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2024-06-24

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精选6篇)

篇1: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PDCA循环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一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是一个能使任何一项组织活动有效推进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有较为广泛地应用。P、D、C、A这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涵义如下,P(Plan)———计划。包括目标和方针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执行就是计划的具体运作,使计划中的内容得以实现;C(Check)———检查。就是要对执行计划的结果进行检查,确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明确计划执行的效果,并最终找出问题;A(Act)———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其中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推广,并将其标准化,或者制定工作指导书,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遵循;对于失败的方面也要进行总结,以免错误再次出现。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下一个PDCA循环当中去解决。

二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高校大多数都是采取学年制和学分制。学年制是便于管理者的出发点而建立的,其强调的是授课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中心地位,突出的是在教学管理中的统一性与共同性,而在这种传统的群体制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就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管理活动的灵活性要求。由于对学生个性理解的偏差,学校经常会处在一种错位的境地。但学分制则要求能够方便学习者,并且能够服务于学习者。高校对学分制的内容、本质、规律和方法的认识往往较为缺乏,传统的学年制当中,以教师授课为主、工作意识和任务导向等观念,仍是目前较为主流的价值取向,因此使学分制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执行,从而出现了对学生的管理有余而服务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2选课体系不科学,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必修课,选修课比例非常小,开放课程数量太少。第二,组织部门之间的障碍阻碍了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设置,阻碍了知识的集成。在分支的选修课中专业课程的主题系统和组织形式,不能参与跨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只注意适应要求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而忽视了高度的综合,但也使某些专业逐步淘汰。第三,由于可选的课程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缺乏有效地管理,选修课质量也不高。课程资源的短缺,课程质量不高,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过程考核机制不规范

众所周知,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但是,仅用学分并不能完全衡量出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在选课过程中,多数学生选课盲目,避难就易、随波逐流,追求市场适用性,不可避免地存在趋易现象,即尽可能选择容易过关或者容易完成学习过程的课程,从而导致学生为了学分而避实就虚地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的`课程。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原本感兴趣的,因选课学生不足而不能开课,导致学生只能选择其他课程修习。这样学分虽然修满了,但是学习的质量还是下降了。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无论是实行学分制还是学年制,都应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学习质量考核制度是必要的环节。

4教学管理过程管理力度不够、评估体系不健全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可以及时获得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工作状态的反馈信息;第二,可以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工作状态的质量进行准确客观地评判;第三,可以结合各种评估手段约束和激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成员;第四,可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持续提高并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第五,可以促使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我校目前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上不能规范地开展工作,制度也不健全,导致一些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不顺利。一旦到了评估的时候就临时抱佛脚,准备和收集各种材料。对学习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跟进,使问题累积,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造成严重后果。评估体系本身是具有规范、导向、促进、诊断、反馈等多种作用,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简便的适合学校自身的评价方法,使得评估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和权威性,从而又恶性循环,导致教学过程监管力度和积极性降低。

三运用PDCA循环理论改善我校的教学管理

1制定计划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上,定期召开学习委员会议,落实各项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开学初期,将本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列出教学工作的各项事宜及大致开展时间,各班级的学习委员以此为参考,并结合每项工作实际开展时发布的具体通知进行有计划地实施。并且针对各个班级当前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地指导。在各班形成以学习委员为中心、班级同学积极配合的良好班风。加强对学习委员的培训,本着对每位同学负责的态度,做好日常工作的通知及总结汇报工作。同时也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灌输每位同学配合学习委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正确思想。

2实施计划

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策略,灵活实现实验探究与教学探究的相互融合。实验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把观察引向深入,让学生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直至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探究通过对理论探索和演绎来研究,诱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新概念。教学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的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采取有效合理的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工作的对象上要有针对性,执行上要有严格性,明确管理目标,敢于面对棘手问题,时时进行跟踪评价、反馈处理,及时对出现的问题或发生的情况采取措施予以修正,以便实施。毕业生的毕业率向来是学院高度关注的焦点。为了毕业生能如期顺利毕业,通过对以往毕业生常发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学生即将毕业的学年,进行在校期间课程修习情况的总结验收,即提前一年进行毕业资格审核。按照毕业生毕业及获得学位的要求进行对照,将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列出,如必修课通过补考或重修仍未通过者、选修课学分修习未能达到毕业要求的、学位绩点不能满足获得学位要求的、曾经有违纪现象者等,将有这些问题的学生一一列举。首先与学生本人核对所罗列信息的准确性,对确实存在以上问题的学生进行日常监督,这些监督通过学习委员或者直接与学生本人进行联系来实现。同时将该信息也通知学生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让他们及早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在选课、学习报名及考试报名的日常工作中,提高对这些学生的督促力度。

3检查效果

根据计划,通过验证、分析以及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来评价、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和效果。从评价结果中得出实行的方案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不是合适的实施方案。然后将反映出来的问题放入下一阶段的PDCA循环中,直至问题最终解决。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以班主任的优势及管理学生教学工作的便捷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收集信息,掌握计划的进展程度,从而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对整体实施方案进行协调和改进。教学管理的各项举措经过上一阶段的实施,结果如何可以在这一阶段得到良好检验。结合学生每学期的期末成绩、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完善这阶段工作的开展。例如通过学期跟踪,再一次总结毕业班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部分学生确实已经解决了课程未通过、学分未修满等问题,而尚存问题的学生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帮助,也取得了预期的满意效果,将问题学生的数量降至最低甚至使问题学生全部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侧重与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联系,旨在能够及时发现计划实施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而改进实施策略。

4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提高成效

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弄清楚实施过程中哪些方面的工作已圆满完成,哪些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总结经验和不足,把成功的经验纳入管理制度之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教学管理工作经历了上述四个阶段后,既得到了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又能检查出日常管理工作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每项工作结束的时候,根据本次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优势和不足,而后分析原因,找出主要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再采取改进措施,如此开始PDCA循环在教学管理工作上的又一个新循环。

篇2: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摘要:目的 研究在护理病案质控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的实际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出院病案200份(均为外科系统),分析护理记录单、医嘱单及体温单的质量状况,2013年1月~12月,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在护理病案质控管理中,再次抽取200份出院案例进行分析,比较2012年与2013年的质量分析结果。结果 我院2013年甲级、乙级出院案例数高于2012年,不合格案例及返修案例数均低于2012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病案质控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可提升案例质量控制水平。PDCA循环理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护理病案;质控管理;应用

质量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保证,在医院中应用合适的管理方法,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发展[1],PDCA循环理论是有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W.E.Deming博士提出的管理方法,我院2013年1月~12月在护理病案质控中应用了PDCA循环理论,获得了较佳的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12月我院应用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管理出院患者的病案(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病案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实验组),分别抽取两组出院病案200份(均为外科系统),分析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及体温单的质量状况。实验组中,180份为手术患者的病案,20份为危重患者的病案,对照组中,181份为手术患者的病案,19份为危重患者的病案,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制定考核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最新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2]等制定出符合我院实情的护理病案的质量控制考核标准及《出院归档病历护理文书质量评分表》。

1.2.2强化质量意识 强化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意识,明确各类人员的病案管理职责,保证书写条理清楚、语句简练、字迹端正、前后 贯通、客观详实。以晨间提问、科内业务学习、组织讲课 的形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重点培训,让其了解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病案书写规范,护理新理论、新业务,此外,还应引导护士增强自我培养意识,实行护理部-护理质量委员会-病区护士长-病案室专职护士等级质量管理网络。

1.2.3检查处理 上一班护士护理病案的书写质量由下一班护士检查,责任组长及时核对并纠正病案的真实性、准确性,护理质控委员会定时抽查出院病案,将终末质控检查结果与科室奖金挂钩,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循环工作重点。

1.3效果评定 分析护理记录单、医嘱单及体温单的质量状况,护理病案的等级分值结合医疗归档病案终末质量考评标准确定,≥95分为甲级病案,80~94分为乙级病案,65~79分为丙级病案,<65分为不合格病案。比较两组返修率。

1.4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应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处理,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应用PDCA循环理论前,抽取的200份出院案例中,160份为甲级病案,26份为乙级病案,14份为不合理病案,其中32份病案返修过,应用PDCA循环理论后,200份出院病案中,甲级190份,乙级8份,不合格2份,10份病案返修过。见表1。讨论

有学者[3]探讨了PDCA循环理论在护理病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与应用前相比,应用后管理质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病案甲级率提高15%,乙级率降低10%,不合格率降低5%,返修率降低15%,提示PDCA循环理论是提高和控制护理病案书写质量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PDCA循环理论前,抽取的200份出院案例中,甲级160份,乙级26份,不合格14份,其中32份病案返修过,应用后,200份出院病案中,甲级190份,乙级8份,不合格2份,10份病案返修过,我院2013年甲级、乙级出院案例数高于2012年,不合格案例及返修案例数均低于2012年(P<0.05),近似于相关文献[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5]规定,患者有权利及时复印并封存病历,因此,护理病案中的缺陷可能引起护理纠纷,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全部病例进行分析,可找出存在的个性及共性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将新发现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可提高病案质量。

综上所述,在护理病案质控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可提升案例质量控制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篇3: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关键词:职业学校,质量控制,PDCA循环,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 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教育管理词典》认为, 所谓教学管理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 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 对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的管理。因而要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 改进教学管理成为必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最近的一些实验表明:许多任务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 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 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这样做, 而且在教育机构内部也可以这样做”[1]。为此文分别就在小学、中职、高职管理中引入ISO9001管理做了有益的探讨。我校也于2009年顺利通过ISO9001:2008质量论证。与大多数职校一样, 学校刚开始还只是被动按相关标准进行教学管理。为此, 我们尝试利用IS09000标准的系统方法, 引入PDCA循环理论进行建模, 通过PDCA循环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进行完善, 将教学管理分解成一系列的业务流程并通过工作流技术加以实现。

1 PDCA循环理论介绍

1.1 PDCA循环的含义

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1930年提出“PDCA”循环理论, 1950年戴明博士将它应用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过程中。“PDCA”循环的含义如下:P (Plan) ———计划:计划的制定;D (Do) ———执行:执行、实施计划;C (Check) ———检查:检查执行计划的结果;A (Action) ———处置: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并按照目标要求行事, 如改善、提高。

上述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 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 持续提高、改进, 其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1.2 PDCA循环的基本运行步骤

PDCA循环一般有四个阶段, 包括八个步骤, 如图2所示。

2 PDCA循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教学管理思路就是建立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机制, 把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结合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计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和处理 (Action) , 建立以下教学管理过程。

2.1 第一阶段 (P) ———计划阶段

学校成立教学决策机构, 主要职责是决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制订教学文件、教学制度, 制订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其目的是选择与其自身资源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任务及其完成任务的方法与途径。

2.2 第二阶段 (D) ———运行与评估阶段

在执行阶段, 要求执行机构 (一般是教务科) 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质量政策, 在授权的范围内制定有关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组织和实施学校具体教学和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其中教学活动包含:备课与教案、课堂讲授、作业与答疑、实践教学、课程考核、顶岗实习及其相关专项评估等。

2.3 第三阶段 (C) ———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所需的信息监测涉及的对象多, 时间长, 信息量大, 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对全校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与管理, 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这个阶段主要有听课制度、教学口中层干部例会制度、教研组每两周一次的教研制度、期中及期末教学检查制度、示范课活动, 并通过召开学生、任课教师座谈会及开通教学副校长、教务科长电子邮箱、校园网络平台收集和反馈教学管理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和发布, 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地给有关科室和教师。相关信息主要有:1) 每学期开学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这些检查主要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学校领导还通过对教务部门的教学文件、教学检查情况进行审核, 并通过相关审核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2) 听课制度。这个制度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由各教学科室或教研组组织自查小组, 对所属的教师进行全面的听课检查, 要求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10次以上的课;二是教务科组织的听课环节, 主要是听新聘用教师及抽查学生反应强烈的班级任课教师;三是校领导参加听课环节, 每学期不少于4次。3) 座谈会制度。每学期期中、期末定期召开学生、教师等多种座谈会。通过组织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教学信息, 及时地了解教学情况, 通过改善教学条件, 调动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4) 教学测评。一方面, 通过向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广泛征求学生对学校及任课教师的评价信息;另一方面, 任课教师通过在OA平台中填写班级上课秩序、学生出勤情况等方式反馈学生上课情况。通过对两方面反馈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提炼出评价结果, 用以检测、指导、调控教学过程,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风。

2.4 第四阶段 (A) ———处置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各类评估、检查和教学督导等方法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依据。学校通过校长办公会、教务科和专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讨论、调整落实, 在基于PDCA循环的OA系统的支持下, 做出各种处理意见, 具体的PDCA过程图如图3所示。

3 工作流技术及其在基于PDCA循环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工作流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与描述。简单地说, 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工作流管理联盟 (Wf MC,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给出的关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 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 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工作流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三大功能:建立阶段功能;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运行阶段的人机交互功能。

为此, 我们可将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管理分解成一系列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并通过工作流引擎技术加以实现, 促使中职学校提高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能力。根据我们学校教学管理实际情况, 我们将教学管理分为:教学督导、学生成绩更改、成绩报送、教学进度表上报、《教研活动记录》上报、教学计划审批更改、教师考勤补登、教师相互调课申请、教学日记补登申请、教师调课申请、学生测评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等一系列工作流程。

3.1 典型流程案例

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工作流的交叉现象, 即具体的工作流应用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特点。下面针对本系统中的教学计划审批更改流程进行分析, 首先给出教学计划审批更改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5描述的是理想情况下教学计划审批更改的业务流程, 即:专业负责人———教研组长审核———专业科长审核———教务科长核查———分管副校长审批———教务科副科长落实、发布、归档。但是在实际处理中可能会发生回退 (或循环) 步骤, 如第二步核稿阶段中特定情况下教研组长可以代替专业负责人进行工作流发起, 这需要工作流引擎支持设置代办人功能;而核查后如需修改, 分管副校长也可以不发给专业负责人而选择直接发给专业科科长进行修改, 这是流程路由中的选择路由;教学计划退回专业负责人处修改后需要重新纳入流程进行处理, 可能会再次出现回退, 这种在两个节点之间反复进行处理的情况属于循环路由。可以看出, OA系统中除了需要具有在基于PDCA工作流系统的基本功能外, 还要求流程能进行灵活的定制, 甚至要求具有一定权限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指定流程中后续步骤的执行人员。

4 结语

鉴于中职学校存在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来提高学校的各项管理的主观愿望, 运用PDCA循环实现教学管理建模, 通过将学校教学管理分解为一系列的业务流程并通过工作流技术加以实现, 最后, 以我们学校教学管理中教学计划审批与更改流程为例来说明相关技术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 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引入工作流技术和PDCA循环理论来实现教学质量管理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篇4: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现状

随着医疗市场日益市场化和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根据风险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即医院外部原因及内部因素产生的风险。

财务风险外部因素。从外因角度分析,首先政策法规变动会对医院面临的宏观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国家卫生政策的调整、医疗法律的变革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都可能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风险。一系列利好民营医院的政策也改变着公立医院的竞争格局和生存环境,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利率变动带来风险,新时期公立医院常有负债经营的情况,此时利率变动成为影响医院现金流的关键因素,利率上调将导致医院资金成本增加。三是汇率变动风险,如今我国公立医院出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断准确率的需要,常常会向外国厂商购买大型医疗器械,形成大笔外汇结算款项,汇率变动对财务成本有着重大影响。

财务风险内部因素。从内因角度分析,首先是医院领导层对财务风险重视不足,由于长期受行政体制影响,医院领导层市场意识不强,工作重点大多放在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上,对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强调快速发展的同时容易忽视潜在的财务风险。二是财务人员水平和风险管理意识不高,新会计制度给予财务人员更多主观判断的自主权,如果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不高或者职业素养不够,不能对会计业务处理作出合理判断,容易出现财务差错或舞弊,不恰当的财务数据会误导管理层作出错误决策。三是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一体化信息管理。目前大多数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容易给相关业务人员或财务人员钻空子。科室之间独立的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与交互,例如缺乏统一的合同管理系统会给财务部门超支合同款带来风险,也给物资、资金需求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带来困难。四是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投资决策系统。医院在购置或更换大型设备时往往没有从财务角度进行决策分析,或者只进行简单的横向比价,没有完善的投资决策系统。进行药品成本管理时,通常仅着眼于降低药品和耗材进价,忽视缺货成本、存储成本、管理成本,缺乏全成本管理理念,往往出现部分紧俏的药品或耗材短缺、而其他药品或耗材大量积压的情况,医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PDCA循环理论的概念

PDCA循环也称质量环,广泛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是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的基本流程,首先要制定计划、目标及相关标准,然后按照计划执行并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之后再次循环不断改进。PDCA循环理论适用于管理医院财务风险,为持续提升医院财务管理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中应用

Plan(计划)。在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开始阶段,需要首先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计划,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标准或技术文件。在此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三点工作:第一,医院领导层应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公立医院财务人员素质,推进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议成立财务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并在各部门指定风险管理责任人,建立分级责任制度,做好风险管理宣传工作,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其中,应重点提升医院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和财务风险应变能力,注重后续教育培训,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务人员严守制度法规的法律意识。第二,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合理科学地编制预算有助于各部门了解单位发展战略,思考具体的经营计划和业务活动,预防和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找到关键的风险控制环节。准确、有效的预算帮助医院节省成本,作出更合理的决策,降低财务风险。第三,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包含医院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的财务风险指标库,通过ERP系统实时收集并计算财务指标,代入z计分模型等風险计算模型,设定风险阈值,及时有效地反映、监测医院财务风险水平。

DO(执行)。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干预对策,需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融资管理,控制贷款风险。在综合考虑医院资金需求、发展规模、现有融资额、融资方式及成本的基础上,借助融资决策模型等管理方法,确定合适的融资额和融资途径。第二,重视投资管理,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采用NPV或内含报酬率等投资计算方法,综合评估各种投资方案的回报率、有效性、可行性,根据医院实际需求和财力作出最终决策。第三,重视应收医疗款管理。由于医保政策变动和病人欠费情况日益增多,应收医疗款不断增加,财务人员应做好账龄分析工作,及时对大额长期欠款进行催收,减少坏账金额,保证资金安全。第四,加大对资金的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发票管理、票据核销管理制度等,注意资金相关核心岗位职责分离,设置诸如对账岗等监督岗位。第五,加强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应用HRP系统等信息技术实现全院一体化管理与信息共享,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风险管理或风险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基础。

CHECK(检查)。强化内控腔制与审计,对重点投资项目实施全程控制监督,及时检查项目成本及收益状况;密切监督财务业务处理工作,及时发现意外事故并消除;定期做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减轻或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

篇5: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摘要:如何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思政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的是将PDCA循环这一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中,从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思政教学效果。

关键词:PDCA循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79-02

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一直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树立科学价值观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但这一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就成为高校思政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可以适用于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本研究就是探讨这一管理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如何应用,从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思政教学的效果。

一、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由戴明博士提出并开发普及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文的简写形式:P指的是计划(Plan);D指的是实施(Do);C指的是检查(Check);A指的是处理(Action)。其实质就是让这四个阶段按照P-D-C-A的顺序在质量管理中循环进行,不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纠正,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加优化。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八个步骤,具体如下:

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具体包括明确质量管理任务,设立质量管理标准,查找质量问题,制定计划措施。这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四个步骤:①分析管理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③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④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计划。

2.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指实施第一阶段所制定的计划措施,同时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和现象进行反馈。这也可以看作是第五个步骤,即⑤实施计划。

3.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是指对计划措施实施后产生的效果进行检查,并与实施前进行比对,来确定实施新的措施计划后是否有效果,质量是否有所改善与提高。这就是PDCA循环的第六个步骤,即⑥计划实施效果的检查。

4.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是对前三个环节实际操作情况的分析和总结,总结PDCA循环运用中的经验教训,并把成功的经验纳入到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当中;将失败的教训总结到规范化管理中,以避免在以后的管理中重犯类似的错误。这一阶段包括PDCA循环的第七和第八两个步骤,即⑦经验教训的总结;⑧对遗留问题进行整理,将其转入PDCA循环中的下一次循环。

从以上原理中我们可以看到PDCA循环不是单一的一次性循环,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这个循环不间断地进行,每一次的循环都以前一次的循环为基础,每一次的循环都会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部分问题,从而使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部分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扶持力度不够;在课程安排上不合理,班容量过大,有的一个教学班能超过100多人,甚至超过150人,无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地学。其次有些任课教师认为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思政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在备课中不够认真,敷衍了事,不愿意花时间收集新信息和进行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第三,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学好专业课才是根本,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空洞的“说教”,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和实际生活都不会有什么帮助,因此要么上课不听、要么逃课翘课。

2.当前所使用的思政教材体系过于僵化,理论性太强并存在滞后性

目前思政课所使用的教材一般理论性很强,存在滞后性,体系僵化,加之教师再不重视,不能把课外知识与课本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不能将理论与社会实例结合起来,学生没有学习兴致,课堂气氛也是死气沉沉。

3.缺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单一,理论讲授多,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另外教学手段过于简单,虽然现在思政老师也多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盲目地追求其声光电的效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失去了教学应用的效果。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虽都包含实践内容,但方法简单,也不够重视。

4.测评考核方式单一

现在大多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都是一卷定成绩,学习效果的好与差,完全靠最后考试的一张纸,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学不学都一样,只要背一背,通过很容易,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5.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探究性差

学生本身就对思政课不感兴趣,再加之没有有效的激励手段和参与性活动教学的安排,没有多样化的考核手段,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PDCA循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1.P(Plan):计划

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原因的分析,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在计划中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准确地定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围绕目标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比如互联网,从而打破时空限制,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分成不同的版块,设计成不同的任务,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将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起来,比如针对不同的版块任务可以采用讨论、撰写小论文、实践报告、现实模拟、演讲、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考核,最后依据事先制定的考核标准综合得出成绩;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

2.D(Do):实施

实施就是执行教学计划。在实施教学计划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必须按照制定的计划完成其授课的内容,教学手段可以多样;②学生必须了解教学计划,尤其是对激励机制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③教师要对每一个版块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知识讲授要清楚,另外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对任务的完成;④尽量将大班改为小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⑤落实好教师的监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达到对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监控,比如可以通过报告(口头、书面)、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完成任务的情况、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些方式还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

3.C(Check):检查

检查就是将实施计划的结果与当初制定的计划标准进行比对,了解教学效果的好坏,了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内容进行检查,看是否与教学计划相符;②通过事先确定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③检查完成计划进度情况;④通过座谈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来获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⑤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教来了解教学效果。总之通过检查环节能够比较全面而真实地知道新制定的教学计划完成的情况,完成思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情况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A(Action):处理

处理是PDCA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PDCA循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应用情况的总结和对教学计划执行效果的评价。经过检查,对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进行总结,纳入标准,对不适合的做法进行归纳,作为教训总结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中,从而完善标准;同时,把在循环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将这些问题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继续解决。

PDCA循环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如果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好的加以运用,必能带来优良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基金项目:2014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35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喜珍.PDCA循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篇6: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华夏清洁资讯

作者clean120

【摘要】有效的保洁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遵循为实现不同的目标,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同样的信息,将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简单介绍,PDCA循环是施工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把PDCA循环运用到现代保洁管理中,针对施工企业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中可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在保洁工程项目管理中各个阶段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深化PDCA循环在动态管理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有效性,使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成本控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如今物业清洁管理中,无论是自管还是外包清洁,其竞争程度是激烈的,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的中大型保洁公司,其管理模式再从经验主义到现代化管理转移过程,也清醒地认识到了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争取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

一、“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及模式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并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循环过程。

PDCA模式简述如下:策划P(Plan),根据业主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实施D(Do),实施过程;检查C(Check),根据方针、目标和服务要求,对过程和工程进行监视测量,并报告结果;处置A(Action),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通过以上数据和现场反映,各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达到预定目标。PDCA循环在运用过程中具有三个特征:(1)环环相扣,不同层次的PDCA循环,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相当于PDCA循环中的第一环,目的都是收集材料,制定标准和计划,论证可行性,做准备工作;

(2)螺旋式上升,PDCA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每循环一次就上升一个台阶。每次循环都有新的内容和目标,都解决了一定的质量问题,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除了进行施工外,还要进行现场的控制检查,如果发生质量方面的事故,则要进行突发事件现场处理。

(3)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A(改进)阶段,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一定的标准、制度或规定,改进工作,才能促进质量水平的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和总结,提出问题,通过协商进行解决。丰富企业的清洁知识管理档案,出现的问题可以作为以后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工程质量管理内容上实现PDCA循环,可以更好地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PDCA”循环管理在保洁管理中应用

1、策划阶段(plan)

(1)收集信息,制订计划

首先按照招标方规范的要求,结合项目现场工作实际情况及需要,围绕质量目标及调研结果编写保洁现场工作总体管理制度。其次,通过对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客户的满意度调查的反馈或调研结果建立各部门持续改进制度。再次,针对根据保洁现场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的需求,建立现场工作汇报统计制度 结合质量检查标准制订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中对照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核查,使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标准有章可循。比如保洁开荒工程施工管理是在接到工程任务后,针对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要求进行人、财、物的组织和协调最终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同时也是系统化的有组织有目的地管理过程。认真阅读图纸掌握图纸中原则性、重点性问题,如果是以前曾经接触过类似工程,那么要找出与以前类似工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如果是以前也没有接触过新的类型工程,那要多用时间分析图纸初步划分工程项目的分部,安排先后顺序为施工前的进度计划、以后实际施工时的人员机械安排做好充分准备。

(2)勘察施工现场与市场调查

根据“PDCA”的不断循环上升理论,可以知道你即使对某项任务执行前做了再详细的准备工作,把可以预见的问题尽量做到完美也难说,在执行过程中也和有可能会出现未预见到的问题使你陷入困境,所以要在保洁管理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监控、检查,时时掌控工程进展动向与外界潜在问题控制在将要发生之前。施工用水、电、饮用水是用地方的,还是自己现场解决,施工现场的布置等这些都对后期的施工管理与维护以及施工成本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勘察现场对工程能否顺利开工起到了制关重要的作用。

勘察施工现场的主要目的:规划施工现场内部布置,调查施工用水、电路情况,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人员、机械、设备、物料做相应的安排,PDCA应用于保洁项目中,特别针对中大型开荒保洁工程,石材前期无缝处理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及现场安全风险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日常项目管理中需要不断循环班组现场管理、班组长的角色与素质、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班组建设与管理、成本管理、现场安全管理。(3)施工前准备工作

市场调查是对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供应情况、市场价格、人工费价格、机械设备占时费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下一步的管理决策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信息整合分析,制定实施计划是对施工图纸、设计工期、气候条件、原料供应情况、经济实力、技术力量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配置,也就是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投入生产的必须要素,这一过程就是编制施工组织方案以及成本控制目标的形成阶段即:制订实施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从“PDCA”管理模式讲就是对工作任务的计划。通过这种“计划”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条件,扬长避短,合理统筹安排施工进度、施工要素(劳动力、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技术、资金投入量),预先针对工程的特点设置项目部的建置,使其机构、部门间更加精练、协调,提高作战能力,取得多、快、好、省和安全的原则,为了达到控制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2、组织实施阶段(do)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工程施工。在组织施工中除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外,还要密切关注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间的差距,以防其它因素的发生,如发现制订的计划与事实差距有增加的趋式要及时找出原因,调整计划目标。按照以下的步骤开展工作:(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2)分析质量、管理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3)分析影响质量、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达到什么目标?——在何处执行?——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怎样执行?(5)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例如在某大型购物广场保洁开荒中实施PDCA要点: 客户沟通(高、中、基)、开启动大会、实施调研、处理客户需求、编制实施计划、流程模拟、基础资料编码、用户培训、项目验收。

通过不断吸取行业新思想,颠覆传统模式,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清洁管理,需要组织单位根据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有效改进,把握好以下要素: 健全制度约束、规范化操作程序、工艺流程标准、PDCA内环管理、奖惩激励机制、员工行为规范。

3、检查、处理阶段(Check、Action)

检查是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监督,是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必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可专门由一个人管理(品质部门/督导),这个人必须是非常熟悉制订的计划并对该计划有深刻的理解,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反馈到项目负责人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项目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召开相关人员会议,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各方提出的意见中提炼精髓,全盘考虑根据成本控制目标和质量目标做出正确的决策。

(1)检查,把执行的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并建立资料库可调出作培训讲义。(2)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需要对标准进行编辑、整理档案。(3)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4)掌握工程物资需求情况,编制年、月、旬等计划,运用计划管理手段来确保各种主要物资的供应。

(5)掌握工程现场动态,定期调整编制的进度计划,以便对工程总体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适用于市场部开拓同类保洁项目工作。

品质管理控制的基础,在于其基础管理的持续运行。结合ISO14001环境管理要求逐步提升,PDCA中的A不是一次就改正了,需要制定改正措施,每次循序渐进。正如《清洁技术函授培训教程》中管理篇中提到的涉及指令如安排、要求、计划、落实、检查、总结循环。统计方案例:排列图、因果分析法、对策表方法、分层法、相关图法、统计分析表方法、直方图方法。服务品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改进,持续的努力,不断将服务品质提升到一个新平台,坚持“持续改进”的工作作风也就成为必然。更重要的是每过一段时间要对工作整理调整,更新循序渐进达到提升品质文化的目的。

4、结语

保洁管理中全面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改进与解决管理问题,整改和提高各项管理工作,都应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通过爬楼梯那样螺旋式上升,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经过一次一次的循环,解决了一批又一批的问题,从而达到预先制订的施工成本控制目标和质量目标。同时还能够总结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生产效率改善实务:高效降低企业成本之方法》陈进华(作者);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2年11月1日)

2.《企业班组现场管理 》黄安心(编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3年5月10日)3.《现代物业清洁管控宝典》清洁急救网(编者);华夏资讯出版社第1版(2013年3月2日)

上一篇:走近京剧《沙家浜》教学设计下一篇:内蒙古小学毕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