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医嘱澄清制度

2024-06-07

模糊医嘱澄清制度(精选3篇)

篇1:模糊医嘱澄清制度

动物疫病分类的模糊认知必须澄清

动物疫病分类管理制度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1979年之后的`30年间,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疫病名录.对于动物疫病分类的模糊认识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危害巨大,疫情和疫病处置必须依法进行,重大动物疫情与一、二、三类动物疫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分散了动物防疫着力点,随着动物防疫和畜牧管理发展和进步,动物疫情应急越来越少,“非重大动物疫情”处置越来越多,今后应该考虑选择时机加以修订,从而树立<动物防疫法>的权威.

作 者:杨怀伟 宿延年 刘庆利 Yang Huaiwei Su Tingnian Liu Qingli 作者单位:杨怀伟,宿延年,Yang Huaiwei,Su Tingnian(北京市房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北京,102488)

刘庆利,Liu Qingli(北京市房山区石楼畜牧兽医站,北京,102422)

刊 名:北京农业英文刊名:BEIJING AGRICULTURE年,卷(期):2009“”(24)分类号:S851关键词:动物防疫法 动物疫病分类 重大动物疫情 非重大动物疫情 管理

篇2:模糊医嘱澄清制度

关键词:给药差错,医嘱,澄清流程

医嘱是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 医嘱单是医护人员对病人在住院期间实施诊断、治疗、观察、护理等全过程的客观记录, 是医疗文件的客观组成部分, 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凭证。而医嘱缺陷往往是构成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危险因素[1]。我院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年版) 中第三章病人安全3.2.1.1[C]级第2点医务人员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 有明确的澄清流程, 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1月55例护理差错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制定并实施模糊不清有疑问医嘱的澄清流程, 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护理差错案例共计55例, 对55例护理差错进行分析统计, 差错的报告、评定标准是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护理缺陷认定标准进行判定。

2 结果

本组护理差错类型发生情况55例中, 给药差错36例, 院内压疮7例, 抽血标本错误5例, 管道滑脱1例, 其他类6例, 居首位护理差错为给药差错, 而给药差错中, 因医嘱模糊不清楚而执行后产生的护理差错11例 (其中未与医生沟通的差错占9.1%, 与医生沟通后但无效占81.3%) 。

3 分析因医嘱不清楚产生护理差错的原因

3.1 医院方面的因素

医嘱通常是护士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的依据并具有法律效力[2], 而医院对违规医嘱的监管出现“盲区”, 无规范的监管报告流程, 监控薄弱。护士发现医嘱有问题时, 不敢或不知通过何种流程逐级汇报、解疑确定, 导致护士继续执行而发生差错。

3.2 医护之间的因素

沟通障碍一是医生对护士知识能力水平不认可。二是由于每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情绪、沟通技巧能力的不同, 使沟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例如护士在表达的方式上不够明确或工作繁忙时语气生硬造成医生不愿接受建议, 有调查显示, 给药错误的原因前3位中沟通不良已成为医院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3]。

3.3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分析护理差错发生时段, 排前2位的时段是:08:00~12:00 5例, 18:00~24:00 4例。因大部分医嘱、治疗、护理均需在该时段完成, 护理工作量大, 外出检查的病人多, 护士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当发现有疑问医嘱时因工作忙无法及时或遗忘与医师的沟通核对而发生护理差错。在实际工作中, 护理人员出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在医嘱执行过程中, 缺乏自我防范意识。

3.4 护士的医嘱识别能力低, 按惯性思维执行一品多规药品

一品多规药品在临床较为常见, 医师开具长期医嘱, 药物的品名, 注射剂量相同, 但注射时间及所开药物厂家不同, 护士发现后凭经验或按习惯性思维执行医嘱导致差错。

3.5 护士未再次核对

血液制品输入有特殊要求时, 医嘱开具血液照射医嘱 (但输血单未注明需血液照射) , 输血科未按常规查对而发放未经照射的血液制品, 护士虽对医嘱有疑问但因工作忙认为输血科已发放应没问题, 未再次核对, 而导致未经照射源照射的血液制品输入病人体内。

3.6 执行口头医嘱时不按制度要求, 出现差错后才发现无医嘱记录

护士对执行口头医嘱的法律责任欠明确, 护士为了维持良好的医护关系而执行不规范的口头医嘱或执行后因医生休息而忘记让医师补开书面医嘱。护士对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过于自信, 认为即便只有口头医嘱也能正确处理病人。这与王敏等[4]的分析基本一致。

4 管理对策

4.1 建章立制

在医院工作制度中增加模糊不清有疑问医嘱的澄清流程, 指导临床护士在遇到疑问医嘱时按流程执行, 护士双人与医生沟通、核查、确认、执行, 规范医护行为, 同时增加上级负责人的监管步骤能更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具体流程:护士接到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由2名护士立即向开具医嘱的医生提出疑问→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如找不到开具医嘱的医生时, 向值班医生或上级医生、科室负责人汇报→经相关负责人核实、确认无误后→2名护士沟通再次核对医嘱, 打印医嘱执行单→护士执行后, 注明时间并签全名, 记录于科室医嘱。

4.2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加强重点时间的护理安全管理, 结合临床工作特点合理安排节日、中夜班护士人力, 实行弹性排班, 调整护士身心状态、分解工作量, 杜绝差错发生。

4.3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5,6]

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及医院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 通过案例学习、法律讲座等加强护士与医生的沟通, 自觉培养慎独精神, 把握执行医嘱的原则并坚持执行[7]。

4.4 重视并对医嘱执行的环节具体把关

提高临床护士对执行医嘱及医嘱识别的能力, 加强护士用药安全意识, 提高责任心, 在工作中要积极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严谨细致,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8]。

5 小结

目前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包括口头医嘱在内的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 模糊不清有疑问医嘱的澄清流程的制定, 让医护责任划分明确, 对“医嘱识别”的协调解决具有可操作性, 护理人员遇到有疑问医嘱时按流程执行, 而不是盲目被动地去执行, 让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中有据可依, 确保正确执行医嘱。同时增强了医院对不规范医嘱的监管, 避免监管盲区, 护理部以环节控制形式进行督导、总结、反馈, 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立秀.从医嘱管理谈护理安全[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1) :121.

[2]任泽娟, 李林, 吴玉萍.从举证责任倒置强化医嘱安全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12) :904-905.

[3]应向华, 陈英耀, 陈洁, 等.医院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范畴[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5, 12 (4) :35.

[4]王敏, 冯印敏, 李长菊, 等.临床护士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现状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1) :1053-1055.

[5]张玉荣.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 2012, 26 (9C) :2581-2582.

[6]刘忆光, 邵淑芳.护理风险干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 2013, 27 (5C) :1525-1526.

[7]付沫, 丁永艳, 王晓娟.7家医院临床护士口头医嘱执行现状及认知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11, 18 (10B) :18-20.

篇3:抗痨:澄清误解 请遵医嘱

在十九世纪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尽管人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了结核病的病因,但是却苦于没有可以对结核菌有效的治疗药物。“十痨九死”便是当年广为流传的用以形容肺结核病人的悲惨结局。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华老栓,为了给患结核病的儿子治病,不得不向刽子手买下那个血淋淋的“人血馒头”,明知是根无用的救命稻草,却仍然紧紧抓住,足以看出那时候人们对结核病的无奈。鲁迅先生本人也因肺结核的病逝。

鲁迅先生去世后的将近十年,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45年发明了特效的抗结核病药——链霉素,随后1952年发明了异烟肼、1965年发明了利福平,此后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各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不断被开发和应用,这些有效药物的应用彻底扭转了“十痨九死”的历史,结核病再也不是不治之症了,它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到现在,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五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组成的治疗方案,已经可以使普通肺结核治愈率提升到80%以上。

目前肺结核疫情在我国仍然比较严重,不仅仅发生在农村,城市人也多见。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白领,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有可能罹患肺结核。由于各种原因,公众对于抗结核药有一些误解,我们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下。

误解一:听说发明了抗结核新药,一个月可以治愈结核

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发明出可以一个月可以治愈肺结核的新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五种药物仍然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的最为有效的抗结核药。这些药物联合组成治疗方案,一般治疗的疗程是6个月,患者可以选择隔日服一次药物方案或者是每日服药方案。绝大部分的病人,如果能够配合医生按照治疗的要求按时服药,不随意漏服药物或者自行停药,还是可以获得痊愈的。“一个月治愈结核病”是个别医院为了追求利益,别有用心散布的蛊惑百姓的谣言,有关医院目前已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严肃处理。

误解二:国家“免费”抗结核药物并不免费

我国政府对肺结核诊治实行优惠政策。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在全国各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包括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定点医院等)可以免费获得国家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有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服用保肝、保肾药物,这些药物不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免费药物范围之内,需要患者付费,但是可以按规定通过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贫困病人救助等渠道进行一定比例的报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在监督结核病防治规划免费抗结核药的实施情况。

误解三:国家免费抗结核药副反应多

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中使用的抗结核方案由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组成。这五类药物也是目前世界组织推荐的最为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由于结核菌生长特点,患者需要多药联用、并且连续服药6~8个月才可以治愈。“是药三分毒”。由于需要多药联用并且服药时间长,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副作用。而不是说国家使用差药、劣药作为免费药。

误解四:症状好转就可以停药

多数肺结核患者服药一个多月症状就会明显好转,有些患者因而麻痹大意而自行停药。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多月的疗程目前尚不足以治愈肺结核,这样的话很容易引起复发,并且给了结核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如果转变为耐药患者,需要使用二线抗结核药治疗,治疗疗程更长,需要2~3年;并且花费更高,仅药物费用就可高达5万,国家目前尚没有对耐药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的治疗药物。耐药患者病情迁延,容易传染身边的人及其他社会人员,而被感染者一旦发病就直接成为耐药肺结核患者。这对于家庭与社会都是不小的负担。因此,肺结核患者一旦确诊,就应该及时服药,即使症状好转也应该坚持服完至少6个月的疗程。肺结核治疗遵医嘱是非常重要的。

误解五:出现不良反应可以自行处理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反应。异烟肼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末梢神经炎,罕见的不良反应有惊厥、糙皮病、关节痛、粒细胞缺乏症,类狼疮反应、皮疹、急性精神病。链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听力障碍、眩晕、过敏反应,罕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肾功能障碍。利福平常见的不应反应包括肝毒性、胃肠反应、过敏反应;罕见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血小板减少症、皮疹、“流感综合征”、假膜性结肠炎、伪肾上腺危象、骨质软化症、溶血性贫血。乙胺丁醇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视力障碍、视野缩小,罕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关节痛、周围神经病变。吡嗪酰胺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胃肠反应、痛风样关节炎,罕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铁粒幼红细胞贫血。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不要自行处理,擅自停药。而是要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按照医嘱做相关的检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方案、是否需要停某类药物。需要指出的是服用利福平之后尿液变红,是常见现象,不用惊慌。

误解六:抗结核药空腹服用就是饭前服用

除链霉素是注射用药外,其余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均是口服药,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口服抗结核药应晨间空腹顿服。就是说在早晨空腹时将所有药物一次性服完。但有的患者服完药之后立即吃早饭,这其实就没有真正达到“空腹”的要求,不利于达到最佳的血药浓度。应该服药之后间隔2~3小时进食。

但如果患者对药品耐受性较差,比如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映,可及时报告结防机构的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将空腹顿服药改为饭后服用、睡前服用或分服。

上述主要澄清了公众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使用上的一些误区。这些一线抗结核药物主要是用来治疗普通肺结核的。但是部分肺结核患者可能是耐药患者,就是说对上述一线抗结核药物中的一类或者几类产生了耐药。异烟肼和利福平是一线抗结核药物中最重要的两种杀灭结核菌的药物,如果患者同时对这两种要产生耐药,那就需要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

二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属于氨基糖甙类的卡那霉素(Kanamycin.Km)、阿米卡星(Amikacin.Am),属于多肽类的多肽类的卷曲霉素,属于喹诺同类的氧氟沙星(Ofloxacin,Ofx,O)、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和加替沙星(Gatifloacin,Gfx),以及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和环丝氨酸。治疗耐药结核病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由医生确定上述几类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案。

产生耐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不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造成,有医疗机构的因素,也有患者本身的因素。有的非正规医疗机构没有对肺结核患者使用规范的多药联用的方案,有的患者选择性服药、症状好转停药没有服满疗程等等。而因此导致的公共卫生影响是巨大的,耐药患者容易迁延不愈,到处求医,导致传染更多的人。而被感染者一旦发病就是耐药结核病。如果是广泛耐药患者,则治疗起来就更加困难,几乎等于“传染性的癌症”。因此,呼吁广大群众,如果你身边有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或者痰中带血的亲友,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诊后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治疗,遵医嘱服药切莫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模糊医嘱澄清制度】相关文章:

疑问医嘱澄清流程04-21

医嘱核对制度05-07

开具医嘱制度05-10

医院医嘱制度范文06-04

医嘱相关制度范文06-04

执行医嘱制度范文06-05

口头医嘱执行制度04-15

医嘱制度检查表05-19

医嘱核对制度、流程06-05

口头医嘱下达制度06-06

上一篇:对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下一篇:全日制聋校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