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交往

2024-05-16

让孩子学会交往(精选8篇)

篇1:让孩子学会交往

让孩子学会交往

玩建构区的时候,婷婷和轩轩都在玩木制的玩具,两个人都很投入。不一会儿,郑锶怡也加入进去了。可是,没几分钟之后就听到小文泪眼汪汪的跑过来,“老师,婷婷不给我玩”,我带着小文来到婷婷和轩轩面前,“你们为什么不给小文玩,玩具大家玩呀!”“因为我们已经在玩这个了,她还要来,也要玩这个”婷婷指着木制积木说。“那么,玩具是大家玩的,现在你们三个都想玩这个玩具怎么办呢,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吗?”我说,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我们一起玩吧,可以搭一个大房子”婷婷说。“这个办法不错,那么老师等会就来看你们搭的又大又漂亮的房子哦。”“好!”孩子们高兴的叫道,然后就开始高高兴兴的搭房子了。

当小文在游戏中主动的寻求我的帮助时,我介入了他们的游戏,但我并没有强制的让另两位幼儿一定要把玩具给他,而是通过提问“那么,玩具是大家玩的,现在你们三个都想玩这个玩具怎么办呢,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幼儿自己思考应该怎样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没想到最后还是婷婷找到了方法,我就及时的给予她肯定“这个办法不错”,使她对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树立信心。其实,婷婷是个个性很强的孩子,不会轻易妥协,有自己的想法,当然这样的孩子也很聪明,但过于执拗并利于今后的性格发展,今天倒让我看到了她的变化,能够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且解决的方法是大家合作一起玩。我想她的转变可能就是在一次次的碰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的。

《课程指南》中也指出中班幼儿是在活动中学会交往的,运用一个提问,使幼儿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和与人交往,提升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所以,适时的提问、等待让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人际交往。

篇2:让孩子学会交往

第三,创设情境、提升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提升的。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多种社交机会和条件。家长首先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串门,或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当交往的机会到来时,家长要学会藏在孩子的身后,而不是冲在孩子的前头。比如,家里来了客,要让孩子参与接待;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让孩子与不同的亲戚朋友交流;玩耍购物时,让孩子试着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与他人正确地相处,

资料

篇3:让孩子学会交往

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交往,人际关系

交往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人际关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个性及健康的心理的形成, 甚至会对个人成就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小学生交往范围较小, 主要是学校和家庭, 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老师和同学。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等的交往还是很和谐的, 具体体现在:

1.当今几大部分小学生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活动和交往环境。 如:54.33%的学生在同学中有几个知心朋友, 36.59%的学生在同学中有一两个固定的好朋友;33.18%的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向自己的父母、家人倾诉, 40.8%的学生在同学、朋友中有自己的倾诉对象;64.52%的学生愿意经常性地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具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心理品质和个人道德品质, 他们懂得尊重、真诚、同情、关心在交往中的作用, 能够真诚待人、诚实守信、宽恕别人, 以大局为重。 77.92%的学生对待同学事先约好的活动会准时参加, 12.48%的学生因故不能前往能事先请假打招呼;当与同学发生误会时, 68.15%的学生选择真诚地向对方问明原因, 和好如初;在小组讨论过程中, 63.15%的学生乐于倾听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4.07%的学生选择听从组长安排。

小学阶段是社会化逐步形成的阶段, 小学生年龄小, 可塑性强, 心理脆弱。 随着心理成熟水平的提高, 交往需求的增大,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心理适应能力发展更为重要。 当前小学生人际交往总体上是良好的, 但通过调查问卷也发现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即使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只占百分之几, 也是不容忽视的, 更何况存在不良心理问题倾向也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下面就问卷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稍作探讨:在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 主要对象分三部分, 即亲子、伙伴和师生关系。 其中师生关系在学生人际关系中具有特性, 遵循全面、系统、制度化的影响。 师生的交往是纯洁的, 遵循互补性、和谐性原则。

在问卷第五题:在别人对你的评价中, 你最看重的是:A父母和家人;B学校老师;C学校同学;D自己的好朋友, 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表不难看出, 师生之间的交往评价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作用愈加强烈。 因此, 教师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作用。 在师生交往中, 学生渴望得到三方面的满足感: (1) 被接纳:即被集体接纳, 获得师生认同, 与教师建立和谐的互利关系, 在集体中与一两个伙伴建立亲密友谊。 (2) 责任感:学生在集体中承担部分责任, 能促使其自信自立, 并有助于在学生人际交往中不断提高心理水平。 (3) 显赫感:在被接纳的同时, 希望获取大多数人, 特别是教师的赏识, 具有成就感与自豪感。因此, 在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满足和他人认同, 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 把交往中的积极因素引入日常生活。 在学校生活中通过合作活动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

存在的误区: (1) 维护师道尊严与避免师生关系紧张。 (2) 片面强调学习成绩与忽视身心发展导致关系疏远。 (3) 对学生顺从迁就导致师生关系松弛。

另外, 亲子、伙伴关系是小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应本着接近、相似、互补、对等原则, 谋求人际关系的改善与协调, 从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为学生将来成功面对社会打好基础。

在亲子关系的调查中, 有5.85%的学生不愿与父母交流自己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10.77%的学生要视心情而定。 调查发现, 现在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使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致使亲子关系紧张, 要改变这一状况, 首先应改变家教中的误区: (1)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 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理解他们。 (2) 家长整日忙于工作, 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动向, 与孩子沟通得少, 或不沟通, 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3) 用大量的学习占据孩子的娱乐时间, 造成孩子失去应有的童真童趣。 (4) 过高的期望, 将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5) 自身工作压力, 家庭失和等原因, 把心理上的矛盾转移给孩子。 (6) 过分溺爱, 一味满足孩子的无理需求, 使孩子自我欲望极端发泄, 情绪无常。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不可能具有独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又由于过去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知识掌握上, 很少注意小学生也有人际交往的需要, 使得小学生交往障碍这一问题日趋严重, 严重威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顺利发展。 学校、家长,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应提供给小学生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 现今社会, 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 大多数形成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公主”脾气, 一旦离开家庭这把保护伞, 要么觉得无所适从, 要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 加之, 成人出于安全考虑, 大多把孩子关在家中, 即使是邻居, 也互不往来。 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中, 谈何人际交往呢? 调查发现, 有4.90%的城市孩子和3.04%的农村孩子在同学中没有好朋友, 所以, 提供机会让小学生与同龄伙伴交往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让他们拥有比较固定的伙伴群体, 给他们交往的空间和自由, 让他们逐步学会友善地对待同伴, 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性, 促进其情感成熟。

其次, 给学生提供与成人交往的机会, 特别是与父母和老师交往的机会。 小学生都善于模仿, 他们随时随处都在关注大人们的一言一行, 并做出尝试。 因此, 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做到文明社交。 同时, 积极地创造机会, 让小学生参与成人的交往活动, 体验在社会中应尽的职责及应承担的角色, 自然而然地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为今后的生活创造良好心态。

最后, 要让小学生回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加强他们与社会大众的交往。 学校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让学生回到社会的怀抱中, 感受社会, 体验生活, 学会与他人相处。 学校还可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 指导学生的行为,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 在活动中增强自己与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

篇4:帮孩子学会交往

以下几个场景,几乎每个妈妈都会在孩子学习交往的过程中遇到。

场景1:

1岁多的洋洋在小区公园里玩,被邻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车。妈妈要求洋洋与小朋友们分享,洋洋不乐意,妈妈好言相劝了半天洋洋也不撒手。妈妈急了,把小车从洋洋手里抢过来,交到小朋友手上。

误区扫描:

妈妈认为这是在培养孩子分享的好习惯,但儿童心理学家发现,3岁以下的孩子“物权”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他们心里会以为“东西不在我手上,就不是我的了”,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拿给别人,孩子的感觉是生气、害怕、不理解。对这个叫做“分享”的游戏,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

妈妈帮一帮:

问孩子“能把小车借给小朋友玩一下吗?他会很高兴的!”同时跟孩子解释,“他只是暂时借一下,一会就还给你,这还是你的小车。”孩子也许就会答应了。看到小朋友借到玩具后兴高采烈的样子,孩子能逐渐建立起“分享让朋友高兴我也很高兴”的心理反射。

场景2:

院子里有3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4岁的松松也想跟他们一起玩,可这3个孩子并不希望多加入一个队员。其中1个说:“你不会玩!”妈妈想带松松离开,可是松松舍不得走。

误区扫描:

那3个孩子的游戏正如火如荼,加入新来的孩子意味着被“打扰”,所以,他们表现出排斥、不耐烦是很自然的,并不带有成人理解的“羞辱”。如果家长气呼呼地拉开孩子,其实是在把自己的受挫情绪强加给孩子。对松松来说,他可以选择立刻离开,或者等待机会。

妈妈帮一帮:

处理孩子交往的矛盾,妈妈能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只要不发生严重的打闹事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动要求,就不要干预。

我们来看松松是怎么办的。松松站在3个男孩中的“头目”身边不吭声,等待着加入的机会。过了一会,“大古队长”随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电脑,看看怪兽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装敲键盘,然后汇报说:“怪兽在A地区!”“冲啊……”队员们,包括松松,都向“A地区”冲了过去……

如果妈妈当时把松松拉开,孩子将失去一次宝贵的解决社交矛盾的锻炼机会。而坚持留下来,并最终用自己的人际智慧得到了进入集体的机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励呀!

场景3:

小英在班上是年纪最小的孩子,而且l生格比较内向。有时候她会被别的同学戏弄,比如有同学把她的橡皮擦、铅笔等文具藏起来,让她找不到。

误区扫描:

妈妈心疼之余,教育小英:“以后别理他们。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就打回去!”慢慢地,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小英,她会一言不发一拳头打过去,小英越来越不受欢迎,越来越孤独。

妈妈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表扬那些符合社会期望的“好行为”,比如分享,比如适当的礼貌;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应提倡,甚至鼓励孩子“不好的行为”,比如攻击对方等,来处理社交中的问题。

妈妈帮一帮:

妈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之类的方式,教给孩子面对某些常见矛盾的方法。比如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时,可教给孩子简单的三段式:

1.你刚才干了什么……(比如拿了我正在玩的机器人,说不跟我玩,对我尖叫等)

2.我觉得……(不高兴、生气、很伤心等)

3.我希望你能够……(把我的机器人还给我,不要再那么说了,向我道歉等)

篇5:怎样让您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

人的天性是乐于与人交往的。但现在不少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家庭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没有兄弟姐妹,少有小朋友一起玩耍,容易形成不喜欢甚至害怕与人交往,孤独、不合群,自闭。有些家长常常把孩子这些表现看成是孩子乖、听话,这是错误的。

孩子不善于交往、不合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与他的早期经历有关。小时候孩子在交往中受过挫折、惊吓,或者父母从小灌输小心防范,谨慎交往,避免上当的思想,使孩子不善于交往。

使孩子乐于交往,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交往的条件,让孩子多与小朋友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还要帮助孩子选择对自己有良好影响的小朋友,交往尽量广泛一些,但要注意不要频繁更换小朋友。要鼓励孩子既把小朋友请进家里来,又要自己大胆走出去,去小朋友家里、楼前屋后、公共活动场所玩耍。

使孩子乐于交往,还要教会孩子怎样与人交往。要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例如:

教给孩子保持大方、整洁的仪表,不要求衣着多么光鲜,但在大方、整齐、洁净。态度要平和,少有攻击性的态度、语言、动作。这样的孩子人们更容易接纳和认可。

教给孩子学会微笑地和人打招呼,目光要注视对方,邀请或参与某项活动时要靠近小伙伴,用微笑、语言、动作做出明确的邀请或参与的意思,积极邀请、参与交往。教会孩子主动打招呼,学会问好,与人交谈时要言辞谦和,学会礼貌用语,交谈过程中要学会倾听,要围绕一个谈话中心讲自己的看法,主动听、大胆说。

教会孩子要乐于助人,对交往过程中同伴提出的.请求要给予帮助,提供语言、精神、物质方面的帮助,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帮助同伴解决困难,可以赢得同伴们的信任和喜爱,获得更多的朋友。

篇6:让孩子学会思考

开始的时候,这对夫妻的孩子以为可以用国内语文课上的“读后感”模板来应付读书笔记,也就是一般先把书中内容梗概写一下,再写几句心得便可。

哪知道,美国老师的“朱笔御批”总是问题一大堆。几乎在每一篇批语中,都写着“我需要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呢”,“请给我你的观点”……孩子的妈妈和批改这个作业的老师进行了沟通,希望老师多在用词、语法上给孩子更多的指导。老师却说不要担心英语语法,书看多了,错误自然就少了;然后老师告诉这位妈妈:“看书是为了让孩子去思考,去形成他自己的观点。不会说话的人少,不会思考的人多……”原来美国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其实就是在教孩子们如何思考,启发他们思考,“逼迫”他们思考。

在中国读书的那些家长们马上感慨道:啊呀,这样教孩子思考的作业在中国太少了。在中国除了写作文,其他作业或者考题基本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阅读理解都不会有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只有“作者想表达的是……”这一个标准答案。这两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孩子,如何在将来这个一切皆有可能、没有标准答案的社会里竞争啊?!

其实孩子的教育10%靠社会,30%靠学校,60%靠父母。如果父母足够智慧,每一天在家里,都有机会可以来引领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在HFC我们教父母们运用启发式提问的工具来引领自己和孩子去观察和思考。

古人云“智者每日3省”。在HFC我们鼓励学员们每日都用魔力4问的工具来和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进行链接,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启发孩子们每日都有反思和觉察。“宝贝,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今天让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是什么?”“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的支持/帮助吗?“这样的对话,不仅可以每天让孩子来分享,爸爸妈妈们每天也可以来分享和孩子或者家人有关的最开心的事情和最有趣的事情,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言传身教,让孩子觉得每一天都不是得过且过,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又都过的非常的开心和有意义!当然每天或者每周如果还有亲子阅读时间,那就更棒了!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对一本好书,一个段落或者一句话,甚至一部电影、一首歌、一件事情的感受与觉察,这样的对话,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对事情会有自己的观点。

有时魔力4问还可以转换主语,父母每天回家都可以用放大镜找找宝贝身上的优点,然后用第一人称来开启这段对话:“宝贝,妈妈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 比如,妈妈回家可以和宝贝说“宝贝,妈妈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宝贝已经连续一周自己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质量也特别高,老师今天都在班级家长群里表扬我的宝贝了!我的宝贝真是一个说到做到、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妈妈很好奇,我的宝贝自己管理学习坚持一周下来,感受怎么样?”“这个过程里宝贝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助吗?”“宝贝,继续加油奥!”这样的对话,不仅可以让孩子从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有思考有收获,这样的4问还能给孩子赋能,让他继续坚持正确的行为。

而当我们的宝贝在学校遇到问题、挑战或者做错事情的时候,现在更多的父母用的是说教或者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因为父母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经验倾囊相授,直接灌输到孩子的脑子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或者即使有,家长们也未必有机会让他们说,说了家长也未必愿意听或者听的进去,孩子只是被动的接受、执行。而在HFC我们鼓励父母们用上魔力8问的工具,去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想解决方案,自己去践行。实践出真知!孩子们只有通过自己思考、践行过后,从错误中学习得到的经验,才会是最宝贵的,这个学习过程才是真正的学到、得到,而且他行动起来也会更有动力,因为那是他想要去做的,而不是爸爸妈妈要求他去做的。将来面对类似的问题,他们也会更有自信的去面对。

篇7:让孩子学会感恩

民乐县太和中心小学张玉琴

感恩之心是受恩者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对施恩者最起码的回报,是道德良性互动的一种润滑剂。然而,感恩教育缺失,是目前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现实。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社会对孩子的过分关爱,现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明显的困惑和迷茫。在城市里、许多孩子从小被过度溺爱,只学会了索取,不懂得回报,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在农村、父母节衣缩食培养孩子成才,而在一些孩子看来自己读书是光宗耀祖,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不用说关心社会。

首先,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务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

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再次,就是掌握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父母、爱家庭,并通过父母的“榜样”,促发其感恩之心。听过一位母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世界,大门为你们敞开,你们不想进来;你们的世界,我们想进去,你们又不肯。可见,不能良好地沟通,就无法让孩子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孩子了解我们的付出与辛苦,就很难让孩子有颗感恩心。

其实,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最需要的是一种心灵沟通和内心的理解,需要亲人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共享内心的欢乐和忧伤。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跟子女做心灵的沟通,也不需要让孩子了解成人世界的艰辛,“我的孩子心里想什么我还不知道?给他吃好穿好不就得了吗?”这些或许是你孩子一部分想法,而不是他的全部想法;这或许是你估计的,而不是他真实的想法;这或许是表面的而不是深层的想法。其实孩子最喜欢、也最需要与人沟通。孩子心理的闭锁只是现象的一半,现象的另一半就是希望有一个“重要他人”,一个能理解他的人来打开这种闭

锁。他们关住的这扇心灵的门,只是虚掩的,父母只要耐心地、平等地推开这扇门。子女是很愿意与家长沟通的。

作为一个母亲,我想对天下的父母们说: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可以用一种同理心的沟通方式告诉你的孩子,让他了解父母的疾苦,让他分担父母的重担。你得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力;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甚至可以让他受点伤,让他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因为有太远的路你不可能陪他去走,他必须独步于人生的考场,去应对那些你永远无法料及的莫测的风云。让他在承担与失败中成长、体味与感悟,拥有一颗向上向善、感恩的心。

最后,要让孩子体验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他就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也就不懂得感恩。以前走访学生的家庭的时候,了解到一些家长即使自己非常忙,但也不要孩子自己洗衣服,即使是红领巾也要代办,因为他们总是觉得孩子自己做不好。我觉得这是不是也对造成孩子们不知道感恩有一定的影响呢?往年我们学校的煤一直是家长抹的,今年,我以家长忙为借口让学生自己完成,信息刚一传出,个别家长就找上门来,说孩子还小不适合干活,在家连脚都不洗怎么能抹煤呢?于是我就将

篇8:让孩子学会“插嘴”

一、定性———让学生的“插嘴”名正言顺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 展示自己。学生上课插嘴现象可以使学生自我个性得到张扬。因为这时的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 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 这是学生直觉、顿悟、灵感而产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 对待学生“上课插嘴”, 我们应采取让其说的态度, 让学生勇于“插嘴”、乐于“插嘴”, 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他们积极思考,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插嘴也体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意见, 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这正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一个大好机会, 抓住这个机会“因材施教”才不失为一句空话, 做起来才有效的。我引导学生评议作文, 在念优秀作文时, 有的学生总是迫不及待地插嘴评议, 我从不制止, 反而欣喜地夸奖。往往这样的插嘴十分精彩, 有创意, 开拓了大家的思路。我常在课堂上讲一些故事, 有的刚讲了开头, “老师, 我知道了!”“我早已看过啦!”学生接二连三地插嘴。我和颜悦色地引导:“太好了, 请你来讲给大家听吧!”学生可兴奋了, 有的讲得有声有色, 有的虽讲不清楚, 老师也先肯定再给予补充,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又使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发展, 还激励了学生多读课外书, 这样, 让学生的“插嘴”名正言顺, 难道不是好事吗?

二、理解———为学生“插嘴”创造机会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一个发展中的人, 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当他的思维与老师的讲解产生共鸣时, 他就会情不自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时老师应细心聆听, 给以正确引导, 激发他潜在的学习欲望, 浓厚的学习兴趣。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节公开课, 我执教《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二课时, 正当我讲到这位中国留学生遇险片段时, 我引导学生说“我的生命———”?突然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冒了出来, “我的生命危在旦夕。”我不但没有批评他上课插嘴, 反而大大赞赏他的词汇量多, 用在这多么贴切, 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接着我问同学们, 除了“危在旦夕”还能用上什么词语?学生的词语五花八门, 尽管有的词不达意。可我理解他们, 因为他们还只是三年级的孩子。学生们认真听着, 记着, 课堂井然有序。我想, 若是当时我停下课来训斥他, 他也许会坐好闭嘴不再说话, 但他的心还会放在课堂上吗?他肯定会不服气:为什么说对了还要挨批评?以至对语文课产生反感。新课程提倡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又从何说起呢?

三、等待———给学生“插嘴”留有余地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学会等待, 给学生一个空间, 不要急于下结论, 等待学生的插嘴, 等待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的耐心等待就给了他们一个思考的机会, 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一次品尝成功的体验。这样当他们再遇到问题时, 就会自己去判断, 去发现, 去创新, 独立去解决。

我在教学《买木雕的少年》一课, 正当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时, 一位学生站了起来, 他对文中出现的两个“沉甸甸”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第一个“沉甸甸”表示卷鼻大耳象的沉重, 第二个“沉甸甸”表示情意重, 邢俊臣说得好, 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这重的是买木雕的少年对“我”的那份情呀!这个孩子说完, 没有立即坐下, 等着老师下结论呢?这样的插嘴能不满意吗?

四、喝彩———为学生“插嘴”锦上添花

《新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 能克服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学好学科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 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 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 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学生在老师的鼓励、挑逗下, 大胆想象、大胆猜测,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探索、发现与解决, 亲自品尝到了结论生成的过程, 其理解的层次、深度、广度以及记忆的时间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上一篇:中国式团队管理考试题下一篇:初一学生的寒假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