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

2024-06-04

利率(通用8篇)

篇1:利率

根据债券利率在偿还期内是否变化,可将债券区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固定利率债券指在发行时规定利率在整个偿还期内不变的债券。固定利率债券不考虑市场变化因素,因而其筹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可以事先预计,不确定性较小。但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仍然必须承担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下降,发行人能以更低的利率发行新债券,则原来发行的债券成本就显得相对高昂,而投资者则获得了相对现行市场利率更高的报酬,原来发行的债券价格将上升;反之,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上升。新发行债券的成本增大,则原来发行的债券成本就显得相对较低,而投资者的报酬则低于购买新债券的`收益,原来发行的债券价格将下降。

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发行时规定债券利率随市场利率定期浮动的债券,也就是说。债券利率在偿还期内可以进行变动和调整。浮动利率债券往往是中长期债券。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通常根据市场基准利率加上一定的利差来确定。美国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水平主要参照3个月期限的国债利率,欧洲则主要参照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指设在伦敦的银行相互之间短期贷款的利率,该利率被认为是伦敦金融市场利率的基准)。如1984年4月底,前苏联设在英国伦敦的莫斯科国民银行发行了5000万美元的7年期浮动利率债券,利率为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加0.185%。

浮动利率债券的种类较多,如规定有利率浮动上、下限的浮动利率债券,规定利率到达指定水平时可以自动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券的浮动利率债券,附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债券,以及在偿还期的一段时间内实行固定利率,另一段时间内实行浮动利率的混合利率债券等。

由于债券利率随市场利率浮动,采取浮动利率债券形式可以避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之间出现任何重大差异,使发行人的成本和投资者的收益与市场变动趋势相一致。但债券利率的这种浮动性,也使发行人的实际成本和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事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较高的风险。

 

篇2:利率

利率衍生品市场-利率衍生品定价

什么是利率衍生品

利率衍生产品是一种损益以某种方式依赖于利率水平的金融创新工具,具体包括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最基本、最常见的标准产品。

利率衍生品的概念

利率衍生产品是一种损益以某种方式依赖于利率水平的金融创新工具,具体包括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最基本、最常见的标准产品。

利率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起,利率的不确定性开始逐渐加剧,以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不愿对长期利率作出承诺。1973年―1974年间,利率急剧上涨并大幅波动,贷方开始采用浮动利率。

到1980年代,浮动利率已被广泛应用于借贷领域,其结果使得贷方更能控制其利率风险暴露,但与此同时,利率风险也就被转嫁给了借方。于是,能有效控制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开始逐渐产生,并在市场上受到了欢迎。在这中间,期货是最早引入以帮助企业控制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

其中,利率互换最早在1982年出现,1983年初出现了远期利率协议(FRAs)。与外汇市场一样,期权也很快被引入利率产品。基于期货的期权合同交易在CBOT和CME被引入。

1983年,银行以柜台交易的形式引入了利率期权,包括利率上限(cap)、利率下限(floor)和利率双限(collar)。尽管利率衍生产品的产生晚于外汇衍生产品,但因投资者的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强烈,其在衍生产品中所占的市场份额逐年迅猛增长。

利率衍生品的品种

(1)远期利率协议(forwardrateagreement),是指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某日期按事先确定的利率借贷的合约。

(2)利率期货(interestratefutures),是以固定收益工具或利率为基础资产的期货。是指由交易双方签订的,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按双方事先商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与利率相关的金融资产的标准化期货合约。

(3)利率互换(swap),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出来,而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订约双方不交换本金,本金只是作为计算基数。

(4)债券期权(bondoptions),是指以债券为标的资产的期权。

(5)利率上限(cap),交易双方确定一个利率上限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率上限的卖方向买方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市场参考利率高于协定的利率上限,则卖方向买方支付市场利率高于协定利率上限的差额部分;如果市场利率低于或等于协定的利率上限,卖方无任何支付义务,同时,买方由于获得了上述权利,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手续费。

(6)利率下限(floor),交易双方规定一个利率下限水平,卖方向买方承诺,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如果市场参考利率低于协定的利率下限,则卖方向买方支付市场参考利率低于协定利率下限的差额部分,若市场参考利率大于或等于协定的利率下限,则卖方没有任何支付义务。作为补偿,卖方向买方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

(7)利率双限(collar),是指将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两种金融工具结合使用。具体地说,购买一个利率双限,是指在买进一个利率上限的同时,卖出一个利率下限,以收入的手续费来部分抵消需要支出的手续费,从而达到既防范利率风险又降低费用成本的目的。而卖出一个利率双限,则是指在卖出一个利率上限的同时,买入一个利率下限。

篇3:利率

(一) 中小银行利率定价管理现状

1、缺乏统一的定价机制, 定价方法简单粗放、主观性强, 尚未开发适用的定价模型, 缺乏系统的定价目标体系。目前, 中小银行利率定价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信用风险、抵押担保情况、客户综合回报和同业竞争情况等, 但缺乏统一的定价机制, 定价方法简单粗放、主观性强。未建立全成本分摊系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风险计量系统。由于没有建立相关支持系统, 导致缺乏管理成本、预期损失等关键定价元素, 难以建立精细化的定价模型, 定价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因此, 现阶段中小银行还做不到按客户风险、期限、抵质押品、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逐笔定价。

2、对一线经营机构定价缺乏科学的定价指导。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 银行需要针对每类客户群、每个市场制定定价策略, 根据定价策略确定不同的目标收益率, 并根据市场情况对目标收益率及时调整, 这样才能使利率贴近市场, 具有竞争力。在实际操作中, 普遍情况是中小银行参照市场竞争情况, 要求对房地产、建筑业等统一上浮一定比例。但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并不合理, 一方面可能会导致优质客户流失;另一方面存在价格逆向选择风险, 即优质客户审批后不用信, 留下的是风险较高的客户。

3、实际定价效率不理想。在利率定价中, 中小银行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经验和议价能力确定浮动比例或浮动点, 定价水平容易受到业务人员主观意愿的影响。贷款利率因经营机构而异、因客户经理而异, 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 甚至跟客户风险等级不成正比, 跟贷款期限关系也不大, 利率因素没有准确反应出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 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治理架构、制度、流程到工具、方法都存在很大差距。

1、利率管理观念滞后, 人才匮乏。在利率管制条件下, 利率由政府指定, 且利率波动平稳, 易于预测, 导致中小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有所忽视, 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利率变动反应较为迟钝, 无法对利率风险做出有效的规避, 利率管理基础较差。此外, 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对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要求很高, 中小银行尚未为利率风险管理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 专业的利率风险管理人员严重短缺。

2、缺乏完备高效的利率管理体系。中小银行尚未建立与发展战略相统一, 与银行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利率风险管理架构初步建立, 但尚未明确并细化“三个层次、三道防线、两个流程”风险管理体系架构下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职责分工, 并形成制度化安排;

二是尚未形成覆盖利率风险识别、评估计量、限额监控和风险报告的利率风险管理程序;

三是缺乏有效的识别、计量方法和避险工具。中小银行对利率风险主要依靠简单的缺口分析, 手段单一, 识别利率风险的范围、准确性和频率都无法满足需要。另一方面, 即使识别了利率风险, 也缺乏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风险对冲手段。

四是利率风险管理难以获得数据和IT系统的支持。由于利率风险管理比较复杂, 对数据要求比较高, 因此利率风险管理需要IT系统支持, 而绝大多数中小银行缺乏专业利率风险管理系统。

二、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利率定价、利率风险管理的挑战

(一) 利差收窄, 盈利能力迅速下滑, 利率定价面临严峻挑战

整体来看, 利率市场化预计将至少带动存款利率提高200BP, 银行利差大幅收窄, 盈利能力迅速下滑。从央行扩大存款利率上浮空间, 各家银行的存款定价反应来看, 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很可能陷入提高利率的“囚徒困境”, 引发银行间恶性的价格竞争, 融资成本大幅提高, 并导致利差大幅下降, 甚至陷入经营困境。

中小银行利率定价在组织架构、技术方法、定价流程、基础数据和系统支持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定价管理比较粗放, 还远远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要求, 而定价管理对人员素质、数据等要求很高, 需要长时间努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 定价必将是商业银行资源投入的一个主要方面, 是其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若定价过高, 在存贷款市场中将处于劣势甚至失去市场, 反之则可能使贷款业务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因此, 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小银行利率定价水平带来严峻挑战。

(二) 利率风险凸显, 利率风险管理愈发重要

根据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普遍经验,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利率水平和期限结构变动加大, 利率水平将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银行业将面临资产、负债重新定价的风险、银行净利息收入大幅下降的收益率曲线风险以及客户随时调整自己资产负债的内含选择权风险等, 银行利率风险凸显。

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还初步起步阶段, 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在观念、人才储备、管理体系、计量技术、系统建设和数据基础等方面, 都存在很大差距。然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 利率变动情况将显著不同于当前, 包括利率变动加大, 波动频繁, 利率风险凸显, 可能导致巨大的利率风险损失。因此, 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带来挑战。

三、对中小银行利率定价、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措施

(一) 建立利率定价体系, 开发定价模型, 提高定价水平

中小银行利率定价管理目标是建立利率定价体系, 逐步开展定价管理实践, 然后在相关支持系统和数据积累完成的基础上, 开发定价模型, 实现定价能力质的飞跃。主要措施包括:

1、培养或引进定价管理方面的人才, 建立定价管理专业化团队;广泛考察, 了解先进同业的定价管理经验;搭建定价管理体系, 制定各项定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

2、开发定价管理模型, 建立基于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模型 (RAROC) 的贷款定价机制, 主要包括:

一是建立成本分摊系统或模块, 实施全成本分摊, 并且不断优化成本分摊机制, 确保可以准确计算单笔贷款业务应分摊的营运成本。

二是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 分步开发对公、小企业、零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 支持经济资本计量。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对数据要求很高, 例如银监会规定内评初级法需要至少5年的有效数据, 高级法需要至少7年的有效数据。短期内中小银行应重点加强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数据积累, 为开发内评模型做准备。

三是随着市场基准利率的逐步形成, 开发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FTP) 模型和系统, 更加精确计算资金成本。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利率双轨制, 当前所有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面临一个共同的局限, 即缺乏公认的市场基准利率曲线。目前央行正加快建立以shibor和国债为基础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建议中小银行在未来适当时期开发FTP模型和系统。

(二) 加快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一是培养或引进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复杂, 对人员知识结构、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要求很高, 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严重匮乏。没有合格的人力资源从事利率风险管理工作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因此必须通过行内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人才储备。

二是搭建利率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体系, 例如制定《利率风险管理办法》、《利率风险计量细则》、《利率风险压力测试细则》等;构建利率风险管理的流程, 例如政策管理流程、风险计量流程、风险控制流程、报告披露流程等, 并制定流程图。

三是提高利率风险计量技术。目前中小银行利用简单的缺口分析来识别利率风险, 还远远不能满足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未来必须依靠利率风险管理系统综合运用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情景分析等识别和计量利率风险, 从NII/EVE角度进行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加速推进, 利率市场化将极大考验中小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对中小银行而言, 利率市场化不仅是挑战, 同样也存在机遇。而如何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中小银行利率定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提出建议措施。

篇4:利率

关键词:浮动利率债 基准利率 定价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国内金融市场参与者面临的利率风险在加剧,客观上要求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多元化。浮动利率债作为机构和居民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工具,近年来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浮动利率债的基准利率选择

浮动利率债券是指息票利率随市场利率定期浮动的债券,也称浮息债(息票利率=基准利率+固定利差)。在对浮息债定价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基准利率的选择。

根据浮息债特点,其基准利率的选择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条标准:第一,基准利率与债券市场的整体收益率水平要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性强是浮息债规避利率风险的基本保证。第二,基准利率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波动不可过大;波动较为剧烈的基准利率,其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是较差的,不适宜作为基准利率。第三,基准利率水平应具有不可操纵性;基准利率如易于受到机构蓄意的操纵,其客观性就受到严重削弱。第四,基准利率的利率期限应大致与浮息债付息周期相同。期限匹配有利于浮息债利息支付及时、恰当地反映市场变化,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对于这四条标准,我们可以进一步抽象为相关性、稳定性、不可操纵性和期限匹配性四个指标。本着这四个指标,我们分别考察了国内浮动利率债的几个主要基准利率。

国内现有的基准利率主要包括:

(1)1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非市场化利率,是由央行确定的政策性利率。

(2)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市场化利率,反映和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上短期资金的供求变化。3个月期SHIBOR(SHIBOR-3M)的5、10日均值是市场上常用的浮动利率债券基准利率。

(3)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R007):市场化利率,反映和影响着回购市场上短期资金的供求变化。相比SHIBOR,7天回购定盘利率(FR007)波动性较大,因此采用移动平均加权的做法,使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B_2W即为7天回购利率2周加权,也是常用的基准利率。

截至2013年5月,国内市场共有308只浮息债,其中以1年期定存利率为基准利率的有242只,以SHIBOR为基准利率的有56只,以R007为基准利率的有6只。各种基准利率品种占比如图1所示。

图1 基准利率品种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一)相关性

从经验来看,1年期定存利率和SHIBOR都同债券市场收益率有较强的相关性,而7天回购利率则表现欠佳。究其原因,1年期定存利率和SHIBOR受宏观、政策面影响,本身属于较宏观的指标,而7天回购利率则较易受资金面影响。SHIBOR对市场反应较为灵敏,因而与市场的收益率水平相关性最好。图2显示了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各基准利率走势与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的相关性联系。

图2 基准利率、国债收益率走势(单位:%)

数据来源:Wind资讯,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注:图例“一年定存”改为“1年期定存利率”)

表1给出了各种利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从与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来看,SHIBOR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了0.89和0.91;1年期定存利率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85;7天回购利率的相关性较差,FR007只有0.70和0.74,移动平均后的B_2W相关性稍好,达到了0.77和0.79。

表1 基准利率、国债收益率相关系数

1年期定存利率B_2WFR007国债YTM:1年国债

YTM:3个月SHIBOR-3M

1年期定存利率1.00

B_2W0.601.00

FR0070.530.801.00

国债YTM:1年0.850.770.701.00

国债YTM:3月0.850.790.740.991.00

SHIBOR-3M0.790.870.770.890.911.00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二)稳定性

从图3基准利率走势图可以看出,FR007和B_2W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从而弱化了浮动利率债券规避利率风险的特性,因此7天回购利率不适合作为基准利率。相比之下,SHIBOR和1年期定存利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图3 基准利率走势(单位:%)

数据来源:Wind资讯,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注:图例“一年定存”改为“1年期定存利率”)

表2显示了从2008年1月2日到2013年5月7日SHIBOR-3M、B_2W、1年期定存利率及LIBOR-3M波动率的标准差。从标准差来看,7天回购利率有较大的波动性,其余利率的波动性较小;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同期内LIBOR-3M的标准差为1.42%,与SHIBOR-3M和1年期定存利率的波动性基本相当。

表2 基准利率波动率的标准差

SHIBOR-3MB_2W1年期定存利率LIBOR-3M

标准差1.03%2.82%1.32%1.42%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三)不可操纵性

1年期定存利率由央行公布,不属于市场化利率,无法受到操纵;7天回购利率受到很多短期因素的影响(公开市场操作、打新股),短期巨大的变化使得对其的蓄意操纵难以实施;SHIBOR由报价团报价决定,并除去一定比例的最高和最低报价,除非出现大规模的串谋,SHIBOR也难以被操纵。

nlc202309032131

(四)期限匹配性

浮息债付息周期以季度、半年、1年为主,与1年期定存利率和SHIBOR的期限较为契合,而7天回购利率期限较短,存在较大的基差风险。

综上所述,现存三种主要基准利率在上述特征方面的表现如表3所示。

表3 基准利率特征总结

1年期定存利率SHIBOR-3MFR007/B_2W

相关性较好好较差

稳定性好好较差

不可操纵性好好好

期限匹配性好好较差

从基准利率的选择原理来看,1年期定存利率和SHIBOR均比较符合作为基准利率的要求,这也与目前国内市场上以两种利率为基准的浮息债份额相匹配。从目前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来看,银行存款贷款的利率市场化尚未实现,以1年期定存利率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利于匹配商业银行负债的利率风险,因而对于商业银行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从利率市场化过渡的角度看,SHIBOR成为浮息债主流的基准利率是发展趋势。

浮息债定价的两个影响因素:久期和距下一付息日时间

浮息债定价公式如下:

P=∑_(i=1)^T?((R+r)M)/〖(1+R+S)〗^i +M/〖(1+R+S)〗^T

其中,R为基准利率,r为固定利差,S为贴现利差,M为本金。

(一)久期

债券久期作为衡量债券利率风险的指标,反映了利率水平的变化对于价格的影响程度。根据上述公式,浮息债价格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基准利率R和贴现利差S。因此,与此相对应的就有利率久期和利差久期。

1.利率久期

债券价格对基准利率R的敏感性,用利率久期衡量。

D_R=dP/dR×1/P=[∑_(i=1)^T?(M/((1+R+S))-(i(R+r)M)/〖(1+R+S)〗^(i+1) ) -TM/〖(1+R+S)〗^(T+1) ]×1/P

(公式中的括号层级有误,请留编辑修改)

利率久期具有较为复杂的形式,因为浮息债定价公式的分子、分母均包含基准利率,这是与固定利率债券十分不同的一点,也正因此,浮息债具有较小的利率久期和利率风险。

2.利差久期

债券价格对贴现利差S的敏感性,用利差久期衡量。

D_S=-dP/dS×1/P=[∑_(i=1)^T?〖(i(R+r)rM/〖(1+R+S)〗^(i+1) )+TM/〖(1+R+S)〗^(T+1) 〗]×1/P

(公式中的括号层级有误,请留编辑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浮息债的利差久期与其期限可比的固定利率债券久期本质上是相同的。

3.利率久期与利差久期的比较

由于浮息债定价公式复杂,其久期公式并不直观。为此,我们举一简化实例以具体说明。

假设有一只浮息债,基准利率为SHIBOR-3M,固定利差为100bp,贴现利差为150bp,半年付息,距离到期10年。假设SHIBOR-3M维持在3%的水平,未来10年浮息债的利率久期和利差久期随时间的推移如图4所示。

图4 浮息债的利率久期与利差久期(单位:%)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从图4可以清晰地看出,浮息债的利率久期要远远小于其利差久期,利率久期大致与付息期相当,而利差久期随着到期日的临近逐渐减小。

4.久期在浮息债定价中的应用

分析浮息债的久期公式,可以看出,其价格与基准利率同向变动,与贴现利差反向变动。债券价格变化公式如下:

?P=(D_R×?R-D_S×?S)×P

(二)距下一付息日时间

1.对价格的影响

浮息债的价格在刚跨过付息日时趋近于面值,距下一付息日的时间对浮息债价格有周期性影响。举例说明,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设浮息债的固定利差r与贴现利差S相等,并假设处于时点0,浮息债刚支付完利息,则此时的基准利率R为下一付息日计息使用的基准利率水平。在给出了R的走势后,现金流就确定了,再以基准利率R加上贴现利差S进行贴现,即可以计算出现值,r与S相等的浮息债在付息日后的价格等于面值。具体示范如表4所示。

表4 浮息债定价示范

时间基准利率现金流现值

0R_0

1R_1(R_0+r)M((R_0+r)M)/((〖1+R〗_0+S))

2R_2(R_1+r)M((R_1+r)M)/(1+R_0+S)(1+R_1+S)

3R_3(1+R_2+r)M((1+R_2+r)M)/(1+R_0+S)(1+R_1+S)(1+R_2+S)

总计 M

在实际市场中,固定利差r与贴现利差S往往并不相等,因此浮息债的价格也就不会在付息后回归到面值,但是浮息债价格仍然具有在付息后回归原值的趋势。

2.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对于浮息债而言,距离下一付息日时间越长,其价格波动越大,相反,价格波动则越小。

首先,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直观地解释一下这个特征。设想一只一年付息、以SHIBOR为基准利率、面值为100元的浮息债,付息日SHIBOR为3%,固定利差为50bps,假设固定利差和市场的贴现利差相等。前文提及,浮息债在付息日价格回归面值,所以浮息债价格在付息日附近很确定。考虑1个月之后,距离下一付息日有11个月,此时下一付息日的利息已确定为3.5元,此时SHIBOR不论升至3.2%还是降至2.8%,对浮息债的价格都有较大影响,可见浮息债价格在距离下一付息日较长的时点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nlc202309032131

其次,我们用浮息债利率久期和利差久期随时间推移的演化图(见图4)来说明这一特征,我们注意到,与利差久期相对平滑地下降不同,利率久期以付息期为周期大幅震荡,而且距离付息日越近,利率久期越大,一旦跨过付息日,利率久期迅速下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同时,由于浮息债价格与基准利率同向变动,所以距付息日越近,利率久期越大,其对于利差久期的冲销作用越显著,导致浮息债的价格波动变小,反之则导致波动变大。

浮息债的几种定价方法

(一)定价的基本思想

固息债定价公式如下:

P=∑_(i=1)^T?cM/〖(1+y)〗^i +M/〖(1+y)〗^T

其中,c为票面利率,y为收益率,M为本金。

浮息债定价公式如下:

P=∑_(i=1)^T?((R+r)M)/〖(1+R+S)〗^i +M/〖(1+R+S)〗^T

其中,R为基准利率,r为固定利差,S为贴现利差,M为本金。

和所有固定收益类产品一致,浮息债定价取决于两大要素:现金流和折现率。

首先考虑现金流。与固息债相比,确定的现金流cM被不确定的现金流(R+r)M取代了,浮息债票面利率=基准利率+固定利差。固定利差在持有期内是固定的,所以确定现金流的关键在于确定基准利率在未来的走势。

其次考虑折现率。收益率y被分解成基准利率R和体现信用风险的贴现利差S。但是在实践中,出于简便考虑,最常用的做法依旧是利用可比固息债的到期收益率作为折现率。从理论上讲,利率期限结构本身是一个即期利率的概念,因此采用相似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不合理的。

(二)一级市场定价方法

一级市场定价方法主要有市场定性分析法和根据利率互换定价法,两者优劣比较见表5。

表5 一级市场定价方法比较

市场定性分析法根据利率互换定价法

方法简述参照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可比浮息债进行定价利用现存互换价格和固息债价格进行定价

优点较简便、效果好简便

缺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互换市场产品匮乏

1.市场定性分析法

浮息债发行采取的是利差招标,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定价的目的是确定固定利差r。最常见的方法是市场定性分析法,即参照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可比浮息债进行定价。定价逻辑如图5所示。

图5 市场定性分析法定价逻辑图

举例说明:假设在2009年6月,要求给新发的2年期浮息债定价,其基准利率为SHIBOR-3M的5日均值。

首先,找到市场上可比的浮息债080303.IB,其剩余期限为2.06年,固定利差为18bp,二级市场报价为99.70, 2年期固息金融债收益率为1.80%;

然后,折现后计算得隐含票面利率为1.65%,减去固定利差18bp,则隐含SHIBOR-3M均值为1.47%;

最后,由于浮息债招标采取利差招标,“基准利率+固定利差=固息债收益率”成立,可知该新发债券固定利差为1.80%-1.47%=33bp。

实际操作中,可以找多只可比浮息债,分别为新发债券定价,再结合二级市场的状况,最终确定一个发行利差。

2.根据利率互换定价法

考虑一个最常见的利率互换,假设互换购买方支付固定利率3.5%,获得浮动利率SHIBOR+50bps。则该互换可以分解为:

互换=SHIBOR+50bps浮息债-3.5%固息债

因此,只要能找到市场上互换和对应固息债的价格,就可以为相应的浮息债定价。

在中国市场,利用互换定价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国内互换市场品种涉及较少,期限集中于2年以内的短期,与浮息债期限不匹配;第二,交易不活跃,流动性不高,难以使用无套利的定价方法。总之,目前根据利率互换价格进行浮息债定价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参考手段。

(三)二级市场定价方法

与一级市场定价关注利差不同,二级市场上浮息债利差已被确定且不能改变,则主要是通过现金流折现模型确定债券价格,进而作出投资决策。

以现金流为考虑的出发点,引申出三种浮息债定价方法,其优劣比较见表6。

表6 二级市场定价方法比较

现金流分解法基准利率走势预测法动态利率模型法

方法简述将浮息债的现金流分解为无利差部分和利差年金部分,

对两部分分别折现定价对基准利率走势进行预测,从而预测浮息债的现金流;从期限结构直接推导基准利率走势利用利率模型构建利率树,对各可能情况加以概率权重折现

优点直观,易操作易操作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固息债、浮息债、含权债定价

缺点不精确对未来利率的预测缺乏客观有效的方法计算较为繁琐

1.现金流分解法

此方法的理论立足点在于对浮息债的现金流进行分解:

(R+r)M=(R+S)M+(r-S)M

其中,(R+S)M称为无利差部分,(r-S)M称为利差年金部分。至此,票息率为(R+r)的浮息债可以被视作无利差浮息债和利差年金固息债的组合。

首先考虑无利差部分,票息率为(R+S)的浮息债在每个付息日价格都等于其面值,在非付息日其价格波动也较小。为简化起见,我们认为无利差浮息债的价格一直等于面值。

然后考虑利差年金部分,利差年金固息债的票息率为(r-S),即“固定利差-贴现利差”。实践中,参照市场可比债券选定贴现利差和收益率,即可为利差年金固息债定价。

综上所述,现金流分解法下的浮息债定价为:

浮息债价值=面值+利差年金固息债价值

nlc202309032131

举例说明:100230.IB基准利率为SHIBOR -3M 的10日均值,固定利差r为8bp,每季度付息一次。现在考虑其利差年金固息债的价值,首先确定贴现利差,找到与之期限、信用状况类似的金融债,确定其贴现利差S为35bp。至此,利差年金固息债的票息率为-27bp。再利用金融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折现,结果见表7。因此,浮息债价值=100-0.6471=99.3529。

表7 定价示意

期限(年)(r-S)×100利率(%)现金流现值

0.2493-0.06783.0518-0.06732

0.5014-0.06783.1359-0.06678

0.7534-0.06783.2065-0.06623

0.9973-0.06783.295-0.06567

1.2493-0.06783.3914-0.06506

1.5014-0.06783.4782-0.06443

1.7534-0.06783.5475-0.06380

1.9973-0.06783.5956-0.06320

2.2493-0.06783.6254-0.06260

2.5014-0.06783.6456-0.06201

总价 -0.6471

数据来源:Wind资讯,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现金流分解法简单易懂,操作起来也较为简洁,但是其利用了无利差浮息债价格等于面值这一假定,而事实上无利差浮息债价格仅仅在付息日后与面值相等,此假设与真实情况存在一些偏差。

2.基准利率走势预测法

此方法的理论立足点在于对浮息债的现金流进行预测,由于固定利差在持有期内是固定的,所以确定现金流的关键在于对基准利率的走势作出合理的预测。

预测的方法很多,可以对基准利率时间序列构建ARMA模型,根据估计方程进行预测,但纯粹的计量方法忽视了利率背后的决定原理。所以我们利用即期利率曲线进行预测,根据期限结构的无偏预期理论,即期利率的期限结构包含了当前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走势的判断,采用即期利率期限结构推导远期利率,用以预测未来现金流,即可为浮息债定价。

举例说明:依旧使用上例中的100230.IB, 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收益率数据,推导出即期利率曲线,进而推导隐含的远期利率曲线(见图6)。

图6 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收益率、即期利率、远期利率曲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以远期利率作为未来的基准利率,加以固定利差,用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再利用金融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折现,结果见表8。因此,浮息债价值为99.9454。

表8 定价示意

期限(年)预测现金流利率(%)现金流现值

0.24930.993.05180.9826

0.50140.80913.13590.7967

0.75340.82763.20650.8082

0.99730.84573.2950.8188

1.24930.86383.39140.8285

1.50140.88223.47820.8381

1.75340.90053.54750.8471

1.99730.91853.59560.8559

2.24930.93633.62540.8642

2.5014100.95453.645692.3053

总价 99.9454

数据来源:Wind资讯,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基准利率走势法理论清晰、直接,符合债券定价的直观思维,但是用于预测基准利率走势的方法很多,有计量的模型,也有市场的推断,总体上来讲在较长期限内有效地预测基准利率是很困难的。

3.动态利率模型法

动态利率模型法用均衡或者无套利的方法对利率走势作出预测,从而形成利率二叉树。目前有很多种可以选择的利率模型,最基本的利率模型如下:

dR=μdt+σdz

其中,等号右侧第一项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以预计的“漂移速度”移动,第二项表示外在信息造成的随机“扰动项”。所谓不同的利率模型,差别就在于“漂移速度”和“扰动项”的表达方式。

对于浮息债而言,基准利率的二叉树给出了债券未来现金流的可能性,对可能的现金流折现,既可以对浮息债定价。

举例说明:假设目前基准利率是3.5%,需要给4年期的浮息债定价,则需要给出未来3年的基准利率预期,根据利率模型构建出的利率树如图7所示。

图7 根据利率模型构件的利率树

t=0t=1t=2t=3

9.1987

7.0053

5.4289 7.5312

3.5000 5.7354

4.4448 6.1660

4.6958

5.0483

浮息债的固定利差为25bp,根据图7的利率树,对浮息债定价(见图8)。

图8 根据利率树对浮息债定价

t=0t=1t=2t=3

9.4487

100.23

7.2553

100.45

5.6789 7.7812

100.67 100.23

3.7500 5.9854

100.89 100.46

4.6948 6.4160

100.68 100.24

4.9458

100.46

5.2983

100.24

图8中,每个单元格中上部为本期所确定的应付利息,利息在下一期支付;单元格下部为每期折现下的价格。根据上述计算可知,浮息债在时刻零的价格为100.89。

动态利率模型法应用广泛,只要给出现金流和折现率的动态预测即可对各类债券定价,不仅适用于浮息债的定价,同样可用于固息债、含权债、债券期权的定价。此方法较为复杂,定价精度对于利率模型的选择有较大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 Frank J. Fabozzi, Floating-Rate Securiti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0.

[2] 弗兰克·J.法博兹:《债券市场:分析和策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时文朝:《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4] 高坚:《中国债券资本市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

责任编辑:罗邦敏 夏宇宁

篇5:台湾的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

台湾的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对台湾利率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利率市场化过程的考察,肯定了台湾利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服从于各个时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作 者:孟建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江苏,扬州,225009刊 名:武汉金融 PKU英文刊名:WUHAN FINANCE MONTHLY年,卷(期):“”(6)分类号:F822.1关键词:台湾 利率 市场化

篇6:利率

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又称“按揭”贷款,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购买本市城镇自住住房时,以其所购买的产权住房(或银行认可的其他的担保方式)为抵押,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而向银行申请的住房商业性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5年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取消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优惠利率,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改按商业性贷款利率执行,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0%提高到30%。个人住房贷款的计、结息方式和还款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在合同期内贷款利率的调整由一年一定改为由借贷双方按商业原则确定,可在合同期内按月、按季、按年调整,也可采用固定利率的确定方式。个人住房贷款逾期(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执行商业性贷款的罚息利率,由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2006年5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精神,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但对购买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仍执行首付款比例20%的规定。2006年8月18日,人民银行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

办理个人按揭贷款需提供的资料有:申请人的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与售房单位签订的购房合同或协议、《首付款证明》正本及其已付款的收据或在本银行的存款证明、收入证明(盖单位公章)、在职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其他银行要求的文件。

篇7:利率

又提高!最新房贷基准利率公布!首套房贷利率提高至5.39%

日前,利率表信息网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1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6%,相当于基准利率1.09倍,环比10月上升1.13个百分点;监测的35个城市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中,最低值为厦门4.93%,最高值为郑州达5.77%。2、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最低的城市前十:分别为厦门4.93%、上海4.94%、昆明5.02%、乌鲁木齐5.11%、珠海5.25%、太原5.27%、沈阳5.28%、天津5.28%、成都5.30%、哈尔滨5.30%。3、二套房平均贷款利率为5.60%,去年同期数据是5.39%。533家银行中,除36家停贷的.银行分行外,278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44家银行分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5%;有149家上浮20%;16家银行分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30%。20的最新房贷基准利率如下:年12月各大银行的最新利率情况一、商业房贷首套房利率(首付最少3成)二、商业房贷二套房利率(首付最少3成)三、公积金贷款利率四、公积金二套房贷款利率

篇8:利率

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何一直受到学术界及国家政策制定者的关注。良好的利率传导机制可以使货币当局通过管理短期利率来调节长期利率的走向进而调控宏观经济。传统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以及流动性溢价和偏好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Blanchard (2000) 认为短期利率的会使长期利率同方向变动, 其幅度随到期期限的增加而减少。而Romer (2001) 认为同向变动是一种异常现象, 短期利率上涨理应降低长期利率。按照Romer解释, 这种异常现象美联储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 即联邦基金利率的上涨表明美联储没有按照公众所预期的程度管理通胀, 从而引起对通胀的担忧导致长期利率随之上涨, 但是从长期来看, 这种现象是异常的。从国内研究来看, 杨绍基 (2005) 认为同业拆借利率、贷款增长率、20天再贷款利率等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存在单向或双向的因果关系, 崔海亮, 许峰 (2007) 认为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和回购利率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存在正向作用, 张雪莹 (2010) 认为以三月期央票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对长期国债利率的影响程度非常微弱。本文拟引入宏观经济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等对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二、方法介绍

为了合理描述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 本文使用向量自回归 (Vector Auto regression, VAR) 模型, 其优点在于它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 从而回避了结构化模型的需要, 可以较合理的描述变量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相对于单方程模型, 即建立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回归模型, 单方向的考察系数显著性, VAR, 模型可以考察变量之间双向的相互影响关系。一般化的VAR (p) 模型的数学形式是:

其中yt为一个k维的内生变量, xt是一个d维的外生变量, Ai和B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 p为滞后阶数, 是白噪声过程, 协方差矩阵Ω正定, 各ε序列相互之间可以同期相关, 但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及不与等式右边的变量相关。

►►三、数据选取

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意图, 央行票据有三月期、六月期、一年期和三年期等品种, 其中一年期央票2008年12月暂停发行, 2009年7月恢复, 而三月期央票大部分时间保持每周发行一次的频率。因此, 本文选取月度加权的三月期央行票据作为短期利率的代表。样本区间为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 数据总数为61期, 所有数据均取自wind数据库和中国债券信息网。对于长期利率, 由于7年期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跨市场发行, 流动性较好, 因此我们选银行间债券市场7年期国债即期利率作为长期利率指标。同时为了对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全面的检验, 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入衡量通胀的CPI、资金面宽松度的M2同比增速以及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作为控制变量。

►►四、实证结果

下图给出了样本期内, 我国三月期央票利率以及7年期国债即期利率月度均值的走势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以三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与7年期国债即期利率的走势大致相同, 说明长短期利率受经济宏观形势的影响方向相同, 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传导机制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首先, 为了防止伪回归问题的产生,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 采用Dickey和Fuller (1981) 提出的ADF方法对实证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滞后阶p的确定由Eviews6.0软件根据最小信息准则 (SIC) 自动确定。检验结果表明, 所有变量在水平层面上都是非平稳的, 而在一阶差分层面上都是平稳的。由此, 我们可以认定这些变量都服从I (1) 过程。我们采用Johansen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检验其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两种方法均显示无论采取哪种短期利率, VAR模型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向量。

为了恰当的估计VAR模型, 需要正确确定模型的滞后期, 软件根据通用的AIC准则和SIC准则, 并考虑模型的自由度来确定无约束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期。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观测值个数=61, 括号内为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

模型选用央行票据利率作为短期利率的代表, 结果显示, 长期利率自身滞后一期和两期值对其变化的解释效果较好 (t值分别为8.2689和-3.3914) , 央行票据利率滞后一期对长期利率影响极其微弱, 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其滞后两期影响系数为-0.2653通过检验, 即使得长期利率下降, 从理论上解释, 短期利率上升使人们预期未来通胀下降, 从而长期利率下降。通货膨胀率滞后一期的回归系数为正, 表明本期通胀率提高将导致下期长期利率上涨, 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系数为0.02, 即景气程度越高推高长期利率。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长期利率的动态特征, 我们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脉冲反应函数 (IRF) 描绘了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 以刻画内生变量对随机扰动的动态反应, 显示任意变量的随机扰动 (新息Innovation) 如何通过模型影响其他变量, 并反馈到自身的动态过程。下图反映了长期利率LRate对其他变量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轨迹。

通过分析, 通胀率上升使得长期利率在长期内上升, 说明人们对未来形成紧缩性预期;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先行指标对长期利率有正向冲击作用, 这与理论情况相符;而三个月期央票利率上升使长期利率长期内下降, 这与Berument与Froyen (2006) 对美国1975-2002年的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关系的研究结果相似, 但是央票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程度及其微弱。我们可以通过方差分解表进一步观察。

方差分解法, 即将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对VAR模型中的分量冲击, 并可用相对方差贡献率来精确地表示各冲击大小。因此, 方差分解给出了对VAR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对长期利率进行方差分解, 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 长期利率波动主要归因于自身的冲击, 三月期央票发行利率对其影响程度非常微小, 反映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对其贡献率也非常大, 在第10期达到最大值。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对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的月度利率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以三月期央票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对以银行间7年期国债即期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影响程度非常微弱。通货膨胀率和反映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对长期利率为正向作用且影响系数显著。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利率还未市场化, 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间缺乏联动机制, 债券市场品种少, 流动性差等现状。我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起步较晚, 还存在一些缺陷, 如与交易所市场的严重分割、期限结构不合理、缺乏合格的交易工具和足够的交易手段等, 这都导致市场上形成的利率存在多种扭曲, 进而严重抑制了货币政策措施的高效率实施。因此, 未来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丰富与规范各种交易工具与交易手段, 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以形成高质量的市场化利率信号, 建立长短期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Berument, Froyen, Monetary policy and long-term US interest rates.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8 (2006) .

[2]Kurrner, K.N, Monetary policy surprises and interest rates:Evidence from the fed funds futures market.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47 (2001) .

[3]张雪莹, 陆红, 汪冰.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关系之谜:国际表现与中国实证[J].上海金融, 2010;9

[4]刘金全, 王勇, 张鹤.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相依性—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 2007;5

[5]吴丹, 谢赤.中国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利率检验[J].管理学报, 2005;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利率】相关文章: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分析05-10

利率互换04-14

利率平价05-30

利率调控06-03

国际利率06-28

利率政策06-28

基本利率范文05-16

买房利率范文05-17

利率定价机制04-25

贷款基准利率04-26

上一篇:电视机维修实习报告下一篇: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