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4-06-22

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精选12篇)

篇1: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核心提示

今年扬州籍普通高校毕业生有近3万人,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记者昨从有关方面获悉,扬州市正式出台了《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确定为:扬州籍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率达100%,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本科以上毕业生到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就业比例达60%,到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就业毕业生占35%,有就业服务需求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接受服务率达100%。

保障

小微企业新招毕业生社保补贴延至底

《意见》要求,规模企业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关事业单位需要招聘编外聘用人员时,要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优先录用。

对到各县(市、区)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对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底。

创业

毕业2年内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意见》提出,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对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按规定落实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各县(市、区)建立一批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阶梯型创业孵化园。落实对大学生创业房租补贴、经营场地补贴政策。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初次自主创业,经营6个月以上、能带动其他劳动者就业且正常申报纳税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就业

毕业生见习补贴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60%

《意见》要求,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发放见习补贴,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逐步提高。参加职业培训的,按现行政策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完善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将残疾毕业生纳入享受求职补贴对象范围,对毕业年度内享受城乡低保家庭的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离校前全部发放到位。

对当年新招收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并与其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组织,按每人3000元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奖励补贴。

维权

招聘不得将院校、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

《意见》强调,招聘不得将院校、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不按时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

各地应及时为本地户籍和在当地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免费保管档案,简化档案转递手续。瑞琳

篇2: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天津市制定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创业和就业服务,多项举措并举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从加强就业培训和见习、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政策措施、健全就业服务网络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就业、毕业生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统筹各类人群就业的同时,重点突出高校毕业生;在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同时,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在推进公平就业的同时,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坚持用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培训促进就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考核,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就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确定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工作考核和稽查,形成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

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坚持把新建项目和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载体。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要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录用高校毕业生,不断改善劳动用工结构。各经济功能区要充分发挥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各用人单位在招用高校毕业生时,要消除就业歧视,积极吸纳女大学生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首次出资额允许为零。放宽学籍管理,对在校生自主创业的,两年内保留学籍。

扩大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总量增加到1000家,见习基地容量扩展到同时安排3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为期3至12个月的见习。见习期间企业可不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政府按照每人每月天津市最低工资60%的标准给予见习人员生活费补贴。

组织开展创业实训。安排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毕业学年在校生和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实训基地进行3至6个月的创业实训,增强创办企业的能力。

组织企业家带徒授业。聘请1000名优秀企业家、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帮带3000名有创业意愿和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了解创业经验,学习管理方法,掌握专业技术,提高创业成功率。政府给予毕业生一定的补贴,对带徒授业取得成效的企业家给予一定奖励。

扩大公益就业岗位。每个街道、乡镇、社区选聘一名高校毕业生,从事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公益工作。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5000人,进行一年以上的锻炼,给予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

鼓励到基层单位和边远地区工作。继续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工作。落实好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和市政府服务基层奖励金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并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机关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优先录用经过基层锻炼的高校毕业生。

鼓励继续学习深造。天津市今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加1000人以上;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增加15%以上;适当扩大成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招生规模,鼓励专科(高职)毕业生到成人院校继续学习。

实施“双证书”制度。对高校在校生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参加中级以上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院校学生给予鉴定费补贴,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按照培训成本给予50%的培训和鉴定费补贴。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具备条件的相关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照社会需求程度和职业资格等级给予相应补贴。

实施就业一条龙服务。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系列化服务。

实施就业专项行动。实施“1123服务”,对毕业学年的在校生每人发放1张就业服务卡,享受1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免费提供2次职业指导和3次职业介绍。陆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以及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月活动。

实施定点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对高校开展定点服务,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广泛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及时向高校发布,实现企业用工需求和高校毕业生资源的有效对接。

实施信息共享。实施教育部门毕业生信息和劳动保障部门就失业信息互联共享,动态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就失业状态。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合作社和担保公司等新型融资机构发展,努力满足高校毕业生创业融资需求。各区县建立规模不低于500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市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等额给予匹配。高校毕业生创业初次贷款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还款期限由2年延长到3年;对还款及时、信誉度高、企业成长性好的,给予每年10万元的贷款支持。

搭建创业平台。市内6区和塘沽区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选择1所学校改建为创意创业园。有需求、有条件的其他区县和经济功能区也要选择1所学校改建为创意创业园。有条件的高校应在校内适当位置建设创意创业园。

篇3: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我省将通过提供求职补助、见习补贴、免费技能培训和公益性岗位,帮助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省将通过实行助学贷款和学费代还、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惠等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在召开的辽宁省2009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再次被给予高度关注。今年,我省预计有高校毕业生22.9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在毕业生总量持续攀升、就业岗位供给相对减少的双重压力下,2009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继沈阳市人事部门日前公布十条促进大学就业的政策之后,在昨日的教育年度会议上,包括《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在内的8份有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件(征求意见稿)也于昨日公之于众。

辽宁省教育厅厅长魏小鹏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2009年教育惠民的首要任务作以介绍。

概括地说,我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主要围绕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贫困生就业实行兜底儿安置这三个主要方面而进行。

除了各项直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辽宁省副省长鲁昕强调,从今年起,省政府已经决定,实施就业率低专业招生计划递减工程,五年内招生计划递减为零,使高校培养人才方向真正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实现贫困生“零待业” 3000万

资金援助困难家庭毕业生

今年,我省继续实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省财政设立3000万援助资金,通过建立全省贫困生台账,发放求职补助,组织贫困生参加见习并发放见习补贴,对有培训愿望的贫困生组织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并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对贫困生就业实施援助。

在高校内买200个公益性岗位

专门安置贫困生

政府将花钱在全省高校购买200个公益性岗位,岗位工资为1.5万元/年(含五险),用于安置贫困生,主要负责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就业工作推荐等相关服务工作。

高校内设1000个大学生

公共服务岗位

辽宁省教育厅拟在全省普通大中专院校设置1000个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用于充实就业服务队伍力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解决就业工作部门人员不足等问题。

按照征求意见稿,每所学校拟设置2个岗位,主要从事就业信息收集与发布、就业市场开发、招聘会筹备、毕业生心理辅导、就业工作管理等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工作。公共服务岗位工作年限为一年,工资标准为1.5万/人年(含五险一金)。

按照征求意见稿,公共服务岗位的申报条件必须是符合被纳入2009年辽宁省贫困生台账的毕业生。

鼓励到基层就业

1万个基层岗位每月薪酬不低千元

今年全省将开发1万个高校毕业生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优先安排登记失业的城乡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基层管理岗位主要包括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卫生防疫、质量检验、综合治理、调查分析等领域,基层服务岗位主要包括维护权益、调解纠纷、医疗卫生、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社会文化、妇幼保健等领域。

征求意见稿中说,上述岗位将由各级财政共同购买和给予补贴。每人每月将享受不低于1000元的薪酬或生活补贴,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政府拟代还学费

按照征求意见稿,对到县属乡镇、村工作,且服务期限满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申领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和本金将由政府代为偿还;工作满四年,其学费由政府一次性返还。

到基层就业 考研总成绩拟加20分

按照征求意见稿,对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省内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享受总分加20分政策,其中外语加5分、专业课加5分、政治理论课加10分。

有基层工作经验公务员录取照顾

辽宁省人事厅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辽宁省将提高各级机关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省级机关达到80%以上、市级机关达到50%以上、县(区)乡机关达到30%以上,以后还将逐年提高。在全省公务员招考中,还将单独拿出乡镇机关一定比例的职位,专门用于招录“三个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

鼓励自主创业

在校大学生创业将享受同等待遇

一直以来,辽宁省都采取多项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但是对高校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则没有出台过优惠政策予以鼓励。

在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对在校大学生申请自主创业的,将由省教育厅发放《自主创业证》,并享受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招收“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在职研究生

篇4: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近日,市政府、市人社局发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毕业2年内自主创业 可申请30万担保贷款

为支持毕业生以多种形式就业,《意见》放宽了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准入,规定高校毕业生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下的内资公司可以申请免缴首期注册资本,即“零首付”创业。同时还放宽了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经营场所的登记条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可试行“一址多照”;对在各类专业市场、农贸市场从事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可由乡镇管委会向工商部门出具其住所经营场所统一规划经营的函进行备案。

在创业时如遇资金困难,《意见》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对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申请不超过30万元,期限不超3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还可据实给予全额贴息。

大学生创业企业还可享受一定税费减免政策,并支持网络创业。

见习岗位不再“免费” 单位政府都要付补贴

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意见》特别注重规范建设就业见习基地,鼓励企事业单位吸纳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见习。在见习期间,见习单位需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政府还会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50%的比例给予政府补贴。

除免费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源管理师、室内装饰设计、网店创业等培训外,在温高职院校还将推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即与行业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强化就业援助方面,政府还将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使每一名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与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从今年起,来自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或为孤儿、残疾人等高校毕业生,还将得到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招收“失业”毕业生 企业也能得到好处

对于经济困难家庭,相关部门将举办“寒门学子”专场招聘会,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对于“准毕业生”,也将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并发挥导师在就业工作中的指导作用,采取“一对一”的个性化帮扶方式,引导和带领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

同时,还将成立“温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者联盟”,组织联盟成员开展不定期活动,通过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导师指导、经验介绍、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增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之间的互相交流,提升自主创业成功率。

篇5: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动南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日前,市委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实施意见》。

南昌将进一步细化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和规范性,提高执行力和约束力;要依法行政,推动用人单位履行法律责任和义务;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把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列为重点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妥善纠正和解决。

推动党政机关等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

《意见》要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应当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率先招录和安置残疾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应包含一定数量的岗位用于残疾人就业。各级党政机关在坚持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的前提下,对残疾人能够胜任的岗位,在同等条件下要鼓励优先录用残疾人。切实维护残疾人平等报考公务员的权利,除特殊岗位外,不得额外设置限制残疾人报考的条件。

同时,招录机关专设残疾人招录岗位时,要按照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求,给予放宽开考比例等倾斜政策。各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时,要结合实际,采取适当措施,努力为残疾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率先招录残疾人,带动其他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中的非公务员(科研、技术、后勤等)岗位,要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依法与残疾职工订立劳动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到2022年,市、县级残工委成员单位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市、县级残联组织安排残疾人应达到10%以上。

事业单位将根据本单位岗位构成情况,确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多渠道招聘残疾人,加快落实残疾人在事业单位内按比例就业的规定要求。满编满岗的事业单位,应安排残疾人到编外辅助性岗位就业,依法与残疾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

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确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招录符合岗位要求的残疾人就业。企业对招录的残疾人应订立劳动合同,实行同工同酬。为进一步提高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与党政机关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要求同步实施。

加大对残疾人用人单位的补贴、奖励和惩处力度

南昌将建立依法维护残疾人劳动权益、推动按比例就业的长效机制。各级人社、财政、残联等部门每年应组织对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落实、劳动权益维护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并予以通报。建立完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名制管理系统,实现部门之间残疾人就业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余颖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作用,对参加职业培训并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经认定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落实《南昌市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办法》,补助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严格按规定标准交纳残保金。对拒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交纳残保金的用人单位,可采取通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每年由市残工委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作一次总结通报,将用人单位是否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纳入各类先进单位的推荐条件之一,对于不履行义务的用人单位,不能参评先进单位,其主要负责同志不能参评先进个人。

据统计,近三年来,南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新增人数527人,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9亿元。

篇6: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州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经委、卫生局、国资委、地税局、工商局、工商联、共青团: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8号)精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卫生厅、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工商联和团省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意见》,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落实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抓紧组织见习单位的申报和认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州市于6月底前将具体承办部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工作方案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联系人:张绍云

联系电话(传真):0871-7195757

Email:kmzsy62@126.com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云南省卫生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云南省地方税务局 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 共青团云南省委

篇7: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届高校毕业生已经进入毕业离校倒计时,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20多部委13日联合出台促进就业组合举措,帮助还没有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具体措施为:5到6月份,人社部、民政部、教育部在全国城乡基层开发20万就业岗位提供给高校毕业生;选派万名左右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到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5到6月份,高校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会同教育、公安、卫生等部门,到高校组织进行身体初检和政治初审,针对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推出优先选拔、考学升学优惠、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5月中旬,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将组织民营企业招聘周,提供80万个岗位信息,促进30万名毕业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6月20日到26日,组织就业网络联盟联合招聘周,计划组织5万个用人单位提供50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教育部、商务部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

针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除做好日常就业援助外,5到7月份,还将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优先向他们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岗位。

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等4部门还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纳入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时,要给予适当倾斜;在提供就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时,要给予优先扶持,实施重点援助。

通知明确至,执行按比例就业的用人单位每安排一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按安排两名残疾人计入比例;20起,县级以上残联及直属单位新录用、聘用工作人员中,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不得少于20%。在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及残疾人专干、专职委员等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优先招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

通知还要求财政部门要通过就业专项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渠道,支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盲人、聋人高校毕业生可适当提高扶持标准,并进一步要求各高校要针对残疾人身体、心理状况,强化对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其了解就业政策、调整就业预期,优先安排其参加实习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残疾人毕业生给予求职补贴。

篇8: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共有毕业生152312人,比2004年增加 27402人,增幅达21.94%。其中研究生11180人,比2004年增加1668人,增幅达17.54%;本科生66978人,比2004年减少 1114人,下降了1.64%;高职高专生74154人,比2004年增加26848人,增幅达56.75%。

《意见要求》,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有关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疏通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各级党政机关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要坚持“凡进必考”。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管理和技术人员,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要做好乡镇不在编人员的清理工作和不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清退工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支持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扩大消化增量毕业生的空间和渠道。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后续服务力度,引导支持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要实施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的做法,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毕业生要关心、支持和尽可能予以帮助。引导毕业生通过市场竞争和多元化渠道实现就业。

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要鼓励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到城市街道、社区就业的新政策。要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包括各种奖学金,为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学生代偿助学贷款。

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所有高校都要在2005年年底以前开通自己的就业信息服务网并与国家、省网互联互通,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继续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

篇9: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意见

各区(市)县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一)实施“千名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计划”。2009年至2010年,重点扶持1500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个月内正常经营)的一次性给予5000元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招用首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每招用1名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给予1000元岗位补贴。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及其创办企业招用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免收人事代理服务费。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高校毕业生在我市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据实际人数放宽到20万元。贷款3年内由政府全额贴息。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资金的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投资。深入推进“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和“银团互动”工程,完善运作机制,扩大实施规模。

(三)优化创业政策环境。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全部向高校毕业生开放。高校毕业生创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经营企业不受出资额限制,设立登记免交验资报告;以知识产权、实物、科技成果等非货币资产设立企业的,非货币资产出资比例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70 %;创办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可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

(四)加快创业载体建设。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效毕业生创新创业特点,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的青年(大学生)刨业园,为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肯年刨新创业搭建平台。五城区及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部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要依托本地产业发展建设综合性和专业化相结合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其余市县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开展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到2010年每个区(市)县都要设立1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各园区要具备基本的创业条件和财税、金融、创业指导等配套服务,建立健全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和服务机制。

(五)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资源库,组建高校毕业生创业导师团,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跟踪辅导等服务、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培育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二、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一)扩大高校毕业生服务城乡基层项目实施范围和规模。积极落实国家、省关于高校毕业生服务城乡基层的项目。实施“一村(涉农社区)两名大学生计划”、“农村中小学特设教师岗位计划”、“乡镇公立卫生院大学生支医计划”和“大学生服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计划”,2009年分别招募2600名、2000名、1500名、6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涉农社区)、农村中小学、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服务,对其在上岗前安排岗前培训,服务期间安排岗位培训。

(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我市乡镇及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优先参评或破格参评专业技术资格。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助还计划”,对2009年至201 0年到我市乡镇及以下农村基层就业或服务,且国家助学贷款尚未还清的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内按每月50元标准给予助学贷款补贴,最长不超过3年。各级招录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有50%左右的比例定向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

(三)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至2010年,招用首次就业的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每招用1名毕业生一次性给予1000元岗位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每招用1名高校毕业生从事服务外包工作给予企业不超过4500元培训补贴。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

(一)加强高}龟毕业生技能培训。凡有培训需求、未就业的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均可申领就业培训券,自主选择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根据我市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研究制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培训政府补贴目录。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目录内培训项目,经鉴定合格且在我市就业的,按实际培训费用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4000元。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人才培训联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中的作用。

(二)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基地规模,将见习基地延伸到事业单位以及可提供公共服务见习岗位的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社会公共服务部门。2009年至201 0年,组织5000名未就业的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时间为3至6个周,见习期间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给予见习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按每人每月IOO元标准给予见习单位见习补贴。

(三)加强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市属高校要积

极开展就业和职业规划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确保毕业生在高校前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完善人才“产销衔接”长效机制、鼓励和扶持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运用 “3+I”、“4+l”等方式培训人才,推广和深化企业冠名办学、“公司+学校”、“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扩大公共实训基地规模,鼓励和扶持我市重点企业与在蓉高校和市属高校、职业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建设在校大学生实训基地。

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一)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人才网、劳动保障信息网等有关网络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市属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要与高校加强协作,大力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免费提供就业指导、求职登记和就业推荐等服务。市和产业集中发展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廉租房服务。

(二)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鼓励各类人才中介和职业中介服务机构推荐高校毕业生就业,200年至2010年成功推荐未就业的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级财政可给予职业介绍补贴,最高标准为每人200元。加大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高校毕业生权益。

(三)加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零就业”、地震受灾严重等困难家庭的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服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当年全部实现就业。

五、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畅通信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组织、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要根据各自职能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2009年市政府等集资金专项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从2010年起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各区(市)县政府也要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三)创造良好环境。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糖和试验区的良好机遇,大力扶持和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切合实际的就业观和正确的成才观,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强化激励,适时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典型、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本意见所称高校毕业生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毕业末满5年的毕业生。

附件:1.成都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责任分解方案

2.成都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实施方案

3.成都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服务城乡基层项目实施方案

4.成都市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实施办法

中 共 成 都 市 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

篇10: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人社部发〔2009〕123号

发布日期:2009-11-0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商务主管部门,计划单列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商务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的精神,现就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

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吸纳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大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外贸结构,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促就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目标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部门要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质量,增强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就业能力,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25万人就业(包括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2013年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

三、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一)加大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力度。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的要求,落实现行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每录用1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企业不超过每人4500元的培训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培训支持。

(二)支持培训机构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及相关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引导培训机构根据服务外包产业特点,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全球化的理念,通过开设服务外包专业或课程、受企业委托开展定向培训或为企业职工开展岗位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

(三)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培养工作。针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点,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的培养体系。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验基地,大力培养适合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各地可根据服务外包企业需求,加强首席信息官(CIO)、企业级系统架构师、项目总监、服务外包产业职业经理人等高端人才培养,并适当给予资金等政策支持。

(四)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库。根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库的建设工作,增强服务外包人才储备,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四、注重“招才引智”工作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加大从海外引进服务外包产业高端人才(尤其是接单人才)。将服务外包人才纳入“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范围,享受入境、子女入学、户口迁移、家属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园区的作用,鼓励海外服务外包人才回国创办服务外包企业,并享受相关鼓励政策。鼓励海外高层次服务外包人才在华长期居留或永久居留,并制定相应的便利措施。

五、指导服务外包企业实行科学的工时制度

认真执行《关于服务外包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6号),支持和指导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简化服务外包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制度的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积极创造条件网上受理运行,为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提供快捷方便服务。

六、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就业

要将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各地商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每年促进服务外包领域全国新增25万就业的目标,制订本地区的具体工作目标及实施方案。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参与“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活动,吸纳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并享受相关支持政策。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参加服务外包培训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七、建立多层次服务外包企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接体系

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宣传,积极促进各类人才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类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及时发布服务外包企业招聘信息和接收实习实训信息,增加各类人才到服务外包企业的就业机会。各地商务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当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出台本地区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具体政策,进一步促进本地区服务外包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篇11: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计划》对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制定淮南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组织各县区开展毕业生调研工作,了解高校毕业生专业水平、知识技能及结构分布等情况,掌握每一位高校毕业

生的就业意愿和家庭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就业咨询、就业推荐服务;积极疏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渠道,支持鼓励毕业生到各类性质的单位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存放在市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四年免收档案保管费;成立淮南市高校毕业生创业中心,逐步设立大中专毕业生创业专项基金;建立淮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开展网上招聘和就业活动;对家庭困难、身有疾病的毕业生,结合我市有关政策,为其减免相关费用,并提供政策咨询等优惠服务,积极推荐他们到适合的单位和部门工作;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但有就业要求的毕业生,可在淮南市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设在市人才流动中心)办理求职登记手续,办公室将及时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

篇12:扬州出台《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制定的《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计划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上一篇:移动通信营业员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与移民监理工作总结下一篇:三级干部大会闭幕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