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

2024-06-27

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共6篇)

篇1: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

中国现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仍停留在粗放型、低水平的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仍存在因道路、交通工具等因素限制旅游发展的问题。旅游接待设施规模较小,档次结构不合理,旅游管理观念落后,管理经验不足,人才培训滞后,与国际差距较大等问题。今后中国旅游业要应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道路的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2. 加强企业经营的国际化、集团化和经营产品与服务的标准化、程序化。注重标准化的同

时还要加强民族、地方特色。

3. 扫清障碍,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的运营机制,使其更加符合国际规则。

另外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管理方式要转向法律、市场和行政相结合。

4. 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改善旅游业的管理和经营手段,提升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5. 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和旅游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旅游业培训体系,制订合理的人才任

用和奖励机制,激发活力,产生效益。

6.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投入,支持旅游业的全面建设,进而加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7. 加强旅游业的法规建设,保护旅游业的顺利建设和健康发展。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实现

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强国”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艰苦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当前来说,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运行;加强行业管理,增强行业自律;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集团化发展;完善产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市场促销,提高促销效果。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调整旅游政策,促进旅游全面发展。出境、入境、国内旅游是旅游业的三驾马车。“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要从完善市场结构的角度,培养国民的旅游意识,形成入境、出境、国内旅游三个市场互相补充、共同促进的局面。从目前的条件来看,要着重强调国内旅游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形成旅游业全面、合理的供给结构的要求,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国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的增加,尤其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民的出境旅游政策也要适当调整,扩大出境旅游。这不仅有利于中国旅游业总体规模的扩大,而且也是不断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旅游强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篇2: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

入境旅游

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一)旅游环境不尽如人意

旅游环境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这三种环境都是旅游资源,应并重开发。如今,大家都认准了旅游是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作为重点产业来抓,有的一个省就设了40个旅游开发区。比如神秘的西双版纳是我国宝贵的热带原始森林,是一个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风景区,但近十几年的毁林开荒,伐木取薪,使森林面积急剧下降,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在已降到临界限。旅游资源的掠夺性砍伐、文化遗产的人为破坏。此外,据对中国42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的调查,其中31处存在严重的旅游垃圾污染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73.8%;污染比较严重的有4处,只有8处的环境破坏与污染较轻,仅占被调查总数的19.05%。

人们对于同属旅游环境的社会环境,在现代旅游开发中,比起自然资源来,对游客的影响往往更加认识不足。破坏社会环境也是破坏旅游资源的道理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还有,法律环境也有待改善。一国旅游环境中种种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心理的因素,但其中起决定作用是法律因素,因为上述各种因素,主要是通过一定法律体制和法律规定,对外国旅游者和旅游服务贸易投资者直接予以影响。

(二)缺乏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

旅游业实际上是跨国性的行业。只有消除国际旅游的障碍,保证国际旅游人数增加才能为国家赚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外汇。而优质、高效、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又是保证国际旅游者重复消费的重要条件。而中国目前正缺乏这种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服务,例如,签证手续烦琐、海关和边检的效率低下、兑币地点少等。另外,就是旅行社市场较为混乱。比如,无序竞争中的竞相压价、高额回扣、价格欺诈、非法经营、违规经营、违规操作;服务贸易方面的“降格服务”等。

(三)缺少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更不等于旅游业。开发旅游业必须树立旅游产品的观念,而旅游产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方面有机组成的综合体。不注重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旅游业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例如自然景观,国家认定的风景名胜区512处,只重视开发使用,而不注意管理保护。

(四)旅游商品供应存在问题多多

国际旅游商品创汇占旅游收入的40 – 50%,香港高达60%,我国大陆这一比例平均为20%。旅游是一种异地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活动,而购物则是旅游过程中的延伸和旅游感受的物化,这就要求旅游商品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纪念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收藏性等特色,至少具备一项,兼有多项更佳。而我国的旅游商品样式陈旧,品种单一;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缺少地方特色,市场趋于雷同;商品文化含量、艺术品味不高,等等。

(五)旅游业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里所指的素质:一是队伍素质;二是产业素质,包括景点建设,商品开发,旅游规则,产业格局,市场网络,企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等等。如果不提高,将无法经营好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旅游。

三、缓解我国旅游贸易逆差措施

(一)实施旅游人才培养战略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还要依靠人才优势。且新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要靠大量高素质 的人才。因此,建立健全新的旅游专业人员和经营人才教育培训模式 已势在必行。这种模式必须适应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全球化经济及与之相适应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模式。要适应逐渐缩 短的知识更新时期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更好的旅游综合型人才。为全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作出贡献。

(二)要注意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

虽然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在“量”上已经达到“旅游大国”的水平。但在“质” 上。与世界上一些典型的旅游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重视旅游服务贸易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创新管理和服务理念。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小金.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下的汇兑损失及不利影响U1.价格月刊,2013(6): 54—56.

【2】章家清,谭鹏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探析Ⅱ】.生态经济,2009(1): 155—157.

【3】刘丁有,刘信信.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田.开发研究,2012(1):32—35.

篇3:论中国旅游业发展及其特征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旅游业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完成,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由于一系列政治运动接踵而来,特别是“十年动乱”的发生,致使国民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到1976年,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旅游业而言,“旅游产品没有市场,也不可能组成整体产品推向旅游者。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在我国国内旅游中几乎没有出现。”

为巩固新生政权、贯彻统一战线政策和满足华侨归国探亲的需要,对华侨的接待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49年11月19日,华侨服务社在福建厦门成立,是为建国后第一家国营旅行社。此后,在福建、广东两省的“侨乡”之地,纷纷成立了类似功能的华侨旅行社。195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华侨服务总社,主要任务是为华侨等回国探亲、访友、参观、旅游提供方便。1963年又明确规定,开展接待华侨和港澳同胞在国内旅行游览的业务。

1954年4月15日,经中共中央国际活动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14个城市成立了分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访华外宾食、住、行、游等事务,并发售国际铁路联运客票。1956年8月23日,国务院又规定中国国际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央和地方国际活动服务,各地分社应该向省市地方人民委员会和各省市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请示并报告工作。8月27日,公安部、外交部向我国各驻外使馆、代办处印发《关于对外国私人旅行游览由中国国际旅行社负责接待》,来华旅行人数要控制在中国国际旅行社确定的全年接待数额范围内。1958年1月9日,国务院决定中国国际旅行社划归国务院直属,由国务院外事办公室领导;各地分社、支社归各省市直接领导后,仍然必须接受中国国际旅行社分配的接待外宾的任务,并在接待业务上接受指导。1960年2月26日,国务院秘书厅印发《关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机构性质问题的通知》,中国国际旅行社确定为事业单位。中央各部门在与该社发生业务联系时,应将其作为事业单位办理,但为了国际活动的方便起见,该社对外仍可称为企业单位。196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改组和扩大中国国际旅行社为旅游事业管理局,直属国务院,负责对外国自费旅行者在华旅行游览的旅游管理工作;领导各有关地区的国际旅行社和直属服务机构的业务;组织中国公民出国旅行;负责有关旅游的对外联络和对外宣传工作。7月22日,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直属国务院领导,对外仍然保留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名称,局、社合署办公,贯彻“热情友好,服务周到”的方针,加强与各国的友谊。12月29日,正式确定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本部机构为国务院行政单位。

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后,最初几年的对外接待主要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关人员。到1957年,除与11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旅行社有交往外,还与113个西方国家有过信函往来。1964年,周恩来成功访问亚、非14个国家,中法建交,新辟中国至巴基斯坦、中东、阿富汗三条国际航线。“十年动乱”中,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接待任务基本停止,华侨服务总社和分社一度被撤销。直到1971年才得以陆续恢复工作,华侨服务社更名“中国旅行社”。

这时期的中国旅游业,主要有中国国际旅行社及其分社、华侨服务社(总社)及其分社,分别承担着外事和华侨接待事务。其主要任务由国务院、外交部统一安排,集中调配,对外称为企业,对内行政命令。中国国际旅行社“是一个官办的、服从于我国对外政策需要的外事接待机构”,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从经济上说,名为接待外国自费旅游者,实际上是‘政治挂帅’,不计效益。强调按政治标准选择接待对象,常常是免费招待甚至亏本接待。内部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部上缴,人员工资和一切开支按财务制度由国家财政下拔或经特批后报销。从国旅的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旅游业是国家外事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在当时的背景下,旅游带有明显政治性和意识形态的痕迹。中国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后,与中国国际旅行社合署办公,隶属于外交部,分社隶亦隶属于地方上外事部门。“外事无小事”,直接承担国际旅游接待任务的旅行社,被纳入外交系统的组成机构,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此同时,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饭店,也以国营的招待所、旅馆为主体,主要接待外国政要、友人和各种代表团,以及归国华侨和侨眷家属等。国内客人则按照“被安排、受指定、按章办事”的方式接待。对于这种招待所式服务的特征,有人归纳出三点:“(1)行政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基本上依靠政治口号和行政命令,缺乏基本的制度、标准和规范;(2)随心所欲,就是服务活动大都属于服务人员的即兴自发的活动,服务水平往往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政治觉悟、服务经验与自身心情;(3)因人而异、‘上天入地’,就是服务的结果往往因服务对象的不同和服务人员的情绪、经验等的差异而千差万别,服务质量极不稳定。所以,招待所的服务是一种政治化、经验型、自由式的服务模式。”应当说,这个评价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又有人深有体会地指出,我国旅游业从1949年到1977年,在这将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突出完成政治、外交任务,不计较经济上的收益,这阶段不是按经济规律来办事的。”

不言而喻,“行政管理”、“突出政治”、“外交任务”是这个阶段我国旅游接待的最突出的特征。

二、市场经济转型下的旅游业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创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局面。正是借改革开放政策的东风,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邓小平比较早地认识到旅游业的地位,将其作为创取外汇的经济行业,以及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从1978年10月-1979年7月,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他针对旅游业发表了五次重要谈话。一是发展旅游的重要性。他认为:“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开辟新的行业和发展领域,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二是旅游能增加收入。他说:“搞旅游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既然搞这个行业,就要看看怎样有利可图。”“如果一年接待五百万人,每人花费一千美元,就是五十亿美元。一年接待一千万旅行者,就可以赚一百亿美元。力争20世纪末达到年创汇100亿美元的目标。”三是利用外资发展旅游。他指出:“利用外资建旅馆可以干嘛!应该多搞一些。昆明、桂林、成都都可以搞,一个地方设一两千个床位。”四是旅游要按经济办法管理。他在会见工商界人士时说:“比如说旅游业,你们可以推荐有技术专长、有管理经验的人管理企业,特别是新行业的企业。”“要用经济的方法管理经济,从商业的角度考虑签订合同,有利润、能创汇的就签订,否则就不签。应该完全排除干扰。”邓小平关于旅游业的讲话,对于现代旅游业的起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9年9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旅游业要从“政治接待型”转变为“经济经营型”。同年,中国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成立中国旅游服务公司、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中国旅游出版社等。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隶属于共青团中央领导,成为旅游业中的又一支重要力量。1981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提出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日益兴旺发达的中国式的旅游道路。”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方针是:“积极发展,量力而行,稳步前进。”但是,起步之初的旅游业,行政性特点比较明显。因为无论是旅行社业,还是饭店、宾馆、车队等与旅游有关的行业,还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改变统一领导、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

1982年7月,中国游览事业管理总局与中国国际旅游总社分开办公。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总局”,简称国家旅游局。上述两个变动,从国家层面对旅游业的管理,揭开了政企分开的序幕。这对于各省市、地方的旅游管理体制,具有非同小可的影响。

1984年7月27日,中央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室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创旅游工作新局几个问题的报告》,指出在旅行社外联工作上,要打破独家垄断的思想,允许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等单位开展竞争,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扩大各自活动领域和服务对象;在旅游管理体制上,要实行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这时候,对于国内旅游也有了一定的认识。1985年1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提出,要从只抓国际旅游,转变为国际旅游、国内旅游一起抓。同年,国务院发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把旅行社分为三类:一类旅行社许可经营国际旅游招徕、接待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二类旅行社只能经营国际旅游接待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三类旅行社只能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但是,该条例又规定,不管哪一类的旅行社,只能是公有制。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进一步廓清了经济发展中姓“社”姓“资”的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旅游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把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

从1978年到1995年的中国旅游业,呈现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渡”的特点。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旅游企业的管理体制开始改革。1992年以前,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行政性管理体制占主导地位,还没有转移到市场经济上来。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既管行政,又管企业,政企未分。国有旅游业实行行政性垂直领导,在财务管理上实行财政与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收支而不是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其后,旅游业开始从完全国有到政企分开,由原来政治接待向服务性、市场化转变。尽管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毕竟已经起步。第二,出于创取外汇的目的,这时期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旅游业三大市场中,入境旅游独树一帜,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尚处于萌芽阶段。这是由于,一方面,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只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万元户”还很新鲜,简直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农民、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比较少。另一方面,“休闲”、“闲暇”、“休假”等今天习以为常的名词,当时还是相当的陌生。同时,对旅游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认为旅游是游手好闲者的行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比经济发达国家要低,不能像经济发达国家那样提倡旅游。”“我们应该继续提倡艰苦奋斗的方针,还没有到大力提倡旅游的时候。”第三,国家对出境旅游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直到1990年,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国家旅游局征求外交、公安、侨办等部门的意见,发布实施了《关于组织我国公民赴东南亚三国旅游的暂行管理办法》,旅游目的地仅限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以后又增开了菲律宾。同时,这次批准的只是出国探亲旅游,所需费用一律自理,采取由海外亲友交费的办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出境旅游。

三、经济产业化下的旅游业

党的“十五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逐步得以完善,旅游业毫无疑问地被推向了市场。随后,中国加入WTO,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外国人开始投资饭店业等旅游设施。种种迹象表明,旅游业在更大程度上,与国际规则接轨,逐渐走向产业化,包括日益兴起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1995年以前,国内旅游的发展相对缓慢,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旅游行业只经营入境旅游接待业务,很少接待国内旅游者和散客。1995年5月,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工作制,职工依法应享受110个休息日;1999年10月,又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加之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职工依法应享受114个休息日。进入21世纪,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又有了剩余的钱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在整个“十五”期间,一直呈连续增长趋势。(见下表)

这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旅游不再是“游手好闲”的行为,而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生活状况的改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国家拉动内需的推波助澜,为国内旅游的兴盛创造了条件。旅游,被纳入普通民众的视野;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中国逐渐迎来“大众旅游”的时代。所谓大众旅游,“首先是指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而且“现代旅游的普及性表明,旅游度假正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并对两类旅行社按业务作了适当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旅行社只能属于公有制的规定得以改变。同年,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业列为“九五”重点产业,即使刚刚成立的直辖市重庆,也把旅游业看作支柱产业。23个省市中,云南、海南、陕西、江苏、湖南、湖北、黑龙江、安徽、贵州、重庆确定旅游业为本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上海、辽宁、山西、新疆、河南、甘肃作为重点产业;广东、北京、河北、四川、天津、江西等省市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或“龙头产业”。

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旅游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主要以团队形式进行。团队是指由有经营权的旅行社组织的、三人以的出国旅游团(以下简管团队)。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由国家旅游局会同外交部、公安部提出,报国务院审批。”第三条规定:“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地发展。”在今天看来,“暂行办法”尽管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但它的出台,标志着出境旅游市场的开始。国家旅游局经过严格审核,包括中央部委在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67家旅行社,得到出国旅游组团的资格。

1998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使其发展环境获得了根本性的变化。同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旅游被确立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服务业和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再次强调“三个不变”,即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变;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不变;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不变。

也是在1998年,政府管理部门开始与所属企业“脱钩”,国家旅游局不再是直属企业的“老板”、“教练”。其他各部委的旅行社等企业,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意味着不同所有制、不同的投资主体、地方所属的旅游企业,一并被平等地推向了市场,共同面对市场的挑战。对企业经营来说,“只有市场竞争磨练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有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旅行社才能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担负起‘振兴国有旅游企业、发展民族旅游产业、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应当承认,“虽然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方向、规模和质量提供保障”,但是,更应当看到,“计划的功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未来市场竞争更多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政府职能的转变,产权关系的明晰,责、权、利的对应,是旅游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旅游业但基本上完成了市场化体制,而且逐渐发展为产业化。无论是从体制上,还是从规模上,“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已习以为常。旅游新品种、新业态、新经营等等,不断涌现。旅游业的发展异彩纷呈、目不暇接,人们用“井喷”、“旅游流”来形容,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第五次浪潮”。旅游产业已被所有的省、区、市确定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全国旅游产业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8年,我国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入境游客1.3亿人次,国内游客比例达92.42%。旅游总收入1.14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700亿元。

近年来,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并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从短期看,旅游业是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拉动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从中长期看,旅游业是我国国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方面,促进就业的重要领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旅游业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产业,在各省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边境贸易的重要突破口,且成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功能在转型中的国民经济格局中逐渐显现。”

篇4: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

“邕江添雨涨,绿绕万家春。四野重烟晓,两堤叠浪新。波涵天上下,光映日浮沉。极望天无际,乘槎好问津。”清代诗人刘神清一首五律,写尽邕江两岸无限风光。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大西南通道枢纽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一系列关键词,勾勒出南宁这个昔日西南边陲小城、今日国际区域中心的性格名片。

除此之外,绿色也是南宁的鲜明特质。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南宁满城皆绿,四季常青,被外界称做一座可以呼吸到绿色的城市。

近些年,“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南宁,不仅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一系列殊荣,更是以建设“中国绿城”为主线,推动南宁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

“城市是景,景是城市”

生态立市,环境先行,绿色发展——这是南宁近年打造休闲旅游、生态旅游长期坚持的理念。

2014年底,南宁建立了由34个部门组成的南宁市旅游工作局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旅游工作,并以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建立旅游投诉统一受理平台及联合执法机制。

联席会议,正是南宁从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出发,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

今年11月,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黄永久在2015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发言中,亦谈到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黄永久表示,为推进产业发展,去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旅游局改为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与旅游委有什么区别?重要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统筹协调一个产业的发展。以前旅游局更偏向于管理思路,旅游委则强调的是一种发展的职能,是推进产业发展,这正是市委市政府把旅游局改成旅游委的原因。”黄永久说。

除此之外,为响应国家旅游局“515”战略,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向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申请一个品牌,就是将南宁申请为“中国养生休闲特色旅游目的地”。目前,南宁市还在积极创建这一旅游品牌。

“从推进产业发展角度,市委市政府把所有休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纳入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县区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非常严格,形成综合合力,推进休闲产业发展。”黄永久说。

除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外,南宁还努力实施大产业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的理念是,城市是一个景,景是一个城,城景一体化。大到每一个建筑,小到每一个外立面和街景的改造都从公园的理念,从一个大景区的角度打造,在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下进行规划。”在黄永久看来,如果说,以前南宁自然与人居的和谐更倾向于符合当地居民,也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现在南宁则要宜居宜游,两者结合。“既获得居民的最高评价,也获得游客的最高评价。这才是城市的最高境界。”

南宁还以三大片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南宁旅游龙头项目。另外,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一系列南宁旅游品牌活动中,当地政府精心组织、面向全社会征集的“南宁礼物”设计征集大赛如点睛之笔,此举推动了南宁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推出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特色旅游品牌带动战略

发展旅游,南宁自有其优势——亚热带气候的温暖多雨,形成了南宁山凝青翠、泉清林深的自然风光。青秀山是南宁的“绿肺”,这片位于南宁市东南方向的18座大小山岭,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浓翠森碧的山林绵延2.5万平方米,为南宁这座城市肌体提供了质量上乘的空气;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是镶嵌在南宁境内的一块翡翠,几乎囊括了华南地带的代表树种,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可称为“植物王国”和“森林浴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一颗明珠,既有拔地而起的奇峰,也有幽长深邃的大峡谷景观,更有极富传奇色彩的天坪草甸和海洋古生物化石,集雄、奇、秀、幽于一体……

正是拥有这些优秀的自然景观,南宁开始在提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发力,着力打造养生休闲旅游品牌。经过多年培育和创建,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曲湾温泉成为中华养生协会唯一指定的养生保健温泉,广西药用植物园荣获英国吉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最大药园”称号。半城绿树半城楼的中国绿城成为最大旅游品牌,民歌湖夜游等环城水系休闲游成为水城旅游品牌。

“炎郊春望白云浮,指顾提封一瞬收。睥睨青依千嶂出,楼台声绕二江流。当时铜柱留遗事,此日旌旗岂漫游。敢告边关司牧者,西南轻重本邕州。” 明代张佳胤的《阅视南宁城》,写出了南宁自古就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南宁旧属百越,自古以来便是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先民的居住地。随着秦始皇征服岭南,骆越文化开始与中原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各少数民族先民与汉族一起,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历史的变迁、世人的往来,骆越遗风、中原文明与异域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南宁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正因如此,近些年南宁努力挖掘壮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旅游内容,举办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旅游节庆,以着力打造民族节庆旅游品牌。

另外,南宁还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品牌。

以上种种,都是南宁实施特色旅游品牌带动战略,不断提升南宁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南宁也先后荣获2012 “中国养生休闲之都”称号,2013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 2014“美丽中国生态旅游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等称号。

nlc202309031109

除此之外,南宁还努力实施旅游营销和开放合作战略,实施行业监管战略等举措,为旅游产业发展助力。

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

在发展旅游方面,南宁还特别提出扎实推进文明旅游行动工程,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旅游成为习惯,文明旅游在各行业蔚然成风。

多年来,自然与人居的和谐让南宁这座城市为外人称道。在翠绿如玉的南湖泛舟、在绿树成嶂的青秀山休闲,即使漫步街头,也可与果树丰实的诱人芳香邂逅。在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南宁人渐渐形成了温润、亲和、包容的性格,使这座城市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南宁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取得可喜成绩。1999年,南宁市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南宁人以大胆创新、开拓务实的行动,精心打造和谐南宁,积极创造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的条件。2009年初荣获中国目前为止的城市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

在旅游发展上,南宁这座文明和谐之城亦发挥自身优势。南宁提出,坚持政府主导,构建文明旅游齐抓共管新格局。首先,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南宁成立了由市党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首府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指挥部,协调解决创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其次,强化部门职责。市委、市政府把文明旅游工作融入到创文明城的各项工作中,细化文明城市达标测评体系,将测评工作中涉及“文明旅游”的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责任单位。同时,强化制度约束。加强对个人和单位的信用管理,倡导诚实守信,健全景区游客投诉机制,践行“诚信旅游承诺”和“旅游价格诚信八大承诺”,如青秀山风景区规定,遇到游客投诉,工作人员必须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确保所有游客投诉都能及时查处和得到满意答复。

除坚持政府主导外,抓好教育引导,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抓好主题活动,让文明出游成为一种习惯;开展文明旅游评选竞赛活动,提升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举措,以及具体细节的稳步实施,都在切实推进着南宁文明旅游行动工程进程。

据悉,下一步,南宁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打造“壮乡歌海、中国绿城、东盟风情、养生之都”四大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业大发展、大跨越。

“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宁当地政府坚持因地制宜、挖掘底蕴、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的原则,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并辐射周边乡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实现了产业扶贫、以旅兴农的目标,走出了扶贫开发新路子。

当地政府从7个方面下足功夫:坚持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扶持;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坚持规范化管理;坚持精准营销和市场开发;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人才培训。

具体而言,在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方面,如在上林县重点推进“三湖一寨”和下水源、清水河片区建设;隆安县重点推进龙虎山、布泉山水景区建设;马山县重点推进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提升改造金伦洞;宾阳县重点建设宾州古城、荷香人间等景区,提升改造古辣蔡氏书香古宅、白鹤观景区;横县重点推进圣山茶园、宝华山景区建设,提升改造九龙瀑布群景区和西津湖景区。这些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南宁乡村旅游品质的提高,为南宁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在坚持规范化管理方面,南宁一是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点星级创建工作。二是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如指导上林县、马山县按照特色旅游名县的要求高标准、高规格做好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武鸣双桥镇、隆安布泉乡10个重点旅游名镇(乡)规划,推进创建南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乡)。开展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旅游创建提升行动,创建一批特色旅游名村。

在坚持精准营销和市场开发方面,一是将乡村旅游产品纳入旅行社推广的线路中,二是提升包装“月月旅游节”主题活动。

在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在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导的示范区创建工作同时,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科技、住建和社会各类资源,加快示范区所在村屯道路、能源、水利、环境卫生等生态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马山县乔老河小嘟白、西乡塘石埠“美丽南方”、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上林县云里湖休闲农业(核心)区、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等一批示范区和美丽村屯,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新胜地。

南宁旅游扶贫工作已取得初步成绩,但在当地政府看来,还有一些有资源的贫困村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南宁今后也将继续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深度开展。

篇5:浅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从中国旅游业的大好发展情形下进行了刨析,首先介绍了中国旅游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许多益处,在这样的大好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还是显现出了不足之处,从而本文围绕中国现有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不足及其它相应的缺陷展开了一些思考,在进一步的思索中,作者认为要调整中国现有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从而阐述了自己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中国经济 旅游业 发展模式旅游资源

序言

我国旅游经济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二三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开花。旅游供给全面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基于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旅游业在我国自1980年代初步发展开始已逐渐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到现在为止我国旅游业在综合功能上全面发挥,给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十分可喜贡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由“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构成,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与旅游业有直接或间接的产业,可谓是“一业兴则百业兴”。但是在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形式下,我国采取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鉴于此在总结先前的模式后我们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旅游业才可以在当今和谐的社会里和谐、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总结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向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使我们看到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展望未来,旅游经济的发展必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乃至变革性影响,表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向:

1)旅游经济关联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促进社会劳动力就业方面继续大有作为。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达10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多万人,旅游就业总量近6000万人,约占全国就业总数(7.64亿人)的7.8%。这些数据已使我们看到旅游促进就业不容小觑的作用力,而近年来,旅游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仍进一步增强:一方面,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形式正在蓬勃发展;而沙漠越野、悬崖攀岩、丛林探险、太空旅行等特种旅游形式也正不断迎合人们追求新鲜、刺激的旅游需求,迎来了井喷式增长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旅游产业正在逐渐泛化,并日益向创新产业、文化产业等产业渗透。这种关联带动性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更有力地促进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等富余劳动力的转移。2006年全国已有600多万农村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业获得了新的就业岗位,相信在未来,随着我国中西部旅游产品及市场的深度开发,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旅游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不断追逐,旅游经济的就业创造效应将会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2)旅游总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将持续扩大。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旅游产业不仅成为第三产业的经济支柱,更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2003-2007年五年间(排除2003、2004年特殊情况),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和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逐年递增,即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呈加速度增长态势,且增长率均大于10%。而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表

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自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旅游业带来一定的冲击,2009年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给旅游业带来重创,但这种负面作用是暂时的。展望未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渐趋缓和,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和消除,以及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于今年相继推出“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百万旅游就业援助工程”、“国家旅游线路工程”等重大举措,我国旅游经济将于2009年下半年逐渐趋稳,并在未来持续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

3)旅游经济持续加速发展,将促进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乃至变革。随着人均GDP的稳步增长和国人旅游休闲意识的不断增强,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与青睐。根据国际成熟旅游市场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旅游方式将由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变,而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56美元,这说明我国旅游消费结构已经升级,国人已经把旅游视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十一五”时期,中国旅游业规划发展目标为:2010年,实现国际旅游收入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12700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1000万人。截至2007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419.1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7770.62亿元,也就是2008-2010年国际与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有110.81亿美元和729.38亿元的发展空间,对应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13%和3.04%。而根据往年旅游收入增长率来看,排除2003-2004特殊数据,不难看出这个目标不仅能够达到甚至能够超前实现。

但伴随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步入关键的转型期,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走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创新型的产业化道路已成为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因为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遇到的诸多难题,如旅游业发展的粗放型模式、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资源的承载力趋于上限、风景区建设普遍凸现的城镇化趋势、旅游行业的低效益运行和市场恶性竞争等,管理部门仅在战术层面的多次调整已无法很好地解决现今旅游业发展中因上述问题导致的愈发尖锐的冲突。立足国际视野,从旅游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利益角度出发,今天的旅游业亟需的是从更为宏观的战略层面进行重新审视,需要的是整个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

〈二〉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根据“路径依赖”原理,早期因为经验缺乏或发展理念上的急躁冒进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管理体系混乱等)无论现在怎样纠正,其消极的影响却很难根除,甚至有可能成为进一步前进的绊脚石。低效的模式,错误的“路径”对未来的消极作用有时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一旦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模式,进入一个有效“路径”,产业就会走向连续发展的轨道。由此可见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对旅游产业能否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遏制本就稀缺的旅游资源因不当配置所造成的浪费,而且能合理引导整个产业目前的系统性运作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现今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一个模式选择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强变弱,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产业规模,管理体制日渐成熟,旅游产品趋于多元,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旅游业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旧有观念中那棵“投资少,见效快”的招财树了,而是处在一个相当脆弱的环境中,面临着种种问题与挑战:景区的生态污染屡禁不止;大量人流让城市的各项系统不堪重负;游客埋怨旅游环境愈发恶劣;旅游企业则在长期

低效益运营和市场的恶性竞争中苦苦挣扎;政府面对年年攀升的“人次”指标和与之相比增幅无比缓慢的“旅游收入”深感无力。为什么大量的投资不能带来令人欣喜的收益呢?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调整产品结构,或者完善管理机制,而是要对整个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和定位。随着我国旅游业产业规模扩张的实现以及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其先天的缺陷,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旅游产业进一步演进发展的需要。现今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一个模式选择的问题。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产业转型期。

其次,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已经成为实现旅游战略目标的关键,也是制约旅游业深度发展的瓶颈因素。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从1995年到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者将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中国将接待1.37亿人次的入境旅游者,占世界8.6%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强国战略成为中国21世纪前20年旅游发展的总目标。而旅游强国的核心则是高质量的市场竞争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有限的供给能力,满足无限的、多变的、不稳定的市场需求,必然要求准确的市场预见性以及合理的开发指向性,要求整个发展模式下各个子系统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配合度。而这些问题却不是一两个管理部门或旅游企业在战术层面的小范围调整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整个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

〈三〉中国现有的旅游发展模式及其缺陷

1.现有的3种旅游业发展模式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比如,从旅游产业成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划分,旅游发展模式可以分为超前型发展模式和滞后型发展模式②。本文则根据国内旅游业的成长协调机制,将之分为以下3种类型:

(1)资源导向型

该模式缘起于资源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资源的优势与其所获得的市场地位是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资源就开发什么样的旅游产品,是一种以初级生产要素作为竞争基础的开发模式。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这种模式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忽视市场的需求,导致竞争力低下;粗放型的初级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2)市场导向型

相比上述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发方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该模式认为旅游开发是一个组和运用各项吸引力要素创造旅游产品的过程,强调充分发掘资源的市场价值,旅游市场的营销成为提升产品价值的重点过程。但是,在该模式下,经济效益成为惟一的评价标准,缺乏可持续性以及和周边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寻求共赢的和谐性。

(3)政府导向型

严格说来,中国几乎所有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模式都可列入此类,无论是资源导向也好,市场导向也好,都是在政府的指导支持下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政府在发展思路上的进步,就没有旅游业的进步;没有政府的大力推动,就没有旅游业的今天。特别是西部地区,政府的参与更是必不可少。但是,该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旅游市场的变化不够灵敏,投资产出的核算界限模糊,所以政府的一项决策所带来的损失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综上所述的旅游发展模式造成了以下问题

(1)供需矛盾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一触即发一方面。供给日趋紧缩,能够被利用的旅游资源似乎越来越少,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粗放的开发模式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使得本就“稀缺”的旅游资源更是“捉襟见肘”。另一方面,需求则呈现出无限增长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大众旅游的队伍中来。据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出游人次率为100.5%,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3.51亿人次(11)。大量的人流无疑会为承载力有限的旅游地带来沉重的负担。

(2)单纯地追求接待人数的增加,忽视消费结构的改善。为了提高人均消费水平而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新项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游客增加,但是人均花费没有明显的增长,反倒是由于人数的猛增给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整个目的地的感知形象。

(3)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旅游地的粗放式管理和旅游建设的病态膨胀,迅速破坏了旅游环境,降低了旅游质量。表面上人山人海,实质上是经济效益低下,社会总成本增加。加上各地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重复建设不能避免,从而造成了更大的资源浪费。

〈四〉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模式

鉴于上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造成如此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调整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其具体内容如下:

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别于原有的片面追求“人次”,低效利用资源的“上述模式”,真正从本质上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意指平衡和利益。

平衡。新型的发展模式摒弃粗放的线性增长方式,追求螺旋式上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不再是重要的指标,而是更讲求发展的平衡与和谐度。既要追求合理的收益,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既要处理好游客、旅游企业以及当地居民的关系,又要保证旅游业同其他相关行业的互动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三足鼎立,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利益。新的发展模式虽然摒弃了“唯利是图”的态度,但是并不代表它“清心寡欲”。利益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只不过有了更为全面和长远意义上的界定。

具体而言,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是由新型的思维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产品开发模式,以及新型的政府角色扮演模式等4个部分所构成。

(1)新的思维模式

旅游业新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其更具前瞻性的思维模式。以“和谐”为灵魂,以“平衡”为准绳,以旅游业的长远利益为目标。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我们追求的不再是“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而是如何控制“游客规模”,通过消费结构的优化来增加旅游收入;不再是经济性指标单方面的“突飞猛进”,而是包括生态、社会等各项指标的全面进步。整个旅游业系统将在“适当的速度”下螺旋式地前进,从而更加稳定,更加可持续。

(2)新型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早就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怀疑。它的“粗暴简

单”和“时滞性”,以及政府某些时候的不当介入,造成了资源的低效配置,甚至是浪费。旅游业的新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短视盲目的资源利用方式,认识到旅游业真正的限制因素不是资金,不是客源,而是“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从而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且有度的开发。

因此旅游业新模式的资源配置方式首先要求建立新的旅游发展评估体系,以“可持续”为宗旨,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确立真正能够体现旅游发展“质量”的各项指标,比如人均消费额,游客的逗留天数,大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等。要确实体现旅游发展从“粗放”向“集约”,旅游战略从“硬”向“软”的转变,最终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政策无论制定的多好,取得成效还得依靠贯彻和落实,所以该评估标准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从根本上遏制盲目的项目投资。

其次,旅游资源的增量开发固然重要,但是存量的盘活和再利用同样需要重视。开源和节流并举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之道。因此在对新项目审批从严的同时,要鼓励对既有资源的保护和深度开发,在产业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3)新型的产品开发模式

盲目地随市场而动是现在很多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通病,须知消费者的需求总是瞬息万变的,供给商不能总是处在被动适应的地位,而是要引导消费,创造消费,真正从长远利益考虑本地或本企业的未来发展以及产品的开发。

新型的产品开发模式要求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为先导,以效益为准则,根据当地资源本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地设计适合本地情况的旅游产品,同时注重相关资源的配套建设。比如一个以风土人情见长的小城,就不能盲目跟风以商务会展旅游为重。

而在具体的项目规划时,需要谨慎地控制物质和能源的投入。每一个大型旅游项目必须经过科学的评估,仔细的成本效益计算,明确责权才能动工。可以成立一个专业评估机构,由市政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其评估结果对该项目能否上马有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4)新型的政府角色扮演模式

对于旅游业而言,“政府主导”永远是一把双刃剑。旅游业高度的产业关联性,旅游资源的“公共品”性质,以及在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和宣传中所需要的大量资金,都要求政府的参与和引导。对政府的高度依赖性也就意味着对政府政策的高质量要求。正确的政策会高效、有力地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不当的政策或者存在方向性偏差的指导思想,对旅游业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却是更加深远,破坏性也更大。同时在所有政府主导的系统中还存在着“补偿性反馈”的问题,即“善意的干预引起了系统的反应,但这种反应反过来抵消干预所创造的利益”。

旅游业的新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市场经济并不融洽。在现实中,想要依靠市场或企业的力量去实现旅游业的新模式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仍然是推进旅游业模式转变的主导力量。新型的政府角色扮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贯彻“平衡和谐”的新型发展观,从宏观上控制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合理节奏与进度。

第二,落实更为合理的新的“旅游资源评估体系”的建立。

第三,完善旅游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公共服务建

设。

第四,在产品开发上对大型旅游投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

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严守自己的职责范围,保持对整个旅游业的客观立场。惟有如此,才能克服“补偿性反馈”,从而实现整个旅游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追求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今天,以“和谐”为灵魂,以“平衡”为准绳,以旅游业的长远利益为目标的旅游业的新模式显然是大势所趋,是中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该模式的实现,除了依赖上文所提到的前瞻性思维模式的贯彻,高效的资源配置,产品开发和政府工作模式的展开之外,还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一个模式都不是永恒不变的,B模式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惟有如此,中国的旅游业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注释:

篇6: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十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有业内人士说:“《意见》是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出台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旅游业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其中,《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从上述的这段政策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三点:

一、国家鼓励旅行社开始分社、销售门市;

二、鼓励旅行社跨行业、跨地区资源整合;

三、鼓励旅行社做自己的品牌。

悠嗨旅行网的发展模式与这三点不谋而合。悠嗨独创的“旅游便利店”模式,旨在帮助中小旅行社零成本扩大经营。旅行社无需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就能像百事通一样,拥有几十家、上百家的连锁销售门市。

什么是旅游便利店?

旅游便利店是悠嗨旅行网开创的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旅游新模式。互联网时代,人们出游的习惯也在改变,年轻人更喜欢通过在旅游B2C网站上购买旅游产品。但是,同样还存在着巨大的“不触网”群体,比如夕阳红,他们同样是旅游产品消费的中坚力量。旅游便利店将是他们的首选,不需要懂网络,更不需要去找旅行社,就在小区楼下,熟人办事放心、价格实惠、服务质量有保证。

行业跨界

旅游便利店是采用与商家合作的方式,将旅游跨界放在各个行业里面,进行交叉销售; 资源共享

将旅游资源和各个商家的门户资源结合,实现共享,相互借力,导入客流; 效益提升

1、旅行社扩大了销售渠道和宣传渠道,同时省去开店的费用;

2、对于门店来说是零成本、零风险,并且可以从额外的旅游业务中获利;

3、消费者可搜索身边的旅游便利店信息,享受即时的旅游服务; 旅游便利店的运营模式:

统一品牌:组团社下设的旅游便利店,统一为该旅行社的品牌;

统一管理:同一品牌的所有旅游便利店,均受上级组团社的统一监督;

统一操作:所有的旅游便利店只得提供旅游业务的咨询、预定,不得误导游客报名,不得私自操作;

统一价格:同一地市,绝对同一报价、同一质量。旅游便利店的利益保障:

统统免费:

1、组团社、批发商、景区入驻悠嗨,悠嗨承诺永久免费;

2、旅游便利店所需物品,如门头、旅游宣传页等由所属组团社免费 提供;并且旅游便利店的经营者及家人每年可以享受不定期旅游的福利;

协议保障:

1、便利店与旅行社签订签订相关利益保障协议,接受上级组团社的监督;

2、旅行社与游客签订旅游协议,负责游客的售后服务责任; 旅游质量:

1、旅游市场得到了整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2、消费者享受到悠嗨带来的旅游的便捷性和高性价比的旅游服务。

上一篇:浅谈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下一篇:日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