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产业

2024-05-28

区域经济与产业(精选十篇)

区域经济与产业 篇1

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越来越频繁的冲突促使一批新的学科诞生:环境生态学、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态化学、微生物生态学、工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等, 将自然生态原理运用到人类各种经济活动研究, 重视和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性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发展潮流。但是, 以产业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学, 在研究产业与环境关系方面却相对滞后, 基础研究薄弱, 缺乏系统化深入研究。产业生态学的发展填补了产业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空白。

2 产业生态解析

产业生态 (Industrial Ecology) 最早起源于1969年, 美国学者艾尔斯 (R.U.Ayres) 在研究物质材料流动时, 首创性的提出“产业代谢” (Industrial metabolism) 的概念 (Ayres R.U., Kneese AV.1969) , 在此基础上艾尔斯于1972年提出更具划时代意义的“产业生态” (Industrial Ecology) 概念 (R.U.Ayres, 1989) 。1989年, 《科学美国》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由Frosch与Gallopoulos发表的经典论文《制造业的战略》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 更加明确了“产业生态学”这一概念, 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 (Frosch, R.A., Gallopoulos, N.E., 1989) 。文中指出:“…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应当转型为一个更为完整的模式:产业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能源和物质消耗被优化, 废物排放最小化, 而且, 一个生产流程的废液…变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 Frosch与Gallopoulos进一步提出更为广泛的产业生态系统方法, 不仅包括改变制造产业而且包括人类需求和消费模式的改变, 以及产品购买使用后的处理方法和政府规制 (E.M.Harper, T.E.Graedel, 2004) 。该论文深化普及了产业生态系统这个概念, 并阐述到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把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层递消耗、可持续太阳能等生态系统原理应用在产业系统中, 从而使产业系统更具可持续性的学科 (Watanabe C, 1972) 。时至今日, 该文依然是产业生态学研究领域中最常被引用的文献之一, 是产业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产业生态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 由于各学科研究角度不同, 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除了其自身研究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之外, 部分原因是人类产业系统远不如自然生态系统那样成熟。按照T.E.Graedel和B.R.Allenby (2003) 的定义, 产业生态是为评价和减少产业对环境影响, 处理产业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该定义认为, 产业生态既是一门包括对工业生产工序、产品和服务 (兼顾产品和环境影响) 设计的技术, 也是一门包括人类文化、个人活动以及社会制度 (决定技术社会和环境相互作用) 的社会科学;产业生态要求不是孤立而是协调的看待产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Thomas P.Seager (2001) 将产业生态定义为人类产业系统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 (或分支科学) , 产业代谢是转换物质和能源 (可转换能exergy) 的经济过程, 产业生态系统是基于自然类比的企业系统或群体。Socolow 则提出产业生态是“试图平衡地球工业文明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改善单一产业集合与自然环境的关系”。Socolow和Commoner认为:产业生态应该包括任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如农业、信息技术等) 而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 而且自然与产业不是互相分离独立的系统而是相互连接的整体, 尽管其内在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还不确定 (T.P.Seager, T.L.Theis, 2002) ;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 (IEEE) 在“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 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 (IEEE, 2000) 。Norman Scott (2004) 则认为, 产业生态是从系统科学中吸取分析和综合方法而来的一个系统方法, 这一系统方法把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从区域到全球) 作为一个整体, 通过重新设计产业活动, 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能持续发展的水平。

尽管目前产业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还很不完善, 定义并不统一, 甚至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分析框架, 但是, 产业生态作为研究人类产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 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不难看出, 产业生态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 (Allenby, 1994;Audra J Potts Carr, 1998;Allenby, 1999a, xi;T·P· Seageret al, 2002;Ralf Isenmann, 2003) ;由此看来, 产业生态是专门研究产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 更广泛意义上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根据Graedel 和Allenby的定义, 产业的外延非常广泛, 它涵盖了人类各种活动, 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者对产品使用及废弃物处置等活动, 其研究范围包括人类生存和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各种影响, 产业生态为协调技术、工业生产和消费行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系统。Graedel 和Allenby 认为, 产业生态是人类有意识理性地在自然承载力内, 维护和保持一个持续的经济、文化和技术演变的方法, 它要求产业系统不能与其周围的环境系统割裂开来, 而是结合周围环境从系统角度出发, 自原始材料到最终物质、组成、产品以至于最后丢弃物, 优化所有物质循环, 优化的因素包括资源、能源和资本。

3 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

我国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 篇2

首先介绍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指出产业集群团其强劲的竞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并以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政府职能

1 理论概述

(1)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着名战略管理家波特(Porter)提出,系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有相对关联的具有共性和互补性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制造商及其它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马歇尔(1890)提出产业集群的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内企业之间的传播和应用。

韦伯(1909)从集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

胡佛(1937)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

波特在“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对产业集群进行定义,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在地理上的集中。

(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生产综合体理论。

1)梯度推移理论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与生产力等遵循由高到低梯度转移的规律;2)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3)生产综合体理论是一种典型计划经济、买方市场、更多考虑生产成本的模式。

2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

2.1 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首先,产业聚群带来人力资源的相对集中,企业对人才的寻求少了更多的成本支出,很多时候,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就能寻得合适人才,这就减少了雇佣专业人才方面的交易成本。

其次,产业集群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减少了企业间由合作产生的运输成本,更容易形成企业间的资源共享的局面,同时由于长期的相互合作关系,可以适当减少谈判环节所花费的成本,形成区域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区域生产效率,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再次,大量企业形成集群后可以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这样更易于调动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并可以改变单个企业因广告费用大、而不愿过分投入的状况。

2.2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优势

在整体实力上,集群整体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

因为单个企业生命周期是相对短暂,品牌效应难以持续,集群中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竞争规律,如果不是由于技术、自然资源等外部原因使其衰退,整体品牌效应便可以持久,所以整体品牌对集群内企业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

2.3 产业集群能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业集群投入要素涉及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

产业集群由行业间合作与竞争并存,将这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整合,必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2.4 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内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首先,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频繁的聚会和交流,使他们能迅速了解市场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对市场和技术的方向。

产业集群长期形成的信誉提高了核心能力的开放性,而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吸收能力。

其次,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优势主要体现在:(1)集群内竞争的隐形压力,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2)集群内各自技术很容易转移和扩散。

而技术知识的交流能够激发新思想,促进学科交叉,使得新产品不断出现。

(3)集群中建立了相互信任机制,有效地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3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产业集群产生的作用

首先,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后,将会促进产业集群内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新企业的形成,同时促进外部企业向集群内移动,使产业集群的规模得以发展和壮大;其次,低成本和高利润空间,及不断增长的需求会促使集群内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中,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有利于集群生产效率的提高;再次,区域竞争会使产业集群的各个生产阶段企业得到优化,价值链上的各企业的数量比例会趋于合理。

4 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研究

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灯饰灯具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目前,全镇登记注册的灯饰企业近500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灯饰产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灯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并出口到港澳台、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镇灯饰产业的集群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灯饰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带动了古镇各等行业的发展,也对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分析对山东古镇灯饰产业兴起的影响因素。

4.1 政府对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支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加大对灯饰产业的重视,出台了若干重大举措,对古镇灯饰产业的技术进步、创新和质量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灯饰产业的集群发展。

,古镇政府作出的重要决定,即把灯饰产业作为未来的龙头产业,并把大量的资源用来扶持灯饰产业的发展。

“中国灯饰之都”地位的确立对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2 古镇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为灯饰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灯饰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产业发展所需的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能否形成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古镇约20万人口,降低了企业寻求劳动力的成本。

4.3 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质量,才能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发展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为提高企业效率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如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华艺”和“欧普”就是典型代表。

4.4 企业间竞争经营使古镇灯饰产业充满活力

由于灯饰具有技术水平不高,投资见效快,附加值低的特征,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能生产灯饰成品与配件的企业都很多,形成企业间形成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得以实行,存留下来的企业成为“实力”的代名词。

古镇灯饰产业的.竞争性不仅表现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同时也表现在集群外的企业竞争,而竞争越激烈,就越能形成企业间不断进取的良好势态。

现在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企业多、名牌少、产量高、质量低的特征,要确保中国灯都之地位,并向全世界发展,就必须倡导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支持,以区域品牌为核心,依靠技术创新,实现集

群发展。

5 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产业集群中每一个企业均属集群中的一员,因此,单个企业难以挣脱环境束缚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其次,“搭便车”现象常见,也就是说集群内会有部分企业不思进取,也不愿投资和研发创新,一味等待其他企业研发新技术,坐享其成,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集群经济前进步伐;再次,我国很多传统企业源于亲缘关系,很少接受“外来”力量劳动分工和交易的秩序很难扩展到已有的集群区外,当本地区的资源不足以承担全部职能时,集群就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障碍,集群经济前进的脚步将受到制约。

6 提高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增强区域经济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对于提高我国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体现核心竞争力。

根据地区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促进产业集群信用体系的建设。

信用作为一种隐性契约,对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具有规范作用。

在一个讲信用的环境里,企业的交易成本都会降低,大家都受益,相反,在一个不讲信用的环境里,企业都受害。

(3)准确定位政府职能首先,准确发挥政府职能,避免“缺位”和“越位”,奉行支持、引导但不干预企业的理念,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和产业集群的内在运行规律,引导良性发展,弥补市场缺陷。

其次,强化政府部门的公共行政服务。

其作用表现在协助集群内企业进行宏观市场需求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及交易平台,促进企业问的交流与合作,倡导区域文化氛围。

同时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的良性互动,促使创新的出现,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

参考文献:

[1]张晓金,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新西部, 第16期

[2]刘丙明,杨海松,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 [J],金融经济,第18期

[3]童亮,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 第12期

[4]吴波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9月,第17卷第5期

[5]耿云飞,梁铖,陈孝阳,缪辰甍,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J],农村经济与科技,,第19卷第8期(总第203期)

[6]张冬,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产业转移 区域发展中部地区

产业转移是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从我国产业发展历程看,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产业转移,二是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在区域间产业转移中,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次转移是主要形式。

产业转移的内涵与理论概述

(一)产业转移的内涵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是一种企业的自发行为。产业转移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产业在一国内部或国家间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其构成要素包括转移国(或地区)、承接国(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企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等。产业转移,可分为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概述

国际上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早期的学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发展周期,决定了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与进口国角色的变换。他认为每一项改革或每一种产品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反映了发达国家如何从创新开始,经过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主要是从转出国的角度分析了产业从发达国家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提出了转入国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和条件。

阿瑟·刘易斯和弗农的产业转移理论是从发达国家高度产业化过程来阐述的,而日本的赤松针对本国产业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发展模式”,则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阐述产业空间转移的。赤松要以日本的纺织工业为例,论证了日本的纺织工业从进口、国内生产到出口的过程,在不同年代的坐标图上,这三支曲线颇似雁翅,故名“雁行模式”。不仅日本棉纺织业如此,其他产业如造船业、钢铁业、汽车业、电子工业发展中都可见到这种现象。这个实证研究的理论,在亚洲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得到证明。

日本的小岛清在二战后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在本国的那些已经失去或者将要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将会转移到具有或者潜在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时经营资源也将从本国那些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撤出,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他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内容,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揭示了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动因。

我国学者也对地区发展与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内理论界曾对“梯度理论”进行了较长期的争论。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前面概述的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雁行形态论对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转移这一问题上,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有相似之处。

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特点

第一,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

第二,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产业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

第三,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被称之为“双三角”的地区,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区,其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增大。

第四,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向西转移趋势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直接转移至离原材料产地较近和能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是最明智的选择。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备的条件

(一)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丰富

中部地区拥有三峡、小浪底、葛洲坝、三门峡四大水电站,大同、宁武、西山、霍西、沁水、河东、淮北、淮南八大煤田。在能源紧缺、能源价格又已经大多放开的情况下,这一优势将越来越重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而这些资源正好是中部地区的优势,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这为未来中部地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条件。

中部地区廉价劳动力优势明显,中部地区职工的年平均货币工资低于东部。东部地区向中部进行产业转移,以利用中部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所以,中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为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中部地区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可提供产业支撑。中部各省都是计划时代的产业基地,特别是湖北、河南、安徽都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础好,传统产业优势明显。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能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三)综合成本优势

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相对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具有综合成本低廉的优势。不仅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丰富,而且工业用地、工业用水、用电等价格远低于沿海地,这对中部地区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塑料制品、机械电子等产业十分有吸引力。

(四)有利的交通区位条件

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中部六省地处中国腹地,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全国物资流通的必经之地,对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市场扩张非常有利。

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把握“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积极推进产业转移步伐

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因此,中部各省应依托“中部崛起”战略,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推进外部产业向中部地区的转移进程。

(二)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增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产业发展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具有较强的物质性,如基础设施环境、地理环境等。而软环境则是指易被人们用心理感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如诚信、服务、文化环境等。近几年,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优化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软环境方面。行政制度和政府服务软环境的建设和完善是优化投资环境的关键。因此,要特别注重引资软环境的建设,通过营造统一、完善、透明的制度环境和提供高效、规范、廉价的政府服务,来增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三)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利用产业链承接转移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很多,如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服装制造业,钢材制造业、光电子产业等。把这些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产业基础。同时,承接产业转移从配套入手,围绕优势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来承接产业转移,扩展产业链,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链。

(四)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港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 篇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港口在现代国际贸易、生产及物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的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的市场需求都可通过港口来实现,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产业集群理论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港口产业集群是将产业集群的概念引入港口服务业形成的。本文就港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实例对二者的相互作用做了探讨。

1 港口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指使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与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产业集群最早是始于以韦伯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和马歇尔对产业区的论述。波特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产业集群的重要性,指出这种模式引导大量分散孤立的企业资源走向了专业化整合,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协作,发挥专业化分工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提高了一个地区的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第一个提出港口产业集群理论的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Haezendonck E教授。她将港口产业集群内涵定义为:一系列从事于港口相关服务的相互独立的企业,聚集在同一港口区域,并且采用几乎相同的竞争战略,以获得相对于集群外部的联合的竞争优势。

港口产业集群中包含着货物装卸、运输、物流、制造和贸易等各项活动。其产业分类可以用表1表示:

除了以上几大产业,教育产业,科研机构等相关联的外部支持也必不可少。

2 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 提升区域竞争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力优势理论,国家竞争力优势说到底是若干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而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并不仅仅来源于其自身,还与其供货商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产业集群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同一产业及其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因此认为产业集群是国家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2]。美国国家竞争力决定于其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而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决定于硅谷等高科技产业集群。中国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珠江三角、长三角、闽南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群。

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较高,在沿海区域建设港口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利用区域资源,并且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协作与创新,形成港口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带动和强化整个区域的竞争优势。

2.2 创立区域品牌,提高开拓市场的能力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不仅产品需要品牌,企业需要品牌,一个区域的发展也需要品牌。而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与区位效应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的市场开拓能力。

港口集群形成区位品牌后,可以利用品牌价值的无形资产,加强营销网络功能,获得纵向一体化利润。同时,集群内那些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实力和品牌的企业又能以自身品牌的影响增强区域品牌的效应。与单个企业、单个产品的品牌效应相比,一个地区的品牌效应更形象、更直接,因为它是许多企业品牌的聚集和提炼[3]。

国际上著名的鹿特丹港就形成炼油和化工业的重要基地,全球著名炼油及化工企业,如壳牌、埃索、科威特石油公司都在鹿特丹港落足。港区拥有4个世界级的精炼厂、30多个化学品和石化企业、4个工业气体制造商、12个主要罐存和配送企业,炼油及化工业占据了港区48平方公里面积中约60%。食品工业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存储、加工以及运输公司全集中在港区,像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是其中一些代表。这些知名企业的入驻,又进一步提升了鹿特丹港的国际知名度,开拓了其市场[4]。

国内广东省珠江市临港工业区经过1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石化产业为主导的临港重化工业格局。吸引了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的110多家知名企业,包括BP、中国石油、中海油、中化集团、美国气体、和记黄埔、长江实业和德国阿尔塔纳等,200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港区内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增强了珠江的区域品牌效应,而同时,区域品牌又能对集群内的企业或产品产生晕轮效应,使得区域能够吸引更多的经销商、供应商、投资者以及各类人才。

2.3 推动当地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在推动当地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更突出。港口经济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结合,具有强烈的外向性,因而更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港口经济促进了大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美国有以纽约港为中心的东部海岸经济圈;日本有以东京港为中心的东部海岸经济圈;韩国有以釜山港为中心的西部海岸经济圈;我国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OECD也证实区域集群中企业的收益比平均企业高2%~4%(DATAR-OECD,2001)[5]。以鹿特丹港为例,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已成为鹿特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依托,甚至是荷兰的经济中枢。2000年,鹿特丹港的直接和间接雇员达30多万人,仅在其他服务行业,例如保险、船级社、代理、律师、货运代理、船舶经纪人等就为这一地区提供了14 000个工作岗位。港口及临港产业对鹿特丹市GDP的贡献率达到34%,对社会就业贡献率达到21%,到2003年,鹿特丹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经济已经占到了整个国家GDP的11%。

我国香港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香港港口集群的发展。2003年,香港港口贸易货值占香港贸易总值的50%,与港口相关的经济收入占香港生产总值的20%。在2003年港口就业人数占到整体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一[6]。

3 区域经济对港口产业集群成长的影响

港口产业集群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首先需形成产业集群。而区域经济在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3.1 区域产业结构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提到港口产业分为直接产业和关联产业。而直接产业又分为共生产业和依存企业。港口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模式就是以港口为基础,从共生产业如港口装卸、运输业、仓储开始,进一步发展以临港工业为代表的依存企业,再形成相关支持性企业。

荷兰的鹿特丹港口产业集群就清晰地分成船舶建造产业区、商务贸易产业区、港口服务产业区等。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鹿特丹就开始建造海上拖轮、海上钻井平台等特种工具船,生产大型闸门、桥梁构件、沉井等水工制成品,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二战后,大力发展石化工业,成为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

天津区域内的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石化产业都有国内外大企业进驻,并成为当地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和纳税大户。受腹地经济结构的影响,近3年来天津港的装卸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保持在85%以上,装卸业务中的集装箱、焦炭、煤、金属矿列为公司的核心业务范畴,由于港口本身处于持续的发展建设中,各项业务的绝对量在区域港口群中保持领先地位[7]。

因此要推进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港口所在城市的仓储业、包装流通加工业、船舶修造业、金融保险业等产业必须具备。特别是仓储运输业,以及工业产业如石化业、制造业、加工业等。

3.2 区域产业规模

产业规模也同样影响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才能产生吸引更多的上下游及相关辅助行业巨大的号召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宁波市石化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宁波临港工业中产值比重最大的产业,形成以石油加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基本化工原料等行业为主的石化工业体系,并已基本形成以宁波石化工业区、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区域的石化基地。截至2004年底,宁波市拥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179家,承担着华东地区石油化工的储运中转和进口原油的海进江中转任务,原油接卸量突破3 5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3.3 区域经济的开放性

区域经济的开放性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港口产业集群对经济的开发性要求更直接。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对港口来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港口的国际化开放程度,另一个是港口的自由贸易程度。

一个国际性港口的吞吐量,不仅由本区域和本国的经济来支撑,还需要由周边国家的经济支持。这就需要一个港口具有开放的国际化程度,能够吸引国际的集装箱前来中转。目前,世界上集装箱大港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全球性集装箱枢纽港,仅香港、新加坡两港,货物中转率就达70%~80%,他们既为本港发展服务,又为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服务。第二类为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他们主要为本国、本地区贸易服务,同时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中转服务。如鹿特丹港的货物中转率达到60%以上,台湾、高雄港的中转率达52%,韩国釜山港达31%。而上海港的货物中转率不到2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8]。

港口的自由贸易程度取决于港口的自由贸易政策。开放的贸易政策才能为货物进出口和中转提供最高效和快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和进行贸易,从而提高港口的吞吐量和国际地位,发展成为国际枢纽港。

4 结束语

我国一些港口已经存在港口产业集群,例如上海港、宁波港、香港港等,并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临港产业的培育可以带动区域内与港口相关的各项业务的整合,将装卸、运输、加工、制造、贸易以及提供支持服务的企业部门等集聚,形成优于集群外部的核心竞争力。港口集群会形成区域品牌,进一步吸引更多、实力雄厚的相关企业加入集群,同时带动外资在区域的投资,引进技术和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

同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装卸运输业、石化业、食品加工业等的大力发展可以促进港口相关业务的发展,最终有利于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应以区域内产业结构为基础,优化港口产业结构与布局,大力发展化工业、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装卸业等,促进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11.

[2]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

[3]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04.

[4]雨雁.鹿特丹港口物流业的霸主[J].国际物流,2007(4):68.

[5]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

[6]赵鹏君,吕斌.港口经济及其地域空间作用:对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5(5):110.

[7]韦学勤.港口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区域经济与产业 篇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吴勤堂

●耦合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缺少经济聚集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中一个普遍现象

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聚集在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微电子产业集群;聚集在底特律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仅意大利就有威尼斯玻璃器具业群;比耶拉、普拉托的毛纺织;都录、皮亚琴察的自动化设备;阿雷佐、瓦伦扎的珠宝;布赖恩扎的家具;蒙特别鲁那的滑雪靴;帕尔马的食品;卡斯泰尔戈弗列多的照明设备;萨斯奥勒的瓷砖等产业集群闻名世界。至于德国的索林根刀具业群、印度北方邦阿格拉鞋业群,瑞士的制药业、斯堪的那维亚的移动电话业、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菲亚、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地区等亦是尽人皆知。

在我国,北京中关村聚集着电子产业;上海聚集了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四川西昌聚集了中国航天产业;广东佛山的陶瓷、东莞的电子和服装、惠州的制鞋、中山的灯具、顺德的家具和澄海市的玩具、工艺品业;浙江嵊州的领带业、温州的鞋、服装、眼镜;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化纤、永康的五金;海宁的皮革、服装;余姚的轻工模具;鄞县的服装;奉化的服饰;慈溪的鱼钩、长毛绒;永嘉的钮扣、泵阀;路桥的日用小商品;金乡标牌;大唐的袜业;瓯海的阀门;柳市的低压电器;台州的精细化工等在国内外都十分著名。据统计,仅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年产值达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断刷新着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靓点。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理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例如两个单摆之间连一根弹簧,它们的震动就彼此起伏,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单摆耦合。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产业聚集必然带来人口的空间集中,这在为产业聚集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使聚集区的居民和企业均能从中获益。首先,人口聚集为厂商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次,产业聚集区域居民则因之获得了择业的便利,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就业信息搜寻费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求职、工作过程中的交通费用及时间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消费决策的有效性。其三,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上升——产品畅销——产业发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之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聚集又引起生活消费、住宅、能源、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物流、咨询等基础产业的新需求与发展。所以产业集群带来了城区规模的扩大,城区规划的扩大又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的聚集功能,使城区、产业不断的高级化。产业的高级化必然要带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性与产业集群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市场需求是某个产业或企业集群的触发因子,而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互补性。一个区域区一旦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互补、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部件、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上、中、下游产业其外围支持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云集于区域的各产业、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比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位置。正是产业集群所发挥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聚集带动了城镇、城市的发展。城镇、城市的出现实质是产业聚集的结果。

3、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与区域优势的耦合。地理是国际收入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产业集群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群体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集群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源泉。

4、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发展能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提高区域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化水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农村土地从小规模向大规模集中,可以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产业的聚集提供着更大的市场,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产业集群同整合区域资源的耦合。企业资源的稀缺性赋予集聚更为重要的内涵就是产业集群中各成员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帕雷托最优。产业集群的投入要素不仅涉及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特别强调企业家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更是要求地方政府、行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将这些区域内的软、硬资源整合、优化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形态除了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外,更注重外部资源、外部市场的为其所用,积极寻求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积极开发外部市场,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产业集群的磁力和覆盖面,形成区域动态的竞争优势。外资在向本土产业聚集转移的同时,必然会带动区域内外的新企业在本土繁殖和成长,从而依赖本土产业聚集的强大吸纳力量,形成区域产业聚集和吸收外资与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即“全球一本土”双重聚集同所在区域信息业的耦合。

6、产业聚集同所在区域信息的耦合。信息畅通是产业集群的又一优势。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充分化,无论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均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或找到自己的买家,并保持较低的交易成本。产业聚集的大量形成则要得益于集群内的网络支持和伙伴关系以及知识的创新和运用,它们构成了产业聚集的高级要素,不仅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而且有助于激发技术发明与革新,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产业聚集丰富了信息资源,扩大了信息交流,提升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将为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7、产业集群区域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创新带来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存在吸引更多的企业不断学习和创新。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联系频繁,便于现场参观,面对面地聚会和交流,使他们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变化,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和技术方向的把握,有利于相关企业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既可分散创新风险,减少创新困难,而且可加快创新速度。同时企业的创新成果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扩散更快,从而促进着整个群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又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集群内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而集群机制又为创新提供着有利的条件,创新者在集群内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设备和工具等各类资源。所以,产业集群在学习与创新的动力、环境、组织等方面具有极高优势,这使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创新主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步力量。

8、产业集群同区域市场运行效率之耦合。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天然形成严格而精细的分工,因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空间聚集,经济活动竞争性增强,市场变得日趋发达和完善,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区内部的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市场运行的高效率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表明,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其国际竞争能力也较强,产业高度集聚的地方,该地方的出口能力也特别强。

9、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开放程度耦合。产业集群及集群区的形成和开放经济有着内在耦合关系。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现象就较弱,即使有也几乎完全是资源性产业。经济的开放性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开放经济环境中,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得更快、更突出,中国和外国的例证都能支持这一理论。

10、产业集群负区域经济的负效应之耦合。聚集能使企业在生产和交易成本方面得到节约,产业聚集使区域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和交通扩张。人口向区域聚集的惯性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诱惑力使区域发展呈加速度之趋势。但当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将会出现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生态环境胁迫又通过人口驱逐、资本排斥、资金争夺和政策干预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对策思考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缺少经济聚集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政府要致力于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要善于针对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本寻求型和不同规模类型的产业提供理想的差异性环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但是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认识到政府干预

经济的局限性,准确定位,避免“缺位”和“越位”,奉行支持、引导但不干预企业的理念。避免或减少行政干预,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依靠产业集群的内在运行规律,积极引导,对危及产业集群自身良性发展的行为加以规范,弥补市场缺陷。

第二,及时发现正在形成中的区域产业群,为已成雏形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妥善解决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积极促进区域产业聚集。要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育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区域落户,促使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使区域优势产业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行业协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是通过协会而能联成一个整体。集群的发展还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辅助,如市场调查、技术咨询、资产评估、会计、法律、职工培训等。

第四,促进企业认识到植根本地在其发展战略中的意义,自觉地融入当地经济活动之中,积级帮助当地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提高竞争力。各级政府要注意营造一种产业氛围,培育企业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企业在文化上的一种归属感。让企业认识到,区域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自己属于所在的区域,企业文化就应与区域文化相协调,植根本地就是立足本地、扎根本地,将企业的生产、研究、开发都置身于与周围企业的联系之中。如果一家企业完全依赖外地市场,很少与当地企业发生联系,那么聚集效应就无法产生,对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扩大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通过当地网络放大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将进入科技推动型发展时期,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在区域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区域政府应大力扶植地区性研究体系,发挥研究的知识外溢效应,促进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区域政府要鼓励同一产业的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地区性网络,通过业务衔接、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形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在信息自由交流的体制下促使创新的出现,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

第六,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它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没有诚信的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遍地、期诈行为盛行,这样的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因此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采取系统的措施以降低因败德行所付出的代价。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篇6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集聚效应

一、产业集聚基本理论概述

(一)产业集聚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与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二)产业集聚效应

第一,网络效益。网络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首先,通过地理集中,供应商和顾客都比较熟悉,减少了信息交流的成本。其次,网络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大大减低了合约的执行和监督成本,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

第二,创新效益。创新效益是指由于产业集聚区域创新系统高效,引起产业集聚区技术进步和扩散速度高于其他地区的那部分额外收益。大量未编码知识的存在,丰富了区域知识库,而且产业集聚区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技术诀窍和技术信息,创新资源丰富,比其他地区有更快的技术创新速度。

第三,产业集聚效益的自我强化机制。区域网络规模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而扩大,在网络效益的作用下,集聚区内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企业之间的交易会更加密切。创新与产业集聚是相辅相成的,产业高度集聚以后,主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集聚区,而创新活动可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二、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

(一)规模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产业集聚可以达到较高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从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二是由于行业内部上下游企业的集中使得信息畅通,尤其是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的充分流通可以使企业能比较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并保持较低的交易成本。三是产业集聚区往往也是行业内部激烈竞争的地方,而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

(二)溢出效应

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又称为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不仅有内部知识溢出,也有外部知识溢出。同时知识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编码知识,信息就是这一类知识,信息是容易编码并具有单独的含义且能释义的;另一类知识是含糊的,不易编码整理的,并且往往是偶然地认知的,但是它却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三)要素和相关产业的集中

1、产业集聚与要素的关系

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自然资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集聚的方向。人力资源因空间集聚而受益,集聚会把高级人才和劳动力吸引过来,形成共享的劳动力市场。知识和资本这两项生产要素,都可以通过集聚而强化其优势。

地区产业集聚和资本流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产业集聚必定伴随着投资的增加、地区资本流入的增加;地区资本流入增加也意味着地区产业的集聚。当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为了接近市场或节约成本,在生产区位上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新的地区的时候,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地区集中。因此,产业集聚也往往伴随着资本的流动。

2、相关产业的集聚

产业集聚使得产业内企业的集中,因为创业的人住在那里,早已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从供应商、客户或相关产业中涌现的新人,优先考虑的切入点必然也是产业主战场所在之处,所以新企业最容易在原发公司的附近出现。产业集聚除了吸引同类企业的集中,更体现为吸引不同类型相关产业的企业的集中。因为产业集聚进一步细化分工,并带来纵向一体化的优势。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可以通过提升产业的集聚度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挥其集聚力量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2、产业集聚的发展改变了经济运行模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建立产业集聚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扩大融资渠道,加大产业集聚发展的资金扶持,吸引社会投資。

3、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高新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加以扶持和引导,促使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Baldwin, R.E.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 43:253-280.

[2]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3]徐小钦,黄蕾.产业积聚、持续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内在关联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1): 73-75.

[4]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22-27.

川南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篇7

一、区域经济下逐步展开物流产业的各项举措

这些年来, 川南政府深知物流行业对于川南发展区域经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只有做好物流产业才能够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采取了如下的具体措施:

首先, 作为川南的领头羊, 泸州市实施各项措施来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目的是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充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 利用川南特有的地域、资源优势, 以区域经济为指导, 通过“大产业带动、大项目拉动、大投入驱动”, 使川南经济不断迈向新台阶, 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强。根据数据显示泸州的经济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GDP) 714.81亿元, 增长16.5%, 这一点是很多发达城市都是做不到的。当然,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 不过也为物流产业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 导致了产业聚集、市场扩容等现象, 这些也为新型物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其次, 为凸显物流行业的重要地位, 川南进一步加快了城市的基础建设。近几年来, 泸州市花费很多的人力财力用于城市建设。其中, 百分之七十都用于城市交通建设方面, 通过一系列的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的基础设施的完善, 为市民的生活和物流行业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交通方面, 通过建设铁路、公路、水运及空运等多个航道, 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 不管是从哪条线路看, 川南的货运都非常畅通, 使得物流产业稳步发展。

再次, 为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 川南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美化城市环境。虽然泸州的地理位置本身塑造了其优美的环境, 但为了更好地发展物流产业,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优化城市环境, 通过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来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在长江等流域打造园林式生活, 建造诸多的夜景工程, 让这个美丽的城市成为居住、置业、工作的最佳场所。

最后, 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提高泸州港的货物吞吐能力和长江航运的通行能力, 川南立足长远, 致力于打造最优物流城市。吸引大量的集装箱中转业务, 使货源源源不断地流入泸州。诚邀日本、法国、美国和国内的25家知名船业集团聚集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 共商黄金水道发展大计;邀请日本川崎汽船公司联手泸州物流, 谋划江海联运;总投资20亿元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兴建占地700亩的泸州西南商贸城, 目标是打造川南最大规模商品贸易中心, 其中有一个最要的内容就是建一个大型的仓储物流中心, 物流是商城运转的动脉, 关系着各商户的兴衰利益。为此, 西南商贸城项目相关负责人的想法是对具体的物流线路进行招标:“比如泸州到浙江这条线, 我们以商户集体批发的形式招标, 哪家的价钱合理, 我们就用哪家, 这样节约了商户的成本, 而且货物流通过程将全程监控, 保障货物安全。”

这些一连串的举措都在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做铺垫, 这也是为什么这以后的几年川南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原因。预计到2012年, 川南将初步建成1个辐射性最全面的商业中心和1个大型物流园区, 5个区县级商业中心, 50个社区和乡镇商业中心, 在川南地区和全省有影响力的商业街, 10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型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企业, 届时, 川南会将自己最灿烂的一面展现给中国, 展现给世界。

二、剖析川南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的关系

总的来讲, 川南区域经济与物流行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川南重要的交通位置奠定了其水上货运的有利条件,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对于交通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当然, 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 也会使得川南贸易往来不断加强, 区域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 所以二者是相互依托, 相互扶持又相互促进的。这些年来, 川南的商贸经济一直受到全国的关注, 主要是因为它的物流产业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不管从货物运输还是配送方面都有一套非常全面快捷的通道, 不仅使得客户满意, 也使得投资者更加有信心。这就是许多国际友人愿意加盟川南物流的原因, 也是川南区域经济发展飞速的重点。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川南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通过不断调整政策, 致力于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发展物流产业, 事实证明这样的举措是正确的。当然, 通过发展物流产业也使得川南的经济增长有了更新的突破, 尤其近年来的逐步深入, 现在川南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 通过发展物流产业, 川南不仅使自身的区域经济得到发展, 也给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

摘要:近年来, 川南经济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以泸州为首的区域经济主要依托物流产业, 这与泸州的地理位置有关。当然, 物流产业的发展给川南区域经济带来了很多好处, 文章从泸州市采取的一些强有力的发展物流产业的举措展开讨论, 深入剖析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同时也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芳.打造川南物流中心凸现城市区位优势[J].四川省情, 2005 (4) .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升级 篇8

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 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共性技术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可以根据其研究成果, 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后续的商业化研究开发, 形成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技术或产品。产业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是相关产业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同时由于很多产业共性技术是跨产业部门的, 能够作为产业进步和升级的技术平台, 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基础, 涉及的部门多、要素广、各因素与各部门之间关系多, 造成了创新过程的复杂性。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共性技术的研发, 在“六五”期间就提出将共性技术研发作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九五”开始, 共性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影响全局的重大技术成果和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开始成为国家科技推广计划的资助重点, 全国各个地区也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共性技术推广中心。特别是在1999年, 国家产业部门242家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以后, 国家经贸委印发由这些改制后的科研院所承担国家行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通知, 更明确了其共性技术的研发任务。2005年科技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 从“十五”后期到2020年, 我国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科技工作, 增强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2006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一2020年) 则进一步指出, 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从而将共性技术的研发提升到国家科技发展蓝图的高度。作为制造大省的广东,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由处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逐渐在价值链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国内外发展状况

G.Tassey认为, 过去50年来工业化国家在将基础科学成果转化为商业性技术的这一过程中, 对技术内部本身结构的变化机理并未深入研究, 他把这个过程形象地称为黑箱 (Black Box) 。G.Tassey以剖开技术黑箱为目标, 从经济学公共物品和技术风险角度分析了技术内部的结构变化;并在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 固然政府不必干预商业化技术, 但应当干预技术基础设施。因为基础技术的溢出效果, 表现为市场溢出和知识溢出。市场溢出指创新者未能通过市场价格获得投资回报, 知识溢出指其他公司利用创新者的知识进行创新, 其结果都是创新者投资回报的减少。这可能影响私人企业的R&D投资决策, 因而需要政府的有限干预;他提出对于存在集体使用、产业结构 (市场准入) 、交易成本高、规模或范围经济等市场风险的技术, 政府应当将其作为基础技术全面资助, 而对于存在固有技术、R&D技术密集、进入市场时间长、潜在市场范围广、技术与市场不匹配等R&D特定风险的技术, 政府应当将其作为共性技术与企业一道全面资助。对于存在一般性投资风险厌恶、R&D风险厌恶和产业结构 (竞争) 风险的技术, 政府应当采取税收优惠或者以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等形式对其资助。

罗伯特·G.库特纳 (Robert Kuttner) 和罗伯特·赖克 (Robert Reik) 则主张, 政府应进行更多的投资推进研究与开发, 与私人部门一起参与竞争前的一般性研究, 使技术能够具备广泛适用于商业应用的潜力。在竞争前研究中, 可以首先开发出适用于特殊商业的样品。研究成果可以由潜在的竞争对手们去分享, 企业再去利用这些成果开发商业化产品和工艺, 才能提高它们投资的积极性。

M.Holmen设计了一个借助已有理论构成的用于区域重组的“研究工具”。利用这个工具, 他分析了区域参与者及其技术、组织、互动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变化, 测定了区域重组对城市化以及技术, 尤其是新技术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在一个区域中技术发生和组织及其经济活动不存在定量关系, 从而从政策层面上提出, 必须对一般知识源给予关注, 必须在“自由研究”和“有目标的研究”中注意平衡。

Bresnhaan等 (1995) 提出技术具有树状结构特征, 技术树的最底层只有有限的几类技术, 它们就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有三个特征:第一, 广适性 (Pevrasiveness) :通用技术可以扩散到多个行业;第二, 先进性 (ImPorvement) :通用技术必须跟上时代进步, 并且降低用户成本;第三, 易于创业孵化 (Innovation, spawning) :通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必须相对简易。此外, E.Helpman论述了通用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以及通用技术的扩散效应;G.Harris讨论了Internet技术作为通用技术与市场的关系;N.RosneberS以石化产业为例探讨了通用技术与后续应用技术的关系, 等等;B.Jovnaovic (2003) 以电力工业和信息产业为例, 用美国历史经济数据设计了一系列评价指标, 定量地评价了电力工业和信息产业通用技术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国内学者中, 吴玉广等 (2003) 提出先进适用的共性技术的定义的三个标准是技术的先进性、行业特异性以及在行业内被普遍采用。陈玉瑞等 (2003) 借鉴G.TaSSey的技术划分体系, 分析了共性技术基础性、共享性和超前性的技术特点和准公共产品的经济学特点;吴贵生等 (2000) 认为, 产业共性技术主要是为了提升产业的技术竞争力而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 它是能为产业内大范围应用或能使多个产业所共同受益的技术。

吴伟强 (2005) 分析了共性技术与产业竞争优势及其供应链的竞争力, 探讨了共性技术R&D机制、共性技术预见及项目选取、以及区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集群等问题;易将能等 (2005) 通过模型分析得出, 在完全市场化的投资机制下, 区域创新网络 (RIN) 反而会拉低区域内共性技术的投资水平, 使得存在RIN的区域在共性技术投资方面出现缺口, 且比不存在RNI的区域的缺口更大, 虽然存在RIN的区域, 共性技术的总体效用更大。

马名杰等 (2005) 总结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 主要包括:①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资源的短缺性, 同时支持共性技术研究还有助于突破关键和重大技术领域的瓶颈, 所以政府应当支持共性技术的研究;②政府的作用是扶持和引导产业界进行共性技术研究, 产业界是主要资助者和研究承担者;③政府资助和介入的程度受共性技术市场失灵的程度、企业技术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共性技术的公共品程度越高, 企业技术能力越低, 政府资助的额度就越大, 介入程度也越深;④针对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 政府应当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⑤政府可以资助单个企业、少数领域、后期阶段的共性技术研究;⑥促进合作研究开发和技术共享是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管理体制与组织模式:由政府行政部门集中管理和由国家研究机构集中管理与资助两种管理模式;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和支持一般共性技术研究等三种组织模式。

3 产业共性技术与产业效应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在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扩散为重点过程的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 经过技术的开发 (或引进、消化吸收) 、生产、商业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引发产业升级, 产业效应可以通过产业关联、示范、和外部激励等途径来实现, 在产业效应实现的过程中, 产业共性技术都起着基础性支持作用。

第一, 关联效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先进技术和相关支持要素的关联。一定的技术要求与一定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劳动力素质相匹配, 为了保证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进, 技术引进方必须努力对此做出调整, 改善基础设施、生产设备, 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这种改善和提高会从单个企业传导到整个产业, 最后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关联效应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产业的前后向关联。从不同产业部门的内在关联性来看, 各个产业部门依靠哪些部门供给什么生产资料, 供给什么质量与性能的生产资料, 是由它所应用的生产技术体系决定的, 当某一产业在引进技术外溢效应的作用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 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诱导机制会迫使这一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提高技术水平。例如, 半导体晶体管的出现, 使电子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并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新技术的引进有时也要求原材料的性能、品种发生相应转变, 从而拉动后向关联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例如, 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就要求提供高强度、耐热耐腐蚀、质轻的结构材料, 以及其他新型的材料, 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 激励效应。无论新技术的引进是通过直接的技术贸易而来, 还是通过外商投资、跨国公司内部化策略而来, 在知识、技术成为核心竟争力的时代, 新技术在某一企业的落户无疑会给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带来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最终会转化成动力, 他们会想方设法通过引进、模仿等手段追赶先行企业。技术转移的这种激励效应会迅速的扩散到整个行业。

第三, 示范效应。所谓示范效应是指引进技术的企业在新技术的使用、新产品的研发、创新等方面给予其他企业的带动作用。如果说关联效应是指新技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 那么激励和示范效应则指新技术对本产业的带动作用。

上述三种效应中最直接、最重要, 同时也是最直观的是关联效应, 其发挥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关联效应也可以称之为“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越大, 相关产业链就越容易形成, 并随之在技术、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同步升级。“乘数效应”要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第一, 技术配套。即技术引进产业所需要的上下游生产要素在技术上要同这一产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如果二者之间在技术层次上存在较大差距, 那只有靠进口来弥补这种“技术缺口”, “乘数效应”的“外溢”现象随之产生。现代工业化国家由于国内各个工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度比较高, 因此制成品对进口的依赖度较低, 而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国家, 由于在多数基本的中间产品上都无法保持技术上的同步发展, 因此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进口替代, 诸多生产要素, 尤其是关键设备只能依赖进口。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乘数效应”的外溢就必须重视对相关产业上下游产品共性技术的培育和扶持。

第二, 规模配套。如果说技术配套指的是质的话, 那么规模配套则讲的是量。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利益驱动 (当前, 很多新兴产业通常都具有高回报率的特点, 在利益驱动下, 很容易吸引投资, 如IT行业) 下往往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这种高增长率必然带动相关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快速增加, 如果上下游产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同步增长, 那么“乘数效应”的外溢也是必然。在工业化过程中, 上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缩短“乘数效应”外溢的过程,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进口替代, 这既需要市场的引导, 更需要政府政策导向和扶持。

第三, 管理能力配套。工业结构升级过程表现为整个工业在技术能力、营销能力, 以及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一方面, 技术引进初期, 新技术对国内产业最迫切的需求是技术能力的配套, 包括技术和人才两个方面, 但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适应于新产品的营销能力和生产能力, 管理能力会逐渐成为产业急需的下游产品。另一方面, 随着企业发展从小到大,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工艺的复杂化, 由管理引发的“瓶颈”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一方面, 先进技术和来自个人、集体、政府的资金不断进入, 企业管理会从开始的单一职能、单一业务、单区域渗透到多职能、多业务、多区域协同, 再到多环节、多主体、多部门的前后整合。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逐步从传统模式发展到依托准确、高效的信息手段的支持。此时, 先进的管理能力会日益成为短缺生产要素, 并直接决定产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可见, 要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技术的“乘数效应”, 就必须引导、扶持、培育和发展产业共性技术, 并进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 培养必要的技术配套、规模配套和管理配套能力。

4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升级

从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 一般情况下行政主导型的产业, 在其集聚形成的过程中, 政府都会考虑到产业未来发展对技术的需求, 从而事先做好技术储备和相关的基础性工作。而对于那些自发形成的集聚区, 由于产业的集聚是自发形成的, 其发展的方向很难把握, 如何为其提供符合实际的技术支撑框架, 就显得非常困难。尤其是当这种集聚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如果科技还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很有可能导致无法获得核心竞争力, 从而造成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对于产业的发展而言, 从技术的支撑角度看, 那些已经处于由实验室向生产转变前端的技术内容对于企业或者行业的获取并不是特别困难, 特别是随着我国科技中介行业的发展, 这一问题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来讲已经不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与之对应的是, 那些处于竞争性技术前期阶段的基础性、公共性的共性技术的获取却显得非常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以后, 这类技术的生产与供给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供给渠道上也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是, 恰恰是这些技术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它们的供给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问题。因此, 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就需要关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那些基础性、公共性的共性技术。

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个部分的内容, 技术创新系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 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是企业、大学, 也可以是科研机构。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 输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科技产品, 从而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终提升本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是在国家可以调控的范围内进行的, 各种企业的设立、运行都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这种严格的控制对于我国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各种产业都与国际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国家对产业的调控也逐渐转变到通过法律、政策和适当的经济手段等来实现, 传统的国家为企业指定发展方向的模式已经被打破。产业发展如何突破自我, 实现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发展, 都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总体环境的支撑。

在我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已经成为制约许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要实现自主创新, 就要在共性技术的研发上有所突破, 在此基础上创新出专有技术。可以说, 没有共性技术的提供, 自主创新就无从谈起。同时, 产业发展也要求有良好的共性技术供给作为其坚实的基础。但是共性技术的提供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 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有所突破, 使其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而稳定的动力, 已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要求。

5 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策略

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 各创新主体间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实现自身的追求目标与其他主体进行着频繁的信息交换、资源交换和各种合作, 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寻求自身定位的过程, 可以看作是寻求最优组合的过程, 通过不同的组合试验, 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形成较为固定的关系, 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网络。网络参与者可以总结出不同网络的适应度, 一旦他们发现了更优的方式, 就会向这一方向发展, 从而形成技术轨道。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追求更优网络组合方式的动力是对经济利益和社会进步的追求, 创新主体在追求局部最优的过程中最终会形成最优的网络形式, 多种组合方式的存在和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造成了网络的复杂性。

广东省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从参与国际低端竞争向参与国际高端竞争的历史性转变, 正在通过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进行深层次的产业重构。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通过创新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地位。

过去5年, 广东产业结构实现了新的跃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达到50%;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4690亿元增加到15548亿元, 是5年前的3.3倍;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重由48:52调整为40:60, 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的升级路径十分清晰。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2006年, 广东服务业增加值首破万亿元大关, 国民经济由“二、三、一”产业带动格局进一步强化。广东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比较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但存在规模不够大、发展不平衡、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推动广东省产业集群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 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1) 通过关键因素的调控来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高效推进。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变化来调控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各创新主体的具体运行状态, 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创新过程中的各个创新主体在什么状态下可达到合理运行, 通过何种方式才能达到合理运行, 以及在合理运行状态下, 对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起作用的主要方式, 从而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网络内部的有序、高效运行。

(2) 寻找制约因素解除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障碍。

通过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模式中各个创新要素运行状态的研究, 寻找对创新过程起主要促进或阻碍作用的主导反馈回路, 进而得到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特征的进一步把握。并通过主导反馈回路, 找到制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原因, 为有关制定促进创新的制度和机制提供依据。

(3) 依据环境变换构建最优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

通过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发展中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国际环境的变化来制定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战略, 对产业共性技术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进而预见创新活动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通过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模式的研究, 制定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和机制。

摘要:产业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对于区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引发产业升级, 可以通过产业关联、示范和外部激励等途径来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础;对于广东而言, 必须通过创新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 提升整个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共性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产业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子玲, 吕永波, 任锦鸾, 王冬梅.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复杂性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07 (5) :9-12.

[2]周学政.区域体系下的共性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2008.

[3]李秀峰.共性技术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2006.

[4]陈玉瑞, 鲍健强.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J].今日科技, 2003 (6) :10-13.

[5]马名杰.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J].调查研究报告, 2004:1-12.

[6]吴伟强, 万劲波.共性技术&RD战略 (整合技术预见和产业预见)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7]吴贵生, 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4) :379-380.

[8]吴玉广, 张志明.试论制造业先进适用的共性技术与推广[J].中国科技论坛, 2003 (6) :16-18.

[9]易将能, 孟卫.RNI外溢性对共性技术投入影响的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4) :136-138.

[10]BRESNAHAN TIMOTHY F, MANUEL TRAJTENBERG.GeneralPurpose Technologies“Engines of Growth[J].Journal of Eecono-metrics, 1995, 65 (l) :83-108.

浅谈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9

一、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和特性分析

产业集群在兴起时呈现的地理集中性使得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不均衡的现象。那么,产业集群呈地理集中性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协调合作和社会分工

曾经有人说过:“经济增长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原因是劳动分工使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利益增长。”由此可见,城市或者区域的规模对外部规模经济的收益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区域的规模越是庞大,在劳动分工方面就越是细微,从而更容易实现专业化的生产。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与交易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有生产合作的产业经由市场或者准市场进行交易。大家都知道,规模收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说明产出量比投入的要多得多。那么,实现规模收益不断递增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其一,通过企业内部之间进行交易来实现;其二,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来进行相互交易。第一种途径是通过水平、垂直一体化的方法来共同实现的,第二种则是将水平和垂直一体化进行了分解,也就是非一体化。那么,出现非一体化的原因是:

1.根据不同生产过程中对机器设备系统的要求不同,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有针对性的将不一样的工艺分开来进行,使各部分都由专门的生产商来制造。

2.不能时时确定市场的需求,致使大部分企业不重视有些功能的实现,失去了竞争力。

3.在生产投入品时,如果它出现规模经济,且其生产能够满足很多下游企业的需要,非一体化的成本就会低于一体化的。

因此,城市或区域的不断发展和形成与社会的劳动分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城市或企业内,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准市场或者是市场进行密切联系的。他们之间有产品设计、人员接触、产出投入、长短期分包、信息交换等作为联系的媒介。由此可见,企业集中化能够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见,收益递增要依靠交易和分工才能够实现,地理结构与社会分工和企业交易又有联系,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收益递增产生的利益,就需要经济活动集中在地域上。

(二)劳动力过度存在于经济活动集中区域

劳动力集中在一个地方能够使得劳资共同受益。主要体现在:

第一,劳动力集中在同一个地域,能够减少双方互相搜索的成本,如日常搜寻所需要花费的交通费用以及时间上的浪费等。

第二,对于雇佣者来说,只有强大的劳动力市场才会有更多的应聘者,从而保证就业率。所以,在不能确定市场需求之前,他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生产或者是暂停生产。但是,相对于劳动力不足的区域当中,无论市场需求能否确定,雇佣者都会保证充足的劳动力。要不然一旦有需求,寻找合适的劳动力就非常困难了。对于应聘者来说,他们更希望在经济集中的区域工作,虽然他们会面临着很多失业的危机和强大的竞争关系,但是他们与此同时却比其他人拥有更多就业的机遇,就算是丢掉了现在的工作,在短时间内也能够找到其他适合自己的工作。相比之下,应聘者在经济活动分散的区域当中,失业以后想要立刻找到工作就很困难了。

因此,在不确定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时,雇佣者和受雇者都会选择集中的经济活动区域。

(三)边工作边学习

经济活动体现的地理集中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识扩散。大家都知道,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公共知识,一种是私人知识,公共知识被大家学习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私人知识想要扩散是非常困难的,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工作人员可以把他所有的工作经验都传授给一位新的员工,但是这位新员工却不能立刻变成和传授者一样厉害的人,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才能够练到技艺高超的程度。边工作边学是学习私人知识的有效途径,它并不能通过某些资源直接获得,而需要学习者具有长远的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边工作边学习不仅能使企业内部产生一定的收益增长,还能够通过企业间的联系发展到区域经济中。

二、产业集群的市场运行机制

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不仅在企业中能够体现出规模收益递增同时在行业中也会有所体现。另外,区域经济在宏观水平上同样会呈现收益递增,原因是各个行业之间在生产活动中的不断联系产生的,其他行业的专门化和发展情况对一个行业的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可以在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当中有效发挥,进而使各个行业都能获得利益。如果在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基本上稳定以后,那么这个区域里所有参与进来的人都会获得与技术进步和创新密切联系的外在经济效益。

大家都知道,在区域经济中,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所产生的专业化和机械化的程度将决定某个行业的相对效率。因此,区域经济能够全面发展是某个行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同时某个行业的生产率增长又会对区域内别的行业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扩大某个行业市场需求既能推动区域内别的行业生产率增长,又能促进自身发展。

经过生产的扩大化以及更加专业技术的产生,都要求技术人员广泛运用新知识并对新知识能够更好的学习。之所以区域经济中会有很多深层次的结构,原因就是创新引发的重要性。创新既能使收益呈现递增又能增加行业的生产效率。然而创新灵感的产生往往离不开创新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势必会比分散的区域创新环境更优异。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增长无疑是产业集群的效应,同时地区的产业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其独具的技术扩散和创新能力。

曾经有相关人士对我国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研究得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经济聚集降低了其中单一企业所投入的成本使其所在区域更具吸引力,从而引来了大部分的劳动力和投资商提高了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还有一些外国科学家们也对经济增长和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导致创新成本降低,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看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必然趋势。

四、在长白山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所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长白山地区所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职责定位不准,在使用自身权利时,忽略了责任的重要性,缺少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作用和对地区经济的有效整合;其次,对长白山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各项相关机制还不完善、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较差,在经济建设中,部分小地方依旧在实行以发展为主,然后再进行治理的方案;最后,相关人员对产业集群的结构规划不合理,造成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严重失衡,进而使得产业集群和经济协调发展速度减慢。

(二)对于目前现状的应对策略

根据长白山地区目前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要想使得其经济和产业集群协调发展,首先,政府要对其经济进行不断整合,加强产业集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其次,在发展主要产业过程中要不断细化和拉长产业的链条,根据地区的实际产业结构情况进行经济建设;最后,一定要以培育产业集群为前提不断扩张民营经济从而达到有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同时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各项机制,并注重发展和治理同时进行的原则,将发展产业集群和建设经济为基础,做好各方面的宣传指导工作,争取使得企业和投资者都能以一种促进地区产业和经济共同发展的意识来进行开发和交易,进而使得长白山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

五、结束语

大体上来说,我国的产业集群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同产业集群的组成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使我国经济更加雄厚,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机制,并建立对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生产商不断创新。同时,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提高相关的环境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因产业集群在不同文化、制度、经济等的相关影响下有着不一样的特征,这就需要政府在出台和制定相关政策时,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关系,从而促进两者相互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霍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发展效率测度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03)

[2]纪玉俊,刘琳婧.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关系分析[J].海洋经济.2013(01)

[3]褚蓓,李翔.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基于陕西省旅游业的因子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区域经济与产业 篇10

产业集群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所在。它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地区经济起飞核心力量与生产组织网络模式。所谓“产业集群”, 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 在产业性质上相似相近或相关, 在发展空间上同属于 (或接近于) 某个特定行业的产业领域、相对高密度聚集、分工比较明细、依靠紧密或松散型产业链相互连接, 由诸多大中小型企业形成的一种工业集聚形态。国内外实践证明, 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 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在发达国家, 产业集群已经相当成熟, 并且形成了许多令人称道的模式:如美国硅谷模式、意大利新产业区模式等都为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国, 温州模式、东莞模式无不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机理分析

1. 区域乘数效应

根据区域乘数理论, 区域经济中某个部门在收入、就业、生产等方面的增长, 会对整个区域经济活动产业扩张产生影响, 这种投资效应在集群中又得以扩大。因此, 投资在强化集群优势时, 也刺激二次投入。新投入的资本通过对实际投资需求的增加引起的二次投入, 会促使区域相关产业以及道路、交通、通讯等支持性产业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加又会拉动消费品生产部门和第三产业的扩大。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将扩大集群区域的资本总量, 从而使区域经济总量得以提升。

2. 根植效应

根植效应来源于社会学理论, 其含义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从社会学角度看, 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不能脱离于特定的社会网络结构, 这是因为只有嵌入社会结构, 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活动者在现实中乐意接受的。集群内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 企业的经济行为深深根植于或嵌入于共同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 因而具有可靠性、可预测性, 易于产生交往默契并交流“行业秘诀”, 从而既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 又促进知识沿空间的扩散和“溢出”。由于产业集群能够创造出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这也就敦促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灵活的政策法规配套企业发展, 真正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 从而保证当地经济的活力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3. 成本节约效应

产业集群的成本节约效应是指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搜寻成本以及合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集群内企业地理上的邻近性, 使他们之间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和相互依赖关系, 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区内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库, 利于吸引大量优秀的劳动力资源, 这就减少了雇佣专业人才方面的交易成本;集群内有大量的专业信息, 个人关系及种种社区联系网络使信息流动快, 大大节省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因此,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这种充满活力和灵活性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 构成了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竞争环境里, 这种安排相对于刚性化与缺乏弹性的垂直一体化安排、远距离企业战略联盟的安排, 更有效率。

4. 洼地效应

在集群发展起来后, 由于高效的运作体系, 会使该区域像一个洼地一样, 将附近甚至全球的资本、人才、资源都会流到该区域。由此以来, 该区域便具备了发展壮大的各种要素, 从而提升该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三、晋江鞋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 以合成革制鞋和塑料凉鞋闻名的晋江鞋业主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 生产和经营方式粗放、市场效益低下。今天, 拥有“中国鞋都”头衔的晋江, 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 全市现有鞋类生产企业3016家, 从业人数超38万人, 年产鞋9.5亿双、皮革总产量10亿英尺, 2009年实现鞋类行业总产值479亿元, 运动、旅游鞋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世界总产量的20%, 产品远销163个国家和地区。形象地说, 全球平均每12个人就拥有一双晋江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晋江制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强, 产品档次得到较快的提高, 晋江制鞋业已逐渐达到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科技化的发展水平。诞生了安踏、361度、特步、鸿星尔克、亚礼得、德尔惠、喜得龙等知名品牌。被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所等4家机构联合命名为“中国鞋都”。同时, 制鞋业的发展, 带动了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目前晋江从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机直至数字模在区域内都有专业厂家为成品鞋企业从事配套生产。晋江鞋业在重镇陈埭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鞋材一条街”, 吸引国内各省市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 交易额超20亿元, 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鞋材市场之一, 与广东东莞、浙江温州并称为全国三大制鞋业原辅材料市场。

2007年7月10日, 福建安踏集团以安踏体育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拉开了晋江鞋企上市的大幕。目前, 晋江鞋业拥有12家上市公司和26家上市后备企业, 聘请的影视、体育明星“代言人”多达70多位, 仅在中国央视的年广告费投入近10亿元人民币。其中在中央五套播放的广告节目, 一半以上来自晋江, 人们甚至将中央五套称为“晋江频道”。全市鞋业企业累计拥有31枚中国驰名商标、9件中国名牌产品、36件国家免检产品, “国字号”品牌总数占全国运动鞋行业的一半以上。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的快速崛起, 不仅给晋江鞋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也为晋江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若干厂商与机构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共同发展, 它们提升了该地的经济总量, 拉动了该地就业, 增加了该地税收, 推动了该地服务产业的发展, 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晋江一个只有649平方公里陆域面积, 121公里海岸线, 103万本地人口的县级市, 却创造出了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福建省县级之首,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六位的经济奇迹。这一切靠的就是产业集群的力量。

2.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产品需要品牌, 企业需要品牌, 区域同样需要品牌。产品的品牌反映产品独特的性能和质量, 区域品牌则反映区域的产业优势和经济特色。正如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形成差别化的产品一样, 品牌影响力大的区域能成为更多的经销商、供应商、投资者以及各类人才青睐的地区, 形成特色化的经济区域。现在晋江鞋业拥有安踏、361度、特步、鸿星尔克、亚礼得、德尔惠、喜得龙等知名品牌, 从而为晋江赢得了“中国鞋都”的美誉。

3. 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 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 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 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当它们进行有机的集聚时, 会产生邻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 从而有利于技术的创新。产业集群中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导致了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 致使技术溢出效应更强、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更容易发生。技术创新是保持产业集群经济优势的一个持续性动力。集群通过在一定区域内营造企业网络关系, 一方面加强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 提高技术创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一种整体的创新环境与激励。以晋江运动鞋为例, 已越来越普遍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都在努力提高鞋的科技含量。其中喜得龙拥有100多名研发与技术人员、数十员中高级工程师, 至今开发的新品获专利达20多项。提出了按照每个人不同的脚型制造不同的鞋;亚礼得研发出纳米抗菌运动鞋;安踏的至氢跑鞋;鸿星尔克将“科技领跑”作为发展战略, 研发出优爽科技、冰爽科技、超强避震系统等……由此可见, 科技研发已经在晋江鞋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将推动整个行业甚至整个晋江的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从而提升晋江的综合创新能力, 促进晋江的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五、促进晋江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尽管晋江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也面临许多问题, 比如, 产业配套滞后问题, 科技创新不足问题;过度竞争问题;品牌维护问题等都在困扰着晋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 政府应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 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 加大投入, 在道路、环保、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或准产品上为产业集群提供有效保障, 并引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协调企业集群内企业良性合作和竞争, 防止恶性竞争等。其次, 政府应为集群高层次人才支撑体系的建立提供指导。要不断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 从物质待遇上给予人才相对较高的标准, 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 从精神上激励人才不断创新, 勇攀新高, 从而形成一种创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最好, 要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 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积极引入和更新产业配套, 使其同步协调发展。

2. 积极寻求创新渠道, 增强品牌张力

每个品牌的核心都是具有给予它力量的物质, 创新便是这一能增强品牌张力的核心物质。企业的创新力不单单体现在产品的研发上, 还贯穿于企业营销的每一个环节, 如营销模式的革新、品牌的延伸等等。这是使品牌发展最具魅力与长盛不衰的手段。此外, 应积极营造集群创新环境, 包括集群内创新所需要的网络系统, 即建立在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 还包括集群内的制度环境创新, 诸如企业的产权制度、集群的科教体制等方面的制度调节, 从而降低群内新企业诞生和成长的成本和障碍, 为晋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培育竞争合作意识, 实现成员企业间的双赢发展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核心在于集群成员间有意识的合作和无意识的知识溢出, 以及通过相互竞争所带来的产业升级, 因为集群成员间应该考虑和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实现双赢甚至多赢。首先, 在观念上, 要从单纯的竞争导向转变为合作竞争导向;同时在行动上, 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间、同行业企业间应该加强沟通协作, 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 通过联合技术开发等形式来解决一些共性技术难题, 并在人员培训、行业规范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 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曹休宁, 李东平, 林特.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 2006 (6)

[3]梁军.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J].生产力研究, 2005 (2)

[4]盛世豪, 郑燕伟编著.“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4

上一篇: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下一篇:乳腺局部病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