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

2024-06-25

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共6篇)

篇1: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

再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

当前,我们公司正处在从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变的过程中,改制后的公司该如何发展?如何能做大做强、逐步向拍卖龙头企业发展?我个人认为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成为决定重组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它囊括了除设备、资金、人力等有形资本以外的所有东西。众所周知,企业的有形资本,只有在无形资本的作用下才能增值。所以说,再造重组后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下面,我谈一点对“再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的认识。

一、再造企业文化

1、建立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观念的更新很重要

管理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观念可以现代化,才有企业文化的再造。因此,当企业重组、规模扩大后,公司管理层必须对原有文化进行变革,保留精华、剔除糟粕,构建以制度为基础的新文化。要重视核心员工的培养和核心团队的打造;重视员工队伍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在内部投入较大的培训资源,将受训员工的各项考核成绩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和员工晋级参考。营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环境,除观念认同外,还必须解决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人力资源、特色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和能力。通过再造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价值性:为客户和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独特性:差异化,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绝;延展性:可以持续。

2、如何成为学习型组织、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再造

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锻造成为学习型组织,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呢?在制定总体目标后,就要再造企业文化,调动一切有效的激励方法,使企业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在这个问题上,把握以下环节是关键:(1)清晰的目标:对重要的目标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理清自已真正的愿望,实现自已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2)良好的沟通:高效的团队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要有良好的沟通,这样员工之间才能有畅通的渠道进行信息交换,形成相互之间的信认,大家才能有一致的想法和情感。(3)团队学习:不重视整体协作,不重视整体配合、协作的学问,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4)终身学习: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是终身学习的企业。(5)向他人学习:企业不能只从自身学习,企业外部存在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聪明的人懂得虚心向他人学习可以使自己获益匪浅。(6)向同行学习:同行有更多可供学习的经验和“共同语言”,向同行学习对企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7)向客户学习:客户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以及对企业服务的反馈等意见。(8)从知识传播中学习:从各种会议、经验交流、参观观摩、研讨会、培育培训、报告会中学习。(9)从失败中学习:人们从有价值的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无意义的成功中学到的多得多。(10)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审视和总结过去的成败得失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学习方法。

企业文化再造是对“如何把企业的事情做得更好”、“如何把我们所做的事情做得更快”、“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来完成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的再认识、再思考。因此,企业文化再造首先要营造一种文化变革的理念。

二、塑造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作风、企业价值、企业经营观、企业市场观、企业人才观等。而企业精神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任何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只是很多企业没有将其抽象、提升出来,或是将其表述得很平庸、不准确、不到位而已。

企业精神理论源于80年代初期的美国和日本。美国称之为“企业意识”或“公司文化”、日本称之为“经营理念”或“企业哲学”。塑造企业精神就是塑造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则是一种最佳的广告宣传。

何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内部特有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经营理念、愿景目标等汇集而成的一种群体意识。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必须为企业全体成员所认同;特点是与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取向、品牌内涵、服务特色熔为一炉,并以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企业精神的设计必须厚重洗炼、简洁无比,最好是在4到8个字之间。像青岛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爱国、敬业、优质、争雄”等都充份的反映了这些企业的精神风貌。

本人才学疏浅,无法用几个言简意赅的字来概括出我们企业的精神。但我深信“诚信”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处事哲学,应以诚挚的热情感动客户,赢得客户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建立与客户间持久的合作关系。对市场营销来说,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公司极为宝贵的资源。因此,坚持诚信的原则是把握了企业的竞争力的根本。以诚信服人,可以为企业赢得广泛的社会关系与资源网络。再者,就是:“勤”,本人相信,个人的成功、企业的壮大、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勤”。成语“天道酬勤”指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一个人付出努力、艰苦奋斗,命运最终会来酬谢回报他。“勤”的精神源于民族精神。“勤”体现在我们每位企业员工身上应该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就是工作效率高,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创造更多的业绩。“勤”还可体现在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于交流、勤于交友、勤于动手等。

我们拍卖公司属于服务行业,其企业精神最终要落实到“服务”上,在服务层面上贯彻企业精神,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在工作中充份体现我们企业现实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精神受到企业界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塑造企业精神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工作热情,增加企业凝聚力,从而使企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断丰富,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不断跃上新台阶。

篇2: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庄东辰博士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商贸、金融、航运、工业中心,科技、教育机构高度聚集,拥有数量庞大的职业群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和操守的整体水平,对城市精神的确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上海的城市精神要从各行业、各企业以及每一个职工的职业精神抓起。从这个层面来说,职业精神是构成城市精神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而员工的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成为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塑造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激扬具有奉献和创新意识的职业精神,不仅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而且对城市精神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扬职业精神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必然要求

所谓职业精神,是建立在专业知识或技能基础之上的,对符合时代需要的若干职业品质的高度概括。狭义的职业精神,往往指的是企业员工对工作岗位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而广义的职业精神,则是包括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团队合作等多种职业品质的总和。对个人而言,职业精神是其在长期的学习、工作中形成的个人价值观;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职业精神则是企业基于生存和发展目标而对员工提出的素质要求。职业精神不仅是一个企业健康运转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其本身也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企业文化又称公司

文化,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提炼出来的、为该企业多数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成员公认的价值规范,是企业发展的底蕴和灵魂。Terence E·Deal(特伦斯)和Allan A·Kennedy(阿伦)在合著的一部颇具影响的专著——《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中,给企业文化的定义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激发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员工在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团队合作等职业精神方面的素养和层次。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都统一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标之下。企业文化为激扬员工的职业精神提供支持,而员工职业精神的发挥,也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因此,它们之间是协调统一、互相支持的。

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企业对员工提出要求是一回事,如何实现这种要求,则是另外一回事。如何确保员工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正常发挥和提高,充分有效地整合企业资

源,都离不开良好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是职业精神赖以形成的土壤和实现的保障。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职业精神的激发程度也不同。作为企业管理者,仅仅对员工提出职业精神方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者还有必要努力塑造一种适应本企业特点的健康的企业文化,积极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不断调整工作态度,以达到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实践经验表明,“以人为本、宽松和谐、尊重自律”的企业文化,十分有利于让员工获得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更好地激扬员工职业精神的发挥。

引导员工发扬职业精神,进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积极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的高度概括。塑造企业文化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的广大员工,离开了广大员工的职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培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加强引导,使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成为广大员工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自觉行动。要引导员工自觉发扬职业精神,首先应把握导向性,坚持正面引导,着力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乐观豁达、务实坚韧、诚信自律、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其次要突出广泛性,不仅在参与的平面上强调广泛性,更要在提炼的纵向层面上突出广泛性,使企业文化的培育更加立体而丰满。要让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树立昂扬向上的职业精神,感悟文明的提升、体味主人的责任、奉献自己的热情,以共同的力量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激扬职业精神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指出,未来将是全球竞争时代,这种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有全新的企业文化。而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必须启发和带动企业广大员工,使其在企业精神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下,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精神,逐步溶入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培育职业精神,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上海市领导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上海在大发展的实践中,要注重培育和提炼新时代的城市精神。作为城市发展生力军的企业以及企业的员工,当务之急就是要弘扬企业文化,塑造有时代特色的职业精神。对于如何体现时代特色,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五敢”:发展敢攀高峰,探索敢冒风险,工作敢争一流,竞争敢为人先,奋斗敢作牺牲;又如“五种意识”: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服务全国的整体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永不言败的奋斗意识等等。总之,塑造新时代的职业精神,必须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准,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个企业的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

职业精神的形成有赖于广大员工的主动参与。职业精神是员工个人为适应现代职业竞争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也需要它的员工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

我们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必须看到,职业精神的主体是人,即企业的员工。职业精神并不会自发产生。即便拥有了素质较高的员工,其职业精神能否发挥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不仅与企业的要求和氛围有关,更与员工是否获得足够的尊重和激励有关,与企业管理者是否真正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关--而这恰恰是职业精神赖以发挥的重要前提。现代管理学认为,能不能管好企业关键是能不能管好人。而无论何种职业精神,最终都要由企业的主体--员工来承载和实现。不同的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职业精神的激发程度也是不同的。素质越高的员工,越需要获得职业尊重感和满足感。尤其是高学历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于员工的各种要求和期望,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被员工充分理解、接纳和认同,并成功转换为员工内在的自觉意识之后,其工作才会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职业精神才会真正发挥出来。

将职业精神落实到每个岗位,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剂。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其真谛在于,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必须处理好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无间、齐心协力的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职业精神落实到每个岗位,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剂。

三、激扬职业精神必须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是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现有员工13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6%以上。如何在高智力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同时激发员工的职业精神,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的特色文化,进而培育具有时代特色、企业特征的职业精神:“做人以诚信为本,做事以客户为本”的宗旨;“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的务实理念;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进取精神;快速、勇敢、稳健的业务开拓风格;业务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的理念;谦虚谨慎、勤奋学习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实现个人价值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真诚的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员工的人本思想;民主化的工作作风与方法。

根据企业特点,我们把创建学习型企业融入研究所日常研究和经营工作之中,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研究所的企业文化特色之一。证券市场瞬息万变,新的知识层出不穷。为此,我们每天就最新市场信息召开行情分析晨会,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内部业务学习或交流,每季度举办一次证券研究与分析培训班,贴近工作实际需要的培训既有金融英语、财务分析、管理艺术等实用技巧培训,也有每年十余人赴香港等地的境外培训。同时,我们把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作为研究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中国证券咨询行业有很多东西都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创新出来的,例如在国内首创了战略报告会、行业和上市公司推介会、上市公司高管与基金经理见面会、针对机构投资者特色的“财经大师”系列产品和服务等。另外,针对员工以年轻人居多的状况,研究所以一些赋有时代特征和年轻朝气的活动为载

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既有球类、棋类、登高、郊游等运动项目,又有健康讲座、发送保健刊物、评比最佳宝宝、赠送生日蛋糕等关爱形式,更有所史教育报告会、民主生活会、企业文化建设论坛、十周年纪念活动、爱心助学活动、网上交流平台“南山牧场” 等活动,多形式、多视角的建设项目极大提高了干部员工队伍思想素养、鼓舞了工作干劲、凝聚了团队协作。

篇3:企业应塑造四种精神

新时期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行业的变革加剧, 企业体制向公司制、集团化转化, 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引入到企业;地域性的地方保护也慢慢被打破, 突破了原有地区、省份的市场限制, 虽然仍在国家的专卖监管之下, 但全国性的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行业内的大力度破产、兼并、重组此起彼伏;中国烟草行业已进入到一个以适应中国经济环境变化和主动参与全国性市场竞争的变革、整合、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原有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在新的时期面对着无法抗拒的挑战。也有很多的中国烟草品牌, 如“中华”、“芙蓉王”、“利群”、“白沙”、“黄鹤楼”、“黄金叶”等, 在产品、品牌、市场运作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创新,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为适应外部市场竞争和体现员工现代价值观需求的双重要求, 在新的时期, 如何营造适应新时期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值得重视的问题, 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源动力的根本所在。

一切以市场竞争为导向

作为一个逐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烟草企业, 其根本目的是要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 企业必须强化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 以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为根本的意识。烟草企业的员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冲击, 也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具有危机意识, 适应市场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则, 若一直抱着铁饭碗、饿不死的观念, 将很快没饭吃了。而烟草企业原来的企业教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 从某种程度上是适应国家或企业政治工作为中心的说教, 这种方式形成的企业文化在本质上不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发展规律, 企业既然已被推向市场, 就由市场说了算, 在企业文化建设及宣传贯彻时, 应主动围绕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的价值观转变这一主题。

价值认同感的核心作用

一个好的企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所谓的‘铁打的营盘’就是企业文化, 它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 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和发展需要, 受外部竞争环境、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 经过企业有意识地进行凝炼、修正、升华, 并通过长期努力培养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 促使企业全体员工逐步形成认识一致的、引起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识形态、人生价值观、思想境界和理想信念的共同追求。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人的持续建设, 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积累的过程, 这就需要系统、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支撑, 从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稳定六大方面持续对员工进行从理念到动作的反复导入、修正、培训, 通过共同价值的不断引导来塑造员工, 潜移默化地使员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系统、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会从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 持久地在员工内心深处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塑造四种精神

企业应当塑造四种精神, 它们分别是:一是勤奋。其实企业本身就是一部勤奋的历史。无论是创业的领导者还是追随者, 在创业史中都扮演的是勤奋努力、不屈不挠的角色。在相对稳定的企业发展中, 更是要用勤奋的精神激励自己和同仁。因为拥有勤奋精神, 在工作中才会时刻努力、任劳任怨、用心思、想办法不断地提高工作水平, 从工作中获得享受, 并把勤奋是作为自己的品质。二是忠诚。很多人在歌颂忠诚, 同样有很多的人又反感忠诚。但是, 作为企业内的一员, 忠诚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让企业的员工视企业为自己的企业, 视工作为自己的本分, 不会因为工作的困难而放弃企业, 不会因为暂时的障碍而背离企业。三是互助。这是一种朴素的精神,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有些企业的员工由于物质利益的原因而渐渐地放弃互助的精神。团队领导、成员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大家的互助精神, 让团结的气氛、共进的场面成为企业的平常景象。四是追求。当代人迫于生活的压力往往忘记了或者放弃了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效率。所以, 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地传输不可放弃追求的信念, 把追求作为一种精神, 执着地延续下去。

篇4: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

提高认识,全面理解文化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是指社会主义企业在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活动之中,又流溢于企业活动之外。不可忽视的是,在生产精神产品的文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全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对文化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企业的产品属性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是文化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文化企业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其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产品在意识形态上的导向性。文化企业自身建设状况和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其产品能否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出版企业,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社会责任,因此,一定要努力建设自身先进的文化,做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不给错误思想和文化垃圾提供传播渠道。另一方面,文化企业的生产方式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主要依靠员工的智力创造。脑力劳动是在无形状态下进行的,其效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员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文化企业的员工在满足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方面要求较高。传统的管理手段虽然能够发挥明确工作内容、规范工作:过程、保持工作状态的作用,但难以更好地促进员工自觉性和责任感的提高,难以满足职工个人高层次需求,也容易使员工陷入被动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注重对外在行为的规范转向注重对内在意识的引导上,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向员工宣传、灌输并努力使员工接受企业管理方法的内在理念。即依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和规范企业和广大员工,为员工提供施展自身才能的空间,引导员工把个人发展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员工个人的发展。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是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最终决定着企业来来的命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出版社这样的文化企业来说,员工队伍和员工的创造能力及所生产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否长久地拥有一支既遵从企业的价值观,又能够积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团队,进而形成有自身特点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能否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所以,在人才培养和员工队伍建设上,企业领导者既要注重专业技术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又要注重团结、诚信、敬业等企业价值理念的弘扬,这样才能持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班子重视,大力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首先,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人、领导班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企业中的“典型人物”,企业领导者首先应是企业文化的引导者,同时也应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处处体现着企业文化。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依靠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我们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确定为实现全社2001~2005年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领导班子多次组织企业文化的学习、研究和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了由班子主要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小组,统筹规划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

其次,领导班子要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形成合力建设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的形成不仅需要领导者的规范和倡导,更重要的是员工的认同和接受。因此,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依靠广大员工的创造精神。我们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为全体员工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宣传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在全社大会、中层干部会等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不断强化。同时还组织在社内局域网开辟了企业文化论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讨论,为员工提供畅所欲言的多种条件,形成了全社同心协力、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结合社情,确定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贯穿于企业的发展、变革的整个过程。企业文化只有适合自己企业的实际和有利于本企业的发展,才能被确立下来并逐步发展完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优势,在企业自身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

首先,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社的创业及发展历程、产品结构的形成和丰富的过程,以及经营管理理念的发展和变革历程。同时,结合我社2001—2005年发展规划以及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分析我社在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市场定位、产品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生产与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此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导向。

其次,开展了社内企业文化建设问卷调查。设计了包括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职业满意度、企业发展理念、企业核心领导层评价、组织与团队、企业文化物质层面、企业文化制度层面、企业文化精神层面、价值取向、开放式问题10个部分,共?08个问题的调查问卷,下发全体员工,以求全面掌握我社企业文化现状和员工企业文化诉求。回收问卷有效率达到90,5%o其后,组织人员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员工年龄、学历、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不同部门工作经历等7个主要维度、18个主要选项、100个问题的大量基本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系统分析,基本达到了全面了解员工现状的目的。

在较为充分地把握了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我社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包括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口号、社标五个部分。

由内而外,注重夯实企业文化的内在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用文化方式包装企业。运用非常好的词语以及流行的名言和警句,把企业加以包装的做法,在一段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但这不能达到提高企业内在素质的目的。企业内在素质与企业外在形象是相互对应的,内在素质的优劣,决定了企业能否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最终影响着企业外在的社会形象。

因此,我社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选择了从企业内部入手,通过打造一支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优秀员工队伍,建立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经营体制和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体制,为员工创造和提供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空间,以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在顾客、合作伙伴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我们所提出的“由内而外”还有另一层含义。企业文化包含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层面。企业精神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它处于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既是其他文化层面的结晶和升华,又是其他文化层面的基础和支撑。因此,我们选择了从内在的企业文化精神层面建设入手,带动外在的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的方式。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在企业内部宣传、贯彻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工作安排,通过讲座、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搭建了思想平台。

层层联动,当前工作和长远目标统筹规划

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虽然我们采取了以精神层面的建设为龙头,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提炼、宣传、贯彻为基础的工作方案,但同时也认识到,在核心理念建设达到一定阶段时,应当适时地进行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搭建。

在制度层面,首先从与我们所提炼的核心理念有一定差距、关乎员工切身利益、为员工所密切关注的绩效考核制度的修订、完善入手,力求在收入分配、业绩考核等方面,充分体现我社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同时,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范员工行为。在物质层面,我们先期开展了员工认同感较强、实施难度较小的办公用品标识化、统一产品包装、办公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各个层面的联动以及关键环节和见效较快环节的有关工作的配套进行,进一步强化了我社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篇5: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倡导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注意挖掘人的潜在创造性,激发人的主动性,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体系的内化功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理论主张运用文化的规律和特征于组织管理,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实现人的全面进步与企业和谐发展。

那么,对我们的本土企业来说,有没有既能因地制宜,又容易被人认同的企业文化“捷径”呢?有,那就是我们的湖湘精神。

(一)湖湘精神的特质

湖湘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心忧天下”。这是湖湘精神的核心内容。近代以来,湖南人民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坚强决心,坚定“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的强烈信念,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洪流之中。

二是“百折不挠”。这是湖湘精神的高贵品格。湖南人民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韧执著,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

三是“敢为人先”。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力引进西方技术开办洋务,宋教仁、黄兴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直至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思想体系的形成等等,无不彰显湖湘人民思变求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

四是“兼容并蓄”。这是湖湘精神的活力源泉。湖南三面环山,北为洞庭,古为“四塞之地”,但就在这块土地上,湖南本土文化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养分丰富发展自身,最终形成了顽强坚毅和灵性飘逸相结合的湖湘精神。

(二)湖湘精神与企业文化结合

湖湘精神为什么适合本土企业,能否在企业文化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是由一个个细节决定的。

一、把企业文化“本地化”。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能深入员工内心的,能让他们自觉地运用地,这一切都来源于员工本身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有的企业,员工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其问题的根源往往只有两个:一是企业本身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系统;二是企业文化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同,使他们失缺了自觉性。湖湘精神之所以适用本土的企业文化构建,是因为,员工们生于斯长于斯,其本身的.环境就深受湖湘精神的影响,当企业从湖湘精神中提炼出自己的文化理念时,员工很容易接受,这也符合他们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工作作风等等。

二、把理念制度化。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这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如果把它变成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殊不知,优秀的文化恰恰要落到纸面上,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寻。

三、把理念故事化,把故事理念化。许多企业在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时有一个通病,以为提炼了几句标语口号,就能算是企业文化了,其实不然。企业的文化理念,尤其是一个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是由无数个由人的故事串连起来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文化不仅是由“过去的”的故事构成,还有许多是“现在的”故事。

湖湘精神也是从这些“故事”中渐渐发展、归纳、提炼而来的。如果你决定把湖湘精神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来,万万不可抛去这些故事。对于湖南人来说,听自己的先辈的故事,听自己本土的故事,远比你讲解一个美国企业的某某董事长的所作所为来得更为贴切,员工们也更愿意接受。

四、注重去糟求精。吸纳湖湘精神提炼自己的企业文化,要注重去糟求精。比如湖湘精神,其主要来源于农耕文化,湖湘之地也本是农耕文化的一个代表。但是,在农耕文化中,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企业在吸纳其精神的时候,要注意仔细的甄别。

篇6:浅谈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力、战斗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有绩效的团体,就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团队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就不会有良好的绩效;没有良好的绩效,那企业就不会具有生命力,更不会有竞争力和战斗力。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企业,首先应该具有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团队,而且团队内部应具有某种鲜明的团队精神: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企业团队精神。

1.企业团队由企业中一些有着互补才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1团队所有成员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争取所要达到的目标。无论企业中的管理层、各部门成员,甚至一线员工都可以形成团队组织起来进行工作,攻克各种管理难关、技术难关或市场难关,面对各种挑战,共同完成任务。

2.所谓团队精神则是一种优秀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是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2它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团队成员普遍认可的一种理念,是团队成员普遍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总和。它强调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和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达到 组织目标。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说:团队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企业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如果说个人工作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团队精神则是横向动力。

团队精神的基础---挥洒个性。团队创造团队业绩。团队业绩来自于哪里?从根本上说,首先来自于团队成员个人的成果,其次来自于集体成果。一句话,团队所依赖的是个体成员的共同贡献而得到的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里恰恰不要求团队成员都牺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而要求团队成员都发挥自我去做好这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企业最不可忽视团队高效率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形成,其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让每一个成员都拥有特长,都表现特长,这样的氛围越浓厚越好。

团队精神的核心---协同合作。团体协作、优势互补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团队精神强调地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尽心尽力,因为这最多带来“1+1=2”的效果,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协同变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的系统效应。社会学实验表明,以团体的方式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其工作效率要高于个人单干时绩效的总和。

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凝聚力。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人集合走向团队最重要的标志。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并 鼓励所有成员为之而奋斗,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条件。但是,向心力、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很难想象在没有员工展示自我机会和共同参与的团队里能形成真正的向心力;同样也很难想象,在没有明了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下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

(二)德清县供电局企业团队精神的特点。

团队精神是企业存在的灵魂。一个企业团队精神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兴旺。培养好企业团队精神是领导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德清县供电局是省直属单位。德清县供电局作为电力先行官,为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德清县供电局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步形成了德清县供电局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独有的企业团队精神。具体概括就是:以“崇尚光明,注重责任,追求效益,臻美自我”16字价值观和以“探索、拼搏、超越”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理念体系。

作为德清县供电局的员工,通过对德清县供电局长期相处和对其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德清县供电局培养塑造企业团队精神方面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理念,设立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德清县供电局大力宣贯“崇尚光明,注重责任,追求效益,臻美自我”的价值观和以“探索、拼搏、超越”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理念体系。并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着手:

A、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有效的影响和指导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 化建设。特别是在供电员工之中不断灌输市场意识和安全意识,培育服务意识。首先,重点规范安全稽查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截至2005年底,全局连续安全日已达2137天;其次,不断培育以客户为导向的市场意识也成为德清电力进一步发展的竞争优势。此外,2005年“阳光动力工程”的启动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和知名度,对德清县供电局的良好社会形象树立起到了积极作用。德电员工秉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服务社会及客户、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与相关社会群体合作共赢,并企盼企业日趋辉煌,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追求可持续发展等价值取向,德电员工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取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广大员工不怕苦,不畏难,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团队的力量激励着德清县供电局向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迈进。

B、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以同业对标为契机,通过创规范化服务窗口及ISO9000系列认证等载体,建立了一系列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特别是在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方面形成了健全的规范、标准和制度,安全规章和服务规范也已成为员工的首要行为准则。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用制度规范和指导各项工作,2005年在同业对标工作中取得了全国第五、省内第三的好成绩,并被国家电网公司树立为农电标杆单位。

C、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按照国网公司的统一要求,积极推行并应用国网公司的视觉识别系统,重视员工和窗口服务人员的礼仪形象建设,不断推进窗口服务单位标准化达标建设。同时 加大了企业内外形象的宣传和策划工作。特别是2005年,企业开展了以大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阳光动力工程”工作,博得了大客户的一致好评,使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众美誉度。2006年,企业进一步深化开展“阳光动力工程”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打造德电整体服务品牌。

2、提供团队精神建设的基石——信任。

团队精神提倡的是一种和睦融洽的工作氛围,真诚开放、彼此信任成为团队精神必备的两大元素。在工作中,德清县供电局欢迎广大电力员工提出独立见解,勇于创新并进行开拓性工作,使广大员工的个性充分展现,激发出整个团队的能量。在各项工作开展当中,员工在能负责人的带领下集思广义、相互支持,真正地体现了个人的“一滴水”只有放进团队精神的“大海”中,方能永不干枯。在这种良性互动下,企业团队精神生机勃勃。

二、德清县供电局企业团队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德清县供电局由于多年来受供电行业垄断经营的影响,它的企业团队精神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从时代和行业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德清县供电局的企业团队精神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缺乏系统性:整个企业团队精神体系不太全面、不太系统,基本按照上级提出的企业团队精神在做宣传,营销系统、安全和服务精神口号建设得到了重点关注,但是未能在企业核心团队精神理念指 导下,结合德清局的工作实际,就服务、安全、廉洁、人事、创新、等诸多方面形成系统的分层理念体系。

2、缺乏科学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在德清县供电局也广泛地存在。传统所提倡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在传统的国企里面往往演变为无条件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员工无论工作的好坏,收入分配基本持平,职工无论能力高低,升迁需排资论辈。长期的忽视绩效考核,使许多员工失去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养成了“无过便是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等一系列惰性思维。企业在这种沉闷没有活力的状态下机械地运转,必将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的生存发展。

3、员工对于VI的含义认识不够,但在具体的应用上还没有做全,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从受调查的对象来看,仅有11.3%的员工明确知道VI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实际含义;51.30%的员工表示知道其中某些组成部分的实际含义;37.50%的员工表示知道。此外,在访谈中发现,目前VI是按国家电网公司的框架,但是没有做全,对内或者对外有些细节可能还需要再做补充,如还需要做科室的门牌,员工的着装与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主色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一致等等。

4.企业团队精神宣传不够,传播力度不足,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传播的对象范围不大,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员工,还应包括所服务的大客户、居民客户以及农村客户。同时,团队精神传播应结合日常工作,与企业日常管理事务相结合,以提高其有效性。在传播过程中应 积极体现和倡导社会责任,引导社会公正和正义,具体操作的时候注重实效性。

5.由于德清务实、低调、谦虚等浓厚的地域文化影响,德清县供电局员工的自主创新、竞争意识较弱,不易于接受新思维和新变动。员工的学习意识较弱,尤其是生产线上,缺乏在技术层面上 高、精、尖的员工,缺乏能不断渴求知识,一岗多能的优秀员工。

三、培养德清县供电局企业团队精神的意见和建议

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企业内部上下同心,企业各部门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如何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力量,它是很多企业管理层的一件烦心事。笔者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与一些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与探讨,通过分析总结,认为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需要通过系统、配套的措施,将企业内不同的个体组合成强有力的整体。

(一)倡导学习性组织,不断提升员工能力。

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和形成,最终需要员工的各种行为来体现。因此,企业员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队精神的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育,需要从企业外部引进一大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补充,吸收不同企业文化的长处、优点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更需要通过倡导学习性组织,以各种方式的培训和互动学习,进一步提升内部员工的工作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队精神建设的各种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接受团队 精神,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去体现团队精神,丰富团队精神。经过不断学习、强化培训,让企业团队精神真正融化在公司员工的血液里。

(二)立足于企业本身,建立独特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抽象的,但她在不同的企业中又具有鲜明特色。德清县供电局在培养和弘扬团队精神应有自己的特点,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企业精神风貌、渊博的业务知识、尽善尽美的优质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表现出来。另外,还要重视通过调查和研究企业微观主体之外的社会宏观大环境下所倡导的社会文化精神,然后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工作实际,揉和当代主旋律形成的团队精神,才能让企业不脱离社会,且能独特于其它企业。

(三)进行人性化管理。

团队精神的培育从广泛意义上讲是对管理者的要求。据统计,管理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管理者和同事、下级处不好关系。人性化管理是处理日常工作、处理上下级关系至上的管理技巧,来自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有效激励可以起到激发员工的个体驱动和稳定员工的作用。特别是管理知识型员工更是需要有关怀、爱心、耐心、善用、信任和尊重,这一点高层领导首先要把握和提高。在此基础上,加以其他的领导艺术、公平激励机制、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奖励与表彰、政策的延续性等系列要素充实,团队精神与企业凝聚力才能得到弘扬和巩固,企业的潜在创造力才能发挥,企业的整体目标才能顺利地实现。

1、“以人为本”,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团队精神的培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地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馨。多一点和风细雨,少一点北风凛冽。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满足员工被尊重的需要。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员工找到主人公的感觉,真正把自己作为企业的一个分子,从而把为企业服务与为自己服务结合起来。优秀的企业团队精神在凝聚和吸引人才方面的作用不能低估,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员工的能力能够得到不断提升,寻求科学的激励手段,从利益上激发员工的动力,最终认同企业的团队精神,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团队精神虽然存在于团队成员的精神世界中,但她又是具体的,片面强调物质利益的刺激或精神方面的鼓励都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建设。因此,团队精神的培养不能回避物质利益问题,如何制定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也是培育团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考虑现阶段公司的自身状况,从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构建一个人本主义企业团队,才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的根本所在。

2、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是把人们凝集在一起的奋斗方向。企业是由一个个小的团队构成的。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要与每个团队目标的实现的为基础。3团队在对目标认知与共识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坚强的组织和团队,才能鼓舞人们团结奋进的斗志。目标不能空洞,要导向明确、科学、合理,要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更要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人,通过共同的目标,形成团结的整体。

鲁百年:《全面企业成效管理》,2006年1月第一版,第16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3、重视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

领导是组织的核心,一个富有魅力和威望的领导,会自然成为团队的核心与灵魂,全体成员会自觉不自觉地团结在其周围。反之,则会人心涣散,团队精神更是无从谈起。领导者要达到振臂一呼,八方云集的境界,取决于领导者的人格、知识、胆略、才干、经验,取决于领导者能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取决于领导者能否敬业、精业,能否与员工坦诚相待、荣辱与共等。因此,氟聚厂作为一个新型现代企业其领导一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发展中的影响力。

4、引导员工参于管理。

每个员工都有参于管理的欲望。一个企业如能正视并正确引导和鼓励这种愿望,使他们象总经理那样时刻关切着企业的成长,为企业发展操心尽力,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忧虑着企业的忧虑,快乐着企业的快乐,这必将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团队精神的形成。

(四)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

有一家知名银行,其管理者特别放权给自己的中层员工,一个月尽管去花钱营销。有人担心那些人会乱花钱,可事实上,员工并没有乱花钱,反而维护了许多客户,其业绩成为业内的一面旗帜。相比之下,有些管理者如果把钱看得很严,生怕别人乱花钱,自己却大手大脚,结果员工在暗中也想尽一切办法谋私利。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相互信任对于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影响,尤其会增加员工对组 织的情感认可。而从情感上相互信任,是一个组织最坚实的合作基础,能给员工一种安全感,员工才可能真正认同公司,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并以之作为个人发展的舞台。

(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组织内慎用惩罚。

企业员工作为社会人,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有与人交往的需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如何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培养企业团队精神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关注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适时地调解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矛盾,提倡“和为贵”,以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来融洽员工关系,倡导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人际交往,反对人际交往中的派性和庸俗性的人际关系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有两种手段:惩罚和激励。惩罚导致行为退缩,是消极的,被动的。激励是积极的、主动的,能持续提高效率。惩罚是对员工的否定,一个经常被否定的员工,有多少工作热情也会荡然无存。组织的激励和肯定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正面认同,而组织对于员工的频繁否定会让员工觉得自己对企业没有用,进而也会否定企业。这需要在德清县供电局全局范围内努力营造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团队精神创造条件。

(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团队精神与凝聚力,沟通是一个重要环节。比较畅通的沟通渠道、频繁的信息交流,使团队的每个成员间不会有压抑的感觉,工作就容易出成效,目标就能顺利实现。当然这里还包 含一个好的统帅和准确的目标,或发展方向的问题。当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的时候,员工就容易产生对公司的信任,士气才会提高,凝聚力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来。所以局领导要把确定的长远发展战略和近期目标下达给员工,并保持沟通和协调。这时,企业团队成员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团队的业绩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和骄傲,乐意积极承担团队的任务,工作氛围处于最佳状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共同的认知。二者是形成团队氛围的必要条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能及时消弭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分歧、误会和成见。使全厂人心齐聚,充满斗志。

(七)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逐渐形成团队自身的行为习惯及行事规范。

一个团队、一个系统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最终追求的是整体的合力、凝聚力和最佳整体效益。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化的建立健全,在这方面可起辅助的作用,而这个部署的关键是团队的核心人物自身。典范作用是建立领导权威的最主要因素,通常我们所说的以身作则,就是这种含义。领导通过自身的系列言行对规章制度、纪律的执行,逐步建立起领导的威信,从而保证管理中组织、指挥的有效性。员工也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形成团队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最终达到团队的最佳整体效益。

(八)强化物质激励,形成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

要想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团队命运共同体,还需要管 理层在工资、福利、奖励等多方面加以权衡。通过积极有效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和员工评价考核机制来加以合理地分配。以物质刺激为杠杆,引导人们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关注所在团队的集体成果。物质激励需注重时效性。曾经有个企业,一个技术难题久攻不下,经理号召广大技术人员多方积极想办法。一天,一个平时不太引人注目的技术人员将正确方案送到总经理的案头时,总经理激动得满脸通红,从办公桌里一阵乱翻,结果只找到了一个橘子,总经理激动地拉着这名技术人员的手,语无伦次地说:“伙计,我手中暂时只有这个,给你。”这名技术人员也非常激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了技术骨干,解决了企业技术创新中很多难题。因此,德清县供电局在改革和发展中,对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员应该进行包括物质激励在内的各种激励,以带动全局员工的积极性,以更加昂扬的气势投入德清电力建设。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技术、质量、服务、人才等全方位、多层次展开。实践证明,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组成团队的“人”这个因素。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如何发挥群体和团队精神的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内有亲和力、凝聚力,外有竞争力,是企业保持稳步、快速发展中必须解决的课题。冰山在海里移动看起来很是威严壮观,露出水面的冰山仅是它很少的一部分,而深藏在水中朦胧且强大的冰体才是铸成这威严壮观的基础条件。企业的团队精神与冰山相似,我们看不清它,是因为它深藏于海平面之下,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才构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根基,对 企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企业精神的企业,有如无根的浮萍,经不住市场竞争的风浪。

参考文献:

1、邱庆剑:《世界五百强企业管理方法精选》,机械工作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上一篇:《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高级工下一篇:适合朗诵一分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