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2024-05-19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通用10篇)

篇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分析

在初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教师缺乏深厚的理论修养,对文本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究。文本细读实际上是用教师的细读来引导学生进行细读,用教师的阅读体验来带动学生的阅读感受。而教师的理论素养往往达不到进行文本细读的要求,使得文本细读教学不能深入进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其次,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文本分析太细,使得文本细读出现异化。很多教师先大量收集泛文本素材,然后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但由于对细读的程度和内容无法作出恰当的界定,对学生的要求被拔高,效果适得其反。最后,初中阅读教学的功利化目的使得文本细读演变为知识积累。由于多数学校考试频繁,很多教师将文本细读理解成了对课文的细致分析和繁琐讲解,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与领悟文本,原本由文本细读带来的美感被一个个的考点和考纲所淹没。

二、文本细读的策略及案例分析

1.以回归文本为指导思想,提升阅读的质量

要使文本细读真正做到回归文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陈旧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教师应敢于摒弃。对于应试教育轻文本、重视条条框框的现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阅读和领悟文本,敢于提问和质疑。其次,教师应该重视文本的审美功能和文学性。对于思想性和文学性较强的文本,教师要重点挖掘,通过深入的讲解来促使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感悟能力得以提高。最后,文本的回归应该回归到学生本身。对文本进行细读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理解为前提,重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一切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

2.将挖掘文本作为分析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文本细读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最主要的是对文本进行挖掘。从文本细读的发展历程看,文本细读并不是一种阅读者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批评,而是一种对所阅读的作品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的方法。在分析的过程中,读者可以说是用放大镜在捕捉着每个字的言外之意、联系和暗示等。一般先是了解词义,然后理解文本的语境,最后把握文本的修辞特色,这也从理论层面提醒我们,在文本阅读中挖掘文本应该是主要的分析方法。目前来说文本阅读中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分别为批评学的细读法、符号学的分析法和叙述学的分析法。针对初中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特点,批评学的细读法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多数教师认为在备课中不断对文本进行挖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细读文本,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初中生自身并没有掌握挖掘文本的能力,教师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尽快掌握这一分析方法。

3.以泛文本积累素材,促进阅读教学

将泛文本作为教学累积素材,是因为泛文本和文本间有着互相补充、不对称、共谋和间隙的关系,二者互相敞开、互相补充、互相接纳,不断融合,从而建立起新的理解关系。所以泛文本和文本的重新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泛文本积累的途径主要有:首先,应该积累同主题的泛文本,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长征主题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和长征有关的文字资料或者影视资料,促使学生多方位理解文章的主题。其次,应该积累同一作者的泛文本。一般成熟的作者都有各自典型的风格,如苏轼的旷达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引导学生对同作者的泛文本进行积累,就能理解每位作者一贯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文本细读。最后,应该对和文本有关的视听材料进行积累。如教学中所使用的图画、视频、录音等,这种泛文本具有立体性和形象性,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多积累这方面的泛文本,帮助学生细读文本。

4.文本细读教学实例分析

文本细读教学的案例很多,以《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的学习为例。首先,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向学生提出“你心目中的男子汉的样子”的问题,这种提问能与学生的接受特点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结合要学习的文本,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文本,并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可能不认识的生僻字,请学生上台填拼音,并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最后,针对文本中较为精彩的段落和关键词,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如勇敢、智慧、沉着等,这些都能充分体现文本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在充分掌握这些词汇和段落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总结文本的主题思想及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对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回顾。

文本细读,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双重收获,既能帮他们理解言语的意蕴,还能使他们收获言语阅读的感受和经验,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古诗词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每一册教材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古诗课文,给学生以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然而正因为古诗的凝练含蓄,再加上小学生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的有限性,古诗词教学无形中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鸡肋”,许多学生对这些诗词往往并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更谈不上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篇目繁多,流派各异,题材丰富,底蕴深远。这些古典诗词作品,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或人生阅历,或情感意蕴,或理想抱负等,学习古典诗词作品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从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古典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或者在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时,教师的教学有时过于程序化、浅显化、个性化等。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古诗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初中毕业生中考语文的古诗词课外阅读却失分很多,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传统的诗词教学大多采用“读诗词―品字句―悟感情”的方法,侧重于默写和考点挖掘,这种功利性强的古诗鉴赏方法,并没有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更不会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古典诗歌的魅力,自然也就不能提升学生解读古诗文本的能力。

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走出困境,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细读古诗词文本的意识,以教材为范本,教会学生“文本细读”素读、研读、悟读的方法,在联想、想象、还原、比较、质疑等自主探究活动中,细细品析古诗词的语言、意象、意境和形式,从中发现古典诗词的意蕴美和形式美,从而触类旁通地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一、素读:读出文本的最初本意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1]。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用的这种“素读”法。可现在很多人却丢掉素读法,把研读的重点放在教参上。虽然有多元解读,却缺乏自己独特的感悟,很难激发探究的欲望。若要读出个性、读出自我、读懂作者,就要学古人原汁原味地素读数遍,然后才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是素读的典范。他的素读有四步: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关键之处、精彩之处做上记号;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力求将文本读“活”;第三步是细心琢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还要做一做。他说:“如果老师能够把书读好,就是不写教案也很好了。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立意),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

上述例子说明素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如果教师都这样素读,并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感悟和真挚的情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同伴对话,就会在对话撞击中产生共鸣,从而唤醒言语生命意识,提升言语赏析能力和评判能力。如特级教师董一菲执教《迢迢牵牛星》时,就让学生用素读法体会叠词的作用。结果学生读出了“叠词回环的音韵美”“有情人的相思美”“文章意境的开阔美”,还读出了“迢迢”距离的悠长,“皎皎”光泽的永恒,“纤纤素手”的辛劳与美丽,“盈盈一水间”的相思无奈与悲伤,“脉脉不得语”的一往情深和柔情似水。如果按教参分析,文本就成了冷冰冰的音韵美和相思苦,学生很难体会本诗的忧伤、朦胧、含蓄美,更不能联想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国破家亡之恨、一波三折的回肠荡气和语言的重重叠叠、平平仄仄之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熟、读透古诗词可培养节奏语感,可体味情感底蕴,可产生共鸣的审美愉悦感。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素读可体会到古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也可深深感受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2]。

二、研读:品出文本的内在之意

近三年扬州市中考语文古诗词试题分别是:2014年考品味词句(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和表现手法(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013年考诗歌意象(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和品味词句(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2012年考诗歌情感、主旨(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和表现手法(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

上述考题看似书外,实质在教材上都能找到相关文本依据,不能得分的原因是日常教学未能很好地研读文本、归纳方法。其实“研读”的关键在于找到进入文本的“切入点”,而“切入点”,可从语言入手,抓住文本的根基;可从语境入手,把握文章整体之美;可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可从内部组织结构入手,了解表现手法[3]。研读的目的是品味语言背后的内涵与风格,真正把握文本的真谛,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下面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借用文本细读,用知人论世法、比较法、还原法、联想想象法、多元解读等方法,引领学生研读古诗的语言、意象、意境和形式。

(一)知人论世,了解送友人的背景。借助“泛文本”素材可知李白当年送友人的背景: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时,他眼里的世界,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此时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岁,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并诗名满天下。学生可联系实际,想象此时的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老朋友去繁华的扬州,应该是怎样的羡慕与向往。

(二)比较体味,感受送别诗的情味。引领学生比较同主题的送别诗,本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诗人愉快的离别,而且这次离别是在一个繁华的开元盛世时代、繁华的烟花三月季节、繁华的地区黄鹤楼,自然带着李白对扬州的向往,无形中增添了不少诗意。

(三)还原生活,再现送别时的氛围。“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乃天下名胜,提到黄鹤楼,就会联想到美丽的传说和诗意的生活,而对孟浩然即将去的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这些联想增加了愉快畅想曲的气氛。“烟花三月下扬州”,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四)想象联想,体验古诗词的意蕴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看似写景,实质包含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借助想象联想,读者仿佛看到:李白把朋友送上船,船已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并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时,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眼前景象,既写出了诗人翘首远送时间之久,暗示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情;又写出诗人此时神驰目注、心潮起伏,暗示诗人对友人远赴扬州的向往之情。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这场带着李白一片向往之情的诗意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传神地展示出意境之美[4]。

(五)多元解读,兼容、共享细读经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读《送孟浩然之广陵》,很多人联想想象的形象并不相同。如读《游子吟》,有的想到的是儿子睡在床上,母亲在床边灯光下给儿子缝衣服;有的想到的是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在灯前缝衣服;还有的想像儿子临行时穿着衣服,母手拿针线在儿子身上缝补[5]。作为老师,应允许学生自由想象、多元解读、自主感悟,还应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大胆质疑。如比较《早梅》“昨夜数枝开”和“昨夜一枝开”哪句好?学生在争论中,思维空间得以拓展,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也让课堂和诗词焕发出生机活力。

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深入研读的积极性,在教会学生细读文本方法的同时,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从而提高古诗词阅读鉴赏的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悟读:读懂文本的表达技巧

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动静相依、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巧用典故、比兴等等。以送别诗为例,世间离别情万种,有的是把酒言别,有的以目相送,有的执手相看泪眼,可《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无一字提及离别的痛苦和伤感,又如何表达离别的不舍与惆怅呢?我们不妨用以下步骤质疑追问,感悟一下送别情的表达方式。

(一)轻读,勾画关键词语。找出诗中体现离别景物的关键词语:“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流”。

(二)琢磨,读活词外之义。烟花三月:阳春三月,在柳如烟、花似锦的美妙季节里,友人去了美丽的扬州,此时爱四处游历的李白会怎么想?“碧空”天空晴朗,诗人心情并未随着船的“远影”而万里无云。何以见得?长江自古以来就是航运要道,不可能只有“孤帆”!如果有其他船只,作者只看到朋友的船仅仅说明友情深厚吗?“长江天际流”长江好像流到了天边,水天相接,朋友的小船已经消失在视线里,按常理诗人应回去了,可是他还伫立江边,在想什么呢?通过对景物描写关键词的感悟、琢磨,我们“破解了一个谜团”:李白在江边送走友人,心里除了恋恋不舍,还有羡慕之情,他其实也很想去扬州看看。

(三)换词,体验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这首诗明里写景,暗里将诗人的情感蕴含其中,可字面上很难发现。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景物,揣摩背后的情感,并且要将自己相关的体验调动起来,与之对接。比如,诗中每句都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这些充满动感的词语不但带来了时空上的转换,更使诗歌本身情景交融,营造出离别时的幽深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

(四)悟读,关注特定语境。古诗词的解读主要从形象分析、表达赏析、内容把握、语言鉴赏四方面进行。要真正读懂诗词必须关注特定的语境,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比如牡丹,一般被视为富贵的象征,然而,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清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却与众不同。原来,诗人写这首牡丹诗的时候正在浙江公干。当时,他的故乡洛阳已被金兵侵占,不能回去了,诗人只得独立风中看牡丹,是借看牡丹抒发战乱使自己游离他乡、思念故乡的深情。

此外,品析“诗眼”成关键词,也不能凭空分析或泛泛说用了什么修辞,诗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而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用“肥”字写叶准确、凝练,不仅写出叶多、大,还写出润泽鲜亮之状;又体现在感情融注用“瘦”字写花,不仅写出花少、小之状,还可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

总之,文本细读必须花功夫素读、研读、悟读。只有沉入文本、走近作者、体验生活、感悟情感,才能读懂内涵、读出意蕴与美感,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品读古诗的兴趣,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古诗鉴赏品位和综合分析能力。

注释:

[1]曹彦杰.改进母语教育的救命稻草:素读教学法[EB/OL].http://blog.tianya.cn,2013-05-08.[2]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5,(10).[3]庞瑛.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文本细读[J].考试周刊,2012,(11).[4]佚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赏析[EB/OL].http://,2012-06-05.参考文献:

[1]陆云峰.从素读到研读:师本阅读的有效轨迹[EB/OL].http://art.ntjy.net/my_blogs/6277,2008-03-17.[2]陈斌如.“中国古典诗文解读与答题方法”专题研修学习之总结[EB/OL].http://,2012-6-1.(侯树军

扬州大学文学院

篇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一、文本细读法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水平和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运用细读法阅读文本正符合这一要求,通过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入“山重水复”之境,得“柳暗花明”之感,方能对文本有“大彻大悟”的理解,这也正是文本细读法引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1]。将文本细读法运用到阅读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自我体验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更有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中,在课程导入时可结合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进行讲解,先从题目入手对文本进行分析,以牵引的方法设问,从而叩开文本思想的大门。

概括而言,文本细读法的实施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重视文本的整体性和情感性,如对《天净沙·秋思》一诗的解读,透过自然景象去凸显感情色彩,应结合全篇“枯、老、昏、古、瘦” 这些形容词进行整体感知,最终方能引领学生一同感受“断肠人” 的悲情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应注重情境体验,准确解读作品的真实含义,绝不能断章取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其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文本细读是一个“主体投入式”的过程,阅读是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美感,应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绝不能带有功利性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自求自得, 方能怡然自乐[2]。

二、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局部入手,宏观把握

细读文本应立足于文本内部信息,准确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和反常规陌生化的言语表述,从局部发现有效阅读信息,如在 《孔乙己》一文,鲁迅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为结尾,而从语法分析,这句话是讲不通的,但是通过语境来看,实际上是从不确定到确定的一个过渡,表述的是推测的结果。文本细读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 要将单向的交流转变为互动性的言语交流,应引导学生站在文本的角度自问自答,以这种方式对文本进行发问,再通过自我反馈来传达文本的思想,最终通过局部的剖析将文本的整体内容全部呈现出来[3]。鉴于学生问答带有明显的自主性特征,教师应注重结合文本的基本脉络来设计问答,寻找文本的切入点,即由学生“画龙”, 教师“点睛”,共同努力来达到画龙点睛的阅读效果。局部入手并得手后,便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文本的整体结构和主旨思想进行把握,依据文本的感情脉络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来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这样与文本、作者的交流方能水到渠成。如在《行道树》 一文中,作者用到很多生动富有哲理性的文字,歌颂的是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里很多语句并不容易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在痛苦与快乐的转化中,以对比的手法来理解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并得出懂得奉献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的结论。

(二)基于学情,自主思考

文本细读法是一种有法有度、有章可循的阅读方法,教师应从学情出发,立足教学实际,掌握好运用文本细读法的“度”,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以自己的“读”来代替学生的“读”,掌握学情,立足教学,既是遵循教学规律的体现,也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尊重文本,再现文本的审美价值。初中生对知识的掌握已经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具备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索的能力,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思考,鼓励其去探索每一个未知,每一个文本都有自己的领悟,这样才能有所收获[4]。在《乡愁》一文的解读中,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乡愁”这一古今中外诗歌创作中的永恒主题,与其他名篇进行比照分析,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黑塞的“一片孤梦,飘过蓝天”,然后在细细品读余光中《乡愁》的独到之处,从时间上带入,从空间上感受,重点对“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进行解析, 理解“我”与“母亲”的深层联系,从作者信手拈来的词汇运用中去感受其匠心独运,跨越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三、结语

篇4: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文本细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开展文本细读也成为诸多语文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开展文本细读,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其次要注重多元化解读,只有这样,才会使阅读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文章,其字里行间都会融入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展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正是因为文字中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得整个作品具有生命力,富有美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感悟生活。反之,如果学生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时候,只将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那么自然无法充分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必然是枯燥、乏味的。

二、注重多元解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本细读还需注重多元解读。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一百个学生会有一百种思想,其中不乏一些独具个性的认识。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开展文本细读的时候,还应该注重个性化、多元化文本解读。首先,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多元解读对象,试图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解读作品,从而更深入的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掌握。其次,要注重整体解读原则,文章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感情都是有联系的,如果在分析的时候只是对其中的某几个部分进行分析,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作品的美感,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结语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对于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将文本细读的作用发挥出来,就应该结合文本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性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文本细读的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新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04).

[2]黄海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3(08).

篇5: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要求师生以文本为中心,关注字词的深层含义,关注细节,关注结构,寻找作品“缝隙”,运用还原法、比较法、知人论世法、改写法等多种方法,沉入语言之中,领略文本之妙。

【关键词】文本细读;细节;结构;还原法;比较法

文本细读是20世纪20年代欧美新批评派提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文学批评要立足文本本身,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我们今天所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文本细读概念的一种借用,甚至是一种“盗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它主张以文本为核心,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品味分析,从而开掘言语的多方面内涵。

一、文本细读读什么

(一)关注字词的深层含义

古人作文,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直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我们要细读文本中的字、?~、句甚至标点符号,这些作文的最基本单位,绝不能轻易放过。金人元好问有诗曰:“文须字字作,变要字字读。”因此,细读文本,首要的就是仔细推敲,细细品味字词句乃至标点符号的深层含义与独特魅力,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传神。余映潮老师在执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从“怀民亦未寝”一句的“亦”字中,引导学生品味出了作者的喜悦高兴之情以及苏轼与张怀民之间的心有灵犀。一位老师在执教余光中的《乡愁》时,针对一个学生认为诗中反复出现“头”字,是用字的重复,引导学生细读这个字,让学生将“头”字换成“边”字,反复读一读,看一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结果学生发现“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距离的两个尽头,很远很远,而“这边”“那边”给人的感觉是离得很近。在学生明确了这种区别之后,老师要求他们再读一读,看一看还能否发现其他的不同。慢慢地,有学生发现“头”字发音厚重,“边”字发音给人以轻飘飘的感觉,诗人用“头”而不用“边”正反映了诗人心情之沉重,进而更深入地领会了诗人的思乡情、家国梦。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这样一句:“‘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少说废话!’”不少老师都不太注意这里的省略号。其实,这里的省略号大有嚼头,它表示赫留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奥楚蔑洛夫打断,凸显了奥楚蔑洛夫傲慢无礼、媚上欺下的灵魂。这些看似浅显的字词和标点,由于细读,读出了蕴含其中的深刻与厚重,读出了走马观花者无法发现的独特妙处。

(二)关注细节

这里的“细节”,不是指平常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表现人物的一种手法,――那种手法自然也是我们阅读文本时应该细读的地方,更多的是指表面上看去普普通通,深入进去却别有洞天的那种语境。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开头在介绍咸亨酒店时有这样一句:“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这两个破折号之间插入的句子,其实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它不仅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清朝末年,而且暗示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现实,可谓意蕴丰赡。

(三)关注结构

文本细读,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中的字词句以及一些细节,更要关注文本的结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发现整篇文章前后形成对比结构。文章以火柴的点燃为分界,前半部分读出了小女孩的“不幸”,后半部分读出了小女孩的“幸福”,而连接这两者的是小女孩的渴望。第二部分中关于小女孩获得“幸福”的描写,又具有反复叙事的结构特征,而这种结构,表现了小女孩对于光明与温暖渴望的执着。孙绍振教授在细读朱自清的《春》时,发现主体部分的五幅图画中,由于作者在大幅度动态的、热闹的景象之后,提供一幅静默的图画,这种动静结合,消解了并列结构可能带来的散文结构上的板滞,而使行文呈现出一种活泼灵动的美感和诗意。

(四)寻找“缝隙”

文本细读中的所谓“缝隙”,一是指作品中的“空白”,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留下许多空白,唯其如此,文学作品才具有极大的张力和吸引力;二是指作品中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作者的疏忽,反之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例如,在《小珊迪》这篇文章中,先后六次提到“珊迪”,“小珊迪”一次也没有提到,而文章的题目却偏偏叫“小珊迪”而不叫“珊迪”,这就是文章中的一处“缝隙”。一般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种轻微的不一致,然而王崧舟老师在细读《小珊迪》时,发现了这种不同,并且慢慢读,细细品,品出的不仅是珊迪的年岁偏小、身体弱小、地位渺小,而且品出了珊迪精神意义上、灵魂意义上的形象的高大,更品出了作者在课题中偏偏给你一个“小”字,把这个“大”字深深隐藏起来,调动你的理解和想象所具有的一种反讽的味道和力量。王老师对课题的细读,读出了味道,读出了神韵。另外,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等等,都有“缝隙”,都应当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二、文本细读的方法

(一)还原法

所谓“还原”,就是读者在文本细读时,“剥掉”包裹在文本叙述或描写外的一层被作者主观情绪严重扭曲变形的“外套”,或者就作品中“异化”的人物和场景,溯其本源,让其回归生活本真的面目,然后再与文本比较,从而领悟作品的真谛。例如,契诃夫《变色龙》开头有这样几句描写:“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在教学时,我问学生:“通常情况下,城市的广场上怎样?”“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学生回答。“现在‘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说明了什么问题?”我继续问。“沙皇俄国社会经济萧条衰败。”“像奥楚蔑洛夫一样的警犬横行霸道,老百姓没有安全感。”……学生纷纷回答。这里用的就是“还原法”。

(二)比较法

比较是细读文本,领悟文本妙处的一条捷径。比较,既可以是同类比较,如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进行比较,因为它们都是送别诗。比较,也可以是异类比较,如将杨朔的《荔枝蜜》和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比较。它们表面上没有可比性,但抽调具体的成分,提出抽象的成分,就会发现它们都写了奉献的精神。有了这一层相同就可以进一步比较,发现前者写的是对社会奉献,后者写的是对儿子的奉献。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苏轼的《游山西村》进行比较,发现这两首诗的作者不同、体裁不同、表达手法不同、写的季节不同、表现的活动不同、名句不同、动静感不同等诸多不同,同样发现了许多相同:两首诗的诗题结构一样,取材范围相同,首联都是写事情,颔联都是写景物,颈联都是写活动,尾联都是写相约。两首诗都表现了农人待客的深厚情意,都表现了农家待客的淳厚古风,都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诗人笔下都风光秀美,景色清丽,民风淳朴,情感诚挚。其发现简直令人吃惊!

(三)知人论世法

即在细读文本时,联系作品产生的背景,包括作者的人生阅历、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穿着黑布马褂,深青色棉袍”,一般老师都认为这是很朴素甚至是很寒碜的装扮。但只要联系一下当时的背景就不难发现,这在当时是和穿西服一?诱?规的中式礼服。知道了这一层,父亲不顾自己的形象翻过铁道,爬上爬下地给儿子买橘子的行为就显得更加感人至深了,作品的震撼力也就更强了。

(四)改写法

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象”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尤其是诗歌。这时进行改写,学生就能细读文本,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真切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微妙复杂的情感。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文字浅易,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淡雅。如果教学仅停留在“粗知大意,熟读成诵”的层面,则难以让学生品味其中的美妙。我在教学该诗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改写。学生的改写中不仅出现了宽阔平整的街道、淅淅沥沥的细雨、一望无际的原野、鹅黄嫩绿的小草,还出现了诗中没有的鳞次栉比的茶楼酒肆、熙来攘往的商旅游人、衔泥筑巢的呢喃春燕。这是“唐诗素描”的写法,其内容既在诗中,又在诗外。在这样的改写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主动走进了文本深处,创造性地建构起文本意义,从而也就实现了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

文本细读,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是读者的心灵在文本中的一次艰苦却又赏心悦目的愉快旅游,是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因此,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更有利于养成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阅读中携手文本细读,定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出迷人的精彩!

【参考文献】

篇6: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所谓细读,就是仔细认真地阅读,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做一番咀嚼体味,能够在平淡质朴处挖掘出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和语文素养。下面仅就教学鲁迅的文章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反复推敲,并理解其中的真知灼见来谈谈个人做法:

一、品味字句见真情

如教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一文,我对范进发疯时的话语的“噫!好了!我中了!”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细细琢磨,仔细品味,觉得这三句话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噫!好了!我中了!”三句全用了感叹号,连续宣泄,一句一叹,写尽了范进中举时的狂喜心情。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话不是简单的“疯人疯语”,而应该是“哲人哲语”。

先看“噫!”一字一叹号,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范进在得到中举信息时惊疑、狂喜的复杂心情:先是不信,他在街上听到邻居的报传时疑是欺诈便是明证;然后面对众多乡亲及报信小吏又不能不信,但又不完全相信,因而半信半疑;当最终确认是事实时,压抑在心中50多年的情感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字“噫!”“人生荒唐行,一把心酸泪。都云范进痴,谁解其中味?”简单一字,凝练千言万语,语言之精炼可见一斑!

再看“好了!”两字一叹号。如此动情,“好”在哪里?让人产生疑问。品读下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乡绅的举手拱送、胡屠夫的曲意奉承、众乡邻的刻意巴结——真是一朝得“道”,名利全有,确实“好了”。我们再对照一下范进中举前的情景:考试前借盘缠被骂得“狗血喷头”,“摸门不着”;考试时家中“三天无米下锅”,老娘饿得“两眼昏花”——这是文中所显现的,对文中没有直接显现的,我们也可以推测,这几天张乡绅、众乡邻对范进家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不知到哪里“云游”去了。而中举后,这些人则又像从地里钻出来似的,热情得让人承受不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好了!”乃范进梦寐以求的生活之曙光,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之心声,也是对当时知识分子一生终极目标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最后,“我中了!”三字一叹号。“我中了”是“好了!”的根本原因。一切现状的改变都取决于此,这也是几千年下层知识分子苦苦追求的目标。正因为“中”与“不中”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所以范进的发疯在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而且这类“发疯”现象绝非偶然,从报录人“熟知”治病偏方可以看出此病为中举人的“通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进之流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通过对范进语言的一番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些话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只言片语之间容纳无限内涵,这正是一切不朽名著的伟大之处和流芳百世的根本原因。

二、推敲语言得真知

如教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一文时,文中反复写到孔乙己在酒店欠下了“十九个钱”,那么这“十九个钱”是分几次欠下的呢?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并挖掘出这“十九个钱”绝非一次所欠。因为在他自命清高、得意之时,排出九文大钱,如果是两次就会欠“十八个钱”,这说明他至少是分三次欠下的。一次次欠钱,他要接受多少嘲笑、讽刺?这对爱面子的孔乙己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欠钱的。文中也说“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吗?在一次次地打击面前他的精神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也正是一次次的欠钱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又如教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在教学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一只梅花鹿而不是别的什么呢?为什么是伏着而不是站着的呢?”

我引导学生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鲁迅先生这样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自孔子以来,读书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孔子勉励弟子们用心力于学术以求功名利禄的记载:“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从道德修养和学业造就两方面为弟子们指出了谋求“禄”的途径,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吸引力。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已深入人心,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了官就有很丰厚的俸禄(很肥大就象征丰厚),这样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因而,鲁迅在这里用的“梅花鹿”的“鹿”实际上是“禄”的谐音,而“伏在古树下”的“伏”与“福”谐音。由此可以看出,鲁迅这样写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三、讨论问题辩真意

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中只要孔乙己一到酒店众人就拿他取笑作乐。阵阵笑声,叫人难忘,无不令人掬起一把辛酸的泪水。作者在文中反复写众人的“笑”又是为了什么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略一思索后,一个学生答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笑他“脸上又添新伤疤了”,笑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也只是引得众人“哄笑起来”。不错,因生活所迫孔乙己脸上的确添了新伤疤,但那是他不辛遭遇的见证啊!然而“短衣帮”不是同情和安抚,而是以此作为笑料,用孔乙己的痛苦和窘迫换来自己的快乐。“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学而优则仕”,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只值得奚落和嘲笑。殊不知,“短衣帮”也和孔乙己一样,同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欺压。对此,他们全然不知,却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以哄笑孔乙己来寻求片刻的欢乐,这“哄笑”的背后,不正是表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吗?

另一学生抢着说:如果说“短衣帮”的“哄笑”未必含有恶意,只是些无聊的逗笑取乐,那么,酒店掌柜的笑则是别有用心的故意取笑。平常,掌柜的“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就是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最后一次“坐着用这手”来到酒店的时候,也“似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已身残气微,生命危在旦夕,掌柜毫无人性的取笑,实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又一学生站起来说: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无聊的“哄笑”、恶意的取笑便不断传来,其间也夹着童稚的笑。同孔乙己分吃茴香豆的孩子们,年幼无知,天真无邪,也时常“附和”着,围着孔乙己笑,这无意的取笑也同样伤害了孔乙己,使他得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我接着学生的回答说:纵观全文,无论是小伙伴解脱的笑,小孩天真无邪的笑,还是短衣帮麻木不仁的笑,掌柜自私卑劣而没有人性的笑,咸亨酒店的笑声无不使孔乙己本已悲苦的生活更添凄凉的意味。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出现,又在默默无声中死去;他的一生,只是给那些无聊的酒徒带来一些谈笑的笑料;他的死,也没有激起人们丝毫的同情;他的穷困潦倒的一生充满了无限的辛酸。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再如教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第一部分时,写的是“我”渐进故乡时所看到的故乡。小说以写景为主,其中“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的荒村”等词语集中描写了故乡此时的荒凉破败,从而使“我”的心情悲凉。接着作者写道:“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鲁迅为什么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那时的故乡景观到底如何呢?20年前的故乡真的是美丽的吗?

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会儿就有学生回答说:文中写“我”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异地谋生。由于多年对故乡的思念,故乡那些残破不堪的东西早已在脑海中消逝,而永不熄灭的是故乡美好的一面。接着又有学生说:文中写“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闰土是“我”童年的伙伴。那时,每到春节,他就会到“我”家来,给“我”讲拾贝壳、雪后捕鸟、用胡叉刺猹等等生动有趣的故事,这在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的心中,是难以忘怀的,愈久愈变成美好的回忆。

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文中“我”那时只是一个少年,还不能懂得人世的艰辛与社会的黑暗,而20年后,“我”已在人世间漂泊多年,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深深懂得了人生的艰辛。用两种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心态看故乡,结果是不同的,自然的是前者显得美丽,后者显得悲惨。

再一个学生忍不住回答道:作者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抨击。故乡不仅没有变得繁荣,而且和20年相比竟更加衰破,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凉忧愤呢?其实,“我”也知道,20多年前的故乡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真要记忆起她的美丽,说出她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缅怀往昔,回忆过去,而是表明对现实的挑战的态度。作者真正希望和追寻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而绝不是回到20年前。

正是由于以上几方面原因,鲁迅先生才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20年前的故乡也并不比现在好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地提升。

篇7: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记叙文这一体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语言表达生动,人物形象具体等方面的特点。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着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问题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产生了一定负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的含义

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相当重要的一块,其主要指的就是利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对人、事、物、景等内容进行记录和创作的一种文体。记叙文一般性的特点包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语言表达生动,人物形象具体等。而对记叙文相关的阅读教学材料进行有效的截取和编排,就形成了初中语文记叙性阅读文本。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常见的记叙文可以分为散文、小说、戏剧、新闻、传记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对这些文学体裁的准确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对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研究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是非常有指导作用的。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初中阅读教学三维目标不统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课程的目标必须涵盖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实现这三个维度的相互融合,才能有效的达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阅读教学实践当中,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相关知识,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降低了学生的初中阅读教学的兴趣,对于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也不能较好的培养。长此以往就很难有效实现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难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当中,出现了很多的新思维和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在一些学校和地区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甚至在全国范围都造成了较大的示范效应。因此在现实当中,就有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师不顾自身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完全的照搬所谓的经典教学模式,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也是根据经典教学模式中进行选择,因此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体、内容选择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导致了初中语文阅读内容选择的问题,从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的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初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不科学。问题教?W是对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建构的必要环节,有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当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对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不科学的情况。

三、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首先,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教学策略。所谓的教学策略主要包含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以及问题的设计这三个方面。从教学的目标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在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开展之前,要设定比较系统性和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为出发,通过对记叙文这一文体的深入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水平;从教学内容来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自身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对记叙性文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的选择和编排,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问题设计来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效的利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质量,增强初中生参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教师策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有效保证。为了有效的开展初中语文记叙性阅读文本教学,就必须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转变初中语文教师传统落后的阅读教学观念,让初中语文教师对每一篇所涉及到的记叙性文本进行有效的把握,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同时也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着人文性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让阅读活动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后,要制定有效的学生策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主体,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应该重视对记叙性文本阅读的教学,让学成养成阅读热情和阅读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将其阅读的心得和想法,以读书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深化阅读活动的效果。同时还应该为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提供有效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书目,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依据学情改进学生的阅读经验――以《骑桶者》教学为例[J].高延丰.语文学习.2015(11)

[2]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那冰.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2)

篇8: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一、引入文本细读, 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 初中语文学习就是由语文阅读构成的。通过语文阅读, 学生不仅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更能够在阅读中开阔自己的眼界, 大大的提升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塑造及文学修养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考虑到这一点, 笔者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将文本细读法的引入及提高感知课文审美能力看作是教学中的一个重中之重。

如在学习到宗璞作品《紫藤萝瀑布》的过程中, 笔者并没有采取以往的教学方式, 直接进行多媒体展示, 而是在课堂进行之前, 对学生说“:同学们, 你们认为紫藤萝漂亮么?”学生普遍都会认为很漂亮, 然后进一步的引导学生, 让学生通过课前充分准备, 展示出自己描绘花朵美丽的文章, 让学生自己评价一下有什么地方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 真正的抓住了花朵的美丽动人, 并通过讨论, 研究一下还有哪一些地方需要提高, 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作品之后, 一字一句的认认真真对本篇课文进行阅读, 对文章中出彩的地方进行标记, 并说出它哪一点好, 课下可以鼓励学生有意识进行背诵记忆。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有初步的认知, 更能够通过背诵, 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 从而为自己语文审美修养的不断提高, 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跨越课堂教学, 获知更多文学知识

通过大量的语文知识阅读, 学生毫无疑问将会对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此时教学如果只是一味的在某节课中,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会取得较好课堂效果, 然而这对于学生系统性的文学知识学习、建立起完备的文学储备是十分不利的。此时教师另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习得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 学生会接触到外国著名文学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 这是作者用凝重的心情撰写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 有着十分浓厚的爱国色彩。作品无论是在语言、动作上都有着十分精准的描写。同样, 在我国流传的经典文学著作中, 也有关于爱国的题材, 比如情感沉重的《过零丁洋》、《满江红》, 文天祥与岳飞同样是在爱国主义题材中, 表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将《最后一课》、《过零丁洋》、《满江红》进行比较, 可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笔者在正式教学之前, 引导学生首先回顾后两篇作品, 然后通过三篇文章主题、题材、作者等方面的比较, 无论是在文学知识上, 还是通过情感比较, 引导学生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本意。教师可将比较过程设计如下:首先,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比较的内容, 其次, 让学生分组讨论, 依据黑板内容逐一分解, 最后, 细致分析及学习文章。

三、关注语言教学, 深刻理解创作根基

语言是一篇文章能够最终成文的基本构成单位, 离开了语言, 就不可能有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 必须在立足于对学生文学知识拓展的同时, 高度关注文章的基本构成语言, 我们不能够仅仅为了追求学生能力提高就努力的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最高点上, 必须将文章的基础———语言, 看作是文本细读法的一个基础。

仍以《紫藤萝瀑布》学习为例, 学习的过程中, 不单单将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放置在教学重点, 更将重点、优美语句看作是学习的重点, 如“只是深深浅浅的紫, 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对于类似优美的语句, 应要求学生认真品读, 并能熟记于心。同时, 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在句子旁进行注释, 做到可圈可点, 紧抓语言, 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语文创作的根基。在积累语言的同时, 也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文本教学中存在着文本细读法引入的有效性不足、文本教学法只是局限在单一的某一节课堂之中、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重视文本细读法的基础等问题, 导致文本教学法效率不高,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应合理地引入文本细读法, 提高学生感知课文审美能力、跨越课堂, 获知更多文学知识, 不断通过情感比较, 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本意, 紧抓语言, 深刻理解语文创作根基中的积极意义,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摘要:文本细读法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法, 逐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推广。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应然状态, 同时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实践。顾名思义, 文本细读以文本为中心, 重视语境对语义的影响, 强调文本的组织结构, 合理确定教学关键点, 进而带领学生融入文本当中, 体会文本魅力, 提高文学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望对后期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本细读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锦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2]吴景君.小议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2) :164-164.

篇9: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上存在着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常常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个性想法。例如,在遇到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文章时,老师一般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对学生自主思考的引导不够,老师的思想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对同一文本的不同想法,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受到教学进度与时间的限制,老师唯恐学生思考与讨论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就通过教学理解的形式,对学生自由发挥与理解就巧妙地避开了,这样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利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在延伸阅读与拓展阅读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科学的阅读延伸与拓展应该以学生的理解情况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但是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这方面的指导还不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应该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性格心理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拿捏好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在教学中适当将其引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比如,在教学导入环节中应该巧妙设计导入语。在讲解四年级下册的《三顾茅庐》这一课文时,老师应该询问学生是否读过《三国演义》,是否听过“桃园三结义”,或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视频或歌曲等,让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然后老师再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三国演义》中的智多星是谁?有的学生说出是诸葛亮。然后老师再询问诸葛亮是如何出山来辅佐刘备的呢?有的学生不清楚这一段历史。那么老师就可以引入到本节课中的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2.注重细读中对关键点的把握

首先,在阅读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找准文章的关键词句,并对其进行细细品味。因为根据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的分析,可以很快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与思想。文章的主要思想与宗旨主要通过关键词句体现出来。所以,老师也要让学生提高对关键词句的敏感性,尤其是总结性的句子、多次在文中出现的句子以及过渡词、句、段等。老师也要在备课中认真分析重点词句,以此在教学中正确对学生引导。比如,在讲解《安塞腰鼓》这一课文过程中,文中“好一个……”这样的句式贯穿全文,老师要着重为学生分析这一句式的作用,让学生仔细品味这一句式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还要注重对细节的分析。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写得极为精彩,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因此对于文章精彩细节的品味也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在《九寨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着重让学生对文中描写九寨沟景色最精彩部分进行仔细品味,让学生从作者的笔下真切感悟九寨沟的美丽景色。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疑问处发问。学生有疑惑就表明他们能够认真思考,老师只需要发挥自身的解答与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会阅读文章,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学习文本的基本技巧等。

3.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意识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在第一遍的粗读中掌握文章的大体内容;然后进行对文本的细读。学习阅读文章从总体出发,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思想与概念,从全局角度出发把握行文的线索,理清文章的大体脉络,然后再对细节进行重要信息的挖掘等。因此,整体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讲解三年级下册的《雪儿》这篇文章时,老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思路梳理。从洗澡——取名——传递信息,在这样的大致思路中,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心中对“雪儿”从好奇到怜爱,最后到情感进一步升温与加强等,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大体内容与思想感情都有一定的理解。

阅读教学需要老师运用科学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文本细读环节中强化学生整体阅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找到关键词句,从而在阅读分析中获得成功,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刍议

【内容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如果离开阅读谈写作或离开写作谈阅读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文本阅读和写作教学这两个点上, 我通过读、析、悟、写把两者有效的整合起来, 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文本阅读 写作教学 有效结合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语文专家崔峦老师也说: 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 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 从读学写, 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 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 是跛脚的阅读教学。的确,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 写作则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 才能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 表达能力强了, 又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可见,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互递的过程,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 初中生毕竟学业繁重, 阅读时间有限, 而写作更是一种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脑力活动。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 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呢? 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 即通过读、析、悟、写,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 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实行课文练笔的有益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较好地发挥了整体的优化作用。下面, 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读: 把语文文本这一精典的阅读材料真正地读懂、读透, 在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的同时比较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

杜甫曾指出: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或者说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规定,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一个学生要积累240 余篇优秀古诗文, 要完成约400 万字的阅读量。当前, 在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繁重, 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下, 这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 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把语文课本读懂、读透显得尤为重要。陶行知先生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 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之作,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 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 同时阅读与写作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所以,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把七至九年级将近180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放入词语库, 可以把优秀文章编程积累到名篇佳作集, 这些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对于写作而言, 作用重大。

二、析: 把语文文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 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

二、析: 把语文文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 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科学的理论认为, 学生作文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表现为: 积累-模仿-借鉴-创造。从中可以看出, 创造都始于模仿, 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生搬硬套, 而是一种智能型的模仿, 是始于学步, 终于创新。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模仿-创造。在笔者的读、析、悟、写阅读教学中, 在教学流程上有这样几个基本稳定的步骤:

1.初读课文, 先模仿。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在立意、选材、体裁安排、布局谋篇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 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把课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整合优化, 让他们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例如: 斑羚飞渡中,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 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 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 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 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种结尾意味深长, 动人心魄, 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文学色彩, 模仿到作文中, 就是一个亮点。

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 是学习的必要途径。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 都是文质兼美, 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 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抛开这么好的范文, 而让学生单纯地去看作文选之类的东西, 不能不说是舍近求远。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 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 练书法有了字帖, 自然会得心应手。

2.重读课文, 再借鉴。模仿, 切忌亦步亦趋, 跳不出范文、片断的框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 更重要的更多的要学生仿其神、仿其意, 从仿某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 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 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借鉴。我们要不取取, 虽师勿师, 不完全仿效他人, 又学习他人的长处, 虽以他人为师, 又不受他人的局限。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一课后, 要求学生以 盼秋、绘秋、赞秋为总体结构, 写一篇题目为《秋》的文章, 指导学生如课文一样先概括秋的景物, 采用横式结构的方法, 把各幅图景组合成篇, 最后以赞美作结。借鉴要在读懂值得借鉴的他作, 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 在领会其精神和风格上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借鉴。

3.再读课文, 要创新。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要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 变成自己的, 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 有位同学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并看了朱自清的《绿》, 非常欣赏文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景, 寓情于景的写法。他就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 写了一篇青少年广场夜景, 写出那莲花喷水池, 圆圆的水池好比一个墨绿色的盘子, 托着圆圆的晶莹的珍珠。大花座喷出大股高高的水柱, 似一座冰峰, 周围比它略低的水柱像群峰环绕着它。小喷头吐出缕缕银线, 弯弯地不断落入池中, 池里的水泛起层层涟漪, 宛如金色的鳞片。几个比喻, 使喷水池的景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同时, 作者还在对景的描写中倾注了自己的深厚感情。这篇作文借鉴了朱自清那运用比喻绘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但所写的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这里有作者自己描写的景, 有自己创造的意境, 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作在阅读借鉴中有了创新。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从谴词用句到构思立意再到谋篇布局的分析与理解之后, 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三、悟: 把从语文文本中积累到的大量写作素材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悟, 其实就是一个个性化加工、重组的思维过程。通过前面的读, 已经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再借助前面的析, 又掌握了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 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重组的悟的思维活动。这悟的过程, 受学生积累素材多少的影响, 也与学生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相关, 当然, 也跟语文素养紧密相联,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悟文本, 可以获取审美愉悦。但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 审美情趣比较肤浅, 教师应适当引领, 同时指导学生不忘审美的另一层次审丑, 揭露生活中的假、丑、恶, 或鞭挞, 或警示, 或嘲讽。引导学生向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 以真、善、美的教学审美为基础,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去描绘美的生活, 美的世界。读莫怀戚的《散步》, 悟得它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文章美在三个方面: 一是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二是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三是平易朴实的语言美, 在选读中杂取种种文章精华,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体悟文本美点, 感悟生活美点, 在审美愉悦中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培养了写作素养。

四、写: 把从语文文本中悟到的东西进行个性化的立意、构思, 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 是读、析、悟、写教学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写是一种释放, 是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 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 只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 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所以, 它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这一环节中, 要求教师要学会适度地深化、延伸课本, 以课文教学的新带动写作活动的新。学了《伊索寓言两则》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 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一个续篇或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学了《智取生辰纲》一文后, 可以让学生想象: 以杨志的性格、本领, 在当今时代他适合干什么工作? 他去求职, 会有怎样的经历? 而后让学生以《杨志求职记》为题进行创作。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延续性训练, 学生在写作中提高了他们准确理解课文、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理的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可贵的是可以尽情释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独特体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其实, 写作反过来也能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首先, 写作能让学生对各类情感有一种亲身的体验, 在阅读相关的文章时, 更能激发其与作者的共鸣,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其次, 写作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有了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后,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意,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再次, 写作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一旦对写作产浓厚兴趣后, 便会自觉地去加强阅读, 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读是积累, 析是提升, 悟是沉淀, 写就是迸发了。这样,通过读、析、悟、写四种手段, 可以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结合, 整合为一体,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课内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 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叶圣陶语)。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 乃至生活练笔, 如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区培民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9月第1版.[2] 《阅读与写作训练》 张文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5年5 月.[3] 《阅读与写作双向提升梯级作文训练指导》余卫兵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1年10月

上一篇:团总支学生会文件材料下一篇:班风建设与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