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

2024-06-24

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精选6篇)

篇1: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

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

朝阳市龙城区农函大、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坐落于朝阳市西郊,占地面积3000㎡,建筑面积1530㎡。先后创建了科技培训中心、学员实习基地、农业技术研发中心、科普示范基地、成果展示中心、科普惠农服务中心,还将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业物资配送中心、东北地区农副土特产品汇展中心,确立了科学研究与开发推广相结合、科技培训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科普宣传与应用推广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建立了农函大培养农民、农技协带领农民、科普示范引导农民“三位一体”运行模式,全面推进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实现新突破,书写新篇章。

——农函大办学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农村青年和广大农民是农函大工作的重点。龙城农函大经历了起步、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而“面向三农、引导三农、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和“宣传、教育、培训、服务”的办学方针,成为永恒的主题。在乡土人才选拔培养方面,采取农函大+党支部、农函大+农技协联合方式,有计划对基层党员干部、农技协会员、农民经纪人、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开展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建设,通过建立乡土人才库、评定技术职称、宣传表彰、组建专业协会、发展学员入会等措施,培养留在农村、用在农业、为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依托乡村文化站、农民夜校、农技协活动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建立农民科普大学,把农函大办在田间地头、大棚小区、产业基地、农户庭院,组织回乡青年、劳动妇女、农村劳动力,实施星火科技培训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工程,按农民需求,广泛开展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利用科普试验基地创立农函大学员实习基地,搭建教与学、学与用有机联系的科技教育平台,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实际操作,切实提高农函大学员专业技能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意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农技协组织发展生机无限。“创建一个协会,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是农技协组织20多年来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如今,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形势,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实现农技协跨越发展。近年来,农技协联合会在农技协组织形式、运行模式、活动内容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企业吸纳农函大教师创办农技协投资为股本、规划建设科普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兴办会员培训中心、优先配送农业物资等方式,鼓励农函大教师出资金、带技术领办或创办农技协组织。采取统一基地、统一项目、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和会员分散经营的“四统一分”运行机制,实施协会+龙头企业+农函大+基地+会员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技协利用农函大专家的理论专长和智力成果、乡土人才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经验成果和科技示范户听得懂摸得着的管用成果,定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定期开展“发放一张明白纸、提供一本科技手册”的技术培训,随时随地开展“跟我学、照我做”的传播培训,发挥“以点带面、以一传

十、以十传百”的传帮带作用,实现技术与农户直接结合,解决农业产业中存在的实际难题,实现农技协与企业、农技协与农函大、农技协与会员有机联接,形成共同出资、双方管理、独立核算、利润分成的利益共同体。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体系。普及传播科学技术、引导主导产业

集聚发展是科普示范基地两大核心功能。几年来,围绕突出成果溢出、辐射、牵动效应,提出了构建先进高效农业示范工程理论,通过核心示范区、引导示范区和辐射示范区建设,建立核心示范区带动引导示范区发展,引导示范区带动辐射示范区发展,辐射示范区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基地集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在核心示范区进行新品种筛选、先进技术试验开发,为新品种示范、先进技术组装配套提供理论依据。在引导示范区进行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和先进技术熟化组装试验示范,大力开展单项主体技术与集成技术现场观摩和普及培训,发挥引导牵动效应。在辐射示范区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修正示范,进一步放大检验单项主体技术与集成技术模式,形成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广泛开展示范应用和推广普及工作,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搭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点线面互动结合、示范带动、辐射应用、扩散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龙城科普事业的发展无不饱含中国农函大和省、市科协领导的关心、关怀与关注,曾多次深入基地检查指导工作,与我们一起出思路、谋宏图、话发展。2007年8月,中国农函大翟晓斌校长来到辽西龙城,视察农函大工作并给与高度评价,认为龙城农函大采取的与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模式,开创了县级农函大工作的先河,实现了农技协建设开拓性创举,创新了科普惠农兴村战略工程运行机制,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面旗帜。我们以荣获全国科普兴村先进单位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农函大科技教育力量、农技协聚人创业优势、科普基地引导带动效应“三位

一体”强势资源,形成互动衔接、联动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叠加的核心高地,形成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学技术培训普及、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科技航母,形成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科普活动服务中心。

建立了以奖励扶持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农函大和农技协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渠道。项目期内投入资金114万元,支撑了科普设施建设、科普传播渠道建设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增强科普扩散传播效能。两年来,新建科普示范基地17470亩,使科普示范基地群达到93480亩,分布在全市7个县市区75个乡镇723个村,覆盖优质杂粮、保护地蔬菜、酒葡萄、鲜食葡萄、无公害芦笋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创农业总产值22662.8万元,实现农民纯收入18620.5万元,惠及了9.2万农户,30.3万农民得到实惠,人均纯收入增加614元,带动全市89万户农民从事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围绕五大产业开发,筛选出66个主导新品种和82项主推技术。为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力度,农函大开办了科技致富骨干主体班,农民科普大学举办了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班,农技协组织了项目建设拉练速成班,示范基地实施了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普及班。同时,采取了赶科普大集、科普进村入户和科技110咨询等综合性举措,不断拓展先进实用技术普及面,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农民提供快捷有效地咨询服务。工程实施以来,先后举办了科技骨干培训班11期,有790名基层党员干部、技术人员、乡村土专家、农技协会长会员、农民经纪人得到了培训,有23人联合创办了7家基层农技协组织,发展会员434人;举办农民培训班158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5330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1798

户;召开现场观摩拉练会10次,以会代训1112人次;赶科普大集12场,现场咨询农民7万人次,组织科普进村入户活动609次,解决实际难题3450多条,科技110答疑解惑2400多人次,编印科普教材4万册,发放技术资料20余万份。科普惠农项目的实施,将龙城农函大、农技协、科普基地“三位一体”,打造成培养科技致富骨干的摇篮,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的主渠道,引领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先进高效示范区。

篇2: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

激活“软实力” 增强生命力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四:改革篇

刚刚结束的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证明了一个事实:已完全被激活的柳州文化“软实力”,赋予了柳州城市强大生命力的无限美好。

我们在品尝着多滋多味文化大餐的时候,一种“丰收”的喜悦洋溢心头——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空前繁荣。

正如市委书记陈刚在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柳州已形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提升的新格局,文化产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柳州城市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一个工业具有响亮知名度、文化具有勃勃生机的新柳州正崛起于八桂大地。”

艺术院团创出新路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创出一条由自发向自觉、由局部调整向整体推进拓展的新路。由此,我市文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艺术创作青春焕发。

——艺术院团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我市专业艺术剧团改革成为全区先行者。按照体制创新、机制灵活、资源优化的原则,将原有的歌舞团、桂剧团、彩调剧团、粤剧团四个国有文艺院团与柳州文化艺术中心整合,组建成立全区首家集创作生产、演出、剧场管理、电影放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剧院。2009年10月,我市通过《整合柳州市直属专业剧团、柳州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改革方案》。

2010年8月,新组建的柳州市艺术剧院隆重挂牌,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评价说:“柳州市艺术剧院的挂牌,是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关精神的突破性成果,是柳州人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精神的实质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柳州再次为广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探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道路,积极推进整合文化行政执法资源,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并取得初步进展。我市通过撰写《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相关政策》等5份改革方案、文件材料,推进执法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各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岗位竞聘制,形成了制度改革和内部机构与资源配置调整优化的方案,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改革整合后的柳州国有艺术院团,大大解放了艺术生产力,艺术创作新作迭出,重大赛事频频获奖,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极大地改变着我市文化领域的面貌,调动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活了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城市发展生命力。我市艺术院团改革实践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遵循世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改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把演艺业发展的主体培育好,结构调整好,环境营造好,才能激发艺术院团内在的发展活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创作、产品和演出水平。

文化产业扬帆起航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和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我市以规划为引导,以项目为抓手,驱动文化产业扬帆起航。市文化局局长李丽珍表示,近两年,我市积极发挥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功能,全力打造文化产业新品牌,策划水上大舞台、柳州文庙等项目以文兴城、以文扶柳的产业方案。

——配套服务不断升级,票房收入大幅增长。在推进基层经营单位设备升级改造中,完善市文化艺术中心消防系统、配备货运升降平台系统,建成广西首家双机3D影厅,其全年票房总收入达645万元,同比增长6.25%;柳北剧场相继建成3D影院,全年票房总收入250万,同比增长27,55%,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大力推进各县民族文化旅游点发展。通过深入到三江、融水、融安等地的乡镇、村屯,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细策划三江程阳八寨侗族文化、融安鹭鸶洲龙舟文化、融水长赖苗族风情园文化旅游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的文化产业阵地。其中,融水县组织以民族特色“芦笙踩堂”为主要演出形式的演出队伍8支以上,以赴广东、浙江、东北等地演出、在旅游景点驻点演出和参加庆典演出等方式,每年为家乡带来近400余万元的收入,成为融水县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

——“走出去、请进来”,文化招商引资取得喜人业绩,2010年我市共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46亿元,完成任务的129.2%。

事实上,我市除了传统文代产业厚积薄发,涵盖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也十分抢眼。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市的文化产业的领域将不断延伸拓展,新的文化产业格局将并发出更加强劲的城市生命力,书写柳州更加美好的篇章。

日报记者谭彦斌

精品闪耀尽展龙城魅力

——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三:成果篇

柳州这片深厚的沃土,总蕴涵着一种爆发力。埋头耕耘的龙城儿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

《八桂大歌》 囊括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等多项殊荣 ;《铜鼓敲出壮乡情》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 ;《红瑶梦》 获得“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最高奖—— —“优秀剧目奖”;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柳江之夏”2010年7月获得国 家文化部群星奖;……一部部高规格、高品位的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一个个响当当的群众文化品牌百花齐放。一个精品闪耀、文脉充盈的文化强市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文化惠民

群众文化品牌百花齐放,公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精彩回放】今年7月到9月,在人民广场、刘三姐大舞台、雀山公园、江滨文化广场、鱼峰公园广场,以及各城区有关社区、企业、工地的广场等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歌舞、小品、曲艺等为主要形式的文艺演出次第推出,以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宣传、禁毒宣传、文化娱乐等为主要题材的数字影片多次放映,“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红色文惠讲坛也在市图书馆成功举办。

这是我市第十二届“柳江之夏”群众文艺活动,作为一项公益性惠民文化活动,每年一届,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十余年不断。并由此催生了我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大发展。

【集中展示】“柳江之夏”、社区文化体育节、“八桂群星奖”、“龙城金秋”、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群 众活动深受欢迎,城中区“欢乐城中”、柳南区“欢乐柳江南”、柳北区“北雀欢歌”广场文化活动、鱼峰区“鱼峰之声”、柳城县“柳城太平壮欢”“百村百戏”、融水县“情系苗山”农村文艺会演、融安县“激情融江艺术节”、三江县“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各县(区)文化品牌活动等精彩上演。

【记者感言】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龙城百姓的生活,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百姓喜在其中,乐在其中,也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文化产品创作繁花竞妍,“柳州智造”提升文化实力。

【精彩回放】“世世代代哟,都在这大山里住哟 ;祖祖辈辈哟,没离开家乡的土。天上的云朵哟,请你带上我飞出大山,告别贫困去寻找幸福。”红瑶女孩山翠站在白云缭绕的大山顶上远眺,气势磅礴的合唱响起。

2010年1月,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在柳州开幕后,我市彩调剧团首演《红瑶梦》。

这是我市整合几个专业剧团的力量,以柳州自己的编剧、导演、舞美组成创作团队,把我市红瑶女童的故事和民族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创排的一台具有浓郁的柳州气息的现代彩调歌舞剧。在歌舞和音乐方面以传统彩调剧种为基础,加入了大量的现代音乐时尚元素。

【集中展示】“十一五”期间,我市依靠本土创作力量先后创排了广西民族歌舞荟萃《刘三姐故乡的歌》《红瑶梦》 等精品大剧,是继《商海搭错船》《白莲》《八桂大歌》《柳宗元》 等精品剧目之后的两部力作。另外,大型新编桂剧《柳宗元》、小戏《撬妹门》、小品《窗外》《摆呀摆》、舞蹈《铜鼓敲出壮乡情》 以及融水县创排的苗族民俗风情歌舞展演《风从苗山来》等优秀文艺作品,不仅在全区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风从苗山来》晋京演出也迎来一片喝彩。

同时组织创演了多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演出及晚会,包括2006-2010年柳州春节联欢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首演晚会等 ;创作书画艺术作品400多幅,篆刻50多方,举办大型画展5次 ;编辑出版发行了学术类、文史类等一批图书,如《柳州白莲洞》《柳州彩调剧目选》《博物馆文物精品》《柳州胡志明旧居画册》《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记者感言】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尽展龙城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富有时代精神、突显柳州元素的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了文化名城的宝库,也为我市由广西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型储存了不尽的财富。以文为媒

文艺精品集群发力,全力打造柳州城市名片。

【精彩回放】“岁月如歌,八桂如画。八桂大地哟,龙飞凤舞,天上人间。”几十名演员站在巨型旋转舞台上放声高歌,雄浑高亢的歌声悦耳动听。今年3月1日晚,将广西民歌、舞蹈、民族器乐、民族

服饰完美融合,以独特的音画形式描绘八桂大地壮、苗、瑶、侗、京等民族五彩斑斓生活的《八桂大歌》在国家大剧院徐徐拉开大幕。

【集中展示】2003年4月,《八桂大歌》作为“十五”规划中广西文化艺术精品的重点剧目代表作首演成功。2004年,该剧目获得了本全国惟一连夺2003—2004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国家“文华大奖”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的三冠王。

2011年3月1日至2日,《八桂大歌》又唱响国家大剧院。这是广西获得过国家级奖项的剧目首次登顶国家最高艺术殿堂。随后,《八桂大歌》 一路歌声嘹亮,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成为柳州的一张闪亮名片。至今演出426场,晋京展演5次,先后参加了“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开幕式、“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的开幕式等重大演出。2007年,“柳工之夜”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依托全国会堂(剧院)工作研讨会理事会、中国西部演出联盟的平台,引入创新合作模式,在南宁、南昌、南京、杭州等地巡演38场,社会效应和市场效益双丰收。

舞蹈《铜鼓敲出壮乡情》代表柳州、代表广西参与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在人民大会堂演出16场,一展柳州人的聪慧与魅力,得了组委会领导和主创班子的赞扬,编导和演员代表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记者感言】柳州文化领域从来不乏精品,从《八桂大歌》《白莲》《柳宗元》等,再到去年代表广西参演《复兴之路》,柳州文艺工作者的身影不断活跃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度、不同级别的舞台上,也将柳州独特风采与魅力展现给世界。

日报记者 段红梅(图表素材 叶子摄)文化精品工程结出硕果累累

●《八桂大歌》 囊括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 ”“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 ”等多项殊荣 ;●“柳江之夏 ”群众文化系列活动2010年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 ;●《铜鼓敲出壮乡情》参加国庆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 ;●《红瑶梦》获得“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 ”最高奖“优秀剧目奖 ”。

文化活动品牌遍及城市乡村

●“柳江之夏 ”、社区文化体育节、“龙城金秋 ”、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等系列群众活动深受欢迎 ;●城区有城中区“欢乐城中 ”、柳南区“欢乐柳江南 ”、柳北区“北雀欢歌 ”、鱼峰区“鱼峰之声 ”;●各县有柳城县“太平壮欢 ”“百村百戏 ”、融水县“情系苗山 ”、融安县“激情融江艺术节 ”、三江县“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 ”。

文化服务体系惠泽城乡

——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软件篇

走进新建的市博物馆可以参观到6万多件馆藏文物,步入重建的柳州文庙能感受到孔子文化的厚重,徜徉碧波荡漾的柳江岸边,愉悦于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上多姿多彩的唱响……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修葺一新的柳侯祠,临江展开的军博园等等,现已成为柳州这座文化名城最为璀璨夺目的城市文化地标。每逢节假日,这里总是精彩纷呈,艺味飘香,群众乐于其中,文趣盎然。

市文化局局长李丽珍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文化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文化服务从简单到多元

“十一五 ”期,我市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从而进入民生为本的“服务创新发展期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群文活动的繁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公益性、均等性、便捷性日趋完善,使之成为柳州城乡和谐、社会安定的一大支撑点。我市的群文活动,已从“唱唱跳跳 ”的一般性文化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从满足人民群众由简单的读书、看报到文化欣赏、文化创作的多元文化权益。

按照我市建设“文化柳州 ”工作思路,市、县文化部门近几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知识工 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及社区图书馆、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和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 ”建设,做好城区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工作,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街道)文化服务网络。

同时,我市还加强对已 建县区、乡镇、村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节点的检查指导,强化共享工程节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市图书馆连续四届获得“国家一级图书馆 ”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并率先安装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的部分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成为广西第一个上网提供服务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和广西第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

我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促进社会公平、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要让群众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而且还要让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提高生活品位。

这几年,我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社区文化体育节、“八桂群星奖 ”、“柳江之夏 ”、“龙城金秋 ”、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2011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等系列活动异常活跃,而这些活动已成为我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性文化。

其中,每年一届的“柳江之夏”活动在五年间举办演出及各类活动100多场,参与人员及观众达到60余万人,促进了我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至2010年底,各类业余文艺团队已由原来的876支发展到1026支,人数近万人,评为自治区优秀村屯文艺队18支,市级优秀村屯文艺队83支,小康文化示范户109家,41户被授予自治区级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荣誉称号,成为基层文化的主力军。

除此之外,我市城区每年组织40场以上、各县组织60场以上广场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这些活动充分证明了我市服务和繁荣群众文化所取得的成效。

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强大

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工作全面到位,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强大。

—— —开展广泛的文化下乡活动,以“基层服务号”、“2131”放映活动、文化科技“三下乡”等主题活动为重点,送书刊、送电影、送农科信息、送文艺表演到各县区、社区和乡镇、村屯。期间,全市每年组织文化下基层不少于12次,送书下基层320次,共104833册,放 映电 影30005场,送戏下乡200余

场。

—— — 充分发挥“和谐文化服务行”带动作用,基层文化空前活跃。我市以刘三姐大舞台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周周演”活动,吸引了各城区250多支文艺队共1500人积极踊跃参演,共演出29场,为8万余市民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各县利用广场等活动场地,将“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等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共416支文艺队参加,演出3000余场,观众达200万人次。

—— —积极培训农村、社区基层文化骨干,文化队伍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我市平均每年投入约30万元,结合“文化致富”工程,针对县(区)开办各类公益性文艺培训班(会)50余次,培训人数3000余人。

—— — 抓住机遇,鼓励和指导县(区)争创先进。我市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下县(区)进行指导,推选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和项目建设参加自治区文化厅开展的评先、试点工作。各县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2009年鹿寨县成功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实现我市全国文化先进县零的突破。

值得称道的是,五年间,我市文化市场安全健康有序,文化市场依法行政工作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法行政投诉事件。日报记者 谭彦斌(图表素材 叶子 摄)

公共文化阳光洒遍龙城

——“十一五”以来文化柳州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一:硬件篇

10月1日晚的“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异彩纷呈,由央视台柱朱军和朱迅主持的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开幕式晚会盛大上演。这场演出,也是“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自去年7月启用后承担的第270场表演任务。这个江中景观大舞台,目前已接待中外观众130万人次,成为百里柳江上一颗名副其实的明珠。

其实它还只是我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冰山一角”。今日龙城大地,各类舞台上歌舞翩跹,博物馆里人流如织,社区图书室里书籍报刊琳琅满目……近年来,我市各级文化部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陆续投入使用一大批高标准的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的阳光洒遍龙城大地。

公共文化设施遍及城乡——滋润百姓生活

【百姓感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苗语电影,看书就去农家书屋,有空就去文化广场打打球,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岑碑屯苗寨的陈阿伯高兴地说。(楷体)

【全景图】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柳州”工作思路,市、县文化部门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县市、社区和乡镇村文化设施体系。突出抓好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广播电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数字见证】“十一五”期间,新建成达标乡镇文化站(含共享工程乡镇基层分中心)7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个、城区图书馆4个、10个县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697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44个社区文化点,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街道)文化服务网络。至2010年底,全市252个社区已建成8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柳北区建园社区、柳南区利民社区、五菱社区和宏都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鱼峰区江滨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同时,加强对已建县区、乡镇、村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节点的检查指导,强化共享工程节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

【画外音】2009年,电视剧《刘三姐》的音乐主创们来柳采风时,听到“山歌王”们幽默生动的演唱,感叹柳州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这足以说明我市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产生的威力。

地标性文化设施多涌现——编织文化地图

【百姓感受】家住城中区斜阳路景霞丽园的李艳丽喜欢到柳江边散步:“如今柳江上多了一颗„明珠‟,加上文庙、军事博物园、工业博物馆等,越来越多的文化设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楷体)

关键词:水上大舞台

柳州文庙

军事博物园

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黑体)

★水上大舞台(黑体)。“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在“百里柳江”中格外引人入胜。从动工到落成仅用了110天,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浮动舞台。市委书记陈刚称赞其是柳州城市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可立足长远、持续发展的“文化工程”,可作为我市的“文化航母”凌波远航,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柳州文化独具禀赋的品位与精妙。

★柳州文庙(黑体)。文庙建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整个建筑群由棂星门、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塔等组成,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一起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工程于2009年10月9日奠基,2010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9月28日交付使用,2010年国庆前后多达100万游客朝拜先哲孔子。如今的文庙,已经成为龙城耀眼的文化地标。

★军事博物园(黑体)。猎潜艇、坦克、加农炮、军用飞机……5月31日才开馆迎客的军事博物园各类大型军事装备一应俱全。这是一个集纳有海、陆、空等兵种的武器装备和军用设备的博物园,是广西唯一具有军事题材的博物园,已经被命名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黑体)。正在建设的“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将大剧院“变身”为柳江东岸上两条充满生机的“飞鱼”,将以刘三姐演艺大剧院为龙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歌舞娱乐场所、文化酒廊等,打造成为集大剧院、音乐厅、影视厅、KTV包厢、小型视听综合厅、录音棚及休闲健身会所、酒吧餐饮等时尚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柳州风情“百老汇”,成为广西首屈一指的高端大型文化娱乐场所。

此外,“柳州工业博物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也都在按计划积极推进中,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画外音】“十大文化建设工程”的推进,让一批批体现柳州城市文化底蕴和展示柳州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组成了一张“文化地图”,润泽着龙城人民的精神世界。这张“地图”渗透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寄寓着这座文化之城的无限未来。

日报记者

段红梅

文化柳州满天彩霞

——“十一五”以来我市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文化惠民的精彩表达

柳州,百里柳江之上,文化之水汇成滔滔之势,在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里,掀起欢乐高潮,波涌国内,声震海外。

按照市委书记陈刚在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打好文化发展升级战役”,加快柳州由广西文化大市向广西文化强市转型的宏大思路,以近乎完胜的姿态,赢取了“十二五”开局之年柳州文化建设的漂亮一役。

山滋水润,“文心”独具 ;寻流溯源,创新引领。

高屋建瓴、卓尔不群的文化柳州建设,之所以能在广西品高一格,离不开长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我市文化建设的不凡举措。

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的市委书记陈刚多次强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是城市之魂。柳州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成就,离不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智能推动,文化既是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发展核心动力,也是柳州“五美五好”的城市价值体现。

龙头文化点石淬炼成金

“十 一五 ”期间,我市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多。在“文化建设十大工程 ”、文化设施和场馆、文博事业发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创作等诸多方面的投入达11亿多元。

新辉耀眼的柳州文庙,惠民为本的“柳江明珠 ”,广西唯一、西南规模最大的军博园,即将在央视“开屏 ”的国内第一部30集电视连续剧《刘三姐》,已在央视热播的国内首部动画教育电视连续剧《心灵之窗》……近两年,“文化建设十大工程 ”,形成了柳州文化建设的龙头效应。它推动我市文化建设处于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加速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景象;增强了柳州的文化创新力和传播力;极大满足了柳州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了柳州对外交流的城市影响力。

这些民生为本,大处着眼的文化工程建设,大手笔,大思路,大视野,大架构,成为远者来、近者悦的国内文化盛事。

紧接着,完成一个,增补一个。新增的“博物馆群”建设、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30集大型儒学文化动画片《论语》、新排大型舞台剧、30集工业题材电视剧、千个阅报栏等6个项目,已经扩容为我市的文化新军。

历史名城文脉历久弥新

珍惜历史,才懂得珍视现在。

柳州是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可深挖潜的“文化金矿”。在我市得到科学的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利用。2006年6月,国务院将胡志明旧居、白莲洞遗址、鲤鱼嘴遗址、柳侯祠碑刻、昆仑关战役旧址等5处9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柳州市区内“国保”零的突破。至此,我市共有8处11个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杨廷理及其家族墓群、柳州市摩崖石刻、机场及防御工事群旧址、明代东门城楼及城墙遗址等4处不可移动文物,也已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的审核程序中。

“城绩”斐然的考古发掘,让我市一大批文物“涅槃”“新生”。2008年至今,我市共复查文物点627处,新发现文物点650处。特别是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领衔实施的柳江流域文物调查成果显著,其中都乐-帽合史前文化遗址群,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全国文物普查的重大发现。

“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柳州亦走在广西前列。获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3人,荣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16人。“非遗”普查从2006年迄今,共采录到6县4城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信息约6000条,涉及民间文学、民俗、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10个种类。并编撰印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柳州市卷》。

惠民为民城乡群文活跃

惠民为本,贴近民生。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服务下移,进入民生为本的“服务创新发展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将群文活动从“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文艺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丰富了柳州老百姓的多元文化生活。

全市共86个乡镇,已建成面积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77个,占全市86个乡镇的90%,在建乡镇文化站9个。939个行政村,至2010年底,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个,村级文化室627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934个,农家书屋1147个。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9个。全市广播覆盖率达90.99% ;电视覆盖率达95.58%。

同时,还为基层文化骨干提供免费培训,大力组织和推动群文活动的开展。

2010年8月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的“柳江之夏”群文系列活动,与“龙城金秋”“全市农村文艺会演”“刘三姐大舞台”活动并列,成为柳州的四大群文品牌,创造着城乡同乐的文化之美。

通过柳江之夏、龙城金秋、基层服务号、农村文艺会演、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载体,我市大力抓好文化阵地建设。

广泛组织开展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已在我市社区、村屯培育各类艺术团、山歌队、彩调队、芦笙队、腰鼓队、器乐队、龙狮队1206支,19000多名业余演员,活跃于我市六县四城区的文化热土,年演出量达上万场次。

体制激活产业初现成效

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引擎。不断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文化生产力。为柳州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也催生了柳州文化发展的新纪元,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广播电视改革深入推进,广电系统实现“局台分开”,成立了“柳州广播电视台”。专业艺术剧团改革为全区先行,将原有市歌舞团、桂剧团、彩调剧团、粤剧团和柳州文化艺术中心的文化资源整合,组建柳州市艺术剧院。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挂牌成立,将原来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的执法队伍三合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初步进展。

2010年,新闻出版服务业年生产总值近5.2亿元。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服务业的年营业总额达2亿多元。旅游文化服务业年均增长17%,年收入达68.2亿元之多。

外拓内引提升文化品位

文化走出去,与文化引进来相辅相成。

2010年晋京展演的苗族歌舞《风从苗山来》,2011年3月晋京在国家大剧院展演的《八桂大歌》,2010年赴京展出的“画家眼中的大苗山”“美丽柳州—— —民族风情台湾花莲凤林书画作品展”等,皆为我市精品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文化引进来也看点良多,“优秀剧目月月演”让龙城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品剧目。今年初至今,已引进16个国内外优秀剧目入柳商演。

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更是我市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有机结合成功典范。非洲的手鼓、热情的桑巴曲、苏格兰的风笛,在柳州激情震响。52个国家外籍演员,为柳州人民献演令人醉美的异域风情。还有应邀来自国内的56个民族的“原汁原味”代表,以别具一格的民族方阵展示出绚烂无比的多元文化色彩。央视著名主持,大腕级演艺明星,国内各级媒体,荟萃一城,盛聚柳州,在共享柳州文化精彩、精妙的同时,也通过各种媒介,为柳州文化的不同凡响喝彩,向八方传播——柳州“文”名,声闻遐迩。

文艺创作处处繁花胜景

襟怀开放,包容和谐的文化环境,耕耘出我市文艺作品创作的丰收场景。涌现出大量为历史剪影、为时代作传、为人民立言的力作。“十一五”期间,共出版、发表、小说作品50余部(篇),散文作品100余篇,诗歌集7部1000余首,大型报告文学作品5篇 ;涌现出《柯天国市井小说》《中国侗族在三江》 等优秀出版物。影视作品创作也是繁花胜景,“十一五”期间,创作和产生了电视剧《青春正步走》、大型系列古装电视剧《刘三姐》《三揭皇榜》,动漫电视剧《心灵之窗》等一批影视作品 ;电视纪录片《作家肖甘牛》于2009年10月荣获中国第六届电视纪录片党建类银奖 ;宣传电影《田歌》在全球公映,摘取2010年希腊奥林比亚青少年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评委会大奖”。

篇3: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科技委年会是在“十一五”即将结束、“十二五”即将开始的情况下,总局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和探讨“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的思路,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如何实现战略转型,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下面,我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谈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十一五”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二是当前我国广播影视面临的形势;三是“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思路;四是对科技委工作提几点要求。

1“十一五”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广播影视持续快速发展,科技和事业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国有播出机构2654家,开办了3985套广播电视节目、178套付费广播电视节目、13套高清电视节目。到去年底,全国有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万多座,广播电视发射总功率11.8万千瓦;有线广播电视干线网333万公里,比“十五”末增加100多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达1.75亿户,比“十五”末增长51.7%;卫星上行站36座,通过8颗卫星、58个转发器传输352套电视节目、263套广播节目,卫星节目传输套数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78.4%、108.7%。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6.31%,比“十五”末增长2.4%,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23%,比“十五”末增长2%。全国电影放映银幕数比“十五”末增长2倍,2K高档数字银幕数超过3500块,其中具有立体电影播放功能的有1900块,1.3K中档数字银幕数超过600块,0.8K流动放映系统超过4.2万套。“十一五”期间,无线覆盖工程、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有线电视数字化等十个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初步形成了安全播出、监测监管、公共服务、现代传播和科技创新五大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广播影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十个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一是实施安全播出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卫星传输的安全问题,掌握了主动权。“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了安全播出工程,发射两颗广播电视专用传输卫星,完成了全国2000多万套地面接收设施的转星调整,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和薄弱环节整改力度,从根本上扭转了卫星传输安全的被动局面,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上了新台阶。

二是实施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扭转了无线覆盖滑坡的被动局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加大投入,实施了无线覆盖工程,调整了多年来无线覆盖无偿转播政策,明确由中央和各级政府分级负责,有效提高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覆盖能力。中一电视和中一广播的无线人口覆盖率都提高到了85%以上,比“十五”末分别提高了54%和33%。内蒙古、吉林、安徽、福建、湖北、海南、云南、甘肃、新疆等省(区)以及一些地市组织实施了本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更新改造了4000多部发射设备,大大提高了本地节目的覆盖能力,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无线覆盖滑坡的局面,还建立了长效机制,增强了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也为我国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三是直播卫星服务于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开始向户户通迈进。2008年6月9日,我国发射了中星9号直播卫星,为解决“盲村”村村通提供了有效的覆盖手段。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已建立了直播卫星村村通服务平台和全国统一的用户管理系统,在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用直播卫星开展村村通服务。目前,用户已达1350多万,今年底将全部完成村村通直播卫星设施安装任务,为推动广播电视“户户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台内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效果显著,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和服务方式发生质变。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明显加快,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制播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基本完成,许多省级台和城市台已经完成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大大提高了节目制播效率,为电台、电视台从单一传统业务模式向为多种终端提供多种综合业务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是有线电视数字化从探索期进入快速发展期,启动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规划建设。“十一五”期间,有线电视数字化取得重大突破,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全国有260多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整体转换,170个城市完成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7900万户,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3000万户。各地在推进数字化转换的同时,加快网络双向化改造和用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发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电子政务、电视商务、游戏娱乐等多种新业务和本地化服务,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新的桥梁纽带。在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基础上,总局与科技部合作制订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规划,成立NGB工作组,在上海等地启动了NGB示范区的建设。

六是移动多媒体和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发展迅速,提升了广播电视传播力和影响力。“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研发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系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体系和端到端的产业链,填补了广播电视移动服务的空白。目前,CMMB已覆盖320个城市,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运营体系,开始大规模为用户提供服务。通过与中国移动集团开展合作,推动CMMB与TD-SCDMA两项自主创新技术的融合发展,能提供通话、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读杂志等多种服务。CMMB在运营上已经形成系统内上下联合,与系统外合作共赢的成功模式,为产业化发展积累了经验。近年来,广电系统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中国网络电视台开播,央视网、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等网站的点击量快速增长,提升了广播影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七是地面数字电视完成技术准备,在全国所有地市以上城市开通覆盖。“十一五”期间制订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和发展策略,完成了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开展了地面数字电视试点。为确保公共服务,我国地面电视采取模拟与数字同播、标清与高清同播的方针,避免了因为技术升级而使收看模拟地面电视的用户接收不到电视信号。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已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今年底所有地市都将开通地面数字电视。

八是开播多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为加速我国高清电视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去年9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北京等8个省(市)的卫视节目开始播出高清频道,标志着我国开始大规模发展高清电视。目前,全国共开播13个高清电视频道,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全国100多个城市通过有线网传输高清节目,多个大中城市在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中转播高清节目,带动了高清产业链中内容制作、面板生产和机顶盒销售等的快速发展,为加速我国高清晰度电视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九是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在农村全面普及,数字电影发行放映体系初步建立。按照“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思路,初步建立了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服务监管平台、农村数字电影供片体系和覆盖全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流动数字放映已在全国农村广泛展开,一大批农村数字院线和基层放映员活跃在农村电影放映一线。预计今年农村电影放映将达800万场,基本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公益目标。电影发行放映数字化发展迅猛,数字技术在电影产业发展中作用更加突显。

十是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广播电视网的升级改造和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今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对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试点城市(地区)名单,批准在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总局组织央视和试点地区(城市)制定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平台技术方案、系统建设方案,组织试点地区(城市)制定有线网技术改造方案和互联互通方案,调研制定国家级网络公司筹备方案,为推动三网融合奠定了基础。

(二)初步形成五大体系

一是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十一五”期间,在实施安全播出工程、加强安全播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强化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基本建成了贯通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的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体系。目前,全国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平台已经连接全国170多个重要播出单位,全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达县级有线网络播出前端。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安全播出,成功应对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拉萨3.14事件、新疆7.5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在应急广播方面也积累了有益经验。

二是监测监管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国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不断完善,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广播电视监测网。另外, 还建立了节目收听收看、境外卫视、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系统,各省也建设了覆盖本省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针对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情况,为实现监测监管信息的资源共享,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技术监测监管平台方案。

三是公共服务体系。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大力推进西新工程、村村通、无线覆盖、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直播卫星的应用,使村村通传输手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进入了一个技术先进、服务便捷、管理有效、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从村村通向户户通、从部门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从工程建设上升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系列转变。无线覆盖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扭转了无线覆盖滑坡的严重状况。农村基本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公益目标,农村地区基本完成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过渡。

四是现代传播体系。“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数字化取得重大突破,有线、无线、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发展迅速,数字声音广播取得新进展。电影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构建了适应城乡不同需求、多层次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技术格局。总之,我国已建成了针对城市、农村、山区等不同地区,针对电视机、收音机、手机、车载等不同终端,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广播影视现代传播体系,在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文化建设和信息化推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是科技创新体系。各级广电部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事业发展,广播影视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广电总局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体制改革力度,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等技术标准,推动一批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在行业内广泛应用。广播影视科研工作已从过去单纯的跟踪研究,向自主创新和应用服务相结合的转变。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推动和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建立现代广播影视传播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民族工业和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科技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围绕三网融合、建设下一代广电网等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总局和王太华同志向各位委员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2 当前我国广播影视面临的形势

(一)数字、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广播影视须加快数字化、高清化、双向化步伐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发展。世界广播电视进入模拟向数字转换的关键时期,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模拟电视关闭时间表,美国、荷兰、德国、瑞典、芬兰、卢森堡、瑞士等国已经关闭了地面模拟电视,欧洲其他国家和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将在2010年至2012年之间关闭地面模拟电视。有机构预测,到2012年全世界的数字电视用户将超过模拟电视用户数。值得关注的是,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新的传播方式在不断分流收视人群,刚刚发布的GoogleTV将搜索引擎、互联网电视等优势与有线电视的频道优势相结合,提供内容搜索、定制频道列表等功能,打破了传统的“频道”和“电视用户”的概念,在形态和内容上都对传统电视播放的概念提出了新挑战,标志着网络电视将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下一代网络的竞争已在全球展开。目前,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国家都制定发布了数字宽带战略计划,加大投入,加快宽带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西方17个国家对宽带的投入超过230亿美元。广播电视必须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快研究制定下一代电视业务规划、技术标准,大力推动高清、立体电视、超高清、交互点播等新业态发展,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四个更加注重”新要求,广播影视肩负新使命、面临新任务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深刻分析了当今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有许多新观点、新提法、新思想和新要求,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求“四个更加注重”,即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进一步丰富了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全会明确要求,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公共服务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写入党的会议决议。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文化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李长春就文化建设的“十个关系”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方面文化需求、两种属性和两个效益、主旋律与多样化、改革创新与加快发展、文化与经济、政府作用与全社会参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文化与科技、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与培养文化创新型人才等十大关系。可以说,这些年是我国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绝佳时期,中央对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高度、推动力度、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广播影视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需求前所未有,世界科技进步对广播影视等文化发展的融合推动前所未有,国际思潮相互交锋渗透、国际文化市场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我们广播影视科技工作者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更趋多元、多变、多样,广播影视必须满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已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节目品质、内容形式、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播影视作为主流媒体,拥有庞大的节目内容资源和信息网络资源,有责任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满足社会各界以及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手机、车载等多种终端用户的新期待。要求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要与人们的新需求紧密结合,通过运用高新技术,盘活现有资源,开发节目新形态,拓展服务新业态,丰富节目内容,完善服务方式,使广播影视真正做到与时代同进、与世界同步、与人民同行,努力实现大众媒体为大众的目标。

(四)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推进,给广播影视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今年1月以来,国务院陆续发布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地区)已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三网融合对广电系统来说是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它将打破广播影视传统的层级分割和分散格局,给广播影视的传播理念、生产方式、业务形态、服务方式以及体制机制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面对中央的新要求、人民的新需求,面对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三网融合的加快推进,我们广电系统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思想准备不足。三网融合使开放融合、竞争合作成为必然,要求广电系统加快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战略转型,探索三网融合新形势下广电的发展之路,我们对此认识不够,准备不足。二是技术准备不足。目前,全国大多数有线电视网络还是单向网络,一半的用户还是模拟用户,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还主要是模拟系统,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改造和升级的任务相当繁重。三是业务准备不足。目前绝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还只提供单一的、按频道收看的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新业务开发滞后,节目内容有待丰富,服务方式亟待改进,广播电视对用户的吸引力在降低,受众人群被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分流严重。四是体制机制准备不足。我国有线电视网主要由各地分级管理、分散经营,没有形成统一的有实力的竞争主体,主体多元、分散经营的局面没有改变,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五是服务准备不足。广电系统普遍存在着服务观念滞后、服务方法简单、服务手段单一、服务质量偏低、服务队伍匮乏等问题,距离三网融合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把握当前的有利时机,认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按照“四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全力推进“十二五”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

3“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广播影视是我们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的舆论宣传、文化安全以及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工作大局。当前,全球正处于技术变革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新阶段,国家已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广播影视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其发展必然要体现国家战略,要与国家的总体战略相适应,因此,“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发展的主题就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行业实现战略转型。

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的高度,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站在国家信息化和文化安全的高度来考虑谋划和推动广播影视的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规律、强化安全,依靠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广播影视实现战略转型。推动战略转型要做到三个适应,一是要适应党和国家对未来媒体发展的要求,对舆论宣传的要求,确保广播影视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适应人民群众更趋多元、多变、多样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三是要适应全球技术发展趋势和潮流,用全球的视野、战略的高度谋划广播影视科技的未来发展。同时,我们在推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这场战略转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妥善处理好发展与管理、转型和安全的关系,做到不论广电怎么转型,广电的属性、性质不能变,不论怎么转型,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要求不能变,时刻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安全传输,做到发展和管理、转型和安全并重并举,推动广播影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 推动战略转型要创新传播方式, 把模拟系统变为数字系统, 把单向网络变为双向网络, 把单一覆盖变为固定、移动宽带全领域覆盖, 推动建立下一代广电网。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广电实现战略转型的技术基础。特别是以互联网协议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广电传统技术观念和技术体制的局限,广泛吸收各项技术的优势和特长,把握下一代网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一要大力推动制播系统的升级换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内容优势,建立面向多种播出平台、面向多种终端用户的内容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广电网络提供跨区域、跨网络、跨平台、跨系统点播服务,使用户可以共享全国各级电台、电视台内容库的海量节目资源。二要大力推动有线网络的升级换代。按照三网融合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要求,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大力推进光进铜退,提高有线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建设适应跨域业务和双向业务需求的高速宽带、可管可控的广播电视干线传输网络,实现全国有线网络互联互通,推动有线网络从单一的广播网向广播加交换网的方向发展。三要大力推动无线覆盖网的升级换代。抓紧实施地面数字广播电视发展规划,完善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建设,推进数字高标清与模拟电视同播,提升无线覆盖的能力和水平。加快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建设,提高覆盖效果,建设完善国家和省级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运营支撑技术系统,满足人民群众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获取信息的需求。要积极推进调频和中短波广播的数字化,建立数字音频广播新体系。四要大力推动构建直播卫星服务体系。中央已批准在利用直播卫星为“盲区”村村通用户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开展直播卫星服务。目前,总局正组织力量制定有关技术政策、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这项举措对于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广播电视服务均等化和发展文化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满足农村群众需求的直播卫星运营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系统。要充分调动发挥各级广电部门的积极性,建立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分层次分地域的运行维护机制,为直播卫星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直播卫星平台要在满足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高清电视、推送点播、付费电视、信息服务、应急广播以及电子报纸等卫星广播电视新业务,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五要大力推动电影制作和发行放映的升级换代。要积极跟踪国际数字电影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各环节的广泛应用,推进电影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到2015年,电影制作、放映要基本实现数字化。在大中城市开展立体电影放映示范,在省会以上城市建立立体电影院。县级(含)以上城市电影院要完成数字化更新改造,基本实现县县有数字影院。六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要针对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三网融合带来的新变化,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广播影视技术政策和技术体制。特别要加强广播影视基础性、关键性、共性的高新技术研究,重点构建三网融合条件下的下一代广播电视技术标准体系。同时,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政治意识强、思想观念新、技术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推动战略转型要创新业务形态,把单一业务变为全媒体、全业务、全功能,使广电网络成为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个人信息化的重要方面军。

广播影视作为我国宣传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保证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基本文化权益,还要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满足人们听好、看好的新要求。“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改变广电传统的单一业务形态,注重发挥广电自身优势,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要通过三网融合创造出老百姓需要的新业务和新服务,使广电网络有别于通信网、互联网,成为以视频服务为主、提供多种综合服务的信息化网络,真正实现全媒体、全业务、全功能,推动广电系统从技术变革进入到业态变革,使有线网络真正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一要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广电的内容优势,积极开发高清电视、付费电视、立体电视、新业态电视和互动数字电视,提供跨区域、跨网络、跨平台、跨系统点播服务,满足用户新需求。二要拓展服务领域。向用户提供电子政务、社会服务、生活资讯等综合信息服务,提供电视商务、在线支付、电视理财、远程医疗、互联网接入等多功能服务,提供教育、游戏、电子邮件、可视互动等文化娱乐和交流互动服务,不断拓展广播电视的服务领域。三要构建广播电视互联网。在广电有线网络上建设以音视频服务为主,全功能、全业务、可管可控的信息化网络,加快建设全国媒体内容数据中心和业务分发交换平台,建设全国有线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结算、统一管理的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三)推动战略转型要创新生产方式,把分散布局、粗放经营变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把有线、无线、卫星自成体系变为多种手段协同发展,促进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网络的协同覆盖、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标准,形成全面覆盖、结构优化、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广播影视服务格局,推动广播影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一要加快整合全国广播电视网络。多年来,我国有线网络主要由各地分级管理、分散经营,没有形成统一的有实力的竞争主体,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要按照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要求,抓紧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作为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竞争。在三网融合试点地区,首先采取业务整合方式,在12个试点城市实现广电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技术管理和业务支撑系统,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二要加强台网联合协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与传播载体密不可分,内容和载体构成了广播电视的整体,这是广电的自身规律。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内容和载体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势必会影响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当前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各级广电部门一定要从全行业、全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进一步加强中央与地方、台之间、网之间、台与网之间的团结协作,坚持节目内容和传播载体的有效统一。三要加强全国无线覆盖资源的统筹发展。无线电频率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重要基础,随着数字化的推进,利用好、管理好无线资源尤其重要。“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力度,统筹全国无线覆盖资源,整体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联合发展,着力处理好模拟和数字同步播出的关系,处理好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声音广播的关系,处理好公共服务和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关系。四要推动多种传播手段协调发展。在我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采用无线、有线、卫星和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无线覆盖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为城乡群众提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有线网络为城镇居民提供公益性有偿服务;直播卫星为广播电视覆盖“盲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可为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提供公益性的有偿服务;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满足人们从互联网、通信网获取音视频服务的需求。“十二五”期间,要注重统筹多种传输手段协调发展,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促进广播影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战略转型。

(四)推动战略转型要创新服务方式,从强化服务观念、服务机制和服务队伍等多各方面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

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服务的融合、多业务的提供,用户是三网融合中的决定性力量,要求我们要在创新服务方式上下功夫。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调整服务手段,从网络传输商转变为服务运营商,从以技术运行维护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二要强化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完善服务运营和监督管理体系,完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提升有线网络的服务水平。三要强化服务队伍。按照现代服务体系的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队伍,打造有线网络的服务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五)推动战略转型要创新管理方式,运用高新技术和科学理念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提高政府监管水平。

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维护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广电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技术怎么发展,不论体制机制如何转变,这个基本职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一要强化安全播出和保障能力。针对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给安全播出管理带来的新变化,加强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播出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着力强化安全播出管理,完善落实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播出管理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水平和保障能力。二要加快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广播电视作为党和国家发布政令和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在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按照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建立快速高效、安全可靠、多部门联动的国家应急广播技术体系和运行机制。本着“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现有网络基础、技术条件和组织架构,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信息制作播发平台和国家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开展分层次、分类型、立体覆盖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三要大力强化政府监管能力。整合现有监测监管业务系统,建立覆盖广泛、快捷高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全国广播影视技术和内容统一监管平台,实现对不同播出形态的广播电视内容传播、机构运营、传输效果进行全方位、全功能、全面有效地监测监管。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视听节目的技术监管,切实加强对新媒体、新业态的监管手段建设。建立并完善数字电影技术服务监管平台,强化电影市场监管,促进数字电影健康有序发展。

4 对科技委工作提几点要求

科技委是总局科技决策的最高咨询机构,“十二五”期间,科技委要紧密跟踪广播影视技术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咨询和参谋作用,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一要围绕制定“十二五”规划,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决策咨询职责。“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大家要结合目前的发展形势和广电的实际,深入研究,就广播影视科技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要围绕落实“十二五”规划,积极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的技术政策建议和规划实施意见。技术政策是落实规划的重要保障,制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技术政策关系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位委员要加强对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的调查研究,为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广播影视技术政策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三要围绕“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抓好技术培训和交流工作。要按照提高和普及相结合的原则,继续做好高新技术培训,营造学习业务、研讨业务、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广播影视系统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使广电系统干部职工了解掌握广播影视科技的基本知识、基本情况和基本规律。要积极开展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

四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好科技委换届的准备工作。明年底,第八届科技委的任期届满。在广电系统战略转型过程中,科技委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方式也要进行调整和转变,要配合战略转型,通过换届切实加强科技委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新一届科技委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篇4: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

襄垣县文化馆于1990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1993年荣获全国标准文化馆殊荣,2004年、2008年、2011年连续三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一级文化馆。

近年来,文化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免费推出了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等多项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同时实现了所有活动场馆免费对外开放。

馆办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文化馆都组织了包括广场消夏、春节文艺和各类书画、图片、摄影等大型文化活动和展览二十余次。先后成立了由喜爱民乐演奏的群众组成的快乐之声民乐团、歌唱爱好者组成的东湖合唱团、戏曲爱好者组成的夕阳红秧歌团,这些馆办团队常期在馆内开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提高文化站人员的业务素质每月15、30日举办文化站人员业务培训班。

襄垣县文化馆还常年开设面向社会各类人员的文化艺术培训班。包括面向社区、乡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成年人群培训班。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

其中业务人员培养、辅导的作者、演员多次获地市级以上奖励。其中襄垣鼓书《还钱》荣获第五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一等奖;襄垣鼓书《果蔬理事会》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创作提名奖,第五届山西省网络摄影大赛优秀组织奖。

为了加强文化馆数字化工作。于2011年开通了襄垣文化馆网站,定期向群众提供各类群文信息查询,工作动态、免费活动和网络远程教育,同时对电子阅览室设备进行更新,添置了数字化录音棚和数码录像摄影器材,馆内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

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宗旨。襄垣县文化馆为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篇5: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今天,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不断凸现出来,面对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似乎有点步履沉重,而中西文化激荡了近百年的争辩仍在继续,其形势越来越隐蔽,程度却越来越剧烈。我们将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多元的文化环境,又将倡导一种怎样的文化发展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命题。

一、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历史原因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觉的优秀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融合与交流的历史。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构成了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内在动力,锻造了它自身包容与开放的品格,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能够进行文化自觉的历史原因之所在。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文化自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典型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次是印度的佛教文化于晋唐之间传人中国后,与儒道相揉顺利完成本土化的过程,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并取得文化正统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是明末的历算,由于中国长时期的封闭与专制统治,导致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当人们接触到西方近代文化时,首先感到的是“器物”和“科学技术”的差距,随之而来的是观念形态的激荡,这是近现代文化批判的先声,使中国文化的发展史进入了批判、转化、重构的自觉阶段。

(二)近现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从逻辑上讲,近现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只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延续,是它包容与开放品格的升华。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在文化层次上,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展开了“古今中西”的文化争论。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首先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运动,它从文化层面引起了人们对一种先进文明的关注和学习,最终事实上达到逐渐对整个社会变革的关注。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不仅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而且注重思想启蒙和文化改造,他们猛烈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精神”,从而改变了中国文化的结构和和性质,引领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动承担起觉悟国民的使命,但却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直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西文化进行辨证的综合,才在文化层面上正确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

总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重构价值体系,是近现代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一条主线,也是伸向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根链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以更宽阔更深邃的视野来审视文化现象,越来越对文化的本质结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先进文化有一种更加自觉的追求,并具有自觉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开拓、文化转型和文化建设的能力”。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挑战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现实原因

汤因比曾提出挑战应战理论,即只有成功地应对挑战,适时地采取相应对策,文明才可以避免危机,并进一步找到成长的机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全球化开始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作为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文化自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交织与重合,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一把钥匙,文化转型也不例外”。

(一)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它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张,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面对全球化对文化的巨大冲击与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一个适应全球化的出发点,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点的同时,还应对人类文化的整合、发展做出贡献,这正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肩负的历史使命。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当代中国文化必须经过文化自觉的艰巨过程,才能在这个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而“‘文化自觉’这四个字正表达了当前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人们希望了解为什么世界各地在多种文化接触中会引起人类心态发生变化的迫切要求”。

由于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会呈现出一元化与多元化共存的发展格局,因此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就应当是努力维护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一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的民族文化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从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进程,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价值和知识,将其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同时,也通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全球价值。

(二)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文化自觉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弘扬和培育适应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面对现代化的挑战,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应该以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为大背景,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为基础。首先要把握时代,弄清现时代的性质、特点它的决定性矛盾、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方向。其次,必须熟悉和审视传统,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之所在。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加以时代的改造,使之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这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代面对现实做出的文化自觉。

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的根本原因

恩格斯晚年曾就“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做过精辟的论断:“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现代人类学之父博厄斯也认为:“虽然经济条件是文化生活的部分形式,但它不仅是具有决定力的而且是决定的因素”。但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一种正在扩大且不可抗拒的现实存在。作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深层驱动力,这正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根本原因。

文化自觉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任何社会都需要通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形成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物质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每一次社会变革的成败都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即与其依托的文化背景所蕴含的文化生产力的支持与推动有关”。许许多多划时代的历史变革,往往以文化发展所带来的自由空气为发端,以文化对社会现象的质疑为线索,引发出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是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支撑,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二是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独立的贸易形态,在国际竞争中走向前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方面。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广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就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正是推动当代中国进行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

篇6: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科普事业大繁荣 大发展

——XX县以民生工程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调查

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组的统一部署,县委宣传部紧扣自身工作实际,自4月中旬起,围绕涉及文化事业项目的民生工程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走访了解,发放征求意见表和现场察看等多种方式,对涉及文化事业项目的民生工程的基本进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意见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 涉及文化事业项目的民生工程推进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逐年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并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部分纳入到民生工程中来,以民生工程为抓手,推动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自2006年以来,每年均安排一定数量的涉及文化事业项目的民生工程,其中仅2009年县政府实施的32项民生工程中就有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民体育健身4项涉及文化事业的民生工程,占12.5%。县政府也将文化事业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每年按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文化建设的意见》,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和人员编制等均提出来了明确要求。为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经费保障和人力支持。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序推进。

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自2007年开始被纳入县民生工程,整个工程按照“以有线电视联网为主,无线覆盖为辅”的建设方案,有线联网和无线覆盖同步进行。2007年省市下达我县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为6个自然村,2008年为15个自然村,到去年12月底,我县实际完成55个自然村。2007年实际投资174.6万元,当年发展农村用户308户,2008年实际投资128万元,当年发展农村用户407户,除省市补助器材折合资金21万元外,其余281.6万元则全部由安广网络繁昌分公司承担.今年计划完成20个自然村通有线的目标,其中省市任务数为9个,整个投资约为120万元,其中省补9万元,其余111万元仍由安广网络繁昌分公司承担。

(二)“农家书屋”工程为广大农民朋友构建了精神家园。

2007年建设了8个农家书屋,2008年新建了20个农家书屋。今年计划建设17个农家书屋,每个2万元,计34万元,中央补助17万元,省补11.9万元,县承担5.1万元。目前我县已建的农家书屋全都实行村文化室与农家书屋合并,面积都能达到30平方的标准。每个书屋的图书大约有一千多册,大部分的书都是由省、市配备。方便了群众借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扎实开展。

我县现有6个镇综合文化站,其中繁阳、荻港、孙村三个镇文化站为省级“杜鹃花工程”示范点。为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的作用,2008年我县将繁阳、平铺和峨山三个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以及50%的村建有文化活动室纳入民生工程体系,其中峨山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列入国家63个基层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库。对综合文化站建设,县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目前,完成了繁阳镇文化站改造,新建了峨山镇文化站。2009年计划投入60万建设平铺镇综合文化站,中央补助17万元(设施配置5万元),省补16.5万元(设施配置3.5万元),县承担6.5万元(设施配置1.5万元),镇配套20万元。

(四)文化惠民工程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2006年,我县被批准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西部地区100个试点为县之一,2007年此工程被纳入到文化民生工程中,现已完成了县级支中心的中心机房、电子阅览室和视频文献播放厅等工程建设,电子阅览室拥有20台计算机;建成了文化共享工程繁昌县级支中心及6个镇级基层点和24个村级服务点。2008年,加强了文化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合作共建力度,建成了101个村(社区)级服务点,实现了村(社区)级服务点的全覆盖,全县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已全部形成。利用这些服务网络工程,我们加大了“三下乡”活动力度,举办了多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跃了我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在10个村建起了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2008年又新建了10个村公共体育场地。此外,还先后投资30余万元为城镇、社区、机关、学校、敬老院等公共场所配套了体育器材。目前,全县有7条全民健身路径。今年计划在3个村实施农民健身工程,每个项目3万元计9万元,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按5:3:2比例承担,即中央4.5万元,省2.7万元,县1.8万元。

涉及文化事业项目的民生工程的推进,加快了县镇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了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了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使它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涉及文化事业项目的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明显不足。2009年全县4个涉及文化项目的民生工程总投资仅为223万元,占全县32项民生工程总投资21670.52万元的1.03%。其中县财政投资13.4万元,占全部32项民生工程县财政总投资5942.66万元的0.23%。文化事业项目民生工程投资规模不大,县级财政投资比例过低。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除每完成一个省市定的建设任务村,省市补1万元外,其余全部由安广网络繁昌分公司支付。自2007年起,安广网络繁昌分公司已为此项工程支付302.6万元,预计今年还将要投入111万元,2007年发展农户为308户,2008年发展农户为407户,两年累计发展农户为715户,按用户每月12元租金计算,两年合计收入为10.4万元。投入产出严重倒持,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农家书屋因日常维护和图书采购资金不足,图书得不到更新,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后,就形成了农民群众无书看的尴尬局面。社会资金对公益文化事业投入缺乏积极性,致使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活动开展受到局限或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二)文化工作不能专人专事,文化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

2004年的乡镇机构改革撤销了乡镇文化站,原有的专业文化工作者大部分转行或提前离岗,现有人员专职的少,有的一人兼多职,精力过于分散,往往将文化工作作为副业。文化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专业院校毕业生和科班出身的人较少。没有专业的人员组织,使得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局限于举办一台文艺演出或看一场电影的较单一的文化服务;文艺创作精品力作少,文艺创作水平不高,真正反映现实生活,有艺术价值的精品少;真正贴近群众、受群众欢迎的活动不多,离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难以产生吸引力,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亟待改进。农家书屋现有管理人员大多为村干部兼职,而书屋的开放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额外的报酬,致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能正常开放的书屋也仅有孙村、横山等少数书屋。另各书屋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管理”只是简单的“看管”。

(三)文化文化市场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现在全县农村地面接收设施即“小锅子”较多,总数已达4万多个,去年国家取消了收视年审费,加上为确保收看十七大,全县又免费为农村 “小锅子”户转星,使农户更加感觉到用“小锅子”收看电视合法,家有“小锅子”的就再也不会安装有线电视。

(四)民生工程的推进力度亟待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覆盖面还不够广。我县共有6个镇81个村20个居委会,现只有20个村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加上今年将建成的3个点,仅有23个村,远远达不上实际需求,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较偏远的农村,村民们想运动却难以找到一个像样的活动场地和基本的运动器材,影响到了农民参与文体健身的积极性。

(五)建成后的民生工程项目管理亟待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组织与指导。我县已建的文化站和文化室因多种原因,不能全天候开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都能符合国家硬件标准要求,即一个混凝土篮球场地,配备1副标准篮球架和乒乓球台2张。另外,在混凝土篮球场的四周,各向外开辟不少于5平方米的平整空地,用于群众观看比赛和开展健身操(舞)类文体活动。但是我们对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没有专门人员对农民体育健身锻炼的进行有效组织与指导,场地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不完善,相关配套工作滞后。

三、下一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要提高对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十七大提出的重大决策,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大多数农村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但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因文化建设落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贫困已日趋明显,即使过年过节,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单调贫乏。在我县农村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也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不仅制约着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制约着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

(二)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基金,扶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

县、镇财政每年要结合财政增收的幅度,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特别是要结合省、市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保障问题。在确保现有的民生工程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实现“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我县的全覆盖,逐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象,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和活动场所,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确保农民在劳动之余有所学有所玩有所乐。

(三)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组织保障。

在增加投入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业务考核、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选拔优秀文化人才,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重视培养既熟悉文化、又懂管理和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我县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事业。

上一篇:幼儿园饮事员岗位职责下一篇:生物教学中度的把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