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区域经济论文

2022-04-17

[摘要]低碳化是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转型方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章认为,要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完善制度安排,提高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力;坚持资源规划与产业链构建并重,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扩容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增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与区域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旅游与区域经济论文 篇1:

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摘要:全域旅游作为当下学界探讨的研究热点,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良好开局。“全域九寨”、“全景栾川”等发展思路,为推动我国全域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格局。探讨了全域旅游的内涵、发展模式及特点,并从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上来梳理两者的关系,最后从全域旅游规划、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完善全域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促进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协同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全域旅游;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协同路径

李金早在《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形势下,我们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概念引入到工作报告中,由此掀起了学界对全域旅游的研究热潮。同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与全域旅游高度融合过程中,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据旅游局相关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底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到40亿人次,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出游方式选择上,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自驾旅游成为大中城市旅游的主要方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四川九寨沟提出“全域九寨”,河南洛阳规划“全景栾川”,这些不断萌发的旅游新理念,无不与“全域旅游”存在必然的关联。鉴于此,本文着重围绕全域旅游的内涵及特点,就其发展模式,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協同融合关系展开探讨,进而提出立足全域旅游视角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梳理

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需要从其内涵及要素挖掘中来全面认识。从定义来看,全域旅游打破了传统旅游的一般模式,以立足全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基础,将旅游视野延伸到整个区域的各个领域。比如打破旅游景观、旅游行业界限,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条件、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餐饮服务等众多领域实现了统合,全部纳入到全域旅游范围内,实现对各种旅游要素的聚集、对超越时空旅游资源的全覆盖,对全产业、对全部门的融合。具体来讲,主要从四方面来概括。

1.全地域性整合

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及旅游特色具有独特性,而在引入全域旅游概念中,要将整个地域经济社会纳入其中,从全地域视角来挖掘和整合各方面资源要素,来优化地域内各产业间的协同发展。由于受到地域多方条件因素的制约,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多以单元性旅游项目为主。比如某地的某一个景区资源,某一个旅游度假区等等。显然,从全域旅游视角,这些独立的旅游景观或区域是不够的,而是要从彰显地域系统性旅游资源,挖掘地域旅游景观、人文性旅游景点,以及旅游区域的所有相关领域资源,使其捆绑在一起,从而突出地域性旅游的整合力、全地域覆盖性。比如将地区旅游与地域环境资源相结合,营造出遍地是景区的旅游格局。

2.全要素性整合

从我国旅游项目开发实践及历史来看,传统旅游项目多以小产品型景区为主,而如今,以全民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体验新模式,面对单一地产品型景区显然是难以满足旅游需求的。全域旅游概念中的“全要素”,就是将旅游作为一种资源,以全新的休闲旅游体验来满足不同层级、不同游客的旅游目的,也为我国旅游业提供更为广阔的旅游空间和范围。同时,在全域旅游视野里,关注的不仅仅是独立的旅游要素,还要包括与旅游产业相关联的其他旅游要素,比如地域性民风民俗文化资源,地域性新、奇、独、特的各类旅游产品及旅游潜力,以不同形式呈现给旅游者的不一样的旅游体验等内容。

3.全领域性整合

旅游业在全域旅游经济环境中只是单一的一个产业,或者仅是一个领域,并非代表全域旅游的全部。全域旅游的全领域,所涵盖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旅游业作为其中之一,在进行旅游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区域内其他领域的协同发展,突破传统旅游业的局限性,让旅游业与生产性领域、生活性领域整合起来,进一步拓宽旅游业与其他相关领域空间的多产业融合,由此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来突显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聚合效应。

4.全服务性整合

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全域旅游概念中,全服务所涵盖的内容与上述不同领域、不同要素、不同产业进行相互协同配合,并从服务方式、服务理念、服务规模、服务品质等方面,打破传统单一景区旅游的服务体系,拓宽以全域旅游服务体系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样性旅游服务。比如在旅游政策服务领域、旅游资金投入领域、旅游人才发展领域、旅游信息技术领域等方面,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公共服务环境。

二、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归纳

全域旅游从本质上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将传统独立的旅游景点纳入到旅游复合型空间中,实现地域性各类旅游资源的重组与协同发展。其关系归纳为六方面。

一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景观呈现全域化。景观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某一区域为例,旅游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地域性社会经济等要素资源。从全域旅游的景观呈现来看,要打破过去景观行政性划分局限,立足地域经济社会资源发展实际,对区域内的所有旅游产业,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政策体制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和统筹,使其增强景观凝聚力,形成对游客观赏和体验的吸引力。

二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旅游产品的创新化。全域旅游作为地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的重新整合,其产品更加综合、多样,特別是在打造地域“全域性旅游品牌”上,要从旅游景观、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经济等方面来提供优势资源。比如将地方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语言特色等,与地域建筑、景观、文物、文化进行整合,形成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在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上,要设计出全天候、全时段、全季节地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旅游产业的融合化。全域旅游的最终目标在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在于形成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体,在于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从产业融合上,更加体现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度发展,地区政府要牵好头,做好充分的调研和科学的规划,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核心,整合多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的柔性发展目标。

四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旅游市场的多元化。旅游市场在全域旅游规划中,其多元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目标市场的多级化,另一方面是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满足。以区域旅游市场开发来看,由于地方性客源市场具有局限性,势必要拓宽周边客源,以及国内外、国际多级目标市场。面对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已经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需求,更要从地域旅游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打造出不同层次、不同品位的旅游产品系列。

五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游客全民化。游客是全域旅游的客体,在打造全域旅游环境中,一方面要满足游客的旅居需求,另一方面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生活空间。全域旅游不能局限于只关注外来旅游者,还要关注本地居民的旅游需求,特别是在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活动的组织要挖掘区域内外的游客,促进游客全民化。

六是区域经济与区域旅游服务全程化。全程化旅游服务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旅游服务中,也细化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比如引入现代技术,将旅游服务智能化、科技化,让游客能够从中获得全程性、全方位导游、导购、导览、导航服务,让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链实现有效衔接,特别是在旅游结束后,能够利用在线监测、游客反馈与评价来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旅游服務水平。

三、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构建

全域旅游是建立在全新的旅游资源基础上,以全新的旅游产品观、全新的旅游产业观、全新的旅游市场观、全新的旅游服务观来统合旅游资源与区域环境、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

因此在,发展模式上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全域休闲旅游模式。传统旅游模式以建立在景点基础上,以相对分散、内容特质趋同性、游客群体性奔波为形式的服务:而对于全域理念下的休闲旅游,景区景观资源概念被弱化,更加注重休闲品质和旅游体验。休闲旅游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消除心理疲劳,另一个是增强精神的慰藉。休闲旅游主要强调对人的闲情的关注,让游客在休闲过程中获得文化熏陶、文化欣赏、文化建构。所以,全域旅游要做好文化旅游与生态资源的协同关系,要突出对游客精神、情感的满足。

第二种是全景观旅游模式。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即“人类社会活动的场所和旅游活动的吸引物”。旅游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方式,在对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上,要强调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成为旅游吸引物,而我国将之拓展至旅游地的各类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交通条件等。因此,全域旅游景观模式,要围绕地区经济社会条件,从景观特色、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上,体现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资源的整合呈现。

第三种是城镇化旅游模式。城镇化作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推进城镇化发展建设中,也同样要兼顾城乡协同发展,城乡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当前的农村旅游资源是丰富的,利用传统乡村向城镇化转型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探索新的乡村旅游新活力,让更多的城市人群能够走进乡村,体验乡村生活。

四、全域旅游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

1.以全域发展理念来规划全域旅游战略

结合全域旅游内涵及特点,从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上要科学规划,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比如结合地方旅游资源,从统筹布局上,调动各方面、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协同好各方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及旅游主管部门,要从前期调研、后期跟进、建设项目参与指导中探索因地制宜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2.打造全域化、一体化旅游品牌体系

旅游业进入全域化时代,对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样需要从旅游品牌建设上,拓宽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多方融合,特别是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型升级中,要抓住机遇,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多样化、丰富性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需要。比如各地旅游景点及资源在整合上,以自然生态资源、核心景点区域建设、旅游探险游、旅游商务休闲游、旅游观光度假游、旅游文化游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在旅游目的的环境建设,以生态、文明旅游为核心,以清新的空气,绿色大自然为背景,以便利的交通硬件、基础设施条件为基础,来为游客营造舒心的旅游体验。从旅游经济结构优化上,逐步形成旅游产业为基础,涵盖旅游服务业、旅游制造业、旅游农林文化等多产业融合体系,推动全域旅游在带动周边产业中的导向作用。

3.構建完善的全域公共旅游服务环境

全域旅游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更要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以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信息系统建设、旅游公共交通体系为基础的全域性物质条件。比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将旅游景点介绍、交通引导等纳入到“互联网+旅游”规划中,构建全域网上旅游导航系统,实现旅游门户网站、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等协同发展,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智能化旅游资讯和服务平台。在旅游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上,以旅游支线、旅游巴士、换乘体系为基础,涵盖游客组团游、自驾游等多种需求,实现全域旅游下的安全、便捷、快速通达目标。

作者:刘锋华

旅游与区域经济论文 篇2: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低碳化是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转型方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章认为,要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完善制度安排,提高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力;坚持资源规划与产业链构建并重,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扩容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增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业;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十二五”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为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破坏严重从而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担忧,构建低碳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实践证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深化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既是两者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目标所向。

一、低碳化是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转型方向

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并可能演变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而低碳经济的发展既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加上其特有的资源消耗低、碳排放少、经济带动性强等优势,地方政府纷纷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旅游业的低碳性只是相對而言的,当前由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治理措施不当、游客环保意识薄弱等因素引起的破坏植被、垃圾增多、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已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使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是未来时期旅游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早在2007年就明确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张;2009年国务院会议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要求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中共中央还把包容性增长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然而,在现实中我们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各地区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在“唯GDP”错误观念的误导和“经济高发展、高效益”政绩观的驱使下,或多或少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匮乏、工业污染、水土流失、水污染严重、气候变暖等问题就是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产生的后果。贵州桐梓某工厂超标排放氯气致百余名学生中毒、广西河池龙江镉污染造成地方群众饮用水一度紧张等环境污染事件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未来时期,各地区必须顺应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1.旅游业是区域经济向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带动力。区域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必须依靠相关产业的推动和支撑,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低碳技术的运用就成为了各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让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不可持续困境的环境生态问题更多的是因工业化在非科学理念误导下造成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区域经济发展更为明智的选择。事实也是如此,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特别是旅游业独具的消耗资源和能源少、环境污染低的优势是传统的制造业和货物贸易所不具备的。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旅游业的单位GDP能耗仅为制造业的9.1%。同时,旅游业具有经济性和综合性,对现代服务业具有强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既可以替代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又可以引领和带动其他相关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弱化经济发展对物质资源、能源的依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形成低碳化的产业链和生态链(马相东,2010)。

2.旅游业有利于扩大区域经济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旅游业涉及运输、餐饮、住宿、通信、商业、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会展博览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旅游消费支出可以带动工业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成倍增长,发达国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旅游消费支出,可以带动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增加2.7个和1.4个单位,发展中国家更是高达3.7倍和2.7倍(马相东,2010)。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当今时代,居民旅游消费的需求和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旅游业蕴含着巨大商机,由此带来的市场也更为广阔。

3.旅游业可以扩大就业机会和调整就业结构。现代旅游业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29个相关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109个细分行业,其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增加也是显而易见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研究表明,旅游从业者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带动相关行业增加4.2个就业机会。

(二)区域经济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实现既需要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又需要有完善便捷的交通、通讯、市政、酒店和餐饮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跨海大桥、城市带、城市集群一体化建设高度发展的阶段,由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的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区域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迅速提升,这些都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条件。

2.日益完善的区域经济政策强化了旅游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功能。随着旅游业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和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把旅游业发展提升到了更高层面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落实。如河南的“旅游立省”战略,广东的“国民休闲计划”,云南旅游的“二次创业”,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发放旅游消费券等举措无疑成为了地方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强

心剂和推动力。与之相适应的是,国家旅游局还与18个省区市、5个国家部委局签订了旅游战略合作协议,27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龙头产业并将旅游业发展提升到了区域性国家战略来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扩大了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业发展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带动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扩大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和增强旅游消费能力。据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万元,是2005年的两倍,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5年增加37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年增长8.4%;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比2010年增長13.2%;国内旅游收人1.9306万亿元,增长23.6%。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人均GDP一旦达到3000-5000美元,该国家将进入旅游休闲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爆发期。而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仍将会保持7%甚至更高的水平。可以肯定,在较为稳定的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发展空间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容。

三、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完善制度安排,强化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力

旅游业所具有的低污染性、与其他产业的高关联性和带动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向决定了旅游业必将成为我国及地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低碳旅游也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面对当前资源高度消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通过优化制度安排来引导绿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强化对环保污染行为的监管应该是在推进低碳旅游发展中社会各个层面应有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重点。一是完善激励与保障低碳生产消费的规章制度,引导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向低碳发展转型。重点是通过资金、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政策加大对低碳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扶持力度,发展和树立一批绿色环保企业,促进旅游业低碳转型的实现。与此同时,要促进环境成本内在化,通过加大对旅游产业中各个环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使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成本高于其所带来的利益,倒逼企业在遵循环保制度机制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根源上杜绝污染企业在市场上不负责任的做法。二是加强对有利于低碳化的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确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游运输等各个环节得到广泛运用,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三是构建更为有效的监督体制。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内容,实施“环保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是当前我国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环保工作的主要做法。从实践来看,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方环保部门的环保意识,对防止环境污染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实质上,上述措施更多强调的是地方主管部门的参与和事后行为的处罚,而且上述行为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公开性不足和内部执行弱化的问题。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即使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污染环境行为,只要事故不发生或事故不严重、群众不举报,那么基本都会“平安无事”或“内部适度解决”,污染环境行为在隐形中延续就可能成为“不成事实的事实”。为此,对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低碳经济发展中污染环境行为的监督,必须打破行政部门内部化监管约束的局限,发挥社会民众的监督力量,建立健全从信息公开、环保评估、环境监测各环节的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环保监督的全民化、公开化和透明化。

(二)坚持资源规划与产业链构建并重,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

旅游资源无序开发、产业发展规划不强、内部恶性竞争突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是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管是从旅游业自身发展对资源依赖的角度来看,还是出于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之目的,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树立整体和统筹的观念,增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科学性,优化旅游布局,促进旅游产业化,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旅游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的行业,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保证资源质量和永续利用为基础,由此就派生出了旅游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方式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掌握好三个原则。一是遵循自然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原则。坚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开发为目标,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标准、开发主体、开发方式,防止急功近利、大规模无序开发,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和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区域旅游集群发展模式,重点解决由各旅游点“各自为政”、“独立开发”带来的内部性竞争恶化造成资源损耗严重、消费者和开发者利益同时受损的问题,实现资源科学合理开发、消费者与开发者利益的统一。三是旅游业占区域经济结构合理比重原则。实际上,旅游资源的丰沛程度和多样性往往决定了本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旅游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固然要利用,但其发展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规模应以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实践也已经证明,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或主导产业。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主要由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的空间决定,“跟风”和“一哄而上”的发展理念并不可取,最为关键的是要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互动。同时,通过运用科技技术改造实现的旅游形式也应经过科学论证,保持适当规模。这是因为通过运用科技技术演变而来的旅游形式很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打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这并非是旅游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旅游产业链构建方面。未来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应跳出“景点旅游”、“局部旅游”的局限,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为立足点,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融入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因素,通过旅游业带动上述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辐射和扩散效应。此外,要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购物、住宿和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档次,促进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

(三)扩容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增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促进旅游的低碳化和生态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发展旅游业的普遍共识,我国在《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节能减排目标和要求。但实际上,对于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旅游业的发展仅仅依靠现已开发的自然资源是远远不

够,应在保证低碳化推进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扩大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实现旅游形式多样化,增强旅游发展潜力。其一,要促进旅游业由城市向乡村转移。长期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使城市的旅游资源日益匮乏,而且城市的旅游形式也较为单一,市场空间十分有限,已经难以满足旅客休闲游和度假游等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追求生态游、乡村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日益青睐的旅游方式。因此,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充分挖掘农村旅游资源,结合农村旅游特色,发展独具特色的诸如观光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等乡村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等问题。其二,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其中可供开发的海滨旅游景点就达1500多处,但目前已经开发或部分开发的滨海人文景点、海岸景点、奇物景点和山丘景点仅350处,尚有约76.5%的景点可以开发。而且,目前我国的海洋旅游主要是以海洋风光游、休闲渔业和潜水、冲浪等旅游形式为主,海洋旅游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笔者认为,在未来的旅游业发展中,我们应紧紧抓住我国正在积极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有利契机,努力开拓发展海洋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包括海滨旅游、海岛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等在内的蓝色旅游。其三,把文化旅游培育成为旅游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把文化旅游列入了“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更是明确了扩大文化旅游规模,使其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撑的目标,并把文化旅游作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倍增的11个重點行业之一予以推进。应该相信,在如此有利的政策支持下,文化旅游在未来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而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整合和挖掘文化资源,与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历史文物等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与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规划和构建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使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注释:

①冯凌、吕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环境与趋势》,载于《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9期第25页。

[参考文献]

[1]董正秀,周晓平.乡村旅游品牌战略研究——以苏南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6):56-58+70.

[2]课题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管理,2010,(7):88-91.

[3]麻红晓,罗仕伟.三峡库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3):29-31.

[4]宋志芳.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9):138-141.

[5]尹奇凤,刘祚玉.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2011,(7):162-163.

[6]叶娅丽,陈学春.基于资源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经济,2011,(12):195-196.

[7]诌金萍.后改革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在城乡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41-45.

[责任编辑:王政武]

作者:蓝旭鹏

旅游与区域经济论文 篇3: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引言

云南省以打造中国旅游强省为目标,着力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发展,加强旅游对外开放与合作,以进一步带动云南省各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Shan和Wilson(20011)首次提出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假说TLGH,即旅游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刺激地方消费、创造就业机会等形式来实现。我国学者申堡嘉2、王云才3等发展了各种旅游乘数的理论模型。我国学者左冰4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旅游产出乘数做了初步的定量估算。李江帆5将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于广东省的旅游产业投入产出效应的研究。以上学者主要侧重于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分析,而极少关于经济增长对旅游的带动刺激作用。本文选择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就要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

二、云南省旅游业空间分布情况与区域经济空间分布情况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境,自改革开放开始,旅游业就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为云南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本文用各州市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指标,各州市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将2015年云南省旅游业空间分布情况与2015年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

注:运用SPSS聚类分析,将旅游收入分为9类,将人均GDP分为5类。在图2.1中,1~3表示旅游低收入,4~6表示旅游中等收入,7~9表示旅游高收入。在图2.2中,1表示低人均GDP,2表示中偏低人均GDP,3表示中等人均GDP,4表示中偏高人均GDP,5表示高人均GDP。

由上图可知,旅游业总体上呈现滇中、滇西北的旅游总收入高于其他地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的分布特征。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滇中地区的人均GDP高于其他地区、西部高于东部的分布特征。既属于旅游低收入又属于低人均GDP或中偏低人均GDP的州市有临沧、普洱、怒江;既属于旅游中等收入又属于中等人均GDP的州市有红河、西双班纳;既属于旅游高收入又属于高人均GDP或中偏高人均GDP的州市有昆明。本文将云南省分为六个区域,并对每个区域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三、云南省旅游業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指标及模型说明

本文采用VAR模型,把云南省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滇中、滇西、滇东北、滇西北、滇东南、滇西南。把各区域旅游业总收入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的指标,人均GDP作为衡量云南省经济增长的指标,为保证指标数据的平稳性,分别取Ln X1、Ln X2、Ln X3、Ln X4、Ln X5、Ln X6、Ln Y1、Ln Y2、Ln Y3、Ln Y4、Ln Y5、 Ln Y6。

(二)建模与检验方法

P阶向量自回归模型VAR(P)的一般表示为:

Yt=A1Yt-1+A2Yt-1+...+ApYt-p+BXt+Ut t=1,2,...,T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A1,···Ap和k*d维矩阵B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Ut是k维扰动项向量。

(三)Granger因果检验

滇中地区、滇东北地区、滇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是旅游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旅游业收入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说明滇中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旅游收入起到了刺激和推动作用,但旅游业发展对于经济推动作用不足;滇西地区、滇东南地区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增长互不为Granger原因,说明滇西地区推动经济增长不是依靠旅游业;滇西北经济增长不是旅游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但旅游收入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说明滇西北地区旅游业较发达。

(四)V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及其稳定性检验

根据LR(似然比)检验、AIC信息准则、SC准则、HQ信息准则,选择最佳滞后期为1。建立VAR模型以后,采用AR根图(AR Roots Table/Graph)来进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得出所有的AR特征根倒數都位于单位圆内,可知我们所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

(五)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从各区域旅游收入应对人均GDP的脉冲响应来说:滇中、滇东北、滇西南地区为一类,其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对旅游业影响较大,中长期内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带动刺激作用不明显。滇西、滇西北地区脉冲响应持续时间长,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带动刺激作用明显。滇东南地区脉冲响应类似,其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的带动刺激作用在短期以及中期体现的比较明显,长期内其刺激作用不大。

从各区域人均GDP应对旅游收入的脉冲响应来说:滇中、滇东北、滇西南地区为一类。短时期内会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长期内旅游业不足以成为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滇西、滇西北地区脉冲响应类似。其旅游业发展对人均GDP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该地区可以重点扶持旅游业。滇东南地区脉冲响应在短期内影响较明显,长期看旅游业不足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

四、结论

云南省旅游总收入不断增加,但其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滇中、滇西北的旅游总收入高于其他地区, 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的分布特征,但地带间差异已逐渐降低。云南省旅游总收入的时空差异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较多,其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影响各地区旅游业收入的重要因素,对云南省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带动作用,同时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其区域经济的发展。云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其区域经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Shan J,Wilson K.Causality between trade and tourism: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1,8(4):279-283.

[2]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6,(3):48-54.

[3]王云才.旅游消费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2):86-87.

[4]左冰.中国旅游产出乘数级就业乘数的初步测算[J].云南财贸学报.2002,18(6):30-34.

[5]李江帆.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1,16(3):19-25.

作者简介:曹雨霁(1993-),女,汉族,四川宜宾人,职务:学生,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作者:曹雨霁

上一篇:中小学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系统论医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