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024-06-23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共8篇)

篇1: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养生旅游发展趋势

作者:hhl文章来源:点击数:450更新时间:2012-6-29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但单纯的养生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融合时下发展迅猛的休闲旅游,养生休闲应运而生,并开始在国际范围内成为一种趋势。

与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养生旅游相比,现代养生休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普适性:传统观念认为养生旅游者的主要针对的是“亚健康人群”或老年人群,但实际上,养生休闲涵盖所有追求健康快乐生活的人群,他们不是“病人”,又不同于普通的游客,是具有较强的养生目的性。因此对其进行的康复保养不宜在医院或养老院进行,而因根据不同的心理需要进行目的地的选择。游乐体验性:养生休闲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易于使游客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其游憩方式更易于大众接受,形成一种游客与其习惯性生活方式本身的游乐体验性互动。

综合性:养生休闲是将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理论同现代生活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种休闲方式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既注重养生的功能,也注重养生过程的休闲性和体验性,它是将养生这一康复过程娱乐化、休闲化。

科学专业性:养生休闲活动开展的本身是以中医为理论核心基础,强调自然生态的要素,逐步融入了西方现代康疗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特点。某些养生休闲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主持指导下,按专业规范和规定程序进行。

教育性:通过养生休闲活动的参与能够构获得“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科学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同时促进人们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篇2: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部门,被成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在改革开放中,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而发展起来。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就以南昌旅游市场为例截止2011年9月份已经共有大小174家旅行社,并且在许多繁华的路段常常可以看到亚细亚国际旅行社、宝中旅游、旅游百事通等等门市,由此也就不难看出在中国涉足旅游行业的门槛是比较底的。虽然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创收、为国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处在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的低品质化,就如同快餐。它仅仅只能满足国人对于旅游的“饥饿”感并不能满足国民对于旅游的高品质享受。在旅游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从此不能不反应出现在的常规旅游线路都是存在着如此走马观花的模式,景点是到了、名山大川是看到了,可是真正的旅游享受在哪里,所有跟团出游的游客往往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返程后都会感到疲倦甚至身心具惫,旅游的享受在哪里?那种身心愉悦、心旷神怡的感觉在哪里?或许是由于在旅游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的缘故所有的旅行社不得不压缩成本走低价降服务的策略而导致这样的结果;或许是由于国民购买能力的不足所导致;或许是由于在我国还没有一部健全的《旅游法》所导致。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所导致的结果中国旅游业必定走向高品质享受式的旅游模式,而中国的旅行社必定也会成为一个满足每一个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的机构。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纵观国际上较大的几个旅游公司如:美国运通公司、托马斯.库克集团公司、日本交通公社。它们为游客提供旅行支票、旅行各类信息处理,并且有着自己直属的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体系、旅游金融体系等等各种与旅游息息相关的产业,而并不像中国的旅行社那样仅仅只是一个旅游服务型的中介公司,也就使得中国的旅行社在服务行业中“位高而言轻”的角色。往往为了一个团队的顺利出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机构,尤其在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旅行社的体系更为脆弱。根本不能在服务行业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也就是由于这些现状导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小。

虽然现在旅游业处在这样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地,但是中国旅游业依然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而导致国民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更渴求精神上的愉悦,而这些需求必定是旅游业来帮助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像近来的世博会、世界杯等等重大会展、赛事,中国的旅行社也为众多游客搭桥引线来为国民提供身在其中的要求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并未国民提供了不少的方便。还有国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精神享受的提升必然会使“走马观花”成为过去式。其次,旅游行业因其涉及面宽泛、对国家经济提升有着催化剂的作用、并且是绿色环保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对其越来越重视的缘故出台一部中国的《旅游法》也不会太久,从而让旅游业有一部自己的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而不再是通过各种协议来与其他行业合作来达到满足游客需求尴尬境地。

篇3: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

会展业的发展只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会展业的国际化, 是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办法, 提高办展水平。所谓专业化, 是指会展内容应专门化。这样既可以吸引专业厂商参展, 又容易形成规模效益, 增加主办者的经济效益。专业化展会是国际会展界通行的成功模式, 也是加入国际展览联盟的前提条件。所谓规模化, 即会展企业要上规模。会展企业要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走会展产业化道路, 必须靠市场竞争来发展壮大, 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 组建展览集团, 实现资本扩张, 提高企业组织规模, 增加竞争实力。所谓特色化, 是指会展企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要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特点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确定办展的主题, 并围绕主题开展会展活动, 使会展富有特色, 创名牌会展。

2.全球化、创新化和信息化

加入WTO以后, 会展市场及旅游市场均向世界全面开放, 国际会展企业及参展商会逐步参与中国展览市场的竞争, 他们会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寻找客户, 为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会将力求提高其国际化水平。这为中国会展旅游市场带来繁荣与发展的机遇。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中国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突出自身的特色。会展旅游的旅游者大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良好的经济条件, 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因此要想在国际会展旅游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就需要在经营观念、旅游产品以及服务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 这也是发展会展旅游必须坚持和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信息化已成为会展旅游与国际接轨, 实现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 对会展旅游的完善和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 这也要求旅游企业加强与国际知名会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会展旅游的吸引力。

3.生态化、品牌化和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无论何种产业, 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可以预见, 生态化将成为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品牌是会展业的灵魂, 也是中国会展业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综观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 无不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名城。为增强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品牌化是必由之路。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 在这样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里, 一种事物如果不能创新就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推进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宏观管理, 改革管理体制, 培育和完善市场

各级政府在会展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将逐步由直接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由前台演出向幕后支持转变, 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为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针对目前我国会展旅游业尚未发展成熟, 市场竞争无序, 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 政府应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面进行战略性规划与管理。

首先, 城市规划部门应当考察本市地理位置特点, 进行能否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可行性研究。如果某个城市属于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类型, 那么, 它就已经具备了更大区位优势。某个城市即便经济、文化、场馆等条件都已具备, 但位置偏僻、交通受限, 也要在制定决策前充分地加以论证, 再做规划。

其次, 政府要出台相应优惠政策, 如放宽出入境鉴证规定、减免展品进出口关税、取消货物抵押金、简化报关手续、努力建成若干自由贸易港等, 以营造一种宽松、简捷的贸易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 拓宽投资渠道, 为会展旅游业搭建硬件平台。发展会展旅游业的首要条件是拥有一批高水准、大容量、多层次的会展场馆。除相应面积的建筑物外, 还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视听、通讯、同声翻译、文字处理、广告、装饰等, 都要及时满足会展客户的要求。由于基础设施属于较大投资项目, 单纯依靠某个企业或个人是有困难的。政府参与不但解决了资金缺口, 而且能够在项目审批、规划方面给予调控, 保证项目投资成功率, 以及日后的投资回报率。

最后, 实施会展管理制度创新。审批制不是管理中国会展业的最好办法, 现行的审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引发了我国会展业这样那样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行业法律及法规的建立和健全, 审批管理制度应逐步向件记备案制过渡。另外, 广东省东莞市政府近日作出决定, 委托广东现代展览中心管理国有资产东莞会展中心。这是市政府整合会展资源, 打造商贸东莞迈出的重要一步。至此, 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和广东现代展览中心尽管产权各有归属, 管理上却合二为一, 从而实现了东莞市会展业的优化和统一。两馆统一管理意义重大:第一, 通过东莞市会展龙头企业的整合, 实现了东莞市会展业的整合, 这有利于东莞市形成统一的会展大市场, 增强有序竞争。第二, 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在市中心, 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在厚街镇, 互补性强。消费类展会选择市中心, 专业类展会落户厚街, 缩短了展会的培育期。第三, 统一管理比各自为政节省了运营成本, 提高了效益。

2.强化产品创新意识, 加强品牌整合, 实施差异化战略

只有创新, 产品才能有突出的特色和持续的吸引力。我国会展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适时推出新的专业性会议或展览, 并从内容、形式、配套服务等方面, 对那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传统展会进行改进和创新。即使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领导型展会, 也要与我国的场馆条件、地方风俗等结合, 以办出自身的特色。总之, 推出新的展会应坚持这样一个原则, 即商业会展与经贸活动相结合, 参观性与参与性相结合, 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结合。

各地区之问应加强协作, 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联合的方式建立区域间合作关系, 合理布局, 统筹规划, 实现优势互补, 树立中国会展旅游的整体品牌。在树立整体品牌的同时, 各地应实行差异化战略, 根据本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来发展会展旅游。各地区在地貌、历史文化、旅游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都有条件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区域旅游形象。比如,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是众多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驻地, 创建中国会展旅游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上海应充分发挥国际大都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为创建中国会展旅游品牌创造条件。总之, 各地实行差异化战略, 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 发展特色旅游, 是区域间加强合作、避免雷同和替代性竞争的重要保障

3.以人为本, 加快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

会展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和服务队伍。为顺应国际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缩短我国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有必要培养大批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高素质的会展旅游专业人才。各地行业协会可以组织专门培训。专业化培训成为汇集国际展览展示设计前沿理念、最新资讯和有效的经验, 进行国际化学习、交流及发展的平台。2003年3月21至23日,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会展设计师培训班”, 以“培育中国品牌会展设计师”为目标, 在“德国展览展示协会”的支持下, 由我国第一个会展专业研究机构——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主办。培训通过中外会展设计专业人士教学, 汲取当今国际上最领先的经验、风格和趋势, 以典型案例剖析为主要教学特色, 使学员了解新材料、新结构之运用及设计方式之变革, 把握前沿广告策略, 获得国际化设计理念及实战水平, 提升为客户打造市场形象的技能。

摘要:在新世纪, 会展旅游将会呈现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会展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 要加强宏观管理, 培育和完善市场, 强化产品创新意识, 加强品牌整合, 实施差异化战略, 加快会展旅游人才培养和建设, 加快我国会展旅游发展。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旅游,国际化,品牌化

参考文献

[1]卡林韦伯, 田桂成.会展旅游管理与案例分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张遵东.加快我国会旅游发展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 2008, (1) .

[3]周春发.国内会展旅游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8) .

篇4:中国旅游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转型

一、转型背景

1.国际比较

中国旅游已经进入一个快车道。近年来旅游发展的各项宏观数据比较理想,零六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长幅度下降了,由原先每年超过两位数的增长下降到零六年的百分之六,比往年下降了四到六个百分点。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其必然性:中国旅游业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在此规模的基础上不会总是高速甚至超高速的增长;也存在偶然性,从国际影响来看,2006年日本市场下降很大,主要原因是中日关系的恶化;另外還有一些是阶段性的原因。

国内旅游,现在已经超过了十三亿人次,这意味着中国每人每年平均出游一次。实际上情况并不然。有的人一年出游多次,有的人多年不出游一次。国内旅游发展潜力是比较大的,但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或者三十的增长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旅游市场已经从一个高速增长时期转向一个平稳发展时期。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转化。这种阶段性的转化对于中国旅游企业来说,意味着新的蛋糕已经不会再迅速扩大和发展了。

2.国内比较

从国内比较来看,旅游业客观上出现三个相对下降:

(1)在对外经济体系中地位相对下降。这几年中国外贸爆炸性增长,使中国现在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外贸近年来年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三十,而且是进出口同时增长。这也使得中国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引起巨大的国际关注。中国现在的外汇收入是一万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说起来是件好事,可对国民经济发展是个不小的压力,它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危险同时存在。具体分析,一亿美元的外汇需要八亿人民币的现金流动,这八亿人民币的现金流动本身就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因素。

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去年旅游外汇收入三百多亿人民币,与进出口总额比起来,所占比重很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上半期,国家发展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外汇,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导向,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旅游在对外经济中的地位在相对下降。

(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零六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体系做了一次大的调整。调整之后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了,零五年比重下降了零点八个百分点。当然这是因为统计方面而引发的一个相对变化,但是这个相对下降也需要关注。

二、产业转型

1.从比较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业转向复合型旅游产业

一说旅游,习惯性的思维还是观光,到现在为止多数地区仍有这样一个惯性的思维。说到发展旅游就得研究开发几个新景区,这是一个本能的思路,现在看起来仅这么做已经不能对应市场的实际需求。

旅游是包含四类产品内容的复合型产业,第一观光,第二商务旅游,第三度假旅游,第四特种旅游。这四类产品聚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转向,即如何从单一转向一个复合,尤其是在一些观光旅游资源并不具有非常强竞争力的地区。如果不能完成这个转型,实际上就意味着竞争力在下降,即使是观光资源非常强的地区也涉及到转型问题。北京市的"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就明确提出,北京的观光景区不能再继续以以前的方式开发,尤其是些远郊区县。从中国旅游业现在取得成就来看,旅游成在观光;从未来发展来看,旅游很可能败也在观光。所以如果不完成转型,就意味着中国这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势必会下降。

2.从传统服务业转向现代服务业。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里,旅游业划分在传统服务业,中国多年以来将旅游业定义为新兴服务业。但是新兴未必是新型,新兴代表原先没有现在兴起,而新型则表明发展的形态是符合现代需求的。新型服务业应该是现代服务业,下一步旅游从传统服务业转向现代服务业的任务更加艰巨。比如说旅游是为生活服务的,但是如果从商务旅游的角度来认识,旅游也是为生产服务的,这是一个根本性认识的变化,意味着旅游要转向现代服务业,意味着整个的产业需要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多数产业都完成了升级换代的过程,有些已经实现了几次升级换代。但是旅游产业基本上没有完成,甚至有些还没有开始,甚至全行业都没有升级换代的感觉,旅游业没有危机意识的原因在于有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支撑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在传统的模式下可以维持生存的状态。但是现在市场情况在变化,旅游业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向平稳发展期,仅想依靠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来支撑整个产业发展的前景已经改变,这就逼着旅游业整个行业不得不转型。

三、结语

在未来的发展中,旅游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经济功能持续发挥、持续增长。但是面对三个相对下降的局面,即使想达到原来的比重也是有难度的。旅游创汇占中国出口创汇比较高的年份达到了百分之八,如果按现在来说,中国一年出口五千亿,五千亿的百分之是四百亿,比现在的三百多亿已经下降了,只占百分之六。再进一步的发展会如何都很难预测,前提是中国外贸爆炸性增长的局面不会长期持续,因为它违背规律,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需要研究的是这个产业总体转型的问题。产业的总体转型具体来说涉及到旅游每个行业的转型,涉及到每个企业的转型。很明确的是,由于市场的转型使旅游行业全面转型已经开始,在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大批的企业会淘汰,一方面大批的企业会成长,无限的商机就是在转型过程中创造的。

参考文献:

[1]苗爱群.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5,(04)

[2]陈群利. 毕节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2,(01)

[3]郭丽. 赤峰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4]黄震方,陈志钢,袁林旺. 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研究综述[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03)

篇5: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助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种旅游新时尚和潮流,自助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导力量,在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自助旅游在我国毕竟还处于初始阶段,其发展仍然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对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针对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厌倦了老一套的旅游方式,开始追求个性化旅游,所以对中国自助旅游现状以及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可以表述为“兴盛”。在今后几年中将会成为主流旅游方式,自助旅游涉及的其它产业也会有很大发展空间,自助旅游将会走向国际化。所以热爱旅游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助旅游这种个性化的时尚旅游方式享受旅游,享受生活。

关键字:自助旅游现状发展趋势

一、自助旅游的简述

(一)自助旅游的概念

自助旅游已经不再是新鲜的代名词,而是一种非常时尚和流行的旅游方式,它可以让人们很轻松的身处大自然之中,全程没有导游陪同并且表现个性化旅游的一种方式,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自助旅游的特性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精致和有特色的旅游形态,自助旅游这种不受约束,自由自在,追求体验和休闲的旅游新方式备受人们的青睐。自助旅游在方式上有以下特征:

首先是自助旅游的自主性强,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独立自主的自由行动,自行的选择旅游的地点和时间以及方式。同时还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在旅途过程中根据爱好和心情随时调整行程或者改变行程,也可以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体验民族风情。

其次是自助旅游有一定的计划性。在旅途过程中需要自己去安排一切,是没有导游陪同的,所以说在旅游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计划和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深度旅游。

从以上可以看出自助旅游和散客旅游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目的不一样,自助旅游比较注重纯旅游或消遣性的目的,不包括公务、商务和会议旅游以及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的旅游活动。

(二)自助旅游的类型

自助旅游的类型是丰富多样的,如果按照旅游目的划分,有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按旅游距离划分,旅游距离越长越远涉及的旅游产业越多,收入点越多,反之则少。还可以按照交通方式来划分,其中包括火车旅游、自驾车旅游、自行车旅游等各种方式。

(三)自助旅游的特点

自助旅游不同于团体的旅游,它在形式上强调自主性和灵活性,参与度非常高,可以按照喜好自由的决定旅行中的一切。它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自助旅游是计划性旅游。自助游属于深度旅游,它需要在旅行前做好足够的准备。想玩的愉快,玩的深入就要有一定的计划,走马观花式的旅行不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和舒适。还可以在旅行过程中真实的接触当地居民,感受民族风情。所以会有人说,在一个真正旅行者的眼中,自助旅行是一生都在追寻的目标,目的无他,只是想实践自我、丰富人生,为短短一生的数十年的岁月,留下可以思念与留恋的回忆。

其次,自助旅游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休闲旅游和专业型自助游,休闲旅游多以家庭为单位,以休闲娱乐为目的,达到放松身心,体验快乐的目的。专业型自助旅游多为摄影、登山爱好者、为了捕捉有特色的风景。

第三,自主性强。自助旅游不需要跟团旅行,没有导游做向导,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陶醉于“特色”之中。

二、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

(一)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背景

国际自助旅游者对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国的自助旅游者对探险式的旅游方式极其认可,所以大家抛开了“团队”的旅游方式,开始背起过头的旅行袋,踏上自助旅游的道路,掀起了自助旅游的新潮。从而自助旅游已不再是老外的专利,这已足够体现中国旅游层次的跨越。

其二是因为我国旅行业相对国外旅行业发展的较迟缓,部分旅游者选择自助旅游是因为我国旅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而迫使游者自助旅游,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娱乐休闲的要求日益增多,并且大多数人已拥有足够的旅行经验,加上交通的不断完善、住宿的紧张局面减缓,更增加了我国自助旅游的快速发展趋势,这些都无疑对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便利条件。

(二)近年来中国自助旅游的基本状况

(1)自助旅游者日益增多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助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主要旅游方式,人们已经开始追捧自助游,在各项旅游调查报告中发现,团体旅游份额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自助旅游。

(2)增长最快的是私家车旅游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政府对公共停车费用等汽车消费的调节,近年来私家车旅游成为很多家庭旅游模式中的首选方式,人们喜欢开着自己的车子去旅游。

(3)旅游保险的完善

旅游保险的不断更新,如2002年五一前夕,平安保险公司设计并推出了“五一休闲假日保险”,这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旅游黄金周的假日保险,旅游者只须

付10元保费,就能获得“五一”假日期间4万元保额的意外伤害保险,这也是旅游保险不断创新的体现。

三、自助旅游在中国发展的障碍与困难

俗话说,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很多负面信息也逐渐体现出来,这已足够说明,在旅游市场中,自助旅游还面临诸多困难与阻碍。首先,交通以及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一直是阻碍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便利的交通,对旅游者来说,出行就面临一定的困难。旺季住宿非常紧张,缺乏预订网络,很多旅游者提前做好准备但还是很难提前预订房间,有一些旅游者因此取消了行程,放弃了旅游。

其次,自助旅游信息的实用性差。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现在可以查询旅游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可以通过旅游报刊、电视中的旅游景点介绍和旅行社的大力宣传,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网络:各大网站都设有旅游网,旅游网站已超过300多家,自助旅游网站日益增多,各大旅行社、饭店和著名景点也纷纷在网络上宣传,旅游信息也比较丰富。但是这些旅游信息并没有给旅游者带来实质性的东西,这些旅游信息离自助旅游者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比如网站上诸多的是景点的介绍、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广、票务预订以及一些自助游记,有关旅游目的地的详细信息还不够准确,让自助旅游者不能够真实了解当地情况,这些对满怀希望的自助旅游者来说确实带来了许多困难,他们不能够详细的制定旅游计划,所以尽管旅游信息比较丰富,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给旅游者带来方便有用的旅游信息。

第三,金钱、时间和心理方面。金钱是构成旅游的首要条件,有很多人认为自助旅游要比团体旅游便宜的多,其实不然,团体旅游确实会在交通和住宿方面省更多。时间方面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因为自助旅游是自行的决定行程,所以难免在旅游者特别喜欢的旅游景点停留时间相对较长,所以一般的自助旅游也要七天以上,最好是两周。心理方面是决定旅游效率的重要方面,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依赖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到旅游效率。

四、自助旅游在中国的未来

通过对自助旅游信息的诸多了解,可以发现自助旅游在未来将会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自助旅游将会成为主流的旅游方式。自助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体现了个性化旅游,在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自助游的特征和特点,内容和形式上变得加丰富多彩,吸引旅游者。

第二,自助旅游涉及的其它产业也会有很大发展空间。自助旅游者的快速增多,给旅游业的产业链条拉长,比如交通、住宿、旅游中介业务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润,更加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自助旅游者将会走向国外。自助旅游将成为深度旅游,在本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将会选择国外深度旅游,丰富人生经验,而且现在国际型的重大赛事也对出国自助旅游起到了刺激作用,拉近了世界人的距离,让彼此变得更加了解。

篇6: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时间:2013-02-01 20:11:

54来源:浏览次数: 17华东网我来说两句(0)

本条新闻标题:《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发布于2013-02-01 20:11:54,希

望对您有所帮助,《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

近日,由专业旅游行业研究机构劲旅咨询与古村镇旅游门户网站中国古镇网合作撰写的国内首份《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中国古镇旅游的现状做了深度的研究和分析, 并对古镇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客观的预测。

中国古镇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中国现有19522 个建制镇和14677 个乡,其中,百年历史以上的古村镇共220个,分布在中国的24个省市。表1列出了中国24个省区市的古镇数量和所占比重。可以看出,浙江省古镇数量最多,有39个,而天津、新疆、内蒙古、甘肃和西藏最少,只有 1 个。排在前三位的是浙江、四川和江苏,古镇数量分别为39、38和23,所占比重分别为17.73%、17.27%和10.45%。排在后5位的省市的古镇数量所占比重均为0.45%。浙江、四川、江苏和安徽4个省份古镇数量累计比重占全国古镇总量的一半以上,为52.27%。

表1 中国古镇分布表

具体从古镇在东、中、西三大地带[1]的分布状况来看(见表2),我国古镇在三大地带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衡,呈东、西中递减趋势,东、西部分布数量相当。另外,如果将中西部地区古镇总量和平均数量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古镇数量是中部地区的2倍之多,而平均数量却为1.7倍。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古镇

分布不均衡,四川的古镇数量为38,在全国古镇排名第2,而内蒙古、甘肃等4个省份的古镇数量仅为1。

表2 古镇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布情况

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传承是造成中国古镇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此外,古镇要想发展旅游业,会受到诸多因素约束,如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产业政策、市场等,而这些因素在各省市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以资源驱动型、观光型为主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归纳起来共有以下5种类型:节事体验游、美食养生游、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等。总的看来,我国古镇旅游产品开发日新月异,但仍以资源驱动型和观光型为主,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简单模仿其他地区,导致雷同缺乏特色,其中,江南水乡古镇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市场高速发展,需求逐年递增,江南水乡古镇仍是古镇旅游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古镇旅游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而以周庄、同里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发展尤为迅猛。江南水乡的传统村镇旅游起步于198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区域的传统村镇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客源市场。2000 年周庄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147.5 万人次,同里 87 万人次,甪直41 万人次,乌镇于 2001 年正式对游客开放,当年接待游客数达 78.9 万人次。与江南古镇相比,以西递、宏村、渔梁为代表的徽州传统村镇的旅游接待人次较低。2001 年西递接待游客总量 27.08 万人次,宏村 20.09 万人次,2002年渔梁古镇旅游接待人数仅为1.99万人次,仅为周庄接待人次的1%、同里接待人次的2%。一项研究显示,近年来,江南古镇的旅游接待人次一直是徽州传统村镇的近20倍或20倍以上[2]。2009年,同里的旅游接待人次为363万,2010 年,周庄接待 游客 592 万人次(见图1),乌镇接待游客 531 万人次。

图1991-2012年同里和周庄旅游接待人次(单位:万人次)

数据来源: 中国古镇网 劲旅智库

古镇旅游以休闲和文化体验为核心,旅游方式以“慢游”和细细品味最为适宜

一般而言,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旅游、休闲愿望也逐步增强,出游率大大增加。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古式建筑为载体,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的爱好者,因而,使得偏好古镇旅游的游客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游客群体的年龄结构间接反映了旅游者在体力、旅游兴趣、生活阅历和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古镇旅游以休闲和文化体验为核心,旅游方式以“慢游”和细细品味最为适宜。因此,古镇旅游者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中老年为主,青少年相对较少,一般是随同前两类人群而来。

图2 古镇旅

游者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 中国古镇网 劲旅智库

知名度不甚高的古镇,其客源空间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知名度较高、且旅游开发较早的古镇而言,其客源市场除了显示出距离递减规律外,还表现出空间分布较广、从沿海到内地梯度递减的显著差异

对一般的知名度不甚高的古镇而言,其客源空间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客源主要集中在古镇所在省(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中性。例如,在一项针对成都古镇的市场调研中,来自成都市区及其周边的游客分别占调查样本总量的44.25%和37.63%,而四川省内其它地区和外省市的游客所占比重较小;而对知名度较高、且旅游开发较早的古镇而言,其客源市场除了显示出距离递减规律外,还表现出空间分布较广、从沿海到内地梯度递减的显著差异。例如,一项针对周庄的市场调研显示,周庄游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如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河北、北京等地,这些地方的游客占到访游客总量的比重为77.65%;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5%和

7.35%。交通的通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古镇客源市场梯度递减的主要原因[3]。短途的一日游是古镇旅游的主体,且多大选择周末出游

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呼应的。对于知名度较低的古镇而言,由于游客市场以古镇所在地及其周边的居民占较大比重,因此,短途的一日游是古镇旅游的主体,且多大选择周末出游。例如,在针对成都古镇旅游的调查中,成都周边短途一日游游客占出游总人数的3/4左右;而对于知名度较高的古镇而言,中途和远途的游客数量也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元旦”、“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出游的游客较多

总的来看,我国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出游时间较为集中,中短途的主要集中在周末,远途的主要集中在各节假日,在主要的“五一”、“十一”长假期间,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旅游需求井喷的现象,这是中国旅游市场的通病,而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完善,以及带薪假日的逐步推行,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将更加合理化。

古镇旅游的开发模式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存在五种主要的开发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出让模式、社区开发模式和综合式开发模式。

表3 古

镇旅游开发模式一览表

古镇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古镇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旅游开发促进了古镇的保护和发展,然而古镇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的背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题特色不鲜明,旅游开发差异化不明显;旅游开发深度不足,空间竞争加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对当地社区的冲击较大,社会参与尚待提高等等问题仍然突出。

精细化、深度游、旅游地产化、产业集群化将成为古镇旅游的发展趋势

精细化是古镇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是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精细化。要定位明确、规划合理,深入考察,避免粗制滥造和杂乱无章;(2)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并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推动古镇旅游向集约化、品牌化、效益型方向发展,提升古镇旅游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软实力”。(3)是实现古镇旅游的信息化,古镇不仅是观光的胜地,还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之一.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古镇要想让后可做更多的停留,进而带动更多综合,消费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无线网络是大势所趋。

深度游,就是指不同于传统的观光性旅游,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古镇旅游中,对古镇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随着旅游者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往那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旅游方式已经不再受欢迎,游客更希望在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多做停留,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寻找它的“来龙”与“去脉”。

刚刚闭幕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未来十年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并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近几年如火如荼的旅游地产发展,将会随着新一轮城镇化的大开发而更加蓬勃发展,打造通过打造特色古镇、以旅游的概念进行定位的城镇将不会是少数。

旅游业,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古镇旅游20年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为接下来的中国城镇化做了很好的示范和样板。与之前的工业化引导的城市化不同,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消费产业带动即内需型产业带动的城镇化。今后古镇旅游的发展将融合文化创意产品、农产品、收藏品等购物消费,文化体验、娱乐活动、运动康体、养生理疗、养老服务、会展培训、祈福修学等服务消费,内涵和外延将更为丰富,古镇旅游将呈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中国古镇网介绍:

篇7: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把握2013年中国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引导消费者旅游消费,发挥旅行社行业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中国旅行社协会所辖《旅行业》拟在会员单位内征询百名旅行社总经理意见,拟对2013年旅游产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现诚请您参与我们的调查。

填报单位:填报人:职务:

联系方式:

1、您认为2013年哪些新旅游目的地、新产品、新出游方式值得关注?

2、贵社在2013年预计销路最好的旅行线路或旅游目的地是什么?

(限3条)

3、贵社在2013年将重点推出的新线路(产品)是什么?(限3条)

请您在11月21日前回传本问卷(传真至010-65201449)。

篇8: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会展业,旅游,发展趋势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 年增长速度达20%以上, 大大高于我国其他领域经济总量的增长。最近一两年, 由于我国传统旅游业受到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 其增长速度开始放慢, 而会展旅游业增长速度非常快, 因此, 会展旅游业逐步受到旅游业界的重视。但是, 我国会展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总量还比较小。

一、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起步比较晚, 但发展非常快, 特别是会展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大有超前发展的态势。

(一) 各地政府积极参与主导会展业的发展

由于会展业本身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 各地政府非常重视会展业的发展, 形成了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局面。北京市组建了副市长牵头的领导小组, 对会展业进行全面研究, 包括组建课题组, 撰写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 责成北京市统计局会同有关单位制订一套会展业统计指标体系等等。上海、杭州等地也在政府的主导下, 制订了会展业发展的规划。

(二) 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硬件优先发展。“截至2011年, 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展馆面积增长了一倍, 场馆面积达到516万平米。目前在建或已经建成的大型展馆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总展览面积为室内20万平方米, 室外5万平方米;杭州西湖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 会议中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设有大小会议厅30余个, 配有10路同声传译系统和7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北京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国际会议中心、商务酒店、写字楼、参展商公寓、大型购物中心、仓储中心、办公接待、动力中心等为一体;甚至包括主题公园, 是以展场为核心的展览综合体, 建筑面积28万平米, 展场面积20万平米;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9.3亿元, 总建筑面积12.7万平米, 其中展厅面积5万平米, 会议厅面积1.5万平米, 会议厅40间。

(三) 主要会议接待单位纷纷加入国际会议组织

各地经营会展的公司和一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加入相关的国际会展组织。截止到2012年5月, 我国有14家单位加入ICCA组织, 他们是: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市旅游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民间国际旅游公司、中国会议及奖励旅游组织、浙江中国世贸中心、中国世贸中心、中旅国际会展公司、华亭宾馆、春秋旅行社、山东国际旅行社、上海国际会展中心、锦江会展公司、上海旅游委。此外, 中青旅参加了国际航协IATA、美国旅行代理人协会ASTA、亚太旅游协会PATA, 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了国际博览会联盟UFI、国际展览会管理B IF等。

(四) 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等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在发展国际会展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为核心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这些大城市在接待国际会展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 现有会展场馆多

北京市目前拥有大型展览场馆12座, 总面积近14万平米, 拥有500座以上的会馆25个以上, 此外北京市共有旅游定点饭店554家, 星级饭店506家, 客房数达到9.3万间, 其中很多饭店的会议场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同样, 上海目前展馆总面积为14.5万平米, 与北京相当, 此外, 上海市拥有饭店354家, 客房5.6万间。由于饭店和会议、展览场馆比较健全, 这些大城市开展会展业具有较好的基础。

2. 会展外部条件相对成熟

会展旅游业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 而且要求较高的城市总体环境和国际交往的综合能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交通, 如:地铁、城市道路状况等比较好, 接待国际国内旅游者人数在我国名列前茅。此外, 北京已与7个国家的2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147个国家在京有驻华使馆, 外国金融机构在京的代表机构近300家, 17家外资银行在京设立了分行, 众多的跨国公司在京设立了办事处。

(五) 会展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国际会展业在多年的实践中, 形成了一整套接待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的会展业也正在形成自己的服务体系。如:会展组织者 (PCO) 、目的地接待者 (DMC) 正在建立中, 很多经营会展的公司, 都开始培训自己的PCO。

(六) 网络参与

现代网络技术在我国会展业起步中就开始介入。目前, 仅展览业的网站就有43家。这些网站有的介绍会展, 有的已经开始直接经营网上会展业务。

(七) 会展旅游业引起旅游业界的重视

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政府主导会展业的发展中将会展业与旅游业密切结合在一起, 其中北京市举办了几次大型国际会展业研讨会都有北京市旅游局和首都旅游集团的参与。

二、我国会展旅游业的主要问题

目前, 我国会展旅游业才刚刚起步, 其中有很多问题函待解决。

(一) 市场化不够

在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中, 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化程度过低。

1. 没有形成PCO, DMC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

国际会展业的成功经验表明, 会展组织者 (PCO) 、目的地接待者 (DMC) 分工体系是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但我国目前无论是会展旅游企业还是政府都较关注目的地接待者 (DMC) , 对于会展中最为重要的会展组织者 (PCO) 缺乏认识。

2. 政府主导会展旅游业发展中, 行政干预过多

会展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政府的主导, 但是政府在什么层次上主导, 参与到什么程度, 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政府干预过多, 导致会展业非市场化, 主要在对场馆建设等方面参与过多, 而对会展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建立等方面参与较少。

3. 我国的会展市场目前还是单一买家市场

德国等会展大国的会展业之所以能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会展地本身就是国际大都市, 开办展览的受众对象是国际化的。但我国的大都市还没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参观展会的受众几乎是清一色的国内客人, 因此, 不是针对国内买家的会展一般不会在我国举办。

4. 会展业还没有独立成为一个产业

由于我国会展业曾经是由一些非市场化的发起单位和部门全部或部分垄断, 这些单位和部门还没有意识到中介公司提供服务的效率会更高。因此, 会展业在目前还处于一定的垄断阶段, 会展业还不能称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二) 重硬件轻软件, 重展轻会

目前我国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几乎都将会展业作为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并将重点放在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 绝不仅仅依赖场馆的建设, 其发展更依赖于软环境的规范化、国际化等。

(三) 国际化品牌的会展少

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举办的大都是世界著名会展, 如米兰国际博览会、巴黎博览会等等, 但在我国除广交会等会展有一定的世界性影响外, 绝大多数会展都是临时的、国内的。

(四) 对会展业缺乏科学研究

当前, 我国对会展旅游业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会展旅游业各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导致统计口径混乱, 无从分析会展业的范围、效益等。

三、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一) 举办会展的法律将进一步规范, 并逐步向国际通行的登记制转化

目前, 国家已经开始制订有关会展的法律、法规, 今后几年有关会展业的法律、法规将相继出台, 会展业的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化。今后举办会展审批手续将会更为简单, 并将按照国际惯例逐步过度到登记制惯例办法。这将促使会展业成为一个规范的市场。

(二) 会展业将向几个大城市集中

通过对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分析, 会展业在特定城市的发展有“通吃”效应, 即会展业的发展会自身加速, 形成更大的规模, 而不可能全国遍地开花。今后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将成为我国会展业的中心。

(三) 会展旅游中介组织将大批出现, 会展业将形成独立的产业

目前我国从事会展的企业数量众多, 但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会展组织者 (PCO) , 或者仅仅处于PCO的初级阶段, 对组织接待会展处于不规范的阶段。今后随着会展的增加, 会展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国际会展人才的引进, 专门从事会展的专业化中介公司将大批出现。

(四) 会展旅游市场将专业化细分

目前国际会展业已经形成了非常细致的市场分工, 比如ICCA的市场范围包括50人以上的国际会议, 而UTA则在300人以上等。目前我国的会展公司还处于发展初期, 没有形成细分化的市场, 今后随着市场的发展必将形成专业化的分工, 形成专门经营展览业、会议业及其中更细分市场的格局。

(五) 大型旅游企业将大批进入会展旅游市场

目前我国的大型旅游集团如上海锦江、中青旅、春秋旅行社等已经加入了国际会展组织, 开发会展旅游市场, 但更多的大型旅游集团, 如首都旅游集团、陕西旅游集团等还没有完全介入会展旅游市场。可以预见, 今后几年我国的大型旅游集团将以其规模大、服务全、无形资产高、资金雄厚等优势进入会展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1]戴学锋.中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N].华东旅游报, 2006-12-12 (A10) .

[2]国珈.会展旅游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成功 (教育版) 2009, (6) :288.

[3]孙晓玲, 陆林, 孔伟.国外会展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 (4) :353-359.

[4]贺学良.刍议会展业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J].商业时代, 2010 (22) .

上一篇:创建班级文化展示班级特色下一篇:护士见习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