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

2024-07-06

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精选十篇)

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 篇1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之十公布的数据:中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 这表明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城市不断扩张和更新, 在大量的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 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相互之间的脱节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处“年纪轻轻”的高楼被拆除, 规划控制与单体建筑难以在质量上产生直接的对应关系, 导致城市缺乏地方特色, 缺乏高效合理的城市机能, 这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短寿建筑”的现象

1. 近年来出现的“短寿建筑”

●2006年11月8日, 坐落在卢浦大桥浦东段东侧的宝钢集团浦钢公司十六层办公大楼被爆破。浦钢大楼始建于1987年, 是当时浦东地区第一高楼。

●2007年1月6日, 旅游名城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 二十二层、67米高, 设计寿命为一百年, 有西子湖畔第一高楼之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 在仅仅走过它生命历程13年的时候, 被爆破拆除。

●2007年1月7日, 曾经被作为海滨城市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二十四层大楼铁道大厦, 在爆破声中轰然倒下。

●2009年11月30日, 建于1996年, 是一栋高八层, 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单体建筑北海富丽华大酒店副楼实行了爆破拆除, 这是北海有史以来爆破的最大的单体建筑。

●2009年12月15日, 广西最高单体建筑柳江路2号二十二层公寓为广西最高单体建筑将进行爆破。

全国各地相继有多座“年纪轻轻”的第一高楼被拆除, 几乎每次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虽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还不富裕, 人均占有资源在全世界很低, 经济建设必须坚持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道路。即使是发达国家, 有哪一个把造好没多久的建筑砸了?这种不断地拆楼盖楼的做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严重损害人民利益。“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主席的话令人深思。

2. 造成“短寿建筑”的分析

将高楼的短寿解释为政府规划部门目光的短视和节约意识的匮乏固然没有错, 城市建设要量力而行, 有钱搞城市建设当然好, 但要符合当地的经济能力。目前, 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设的住房已面临着大量拆除的阶段,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GDP已连续多年地保持着10%左右的高增长速度, 但国民财富的增加却远远地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 我们在做大量的重复工作“建设—拆除—再建设”的过程, 虽有GDP增长, 却没有存量增长的原因。

资源的短缺是许多国家都在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 而建筑的重建拆除和建设, 无疑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 与中国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目标背道而驰。许多国家在认真做长远规划, 严把质量关, 以确保建筑物长寿。比如在英国, 不仅建筑质量受到高度重视, 规划、设计也经过详细论证, 其建筑平均寿命高达132年, 居世界首位。中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相比之下, 我们的建筑的平均寿命过短。

鉴于建筑的浪费愈演愈烈的现象, 建议有关部门应该通过立法, 对这一现象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一方面, 当某一建筑物要被拆除的时候, 政府必须举出详细的理由, 以证明建筑物的拆除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然后再经过权威机构的论证和公开的听证程序, 审核政府举出的理由是否属实和充分。另一方面, 也要制定出严厉的惩戒条款, 对违规肆意拆除建筑物的行为进行问责, 让相关行政部门的人员为违规拆除行为付出高价成本。

二、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有规划专家认为, 造成短寿建筑问题的根本在于城市规划的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诱惑下, 城市规划服从所谓的经济“大局”, 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持续性, 存在着“纸上画画, 墙上挂挂”的现象, 领导一换, 规划重来。拆还是建, 往往只在于由潮流引领的价值取向, 甚至在某些领导的一念之间。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建筑的拆除和建设, 可以推动GDP的增长, 同时, 土地出让也能获取巨额收入。

城市规划是一门预测性的科学, 它是根据城市需求制定的城市发展思路。因为其具有明显的预测性, 所以并不能保证最终规划的结果十分准确到位, 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受到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制约。在当前社会,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需求不断增长, 在发展过程中也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冲突与矛盾。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2004年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若干国情问题》一文中指出, 当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后, 很多城市仓促规划, 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 而且常常因地方政府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 没有用地方法律规范城市长远规划, 规划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不够, 使规划存在许多缺憾。一座建筑物的缺憾容易弥补, 实在不可弥补, 拆掉重建也能做到。

三、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1. 区域经济发展为城市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同一区域的城市由于在经济发展, 资源利用, 物流, 交通, 人才和科研等领域有着许多共同特点并相互依赖, 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该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是整个城市规划的龙头, 起着先导、主导和引导作用。完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关系到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布局。

2. 城市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心和动力源泉。

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 推动消费, 促进发展的过程, 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 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影响上。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布局, 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完善经济功能布局, 使城市的经济环境更加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 确定城市建设的开发方针, 统筹安排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投资环境的选择, 发挥城市整体投资利益, 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城市规划通过设计新的城市空间模式, 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城市功能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规划在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调整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是土地配置与价格。作为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可以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 以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为准则, 科学地设计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地配置城市用地结构, 有效地调控城市土地价格, 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 保证区域经济在符合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就业问题。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宏观地调控手段来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 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城市规划是政府行为, 是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市合理发展和布局规划, 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连续性, 使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促进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1. 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规划科学合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搞好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就会促使人人节约城市建设的成本, 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否则, 就会影响城市的功能发挥, 降低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品位, 进而影响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联系, 干扰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

2. 正确处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坚持以城市经营带动城市管理。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 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功能, 简而言之, 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城市建设过程的协调者和组织者。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在政府财力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要想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 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 创新机制, 走市场化之路, 实现城市自我积累, 自我增值的良性发展。

3. 正确处理城市间合作与文化认同的问题, 是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有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 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

4. 正确处理城市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

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 它强调公众 (市民) 对城市规划管理过程的参与, 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分配, 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是城市市民以帮助、评判等多种方式参与编制城市规划的任何一个过程, 城市市民参与具有层次性, 其最基本的层次是对规划的活动的舆论作用, 最高级的层次为市民亲自参加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 即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建设和人民管理。

结语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 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而区域经济是以不同的地域单元为基础, 依照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原则, 在充分发挥本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经济。区域经济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 城市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并使中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8.

[2]陈锋.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 2004, (28) :9-20.

[3]陈为邦.城市规划应成为重要的公共政策[N].中国经济导报, 2005-01-14.

[4]石楠.什么是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 2005, (11) :24-25.

[5]卜云彤.中国已成世界建筑浪费大国[J].生态经济, 2006, (4) .

《区域(城市)发展与规划》作业 篇2

前三题都做;

4、5两题二选一做(请于12月15日、12月16日将作业纸质打印版交给唐冬云,会统一汇总快递发老师,过期不候)

1、如何看待区域发展的基本属性?

2、请收集哪些是可以衡量区域差异的特征、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综合区域发展的经典理论,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实践,讨论在经济区域板块形成过程中,政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通过工程移民的案例分析,你对国家或区域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有什么看法?在政府决策中,社会影响评价的作用和地位如何?请构建你认为科学有效的评价主体、流程和制度。

5、素材

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成立于2003年8月,是江阴、靖江两市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沿江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号召,由双方共同设立的全国首家跨江、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工业园区。2006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审,明确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成立和发展的背景资料

1、两地经济差异:

江阴:110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11家上市公司,精工机械,高档家电,精细化工,高档纺织机服装加工等产业板块

靖江:无上市公司,产业单一

2、联合的动因

江阴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殆尽,土地用完,向苏北购买用地指标。

2002.8.8发布《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备忘录》; 2003.2.15《关于建立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的协议出台》,江阴-靖江两地联合开发工业园区进入到实质阶段,形成以造船、特种冶金、汽车零配件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靖江在土地、岸线和劳动力方面的资源优势,发挥江阴在经营理念、管理人才和市场融资能力的经验,作为跨江、跨区联动的基础。

3、联合的方式

资金土地分属:共1亿元投资资金,按照9:1的比例由江阴和靖江进行分配,园区设立10年内所获收益全部用于园区滚动发展;10年后,投资收益两地对半分配;土地归属靖江所有。园区内经济事务由江阴负责,社会事务由靖江委托园区管理;以江阴方面为主成立园区管委会,靖江方面设立办事处。采取两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园区成立前2年,免征税收,第三年开始减半征收。通过共建园区延伸的产业链,有效地刺激了靖江的私有经济开始

向高层次发展。靖江工业经济保持30%到40% 的年增长率,5年内财政收入翻了两番。

4、联合的成果

 2007年,园区财政收入1.07亿元;2007年,园区经济总量50亿。打造了中国民

营造船、国家重钢结构两大产业基地。

 2010年,园区完成工商销售 414亿元,同比增长34.39%;实现财政总收入14.56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74%和94%。

 2011年,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以“1166”计划为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亿

元,到账外资1亿美元,工商销售6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 6亿元。

5、联合的问题

 跨区争地的困难。由于土地的属地管理,园区规划60平方公里,第一批启动区8.5

平方公里,以后的土地必须经属地审批。

 利益带来的多头监管。地税、工商、质检是省里派来的,环保是泰州派来的,国土

是靖江市政府派来的,纪检、监察两市都派干部来

 政绩观。节能、环保在泰州,税收在无锡。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前发布,在其有关“继续推进重大改革试验”的众多表述中,“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值得关注。联动开发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战略亮点。在江苏,参照“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模式的10个省级开发区跨区域共建的庞大战略正在推进,比如苏州与宿迁、常州与盐城、无锡与徐州均在共建开发区。异地开发提供了新的实践形式,进一步突破制度壁垒,对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落后地区意义重大。

分析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课堂知识和搜集的资料,请分析阐述:

(1)影响区域合作的因素有哪些?其中什么是促进区域合作形成的积极因素?哪些是导致区域合作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

(2)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在跨区联动中取得一定的成功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经验可以作为其他异地开发、跨区联动的参考?

(3)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在跨区联动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其根源是什么?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刍议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 篇3

关键词:城市 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引言:

城市集聚经济实际上是外部復合经济,它的复合范围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影响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城市的发展现状、地理优势、当地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等都影响着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自古以来,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是很多生产要素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集文化、教育、科学、政治等于一体,可以看出,城市对于人类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城市其实就是一种有着系统和集聚形态的特殊生产力。

城市的功能其实就是城市在此地区对于带动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而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特殊功效,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城市制定的发展对策体现出来的,一个城市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建设出一个好的城市,就要制定适合城市发展的策略。城市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城市的发展和特征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的功能,它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状态以及和其他城市相比所存在的优势。

二、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

(1)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集聚经济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集聚经济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势,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和多样化范围经济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规模经济指的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效率和使生产力更加专业化,来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企业乃至城市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规模经济主要有外部和内部规模两种形式,一般影响集聚经济的是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整体的外部行业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个体的经济收益的变化,由于整个市场行业规模的扩增,从而影响个人企业规模增大,企业成本降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范围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它主要受厂商范围变化的影响。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生产很多种产品不同产品的费用要比只生产几种产品的利润高,这个时候就会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如何确定产品的种类和范围来降低成本是需要考虑范围经济的,它虽然也分外部和内部两种,但是外部经济与城市集聚经济的联系更大。

企业的形成就是由不同的生产因素混合在一起的结果,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之下,集聚经济的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到规模增加到某种程度之后,企业的成本就不会继续降低,这样也就实现不了效益最大化,范围经济会导致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而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而独立存在的,范围经济在产品集体生产成本较低和新产品追加方面,都是比较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的。范围经济不仅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关,还与营销的方式有关。由于有外部经济的作用,当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影响时,各种生产要素仍会集聚。

(2)影响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

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城市企业的多少,一个城市的企业越多,一些新兴起的企业的需要的材料的供给就变得更加快捷,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会造成堆积,将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去销售。一般来讲,企业比较多的地方更容易出现工业的集聚。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企业找到合适的可用性人才是呈正比的,只要企业的人力水平提高了,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当地城市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越高,收入越高,这些居民的购买产品的能力就越强,而且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和增多,从而刺激当地的消费水平,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部分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加,企业的集聚会使工作者的收入也上升一个幅度,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循环。第四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业能否集聚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如果交通运输产生的费用不会太多,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城市之间用于贸易的费用减少,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第五个影响因素就是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对于城市集聚经济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如果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城市集聚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当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就如交通阻塞,就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合理的利用规划城市集聚经济是很必要的。

结束语:

城市聚集经济在城市生产力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通过增大城市的产业规模,来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且还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到这个城市来发展,从而扩大城市的生产因素和生产规模。影响城市经济聚集的因素是众多的,只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改善,那么整个城市的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相郁;高雪莲;中国城市聚集经济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

[2]金相郁;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3]陈莞桢;关于我国城市规模问题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城市区域规划与开放空间 篇4

关键词:区域规划,空间结构,开放空间,步行空间,亲水空间

前言

城市的职能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之一, 它决定了城市怎么发展、怎么开发。一般城市基本职能是发展经济, 发扬城市的政治、文化。当然, 城市主要还是为了城市居民的居住, 服务居住人民。也有些大型城市, 它或许能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所以, 在城市区域规划和开放空间时需要特别谨慎, 了解城市的定位, 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经济环境一起抓, 不能马虎每一个环节。

一、城市区域规划

要想更好的开展城市区域规划,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城市区域规划。它是为了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广义上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 (包括区际和区内) , 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 后者是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区域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条件, 明确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这需要考虑到该城市的历史地位、现在的发展状况等, 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部署。

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着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脚步加快, 导致人口剧增而资源却不能满足其要求的压力。所以, 需要城市建设者合理进行城市区域规划, 这样才能跟得上全球化的脚步。我国城市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资源条件,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发挥该城市的优势扬长避短, 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

2. 发展城市却不破坏该城市历史遗留下的财富

如历史文物、古迹等。并且保护该城市的环境, 减轻或是避免不必要的污染。

3. 城市发展中, 让城市的道路设计和管线工程合理布局。

各部门各单位协调发展, 避免矛盾产生。

4. 对城市的人口增长和发展趋势要有较为准确的预测, 以便于分期发展。

避免发展到后期, 随着人口的增加, 城市瞬间不堪一击, 难以适应城市各方面的压力。

5. 城市发展规划时, 要考虑到周边城镇的发展, 共同进步。

这样就能促进城市发展, 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城市发展中需要有正确的城市区域规划, 城市建设者脑子里面要有城市发展的蓝图。根据该城市的地域特色,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挥城市的特点。明确规划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现问题就需要迅速解决问题, 在后期还需要完善问题。规划的时候需要有超前的思想, 不能只顾眼前的问题。眼前的问题可能只是暂时的, 解决起来也会很简单, 但是对后期的影响需要建设者好好考虑。建设者需要掌握城市各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地域结构、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布局。这就需要建设者有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区域规划是一个时间、空间跨度都很大的工程, 规划的内容也很广泛, 各部门各单位需要相互协调, 弥补单一部门、专项论证不足的问题。规划的方案需要在多方案、多目标、多方面的综合比较中挑选出来。

城市区域规划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内容庞杂的工程。需要有明确的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等。所以, 城市建设者任重而道远。需要他们用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来创造我们美好的城市家园。

二、城市的开放空间

1. 城市开放空间的定义

在我国新的发展形势下,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 供给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也越来越少了。城市的开放空间指的就是这些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共绿地及公园等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使用的室外空间。城市的开放空间是相对于实体空间而言的, 关键是在“开放”两字。开放的户外公共活动、休闲场所既可以让城市居民有一个娱乐休息的场所, 又可以改善生态坏境, 增加城市的生命力。

2. 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

(1) 城市的职责在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所以城市的主要特性是满足社会的需求。

(2) 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会害怕孤独。在城市这个大环境下, 如果没有一个让人们聚集的场所, 人们会感到更加孤独。所以, 城市需要有给人们一个开放的空间来满足人们的活动, 让人们有归属感。

(3) 城市应该有很强的包容性

开放的空间需要能容纳各类人, 不管是老人、小孩、有钱人、穷人等, 都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场所, 让他们能够很好地活动。

(4) 城市开放空间经过了人工的完善, 有着完整的配套服务措施。要对城市居民公开开放, 不加以任何限制。

3.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历来受到各城市的重视。城市的规划设计这一行业也兴起起来。但是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 不是很专业。很多设计者为了追求利益而不顾开放空间的功能性、服务性等,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糟糠工程。在设计中, 需要对城市整体结构有所了解。根据当地的文化、地域特色以及景观、交通的需求来布局开放空间, 点、线、面相结合, 构建富有层次感的开放空间。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必须有完善的空间的功能、结构和意象。

4. 城市开放空间的内容

(1) 城市广场的设计

城市广场是开放空间的主要形式之一, 它是提供居民公共活动的场所。城市广场根据其功能和建筑特色主要分市政广场、纪念广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等。城市广场设计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及地域特色来建造。城市建造者需要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以多种空间景观让居民有丰富的景观感觉, 建造一些标志性建筑, 让城市居民对其有认知感和归属感。广场设计要平衡各单位各部门间的关系, 让居民有舒适的、休憩娱乐的场所。

(2) 城市绿色空间的设计

城市多建设绿色空间, 不仅可以让居民有休憩游览的场所, 而且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绿色空间主要表现为各类公园。园林的设计需要层次分明, 让居民有回归自然的舒适感觉。城市的绿色空间作为“城市之肺”, 需要城市建设者着重考虑。

(3) 步行空间的设计

城市的街道是城市的血脉, 一个城市的顺畅街道是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实力的体现。步行空间主要是由商业步行街为主, 是为人们带来很好的游乐休憩的场所。步行空间一般需要烘托出商业气氛, 层次分明, 并能整体协调让居民很容易识别出来。

(4) 亲水空间的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 人们都喜欢戏水、玩水。一个城市的亲水空间的设计体现了城市的生命力, 也让城市更具活力。一般亲水空间包括喷泉、人工湖等水景。除了有观赏性, 外更重要的是让居民感受到城市的活力, 让城市更具有亲民性。

从19世纪提出城市开放空间这个概念以来, 受到了各城市建设者的重视。一个城市如果街道绿廊成荫、广场标志独特, 公园里面绿树、溪流交相辉映, 那么这个城市居民就会感觉到有极大的幸福感。城市开放空间要以人为本, 令整体感和层次感分明, 并具有该城市自己的特色。

三、结语

现在我国各个城市都在飞速发展阶段, 也存在这很多问题。城市的区域规划需要城市建设者保持清晰的头脑, 各单位、各部门相互协作,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且具有宏观思想。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也要以人为本, 开放空间的建设为居民服务。让人们更能感受, 在城市这个大“家”中的“家”的感觉。

参考文献

[1]王云才.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以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为例[J].地理研究, 2003.

[2]肖华斌, 袁奇峰.国外开放空间规划模式综述[J].规划师, 2008.

[3]解伏菊, 胡远满, 李秀珍.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开放空间的格局优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篇5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

○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

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2)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

(3)评价方法: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

3、简述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算的方法。

答:(1)成本—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各种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基础。目前与之相关的评估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实验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

4、说明生态补偿的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

答:(1)补偿对象: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

(2)补偿主体: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可将其分为三大类: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

(3)补偿标准:既切合实际又合理的生态建设的成本补偿,因时、地而异,因程度而异。

(4)补偿方式: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

5、何为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

答:(1)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2)解决措施:外部效果内部化。政府的直接管制、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价格控制、数量控制、责任制度)、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

6、试述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1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3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2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3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7、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3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

○1质的评价;

○2量的评价;

○3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5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8、说明如何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

答:(1)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2)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先分析,再分配,调整产业结构

U3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1、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特色是由区域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利益所决定的。

2、区域市场化水平时如何印象区域经济发展的?

答:○1市场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生产专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2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

○3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4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3、通过实例说明社会文化背景对区域发展的决定作用.答: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例:改革开放以来,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与外资引进相结合,造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区域人口结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

(2)人口增长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迁入迁出)。

5、选择某一地区,试分析其人口自然增长类型。(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答:(1)人口增长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6、教育成本与收益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包括教育的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2)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也称教育的经济收益。包括个人收益(直接:收入增加;间接:较大的职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较强的能力而实现的消费支出的节省、较健康的身体、世代影响)和社会收益(直接社会收益:劳动生产率提高和间接社会收益:政治、道德)。

7、试比较说明适度人口、人口承载力、人口容量、土地承载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1)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

(2)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时期内,利用该地区的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人口承载力:一定时空范围内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4)土地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以及土地生产价值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5)四者的区别与联系: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地而异、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异。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就是指人口承载力。土地承载力是各项指标的最基本条件

8、试论区域政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如何进行区域政策效应评价?

答:(1)关系:

○1区域政策是区域战略的支撑,因而,在确定区域政策前,一般需要明确区域政策战略;

○2区域政策是为解决区域问题和促进区域发展而生的工具;

○3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区域政策,好的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快速发展,不好的政策则会抑制发展。

(2)评价就是对具体的区域政策和发展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分段的定性描述和对某项具体的区域政策进行系统、定量的分析。(定性、定量)

9、结合实例论述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1)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深刻的动因。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制度创新主体为获得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招商引资)和强制性制度创新(省级政府

家庭联产承包制)。比如某市实施的十五“农业创新计划”,包括六大工程:农业良种、优质农产品生产、农业产业化、生态效益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示范和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区等。

U4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1、简述技术进步的概念和类型,说明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

答:(1)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技术激进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二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2)技术进步的类型:

○1狭义的主要包括: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降低各种生产消耗;提高劳动者技能。

○2广义的包括: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劳动者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提高规模经济;政策的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2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3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

2、索洛余值法预算技术进步的经济贡献的依据是什么?

答:利用增长率方程可以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劳动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索洛余值法把总产出看作是资本、劳动、技术三个投入要素的函数,从总产出增长中扣除资本、劳动带来的总产出的增长,余值作为技术进步的作用,有一定的科学性。余值法计算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概念,包括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改革工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等,从而能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有用的依据。

3、如何评价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条件?试对你熟悉的区域的技术条件做一评价。

答:技术扩散:指的是技术的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从地理角度看,技术扩散是技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转移,它是由新技术的供方、受方、传递渠道组成。

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技术引进: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式、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它是从国家的角度看技术转让。技术转移:从地区的角度来看技术转让。

技术选择的原则:(1)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2)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3)新技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4)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发展中国家技术短缺,加快区域发展,节约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培养人才。我国:技术引进,与设备相结合,与投资相结合4、谈谈技术扩散和技术引进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技术引进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这一点已为世界经济发展史所证实。我国1979年以前的技术引进方式是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单纯技术引进为辅助,这种引进方式可以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技术引进后会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但只有通过扩散,才能够创造出规模效益。主要通过企业间的技术扩散,社会科研部门与企业间的技术知识扩散,通过人员流动进行技术扩散。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将国外先进技术成果融入自己的产业体系之中并在发展本来的新一代工业体系方面在世界前列。

U5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如何计算?用它来评价区域发展有何优缺点?

答:(1)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2)计算方法:○1生产法: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平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增加值=总产出

中间投入

○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驻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

进口

(3)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国家富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是用来描述经济结构,是描述接个总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

缺点:不能全面

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什么是绿色GDP?我国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为何要用它来评价区域发展水平?

答:(1)绿色GDP:在传统GDP基础上,把资源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又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状况的GDP。狭义理解为扣除自然资产随时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总量指标

(2)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注入更多的环保成分,以科学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质性进步。

(3)现多国为粗放型增长模式。绿色GDP可以理解为“真实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发展和进步。

3、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它是如何计算的?

答:(1)人类发展指数是测算人类发展水平的概要指标,它衡量了一个国家在三个人类发展的基础方面的发展水平,这三个方面包括:

○1健康状况

○2受教育程度

○3生活标准

(2)GDP指数为实际数值取对数后计算,计算公式是:

GDP指数=(log实际数值—log最小值)/(log最大值—log最小值)

4、利用实际资料,对近期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在世界的的排名进行分析。

答:略。

5、什么是竞争力?竞争力分析应包含那几个层次?

答:(1)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

(2)四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即国家竞争力;二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不竞争,即区域竞争力;三是产业与产业的竞争,即产业竞争力;四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即企业竞争力。

6、什么是国家竞争力?评价国家竞争力主要有哪些评价指标体系?

答:国家竞争力是在一定的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IMD世界国际竞争评价:着眼于国家或地区宏观环境与企业财富创造过程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竞争力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广泛采集多项指标,分层归类,做出可比口径的计算值。

2、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WEF依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国家竞争力评比,注重从体制与政策评价的角度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7、什么是区域竞争力?结合实例谈谈要提高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1)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2)○1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培育区域竞争力的职能;

○2实施人在战略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3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

○4扶持优势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内在竞争力。实例略。

8、什么是区域竞争力?如何提高我国的区域竞争力?

答:同7

现状分析

从政府

市场

素质

创新等方面提高

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升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答:可从软硬实力

10、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某一区域的竞争力进行评价。

答:五步:一是确定评价的因素因子;二是对因素因子的属性进行调查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三是确定因素因子的权重;四是计算因素因子的分值;五是对结果进行排序和分析。实例略。

11、钱纳里把经济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有什么特征?

答: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社会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

很低。

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

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

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也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阶段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

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

第五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

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被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六阶段是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成现出多样性和多边性,追求个性。

12、什么是霍夫曼定理?了解它有何作用?

答: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

通过设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即重工

业)的相对地位变化作了统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即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13、罗斯托将经济成长分为那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答:经济成长阶段,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此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产业是农业。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农业产量的增长具

有重要意义。主导部门是工业部门。

(3)起飞阶段: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此阶段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主导产业体系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如纺织业)和铁路运输业。

(4)向成熟推进阶段:起飞后经济持续发展,已经有效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

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主导部门是重化工业和制造业体系。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部门,主导部门

是耐用消费品工业。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成为主导部门。

14、简述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原因,如何减少区域差异?

答:自然条件:我国西部地区不靠海、深居内陆,对外贸易十分不便,尽管资源相对丰富。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海岸线长,交通和通讯等产业基础较好。

历史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社

会制度落后,人民生活困苦。

政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东、中、西“梯度发展理论”的影响,国家投资的主要重点又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思想观念: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现代工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民族地区的影响和作用远远超过东部发达地区,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素质,特别是文化科技素质低下,这是制约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科技素质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则更低,劳动力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减少区域差异:首先,分析各地资源优势,构建有机统一的市场体系、以线带点,以点连线合理布局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后,国家必须集中财力,从宏观上尽快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统筹规划、综合管理,促进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U6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1、区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答:(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4)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5)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6)波特德尔竞争优势理论。

2、区域分工有何特点?

答:(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

(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3、区域分工有那几种模式?如何运用这些模式?

答:(1)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雁形学说

(2)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形成的分工。

国际分工体系

(3)混合分工: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同时存在。相互交叉

4、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哪些?

答:(1)区域投资环境:指的是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

投资动机、投资类型、行业类别、投资规模、投资研究区域

5、什么是参数法?它有何特点?

答:参数法是针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投资环境评价而提出的。特点和内容体现在:

一是标准具有创新性,二是应用具有实用性,三是内容具有系统性,四是方法具有科学性,6、如何改善一个地区的软环境?

答:(1)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完善投资的法律保障体系;

(2)市场环境的改善:公平竞争、良好的信用保证、稳定的市场秩序;

(3)配套服务环境的改善:一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问题;二是零部件配套和产品上下游协调发展问题;三是人才供给和人文环境问题。

U7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1、常见的产业分类有哪几种?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中,是如何划分产业的?

答:(1)○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三次产业划分与五次产业的划分;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功能)划分: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性产业;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资源)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标准产业分类法,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

(2)我国按照第五类分类方法,新标准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5个,行业种类396个,行业小类913个。

2、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有哪些?

答:1、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將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的差异。

2、库茨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3、霍利斯。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制造业发展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受工业品和初级品的输出率的影响小,并将制造业分为三种类型,即初级产业、中级产业和后期产业。

4、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演替和经济成长阶段论:产业结构和经济成长阶段都有向高级演化的趋势。

3、何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有哪些?

答:(1)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2)区域比较优势基准(资源密集度)、产业关联基准、筱原两基准(生产率上升的快为主)。

4、你所在的省或市的主导产业是什么?你依据什么作出判断?

答:○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实例

5、请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来分析你所在的省或市的产业结构。

答:(1)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工。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结合实例

略。)

6、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有哪些?运用实际资料,建立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线性规划模型。

答:(1)从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

(4)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缓解质量的提高。(结合实例

略)

U8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1、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基本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2)主要内容: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制、区域发展政策。

2、区域规划可分为哪些类型?

答:(1)按规划功能分类:

认识性的区域规划、应用型的区域规划

(2)按规划内容的侧重点分:

策略性的区域规划、物质性的区域规划、综合性的区域规划

(3)按规划区域属性分:

○1区域分类:自然区、经济区、行政区、社会区

○2规划类型:自然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区区域规划、社会区区域规划。

3、简述区域规划的发展简史。

答:区域规划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解决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的。

第一是工业聚集和城市规模扩大提出的规划要求。第二,随着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第三,《雅典宪章》为区域规划工作在全世界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区域规划为全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个重要标志。

4、区域规划程序为什么应具动态性?

答:因为区域的情况时刻在发生变化,尤其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科技上的创新和发展往往对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发生变革。这就决定了区域规划应该采取动态规划的方法,把规划当成是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

U9区域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答: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

2、如何才能制定成功的区域发展战略?

答:(1)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区域本身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对外的适应能力、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对区域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区域的地位、区域优势与劣势、区域容量、创新活动;

(2)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环境、产业环境、企业或公司环境;

(3)提出战略构想:SWOT。基本原则是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做综合分析研究。

3、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既有集聚又有分散的趋势?

答:集中与分散是相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任何区域的经济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集中景观和分散景观同时并存的空间特征。而且引发集中的机制和引起分散的机制往往参和在一起,不严格区分。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是在集中与分散的整合中走向有机秩序的。集中到一定规模后继续发展就会走向“过度”。过度集中使集聚效益降低,将迫使一部分活动走向分散。同样,当分散区位的生态承载力大于分散活动强度时,分散的过程会继续,直至分散效益下降,又使分散过程转变为向某一区位的集中。

4、简述空间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答: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要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发策略,要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U10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1、增长极的正负效果是怎样产生的答:(1)负效果:极化作用的后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增长中心无论最初的扩散的原因是什么,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积累增长都会加强这个中心在区域中的地位。这一过程是通过资本、货物和服务等的流动得以实现的。

(2)正效果: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他们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它是与极化作用同时存在但作用方向相反的另一种地域变化过程。它的产生是由极化中线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政府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表现是经济要素从核心地区向外围扩散、延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均衡发展的阶段是否出现?为什么?

答:会出现。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因为扩散作用的存在与加强使得核心区对边缘区的资源需求加大,其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剩余资本也投入到边沿新的发展区。而且资本、技术、信息等也从核心向边缘区域流动,边缘区域产生的次级中心逐渐发展,并趋向于发展到原来与原来的核心区域相似的规模,基本上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

3、结合实际评价点—轴开发模式。

答: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

○2点—轴开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

○3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

○4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地发展。

5、适用于开发程度低,尚未奠定经济布局框架的国家地区

6、等级划分无明确标注和准则,有主观随意性

4、圈层结构理论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有和应用价值?

答: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1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

○2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市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城市圈层结构理论,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

○3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地运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

U11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治

1、反映土地利用状况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答: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能力和利用土地状况的一种反映,它可以从如下多种指标加以反映:

○1土地利用率○2垦殖指数○3水面利用率○4耕地复种指数○5草原载畜量○6建筑密度○7容积率○8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2、如何理解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

答: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是: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这三者关系,位置不能颠倒,也不要混乱。首先要保证保护耕地,保护最基本的生命线,接着在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扩大建设用地,切忌发展和扩展的盲目性。再者要保护好农业资源,保护好农田的质量,这样按序发展,确保土地供需矛盾的合理解决。

3、在区域规划中对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是什么?

答:(1)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通过土地分区,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

(3)土地分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4)用地分区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

4、区域空间管治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答:(1)基本要求: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包括城镇建设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内容。以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

(2)

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强制性、指导性并存的原则;空间准入的可操作性原则;与其他相关规划协调的原则。

U12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1、分析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农业产业化布局要求。

答:(1)在生产组织上,按照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规律,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产业链通过利益纽带链接为一个完整产业系统;

(2)在经营方式与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3)在经营目的上,要在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利润的基础上,使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得到提高,逐步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机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加的目的;

(4)在实施中,农业产业化具体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2、试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基本内容及采矿业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答:(1)○1矿产资源储量是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最基本指标,也是确定矿山开采业规划的依据;

○2矿产资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开采利用价值和开发利用方式;

○3矿产资源的开采条件,包括矿产的地质条件和地理条件;

○4矿石的市场需求及需求量的大小事决定能否开采关键指标;

○5当然,当今选矿工业和海上运输业发展大大拓展了矿产品市场的区域范围,但作为采矿业的生产规划布局来看仍受矿产资源分布地域所制约;

○6此外,加强区域地质勘探规划也是采矿业规划布局的重要内容,应给予足够重视。

(2)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造成大量土地沉陷以及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特别是固体废弃物排放占用了大量土地。

3、请比较水、火电站的布局有什么不同。

答:(1)火电站:○1接近负荷中心,即在大型工业生产基地或大城市区建火电站;

○2靠近燃料基地,充分利用本地燃料特别是发热量低得劣质燃料建设坑口电站;

○3同时接近负荷中心和燃料基地,即在大煤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集群地区建电站;

○4燃料基地和负荷中心之间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地区,特别是水运条件好的港口地区建电站。

(2)水电站:1)受自然资源、开发条件的制约性很大

2)受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影响和制约

3)水力开发宽间布局的选择性很小

4)初期投资大、建设工期长

5)淹没损失大,移民工作复杂

6)水电生产的产销过程复杂。

4、区域制造业发展布局的趋势如何?

答:一是全球集中生产型,即生产集中在一个区域或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二是专业化生产型,即按照制造业产品的专业化分工要求,将各零部件分散到各国家或地区,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三是市场地生产型,即在需求地建立制造企业,由于市场的局限,规模一般不大,而多生产适合需求的非标准产品;

四是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即按生产过程(阶段)在不同区位的区域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个区域各自生产原材料投入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形成制造业的区域一体化生产格局。

5、影响高兴技术产业布局的条件因素有哪些?

答:(1)经济社会因素: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在区域经济水平高度成熟的驱动下发展起来的,是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自然演化规律的一种必然结果,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加以各种经济和政策扶持的驱动政策。

(2)科学技术因素: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受区域整体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影响,这关系到其发展布局的背景条件和社会支撑程度,另一方面受区域内新技术开发能力的影响,这种开发能力是指具有一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其转化过程必须具有一批新的技术手段和科技人才,能够对高新技术吸纳、消化和再创新。

(3)生产、生活环境条件: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有优良的生产环境,健全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售、供电、供水等)和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这是因为:

○1优良的生产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技术上的要求;

○2基础设施是任何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

○3适宜的生活环境,就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内营造一种拥有科学文化气氛,以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思维和企业家创造精神的生活环境。

6、区域现代商品营销形式有哪些?市场建设如何规划?

答:(1)新型购销方式有总代理、总代销、大批发、外购外销,仓、批、零合一等经营;新型营销方式有连锁经营、物资配送、登门访销、超市经营、开架经营及早市、夜市经营等。

(2)市场组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场规模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市场结构向合理方向发展、市场层次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市场体系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7、请分析现代服务业规划布局的趋势。

答:现代服务业规划布局的趋势:一是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城市的基本职能,二是现代服务业是体现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三是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四是借助现代服务公司活动,扩大城市影响力和控制力。

8、试述物流系统规划特点及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答:(1)特点:一是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二是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三是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

(2)物流中心的规模、物流中心选址规划(服务区规划、模拟选址、定为决策)。适应性、协调性、经济性、战略性原则

9、旅游客源产生的动机机制?

答:(1)内动力:旅游者动机,包括精神动机、健康动机、心情动机、其他动机

(2)外动力:旅游对象的空间相互作用。

10、为什么说文化产业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中“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答:1、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先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性理念。

2、文化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人们对物资产品的需求提到议事日程。

3、文化产业具有产业的关联性,能带动第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行业发展,其乘数效应明显,对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4、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

U13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1、比较基础设施建设三种模式的优劣。

答:(1)先行论——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施工期长、投资大、资本产出率高

(2)滞后论

——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

(3)同步论

——

经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发展中国家恶性循环

2、简要分析新世纪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趋势。

答:远程化、区域化、高级化、先进化、网络化、生态化、节约化。

远程化:中国将加快远距离运输和信息传递,实施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大调整。

区域化: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带和城市群地区,由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人员往来日趋频繁,急需构建区域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一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高级化:为了实现远距离输送,运输方式由慢速低成本转向快速高成本的高级阶段转变,追求高级化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动力和目标。

先进化:为了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基础设施的技术装备和管理体制都在不断地改进。

网络化:各类基础设施将按照各自的特点,成环成网形成完整的构架,并使各系统间实现有效而合理的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基础设施立体网络。

生态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改善生产和生活的质量,纷纷提出了“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净水工程”等生态理念,并在工程建设工程中予以实施。

节约化:为了缓解能源、水源和土地的紧张状况,在全国创导节约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节水、节地不仅是一种社会风尚,更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求目标。

3、简述区域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答:(1)内容:客货运量及流量流向的预测;运输方式结构的确定;提出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方案;选定重大交通工程项目(例如高速通道)和具体布局;以及工程修建时间和造价估算等。

(2)方法:图上作业法、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模型法

4、简述区域需水量预测和给水系统规划。

答:区域需水量预测:

1)城镇生活用水2)工业用水3)城市市政公共服务用水4)农村用水

给水系统规划:水源地选择、拟定水厂地址、管网布置。

1)

水源地选择。2)拟定水厂地址。3)

管网布置。

U14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概述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体系演化的基本规律。

答:(1)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2)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

(3)演化规律: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以规模小、职能单一、孤立分散的低水平均衡分布为特征;工业化阶段,以中心城市发展、集聚为主导的高水平不均衡分布为特征;工业化后期至工业化阶段,以中心城市扩散,各种类型城市区域(包括城镇群、城镇密集区、城市连绵带等等)的形成,各类城镇普及发展,区域趋向于整体性城市化的高水平均衡分布为特点。

2、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城镇体系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趋势?

答:(1)世界体系理论与城市化;

(2)全球与地方联系:新的城市等级体系关系;

(3)城市间相互作用新途径:信息网和航空网;

(4)城市职能演化:全球重建与新国际劳动分工影响;

(5)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竞争必由之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区;

(6)世界城市体系(首位城市体系、均衡型城市体系、跨国型城市体系、边境型城市体系、变异型城市体系)与传统城市体系。

3、我国开展的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国家建设部办法的内容: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有条件的可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开发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扎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

(2)根据发展需要,城镇体系规划需补充的内容:

○1确定区域开发管制规划;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3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4、影响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有哪些?

答:(1)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和森林资源、旅游资源、自然资源条件综合评价分析;

(2)

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3)人口与社会经济基础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教育和科技情况;

(4)生态环境状况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城镇环境保护情况等。

5、如何调查中心的吸引辐射范围和区域内外的联系?

答:在以各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以确定所规划区域城镇体系是否完整。如果中心城市吸引范围明显小于或大于所辖区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因而也不能规划完整的城镇体系,在规划工作中必须说明其不完整性。规划中还可以提出调整行政区划的建议,提出跨行政区域或若干行政区协调规划城镇体系的建议。人流、物流、金融流、信息流及其带来的影响

6、概述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动力机制。

答:(1)内涵:城镇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镇化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2)动力机制:经济支持系统、制度支持系统、农业与农村发展支持系统、科技与人才支持系统、资源与环境支持系统、城镇发展支持系统;7、如何分析和规划城镇体系的职能分工和空间结构?;答:(1)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方法:;1)分析城镇的现状经济职能类型组合;;2)对主要城镇,进一步分析其职能在区域中的地位作;3)对中心城市,要分析其在高一层次区域、在全国的;4)规划期发展条件变化分析;;5)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1城镇体系空间

7、如何分析和规划城镇体系的职能分工和空间结构?

答:(1)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方法:

1)分析城镇的现状经济职能类型组合;

2)对主要城镇,进一步分析其职能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

3)对中心城市,要分析其在高一层次区域、在全国的地位作用,乃至国际性的作用;

4)规划期发展条件变化分析;

5)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

○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地域差异:

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的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集聚—扩散阶段、高水平网络化发展阶段)

2)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特大城市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多中心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以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行政—经济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8、划分城市经济区有何意义?

答:划分城市经济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提供依据。

U15区域生态环境规则

1、简述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及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

1)明确编制任务,落实编制计划2)调查研究,弄清问题3)拟定环境规划编制技术大纲4)部署编制任务

二、编制阶段

(一)确定规划目标与指标

(二)环境预测

区域环境预测包括:

①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②资源、能源消耗、土地利用等的规模、速度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③环境污染状况及环境容量的预测。

④区域开发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

⑤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达到不同环境目标所需环保投资及其效益分析。

(三)编制规划方案

(四)环境规划对策与措施

区域环境规划具体对策有:①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是区域环境规划得以实现的首要对策。

②保证资金渠道畅通,逐年增加环保投入。

③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

④正确处理长、中、短期环境规划的关系,重点放在短期规划。

⑤发挥科技进步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五)投资估算与可行性分析

(六)完成规划文本

三、报批阶段

编制的区域环境规划,经由专家论证、修改、补充、完善后,分别报国家环保部门、计划、规划部门综合平衡,进一步修改定稿。

2、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划分功能区主要根据如下原则进行:

①环境功能与区域总体规划相匹配,保证区域或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

②根据地理、气候、生态特点或环境单元的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③根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如新经济开发区、生态绿地等;

④根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如工业区、居民区、科技开发区、教育文化区、开放经济区等;

⑤根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按一定层次的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往往不仅反映环境的地理特点,而且也反映某些经济社会特点,有其合理性,也便于管理;

⑥根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特别是一些敏感区域,可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整治区等。

3、试比较区域污染综合规划与区域生态规划的主要异同点。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又称污染控制规划,是针对区域或城市环境质量制定的目标及主要环境问题而拟定的污染控制措施。污染控制规划包括工业或行业控制规划、乡镇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也可以按环境要素划分为:水污染控制规划(包括区域、水域、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规划;噪声控制规划。

浅探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篇6

【关键词】旅游经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旅游经济活动这一产物便应运而生。逐步深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促使我国的旅游经济更加完善。目前,我们急需开发西部经济,就城市发展战略而言,旅游业是其中的先导产业,人们对此十分重视。因为旅游经济自身存在这一定的特殊性,进行旅游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的城市,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之间务必要实现协调发展,从而确保城市经济维持发展的可持续性。综合思考了城市特征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将城市划分为资源型、经济型和混合型三类,同时着重探讨了各类城市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旅游经济对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程度的带动作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旅游经济也是一大重要的动力因素。根据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我们可以把城市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也就是说在该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资源型城市的建立的主要是基于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视为一大核心产业。所以,这类城市的经济结构很大程度上会依赖旅游业,而且其城市经济会受到旅游经济的直接制约。

2.经济型城市

经济型城市,比较缺乏自然旅游资源。然而这类城市的人类活动历史比较久远,因而就旅游活动而言,居民存在较大的需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客源地,促使旅游活动得以形成,其具有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广阔的。除此之外,因为缺少旅游资源,所以相对存在较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旅游业也往往会取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3.混合型城市

对于混合型城市而言,其建设的基础范围之内,往往会同时纳入经济和旅游两方面的资源。其城市经济往往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彼此作用的,联系十分密切,需要基于一定的协调发展,来对城市建设起到共同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由于不同城市类型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大,这就更加突出了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城市建设发展方面有着集中的体现。首先,要与城市的自身特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协调好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具体进行如下分析:

1.资源型城市

(1)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立足于旅游业,要对目前已有的各类旅游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进而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2)建立的结构经济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并且基于旅游业而进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作用,并且要做到有步骤、有方向并且循序渐进地进行,要对旅游经济的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

(3)将有道德、讲文明的旅游活动区建立起来,以便确保该地区能够正常进行生活方式。

(4)将可持续观念深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确保环保型旅游的建立。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外界对生态产生的干扰,从而留下一定的空间来给生态进行充分的自我恢复。有些地区存在的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所以在保护区域文化方面要予以充分尊重。

2.经济型城市

(1)对于地区之前就存在的一些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等要给予充分的保护。

(2)对于城市的外形建设,要重视其整体化效果,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需要多投入建设。人造旅游景观也要多投入建设以便使旅游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对城市的旅游内涵进行充实。

(3)在城市周边将主题游乐园和游乐园等场所合理兴建起来。

(4)促进旅游商品建设的大力发展。

3.混合型城市

(1)针对旅游经济进行有计划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好其它各部门的发展,相互协调好工作,要不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造成制约。

(2)针对旅游业与城市经济,要匹配好二者发展的条件。就旅游业自身来看,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食、宿、购等成为旅游业的辅助行业,而且基于这些行业旅游业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将这些辅助性产业建立起来并加以完善,从而做到符合城市经济的实力。

(3)促使旅游工作和管理者素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不但是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合,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资源。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这样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就会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

(4)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而言,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环保工作。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二者应该做到相互促进。

三、结束语

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随之加快,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活动一定要与当地的城市特色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与发展。因为各地区的资源状况存在一定程度是差异,受其影响,不同类型的城市经济和旅游经济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所以,首先一定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继而才能将有针对性的战略方案制定和采取出来。从而对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而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并促使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篇7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 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 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 (区域) 优化配置和组合, 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 生产资源是有限的, 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 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 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 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 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 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 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 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 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 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 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 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 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 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 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 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 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 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推进城市化进程, 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 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 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 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 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 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 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 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 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 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 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 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 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 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 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 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 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 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 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 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 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 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 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 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 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 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 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 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 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 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 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 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 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 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 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 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 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 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 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 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 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 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 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 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 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 同时, 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 才能使城市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国家或区域的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更为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众多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基于此,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并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0) .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

[4]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5]王志凯: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 2011 (1) .

“规划经济”与金融风险 篇8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让市场的潜能爆发出来,经济发展基本是良性的。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系统也在经济的良性增长中得到了实惠,不良资产被限定在可控的范围内.金融风险在经济增长中被不断化解。然而,经济增长本身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产业升级应是在大浪淘沙中优胜劣汰,只有落后产能被淘汰,才能为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腾出空间。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往往是淘汰落后产能和盈利低微的产业的好时机。但我国的情况特殊,由于大量落后产业是就业率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多是外向型企业,国家通过退税和汇率的政策维持其生存,是要充分发挥其拉动就业的能力,保持高就业率才能促进社会稳定。所以.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中,政府把“保就业”放在首位,这大大局限了政府对经济进行“规划”的意义——这种“规”虽然能解决短期问题,但对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对于汇率的控制,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内外失衡,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货膨胀到一定程度将比低就业率对社会的危害更大。与此同时,在出口中积聚的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则是悬在国家头上的达摩斯之剑,不得不时时提防它掉下来的致命威胁。

为了应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经济可能出现的滑坡风险,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这四万亿投资大多投向了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行业,而很多垄断企业在国家刺激政策中获益。各地政府拿出了相应的配套资金,据专家估计,地方政府的配套投资是国家投资的3到5倍。所以,在200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投资拉动所占的比重由以前的35%左右一下升到了80%以上,国家在经济增长中充分发挥了“规划”的作用,但这些投资由于不是市场行为,其最终配置资源的效果还是很难说的。其后续效应却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市场货币供给量过大而出现流动性过剩,目前CPI指数逐渐攀高,物价上涨的速度出现难以遏制的势头,这让很多人担心,物价是否会和房价一样疯涨,而物价对民生的影响显然比房价要大得多。

在美国金融危机时出台的刺激政策在当时看是正确的,但现在看当时的反应过度了,有专家将其形容为“该踩刹车时不幸踩了一脚油门”。刺激政策导致的金融风险是不能忽略的,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大多来自银行。我国银行的国有化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可以很方便地从银行拿来资金刺激经济,而这个过程如果出现大量不良资产则会成为“国债”,最终可以通过财政收入和发行国债化解。但地方政府的负债则是很棘手的问题,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国债的,发行地方债也有诸多限制。为了偿还银行贷款,靠维持日益臃肿的行政开支都捉襟见肘的正常财政收入显然是不足的,地方政府最终的渠道只能是“卖地”,实施“土地财政”,国有土地卖完后便“开发”城市周边的集体土地,这和保耕地和粮食安全的目标又是一对矛盾。所以,目前全国上演的大拆迁绝不是偶然的,其背后的深层背景也是“规划经济”引致的。

为了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是必要的,但“规划”占的比重过大则会挤压市场的空间,同时带来深层金融风险。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日前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回归亚当斯密,告别凯恩斯》的演讲。张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投资本身为了提升效率,如果不能提升效率的话,投资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从凯恩斯主义的角度来看,投资就是为了增加需求,无论有没有效率,只要投资,就可以增加总需求,所以总需求上去GDP就会增加。但按照凯恩斯主义增加的总需求是浪费性的,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好多完全是浪费。所以我再次呼吁大家,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让我们重新读一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不要再相信凯恩斯主义的那些政策。”

可操作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综述 篇9

关键词:城市与区域规划,规划可操作性,研究综述

1 引言

随着各界对规划的重视,各层次规划水平不断提高,并积极指导城市建设。但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城乡规划成果 “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规划与实际发展情况相差甚远,规划的成果无法具体实施,至此引起了学术界、规划界对规划可操作性问题的探讨。

2 规划可操作性的研究现状

可操作性是行政法规、管理措施等对团体、个人的约束条例进行人为控制效率的度量。目前很多情况下,规划与实施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其主要原因有: ①偏重对空间等 “硬”规划的研究,缺乏对实施机制 “软”规划的认识,规划的实施与政府的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关系密切,规划编制需要与之有效衔接,才能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 ②规划缺乏弹性,对实施路径、建设时序的考虑不足; ③规划方案的唯一性导致规划缺乏科学性,目前的规划忽视了城市发展存在多种可能这一客观事实,而把城市规划成一种发展可能,降低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④规划设计缺乏民意基础,没有充分反映民意( 赵振湘,2008) 。

3 规划可操作性提高的前提研究综述

规划可操作前提条件包括: ①规划师与规划享用者之间、各类各层次规划之间充分、平等、理智的信息交流是根本前提; ②规划方式的机动化、综合化及对市场的充分理解是保证规划可操作的基础条件; ③对规划权限进行有机分配和组合是满足规划可操作性的弹性要求; ④促进规划机制的完善,保证规划管理机构的审批、政策制定、监督、控辩等权利,规划制度则应强调公益和协调( 王钺等,1999) 。

3. 1 规划编制

从编制角度来看,除规划设计水平以外,城市规划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还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具体包括:①城市政府对城市规划的重视程度,政府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规划编制单位对城市的基础状况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②在规划编制中,必须加强规划前期的研究,对城市产业、宏观环境、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等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进行论证与深入分析( 赵振湘,2008) ; ③提高规划编制可操作性的关键是对规划进行充分的论证。需要城市各部门的参与与研究,为城市规划编制的成果能真正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打下基础; ④积极推动城市规划成果向地方性法规的转化,提高城市规划的土地; ⑤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与实施的研究是提高可操作性的重要途径,在规划管理和实施中,重点研究如何处理好城市的更新发展与现实经济的关系; 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识水平、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监督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从而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周国艳,2001) 。

3. 2 制度政策

为使城市有序发展,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从制度政策层面探讨可采用的手段: ①资源适度共享: 城市资源为不同主体适度共享,在一定程序上消解资源的垄断利用,盘活操作主体,实现自我发展。②利益流转与兼顾: 在兼顾各种利益的前提下,促使各种利益相互转化和置换。③政策监控与引导: 对城市发展方向性进行引导和策略性监控。通过引导,使城市成员在一个基本面上形成一致的方向。通过监控,将城市置于框架性组织之下,保障城市有机生长( 王钺等,1999) 。

4 各层次规划可操作性提升方法研究综述

4. 1 城镇体系规划

对于城镇体系规划,应当提高其科学性,从而奠定可操作性的基础。具体可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①充分认识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从整体空间角度,研究城镇空间发展,充分研究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之间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 ②从本地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和外地的模式或经验,不能简单的 “移植”; ③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规划意图,通过宣传、解释,积极推进小城镇组合成为小城市或大城镇,中心城市的定位应当由生产型转向经营服务型; ④客观分析城镇或区域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扬长补短,树立开放竞争的观点,以此确定区域在地域分工中的特色和功能( 马建军,2004) ; ⑤规划编制单位应与政府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单位交流规划信息,吸收或应用最新规划成果,重视新技术对城镇发展和体系结构的影响; ⑥将环境保护规划改为生态环境规划,从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出发,将建立区域性生态骨架和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马建军,2004) ; ⑦贯彻执行城镇发展相关的政策,提出因地制宜的有利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规划方案、对策措施、实施政策( 周复多,2001) 。

4. 2 城市总体规划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研究的深度不够,多注重对形体的构思,而缺少对方案的比较和成本效益的分析,需要在城市规划现实性,城市发展合理性的基础上,认识城市发展各方面的因素,使规划目标的确定获得充足的依据( 朱江,1997) 。

4. 3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与实施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控规的可操作性不强: ①规划编制的依据不足, 《城乡规划法》取消了大中城市分区规划的编制要求,使控规编制主要依靠资料收集和主观分析,其科学性大打折扣,另外,强制性内容分类过细且缺乏制订依据,例如容积率,主要是凭借主观经验,致使其科学性受到质疑; ②规划内容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 ③控制内容缺乏弹性,根据现行 “六线”管理办法和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的控规缺乏弹性,批量确定每一地块的所有指标,在规划实施中,各种因素使控规的指标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些不修改就难以实施;④规划成果可操作性不强,控规的目标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控规往往强调对目标的描述,而缺乏提出实现目标的过程,在具体的控规实施中还存在违法或行政不作为等各种问题,从而使得控规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 4 专项规划

对于各专项规划,若要提高其可操作性,则需要在与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深入了解现状的同时,从规划方案、规划控制及实施管理三方面入手,建立规划、管理、实施的对应关系。不同专项规划在不同层面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需要针对问题具体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曾九利,1999; 罗玉雯、母少辉,2010) 。

5 结论

对规划可操作性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对影响规划可操作性的原因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的手段、方法的探究。现有研究多基于自上而下的规划,探讨其可操作性问题,较少从以下角度来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 如何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规划相结合; 如何通过处理好利益相对人和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王钺,张壮云,吕迎泽.规划可操作问题刍议[J].城市规划,1999(23):50-51.

[2]朱江.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7(23):25-28

[3]赵振湘.分析城乡规划编制中的可操作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1):193.

[4]周国艳.关于提高城市规划编制可操作性的一点思考[J].当代建设,2001(2):19.

[5]周复多.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J].现代城市研究,2001(6):44-46.

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 篇10

经济与文化有着相互补充而又难以替代的联系, 即所谓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效应”。以文化意识来谋求社会经济的发展, 已成为检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文化是城市之魂,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城市, 不管其山水景观怎样精美, 只是一个空壳, 显得苍白, 缺乏吸引力。城市以文化论输赢, 重视文化建设, 提高文化品位, 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 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 推动城市发展, 已为宜兴市加快和推进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化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这一命题的提出, 基于下面的几点思考:

1 文化在现代化新兴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1.1 文化为现代化城市提供精神动力

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只有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扬弃、改造和更新, 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反映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并给现实生活提供不竭的动力。一个社会的主体文化, 能培养起一代代人对该社会制度的归宿感和认同感;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成为经济社会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1.2 文化为现代化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 最根本是人的现代化, 文化的作用就是引导、规范、激励和提升人的行为方式和精神境界, 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1.3 文化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 文化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支配作用。“二十一世朝阳产业——文化产业”, 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了, 建设现代化城市文化, 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 而且他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应,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1.4 文化为现代化城市塑造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形象是城市在面貌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 是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统一。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树立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将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城市形象包括城市个性, 品位和文化内涵, 一个城市良好的建设, 进的设施、优越的环境, 是其必具的硬件与形象;而其独具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 则是其可或缺的软件与灵魂, 有如其精气神韵。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有着巨大的张力, 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优化城市经济环境, 投资环境, 商业环境, 人才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 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

2 宜兴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差距

2.1 文化产业差距

宜兴的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全市的文化经营企业规模小, 产业关联度低, 科技含量低, 名优品牌少。与此相比, 周边的城市, 已拥有相当实力的文化产业。

2.2 人口素质差距

建设现代化城市, 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及较高文化素养的市民, 从宜兴现状情况看, 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宜兴市目前整体市民素质有待提高, 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建设, 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外来人口文化素质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 人口整体素质偏低, 人才总量明显不足。宜兴市人才自给率低, 除了两所高校 (电大、无锡工艺美术学院) 每年毕业2000人, 高校的人才自我生产力几乎为零。比照周边城市宜兴人口素质与教育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因此可见宜兴人口素质教育严重制约宜兴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

2.3 管理理念差距

误区之一, 城市文化管理主体的错位。在现代化、法治化的城市管理中, 主体必定是多元的。在以往的城市文化管理模式中, 政府通常作为城市管理的唯一或最重要的主体。由于政府在城市文化管理中孤军作战, 往往出现管不好、管不了的情况;越位和不到位。水至清则无鱼。确立市民为城市管理最重要的主体, 可以确保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符合广大市民的意志, 并不影响政府作为城市文化管理者的重要作用, 相反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城市文化管理中的作用。

误区之二, 城市建设中盲目攀比, 缺少个性, 缺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李欧梵教授于5月21日在华东师大的讲演中说道:“在城市建设上, 不要与世界其它国家攀比, 这种竞赛是最糟糕的心态, 这是一个最坏的现代性的表现, 这是一个最不了解自己国家、城市的一种表现。你应该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让别人尊重你的特色。”在新的一轮城市竞争中, 我们只要做回自己!

误区之三, 把文化视为一种精神消谴, 仅仅将文化停留在娱锐感官层面上, 而漠视文化的内涵及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特质, 城市文化被“世俗化”和“粗鄙化”。这种视文化为消遣的观念影响着我们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

3 打造和提升宜兴城市文化品位的路径

3.1 构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性形象

城市的标志性形象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主要表征, 它是城市特色和品位的象征, 宜兴的标志性形象, 重点在“陶都”和“阳羡山水”七千年厚重的陶文化历史和阳羡山水, 涵养了多少文人墨客, 他们是宜兴最深厚的自然和无形的文化资产, 也是宜兴城市与现实的对接。

3.2 构建现代化城市文化人才高地

要着力营造一个鼓励支持创新创业, 有利于吸纳和集聚人才进行文化生产服务的精神氛围, 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研究制定文化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 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步伐, 鼓励专业人才创办文化企业, 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艺术创作放工程技术人才设立奖励基金。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特别是熟悉和国际惯例的文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3.3 构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学习型社会

高层次的文化追求才是城市文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即培养趣味高尚、崇尚和谐、追求完美的市民。建设现代化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民素质提升与市民精神的铸就。推动市民素质整体性提升的主要途径, 在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构建学习社会就是整合全社会的教育, 为全社会各个年龄段, 有着不同学习需求的人群, 提供多方式、全方面的学习服务, 是为了保证社会的每一个成人可随时都能接受教育, 使每一个人逐步走出传统, 成为一个现代化社会精神和人格持续的现代人。建设现代化城市与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相依相存、互动互进的。

3.4 构建现代化城市的文化交流中心

宜兴向现代化中心城市迈进的今天, 如果只注重自我发展空间而无全面开放的姿态, 如果只有秀气而无大气, 这必将无法接轨世界, 也难于顺应大势。开放大气的文化交流对于宜兴城市的品位提升有着特殊的意义。

探索建立和周边城市高层文化交流机制, 疏通民间文化交流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推动和组织一些重大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 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文化的竞争。组织宜兴市艺术表演团体等社会文化团体进入国际市场, 举办有影响的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 如国际宜兴梁祝音乐节、国际陶瓷博览会、民间地方戏曲会、文博会等。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现代传媒手段, 扩大宜兴文化的知名度。让宜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文化成果展示的平台。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特别是通过中外合资合作, 加快发展宜兴市的信息、广告、策划等文化服务业。

3.5 构建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政策

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提倡高度的亲民意识, “城市建设让生活更加美好”, 应是提升宜兴城市文化品位的总归宿。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百姓谋福利, 因为城市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和评价者只能是城市最广大的市民。在兴建公共文化设施时, 要以人为本, 具有大气的构筑也有细处的审美, 营造市民便利文化生活的条件。如:音乐厅、图书馆还有普通但市民最需要的宣传栏、学习角、书报亭、休憩区等提高城市生活的舒适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宜兴人不仅只是简单地崇尚文化, 而更应具有雅致的文化品位。

3.6 构建实现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观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从一维的经济发展转向富裕、健康文明的三维的社会繁荣, 无论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文章可做。城市不是供人观瞻的, 而是让人生活的, 城市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 不能轻佻浮华。现代化的城市应是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家园, 而不是奢靡的公园。自信的、自我特色的、平民立场的、现世的安稳与可持续发展并重, 这些观念对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要自觉系统地学习人文科学、城市学, 掌握有关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的科学知识。

在文化创造上, 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庸常观点, 就是认为要先建物质文明, 等有了闲情逸致之后, 在来搞文化建设。对于那些起装饰作用的文化来说, 确实是这样, 但对于决定一支文明基本格调的人文精神来说, 却恰恰相反。精神最焦虑、最贫困的时候, 也就是开辟人文与艺术传统最合适的时候, 因为这时整个城市集体性的文化品位尚未定型。

在我们的城市里, 究竟有没有这么一批年青人, 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信心的大小, 以及他们最后所能达到的高度, 将决定着这个行进着的城市, 在下一个世纪的精神高度与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尹继佐.用文化铸造城市的个性与风范[J].科学中国人, 2002.

[2]李曼.现代城市文化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6.

[3]缪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体系的思考[C].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上一篇: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下一篇:关于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