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医嘱下达制度

2024-06-06

口头医嘱下达制度(精选4篇)

篇1:口头医嘱下达制度

《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和 《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一、医嘱制度

1、下达与执行医嘱的人员,必须是本院具备注册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资格的人员,其它人员不得下达与执行医嘱。

2、医嘱一般在上班后二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必须准确,不得涂改。临时医嘱如须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同时向护士交代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3、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必要时护士有权向上级医师及护士长报告。在紧急抢救或手术中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的草率作风。

4、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认真查对后,方可执行。

5、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重开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单和各项执行单上。

6、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

7、无医师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员进行对症处理。但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现场,护士可以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但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二、执行医嘱流程 :

(1)医嘱处理护士接医生下达的医嘱后,认真阅读及查对。(2)查对医嘱无质疑后确认医嘱。(3)医嘱处理护士按医嘱执行要求的缓急分配给护士执行。

(4)医嘱执行护士接医嘱执行单后,认真查对,严格按照医嘱的内容、时间等要求准确执行,不得擅自更改。

(5)医嘱执行后,应认真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生反馈。

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1、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抢救医嘱及电话通知的医嘱,口头医嘱只有在抢救或手术中可以执行。

2、危重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需复诵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3、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

4、抢救结束医生应及时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保留用过的空安瓶,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

5、在接获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护士需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能记录和执行。

6、对擅自执行口头医嘱行为视为违规,一经发现将给予处理

篇2:口头医嘱下达制度

1、口头医嘱只限于对患者实施紧急抢救时使用,内容一般只涉及抢救药品和主要抢救措施。非紧急抢救患者时,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

2、医师在下达口头医嘱时,要表达清晰、表述准确,对抢救用药,要明确药品名称、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3、护士执行口头医嘱前,要完整复述医嘱内容,经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4、对执行的每次口头医嘱,护士均应将药品名称、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主要抢救措施以及执行时间(到分钟),及时准确地速记于抢救用药登记本中。

5、护士应妥善保存抢救过程中使用的药品空安瓿。

6、抢救结束后,医师和护士共同核对记录本中相关记录和药品空安瓿,确认无误后,进行双签名,以备核查。

篇3:术中执行口头医嘱常见错误与防范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3家医院手术室护士共132人, 其中副高职称护士2人, 主管护师57人, 护师27人, 护士46人。

1.2 方法

在征得3家三级医院手术室负责人同意的前提下, 每月的第1天向各院手术室负责人了解其护士上月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情况, 对出现的错误及当事人情况进行调查, 详细了解并做好记录。

2 结果 (见表1)

3 原因

《护理学基础》规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前, 需复述1遍, 无误后方可执行。此次调查对象均做到了这点, 但在执行口头医嘱时仍有错误发生, 具体原因如下。

3.1 急救用药时给药剂量错误原因

主要表现剖宫产术时新生儿窒息急救, 一旦发生新生儿窒息, 麻醉师负责保证新生儿气道的畅通及氧气的供给, 手术医生是主要的医嘱下达者, 手术室护士是主要执行者。当复苏无效时常常需要脐静脉快速给药, 其中最常用的是1∶10 000的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的剂量为1 mg/mL, 发生错误的1名主管护师和3名护师在执行口头医嘱时, 把剂量错误执行为1∶1 000, 1名护师把剂量错误的执行为1∶1 000 000, 还有1名新晋升的护师不知该如何执行药物的稀释。不能正确的使用药物, 药物知识缺乏, 业务操作技能水平低下, 平时疏于对手术室护理急救工作的应对演练是发生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没有1名护士发生此类错误, 是因为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主要由主管护师或护师承担。

3.2 术中输血时执行错误原因

1名护师在输入2袋血之间未输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出现了溶血反应, 1名护师和4名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输入了变质血液和血袋破损的血液, 还有2名护士把取出的血液放置在运行的冷光源上加热致血液出现凝血块。输血技术是每名护士应掌握的基础操作, 输血的操作规程中规定库存血液不可加热;输入多袋血之间应输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否则来自两袋不同人的血液, 相混后变质易引起输血反应。护师和护士这类人群工作年限短, 经验欠缺, 有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 但比较肤浅, 存在似懂非懂的现象, 因为几次输多袋血液时未输注生理盐水未发生溶血反应, 就认为输注多袋血液时不需输注生理盐水。不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章制度, 有侥幸心理, 粗心大意、眼高手低是发生此错误的主要原因。

3.3 术中标本需送快速冰冻切片时标本处理错误原因

发生此错误的1名护师和3名护士均把需送往病理科做快速冰冻切片的标本组织用甲醛溶液或乙醇固定。快速冰冻切片时禁忌固定, 尤其是含水的固定液, 否则不符合做快速冰冻切片的要求, 从而影响了术者手术范围及方式。此错误的原因在于护士知识面狭窄, 缺乏对工作中与护理相关学科常规知识的了解。

4 防范措施

4.1 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医学护理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 其工作对象是人。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预防和判定差错事故的法律依据, 是正常医疗活动的安全保障[1]。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需要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挂在墙上、念在嘴上而不能体现在实际工作中, 就失去了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意义。注重细节, 关注过程与结果检查, 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使其与实际工作中的病人护理紧密结合, 才能保证病人安全及工作安全。

4.2 提高安全意识, 强化责任

保证病人安全是护士的责任。护士有着特殊的职业内容、规范和行为标准, 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 行为不当等非技术性原因的护理过失, 给病人造成的不安全结果是不可饶恕的。因此, 护士应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 尤其是年轻护士应加强自身建设, 忠于职守, 勤奋工作, 对业务精益求精, 对工作高度负责, 视病人如亲人, 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4.3 提高业务素质, 重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临床实践证明, 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与医嘱执行准确性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往往有直接关系, 是维护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础[2]。作为1名护士, 尤其是手术室护士, 工作对象不仅只是一种疾病, 而是整个外科体系中多类别的疾病, 所需要的知识除了护理学是基础外, 还包括医学体系中的其他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 所以手术室护士除了应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还应有强烈的进取心, 主动学习与护理有关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对于年轻的新护士应严格进行岗位培训和带教[3]。

4.4 持续质量改进, 防患于未然

手术室护理安全直接关系病人的健康与生命, 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护理安全的保证。一旦发生护理缺陷, 应立即调查事情的原因经过, 组织科内讨论, 提出防范措施, 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确保病人的安全及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宋烽, 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279.

[2]李艳萍.临床护士执行医嘱的安全管理[J].中外医疗, 2008, 3:59-60.

篇4: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一、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及电话通知是医嘱。

二、危重病人抢救工作中,医生下口头医嘱后,护士须复述一遍,得到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

四、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记下达的口头医嘱。

五、在接到电话医嘱或重要检查结果时,接听护士需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能执行。

滑县新区医院血液透析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口头医嘱下达制度】相关文章:

口头医嘱执行制度04-15

口头医嘱相关制度06-14

医嘱核对制度05-07

开具医嘱制度05-10

医院医嘱制度范文06-04

医嘱相关制度范文06-04

执行医嘱制度范文06-05

医嘱制度检查表05-19

医嘱核对制度、流程06-05

模糊医嘱澄清制度06-07

上一篇:家庭农场申报资料下一篇:hplc在药品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