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大纲出台后的备考策略

2024-06-20

英语大纲出台后的备考策略(通用4篇)

篇1:英语大纲出台后的备考策略

英语大纲出台后的备考策略

广大考生翘首企盼的研究生考试英语大纲已经出版,众多考生迫不及待的心情终于释然,大纲的变化之处不涉及题型,只是微观层面的.语言表述稍有变化。考研李波老师建议考生不必再过纠结于考研大纲的变化与否,认真备考才是王道。

语法、词汇大量输入脑海

现在是9月份,也就是说9、10是强化阶段的后半阶段,这时候我们该干的事就是强化单词,强化语法,强化阅读技巧,强化翻译还有强化写作。具体来说,词汇方面呢,大家应该注重看真题当中反复出现的那些核心词汇,看看哪里没有掌握的一定要重点记了,把它争取拿下。语法方面大家注重强调三大从句,四个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庄语从句,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型,比如说倒装句,强调句,虚拟语气,还有非谓语动词,都是需要大家着重强调的。翻译方面,希望大家结合语法常难句分析。阅读方面,希望同学们依然以真题为主,总结做题技巧,强化你的做题思想。

由输入转为输出

到了强化阶段后半阶段,我们就应该输出了,就是应该开始动比练习了,如果你时间比较紧张,哪怕你一周或者是半个月写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必须得经过训练,熟能生巧。

强化阶段之后呢,11月份、12月份就进入了冲刺阶段,也就是我们该真枪实战的干几场,11月份之初,同学们仍然应该以考研真题为主,查漏补缺,到后期会有三次模拟题,增加大家实战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调整心态,加上正确的复习方法,相信自己,希望同学们在20考研当中取得好成绩,金榜题名。谢谢大家。

篇2:英语大纲出台后的备考策略

2018考研英语大纲已经出台,与往年相比并未有明显变化,所以大家可以安心复习了。针对英语翻译和写作部分,文都考研老师来给大家说一下今后的备考规划,帮大家明确之后的复习方向。

《大纲》对翻译部分的要求是:“译文准确、完整、通顺”。在翻译界,我们都熟悉“信、达、雅”三原则,在考试中只对前两条有要求。“准确、完整”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把原文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能出现错误,也不能随意的增加或删减内容。“通顺”指的是汉语的语言表述要通顺,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不能存在生硬的“翻译腔”。所以在接下来的翻译备考当中,考生要做到按照语法结构拆分句子,分析成分,然后调整语序,组成通顺的汉语。注意核心考点还是定语成分、状语成分,插入语、特殊结构等。在冲刺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对翻译难点的突破,因为有很多句子结构比较复杂、逻辑关系比较晦涩难懂,导致考生存在理解障碍,甚至理解错误,从而无法顺畅的翻出通顺的译文。所以训练长难句分析和理解能力才是提高翻译分数的唯一途径。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务必要以真题的学习为准。对已考察过的文章话题、相关词汇及知识点有一个清楚的把握。

对于写作部分的备考,《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写作技能如下: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还应能写一般描述性、叙述性和说明或议论性的文章。短文写作时,考生应能:

(1)做到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

(2)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

http:///kaoyan/(3)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

(4)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恰当选用语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应用文写作评分原则中有这样一条:“允许在作文中使用提示语中出现的关键词,但使用提示语中出现过的词组或句子将被扣分”。这就是说大家千万不能照抄题目要求中的原句,只能是借鉴其中的个别词和短语结构,否则会被扣分!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语言的准确性、语域的恰当性。同时考生还要注意所写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词汇多样性。大作文的评分侧重于内容的完整性、文章的组织连贯性、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多样性及语言的准确性。考生还是要训练描述图画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句式,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如书写较差,以致影响理解,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分数。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文都教育全体老师预祝2018考生顺利通关,梦想成真!

2018考研学子想要了解更多考研资讯、复习资料与备考经验,可以搜索文都网校进入考研频道,查看2018考研辅导课程,咨询专业老师考研相关内容。

篇3:英语大纲出台后的备考策略

一、2010年考纲解读

1. 考试性质及能力要求。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纲》)的生物学科部分与2009年相比,无论是能力要求还是考试范围,基本保持不变。《考纲》仍分为五部分: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命题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考试性质为选拔性考试,择优录取。考试内容的能力要求仍为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考纲》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作了明确的界定。

2. 考试内容分析。

2010年《考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包括9个板块,约133个知识点与17个实验,这些内容涉及必修一、必修二的全部内容;选修部分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延伸,还包含生物学热点问题,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过程等。

3. 命题的指导思想。

“命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因此,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将继续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继续围绕能力考查这个中心,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关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现实问题。

二、近三年试题特点与变化趋势

1. 内容分布特点。

特点一:注重主干知识,兼顾知识覆盖面。近三年试题中均涉及了“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遗传变异和进化”及“生物与环境”四大主干知识,但考查的比例和形式略有区别。如2007年和2008年的考卷中主干知识的比例为83%,2009年为78%。

特点二:选修内容不容忽视。近三年考查选修教材知识占分比例分别为:2007年33.3%、2008年33.3%、2009年22.2%,可看出选修内容的地位,这是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向已经实行的新一轮高中课改迈进的信号,是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接轨的过渡,同时也预示着新的高中课改过渡过程中,选修本的教学内容不容忽视并应加强。

2. 能力考查特点。

特点一:注重与生产、生活和健康相联系。如以当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甲型H1N1型流感为背景,近三年试题对考生应用“免疫”方面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连续的考查。考题中频繁出现围绕人体激素调节、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产品、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内容所设计的问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

特点二:多元化的呈现方式。纵观近三年的考题,曲线图、表格、流程图等丰富了试题呈现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对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如2008年第30题Ⅰ,要求通过对曲线图及实验流程图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解释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2009年第31题要求考生根据曲线图提供的信息,分析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得出实验结论,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特点三:文字表达量大幅增加。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全国理综卷(大纲版)生物试题非选择题的标准答案,字符数分别是130个、265个和322个。2007年几乎都是填空题的形式,2008年填空兼顾表达的形式,2009年几乎是长篇大论式的答题形式。另外,2009年生物试题号题由原来的2个增至4个。文字表达量的大幅增加,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作出较为准确简练的表达。

三、对2010年命题趋势的展望

1. 稳重求变,突出能力。

2010年《考纲》与2009年基本相同,所以命制的试题的题型、题量、范围、考点分布等也应基本稳定。如有变化,试题可能将会在新情境、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可能会加大图表类命题的考查力度,以相关隐形知识为背景材料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试题可能会增多。

2. 突出主干,加强综合。

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似乎已成为一种模式,所以四大主干知识仍是命题的重点,实验题的情景或许会有所创新。试题会注重章节内综合,以及必修与选修教材间的知识联系,由点向面综合考查过渡。

3. 注重方法,强化探究。

2008年和2009年理综Ⅱ卷的生物实验设计类题的题量大大增加,这说明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力度有所提升,以教材实验中隐含的大量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为背景,2010年实验命题可能会对探究类实验设计步骤的思维的正确性,对现象与结果分析的逻辑关联性等方面有较大力度的体现。

4. 取材新颖,关注热点。

以源于社会生活和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为背景材料,关联生物学相关知识,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以“流感”、“低碳经济”等热点与新兴名词为背景材料的命题在2010年的考题中可能会得到延续。

四、2010年生物高考备考冲刺阶段的备考策略

1. 回归课本,构建网络。

任何一年的考题中,基础知识题都会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学生应利用有限的时间对《考纲》中列出的知识点做逐一梳理,把零散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以便能快速、正确和高效地提取相关的知识。

2. 教练结合,排查纠误。

考生在答卷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清,不明命题者的意图;选择题鉴别、判断不准;概念含糊,思路不畅,推理能力不强,思维不严谨;不会处理图解、图表、数据、曲线等信息;实验题得分率一直偏低,不能按照实验原理表述;表述笼统、不规范,不会用生物学专业术语正确答题;时间不够,考试焦虑。

出现的原因:阅读能力差,理解不透,分析不全,处理信息能力弱,不会联想;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得不够准确,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缺乏;学生的解题心理,解析生物图表题的方法、技能、迁移能力薄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够扎实,背景知识较窄;解题习惯不良,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考试技巧和考试心理亟待加强。

冲刺阶段的复习应选择前一阶段各类测试(如月考、周考等)中暴露出的知识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忽等,有针对性地适度训练,认真分析、总结和归纳出同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避免相同失误再现。

3. 选做真题,模拟演练。

选择近几年各省区的高考真题进行“实战”演练,是一种在短期内能较大程度提升应试能力的措施。在演练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临场应试的几个原则: (1)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 做选择题不要轻易地把生活经验往试题上套,要用学科概念、原理,去分析、比较、推导。 (3) Ⅱ卷最好按顺序做。答案要准确、简洁、规范化,即要做到层次清晰、表述条理、逻辑严谨,紧扣原理,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

4. 关注热点,联系生活。

高考命题会对近几年特别是前一年度内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有所体现。如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化学奖中“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H1N1流感”、“低碳经济”等,都可以成为命题的切入点。但要注意切不可为“热点”而“过热”地投入,要善于从材料的问题情境中去联系理论,理性地去分析思考。

5. 调整心态,从容应考。

生物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考试前的心理调适,勉励学生以正常的心态面对高考,克服紧张、畏惧、消沉等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认真学习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是完全能够取得理想成绩的。

篇4:考研英语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词汇

无论大纲怎样变化,词汇都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先来看一下大家都关心的超纲词问题。

超纲词实际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伪超纲词”,一类是“真超纲词”。虽然考研大纲要求“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的3%)”,但是实际上在考研试卷中,这3%的超纲词大多数都是由词根词缀构成的“伪超纲词”,并且往往在阅读文章的第一句话里面出现,给考生一个震慑的心理作用。

以2006年真题阅读第一篇中的“homogenizing”为例,这个词实际上是由“homo-”,“gen”,“-ize”构成的。“homo-”作为前缀表示“相同的”意思,有些同学不认识。这就没达到大纲要求,因为大纲里要求,“考生还应自行掌握与本人工作或专业相关的词汇,以及涉及个人好恶、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必然会涉及到gay, lesbian, homosexual之类的词汇, 而后面的这个单词就会被缩略成homo,也就是“相同”的意思。“gen”表示“原,生”的意思,“-ize”表示“……化”的意思,因此这个单词可以被初步理解成“相同生长化”,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做题了,只要选项的四个单词都能正确认知,就作对题目。

只有“assimilating”这个单词有“使相同”的概念。因为“as”表示“to”的含义,“simil”表示“相同”的含义。但是如果查字典的话,“homogenize”被翻译成“均质化”,而“assimilate”被翻译成“吸收”,这时候反而不能很好地解题了。

考研新大纲在159~177页给出了前后缀的内容,其目的就在于让考生精确地掌握词汇的核心含义,而不是字典里局限性的中文翻译。

对于考卷中真正的超纲词,大纲的要求是:“考生应能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因此这部分词往往可以通过上下文逻辑关系推理出来大致的含义;并且,即使猜测的不太准确,也不会影响到解题。考研试卷里面其实没有真正影响阅读的“超纲词”,考生只需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和前后缀,以及大纲词汇涉及到的词根,就可以把词汇全部解决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大纲要求的词汇,5443个单词。很多考生望词生畏,买了不同版本的词汇书,却总是解决不了问题。在这里建议大家从网上下载一个考研词频表,这个表格把历年真题里面词汇的考频统计出来了,先把这些单词精确理解,然后再看词汇书就会轻松很多。

但是网络上某些考研词频表整理得并不好,例如“some”,“any”这类词的考频必然很高,但是对于我们的复习并没有帮助。因此我把这些“伪高频词”删去了,整理了一个小文档,放在了我的个人博客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下载,网址是:http://www.itgogo.net。

做题顺序

考试中的做题顺序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当卷子发下来的时候,考生需要做的是迅速抓到得分点。

所以,首先要解决的绝对不是试卷中的第一个完形填空题,也就是被大纲称为“英语知识运用”的题目。因为这个题目20个空才10分,费力不讨好,得分率最低。

因此,鉴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第一个该做的题目应是写作,因为30分的写作是考生最能主观控制的部分。

然后是阅读理解部分,这部分得分率比较高;之后是新题型和翻译(具体情况要看每个考生擅长的题型);最后才是完形填空部分,这样才会更高效率地在考场上得分。

下面就各分项的复习要点简要地说明一下,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做模拟题,即使出题的人特别的出名,只要不是真题,就不要去做。练九阴真经是不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模拟经书来练习的。

☆ 写作

写作部分小作文的训练主要是书信体,考生可以参照以前的真题进行复习。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点不要遗漏,遗漏会扣分。另外,格式也不能出错。

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大作文。大作文考查图表和漫画的几率更大一些,因为这类作文的第一段往往需要描述图片,这也是考查点。接下来的第二段就是Topic内容,往下的第三、四段则是具体的例证和解释,以及最后的总结句。这样的一个写作套路和阅读文章的逻辑结构非常的相似,因此写作的模板化结构应该在考试前就准备好,以不变应万变。

考研作文绝对不是上了考场见到题目才开始构思并写作的,而是应该考试前就记住一些写作模板,到考场上套公式。这绝对不是投机取巧。因为考研的大纲要求“写作时,考生应能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所以,考研作文考查的不是考生的即兴写作能力,考生备考时应熟悉掌握各种文章的写作——“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

☆阅读和翻译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建议考研的同学先从2000年真题开始,每天看两篇阅读文章,先不要做题,把文章看懂是关键,分析句子的含义,画出文章的结构,遇到已经背过但是不能马上反应的单词,用荧光笔标出来,抄在本上,单独地强化记忆。最后把文章翻译成中文,工作就算结束。在这个阶段先不要着急做题。当这样做到2005年真题的时候,再从2000年的文章翻译做起,一直做到2005年。把2006年的真题留给自己做模考使用。

当这样一个循环结束后,你的英文阅读能力会大幅提升,然后再去做题,就会发现你做题的正确率和其他同学相比,会高出很多。因为你已经理解了原文并且掌握了文章的宏观结构,那种以前看文章看得似懂非懂,导致做题迷迷糊糊的情况也就不复存在了。

同时这种方法也锻炼了你的翻译能力,两个项目同步解决。

关于翻译里面的核心词汇,每次官方公布的参考答案都和我们英汉字典和词汇书上的中文解释不同,这是考生最为头疼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在变相地考查“一词多义”和“熟词僻义”。

这个问题的本质仍旧是词汇问题,因为中文释义与单词之间很难划等号,用简单的几个中文词语来解释英文单词的含义往往不够准确,而且很难把英文词语中的文化内涵以及感情色彩表达出来。这也就是2005年大纲词汇表去掉单词的中文释义的原因。

所以翻译部分除了要求考生能分析长难句以外,还要能从词根的角度正确地理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这是考研和四、六级对词汇要求的不同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六级词汇的要求依然是让考生死记硬背词汇书,学习错误的英语,而考研英语考试则是希望能纠正这一错误,让研究生在搞科研的时候不至于困惑。

☆ 新题型

2007年阅读理解的B节,也就是我们说的新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1)在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的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新题型是令很多考生特别头疼的一个题型,实际上这个题目的本质在于考查考生的论文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在做阅读真题的翻译练习时,把每篇文章的篇章结构都画出来,那么做这类题目就非常轻松了。很多同学在这类题目上耗费的时间特别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通读每段文章后好不容易找出第一句,再找第二句的时候,发现所有句子的意思全部忘记了,需要再读一遍,因此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在做这种题的时候,还是先翻译成中文,写在旁边,然后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排列次序,中文句子排序相信每个同学都是内行。然后再把对应的英文句子的次序选定就可以了。这样新题型做起来就非常简单高效了。

☆ 完形填空部分

20个填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考查词汇的题目,一类是考查逻辑转承关系的题目,之所以建议最后做完形填空而不是一开始就做,是因为这也是一个考试策略问题。除了前面我们所说的得分效率问题,另外这也是一个心理战术的问题。

如果一打开试卷就先做完形填题,这一天的英语语感就被完全破坏了;如果是先写作,再阅读、翻译,就会形成一个非常良好的语感。因此最后做完形填空提时,很多题目要填的空在前面的阅读翻译文章里就见到过类似的情况了,因此有很高的几率做对。反之,如果最先做完形填空题,经常会被干扰选项影响,导致选择时很犹豫。而当一个错误的答案被当作正确的选择了以后,后面本来可能做对的阅读题目也可能受其影响而做错。

上一篇:学习郭玉梅先进事迹心得下一篇:法制科能给案件定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