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2024-05-15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共10篇)

篇1: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高台一中政史地教研室

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从2010年秋学期开始,我校开始在高一年级使用按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这标志着我们正式实施新课程改革。一学期以来,我们思想政治科全体教师,坚决贯彻新课改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一、深入学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培训教师提高素质。实施新课改前后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统一培训外,主要采取了两种培训学习的形式,自学和集中辅导,以自学为主。通过学习培训,我们初步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制定的课改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走进新课改

1、确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宗旨。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成为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课堂教学目标上,坚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三维”是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4、转变教学方法,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落实到实处,体现在每一个课堂教学中。主要做到:(1)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3)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激励和开发。(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教学活动突出和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的特点。例如,按照思想政治课程“生活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我们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求做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

6、评价办法上的初步实施:(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3)注重开放性评价。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倾听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评价;(4)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5)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三、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可喜变化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高中政治学科新教材的四个必修模块,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每个单元的后面均有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我们都能尽可能地积极的开展。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3、课堂教学氛围的变化,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四、实施新课程的几个问题

1、教学是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课改实践中,有的教师对“三维”目标认识不够,出现重视知识能力目标实现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于是有的教师又走向另下

极端,一味地抛开课本,将课堂变成学生表演或讨论的舞台,就连教师起码的引导、启发都没有,从而无法实现知识目标。

2、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不大。《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辅助教学,但从实际实施来看,效果不大。有的课件制作过于简单,只是利用多媒体的显现功能,也就是说只是发挥其“板书”的作用,而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互动、交流、资源库等功能的却很少见;有的课件制作又过于花俏,“课堂热闹,课后不知道”,本末倒置。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难以实现。

3、教材内容多和教学时间少的问题。高中政治课必修有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时数为36学时。如果每周是二节课的话,一个学期基本上完一个模块,选修课程在高一高二就很难开设。

4、对学生的评价上,特别是形成性评价,讲的容易做起来困难,课堂教学中很难每节课都开展,加上各种评价材料的汇总等,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劳动量。

篇2: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高二政治 李雪蓉

政治课改革的新理念是指符合时代发展脉搏、符合学生成长特点、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新课改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步入社会之后的就业、生存、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的职责更应是顾问、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帮助发现矛盾的人。

新课程要求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有相应的变化。

一、教学观念变化

坚持以人为本。一年来的新课程实践中,我们的观念在不断的变化,在上课中,过去考虑的最多的是“如何教”,现在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新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二、教与学方式变化。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鼓励学生、带领学生去探究。课堂上师生的合奏,演主旋律的是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要敢于大胆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拓展。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方式体现个性化、选择性、合作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作业方式变化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布置一些要求走入社会,调查研究的题目,上网搜集资料的探究题。对书上记忆的东西,原则上只要求他们能够再现就行。选择多元化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自主精神。

四、评价机制变化

走进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认定,而且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合作性、个体创造性的综合评价机制。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

在一年的课改中,我们也存在疑惑和困难。

一、教材与新课标对应的疑惑

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有些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上没考虑学生、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太低。但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时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二、遇到来自于学生的障碍

绝大部分学生在家庭的过多关怀和直接保护下,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达到实效,致使新课改理念中要求体现的生活化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加大了与高中新课程政治衔接上的难度。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缺乏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能力较弱。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一段时间实施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走向两极分化。

三、新课程没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和清晰的知识点陈列,多了些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和教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最主要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方案不明确,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老师心里没有底,既想有所改革又怕偏离高考。

面对问题和困难,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一、落实备课组的活动,群策群力。

集体备课,统一目标、进度、测试;开展教研活动,相互听课评课;参与市区学校教研活动,借鉴提高;进行阶段性反思、质量分析和教学小结等。

二、积极探索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实效。

我们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尝试多种课堂模式,讨论辩论课、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组织综合探究活动。但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加以辩证运用,重视核心知识的强化。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几对关系: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教学进度与学生参与度的关系;教学资源与学生接受度的关系;课堂生活化与社会延伸度的关系。

三、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感悟生活。

篇3: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一、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把学生当做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学就是往这个“容器”里简单地灌注。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多, 理论性强, 高考任务重, 教师往往急于完成教学任务, 容易落入单纯的“传授”、“灌注”的教学模式。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越学越累、越苦, 以致生吞活剥, 消化不良。解决这一弊端的办法就是要用“启发式"教学取代“注入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 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思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正确地体现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主张启发学生, 但不给学生施加压力;指明学习途径, 但不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 它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来。常用的有:进行启发性提问、用生动的事例进行启发、直观性启发、运用对比进行启发、运用比喻进行启发等等。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灵活地运用以上各种方法进行教学。事实证明, 通过“启发式”教学,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他们自觉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并从中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二、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 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 渴望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 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在教学实践中, 如果从理论到理论, 从书本到书本, 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则会走入“封闭式”教学的死胡同, 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 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完全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进行,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因此, 必须变革这种“封闭式”的教学, 实行“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 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 在讨论中各抒己见, 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变“单一式”教学为“多样式”教学

“单一式”教学形式单调呆板, 千篇一律。教学都是通过课堂教学一个渠道进行, 忽视多渠道、多方式、多方法配合使用。教学显得机械化和形式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 必须把这种“单一式”的教学变为“多样式”的教学。“多样式”教学表现在课堂内外, 并且恰当地采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授“矛盾的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时, 运用集合的图示去解释说明, 本来这个原理比较抽象, 但通过这种直观手法, 同学们反映能够深刻地领会这个原理。借用现代音像手段教学。音像包括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等。运用音像手段教学, 能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 通过感观充分促进大脑的认识、体会和记忆能力,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变“说教式”教学为“情感式”教学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虽然各种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具体措施不尽相同, 但强调情感因素的应用都是相同的。因此,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注入情感因素, 淡化说教印象, 有效地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达到情通而理达、情动而意发的境界。

例如:在讲授“理想”时, 我让学生放开思想谈理想, 在畅谈中, 有部分学生流露出将来要“做老板发大财”的想法, 针对这种思想, 我将“中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如何”、“中学生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等一系列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在讨论中, 许多同学列举了雷锋、张海迪、孔繁森、李素丽、林国华等英雄模范人物,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无私奉献的事迹, 这些英雄人物强大的精神动力来自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有的学生在发言中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一些原来有“为钱而奋斗”想法的学生也立下誓言:“一定要学英雄立大志,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奋发学习, 努力拼搏。”整个课堂充满了激情, 学生在丰富而热烈的情感教育中, 实现了理想的升华。

篇4: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高中政治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分别要实现知识教学目标,基础性的知识必须全面理解和记忆,还有能力目标,最后是情感价值目标。在高中政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实现多重教学目标。

一、精心设计探究过程

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是由很多教学环节组成的,有课堂导入,基础知识讲授,重难点讲解和时政知识的扩充等等环节。在高中政治的探究式学习课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和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精心的设计探究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的设计环节教师要全面规划,细致分析,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在理论和逻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讲解非常必要。例如,在高中政治的学习中有关于经济学的知识,其中首先要学习的是供求关系理论,教师对这个关系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对重难点讲解过程中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要对重难点的指导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对供求关系的讲解环节,教师可以联系物价上涨的生活现象,在对供求关系的探究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最后的总结评价环节也可以设计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创建探究式的教学情境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在教学情境的帮助下有效进行,高中政治教师要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穿插探究式的问题,学生可以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的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高中政治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哲学概念,例如,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孩子们思考刻舟求剑中剑和水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在理解单个概念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俩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的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进而掌握辩证法的精髓。在学习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探究环节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疑惑和不解做出合理的解释,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对其中的误区也要及时的纠正。关注探究结果的同时要对探究的过程做出合适的评价和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创造和谐的课堂探究氛围

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有意识的创建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的幽默感也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而不是提出直白的提出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在面对全体学生的时候,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充分的尊重学生,将学生盲目的探究学习转变为自觉性的学习探究。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加入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四、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

高中政治的课堂时间和空间毕竟都是有限的,在课堂中进行的探究学习也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探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探究的机会,所以,应该带领孩子们去见识更多的社会探究活动,包括我国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探究活动,政治方面的探究学习以及公共服务等探究活动。高中政治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范围,教学要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不仅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要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所有的同学都能参与到探究学习过程。在对课外的课题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新的探究成果,不仅仅是文字资料的新创新,还包括很多有意义的图片和视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这些探究发现整理出来,可以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是实践性的调查报告,还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肯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在高中政治的探究式教学课堂中,科学先进的评价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导向,能够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的反馈,能够适当的激励学生。在科学的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成果,还要对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教师要创建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意见,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中要有详细的记录,作为最后的评价标准。鼓励性评价的基础上要突出发展性的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研究。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在实际中,必须要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活动,要设计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先进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努力的是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積极性。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巩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安富. 高中新课程政治教学的实施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11,S1:55-58.

[2]王璇. 用课堂探究提升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实效[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0:115-116.

[3]赵红艳.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综合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长三角(教育),2012,11:7-8.

篇5: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总结汇报材料

鹤壁市综合高中

按照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的要求,我校从2009年9月起积极稳妥地开展了高一新课改实验,实施新课改年级的实验教师共21人,学生人数320人。在三年的普通高中新课改试验期间里,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配合下,我校强化措施、稳妥推进,广大实验教师锐意改革,不断探索,高中课改进展顺利,态势良好,现将我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规章制度,措施得力 1.学习文件、制定方案:

2009年暑期学校就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准备纳入了整体工作,成立了由明修选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德育、后勤的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主任为成员的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领导小组的五项职责,同时还成立了由教学校长为组长,各学科组长为成员的我校新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必修课课时、必选课的开设、选修Ⅱ的设置等),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教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等具体工作。

本着理念在先的原则,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让全体教师较为全面地了解新课程实验意义、目标和实施的具体方案,树立迎接新课程的信心。为我校顺利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根据我市有关新课程试验方案的要求以及山城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学分认定管理方案(试行)》以及《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学生综合评价实施细则》,为高中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强化学习、重视培训:为保证高中新课程积极稳妥地开展,我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先后完成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新课程通识培训,由全体实验教师参加的新课程学科培训,学校主管领导还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赴福建新课程研讨班,学校自行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赴郑州、南阳、开封、洛阳、济源等地新课程研讨会,在校本培训方面,我校坚持专业引领与个人反思、同行互助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同时,为了使实验教师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除要求各备课组网上查找资料、资源共享外,学校还投资近5千元购买有关新课程的文本资料、录像光盘、新课程课堂实录等资料,供实验教师校本教研学习、参考,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3.科研引领、注重实效:新课程实施三年来,教师们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解决新课程课时少与教材内容多的矛盾,合作探究与时间紧的矛盾,课程标准如何与高考衔接等问题。面对这些困惑,我们的做法是“科研引领,注重实效”。我校参与了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的《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组。期望在专家的引领下,实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教学,目前此项课题正在试验阶段。另外就是强化校本教研。制定了《四十七中学集体备课制度》,提出了在集体备课中要做到“三定、五统一、一交流”,为确保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正常进行,由学校教学处和年级组为每一备课组选定备课时间和地点(均不在教研活动时间),并要求每个备课组提前一个月写出备课组活动计划备主管领导检查。为确保新课程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推进,使每一名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里都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除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能够一视同仁以外,还要求备课组在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都要出一套达标练习卷,并且以*号提示不同层次学生应掌握到的尺度,以保证学习尖子生能“吃得好”,学习中等生能“吃得饱”,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吃得了”。4.行动学习、促进提高:目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培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除了有教师自身的内驱力缺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重培训、轻实践、无反思。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反映在三个能力方面即业务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而这三方面能力的提高,哪个方面也不是单纯靠培训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培训和行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行动加反思。为此,学校在07年10月出台了关于《四十七中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意见》,在业务能力方面,实行以考带训,定于每学年开始前进行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的教师学科业务水平测试。范围:近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精选,并规定连续两年成绩优异的教师,可以三年之内免考,并作为校内评聘、推荐各级各类教师称号的重要依据。在科研能力方面,除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以外,要求每位一线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在寒假前举办每年一届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年会,并在校园网上开辟反思案例专栏。在教学能力方面,根据我校青年教师的1、3、5工程,结合教育局星级课达标活动,以公开课和常态课相结合的方式,适时举办新课程观摩活动,以次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以校为本,注重实践 在近一年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深感悟到,在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上,要立足我校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寻找教育的生长点,在实践中寻找工作的突破点。

1.对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我们是逐步探索,走向常态的:我们在高一第一学期的做法是,教师根据实际提出研究性课题,学生结合自身爱好及特长选择课题(即课题的提出以教师为主),每周拿出三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学期末,也组织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但通过调研和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人员太多;地点问题;兴趣问题;难度很大。上学期根据实际,重新修订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即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及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研究,并自找指导教师,(即课题的提出以学生为主,教师提出合理性建议)由课题小组根据实际提出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我们认为,这一做法,更加尊重学生特长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研究,更具有实效性。上周刚刚开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但又发现了一些问题:选题不合适;研究过程不科学;结题成果不规范。本学期又重新审视了实施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正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先用4课时由主讲教师介绍诸如“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选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结题”以及研究性学习与高考的关系等。在进行研究。(费用问题)

2.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也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我们认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属通识技术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无论学生在高中毕业后继续升学或直接就业都应该学习这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为此,学校在通用技术专职教师缺乏的实际情况下,抽调一名物理本科毕业且电脑技术娴熟的教师充当通用技术专职教师,从2006年9月开始,在高一年级14个教学班全部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这门课的开设确实收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提高了他们的技术素养,教师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广泛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本门课程开设的需要,学校在2007年3月又调入一名通用技术专职教师,并计划装配两个通用技术实验室。同时,这门课的开设,也锻炼了教师,发现了人才。我校的吴连江老师,在07年5月学校举办的新课程展示活动中,被市教研室发现,去年10月份受市教研室委托作为主讲教师参与了陕西省新课程通用技术学科培训,12月份又被市教研室聘为天津市通用技术兼职教研员。目前我校已有三名市级兼职教研员。3.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此次新课程实验,应以更新观念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关键,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抓住课堂这一教育教学主阵地,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研活动,以多种课型为切入点,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增删教学内容、安排课时计划、确定三维目标及教学重点,尤其是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进行研究,精心准备,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使用教材上的困惑,在实际教学中逐步使教师理解新课程、适应新课程。二是进行典型课例研究,每周选择一节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指派一名教师上这节课,教师相互听课,互相评课。一学期下来,每个备课组组织这样的课有10余节。另外,我们还发挥了示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在市、区做新课程的研究课,其中,霍兰梅老师做的一节市级研究课,受到听课教师和专家的好评。穆恒老师、孔德明老师和吴俊华老师等也都做了区级新课程研究课。由于老师们是抱着学习和研究的心态做课,呈现的都是常态课,既注重课堂的预设,更注重课堂的生成,因而研究课在听课教师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三是要求每一名实验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体验,撰写新课程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吸取经验,在反思中总结不足,在反思中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新课程实施近以来,我校广大教师投入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力求做到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逐渐形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的,学有兴趣,学有后劲。在教学策略上,力图实现四大转变:即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3)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4)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面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三.几点困惑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还不能完全摆脱旧的模式;对新课程与考试评价特别是与高考的关系还不能很好理清,另外,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缺乏,原有的资源还没有完全进行重新整合配置。

2.过程评价的形式、内容和实效三者还不能做到很好的统一,导致过程评价实施缓慢。加重过程评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部分,我校在过程评价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制订过程评价方案并积极落实,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习惯了原来的单一评价而还不习惯多元综合评价;二是感觉评价的过程太复杂,填写内容多,操作起来困难大,实际是还没有找到常态的多元评价方法;三是把评价表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汇总工作量很大,而又缺乏实效性。

3、对于如何处理新教材内容多而课时紧的矛盾,如何有效的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及如何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实现等所有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都是我们今后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逐步探索的。四.今后的工作构想

1.进一步探索适合我校对教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探索出促进学生成才、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方法,追求体现评价的主体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研制《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袋》、《教师成长记录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多元化、新型的评价体系。

2.学科组要进一步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策略的四大转变;建立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制度。

3.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丰富多彩选修课,加大选课指导力度。力争在三年内开发出具有标志性的校本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进而构建出含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四类具有我校特色的四十七中学课程体系。

以上就新课程实施情况作了简要的汇报,我们的认识、遇到的困惑以及今后的构想。新课程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使学校从现在的进入新课程、到逐步适应新课程最终到全社会都能够欣赏新课程。在践行新课程的过程中,使我们的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

篇6: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第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要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课标是授课的灵魂,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

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课标体现的思想。

第三、要做到“教无止境,研无止境”。首先,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讲,这是尤其要做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教师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如何、智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情感价值观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研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价一个教师一节课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师讲得怎样、板书怎样,而主要看学生掌握的怎样。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在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第四、要全面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培训只是我们的一个加油站,但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的开始,在今

篇7: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部音乐学科

高中音乐新课程已开设了三年多,较之以往的《音乐欣赏》,无疑更具挑战性,是一个更理性、更专业、覆盖面更广、难度更大的课题。教材由原来的《音乐欣赏》单一型教材扩充为由《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六个模块构成的立体综合型教材,在教学内容、形式、结构上第一次作了最大程度的丰富补充。

最近,我们按市教研室的要求,对全区13所高中学校的22名专职音乐教师以及2289位学生举行了一次系统性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现把结果总结如下:

一、教材使用方面:

采用人音版教材的有5间学校,采用花城版教材的有8间学校。

关于《音乐鉴赏》,总体来看,从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思想到教材内容的具体选择,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到这么一个庞大结构体系的设定,最后再分化到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两个版本无不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既突出了个体单元的独特性、专题性,又强调了单元之间的完整性、系统性;既重视了高中生的音乐兴趣及能力水平,又突出了教材本身专业性强的特点。不同题材、体裁的中国作品、外国作品、现代作品、传统作品,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为师生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

(一)教学环节

人音版每一课包括了三个教学环节,即“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教材内容一开始就从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的本质作起点,确定了“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主题,并以“音乐与人生”作为第一节,让学生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从师生共同欣赏音乐作品到共同学习音乐知识到共同拓展和探究作品的背景和音乐内涵是一个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过程,既有点的跳动,又有面的铺展,前后贯穿、由浅入深,体现着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步提升。其对于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书的其他单元、节,都是按照高中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的体例编写的。(见《音乐鉴赏》教材)其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以学生为本;(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3)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花城版每一节课包括了四个教学环节,即“聆听与鉴赏”、“收集与整理”、“思考与探究”、“活动与创编”,花城版更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与学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教材内容:

人音版教材内容在原有《音乐欣赏》的基础上作了系统调整,将所有内容归类成几大版块,注重中外古典与传统音乐文化,如《鼓乐》、《京剧》、《中国歌剧》、《巴赫》、《贝多芬》、《肖邦》等;“拓展与探究”是人音版的亮点,它既是对前面两块内容的巩固,又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理性的提升,更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它最有效地给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

花城版教材内容选用了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如《永恒的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影视音乐》、《通俗音乐》等,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与实用性内容;“活动与创编”是花城版的一个亮点,主要是要求学生能自觉地、灵活地运用新学的知识分析作品,开展创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巩固知识的目的,从而真正完成从“音乐体验”到“音乐研究”到“音乐的再体验”这样一个完整、自然的过程;

(三)教材组织:

人音版以音乐文化为主线,其文化内涵由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版块组成,一共分为十八个单元,即“学会聆听”、“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乐器”、“国之瑰宝——京剧”、“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文人情致”、“新音乐歌声初放”、“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新中国的歌”、“走向新世纪”,教材组织系统化、规范化;

花城版以音乐与其它文化艺术形式的统一为主线,文化内涵由音乐的自然性、音乐的民族性、音乐的时代与社会性组成,一共分为四个单元,即“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教材组织比较注重整体性、实用性;

(四)音响资料:

人音版教学音响资料所提供的是十八个单元的CD曲库,无视频及教学光盘资料;

花城版教学音响资料所提供的除了四个单元的CD曲库,还增加了一些视频资料。

二、对教材的评价总结

人音版:

1、课程内容选材经典,体现了层次性和选择性。90%选择了比较赞同。10% 选择了非常赞同。

2、课程内容编排合理,符合学科知识逻辑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80%比较赞同。15%选择了可以接受这个观点。5%选择了不是太赞同。

3、配套光盘(录音带)音响效果好。80%选择了比较赞同,20%选择了可以接受这个观点。

4、配套光盘课件制作精美,内容实用。90%选择了不是太赞同。10%选择了不知道,因为只有配套CD,没有课件。

5、配套教学参考书内容翔实,教学建议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强。80%选择 了比较赞同,20%选择了可以接受这个观点。

花城版:

1、课程内容选材经典,体现了层次性和选择性。90%选择了比较赞同。10%选择了非常赞同。

2、课程内容编排合理,符合学科知识逻辑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90%选择了比较赞同。10%选择了非常赞同。

3、配套光盘(录音带)音响效果好。98%选择了非常赞同。

4、配套光盘课件制作精美,内容实用。80%选择了比较赞同,10%选择了可以接受这个观点。10%选择了不是太赞同。

5、配套教学参考书内容翔实,教学建议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强。85%选择了可以接受这个观点。15%选择了不是太赞同。

三、对学生喜好哪个版本教材调查的总结

关于新课程调查进行的学生访谈,集中在高

一、高二以及少数的高三年级进 行。有15.4%的学生喜欢人音版教材;有53.8%学校的结果喜欢花城版的教材;有30.7%学校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没有特别喜欢哪个版本。

四、对学生喜欢哪些教材内容调查的总结

《音乐鉴赏》中的大众音乐、流行音乐最感兴趣,认为贴近生活,能跟同学们产生共鸣。无论是抒情的还是激情的,都能引起情绪上的共鸣。最不感兴趣的是一些冗长的交响乐、古典音乐,认为无论是时间还是国家都离现代生活太久远了,难以理解。对于其他的模块(比如戏剧、演唱、演奏等),大部分学校至少开了两个模块以上,学生都比较有兴趣,认为可以掌握一门技能。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音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那么本区高中音乐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的评价情况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白云区音乐教师在实施新课改后,课程的评价改变过去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和片面的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正向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本,以人为本,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强调评价对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方向转变。音乐课程的评价转变体现在:

1、积极的评价反馈,音乐教师能对评价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判断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并改进教学。评价的反馈能以激励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态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形成学生、同学、老师等参与评价的多主体活动。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也促进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3、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漠不关心。新课标要求从过去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而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操作形式,是我区音乐教师的关注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比较有代表性的形式有这些:第一种,布置练习>学生小组实践>实践演示>师生意见>小组完善>班内演示>老师总结。第二种,1、学生积极探索,个人发表见解。

2、分小组形式讨论,派代表把本组的建议和答案归纳出来,最后老师进行鼓励性的肯定。第三种,分小组阶段性考核,口头评语,建立学习过程档案。

六、模块选择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在音乐课中获得3个学分。这3个学分既是音乐课的必修学分,也是音乐课最起码的学分。我区能按规定在音乐鉴赏获2学分,再在其余5个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获得1学分。但根据我区高中学校的实际情况看,能够开设音乐鉴赏的学校占全部,但部分学校同时开设其余5个模块还存在师资、教材或设备等方面的困难。因此,各校也就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模块分步实施。我区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折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

化素养。

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材尤其是《音乐鉴赏》内容涵盖范围很广,欣赏的层次较高,但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喜爱的曲目较少。音乐作品的取材有中外古典音乐、民族民间器乐、舞蹈、戏曲、歌剧、声乐曲等,但学生能实实在在听懂,真正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甚少。尽管我们不能忽视中西方音乐经典之作,但脱离现实的音乐教学,使学生触摸不到音乐的脉搏,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打折扣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课堂上仅靠听和唱(可唱性的曲目较少)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相配套的音响资料虽然比较齐全,但缺少缺乏相配套的课件资料。这样使得教学资源未免太单调了些。

篇8: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一、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典型特点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含义: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运用典型案例,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典型特点可概括如下。

1. 丰富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 具有可操作性。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案例, 来源于鲜活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实际, 与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进入案例或者在案例中充当角色, 进行活动、交往和实践, 学生既合作又竞争, 使学生具有主人翁责任感, 进而促使自身从理论向实际转化, 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鲜明的目的性。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 让学生明确该案例与教材相关理论知识的结合点, 认识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从而有利于真正掌握政治理论知识, 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积极的创造性。

通过案例教学还能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积极思考, 不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而且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也会不断得到强化, 产生创造性的思维, 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果的多元性。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特点之一就是案例结论或答案的多元性, 它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问题都存在着绝对正确的答案。由于新课程教学的开放性, 案例教学也没有必要一味去追求某种“正确”答案。事实上只要学生的任一观点能够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能自圆其说, 说明学生在思维上已经开阔, 能力上也有所提高, 案例教学多元性特点的优越性也就显示出来了。

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选取原则和操作程序

案例教学离不开案例。优秀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而优秀的案例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的。选取教学案例时要做到:第一, 案例应具有客观真实性, 即使有些内容是虚构的也应有一定的可信度。第二, 案例应尽量选择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少用大家已知的历史性案例。即使要用历史性案例, 也应注意变化视角, 挖掘其中的新意。教师应积累一批经典的案例, 并不断更新案例。第三, 案例应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叙述清楚, 既要防止将实际案例与理论牵强附会, 又要防止没有理论指导地随意分析案例。第四, 案例既要有正面案例, 又要有反面案例, 但应以正面案例为主。第五, 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注意结构严谨, 文字生动, 篇幅适宜。案例一般由标题、案例正文以及提示等部分组成, 必要时可增加开头语、背景材料、结尾、注释等内容。第六, 案例可以分发给学生, 也可以收集成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标, 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第一, 准备。案例教学的准备既包括教师的施教准备, 又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教师需要调查和选编贴近社会、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案例, 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学生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案例讨论所需的相关知识。

第二, 提示。在案例分析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启发、提示和引导, 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当然, 这种提示必须是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引而不发的, 并要具体提出自学、讨论的基本要求。

第三, 自学。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与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和案例, 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情节, 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前后联系, 条分缕析, 归纳整理出案例所提供的条件及存在问题, 抓住本质、分清主次, 提出见解。

第四, 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独立地深入案例, 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案例及案例中的问题。教师要注意调控好讨论过程, 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勇于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 逐步把认识统一到正确观点上来。

第五, 评价。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和对案例本身的评价以及对案例中蕴涵的道理的归纳总结。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 同时指出不足。对案例的评价, 要让学生明确一个优秀案例的要素, 以此来提高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9: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新教程的不断融入,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在探索式进行。凡事都有其利弊关系的存在,探索式教学的实施有其创新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了一些相应的问题。本文对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探索式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探索式教学

前言:学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交往活动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回归学生的主体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积极思考问题。新课程下的高中政治需要其新的教学方式来配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到延伸到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一、探索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时,教师只提供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研究等途径去独立探究,是一种自行发掘的方法。它意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二、高中政治实施探索式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让探索式教学成为其理想模式。高中政治课的教学需要将自主学习的探索式教学贯穿其中,从而提升课堂的活跃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的实施打破了一贯的传统教学,将以往的对学生的束缚降到最低,让学生们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自主探究可以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1]。同时,新课改下的探索式教学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自我挑战。

三、高中政治探索式教学内容的探究

探索式教学中会出现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假设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摒弃传统学习方式,创新教学

在以往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很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因为教师运用传统的题海和说教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已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新课改让教师的教学进行创新的同时也让学生们的学习有了新鲜感,变被动为主动。高中政治的学习重在理解,探究式教学能够实现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才是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2]。创新是知识的来源,也是考察学生是否对新事物拥有足够了解的证明,如果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很彻底,并将其付之于行动的话,那么这正是探索式教学的意义之所在。

(二)创设教学新情境,激发探究思维

提升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一纸空文,那教师的教学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探索式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和学生创设出了全新的教学情境。将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填充了无限的想象与创新的空间,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无限量的探究意识。

四、高中政治探索式教学的问题

新课改下,对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要求非常高。探究式的教学确实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但实际运用起来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3]。如何落实新课改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快速的替换掉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

(1)政治教学方法不得当。尽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多数学校对政治教学都进行了改革,但是还是普遍存在以教材为中心、没有进行探索式自主学习的现象,教师的重点仍处在书面知识的教授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2)资源利用率不足。课程资源也就是指常用的课本、教师、网络、考试大纲、多媒体以及学生等。课程资源虽多,但多数学校对其的利用度却不够,学生无法全方位的了解政治文化知识。

(3)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现在学生之所以学习感到政治感动枯燥无味,大部分原因是教师的传统题海式说教教学,学生无法将其熟练的掌握,更不用说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推陈出新才能让原本枯燥的政治专业知识得到学生的喜爱,并自主的去探索、讨论及解决。

五、探索式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推陈出新,运用全新科学的教学方法

政治教师是掌控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将自身融入到探索式的教学中,学生才会被感染。教师需要全方面的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真正做到实施全新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在授课中积极的鼓励学生自己学习、积极参与,避免出现以往的说课式教学方法,将真正的民主带到课堂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转变教学方法

在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师需要时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同时,进行合作探讨以及与同学之间交流与沟通,使得学生能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路更广阔,视角更独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身的储备量和判断能力。摒弃以往的题海式教学,采用全新的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敢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三)将理论与生活结合

高中政治中存在许多理论知识,需要逻辑思维的理解。如何将这些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教师教学目的中的一大关键问题。让学生不仅学会政治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如果运用,怎样结合的更好,这样会让学生不仅体验到了知识是如何衍生的,又很好的发现了生活的乐趣,乐在其中。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知识,这既是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又是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手段。因此,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探究并获取知识是探索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结论:总之,探究式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开发和政治教学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志军.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5):45-48.

[2]靳树宏.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学周刊B版,2013(4):71-75.

篇10: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总结

山东省实验中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是山东省新课程重点实验区中心联络学校之一。在近两年的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校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化学组的老师人人参与新课改并践行新课改的理念,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1)教师素养主要是依靠后天培养与训练形成的。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师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特别注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有关新教学理念、新教材使用的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举行备课组、教研组、全校、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的多种形式(观摩课、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省、市优质课汇报课)的公开课展示活动。让每一位老师积极参与说课、评课、议课。逐步使不同的课型有了不同的授课风格,我校许多新教材课型的授课方式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

(2)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积极开发、积累课程教学资源。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及时交流,分享资料,相互启发,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备课,使每一位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教材、教法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活动探究式教学法;理论教学模式则主要分为如下几种常见方法:① 以理论发展脉络为基本线索逐步推进,让学通过了解理论发展过程特征,了解科学发展规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批判性的吸收前人经验,勇于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缜密。② 以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为基础的理论教学模式:实验或列出数据-观察-分析-讨论-推理-结论-迁移应用。③ 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课,如有关晶体结构的教学过程,则采用借助模型的直观教学法;对于有机反应的教学过程,主要采用归类比较法;习题课通常采用学案教学法:学法导引—例题讲解—迁移应用—巩固提高。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也讲求个性特点,保持多样化的教学风格。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听课指导,积极鼓励他们参与教学教研活动以及教师济南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大赛,积极承担各种公开课,并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由于措施得力,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较快的提高。他们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外出学习和交流,如在“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暨教学研讨会上王秀忠老师代表实验区教师交流新课程实施感想,杨晶老师代表实验区教师展示示范课。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下一篇:珍贵的师生情作文600字