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调研报告

2024-06-06

区域产业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区域产业调研报告

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研究--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通过对福建省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成因以及产业集群发展具备条件的分析,提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作 者:赖慧文  作者单位: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4 “”(1) 分类号:F121.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发展   福安电器  

篇2:区域产业调研报告

一、广阳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市、区文化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10余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我区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列入区级文化体育部门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已达655家,其中印刷装订复制企业197家,出版物、音像经销单位224家,文化娱乐场所62家,群众文化活动场所28家,体育经营单位30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14家。从业人员总计5000多人,注册资本共计2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26家,50 万元以上的58家,10万元以上的385家,10万元以下的186家。按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占总户数的90%以上,占注册资本的80%,成为产业主导力量。

纵观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从初期一些文化单位率先进入市场开展以文补文的经营活动、部分文化单位试行企业化经营,到个体、私营经济大举介入,经营领域不断拓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再到今天文化产业合法身份的确立,作为新兴的朝阳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区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从全区现实情况看,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文化产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少、竞技争力差,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宏观管理政出多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2001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占当年财政收入的6%,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不相称。行业上除印刷业一枝独秀外,其它领域的发展层次较低,大多数以服务本地低端市场为主要业务,经济效益欠佳,缺少具有自己特色的骨干产业群体。

与此相对照,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全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亿元,潜在文化消费能力约为4000亿元,以此为标准,仅区内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即达1亿元,同时还能服务京、津、冀近亿的消费人群。如此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大力发展我区的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有效拉动内需以及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全区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明确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之前,先让我们分析一下我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优势:第一,政策导向已经明确。党的十六大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写入报告,国家也将文化产业列入“十五”规划。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实际上已经把文化产业提高到首要位置,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第二,现实发展已具备一定的水平。近年来,全区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并显示出清晰的发展脉络和较强的生命力,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在文化事业发展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对满足全区人民文化生活需求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涵养税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三,人们的文化意识普遍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品位不断提高。追求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积极参与文体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第四,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阳区为市管县级区,辖廊坊城区大部,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市文化设施水平的整体跃升,可供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为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广阳区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我们认为,在内涵丰富的二、三产业中,选择文化产业并逐步将其发展为全区支柱产业之一,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前途并最切合实际的。按照这一要求,针对广阳区实际情况,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确定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面向京津及周边市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整合优化文化资源,调整布局和结构,逐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广阳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广阳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一)优先发展印刷装订业。廊坊是全国闻名的区域性印刷产业基地,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广阳区印刷业已有相当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总计77家印装企业中,有出版物印刷企业6家、出版物专项企业18家、包装装潢企业15家。其主要出版物活源来自北京各大出版社,相互之间已建立了稳定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以百花印刷有限公司为例,北京红旗出版社是其唯一的业务合作单位,社里只要是一两万册以下的小活,基本由百花承印。对这一优势行业要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一是对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要加大扶植、服务的力度,帮助其做大做强,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运作的模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全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做好有条件的其它印刷品印刷企业上档升级工作,提升其经营规格,扩大业务范围;三是在南尖塔兴建占地100亩的印刷产业园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提高行业知名度;四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如数字印刷、柔印等技术设备。

(二)繁荣文化服务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包括歌舞娱乐场所、健身休闲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及其它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现阶段,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人群的实际需要,按照市场供需规律,因势利导,广泛开展各类有偿文化服务;二要积极引进趣味性强的文化娱乐项目和设施,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三要搞好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城区及万庄新城的文化娱乐业,依托城镇,辐射乡村。四要全力做好万庄“城际百万庄园”、周各庄“儿童乐园”、电影公司多功能影剧院等区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人才、项目引进及包装策划工作。

(三)兴办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引发了旺盛的健身娱乐需求,文体用品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区兴办文体用品制造业不失为一条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原因有三,第一,依托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面向京津两大市场,积极融入奥运经济;第二,文体用品制造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京津产业体系形成互补;第三,广阳区实行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又有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建议在旧州、白务工业园区引进相关项目,重点发展文教具、乐器、玩具、工艺美术、全民健身设备、体育器械、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行业。

(四)构建区域文化产品集散地。目前,全区文化产品经营单位的经销业务仅停留在零售出租层面上,局限于本地市场,造成摊点多、规模小、效益差的局面。按照全市打造北方物流、信息流中心的远景构想及我区加强专业化市场建设的要求,在市区或万庄新城筹建文化产品批发市场。可供选择的项目有:图书(含电子出版物和软件)、音像、工艺美术品等。其中以图书项目最为可行,由市、区宣传文化管理部门出面,进一步密切与京津出版发行机构的联系,利用廊坊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以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建立起连接京津、覆盖华北、面向全国的图书储运和批销中心。

(五)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近几年,全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带动了其它相关行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我区而言,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抓住廊坊争创全国旅游城市这一良好机遇,在自然、历史资源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巧打“文化牌”,重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具有鲜明特点、较高品味、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对于扩大广阳知名度、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发展文化旅游,首先,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展具有未来市场前景的高品味文化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卖点。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推出农业高科技园区游、农家游、“京都蜜瓜”采摘节等旅游项目;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按照资源共享的思路,积极参与文明中华科普游、东方大学城学府游、步行街休闲游、商务会展旅游等文化旅游项目;最后,要充分培育、保护和利用全区固有的人文资源,如军芦村义和团音乐、民间精品花会等,在重大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

篇3:区域产业调研报告

1 榕江上游区域凉果产业现状调查

榕江上游普宁市的里湖镇梅塘镇、揭西县的金和镇凤江镇、以及普侨区的石牌等地区多山地,农业基本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主要品种有青梅、桃子、李子、芒果、荔枝、龙眼、乌榄、杨桃等。工业也就形成了相应农产品的深加工,凉果企业可谓遍地开花,截至2009年底区域内注册并通过QS认证的凉果企业共103家,设计生产能力为11.13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大约为4.5~5.5万吨/年。据现场调查,没有通过QS认证的凉果企业还很多,大部分为分散式家庭作坊,仅凤江镇的一个村落里就由凉果家庭作坊100多家。环境管理方面,根据普宁市、揭西县和普侨区环保局提供的资料,调查区域大部分凉果加工企业没有环保审批手续,没有配套“三废”治理设施。

2 凉果产业的生产工艺及产污特点

凉果加工业的工艺流程一般为: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包括选别、分级(残、次果)→洗涤(盐酸、氢氧化钠、漂白粉、高锰酸钾、单甘油酸酯、磷酸盐、糖脂肪酸酯、柠檬酸钠)→去皮(机械或氢氧化钠)→修整、切分、去核(核心)→烫漂(预煮)→护色(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半成品保存(盐腌处理、亚硫酸处理)→果胚(盐胚)脱盐、晾晒→配料液煮制(甘草、精盐、甜蜜素、柠檬酸、山梨酸钾)→配料液腌渍(浸胚)→烘制(日晒)→包装等工序。

由于在加工产品时,加入大量的添加剂如酸味剂、漂白剂、硬化剂、防腐剂、着色剂等。在糖渍、盐渍过程中,加入的食糖、食盐使产生的废水含糖分盐分特高,COD含量高,COD浓度从几千至近万毫克/升、氯化物浓度达几千毫克/升。揭阳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5月对揭西县某凉果厂总排口进行监测,废水COD和氨氮浓度为12500mg/L和262mg/L,分别超出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138倍和25倍。硝酸盐和氯化物的浓度也分别达到209.52mg/L和907.58mg/L。

3 区域污染趋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凉果行业废水属于高浓度废水,其工艺过程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化物、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色素等,含有大量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如不及时处理,会腐败酸化产生恶臭。本次调查发现,凉果产业废水已严重危及区域环境安全。

(1)污染地表水体危及饮用水源影响人群健康。

调查区域凉果废水不经处理排入自然水域便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废水中的悬浮物沉人自然水域底部,在厌氧条件下降解,产生臭气致使水质恶化,从而污染环境致使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无法生存,对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破坏正常的生态平衡。

揭阳市环境监测站监测表明,调查区域内各支流和汇水渠水质状况明显恶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凉果产业特征污染物COD、氯化物、硝酸盐浓度极高,部分监测断面超标十几倍。区域凉果废水已对中下游水体造成污染,给揭阳市第一水厂的饮用水源构成了威胁。如果受污染的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被人体饮用的话,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

(2)污染土壤。

高浓度的含盐废水不经处理进入土壤,会使土壤板结和盐碱化,致使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枯萎死亡,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3)污染地下水。

废水通过土壤渗透进入地下水,会给地下水造成无法恢复的污染。凤江镇的一位村民告诉我们,十年前他们村里的地下水井8m深就可以饮用,现在30m深得水井打起来的水还带着咸臭味呢。

因此,区域新建的凉果企业审批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并加强管理,确保企业废水治理设施的落实和有效运行:对现有凉果企业的环境整治势在必行。

4 调查结论及建议

凉果产业是潮汕地区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在潮汕地区传统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凉果加工业具有粗放式生产污染严重(特别是水污染)的特点,随着近年来调查区域凉果加工行业的发展,该行业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纳污水体榕江的水环境质量,威胁着中下游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那么,如何协调调查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调查区域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意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的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

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即调查区域现在的凉果生产方式,属于原始粗放型发展模式,污染问题突出。

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即在不改变调查区域现有的生产格局,要求企业落实污染治理设施的一种生产方式。此种方式必须结合区域近期的环境综合整治,具体措施如下。

(1)对我市凉果加工企业全面排查,对没有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限期补办完善有关手续,对没有环保审批手续或补办手续认为选址不合理的违法企业给予关停。

(2)全面实现凉果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对无治理设施、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企业,责令其限期治理或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的,将予以停产治理,直至关停。

(3)集中生产,集中治污,集中监管,对相对较集中的小型凉果企业采用分片区集中治理的模式,可采用片区集中污水后统一交由集中处理点的污水处理厂(站)或采用小型凉果企业废水集中后交由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大型企业的污水处理厂(站)进行处理,小型企业交纳一定的污水处理费用,有处理设施的企业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4)对排水量较大(设计生产规模2000吨/年以上)排污企业及集中污水处理厂(站)安装在线监控系统,随时撑握排污状况。

(5)加强对凉果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责令关停的企业跟踪落实,防止死灰复燃,对偷排、漏排和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企业一经查处,严厉处罚。

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篇4:我国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趋势

摘 要:本文从技术层面构建了绝对和相对、静态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识别产业集聚发展阶段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了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上的误区与混乱。上述指标从不同侧面更精准的反映了我国近20年绝对产业集聚和相对产业集聚现状、产业集聚速度及产业转移趋势。

关键词:绝对产业集聚指数;相对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产业转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从四个特区设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到浦东开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报地区向高回报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全球资本与我国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结合,形成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格局。随着产业在东部的集聚,近几年东部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受限、地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民工荒等问题。为此,我国产业集聚状况和转移趋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笔者长期从事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研究的经验,对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通常使用的几种方法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澄清研究方法的误区与混乱。

二、我国区域产业集聚趋势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区域产业集聚既可以用静态指标测度,也可以用动态指标考察,两者包含的信息不同。静态指标反映的是一个行业在某地区现有生产能力在全国的地位,是衡量行业当前生产分布的指标。动态指标加入时间因素,反映的是某行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集聚速度,体现行业生产的区域转移及速度。

(一)静态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是衡量行业当前空间分布的指标,又分为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和相对产业集聚指数。

相对产业集聚指数表示i地区j行业产值占i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比。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全国视角,反映j行业在全国的分布和集聚状况,i地区j产业占比越高,表明该地区j行业在全国绝对优势越明显。相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地区视角,表示的是j行业在i地区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本文利用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6个行业历年的绝对产业集聚指数Sij、相对产业集聚指数Qij。

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的相对产业集聚指数;(2)用*标注的行业无1990年的数据,用1993年的数据代替。

结合两个指数观察,东部地区的一些行业不仅绝对优势非常明显,相对优势也很可观。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92%,1.39)、化学纤维制造业(88%,1.3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5%,1.29)1。东部地区创造了我国上述产业的绝大部分产值,同时这些产业也是东部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虽然缺乏绝对优势产业,但一些行业的相对优势非常可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35%,2.68)、烟草制品业(33%,2.52)等。

(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产业集聚现状的考察,还应采用动态指标研究产业集聚的速度。本文构造的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如下:

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间,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明显:1990-1995年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有18个,中部地区有10个,西部地区仅有4个;1995-2000年、2000-2005年两个时段中,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分别增加至22个、21个,远多于中西部地区。2005-2010年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初见端倪:在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减少为3个,而中西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产业明显增加,分别为20个、23个,绝大多数的行业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说明东部地区这些行业的绝对优势在1990-2005年间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绝对优势在不断下降;2005年后,这些产业逐步向中西部集聚,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开始下降,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优势逐步上升。

四、结论

篇5:区域产业调研报告

(参考撰写提纲)

一、人才需求调查组织实施情况

(本部分是报告的前言部分。主要明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这些方面的侧重点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将工作量用准确数字充分体现出来。)

二、本市产业人才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产业现状(按照调查问卷和汇总表设定的项目,分别详细统计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数字加文字表述。也可列表并加说明)

——产业总体情况: ——按行业划分现状: ——按经济类型划分现状: ——按企业类型划分现状: ——按企业特征划分现状: ——按资产规模划分现状:

(二)产业人才现状

(按照问卷和调查表设计的项目,分别详细统计,数字加文字,可列表加说明)

1.产业人才总体情况 ——人才总量现状: ——按岗位类别划分现状: ——按学历结构划分现状: ——按职称结构划分现状: 2.分类人才现状 ——按行业划分现状: ——按经济类型划分现状: ——按企业类型划分现状: ——按资产规模划分现状: ——按企业特征划分人才现状:

3.全省重点产业领域(含各市特色产业)人才现状 ——按学历划分人才现状: ——按岗位划分人才(员)现状: ——按职称划分人才现状: 4.引进外籍人才情况 ——引进外籍人才总量: ——按岗位划分现状: ——按学历结构划分现状: ——按在中国居留时间划分现状:(分别阐述2014、2015两年的外籍人才引进情况)

(三)用人单位人才现状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数据的分析,分析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人才的基本状况、用人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本部分分析中,应包括各 市市委市政府对不同产业发展和人才配置的大政方针、政策措施等。注意:能用数字说明的要用数字说明。)

三、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包括政府部门在为企业人才配置服务方面的问题,如政策方面、服务措施方面、营造环境氛围方面、体制方面、必要的投入方面等的问题;也包括企业本身在人才配置上的问题,即主观上的问题,如企业人才引进、使用、培训、激励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典型剖析等结合数据阐述。)

四、人才需求预测

(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调查的汇总,分别详细阐述未来五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特别是各市优先发展行业或企业的人才需求,用数据表述,数据要准确无误,不能相互矛盾。)

(一)人才资源需求总量预测

(总量预测,主要阐述“十三五”期间各市企业人才需求总数,以及不同年份(2016-2020年)的人才需求数量、比例等,可以列表并配以说明)

——人才总量需求预测(各市人才需求总量): ——按学历结构划分需求预测: ——按来源结构划分需求预测: ——按职称结构划分需求预测:

(二)分类需求预测

——按行业划分人才需求预测: ——按经济类型划分人才需求预测: ——按企业类型划分人才需求预测: ——按资产规模划分人才需求预测: ——按企业特征划分人才需求预测:

(三)全省重点产业领域(含各市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预测

——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2016-2020用人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统计汇总。包括属于哪个重点领域或特色产业领域、职称专业名称、需求总量以及需求结构等。)

——急需紧缺技能人才需求预测:(2016-2020用人单位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统计汇总。包括岗位类别、支撑专业名称、需求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技能等级等。)

——基础人才需求预测:(指高校应届毕业生,包括需求专业、学历结构等。)

(根据各市拥有上述企业情况,分别预测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基础人才需求。可以数字表述,也可以列表表述并配以说明)

(四)外籍人才需求预测

(按照人才需求统计表项目要求,分别预测2016-2020年外籍人才数量、岗位结构、学历结构、引进渠道和方式,以及引进人才所属国家或地区等。可以数字表述,也可列表并加以说明。)

(五)需求特点分析

(主要分析“十三五”期间本市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 数量、专业、行业等方面的特点,为下一步人才配置、制定人才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五、“十三五”期间企业人才开发重点任务

(人才开发重点任务,指企业人才开发中意义重大,一经突破,可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任务。各市根据各自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重点产业(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结果,确定本市未来五年的企业人才开发重点任务,以及每项重点任务要达到的目标。每项重点任务,要写清楚任务名称、重点内容、采取的办法、达到的目标等。)

六、实现人才需求目标的对策及建议

(包括:人才政策方面;人才引进措施;人才培养措施;人才激励措施;人才环境措施等。

由于调研报告是为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市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各市报告中的对策建议,包括政府的人才政策,一是既要梳理现行政策措施,又不拘泥于现成的政策,要有创新;另外,政策、对策或建议要具体,有可操作性,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二是要有地方特色,针对不同行业、专业、层次的人才需求实际,采取不同对策,避免泛泛空谈,或者简单套用别人的政策措施。)

七、附件:(包括按照省里布置的各种调查情况的数据汇总表格,数据要认真核实,确保准确无误。)

八、有关要求:

(一)此参考提纲为写作框架,也是总体内容。各市在撰写报告 时,要抓住当地人才需求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当地特点。同时,对提纲要求内容不能缺项。

(二)报告要突出两个比对:一是调查单位数量对比。全市(县)共有规上企业数量,此次调查单位数量,收回有效《调查问卷》数量,未调查单位数量、原因(需在调查报告后附表说明)。二是调查结果中人才需求数量对比。本次调查人才需求趋势与近年来本市(县)掌握的同类人才需求数量作对比,比对结果差异过大的,说明理由。(此内容可在报告第一部分中体现。)

联系人: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 张鲁 电话:024-62656801 邮箱:980370280@qq.com

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

篇6:区域产业调研报告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提升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低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五低”障碍,从理论上认清产业集群的本质尤其是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层的公共经济政策选择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它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概念,是由区域内产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主导优势。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机理上看,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竞争合作途径。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大量相关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通过竞争能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效率。同时,集群企业间又开展着如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联手建设区域品牌、联合开拓市场、联合融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各种层次的合作。

2.规模经济途径。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两种挑战:其一,规模不经济问题,即企业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边界,若超越这一边界,往往因规模过大导致组织失灵、管理成本上升;其二,遭遇法律壁垒问题。而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一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可以在避开上述壁垒的同时获取规模效益,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3.创新激励途径。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一方面,集群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集群企业的集体创新,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减少重复性投入,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4.区域品牌途径。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品牌的辨识促销效应,一旦建立了知名的区域品牌,就有利于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辨识,区域品牌产品就可以凭借良好的品牌认知来扩张市场,由此可以明显节约营销成本;二是区域品牌的品牌伞效应,一旦区域品牌建立起来,群内企业就可以以这一品牌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壮大集群产品队伍,丰满优势产品线,甚至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新产品就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大伞荫蔽之下减少市场开拓的成本投入与可能风险

5.资源集聚途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资源集聚效应。一旦集群形成,以集群的早期发端企业为核心,就会吸引群外与产业有直接联系的高等要素如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壮大集群实力。

四、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思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1.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国内外成功的集群实践表明,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保证集群的健康成长,适度的政府参与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尊重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以“引导、扶持、服务”为己任,是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制度与政策安排,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使其发挥带动作用;与成员企业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创造品牌资产;提供质量监管、信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以促进集群成员间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组织会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2.科学地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很难做到产业发展上的均衡,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切实避免以“堆”代“群”,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性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中主导产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因此,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还应注重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4.明确产业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应有地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区域产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低成本与差异化要持久就必须依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因而,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产业价值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各地区应将产业集群战略放在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地位,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此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依靠传统产业政策无法解决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郑胜利: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3)

篇7: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

Abstract: Developing regional brand based on the industry clusters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recent years.However, building brand without full understanding makes the process become slow and confused.Firstly, the article give a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brand;then, doing a study ab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y clusters and regional brand;Finall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gional brand building and proposing some recommendations about how to build a regional brand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zhejiang province.Key words: zhejiang;industry clusters;regional brand

关键词浙江 产业集群 区域品牌

一、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概念及内涵

产业集群是指以大量产业关联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集聚某一地域为标志,关联企业(供应商、成品商、客商)和相关支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规制管理机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1]。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是随着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品牌。它一般是指特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累积的产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声誉[2]。它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区域特性,一般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对其他区域具有排他性。二是产业特色,具有浓厚的产业底蕴,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优势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品牌效应,集群内的产业、产品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品牌提供了基础。

由于历史偶然或者政府主导,会吸引一些产业内相关企业在区域内集中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区域范围内集中于特定产业生产过程的企业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化,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区域内企业获得了广泛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企业的成本普遍下降,可以利用其数量、价格、样式等多种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最终,区域将成为某些产品主要的供应地,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将形成区域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即形成区域产业品牌。

(二)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有形载体。

区域品牌是区域产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其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受到有形资产的制约。区域产业品牌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树立了区域产业的形象,确立了区域产业的地位,影响外部市场对区域产业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区域品牌能够脱离产业集群独立存在。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市场占有率是区域品牌最初形成的基础,没有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区域品牌则不可能形成;同时区域品牌形成后,它能否不断扩大影响力,更依赖于区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3]因此,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品牌的有形资产主体,它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区域品牌作用的发挥。

(三)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

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区域品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区域品牌也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3]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影响力将促使与区域产业相关的更多企业向区域内聚集,同时大量的资金、丰裕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及时的市场信息等要素也会源源不断涌入区域,这些条件为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浙江产业集群与品牌发展发展现状与问题

浙江省产业集群最先出现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台地区。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后通过逐步辐射到宁波、绍兴、金华等地,并于90 代末遍及全省,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模式。目前全省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区块有600 多个,其中100 亿元以上的37 个,10 亿元以上的285 个,产业集群区的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3。浙江产业集群与品牌蓬勃发展,一些品牌已经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嵊州领带、余姚模具、上虞裕下伞具、永康五金、义乌小商品、海宁皮革、大唐袜业、温州打火机、温州鞋业、柳市电器等。

目前,浙江省各地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培育和建立品牌,对于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竞争力不强、规模偏小等多种因素制约着我省众多产业集群与品牌提升的步伐。具体如下:

在浙江省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集群内企业区域品牌意识仍不强,品牌观念不足。在浙江不少产业集群生产的产品仍是以贴牌生产为主,自主品牌较少,产品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各产业集群地区普遍遇到发展瓶颈,造成产业集群的品牌缺失。

(二)品牌管理缺失

由于区域品牌的公共性,集群内企业更加注重企业自身产品品牌宣传。虽然各地政府、协会会组织企业参加了国内外各种展会,也举办了各类展会,但从长远的区域品牌建设过程来看,如果没有一个负责区域品牌建设的管理部门,这些国字号区域品牌称号将很难得到充分利用和管理。

(三)品牌产品同质化

产品同质化是指当地产品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结构高度相似的趋势。[4]在区域内众多生产企业依托当地品牌进行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数目众多的企业在有限空间内高度集中,产品同质化加剧了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面临有限的市场容量,集群内部企业往往竞相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竞争优势。这些行为最终损害品牌形象,并使之逐步走向没落。

(四)品牌保护力度弱

品牌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难以用有效的手段阻止其他主体使用这一品牌。这样以来,就不能控制该品牌的使用者数量。非竞争性是指品牌被更多的主体使用时,在短期内不会影响其效用。[4]这一属性导致许多品牌使用者仅仅利用品牌价值,而不会对其价值进行保护和创新。这两个属性是区域品牌的内在特性,如果不借助外在的力量对其加以有效控制;就会使得品牌价值贬值。

(五)品牌国际知名度缺乏

浙江许多产业集聚,总产量上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现有的品牌缺乏国际知名度,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还不够强,这样的结果是往往沦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基地,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很难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浙江产业集群与品牌发展的对策

针对浙江产业集聚品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应对解决。品牌发展是一项从内到外各主体分工配合的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积极建设发展产业集群与品牌。

通过宣传教育,培养锻炼一批有创造性、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提高产业集群中企业家的品牌意识,在培育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直至名牌产业的同时,塑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家团队,并使他们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合作的文化氛围,形成共同建设区域品牌的强烈意识[5]。采用形式多样、创新与实效并重的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将有效的品牌传播资源与产业集群区域优势相融合,围绕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来进行诉求,保证产品包装、平面形象、终端道具的一致性,保证空中、地面的统一诉求,有效实施品牌传播。

(二)制定产业标准

品牌标准应当是以国际化为立足点,以产品质量、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和人员培训的全面标准化为技术性支撑,以历史文化为重要内涵的。[5]制定品牌标准时可以是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具体抓、名牌企业挑大梁。该品牌可以共享,并得到法律保护,进行市场化运作则以品牌经营为核心,以授权使用、有偿使用为主要交易方式来推进实施。在推动标准的工作上,政府不能缺位。浙江省各地政府在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方面,提供有效的外部保障和内部激励,为品牌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基础设施保障。

(三)建立总部经济

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企业集群的总部经济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工艺设计中心与信息平台,是公共性的省级综合性工程中心。[5]大的企业可在里面设工作站,而政府是其主要支持者。它有三项职能:一是加强对工艺和设计技术的研究,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逐步国际化;二是帮助中小企业节省大量研究开发费用,增强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加入集群的凝聚力;三是搭建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并做好动态信息发布,定期举办一些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活动。通过“总部经济中心”,可使区域内的企业最低成本地共享工艺改进和信息交流等。

(四)加强品牌保护

在品牌发展过程,政府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作为管理者,它的任务是负责对品牌的商标注册、价值评估和建立对品牌所有权的分配、补偿与利益约束机制,让“所有者”归位。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时,不宜轻易干扰市场和竞争,而应从公共资源(包括软环境)的供给上加强市场的力量,要寻找制约企业品牌发展的体制、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因素,着力加以改进,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设法解决教育培训方面的问题,完善维护品牌的政策、法规,严厉查处假冒伪劣

产品,约束企业“搭便车”行为,防止集群内成员企业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环境,保护品牌声誉不受损害,保障品牌长久存在,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发挥中介功能

中介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服务机构等)也应在品牌建设中发挥其特有的服务功能。浙江省各地行业协会和商会应加强品牌的营销工作,注重市场信息收集,开展市场调查、技术培训、交流市场信息,提供商务、技术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打破各种市场壁垒,维护行业利益。同时,行业协会、商会要开展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制定实施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导企业的竞争和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竞争,在促进本地企业发展的同时增强集群的国际品牌力。专业服务机构可通过提供信用担保、市场开拓等服务来加快企业的成长,通过提供筹融资服务、创业辅导来培育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六)深化地方政府作用

政府作为区域品牌的所有者,应统筹建立基础标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 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从自发创牌到自觉创牌的转变。应鼓励产业资源整合,以龙头企业为支柱,整合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提高其国际竞争力。[5]在国际化进程愈演愈烈的时期,要给予品牌企业在财政和税收等各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对于开发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其贷款利率,还可以用风险投资、持股资助等方式助其拓展海外市,为区域核心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在品牌创建活动过程中整合适应国际准则的跨国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市场营销以及公关文化活动等。在品牌设计、商标注册过程中,把品牌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等基本要素整合为国际化形象语言,传达品牌理念,实现与国际公众有效的心理沟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一个好的品牌不仅能够扩大浙江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通过顶级品牌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浙江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丽辉,比楠,李阳,等.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2):40-49

[2]陈小文,《产业集群的品牌战略:打造地域品牌与企业品牌》[J].工业技术经济,2006(09):12-14

[3]涂山峰,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05(12):111-115

[4] 吕群智.论浙江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构建[J].中国市场,2008,(15):45-47

篇8:区域产业调研报告

一、上市公司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 是区域经济体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单元, 决定着区域经济运行的规模与结构。区域经济增长既是区域内产品和劳务不断增加的过程, 也是区域内微观主体经济活动规模扩大与效益提高的过程。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发展。企业跨区域的经济活动不仅会改变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市场供求关系, 引起区域经济增长变动, 同时还会促进技术、管理人才、企业文化的跨区域交流, 有利于技术与制度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逐步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加速器,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创造力、最有活力、最富竞争力的微观主体。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 上市公司与一般公司相比, 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 广泛地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具有跨区域、跨国界的公众公司的社会属性。因而上市公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决定的作用。

(二) 区域是上市公司必不可少的成长空间

区域经济发展依赖于区域内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发展。不同经济基础的区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依赖程度不同, 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与拉动作用会更加直接和有力, 对上市公司发展的要求和依赖程度会更高。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与阶段, 对区域内各类经济主体, 特别是对本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要求会不断提高, 如借助上市公司品牌效应提升本区域社会知名度、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运行环境等;破坏区域环境形象的行为, 包括上市公司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区域内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人员违背诚信等行为, 都会因公开市场的传导被放大, 导致社会广泛关注, 企业风险可能由此转化成区域性金融风险甚至形成社会风险, 因而区域的经济环境成为上市公司的稳健成长的保障。

(三) 上市公司引领区域经济主导产业

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 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 “产业是由一群提供类似且可相互代替的产品或服务之公司所组成的。”产业作为正在从事类似经营活动的一群企业总称, 与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上市公司发展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环境和基础保障, 上市公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通常区域内的上市公司所集中汇聚的行业往往形成了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而上市公司的发展水平代表了行业发展水平, 也决定了区域内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南通市经济发展和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东抵黄海, 南望长江, “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 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约为4 558.7亿元, 2011年约为4 080.22亿元, 增加11.8%, 近年来经济增长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国家政策导向对南通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南通市的二、三产业迅速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012年底,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7.0:54.5:38.5调整为7.0:53.0:40.0。南通市主导产业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业、船舶及重装备业、电子信息业、房产建筑业等产业。截至2012年12月底, 南通市共有28家上市公司, 其中,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6家,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7家, 在境外上市4家, 天津股权交易所有1家。从1994年5月南通科技挂牌上市, 南通市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 其后综艺股份、中南建设陆续上市。近年来上市公司迅猛发展, 尤其2010年A股上市7家, 2011年A股上市5家, 两个年度, 南通A股的数量从11家突变成23家。本文主要以南通现行A股上市的2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从A股上市的23家上市公司2010—2012年3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出发进行研究。依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12年4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 23家上市公司涉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行业, 22家属于制造业, 仅文峰股份从事商业零售行业。上市公司比较集中于纺织业 (4家) 、电气机械业 (4家) 、通用设备制造业 (4家) 、房产建筑业 (2家) 等产业, 这些产业正是南通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区域分布上看, 上市公司已经覆盖南通市所有县市。

三、南通市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针对南通市现行A股23家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 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能力角度选取部分核心指标进行分行业的趋势分析。行业选取基于相对集中分布的纺织服装服饰业、电气机械业、机械设备业、房产建筑业等4个行业予以分析 (见表1) 。

四、南通市主导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一) 纺织服装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过去十几年中,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是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也是最具市场化和竞争程度最激烈行业之一。该行业的南通上市公司代表有罗莱家纺、江苏三友、联发股份、金飞达四家。罗莱家纺连续三年毛利率水平维持在40%左右, 净资产收益率在20%上下, 在南通市整体盈利能力中名列前茅。但由于近年来欧美市场消费能力的下降及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 致使竞争优势逐渐下降。2012年度, 服装原材料及辅料价格虽未延续上年大幅上涨的趋势, 但仍处于高位徘徊, 随着人员工资、加工费的上涨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使得服装加工行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家纺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高速增长态势。然而, 中国经济整体增速回落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 预计该行业整体增速将有所减缓。但与此同时, 由于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观念升级, 预计品牌家纺产品消费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速。

1. 纺织服装业面临的风险

(1) 汇率变动。南通纺织业上市公司在较长的时间内, 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 销售收入以美元结算为主;同时, 公司使用的主要机器设备多数通过进口取得, 进口支付的外汇中有部分非美元外汇支出。由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当汇率波动幅度较大时, 对公司折算为人民币计量的产品出口收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对于依赖于出口的纺织业企业, 面临人民币继续升值导致的风险。据相关资料显示, 201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为0.25%, 低于2011年全年的升值幅度。据有关专家预测, 人民币在2013年将有可能继续升值。如果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 将进一步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削减企业的利润空间, 可能给公司经济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

(2) 原材料价格波动。纺织业所用原材料以棉花为主, 棉花供应及价格主要受到市场需求、气候、产业政策、棉花储备、人民币汇率波动、国家棉花进口配额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棉价的居高不下导致上游原辅材料价格的上升,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水电气等资源价格上涨等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对家纺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 产业的多品牌矩阵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 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3) 劳动力成本上升。因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而造成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 行业竞争导致人才引进和人才忠诚度的培养难度加大, 所以必须加强经营管理及研发创新能力, 以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 应对策略

纺织服装业应建立关联的产品群, 从纺织、服装等延伸于家纺、延伸家居行业, 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 建立快速反应的产品研发、供应和市场营销体系, 在各个细分市场打造强势品牌。继续巩固和加强在纺织业领域的国内优势地位, 努力将产品打造成令人尊敬的全球性行业领先产品。

(1) 多管齐下, 规避汇率风险。为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采取下列措施:①加强财务管理及人员培训, 及时收集外汇信息, 积极开展对汇率走势的判断, 以提升公司积极应对汇率波动的能力;②公司适当增加原辅材料、机器设备及零配件进口比例, 对冲人民币升值对公司的部分影响;③合理安排结算期, 与银行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 锁定产品销售利润, 有效地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通过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以此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合理利用结汇规则, 保证结汇利益最大化;加快资金回笼速度, 及时结汇, 加快资金的周转率;通过与银行协商, 在中间价的基础上提高售汇汇率;充分依靠公司的规模、质量优势和良好的信誉, 发挥议价能力, 接单过程中全面考虑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在出口合同中附加相关条款, 减少汇率风险。

(2) 营销渠道的多元化。通过开店、电子商务、现有渠道、直营与团购的不同经营渠道, 促进业务增长。开店策略:纺织业延续拓展连锁店, 加大招商力度, 通过新增店铺来有效拉动销售收入增长;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重要的销售增长渠道, 对电商的重点发展策略是在厘清线上和线下冲突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电商渠道;现有渠道:对公司目前现有渠道的策略是通过管理提升、有效促销、提升终端形象和服务等手段有效提升其经营效率, 力争把单店平均销售收入节节提升;直营渠道:加强直营体系建设, 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 有效提升直营渠道的经营效率。寻找合适的市场机会, 稳步新增直营渠道的店面数量。

(3) 紧跟市场, 强化材料供应管理。纺织业应该紧跟市场注重存货管理, 加强对原材料、库存商品的管理, 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将有效改善公司现金管理水平, 降低经营风险。将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 加强成本控制, 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具体而言:专门成立原料采购小组, 跟踪棉花市场变动, 判断棉花市场行情, 准确把握棉花市场的波动, 适时合理增加或减少棉花储备;与主要供应商签订长期订单协议等方式, 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积极取得我国棉花进口配额, 获取灵活调配国内、外优质棉花采购比例的主动权。通过上述措施, 努力减少原材料采购的价格波动给生产成本带来的影响。

(4) 经营管理强调精细化和人员效率。在提升经营业绩的同时, 注重控制人员增长速度, 提升人均利润和人均效率。在客户方面, 使消费者感觉产品具有多选择性, 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终端形象、服务;加强客户的服务工作;做好加盟商服务工作, 减轻其存货压力, 为加盟商盈利性和持续发展做出努力。在内部管理方面, 合理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供应链周期, 完善产品质保体系, 优化产品企划, 降低各项费用, 提升财务核算及分析能力;同时, 不断优化客户管理流程及加强营销创新和执行, 提升核心品类竞争力、标杆学习与改进的创新流程工作;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提升关键岗位胜任力, 优化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人才及组织的优势, 加快推进终端门店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会员管理系统、研发和直营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大在渠道、品牌、研发、供应链等方面的投入, 在竞争环境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 机械设备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1. 机械设备业面临的风险

受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机床行业持续十年的高速增长在2012年戛然而止, 不仅如此, 企业在手订单和新增订单下滑, 企业利润也同比下滑, 出口增速也在下滑。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 (www.mei.net.cn) 分析, 2012年1—12月, 机床工具行业销售产值整体出现大幅下滑的态势。其中, 切削工具制造、金属切削机床制造行业的增速下降幅度占比较大, 同比增速分别下滑了31.18%和15.28%。上述数据都突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 那就是2012年整个国内机床工具行业都处于经济运行的低谷状态, 面临的形势也更为严峻。

与之对比明显的却是机床工具产品进口额的持续高位运行, 这说明国内市场对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还在。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 中国从日本、德国进口机床的数额合计已超过60%, 而从进口的机种来看, 精密生产、高效高速的中高档数控机床需求明显增加, 表现出我国机床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专家表示, 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5%—30%, 其中, 中高端机床将成为增长的主力。在新颁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 明确提出将重点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 应对策略

面对市场新形势, 机床行业必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主动淘汰低附加值落后产品, 坚持把提高高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之一。国内机床企业必将着力突破核心技术, 使产品精度在保持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真正得到用户认可, 特别是致力于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彻底解决国产高端机床与进口机床相比“形似神不似”的问题, 推动行业进入持续、理性、稳定的增长阶段。

(三) 电气机械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目前, 中国的电力线缆行业年产值达7 000亿元, 产出规模超过日本、美国, 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以及近年来特高压等电网工程的加快建设, 中国仍将是世界上电力线缆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十一五”期间。由此可见, 电网投资建设的步伐逐渐放缓, 电气设备行业还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行业呈现洗牌格局。

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面临的风险

(1) 行业风险。受宏观经济和国家行业政策的影响, 未来电气设备行业的需求将会放缓, 甚至有可能出现下降, 这对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光纤光缆、电力线缆以及射频电缆行业的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受电力、交通、建筑、通信等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大。全球光纤光缆行业在经历了本世纪初的低谷以后, 伴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 2005年起, 市场需求量逐步回升。2007年以来,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通信市场需求增长放缓, 进而影响到全球光纤光缆市场的复苏步伐, 射频电缆各下游应用领域需求量也有所下降。但进入2008年以后, 由于受到3G和FTTX投资等需求拉动, 国内光纤光缆市场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 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

(2) 市场风险。该行业面对的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具有一定的客户集中风险。对主要客户的销售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稳定的收入, 但如果主要客户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或自身经营状况的变化, 导致对产品的需求或付款能力的降低, 则可能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通信、电力线缆行业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随着国家陆续出台鼓励性的产业政策, 所处行业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行业领先企业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同时, 会吸引新竞争者进入线缆行业, 加剧市场竞争程度。从国内光纤光缆的竞争态势看, 不具有光纤和光缆一体化生产能力的企业的生存空间正不断受到挤压, 国内领先企业均已启动预制棒项目力求取得制棒、拉丝、成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在电力线缆行业中, 普通导线等常规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 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使整个行业的小规模生产企业数量众多, 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激烈。

(3) 财务风险。随着部分上市公司的中标份额的加大, 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 重要客户的付款方式发生了改变, 资金需求愈加强烈, 财务费用呈上升趋势, 未来可能存在公司的流动资金需求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

(4) 人才风险。人才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为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等限制, 公司将面临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 从而导致人才缺乏等相应风险。

2. 应对策略

(1) 加强科技创新, 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品转产,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转型, 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 通过以电网系统为主导市场、以江苏及华东地区客户市场为主体、以海外市场求拓展、以新能源市场为发展方向, 着力搞好市场转型、产品升级, 促进整个营销业务订货量的全面增长, 实现总量规模的扩增。

(3)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制订人才开发目标,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 进一步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为公司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 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各项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3. 房产建筑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1) 政策风险。房地产行业与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高度相关, 受经济发展周期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的影响较大。未来中央及相关部委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紧取向, 政府为引导和规范房地产行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不断运用行政、税收、金融、信贷等多种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在这样系列的调控措施之下, 将对房地产企业经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应密切关注宏观形势, 坚持顺应地产调控政策的要求, 坚持主流市场, 产品以适应调控政策的刚性需求产品为主。

(2) 市场风险。房地产市场己进入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等综合实力竞争阶段, 加之政策调控的不确定风险, 加剧了行业竞争和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从而加剧了市场风险。

应对措施:应该将加强市场监测, 适时调整营销策略, 继续以“高周转”为原则, 从项目设计、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工程进度、市场营销等全方而提升公司综合经营能力,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有针对性的开发区域市场, 提高市场份额, 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3) 业务经营风险。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周期较长, 开发流程复杂, 涉及合作方多, 项目开发、设计、销售、工程质量等各环节都蕴藏着一定的经营风险。任何环节出现问题, 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项目开发周期延长、成本上升, 造成项目预期经营目标难以如期实现。

应对措施:继续坚持“高周转、低成本”的运营策略;通过不同类型产品线复制, 减少设计规划时间;通过预算管控, 严控开发成本;通过销售回笼和多元化融资渠道, 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通过质量检查体系, 严守产品质量;公司通过合理管控, 从而提高项目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提升产品品质, 降低业务经营风险。

(4) 管理风险。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特点是项目均为大盘开发, 对投资开发团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 且公司在项目高速增长阶段, 管理幅度增大, 如果公司人力资源储备、风险控制、项目管理等方面不能及时跟进, 将面临一定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招聘、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进一步充实公司的运营团队, 并提升经营团队对项目运营的管理能力, 降低管理风险。

摘要:近年来, 南通市上市公司发展迅猛。上市公司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上市公司推动着南通市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同时, 南通市资本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 上市公司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结构明显改善, 纺织、机械、电子、建筑等产业已成为该市的知名产业和优势产业, 具有相当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鉴于此, 基于南通市目前A股2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深度透析南通主导产业的发展, 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上一篇:保安每日工作流程下一篇:公务员管理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