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

2024-06-21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通用9篇)

篇1: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

摘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目前,丹凤县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佳期,全面审视丹凤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理由,剖析存在理由的理由,提出解决存在理由的思路与策略,必将成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目前,丹凤县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佳期,全面审视丹凤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理由,剖析存在理由的理由,提出解决存在理由的思路与策略,必将成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丹凤县城乡发展一体化存在的理由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丹凤县城乡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不断加强,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显著。

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丹凤县城乡发展一体化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理由。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为3.10:1,陕西省、商洛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分别为3.60:1、3.68:1、而丹凤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为3.71:1,分别高出国、省、市0.61、0.11、0.03个百分点。

2.城镇化水平低。

20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2.6%,陕西省、商洛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了50.02%和42.9%,而丹凤县的城镇化率只有38.1%,分别低于国、省、市14.5、11.92、4.8个百分点。

3.产业结构不合理。

丹凤县年一、二、三产业结构之比为19.57:44.14:36.29。

4.基础设施差距大。

县城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脏乱差理由突出。

目前,还有部分组没有通水泥路,部分群众没有吃上自来水,一些地方通讯质量不好。

5.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一是教育发展不平衡。

县城教育资源优、学校生源多、校舍不足、班额太大,西街小学、龙驹中学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70人左右,学生进教室好像在“插葱”,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农村教育资源弱、学校生源少、校舍多,班额太小,有的班级只有几个学生。

目前部分农村小学还没配英语教师和电教设备。

二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多头管理。

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条块分割,行政管理多元化。

三是文化建设不平衡。

县城居民文化生活较为丰富,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贫乏。

四是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随着新农合的推行,农村看病就医群众日益增加,乡镇卫生院工作量大幅增加,但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数量不够,医术急需提高。

6.城乡建设秩序乱。

一是房屋乱建理由严重。

县城的小产权房“遍地开花”,房子间的距离太近,有的两座楼之间居民开窗可以握手,不但房子采光不好,而且说话都能听见,绿化、美化、净化程度不高。

二是非法买卖土地理由突出。

有的村民将土地视为私有财产,不经过任何法定程序,任意买卖。

三是资源利用浪费。

丹凤本来土地就少,但是县城居民都喜欢一家一户一院落,办公楼都在七层以下,房屋上面空间没有充分利用,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空间开发利用不足。

二、丹凤县城乡发展一体化存在理由的理由

造成上述理由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1.户籍制度障碍。

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户籍制度,人为的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掘出了一条“鸿沟”,构筑了一道“壁垒”,使城乡居民成为两个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农民在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子女上学等方面遭到歧视。

2.地理环境制约。

丹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除国道沿线和部分地方外,边远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有些地方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限制。

3.农民素质不高。

一是文化水平较低。

农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明鲜缺乏竞争力。

二是缺乏劳动技能。

进入二、三产业就业至少需要一技之长或懂管理、会经营的劳动者,而丹凤的大多数农民既没有技术,又因为文化水平低而不会管理和经营,因而只能从事收入少的体力劳动。

4.建设规划滞后。

丹凤县城建设总体规划虽经市政府批准,但详细规划还没出来;各镇的建设规划是上世纪90年代设计的,早已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城镇建设落后,管理难度加大。

5.资金投入不平衡。

县城建设投入的多,小城镇和农村建设投入的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多,产业发展投入的少。

三、丹凤县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策略与倡议

1.推动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因为规划是先导、是龙头、是方向,这个方向把握好了,发展定位清楚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配置就有了依据。

2.推动城乡配套改革一体化。

这是消除城乡发展障碍,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一是改革户籍制度。

二是深化农村改革。

三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四是整合社保机构。

五是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3.推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这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一是大力发展工业。

二是壮大特色绿色产业。

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这是解决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平台。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就是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理由人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使城乡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灾有所救。

一是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二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是繁荣农村公共文化。

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推动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

这是转变农村发展环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一是建好城镇带农村。

要进一步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棣花、商镇、铁峪铺、武关四镇为轴点,以竹林关、峦庄南北两镇为翼体,其它镇为节点的县城、集镇联动发展的城镇布局,有效扩张集镇规模,加强城镇的水、电、路、通讯、绿化、文化娱乐、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县城“五化”建设,设立城区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增强人口吸引力、产业聚集力。

要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楼房修高,房距拉大,道路拓宽,绿化增加,建筑整齐,给人赏心悦目的城镇建设形象。

要严格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严禁小产权房开发,严禁乱占乱建。

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

要理清新农村发展思路,坚持“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整村推进、联村共建”的办法,以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和管理服务城镇化“三集一化”为切入点,以基础设施、特色农业、民居环境、社会事业、基层组织“五大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村、组道路100%水泥化,90%以上村通客车;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群众安全饮水理由;加快农村信息建设,提高通讯质量和互联网应用质量;加快新能源建设,推广沼气、太阳能、秸杆利用等可再生资源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发展现代农业;加强人居环境治理,修建休闲健身场地,绿化主要道路和河道,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清洁工程步伐,推行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转、县处理”的方式,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民居住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全面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三是搞好移民搬迁工作。

抓住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机遇,用足用活搬迁政策,对于边远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农民,采取整村搬迁的办法,根据各人条件的不同,分别安置在县城、中心镇或附近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

移民点的选址一定要科学规划,长远打算,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过得好。

6.推动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这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个着力点。

一是统筹城乡就业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体制,为农民到非农产业领域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证农民工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

二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政府要加大“阳光工程”、“雨露工程”、“人人技能工程”的投入,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

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酬劳、子女上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依法将农民工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四是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对返乡农民工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创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机会。

篇2: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

旅发[2011]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

党 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部署。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 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 挥好旅游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积极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理解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当 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中央 做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重要部署。

旅 游与文化密切相关。旅游需求本质上属于精神文化需求;旅游活动客观上是人们认知社会、感受自然的文化交流;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 多,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国旅游行业学习和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全面把握旅游和文化的相互关系,以高度的自觉精神 和政治责任感,积极地把旅游业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领域,自觉地把旅游业作为先进文化传播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努力地提升旅游业的文 化精神,创造性地探索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思路、模式和方法,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 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增添动力,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二、明确旅游业的文化责任,自觉发挥其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

旅游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承担的文化责任。

(一)以旅游业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旅游需求是当前人民群众最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之一,加快发展旅 游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旅游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贯彻好、落实好《国务 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加快实现“两大战略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要求、新期待。全国旅游行业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功能,使旅游业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承功能,促进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文化的激发功能,扩展文化产业空间,为文化创新注入活力;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推动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文 化软实力提升。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大力培育健康、丰富、包容的旅游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健康旅游的文化之魂,健康的旅游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要系统总结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发 展中各种文化现象的价值内涵,研究建立从旅游资源评价、规划建设、市场推广、服务经营以及旅游消费全过程的旅游文化评判标准,引导追求真善美,推动旅游行 业确立健康文明的价值取向。要充分认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善于以文化为资源开发优质旅游产品;要充分认识旅游的文化效益,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 涵,从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追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文 化,大力宣传寓教于游的游览文化,大力推动健康文明的消费文化,大力推行尊重环境、尊重目的地居民、尊重旅游者和服务者的负责任文化。培育深受广大人民群 众欢迎、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旅游文化,为旅游业建设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 作用”,这对以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同属于精神消费,在形式和内容上互相支撑,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发展前 景。要按改革创新的要求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创新资源优势、产品模式和市场需求。要以包容的精神学习吸收各领域的优秀文化,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旅 游产品;要遵循市场规律加大对文化旅游创意策划、资源整合、营销推广,开拓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市场;要注重现代科技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不断 提升旅游发展的科技文化含量;要充分发挥旅游市场的活力,为更多符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文化产品创造市场需求;要充分运用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积 累的宝贵经验和形成的发展机制,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支持。

三、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科学引导和积极培育健康丰富的旅游文化。一是要探索建立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旅游文化评价机制,探索形成客观、公正、权威的评价工作手段。二是要加强基础理 论研究,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研究旅游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三是要组织一批具有引导意义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品规划,指导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 展,打造更加符合旅游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产品。四是要加强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消费活动的引导,组织开展针对各种低俗文化、伪民俗现象的市场检 查,防止庸俗低劣、格调不高的文化进入旅游市场。五是要与宣传、文化等部门合作,大力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旅游文化;树立旅游业的文化精神。

(二)继续加强文化旅游精品建设。一是要重点支持一批全国性的文化旅游活动品牌,逐步建立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文化旅游活动重点名录库。二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推 出一批旅游精品。三是继续提升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四是继续引导、支持和规范文化旅游名街、名镇发展,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实验区、示范区建 设,探索建设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五是要继续鼓励创意和制作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旅游商品体系。

(三)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独特作用。一是要充分认识红色旅游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全面落实红色旅游“十二五”规划。二是要通过深入研究挖掘 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不断丰富讲解内容,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要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打造一批 适应旅游市场的红色文化舞台艺术作品,增强红色旅游产品感染力和影响力,促进党的精神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创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要主动与宣传、文化、建设、体育、农业、林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多部门建立和完善协同发展 机制,在发展规划、投资项目、扶持政策、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二是要深入研究国家出台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积极争取有利于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 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三是要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目标要求,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旅游市场,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四是要探索部门合作、政企合作、行业合作、区域合作的旅游宣传促销新模式,创新宣传促销机制,更好地展示国家旅游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五是要紧密跟进重点省市正在推进的文化旅游改革试验,支持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城市和地区先行先试,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机制,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积累经验。

(五)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一是要组织好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学习,全行业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和行业表率。二 是要认真落实《旅游业“十二五”人才规划》,培养符合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确立一批文化旅游实践基地,促进大专院校对文化 旅游人才的培养。四是高度重视对导游、讲解员等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服务水平和文化底蕴。把导游、讲解员队伍作为文化交流使 者来要求。要抓紧研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从事导游工作的具体办法,吸纳更多的文化科技人才进入旅游队伍,带动导游队伍整体素质提 升。五是要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激发旅游队伍的创造活力,形成良性循环。

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对本意见贯彻落实的督促、指导和检查,用实际行动,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更好地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贡献力量。

国家旅游局

篇3: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

有关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的起源,较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登临黄山时提出的“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牌子打出去”。由此,翻开了关于开发皖南旅游区和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的新篇章。20世纪80年代,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三区一中心”的安徽生产力布局,就包括“皖南旅游区”的开发与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专家提出的安徽“一线两点”生产力布局中,明确提出了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的开发开放问题。21世纪初,一些专家为具体提出了“两山一湖”的开发战略,并制定出了相应的建设规划。2006年4月,省旅游局在池州召开皖南国际旅游区境外营销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皖南国际旅游区”的概念,即黄山为龙头,“两山一湖”为重点、三大遗产为品牌,构建大皖南国际性旅游区。2009年2月6日,黄山、池州、宣城三地旅游管理部门在宣城敬亭山度假村召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研讨会,会上出现了把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了把皖南建设成为“安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试验区、中国区域旅游文化合作的示范区、全球知名的旅游文化展示区”的三个层次的功能定位。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的建议,在安徽省将初步形成四大旅游文化景区,即以黄山为中心世界遗产和徽文化旅游景区,以九华山为中心佛教文化景区,以天柱山为中心的禅宗文化景区和以“马芜铜”为中心的城市文化景区,等等,并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在研究中,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安徽省委省政府应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协调解决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抓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力推进建设速度。同时,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各市要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变“松散型合作”为“紧密型合作”,联合编制线路,整合资源,共同营销,加强旅游企业“区域无障碍”对接互动,联手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旅游产品。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问题的研究,在内容上正在不断深化,在范围上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但是,在研究方面当前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须解决的问题:一是只重视了皖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而对皖中、皖北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还没有引起专家学者们足够的关注。二是只重视了一些景区景点的建设,还缺少进行全省范围的旅游经济网络体系的构建与整体布局的研究。三是有关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方面的理念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保障体系等还缺乏深入研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是影响和制约加快安徽旅游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应该从实现“三个强省”目标的战略高度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对策思考与区域布局。

二、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全面理解“加快安徽旅游经济大发展”的科学内涵

这一命题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提升;二是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要扩大;三是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效益要提高。这是速度、规模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旅游经济强省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括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由于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涉及到安徽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与相互影响,因此,实现安徽省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对实现当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强省、生态强省和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具有着重大意义。

(二)辩证分析加快安徽旅游经济大发展的影响因素

当前,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一是安徽省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分布相对集中,便于集中连片开发建设。二是区域内的老庄文化、管子文化、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等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各具特色,各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为一体,使得各景区内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愈来愈紧密。三是各主要景区内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良好,便于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四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宾馆、饭店以及各种旅游社等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五是区域范围内各政府间的合作意识正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显著,服务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变。六是当前正在组织实施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各地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七是随着承接产业转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国内外来皖旅游观光的游客数量日益增多,旅游市场前景看好。但同时也要看到,加快安徽旅游经济大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区域内有些旅游资源的同质性较高、互补性不强,主要景区对周边其他景区的开发有一定负面影响。二是各地旅游各自为政,不成系统,只注重本地区旅游景点的打造还没有形成全省范围的旅游经济网络,特别是旅游服务业总体上呈现“散、小、弱”的特点。三是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四是旅游企业之间低水平和无序竞争较为普遍,缺乏区域品牌培育的合作意识,联合促销行为模式少。五是区域范围内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对皖中和皖北一些景区景点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强,全省旅游市场发育不平衡,游客数量总体上看是南多北少。六是区域范围内生态补偿机制和景区开发建设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

(三)创新加快安徽旅游经济大发展的理念

一是在发挥比较优势上彰显独特魅力,在体现文化差异上凸显景区特色。二是在精品景区景点打造上形成旅游品牌,在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上提升旅游品位。三是在规范旅游服务上展现安徽风彩,在旅游功能拓展上获取更大效益。四是在旅游资源整合上实现互惠互赢,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健全服务体系。五是在深化对内改革上激发内在活力,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拓宽发展空间。六是在旅游项目编制上争取政策支持,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形成规模效益。

(四)转变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方式

一是发展规划从注重景区景点的打造向注重旅游经济网络构建转变。二是服务功能从旅游观光的单一功能向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娱乐购物、文化交流、商务活动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转变。三是旅游企业从相互竞争向分工合作发展转变。四是旅游产业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现代的集约经营转变。五是旅游管理部门的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六是旅游市场从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市场为主转变。七是景区景点建设从静态景物展示向动态人物表演转变。八是投资主体从政府投资为主向社会多元化投资为主转变。

(五)按照景区类型优化空间布局结构

一是把新安江流域的皖南旅游区打造成为以自然景观型为主的旅游区。以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为特色,重点保护和开发各类山水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溶洞石窟、古村落、古街道、古民居、各种宗教寺庙等。二是把长江流域的皖江旅游区打造成为人造资源型为主的旅游区。以皖江文化和城市文化为特色,重点建设和发展各种会展中心、商务中心、主题公园、影视基地、大型游乐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体育中心、纪念馆、艺术馆、歌剧院和体现城市特色的雕塑等。三是把淮河流域的皖北旅游区打造成为以文化资源型为主的旅游区。以老庄文化、管子文化、楚文化、养生文化等为特色,重点保护和开发各种文化遗址、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等。

(六)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

一是以黄山为中心的世界遗产和徽文化景区。二是以齐云山为中心的道文化景区。三是以九华山为中心的佛文化景区。四是以天柱山为中心的禅宗文化景区。五是以“马芜铜”为代表的城市文化景区。六是以桐城为中心的桐城派文化景区。七是以泾县和金寨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景区。八是以寿县为中心的楚文化景区。九是以亳州为中心的老庄文化、曹操文化、养生文化景区。十是以颖上县为中心的管子文化景区。十一是以合肥市为中心的包公文化景区。十二是以凤阳为中心的朱元璋文化景区。

三、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构建安徽省旅游经济网络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皖南与长三角、皖东南与赣北、皖北与豫东和江苏、皖西与鄂北的旅游经济一体化建设,形成跨区域的旅游经济网络。二是加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与皖中泛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分工合作发展。三是加强皖南自然风光旅游与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的互补性发展。四是加快连接皖南、皖中和皖北重点景区景点的旅游交通网建设,形成由若干条纵横交错、能够覆盖全省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线所构成的旅游经济网络。五是把省会合肥市作为连接皖南、皖中、皖北三大不同类型旅游区的游客集散与周转中心来重点加以建设。

(二)加强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有机衔接的连接各主要景区景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二是完善景区宾馆、饭店、酒店商店、游乐中心、会展中心、商务活动中心、旅行社等服务体系。三是完善供水、供电、供油、安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搭建通讯、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全省的旅游网络服务水平。五是建立健全促进全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体系。

(三)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的承接产业转移

一是充分发挥安徽省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优势,重点承接国内外文化产业的转移,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二是培育旅游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跨行业跨区域跨媒体发展,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集群。三是依托合肥、芜湖等市,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现代传媒、数字创意等新兴旅游文化产业。四是建设旅游文化影视基地,构建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

(四)深化旅游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新途径,建立跨区域的旅游经济联盟,二是建立和健全旅游市场体系,营造管理规范、法制健全、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促进各种旅游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三是深化旅游企业的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体制机制。四是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五是加强旅游、文化与文物保护等部门的协调,形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

(五)完善发展旅游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

一是投资政策应对发展旅游经济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审批核准及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财税政策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对符合条件的旅游文化企业,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三是金融政策应加大对符合国家和省内产业政策的旅游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四是土地政策应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旅游景区内调剂使用。五是对外开放政策应鼓励外资并购旅游企业,引导和鼓励海内外人士在旅游业创业、投资。六是人才政策应加大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六)安徽省政府应加强对发展安徽旅游经济的组织领导

一是省政府应成立一个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二是编制出一个有关加快安徽旅游经济大发展的整体规划。三是应制定出一个安徽实现旅游经济强省目标的指标体系。四是出台有关支持和鼓励发展安徽旅游经济的政策措施。五是成立一个关于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这项工作的整体发展规划、目标指标体系、有关政策措施的具体编制工作。六是通过网上公布有关实施方案和召开有关人士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安徽旅游经济大发展的认可程度和参与程度,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安徽旅游经济大发展事业之中。

摘要: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安徽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积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从以皖南为重点向全省统筹协调发展转变,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经济网络布局。

关键词: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庄祖武,孙永珊.安徽省情概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杨森林,郭鲁芳,王莹.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3]伦纳德.J.利克里什,卡森.C.詹金斯.旅游学通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4]斯洛博.翁科维奇旅游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6]世界旅游组织.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7]潘小平.人文安徽.风韵新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8]王长安.人文安徽.风采皖江[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9]郭崇东.人文安徽.风情淮河[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0]王启敏.徽文化新论[M].黄山:黄山书社,2007.

[11]程必定,汪青松.皖江文化与东向发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篇4:振兴民营经济  促进更大发展

宁波市工商局吕东裕,市个私协会会长吴宗达、秘书长谢嘉禄带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协会成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努力进取、成绩卓著。

近6年来,宁波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了“发展速度超常,规模迅速扩大,外向拓展强劲,经营理念成熟,单体实力增强”的良好的创新格局。

截止2003年6月,全市在册个体工商户21.7万户,从业人员38.2万人,注册资金56亿元,比6年前同比增长15.22%、14.85%和41.82%。私人企业6.1万家,员工近100万,注册资本521亿元,比1997年同比增长了220%、271%和405%,尤其是1999年8月市委、市政府在东钱湖召开了全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一个完整、系统、务实、实用的《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經济的意见》,为全市的民营经济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与助手。在工商注册登记中,坚持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原则,多次降低门槛,奉行告知承诺制,开展亲情服务活动,扎根于大量基础工作,扎实于民企的长远发展,有所作为的工作多次受到政府表彰和社会的好评。

个私协会作为政府的桥梁与纽带,将点多面广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组织起来,进行爱党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领导,维护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不断创新。

宁波市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是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较好地解决了自然资源短缺与产品市场狭小的矛盾,而且与公有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促进宁波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财政收入,仅2002年,全市个私企业共上交地方税收18亿多元,是1997年的7.4倍。

繁荣了城乡市场。2002年,个私贸易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507亿元,占全市的91.6%,民营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市场体系的发育与完善,整体提高了市场化发展水平,强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

篇5: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

促进产业大发展的几点思考

*县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科技进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发达地区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盘活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和管理好人才,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促进了我县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县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进一步深入,*县的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笔者最近通过深入园区一些企业调查了解招工用工方面的情况并作了一点粗浅思考。

一、我县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不和谐

(一)高级管理人才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县虽然是劳动力资源大县,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都没能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造成劳动力产业化程度不高,从业水平较低。据相关数据显示,*县每年大中专(技校)毕业生3000多名,其中返乡就业的不到10%。笔者最近调研走访了红金工业园几家上规模的招商引资企业,80%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是从外地聘请,或从总部派入。随着*县进一步深入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高学历、高技能、懂管理人才的缺乏问题,会更加突出。

(二)承接产业转移所需大量劳动力与人才大量流失的矛盾。经调查,我县常年需工量在3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共120多家,缺工企业46家,占38.33%,用工缺口达8000多人左右,平均每家企业缺174余人,其中县工业园区有各类企业167家,提供就 1

业岗位达25000多个,现有员工19800多人,用工缺口 5200多人,占全县缺员总数的65%;在人员需求结构上,一线生产技术工人缺3900多人占80%,普通管理人员缺900多人占19%,其它人员(主要是勤杂人员、保安等)近200人左右。可以说用工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县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但与此同时,我县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县,仅09年向广东深圳输出的劳动力就达十万多人次。一边是本县企业招不到工人,一边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流。

(三)人才服务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健康成长之间的矛盾。

一是企业主普遍地缺乏人才引进、使用和培养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竞争不如在沿海地区那么激烈,企业主普遍地缺乏人才引进、使用和培养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观念上,一半以上的企业虽承认人才对企业的作用,但没有真正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选人用人上,急功近利思想严重,重视实用型人才,注重即聘即用,重使用、轻培养,片面强调人才工作经验,忽视了对人才的提质培养,是典型的“拿来主义”。从调查情况看,60%的企业认同大学生的人才价值,但同时又认为,大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愿花1-2年的时间进行大学生工作积累;在人才评价上,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科学的人才评价方法,依赖企业老总的平时观察和个人好恶,难以保证其公平与公正,也难以发挥其对人才的激励作用。

二是政策保障机制滞后。虽然《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多时,要求为劳动者交纳五大保险的禁令也三令五申,但考虑到全县招商引资的大环境,考虑到县内企业的实际困难,我县对这些政策的实施一直都是采取从松从轻的态度,致使全县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一直不高,企业五大保险的缴纳率一

直上不去,拖欠员工工资的行为还经常发生,这些都导致了我县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虽然,在思想上我县非常重视人才服务机制的健全,但在具体的工作举措上就显得有点薄弱。在政策的制订上,虽有大的方针政策,也出台了一些配套的措施,但具体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在管理方式上,还停留在比较粗放的政策引导性的阶段;在人才储备方面,虽有举办人才市场招聘会、发布人才信息、推行人事代理等用人制度,但还没有真正形成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没有充分发挥企业与人才的“桥梁”作用。

二 几点对策

(一)完善引进机制,破解高技能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紧缺难题。

敞开大门广招英才为我所用,是迅速壮大人才队伍的一种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迅速提升我县人力资源竞争力、破解我县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缺失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县在人力资源引进方面,也有一些好的尝试。比如利用07年成立的学士后流动中心这个平台,搭建起了企业与所需高学历人才的交流平台,通过对企业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在试用期内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为县内企业引进了40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其中4名硕士研究生,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解决我县私营企业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新路。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补偿面,对企业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和紧缺的管理人才也进行补贴,那么对化解我县企业难以引进企业高端人才的难题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完善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培训机构与园区企业对接。以校企合作、订单培训为纽带,开展培训机构与园区企业的合作。

使企业在合作中能招收到满意的员工,学校在合作中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通过采取送教下乡、校企合作、校镇合作、订单培训等形式,分类实施技能培训。

一是针对有回乡外出务工人员还乡创业和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实行创业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的农民企业家。条件成熟时组织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做的好的省、市等地学习,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二是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本县农村劳动力,提供一次免费单项或中初级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转岗能力;对当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半年至3年的职业技能教育,并对最终取得初、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实行一定费用的学费补助;对农村大龄劳动力,开展免费适应性技能培训。

三是对企业职工进行技能提升的培训。我们可以通过邀请高校专家教授来给县内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管理方面的免费培训,并可以把它制度化,扩大培训规模,对企业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员工也纳入培训范围,提升他们的职业成长机会,从而使企业的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一是实施还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县返乡创业园的发展规划,加快创业园区和商品流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园区成为返乡务工人员兴办各类企业的聚集地,改善返乡创业的环境;拓宽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加强金融、财政对回乡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返乡创业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创业初级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基本上是利用自己所积累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第二个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准备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阶段。要根据各企业的具体实际情

况,对不同的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允许农民利用承包土地、房屋等进行抵押融资,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融资困难问题。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对返乡创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多等的创业者给予表彰奖励。

二是开展各类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善待员工,改善环境设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劳动条件,着力优化工作环境。配备图书阅览室、影视娱乐室、学习培训室、健身运动场,积极开展职工文艺、体育竞赛活动和其他职工喜爱的娱乐休闲旅游活动。

三是强化执法,优化就业环境。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对严重违反劳动法的必须予以处罚。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的履约率。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坚决打击无故克扣、拖欠职工工资行为。

篇6:乡村旅游领跑 城乡一体化大发展

化大发展

——山合水易以“福建龙岩新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为例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国内唯一一家定位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专业机构,有超过10年的规划设计经验。山合水易对城乡统筹模式、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新农村建设、古村古镇开发、民俗旅游设计、乡土建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聚集了大量的专业资源。

在当前,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起步前进的背景下,很多旅游的规划要求的不仅仅是达到旅游的经济效益,尤其对于政府来说,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乡村旅游发展了,新农村也建设起来了。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恰好就是这样一种理念的旅游规划者,诸多的落地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福建龙岩新罗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很好的诠释了这样一个过程。

新罗区是福建龙岩市的主城区,周边被永定土楼、古田会议遗址等全国知名文化景区以及江山美人、龙崆洞等自然景观所包围,主城区与其它区域发展联系紧密,正处于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积极响应福建提出的“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新罗区旅游产业亟待突破和升级。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接到委托之后,认真讨论了新罗区的规划方向,认为应该将其改造为以生态、养老、创新为主题,以宜居、创业为主要功能的新型旅游城市。项目分析

新罗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曾有过龙川晓月、登高独秀、虎林松涛、双井流泉、紫金晴雪、奇迈岚光、九猴叠嶂、东宝春云等八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新开辟了龙硿洞、江山风景区、适中土楼、万安梅花湖、东肖森林公园、云顶茶园、天宫山、紫金山、等新景点。新罗区目前区域内有47个风景区(点),各景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

根据新罗区旅游资源的富集度、对外交通的便捷度以及旅游发展基础,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将新罗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为:一环,一心,四区,其

1.一环:新罗多彩旅游环线; 2.一心:商务度假及集散服务中心;

3.四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北部),生态宜居体验区(西部),创意文化展示区(南部),郊野休闲拓展区(东部)。

项目重点产品设计

本次旅游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的产品包括一个多彩旅游环线,四个工业旅游展示中心,五旅游度假小镇,五个奢侈型旅游度假示范区,五个国际级标准汽车营地,六个特色养生度假组团,九条休闲商业街,十个商务会议接待酒店,十二个乡村旅游基地。

在新罗区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山合水易新罗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将其打造成为“第三代旅游新城”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以养生度假、会展商务、休闲农业和文化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四大功能特色,形成四大产业导向功能。同时在新罗区独特的资源和环境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双十”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聚集和十大综合体项目的带动,新罗区的旅游发展将实现大跨越的发展,实现在龙岩乃至整个福建的突破。我们期待新罗成为城乡一体化及小城镇发展的典范,未来成为中国第三代旅游新城的领跑者。

篇7: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

助推农民经济大增收

中共洋坪镇委员会

近年来,洋坪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地方品牌特色,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始终坚持彰显特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着力推进全镇柑橘产业跨越式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宏观政策重点倾斜。按照“远安模式、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标准,争取双低改造项目集中连片开发低丘岗地2.2万亩,以建设万亩优质柑橘基地为目标,高标准兴建了马渡河、左家坪两个柑橘生产示范区,并以此辐射带动马渡河、南襄、九里岗等10个村连片发展,目前已完成平头山1000亩精品柑橘园定植任务,全镇柑橘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平头山、云盘岭、左家坪三大柑橘板块基地已初现雏形。

(二)各级投入不断加大。争取各级对省级新农村试点镇的大力支持,按照道路硬化到园、提水灌溉到园、电力保障到园、科技示范到园、省力、观光设施到园、生态防护到园的标准,重点在柑橘基地的水、电、路、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捆绑项目投入,逐步实现路相通、树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使柑橘生产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生产标准不断提高。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小苗假植大苗移栽、起垄抬高栽培、自动喷灌等集成管理技术,全面禁用高毒高残农药,以南襄、马渡河、左家坪为重点,加快建设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使全镇柑橘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合作组织效果明显。依托镇内2家柑橘产销专业合作社,加大对柑橘产前、产中及流通、加工等多个领域的服务力度,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柑橘打蜡、市场营销等全方位指导,有效地解决了农户与市场的对接难题,使合作社成为连接柑橘产销不可或缺的“纽带”。去年,马渡河枧河柑橘专业合作社为全镇橘农直接创收40多万元,并荣获宜昌市“优质蜜橘”、“优质椪柑”生产基地荣誉称号。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柑橘产业已经成为了全镇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是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全面实现柑橘产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篇8: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 层次清楚、定位明确、结构严谨, 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用什么样的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 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不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 对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等问题的新创造, 是从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的科学解释,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和形成社会共识的精神航标。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运动进程, 把握趋势、正面引导、重在建设,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努力在多样中谋共识, 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二、激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与活力

坚持用改革精神推动文化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激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与活力。

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解决和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当前,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使得经营性和公益性文化单位都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例如, 我区很多文艺院团承担着服务群众、传承民族文化等职责, 由于一直以来经营性单位和公益性单位不分, 很多文化单位经费不足、待遇不高、活力不强, 使很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外流较多, 也使很多单位职能发挥不够, 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创新。现在, 我区应抓住中央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 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和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要积极予以政策扶持, 推动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 还要抓住文化产业兴起的机遇,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培育市场主体, 发展起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对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深化内部机制改革, 增强活力, 提高效率, 发挥好公共服务的职能, 政府也要加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保障和支持。

要不断推出新的精品力作, 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期待。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要坚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方针, 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创新作品。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创作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 使文化作品充分反映人民主体地位、现实生活和优秀民族文化, 能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改造传统文化的表现力, 实现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多样化。要积极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技术,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要创新民族文化品牌, 加大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力度, 创作生产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精品。

要加强和改进管理, 建立良好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使文化主管部门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当前, 还要更加注重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舆论的影响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大,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是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提高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特别是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 认真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各类突发事件,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 最大限度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建好主流网站, 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 依法打击、有效防范利用或针对网络的违法犯罪活动。引导社会舆论, 不能只靠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 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引导舆论的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舆论引导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增强新闻舆情意识, 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舆论引导工作。

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着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 加大投入力度, 更加注重公共财政对基层和农村文化发展的支持, 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 (室) 、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着力解决基层特别是农牧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的问题。要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鼓励城市骨干文化企业向农村延伸, 占领农村文化市场, 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要把弘扬主旋律作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讲文明树新风等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 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鼓励国有文化企业积极开发市场、占有市场, 发挥骨干作用,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发展网络影视、网络图书、手机电视等现代文化服务业, 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篇9:继续解放思想 促进经济大发展

树立新思维,集聚产业群发展新经济

思路决定出路,视野决定高度。要促进崇左市经济大发展必须树立新思维,用世界的眼光,抢占思想制高点,选准解放思想的角度,突破狭隘视野,构筑宽广的发展平台,迅速集聚新的产业,加快发展新的经济。

(一)用新的思维深刻认识自己。要促进经济大发展,必须树立新思维,抢占思想制高点,突破狭隘视野,强化战略和忧患意识,培养全面开放的世界眼光。首先,要树立全局意识。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竞争的总态势、总规律,深刻审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政策、市场等环境因素和内在条件变化,深刻分析区位、资源等优势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等存在的顽症,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其次,要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以全面开放的世界眼光找准自己的位置,增强落后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解放思想,变革创新,以进取的心态、开放的视野、战略的思维谋划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二)筑新的平台加快发展自己。崇左作为北部湾经济区4+2成员,以交通和物流为重点纳入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崇左参与区域合作的发展地域得到了延伸和扩大,从陆地扩大到海洋,从内地向沿海延伸,实现了边与海的优势互补,更加突出崇左国门城市和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的战略地位,突出了崇左在北部湾经济区中的国际性和开放性,进一步深化了崇左的国际国内合作领域,拓展了开放合作的新空间。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新平台,立足“边”的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构建“T”型经济发展格局(即以大新—龙州—凭祥—宁明533公里边境沿线为横轴的口岸经济带,以南友高速公路沿线为纵轴的交通物流经济带)为依托,以“一区两园三基地”(即建设中国—东盟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中国—东盟凭祥物流园和崇左国际物流园以及蔗糖业基地、以锰铝等加工为重点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边关旅游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六大农业支柱产业(粮食、甘蔗、畜牧水产、剑麻、林果、瓜菜)和六大工业产业(蔗糖、矿业、建材、剑麻、林果加工和民营企业)为支撑,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抓新的项目迅速壮大自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研究新对策,采取新举措,创造新经济。要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巩固发展糖、锰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多研究新对策,采取新办法,创造新产业,推动新发展。要树立加快开发意识,立足矿产、口岸和旅游等资源优势,以资源规划项目,以项目引企业,以企业带产业,重点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以点带面把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竞争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矿业生产。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加强勘查,科学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更趋于科学合理化,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在抓好锰矿开发的基础上,重点搞好铝土矿和膨润土矿的勘查开发工作。要紧紧抓住崇左新探明1.39亿吨优质铝土矿的有利时机,加速推进勘探开发力度,利用沿海大石化和崇左铝产业,发展以塑钢型材、铝塑管材为主要产品的铝塑材加工业,为沿海开发提供优质铝材;崇左是全国最大膨润土矿区,沿海油脂工业、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发展为大规模工业开采和深度利用膨润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积极关注关联产业的发展动向,认真抓好膨润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推动崇左企业主动寻求配套合作开发,与沿海油脂石化工业实现对接。二是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崇左市新的发展优势在口岸。要以凭祥市为龙头做好口岸经济发展规划,以打造中国——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为目标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国——东盟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为引擎发展壮大口岸特色产业,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载体加强口岸区域经济合作,构筑进出口加工园区平台,促进物流现代化,实现过境贸易转变为加工贸易,提高口岸对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把崇左口岸区域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最繁荣的陆路口岸经济带,以口岸经济大发展带动全市经济大繁荣。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建设“五大景区”(左江旅游大景区、德天跨国瀑布大景区、凭祥友谊关历史人文景观大景区、边关红色旅游大景区、崇左中心城市旅游大景区),构建“边关文化旅游基地”,提升边关旅游知名度,使旅游业逐步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当前重点要整合左江流域旅游资源,把握左江水面观光游览和两岸开发这一重点,推出左江两岸旅游文化内涵的亮点,加快左江旅游开发,全力打造广西“北有漓江,南有左江”的旅游文化品牌。

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努力营造新环境

(一)扫除畏难怕苦思想,营造大干快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必须坚定意志,准确认识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克服困难中抓住机遇,在迎接挑战中张扬优势,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营造大干快上、加快发展氛围。坚持好字优先、努力提高质量效益,发展速度能快就不要慢,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清除招商引资障碍,创造公平公开、高效务实的投资环境。一是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要进一步用足用好用活西部大开发、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让优惠政策成为发展经济的强力杠杆,通过政策、法规、财税制度提供对企业经营的优惠条件,吸引外资,激活内资,内联外引,使得经营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通过各类企业的发展带动全市经济大发展。二是强化园区基础建设,打造招商引资洼地。工业园区是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要探索多元化投资手段,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筑巢引凤,使工业园成为招商引资洼地。三是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营造招商引资软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全面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开展“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透明办”活动,更好地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提高部门和干部抓落实能力。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高效畅通的招商项目引进、审批、服务综合体系,提高办事效率,加快项目的落实和推进。全面落实优化投资环境的各项规定和招商引资有关政策,认真清理、规范收费标准和收费行为。建立外来投资投诉共管机制,坚决制止扰乱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

(三)解除僵化思维定势,破解投资融资的瓶颈问题。要通过多种办法保证项目用地,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和投资建设融资平台,开辟多融资渠道,破解融资瓶颈。要善于依托项目资源,打造融资平台,运用资产置换、经营权转让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开发资源、集聚资金、盘活存量、扩大总量的目的,不断探索重大项目融资的新路子。要协调好政、银、企各方面的关系,帮助银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企业、银行牵线搭桥;要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加大市场融资力度,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金、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

上一篇:高三英语组备考总结下一篇:政风行风自查问题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