的军事斗争的考验,还要投入紧张的生产中。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状态之下,张思德依然投入到了大生产运动中,并在生产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如果不讲解清楚时代背景,是无法深入领会文本内涵的。

2.文本的文化背景。

时代背景之外,还须深入了解文本的文化背景。同样是《为人民服务》,如果只讲解时代背景,学生肯定会觉得在如今这个时代,并不需要人流血牺牲。这就需要深入到文本的文化背景中:中国的文化是以牺牲个体利益来实现群体目标,体现出“集体主义”的浓厚文化特色。也正是在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之下,出现了众多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共同形成合力建设成新中国。

3.文本作者的经历。

文本中一般都可以品读出作者的经历,所以,了解作者本人的经历也会对文本细读有所助益。例如,五年级(上)的《窃读记》是作者林海音的自况。在讲解本课时,介绍林海音经历,比照阅读她的另一些代表性作品,从中更能体会到作者在《窃读记》中的心境,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关注写作特色

一篇文本的写作特色会从文本中渗透出来,细读文本,可以从细节与篇章结构中领略到每篇文本的独特之处。

1.把握文本细节。

细读文本自然会将着眼点落在文本细节之处,细节看似不经意,却可能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精妙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够刻画出人物性格、烘托环境气氛,而且可以深化主题。

例如,六年级(下)的《一夜的工作》。初读并不会发觉文本的精彩,但是,细读文本就能够发现别有洞天。如“宫殿式”的房子,表明房子本身并不普通,“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表明里面的陈设却非常普通。两相对比,可以体会到总理对于物质的淡泊,凸显出总理人格上的伟大。通过文本细读,由简单的文字描绘体会出了文本的深度和丰富的内涵。从文本中也能够体会到文本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2.洞悉文本结构。

细读文本是要对细节进行深入的把握,但是,这不等同于忽略文本结构。因为,文本局部与整体是相辅相成的,对结构有深入了解同样有利于理解文章细节。

例如:在五年级(下)的《刷子李》一节中,以文本结构为线索,在曹小三的日记中印证刷子李的“神奇”,但是,刷子李裤子上的白点却使其在徒弟心中的形象打了折扣,之后,却发现那白点是烟烧出来的小洞。这样围绕文本结构来细读文本,将文本自身所具有的一波三折呈现于课堂之上。

四、体会语言特点

1.领悟语言风格。

语言是文本的核心要素,优秀作家在经历不同历练与写作实践之后,都会逐渐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文本细读也需要抓住文本不同的语言风格,来体会作家独有的语言气质。例如《北京的春节》为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在语言上就有非常自觉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并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的去记忆,而是由学生挑选出印象深刻的语句,进行重点掌握,认真品读文字细节,培养学生的语感。

2.分析修辞方法。

修辞并不是小学语言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但是,教材中的修辞手法比比皆是。所以,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修辞手法的解析。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就是明显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讲解这句话的原意“鱼多”,无法深刻体会出文本的意图。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就会提及: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鱼多”,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等。当然,不会特意强调夸张的含义,只是在结合文本情境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与效果。

3.品味重点词句。

词汇是文本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体现文本主旨的必需。特别是关键词句,更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以重点词句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例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节,重点描绘了严监生临死前的摇头:“摇了两三摇”、“又狠狠摇了几摇”、“把眼闭着摇头”。对于“摇头”的重点描绘中能看到他视财如命的吝啬鬼形象。本人在教学中就让学生重点挑出这几次“摇”头,从中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这一人物的经典形象。这类重点词句往往是提纲挈领的关键,或提示中心,或统领全文。通过重点词句可以深入地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探究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成绩,还需要有相应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模块。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更好的兴趣。并且阅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还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开展阅读教学,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虽然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但是小学生认知较低,面对太多的文字往往会出现注意力缺失现象。即使是教师布置的任务,一些学生也可能敷衍完成,这是兴趣缺乏的表现。与枯燥的文字相比,图片以及视频更符合学生的视觉认知,学生的注意力也多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多数的课外读物会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将图片与文字内容相结合。但是教材内容的文字占比较多,而课堂内容也多是围绕教材展开,这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二)教师过多地对文本进行讲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计划也多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展开的,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讲课时,内容过于深刻,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还有部分教师对于文本讲解的时间过长,留给学生的时间过短,或者干脆占据了所有课堂时间。无论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都无法发挥。正确的方式应当是学生在阅读过后,教师进行简单讲解,在这期间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难以做到。(三)教学内容单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内容多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当然,教材中也会有部分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较少,多数内容学生并没有多大兴趣,这部分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管教师可以引导并利用一定的技巧手段让学生进行阅读,但是缺乏兴趣的阅读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学生草草阅读一遍,很快会忘记内容。与教材内容相比,课外读物内容更丰富,也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这些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对这些文本细读,可以让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堂内,从而让学生学到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对课外读物进行展开,也缺乏相应的引导,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缺失。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来讲非常重要。虽然小学生认知程度较低,但是他们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对于新鲜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只要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就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然后另一部分内容留到下一堂课讲解,让学生带着期望与好奇投入到下一课堂之中。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在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逐渐养成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提升。(二)重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质量和效果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教授情况来判断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放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更多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从而发挥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应当转变身份,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三)丰富课堂形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阅读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产生自己的思考,所以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有更多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在如今,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中,多媒体技术已经表明在小学教育中有着很好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可以展现图片以及视频,对学生的视觉有着更强的冲击力,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之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中的技巧以及方法教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分成小组,让小组进行阅读比赛,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从而更积极投入到阅读训练中。在划分小组之前,教师应当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能力,保障各小组能力均衡,从而更公平地开展小组学习。在小组阅读完成后,让小组成员发表自身的看法,然后教师给予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提醒学生改正不足的地方。小组学习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丰富课堂形式,可以让小学生时刻保持新鲜感,不会因为课堂形式乏味而丧失兴趣。并且,形式虽然发生变化,但是其内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有的课堂形式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细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四)将整体阅读与细读融合在一起。整体阅读是对文章进行略读,然后熟悉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脉络等,整体阅读可以了解到文章的主旨和大体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但是深层次的东西很难通过整体阅读了解,比如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一些心理的深层刻画等,这些都只能通过细读品味出来。细读需要在整体阅读之后进行,在对文章主旨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后,然后通过细读分析文章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及其情感表达,这样才能对文章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所以想要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应当将整体阅读与细节阅读结合在一起,并且告知学生相应的阅读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关键的词句,关键词句往往与文章的有效信息有着很强的关联。所以对关键词句的品味可以让学生尽快理清文章脉络,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其次,当文章中有了精彩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次品味,慢慢细读。对于兴趣较高的学生,可以让其发挥想象力,对精彩地方进行补充,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且还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锻炼。在体会文章情感时,教师应当领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其通过词语句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产生共鸣,发现文章的魅力所在,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由于小学生认证程度较低,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多困惑,对于一些阅读内容也可能不太理解,教师应当保持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整体阅读与细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也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升阅读效率,并且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对阅读产生更高的兴趣。(五)补充课外阅读。与课堂内的阅读教学相比,课外阅读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这种自主阅读有着更高的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认知程度,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让学生凭着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家长,让家长对学生阅读进行鼓励,教师还能实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更好的评估,与课堂阅读教学结合,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之余,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一些读后感,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作者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感悟,并且写作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优化阅读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兴趣,对于学生的文学视野拓展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个人情况进行阅读教学,除了在课堂上依据教材内容讲授外,也当进行知识拓展,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课堂教学时间较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还能使其积累素材,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做铺垫,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09

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细读至关重要,它是成就有效课堂的前提。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可以说文本细读是我们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

一、读懂文章“写了什么”,把握文本内容及主旨

读懂文章“写了什么”也就是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有些文章的中心就在标题中,也有的在文章很显眼的地方,但有些并不明显,我们无法一下子明白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主旨,这时,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做:把内容复杂的文章读“简单”,把内容简单的文章读“复杂”。

(一)把复杂的文章读“简单”

面对复杂的文章内容,我们在进行细读时要力求“简单”,这里并不是指我们随意地、敷衍了事地读这样的文章,而是指针对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文章,我们要找到一条简单的线索进行把握和理解,这样细读的思路就更加简单明了,便于一下子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找到文章的中心所在。运用到课堂,学生也能跟随这样简单明了的思路很轻松地学习、认知和感受。

例如,《唯一的听众》,课文篇幅较长,我们读起来很难一下子抓住重点。我在解读此文时,紧紧抓住了主要人物“唯一的听众”——老教授,思考她是怎样给“我”鼓励,使我从沮丧灰心到对拉小提琴无法割舍的?这个问题简洁明了,能够使我们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和内容。于是在教学时,我也带领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很快地找到了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方面的内容,通过朗读、分析等语言活动,感受到了老教授对一个青年人的热情鼓励和无声支持,感受到了文本带给我们的语言文字的美。这样学生就很顺利地体会到了老教授对“我”真诚的帮助,感受到了人物无私关爱的美好心灵。

(二)把简短的文章读“丰富”

我们来看另一类非常简短又很简单的文章——儿歌。在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课本中常有儿歌出现。这些儿歌大多是一、二年级儿童常见的、喜爱的内容。特别是一年级上册的一些儿歌往往浅显易懂,易唱易诵,内容非常的简单。很多教师会觉得这里没什么供我们研究与教学的内容,只要带领学生学一学生字,唱一唱儿歌就能够轻松掌握知识点。那么这样的课文我们该怎么细读呢?其实每篇简短的课文或儿歌里都有它暗藏玄机的地方,所以面对如此简单的文本内容,我们在进行文本细读时不妨“丰富”些。

如《做早操》一课,内容是“花鹿姐姐喊口令,大家一起做早操。排好,排好,小狗,小猫。小白兔别跳,小公鸡别跑。大家排好队,一起做早操。”如果我们不仔细研读,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描写小动物们做早操时的情景。我在解读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发现这是小动物在做早操的准备工作。你看,儿歌中说的很清楚:“排好,排好, 大家排好队,一起做早操。” 从这可知道儿歌要告诉我们的内容不是小动物在做早操,而是它们在准备做早操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简单的儿歌中蕴汗了复杂的逻辑、丰富的内涵。所以,我们可以说“简短儿歌不简单”,越是简单的内容,我们越是要深入进行思考,于简单处发现奥秘,明白文章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从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使学生学有所获。

二、关注“怎么写”,探寻文本表达方式

在明白了文章要表达的内容之后,我们不妨逆推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的,也就是“怎么写的”,这有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结构、词句等表达的方法。在这方面,我们除了以教师角度去解读文章外,不妨“跳出来”,从多种角度出发,把自己当成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身份去读课文,从而得到各方面的感受,获得对文章的全面认识,真正读懂作者是“怎么写的”,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做准备。

(一)把自己当作者

在面对文章内容,我们常常会对作者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及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那么,我们可把自己当成作者,思考: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么写这篇文章?我会怎么安排内容?然而原作者又是怎么写出来的呢?他采用了什么结构?用什么样的语言写出来的?这样两相对比,文章的特色就能很明显地显露出来,我们也就能很自然地抓住文章的特色进行教学。

(二)把自己当文中人物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在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上,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人物,进入其所处的环境,深入其内心,这样获得的感受将是最符合文章主题的,也是最真实的,最合理的。当我们解读文章时,不妨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一个人物去慢慢体会,这样才是从文本出发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尊重文本,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把自己当学生

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文章,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同样能够为我们的解读和教学打开思路。只有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细读文本时,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体会文本表达效果

不管是针对文章的结构、思路,还是对文章的一些句子的句式、修辞甚至是标点,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体会其表达效果。只有读懂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能够使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课堂上也能够使学生获益更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 篇4

一、细读文本对于阅读教学的意义

1. 对于“教”的意义

首先, 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材内容,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绚丽的多媒体, 无限的网络资源, 铺天盖地的教学参考书籍, 在带给我们教学便利的同时, 也容易让语文教学一步一步地远离质朴和实在, 进而迷失自我。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些语文教师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常常是照本宣科, 人云亦云。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教师就要带着学生认真读书, 就要自己先把教材读懂、读深、读透, 亦即细读文本, 走进文本, 让自己获得对文本的认识和体验之后, 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只有这样, 教师在教学时, 才能明确自己应该“教什么”, 而只有明确了“教什么”的问题, “怎么教”的问题才有探究的意义。

其次, 可以提升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文本往往是作者内心的折射, 通过细读能让读者看到作者的内心。就教师来说, 细读文本, 不仅要发现言语的存在, 而且要获得细读言语的体验。这种通过亲力亲为获得的细读体验, 是教师教学得以成功的保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 往往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学习难点不能突破以及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 究其原因往往是教师对文本缺少细致的研读。如果教师能运用细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 就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就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式, 使教学设计更为合理。“怎么教”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2. 对于“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关键点在文本解读, 它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获得文本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假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出现偏差或遗漏, 势必会导致学生阅读不到位或阅读不完整的问题, 严重影响教学的效率, 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能力的形成。

当前一些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低下, 就是因为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细读文本, 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 学生无法走进文本。仅仅是回答教师的几个问题, 走马观花式地浏览课文, 那是无法品味出文本的语言之美的, 也无法领悟到文本的深层内蕴, 无法体验并发现文本隐藏的内容美和情感美。

二、教师细读文本的策略

教师细读文本的目标是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所以, 教师细读文本就要在备课环节进行, 而且要分几个步骤来完成。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细读文本的指导。

1. 多元解读, 尊重文本价值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多方互动过程, 所以阅读的角度必然会存在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 不同角度获得的阅读体验必然会存在差异, 呈现多元化倾向。作为教师, 不但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之一, 还要成为阅读教学的主导者, 通过细读文本来决定文本的价值倾向。因此, 教师在细读文本时, 首先要从普通读者的角度走进文本, 用心感悟和体验文本语言所描绘的万千画境, 借助经验读出文本的原意, 读出自身的感受, 参与文本意义的重构。其次还要从学生的视角再次审视文本, 细读文本, 在看似简明的语言中发现学生的存疑之处, 感知学生的经验、能力在阅读中可能达到的阅读层次。

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阅读也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但是, 不管读者读出的“哈姆雷特”是怎样的, 他也只能是“哈姆雷特”, 而不能成为其他人。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 个性化阅读体验必须以文本传达出来的情意为基础, 要以尊重文本价值为前提。

2. 整体出发, 树立整体阅读意识

细读文本要有整体阅读意识。“细读”要关注文本的细节, 但是细读不等于碎读, 不是要将文本的一字一句孤立出来, 使文本支离破碎, 失去整体的意义和美感。细读, 其实就是一种品读, 一字一句仔细研读, 咬文嚼字, 才能品出文本的意义和内涵, 品出文本的蕴味。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看, 它包含了开头、经过和结尾几个部分, 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 有机组合才能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义。所以, 教师在备课研读时, 就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综合完整的信息, 才能获得文本的核心价值。优秀的阅读文本之所以美, 不仅表现在语言美, 修辞美, 而且还表现在结构美和情意美, 等等。就是这些无处不在的闪光点, 构成了阅读文本整体的美, 并且提升了整个文本的层次。在品味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时, 不能完全脱离其他的方面。此外, 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可能还需要从文本的背景、语言风格、结构脉络和内容情感等多个方面入手, 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解读。

3. 关注细节, 找准细读的关键点

细读文本就是要在“细”上下功夫, 其方法很多, 但是主要的是要找准几个关键的点, 比如关键词句、文本空白处和疑惑之处等。

第一, 品味关键词句。关键词句是指能够表达文本主旨, 体现作者情思, 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把握文本信息的词语或句子。常见的有总起的句子、总结性句子、在文中反复多次出现的句子以及过渡句或过渡词, 或者是起着强调限制的词语, 等等。这些都是在细读文本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教师在备课研读时要注意。这样, 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这些句子的含义以及在文本中的作用。比如在《安塞腰鼓》 (苏教版六年级上, 下同) 一文中, “好一个……”的句式, 从头到尾贯穿了课文的始终。这些句子充满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反复出现, 对文本的中心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第二, 挖掘文本的深意。优秀的阅读文本不仅意义表达明确, 而且在表层含义之外, 总还有一些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需要读者进行深入思考才能领悟到。这也恰是优秀文本的动人之处, 是读者参与文本意义重建的关节。细读文本就要抓住这些看似平凡实则蕴含深意的地方, 运用想象和思考, 反复品味, 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 对文本读出个性化的深度理解。

人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文本细读参照 篇5

接渡前屋小学:陈华勇

第一部分:课程发展目标

本册教材,共分8个单元,8个主题,32篇课文,8个语文园地,8篇选读课文。依据《语文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本册的学习目标可以定位为以下9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逐步学会默读。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领悟和学习作者表达方法。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例,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能读懂课文,有所感悟;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有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第二部分:编者意图

何谓编者意图,简单的理解便是为什么编这些教材,目的是什么,而从我的理解则认为更深一层的是目的何去何从,重点是什么,依托哪些内容实现这些训练重点,这才是真正的领悟了其中的精神实质,才算明白了编者的意图。下面我就分组进行说明训练重点,来龙去脉,单元目标及在哪些课文落实训练。

第一组 自然奇观 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训练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语段要让学生熟读成诵。其主要落实在第一课、第三课,这里提出让学生边读边想画面,这是从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组课文开始训练,延续到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组课文的教学。

第二组 观察与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腊、浑、蛟”等22个生字,会写“痕、蔽、触”等2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动积累好词佳句,3、能与他人交流读后感受,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训练重点: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第三组 中外童话

教学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等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会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训练重点: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初步认识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第四组 作者笔下的动物

教学目标:

1、会认“掂、漪”等29个字,会写“脾、痒”等25个字,辨析字形,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训练重点:使学生通过同题阅读感受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从而领悟和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第五组 我国的世界遗产

教学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3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4、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训练重点: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方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领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第六组 人间真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本组要求认识的生字20个,会写23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情感。

4、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训练重点:体会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从而激发仿效意愿。

第七组 成长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更多人成长的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训练重点: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第八组 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1、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的语言;

2、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逐步学会默读。

训练重点:本组教材是这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同时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第三部分:单元细读

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还要围绕童话展开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课文有《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教学目标:

1、会写16个字,认识21个生字积累部分词语。

2、能复述课课文内容。

3、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单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平等对话。《课标》指出,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情需要,积极创设理想的教学情景,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组织和激发学生去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与文本世界的融合,并与学生自己的阅读期待结合,形成新的视野。如学习《巨人的花园》,可在上课开始时边放动画课件边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的大致内容,并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把学生带入到故事的情景当中,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因为这个故事学生都比较熟悉,儿童的表演欲望又很强烈,因此,我们可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表演,或者根据学生喜欢课本剧表演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化妆表演。

(二)形式多样,注重读中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读中发展。新课程提倡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的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本单元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们在教学中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好本组教材对学生的语言熏陶和育人功能。在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步:(1)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动学生去自主,自由的初读课文,然后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反馈,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师生互动对读,在对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把握角色。(3)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再读对话,感悟文本。(4)学生进入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朗读,和小朋友合作分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故事演出来,把故事中的人物再现出来。这个环节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是对文本的创作。这种多元化的解读感悟样式会更好的激活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

第四部分:细读《巨人的花园》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本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本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个性特点。难点是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细细品读课文,发现作者笔下的巨人,当阴冷的自私盘踞在心头之时,孩子们远离,他的花园雪花飞舞;当温暖的阳光照彻巨人心房的时候,孩子们亲近他,他的花园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王尔德以艺术的形象告诉我们,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仅不能长久地拥有美好的事物,更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与希望。所以我打算“以”墙为中心,辐射全文,从引出“围墙展”——感受“砌墙”——感悟“拆墙”展开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我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

【教材】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解读】当乡间草翠花开的时节,“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却仍旧是冬天的气象”。原著中明确得指出是因为“那里再没有小孩们的踪迹了”,所以才这般景象。教材中没有指明,相反是提出了疑问:“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子的?“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是教材多元解读的一个指向,改写时刻意隐去过于直白的行文,留待读者(教师和学生)阅读后文经过思考才渐露端倪,大概也是改写者小小的技巧所在吧

原著中还有一大段关于雪与霜横行肆虐的拟人化的铺叙描写,它们还邀请来北风和冰雹一同为非作歹。包括树木也竟然是“忘了开花”。改写成教材后,这些拟人化形象就没有了,单以“狂风大作,雪花飞舞”作简洁的表述了。人物形象更集中了,行文也更简洁了,但同时也缺少了童话的意味。

【原著】他看见一个非常奇异的景象。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了园里来,他们都坐在树枝上面。他在每棵树上都可以见到一个小孩。树木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便都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温柔地把手膀放在孩子们的头上摆动。鸟儿们快乐地四处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中间伸出头来看,而且大笑了。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巨人看见窗外的这情景,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甚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教材】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解读】这是一处截然不同的情节走向和人物形象。原著中明显是围绕“有了孩子才有春天”的中心展开的,“树木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才开放花朵,小草也萌发。草木乃至春天和前文的风雪霜雹一样,也都是有自主人格的拟人化形象;而教材却是“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似乎春天是自然而然来的,而孩子也是被春天吸引来的。整个人物关系和逻辑关系被颠倒了。

再看巨人,完全两样了。原著中的“巨人看见窗外的这情景,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甚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巨人触景生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重重地撞击了,人性自我复苏了,他自个儿唤醒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温柔和真挚——这才是巨人身上的本质所在。这些美好的品性被他臃肿丑陋的外表和粗鲁莽撞的言行所遮蔽,既伤害了别人,也蒙蔽了自己。说到底,他并不是一个真正自私的人。教材的改动似乎要一味地将巨人往自私和粗暴的方向推演,同时也要他一再接受惩罚。巨人原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显得促狭单一了,甚至失掉了美好的部分,单单剩下“恶”的一面。两厢比较,似乎已经失去了原著的意旨。

【原著】只有在一个角落里冬天仍然留着,这是园子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他的手还挨不到树枝,他就在树旁徘徊,哭得很厉害。这株可怜的树仍然满身盖满霜和雪,北风还在树顶上吹叫。“快爬上来!小孩。”树对孩子说,一边尽可能地把枝子低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巨人看见窗外的这情景,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甚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我要把那个可怜的小孩放到树顶上去,随后我要把墙毁掉,把我的花园永远变作孩子们的游戏场。他的确为他从前的举动后悔了。巨人偷偷地走到他后面,轻轻地抱起他,放到树枝上去。这棵树马上开花了,鸟儿们也飞来在枝上歌唱,小孩伸出他的两只膀子,抱住巨人的头项,跟他接吻。

【教材】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解读】原著中除了中心人物巨人之外,作者动用了很多笔墨描绘另一形象——小天使。甫一出场,他便幻化为一个令人怜爱的孩童模样,与普通的孩子一般模样,又不尽相同。也正是这个孩子更加触动了巨人的内心世界,“他的确为他从前的举动后悔了”。天使的作用更多的是唤醒和考验巨人。在这个逐渐苏醒的过程中,巨人更多的是自我发现和自我批判。而在教材中,这个孩子的形象就显得有些模糊了,但却起到了更强劲的作用,“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几乎是一种逼视,一种质问,或者鞭挞的眼神;不是呼唤,而是警告。巨人随之猛醒,恍然大悟。这是一种突变,甚至有一种弃恶从善的意味。就像巨人自己说的那样,他原本只有一颗“任性、冷酷的心”,与原著相去甚远。而且促使改变的力量也完全来自外力,即孩子的眼神。这与原著中自我救赎完全是两回事了。

【原著】那天下午小孩们跑进园子里来时,他们看见巨人躺在一棵树下,他已经死了,满身盖满白花。

【解读】教材到巨人拆除围墙与孩子们分享花园就结束了,洋溢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总之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原著中孩子们也一直伴随着巨人玩耍,只是缺少了一个孩子——天使。巨人有一点儿失望,可他依然感到幸福,因为“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有一天,天使降临,手脚上带着“爱的伤痕”——巨人的爱啊。天使对巨人说:“你有一回让我在你的园子里玩过,今天我要带你到我的园子里去,那就是天堂啊。”于是就有了引文中的结尾。

四、教学策略

(一)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童话具有莫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久久迷恋。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故事,它就是《巨人的花园》你们想读吗? 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文中巨人的花园有几次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问题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以花园的三次景象变化为主线,采用在朗读中寻求答案的方法展开教学:

1、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2、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在花园变化的前后内容的对比读中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对比朗读。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花园却又。

我通过以上对比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表达运用的对比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冬天性格的巨人与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中,我采用了男女生对比朗读。我先采用情景导入,利用画面让学生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来感受他的任性和冷酷。(出示课件)再通过读中促悟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当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时,他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这样的教学既训练了同学们的想象思维,又体现了童话故事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在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中,我采用了教师范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通过这样的对比读,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有的说:“人不要自私,要学会爱。”有的说:“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还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我这样设计是因为本课表达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的对比。所以我也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来进行教学。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理解重点句、揭示道理时,就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三)美读小结,升华情感。

美读小结,升华情感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美美的齐读了最后一小结后,我便说:“是啊!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瞧!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得多么幸福啊。(出示课件)当学生们看完画面后”,我提问:你们能向人们描述这幅幸福的图画吗?

在此,我采用语言渲染、音乐、画面的方法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音符中,再一次接受爱的洗礼,让学生明白是爱使花园变得春意盎然。接着我以名言赠送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把分享之道铭记心间。(出示名言)送一份快乐给别人,你会得到成倍的快乐!

(四)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 篇6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杜甫有"讀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说的就是要对文本进行反复的阅读,认真的细读,从而来找我基本的语言规律和知识点,从而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默读--初步掌握文本中作者的中心思想;根据文本中关键字理解上下文的意思--能够讲解文本的大意,对文本中优美的语句进行感受分析--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理解和掌握文本中优美的词语和句段。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在阅读文本细读中具体教学策略。

第一、 立足于文本,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来寻求答案。在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细读过程中文本本身就是存在的,很多的教育学家都认为对文本的研究和评价本身就是对作品本身的评价和描述。读者要想理解作者的根本意图,就必须从文本出发在文本中找到答案。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正确的。语文阅读文本细读过程中强调文本中语言与情感的联系,认为文本中所有的语言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向而存在的,如果读者能够准确的掌握文本中的语言,那么就能够很容易解读作品的意义了。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有一篇《去年的树》,文章的开始"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独到这段的时候,很多的学生多因为这篇文章写的是小鸟与树的友情,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为什么树不见了呢?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最后在文本中才发现原来作者其实真正所要表达的是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使得树不见了,引起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这有这样立足于文本进行细读,才能够真正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对文本的各段落进行概括。语文阅读文本细读就是将文本中的所有重点集合到文各段落中。对文本的写作背景、环境等因素的研究是不可能对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进行分析的。文本就是需要很多思想情感和价值符号结合起来形成的,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对文本中的符号结构进行细读。比如小学四年级的《燕子》这篇文章,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这篇文章条例比较的清晰,每个段落都有讲了一个意思:

第1自然段:写小燕子的外形活泼可爱。第2自然段:写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生机。第3自然段:写小燕子飞舞时轻快灵巧。第4自然段:写小燕子在电线上停歇时姿态优美。这样将文本中每一个段落的大意都了解清楚,才能够真正的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新教材"主题"单元文本细读与理解

素质教育改革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也随之进行了改变,一般采用同一主题编排为一个单元,每一各单元至少有三四篇文章,其中包括两篇必读的文章,然后有一两篇略读的。对于这种新的教材编排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揣摩这一主题下各篇文章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所在,以及这单元的编排意图。在实际的教学中切不可以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进行,这样不仅仅会让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失去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学生根本学不到更多新的知识,更加弱化了新教材编排的真正意图。比如在人教版第七册教材中有在动物主题单元中出现了《白鹅》和《白公鹅》两篇写鹅的文章,虽然都是写鹅的,但是丰子恺的《白鹅》想要表达的是鹅的高傲气势,而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写的是白公鹅的海军"海军上将派头",这种编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对比,从语言文字上进行阅读者两种不同风格作家眼中的鹅的不同之处。

四、学会大声的朗读

朗读就是大声的将文本读出声来,带有感情的去朗读,其和默读、看有着很大的不同,默读和看都是将重点放在文字的表达意思上,对语言的节奏和音律都没有加以重视。音量有高低,速度有快慢,这些,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诵读比默读的要求高得多,诵读不但要读准字音、控制音量、掌握速度,还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和神态动作、朗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进行交融。文本的情感和语势只有通过大声的朗读才能够表达出来,只有大声的朗读才能够发现问题。在学习《青山》的时候,朗读的音调应该低沉缓慢,因为这篇文章的情感是凝重悲壮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没有重视这一点,这是很难让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的。

【总结】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的广,给学生展示了更多丰富多彩的世界画面。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文本细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文笔整体思路的阅读,从多角度的来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文本细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文本细读的习惯,是顺应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必须更好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钟友军,《文本细读与教学策略的思考》,{J}小学语文教师,2009

2、 景文芳,《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J}文教资料,200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篇7

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以考定教”思想影响下,备课时仍停留在一本教参包打天下的状态。以教参上定的重点为教学时的重点,以教参上说的难点为教学时的难点,更以教参上的教材分析代替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与理解。这样的语文课堂显得干瘪无味、空洞单调,学生失去了学习热情,教学效率低下。而合理、有效的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教师应从细读出发,以教师的先行细读来引领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世界,阅读教学才会产生效益,学生的阅读素养、文学鉴赏能力才会得到快速提升。因此,文本细读应该成为教师走进课堂之前的必修功课,成为教学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文为例,谈谈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还原法

1. 文本的还原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下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明———“本文在选作教材时有改动”。编者往往是出于篇幅的考量,或者是为了紧扣单元主题,亦或是降低学生在理解上的难度,许多文章在入选教材时都有或多或少的删改。但实际上每一篇经典的文章都拥有一个相对封闭且稳定的结构,是作者反复推敲揣摩后的结果。而被删改过的文章,很大程度上不但削弱了作者原有的情感,破坏了文章完好的结构,有的甚至扭曲了作者的原意,同时也使文章失去了作者原有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现代女作家萧红的经典之作《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部分,分别入选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及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入选教材的题目分别为《祖父的园子》和《我和祖父的园子》,两篇课文都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改。人教版课文中有一句:“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原文是:“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这里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一个动词上,课文中用的“伏”,而原文中作者用的是“爬”。“伏”在词典里与动作相关的意义有三种:(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2)低下去;(3)隐藏。“爬”的意思:昆虫、爬行动物等行动或人用手和脚一起着地向前移动。我们一起遥想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个三四岁的胖乎乎的小娃娃,撅着圆圆的小屁股,趴在地上,就像一条小肉虫似的,从这头“蠕动”到那头,拿着个锄头一通乱勾。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有趣、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而“伏”字,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趴着,缺少了生气,也没了动态。所以,从字义上看,原文中的这个“爬”字更能准确地表达当时的那种情景,也更为鲜活传神。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起始阶段,应该接触最典雅、最鲜活、最丰厚的语言。在对原汁原味的经典作品的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中,才能感受到语言表达的无穷乐趣与魅力;才能在阅读、体会过程中形成一种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面对被删改的教材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课文还原到原文,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读与细读。这样的文本解读才是准确的、完整的,对学生而言也才是更有益、更有价值的。

2. 创作背景的还原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文化氛围等因素都对作者创作的作品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解读文学作品不能离开对作者生活经历、相关风土人情和历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正确把握,唯有这样才能准确体会、真正领略作品的内在意蕴和艺术真谛。尤其是像《呼兰河传》这样的自传体小说,作家的生命遭遇对于作品的深度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11年6月,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乡绅之家。作为张家长女,本应享有快乐童年的她,不但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温暖,反而受尽家人的冷漠与欺凌。因为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残酷现实,萧红一出生就注定得不到家人的关爱。十六岁时,萧红因抗婚与家庭彻底决裂,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此后的十年,她一直在战火纷飞中逃亡,在穷困潦倒中挣扎,与此同时还经历了被初恋抛弃,和爱人决裂,恩师逝世,错误结合以及痛失孩子等一系列沉重打击。1940年,萧红暂居香港。在孤独与病痛的无尽深渊里,作者遥望故乡,憧憬儿时生活的后园,怀念慈祥的祖父,在并不完美的回忆里寻找灵魂的慰籍,写下哀婉、寂寞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在了解了萧红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时代之后,教师在备课时就不能只看到这段文字表面所呈现出的快乐与自由,而应体会到快乐背后所隐藏的深深的寂寞,知晓阳光与自由所局限的范围只在小小的后园里,明白这段与祖父的后园生活是作者人生中唯一的一抹阳光、一丝温暖。只有读懂这些,在教学时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引领学生从浅层感受走向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验文本更丰富更细腻的思想情感。

二、分析法

《呼兰河传》入选课文的这一个片段,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很容易从文字里读出一个孩子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只是种流于表层的模糊感受。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教师在备课时,却不能满足于此,否则课堂教学时就很难深入下去,只能是处处快乐、字字开心。教师必须能将文本中的精彩之处、独到之处,清晰地剖析给学生,带领学生揭开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

1. 悖情悖理处回味

在经典文本的浑然天成中常存在着一些与现实生活或常情常理有差异、相违背的矛盾。而在这种不合常规的言语之后大多隐藏深层且丰厚的情感。

在《呼兰河传》入选课文的这个片段里,作者在描写自己在园子里的生活时,用了三个“贬义词”:“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地,西一脚地。”“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一阵就是了。”“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瞎闹、乱勾、乱闹”这三个词的连续出现,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作者刻意的书写。作者在描写自己幸福童年生活的时候为什么要连续用上这样三个贬义词呢?她想通过这样的三个词传递给读者怎样的信息呢?首先,我们能从这三个词里读出的是作者在园子里的一种生活状态。用脚划土,还把菜种踢飞;小虫子一样在地上爬,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浇菜不往菜上浇,偏偏往天上扬,淋得自己一身的水。这些都不是当时封建时代大家闺秀可以做的事,而是一个农家的“野小子”的淘气行径。三个词的连用,还透露出的一个信息就是这样的荒唐行为不是偶尔现象,应该是经常如此的常态表现。那么,我们就能想象得出“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是多么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法无天,这种生活一定不是简简单单的“快乐”两个字所能涵盖得了的。

另外,在感受“瞎闹、乱勾、乱闹”这三个词为我们呈现的精彩画面的同时,也揭开了文章的一处重要矛盾,也就是“我”在园子里胡闹和“我”的家庭环境、身份地位所形成的矛盾。在前面还原作者人生经历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我”在家里并不是人人宠爱的对象。出了这个园子,“我”的生活并不幸福。“有一天祖母看我来了,她拿了一个大针就到了窗子外边去等我去了,我刚一伸出手去,手指就痛得厉害。我就叫起来了。那就是祖母用针刺了我。”当“我”顶着缸帽子摸进屋里,“父亲一脚把我踢翻了,差点没把我踢到灶口的火堆上去”。“我”在后面的篇章里,更是一连写十来次“我家是荒凉的”。那么是谁纵容了“我”的“瞎闹”?园子里只有“我”和祖父,是祖父在这个园子里给我一方自由、快乐的天地。从这个矛盾里,我们不但能读出祖父对我的爱到了宠溺的地步,也能感受到祖父及祖父的爱在我童年时代的非凡意义。

抓住文本中的不合常理处细细地品读分析,不但能带给学生更丰富、深厚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认识由浅层走向深入,也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紧凑、有效。

2. 特别语言表达处置疑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反复用到了一种语言表现形式———“重复”。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这种语言表现形式不光在这篇文章里很特别,就是在其他的文本里也很少见到。面对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反复多读几遍,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的?可不可以不这样写?也可以和其他的表达方式比较一下,对比两种写法的异同。这样就很容易在这种特别的表达方式中,发现作者的巧妙用心。

文章中多处的重复、冗杂,甚至有些啰嗦的语言,首先符合“我”当时的年龄特点,三、四岁的孩子正处在一个高度的模仿期,尤其喜欢模仿自己喜欢的人,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另外,短句表达也是“我”当时的语言特点。当然,最重要的是从这些重复的句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我”是祖父的小尾巴、跟屁虫,我”特别喜欢粘着祖父,祖父也乐意“我”跟着他,“我”和祖父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教师教学生学习课文,不能止于读懂课文说了些什么,还要琢磨课文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是文本解读必须解答的三个问题,也是教师“讲”的要义所在。教师只有帮助学生解开作者言语表达的谜团,才能使学生获得言说的方法、能力与智慧,促进其言语智能的生长。

3. 语意留白处充实

阅读文本的空白处是指文本描写没有明确表达的意义,它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来建构。优秀的阅读文本总是包含众多这样的空白吸引读者驰骋想象、反复品味、积极思考。通过这些空白可以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度理解。

园子里只有我和祖父,文章里处处能找到祖父的影子,可是作者在这个片段里只对祖父进行了一次正面描写,就在教我认谷穗处,一句话,一声笑。语言描写很简单,一个问句。但“笑”却出现了三次,“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在作者心里如此重要的祖父,园子的主人,作者对他的描写只有一个动作、一句话,这里留下了多少空白等着读者自己去想象、填补。作者只写了一处“笑”,祖父就只笑了这一次吗?聪明的读者很快会发现不是这样的,文章里有“我”的地方,就有祖父;有“我”的地方,就有祖父的笑声;有祖父的笑声,也就有“我”的笑声。甚至我“瞎闹、乱勾、乱闹”的时候祖父也是笑的。这笑里有心疼、有宠爱、有包容、有温情,这笑里浓浓的全是爱。正是因为有这样宽厚的爱,才有了“我”先前的胡闹,“我”的寸步不离。

从这一处笑中,我们不但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笑声,还能读出祖父的样子、祖父的性格。这也就是古典诗论中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着一字是表面上的空白,尽得风流则是内涵上的丰富。

4. 于无疑之处存疑

“于未晓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是文本细读的最高境界。文本中有些细节,初读觉得并无障碍,但细细品读,却可以读出疑问。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从自己转向写园子里的动植物上。“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里的跳转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花开了就是花开了,怎么是睡醒了?黄瓜哪知道自己会开什么花,结几个瓜?玉米又怎么知道自己能长多高?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我”自己在园子里生活得十分惬意,所以看到眼里的景物也同“我”一样自由。这不过是我再一次借这些园子里的鸟鸟虫虫、花花草草,抒发自己满心的快乐与满足罢了。

教师在自己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之后,就会明白,作者在这一段文字中所描绘的自由与欢笑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寂寞与伤痛。现实中无法得到,难以追求的,都落在这一小段文字里。所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品读文字时,就不会只是简单地感受到“园子是美的,我是快乐的”。而是在体会到文中的“我”快乐得肆意、被爱到宠溺、自由到满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用词的深意,留白的巧妙、重复的可爱、跳跃的玄妙,也能透过对作者人生经历的了解,隐约感觉到这份快乐的可贵,这份爱的分量以及作者一生对其的向往与追寻。只有这样的阅读教学才可能达到文学之美与语言之用的有机结合,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文学批评的术语,就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文本的特征,以便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好文章的含义,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阅读文本的细读也可以对日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效果,那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文本细读教学呢?

一、强化学生对于阅读的体会过程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很小,因此,语文教师教学的教学宗旨是要开启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要注意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东西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很多的东西与事物都能够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让他们受到触动。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利用文本鼓励学生积极的去探究、去体会,领会文本的情感,品读作者的寄寓,这不仅能够有效的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秋姑娘的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体会:

在上课前,先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姑娘长什么样子吗?”

提出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此时,学生就会纷纷地讨论。有的学生会回答“秋姑娘是个美丽的姑娘”“、秋姑娘有着神奇的本领。只要秋风一吹,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果园里的果实收获了……”、“秋姑娘还常常躲起来呢”———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就需要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都很对,但是你们知道么,其实秋姑娘还会写信呢!”

此时,学生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样再开展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此外,采用以上的导课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介绍课文梗概,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谈论的机会,学生在了解了课文梗概之后就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中,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了。

二、增加学生对阅读的思考过程

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必须要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征来开展,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沉淀,领悟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他们更加能够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含义,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领悟与思考,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在《月光启蒙》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谁是你的启蒙老师?”

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就会纷纷回忆,也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此时,再设置如下的情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小的时候,妈妈是启蒙老师,但是奇怪的是,他的启蒙教育都是与月光有关的,他对于月光有很多独特的回忆。”

此时,学生就会陷入新一轮的思考中,这时,就可以开展教学了。《月光启蒙》这篇文章中充满了作者的深情,要想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让学生进行思考,采用以上的方式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体验

古诗词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白话文文本相比而言,古诗词的教学难度显著上升,因此,教师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学生来理解古诗词,让他们学会欣赏与体验。

例如,在《访隐者不遇》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以下的模式开展文本细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隐者是什么意思么?”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并不十分清楚“隐者”的概念,这时学生会回答出一些不同的答案。

教师:“同学们,“隐者”并不是我们字面意思上理解的“躲起来的人”。“隐者”指的是“隐居的人”,在古时候,有一个诗人,他去深山中看望一位隐者,但是却没有找到,这位诗人就写出了一首经典的诗,现在就跟随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放隐者不遇》是一首经典的唐诗,其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描述,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虽然这首诗字面意思不难,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是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前引入“隐者”的概念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隐者”产生了兴趣,就想深入地看看隐者是什么样子,这样教学的效果便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了。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方法的研究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内涵,现状,策略

一、文本细读的内涵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过程, 这个过程必然需要教师、学生对文本细读, 从而获得对文本细微、立体、真切的感受, 建立起教师、学生和文本沟通的桥梁。文本细读指的是, 将语文阅读文本看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详细品析, 关注文本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 借助于重点字词的推敲和斟酌, 实现对文本内容立体的解读。

二、语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 语文教学逐步实现由教师传授向学生自主建构转变, 新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展示的机会, 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课堂。但调查中许多教师提出, 新课程是华而不实的, 新课堂的气氛是活跃的, 新课程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 可就新课程的内容来说却是空乏的。由于学生先前知识和已有经验的有限性, 学生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 只能理解一些浅层的含义, 教学中教师的几句补充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许多教师表示, 只有一些文本内容简单、考点不多的语文阅读, 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些内容丰富、需要补充背景知识的文章还是得采用传统讲授法, 这样才能确定知识点讲到了。

从上述的调查中可以看出, 学生有自主建构思考的能力, 新课程“低效”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分析文章的技能, 缺乏文本细读的知识和方法。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 学生主要存在两类问题。首先, 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展开文本阅读, 不能细致全面地解读课文, 进而影响立体地体会文章情感;其次, 相关资料有限或者过多过杂, 阻碍对文本相关背景和内涵进行分析。正是基于这样的调查和思考, 本文认为以文本细读为突破口开展语文教学是有效促进新课程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1. 注重解读课题信息, 把握文章中心内涵

读文先读题, 文本细读更是如此。例如《“闪光的金子”》课题的解读, 引号是我们常抓住的重点, 分析这不是真正的金子, 而是一种精神。但是, 这样的分析似乎并不能深层次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进而使文本分析也演变为回答问题。一名教师在分析时, 关注了“闪光”和“金子”, 提出疑问: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金子, 有黄色的光泽, 但不会发光?课题为什么说金子是闪光的?这个“金子”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金子有什么不同吗?“比我们见到的金子要更加宝贵, 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金子。”在粗读课文后, 学生在文本中没有找到金子, 引起认知冲突, 教师再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的引号, 进行分析, 这样就把“闪光的金子”的内涵深刻地揭露出来了。

2. 挖掘文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文本的社会背景, 在教学中最常见的呈现方式, 是将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作者的经历在课文开始前便呈献给学生, 但这样的方式显然没有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难点上。一名教师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讲解中, 结合文章的句子“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 念叨说‘你太辛苦了, 连一点料都没得吃’”, 引导学生思考, 长征中的战士随身不能带太多粮食, 没有东西吃, 可是大黑骡子吃草, 草很多地方都可以长, 为什么没有一点料可以吃?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思考, 哪些地方不能长草, 哪些地方长了草大黑骡子也吃不到, 通过这样的问题, 渗透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和自然环境的恶劣, 在如此恶劣和艰难的环境下, 彭德怀还能把干粮给大黑骡子, 这样的情感体会就更加立体和深刻。

3. 通过赏析细节, 注重对文本写作特色的理解

文章的美的体现关键在于语言的准确使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细节的赏析。例如, 《烟台的海》的语言很优美, 是培养学生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机会。在“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 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溅起数丈高的浪花, 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中, 通过对“小山似的”、“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数丈高”、“雷鸣般”这些描述动态的词语的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想象画出画面, 理解烟台海的气势磅礴。

4. 通过对重点字词和修辞写法的剖析, 品味语言特点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语言的表达风格上, 更体现在词语的准确使用上。例如在课外阅读中,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的学习中, 教师让学生体会“觉”使用的准确性, 把“觉”去掉, 换成“认为”进行类比, 体会“觉”所增加的无限趣味, 让学生体会词语的准确使用所带来的语言美。

综上所述, 语言的情感蕴含在文本的语言中, 情感和体会借助于对文本的细读, 在新课程强调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同时, 不能离开语言的工具性特征。从文本的课题、文本的细节和文本的重点词语中细细品味课文, 是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陆海燕.本色语文, 催生教学智慧——浅谈小学语文的文本细读[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34) .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 篇10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广大的教师忽视了文本细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打造具有语文味课堂的作用。但是文本细读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却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 文本细读有助于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文本细读的提出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重视文本细读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行自我探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设计就会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合理, 整个教学环节始终围绕引导学生细读理解文本展开。无论是教师的教育思想, 还是教学策略和方法都会得到有效的转变, 引导者的角色代替了灌输者的角色, 长期坚持, 语文教师对文本重难点和语句的把握就会更加地深入和准确, 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其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细读文本的教学方法, 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上, 而且也体现了教师对整篇文章学习的思路和教学结构更为合理。安排的更为紧凑, 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由易到难地开展教学, 在读的过程中吸收知识, 体现出层次性和因材施教。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有助于体现出整堂课教学结构的深度, 促使高效课堂的形成。

再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本细读不仅体现在对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设计的层次提高方面, 而且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思想体现出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结合, 在课堂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 能够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 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被打开, 这也有助于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积累和运用, 只有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才能更好地运用到日常写作中, 真正实现阅读文本的指导意义。

二、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 从文本标点着眼领悟文本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增强学生对文本的领悟能力。一篇阅读文中所用的特殊标点符号往往汇集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特殊的标点,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确切掌握所表达的感情, 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养成正确的读书方式。因此, 细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主抓特殊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例如, 在教学《穷人》这篇阅读文章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使用了省略号的不同地方的段落和句子反复地读, 并分析出这些省略号的不同含义, 弄清楚其用法, 对文章中较为典型的四处省略号进行对比, 能够提高学生对文本人物内心世界的洞察能力, 抓住作者笔下穷人生活的窘态和悲惨生活, 反映出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细读过程中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巩固, 可以通过口头训练的方式进行拓展, 这样就能够升华阅读教学的价值。

(二)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反复领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广大的教师首先应从重点的字词入手, 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语文课堂上要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对于阅读文本的教学要特别重视学词和重点句的表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对文本的细读更多地体现出的是对文章字词句的细读。教师要善于挖掘字词句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运用, 通过重点的字词句理解文本, 并让学生抓住作者字词运用的技巧, 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趵突泉》一文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从“冒”字的构词结构等进行研读, 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生活相联系, 抓住文本中多处使用的这个“冒”字, 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细读。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仅仅需要抓住这个关键的“冒”字, 就能够分析出老舍先生对趵突泉的特点描写, 一方面是教学设计的一种新的创新, 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不同的写作思路,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 研读文本结构从整体了解文本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之所以注重阅读是因为语文课堂要体现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学习的过程中,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篇目对于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文本进行细读, 不是只抓住前面所论述的特殊标点和重点的字词, 而应鼓励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找出学生认为有新意的点, 并能够分析出自己为什么喜欢所找的这个点, 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因此, 进行文本细读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理解文本结构, 从词、句、篇层层把握, 对文本全面的理解。注重对语文阅读材料结构的品读能够进一步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 细读文本背景加深内容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课文中选入了诸如一些关于革命题材的篇目, 在学习这些文章的过程中, 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现实, 学生很难身临其境地领会作者的思想。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背景进行梳理, 从细读文本背景开始, 紧紧围绕文章本身进行学习, 这与简单的历史课程是有所区分的。例如, 在学习季羡林现实《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优美美文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在这些课文教学中, 如果了解了作者在德国求学的经历并深受风俗习惯的影响, 就能够体会到优美文字笔下作者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读起来回味无穷的同时, 又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总结

上一篇:公共制度下一篇:认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