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产业链

2024-06-24

区域农业产业链(精选十篇)

区域农业产业链 篇1

一、产业集群与马铃薯产业区域品牌

根据迈克·波特的定义,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企业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区域品牌在性质上既具有产业集群的属性, 又具有品牌的属性。产业集群发展初期, 区域优势效益提升显著。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 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 区域品牌效应凸现, 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因此, 区域品牌建立在产业集群基础之上, 与产业集群有着紧密联系。

马铃薯产业区域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 以马铃薯产业化为载体, 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 基于区域内系列化优质产品与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马铃薯企业而形成的, 具有为外部购买者、合作者以及其他相关者所广泛认可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名称和标识, 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特色产业集群组成。

二、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的甘肃省定西市, 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 雨热相对充足期正好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 所产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 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 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 是中国乃至世界种植马铃薯的最佳适宜区之一。2007年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00.24万亩, 占粮播面积的52%, 占秋粮面积的73%;马铃薯产业产值达14.3亿元,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 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益408元。目前, 全市已建成千吨以上淀粉加工企业24家、中小型淀粉加工企业496家, 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 其中精淀粉生产能力25万吨, 马铃薯加工由传统粗加工型向现代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全市马铃薯鲜薯年交易量达280多万吨, 其中外销160多万吨, 交易额达10亿多元, 马铃薯及其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俄罗斯等国。马铃薯营养价值非常高, 号称“地下苹果”、“第二面包”, 其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可以加工成薯片、薯条、马铃薯脯、粉丝、食醋、蛋白肠、果蔬豆皮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当前我国马铃薯深加工开发利用率极低, 年产量的78%用以鲜食, 用于精深加工的仅有10%。但是, 马铃薯加工成薯条可增值15倍, 转化成环糊精则可增值19倍。因而, 马铃薯在我国还是亟待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的产业。近年来, 甘肃定西市将马铃薯作为全市第一主导产业, 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这一区域品牌, 充分发挥其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区域品牌地域优势、区位优势、规模优势、气候优势、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 大力实施区域品牌营销策略, 相继申请并注册了“鲁家沟”、“金定”、“新大坪”、“环宇”、“超兴”、“金大地”等商标, 实行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质量, 提高加工增值能力、实现产品系列化, 极大地提高了定西马铃薯及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目前, 全市马铃薯产业的“块状经济”已经初步形成, 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尽管定西马铃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马铃薯区域品牌培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定西马铃薯产业区域品牌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立区域品牌的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对产值和出口创汇等的增长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而对品牌建设却很少顾及。例如, 作为我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的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 由于主要进行以马铃薯为原料的加工和销售, 尽管企业规模很大, 但因过分依赖出口而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品牌优势及技术优势, 唯一靠的只是成本优势, 而一旦接不到订单, 资金链立刻断裂。于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袭来之时便率先轰然倒下。

2、集群价值链尚未有效整合。

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虽已初具规模, 但至今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群, 普遍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企业之间关系离散, 产业链没有形成相对稳固的、长期的协议合作关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为争夺各种资源无序竞争、相互压价, 内耗严重。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缺乏内在动力, 创新主体之间缺乏竞争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无法形成以竞争与协作为核心、以创新和提高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核心区域品牌。

3、中介组织普遍缺乏。

现有产业集群中普遍缺乏中介机构, 对企业的品牌推广、信息传达和维持企业之间良性竞争方面都有较大制约。即使存在少许的行业协会和商会, 也大多是由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组建,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品牌的管理与维护力度不够。

目前在大多数区域品牌创建的初期, 政府都会给予大力支持, 但是后期的推广、管理和维护工作却常常被忽视。这就使得区域品牌后期的宣传推广工作进展缓慢, 区域品牌营销工作难以开展。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区域品牌也很难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从而容易导致区域品牌和集群经济一损俱损的后果。由于产品质量下降, 最终出现“柠檬市场”的逆向淘汰现象, 消费者对区域品牌失去信任, 品牌价值贬值, 屡屡上演“公地悲剧”。

5、区域品牌创新能力薄弱。

一是产业集群中的人才资源匮乏, 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二是大部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多, 新产品所占比重偏低;三是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缓慢, 不少企业实际上是建立在劳务比较成本基础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四是创新机制不健全, 使得产品的品牌核心价值低, 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牢固,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 很难开拓市场, 提高市场份额。随着品牌消费情结的加重, 区域品牌的生存空间势必受到进一步的挤压。

6、区域品牌营销模式单一。

马铃薯产业区域品牌在与目标公众进行沟通时, 不能将政府渠道与市场渠道结合起来多头推进, 充分发挥政府等公共部门的主导作用, 也没有很好的借助政府与商会及行业协会的渠道传播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诉求不能体现区域特色、文化内涵。营销活动的时机、地点、节奏、数量、宣传方式等变量, 不能有机整合、灵活运用。

此外, 由于受到地域、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多种要素的制约, 与西方发达国家荷兰相比, 我国马铃薯产业区域品牌无论在规模、营销能力, 还是创新能力、品牌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四、定西马铃薯产业区域品牌培育策略

1、树立区域品牌观念。

作为区域内的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以区域产业品牌为根本出发点, 将区域产业品牌看作是自身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刻认识区域品牌内涵、特点与效应, 以便将企业自身品牌的塑造, 建立在区域产业品牌的基础上, 从而使区域品牌能够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构建企业战略联盟, 优化集群价值链。

通过构建战略联盟, 为成员企业的价值链优化和延伸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强劲的竞争动力。引导马铃薯产业集群内部以契约为纽带, 通过两家或更多家相互独立的企业在资源与项目上进行合作、相互协助, 以期建立相对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或结成利益共同体, 使企业营销行为具有显著的方向性、目的性和协作性。

3、加强对区域品牌的规划、指导、服务和管理。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创新, 集中必要的政策资源, 为区域品牌的创建和发展提供支持。首先, 政府应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即进一步完善区域品牌政策、法规;其次, 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即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各种力量及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 形成促进区域品牌建设的合力;再次, 应制定有效的政策, 对集群内企业在区域品牌的使用上进行管理。品牌管理组织可以由集群态势和营销策略的需要界定政策的范围, 形成集群内企业一致行动的准则, 建立配套的费用预算及分摊机制, 避免产权不清晰问题的发生。

4、提升区域品牌的产品力。

一是要用科技提升产品力。通过推进科技创新, 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二是用标准提升产品力。通过质量认证来执行, 建立良好的行业发展秩序, 保证区域品牌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三是用绿色提升产品力。把实施区域品牌战略与绿色产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创建和整合营销传播绿色品牌, 打破贸易壁垒, 增强优质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增强区域品牌集群营销的拉动力。

集群营销更侧重资源整合、区域优势比较。在与目标公众进行沟通时, 应借助政府与商会及行业协会的渠道树立和传播区域品牌。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行业协会的协调, 在对外宣传、市场拓展、渠道共享等方面促进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的建立, 保证区域品牌个性形象的形成。结合产业特点设计销售方式, 应注意市场信息的搜集,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手段, 不失时机地开展营销活动, 对主流销售渠道与终端进行规划、定位和掌控。

摘要:区域品牌建设可以带动产业升级,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本文在简单阐述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区域品牌发展现状, 并提出相应的区域品牌培育策略。

关键词:马铃薯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策略

参考文献

[1]魏晋童.基于产业集群的温州区域品牌建设研究[J].企业经济, 2008.77.

[2]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3]赵静.产业集群与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扬州毛绒玩具产业集群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12.

[4]关皓元.自主创新“玩转”金融危机——中国马铃薯产业两种发展模式应对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J].广东科技, 2009.3.

区域农业的发展教学反思 篇2

1、本节课教学方法的典型性,这部分内容不多但原理性强,要求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要到位,强调在新情景下原理的迁移再现使用能力,要求教师不能仅就教材选取的区域案例深挖知识点,落实以前我们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强调的“老八股”知识点,而是要利用这些最经典的区域案例来分析理解该条标准涉及的内容。

2、研读课标分析教材,重点在于理解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教材先用简练的文字阐述了任一区域进行农业布局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点方法和过程通常是先进行该区农业区位因素的调查,分析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部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再根据区内自然环境的差异进行农业部门的调整和布局,因地制宜地开展符合区内特定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样的综述可以说是本节教材的点精之笔,既能从总体上介绍本节编排思路,有起了诠释课程标准的作用。接着教材从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阐述东北区自然条件,目的是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了解东北区农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找到东北区农业特色(一是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二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潜力大)。这样的安排要注意和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区别开来,不能仅仅在此复习巩固东北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要素情况。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分析其他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来呼应教材的内容。再了解基本地理环境的前提下,教材对东北区的农业布局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深化对课程标准中进行农业布局必须进行区内差异的分析了解,然后又通过一个活动来印证不同农业部门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布局特点,强调了进行农业区划的前提必须根据区内环境差异合理布局和调整。

3、创新教法,重点在于关注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能否把握案例材料中的线索并进一步应用原理进行解释,所以任课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先对原理进行讲解并拓展其丰富的内涵,再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分析原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4、配合练习,重点在于巩固原理的掌握和使用

区域农业产业链 篇3

一、以项目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取得突破。

围绕基地上龙头,发挥杂粮、大枣、肉鸡、保护地蔬菜、食用菌、小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进行加工型龙头企业项目嫁接和资源整合,形成具有朝阳区域特色的主打优势产品。通过高粱出口基地建设项目、有机杂粮种植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精品小菜加工项目、食用菌开发项目以及蜂蜜深加工生产线项目,推动了朝阳县食用农产品类产业化进程。他们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机遇、境外招商引资、财政金融扶持和企业自我滚动发展等综合性措施,做强做大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其中省级1家,是辽宁格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市级27家。

二、围绕龙头扩建基地,建成了富有区域特色、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原料基地。

⒈种植业。围绕杂粮、小菜、食用菌、种子、食用菌反季瓜菜等优势建立了产品建绿色商品基地;他们以辽宁格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朝阳绿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朝阳金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建成了以长在乡、波罗赤镇、乌兰河硕、杨树湾等乡镇为核心,辐射全县28个乡镇的杂粮种植基地;以辽宁全禾菌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了北方最大的棚栽黑木耳生产基地;以大庙镇为基地核心,建成了长城以北最大的无公害平菇生产基地;以朝阳兴农种业有限公司和朝阳天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建成了以贾家店农场为主的“两杂”制种基地;以波罗赤镇为重点,建成了优质果菜基地。以朝阳昊诚食品有限公司、朝阳市天惠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小菜种植大乡松岭门的基础上,建成辽西最大的加工小菜生产地。

2014年通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格兰公司已与台湾金门高粱酒业公司签订了酒高粱出口订单,预计在朝阳县东大道乡、杨树湾乡、波罗赤镇、七道岭乡建立有机生产基地1万亩。朝阳绿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与俄罗斯外商洽谈,初步签订出口杂粮的意向。 朝阳市天惠食品有限公司厂房改造完成,其生产的的半成品小菜预计2014年将出口到日本与韩国。

⒉畜牧业。把畜牧业作为朝阳县农业突破干旱瓶颈制约的主攻方向,扩充畜禽总量,形成规模优势,为畜牧产品深加工奠定基础。以朝阳鑫波牧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肉鸡蛋鸡养殖、公司与农户签单,使之形成种鸡孵化─肉鸡饲养─食品鸡加工销售产业化良性循环。以朝阳县宏洋牧业有限公司、朝阳县恒金牧业养殖有限公司、朝阳恒星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肉鸡、生猪、肉牛养殖。引进优良品种,实行放养回收等措施,推进我县肉羊、肉牛良种普及率,拉动当地饲养和销售。朝阳县肖氏蜜蜂园蜂产品有限公司在柳城工业园区的新厂房已经建完 ,2014年将投产运行。

⒊林果业。以果汁、果仁、果核加工业为动力,加快干鲜果品和特色林产品基地建设。建设以羊山、根德、二十家子为核心的北方大平顶枣基地。目前,全县大枣面积35万亩,7000万株。在根德乡新建朝阳建伟大枣制品有限公司,厂房建设已经完成,目前可生产干枣系列产品。

在建立特色原料基地的同时,他们还建立和完善了农产品专业市场,推进农村经济从队伍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在木头城子镇新建了朝阳新发永业肉菜批发市场,现有5000平方米封闭式二层肉菜批发市场1栋;500个摊位;8000立方米冷库一座。二十家子镇农贸市场带棚摊床980个;无棚摊床920个,商业网点30000平方米,经营种类为肉类畜产品及蔬菜。投资7700万元在我县南双庙乡梨树沟村建设的朝阳县金桥蔬菜批发市场已经正式开业运行。

三、农业产业化项目取得初步成效

1、昊盛辽宁龙泉口酒业有限公司白酒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520亩,生产车间面积6万平方米,年产白酒能力4万吨。预计年底能将钢构主体建完。

2、朝阳县金秋粮食储备库10万吨粗粮食品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500万元,占地100亩,项目达产后,年产5万吨组杂粮易食米、5万吨饲料粉,年销售收入52250万元,实现利税7080万元,新增加就业110人,可带动生产基地15万亩,1万户,每户增收1000元。预打造东北最大的粗粮食品加工基地。

3、温氏(朝阳)农牧业有限公司生猪产业化和玉米收储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松岭门乡平房村的种猪生产基地,此项目带动了500户现代家庭农场(养殖小区),年收益预计6000万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1.5万人就业。

4、朝阳金桥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该项目年交易能力可达13.5万吨,交易额5亿元以上,将是辽西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之一。

区域农业产业链 篇4

一、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诠释

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相对性指竞争力是建立在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竞争者比较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比较优势。动态性是指区域农业产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并非保持恒定不变,区域农业产业的竞争地位会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在同类产业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比较优势。农业产业产品消费者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及基础,农业产业价值体现是通过市场消费者消费该农业产业产品而实现的,因此,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产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来体现。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强度评价指标是该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在既定同类产业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表明该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越强,占有率越低则显示该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越弱。同类型农业产品在某个时点和一定区域消费市场,其消费市场容量基本上是恒定的,如果某一时点上某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越高,其他区域农业产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会相应减少。某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消费者在选购同类型农产品时更偏好于该区域农业产品。 为什么消费者偏好于选择该区域农业产业产品而不是其他区域农业产业产品,是什么因素在驱使消费者做出如此购买决策?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区域产业产品的品牌。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品牌的形成是产业多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系统性复杂的作用过程,因此真正意义的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系统性竞争力。

二、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的意义

(一)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有利于提升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中国消费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 在同一个消费市场上会有来自不同区域农业产业产品销售, 而消费者在购买选择或决策时往往是依据其心智认知和假设,这种认知和假设主要源于之前的产品消费体验,或是受周围人群消费影响,或是知识和经验判断等,这些假设性认知是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所形成的影印。消费者选择购买此农产品而非彼农产品决策主要依据是品牌,即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的市场信号显现作用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给消费者传递出一种“信任”信号,消费者会认为来自该区域农业产业的产品具有食品安全可靠性,在目前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信任度不高的消费环境之下,品牌所传递出的“信任”无凝是产品市场拓展的利器。 另一方面,区域农业产业品牌除了能显现其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之外,品牌还能为消费者提供预期消费体验,如通过消费品牌产品体现消费者的身份、面子、品位或其他消费者所期望的独特消费体验和感受。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信号显现效应会提升该区域农业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又会进一步强化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市场信号显现效应, 从而使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步入一种良性循环。

(二)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能有效提升产业价值溢余

当区域农业产业被植入产业品牌后,其产业价值会产生倍增效应,即具有品牌的区域产业产品单位平均价值比市场上同类产业产品单位平均价值高,区域农业产业价值溢余则为:区域农业产业产品平均单位溢价乘于该产业产品的消费总量。消费者通常来说都是理性的,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购买成本,主要是因为产品被赋予了品牌内涵,消费者所消费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为重要的是给消费者带来差异化的品牌消费体验。区域农业产业价值溢余是产业产品消费者数量和质量变化所形成的结果,一方面,品牌具信号现显作用,品牌影响力越大,品牌对消费者的辐射范围和扩散效应就越强,在区域产业品牌的驱动下,消费者的数量会呈现出递增形象。另一方面,产业品牌具有价格显现机制作用,随着产业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产业产品的消费群体会逐步向高端化演进,高端消费群体往往对产品价格变动的敏感度较低, 他们购买产品更多是遵从自己的购买意愿。因此品牌影响力越强,产品品牌的附加值就越大。区域农业产业品牌通过对产业产品消费者数量和质量双轮驱动,有效提升了区域农业产业价值溢余。

三、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创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 作用机理

(一)通过品牌资源聚集功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农 业产业竞争力

品牌能产生“磁场效应”,聚集产业发展相关资源。收益率是促进资源流动的内在驱动力,驱利性是资本的本质属性。 在区域产业品牌的市场信号显现作用下,使区域农业产业获得产业价值溢余,即在同类产业中或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更高产业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在较高收益率的驱动下,促进产业相关资源围绕区域品牌产业聚集:第一,驱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资本聚集。资本是区域农业发展关键性的生产要素。 在高投资回报率驱使下,促进产业外部资本流入区域农业产业,增大了产业资本供给量。同时,原区域农业产业中的企业在获利后,在高收益回报驱使下,也会将产生的累积收益继续追加投资,扩大企业再生产;第二,驱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人才聚集。人力资本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产业的竞争最终是产业人才的竞争,在人力资本较高收益率驱使下,会引吸外部人才流入区域农业产业,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第三,驱动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制度等“软资源”聚集。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法律、制度等是支撑产业发展重要软性设施和环境,对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由于区域农业产品品牌影响力提升,容易引起地方政府或更高层级政府关注和重视,赢得更多有利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第四,驱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关产业资源聚集。一个产业实质上是一个产业网络系统,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如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业产业,供给产业生产相关生产资料产业等相关产业。在区域农业产业品牌效应的驱使下,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关产业要素也会加速流向区域农业产业。在区域农业产业品牌聚集功能作用驱使下,容易形成区域农业产业聚集发展的业态形象,而区域产业聚集发展又会进一步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应效。区域农业产业聚集发展能形成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和集体学习机制,能有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另外,产业聚集发展还能降低产业交易费用和产业运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产业聚集发展能形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通过内部的有序竞争外化为整体性的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

(二)通过品牌价值传导机制优化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区域农业产业链 篇5

4结语

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已经极大的促进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早我国历史发展的农业潮流中,区域农业的经济发展必须由农业科技的进步来促进。再看农业科技的发展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时,应该看到如何利用农业科技的进步来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道路,这不仅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我国农业产值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农业科技的知识普及上,可以为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我国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趋势 篇6

摘 要:本文从技术层面构建了绝对和相对、静态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识别产业集聚发展阶段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了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上的误区与混乱。上述指标从不同侧面更精准的反映了我国近20年绝对产业集聚和相对产业集聚现状、产业集聚速度及产业转移趋势。

关键词:绝对产业集聚指数;相对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产业转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从四个特区设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到浦东开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报地区向高回报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全球资本与我国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结合,形成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格局。随着产业在东部的集聚,近几年东部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受限、地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民工荒等问题。为此,我国产业集聚状况和转移趋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笔者长期从事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研究的经验,对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通常使用的几种方法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澄清研究方法的误区与混乱。

二、我国区域产业集聚趋势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区域产业集聚既可以用静态指标测度,也可以用动态指标考察,两者包含的信息不同。静态指标反映的是一个行业在某地区现有生产能力在全国的地位,是衡量行业当前生产分布的指标。动态指标加入时间因素,反映的是某行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集聚速度,体现行业生产的区域转移及速度。

(一)静态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是衡量行业当前空间分布的指标,又分为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和相对产业集聚指数。

相对产业集聚指数表示i地区j行业产值占i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比。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全国视角,反映j行业在全国的分布和集聚状况,i地区j产业占比越高,表明该地区j行业在全国绝对优势越明显。相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地区视角,表示的是j行业在i地区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本文利用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6个行业历年的绝对产业集聚指数Sij、相对产业集聚指数Qij。

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的相对产业集聚指数;(2)用*标注的行业无1990年的数据,用1993年的数据代替。

结合两个指数观察,东部地区的一些行业不仅绝对优势非常明显,相对优势也很可观。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92%,1.39)、化学纤维制造业(88%,1.3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5%,1.29)1。东部地区创造了我国上述产业的绝大部分产值,同时这些产业也是东部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虽然缺乏绝对优势产业,但一些行业的相对优势非常可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35%,2.68)、烟草制品业(33%,2.52)等。

(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产业集聚现状的考察,还应采用动态指标研究产业集聚的速度。本文构造的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如下:

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间,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明显:1990-1995年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有18个,中部地区有10个,西部地区仅有4个;1995-2000年、2000-2005年两个时段中,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分别增加至22个、21个,远多于中西部地区。2005-2010年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初见端倪:在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减少为3个,而中西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产业明显增加,分别为20个、23个,绝大多数的行业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说明东部地区这些行业的绝对优势在1990-2005年间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绝对优势在不断下降;2005年后,这些产业逐步向中西部集聚,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开始下降,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优势逐步上升。

四、结论

区域农业产业链 篇7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农业而形成的新概念[1],即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和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2]。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质上是对农业经济生产力诸因素以及资源生态环境各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向前发展,并且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护。

本文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准则,并由此确定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中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具体量化方法,建立了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和多目标优化模型,为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的目标提供了参考。

1 模型体系的建立

本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广义农业产业结构中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业之间的结构设置,对各产业的布局进行优化重整及采取必要的改善生态措施,以期通过新的农业产业结构并相关措施的改进,来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1.1 决策变量的选择

决策变量是由不同产业的生产项目组成:种植业以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作为决策变量;畜牧业是由各畜禽种类的存养量来确定;林业以不同林种、树种在不同土地的种植面积作为决策变量;水产养殖业则由各种水产品的饲养或种植面积来决定。决策变量集公式为

X={Xij} (i=1,2,3,4)

式中 Xij—第i个产业部门的第j个决策变量,i=1,2,3,4分别表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业;

X1j—种植业中第j种作物的种植面积,j=1,…n,n=n1+n2+n3+n4 (n1为种植业中农作物的种数,n2为种植业中经济作物的种数,n3为种植业中饲草作物的种数,n4为种植业中饲粮作物的种数);

X2j—畜牧业中第j种畜禽的存养量;

X3j—林业中第j种林种和树种的种植面积;

X4j—水产养殖业中第j种水产品的种植(饲养)面积。

1.2 目标函数的确定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目标确定中,既要考虑到各产业必须达到的经济效益(即保证农、牧、林、水产产业的净产值最大),更要兼顾生态指标(如当地水土保持状况、土壤肥力利用状况、绿色覆盖程度等)。在社会效益方面,尽量使得各项产业产品的产量最大可能地满足城镇及乡村居民的日常需求量,实现粮食和营养“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状况。为此,设立如下目标函数。

1.2.1 经济目标函数

该目标函数用各产业的经济纯收益之和表示。种植业的经济纯收益为一线性函数,即单位面积净产值与总种植面积之积;畜牧业的纯收益由于受到生长周期、市场价格波动和中间物质消耗等各因素的影响,并非是简单的饲养量与单位收益相乘之积[3]。通过历史上畜禽饲养量与相应纯收益的实际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采用最佳平方逼近的方法可知:纯收益与饲养量之间的关系是形如y=aln(1+bx)的对数函数与Logistic阻滞增长曲线y=a*/(1+b*e-cx)线性加权求和的形式(其中,x为饲养量,y为纯收益);林业与水产业的纯收益类似于种植业,都是相应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因此有

undefined

式中 E(X)—各产业总的纯收益;

NMkjk—第k产业中第jk个决策变量的单位净产值;

Sk—第k个产业部门的指标集;

ωj—权系数;

αj,βj,αj*,βj*,γj—畜牧业中第j种畜禽饲养量和其纯收益拟合的估计参数。

1.2.2 生态目标函数

农业生产在生态环境中进行,保护生态效益和维持生态平衡是提高农业长远效益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生态指标因其难于目标量化处理,在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中经常被置于约束条件下。本模型由于主要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故在目标函数的选取中特别对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土壤的水分、养分状况直接影响到作物生产和植被覆盖,进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和水产养殖面积的扩大,因此该模型体系中将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目标衡量,把水土保持状况和绿色覆盖等问题作为约束条件体现。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Jenny数学模型[4]对其预测,即

undefined

式中 δ(X)—t年后土壤中实际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平衡时的差值;

Ce—土壤有机质平衡时有机质含量;

K—土壤有机质矿化率;

H—腐殖化系数;

M—进入土壤的有机肥量(与土壤干质量的比率);

C0—基年时土壤有机质含量;

t—规划年;

G—给定耕层的土壤干质量;

PBjB—第jB种畜禽产生的有机肥返田率;

BGjB—单位数量畜禽产生的有机肥干物质质量;

Xundefined—第t年的第jB种畜禽的存养量;

R(t)—第t年的人口数;

RG—单位数量人口平均产生的有机肥干物质量;

PR—人的粪便返田率;

HB—动物有机肥的腐殖化系数;

PAjA—第jA种农作物秸秆和根茬等的返田率;

AGjA—第jA种农作物单位面积秸秆等产量;

Xundefined—第t年的第jA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HA—秸秆和根茬等有机肥的腐殖化系数。

1.2.3 社会效益模型

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主要包括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农产品商品率、商品性农产品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的人均消费水平等[5]。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农产品的需要是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具体量化过程中,以主要农、畜、水产品的短缺量最小作为目标函数。

undefinedundefined

式中 Dδ(X)—社会及各行业对某些主要农、畜、水产品的需求短缺期望值;

Dkjk—社会及各行业对第k个产业部门第jk种产品的最大需求量;

EQkjk—每一单位(面积或数量)第jk种(农、畜、水)产品的产量;

ωkjk—社会及各行业对第k个产业部门第jk种产品的需求系数。

1.3 约束条件的设置

1.3.1 自然资源约束

1) 可利用土地总面积约束:M1为最大可利用土地总面积,则

undefined

2) 耕地资源约束:M2为耕地总面积,则

undefined

1.3.2 种植面积约束

1) 水产养殖面积约束:M3为水产养殖面积下限,则

undefined

2) 某特殊需求作物(饲草、果园和经济作物等)种植面积约束:

M4表示该作物最小种植面积,则

X1j≥M4 (j∈n)

1.3.3 生态约束

1) 有机肥数量约束。

undefined

式中 F1j—单位面积第j种作物所需肥料量;

F3j—单位面积第j种林种和树种所需肥料量;

F_—自然丢失的肥料量;

F2—畜牧业可提供的各种肥料量;

F+—其他途径可提供的肥料总量。

2) 绿色覆盖约束。

undefined

式中 θ—当前绿色覆盖率;

S—土地总面积。

3) 水土流失面积约束。

undefined

式中 d1j—单位面积种植作物不同结构单元土壤侵蚀量;

d3j—单位面积林种和树种的不同结构单元土壤侵蚀量;

M5—当前水土流失面积;

MS—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土壤侵蚀量)。

1.3.4 需求约束

1) 粮食总产量约束:M6为社会及其他各业对粮食产量基本需求量,则

undefined

2) 畜禽类产品总量约束:

M7为社会及其他各业对畜禽类产品产量基本需求量,则

undefined

3) 某作物产量约束:M8为社会及其他各业对该作物产量基本需求量,则

EQ1jX1j≥M8 (j∈n)

4) 发展畜牧业生产所需粗饲料约束。

undefined

式中 μ1—作物秸秆的饲草利用系数;

AGj—单位面积第j种作物秸秆产量;

AQ—单位面积第j种草场的饲草量;

CSi—第i类草场面积;

CQi—单位面积第i类草场饲草产量;

BCj—单位数量第j种畜禽所需粗饲料量。

5) 精饲料需求约束。

undefined

式中 BJj—单位数量第j种畜禽所需精饲料量;

DJj—单位面积水域出产的水产品所需的饲料数量;

μ2—农作物产品用作畜牧业精饲料的比率。

6) 社会特别对某种畜禽产品的需求约束:M9为该畜禽的基本饲养量,则X2j≥M9

1.3.5 决策变量非负约束。

Xij≥0

2 模型应用、求解及评价

将上述模型用于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以2010年作为规划水平年,选择15种主要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万hm2)作为X1j,5类主要畜禽的饲养量(万头或万只)作为决策变量X2j,林业和水产养殖业作为整体考察,记黑龙江省林地面积(万hm2)为X3,黑龙江省水产养殖总面积(万hm2)为X4,结合实际数据和相关调查,确定模型及各约束条件中参数的数值,得到了黑龙江省2010年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即在选择操作上采用最优保存策略,以保证算法具备全局收敛性,并对算子的设计进行了改进,采用简单交叉、算术交叉和启发式交叉3种方式,边界变异、均匀变异、动态(或称非均匀)变异和多点非均匀变异4种变异算子并用的方法,增加了群体选择的多样性,并且利用多目标适应性权重罚函数法[6]设计适应度函数。采用Matlab 6.5对模型编写求解实现程序,为每个变量设置大略分布范围。种群规模取为60,交叉率0.4,其中单点交叉个体数量4对,算术交叉个体数量6对,启发式交叉个体数量14对;变异率0.3,其中边界变异个体数量为2,均匀变异个体数量为4,非均匀变异个体数量为4,多点非均匀变异个体数量为8。经多次迭代后得到模型的一系列pareto解(有效解)。综合考虑得到的pareto解序列,对各个变量进行全面衡量,对目标函数进行结果分析,并咨询有关专家,选择表1中的有效解作为整个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优解”(决策者可根据个人对目标要求从得到的pareto解序列中选择合适的解)。

从表1中可以看出:3个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均较为理想,经济效益达到604.32亿元,实现了黑龙江省的未来5年的经济规划目标。与此同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满足,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对该模型结果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结构优化后的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系统内部协调性和整个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发面均有了明显的改进。

3 结束语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体系对于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以将其适当改变应用于相关或相似领域中。

摘要:依据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准则,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3方面最优设计目标函数,建立了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和多目标优化模型,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对新时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可持续农业,优化模型,遗传算法

参考文献

[1]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52.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3.

[3]赵庆祯,王长钰,仇永平.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J].经济数学,1999,16(3):1-8.

[4]迟凤琴,宿庆瑞,王鹤桥.不同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平衡研究[J].土壤通报,1996,27(3):124-125.

[5]石扬令,常平凡.中国食物消费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46-199.

区域农业产业链 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机理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落。产业集群凭借着地理集中(聚集经济)、灵活的专业化(社会网络)、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得以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这种产业集群经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1]。正是由于产业集群自身所具有的这种竞争优势,使得其成为研究竞争力问题尤其是企业竞争力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内容。

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的不断发展,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更赢得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产业集群理论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从以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为主逐步转向对区域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农业产业集群理论就是学者们将产业集群理论应用于农业经济问题研究的成果,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便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和完善。

农业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世界著名的法国香槟葡萄酒产业集群、丹麦养猪产业集群以及我国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和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群等。国内外大量实践经验表明农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打造农业区域品牌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成为衡量区域农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参考。

1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关系

农业产业集群是以企业的区域聚集为特征,从而达到规模效应的一种重要区域发展方式,它是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现象,也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特征。所谓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在一定区域内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大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在区域上集中,并形成产业竞争力强势的现象[2]。

而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以独特自然资源及长期的种植、养殖、采伐方式与加工工艺等生产的农产品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被消费者所认可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农产品标识[3]。如阳澄湖大闸蟹、烟台苹果及寒地黑土等都是基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农产品区域品牌。

可见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具体表现在:

1.1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

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等要素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由基于特色资源优势的特定农产品发展而来的。新疆的库尔勒香梨产业集群、宁夏枸杞产业集群等的形成都说明了这一点。农业产业集群具有高度集聚性和嵌入性两个特征,高度集聚性即在某一特定地域内有大量相互关联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农户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聚集在一起。嵌入性是指以本区域内大量中小企业为依托,形成地域性的产业结构和要素集聚,并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基础上结成本地化网络,通过竞争和合作,相互协作和补充,形成学习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从而使得农业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营销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独特个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认可和接受,进而促成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这也就意味着,农业产业集群本身具有的地理集中性已隐含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和要素,从而使许多具有区域品牌潜质的准农产品区域品牌得以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凝结为区域经济象征性符号,因而农业产业集群是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支撑条件和基础[2]。

1.2 农业产业集群是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区域的无形资产,其自身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要依靠其所依托的有形资产来实现。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最佳载体。由此作为有形资产的农业产集群才拥有了能够获得额外收益的能力。宁夏的枸杞产业集群凭借着“宁夏枸杞”这一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2007年年底,使集群内枸杞加工企业产值达到21亿多元,其枸杞产量占全国的65%。虽然农产品区域品牌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树立了区域农业的形象、地位,影响了外部市场对区域农业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产品区域品牌能脱离农业产业集群而独立存在[4]。

农业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不仅能够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而且会致使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流、人力流、知识流在空间的碰撞,这种碰撞不但可以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加速传播。同时,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总是伴随着管理机构的产生,这些管理机构总会制定一套有效的规则制度来惩治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维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象和声誉;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农户和各种机构之间在利益上的相互依存和业务往来,能够有效的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所以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维护区域品牌的发展。

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从而农业产业集群也成为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

1.3 农业产业集群能够增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

农业产业集群尤其是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有利于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的创造。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强化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价值,并使得品牌价值能够以较快速度转移到产品上去,进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具有一些明显的竞争优势,如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专业化产业支撑体系构建难以模仿的竞争力、发达的专业市场体系、专业化的运输服务体系以及高效的知识扩散系统和合作创新的网络等等,这些竞争优势最终会成为品牌竞争优势的来源集中体现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5]。另外,集群内的企业、农户及科研院所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所开展的科研、生产、销售、物流等相关活动,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有助于区域品牌价值的增加,进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2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特征及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2.1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农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理论在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延伸,是组织形态运用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新模式。作为产业集群的形态之一,农业产业集群既符合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性。纵观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农业资源禀赋是农业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其形成的内在诱因。聚集效应、分工效应、协作效应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决定力量;消费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决定因素;龙头企业带动、政府大力推动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促进因素;路径依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因素(图1)。总之,农业产业集群是在区域所拥有的一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在相应动力机制的作用下逐步演化而的产业系统群。

2.2 农业产业集群的特征

(1)地域根植性强。由于农业产业集群是以某一区域具有的农业资源禀赋为基础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农业产业集群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即具有一定的地域根植性。一般来说,企业在选址时首先考虑的是资源供给是否便利,资源的稀缺性使企业向生产资料丰富的地区聚集。另外,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都会选择靠近市场、运输成本较低的地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所在地往往不会同处一地,企业往往会选择三者距离最短、运费最低的区位,此时只要集聚的效益高于集聚的成本,集聚现象必然会发生。如山东金乡的大蒜产业集群和云南斗南的花卉产业集群都体现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地域根植性特点。而这样的集聚无疑也会拥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因此,地域根植性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之一。

(2)相关产业集聚程度高。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活动为中心,在产业集群内部不仅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如农产品加工企业,除此之外还有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相应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如农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农业管理部门等。这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企业和支撑机构由其共生性与互补性在空间上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又一显著特征。

(3)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此外,由于相关产业的高度聚集,使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能够与企业进行更为方便的沟通,从而能够及时的制定企业需要的政策支持同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也能够有效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2.3 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如前文所述,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产业集群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农业竞争优势,从不同的方面助推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这些方面包括:

(1)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农业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为涉农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而言,其产品是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或是依赖地域拥有的丰富农牧业资源而形成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新品种的培育势在必行。新品种的培育不仅可以保留原有产品的优良特性,同时也能够在口感、营养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如此,新品种的形成也是区域品牌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我国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内拥有从事蔬菜种子试种、推广以及新品种研发的各类科研机构50余家,这些科研机构的建立及其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寿光蔬菜的核心竞争力。

(2)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服务机构.农业产业集群中的农业活动服务机构主要是指为一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及其从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如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以及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相关部门。这些机构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的即通过对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企业提供如资金支持等的服务,来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后通过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来增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

(3)涉农行政管理部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与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作为监督者。农业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应该认真履行其作为监督者的职能。具体表现在:监督企业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使用情况,一旦企业发生有损品牌形象的行为应给予及时纠正,必要时要进行行政处罚;监督企业的区域品牌产品的生产过程,以确保品牌产品的质量;并与企业及品牌创建主体共同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对消费者负责对品牌未来的发展负责。(2)作为服务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商业软环境,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保障企业的合法收益;为品牌的长久发展保驾护航,实施相应的政策支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做好品牌后续的运行及管理工作,争取确立一个品牌就保住一个品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政府通过开展库尔勒香梨打假行动,进一步维护了库尔勒香梨的市场形象和商誉;同时巴州政府积极组织集群内的企业组团参加农交会、林博会等各类经贸洽谈会和各种果品推荐评选活动,从而使库尔勒香梨的知名度大幅提高。

(4)与农业相关的大量企业.农业产业集群中聚集着众多不同发展规模的农业企业,这些企业也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在这些企业中又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如宁夏枸杞产业集群中就拥有各类从事枸杞干果、酒、药、汁、糖茶、饮料以及保健品等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企业100多家,形成了规模加工企业50多家。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该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不仅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力量源泉。

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着眼于品牌资产价值的提升,继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首先,企业可以对品牌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区域品牌产品大多是以初级产品或以原生态产品的形态进入消费市场,因而其所能占有的市场份额极其有限,品牌竞争力也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能够对这些产品进行进一步的精深加工,就可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使产品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其次,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可以借助自身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对产品的传统生产加工工艺进行改良,使得区域品牌产品既能保留传统生产工艺带给其的特性又能融入现代元素,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广为接受和信任。再次,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产品区域品牌首选的营销主体。对于任何品牌而言,营销是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必不可少的策略。这一点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也同样适用,而且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其品牌营销就更不可忽视了。制定并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可以使品牌能够尽快的为消费者所熟知,并迅速占领市场。企业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自身拥有专业的策划团队,能够及时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作出快捷有效的反应。因此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营销来说,企业是最合适的营销主体(图2)。

3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3.1 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维护品牌发展提升其竞争力

由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经济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由此导致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过程中主体缺失问题严重,“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导致品牌无人维护而逐渐走向衰亡,即“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转化为企业品牌,企业就成了这一品牌的经营管理主体,并承担起品牌的维护和发展的责任。由于农业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农业竞争优势,必然会推动这一企业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

3.2 建立“政、产、学、研”互动机制,共同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健康良性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中以农业活动为中心的大量企业和相关部门机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相关产业的高度集中。从而为“政、产、学研”互动机制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处于一种联合互动的状态,并围绕着区域品牌农产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共同制定有利于区域品牌农产品未来发展的规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谋求这一产品品牌的稳定长久的发展。

3.3 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为伞品牌,依托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子品牌,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

区域品牌伞策略是近些年来学者们所关注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路径之一。这一策略强调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为伞品牌,并不断建立伞下品牌,通过伞下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提升伞品牌的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是在农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因而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以凭借农业产业集群的这一特点,不断培育与伞品牌具有一定联系的子品牌,并积极扶持子品牌的发展,借助子品牌的发展来提升伞品牌即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

3.4 对区域品牌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品牌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资产价值

借助于农业产业集群内农业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可以为大量的农业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从而为品牌农产品加工工艺的改良以及产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了保障。随着各地区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的日益重视,会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品牌,这也就意味着这一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如果要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只能在产品上下功夫。不仅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更要在产品形式、口味、包装等方面做足功课。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口味、不同阶层、不同消费者生产适应其日常消费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的资产价值,进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99.

[2]丁晓晶.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互动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7):80-82.

[3]沈鹏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及其运行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5):588-591.

[4]朱玉林,康文星.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分析[J].求索,2006(7):35-37.

区域农业产业链 篇9

1 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

特色指的是经济发展的区别性、独有性和差异性。 特色农业则是在农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一种新的农业思潮与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研究特色农业[1], 有学者认为, 特色农业是指在特定区域与资源优势条件下, 通过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多功能服务, 形成具有明显特色、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 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与服务体系[2]。 特色农业突出地域性和独特性, 地域性指在生产上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 其产品具有特定的市场, 并在区域内形成专业化生产;独特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人无我有”主要体现品质差异、时间差异、季节差异, “人有我优” 就是在有条件生产和提供同种特色产品的条件下, 自身的特色农产品质量更好, 具有独特的品质。

2 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区域条件和特色

2.1 生态资源优良, 为优质农产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 地势低平, 形如盆地, 南依祁连山, 北靠龙首、合黎二山, 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纵贯全境, 孕育了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张掖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 生态环境良好, 资源禀赋优越。 张掖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光热资源丰富, 光质优良, 蓝紫光含量高;年平均气温3~8℃, 冷资源丰富, 昼夜温差大, 日照时间长, 有效积温高, 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土壤以沙质土为主, 矿物质含量丰富, 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浆果着色和成熟[3]。 走廊平原橄榄形地带独特的生态区位, 加之气候冷凉、降水稀少、空气干燥、相对湿度低、成熟前降温快, 使张掖成为河西走廊中部天然的植物疫病隔离区, 且有无污染的冰雪融水灌溉, 是甘肃西部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 更是培育有机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 特别是南部沿山区气候冷凉, 北部荒漠区热量丰富, 有利于设施葡萄产期调控, 从11月份至次年2月份都可采收供应绿色、 有机鲜食葡萄, 是生产设施延后葡萄的特色区域。 “张掖葡萄”, 与全国其他产区的相比, 质量优势明显。 “张掖葡萄”属鲜采、鲜食晚熟的葡萄, 果穗松紧适度, 果穗重量750~1000g, 果粒大小均匀, 无干缩果, 无腐烂, 无小青粒, 果梗、果蒂发育良好并健壮、新鲜无伤害, 平均单果重14g, 最大单果重18g, 果粒横径2.6cm以上;色泽艳丽, 着色前呈浅绿色, 着色后呈粉红、鲜红色;果肉硬脆、含糖量高, 酸甜适口, 风味独特, 品质上乘, 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先后荣获“全国晚熟、 晚采优质葡萄金奖”、“全国鲜食葡萄金奖”、“中华名果”和“甘肃十大名果”等称号。

2.2 技术体系成熟, 为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掖市发展葡萄产业起步早、标准高。 在生产实践中特别重视技术创新, 研究制定了《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质量分级》、《有机农产品张掖设施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绿色农产品张掖设施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张掖市红地球葡萄苗木质量检测及包装储存技术规程》、《张掖市葡萄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等5项地方标准, 已通过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 填补了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技术标准的国内空白;与甘肃农业大学协作研究的《河西走廊万亩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成果, 总结推广的“夜间冷热空气置换法” 延后栽培技术、“2+4+3”病害预防技术和“843”葡萄品质提升等技术, 经济实用, 操作简便, 使红地球葡萄成熟期延后到元旦、春节期间, 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体系。

2.3 综合效益彰显, 决定了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设施延后红地球葡萄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特色优势产业, 其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通过配套技术推广, 可春节前后鲜采上市, 目前整体上已实现了当年定植, 第二年挂果, 第三年丰产的目标, 以高标准优质红地球葡萄为例, 每座温室产量1500kg, 按照市场售价14 元/kg测算, 每座温室年平均销售收入为2.1万元; 扣除年生产成本6000元, 可获得纯利润15000元, 经济效益显著。 节水明显, 亩均用水150~180m3, 单方水产值达到130元, 是大田作物的20倍以上。 另一方面, 与日光温室蔬菜相比, 亩均年用工仅70个, 节约劳力近一倍。 设施红地球葡萄适种区域广泛, 近年来张掖市充分利用荒滩、戈壁、沙漠等非耕地资源, 通过开沟和客土置换发展设施葡萄产业, 不仅节约集约利用了土地资源, 解决了部分土地调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而且还拓宽了土地使用空间,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是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也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3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3.1 特色品牌带动

品牌是农产品通向市场的“身份证”, 特色是农产品形成市场区隔和提高竞争力的筹码。 立足张掖设施葡萄产业区域优势与资源优势, 以张掖葡萄获得的绿色、有机认证和“中华名果”称号等为基础, 以张掖葡萄成功认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 力争将“张掖葡萄”打造成中国知名品牌, 以提高张掖葡萄产品信誉度和地域的知名度, 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形成地域特征突出、产品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市场竞争力强的葡萄产业体系。

3.2 科技示范辐射

资源优势要变为产品优势, 需要科技的支持, 科技与示范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必不可少。 首先强化科技服务, 市、县、乡三级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以各类科技服务活动为载体, “面对面”深入百村开展指导培训, “手把手”进驻千户传授生产技能, 与葡萄生产全覆盖、相结合, 实现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其次强化科技创新, 以“栽培新模式”为主导技术路线, 全面应用推广日光温室设施延后栽培、大田露地栽培及钢屋架连体大拱棚栽培三种栽培模式, 调控葡萄依次推迟、正常和提前上市, 实现栽培技术的新变革, 拉长葡萄上市时间, 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强化示范引领, 增产增效并重, 良种良法配套, 推进高台县暖泉葡萄专业合作社、临泽县红沟葡萄专业合作社及甘肃现代节水研究所葡萄示范园等一批实实在在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示范园建设, 把葡萄示范园区建成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 使之成为科技培训的基地, 技术推广的样板, 示范效应显著的典范。 通过科技支撑辐射, 示范引领带动, 有效的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 促进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区域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政策扶持引领

强化政策保障, 全面学习借鉴周边的武威市等市、县将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特色林果产业建设的利好政策, 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工程建设、扶贫开发、妇女小额贷款等涉农资金, 加大对葡萄基地建设种苗费等补助力度, 助力葡萄产业向纵深推进。 用足用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等相关扶持政策, 积极申报林业贴息贷款、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 支持葡萄基地建设。

3.4 市场营销支撑

目前张掖葡萄的营销网络不健全, 采后商品化处理及产地预冷的设备缺乏, 储运能力较弱。 要借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经验,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对公司+基地+农户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葡萄产业要在项目用地、税费、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投资葡萄种植、葡萄营销以及冷库、气调库、采后商品处理生产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 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对有经营能力并组织农户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合作组织, 给予资金、信贷、产业配套建设服务等方面的扶持, 促进专业合作组织向公司化、实体化发展。对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商标注册上给予提供项目策划、项目申报、跟踪协调等方面的服务。 要加快完善冷藏、冷库建设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在葡萄产业发展的重点村社, 鼓励群众推广“支部+葡萄协会”的模式, 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对接主攻城市销售商, 建立起“产、加、销”三环相扣、对接有序的营销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周灿芳, 傅晨.我国特色农业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 2008 (9) :157-161.

[2]刘荣章, 吕珊, 李建华, 等.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 (5) :544-547.

[3]陆瑛.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落叶果树, 2014 (4) :58-60.

知识共享与区域产业链创新 篇10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逐渐演绎为企业所在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产业链的竞争力由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决定的, 谁成为产业链创新中的领先者, 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而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 只有在流动和共享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促进新知识的产生。研究区域产业链中的企业知识共享, 旨在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产业链中的传播和扩散, 促进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充分交流和共享, 培育企业个体或产业链整体的创新能力, 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知识共享的运行机制

1.1 知识共享的范畴

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类型。显性知识是易于编码、易于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播、易于理解与共享的知识, 如程序、数学表达、计划书、手册等;隐性知识往往存在于人的大脑中, 通过行动、技能等表现出来, 是不易表达的、难以交流的、情境的知识, 如员工个人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的制度规范、文化和惯例等[1]。其中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竞争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2 知识共享的过程

著名知识管理专家汉森将知识共享的过程分为知识寻找和知识转移两个阶段[2]。当组织自身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不能解决面对的问题时, 就会转向外部寻求相关知识的支持。在知识寻找阶段既要找到拥有并愿意提供知识的组织又要在众多组织中找到最合适的知识。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知识吸收和知识反馈三个子过程。知识传递要求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形式、渠道传递知识, 以便需求方能正确地理解知识;知识吸收是需求方对接收到的知识, 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情况进行整合与应用, 不断完善和深化, 并形成新知识;知识反馈则是为解决知识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知识供需双方要多次进行互动, 以保证知识转移的效果。

产业链上的各行为主体, 无论其规模大小或知识存量的多少, 都同时扮演着知识提供方与需求方的双重角色。由于企业之间在市场开拓、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销售渠道、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共性和互补性知识, 所以知识寻找过程首先发生在这一层次。若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知识源, 即会扩大寻找范围, 在科研院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等组织或区域外相关产业链寻找。寻找到合适的知识源, 知识需求方与提供方之间在一定的契约关系、信任水平、补偿制度、激励机制等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开始知识转移, 由于知识的难易、学习者能力的差异、提供方共享意愿的高低等原因, 知识转移的过程发生不止一次。在知识的多次传递、吸收、反馈过程中, 供需双方的知识存量都会增加, 从而形成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

1.3 知识的集成与创新

不同细分专业知识的碰撞容易产生新的思想, 关联企业通过聚会交谈、会议研讨、合作开发等渠道进行交流, 沟通产业隐性知识, 可以促进创新产生。企业间知识集成的目标是提高企业吸收、使用和集成知识的能力,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日本学者野中将企业间的集成分为四种方式:隐性知识的集成、显性知识的集成、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集成、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集成。[3]

将分散在企业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和分散在企业间的显性知识进行转换集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通过对企业间知识的有效集成共享, 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潜能, 或者可以说企业间的协作创新也就是知识的集成和共享的过程。

2 知识共享促进区域产业链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知识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成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 当一个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等资源无法满足其成长需要时, 就要向外部寻找这种资源, 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而知识共享则是实现资源寻找和资源创新的最佳方式。

产业链有线状和网状之分。线状产业链多为传统产业, 知识共享的范畴多是关于产品技术工艺的特殊性知识, 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提升通常要靠核心企业带动, 核心企业在一定层面上开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 在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产生需求, 从而拉动零部件生产商或协作企业的创新活动。配套企业承接核心企业的知识溢出, 积极参与产业创新, 只有产业链上的企业加强知识的互动共享和创新合作, 才能形成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4]。

网状产业链大多为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信息的迅速收集与处理以及对各种资源的快速整合, 因此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不能忽视。众多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能在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支持, 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得最新资讯, 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3 促进产业链上企业知识共享的主要措施

为提高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 应加快产业链的知识共享进程, 特别是加强隐性知识的学习共享, 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良性转换循环,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 建立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平台

知识共享需要一定的平台支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迅猛发展, 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为企业知识共享服务, 使区域内企业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取和共享所需要的知识, 并且能够灵活地捕捉, 正确地分类、消化和利用来自相关产业的知识。因此, 要加快区域内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以局域网或互联网为基础的知识共享平台, 利用数据仓库、文件管理系统、数据采掘等技术来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 利用网络技术、群件技术、计算机协同工作等, 保证知识的充分共享。

3.2 构建有利于企业间知识共享与传播的氛围和环境

知识共享的推动依赖制度文化的配合。围绕区域产业链的特点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 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共享交流流程和层级网络, 是产业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有效保证。因此要营造共享环境, 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文化团体或非正式组织, 将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人们联系起来, 使知识和技艺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享和传播。同时加大教育、金融、中介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 为企业创新提供专业的支持。

3.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在组织内形成有效的隐性知识共享环境。隐性知识多以个体知识的方式存在, 而个人价值的差异又往往通过在组织内的地位或薪酬待遇体现, 因此有必要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来维护个体的经济利益, 以顺利地实现知识共享。如设立专项激励津贴或酬金, 让有特殊贡献的人才持有企业股份等方式。同时产业链上的企业间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防范恶性竞争以保证积极参与者的利益。如建立知识补偿机制、知识创新者与使用者之间建立相互持股的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33.

[2]Hansen M.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 44 (1) :82-111.

[3]芮明杰等.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157

上一篇:密闭式接头下一篇:肇庆加快老区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