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体育产业

2024-05-24

区域体育产业(精选十篇)

区域体育产业 篇1

1 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 各区域的产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体育产业虽起步晚, 到21世纪初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均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差距比较悬殊。从经济格局来看, 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发展滞后。具体表现为东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 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从产业的结构来看, 体育服务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 体育用品制造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

同一区域不同地方也存在着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如: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快的区域, 2002年广东等8个市的体育产业增加值为62.1亿元, 占到广东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91.5%, 而粤西和粤北地区体育产业增加值仅占到全省的8.5%。同一区域内部存在着提供同质产品的企业, 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例, 我国的体育用品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城市,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关系, 但为了市场的占有量, 形成了过度竞争, 严重影响了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

1.2 体育产业的内容存在差异性, 体育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各区域间体育产业的内容也存在着差异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在三个区域的结构布局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东部地区由于基础条件设施优越、市场运行机制比较完善, 带动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优化了体育产业的结构。而中西部由于受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的影响, 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但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中西部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 区域特点积极发展体育旅游业。另外, 中部地区也积极发展体育培训业, 注重优秀运动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东中西部体育产业的内容存在差异性, 但结构布局不合理现象也不可忽视。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虽在东中西部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都是不同区域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 但是体育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等服务性的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水平发展高的东部, 中西部虽有发展, 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十分突出, 体育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1.3 区域政策支持力度差距较大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 在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体育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试图通过体育产业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10月20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为促进体育产业的加快发展, 完善税费价格政策, 健身场所所用的水、电、气、热等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一些地方政府还制定了向体育产业投资的政策, 促进了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有些区域的政策仍然不到位, 缺乏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

1.4 区域发展目标定位不合理

各区域在制定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时不宜采取齐头并进的战略, 不能盲目的模仿照搬, 应根据本地的自然禀赋、市场的需求, 坚持计划性与操作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采取“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科学的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优势体育产业。然而有些区域政府因为过分依赖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缺乏对当地市场环境、消费水平的认识, 盲目的制定体育发展的目标, 进而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2.1 共生共荣的理念推动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共生理念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部分。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 通过构建和谐共生的环境协调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谐的共生环境可以提供充足的物质、能量, 方便区域间信息的交流, 资金的运转, 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共生环境可以打破地区和思想观念的封锁, 进而促进全国统一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市场网络的建立, 强化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东部无论是在物质资源还是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 要加大对中西部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 中西部要积极借鉴东部体育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针对同一区域内部提供相同质量的同质共生单元来说, 为达到协调发展, 不能盲目竞争, 应在适度均衡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通过竞争达到协同, 促进同类企业之间资金流、人才流之间的良性互动, 达到均衡发展。对于提供不同类别产业之间的异质共生单元可以优势互补。

2.2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以发展体育服务业为重点, 结合地域特色发展优势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首先, 要明白体育主体产业在体育产业链中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性, 只有本体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才能带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优先发展体育服务业, 通过积极鼓励多元化体育服务投资形式;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 推动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来说, 在以发展体育服务业为重点的基础上, 应该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体育旅游业, 民族特色的体育产业。

2.3 加强政策引导, 促进协调发展

区域政府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 不能过分依赖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从意识上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其次, 完善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 制定新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消除区域内体育产业发展的阻碍力量。再者, 制定监督、评价政策。最后, 制定合理的目标机制。为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要对区域的自身条件进行正确的审视, 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目标机制。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启动消费、拉动内需的新生力量, 为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绊脚石。目前, 呈现出区域体育产业内容差异性较大, 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差距较大;对其发展目标定位不合理, 盲目发展。

为促进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重点发展体育服务业, 以其较强的关联性带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中西部发展地域特色产业。营造和谐共生的环境, 东部应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强对中西部的扶持, 中西部应积极借鉴东部的管理经验。与此同时,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并加强对区域间体育产业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莉莉.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人民论坛, 2010 (23) :172-173.

[2]王飞.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2 (6) :6-8, 29.

区域零售产业组织论文 篇2

对于零售产业组织及其优化方面的研究国内主要有以下两位学者,宋则认为零售业能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为生产商创造订单,寻求销路,加快周转,能带动上下游的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的发展,起到配置资源、调整结构,繁荣经济的作用。应在零售企业方面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本重组,推出重量级大零售商,改变我国零售产业组织低水平过度竞争的状况。陈阿兴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界定零售产业、零售产业组织等范畴,认为我国零售产业组织存在着制度约束、资本约束、技术约束和人力资本约束,应通过零售产业组织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加强兼并与重组实施零售产业组织优化。

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零售业产业组织的研究,零售产业在区域经济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组织水平低,城市过度竞争,未实现零售业态要素在地域空间配置上的动态均衡。零售产业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直接关系到商品价值的市场实现。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有利于提高区域零售产业的经营绩效,达到区域市场的有序竞争。本文以安徽为例,分析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一、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面临的困境

1.分散化、小型化的传统组织形式

现今,区域零售的产业组织规模偏小,以安徽为例,小型的、个体的零售组织在零售业中所占比重较高。特别是在农村,存在大量分散的个体经营的零售主体,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极低。流通作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现实中交替出现农产品卖难和买难的问题。农产品流通体系滞后,缺乏先进的零售产业组织形式。以安徽为例,安徽农村仍以分散、狭小的个体经营门市及摊点为主,部分地区的农村集贸市场仍以棚户市场、马路市场为主,主要业态是狭小的零售门市及原始零售摊点,基本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网点为主,大都分散经营,场地狭小,交易工具落后,而且简单重复建设,以原始的价格手段进行竞争,缺乏必要的演示和售后服务。

2.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空间布局不合理

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的空间布局,主要是城市网点的比例和配置。科学的城市网点空间结构应和城市的人口规模、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相一致。先进区域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空间布局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商业布局不能和城市规模和人口分布状况相适应,零售超市企业大多以连锁形式的迅速扩张来占领区域市场,然而缺乏有效的统筹的市场规划,未带来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的目标

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的目标应遵循以下的指导思想和设置原则。

第一,要有利于搞活市场,实行多渠道流通,发挥各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的特点,合理分工、综合配套,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购买。

第二,要根据“有力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网点设置灵活多样,结构合理。做到专业和综合相结合,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合理配套。

第三,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设置合理的网点层次。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内,应分散设置各种必要的商业网点。

第四,要根据方便群众和经济核算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县、乡商业网点。

零售产业组织区域结构优化是决定零售产业组织经济绩效、零售产业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包括城市区域产业区位结构优化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零售产业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

三、城市零售产业组织区位布局优化

据统计,安徽的人均消费水平由1990年的670元提高到3707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超过18%,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消费层次、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节奏的日益加快,大部分都市人口主要在市内或近郊消费和娱乐,顾客希望在某一销售点内采购齐自己所需的物品,这就使百货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都趋向涵盖顾客所需的所有物品。这使得不同零售业态都向消费者偏好集中的某一商圈内集中,从而使该商圈容易形成不同零售业态的过度竞争的状况。

城市零售产业优化的目标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发展态势、人口集中与分散态势、交通网络构建态势等因素,由政府主管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其程序,合理规划和决定零售产业区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以防止、控制各种零售商盲目、无序的进入,规范竞争秩序,提高零售产业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具体而言,应将区域内城市按规模和功能进行一定的划分,安徽作为中部地区,有省会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从安徽的城市规模看,大部分城市属于中小城市,而中小城市,中心城区和市郊地价差别不大,但城区和郊区人口密度却差别巨大,因此在中等城市的大中型零售业布局应集中在中心城区,接近商业中心和交通干道,这样就能截留较多的随机型消费顾客,大型超市的连锁店不宜过多。在中等城市,由于城市区域面积的制约,只需几个大型的超市就可满足市民的购物需求,以安徽蚌埠为例,城市居民日常购物的超市主要集中百货大楼、华运、华联、家乐福等几家超市的地区总店,连锁店过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大企业运营成本,而效益却不容乐观。

对于省会城市,由于居民的居住人数较多,且收入在区域中较高,加上区域高教育程度的人群多在此生活和就业,消费观念比较开放,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发展消费水平较高的商业街,建立超市连锁店网络。该商业街满足区域高收入者的在时尚、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起到区域消费潮流的作用。业态选择以大型百货商场为主,集聚区域内大型的零售商,并配以餐饮、文化、娱乐等设施。由于省会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流动人口的速度,超市可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合理界定商圈,科学选址,避免重复布点,利用区域的一个配送中心对单店进行配送,获得供应或采购上的规模经济,提高整个超市连锁店网络的经营效益。

四、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优化

在农村农产品的零售市场的问题是特殊的,它实际上需要实现农产品出售和工业产品购进的两个市场的统一。而实现这两个市场的统一需要实现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优化。

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不合理使得农村的消费存在很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此时农民面临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在整个市场上对于高质量或低质量的产品都只能以平均化对待,同时也支付平均化的价格。因此高质量产品的价值被低估就逐渐退出。低质量和伪劣产品则逐渐充斥农村市场。农民作为市场的弱者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进行的博弈。很容易使其丧失对市场的信心,弱化其购买能力。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需要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利用广告、公共宣传等对农村消费群体散发出各种信息,建立和完善农村商贸市场。零售商可以通过价格、信息、展销、和各种宣传活动,对农村消费者进行演示,向消费者传授消费知识和技术。通过市场的信息扩散和聚集机制,使供需双方的信息都得到有效扩散,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极大改善,这有助于高质量产品在农村的扩散,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农民对于生产者的产品需求在P[,1]被给定,生产者生产成本(假设为不变单位成本)MC[,M],零售商有P[,0]的单位销售成本,均衡价格在OP[,1],产生零经济利润。假设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均衡价格在OP[,2],现在零售差额增加的P[,2]P[,1]将是零售商花费更多的服务,包括向农民通过广告、公共宣传等对农村消费群体发出各种信息。在销售价格位于OP[,2]时,产量将近似在OQ[,2]、P[,1]ABP[,0]的面

积将是农村原有销售商提供的服务成本。P[,2]HAP[,1]的面积将是高端零售商提供的服务成本。产品零售价格从OP[,1]增加到OP[,2],农村消费群体得到更多关于产品的信息,高质量产品售后服务也使得农村消费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产生了更大的需求,需求曲线平行移动到D[,2],以至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产量OQ[,2]高于以前OQ[,1],现在因为产量的增加,生产商利润增加了,由交叉阴影面积MLNM表示。因此,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市场,有利于向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刺激了农村消费者需求,导致更多数量的销售和生产者利润的增加。

另外,由于零售商提供的有价值的零售服务,农村消费需求的移动几何上增加了交叉阴影四边形RGHJ的消费者剩余。然而,价格的增加导致消费者减少由水平交叉四边形的剩余P[,2]HAP[,1],这被转化成增加的销售成本。比较这两个四边形,剩余RGHJ超过了损失P[,2]HAP[,1],因此存在一个净消费者剩余所得。另外,还存在生产者剩余的长方形面积BLNM,这样,消费者剩余变大,生产者剩余变大。在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消费者剩余加生产者剩余大于农村原有销售商条件下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因此,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整个社会福利提高了。

通过以上分析,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优化优化需要加快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及网络推行城乡零售区域产业组织优化,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支持国内外大中型零售企业向小城镇延伸。商务部20颁布的《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已经做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提出的要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从计划三年内在试点区域培育25万家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全国50%以上的行政村和70%以上的乡镇,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应按《纲要》决定实行,形成现代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形式。

我国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趋势 篇3

摘 要:本文从技术层面构建了绝对和相对、静态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识别产业集聚发展阶段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了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上的误区与混乱。上述指标从不同侧面更精准的反映了我国近20年绝对产业集聚和相对产业集聚现状、产业集聚速度及产业转移趋势。

关键词:绝对产业集聚指数;相对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产业转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从四个特区设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到浦东开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报地区向高回报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全球资本与我国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结合,形成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格局。随着产业在东部的集聚,近几年东部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受限、地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民工荒等问题。为此,我国产业集聚状况和转移趋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笔者长期从事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研究的经验,对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通常使用的几种方法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澄清研究方法的误区与混乱。

二、我国区域产业集聚趋势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区域产业集聚既可以用静态指标测度,也可以用动态指标考察,两者包含的信息不同。静态指标反映的是一个行业在某地区现有生产能力在全国的地位,是衡量行业当前生产分布的指标。动态指标加入时间因素,反映的是某行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集聚速度,体现行业生产的区域转移及速度。

(一)静态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是衡量行业当前空间分布的指标,又分为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和相对产业集聚指数。

相对产业集聚指数表示i地区j行业产值占i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比。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全国视角,反映j行业在全国的分布和集聚状况,i地区j产业占比越高,表明该地区j行业在全国绝对优势越明显。相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地区视角,表示的是j行业在i地区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本文利用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6个行业历年的绝对产业集聚指数Sij、相对产业集聚指数Qij。

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的相对产业集聚指数;(2)用*标注的行业无1990年的数据,用1993年的数据代替。

结合两个指数观察,东部地区的一些行业不仅绝对优势非常明显,相对优势也很可观。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92%,1.39)、化学纤维制造业(88%,1.3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5%,1.29)1。东部地区创造了我国上述产业的绝大部分产值,同时这些产业也是东部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虽然缺乏绝对优势产业,但一些行业的相对优势非常可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35%,2.68)、烟草制品业(33%,2.52)等。

(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产业集聚现状的考察,还应采用动态指标研究产业集聚的速度。本文构造的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如下:

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间,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明显:1990-1995年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有18个,中部地区有10个,西部地区仅有4个;1995-2000年、2000-2005年两个时段中,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分别增加至22个、21个,远多于中西部地区。2005-2010年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初见端倪:在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减少为3个,而中西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产业明显增加,分别为20个、23个,绝大多数的行业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说明东部地区这些行业的绝对优势在1990-2005年间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绝对优势在不断下降;2005年后,这些产业逐步向中西部集聚,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开始下降,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优势逐步上升。

四、结论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究 篇4

1 区域体育发展的意义

区域体育, 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划内或多个衔接在一起、共性比较突出的行政区划联合成的广义区域的体育。每一区域内的体育属性、体育内容、体育方法、体育手段以及相应外部支持系统具有同一性和相关性, 区域体育介于宏观的因家体育与微观的体育之间, 是一种来自中观层西的研究视角, 国家体育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和规范必然会在区域体育中反映出来。同时, 区域体育又以自身的特点、地位、关系与规范能动地影响到具体而微观的体育之中。区域体育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现阶段经济、文化等社会诸因素综合影响、作用的产物。

2 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基本因素

2.1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一个区域人口数量、密度、增长速度、人口结构与整体素质等方面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就人口数量特征而言, 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第一, 一个地区优秀运动人才的数量的多少, 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该地区竞技体育观赏服务产品的类型、生产水平和数量。运动员作为生产“各类可供观赏的人体运动动作组合服务产品”的特殊劳动力, 在体育服务产品生产中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 它不仅决定了产品的类型、生产的数量, 而且是决定产品质量和品位的关键因素。第二, 一个地区人口结构与整体素质是决定该地区体育消费市场有效需求的重要要素之一。从公众的消费行为形成的角度来看, 消费者的年龄、消费偏好等是影响有效消费的重要因素, 若一个地区的人口有合理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 不仅有利于人口与劳动力在不同类型的体育服务岗位上的正常就业, 而且将会形成不同类别的体育消费, 扩大体育的消费量;若一个地区的人口整体素质较好, 则会形成合理的体育消费偏好, 这种消费偏好也将促进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进而提升区域体育经济的发展。因此, 只要一个地区在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条件从数量、质量的特征等方面得到良好的改善, 就必将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增长与发展。

2.2 技术的进步

技术进步在体育产业增长与发展中也有很重要的贡献。技术进步使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获得更多的产出。在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中, 尽管资金和劳动等要素有较大的作用, 但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通过技术贸易、技术引进或技术援助等方式, 就能促使科技要素的互补性区际流动, 使各地区都能不同程度地分享人类科技进步成果, 促进体育的增长和发展。

2.3 区域体育产品生产规模

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是有关体育产品生产的自然条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和组合的动态过程。这些要素在任何地区的优劣状况不尽相同, 但存在着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如自然条件优越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若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的投入,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出来并形成生产规模。因此, 体育产业的增长与发展必须靠各种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 这种共同作用的效果则取决于诸要素综合体的合理程度。体育产品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进行了优化组合, 就可增加生产规模, 其整体功能就会扩大, 反之则反。

3 区域体育发展思路

3.1 跨地区发展

区域体育的发展受到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由于区域体育所具有的共同性、系统性、整体性和特殊性的特点, 区域体育要稳步推进、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跨区域的联合发展。国家体育的宏观体育是建立在区域体育的小体育观之上, 它包含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发展。

竞技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济的发达使得竞技体育的投入有了切实的保障, 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社会体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跨区域可以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 有利于区域体育资源的共享。首先在体育人才的配置上, 应采取以人为本的原则。吸引一部分志愿者短时期内去相应的地区开展体育工作, 通过采取发展体育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的途径, 开发体育人才资源。杜绝一切拔苗助长和为地区之间利益纷争而产生的弄虚作假等方式。其次, 抓住信息时代的特征, 通过互联网完善体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利用现有储备建立体育信息网, 使各地区的体育信息互通有无, 加快改革的步伐。

群众体育既是体育事业的基础,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群众体育开展薄弱地区, 借鉴其他群众体育开展较好地区的方法, 大力引进与时代接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借体育信息的东风, 促进改革向“群众体育靠社会”的新模式过渡。

体育产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显著, 呈现出东、中、西部梯度发展格局。落后地区通过向体育产业发达地区的学习, 加大体育产业落后地区的法制化管理, 健全管理体制, 增强其内部的管理水平, 提高服务质量, 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为今后体育产业的发展创建条件。

3.2 省市区联动

省市区域体育联动可以根据各城特点各有侧重, 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各城互为市场, 整体规划, 取消一些特殊限制, 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共筑体育平台, 体现同城效应。及时调整竞技体育的项目规划, 不要一味追求“大而全”, 站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小而精”。协调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 不能因为场馆设施集中在部分城市地区, 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场馆设施较少、条件较差而影响全省体育工作的协调发展。要促进体育产业快速推进, 使全省能实现一棋全盘化管理。

遵循体育经费统筹的原则, 采取省内竞赛体制, 激发全省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积极性, 着眼未来, 培养和打造自己的优势项目, 要综合协调各区域的竞技体育的定位和分工, 形成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统筹规划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竞技体育的项目, 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重视区域之间体育资源的整合, 使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成网络。鼓励跨地区、跨部门建立各种形式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特色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

4 结语

区域体育作为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现国家体育战略目标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区域体育的发展涉及因素众多, 结构复杂, 对其进行战略的研究和科学的规划就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一定的系统层次结构中先将其分化、解构, 落脚在一些易于掌控的基本要素上, 根据国家体育战略目标的要求, 结合不同区域体育发展实践特点进行整合、建构。

摘要:体育资源要素结构决定了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水平。从区域体育产业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区域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技术的进步、区内外体育产业发展软环境和区域体育产品生产规模等方面论证了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问题。

关键词:区域,体育产业,要素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1]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篇5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XX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xx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尝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积极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积极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尝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潮,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xx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XX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文明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年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集体厂、尝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集体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积极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积极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附:行业及项目规划

行业及项目规划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三杂率达%,加工率达%;肉羊出栏万只;肉牛出栏千头,牛奶总产量吨;家禽出栏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外销菜达%。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渡、吉安、临江、河西、羊口等15个乡镇建成冬菜基地6万亩。

3、技术措施

大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良种率、杂交品种率达到92%以上。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供应。普及双膜加拱棚、大棚、遮阳网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蔬菜间套技术、光能利用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狠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水果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经果林达6万亩、1080万株,总产3.8万吨,实施果树劣改良150万株。

2、区域布局

一是建设凤垭山、大树、木老、西兴为中心的伏季水果基地片,发展伏季水果10000亩;二是改良212线曲水、河西、羊口、大树、木老等地的中华寿桃树苗,发展寿桃1.3万亩;三是建设以李渡工委和大通工委为中心的优质脐橙基地片,发展优质脐橙2万亩。

3、技术措施

建立良种引种观察圃、母本园、育苗圃。加强果树苗木的引进和管理,严把果苗质量关。进一步改革果树的常规栽植为加密定植。禁止果树行间套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可套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确保稳产高产。

(四)红薯产业

 

;

1、奋斗目标

XX年,引进红薯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建成薯类产品专业市场2个以上,薯业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税金达到1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2、区域规划

按照“规模发展、集中成片”的要求,将龙蟠、集凤、金凤、白家等乡镇作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中心乡镇。在龙蟠、集凤、里坝、金凤、白家、和平、安福、华兴等26镇,建成优质、高产红薯基地20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同全国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南薯99、bb30—244、豫薯王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机改后的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基地乡镇农户红薯种植的培训、指导,每个基地乡镇要抓好一个优质红薯高产示范片区建设。

(五)粮油产业

1、奋斗目标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XX年粮油播面控制在万亩左右,粮油作物的优质率达85%,油料达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

2、区域布局

以318线的龙蟠、集凤、里坝一带,212线的河西、李渡、吉安一带,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通、一立、大兴一带为重点,逐步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

3、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积极发展各种优质杂粮。XX年优质稻达到万亩,占%,产量达到万吨。旱地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选育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良种,各类优质专用玉米XX年达到万亩,油料作物以优质花生和油菜为主,同时扩大高梁、大豆等杂粮播面。二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规范栽培、统防病虫、旱地改制、旱育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区农业部门重点抓好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乡镇、村要建设有队伍、有基地、有配套设备、有培训手段、有经济实力的“五有”农技服务组织。三是逐步改造劳动工具,积极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劳动机具的技术装备程度。

(六)蚕桑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桑园面积达6.2万亩,良桑率达93%,产茧520万公斤,基地乡镇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4%,专业村占48%。

2、区域规划

文峰、世阳、双店、吉安、太和五个市级基地乡镇~年桑园面积达1.8万亩,发种量6万张左右;土门、临江、龙岭、一立、大通五个区级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达2万亩,发种量4万张左右;李渡、金凤、白家、巨石、金宝、积善、三会、七宝寺、里坝9个区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达1.1万亩,发种量达2.6万张。这19个乡镇共产茧440万公斤,占全区的84%。基地乡镇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村达到50个。

3、技术措施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桑树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簇、统防统消等配套技术。同时,走集中育苗、一步成园、规模发展的路子,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成片桑园。大力修建共育室、标准蚕室、贮桑室、蚕沙坑、消毒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

(七)林业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在15个乡镇新建核桃等干果林1.4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区域布局

在李渡、龙岭、金凤、巨石、盐溪、桥龙、安平、天星、大通、龙池、蟠龙、金宝等乡镇建设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0.6万亩;在火花、文峰、西兴、木老、大树、曲水、积善、大兴、八角、大观、里坝、集凤、三会、礼乐、世阳、移山、一立建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0.8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健全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完善的护林指挥、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体系,在火花、曲水、和平、巨石、西兴、临江、安福、八角以外的40个乡镇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36公里。设立虫情预测预报站6座,五年内全区柏毛虫防治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林业新品种的选育,建成林木苗圃基地0.1万亩,加强对林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形成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八)水产业

1、奋斗目标

XX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2243亩,产量10178吨,产值9256万元。

2、区域布局

一是工程养殖。充分利用全区现有的水库、石河堰的有效水面,发展集约化特种养殖。二是江河养殖。利用嘉陵江水面,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箱养鱼,实现精养夺高产。三是稻田、山湾塘养殖。要在土法养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产高效。

3、技术措施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篇6

国外学者罗斯托在研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发现了主导产业的存在,并对其作用和特征进行了描述,但其并未指出应当如何选择主导产业。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和奥地利经济学家赫希曼则提出了具体的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筱原三代平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作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主要选择标准,即将区域内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而希尔曼则更强调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经济活动的带动作用,提出了关联效应标准,即优先促进区域内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较大的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二者的学说奠定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国内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应用研究。在研究方法层面,学者们应用了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针对某一省市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叶蔓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资源型城市接替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比较优势、关联带动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科技进步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杜恩社等根据经济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发展原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工业主导产业进行综合评价选择。齐少虎等人以新疆省为例通过对weaver~Thomas模型和综合分析法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考虑新型工业化内涵、关联性、发展潜力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了22个指标组成的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在研究角度层面,目前对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主要包括涵盖两个方向。一为基于區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所延伸出的基准原则,另一为根据地区发展实际所总结概括的约束性原则。如魏敏等以陕西省为例,结合筱原三代平提出的“筱原两基准”与赫希曼提出的关联效应理论,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围绕区域比较优势的标准、高收入弹性原则、生产率上升标准、产业的关联度问题建立了区域主导产业指标体系。叶国挺分析了现有基准存在的理论上和操作上的不足,据此提出了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确立上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区域经济带动原则、产业发展潜力原则、高关联度原则、技术进步原则、动态比较优势原则、社会效益原则,建立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AHP模型,对江苏省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周振华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三条基准~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和瓶颈效应基准。丁凯等从选择基准、指标和评价方法几个方面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进行了综述,综合现有研究基础,给出了推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方法的建议。

上述研究和探索对于丰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建立评价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在综合各评价体系和自身知识结构的情况下,选择因子分析法作为本文的分析方法,对湖南省的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分析。

区域主导产业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在选择区域中的主导产业时,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大环境。在选择主导产业选择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地区应当将资源倾斜于发展潜力大、科技进步速度快、资源利用率高、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具有高增长性和高发展速度的产业,才有用在区域内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成长。

关联发展原则:产业的发展对其上下游产业链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产业关联度强的产业将通过不同方向带动大小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区域带动效应。因此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对带动效应大、产业延伸链较长的产业。

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区域经济的长远良性发展的角度而言,可持续发展原则亦是进行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原则之一。选择对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破坏小、能耗低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对于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

指标体系构建。在上述三原则的指导下,本文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确立。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可靠性,本文确立了关联性基准、比较优势基准、环保基准和社会效应基准。在以上基准的基础上,本文确定了研究分析主导产业的指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产值、总资产贡献率、产值利税率、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值能耗和就业吸纳率。

分析过程。考虑到目前湖南省各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同时结合统计数据可获得性,本文拟选择以下十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候选产业:煤炭开发和洗选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在选定以上十个行业作为备选产业的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以上产业进行综合评估,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排名,选择湖南省的主导产业。

本文所采用的指标取值说明如下:

(1)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数据来源于林有在《统计与决策》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的结构分析与应用》。

(2)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3)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2015》。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选择湖南省的区域主导产业。首先,运用SPSS软件对所搜集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各数据之间的量纲进行统一。

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和变量共同度。结果表明变量的相关性和共同度较大,适用于因子分析,效果较为显著。根据计算所得的初始特征值,提取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三个因子作为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91.7%,能够较好的代表所选取指标体系。

第一主因子主要反映劳动生产率、总资产贡献率、产值利税率,因此将其命名为经济效益因子,第二主因子主要反映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产值,因此将其命名为关联性因子,第三主因子主要反映单位产值能耗和就业吸纳率,因此将其命名为环保和就业因子。

在确定三个主因子的基础上,将三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三个主因子的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应权重。根据每个主因子所对应权重,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计算各产业的综合得分。

区域体育产业 篇7

区域经济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也是指在经济上由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性经济。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最早可追朔到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James Steuart),通过对空间人口集中、经济活动区位、城市和区域成长原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区域经济演化的三个阶段,即单部门的原始农业阶段、城市化阶段和制造业为主的分工阶段。继斯图亚特之后,亚当·斯密(Adam smith)也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狩猎社会、畜牧社会和农业社会。1841年,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五个阶段。在李斯特之后,西方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胡佛—费雪的标准阶段次序理论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主要包括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空间结构极核式空间结构。由于区位条件的不一样,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就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地,即“点”或“集聚极”。点轴式空间结构,指区域中有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否成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指区域点与点之间会有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沟通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点轴式空间结构是在极核空间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增长极与周边点的交往中,产生越来越多的商品、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因此就会建设连接他们的各种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供给线路等。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成为区域发展所以所的轴线。最终形成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并形成联系通道,随之形成网络式空间结构。

2 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

2.1 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

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动, 一些产业较为迅速地形成和发展, 而另一些产业则相对发展缓慢、收缩、甚至停滞不前, 即消费需求变动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从第一产业看, 农业比重下降是由恩格尔定律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土地收益递减使同一土地的农业投资增到一定程度后因收益下降必然趋向减少。这就从供求上决定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从第二产业看, 工业比重先升后降趋势主要由工业品的需求特征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居民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满足程度低,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这些需求满足程度比较高, 不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长, 呈现出饱和、下降趋势。这就造成了工业消费品产值比重先升后降的态势。就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而言, 生产量的增长和新的生产领域的开拓使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生产资料科技含量增大、实物含量减少, 物耗水平下降, 生产发展更多依靠科技投入而非实物投入, 于是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减少。这两个作用方向的动态平衡造成了生产资料产值比重的先升后降趋势。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求演变的合力决定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先升后降趋势。

从第三产业看, 第三产业比重增长是服务需求上升律与服务供给上升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服务需求上升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必要性;第三产业的相对高利益, 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动力;第一、第二产业的生产高效率, 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可能性。服务需求、供给上升律的相互作用, 导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

2.2 科技进步的带动机制

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合理的技术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要素不发生流动的情况下本身就带来产业结构的改进;二是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 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基础上带来产业结构的提高。技术进步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物质基础。

产业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一是原有产业的不断分解, 形成新的产业;二是某种新产业或新生产方式的规模扩大, 形成新的产业。科技进步通过改变需求结构影响着产业发展前景,还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体制政策的推动机制

产业政策主要包含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 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为实现其发展目标,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规范国内垄断竞争秩序而实施的干预性、指导性措施。从产业政策的绩效来看, 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 产业政策作用于产业发展既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又要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产业政策作用于产业演进, 从政策内容来看, 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 主要是改善一般的产业环境;在产业部门层次上, 主要是协调产业结构;在微观层次上, 主要是调整产业组织, 指导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和有效竞争等。但重点在于促进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 这种合理化和升级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侧重点不同, 后起国家通常更强调在演进升级中实现协调, 以实现后发效应和赶超任务。

产业政策有两面种作用方式:一是财政的方式,即中央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补贴的方法 (如增加转移支付) 扶持某些产业尽快发展。被扶持的产业由于享受到财政补贴可能增加产量,非扶持的产业由于税赋增加可能减少产量, 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某些变化。二是信贷的方式,即中央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对某些产业增加信贷,从而促进这些产业更快发展;同时,对某些产业压缩信贷, 从而使这些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就会使产业结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

3 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产业整合包括建立第一、二、三产业的紧密联系,形成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产业群落,建立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网络,利用企业外部的垂直联系与水平联系,以网络型的产业组织空间形成产业群落;产业联系内部化,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形成若干有规模经济优势的跨地区企业集团。

近年来,作为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阶段性标志成果之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崛起了一批特色产业集聚现象:白色产业集聚 (如棉花产业集聚、乳业产业集聚等) ,黑色产业集聚 (如石油天然气产业、化工产业、煤炭产业等) ,红色产业集聚 (如工业番茄产业集聚、红枣产业集聚、胡萝卜产业集聚、枸杞产业集聚等) ,绿色产业集聚 (如葡萄产业集聚、西甜瓜产业集聚、香梨产业集聚等) ,边贸产业集聚、旅游产业集聚等,这些特色产业集聚大多表现出充分利用新疆的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呈现出特色产业地理性集中、专业化分工和出口导向的典型特征。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形成,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凸显后发优势、促进技术创新以及提高社会发展贡献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经济的分散性现状在产业结构中的表现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0年》的数据显示 (表1) ,2009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4203.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91.10亿元,占16.44%;第二产业2086.74亿元,占49.63%;第三产业1425.57亿元,占33.91%;而各产业的就业人数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50.89%,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14.16%,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6.13%,产业间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呈现出偏差,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相应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生产力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的人为分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这种人为的城乡分割,不仅使得经济结构难以调整,而且经济发展的这种现状“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整合和人口的整合。这种经济发展导致的后果不是整体发展。而是个别发展,单兵冒进。

4 主导产业的选择

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因此,它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一般地,只有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4.1 高比较优势系数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它是由比较集中率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

其一,比较集中率系数=(a/A)/(b/B)

式中:a是某产业的产值;A是区域所有产业的产值;b是全国该产业的产值;B是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

如果比较集中系数大于1,则该产业在产出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该产业在产出规模上不具备优势。

其二,比较生产率系数=(x/X)/(y/Y)

式中:x是某产业的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X是区域的全部要素生产率;y是全国该产业的全部要素的生产率;Y是全国的要素生产率。

如果比较生产率系数大于1,则该产业具有生产率的比较优势;反之,该产业不具备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其三,比较输出率系数=(m/M)/(n/N)

式中:m是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量;M是区域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n是全国该产业产品的区际交换量;N是全国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一般而言,主导产业的比较输出率系数都大于1,其数值越大,则该产业的产品区际交换率越高。

其四,比较利税率系数=t/T

式中:t是区域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T是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

如果比较利税率系数大于1,则区域该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全国其他区域相同产业比具有优势;反之,则区域该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全国其他区域相同产业比处于劣势。

比较优势系数是上述四个系数的乘积。区域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系数的值越大,越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

4.2 高需求收入弹性

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产品的未来社会需求要能够持续地、较快地增长。也就是说,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所谓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s

如果需求收入系数大于1,则表示富于弹性;反之,则是非弹性的。主导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必须大于1。在此前提下,系数越高越有条件成为主导产业。

4.3 高生产率上升率

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

4.4 高产业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发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开拓出新的市场等。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担负着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只有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5 结论

新疆除了中央驻疆企业,自治区政府组织开发的石油、石化、煤炭、钢铁、有色工业等产业规模较大以外,其他大部分特色产业基本上是由地方各级政府、兵团系统各团场和民营企业开发生产的。一般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多为小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处于生产规模小、产品产量少、营销策略技术水平低、经济影响小的发展程度,未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化开发,因而规模效益也不明显。

通过对新疆特色资源、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的梳理,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新疆的名优特品种都是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产生,在经营户中能人的带动下形成的。如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伊犁的蜂蜜、精河的枸杞等产业。

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及石化相关产业,主要都是围绕油气田开发建设而形成。新疆农、林、畜的特色产业也都因其独特或独有的资源产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特产,进而加工、运输、销售,形成特色产业。

摘要: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既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的过程, 也是不断选择主导产业的过程。一个地区的经济要想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就一定要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态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新疆自治区统计局, 新疆统计年鉴2009, 中国统计出版社.

[2]成亮, 基于产业集群的新疆产业整合策略研究,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3]王运奇, 论新疆主导产业选择,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3期.

基于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篇8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 (区域) 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 (区域) 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低的一系列问题。为此, 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五低”障碍, 从理论上认清产业集群的本质尤其是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层的公共经济政策选择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它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概念, 是由区域内产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主导优势。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机理上看, 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 竞争合作途径。

在一个产业集群中, 大量相关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通过竞争能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效率。同时, 集群企业间又开展着如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联手建设区域品牌、联合开拓市场、联合融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各种层次的合作。

2. 规模经济途径。

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两种挑战:其一, 规模不经济问题, 即企业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边界, 若超越这一边界, 往往因规模过大导致组织失灵、管理成本上升;其二, 遭遇法律壁垒问题。而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一中间产业组织形态, 可以在避开上述壁垒的同时获取规模效益, 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3. 创新激励途径。

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一方面, 集群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 集群企业的集体创新, 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 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 减少重复性投入, 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 提高创新效率。

4. 区域品牌途径。

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区域品牌的辨识促销效应, 一旦建立了知名的区域品牌, 就有利于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辨识, 区域品牌产品就可以凭借良好的品牌认知来扩张市场, 由此可以明显节约营销成本;二是区域品牌的品牌伞效应, 一旦区域品牌建立起来, 群内企业就可以以这一品牌为支撑,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壮大集群产品队伍, 丰满优势产品线, 甚至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 新产品就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大伞荫蔽之下减少市场开拓的成本投入与可能风险

5. 资源集聚途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资源集

聚效应。一旦集群形成, 以集群的早期发端企业为核心, 就会吸引群外与产业有直接联系的高等要素如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 壮大集群实力。

四、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思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1. 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国内外成功的集群实践表明, 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保证集群的健康成长, 适度的政府参与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 尊重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 以“引导、扶持、服务”为己任, 是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制度与政策安排, 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 使其发挥带动作用;与成员企业共同打造区域品牌, 创造品牌资产;提供质量监管、信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以促进集群成员间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为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组织会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2. 科学地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 很难做到产业发展上的均衡, 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科学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 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 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 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 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 切实避免以“堆”代“群”, 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 促进区域性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 加快技术进步, 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中主导产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 因此, 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 还应注重加大技术投入力度, 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同时, 要注重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 互动创新, 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4. 明确产业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应有地位。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区域产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 而这种低成本与差异化要持久就必须依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因而, 发展产业集群, 培育区域创新体系, 打造产业价值链, 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 各地区应将产业集群战略放在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地位, 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以此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解决依靠传统产业政策无法解决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2]郑胜利: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 2004, (3)

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 篇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用财政分税制度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即准许地方政府留存部分税收收入,这不仅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热情,也引起了地方政府之间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竞争( 余东华,2008)[1]。为了在经济竞争和政治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常常会受短期利益驱使,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价高利大的资源加工行业,竞相投入相同的产业部门,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引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投入产出关系的扭曲,使得在全国范围内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大降低产业效率。

现有国内文献对产业同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同构的形成原因、产业同构问题的价值判断、产业同构的经济影响等方面。就产业同构的形成原因而言,陈建军( 2004)[2]指出长三角内部各区域在资源禀赋、技术和传统文化等外部因素的相似性是造成各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的原因,而制度和市场结构造成的恶性竞争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于良春、 付强( 2008)[3]在构建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互动关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发现地区行政垄断通过扭曲产业政策、歪曲资源配置以及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行为会直接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而借助政府力量则会间接影响区域产业同构的变化趋势。李桢( 2012)[4]从市场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引起区域产业同构的制度性原因,认为由制度性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只要影响制度性产业同构的因素不发生根本性改变,就一定会存在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就产业同构问题的价值判断而言,李娜( 2009)[5]基于合意性产业同构和非合意性产业同构的特点,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市场需求和环境效益等3 个角度分析江苏沿江地区制造业产业同构的合意水平,同时结合该地区产业分工程度,得出江苏沿江地区处于重化工业兴起的再趋同阶段,重化工行业同构较为严重,但产品已呈差异化发展的结论。 赵峰、 姜德波( 2011)[6]表示,由于苏北地区发展背景相似,产业同构并没有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相反,该现象还可能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存在正效应,属于合意性产业同构。刘名远( 2013)[7]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对新兴产业决策内在行为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发现资源禀赋型产业同构和转型升级型新兴产业同构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合意性同构,而外部引进型和羊群跟随型新兴产业同构则属于非合意性同构。就产业同构的经济影响而言,江世银( 2005)[8]认为地区产业同构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区域产业同构的畸形发展和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协调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阻碍全国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王文举、范合君( 2008)[9]把1992 ~ 2002 年的GDP增长率和工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回归,实证结果显示GDP增长率和结构相似系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长三角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对GDP增长率有正向作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促进了经济增长。李松龄、李娜( 2010)[10]针对洞庭湖区域的实际情况指出,产业同构导致资源低效利用、浪费使用,是影响洞庭湖环境的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蒋伏心、苏文锦( 2012)[11]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9 年长三角16 市的高技术产业进行研究,发现大量高技术产业资本的投入、产业同构程度的上升和产业结构差异的减小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外国学者也对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9 世纪末20 世纪初,Kim ( 1998)[13]指出美国制造业的分布表现得较为集中,但1950 年以后,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使得制造业的集中程度迅速下降,产业同构程度明显上升。Qian和Roland( 1998)[14]基于中国特有的官员晋升激励机制,认为迫于政绩考核的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价高利大的产业,导致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差异度下降。Young ( 2000)[15]认为中国各地区之间之所以会出现产业同构现象,原因在于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的财政分税制度,该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倾向于保护和发展价高利大的资源加工行业,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Barrios,Barry和Strobl ( 2002)[16]的研究发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地区之间人均收入趋同有明显的关系,同时,欧盟发展较缓慢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对其产业同构程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Gugler和Pfaffermayr ( 2004)[17]研究了产业同构和地区生产率趋同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区域生产率趋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但是,受产业集聚效应和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依赖的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速度远慢于地区生产率趋同的速度。Nicole和Claudia( 2010)[18]对欧盟14 个国家36 年间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同构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关联产业之间的产业同构现象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同构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但研究结论有较大的分歧,需要进一步探讨; 同时,相关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从产业同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研究产业同构的效应的,直接从产业关系的角度研究的文献较少,而实际上,产业同构与产业效率的关系能更为直接的反映产业同构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产业同构与产业效率的关系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分析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通过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来提升产业效率。文章在运用一系列指标识别出各省市工业产业之后,测算出这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同构程度,并进而建立计量模型,采用2003 ~2012 年将近40 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

2 我国区域主要产业同构程度分析

2. 1 主要产业识别

产业同构是指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之间,其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在产业构成比例、产业之间相互联系以及产业之间生产要素的配置等产业格局中所表现出的相似程度。工业是一个区域行业体系的主要部分,显示了该地区产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工业发展的快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决定整个区域产业体系的未来发展状况,因此,区域主要产业的同构程度分析主要是工业主要产业( 包括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的同构程度分析。

美国学者罗斯托在其著作 《经济成长阶段》中首先提出主导产业这一概念。主导产业,即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在产业生命周期中处于成长期,对区域贡献度高,具有较高增长率、创新率以及强大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带动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支柱产业,顾名思义,即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具体说来是指那些在产业生命周期中处于成熟期,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的产业。

本文借鉴王乐乐、吴殿廷、姜晔( 2012)[19]构建的主导产业识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选择产业规模比率、平均增长率、区位熵、市场占有率、固定资产原值比率5 个指标来识别各省市的主要产业。各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表1 所示:

上述指标所需数据来源于2004 ~ 2013 年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等,选取工业中的所有行业,由于2012 年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进行了第三次修订,为保持数据上的连贯性,本研究将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合并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将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合并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基于上述指标,满足以下3 个条件之一即为我国各省市的主要产业: ( 1) 某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即产业规模比率在2% 以上的产业; ( 2) 平均增长率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且区位熵大于2 的产业;( 3) 平均增长率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且市场占有率、固定资产原值比率均大于0. 1 的产业。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具体列出根据上述指标识别出的结果,如读者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2. 2 主要产业同构程度的统计描述

现有文献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同构进行了研究: 从产业层面来看,有对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同构程度的研究,也有对工业之间、制造业之间产业同构程度的研究; 从区域层面来看,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东中西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问题研究,也有文献涉及某一省份内地级市之间的产业同构问题研究。衡量产业同构的主要方法有: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于1979 年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联合国有关专家1981 年提出的结构差异度指数、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1991) 提出的行业分工指数、区位熵法、Landesmann和Szekely ( 1995 ) 提出的结构差异度指数法、Finger和Kreinin ( 1979) 提出的测度产品出口相似度的指数、王志华( 2006) 提出的改进的克鲁格曼指数以及上述多种方法的结合等。

因此,本文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上述测算整理所得的2003 ~ 2012 年31 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主要产业,采用选取某一产业作为主要产业的地区数量来描述该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同构程度,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

根据表2 所示统计结果,经过观察和分类,可以将产业同构程度划分成3 种类型:( 1) 技术型产业: 是工业中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 2) 资源型产业: 此类产业是指工业中基于地区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等;( 3) 生活消费型产业: 是指工业中对某一产业的产品有较大需求量且该产品能直接用于人们生活消费的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见表3。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对产业同构程度进行划分,是因为每个产业隶属于不同的技术类别,不同技术类别的产业,其同构程度的高低会对产业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其进行分类之后再分别进行估计,不仅可以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度,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对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3 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

3. 1 模型的建立和变量说明

本文以工业为研究对象,检验产业同构与产业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为此,需要构建计量模型,以产业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而影响产业效率的因素很多,本文把这些解释变量分为3 类:( 1) 关键解释变量,即产业同构程度;( 2) 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开放度、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能力;( 3) 可能对产业效率产生影响的变量作为第三类全部纳入随机扰动项。

产业同构程度用选取该产业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个数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前文的统计结果; 产业开放度用一产业的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表示,该比值能有效衡量某一产业的工业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水平; 市场化水平用一产业工业销售产值中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全部就业人员中非国有企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均值表示; 技术创新能力用历年各产业的R&D经费占比、R&D人员占比、新产品产值占比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等4 项的均值表示。

以某一产业的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 为产出,企业单位数、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原价、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投入,采用可变规模报酬模式下的DEA模型测算产业效率, 具体运用DEAP2. 0 计算出各个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面板数据变量的下标i表示产业,t表示时间,其中,IE表示产业效率,S表示产业同构程度,Opendegree表示产业开放度,Market表示市场化水平,Techability表示技术创新能力。上述指标所用数据来自于2003 ~ 2012 年的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并经过整理、计算所得。

3. 2 实证分析

下面分别以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因变量对不同类型产业的同构状况进行估计,在回归方法上采用面板数据中的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为了选择准确、合适的估计模型,将采用豪斯曼检验确定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采用LM检验确定随机效应模型或混合估计模型。实证回归结果如表4 所示。

注: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t值,* 、**、***分别表示在10% 、5% 、1& 的水平上显著。使用Stata12. 0 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处理。

由总体的回归结果可知,产业同构和综合技术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能促进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 产业同构和规模效率之间在1% 的水平上负相关,与前述不同的是,开放水平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升,并且,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对规模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也不显著。从总体上来看,产业同构是不利于提高产业效率的,不管是综合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这是因为:( 1) 区域产业同构意味着对生产要素具有相同的需求,导致各地对生产要素的竞争,地方政府为了保证本地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必然会运用行政手段阻碍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自由流动,造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 ( 2) 地方政府为确保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会对本地企业的生产和产品销售进行保护和封锁,短期内提高了本地企业的获利能力,但长期所形成的区际贸易壁垒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3) 受地方保护的影响,本地企业不会面临地区之外的竞争,导致其缺乏引进先进技术以及技术创新的动力,造成技术进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降低企业竞争力。因此,产业同构程度越高将阻碍产业效率的提高。

技术型产业的实证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同构促进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但这种促进作用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综合技术效率受创新影响较大。产业同构表明产业布局状况较为分散,市场竞争程度较高,从而促进了产业创新和综合技术效率提升。这同时也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关,我国目前创新性比较突出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分布比较分散,因此区域同构程度较高。因此这种促进作用不是很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分散的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较多但水平通常不高,而重大的技术创新往往需要集聚才能产生,因而需要同构程度低、产业集中度高。开放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与综合技术效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市场化水平则阻碍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但这种阻碍作用并不明显; 产业同构和规模效率之间在1% 的水平上负相关,开放水平和规模效率之间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上阻碍规模效率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化水平提高,意味着政府干预的减少,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各地区相继发展相关产业,不利于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产业规模效应的实现,而技术创新能力与规模效率二者是正相关的。就技术型产业来看,产业同构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高,但有利于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后者这种促进作用在目前不是很显著。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产业同构程度高,产业布局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实现,从而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高。技术型产业对科学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人力资本要求也高,如果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聚无法实现,就不会出现知识溢出效应,也无法实现重大的技术创新。技术型产业的发展意味着相关产业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对纯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利,因此,产业同构对产业综合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资源型产业的实证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同构阻碍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但这种阻碍作用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 ( 1) 这与我国的市场化水平有关,我国当前市场化水平还不高,同时资源型产业发展程度也较低,产业科学发展水平低且处于传统的发展水平; ( 2) 资源型产业生产效率不高,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产品附加值也较低,其发展水平远未达到高精尖状态,同时该类型产业发展要求也不高,分工程度也不高,因此,在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阻碍作用并不明显。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均在1% 的水平上与综合技术效率正相关; 产业同构和规模效率之间在5% 的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开放水平的提高会阻碍规模效率的提高,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则促进规模效率的提升。就资源型产业来看,产业同构不利于产业效率的提升。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产业同构程度高,产业布局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从而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高。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是以资源丰富为基础的,如果一地区并不具备此前提条件也发展相关产业,则会在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与资源丰富地区展开竞争,这不仅造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也阻碍了资源丰富地区比较优势效应的发挥。因此,产业同构阻碍产业效率的提高。

生活消费型产业的实证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同构显著促进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开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促进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阻碍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但这种阻碍作用并不显著; 产业同构与规模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开放水平的提高阻碍规模效率的提升,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规模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就市场型产业来看,产业同构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高,但有利于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产业同构程度高,产业布局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从而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高。生活消费型产业是指市场需求量巨大,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产业,在我国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如果只有少数地区发展相关产业,将造成相关产业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竞争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地区垄断,这不仅阻碍产业效率的提升,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转。如果各地区适当发展相关生活消费型产业,那么相关生活消费品就能在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情形下有效节省产品流通成本、运输成本,从而通过降低企业的成本来增加企业的效益和提高企业的效率。所以,各地区之间发展某些相同的产业是必要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因此,产业同构促进产业效率的提高。

4 结论

本文利用2003 ~ 2012 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鉴已有文献研究成果识别出各省市的主要工业产业之后,以选取某一产业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个数为衡量产业同构程度的指标,接着运用近10 年的工业面板数据,考察了产业同构与产业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从总体上来看,产业同构程度与产业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管是综合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这与很多学者的结论相一致。但是,对工业下面的行业进行分类之后我们发现,就技术型产业而言,产业同构与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正相关( 虽然这种影响不显著) ,与规模效率负相关; 就资源型产业而言,产业同构和产业综合技术效率负相关( 虽然这种影响不显著) ,与规模效率负相关; 就生活消费型产业而言,产业同构和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显著正相关,与规模效率显著负相关。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应根据其产业性质采取不同的对策。

对于技术型产业,应鼓励各地区发展相关行业,同时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鼓励大型企业多进行创新活动,在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 对于资源型产业,应根据地区资源比较优势,同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在打破地方市场分割和区际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依靠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优化和提升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引导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以此促进产业效率的提高; 对于生活消费型产业,各地区应根据市场变化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特征,灵活组织和发展相关产业,在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以及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加快微观组织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此通过微观组织起到提高产业效率的作用。

摘要:本文构建包括产业规模比率、区位熵等在内的主要产业识别指标体系,以2003~2012年我国31个地区的工业主要产业为研究样本,统计出各产业在地区之间的同构程度,进而研究了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产业同构与产业效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经过分类之后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产业,其地区同构程度与其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承德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篇10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从2000年至今的文献资料以及承德地方志、承德地区民族志等历史文献。

1.2 专家访谈法

针对该论文的研究需要,就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问题访问有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共35人,充分听取专家意见,为该文的撰写提供指导。

1.3 问卷调查法

通过承德市各县区体育局发放问卷2 025份,回收问卷1 778份,有效问卷1 6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1.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全部资料在微机上处理,采用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并结合Excel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承德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2.1.1 承德避暑山庄特色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

承德避暑山庄已经成为居民的固定休闲场所之一,在避暑山庄进行的健身活动内容比较丰富,既有现代时尚感比较强的轮滑,又有风筝、空竹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既有老年人喜爱的太极拳、太极剑等武术项目又有中青年人喜爱的体育舞蹈等舞蹈类项目。无论哪种项目,人们的参与程度都非常高,都有很高的积极性,这些项目受人们的喜爱程度都在80%以上。因此承德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利用山庄场所,依托避暑山庄文化底蕴以及国际国内知名度,开展各级各类体育健身赛事、健身表演,打造“山庄体育”品牌,形成具有避暑山庄特色的体育产业。

2.1.2 承德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

通过承德市居民对民族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喜爱程度调查发现(见表3),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花会表演(高跷、跑旱船、秧歌、背哥、中幡、舞龙灯等)、竞技项目(蹴球、珍珠球、木球、赛威呼、射弩、押夹等)、娱乐项目(二贵摔跤、蝴蝶舞、赶石弹、嘎拉哈、陀螺等)的喜爱程度分别为95.2%、90.3%、95.6%。这些具有承德浓郁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以自身的民族性,少有性、特色性成为承德民族特色体育产业。因此深入挖掘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群众赛事和活动,扶持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发展,促进承德市民族特色体育产业的发展。

2.1.3 承德区域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

承德的历史文化、山水园林、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涵盖了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全市有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隆化温泉、木兰围场、京北第一草原等精品景区。2015年,承德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400亿元人民币。同时,在保留和宏扬民族特色方面下功夫,开发和推广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器材产品等。利用承德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类运动队及观光人士到承德训练、比赛、调整,参与骑马、漂流、射箭、滑雪、滑冰、滑草、登山观光、长城越野等活动。

2.1.4 承德区域皇家特色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

第一,冰雪体育产业。全市已建成冰场5块。避暑山庄湖区建成1块330 m2滑冰场,1块标准冰球场;皇宫饭店门前橡胶坝建成1块400 m2冰场;武烈河下游建有2块冰场;承德冰雪节畅达嘉年华建有悠波球大比拼、雪乐园寻宝、亲子冰车等大众娱乐项目。承德市连续举办了12届全市速滑比赛,5届周边省市滑冰赛和3次冰球比赛。参赛人员由本市、省内扩大到京、津、蒙、辽等多个省份和城市,三大赛事参赛运动员达500多人。承德的冰雪项目,拉动了冬季旅游市场,促进了产业发展,为承德市的绿色崛起做出了贡献。另外,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承德毗邻北京、张家口,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

第二,承德皇家狩猎文化产业。承德皇家狩猎要从木兰秋狝(注:音xian显,秋天打猎)文化说起。木兰围场创建于1681年,在此后的100多年里,康熙、乾隆、嘉庆等几代皇帝先后来此行围习猎92次,举行了88次秋狝大典。承德已经批准建立了5个狩猎场,承德市1个,丰宁2个,围场2个,建设木兰秋狝大典城、木兰清史博物馆、秋狝文化演艺中心、民族文化街、生态休闲园、木兰行宫和野生动物观赏园、跑马场、狩猎场。

第三,承德皇家营地(驿站)。承德的山地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这种由西北向东南阶梯下降的地势,形成了承德独特的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承德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借助特色的地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因此利用承德自然优势结合皇家文化,打造承德皇家营地等户外运动。

2.2 承德区域特色体育发展对策

2.2.1 以休闲体育旅游促进承德体育产业发展

针对承德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定位,承德的体育产业也以休闲体育产业为主,通过旅游带动经济,通过体育旅游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休闲体育旅游促进承德体育产业的发展。利用特色组织系列青少年活动,如各种户外营地的活动,主要以竞技体育为龙头吸引青少年来参与当地举办的各种体育休闲活动。加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夯实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实现体育休闲旅游产业人才专业化。建议市体育、旅游相关部门不定期组织全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经营培训活动,指导各地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2.2.2 加大场馆利用率

对于现有场馆要加大使用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对居民开放,提高场馆的使用率,促使居民参与体育、关注体育。通过体育引导人们消费的理念,通过体育使人们认识休闲,参与休闲,促进承德休闲体育运动的发展。

2.2.3 加强承德体育文化氛围培养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承德首先要进行体育文化的培养。通过引进国际、国家级赛事提高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和欣赏水平;举办高层次、高水平的世界休闲运动及娱乐文化国际学术大会,促进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影响人们意识,增强认识;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支持、宣传策划配合体育赛事的举办,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体育文化的培养与渲染。

2.2.4 突显承德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形成品牌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承德应大力发展避暑山庄特色体育产业、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产业、休闲体育旅游产业、承德皇家休闲体育产业,从而突显承德的地域特色,形成品牌,促进承德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和一个高新区的特色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承德市体育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针对承德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定位,承德的体育产业也以休闲体育产业为主,通过旅游带动经济,通过体育旅游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休闲体育旅游促进体承德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大力发展形成品牌,突显承德“皇家、佛教、生态、民族”等区域特色。

关键词:承德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胜保.“京津冀都市圈”体育产业结构演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联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32(1):46-49.

[2]宋忠良,陈亮.京津冀体育产业圈一体化发展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34(3):98-102.

[3]阮伟,钟秉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332.

[4]何胜保.“环京津冀都市圈”体育旅游景观资源的分类与开发[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3(2):33-34.

上一篇:幼儿攀比下一篇:背诵古诗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